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敖颖晨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50521080001...>>

20日
短线
2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4-18 22.72 -- -- 23.68 4.23%
35.49 56.21%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71.58亿元,同比增长20.93%;实现归母净利润31.01亿元,同比增长125.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34亿元,同比增长109.55%;EPS为1.60元。其中四季度实现营收87.28亿元,同比增长19.06%;归母净利润9.40亿元,同比增长112.96%。公司订单状况良好,海风技术优势加强领先地位。截至2021年底公司新增风机订单规模11.22GW,同比增长160%;在手订单规模19.07GW,预计未来海风订单占比将逐渐提升。 得益于2021年的海风抢装,公司海风出货量达2.89GW,同比增长220%,成为全球第三大海风整机制造厂商,带动风机销售净利润率提升明显。此外,安装公司MySE5.5漂浮式风机组的“三峡引领号”于2021年12月正式并网发电,成为亚太区首台投入商业化运营的漂浮式风机。我们认为,公司在漂浮式海风领域已取得丰富的应用经验,海上风电的经济性有望进一步提高,风机技术降本有望明显体现。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风电场发电业务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发电实现营收14.10亿元,同比增长42.43%;发电业务毛利率为65.41%,同比增长3.68pp,公司运营电站平均发电2583小时,高于全国同期平均337小时,“滚动开发”的模式迭代初显成效。此外,公司通过全面布局、核心零部件自产等方式,在电站开发中实现了更高的发电量。截止2021年末,公司在运营的电站共实现发电量30.82亿度,同比增加50.78%;报告期内共完成7个新能源电站销售,电站出售容量合计380.1MW,同比增长91.96%,推动发电业务业绩稳步向上。抓住未来潜在业务机会,积极探索风电后市场服务和海外市场。为开展在役发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后市场业务,公司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润阳能源2021年新增订单10.12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销售5亿元,同比增长180%。 公司2021年新增海外销售订单455MW,同比增长19.74%,出海节奏加速。公司完成意大利Beleolico30MW海风项目的供货,实现国内企业在欧洲市场零销售的突破,随着海外融资持续加码,预计未来公司风机国际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6/39.34/44.62亿元,未来三年将保持12.89%的复合增长率。公司积极开拓光伏、制氢等新业务领域,业绩将长期向好,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上游零部件涨价;2022年海上风电订单需求下降明显的风险。
天顺风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4-14 11.94 -- -- 11.92 -0.17%
18.95 58.71%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1.66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归母净利润13.10亿元,同比增长24.76%,扣非净利润10.75亿元,同比增长9.91%。 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52亿元,同比增长12.45%;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15.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3.33%。符合预期。 积极进行产能布局,今年产销量稳步增长。2021年公司风塔产品销量达62.65万吨,实现营收51.77亿元,略低于预期,毛利率下滑5.2个百分点,测算单吨净利润约为700元左右。公司产能按计划扩张,通辽、濮阳生产基地已投产,约目前年产能合计约90万吨,同时乾安、沙洋、合浦等地积极扩产,预计2023能年底形成塔筒产能120万吨。同时公司看好海风的发展,在德国和射阳的海工基地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计预计2022年底形成60万吨/年海工产能。公司产能扩张迅速,2022、23年销量有望明显增长。 叶片产能放量业绩高增,产销营收创下新高。2021年公司叶片销量达2675片下滑16.4%,模具销量达61套,增加20套,营业收入17.81亿元,同比下滑17.6%,毛利率下降4.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叶片及模具都有约10%的价格下降。公司拟规划新建设的叶片厂共有4家,分别为河南濮阳工厂(今年6月已经投产),内蒙古商都工厂、吉林乾安工厂、湖北荆门工厂。继濮阳叶片生产基地今年正式投入生产,商都叶片生产基地预计2022年正式投入生产。预计2023年底实现现有产能翻番。 风电场利用小时提升,运营项目稳健扩张。2021年公司风电场发电量20.91亿kWh,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47.9%,利用小时数略有提升,毛利率提升3.5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并网风电场规模达884MW,预计2022年乌兰察布市500MW项目将完成并网,业绩将有明显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风塔行业龙头公司,产能扩张迅速,近两年公司风场业务继续稳健发展,继续拓展叶片新业务板块,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订单需求下降明显、公司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风险;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侵蚀公司利润的风险。
高测股份 2022-03-29 50.43 -- -- 73.50 3.92%
86.27 71.0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切割设备销售合同公告。近日公司与晶科能源(玉山)、晶科能源(鄱阳)签订硅片切割设备销售合同。合同金额共计1.4亿元,履行期限为2022年5月至2022年8月。 与与Top5组件企业再次签订切割设备销售合同,硅片切割设备翘楚实至名归。 本月初,公司公告与曲靖晶澳签订2.22亿元切割设备销售合同,交付期限为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本次公司与晶科玉山、晶科鄱阳切片项目签订1.4亿元切割设备合同,将于2022年8月前分批交付。根据产品交付和收入确认周期,本月所签3.62亿元设备合同有望于2022年全部确认销售收入;结合21年底在手订单情况,以及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趋势,充分保障公司年内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业绩。 过下游硅片扩产持续,新增产能规模有望超过2022年,2023年硅片切割设备需求延续高景气度。根据各家硅片产能投建进度,以及新进者产能规划,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3年切片环节新增产能有望超过130GW,较2022年约120GW仍略有增长,由此带来硅片切割设备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为行业光伏切割设备龙头,产品覆及截断机、开方机、磨倒一体机、切片机等硅片机加、切割全系列,2021年以来在头部客户切割设备中占比持续提升,将充分受益于下游硅片扩产。考虑到存量切片产能的设备替换与升级需求,我们认为公司光伏切割设备有望延续2021年高景气度。 切片产能逐步释放,新业务稳步发展业绩逐渐兑现。2021年公司与通威永祥、美科合作的乐山大硅片制造基地现已满产,与京运通合作的12GW机加+6GW切片项目产能稳步爬坡,2022年公司切片产能有望超过20GW。在自身切割设备、金刚线和切割工艺结合的优势下,公司切片业务将享受大尺寸切片行业技术红利,充分释放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切割与耗材龙头,在硅片大尺寸薄片化趋势下优势凸显。22年起公司切片业绩逐步兑现,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112.1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硅片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3-25 47.53 -- -- 47.55 0.04%
47.55 0.0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87.13亿元,同比增长 39.18%;实现归母净利润 21.20亿元,同比增长 30.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55亿元,同比增长 26.92%。 Q4业绩短期承压,毛利率环比下滑。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76亿元,同比增长 5.89%;实现归母净利润 4.03亿元,同比下降 50.67%。20Q4、21Q1光伏玻璃供应紧张,价格与盈利皆处于高位。21Q4光伏终端需求低于预期,组件厂处于去库存状态,同时公司主要原材料纯碱价格处于高位,短期盈利承压。 21Q4公司综合毛利率 17.91%,同环比均有明显下降。22Q1受印度加关税前的抢装及国内递延需求影响,光伏需求强劲回升。目前公司订单充足,3月光伏玻璃价格亦有所上调,后续盈利有望提升。 优质产能持续释放,光伏玻璃收入大增。2021年光伏玻璃业务实现营收 71.22亿元,同比增长 36.28%;毛利率 35.70%,同比下降 9.22pp。光伏玻璃销量 2.65亿平,同比增长 43.17%。2021年公司共投产 5座光伏玻璃窑炉,截至年末日熔量达 12,200吨。公司安徽生产基地的三期和四期已经在建设中,并拟在南通建设四座日熔化量为 1,200吨的光伏玻璃窑炉,预计 2022、2023年底公司日熔量分别可达 20,600吨、30,200吨。工程玻璃实现营收 7.11亿元,同比增长34.07%;毛利率 33.02%,同比增加 6.35pp。浮法玻璃营收 3.94亿元,同比增长 420.18%;毛利率 38.84%,同比增加 7.03pp。家居玻璃营收 3.81亿元,同比增长 16.60%;毛利率 30.72%,同比增加 6.46pp。 上游布局石英砂,锁定优质低成本原材料。近日公司完成对大华矿业 100%股权和三力矿业 100%股权。大华矿业、三力矿业分别拥有 50万吨/年、190万吨/年,两家公司正在办理扩大生产规模至 260万吨/年、400万吨/年的手续。随着公司产能进一步投放,上游布局石英砂资源,有助于公司锁定原材料供应,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10亿、40.25亿、49.77亿。目前光伏玻璃价格处于底部区间,预计今年光伏需求强劲,公司成本优势明显,后续价格若上涨将带来较大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进度低于预期;双玻组件渗透率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
铜峰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23 7.54 12.60 125.00% 7.75 2.79%
7.75 2.7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0.00亿元,同比增长18.06%;实现归母净利润0.51 亿元,同比增长542.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5 亿元,同比增长376.38%。 业绩复合符合预期,Q4 单季度盈利创纪录。Q4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62 万元,创单季度新高。Q4 扣非归母净利润1296 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政府补助。Q4 资产减值、信用减值合计计提256 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为-383 万元。扣除减值、营业外收支等非经营性因素,扣非归母净利润也有较好表现。 薄膜涨价盈利修复,电容器经营稳健。公司电子级薄膜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5 亿元,同比增长33.47%;毛利率25.10%,同比增加10.52pp。电子级薄膜材料销量1.74 万吨,同比增长7.10%。受益薄膜价格上涨,收入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电容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8 亿元,同比增长8.69%;毛利率20.60%,同比增加0.16pp。电容器业务经营稳健,毛利率水平相对稳定。 新项目稳步推进,下半年有望陆续贡献收入。公司2020 年12 月、2021 年6月公告的6 个投资项目稳步推进。其中,新能源用超薄型薄膜材料项目已完成备案、能评,项目第一条膜线的主设备预计2022 年底可交货,第二条膜线主设备已完成签订。新能源汽车用电容器项目的备案、安环评、厂房改造等工作正在进行中。新能源用电容器扩产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二期设备正在选型。直流电网输电用电容器项目已完成备案,主设备正在选型之中,厂房在设计装修中。公司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下半年开始有望贡献收入增量。 员工薪酬同步增长,充分激发公司活力。公司自实控人变更以来,推行了更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2021 年公司高管及员工薪酬较2020 年有较大幅度提升,生产经营也更加贴近市场,有利于充分激发管理层与基层员工活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 亿、1.75亿、2.32 亿。今年BOPP 薄膜涨价贡献业绩弹性,明年新线投产量价齐升。中长期来看,薄膜电容器向新能源领域全面转型,收入、盈利能力提升,打开估值天花板。当前公司市值42 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薄膜涨价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新项目投产进度滞后;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3-09 12.20 -- -- 13.75 12.70%
13.75 12.7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38.30亿元,同比+84.87%;归母净利润3.10 亿元,同比+125.68%;扣非净利润2.38 亿元,同比+135.71%;EPS 0.19 元。另公告与晶盛机电、连城凯克斯单晶炉采购合同共14.3 亿元。 传统节能节水业务稳步增长,换热器受益于下游硅料扩产。2021年公司节能节水业务实现营收25.58 亿元,同比+39.62%。分产品:1)溴冷机营收11.94 亿元,同比+40.02%;销量626 台,同比+38.5%。2)空冷器营收9.54 亿元,同比+32.13%;销量7668 台,同比+39.04%。3)换热器营收4.1 亿元,同比+59.29%;销量643 台,同比+65.30%。换热器业务增幅更大,一方面源于“双碳”目标的发展机遇,国际业务快速恢复;另一方面也受益于下游硅料扩产,2021 年公司先后与通威/特变/大全/丽豪四家硅料企业签订3.46 亿元订单。 下游硅料激进扩产,还原炉业绩迎来爆发,产品结构边际优化。2021 年公司还原炉业务实现营收9.79 亿元,同比+453.6%;全年销量357 台,其中四季度交付202 台,占全年销量57%。盈利方面,由于规模效应,21 年还原炉净利润约2.2 亿元,净利率达到22%以上,单台利润约60 万元(含还原炉部件等)。还原炉业绩爆发受益于下游多晶硅环节扩产,2021 年公告大额订单共17 亿元,较2020 年增长约7 倍。公司还原炉单台均价亦有所上升,21年前三季度均价为292 万/台,较2020 年增长12%,原因在于内筒材质部分转化为镍基合金,以及原材料上涨。21 年公司完成超大型72 对棒还原炉研发和首台银制电子级多晶硅评价炉的开发与交付,还原炉业务质量亦边际优化。结合21 年签单与交付情况来看, 2022 年还原炉业绩有望继续增长。 硅片产能爬坡持续进行,扭亏为盈在即。21 年硅片出货3542 万片,营收2.35亿元,毛利率-12%,主要为公司新产能尚在爬坡、出货量有限所致。公司公告单晶炉采购合同共14.3 亿元(晶盛8.1 亿+凯科斯6.2 亿),22 年预计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借款不超过50 亿元,充分保障二期产能建设,投建进度加快。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叠加销售长单覆盖,全年硅片有望实现满产满销,扭亏为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83.68%的复合增长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硅料扩产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建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
鑫铂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3-08 55.29 73.06 194.95% 60.38 9.21%
60.38 9.21%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25.97亿元,同比增长 101.72%;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33.01%;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29.60%。 成本加成定价模式下,单吨毛利维持稳定。受原材料铝锭价格上涨影响,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3.04%,同比下降2.05pp;铝制品销售量11.27万吨,同比增长62.86%。铝制品单吨毛利2992元,同比小幅增长33元。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下,公司单吨毛利维持稳定,甚至有小幅上涨。单吨净利润为1074元,同比减少240元,主要原因在于:1)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44%; 2)计提237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 产品结构改善,大客户占比提升。从收入结构来看,工业铝部件产品收入占比32.61%,较2020年提升8.39pp。反映出公司边框部件产品出货比例提升,产品结构改善。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60.11%,头部客户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21.53%、18.53%、13.93%,收入结构更加健康、合理。 铝锭价格高企现金流压力凸显,上市公司融资能力优势明显。受出货量高速增长、原材料价格高位、下游客户占款影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3.85亿。 截至2021年底,公司短期借款8.32亿元,较2020年同期(上市前)增加341.75%,反映出公司上市后在融资能力方面的优势,配合产能高速扩展大幅抢占市场份额。 研发投入高速增长,新品类持续扩张。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1.13亿,同比增长144.11%。公司研发人员252人,同比增加77.46%。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提升现有产品性能和质量,增加医疗设备、汽车、电源设备等领域的产品品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Q4业绩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更强的工业铝部件收入占比提升,客户结构更加合理。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亿元、4.15亿元、5.57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8、18、14倍,复合增速66.38%。给予2022年35倍估值,上调目标价至88.5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铝锭价格快速上涨,铝边框被其他产品替代,新产能建设、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金博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3-04 183.31 293.85 744.64% 177.93 -2.93%
177.93 -2.93%
详细
业绩总结: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38亿元,同比增长 213.72%;实现归母净利润 5.01亿元,同比增长 197.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60亿元,同比增长 215.31%。业绩偏此前预告上限。 产能大幅提升,规模优势凸显。2021年公司持续扩大生产产能,IPO募投项目、超募资金项目相继达产,可转债募投项目进展顺利,产能大幅提升。2021年碳基复合材料销量 1553吨,同比增长 246.36%;销售均价约 861元/Kg,毛利率57.23%,单位扣非净利润约 296元/Kg;21Q4销量 536吨,均价约 840元/Kg,毛利率 55.55%,单位扣非净利润约 284元/Kg。公司产品每年保持一定降价幅度,让利客户以扩大市占率。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 57.27%,同比下降 5.32pp; 净利率 37.45%;同比下降 2.08pp。随着产销规模大幅提升,规模优势凸显,净利率降幅小于毛利率降幅。 在手订单充足,原材料供应有保障。截至 2021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 9.73亿元(含税)。去年以来碳纤维供应持续紧张,价格亦有较大幅度上涨。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碳纤维平均采购均价为 19.96万元/吨,较 2020年采购均价上涨 14.25%。公司加大了原材料备货、储备。截至 21年底公司存货 2.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70.62%。其中原材料约 1.29亿元,同比增加 1.27亿元。 持续研发投入,布局第二成长曲线。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 6497万元,同比增长 87.60%。研发主要投向碳纤维预制体、加热器、碳/陶复合材料、碳化硅等领域。基于公司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正积极开拓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热场、氢燃料电池碳纸、碳陶刹车盘、半导体用超纯材料、超纯碳粉等碳基材料产业项目。未来随着可转债募投项目、定增募投项目投产,光伏热场产品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新领域业务布局也将为公司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产能持续扩张,巩固光伏热场龙头地位。在手订单充足,积极备货锁定原材料供应。氢能、碳/陶复合材料、碳化硅等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47亿元、8.34亿元、9.6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5、27、23倍,复合增速 24.4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碳纤维价格大幅上涨,光伏热场行业竞争加剧。
高测股份 2022-02-21 62.10 22.71 41.58% 81.23 30.81%
89.58 44.25%
详细
推荐逻辑: 1)光伏硅片环节加速扩产,2022年新增 157GW 硅片产能,加上部分存量设备替换,预计硅片切割设备市场空间约 65.5亿元。2)大尺寸薄片化切片趋势明确,金刚线和切割设备向细线化、高速度方向发展,切割设备、耗材和工艺迎来新一轮升级。我们预计至 2025年金刚线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55亿元,2022-2025年 CAGR达 19%。3)公司在硅片切割领域积累深厚,2021年将业务延伸至切片领域,有望凭借切割设备和耗材的技术优势释放业绩弹性,每 GW 切片利润或达 1600万元。 硅片环节激进扩产,N型硅片加速薄片化趋势,切割设备与耗材需求快速增长。 硅片在产业链各环节扩产中最为激进,保守预计 2022年将新增硅片产能157GW,总产能或达到 550GW,直接带动切割设备需求增长,切割设备市场空间约 61.5亿元。N型硅片逐渐量产也加速推动薄片化进程,带来切片线耗增加,如 42线切割较 45线耗量提升约 19%。随着硅片产量增加,叠加 38、36线的逐步导入带来单位线耗增加,金刚线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 2022年金刚线市场规模约 37.4亿元,至 2025年或达 55.4亿元,CAGR 达 19.1%。 切割设备与金刚线龙头,构建“设备+耗材+工艺”核心技术体系。公司研发费用率常年保持在 8%以上,自 16年入局光伏硅片切割设备与金刚线业务后快速发展,迄今已推出第五代平台化切片机,量产销售 38μm 金刚线,在切片know-how 上拥有广而深的工艺积累,全面构建“设备+耗材+切割工艺”技术体系。公司切割业务亦向半导体、蓝宝石和磁材领域延伸,2021年前三季度创新业务设备和耗材类合计营收约 7600万元,实现量级增长。 业务延伸至切片代工,良率提升带来显著业绩弹性,打开新增长曲线。2021年公司公告在乐山与建湖两地共建 35GW 切片产能,至 22年末预计形成 16GW产能。当前公司在乐山已与通合、京运通等客户稳定合作,商业模式初具规模,并将进一步对设备和耗材业务进行反馈,形成技术体系闭环。经测算,在盈余硅片 50%外售情景下,若公司切片良率达到 97%,每 GW 切片利润有望达到1600万元;若良率提升 1%,每 GW 利润有望提升 300万元,业绩弹性显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切割与耗材龙头,在硅片大尺寸薄片化趋势下优势凸显。22年起公司切片业绩逐步兑现,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 CAGR为112.15%,给予 22年 35倍 PE,目标价 74.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硅片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2-17 11.23 -- -- 13.75 22.44%
13.75 22.4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与天合光能的硅片长单销售合同,以及与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的还原炉设备销售合同。2022-2024年,公司预计向天合光能销售单晶硅片共18.92亿片。公司与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还原炉设备销售合同,金额为2.6亿元。 与天合签订三年硅片长单销售合同,大尺寸硅片实力获组件龙头认证。自2021年10月以来,公司陆续与通威、爱旭等电池龙头企业签订2022-2024年硅片销售长单,并成功进入Top5组件企业(阿特斯)硅片供应商名单。与通威的硅片约销售合同相比,此次三年长单销量增加约8.4亿片,2022-2024年预计销售硅共片共18.92亿片,每年交付量分别为3.92亿片、6亿片和9亿片,进一步验证司公司210大尺寸硅片已具备龙头品质。根据当前公司已公布的销售合同公告,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硅片出货超12GW。 包头二期项目拟启动,后续硅片客户与长单值得期待。当前公司包头一期20GW硅片项目建设接近完成,近期公告拟启动二期20GW投建规划。公司与下游电池和组件厂商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在手订单有望结合公司产能建设节奏持续增长。 硅料扩产超预期,2022年还原炉业绩持续突破。2021年公司签订还原炉设备订单超17亿元,部分订单将于2022年交付并确认收入;2022年还原炉已签订单达15.6亿元。2021H2以来,合盛硅业、信义光能等新进者宣布各20万吨多晶硅总产能规划;同时大全、东方日升等硅料企业亦发布于包头建设20万吨以上的多晶硅扩产计划,故2022-2023年硅料环节将持续扩产,直接带动还原炉需求增长,此次与甘肃宝丰还原炉销售合同亦印证下游硅料扩产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多晶硅还原炉行业龙头,市占率超过50%,在硅料持续扩产下业绩有望优于2021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2年硅片业绩逐步兑现,成为新增长曲线。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06.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硅料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1-18 9.93 -- -- 11.30 13.80%
13.75 38.4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与通威太阳能的三年长单销售合同公告。2022-2024年,公司预计向通威太阳能销售单晶硅片10.48亿片,包括210mm和182mm两种规格尺寸。继与电池龙头爱旭股份签订硅片长单后,公司再获电池龙头长单。 再获电池龙头硅片采购长单,硅片业绩逐步兑现。自2021年10月以来,公司陆续公告与润阳、爱旭、阿特斯等电池与组件龙头2022-2024年硅片销售长单。 此次与电池龙头通威太阳能签订三年硅片销售长单,充分彰显公司在光伏硅片环节的实力,亦体现公司对未来硅片业务盈利能力的信心。根据当前公司已公布的销售合同公告,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硅片出货在9-10GW之间。 下游客户验证持续进行中,客户群体有望继续扩大。根据公司定增文件反馈回复,公司与下游电池和组件厂商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当前与组件企业天合光能和正泰新能源合作处于产品中试阶段。随着公司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在手订单也有望不断增长,结合公司硅片产能建设节奏,2022年公司硅片有望实现满产满销。 硅料扩产超预期,2022年还原炉业绩有望延续。2021年公司还原炉业务受益于下游硅料扩产而高增,全年签订还原炉设备订单超17亿元,部分订单将于2022年交付并确认收入。2021H2以来,合盛硅业、信义光能等新进者宣布各20万吨多晶硅总产能规划;同时大全、东方日升等硅料企业亦发布于包头建设20万吨以上的多晶硅扩产计划,故2022-2023年硅料环节将持续扩产,直接带动还原炉需求增长。公司作为多晶硅还原炉行业龙头,市占率超过50%,在硅料持续扩产下还原炉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2年硅片业绩逐步兑现,成为新增长曲线。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87.77%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节能节水业务的龙头地位以及未来硅片业务的高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硅料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1-11 42.10 71.90 227.12% 42.67 1.35%
46.50 10.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0-85亿元,较 2020年增加 43.92-48.92亿元,同比增长 122%-136%;实现扣非净利润 80-85亿元,较 2020年增加 55.91-60.91亿元,同比增长232%-253%。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在 20-25亿元,由于四季度有部分计提、管理费用提高及饲料淡季因素影响,环比小幅下降。2021年业绩预增符合预期。 2021年四季度硅料价格维持 20万元/吨以上高位,全年保持高盈利能力。四季度硅料供给紧平衡局面延续,公司多晶硅持续满产满销。产量方面,我们预计公司四季度硅料销量约 2.5万吨,全年销量在 9.5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超100%。价格方面,四季度上游工业硅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同时硅料供给整体偏紧,公司硅料销售价格环比上涨,销售均价预计约 24万元/吨。 乐山二期与保山一期项目如期投产,产能率先投放将充分享受硅料高价红利。 公司乐山二期 5.1万吨(含电子级 1000吨)、保山一期 5万吨已经投产,当前总产能达 18万吨位居行业第一,22Q1开始新产能逐步贡献增量,预计 2月份完全达产。新产能成本进一步优化。随着下游需求启动和开工率提升,我们认为 22H1硅料价格降幅将较为有限,对比历史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公司产能率先投放贡献产出增量,同时生产成本持续下降,22年硅料盈利水平依然良好。 22年大尺寸电池或结构性偏紧,电池盈利改善。21Q4公司电池片业务继续保持满产满销,单位盈利能力好转,210尺寸出货占比进一步提升,加快推动大尺寸产品的市场进程。我们认为,产业链上下游产能结构失衡,以及电池新技术扩产的不确定性将导致 22年大尺寸电池产能供给偏紧,叠加硅料价格松动等因素,电池盈利修复确定性较强。2022年公司电池产能总规模超过 55GW,其中210大尺寸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 35GW,产能规模龙头地位稳固,充分保障公司大尺寸电池出货能力,电池片业务利润有望进一步上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硅料在 2022年供需紧平衡,硅料价格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未来电池片行业盈利能力好转,我们上调 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 143亿元,给予公司 2022年 25倍 PE,目标价 79.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硅料价格过高影响下游装机需求;公司硅料、电池新产能未按计划如期投产的风险。
恒润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1-03 53.40 52.19 240.67% 54.66 2.36%
54.66 2.36%
详细
l 推荐逻辑:1)风机大型化趋势带动塔筒法兰直径、工艺要求提升。能够生产适配大型风机、海风风机的锻造法兰企业竞争优势凸显,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预计未来公司在海风法兰市占率提升至 60%左右。2)风机轴承国产化加速,2019年国产轴承市占率约 10%,未来提升空间潜力大,国内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3)公司全球风电塔筒法兰龙头,下游客户优质。公司专注于风塔法兰制造十余年,积累了维斯塔斯、金风科技等众多优质客户资源,9MW 风机法兰已具备量产能力。同时公司积极开拓轴承与齿轮箱业务,建立完善轴承产业链,综合实力将再上新阶。 “十四五”期间海风进入高成长期,风机大型化趋势明确,公司大型风塔法兰竞争优势凸显。2021年以来,各省市相继发布“十四五”期间清洁能源发展规划,从风电规划内容看,沿海省市对于海风项目尤为重视,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陆风与海风将出现齐头并进局面,风电年均装机有望超过 50GW,海风有望步入高速成长期。海风风机较陆风更大,同时陆风风机亦存在大型化趋势,故所需塔筒直径更大,对应法兰直径要求更大。当前公司量产风筒法兰直径超过 7.5m,已量产 9MW 海风塔筒法兰,在风机大型化趋势下公司法兰生产优势进一步放大。 风机轴承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内厂商迎发展良机。风机轴承为发电机组核心精密零部件,生产工艺更复杂,综合要求更高,市场长期被德国、日本、美国和瑞典主导,为风机零部件中国产化相对较低环节。近年来随着风电下游需求高景气度,以及疫情下进口轴承受限的催化,轴承国产化进程加速,新强联等企业在主轴轴承技术方面已实现突破。随着国产轴承对于进口轴承的逐步替代,国内企业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 产业链延伸至风电轴承与齿轮箱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定增募资为扩产提供资金保障。轴承与齿轮箱为公司锻件产业链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作为风电上游零部件精加工锻造企业,公司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与优质客户资源,开拓轴承及齿轮业务具有较强成本优势。公司将以自有风电轴承制造技术为基础,融合国外先进技术,进行 3-8MW 风电轴承为主的产品研发。2021年公司定增募资 14.7亿元,主要用于轴承和齿轮深加工项目,为业务延伸提供资金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风电塔筒法兰的龙头地位稳固,风机大型化趋势下公司大型法兰制造能力优势更加凸出。同时公司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至轴承和齿轮箱业务,2022年业绩将逐渐兑现,未来三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3%,我们给予公司 2022年 35倍 PE,目标价 68.2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未能如期投放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铜峰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22 9.06 12.60 125.00% 10.18 12.36%
10.18 12.36%
详细
推荐逻辑:1)铜峰电子深耕薄膜电容器行业四十余年,拥有深厚技术积累。铜陵国资控股后鼎故革新,公司业务全面聚焦新能源领域,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BOPP电容薄膜十年一周期,过去五年国内几无新增产能投放。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超薄BOPP薄膜供不应求,价格看涨,将给公司带来较大业绩弹性。3)新公司扩产电容器项目全面聚焦新能源汽车、风光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新项目投产有望推动收入增长、盈利提升。 老牌薄膜电容器生产企业,国资入主迎来新生。铜峰电子是老牌薄膜电容器生产企业,拥有电容器薄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技术积淀深厚。2020年11月,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铜陵高新区管委会。新股东控股后,重组董事会,聘任新管理团队,规划6亿资本开支,全面聚焦下游新能源市场。相关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归母净利润3,324万元,同比增长531.4%。 新能源下游高景气,薄膜电容器迎来新成长。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未来将成为薄膜电容器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020年,以上几个市场薄膜电容器市场空间合计30.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5亿元,CAGR约30.5%,并带动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速再上新台阶:预计2025年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将达到263亿元,五年CAGR约12.4%。 电容器新项目全面聚焦新能源,产品结构改善盈利有望提升。公司电容器收入结构中,交流电容器占比较高,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公司拟与韩国成门电子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100万只新能源汽车滤波用薄膜电容器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贡献收入5.1~5.2亿元,较2020年电容器收入增长超过140%。风光储、新能源汽车以及柔直输电行业增速快,进入壁垒高,产品盈利能力更强。 随着新能源行业销售占比提升,公司薄膜电容器业务毛利率也存在提升空间。 超薄BOPP薄膜供不应求,积极扩产望迎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带来的3um及以下BOPP膜的需求,2021年约为0.8万吨,2025年将增长至2.3万吨;风光储对应的3~5umBOPP膜的需求,2021年约为1.0万吨,2025年将增长至1.9万吨。超薄BOPP薄膜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扩产周期长达2~3年,2023年才会有新产能投放,预计超薄电容薄膜供需缺口将持续拉大,3um及以下超薄薄膜价格看涨。铜峰电子的首条超薄产线有望于2023年投产,不仅薄膜业务有望量价齐升,更可凭借薄膜自产优势,拓展薄膜电容器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2年起公司新能源相关电容器项目将陆续投产,收入与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考虑到超薄BOPP电容薄膜涨价存在超预期可能,公司具备薄膜自供优势,并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风光储、柔直输电等高成长赛道,未来三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为73%,给予公司2022年70倍估值(PEG为0.96),对应目标价12.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薄膜涨价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新项目投产进度滞后;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1-12-09 10.89 -- -- 11.77 8.08%
12.97 19.1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与阿特斯、新潮光伏和顺风太阳能的三年长单销售合同公告 ] 。 2022-2024年,公司将向阿特斯销售单晶方锭 2.28万吨,向江苏新潮光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销售单晶方锭 9720吨,向常州顺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硅片共计约 3亿片。 成功进入 Top5组件企业硅片供应商名录,目前硅片长单客户已达 6家。公司与阿特斯签订三年长单销售合同,2022-2024年向阿特斯销售大尺寸单晶方锭2.28万吨。根据 PVInfoLink 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2019年以来阿特斯组件出货量排名稳居全球 Top5,一线组件企业地位稳定。此次销售长单签订标志公司首次成为 Top5组件企业硅片供应商,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同时亦印证公司硅片产品质量受下游客户广泛认可。根据近期公司硅片销售长单公告,目前公司硅片长单客户已达 6家,包括爱旭等电池龙头和阿特斯等组件头部企业,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硅片长单销售合同增加,2022年硅片有望实现满产满销,硅片业绩将逐步兑现。 此番三项长单销售合同签订后,我们预计 2022年公司硅片销售量有望达到 7GW以上(以 182mm 尺寸计);若考虑 210mm 尺寸则有望接近 10GW。公司硅片销售长单合同,充分结合公司硅片产能建设节奏,22年有望实现满产满销,业绩将逐步兑现。 硅料产能逐步释放,原材料供给逐渐充裕,供给瓶颈逐步缓解。硅料环节正处于第一波产能集中投放中,硅料价格预计将从 26万元/吨高位上有所回落。22年中迎来第二波硅料产能投放后,硅料供给将较为宽松。公司作为多晶硅还原炉龙头企业,与下游硅料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与润阳签订还原炉和硅片销售长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良好,硅料供给有一定优势,保障硅片出货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1年公司还原炉业务受益于下游多晶硅扩产而爆发式增长,同时传统节能节水业务亦稳定增长,2022年后硅片业务将成为业绩新增长点。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87.76%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节能节水业务的龙头地位以及未来硅片业务的高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