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孚通信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08-31
|
85.08
|
--
|
--
|
94.78
|
11.40% |
|
105.21
|
23.66% |
|
详细
业绩稳扎稳打,单季度创新高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64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2.36亿元,同比+36%,扣非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46%。毛利率50.96%,同比+2.4pct。费用率平稳,管理费用增加来自安全生产费用计提,汇兑收益2023.92万元。 分季度看,23Q2单季度营收3.77亿元,同比+28%,环比+3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60%,环比+56%,季度业绩向上迈入新台阶。 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受益于AI技术的发展和算力需求的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对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高速率产品需求增长较快,带动公司部分产品线产量持续增加。公司稳步推进高速光引擎募投项目建设,同时加速高速光器件的研发和规模量产。 有源业务高速增长,毛利率+14.8pct2023年上半年,公司无源业务4.26亿元,同比-12.9%,毛利率55.05%,同比+3.19pct,主要由于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公司有源业务2.23亿元,同比+185%,业务占比提升至34%,毛利率41.47%,同比+14.76pct,未来随着光引擎业务高增长,公司有源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巩固核心优势,加速全球布局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6345.65万元,同比+2%。在研项目围绕硅光和CPO等技术方向,包括适用于硅光模块特殊光纤器件及单通道高功率激光器产品开发、适用于CPO-ELS模块应用的多通道高功率激光器的开发等项目。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76%,同比+21.63pct。为满足海外客户全球化产能布局要求,公司相继在中国香港、深圳等地和日本、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设立了分子公司,形成了立体化分工协作的全球销售技术支持网络。上半年公司加速推动泰国生产基地和新加坡销售平台的搭建,完善公司全球业务分布。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国内光器件一体化平台制龙头服务商,通过内生外延不断扩展自身产品线,无源业务稳定增长。随着下游数据中心和AI领域高端光模块需求释放,公司光引擎实现大批量交付,有源业务蓄势待发。新业务激光雷达进展较好,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为5.26亿元/6.91亿元/9.06亿元,对应PE分别为64、48、37倍,给与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数通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产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
|
|
英维克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8-28
|
27.13
|
--
|
--
|
29.59
|
9.07% |
|
29.59
|
9.07% |
|
详细
业绩高增长,毛利率提升至 32%2023H1,公司营收 12.39 亿元,同比+42%(调整后),归母净利润 9190 万元,同比+76%(调整后),扣非归母净利润 8023 万元,同比+100%(调整后)。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对归母净利润 3787 万元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148%。上半年毛利率为 32.04%,同比+3.2pct。 Q2 营收 7.1 亿元同比+51%,归母净利润 6681 万元同比+68%,高于预告中值。 分业务看,机房温控节能产品营收 4.6 亿元,同比+24%,毛利率为 30%,同比+4.1pct,主要得益于成本持续回落、业务优化等因素;机柜温控节能产品营收6.6 亿元,同比+74%,毛利率为 33%,同比+3.7pct,主要得益于成本侧改善。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3H1 研发投入 1.1 亿元,同比+46%,占营收比重 8.9%。 储能业务高速增长,占营收比重达到 43%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电化学储能系统温控的厂商,长年在国内储能温控行业处于领导地位,也是众多国内外储能系统提供商的主力温控产品供应商,先后发布了储能专用 SoluKing 液冷工质 2.0 和 BattCool 储能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 2.0 等产品。23H1 公司来自储能应用的营业收入约 5.3 亿元,为上年度同期的 2.1 倍左右,占公司业务营收 43%。 IDC 项目稳定交付,算力设备液冷需求有望放量公司已为腾讯、阿里巴巴、秦淮、万国、数据港和三大运营商等客户的大型数据中心提供了大量高效节能的制冷系统及产品。公司陆续中标的多个数据中心风冷、液冷项目已处在交付阶段,是公司机房温控业务稳定增长的动力之一。 AIGC 催化,芯片级液冷成主流散热方案, AI 芯片液冷产业有望起量。公司在冷板、浸没等液冷技术长期投入,与英特尔等联合发布白皮书,推出针对算力设备和数据中心的 Coolinside 液冷机柜及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控股子公司英维克智能连接从事液冷连接产品研发生产,23H1 营收 5211 万元,同比+247%,净利润 1526 万元,净利率 29%,随着行业需求爆发,算力设备液冷业务弹性可观。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国内热管理行业龙头,基于端到端平台能力,在数据中心、储能、算力设备、充电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领域持续领先深入布局,平台优势不断凸显。我们预计公司 23-25 年收入 40.7、53.9、68.4 亿元,同比增长 39%、33%、27%,归母净利润 3.9、5.3、6.8 亿元,同比增长 41%、35%、29%,对应 PE 40、30、23 倍;公司增速进入快车道,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数据中心等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毛利率不及预期等
|
|
|
盟升电子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8-21
|
42.12
|
--
|
--
|
47.07
|
11.75% |
|
60.00
|
42.45% |
|
详细
上半年部分延期订单顺利交付,业绩实现恢复性增长。卫导需求高景气,公司产能扩充,未来可期;战略布局电子对抗,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上半年部分延期订单顺利交付,业绩实现恢复性增长上半年营收 2.34亿元,同比增长 82%;归母净利润 0.31亿元,同比增长 209%; 扣非归母净利润 0.24亿元,同比增长 486%。23Q2单季营收 1.93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 0.51亿元,同比增长 125%;扣非归母净利润 0.48亿,同比增长119%。部分延期交付产品在 23H1交付,推动营收和净利润高速增长。 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 49.87%,同比下降 10.27pct,主要由于盟升科技园转固带来折旧成本增加。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 5.72%、21.49%、14.64%、1.09%,同比分别-0.44pct、-4.81pct、-5.96pct、1.79pct,期间费用率优化。 弹载卫导高景气,卫通渗透率有望提升需求端:国防支出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倾斜,公司卫导产品主要面向导弹、战机等武器装备平台,行业需求确定性强,景气度高。卫星通信能消除地面通信的盲点,应用于海洋和航空场景,渗透率和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 供给端:卫导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自主掌握导航天线、微波变频、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环节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具备全国产化设计能力。卫通方面,公司研发出涵盖机载、船载和车载多个平台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战略发展电子对抗,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电子对抗已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之一,国内外近年正逐步加强对电子对抗装备部署的重视,全球电子对抗行业正步入新一轮“创造性需求”。 2021年公司成立电子对抗事业部,将电子对抗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产品主要包括末端防御类产品、电子进攻类产品、训练及试验类产品,主要运用于各个领域及平台的末端防御、欺骗干扰和模拟训练需求。公司已通过公开竞标比选的方式,赢得多个电子对抗装备型号的研制订单,并逐渐实现产品定型及量产,同时公司参与多个项目论证研究,进一步提升公司电子对抗相关技术的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卫导卫通核心供应商之一,产业链地位稀缺,具备核心技术和客户优势布局电子对抗打造第二成长曲线,股权激励彰显长期发展信心。考虑到疫情对交付造成的影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5亿元/3.15亿元/4.4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9x/21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客户拓展和订单获取不及预期等
|
|
|
科华数据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2-11-22
|
48.15
|
--
|
--
|
55.14
|
14.52% |
|
55.14
|
14.52% |
|
详细
公告摘要:1)公司发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发行可转债不超过14.9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基地(一期)(78.48)亿元)、研发中心(1.46)亿元)、数字化企业(1.51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4.47亿元)。2)全资子公司拟参加土地竞拍,满足新能源产品扩产需要。 募资满足产能扩充,已启动前期土地竞拍。为满足公司业务特别是新能源储能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拟投资8.15亿元用于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建设智能厂房、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立体仓储以及供电、排水、环保等配套基础设施,打造先进高端制造能力。项目建设期为3年,可实现税后IRR为17.57%。 目前项目已启动前期土地竞拍工作,公司子公司科华数能和科华慧云以不超过9000万元的自筹资金参与竞拍厦门两块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拟竞拍的总土地面积为18.3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公司将顺应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发展趋势,引进一系列高精尖自动化设备,并建立智能立体仓储、物流等模块实现产线降本增效。产能上突破当前瓶颈限制,满足下游新能源、电源以及数据中心客户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积极扩大规模效应,巩固和提升公司市场地位。 打造双子星业务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技术优势。公司积极打造“数据中心+新能源”双子星发展战略,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将前期技术积累持续赋能新能源发展。公司坚持“技术自主、品牌自有”的发展理念,重视技术创新方面投入,本次拟投资2.64亿元用于厦门研发中心建设,后续有望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拓宽自身业务范围,扩大经营规模与市场影响力,同时加强电能变换设备等国产化关键器件应用研发,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目前公司已经拥有4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衔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周边地区人才资源优势,引进高层次研发人员以充实研发队伍,提升技术门槛,为公司未来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公司投入1.61亿元用于数字化企业建设项目,引进多个信息化系统平台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实现供应链无缝对接,提高生产速度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储能在手订单充足,加大海外渠道开拓。公司新能源业务包括储能、光伏等领域,可提供光伏逆变器、光伏离网控制器、储能变流器、离网逆变器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其中储能是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展重点。根据CNESA数据,公司2021年全球储能中大型PCS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行业龙头地位凸显。公司已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以及微网储能等领域进行布局。国内市场,公司与大型国企央企积极合作,逆变器解决方案入围中标多个国内大客户的大型集采项目,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签署2.31亿元储能设备采购合同,9月以来,公司连续中标多项国内大型储能项目,中标金额超5亿元。海外市场,公司持续拓宽渠道,在欧美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设立营销和服务团队,随着海外户储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光储一体机等相关产品逐步导入海外市场,目前签约合作超2万套,近400MWh。公司大型储能+户用储能两手布局,在手订单充足,通过IGBT等原材料国产化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保障订单及时交付。 投资建议:科华数据是国内UPS龙头厂商,坚持“IDC+新能源”双子星战略,持续发力数据中心、新能源和智慧电能业务。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1/7.11/8.5亿元,EPS分别为1.11元/1.54元/1.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UPS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光伏储能需求不及预期;IDC业务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
|
科华数据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2-11-01
|
42.57
|
--
|
--
|
55.14
|
29.53% |
|
55.14
|
29.53% |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43亿元,同比增长 5.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8亿元,同比增长 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68亿元,同比增长 2.1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73亿元,同比增长 495.79%。 Q3业绩环比改善,在手订单充足。公司坚持数据中心+能源双子星战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加大在新能源领域投入。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30亿元,同比增长 17.45%,环比增长 17.22%。归母净利润 1.22亿元,同比增长 23.80%,环比增长 79.82%,主要得益于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30.58%,同比增长 0.67个 pct,Q3毛利率为 29.94%,整体保持相对稳定。费用率持续优化,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8.81%/4.48%/1.21%,同比分别-0.22/-0.11/-1.38个 pct。加大研发投入,单季度研发费用为 0.92亿元,同比增长 39.5%,环比增长 31%,研发费用率为 6.45%,前三季研发费用累积为 2.22亿元,研发费用率为 6.1%。公司稳健经营,规避潜在风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好转。展望四季度,公司持续加大海外渠道开拓力度,新能源业务在手订单充足,预计全年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储能需求高景气,加大开拓海外渠道。公司新能源业务集中在储能、光伏等领域,包含光伏逆变器、光伏离网控制器、储能变流器、离网逆变器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其中储能是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展重点。根据 CNESA 数据,公司 2021年全球储能中大型 PCS 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行业龙头地位凸显。公司已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以及微网储能等领域进行布局。国内市场,公司与大型国企央企积极合作,逆变器解决方案入围中标多个国内大客户的大型集采项目,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签署 2.31亿元储能设备采购合同,9月以来,公司连续中标多项国内大型储能项目,中标金额超 5亿元。海外市场,公司持续拓宽渠道,在欧美等地区的 30多个国家设立营销和服务团队,随着海外户储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光储一体机等相关产品逐步导入海外市场,目前签约合作超 2万套,近 400MWh。公司大型储能+户用储能两手布局,在手订单充足,通过 IGBT 等原材料国产化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保障订单及时交付。 数据中心业务稳健,智能电源向多领域延伸。数据中心业务稳定增长,公司拥有 10年以上 IDC 行业运营管理经验,深化与互联网客户的合作以及大客户定制模式,主要客户包括三大运营商、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等。公司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一线城市区域项目,已在北、上、广等地建成 8个大型数据中心,机柜数约 3万余个,在全国 10多个城市运营 20多个数据中心。产品方面,公司具备模块化 UPS 电源、电池箱、配电柜、动环监控系统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能力,以其安全可靠性能帮助客户搭建绿色数据中心。未来,公司将持续秉承规模中等、效益优先、技术领先的发展模式,保持数据中心业务健康长远发展。智慧电源业务持续赋能多领域,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深耕智慧电源业务,在金融、通信、公共、轨道交通、工业、核电等领域均取得稳健增长,针对不同行业应用场景需求,开发了相应配套产品进行匹配。 投资建议:科华数据是国内 UPS 龙头厂商,坚持 IDC+新能源双子星战略,持续发力数据中心、新能源和智慧电能业务。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5.1/7.11/8.5亿元,EPS 分别为 1.11元/1.54元/1.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UPS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光伏储能需求不及预期;IDC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
|
中天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2-10-21
|
23.61
|
--
|
--
|
25.60
|
8.43% |
|
25.60
|
8.43% |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新增新能源业务订单公告:1)海上风电项目:国华渤中B2场址项目(装机500MW,离岸距离约19km),220kV海缆设备及敷设施工;山能渤中海上风电B场址工程EPC总包项目(装机500MW,离岸距离约19km),风机基础制造及施工、风机吊装施工;国华投资山东公司渤中海上风电项目(装机500MW,离岸距离约19-29 km),风机基础制造及施工、风机安装、海上升压站基础施工及上部组块吊装、35KV海缆敷设施工。订单金额合计11.28亿元。2)大型储能项目:天门二期项目80MW/160MWh储能系统项目,锂电池集装箱系统、升压变流集装箱系统等;城步儒林20MW/40MWh储能示范工程电池舱项目,采购处产品为电池舱;中机恒辉200MW光伏发电项目的储能装置。订单金额合计约3.34亿元。3)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华能如东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EPC总包和上海电力浙江铁塔新能源合作服务项目62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包,订单合计约9.05亿元 合计中标23亿订单,持续聚焦新能源领域。 此次合计中标23.66亿订单,集中在海上风电、大型储能以及光伏发电领域,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成长。公司以海洋经济为龙头、新能源为突破、智能电网为支撑,打造能源网络产业全价值链体系。在海洋领域,公司持续深耕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及海缆施工船机等海洋装备,具备海缆-海底观测、勘探-海缆敷设-风机施工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总集成能力,跻身全球超高压海缆领军企业行列。在光储领域,公司通过绿色能源建设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实现“光伏产业规模化,储能产业集成化”的发展目标。通过增强在能源网络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公司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持续聚焦“通信+新能源”主业,优化业务结构,已形成了通信+海缆海工+电网传输+光伏储能等业务布局,战略发展目标愈加清晰,PI膜+超级电容器+超导产品等新兴业蓄势待发,未来公司将围绕主业持续做大做强。 区位优势突出,海洋业务频获山东订单。海风电高景气,海缆订单进入密集释放期,公司本次披露了11.28亿元海洋业务订单。本次订单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项目,彰显了公司在该地区优异的拿单能力,一方面公司是国内海缆领域龙头企业,具备从海缆产品到风机施工以及运维等全产业链环节服务能力,技术和产品实力突出,得到客户广泛认可,另一方面,公司计划在山东省东营市投资15亿元新建海缆生产基地,通过合理布局产能满足潜在市场需求,巩固区位竞争优势。十四五以来,山东海上风电资源开发进度加快,省政府发布的《能源保障网建设行动计划》提升了海风电建设目标,提出2022年省管海域场址全部开工建设,开工5GW,并网2GW,到2025年开工12GW,建成8GW,成为国内十四五海风电重要的装机省份。除山东外,公司在广东汕尾陆丰也有产能布局,主要面向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市场,根据汕头市“十四五”能源规划,到2025年海风电开工规模达到6-8GW,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开发市场,为长期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深度布局储能业务,打造能源网络全价值链体系。储能领域,子公司中天储能耕耘储能领域近十载,主要包括后备电源和大型储能两大应用领域,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产品覆盖电网发、输、配、用等全环节,是最早一批电网侧储能产品在国内电网端以全功能纳入电网省级规模电力调控范围的储能系统生产集成商之一。公司以大型储能 系统为核心,发力电网侧、用户侧及电源侧储能应用,形成了含电池正负极材料、结构件、铜箔、锂电池、BMS、PCS、EMS、变压器、开关柜、储能集装箱等核心部件的完整储能产业链,实现电网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5%以上,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9%以上。同步发力国内和海外市场,在手订单充足,持续中标大订单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后续公司将统筹安排,稳步拓展产能,保障储能业务稳健增长。 投资建议: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电缆巨头,海缆与光纤光缆业务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已经形成光通信+海洋+电力传输+新能源四大业务主线,海洋与新能源业务进入高成长期,光纤光缆景气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7.09亿元/45.82亿元/55.43亿元,EPS分别为1.09元/1.34元/1.6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缆与特高压电缆需求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美格智能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2-10-21
|
30.70
|
--
|
--
|
31.94
|
4.04% |
|
35.00
|
14.01% |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0亿元-1.24亿元,同比增长51.18%-56.2;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80亿元-0.84亿元,同比增长87.80%-97.16%。预计第三季度实现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400万元-3800万元,同比增长6.33-18.8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300万元-3700万元,同比增长23.54%-38.51%。Q3增速放缓主要受POS、CAT1波动影响,5G车载与FWA持续高增。根据公告,预计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80亿元-18.20亿元,同比增长34.75%-,维持较高增速,按中值计算公司Q3单季度营收约6.76亿元,同比增长9.11%。 公司前三季度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业务订单充足,应用于新能源车智能座舱领域的5G智能模组、5GFWA产品交付大幅提升,市场开拓力度加强,有力带动营收增长。利润方面,取区间中值计算,公司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率约6.79%,同比提高0.77pct,扣非后归母净利率约4.57%,同比提升1.33pct,Q3单季度归母净利率约5.32%,同比小幅提升0.16pct,环比下降3.2pct,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前三季度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4000万元,主要为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政府补助,剔除此影响后,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30%,扣非后归母净利率约5.18%,环比提高1.48pct,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和疫情影响泛IOT短期需求。智能模组应用拓宽,巩固技术领先优势。智能模组相较数传模组增加操作系统和算力,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和客户二次开发需求,是通信与计算/感知/存储融合的代表性产品,随着5G+AIoT为核心的智能化产业链升级,算力需求增长,智能模组成为模组行业未来趋势。公司深耕智能模组和算力模组方向,坚持研发驱动战略,22H1研发支出1.14亿元,同比增长12.98%,研发团队在安卓系统底层驱动和性能优化、功耗控制、安卓中间件和应用集成开发,屏幕、摄像头、音视频等多媒体外围开发、架构设计和功能调优,以及AI算法在智能平台上的对接和性能优化等领域积累大量智能模组研发KNOW-HOW,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利用多年自身技术积累及与上游高通、紫光展锐等领先物联网芯片厂商合作关系,公司目前在新能源车4G/5G智能座舱、ADAS/DMS辅助驾驶、新零售、4G/5GPDA等核心垂直应用领域不断提升智能模组产品价值,建立智能模组大规模应用先发优势。市占率快速提升,重点发力5G车载与FWA。公司产品应用广泛,且持续拓展高阶辅助驾驶、AR/VR、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兴行业,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公司在22Q2全球模组厂商出货量中以5.6%位列第三,市场份额显著增加。 公司前瞻布局汽车与CPE两大高景气细分应用赛道,FWA方面抓住海外市场向5G切换及华为退出机遇,积极开拓海外运营商,完善产品序列,车载方面产品线完整,大规模应用于前装T-Box、后装OBD及监控DVR等领域。汽车智能网联化及5G技术发展驱动传统T-Box车载模组向5G/C-V2X/GNSS等集成形态升级,智能座舱向域控演进,手机端安卓生态应用逐步移植到座舱内部,高算力智能模组将取代多个分散的低算力黑盒子,且随着座舱SoC芯片算力升级,高性能产品需求及价值量相应提高。公司5G智能座舱模组出货量行业领先,已在比亚迪DiLink4.0和5.0平台上大规模量产,覆盖王朝网、海洋网、腾势等多款车型,第二代产品于22H1正式量产,性能较一代提升数倍,下一代制程及算力更先进的产品正在研发,随着比亚迪销量增长、5G车型渗透率提升及新客户定点推进,公司车载业务将实现高增长。投资建议:美格智能是快速崛起的物联网智能模组龙头,形成了完整的智能模组产品序列,数传模组产品不断拓展,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我们认为智能模组在未来有较大的应用空间,看好公司在智能网联车和FWA领域的业务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3.11亿元/4.33亿元,EPS分别为0.85元/1.30元/1.81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风险;上游芯片短缺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科博达
|
机械行业
|
2022-10-17
|
66.00
|
--
|
--
|
78.90
|
19.55% |
|
78.90
|
19.55% |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22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5,000万元到037,000万元,同比增加28.63%到到35.99%。预计22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32,000万元到034,000万元,同比增加33.42%到到41.76%。 业绩预告超预期,季度业绩持续回暖。2022年前三季度,在一系列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宏观政策驱动下,汽车月产销快速恢复,带动行业企稳回升。公司积极克服疫情影响,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51亿元-1.71亿元,同比增长260%-307%,环比增长40%-58%。Q3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8亿元-1.58亿元,同比增长360%-427%,环比增长44%-65%。多因素共同促使季度业绩快速恢复,1)公司三季度主要客户交付量增量较大,促进营收快速增长,其中国内主营业收入增幅较大。2)公司出口业务主要以欧元结算,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3)联营企业科世科主要从事汽车线束制造生产,经营业绩同比快速增长,促使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控制器供应商,短期疫情影响逐步淡化,业绩回归正轨。中长期汽车智能化创新和控制器的国产化将驱动市场的高增长。公司积极布局新产品新客户,同时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持续开拓新产品项目,新能源车业务快速增长。受益于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公司结合平台型技术优势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不断丰富自身产品线,目前对应单车价值量最高可达3000元左右,未来,随着战略储备产品进一步释放以及现有产品加快导入,单车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底盘控制器、车内智能光源和USB等新产品持续放量,并利用现有优势产品持续取得新客户定点,上半年共获得包括宝马(大灯和尾灯控制器)、大众(尾灯控制器)、一汽红旗、理想等在内的优质客户新定点项目约60个,预计产品生命周期销量约1.2亿只。在研项目充足,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在研项目合计146个,预计产品生命周期销量超过2亿只,其中包括宝马、大众、保时捷、福特、雷诺、PSA、康明斯等10个客户全球平台,为公司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公司加大在新能源车业务投入,已与全球各大新能源车企达成项目合作,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上半年新能源车相关业务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76%。 绑定优质客户,加强全球渠道布局。公司保持与大众的紧密合作,同时加大新客户开展力度,福特、雷诺、宝马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始终立足全球市场布局和定位,产品面向全球一流客户市场。渠道方面,公司在现有德国公司、美国公司基础上,分别在英国、日本设立新公司,进一步完善全球市场网络布局。英国子公司将负责推动捷豹路虎全球平台USB及后续其他项目顺利开展,争取捷豹路虎、宾利、劳斯莱斯等客户平台新项目定点。随着国外业务不断增长,根据客户提出的在国外市场就近设厂并提供生产配套的协作要求,公司在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建设生产工厂,以便于更好服务丰田、本田、日产、铃木等日系主机厂、以及某美国新能源车企,进一步挖掘当地市场,建立本地化的销售和客户服务团队,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为后续全球更大范围合作做好准备。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领先车载控制器龙头,在大众市场体系渗透率持续提升,新客户不断突破,产品从灯控向其他控制系统产品延伸。随着汽车芯片短缺缓解,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整车厂排产恢复,业绩有望进入高成长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09亿元/7.22亿元/9.3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7元/1.81元/2.35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导入不及预期风险;全球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
|
|
|
意华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2-09-30
|
58.33
|
--
|
--
|
65.33
|
12.00% |
|
67.69
|
16.05% |
|
详细
公告摘要: 公司拟设立 4家子公司: 控股子公司晟维新能源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与陈雷需、陈芊诺共同投资设立“安徽意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泰华新能源科技(泰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与海银(温州)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海银新能源(泰国)有限公司”,以及与 DAYV LLC 共同投资设立“CZT ENERGY INC”和“NEXTRISE INC” 2家子公司。 设立国内外子公司贴近服务客户,完善业务布局。 公司此次共增设 1家国内子公司和 3家海外子公司,设立基于客户需求及自身经营发展需要,有利于更好开展实际经营活动, 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客户服务响应能力, 子公司主营业务均围绕光伏设备组件等开展, 助力公司光伏业务发展。 国内方面, 安徽意华新能源科技由子公司晟维新能源持股 65%, 注册地位于淮北, 主要从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及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有望和当地光伏产业资源合作,扩大公司国内相关业务规模。 海外方面,公司通过泰华新能源科技(泰国) 分别在泰国设立海银新能源(持股 51%),以及在美国设立 CZT ENERGY INC(持股 75%)、 NEXTRISE INC(持股 75%),注册地为美国特拉华州,其中海银新能源经营范围包括光伏面板组件、光伏逆变器、汇流箱等光伏配套电器设备生产销售,有望延伸公司光伏产品布局。 近期公司公告调整增发方案,拟募资 6.08亿元投入乐清光伏支架生产基地和研发试验项目,增发若顺利完成将实现产能快速扩充, 丰富产品结构, 满足业务扩张需求。 9月拨云新能源科技发展(张家口)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晟维新能源持股 65%,光伏新能源相关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海外需求持续高景气, 光伏支架空间广阔。 年初以来俄乌战争加剧能源紧张,光伏作为替代方案需求快速增长, 多国出台政策加快能源转型, 美国宣布豁免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 24个月进口关税, 8月通过《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延长光伏系统 30%投资税收抵免(ITC) 期限至 10年, Wood Mackezie预计法案通过将使美国未来 5年光伏系统装机容量预测值增长 47%,约 52GW。欧洲受天然气和电力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光伏需求激增, 22H1英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量达 556MW,同比增长 80%,德国同期安装量为 3.2GW,同比增长 16.4%,近期德国出台屋顶光伏免税法案, 欧盟拟推出 5650亿欧元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屋顶光伏推进力度持续加大,此前欧盟上调 22年光伏新增装机目标为 39GW, 较原定值提高约 30%, 政策刺激及能源危机推动下需求有望持续超预期。公司目前深度合作 NEXTracker、 GCS、 FTC 等北美光伏跟踪支架方案龙头,通过泰国基地生产销售以规避关税风险,同时逐步拓展 PVH、 Soltec 等欧洲领先客户。光伏跟踪支架发电效率高,随着成本降低、光伏平价上网推进渗透率有望提升,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客户资源优势将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国内市场方面,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向方案商转变,晟维新能源预计全年销售 800MW-1GW,上半年营收 1312.85万元。 Q2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公司 22H1实现营收 23.91亿元,同比增长 24.50%,归母净利润 1.79亿元,同比增长 168.06%,其中 Q2单季度营收 13.45亿元,同比增长 25.08%,环比增长 28.61%,归母净利润 1.35亿元,同比提高 247.97%, 剥离亏损资产湖南意华优化业务结构,整体业绩明显提升。 公司上半年光伏支架与汽车连接器业务均实现较高增长, 光伏支架实现收入 13.06亿元,同比增长 53.60%,占营收比重上升至 54.63%, 带动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41.7%至 15.13亿元,占比超过 60%。 汽车连接器方面,子公司苏州远野实现营收及净利润分别为 6482.56万元、 1450.21万元, 同比翻倍以上增长, 业务进入收获期,目前已覆盖车载 BMS 低压、高速高频、ECU 连接器等产品,与华为、比亚迪、吉利等知名厂商长期合作,产品及客户持续拓展。 盈利能力方面, 22H1公司毛利率为 18.10%,同比基本持平,净利率及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7.21%、 5%,同比提高 3.93pct、 1.86pct,其中 Q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率为 5.96%,环比提高 2.2pct, 22H1期间费用率 10.22%,同比减少 2.94pct, 整体成本管控能力稳定。 公司所处光伏及汽车连接器赛道高景气, 预计随着价格传导措施到位以及原材料、 海运价格回落,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看好中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 意华股份是国内少数具备高速连接器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重点发力汽车连接器和光伏支架业务,客户资源丰富,产品逐步放量且价值量提升。考虑海外光伏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光伏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汽车连接器业务增速较快,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3.34亿元/4.31亿元/5.26亿元, EPS 分别为 1.96元/2.53元/3.0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国际贸易冲突风险; 下游行业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迭代风险;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天孚通信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2-08-29
|
33.05
|
--
|
--
|
32.85
|
-0.61% |
|
32.85
|
-0.61% |
|
详细
公告摘要: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77亿元, 同比增长17.9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3亿元, 同比增长 25.49%。 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4亿元,同比增长 21.53%。 业绩符合预期, 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 为应对深圳、上海、高安等地疫情影响, 公司统筹安排物流生产,确保订单及时交付。 其中 Q2公司在主要生产基地高安受疫情管控背景下,单季度业绩仍实现同比和环比的双增长,单季度营收为 2.95亿元,同比增长 19.64%, 环比增长 4.24%, 归母净利润为 0.90亿元,同比增长 33.16%, 环比增长 8.43%。 分业务来看, 上半年光无源器件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实现营收 4.9亿元,同比增长 10.31%, 公司在无源领域持续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 坚持高质量发展。 光有源器件实现营收 0.78亿元,同比增长 124.93%,主要是来自光引擎的逐步放量。 分地区看, 国内营收 2.62亿元,同比增长 3.03%,海外实现营收 3.15亿元,同比增长 33.82%,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 48.13%提升至 54.63%。毛利率方面,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 48.61%,同比下滑 3.33个 pct,主要是疫情影响下部分物料和员工成本增长,以及低毛利率有源业务占比提升所致。 费用方面, 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持续优化,同比分别-0.3/-1.36个 pct,研发方面保持高投入。净利率为 30.15%,同比提升 1.84个 pct。 数通高端模块放量,子公司业务协同融合。 北美云厂商加大数据中心投入, 季度资本开支向上, 2022Q2亚马逊、谷歌、微软和 Meta(FB)合计资本开支 353.69亿美元,同比增长 19.7%,环比增长 3.09%。全球数据中心规模建设带动 400G/200G 等高速光模块持续放量, 电信领域接入 PON 和 5G 光模块稳健增长, 持续拉动光器件升级迭代需求。 公司是国内光器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龙头企业,持续整合各条产线资源, 加速子公司业务协同融合。 一方面公司明确北极光电的激光雷达器件、 高精度镀膜和微光学元件两大研发中心职能, 积极推动北极光电在江西高安生产基地扩产,有望提升玻璃冷加工、BLOCK、 WDM 无源器件产能。 另一方面构建日本 TFC 株式会社与客户和公司内部兄弟产品线的多渠道深度互动,充分发挥日本公司在精密模具方面的领先优势。 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先后在日本、美国等地设立分子公司,同时拟在新加坡成立海外销售总部,形成立体化分工协作的全球销售技术支持网络,提升大客户的本地服务能力和相应速度,并计划在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提升全球市场核心竞争力。 筹备高速光引擎二期产能, 下半年激光雷达逐步起量。 公司以研发为龙头, 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 6220万元,同比增长 17.92%,研发费用率为 10.77%, 同比保持持平。 在研的高速光引擎和激光雷达项目有望成为长期业绩增长点, 其中光引擎于 2021Q3进入批量交付,将主要用于 400G/800G 及更高速率的数通光模块,高速光引擎的量产帮助公司在业务上实现了纵向垂直整合,提升公司在光模块内部的单位价值量,在技术上符合发展趋势, 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同时公司根据客户订单需要,也在积极筹备江西二期产能建设,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激光雷达市场前景广阔,根据 Frost&Sulliva 预测,全球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由 2019年的 1.2亿美元增至 2025年的 46.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 83.7%,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处于规模量产前期。公司依托现有成熟的光器件研发平台,利用团队在基础材提供定制化激光雷达颞部光器件产品, 通过引入外部资源开启 IATF 16949体系认证。目前公司激光雷达用光器件产品小批量认证顺利, 未来将持续改进优化工艺为规模量产做冲刺准备。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光器件一体化平台制龙头服务商,通过内生外延不断扩展自身产品线,随着下游数据中心高端光模块需求释放,公司无源业务增长强劲,光引擎已进入批量交付状态,有源业务蓄势待发。新业务激光雷达进展较好,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点。 基于公司光引擎扩产进度,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净利润为 4.09亿元/5.1亿元/6.49亿元(原预测: 3.92亿元/4.9亿元/6亿元), EPS 分别为 1.04元/1.30元/1.65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数通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新产线投产不及预期;激光雷达业务进展进不及预期。
|
|
|
七一二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2-08-19
|
31.94
|
--
|
--
|
37.80
|
18.35% |
|
40.30
|
26.17% |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1亿元,同比增长25.59%;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42.44%;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长35%。业绩稳健增长,在手订单充足。上半年,在国内疫情和增值税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公司业务整体保持稳健增长,分季度看,Q2单季度实现营收9.62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30%,公司业务季节特征明显,下半年尤其四季度是公司交付和确认收入的高峰期。 上半年毛利率为44.38,同比略微下滑0.27个pct,主要是受上游原材料涨价以及产品结构影响。费用方面,公司加强薪酬体系改革,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保障核心团队建设,上半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51,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19个pct至6.36%。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同比下滑0.61个pct至1.9%。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满足产品更新迭代、技术创新储备及研发人员储备的战略发展需要,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73,研发费用率为21.46%。存货持续增加,上半年存货余额为39.66亿,较期初增长7.74%,合同负债为9.24亿元,为未来增长提供保障。坚持“市场+研发”双轮驱动,新产品持续落地。公司以市场和研发为两大发展抓手,传统领域装备占有率逐步提升,纵向深耕现有产品市场。通过多年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系统承研能力大幅提升,在多领域实现了多种系统产品的新客户开拓,竞标拓展了散射通信、单兵通信、无人通信及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上半年,公司签订包括单兵终端、新型通信导航识别系统、训练评估系统等多个军用订购合同,与国能朔黄铁路发展公司、各地方铁路局等客户签订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以及LTE设备订购等民用合同。新品方面,公司先后中标某平台北斗三号卫星导航设备、北斗三号精密进近地面设备等产品,进一步稳固了公司在精密进近领域的行业地位,也为开拓其他无人机平台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公司积极参与下一代地面与航空设备、综合化系统、综合数据链、卫星通信装备、北斗三代典型应用系统等新项目的预研及竞标,为后续重点科研项目竞标进行技术储备,打造公司长期的新增长点。收购振海科技,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公司为进一步实现产业链拓展和延伸,完善自身产业布局,上半年收购了天津通广集团振海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价为2911万元。振海科技主要从事模块电源、滤波器等组件研发和生产,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175.33万元和1423.37万元。公司对振海科技股权的收购,将有望优化生产资源配置,降低自身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生产和交付能力。公司是天津地区国企改革重点标的,上半年持续深化改革,聚焦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不断深入,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强化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科技创新动能等方面深化改革。 股权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控股股东天津智博拟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不超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11亿股,转让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14.45%,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保持不变。投资建议:随着十四五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启动,军队信息化建设有望快速发展。公司是国内军用无线通信龙头企业,已实现全军种覆盖,有望享受行业高景气带来的红利。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8.88亿元/11.54亿元/15.0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5元/1.5元/1.94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军费开支增长不及预期;铁路建设投资不及预期;股东减持风险;行业数
|
|
|
美格智能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2-08-18
|
42.98
|
--
|
--
|
44.15
|
2.72% |
|
44.15
|
2.72% |
|
详细
公告摘要: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收 11.24亿元,同比增长 6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8620.62万元,同比增长 81.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720.23万元,同比增长 195.10%。 Q2营收利润保持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单季度看,公司 Q2实现营收 7.23亿元,同比增长 63.92%,环比增长 80.54%,归母净利润 6159.95万元,同比增速 91.75%,环比大幅增长 150.34%,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由于客户持续拓展、体量扩大,对应项目定点不断增加, 特别是新能源车智能座舱领域 5G 智能模组、面向海外运营商的 5G FWA 产品出货量大幅提升,其中 5G 车载智能模组产品出货量及营收同比数倍增长,高单价模组出货增长带动整体产品均价提高至 175.50元,较 21年增长 23.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等合计 3900.40万元。 公司坚持拓展海外市场, 22H1直接海外客户营收占比 24.4%,较 21年相比提高 3.7pct。 公司 22H1毛利率为 17.90%,同比下滑 0.45pct,主要由于上半年美元升值导致公司以美元采购的原材料成本上升。 公司加强供应链及中后台管理能力建设,上半年归母净利率 7.67%,同比提升0.89pct,其中 Q2为 8.52%,环比提高 2.37pct,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22H1期间费用率为 11.49%,同比减少 2.7pct。预计随着模组物联网应用场景拓宽,产品放量及上游原材料价格趋稳、客户产品结构优化,公司收入利润将延续快速增长, 市场地位持续提升。 智能模组应用拓宽,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领先优势。 智能模组与数传模组相比,在实现蜂窝通信功能基础上增加操作系统和算力,从而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与客户二次开发需求,社会智能化转型趋势下渗透率不断提升, 推动 IoT 产业向 AIoT 转型, 算力模组作为智能模组重要分支,针对各类算力强需求专用场景开发,在 Arm 架构服务器、云游戏、边缘侧 AI 设备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公司具有智能及算力模组领域设计前瞻性和技术领先性, 22H1研发支出 1.14亿元,同比增长 12.98%,研发团队在安卓系统底层驱动和性能优化、功耗控制、安卓中间件和应用集成开发,屏幕、摄像头、音视频等多媒体外围开发、架构设计和功能调优,以及 AI 算法在智能平台上的对接和性能优化等领域积累大量智能模组研发 KNOW-HOW,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在巩固通用型数传模组综合能力基础上,充分运用自身技术积累及与上游高通、紫光展锐等领先物联网芯片厂商合作关系,在新能源车 4G/5G 智能座舱、 ADAS/DMS 辅助驾驶, 以及新零售等物联网泛连接核心应用场景不断提高智能模组产品价值,同时以智能座舱、 FWA、 5G PDA 等为代表的垂直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满足不同背景客户需求。 车载及 FWA 放量, 与比亚迪合作不断深化。 汽车与 CPE 是蜂窝模组两大应用场景。 随着汽车智能化及 5G 技术不断发展, 5G 智能座舱将成为汽车智能化重要方向,硬件层面体现为高算力智能模组将取代多个分散的低算力黑盒子,软件层面手机端安卓生态应用将逐步转移至智能座舱内部。公司车载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ADAS/DMS、辅助驾驶、车载监控等,其中 5G 智能模组在智能座舱领域出货量行业领先,目前主要大规模应用于比亚迪 DiLik4.0和 DiLik5.0平台, 覆盖汉、唐、腾势、海豹等多种热门车型, 22H1第二代产品在客户中高端车型上正式量产, 其 5G 传输、 WiFi 性能、多摄像头视觉、多屏互动及 AI 算力等性能与一代相比均提升数倍, 下一代产品正在加快研发进程,快速迭代能力能够充分匹配主机厂更新需求。 客户方面,公司正在突破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等新能源车头部群体, 预计随着产品升级、现有客户终端销量增长及后续新客户导入,公司车载业务将进入高速增长。 FWA 方面,公司抓住海外市场 5G FWA 快速发展与华为退出带来的竞争格局变化机会,积极开拓海外运营商,利用自身产品支持 5G NR Sub-6G 和毫米波技术、支持全球主流频段,以及成熟的 5G+WiFi6系统解决方案、 90天量产优势助力客户快速部署 5G,提升自身市占率。 随着公司智能模组产品向高阶辅助驾驶、机器视觉、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场景扩展,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 美格智能是快速崛起的物联网智能模组龙头,形成了完整的智能模组产品序列,数传模组产品不断拓展,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我们认为智能模组在未来有较大的应用空间,看好公司在智能网联车和 FWA 领域的业务布局。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2.02亿/3.11亿/4.33亿, EPS 分别为 0.85元/1.30元/1.8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风险;上游芯片短缺风险;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鼎通科技
|
|
2022-08-12
|
93.00
|
--
|
--
|
96.00
|
3.23% |
|
96.00
|
3.23% |
|
详细
连接器及组件领先供应商,与行业巨头深入合作。鼎通科技是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通讯连接器及组件和汽车连接器及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3年,2020年底登陆科创板。公司与莫仕、安费诺、泰科、哈尔巴克及中航光电等行业知名公司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在汽车领域与比亚迪、蜂巢能源等终端厂商达成合作,优质的客户资源为业绩增长提供保障。上市后收入规模增速显著提高,2021年达到5.7亿元,2017-2021年CAGR约43%,根据公告,22H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0.1%,主要由于高速通讯连接器CAGE及结构件产品型号不断扩充,下游需求旺盛,产品价格和附加值持续提升,以及与比亚迪等客户合作深化,新能源汽车类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公司盈利能力突出,毛利率及净利率处于行业较好水平,2021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率有一定波动,随着上游价格趋稳回落,整体利润率有望回升。随着通讯核心客户内供货比例提升及汽车连接器放量,业绩进入高成长。 产品与技术创新驱动连接器市场增长,通信+汽车国产化空间广阔。汽车和通讯是连接器两大应用场景,合计占比超40%。全球连接器市场稳步增长,中国占比超过32%,增长强劲。趋势上看,车载连接器由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打开高压和高速高频空间,耐压耐高温、抗震动冲击等要求更高,技术壁垒增厚。新能源车单车配置800-1000个连接器,价值量3000-10000元,较传统燃油车相比成倍增长,根据我们测算,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480亿元,2021-2025年CAGR为30.66%。通讯方面,5G对连接器密度、传输速率、散热能力、抗电磁干扰能力及可靠性要求更高,通信技术迭代带动服务器、交换机、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升级,大量增加的数据流量输送和回程对高速率背板连接器及电源接口需求增长,扩大通讯连接器市场容量。竞争格局上看,欧美日等海外厂商占据主导,但近年来随着国内5G和新能源车产业崛起,本土连接器厂商凭借自身价格、品质、成本和供应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利用供应链变革机遇积极拓展客户,国产替代加速。 与比亚迪合作,汽车连接器产品有望放量。技术与客户是连接器行业主要壁垒,连接器涉及多种技术与专利,工艺要求高,下游客户供应体系管理严格,且产品周期内更换意愿低。公司具备连接器组件产品精密制造、精密模具设计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能够紧密把握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在高水平自动化水平下保证产品精度和稳定性。通讯领域,公司坚持大客户优先战略,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丰富客户采购品类,横向拓展客户集团内部供应链,提升供货份额。汽车领域,公司顺应汽车电动化趋势,积极开发新能源车产品,完善产品线,加快拓展比亚迪、南都动力、蜂巢能源等主机厂和电池包厂商等目标客户,向Tier1转变,根据公告,前期开发的产品已在22Q2通过认证并进入爬坡式量产,汽车电动化加速背景下,公司新能源车业务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公司于22年4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高速通讯连接器组件及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生产建设项目,结合此前IPO项目,产能瓶颈突破有望带动整体交付能力提升。 投资建议:鼎通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连接器组件供应商,模具开发与精密制造能力突出, 客户资源优质丰富。通讯领域有望通过深化核心客户合作关系,扩充产品品类,开发高速连接器提升产品价值量稳步增长,汽车领域积极布局新能源车相关业务,已与比亚迪等终端客户达成合作,相应产品进入量产期。5G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将大幅提升通讯及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空间,公司将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业绩维持高增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81亿元/13.06亿元/18.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2.67亿元/3.77亿元,EPS分别为2.13元/3.14元/4.42元,对应2022年PE 4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5G、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上游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募投项目达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广和通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2-08-11
|
30.28
|
--
|
--
|
30.28
|
0.00% |
|
30.28
|
0.00% |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实现营收24.18亿元,同比增长3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0.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0.48%。 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下半年有望改善。公司上半年营收保持较好增长,主要由于车联网、无线网联设备等市场拓展良好。2022Q2营收12.39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滑1,环比下滑5.12%。2022Q2毛利率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9个百分点,主要受到产品结构影响,另外由于上游部分芯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且供货紧张,使得成本端面临一定压力。预计随着下半年海外业务占比提升,以及成本端改善,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公司重视技术能力提升,22H1研发投入2.51亿元,同比增长21.8%,截至22年6月底,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上半年发布多款LTE智能模组、5G智能模组、NB-IoT模组等新产品,产品在欧美取得重要认证,为海外业务拓展奠定基础,叠加美元汇率影响,22H1境外收入占比过半。我们预计公司收入端随着物联网行业高景气及自身产品应用场景扩展将维持增长,盈利能力随着上游价格回落将逐步改善,公司于22年6月发布股权激励草案,业绩考核目标设定为2022-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不低于20%/25%/,彰显公司中长期发展信心。 PC市场短期需求波动,联网PC渗透率较低,中长期前景广阔。 Counterpoint数据,22Q1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同比增长3,公司以8.6%市场份额位列第二,IoT Analytics预计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超过270亿,下游需求扩大及制式向5G升级将带动模组价值量整体提高,拉动行业收入增长,公司作为蜂窝模组领先厂商,将充分受益模组市场份额持续向国内龙头集中的行业竞争趋势。公司传统业务PC和POS模组方面,尽管PC市场年初以来受疫情及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需求下滑,但根据IDC数据,设备更新、强劲的商业需求和新兴市场发展将驱动行业增长,预计PC出货量增速2023年之后回正,同时,结构上看,搭载蜂窝模组笔电渗透率较低,硬件成本下降和流量提速降费有望带动配置率提高,叠加5G模组价格下行趋势下占比提升,PC蜂窝模组出货量有望持续提高。POS模组市场随着数字支付市场扩大及向智能POS机升级预计保持稳定增长。公司PC业务长期和英特尔合作,绑定惠普、戴尔等头部厂商,市占率约5,大客户优势明显。公司同时拓展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电网、安防监控等多个领域优质客户,形成行业先发优势。 车载与5GCPE持续推进,构建业务新增长点。Counterpoint数据显示汽车与CPE是蜂窝物联网模组前两大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成长性。车载模组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持续推进需求快速提升,产品向5G、5G+V2X集成形态演进,单车价值量提升,佐思汽研预计全球及中国2025年车载模组出货量分别达到1.08亿片,2654万片,2020-2025年CAGR分别为24.81%、23.07%。CPE能够在速率上替代光纤网络,海外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向5G形态升级,GSA数据显示,2021年5G CPE出货量达到360万台,同比增速达1,预计2022年延续翻番趋势,增长强劲。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广通远驰及收购锐凌无线分别面向国内外车载模组市场,广通远驰合作客户包括吉利、比亚迪、长安、长城等,锐凌无线为国际领先车载模组厂商,近两年市占率近20%,覆盖LG Electronics、Marelli、Panasonic等国际知名汽车Tier1客户,终端应用于大众、标致雪铁龙等全球知名主机厂车型,主要产品为4G系列,5G产品预计2023年后占比逐步提升,目前收购事项稳步推进。CPE方面,上半年公司5G模组成功联调基于高通IPQ5018处理器+骁龙X62的5G CPE方案,助力客户落地终端设备,近期助力客户以最大份额中标联通5G CPE集采项目。车载与CPE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重要驱动力。 投资建议:广和通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通信方案提供商,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5G应用,蜂窝模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公司在笔电模组市场将保持优势地位,同时加大车载模组市场投入,将开启新的增长点。暂不考虑锐凌无线并表影响,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为5.42亿/7.51亿/10.22亿(原预测值为5.96亿/8.01亿/10.22亿),EPS分别为0.87元/1.21元/1.64元(原预测值为0.96元/1.29元/1.64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贸易争端产生芯片供应风险;收购整合不成功风险;外汇波动风险;股东减持风险
|
|
|
拓邦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2-07-29
|
13.72
|
--
|
--
|
16.52
|
20.41% |
|
16.52
|
20.41% |
|
详细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2.28亿元,同比增长1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下降42.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35.99%。 单季度营收创新高,盈利能力环比改善。公司Q2营收23.60亿元,同比增长21.27%,环比增长26.37%,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下滑19.26%,环比提高62.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7亿元,环比大幅提升155.02%。22H1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对外投资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约6500万元。分业务看,工具/家电/新能源/工业/智能解决方案营收分别为16.07亿/15.15亿/8.58亿/1.35亿/0.83亿,同比变动7.96%/12.10%/61.23%/-18.82%/5.04%,受疫情、海外战争及同比基数影响,家电及工具板块增速放缓,公司凭借产品品类及头部客户拓展,市占率持续提升,新能源板块实现高速增长,产品进入放量期。海外业务进展顺利,上半年出口收入同比增长27.03%,占比超过60%。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上半年毛利率19.08%,同比减少5.04pct,主要由于进口半导体及晶体管等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以及为保证交付增加原料储备,部分高价库存Q2消耗并计入成本。净利率5.87%,同比下降6.1pct,期间费用率为12%,同比增加1.01pct,其中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增加约7100万元,扣除后销售/研发/管理费用合计同比增加约1.5亿元,主要由于公司新项目研发投入及海外基地前期投入阶段销售费用增长。Q2单季度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19.13%、6.52%,环比提升0.12pct、1.47pct,盈利能力改善。公司截至上半年末合同负债1.4亿元,较年初增加约50.35%,主要为预收合同款,反映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展望下半年,消费级MCU等原材料价格已出现回落,储能等新能源行业持续高景气,预计随着订单交付及成本端压力减小,叠加美元升值预期,公司盈利能力将逐季提升。 智能终端更新迭代,提高产能与研发能力扩大份额。智能控制器作为驱动终端智能化升级核心部件,随着社会智能化进程加快,应用场景不断拓宽,行业呈现向头部集中以及专业第三方转移的趋势,下游家电、电动工具、汽车电子等应用市场空间广阔,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17.52%。公司行业地位领先,利用“四电一网”综合技术体系为下游家电、工具、新能源等客户提供定制化智能控制解决方案,已形成的IPD研发体系以及前端敏捷、中后台强支撑的体系框架强化公司创新及快速响应服务能力,推动公司持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和客户群体。公司具备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覆盖智能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所需的智能控制算法、电机控制、温控等各方面核心技术,并持续围绕底层技术、产品平台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22H1研发投入3.52亿元,同比增长50.73%。公司坚持多区域化、客户亲密的发展战略,国内外共建立10多个区域运营中心、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代表处,以提高就近服务客户能力,在国内惠州、宁波、南通以及海外印度、罗马尼亚、越南、墨西哥等多地规划工厂,实现敏捷交付,目前惠州是公司产能主力,宁波华东运营中心已达到可使用状态,产能进入爬坡期。公司将通过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及伙伴式客户服务能力提升市场份额,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储能市场需求强劲,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22年上半年储能行业呈现高景气,海外市场由于欧洲能源成本和电价逐年攀升,叠加俄乌战争加剧能源紧张,用电成本短期内快速上涨,户用储能需求呈爆发式增长,预计在用户侧储能成本下降及补贴/税收抵免政策催化下,户储市场将持续扩大,根据GGII预测,2025年户用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28GWh,行业规模约为500亿元。国内市场目前以工商业储能为主,6月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独立共享储能有望成为新商业模式,推动国内储能市场发展,CIAPS统计显示22Q2国内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为341.05MW/812.58MWh,环比增长573.37%。根据BNEF数据,2021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容量为10GW/22GWh,预计2030年增长至58GW/178GWh,CAGR达到30%。公司新能源业务聚焦储能、绿色出行等领域,为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通信基站储能、二三轮车、其它特种车辆、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领域提供包括逆变器、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换电柜、PACK等产品和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受益海外能源、户用储能需求强劲,22H1营收增速高于整体业务,低碳化历史机遇叠加公司自身技术积累及高品质产品,未来几年有望延续高增长。公司投资50亿元用于南通工业园项目,用于建设方形铝壳电芯、软包电芯、大圆珠电芯和电池PACK产线,新增产能合计电芯6GWh、PACK电池包4GWh,项目目前处于内装阶段,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新能源业务交付能力。 投资建议:拓邦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智能控制方案提供商,新能源提供第三成长动力,短期疫情与供应链压力业绩承压,中长期看智能化与能源变革驱动控制器业务稳步增长。考虑疫情及宏观经济形势对供应链和下游需求产生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为6.33亿元/9.12亿元/12.11亿元(原预测值6.73亿/9.74亿/12.82亿元),EPS为0.50元/0.72元/0.95元(原预测值为0.54元/0.78元/1.0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涨价及供应短缺风险;疫情反复风险;智能控制器下游行业应用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