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玉龙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30521110003。曾就职于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22-04-29 21.46 -- -- 22.20 3.45%
23.96 11.6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实现收入43.08亿元,同比增长13.66%;实现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增长5.18%,业绩符合预期。投资要点收入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企稳回升根据博亚和讯数据,2022年1季度VA、VE、生物素和蛋氨酸国内市场均价分别为236/88.2/68.5/20.6元/公斤,同比变动-35%/18.2%/4.7%/-3.4%。我们测算,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归因于VE涨价和蛋氨酸销量增加。受欧洲天然气供应影响,1季度蛋氨酸净进口0.35万吨,同比减少3.26万吨。毛利率41.55%,同比减少6.59pct,环比增加2.71pct,毛利率同比减少主要归因于原料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研发费用2.28亿,同比增长42.5%,其它期间费用保持稳定,期间费用率9.93%,同比减少1.98pct。报告期内,公司在建工程37.24亿,同比增长120.6%,环比增长24.76%,在建项目主要包括:15万吨蛋氨酸、3万吨牛璜酸、7千吨PPS(三期)、5千吨薄荷醇、6千吨维生素B6、3千吨维生素B12、500吨卡龙酸酐与500吨氮杂双环等,目前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除蛋氨酸扩产外,其它项目均有望今年投料试车。 欧洲能源价格上涨利好产品价格,新项目投产加速公司增长欧洲VA、VE和蛋氨酸均有较大比例产能。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欧洲VA、VE和蛋氨酸市场价涨幅高于国内,叠加国内疫情影响3-4月出口,维生素出口有望在5月份迎来复苏。此外,维生素行业经历多年洗牌,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供给偏紧将进入景气周期,我们认为随着2季度公司新项目建成投产以及维生素产品价格有望上涨,预计公司Q2业绩环比将继续增长。公司大手笔投资,围绕丙酮、氢氰酸、光气和发酵法打造四大产品平台,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精细化工龙头公司。其中,蛋氨酸、己二腈、异氰酸酯、香精香料等大品种值得关注。新项目陆续投产将加速公司增长,并降低维生素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宣布不超过41元/股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3-6亿元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目前已回购4.32亿元,均价29.72元,彰显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2022-2024年EPS预测分别为2.39/2.97/3.76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0.99/8.84/6.98倍。公司是全球维生素和香精香料龙头,近几年固定资产大幅增长,新产能陆续进入投产期,成本竞争力强,内生增长动力强。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疫情对生产和物流造成不利影响;汇率及贸易风险;环保政策风险等。
皖维高新 基础化工业 2022-04-21 6.46 -- -- 6.81 5.42%
8.19 26.78%
详细
报告导读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8 亿元,同比+46.96%,环比+30.31%,实现归母净利润4.15 亿,同比+221.92%,环比+59.0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26 亿元,同比+242.51%,环比+44.90%。 投资要点 22Q1 业绩创历史新高,PVA 景气延续Q2 业绩有望继续向好。 今年一季度业绩实现高增长主要归因于主要产品聚乙烯醇(PVA)销量增加,价差扩大,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销量层面,22Q1 公司PVA 销量5.62 万吨,同比+1.16 万吨,环比+1.70 万吨,销量淡季不淡,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21Q4PVA价格暴涨,下游经销商拿货意愿不强,渠道端去库带来今年Q1 补库。价格层面,22Q1 公司PVA 销售均价1.96 万元,同比+69.03%,环比-1.78%,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我们测算22Q1 PVA-电石价差为1.26 万元/吨,价差同比+0.63 万元/吨,环比-0.05 万元/吨。截至4 月16 日,PVA 市场均价2.33 万元/吨,PVA-电石价差1.50 万元/吨,价差环比Q1 仍有提升。水泥熟料方面,根据公司Q1财报,报告期内公司熟料销售仅5 万吨,同环比均明显减少,我们认为主要受Q1 地产及基建等景气度影响,预计随着稳增长规划陆续实施,水泥熟料Q2 环比Q1 将得到改善。此外,考虑到PVA 行业供需格局整体处于紧平衡态势以及高油价背景下乙烯法PVA 成本提升,PVA 价格高景气局面有望延续。皖维高新自身配套45 万吨电石,成本控制能力强,我们看好公司的“电石-醋酸乙烯-PVA”的一体化布局,认为公司各项主业盈利能力有望良好延续。 新项目投产赋能成长,十四五规划再造新皖维。 根据公司此前公告,公司依据“十四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公司“五大产业链”的发展目标,公司年产1 万吨PVB 树脂项目已达产达标,产品质量稳居行业前列;年产3.5 万吨差别化聚酯项目一次性试车成功;年产2 万吨胶粉项目试车成功。另外,公司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年产6 万吨VAE 乳液、5000 吨膜级PVA、700 万平方米偏光片、700 万平方米PVA 光学膜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逐步形成公司新材料产业集群,为“奋进十四五、再造新皖维”夯实产业基础。我们看好公司在新项目上的布局,认为随着新增项目的有序投产,公司在拓宽自身业务线的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有望持续攀升。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国内PVA 行业龙头,PVA 产品在规模、品类和技术上均较同行有较大优势,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的PVA 光学膜和PVB 树脂等新材料领域有望为公司开启成长通道。我们看好公司的战略布局及技术实力,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13.86 亿元、15.58 亿元和17.72 亿元,同比增长41.14%、12.37%和13.78%,对应PE 分别为9.09、8.09 和7.1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汇率及贸易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环保政策风险等。
硅宝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4-19 15.88 -- -- 17.40 9.57%
23.95 50.82%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同比增长86.68%;实现归母净利润4266.4万元,同比增长50.89%,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q销量大幅增长,毛利率降至历史底部。 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来自有机硅密封胶销量大幅增长。我们测算,公司1季度销量预计超3万吨,同比大幅增长。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公司原料107胶价格Q1均价3.35万元/吨,同比大幅上涨42.3%,环比下跌13.2%,成本上升导致公司Q1毛利率降至15.68%,环比下降7.4pct,同比下降9.79pct。收入大幅增长,公司期间费用率明显降低至7.4%,同比减少9.78pct。公司应收账款6.94亿,同比增长1倍,主要由于销量大幅增长及公司抢占市场份额,应收账款减值同比增加860万。公司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均保持平稳。 q成本压力有望逐渐缓解,公司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近期金属硅市场含税价格2.05万元/吨较高点大幅回落,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年有机硅新增产能超65万吨同比增长超20%,随着上游公司产能释放,预计107胶价格2季度将继续调整,成本压力缓解,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见底回升。新产能建成后,公司总产能将超20万吨/年,成为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有机硅密封胶生产企业。原料和产品价格波动,盈利能力下行,导致行业中小企业退出。根据SAGSI数据,2021年国内有机硅室温胶需求100万吨。以此测算公司市场份额约13%,较前两年大幅提升。随着地产开发商集中度提高,建筑胶市场将向头部公司集中,预计公司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除建筑胶外工业胶进口替代加速,公司也在积极布局锂电用胶和硅碳负极等新产品。我们认为公司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q布局硅碳负极迎接新成长,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大。 2021年11月10日,公司公告拟投资5.6亿元建设1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4万吨/年专用粘合剂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在30个月内完成建设投产,二期在一期投产后的12个月内完成建设投产。硅碳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显著高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极具应用潜力。公司于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硅碳负极材料,2019年建成50吨/年中试生产线,目前产品通过下游客户送样检测,实现小批量供货。同时,公司2021年8月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包括但不限于用于电池及其包件导热、密封、减震、绝缘等防护密封类材料,以及其他提升电池性能的新材料。当前,市场担忧地产产业链景气下行,但我们认为随着地产集中度提高,建筑胶市场将向头部公司集中,公司将凭借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此外,随着公司工业胶新增产能逐步投放,公司将充分受益于光伏和锂电等需求的快速提升,公司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q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至0.96/1.31/1.73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7.13/12.51/9.50倍。环保和地产开发商精装修,带动建筑胶市场集中度提升,公司是国内一线龙头,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大。工业胶进口替代市场大,公司发展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q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新领域拓展不达预期;应收账款风险等。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22-04-18 25.24 -- -- 25.80 2.22%
25.80 2.2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147.98亿元,同比增长 43.5%;实现归母净利润 43.24亿元,同比增长 21.34%;其中 21Q4实现营业收入 42.82亿元,同比 50.72%;实现归母净利润 9.58亿元,同比增长 52.5%; 公司业绩略高于此前业绩快报。 此外,截至 2021年年底,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58.38亿元,同比增长 86.94%;公司拟每 10股分红 7元并转赠 2股。 投资要点q 2021年业绩符合预期, Q4收入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公司年报,公司营养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5.6%, 毛利率同比减少 10.74pct 至 47%。 根据博亚和讯统计, 2021年 VA、 VE、生物素和蛋氨酸国内市场均价分别为 314.7/80.4/69.4/20.2元/公斤,同比变动-19.9%/24%/-62.1%/1.7%,公司营业品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蛋氨酸和黑龙江发酵法项目放量, 毛利率下降主要受营业品业务产品结构影响。 香精香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4.5%,毛利率同比减少 13.34pct 至 42.13%, 毛利率减少主要受原材料涨价影响。 单季度看,公司 21Q4收入环比增长 31.3%, 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归因于销售旺季量价齐升, VA/VE/生物素/蛋氨酸 Q4市场均价环比 1.12%/13.4%/35.4%/11.7%。 Q4净利润环比持平,主要因为 Q4原料价格上涨,毛利率环比减少 4.8pct 至38.84%, 此外, Q4环比增加 0.94亿研发费用和 0.69亿减值损失, 使得公司净利率为 22.42%, 环比减少 7.12pct。 q 欧洲天然气价格高企,维生素及蛋氨酸价格有望上涨根据博亚和讯数据,公司主要产品 VA/VE/生物素/蛋氨酸 22Q1国内市场均价分别为 236.0元/公斤、 88.2元/公斤、 68.5元/公斤和 21057.7元/吨, 同比分别-35.25%/+18.23%/+4.7%/-3.44%, 环比分别-17.5%/-1.4%/-16.4%/+0.4%。考虑到欧洲 VA、 VE、 蛋氨酸价格均高于国内,公司香精香料 2022年价格上调, 我们预计公司 22Q1业绩有望好于市场预期。 此外,考虑到 VE 行业洗牌集中度大幅提升,供给偏紧将进入景气周期,叠加欧洲天然气价格大涨且供应存在不确定, 我们认为 Q2维生素及蛋氨酸价格存在上涨可能。另一方面, 公司此前披露辉瑞新冠口服药中间体卡龙酸酐和氮杂双环将于 Q2季度投产, 同样有望增厚公司利润。 q 新项目投产加速成长,产品线延伸降低业绩波动根据公司年报, 公司在建工程 29.85亿, 同比增长 125%。 公司去年 12月公告与镇海炼化合作继续扩产蛋氨酸,新设尼龙材料子公司,己二腈项目值得期待。 近期披露公司辉瑞新冠口服药中间体卡龙酸酐和氮杂双环项目在报批申请中,一旦投产有望成为公司原料药业务的重要产品。公司具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我们预计公司将具有较强竞争力。公司大手笔投资,围绕丙酮、氢氰酸、光气和发酵法打造四大产品平台,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精细化工龙头公司。 q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公司 2022-2024年 EPS 预测分别为 2.39/2.97/3.76元,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13.06/10.49/8.29倍。公司是全球维生素和香精香料龙头,近几年固定资产大幅增长,新产能陆续进入投产期,成本竞争力强,内生增长动力强。维持“买入”评级。 q 风险提示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汇率及贸易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环保政策风险等。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04-01 32.91 -- -- 37.12 12.79%
44.36 34.79%
详细
兴发集团是国内磷化工行业龙头,公司近 30年的发展历程,外延内生构筑磷化工一体化布局。我们认为公司主要产品草甘膦、有机硅、磷肥有望在未来几年维持高景气,电子化学品业务随着下游客户的认证逐步推进,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要点 磷化工一体化布局,传统+精细两翼齐飞公司是国内磷化工行业龙头,在近 3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及自建等方式一方面持续增强公司磷矿石资源及水利资源,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外拓业务边界,先后布局了草甘膦、有机硅、湿电子化学品以及磷酸铁锂等业务,完善了磷化工一体化布局的同时,还实现了传统化工+精细化工两翼齐飞。我们认为,在“双碳”背景下,公司磷矿资源开采及水电准入规范将日趋严格,公司的磷矿及自有水电资源将为公司带来极深的资源及成本护城河,同时,公司在传统及精细磷化工业务上的深度布局也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自备水电+副产物再利用,公司草甘膦、有机硅盈利能力远超同行草甘膦: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百草枯等除草剂逐渐退出市场,草甘膦需求有望稳步增长。兴发集团目前拥有草甘膦产能 18万吨(今年 Q2预计还将有 5万吨新增产能投放),产能具备规模优势。此外,公司丰富的水电资源能够为公司提供成本低廉、供应稳定的电力保障,在双碳背景下,公司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根据我们的测算,仅仅从用电角度计算,公司黄磷及草甘膦的生产成本将较同行分别低 2058元/吨和 761元/吨。 有机硅: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快速发展,有机硅需求有望维持高增速。 兴发集团现有有机硅单体设计产能 36万吨,并形成下游 15万吨硅橡胶、 3万吨密封胶以及 2万吨硅油产能;此外公司在建 4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计划2023年 6月建成投产。公司当前有机硅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居国内前列,根据我们测算,草甘膦副产氯甲烷的再利用使兴发有机硅生产成本可降低约 1400元/吨,我们认为随着内蒙兴发有机硅单体投产后,产能规模叠加“磷硅盐协同”循环产业链优势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有机硅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 磷肥有望维持高景气,公司矿肥一体化优势明显根据隆众化工数据,截至目前,国内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价格分别为 3229元/吨和 3650元/吨,同比去年分别增长 33.2%和 30.7%,我们认为在当前磷肥行业成本端推升及需求端拉动的背景下,磷肥价格有望维持高景气。公司现有磷矿石 415万吨/年,磷肥 100万吨/年(磷酸一铵 20万吨,磷酸二铵 80万吨),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宜都园区内参股公司星兴蓝天 4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已于2021年 6月建成投产,宜都兴发二期项目中的 120万吨硫酸装置目前仍处于试车状态。根据我们的测算,公司每生产一吨磷铵,其生产成本较行业内没有磷矿石及合成氨产能的磷肥生产企业低 500元/吨以上,这意味着即使磷肥价格回落,公司也可以凭借成本优势在磷肥业务上持续盈利。此外,随着公司后续硫酸装置的投入运行,待达产达效后,公司磷铵生产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届时公司将实现矿肥一体化原料端的全面覆盖的同时,公司的磷肥业务盈利能力也将远超同行。 精细磷化工业务持续推进,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随着我国半导体、显示器件产业及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公司抓住机遇,在传统业务上深耕细作的同时,开始向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延申。 近年来公司着重布局了更有发展前景的电子化学品,现已形成 3万吨电子级磷酸(含 IC 级 1万吨)、 2万吨电子级硫酸(全为 IC 级)、 3万吨电子级蚀刻液产能(含 IC 级 1万吨), 1.5万吨/年 IC 级氢氟酸(30%权益)产能。并于 2021年携手华友钴业,进军磷酸铁锂。根据公司公告,公司 2022年公司合计有 16个投产项目(含兴福电子),我们看好公司在精细磷化工领域的布局,认为随着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的逐步开拓,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国内磷化工行业龙头,我们认为公司主要产品草甘膦、有机硅、磷肥有望在未来几年维持高景气,电子化学品业务随着下游客户的认证逐步推进,公司盈利有望再上台阶。预计 2022-2024年公司 EPS 为 4.21、 4.96、 5.48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8.35X、 7.09X 和 6.41X, 首次覆盖,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客户开拓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环保政策及安全事故风险。
硅宝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3-29 17.25 -- -- 18.65 5.91%
23.85 38.26%
详细
报告导读公司发布2021年度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56亿元,同比增长67.74%,实现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8.74亿元,同比增长50.5%,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58.9%,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收入高增长,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建筑用胶、工业胶和硅烷偶联剂分别实现收入17.71亿元(同比增长63.04%),5.02亿元(同比增长66.47%),2.69亿元(同比增长116.76%)。 密封胶、硅烷偶联剂等产销量分别为13.59万吨和13.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86%和36.09%。在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通过积极全面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效缓解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业绩造成的影响。 此外,公司披露2022年生产计划,公司计划全年有机硅密封胶实现产量16万吨,营收同比增长30%,其中建筑胶销量同比增长30%,工业胶同比增长50%。 公司还将继续推进募投项目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建设剩余6万吨/年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生产线;加快硅宝新能源项目建设;推进眉山拓利2万吨/年功能高分子材料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全面投产等。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发展,认为随着公司新增产能投产,公司盈利能力及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成本压力逐步缓解。 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10月以来,107胶价格从最高点61200元/吨回落,截至今年3月,华东107胶均价为36300元/吨,相较于21年10月高点下降40.7%。公司2021Q4收入环比增长29.7%,同比增长50.5%,销售毛利率23.12%,环比提高4.47pct,净利率12.14%,环比提高2.00pct。我们认为,随着限电情况缓解及上游合盛硅业、东岳硅材、云南能投等有机硅企业新增产能的大幅释放,107胶价格有望持续回落,公司产品成本压力将逐步缓解,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见底回升。 布局硅碳负极迎接新成长,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大。 2021年11月10日,公司公告拟投资5.6亿元建设1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4万吨/年专用粘合剂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在30个月内完成建设投产,二期在一期投产后的12个月内完成建设投产。硅碳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显著高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极具应用潜力。公司于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硅碳负极材料,2019年建成50吨/年中试生产线,目前产品通过下游客户送样检测,实现小批量供货。同时,公司2021年8月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包括但不限于用于电池及其包件导热、密封、减震、绝缘等防护密封类材料,以及其他提升电池性能的新材料。当前,市场担忧地产产业链景气下行,但我们认为随着地产集中度提高,建筑胶市场将向头部公司集中,公司将凭借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此外,随着公司工业胶新增产能逐步投放,公司将充分受益于光伏和锂电等需求的快速提升,公司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国内建筑胶一线龙头企业,随着地产集中度提高,建筑胶市场将向头部集中,公司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大。另外,工业胶进口替代市场大,公司发展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 分别为0.96/1.31/1.73元,现价对应PE 分别为18.64/13.62/10.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新领域拓展不达预期;应收账款风险等。
金宏气体 2022-03-29 21.56 -- -- 23.72 8.41%
23.38 8.4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40.05%;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滑15.34%;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滑21.1%;其中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47.57%;实现归母净利润4146万元,同比下滑24.15%;业绩符合此前预告。 投资要点 原料涨价,盈利能力下降 21年公司收入增长加速,其中工业气体收入同比增长45%,特种气体收入同比增长46.9%。并购8家公司贡献1.85亿收入,不考虑并购影响收入依然实现25%增长。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大宗原料气价格大幅上涨。公司21年外购液氮/液氧/液氩/天然气/液氨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4.45%/ 45.91%/ 113.36%/ 48.88%/ 42.02%。综合毛利率29.96%同比降低6.51PCT,其中工业气体毛利率27.21%,同比减少10.91PCT,受影响较大;特种气体毛利率35.46%,同比减少2.72PCT,相对平稳。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55.22%/52.65%/50.48%。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319人同比增长26.1%,人均薪酬同比增长23.8%。同时,我们注意到21年下半年并购的上海申南、长沙曼德等公司出现2-4百万亏损,预计并购整合初期投入改造所致,预计后续整合完成管理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提升。 公司Q4实现收入5.07亿,同比增长47.57%环比增长11.53%。归母净利润4146万,环比增长7.15%,主要由于淮安金宏计提1879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销售费用环比增加785万。不考虑减值影响,我们认为公司21年Q4净利润或已见底回升。 纵横发展,22年公司有望反转 公司加速扩张,募投项目张家港高纯气体项目陆续投产,2个工业气体充装项目分别进入试生产和投产阶段,正硅酸乙酯已经试产成功进入验收阶段。电子大宗气体分别与北方集创和芯粤能签订大订单并于22年下半年开始供货。考虑到大宗原料气价格回落,预计公司今年收入快速增长同时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提升。公司年报披露2022年收入目标27亿元,同比增长55.06%,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93.16%。验证我们此前判断。 盈利预测与估值 原料涨价超预期,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34/5.08/6.28亿,对应EPS分别为0.69/1.05/1.3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31.7/20.9/16.9倍。公司是国内民营气体龙头公司,区域优势和技术优势明显。国内气体市场空间大集中度低,进口替代背景下龙头公司成长空间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安全生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22-03-01 27.86 -- -- 37.83 10.16%
30.69 10.16%
详细
报告导读公司近日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实现收入147.81亿元,同比增长43.3%;实现归母净利润43.09亿元,同比增长20.92%;其中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65亿元,同比50.12%;实现归母净利润9.43亿元,同比增长50.67%;业绩符合此前预告范围。 投资要点量价齐升,Q4收入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博亚和讯统计,2021年VA、VE、生物素和蛋氨酸国内市场均价分别为314.7/80.4/69.4/20.2元/公斤,同比变动-19.9%/24%/-62.1%/1.7%。我们测算,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来自蛋氨酸和东北项目投产贡献。净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原料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和营养品产品结构变化,VC 和蛋氨酸21年销量预计大幅增长,蛋氨酸价格底部运行,前3季度净利率23.7%低于公司整体水平。Q4公司单季度收入环比增长30.7%,创历史新高。我们预计4季度销售旺季,核心产品销量预计环比增长明显。根据博亚和讯统计,VA、VE、生物素和蛋氨酸国内市场均价分别为286.2/89.4/82/20.4元/ 公斤, 环比变动1.12%/13.4%/35.4%/11.7%。Q4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1.5%,预计主要因为计提费用较多以及12月疫情停产影响。 价格有望上涨,新项目投产加速公司增长VE 行业洗牌集中度大幅提升,供给偏紧将进入景气周期,VE 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公司多个项目今年有望陆续投产。公司12月公告与镇海炼化合作继续扩产蛋氨酸,新设尼龙材料子公司,己二腈项目值得期待。近期披露公司辉瑞新冠口服药中间体卡龙酸酐和氮杂双环项目在报批申请中,一旦投产有望成为公司原料药业务的重要产品。公司具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我们预计公司将具有较强竞争力。公司大手笔投资,围绕丙酮、氢氰酸、光气和发酵法打造四大产品平台,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精细化工龙头公司。新项目陆续投产将加速公司增长,并降低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宣布不超过41元/股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3-6亿元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彰显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及估值调整公司2021-2023年EPS 预测分别为1.67/2.24/2.82元,现价对应PE 分别为20.55/15.31/12.18倍。公司是全球维生素和香精香料龙头,近几年固定资产大幅增长,新产能陆续进入投产期,成本竞争力强,内生增长动力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汇率及贸易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环保政策风险等。
金宏气体 2022-02-11 26.40 -- -- 28.40 7.58%
28.40 7.58%
详细
事件公司于2月8日发布公告,公司与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签订“电子大宗气体供应站建设及气体供应合同”,合同金额约为10亿元(不含税),供应一般氮气、高纯氮气、普通氧气、高纯氧、氩气、氢气、氦气、二氧化碳、压缩空气和高压压缩空气等电子大宗气体。预计今年8月31日正式供气,履约期限至2042年9月30日。 投资要点电子大宗气体再签大单,公司有望加速成长(1)根据我们测算,合同执行期每年贡献收入约5000万,预计净利率20%-30%,对应1000-1500万/年的净利润,将较公司2020年收入增厚5%,净利润增厚5%-7.6%。 (2)晶圆生产需要几十种电子特气,单一品种通常由几个供应商同时供应;但电子大宗气体仅由一个供应商独家供货及运营。我们认为电子大宗气体现场制气项目的盈利能力将明显好于大宗气体,盈利持续性和现金流将明显好于电子特气。 (3)电子气体技术壁垒高供给集中。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全球半导体用电子气体,国际五大巨头占9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外资巨头占比接近9成。此次签约是继公司去年11月与北方集创公司签订供应合同后(与北方集创合同金额约12亿元)的又一大突破,这一方面标志着公司能力获得更多龙头客户认可,同时也彰显了公司实现国内电子气体进口替代的决心。 (4)广东芯粤能公司业务主要面向车规级和工控领域的SiC芯片制造和研发,公司投资90亿元将建成年产24万片6英寸SiC晶圆,成为国内最大的车规级SiC芯片制造企业。我们认为该合同亦有利于公司在新型SiC芯片领域业务的延展,对公司未来承接其它客户有着较强的示范意义。 晶圆产能不断扩张,电子大宗气体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长晶圆持续供不应求,国内外晶圆厂大幅扩产。据Omdia统计,截止2021年Q3国内晶圆产能为184.67万片/月,中芯国际为66.5万片/月。至2024年产能将扩至237.18万片/月,中芯国际扩至90.47万片/月。据SIA预测中国大陆半导体产能占全球份额将从2020年15%提升至2030年的24%。据智研咨询统计,中国电子特气市场2018年为132.8亿元,其中半导体用电子特气市场为85亿元。我们预计目前国内半导体用电子大宗气体市场约百亿。随着晶圆厂大幅扩产,未来几年需求将加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少数的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在下游扩产和电子气体进口替代的过程中将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国内民营气体龙头公司,技术优势明显。电子特气进口替代加速,未来发展有望加速。预计公司21-23年EPS预测分别为0.45/0.73/1.16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59.60/37.11/23.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调控超预期;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新领域拓展不达预期;应收账款风险等。
云海金属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8-31 17.00 -- -- 29.99 76.41%
29.99 76.41%
详细
上半年经营情况良好,公司业绩稳步提升。2021年 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98亿元,同比增长 42.70%,归母净利润 1.42亿元,同比增长46.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11亿元,同比增长 25.04%。2021Q2实现营收 18.61亿元,同比增长 31.58%,归母净利润 0.67亿元,同比增长13.37%。公司净利润增速明显主要公司产品销量与镁价增长所致。公司镁合金产品营收 9.05亿元,同比增加 25.14%,镁合金深加工产品 2.92亿元,同比增加 8.11%,分别对应毛利率 15.43%/9.50%,铝合金产品营收 15.83亿元,同比增加 43.99%,铝产品深加工营收 3.80亿元,同比增加 10.56%,分别对应毛利率 6.63%/18.70%。 研发费用持续提高,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长期动力。2021H1公司研发费用 1.37亿元,同比增长 40.13%,报告期内公司新增 33项专利,公司RSM 商标在美国、德国、日本等 18个国家注册马德里商标。公司注重自主研发,近两年进行转型升级,逐步加大铝合金深加工制品的发展,提高铝合金材料的自我转化率,发展新能源汽车铝质车身结构件用挤压型材产品,下游客户涵盖宁德时代、特斯拉等,高端产品的占比逐步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内生+外延共同发力,产能扩张支撑业绩增长。2020年底公司、宝钢金属及青阳县建设投资集团共同投资设立安徽宝镁轻合金公司,并以其为主体启动全球最大镁合金项目---青阳县宝镁项目。项目涉及年产 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15万吨镁合金压铸部件,完成后将每年为公司贡献归母净利润约 5.6亿元。2021年 6月公司出资 0.27亿元收购天津六合镁100%股权,以强化公司在北方轻量化产品供给能力。此外,根据半年报披露,山东云信项目、重庆博奥扩产项目、南京东屏项目、巢湖云海精密的压铸项目等将于 2021年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随着新产能逐步贡献业绩,未来公司成长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0.56元/0.78元/0.95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21/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镁价大幅下跌 环保限产放松 汽车轻 量化不及预期
福能股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08-31 12.60 -- -- 20.25 60.71%
20.25 60.7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57.83亿元,同比增长 58.05%;实现归母净利润 9.49亿元,同比增长 149.06%。 装机规模及燃气发电机组替代电量增长带动业绩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风电项目陆续投产,期末装机规模同比增加 19.3万千瓦。根据公告,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 9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0%;累计完成上网电量 88.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28%;累计完成供热量 461.33万吨,同比增长 95.09%。分电源看,报告期内公司风电、燃气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分别实现发电量 14.7、15.6、28.0、34.9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变动+40.8%、+32.2%、+2.7%和+12.0%。 上半年公司燃气发电机组替代电量同比增加 23.29亿千瓦时。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晋江气电盈利主要依赖电量替代,2020年由于原获批转让发电权上网电量 24.68亿千瓦时仅实现 9.28亿千瓦时,造成电量替代毛利比预计降低 4.49亿元,晋江气电亏损 1.52亿元。但 2020年剩余的 15.58亿千瓦时转让发电权在 2021年上半年执行,上半年晋江气电实现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 289.8%。 公司费用管控良好,盈利能力提升,后续投资收益有望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 23.1%,同比增加 5.7pct;实现净利率 19.2%,同比增加 9.7pct,主要原因为毛利率和投资收益的提升以及费用率的下降。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3%、1.8%、0.2%和 3.7%,同比变动-0.4pct、-0.6pct、+0.1pct 和-1.9pct。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现金金额 15.88亿元,同比增长 123.2%,主要系燃气发电机组替代电量及经营现金流入同比增加。 公司上半年实现投资收 3.26亿元,主要原因为:1)宁德核电实现投资收益 1.10亿元(去年同期为-0.10亿元);2)去年年底收购的神华福能 49%股权,本期录得投资收益 1.07亿元;3)海峡发电机组陆续投产,本期录得投资收益 0.64亿元,同比增长 406%。公司共参股了宁德核电、华能霞 浦、中核霞浦、宁德第二核电站和国核福建 5家核电企业,全部投产后有望增加权益装机规模约 350万千瓦,将明显提升投资收益。此外公司持有的海峡发电(35%股权)系三峡能源子公司,随着三峡能源在福建的海风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录得的投资收益将进一步增长。 公司进入海风密集投产期,全年预计将于 89.8万千瓦机组投产 根据公告,公司投资建设的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 F 区项目和莆田石城海上风电场项目于 7月实现并网发电,此外福能海峡风电项目预计也将在年内全部并网投产,三大项目合计为公司增加 89.8万千瓦海风装机。福建海风资源优越,利用小时数高,且常年保持 0弃风率,项目投产后将显著增加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海风项目陆续投产带动业绩增长,维持增持评级。“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运营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碳交易市场及绿证制度有望增厚企业利润。公司地处福建,海风资源得天独厚,与三峡的持续合作有望带动权益装机规模和业绩的增长。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0.98、28.42、31.65亿元,对应 PE 10.3x、7.6x、6.6x。 风险提示:来风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电电价下调,自然灾害,施工意外事故,煤价高于预期,宏观经济下滑。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