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范想想

中国银河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30518090002。日本法政大学工学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学士,2018年加入银河证券研究院。曾获奖项包括日本第14届机器人大赛团体第一名,FPM学术会议Best Paper Award。曾为新财富机械军工团队成员。...>>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博实股份 能源行业 2023-10-04 14.57 -- -- 14.64 0.48%
16.25 11.53%
详细
事件: 近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 在京召开,会上传达 了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 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核心观点: 新型工业化强调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博实股份开展的智慧工厂业务符合新型工业化战略方向。博实股份积极推动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满足客户在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对智能制造装备、特种环境作业机器人 及工业服务的需求, 前后 中标了内蒙古君正(2022年 4月 7日,合同金额 2.91亿)、宁夏英力特(2022年 4月 19日,合同金额 6963万)两个智能车间项目,合计 3.61亿元。在智能车间项目中,公司将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控 制策略等智能化技术,结合工业互联网通讯技术应用到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中,以最大可能实现少人、无人车间,依托智能化生产决策管理,助力客户安全、高效生产,推动相关行业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据我们测算,电石智能工厂市场空间在 300亿级别,未来可将在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形成的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它硅锰、硅铁、工业硅矿热炉领域。 战略合作联手哈工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开拓未来增长。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企业之一,在智能制造装备、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领域形 成了稳固的竞争力,在机器人+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公司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研发方向之一。8月,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 发项目,并在未来共 同推 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哈工大多个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为 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奠 定了 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产业化关键阶段,我们认为,公司此次与哈工大的合作有望成为国产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力量,也为公司长期成长打开空间。 在手订单饱满,为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2022年公司订单大幅增长,22年底在手订单 62.02亿元(含税),其中已披露订单合同 15.92亿元,同比大增203.63%。23年至今已披露合同订单 9.3亿元,仍保持高位。公司订单交付周期一般在 6-18个月内,在手订单饱满为今明两年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42亿、8.55亿、10.98亿,对应 EPS 为 0.63、0.84、1.07元,对应 PE 为 25倍、19倍、15倍,考虑公司主业维持高成长性,智慧工厂业务受益新型工业化有望驶入快车道,人形机器人项目即将落地,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埃斯顿 机械行业 2023-09-04 23.15 -- -- 23.57 1.81%
23.57 1.81%
详细
事件:8月 31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业绩。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41亿元,同比增长 35.38%,实现归母净利润 0.97亿元,同比增长 27.66%。2023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55亿元,同比增长 47.55%,实现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同比增长 234.92%。 工业机器人销售收入增长超 80%,新能源下游有望拉动持续增长。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22.41亿元(+35.38%);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实现收入 17.32亿元(+46.84%),工业机器人销售收入增长超过 80%;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实现收入 5.09亿元,(+7%)。从产销情况来看,上半年工业机器人累计销量为 22.2万台,累计同比增长 5.4%,而公司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远超行业水平,主要系受益于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而拉动该业务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在国家宏观政策对机器人发展的支持下,国产机器人的替代进程仍将持续提速,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智能设备渗透率提升,未来新能源行业或将助力工业机器人业务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仍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整体毛利率为 33.09%,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分业务来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为33.44%,同比下降 0.61个百分点;助于持续提升公司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公司研发费用保持高投入,上半年公司总体研发投入月 2.54亿元,同比增长 38.35%,占销售收入比例达 11.35%。在引入了 TRIO、Cloos、M.A.i 等全球细分领域的优秀企业的加入后,分布全球多地的研发团队为公司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地持续提升提供了保证,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在智能装备核心部件领域和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方面的领先能力,增强了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推动数字化工业机器人融合,协同良好促业务长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动数字化工业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快速推动在机器人,特别是焊接、新能源等细分行业的应用。公司推出的 E-Noesis 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时、全方位呈现设备及产线生产数据,可以为客户快速搭建属于自己的轻量化精益管理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在新能源、重工、电动车、工程车客户中得到使用。我们认为,公司在消化前期战略并购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朝着“国家化研发+本地化优质制造+全球化市场营销”的思路发展,我们认为公司协同效应良好,品牌力、产品力持续增强,长期仍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着力投入研发,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60/3.70/5.20亿元,对应 eps 为 0.30/0.43/0.60元/股,对应 PE 为 78/55/3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自动化市场不及预期的风险,协同效应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博实股份 能源行业 2023-09-01 16.43 -- -- 16.83 2.43%
16.83 2.43%
详细
博实股份是国内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主要应用领域为石化化工,并逐步扩大至新能源多晶硅行业,22年实现营收11.66亿(占比54.14%),其他业务包括高温特种机器人(占比近10%)、工业服务(占比30%)、环保设备等。公司战略定位差异化,做高壁垒高毛利产品,上市以来营收和净利润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9-2022年CAGR分别为13.85%和11.67%,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0%上下。 横纵向拓展,公司主业迈向新台阶。2022年公司订单大幅增长,22年底在手订单62.02亿元(含税),其中已披露订单合同15.92亿元,同比大增203.63%。增长驱动力如下:(1)公司作为化工后处理设备龙头,受益于化工智能制造趋势及精细化工对智能制造的需求;(2)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向多晶硅行业拓展,预计多晶硅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2023-2025市场空间约为29.69亿元-59.39亿元,年均市场空间为9.9亿元-19.8亿元;(3)高温特种机器人取得突破,并逐步从电石领域向硅锰、硅铁、工业硅领域拓展;(4)联手华菱集团子公司华联云创,钢铁智能化业务有望放量;(5)点线面拓展,从单一环节扩展到多环节,从一次性卖设备扩展到工业服务,单客户价值量数倍放大。 联手哈工大,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公司发布公告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储备雄厚,且在人形机器人机构和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方面都具良好的技术储备。公司与哈工大渊源深厚,管理层多具备哈工大背景,且曾成功落地多个产学研项目。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90亿、8.99亿、11.24亿,对应EPS为0.67、0.88、1.10元,对应PE为28倍、21倍、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订单下滑,人形机器人进展缓慢,拓展智慧工厂业务导致盈利能力下滑,参股公司亏损扩大影响投资收益。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3-08-30 62.80 -- -- 68.11 8.46%
68.11 8.46%
详细
事件:8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业绩。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2亿元,同比增长14.55%,实现归母净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23.14%。2023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20.10%,实现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23.50%。 核心产品挖机油缸海外销售佳,非标油缸类产品增速快。2023年上半年,共销售挖掘机专用油缸32.28万只,同比增长5%;公司挖机油缸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8%;重型装备用非标准油缸11.43万只,同比增长18%;海工海事、高空作业平台用摆动缸、工业类非标油缸快速增长。中大挖挖机泵阀份额持续提升,高空作业平台及农业机械的国内外市场份额继续大幅提升。面对工程机械行业延续下行趋势,国内需求继续下行,出口增长进一步收缩的局面,公司作为液压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紧密跟随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化、电动化趋势,利用现有产品的竞争优势积极拓展国产品牌主机厂出口机型的份额以及外资品牌海外市场份额,并针对性地布局开发电动化新产品。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通过国际化、电动化布局保持全年业绩的稳定增长。 盈利能力保持平稳波动,逆势坚定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仍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为39.02%(-0.11pcts),销售净利率为28.77%(+1.52pcts)。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3.36亿元,同比增长12.34%。公司逆势加大研发投入,在智能控制领域不断有控制器、电控手柄,电脚踏,CAN总线驱动器等产品批量供货。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和新的产品种类,通过紧凑液压事业部的建立,填补了公司小型液压件的空白;通过通用泵阀产品的不断开发,使公司在农业机械、高空作业平台、路面机械、一般工业等非挖行业的下游应用有更多可能未来。我们认为,公司坚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研发驱动成长,将保持核心竞争力并有望逆势开拓更多市场空间。 前期募投项目均稳步推进,或将于今年四季度逐步投产。根据战略规划布局的各个定增募投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其中,恒立墨西哥项目、通用液压泵技改项目以及超大重型油缸项目均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线性驱动器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恒立国际研发中心也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待前期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将逐步爬坡,不断为公司贡献增量收入。公司一直坚持通过完善产品质量,坚持高端定位,树立品牌优势,在国内实现进口替代的同时,向着装备全球的战略目标而努力。我们认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步伐加快,未来有望通过产能逐步投放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液压元件及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结合目前行业景气程度及公司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将持续稳定增长。我们预计2023-2025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7.25/31.30/35.92亿元,对应EPS为2.03/2.33/2.68元,对应PE为31/27/2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工程机械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非挖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博实股份 能源行业 2023-08-30 16.38 -- -- 16.92 3.30%
16.92 3.30%
详细
事件:8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业绩。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9亿元,同比增长35.14%,实现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6.89%。2023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2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2.61%。 固体物料后处理装备带动业绩提升,全年有望保持较高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智能制造装备营业收入9.97亿元,同比增长43.70%。增长原因之一,是由于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受新能源多晶硅不规则物料智能装备等产品交付确认收入影响,营收同比增长52.10%;其次,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在报告期内集中交付验收,该产品营收首次破亿,达到1.22亿元。工业服务业务板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8.21%,营收同比增长的同时,该业务毛利率短期承压至24.00%,受部分生产运维一体化项目集中检修以及服务履约成本波动负面因素短期影响,全年有望回升。环保工艺与装备业务板块营业收入达6573.05万元,低基数下实现营收翻倍增长。我们认为,各业务下游需求向好,公司全年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盈利能力整体保持高位稳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仍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综合毛利率为37.39%,同比下滑0.87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公司的核心产品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43.05%)、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40.93%)和机器人+(42.91%)产品均保持在4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0.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60%。公司在积极研发拓展的高温环境特种作业机器人,在硅猛硅铁及工业硅矿热炉高温环境的应用,已陆续中试成功并实现小批量订单。我们认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贯彻落实公司的“点→线→面”研发路径,将有助于持续提升公司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以战略合作联手哈工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开拓未来增长。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企业之一,在智能制造装备、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领域形成了稳固的竞争力,在机器人+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公司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研发方向之一。8月,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我们认为,公司基于原有技术优势,积极把握新机遇,业绩或将持续长期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并联手哈工大,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0/8.99/11.24亿元,对应EPS为0.67/0.88/1.10元/股,对应PE为26/20/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订单下滑,人形机器人进展缓慢,拓展智慧工厂业务导致盈利能力下滑,参股公司亏损扩大影响投资收益。
博实股份 能源行业 2023-08-28 18.34 -- -- 18.85 2.78%
18.85 2.78%
详细
博实股份是国内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主要应用领域为石化化工,并逐步扩大至新能源多晶硅行业,22 年实现营收 11.66 亿(占比 54.14%),其他业务包括高温特种机器人(占比近 10%)、工业服务(占比 30%)、环保设备等。公司战略定位差异化,做高壁垒高毛利产品,上市以来营收和净利润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9-2022 年 CAGR 分别为13.85%和 11.67%,毛利率常年维持在 40%上下。 横纵向拓展,公司主业迈向新台阶。2022 年公司订单大幅增长,22 年底在手订单 62.02 亿元(含税),其中已披露订单合同 15.92 亿元,同比大增203.63%。增长驱动力如下:(1)公司作为化工后处理设备龙头,受益于化工智能制造趋势及精细化工对智能制造的需求;(2)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向多晶硅行业拓展,预计多晶硅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 2023-2025 市场空间约为 29.69 亿元-59.39 亿元,年均市场空间为 9.9 亿元-19.8 亿元;(3)高温特种机器人取得突破,并逐步从电石领域向硅锰、硅铁、工业硅领域拓展;(4)联手华菱集团子公司华联云创,钢铁智能化业务有望放量;(5)点线面拓展,从单一环节扩展到多环节,从一次性卖设备扩展到工业服务,单客户价值量数倍放大。 联手哈工大,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公司发布公告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储备雄厚,且在人形机器人机构和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方面都具良好的技术储备。公司与哈工大渊源深厚,管理层多具备哈工大背景,且曾成功落地多个产学研项目。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90 亿、8.99 亿、11.24 亿,对应 EPS 为 0.67、0.88、1.10 元,对应 PE 为 28 倍、21 倍、17 倍,首次覆盖给与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订单下滑,人形机器人进展缓慢,拓展智慧工厂业务导致盈利能力下滑,参股公司亏损扩大影响投资收益。
拓斯达 机械行业 2023-08-17 12.78 -- -- 16.85 31.85%
17.61 37.79%
详细
事件:8 月 16 日晚,公司披露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03 亿元,同比增长 2.94%;实现归母净利润 0.84 亿元,同比下滑 17.55%。2023 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04 亿元,同比增长 17.05%,实现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增长 49.15%。 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毛利率提升。 上半年,除绿能业务外,公司各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均有提升。其中,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 5.69 个百分点,数控机床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 4.11 个百分点,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 0.41 个百分点。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由于一季度交付项目拖累,使得毛利率同比下滑 2.05 个百分点。公司新订单方面业绩亮眼,上半年在光伏领域的客户开拓力度较大,1-7 月光伏客户订单总额超 12 亿元,有望为全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数控机床业务营收增长快,五轴数控机床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数控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39 亿元,同比增长 42.08%。 一方面,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下游应用涉及航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通用零件等多个下游。另一方面,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报告期内成功推出 HMU1500 卧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搭载埃弗米自主研发的高刚性大扭矩的齿轮传动转台,整机机架刚性优良,动作灵敏,主要应用于航空类钛合金、高温合金及其它大中型复杂零件、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等加工领域,且已实现交付。上半年,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签单量 115 台,同比增长近 70%,出货量 111台,同比增长超 140%。目前从国产五轴数控机床的渗透率仍较低,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数控机床业务有望持续受益并带动业绩增长。 公司机器人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大客户开拓取得成效。上半年,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37 亿元,同比下滑17.16%,但毛利率同比上升 5.69 个百分点至 33.79%。一方面,公司主动收缩了贸易类机器人业务,导致该业务下滑 63.68%。另一方面,由于注塑行业景气度下行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直角坐标机器人收入同比下滑 21.02%。但公司持续深入底层研发,在控制器、伺服驱动方面均有研发成果。TMCR 系列机器人控制器平台目前已批量应用于 SCARA、六轴、Deta 等工业机器人。长期来看,工业机器人仍然是制造升级的长期趋势,公司不断开拓大客户及细分市场,同时通过技术迭代升级,丰富产品优化性能提升竞争力,未来将提升市场认可度以增厚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结合工业机器人行业 的高景气度与工业母机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将持续稳定增长。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9/2.51/3.19 亿元,对应 PE 为 27/21/17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的 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天宜上佳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3-08-09 18.45 -- -- 18.63 0.98%
19.45 5.42%
详细
事件:8月6日晚,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1.27%;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82.27%。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187.97%,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27.44%。 光伏新能源业务产能释放,打开市场大幅提振公司业绩。公司切入碳基复合材料后,产业业务涉及光伏热场产业链上游的碳纤维预制体等原材料、中游碳碳热场部件,以及通过收购新熠阳切入石英坩埚,同时丰富了在光伏拉晶辅材的产品品类,公司在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60%。受益于光伏装机的提升,硅片需求量稳定,以及公司不断的客户拓展,带动碳碳热场部件收入稳步提升。在光伏热场产业链上游预制体环节,公司通过高质量预制体缩短致密周期,提高单位时间产出,降本增效提高产品竞争力;中游环节,公司碳碳热场制品产能达3500吨,可满足36寸及以上尺寸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我们认为在市场需求提升,公司产能充足,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光伏新能源业务仍将持续快速增长。 高铁开行量、客运量快速恢复,粉末冶金闸片销量有所回升。公司传统主业的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在上半年发展趋势良好。2023年1-6月,全国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24.9%,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高铁开行量、客运量的快速回升带动公司制动闸片销量逐步恢复。根据公告,公司在国铁集团组织的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联合采购以及联合铁路局所属多家企业合作检修中获得较大份额,维护并保持了行业领先优势及市场龙头地位。在2023年已举行的动车组闸片联合采购中,联合采购中标数量排行第一。在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公司持续研发迭代新产品,研发出的粉末冶金闸片三代升级产品TS399B,平均寿命提高近一倍,且已通过CRCC认证。此外,公司已研发出适用于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的TS759型粉末冶金闸片,已列装高速试验车进行考核,未来或将成为轨交业务板块的新业绩增长点。 国内外车企加速布局碳陶制动盘,公司15万套产能将逐步落地。公公司依托多年的摩擦材研发生产经验,加上专业的制动盘及制动衬片技术团队,目前公司已与19家汽车主机厂商及供应链客户建立碳陶制动盘项目合作关系,获得某头部新能源车企重点车型碳陶盘量产项目定点,已开始小批量、多批次样件供货。此外,还取得两家车企合格供应商资格以及一家车企试制供应商资格;公司已与两家汽车主机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其品牌及平台,开展商用车、特种车辆高性能碳陶制动材料核心部件研制开发工作,共同推进碳陶制动盘在商用汽车领域的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动碳陶产品产业化应用,在四川江油产业园区加速布局15万套(60万盘)碳陶制动盘产线,江油碳陶制动盘产线建设稳步推进中。我们认为,随着定点新能源车企车型的落地销售,以及公司的制动盘量产,该业务是公司中长期持续增长的看点。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主业发展持续稳定,持续升级碳陶制动材料,拓展碳基复合材料、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长期挖掘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业绩稳定增长可期。我们预计2023-2025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86/5.70/7.90亿元,对应EPS为0.69/1.01/1.41元,对应PE为27/18/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中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6-05 6.66 -- -- 6.98 1.60%
6.77 1.65%
详细
事件:5 月30 日,中国中车盘中触及涨停,收盘涨幅7.59%。铁路12306官网发布,5 月30 日起,多个高铁动车票价优化调整的公告,其中包括对宁杭高铁、沪宁城际上运行的时速300 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我们认为单日涨幅高是受高铁调票价事件的催化。 客运量回升,铁路装备需求底部复苏,国铁招标在即。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国铁动车组招标远低于往年平均水平。2019-2022 年,我国投产高铁新线分别为5474 公里、2000 公里、2168 公里、2082 公里,按0.8 辆/公里的配车密度,需新增动车组合计1172 组。受2020 年起的疫情影响,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大幅降低,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铁路装备投资低迷。2019-2022 年,我国高铁实际招标采购量为457.5组,其中2021 年和2022 年仅分别采购29.5 和87 组,动车组数量存在较大缺口。国铁集团2023 年计划投产新线3000 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则需新增动车组250 组。五一高铁客运恢复超预期,部分线路高铁一票难求,上海虹桥站甚至出现全部车次售罄。我们认为,客流量的超预期或使得国铁重新制定招标计划,扩大车辆采购规模。 客运量恢复同时提振车辆维修保养需求。2022 年中车维修收入超310.08 亿,占铁路装备业务比重为37.3%,其中动车组维修收入约占一半,占动车组业务收入比重约为50%。一方面,我国高铁动车组保有量高,大修期已至,过去三年由于车辆运营效率低维修需求也有压制,随着客流量恢复,维修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从往年数据来看,公司维修业务盈利水平一般高于整车,因此在今年客运量恢复的同时,维修业务的增加或将提振公司盈利能力。从各统计口径看,我国轨交行业景气度正逐步企稳回升,且有望随着出行流动的活跃得以保持。公司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交装备供应商,有望受益于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全年业绩正增长,并长期稳定发展。 新产业蓬勃发展,打造第二发展曲线。公司的新产业业务,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770 亿,业务比重达到35%,23Q1 业务比重已超铁路装备成为中车第一业务板块。中车新产业主要包括风电叶片(市场份额第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包括电机、电驱、IGBT 等)、新材料、环保装备等。中车新产业业务目标十四五期间破千亿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10%。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短期将受益于今年国铁招标,铁路装备需求有望恢复;长期来看,轨交装备业务将作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基本盘,并借由新产业业务多路并行发展,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中特估背景下,国资委对中车的要求是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我们认为估值上可对标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其历史估值区间大多在17-27 倍。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4/123.0/139.0 亿元,对应2023-2025 年PE 分别为为18/16/14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中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1 6.99 -- -- 7.12 1.86%
7.12 1.86%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23.79亿元,同比增长5.65%;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15亿元,同比增长180.01%;实现扣非净利润2.04亿元;稀释每股收益达0.02元/股,同比增长100%。 一季度铁路装备业务增速超60%,整体经营发展持续稳健。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在铁路装备业务中实现营业收入86.41亿元,同比增长61.53%;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3.10亿元,同比减少34.19%;新产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1.00亿元,同比增长19.72%。 一季度,公司铁路装备业务实现较大增长,主要是动车组和火车收入增加所致,其中机车业务收入25.59亿元,客车业务收入1.71亿元,动车组业务收入37.32亿元,火车业务收入21.79亿元。而公司的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34.19%,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城轨何亮收入有所减少。新产业业务方面的增长主要系储能系统、新材料等产品收入增加所致。在国内轨交装备市场、干线建设、铁路运营全放开,各类投资运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深耕铁路装备,仍将在行业新业态竞争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一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向好,轨交行业景气度渐企稳回升。 从轨交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2023年一季度的交通运输数据,以及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均有较好的表现。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一季度完成货运量118.7亿吨,同比增长5%;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205亿元,同比增长13.3%。根据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136亿元,同比有所提升;一季度铁路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17.6%。从各个统计口径看,我国轨交行业景气度正逐步企稳回升,且有望随着出行流动的活跃得以保持。公司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交装备供应商,有望受益于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全年业绩正增长,并长期稳定发展。 坚持强化基础、锻长补短,全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面对“十四五”战略规划,公司将强化基础、锻长补短,积极、主动、沉着应对挑战,探究变化规律,把握有利机遇,顺势而为,驭势而上。未来公司的主要经营工作思路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七个新突破”,激发“三大动力”,优化“四项机制”,抓好“八大重点任务”,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实现业绩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轨交装备行业的领先地位、目前行业景气程度及公司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将持续稳定增长。公司以“制造+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109.4/123.0/139.0亿元,对应2023-2025年PE为16.68/14.84/13.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3-04-28 60.59 -- -- 62.88 2.78%
69.88 15.33%
详细
事件:4月25日,公司发布业绩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97亿元,同比下滑11.95%,实现归母净利润23.43亿元,同比下滑13.03%。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7亿元,同比增长10.30%,实现归母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增长18.44%。 液压产品受需求波动短期承压,推进国际化、电动化静待改善。2022年,受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波动影响,公司液压油缸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5.84亿元,同比下滑11.61%,毛利率为40.10%(-4.11pcts);液压迸发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7.55亿元,同比下滑14.86%,毛利率为48.34%(-3.79pcts)。面对工程机械行业销售与“外热内冷”的特征,以及产品需求更新订单迭代,公司作为液压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紧密跟随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化、电动化趋势,一方面利用现有产品的竞争优势积极拓展国产品牌主机厂出口机型的份额以及外资品牌海外市场份额,一方面针对性地布局开发相关电动控制及执行装置以应对工程机械行业的电动化趋势,公司有望通过国际化、电动化逐步提升业绩。 盈利能力基本保持稳定,多元化发展战略初显成效。2022年,公司仍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为40.55%(-3.46pcts),销售净利率为28.66%(-0.33pcts)。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由于人员薪酬增加同比略有上升,财务费用方面由于汇兑损益导致大幅下降,研发费用方面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推进产品技术进步也略有提升。公司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推进下游行业多元化发展战略,2022年在高空作业平台、农业机械、工业设备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随着这些领域的高附加值的新品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指标也逐步改善。未来,公司也将鉴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研发驱动成长,奠定长期的良好竞争力水平。 前期募投项目均稳步推进,待产能落地贡献增量业绩。根据战略规划布局的各个定增募投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其中,恒立墨西哥项目、通用液压泵技改项目以及超大重型油缸项目均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线性驱动器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投产,恒立国际研发中心也预计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待前期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将逐步爬坡,不断为公司贡献增量收入。从液压产品的需求来看,中国仍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液压销售市场,且液压市场需求总体处于持续增长趋势。公司一直坚持通过完善产品质量,坚持高端定位,树立品牌优势,在国内实现进口替代的同时,向着装备全球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公司未来有望通过产能逐步投放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液压元件及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结合目前行业景气程度及公司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将持续稳定增长。我们预计2022-2024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4.59/27.16/31.03亿元,对应EPS为1.88/2.08/2.38元,对应PE为30/27/2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工程机械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非挖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绿的谐波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4-24 122.70 -- -- 143.79 17.12%
179.32 46.15%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与三花智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主要内容为,在三花智控位于墨西哥的工业园内,由双方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 1000万美元。双方同意,合资企业由绿的谐波方占据控股地位并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与热管理龙头联手,实现互利共赢。三花智控是以热泵变频控制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为核心的零部件厂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与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及纯电动车等乘用车热管理领域,且已成为特斯拉等客户的供应商。基于本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绿的谐波和三花智控双方将以合资企业为平台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深入合作,充分利用绿的谐波的谐波减速器相关产品优势,以及三花智控的客户关系、渠道资源优势,共同拓展全球市场,实现产业联动及互利共赢。特斯拉持续布局机器人产业链,绿的谐波有望通过与三花智控的战略合作,深入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通过公司核心产品拓宽下游客户公司范围,布局海外市场,形成增量业绩。 20亿定增在即,新一代产品加持,公司核心竞争力与日俱增。近日,公司公布了定增方案,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约 20亿元,用于新一代精密传动装置智能制造项目。精密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高端装备的核心零部件,与制造业景气度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公司募投项目若建成达产,将新增新一代谐波减速器 100万台、机电一体化产品 20万台的年产能,公司将有效扩大精密传动装置的生产能力,丰富产品结构,满足快速增长的下游市场对精密传动装置的需求及产品类型多元化的需求,进而巩固行业地位,加速实现国产替代,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仍是趋势,谐波减速器处于快速发展期。工业机器人仍将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线之一,而公司核心产品精密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虽然受多方因素影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呈现出阶段性下行,但我国制造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的需求依然旺盛。同时,随着我国《“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发展。谐波减速器作为重点攻克核心零部件之一,基于其体积小、精度高、传动效率高的特点,除了工业机器人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等领域。随着公司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系列丰富,公司业绩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核心产品具有竞争力,且成长空间伴随着新业务发展不断拓宽,业绩稳定增长可期。随着公司传统业务稳步增长以及新业务发力,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24/3.27/4.45亿元,对应 EPS 为 1.33/1.94/2.64元,对应 PE 为 93/63/4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募投项目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中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4-05 6.38 -- -- 7.20 12.85%
7.20 12.85%
详细
事件:3月 31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2229.39亿元,同比下滑 1.2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16.53亿元,同比增长 13.11%;实现扣非净利润 79.71亿元,同比增长 5.99%;稀释每股收益达 0.41元/股,同比增长 13.89%。 整体经营发展持续稳健,主营轨交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在铁路装备业务中实现营业收入 831.80亿元,同比减少 8.28%;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57.29亿元,同比增长 2.15%;新产业业务时间营业收入 771.10亿元,同比增长 7.36%。公司持续以轨交行业为基,在近些年轨交需求波动的环境中,面对动车组需求锐减、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公司坚定迎难而上,深入开展提质增效行动,有效稳住经营发展基本盘。同时,公司果断拓展地方铁路、工矿企业市场,推进市域铁路 PPP 项目,进军国家轨交市场,积极寻求多路线发展。在国内轨交装备市场、干线建设、铁路运营全放开,各类投资运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深耕铁路装备的丰富经验,将在行业新业态竞争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略有缩减,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16.53亿元,同比增长 13.11%;销售毛利率为21.22%(+0.65pcts),销售净利率为 6.44%(+0.94pcts)。其中,铁路装备业务毛利率为 24.50%(+1.36pcts),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毛利率为 20.73%(+0.38pcts),新产业业务毛利率为 25.73%(+1.03pcts)。 近两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规模略有缩减,2022年累计完成7109亿元,同期铁路旅客运输量出现下滑,铁路货物运输量保持增长,轨交行业运行情况略显冷谈,但公司盈利能力依然保持较好水平。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背景下,公司将以更加只能、高效、环保、可靠的轨交装备实现盈利稳定增长。 新产业业务提供重要增长点,以核心竞争力开拓国际业务。公司极成拓展涉足新产业业务,2022年公司在储能设备、新能源汽车和风电装备等产品中实现了营收增长,其中风电业务实现 308.43亿元的收入。 新产业业务在不断发展中逐步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支撑,2022年为公司贡献了 34.59%的营业收入。报告期内,海外业务中境外动车组、城轨地铁业务量增长,促使公司海外营业收入增长 21.7%,逐步实现海外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公司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交装备供应商,有望持续保持长期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轨交装备行业的领先地位、目前行业景气程度及公司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将持续稳定增长。公司以“制造+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 109.4/119.0/131.0亿元,对应2023-2025年 PE 为 16.68/15.34/13.9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风险,国际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埃斯顿 机械行业 2023-03-15 26.12 -- -- 28.85 10.45%
28.85 10.45%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此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1000 万份,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15%。其中,首次授予909 万份股票期权,占本计划拟授予股票期权总数的90.90%;预留91 万份股票期权,占本计划拟授予股票期权总数的9.10%。 长期激励计划第二期推出,公司稳步扎实发展可期。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公司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推出了长期激励计划第二期。此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考核年度为2023 至025 年,年度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 至2025 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 亿元,5亿元和8 亿元,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21.48 元。根据公司公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28 亿元,若第四季度仍保持平稳的生产销售节奏,全年实现净利润水平在2 亿元左右,则2023 年至2025 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水平均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此次股权激励考核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机器人行业景气度,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对公司核心骨干人员的充足信心,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稳健发展值得期待。 制造业PMI 环比回升至52.6%,静待工业机器人产销复苏。2 月份,制造业PMI 为52.6%,环比上月提升2.5 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上升。其中,生产指数达到56.7%,环比提升6.9 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节奏明显加快;新订单指数也环比提升,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回暖。从工业机器人的产量数据来看,2022 年全年生产工业机器人台套数达44.3 万台,累计同比下滑约4.8%,但降幅有逐步缩窄的趋势。随着制造业PMI 重回荣枯线以上,生产节奏的逐步加快,订单需求的增加,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全年产量也有望重回正增长区间,从而带动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公司埃斯顿全年业绩提升。 采取“通用+细分”战略,坚持多层级研发不动摇。公司仍然会加大下游行业应用开发,采取“通用+细分”战略,扩大下游行业覆盖,重点市场应用包括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以及焊接领域,同时也积极布局新兴行业。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研发布局和多层级研发体系,坚持核心技术与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发展理念。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多款运控及机器人新产,包括全系列ED3L 驱动器、EM3G 系列中惯量电机、30/50Kg 压铸机器人、600Kg 六轴机器人等。公司在消化前期战略并购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朝着“国家化研发+本地化优质制造+全球化市场营销”的思路发展,我们认为公司协同效应良好,品牌力、产品力持续增强,长期仍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着力投入研发,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基于自动化市场的高景气度,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3.09/5.05 亿元,对应对应PE 为119/73/45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自动化市场不及预期的风险,协同效应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天宜上佳 2022-11-17 23.28 -- -- 24.08 3.44%
25.15 8.03%
详细
事件:11 月7 日,公司发布资产收购公告,称拟以2.7 亿自有资金收购江苏晶熠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有90%股权,开展光伏石英坩埚制品制造新业务。标的估值为3.1 亿元,增值率为1303.44%,此次收购完成后,将在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较大金额商誉。 收购晶熠阳90%股权切入石英坩埚,进一步体现业务协同。晶熠阳主要为太阳能级单晶硅棒硅片的生产和辅助材料提供配套产品光伏石英坩埚,2022 年1-7 月营收达到5869.88 万元,净利润达到1519.24 万元,盈利能力较强。且其所处行业的客户黏性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已与弘元、晶澳、永祥、晶科、高景等多家单晶硅生产厂商或其子公司开展合作,并实现国产砂对进口砂的部分替代。此外,产品石英坩埚寿命仅为300-400 小时,更换频率极高,与天宜上佳生产的碳碳热场同属于单晶拉制过程中的耗材。因此我们认为,收购将为公司碳碳热场产品的销售业务带来良好的协同效应,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光伏行业景气向上,带动石英坩埚市场需求增长。2022 年前三季度光伏板块上市公司表现较好,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双双实现高增长。2022 年前三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2.60GW,同比增长105.8%,其中分布式新增装机35.33GW,同比增长 99.09%。 由于国内分布式需求持续强劲,限电、电力市场扩容催生工商业需求爆发,叠加地面电站并网的节点临近,国内需求大幅提升。同时受欧洲能源短缺、电价维持高位等影响,海外需求保持高位上行。2022 年上半年光伏产品出口总额259 亿美金,同比增长113%,组件出口量达到78.6GW,同比增长74.3%。短期看,随着硅料放量、硅片企业开工率提升,高纯石英砂、碳碳热场等辅材环节有望受益;长期看,光伏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向上。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收购标的公司进入光伏石英坩埚行业有望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提振公司业绩。 碳基复材业务拓展至光伏领域,其余三大业务稳健发展。公司已形成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碳基复合材料、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大型结构件精密制造四大业务。公司碳碳光伏热场部件业务客户认证进展顺利,凭借较低的能源成本、大尺寸设备优势、预制体自制,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和良好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依托多年的摩擦材研发生产经验,加上专业的制动盘及制动衬片技术团队,获得了相关车企的开发定点通知书。同时,第三季度公司高铁粉末冶金闸片业务较上半年有较大幅度的回暖,以及公司控股子公司瑞合科技在军用航空业务领域的稳定发展,多重因素共同助力公司整体收入规模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主业发展持续稳定,持续升级碳陶制动材料,拓展碳基复合材料、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长期挖掘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业绩稳定增长可期。随着公司传统业务稳步增长以及新材料业务发力,如果不考虑收购晶熠阳带来的业绩变动, 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7/3.90/5.86 亿元,对应EPS 为0.48/0.87/1.30 元,对应PE 为48/27/20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的风险,业务整合与协同效应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