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舫朝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编号:S1500519120002 曾任职中信建投证券、华创证...>>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37.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东方财富 计算机行业 2022-08-18 22.89 -- -- 23.35 2.01%
23.35 2.0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半年报,实现营收63.08亿元,同比+9.13%;归母净利润44.44亿元,同比+19.23%。加权平均ROE8.04%,下降2.42pct。 营业净利润率为70.45%,上升6.97pct。 点评:证券业务市占率持续上升,经纪与两融持续发力。2022年H1,公司证券业务实现营收39.58亿元,同比+22.81%。经纪业务方面:2022年H1,东财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和转化能力,在市场景气度欠佳的情况下实现经纪业务高速增长。2022年H1日均市场股基交易额为9760亿元,同比+7.4%。2022年H1,东财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4.42亿元,同比+27.97%,优于市场表现。两融业务方面:2022年H1,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11.84亿,同比+19.24%。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融出金额380.39亿元,市占率由去年同期的2.27%升至2.37%。两融利息收入为12.15亿元。 基金代销龙头地位稳固,财富管理未来可期:东财代销基金表现稳定,2022年H1基金代销收入22.02亿元,同比-8.16%。根据东财上半年数据,我们认为1)新发基金规模下滑,公司基金销售额逆市上升,2022年H1,全市场新发基金仅6807.8亿份。同比-58.9%,而东财凭借产品覆盖广,用户流量粘性高,实现了基金销售9922亿,同比+1.7%。2)基金保有量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根据行业协会保有量数据,天天基金保有量与市占率继续提升。截止2022年Q2,天天基金权益类基金和非货基保有规模分别为5078/6695亿元,同比+15%/31.9%,环比+9.5%/+8.4%,基金保有量市场份额分别升至6.6%/4.2%。3)基金结构变化使营收承压。目前机构端基金代销竞争激烈,机构端用户申赎尾佣费用低于个人用户。公司拓展机构端客户使得机构端用户比重上升,从而导致公司销量及保有量增长的同时营收呈现小幅下滑。 增资夯实资本实力,自营业务表现亮眼。2022年H1,“东财转3”完成转股及摘牌,向东方财富证券增资160.05亿元,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此外,东方财富证券通过短期融资券、公募债等债券发行工作进一步丰富融资手段,降低融资成本。在补充资本金后,公司自营规模快速扩张。22年H1,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达477.26亿,同比+100.25%。资金型业务迎来快速发展。2022年H1,公司自营业务投资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股权投资)达6.31亿元,同比+5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互联网券商龙头,流量和规模效应优势突出。证券业务有望凭借线上流量优势、低佣金率和低融资成本,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α优势凸显。基金代销龙头地位巩固,新发基金规模下降情况下,公司基金销量实现逆势增长。东财转完成摘牌增强公司资金实力,自营、两融等资金型业务将加速发展。我们预计2022-2024E净利润分别为99.41/123.17/141.31亿元,对应2022-2024EPE为23.9x/19.3x/16.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证券市场景气度波动;基金代销竞争加剧;财富管理发展不及预期。
志特新材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8-17 38.25 -- -- 41.00 7.19%
42.88 12.10%
详细
事件2022年8月 15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半年报: 2022H1 营业收入7.81 亿元,yoy+29%;归母净利润7079 万元,yoy+38.15%,其中Q2 归母净利6558 万元,yoy+146%。 点评: 2022Q2 业绩亮眼,毛利率基本平稳。受疫情及春节工地停工等因素影响,公司Q1 仅实现归母净利520 万;2022Q2 录得归母净利6559 万元,同比增长146%,业绩亮眼;其中含有政府补助1993 万元,考虑到去年同期亦有补助845 万元,影响不大。公司2022H1 中铝模板/防护设备/废料/预制件收入占比分别为69%/10%/9%/9%,2021 全年收入占比分布为77%/9%/10%/3%,结构变化主要原因为装配式预制件实现较大增长。受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及地产开工数据较为一般影响,公司2022H1 整体毛利率31.7%,较2021 全年32.45%基本平稳,其中防护设备战略性追求规模牺牲盈利,毛利率为7.88%,较2021 全年21.16%下滑明显。 收入高速增长,防护平台及装配式PC 业务形成规模。公司在行业景气度一般的情况下依然录得收入高速增长,其中铝模业务同比增长11.6%,境外铝模业务增长较快;防护平台业务同比高增55.9%,装配式PC 半年收入近7000 万元,已远超2021 全年4000 万左右收入,这两项业务形成规模,录得高增长。 铝模板数量增长+在建工程翻倍验证公司成长逻辑。公司2022H1 在手模板数量达271 万平米,较2021H2 数据232 万平增长明显。此外公司2022H1 在建工程2.62 亿元,较2021 年底的1.33 亿元增长翻倍,主要原因系江门工厂二期厂房建设中。我们认为在手模板的快速增长及在建工程的翻倍均验证了公司的成长性,在持续建设投产后,生产基地覆盖范围增大,进一步放大公司管理优势,规模效应放大后望持续提升市占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4 年可实现营收19.5/25.5/32.3 亿元, 同比分别+32%/+31%/+27% ; 归母净利润2.49/3.30/4.31 亿元,同比分别+51%/+33%/+31%。当前股价对应22年PE 17.1x,对应PEG 0.33。公司作为国内铝模块龙头,产能扩张进入收获期,望充分享受国内建筑业“以铝代木”替代红利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业绩望持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产能开工进度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程度超预期、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等。
久立特材 钢铁行业 2022-08-10 18.58 -- -- 18.86 1.51%
18.86 1.5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半年报,实现营收29.85亿元,同比+0.84%;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34.4%。加权平均ROE9.57%,上升1.8pct。 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66亿元,同比减少0.3%、环比增加26%,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加33%、环比增加60.8%。 点评: 营收持平,利润超预期增长。2022年H1,公司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国际形势严峻、国内疫情散点多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实现业绩超预期增长5.06亿元,单季度实现历史最高盈利3.12亿元。其中永兴材料长期股权投资8.87%带来投资收益1.98亿元,去年同期2470万元,为可持续经常性损益。 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始终定位“高、精、尖”产品,不断研发应用在高端领域。22H1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为20%,较2021年和2020年的19%、16%进一步提升,主要受益于U 型传热管、镍基合金油井管和超(超)临界锅炉用管以及LNG 等高毛利率产品的放量,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推动业绩增长逻辑进一步验证。 分产品看,无缝管/焊接管/管件/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5.2亿元/9.9亿元/1.77亿元/3亿元,同比-5.74%/+17.49%/-8.72%/-4.51%;毛利率分别为30.4%/21.87%/2.8% (除管件),较上年同期分别+1pct/-2.6pct/-3.6pct。分下游行业看,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设备制造/ 其他机械制造/其他行业分别实现营收16.6亿元/3.85亿元/4.85亿元/4.6亿元,同比+5%/-2.9%/ -3.7%/-5.2% ;毛利率分别为28%/27%/20.4%/14%,较上年同期-0.6pct/+0.2pct/-3pct/-1.3pct。 产能有保障,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由于2020年有大额境外订单,2021年有高基数消化压力,叠加取消出口退税公司调整产品销售策略等不利影响,22Q1、Q2毛利率23.6%、24.4%持续提升,已出现拐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面对今年确定性核电重启机会,以及海外镍基合金油井管业务的拓展,以及油气在手订单的充足,公司不锈钢管材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继年产5500KM 核电、半导体、医药等精密管材项目项目进度达100%后,年产1000吨航空航天材料及制品项目进度达100%,年产15000吨油气输送特种合金焊接管材项目进度达70%,以及其它在建特种合金合金项目将有力保证公司产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亿元、11.06亿元、12.5亿元,同比分别+27.5%、+9.2%、+13.1%。21年业绩受出口退税取消影响,我们预计对已签出口订单的影响可于年内消化。公司具备提价与选择市场能力,我们预计22年可恢复正常盈利水平。长期看,公司致力于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提升,增长具备确定性,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高端产品突破不及预期、核电用管发展不及预期等
志特新材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7-19 30.27 -- -- 43.00 42.05%
43.00 42.05%
详细
铝模行业龙头,业绩高速增长。公司成立于2011年,为国内铝模行业领军者,成立以来业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1营业总收入14.81亿元,yoy32.3%;归母净利润1.64亿元,2017年来CAGR40.3%。铝模板行业:“以铝代木+以租代售”持续深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以铝代木”:截至2020年建筑行业铝模板市占率20%,木模板60%左右,铝模板相较于木模板有性价比高、更环保、安全性高、施工管理简便等优势,同时我国各级政府颁布多项文件推广并鼓励使用铝模板,我们认为铝模板渗透率提升仍有巨大空间。“以租代售”:由于对铝模企业而言,租赁模式的产品营利性更高、业务稳定性更强,对下游企业而言租赁方式对资金占用较小、能直接享受配套服务,国内铝模市场租赁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行业当前极为分散,随着尾部产能出清,同时志特等头部公司全国各地广泛布局增加服务区域,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品类拓展,助力公司深化竞争优势。1)公司产能持续提升,随着江门志特、湖北志特项目投产后,公司生产基地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和华中区域,快速响应覆盖范围增大,规模效应更加显著。2)公司自主研发信息系统,生产租赁回收流程全程信息化,管理效率持续提升强化竞争优势。3)公司2019年布局爬架业务,2021年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9%,爬架相较传统脚手架优势明显,且已同步供货铝模块主要大客户,未来有望配合主业铝模板进一步发展。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可实现营收19.5/25.5/32.3亿元,同比分别+32%/+31%/+27%;归母净利润2.49/3.30/4.31亿元,同比分别+51.3%/+32.7%/+30.6%。当前股价对应22年PE14.03x,对应PEG0.27。公司作为国内铝模块龙头,产能扩张进入收获期,望充分享受国内建筑业“以铝代木”替代红利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业绩望持续快速增长。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因素:新产能开工进度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程度超预期、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等。
博威合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7-11 19.49 -- -- 22.73 16.62%
22.73 16.62%
详细
7月7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2H1归母净利润2.6亿元-2.90亿元(yoy+59.7%-78.1%),Q2归母净利润1.24亿元-1.66亿元(yoy+174.5%-266.5%)。 点评:高端合金龙头,充分受益于碳中和大背景下的需求井喷。公司作为国内高端铜合金领军者,打破铜镍硅、铜铬锆等多种高端铜合金材料海外垄断的技术壁垒,进入全球头部新能源车连接器厂商供应链,打开公司长期发展天花板。碳中和的发展路径将伴随着电子设备电流增大、功率增大、器件减小,这些趋势使得高端铜合金作为以汽车连接器为代表的零部件的重要原材料,在碳中和大浪潮中的需求爆发不可阻挡。 光伏业务望迎来反转。2021年受运费波动、原材料价格暴涨和关税政策影响,光伏业务录得亏损。2022年得益于终端组件价格上升、合同设置规避运费波动、关税政策有望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业务有望迎来反转,且持续改善。 5万吨特殊合金项目逐步投产,高端铜合金占比逐渐增多。据公司公告,5万吨项目已进入全线试产,且对汽车电子客户认证工作将于近期完成并实现批量供货。该项目对应铜合金为高端铜合金,供应汽车电子等行业,单位加工费较传统产能提升明显。随着项目逐步达产,我们认为公司整体业绩有望显著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可实现营收127.0/153.4/182.71亿元,同比分别+26.5%/+20.8%/+19.1%;归母净利润6.49/8.20/9.96亿元,同比分别+109.1%/+26.4%/+21.5%。公司作为国内高端合金龙头,已进入世界顶级公司如泰科电子、博世、特斯拉等供应链;公司技术优势已进入兑现期,把握碳中和背景下高端铜合金材料的需求爆发,未来业绩望持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升、新产能开工率不达预期、国际贸易地缘政治冲突、汽车智能化速度不及预期等。
博威合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16 12.35 -- -- 16.86 35.64%
22.73 84.05%
详细
碳中和带动电气化,高端铜合金材料需求井喷。碳中和的路径将伴随着电动车智能化、充放电系统高压化、光伏连接器高压化、储能连接器高压化;这些趋势使得车载连接器、半导体引线框架、充电桩接口等零部件迎来爆发,而高端铜合金作为这些零部件的重要原材料,在碳中和大浪潮中的需求增长不可阻挡。 市场对博威合金存在四大认知差。认知差其一,研发是材料公司核心环节,公司作为国内技术引领者、行业标准参与制定者,具备极强的研发产业化的能力,而这才是头部材料公司超额利润的来源,且无法复制; 认知差其二,合金配方为核心环节,而数字化改革使得博威的配方研发从“经验科学”跨越到了“数据驱动科学”,研发效率指数级提升;认知差其三,高端材料认证壁垒极高,强者恒强,博威抓住了历史机遇才得以切入高端铜合金市场,且进入世界顶级厂商供应链体系,后来者极难复制;认知差其四,高端铜板带的建设周期长达3-5 年,设计、建设、测试、认证生产线的巨大时间成本意味着护城河,博威前瞻布局强化竞争优势。 参照维兰德,博威合金发展空间广阔。维兰德作为全球高端铜合金龙头, 成立200 年来发展势头良好,20/21 财年收入380 亿元人民币。博威合金作为全球范围内技术上最接近维兰德的铜合金公司,有望背靠中国的制造业产业优势挑战维兰德,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4 年可实现营收127.0/153.4/182.71 亿元,同比分别+26.5%/+20.8%/+19.1%;归母净利润6.49/8.20/9.96 亿元,同比分别+109.3%/+26.2%/+21.5%。当前股价对应22 年PE 14.89x,对应PEG 0.14。公司作为国内高端合金龙头,已进入世界顶级公司如泰科电子、博世、特斯拉等供应链;公司技术优势已进入兑现期, 21 年新材料利润增速超过40%,22 年预计仍可保持30%+,公司把握碳中和背景下高端铜合金材料的需求爆发,未来业绩望持续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升、新产能开工率不达预期、国际贸易地缘政治冲突、汽车智能化速度不及预期等。
博威合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12 11.48 -- -- 16.86 45.85%
22.73 98.00%
详细
碳中和带动电气化,高端铜合金材料需求井喷。碳中和的路径将伴随着电动车智能化、充放电系统高压化、光伏连接器高压化、储能连接器高压化;这些趋势使得车载连接器、半导体引线框架、充电桩接口等零部件迎来爆发,而高端铜合金作为这些零部件的重要原材料,在碳中和大浪潮中的需求增长不可阻挡。 市场对博威合金存在四大认知差。认知差其一,研发是材料公司核心环节,公司作为国内技术引领者、行业标准参与制定者,具备极强的研发产业化的能力,而这才是头部材料公司超额利润的来源,且无法复制;认知差其二,合金配方为核心环节,而数字化改革使得博威的配方研发从“经验科学”跨越到了“数据驱动科学”,研发效率指数级提升;认知差其三,高端材料认证壁垒极高,强者恒强,博威抓住了历史机遇才得以切入高端铜合金市场,且进入世界顶级厂商供应链体系,后来者极难复制;认知差其四,高端铜板带的建设周期长达3-5年,设计、建设、测试、认证生产线的巨大时间成本意味着护城河,博威前瞻布局强化竞争优势。 参照维兰德,博威合金发展空间广阔。维兰德作为全球高端铜合金龙头,成立200年来发展势头良好,20/21财年收入380亿元人民币。博威合金作为全球范围内技术上最接近维兰德的铜合金公司,有望背靠中国的制造业产业优势挑战维兰德,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可实现营收127.0/153.4/182.71亿元,同比分别+26.5%/+20.8%/+19.1%;归母净利润6.49/8.20/9.96亿元,同比分别+109.3%/+26.2%/+21.5%。当前股价对应22年PE14.89x,对应PEG0.14。公司作为国内高端合金龙头,已进入世界顶级公司如泰科电子、博世、特斯拉等供应链;公司技术优势已进入兑现期,21年新材料利润增速超过40%,22年预计仍可保持30%+,公司把握碳中和背景下高端铜合金材料的需求爆发,未来业绩望持续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升、新产能开工率不达预期、国际贸易地缘政治冲突、汽车智能化速度不及预期等。
久立特材 钢铁行业 2022-04-29 14.28 -- -- 16.19 13.38%
17.43 22.0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报与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9.74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增长2.9%。 加权平均ROE16.33%,较上年同期-4.63pct。 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7.9%、环比减少3.4%;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减少18.3%、环比减少22.9%。2022Q1,公司实现营收13.19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减少10.9%;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36.5%、环比增长6.7%。 点评:业绩稳健增长。2021年,公司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拉闸限电的影响下,收入实现20.6%的正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长2.9%,与公司始终定位“高、精、尖”产品,不断研发应用在高端领域有关。22Q1,由于油价上行,公司订单好转,叠加合资公司永兴材料投资收益,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 销量增长,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21年实现不锈钢管销量11.84万吨,同比+8.8%,其中无缝管销量5.56万吨,同比+12%,焊接管销量6.28万吨,同比+5.9%。销量增长主要原因1)下半年巴西海外认证顺利通过,镍基合金油井管业务加速推进2)国内受益于核电建设,作为U型散热管、蒸发管等核心产品的生产商,产品销售增长。高端产品占比达19%,比20年提升3pct。 毛利率有望提升,产能有保障。21Q1-Q4分别实现收入12.89亿元、16.71亿元、15.33亿元、14.81亿元,同比+59.3%、+23.1%、+8.3%、+7.86%;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2.34亿元、2.36亿元、1.82亿元,同比+78.7%、+34.7%、-20.2%、-18.3%。22Q1由于高温合金合资公司的投资收益计入实现较大利润增长。由于2020年有大额境外订单,2021年有高基数消化压力,叠加取消出口退税公司调整产品销售策略等不利影响,22Q1毛利率23.6%已出现拐点,有较大提升空间。 面对今年确定性核电重启机会,以及海外镍基合金油井管业务的拓展,公司不锈钢管材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年产5500KM核电、半导体、医药等精密管材项目项目进度达100%,年产1000吨航空航天材料及制品项目进度达90%,以及其它在建特种合金和油气输送用特种合金项目将有力保证公司产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亿元、11.06亿元、12.5亿元,同比分别+27.5%、+9.2%、+13.1%。 21年业绩受出口退税取消影响,预计对已签出口订单的影响可于年内消化。公司具备提价与选择市场能力,预计22年可恢复正常盈利水平。 长期看,公司致力于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提升,增长具备确定性,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风险因素: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高端产品突破不及预期、核电用管发展不及预期等
欧陆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7 33.70 -- -- 45.51 35.04%
59.16 75.5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1年年报,实现营收25.72亿元,同比+23.45%,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42.72%;单四季度营收7.22亿,同比+8.4%,环比+13.7%,归母净利润0.065亿元,同比-89%,环比-80%。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3元。 公司发布22年一季报,实现营收6.2亿元,同比+21.32%,归母净利润-0.29亿,同比-186.4%。 点评:订单旺盛,公司竞争力持续提升。21年Q1-4分别实现营收5.1亿元、7.0亿元、6.4亿元、7.2亿元,同比分别+66%、+35%、+8%、+8.4%。 其中Q4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尽管Q3起收入受到了芯片紧张、越南疫情影响开工不足、东莞工厂限电等外部因素扰动以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带来财务因素负面影响,全年来看,受益于公司客户订单量持续上升和公司竞争力的提升,2021年营收仍然实现同比23.45%正增长,实属不易。2022年Q1在深圳受疫情影响出货的情况下,实现营收6.2亿,同比+21.32%,充分体现了公司订单的增长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毛利率受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折旧摊销等制约。21年公司毛利率为15.61%,较上年同期-5.98pct,22年Q1毛利率13.6%,同比下跌3.52pct,主要原因1)成本端:原材料占比70%-75%,半导体、磁性材料、电阻电容、线材、外壳等价格依然处于高位,成本继续攀升;2)收入端: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约60%,主要以美元结算,汇率变化影响公司收入确认。公司已向下游客户提价并通过精细管理节省原材料,考虑到2022年原材料供需紧张有望缓解,我们认为未来公司毛利率有较大恢复空间。 2021年年三大业务齐增长1)电源适配器:营收18.05亿元,同比+15.47%,毛利率14.32%,同比下滑6.83pct,原因是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和扩产带来折旧摊销增加。办公电子(+34.07%)、安防(60%)快速增长,同时开拓智能家居市场。 2)服务器电源:营收2.88亿元,同比+121.6%,作为长期战略重点之一,通过不断研发、持续招揽人才,凭借技术、响应速度等快速进入多家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竞争力持续提升。毛利率17.63%,在成本上涨情况下同比+0.42pct,源于重点客户产品毛利率提升所致。同时年内订单增幅较高,也是未来业绩保障。 3)其它电源:营收4.71亿元,同比+22.97%。电动工具的无绳化、锂电化将为公司拓展新项目、新市场打下扎实基础。持续扩张,积蓄能量。 1)产能扩张:固定资产较年初+428%,系越南新建厂房及东莞适配器扩产完工,公司竞拍土地、购买房产用于研发、办公、业务等升级集团总部;在建工程较年初+316%,系东莞欧陆通信息设备制造中心项目和赣州电源适配器扩产项目尚未完工所致。 2)加大研发投入,完成股权激励:研发人员同比增长25%,完成154人股权激励,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32.87元/股。同时配合长期发展战略,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加大,全年达1.32亿元,同比+91.6%,研发费用率5.12%,Q4单季研发支出0.48亿对利润影响较大;3)逐步形成大客户稳定粘性,研发团队和体系逐步完善。公司以知名客户高标准要求产品、技术、成本控制和服务等方面,并逐步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同时在深圳、台湾、美国、杭州、上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完善研发体系,招揽人才,提升公司研发综合实力。 2022年年Q1费用确认影响利润,静待毛利率拐点。 Q1受到管理费用摊销1666万(全年预计6667万)、人员引进和技术升级带来研发费用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净利润为-0.29亿,我们认为当前公司业务开展势头良好,经营管理举措符合公司长远战略发展,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在电源领域的成长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2.85亿元、4.2亿元,同比分别+1.9%、+151.9%、+47.1%。21年利润水平受多重制约因素影响,但我们认为这些因素都是周期性的,公司当前订单饱满,扩产能,投研发,精效益,外部扰动拐点出现后有望迎来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提升的“双击”。长期看好公司服务器电源的拓展能力,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疫情影响海外工厂,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汇率风险,下游市场拓展、服务器客户拓展、其他电源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浙商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3-28 10.15 -- -- 10.57 4.14%
13.17 29.75%
详细
事件:浙商证券公布2021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64.18亿元,同比+54.36%,实现归母净利润21.96亿元,同比+34.94%,平均加权ROE9.90%,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58元,同比+23.40%。 点评: 2021“头号工程”建设成效明显,财富管理业绩高基数下再翻倍。2021市场日均交易额10582亿元,同比增长24.76%,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20.84亿元,同比+41.90%,远高于全市场日均交易额涨幅,主要由于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贡献突出,2021年金融产品销量506亿元,同比+45.4%,金融产品保有量445亿元,同比+32.4%,公司全年实现代销金融产品收入4.77亿元,同比+106.5%,占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比例从2020年的15.73%提升至2021年的22.89%。尽管2022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发行遇冷,但由于公司公募保有规模(4Q21为105亿)仅占整体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的23.6%,其余保有规模多数为私募基金,代销私募收入由申购费1%+管理费分成*0.75%+部分业绩提成(carry的20%左右)组成,业绩提成部分会计处理上计入代销收入,是2021年代销收入同比增长77%远高于金融产品销量和保有量的同比增速45.4%/32.4%的主要原因,2022年私募封闭产品管理费分成及carry提成部分收入将弥补或有的申购费同比下降的业绩下滑,特色私募代销模式财富管理的优势有望在2022年进一步显现。由于公司具备高素质投顾团队,对客户资产把控能力强,同时具备专业的金融产品选品体系,客户投资体验与管理客户资产规模增长实现良性循环。浙江省高净值人群聚集,公司在私募基金代销领域具备地域及专业性优势,公司盈利能力将随私募基金保有量增长而继续提升。 投资与信用业务将实现稳健发展,多渠道补充运营资本支持业务发展。2021年公司实现投资业务收入18.41亿元,同比增长24.10%,利息净收入6.74亿元,同比+12.30%,公司融资融券余额由2020年的148.52亿元增至190.85亿元,同比增长28.50%,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0.92%提升至1.02%。公司通过多渠道补充运营资本支持重资本业务发展,公司于2021年5月完成定增,用于投资交易、研究及信息系统建设及债务偿还;并于三季末发布70亿元可转债预案,其中35亿用于投资与交易业务,30亿元用于资本中介业务,公司重资本业务有望受益于资本金补充实现稳健发展。 债券承销业务靓眼,期待2022投行业绩放量。2021年公司实现投行业务收入10.83元,同比+5.6%。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优势扩大,公司债、企业债承销金额及单数保持省内第一,2021年债券承销规模1227.14亿元,同比+27.5,债券承销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1.07%提升至1.16%。浙江省企业资源丰富,公司长期陪伴服务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需求旺盛,公司债承团队在服务意识及专业度方面得到省内地市政府及企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省内投行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期待2022年公 司投行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资管业务风险出清,主动管理占比超80%,2022 “头号工程”有望实现飞跃。2021 年公司实现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94 亿元,同比增长16.2%。2018、2019 公司部分非标资管业务到期出现违约,风险资产处置倒逼公司加强风控、积极响应去通道监管政策、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资管总规模从2019 年的1395 亿元,降至2021 年末的1070 亿元,主动管理规模从2020 年的839.21 亿元同比增长3.06%至2021 年的864.88 亿元,主动管理规模占比从2020 年的63.8%提升至2021 年的80.84%。公司将资管业务定为2022 年“头号工程”,以打造创新产品和提升存量产品投资收益为经营目标,坚定“打造权益特色的行业一流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定位,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有望充分体现到2022 资管业绩中。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浙江省经济发达,上市公司和高净值人群资源丰富,公司投行、财富管理等多项业务有良好的区位支撑,私募特色的财富管理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公司盈利能力将随财富管理业务收入贡献提升而实现质的飞跃。基于2022 年一季度市场下滑、公募基金发行遇冷,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E-2024E 归母净利润28.27 亿元/40.45 亿元/54.93 亿元,同比+28.75% /43.06%/ 35.81% ,对应EPS0.73 元/1.04 元/1.42 元,ROE 11.06%/13.90%/16.46%。我们使用SOTP 估值法给公司估值,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主的财富管理业务、投行业务及资管业务给予20 倍PE 估值(对标国际上市资管平均估值为20 倍左右),对于其他业务给予1.5 倍PB 估值(近一个月证券行业PB 平均为1.54 倍)。依据SOTP 估值结果,公司2022 年目标市值608.01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收紧导致股市交易量大幅下滑;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股市大幅波动导致的自营业绩不及预期等。
东方财富 计算机行业 2022-01-31 26.85 -- -- 32.89 1.76%
27.32 1.75%
详细
我们的观点:①东财证券2021年业绩靓眼,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58.8%,净利润48.3亿元,同比+66.9%。证券、基金α均突出,持续看好。②转债强赎落地,股价压制因素解除。③年初基金发行遇冷不改东财良好基本面,有望引领市场反弹。 受益于资本市场大发展,保有量稳步提升支撑业绩。2021年全市场新发权益基金20315.6亿份,同比+1.5%,占新发基金的69.4%。此外,根据行业协会保有量数据,截止2021年三季度公布的公募基金保有量中,东财天天基金股票+混合、非货基保有量分别环比+9.6%、+13.95%至4841亿元、5783亿元,市占率环比分别提升0.57pct、0.30pct至6.0%、3.98%。 尽管今年年初以来新发基金发行遇冷,截止2022年1月24日,全市场新发权益基金仅346亿份(VS2021年1月新发权益基金5099亿份),市场对基金规模增长的担忧演变成对公司基本面的担忧。我们认为,考虑到东财后端收入占比超过60%,当前新能源基金的热度消退不改未来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提升、资金入市的大趋势。非货基保有量增加提升尾佣将拉动基金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我们以全行业非货基保有量增速分别为10%(悲观)、30%(中性)、40%(乐观),东财市占率4.2%(悲观)、4.8%(中性)、5.4%(乐观)进行敏感性测试,基金收入贡献区间为53-82亿元,中性情形下基金收入贡献为69.11亿元,同比+49.6%。 东财转转3强赎强赎落地,压制股价的因素得以解除。1月24日,东财公告“东财转3”强制赎回,公司2022年1月4日至1月24日股价已连续15个交易日超过转股价格(23.35元/股)的130%(30.36元/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由于之前强赎预期已经带来股价调整至溢价0.31%,1月25日进一步跌至-0.03%。我们认为,此次公告促进可转债转股,带来资本补充约210亿元的同时,正股股价压制因素解除预计未来随着资金运用效率的提升,有望进一步贡献ROE,带来估值的触底回升。 证券业务经纪和两融市占率继续提升,投资收益表现亮眼。经纪业务: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东财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和转化能力,12月西藏地区股票交易市占率为3.51%,环比提升12bp。2021年东财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5.5亿元,同比+52%,远超全年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0583.74亿元)的同比增速YoY+24.8%,我们测算经纪业务市占率为3.98%,环比上升3bp,同比上升67bp。融资融券:2021年东财证券利息净收入为17.5亿元,同比+38.9%,高于市场两融余额(18322亿元)同比增速YoY+13.2%,预计两融业务市占率2.29%,环比提升7bp,同比提升44bp,主要受益于经纪业务市占率的提升以及公司发行公司债和可转债持续补充营运资本。东财转3强赎的临近,可转债有望转股进一步补充资本,并降低负债成本,两融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3亿元,同比+224%,主要得益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扩张YoY+164%至32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互联网券商龙头,流量和规模效应优势突出。 证券业务有望凭借线上流量优势、低佣金率和低融资成本,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α优势凸显。基金代销龙头地位巩固,非货基保有量提升带来后端收入比重增加,公司不惧新发基金遇冷影响。东财转3强赎落地,压制股价的因素得以解除。不考虑转股影响,我们预计2021-2023E净利润分别为81.8/109.88/139.25亿元,对应2021~2023EPE40.2x/29.9x/23.6x,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市占率提升远超预期,基金代销规模增长高于预期风险因素:行业及业务受证券市场景气度波动影响的风险;基金代销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财富管理发展不及预期
远光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2-01-19 9.47 -- -- 9.99 5.49%
9.99 5.49%
详细
深耕大型企业管理信息化 30余年,电力行业积累深厚。 公司成立于 1998年, 为大型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提供软件、硬件及服务。 成立之初,公司将服务电力集团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以财务信息化为起点,拓展至集团管理全业务、全领域, 基于对能源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2020年董事长明确重点布局集团管理、智慧能源、智能物联、数字社会四大业务领域的战略方向。 国网电商唯一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注入动力。 公司电力产业背景深厚,成立初期国网省公司(福建、吉林) 、国电电力发展即入股, 2019年国网电商受让国网福建、国网吉林所持股份,并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现持有公司13.25%股权, 同陈利浩(董事长)、黄笑华(总裁)为一致行动人, 合计控制公司约 23.37%股份的表决权。 公司是国网电商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 目前已实现 DAP 在国网电商的全模块应用, 树立核心业务系统国产化标兵, 有望持续深度参与电网数字转型国产化进程。 此外, 2021年底公司推出激励计划,拟授予核心员工股票期权,占公告日总股本 2.59%,行权价格 8.51元/股, 22-24年业绩考核条件 1) ROE≥7.9%,且不低于对标企业 75分位值; 2)较 2020年 CAGR≥11%,且不低于对标企业 75分位值; 3)△EVA>0。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利益,体现公司信心,注入发展动力。 集团管理业务内容丰富,国网中台建设有望成为公司新一轮增长点。 2006-2010年间公司收入爆发式增长, 4Y-CAGR 达到 40%, 主要原因是深度参与国网 SG186信息化工程,提供集团财务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2021年国网财务中台建设启动,在浙江金华供电公司试点,计划 22年 1月底在国网浙江电力范围内上线,后续将在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广。 电网产业链组织架构庞大,业务线条复杂,公司服务电力集团逾 30年,具备深厚的行业积累, 在新一轮电网数字化与信息技术国产化进程中, 公司有望深度受益于财务中台在电网及电网产业链的全面推广。 此外,公司在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智慧档案、智慧商旅等方面都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 DAP 已经实现在国网电商的全模块化应用,是国产化标杆。 “双碳”叠加“新基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电力信息化巨大增量市场空间,公司深度布局智慧能源领域,有望充分受益。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大量并网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并网消纳需求带来电力系统在“源、网、荷、储”全环节增量信息化建设需求。公司智慧能源业务深度布局电源侧碳资产管理产品、燃料智能化管理产品,电网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各类配网智能化解决方案;负荷侧综合能源服务平台、需求侧响应管理、电力交易结算等全环节信息化领域,且各产品线均已有成功实施案例。 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国网体系内优势,叠加电力行业 Know-how 壁垒和公司高研发投入及全环节产品线布局优势,有望充分分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巨大市场红利。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 公司作为国内电力信息化领域领先厂商,有望充分受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电力信息化市场红利。预计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0.24/0.30/0.37,对应 PE 分别为 41.9/29.6/24.5倍。给予 2022年 42倍 PE 估值,对应市值约 170亿元。 风险提示: 1.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度不及预期; 3.控股股东合作进度不及预期; 4.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展不及预期。
广发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1-07 23.52 -- -- 23.55 0.13%
23.55 0.13%
详细
市场化机制灵活,管理团队稳定,新鲜血液获得补充。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头部券商中唯一非国有券商。22年来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和中山公用三家公司始终保持在公司前三大股东之列,股权结构稳定均衡,良好的治理结构赋予公司管理层充分的决策自由度,保证公司激励与约束并重,保持长期市场化运行机制,健康发展可持续。2021年7月内部提拔的新管理层团队年轻且专业度高,是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 公司大财富业务优势突出,利润贡献超公司大财富业务优势突出,利润贡献超50%。公募基金管理方面,受益于居民财富持续通过机构入市,非货基规模持续高增,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公司参股易方达基金、控股广发基金,规模与业绩行业领先,同时,公司与参控股公募实现人才与业务联动,共同发展壮大,随管理规模的高速增长,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合计利润贡献从2015年的8.75%提升至1H21的26.04%。券商资管方面,2016-2020公司资管规模保持行业前十,资管新规后,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3Q21主动规模占比超过9成,仅次于中金公司,位列行业第二,资管收入随主动能力提升而企稳回升。财富管理方面,公司67%的营业部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具备较强的渠道优势,公募基金保有量保持行业前五,渠道优势决定资产端优势亦较强;公司重视产品研究,选品流程严密,产品体系丰富,客户持有体验良好,专业能力获得投资者信任,已充分体现在产品销量与保有量的大幅提升。 投行具备品牌优势,业绩增量弹性可期。广发证券多年深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能力获得业界认可,在2010年开始的中小企业上市潮中,股票承销规模大幅提升,曾在2014年排名行业第一,并在后续多数年份保持行业前十水平。受康美风险事件影响,2020年7月公司被暂停股承资格半年、债承资格一年,投行业绩下滑,公司积极应对,调整管理架构,增设投行质量控制部门严格把关,投行业务合规性和成长性更加稳健。今年7月,公司投行业务资格全部恢复,保代人陆续回归,业绩增量弹性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使用SOTP估值法给公司估值,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主的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投行业务及资管业务给予18倍PE估值,对于重资产业务(信用和投资等业务)给予1.3倍PB估值。依据SOTP估值结果,公司2022年目标市值2167.41亿元,截至2022年1月4日,公司总市值1654.79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公司经纪业务、自营投资业务等受到干扰和冲击;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审核进度低于预期,导致投行+投资业务业绩不及预期;公司市场化改革进度低于预期;财富管理转型进度不及预期等。
腾龙股份 机械行业 2021-12-27 17.08 -- -- 17.29 1.23%
17.29 1.23%
详细
外延并购丰富汽车零部件业务,为系统集成打基础。公司起家于汽车空调管路业务,通过外延并购丰富汽车零部件产品,2017年9月收购力驰雷奥(主要产品为EGR 冷却器)54%股权,2017年底力驰雷奥控股天瑞达(主要产品为EGR 阀),打通EGR 产业链;2019年10月控股北京天元,布局发动机涡轮增压胶管。目前公司两大主业为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和发动机节能环保零部件,产品应用于传统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此外,公司投资新源动力,目前持股29.64%(21年半年报),布局氢燃料电池业务。 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复杂程度高,单车零部件量价齐升。1)空调系统:制冷方面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类似,制热方面,传统汽车利用发动机余热,新能源车需要加装PTC/热泵供暖。2)散热方面:传统汽车仅发动机需要散热,新能源车电池、电机、电控等都需要散热。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数量增加,管端成型、密封槽旋压、管件弯曲、管间密封焊接等工艺制作技术要求提高,产品售价提升,单车价值量为传统车的3-4倍。2020年公司汽车热管理零部件业务收入8.36亿元,占比47%,是最大的收入来源。随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欧洲生产基地扩产、二氧化碳热泵技术的开发合作,公司热管理零部件业务有望高速增长。 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升级,EGR 装机率有望提升。EGR 系统是一种发动机废气净化装置,调配部分废气重新进入气缸,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参与燃烧,降低燃烧温度,对柴油机,能够直接在发动机内降低氮氧化物浓度,对汽油机,能够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我国自2000年起制定了一系列机动车环保法规,排放标准不断提升,尾气处理技术路线不断升级。21年7月起重型车全面实施国六标准,部分柴油机国五采用DOC+SCR 路线,国六下更多采用EGR+DOC+DPF+SCR,法规升级带来需求增量。2020年公司EGR 业务实现收入1.89亿元,覆盖翰昂、马勒、云内、小康、潍柴、全柴等客户,业务体量同隆盛相当(2020年EGR 产品收入2.23亿元),具备一定市场份额,有望享受政策带来的需求红利高速增长。 布局氢燃料电池业务,成为新源动力第一大股东。新源动力成立于2001年,是“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建单位,自成立以来即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制课题,创新成果涵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材料、关键部件、整堆系统各个层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近400件。新源动力生产的第二代产品HYMOD?-36成功应用上汽荣威750、上汽大通FCV80,成为我国首例自主研发、耐久性突破5,000小时,可实现-10℃低温启动、-40℃储存的燃料电池;第三代产品HYSTK?-70成为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集成度大功率电堆。氢燃料电池功率密度高、续航里程远,是未来重型商用车的新能源解决方案,目前政策扶持力度大,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已经落地,其中北京规划2025年前累计推广万辆。 公司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与核心零部件业务,充分利用客户资源与制造能力,有利于长远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可实现收入21.40亿元、27.06亿元、33.18亿元,同比+20.8%、+26.5%、+22.6%;归母净利润1.58亿元、2.37亿元、2.95亿元,同比+1.7%、+49.4%、+24.7%。当前股价对应22年PE 24.7x,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看好新能源车带动热管理零部件量价齐升、环保法规升级带动EGR 系统需求量增长、布局优质氢燃料电池资产的长远规划、通过投资并购外延发展的能力,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EGR 装机率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氢燃料电池发展不及预期
奥福环保 2021-12-27 54.26 -- -- 57.00 5.05%
57.00 5.05%
详细
载体是内燃机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关键部件。 蜂窝陶瓷载体具有比表面积大、热惰性小等性质, 作用是涂覆催化剂或捕捉颗粒物。 根据尾气过流方式,蜂窝陶瓷载体可分为直通式和壁流式, 直通式是催化剂载体, 孔洞内壁提供反应面积, 尾气通过孔道时与催化剂充分反应,将 NOX、 HC、 CO等转化为无害物质;壁流式载体孔道两端被交替封堵,孔道侧壁上均匀分布众多微孔,尾气被迫从孔道侧壁上的微孔通过,过滤掉碳烟颗粒物。 蜂窝陶瓷载体的物理结构和性能保证催化剂在各种工况条件下高效处理尾气。 因技术壁垒高,价格体系稳定、竞争格局有序。 尾气后处理系统反应环境复杂, 蜂窝陶瓷载体需满足低热膨胀系数、薄壁、多孔目等技术规格, 原料合成、材料配比、模具制造、烧成工艺等生产环节存在较高技术壁垒,难以通过逆向工程模仿。 康宁 20世纪 70年代发明蜂窝陶瓷载体并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领域,后授权 NGK 技术, 二者共同垄断市场,掌握定价权, 目前仍占据全球 90%市场份额。 近年来, 国内企业取得技术突破,公司目前具备全流程的工艺技术与生产经验, 在重型柴油车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产品毛利率约 55%。 国六标准下载体市场量价齐升,国产替代机遇出现。 尾气处理技术路线升级与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相互促进,自 2021年 7月 1日起重型柴油车全面执行“国六” 标准, 尾气后处理技术路线由加装 SCR 载体升级为DOC+DPF+SCR 载体,每升排量配比 2升 SCR、 0.7升 DOC、 1.5升DPF,载体用量翻倍; 价格方面,各类载体技术规格提升,生产制造难度加大,因此价格提升,此外 DPF 载体价格是 SCR 载体近 2倍。 单车载体价值量提升,主机厂对价格更加敏感,叠加供应链安全考虑,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公司技术储备充足,有望实现高速增长与份额提升。 公司自 2009年成立以来专注蜂窝陶瓷事业, 2013年 SCR 载体正式投产,目前具备从原料合成、 到材料配方、到模具制造、再到烧成工艺全流程的先进技术与实践经验,在重型柴油车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载体直接下游是催化剂涂覆, 二者均为主机厂或整车厂的供应商,需与其他零部件配套后进行环保型式检验, 一旦公告,将同主机厂或整车厂形成较为稳固的配套关系,目前已成功进入中国重汽、潍柴动力、玉柴动力、云内动力、康明斯、全柴动力、恒合、戴姆勒等供应商名录。 随产能释放、良品率爬坡、进入更多主机厂供应商名录, 公司有望实现份额扩张与毛利率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1-23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 1.08亿元、 2.1亿元、 3.18亿元,同比分别+34%、 +96%、 +51%。 21-23年归母净利润 2Y-CAGR 为 72%,当前股价对应 22年 PE 18.7x,对应 PEG 0.26。 蜂窝陶瓷载体因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较好,国六标准提升带来 1)需求量增长,市场扩容; 2)单车载体价值量提升,主机厂对价格更加敏感,叠加供应链安全考虑,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具备原料合成、材料配比、模具制造、烧成工艺全流程技术与经验,在重柴领域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目前已全面接触主机厂,随产能释放、良品率爬坡、进入更多主机厂供应商名录, 有望实现份额扩张与毛利率提升,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良品率提升进度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