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强峰

华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010522110002...>>

20日
短线
17.14%
(第484名)
60日
中线
14.29%
(第162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彤程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5-31 30.07 -- -- 33.96 12.94%
33.96 12.94% -- 详细
特种橡胶助剂与半导体光刻胶领先者,多业务布局打造平台型企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下游覆盖汽车,显示面板,半导体等领域。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电子材料、汽车/轮胎用特种材料、全生物降解材料三大业务板块。目前,公司已与多家知名下游客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渗透率在持续提升中。 国内半导体光刻胶领先企业,ArF光刻胶/EBR突破有望带动收入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光刻胶领先企业,G线和I线光刻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集成电路产线,KrF光刻胶产品种类超过20种,稳定供应国内主要芯片制造商。并且,公司ArF光刻胶的开发已实现量产。此外,公司生产的EBR溶剂拥有年产2万吨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已达到G4等级规格,其G5等级规格产品验证进展顺利。随着公司ArF光刻胶、EBR产品在客户端的出货,公司电子材料收入有望进一步增长。 拟建设“半导体芯片现金抛光垫项目”,进一步丰富电子材料产品布局基于公司长期发展规划及经营发展需要,公司子公司上海彤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27日与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投资建设半导体芯片抛光垫生产基地,协议备案投资3亿元,主要从事半导体芯片抛光垫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顺利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半导体芯片先进抛光垫25万片、预计满产后年销售约8亿元。半导体芯片先进抛光垫作为半导体制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规模,目前在研产品性能体现出较强的技术领先性,产品量产后可为公司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持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全球领先的轮胎用特种材料供应商,轮胎业务复苏可期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轮胎用特种材料供应商,其高性能酚醛树脂产品在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与全球75强轮胎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覆盖多个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同时,公司是亚洲关键的“对-叔丁基苯酚”供应商,服务于聚碳酸酯行业的顶尖客户。随着下游市场的复苏,公司轮胎用特种材料收入有望提升。 推进环保创新,战略合作巴斯夫,积极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全生物可降解材料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引领者,通过与巴斯夫的合作引进先进的PBAT聚合技术,已在上海化工园区成功落地10万吨/年的项目(实际建设6万吨),标志着其在高端生物可降解制品领域的显著进展。借此技术基础,公司开展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如农业地膜、快递包装)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同时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标准制定,展现出在解决一次性塑料污染、推进环保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已设立坚实的行业地位,为未来环保行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88/5.86/7.04亿元,对应PE为38x/32x/26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4-05-08 21.18 -- -- 22.56 6.52%
22.56 6.52% -- 详细
事件描述2024年4月23日晚,龙佰集团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7.94亿元,同比增加10.93%;归母净利润32.26亿元,同比减少5.64%。其中2024Q1实现营收72.94亿元,同比增长4.54%,环比增长12.03%,实现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64.15%,环比下降12.27%,销售毛利率28.29%,环比改善+0.75pct。 钛白粉产销提升,价格触底提升,公司业绩逐步修复2023年,钛白粉行业景气度从底部逐步复苏,价格有所反弹,公司有效提高钛白粉、海绵钛产能利用率,钛白粉、海绵钛产销量提升明显。根据百川数据,2023Q4、2024Q1钛白粉均价分别为16361.69、16063.75元/吨,环比分别变化+4.40%、-1.82%。2023年,公司生产钛白粉119.14万吨,同比增长20.36%,其中硫酸法钛白粉80.40万吨,同比增长18.18%,氯化法钛白粉38.74万吨,同比增长25.18%;共销售钛白粉115.89万吨,同比增长24.93%,其中,国内销量占比43.53%,国际销量占比56.47%。2023年生产海绵钛5.18万吨,同比增长36.05%,销售海绵钛4.70万吨,同比增长28.15%。 2023年生产铁精矿424.08万吨,同比增加16.63%,销售铁精矿433.82万吨,同比减少0.65%;生产钛精矿147.45万吨,同比增长26.14%,全部内部使用,有效保障了公司原料供应。 出口景气度提升,新产能持续推进,助力成长空间近些年,海外钛白粉厂商在成本及环保压力下,竞争力逐渐不占优势,国内钛白粉企业技术及产能双双提升,出口量逐年提升。2023年全年,国内钛白粉出口量164.2万吨,同比增长16.75%。2024.03,钛白粉出口量达到19.6万吨,同比增长29.64%,环比增长46.76%,出口价格2264.64美元/吨,环比2月增加63.29美元/吨,出口景气度进一步提升。新产能方面,龙佰矿冶公司20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建设项目目前处于环评批复阶段,云南国钛年产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智能制造技改项目二期(1.5万吨)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甘肃国钛3万吨/年转子级海绵钛技术提升改造项目二期(1.5万吨)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三期(10万吨)正在进行部分厂房建设,公司的一体化布局将进一步夯实在钛产业的地位及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垂直一体化钛产业链成本优势显著,加速布局高端海绵钛以及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有序推进,将为公司带来第二成长空间,目前钛白粉行业景气度向好,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2、44.90、53.15亿元(2024-2025前值分别为35.90、43.23亿元),同比增速为21.0%、15.0%、18.4%。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2)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4)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蓝晓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4-04-29 44.05 -- -- 53.00 20.32%
53.00 20.32% -- 详细
事件描述2024年 4月 21日下午,蓝晓科技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 24.89亿元,同比增长 29.62%;实现归母净利润 7.17亿元,同比增长 33.40%;实现扣非净利润 7.23亿元,同比增长 47.68%。 2024年 Q1实现营收 6.31亿元,同比/环比变化+25.99% / -30.84%;实现归母净利润 1.69亿元,同比/环比变化+26.35%/-14.94%;实现扣非净利润 1.65亿元,同比/环比变化+27.97%/-25.65%。 主营业务持续向好,盐湖提锂贡献显著公司 2023年营收增长主要系公司多个板块持续向好,均贡献收入增长。 收入占比前三的板块系统装置、水处理及超纯化、生命科学板块在 2023年营收分别增长 76%/22%/40%。从大项目来看,盐湖提锂大项目收入 5.2亿元,贡献营收 20.9%,同比增长85.16%,扣除盐湖提锂大项目后,基础业务实现营收 19.69亿元,同比增长 20.12%,增长稳定。 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 48.9%,同比上升 4.88PCT,毛利率增长主要系高毛利生科板块在营收结构中占比提升。 成本控制加强,财务状况稳健公司在 2023年管理费率为 4.34%,呈逐年下降趋势;销售费率为3.57%,与 2022年基本持平;研发费用为 1.47亿元,占营收5.93%,较 2022年略有下降。根据 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6.7亿元,同比下降 7.5%,主要系 2023盐湖提锂项目预收款减少,而支付税费增加;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3.12%,同比增长 0.49%,期末资产负债率 39.32%,相对于期初略有下降,有息负债较少且保持稳定,总体财务状况稳健。 2023年度计划分红 2.87亿元,占归母净利 40%,以较高红利回馈股东。 生科板块行业景气,固相载体拉动营收高增长生命科学板块受到 GLP-1市场高景气拉动,固相载体需求增长明显,拉动收入占比持续上升。 据沙利文数据, 2022年全球多肽市场 729亿美元,美国的肽类处方药市场占比超五成,预计到 2025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将达到 960亿美元, 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8.8%;预计 2030年国内 GLP-1R 激动剂市场规模约 515亿元, 2022-2030年复合增速约 26.0%。报告期内,公司固相合成载体 seplife 2-CTC 和 sieber 树脂已成为多肽企业主导品种的主要供应商。此外, Protein A 产品、复合模式填料均取得显著进展,打开未来增长空间。 研发能力突出,存量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海外市场进一步渗透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 1.47亿元,占营收 5.93%,近 5年累计研发费用投入 4.63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对盐湖提锂技术进行迭代升级,“第三代”盐湖提锂吸附剂,产品性能领先,技术优势明显,夯实公司在盐湖提锂领域优势。在水板块这一存量市场中,公司凭借高质量产品不断提升渗透率, 2023年实现水处理与超纯化吸附材料销售收入 5.13亿元,同比增长 22%, 在电子、核电领域大客户推广率趋近 70%,行业渗透率持续上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9.73、12. 12、14.5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35.6%、 24.6%、 20.0%, 对应 PE 分别为 23、 18、 1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2)下游应用领域变化风险; (3)国际局势及汇率波动风险; (4)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4-04-29 16.05 -- -- 17.60 9.66%
17.94 11.78% -- 详细
事件描述4月 25日晚,宝丰能源发布 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收 82.27亿元,同比/环比+22.19%/-5.82%,实现归母净利润 14.21亿元,同比/环比+19.89%/-19.26% ; 实 现 扣 非 净 利 润 14.82亿 元 , 同 比 / 环 比+15.79%/-17.82%,基本每股收益 0.19元。 焦炭板块承压,烯烃板块环比稳定量方面,从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焦炭的产量/销量环比-8.79/-3.99万吨,聚烯烃(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综合) 的产量/销量环比+1.79/-0.11万吨,整体变化不大。价差方面公司主营业务表现分化,焦炭板块因需求不佳盈利承压下行拖累业绩环比回落。 聚烯烃板块,一季度均价较四季度环比稍降,结合焦煤价格略有下跌,整体板块价差维持稳定。我们认为从 2024全年来看,油煤比将维持高位,内蒙古一期项目落地后,波动较大的焦化板块对公司整体盈利的影响将减弱,有助于加强盈利稳定性。 内蒙古一期项目即将落地,盈利弹性将显现该项目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协同生产工艺,烯烃总产能为 300万吨/年,是目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新项目烯烃单耗显著较原有项目降低。其次,内蒙古项目靠近煤炭原料资源丰富的内蒙古地区,将显著降低原料运输成本。内蒙项目使公司平均成本进一步降低。项目预计仅 18个月建成,预计将于 2024年三季度建成投产。内蒙项目将为公司带来较大盈利弹性, 2024年业绩迈入新台阶。此外,宁东四期 5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于 2023年 8月进入拟审批阶段,目前已纳入公司2024年年度预算,后续成长性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的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领先全行业,同时不断压缩成本,成为行业内标杆企业。 2024年内蒙古项目一期落地将显著增加公司竞争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8.09、 125. 12、 133.6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88、 9.77、 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新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 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3) 宏观经济下行。
万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4-26 10.71 -- -- 12.41 12.82%
12.08 12.79% -- 详细
事件描述4 月 19 日晚,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和 2024 年一季度报,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43.05 亿元,同比降低 15.26%; 归母净利润 7.63 亿元,同比增长 5.78%;扣非归母净利润 7.18 亿元,同比降低 0.50%。2024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9.38 亿元,同比降低 9.19%,环比降低 16.98%;归母净利润 0.98 亿元,同比降低 44.32%,环比降低 47.58%;扣非归母净利润 0.89 亿元,同比降低 49.08%,环比降低 42.70%。 公司 2023 年业绩符合预期, 2024Q1 业绩短期承压不改长期成长公司 2023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43.05 亿元,同比降低 15.26%;归母净利润 7.63 亿元,同比增长 5.78%;扣非归母净利润 7.18 亿元,同比降低 0.50%。 23 年全年业绩符合预期, 分产品来看, 功能性材料产品实现营收 33.66 亿元, 同比增长 12.25%, 毛利率 43.91%,同比增长0.99pct, 主要系下游市场景气回升产销两旺; 生物科学与医药产品实现营收 8.82 亿元, 同比下降 56.67%, 毛利率 36.22%,同比增加 1.10pct,主要系子公司 MP 公司受抗原测试剂盒产品下游需求萎缩影响盈利。2024Q1 实现营收 9.38 亿元,同比降低 9.19%,环比降低 16.98%;归母净利润 0.98 亿元,同比降低 44.32%,环比降低 47.58%;扣非归母净利润 0.89 亿元,同比降低 49.08%,环比降低 42.70%。 24Q1 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受下游终端市场需求变化影响, 营收大幅度减少;研发费用投入增加等因素,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公司多项目稳步推进, 产能规模不断扩大,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公司布局多板块业务,持续推进新项目建设,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OLED 方面,子公司三月科技于 2023 年启动了“综合技术研发中心暨新型光电材料高端生产基地项目”, 一期计划投资 1.6 亿元,二期计划投资 3.7 亿元, 以提升自主知识产权 OLED 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九目化学于 2023 年启动并积极推进“九目化学生产基地 A04 项目”,以扩增 OLED 升华前材料产能,该项目计划投资 1.45 亿元。 生物医药方面,公司“药业制剂二车间”建成投产, CDMO 产品 R-PZQ 原料药于 2023 年 12 月通过了 EMA 下的 CHMP 审批,为公司医药领域产品发展贡献力量。 功能性材料方面,公司于 2022 年启动的“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计划扩增材料产能,其中电子信息材料 1,150 吨/年,特种工程材料 6,500 吨/年,新能源材料 250 吨/年,预计 2024 年年底完工,届时将提高公司相关新材料业务的规模,优化产品和产能结构,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下游去库和新材料研发持续投入的影响, 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 年业绩预期,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97、9.22、 10.77 亿元(2024-2025 年前值为 10.54、 14.4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5%、 15.7%、 16.8%。对应 PE 分别为 13、 11、 10 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3)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24-04-25 17.46 -- -- 20.22 15.81%
20.69 18.50% -- 详细
事件描述2024年 4月 23日, 新和成发布了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51.17亿元,同比下降 5.13%; 归母净利润 27.04亿元,同比下降 25.30%, 扣非归母净利润 26.14亿元,同比下降 27.12%。 公司 2024年 Q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8.36亿元至 9.00亿元,同比增长 30%至 40%,环比增长 38.65%至 49.32%,扣非归母净利润 8.21亿元至 8.80亿元,同比增长 40.00%至 50.00%,环比增长 23.71%至32.55%。 公司 23全年业绩符合预期, 24Q1大幅增长2023年公司营收符合预期, 产销量同比上升,主营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全年业绩承压, 23Q4下游需求改善,业绩展现反弹趋势。 公司 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1.04亿元,同比增长 2.00%,环比增长14.21%, 归母净利润 6.03亿元,同比下降 1.02%,环比下降 2.42%,扣非归母净利润 6.64亿元,同比增长 0.65%, 环比增长 15.34%。 报告期内, 公司营养品板块占营业收入 65.27%,其中主要产品VE/VA/VC 价格持续走低,影响业绩, 据聚源数据, 23Q4均价达到62.74/73.84/16.33元/千克,环比下降 10.30%/12.69%/10.91%; 蛋氨酸价格自 23Q3后反弹, 23Q4均价 21.22元/千克,环比增长 18.84%,助力 23Q4业绩改善。全年来看, 公司医药化工产品产销量较上年同步上涨、库存基本稳定。 公司盈利结构持续优化, 其中主要板块营养品营收较上年降低 9.91%, 毛利率为 29.91%,下降 6.68PCT,营收占比降低 3.46%;香精香料营收较上年增长 10.34%,毛利率为 50.51%,上升 1.54PCT,营收占比增加 3.04%。 2024Q1主营产品价格回升,预期乐观。业绩增长系主要产品 VE/VA/VC季度均价有所回升, 24Q1均价为 65.44/81.78/20.57元/千克,环比增长 4.29%/10.76%/25.95%,随维生素产品价格回升,公司毛利率及业绩向好发展。 优化盈利结构, 四大板块业务持续扩张公司稳步推进项目进度,优化产品矩阵,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营养品板块, 市场需求有望好转, 全国生猪出栏价截至 4月 18日达到 15.11元/公斤,相对 23Q4季度均价有所上涨,生猪市场环境的恢复将带动饲料需求回升,预计属于刚性需求的维生素价格会得到支撑。 蛋氨酸二期年产 25万吨产能中 15万吨项目已建设完成, 装置工艺路线已打通并投入运行; 与中石化合资建设的年产 18万吨液体蛋氨酸(折纯)正在建设中;年产 4000吨胱氨酸 A4项目开工建设;年产 3万吨牛磺酸项目、年产 2500吨维生素 B5项目正常生产销售。 香精香料板块实现高毛利率, 营收占比增加,提高公司承压能力。 5000吨薄荷醇项目正常生产销售,对公司毛利率做出贡献。新材料板块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年产7000吨 PPS 三期项目建设完成, 正常生产销售, 目前共 2.2万吨/年产能; 己二腈项目中试顺利;山东产业园 HA 项目生产线已打通并有产品产出,目前产能 IPDA 年产 2万吨, IPDI 年产 1000吨,多聚体年产 3000吨,其他项目尚在报批中。 原料药板块,药品级 Q10上市,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升级产品结构,逐步发展为解热镇痛类、营养类药品以及特色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商。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51、 49.88、 63.21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36.99、43.83亿元),同比增速为 49.8%、23.1%、26.7%。对应 PE 分别为 14、 11、 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风险;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3)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4)汇率及贸易风险。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4-25 17.87 -- -- 19.72 10.35%
19.72 10.35% -- 详细
事件描述卫星化学发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 88.05亿元,同比减少 6.95%,环比-16.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3亿元,同比增长 46.55%,环比-26.73%;扣非净利润 10.63亿元,同比+38.30%,环比-19.16%。毛利率 21.66%,同比/环比+5.39pct/-1.36pct。 春节因素影响产销量, C2价差环比改善明显一季度收入同比略增, 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收入及利润环比收窄与春节因素影响销量有关。从价差来看,一季度原油价格走强,烯烃类产品价格得到支撑,乙烯 CFR 季均价格环比+5.77%。乙烷、丙烷淡季价格持续维持低位,一季度乙烷均价 19.29美分/加仑,即时价格环比-15%,丙烷均价 5331.5元/吨,环比-4.58%。乙烷裂解价差走阔明显。从 2024年来看,我们认为油价仍将保持高位震荡,美国天然气供应过剩趋势不变,公司盈利稳定向好。 2024年项目储备丰富,在建项目陆续落地公司 2024年项目储备丰富, 80万吨丁辛醇项目预计于二季度开始试车投料,投产后一部分实现丙烯酸酯单元的降本稳供,另一部分能够进行丁辛醇的调节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外售增利,目前丁辛醇市场盈利尚可。另外, 26万吨高分子乳液和 20万吨丙烯酸精酸产能也将在年内陆续贡献利润, 2024年项目储备仍丰富。 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快速推进, 打开成长空间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即将迎来落地。项目总投资约 257亿元,建成后公司烯烃产能将翻倍,进一步加强烯烃平台化优势。 2023年 6月 17日,项目与园区管委会完成签约并签署第一批租船协议。 2023年 11月 10日,项目完成省相关备案流程。 2023年 12月 29日,项目一阶段进行一次环评公示。公司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有望在 2024年上半年开启建设, 2025年底有望投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45、 71.71、 79.55亿元(出于谨慎性原则, 2026年收入利润暂未考虑 α-烯烃项目影响),同比增速为 30.4%、 14.8%、 10.9%。对应 PE 分别为 9.84、 8.57、7.73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5) 股权激励不及预期。
湖北宜化 基础化工业 2024-04-22 8.88 -- -- 13.38 46.87%
13.85 55.97% -- 详细
事件描述2024年 4月 12日晚,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营收 170.42亿元,同比下降 17.72%;归母净利润 4.53亿元,同比下降 79.06%。 其中 2023Q4实现营收 33.39亿元,同比下降 26.47%,环比下降27.52%; 实现归母净利润 0.63亿元,同比提升 356.97%,环比下降71.66%。 主营产品价格回落业绩短期承压, 下半年价格止跌毛利率逐步修复公司业绩和主营产品磷酸二铵、尿素、 PVC 价格息息相关,全年维度看, 2023年磷酸二铵/尿素/PVC 均价分别 3612.49/2445.29/5814.78元/吨, 同比分别变化-3.12/-9.06/-21.09%, 2023公司毛利率 12.66%,同比变化-6.43pct。下半年, 随着秋季备肥以及行业去库的进行,主营产品价格开始逐步触底反弹。 根据百川数据, 2023Q3, 磷酸二铵/尿素/PVC 季度均价分别为 3446.38/ 2404.19/5896.88元/吨,环比变化-2.99/ +5.08/ +4.56/%, 2023Q4, 磷酸二铵/尿素/PVC 季度均价分别为 3671.87/ 2411.66/5635.47元/吨,环比变化+6.54/ +0.31/ -4.43/%, 2024Q4公司毛利率 15.71%,环比变化+3.07pct, 四季度营收环比下降主要受到天然气供应受限,尿素例行停产检修的影响,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主要因非流动资产损坏报废产生 1.2亿元的损失。 尿素法检有望放开叠加新产能推进,公司未来成长可期2024年以来,尿素因市场需求低迷,价格处于底部震荡,当前国内外尿素仍存在套利价差,随着尿素法检放开,利好国内尿素出口, 预计化肥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新产能方面, 公司 55万吨氨醇项目已经于 2024年 1月投产, 宜昌邦普宜化新材料的精制磷酸、磷酸铁锂前驱体、硫酸镍等产品预计也于今年内投产,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井喷式增长,与之相关的化工行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此外, 为推动磷化工产业升级,解决公司与楚星公司同业竞争问题,全资子公司楚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 40万吨磷铵、 20万吨硫基复合肥节能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约 30亿元, 推动磷化工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随着主营业务趋稳价格中枢上移以及新产能、新项目陆续投产,未来公司业绩仍有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因公司今年主营产品 PVC、磷酸二铵等价格承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71、 9.68、 11.91亿元,同比增速为70.2%、 25.6%、 23.0%, (2024、 2025年前值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2、 13.68亿元, 较前值分别下调 17.27%、 29.24%) 。对应 PE分别为 13、 10、 8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3)相关政策变动风险; (4)国际贸易风险。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4-04-12 14.07 -- -- 16.44 12.60%
16.10 14.43%
详细
事件描述4月9日晚,恒力石化发布2023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48.66亿元,同比增长5.62%;实现归母净利润69.05亿元,同比增长197.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9.97亿元,同比增长473.7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98元/股。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7.04亿元,同比上升18.70%,环比下降3.14%;实现归母净利润12.04亿元,同比增长131.95%,环比下降54.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127.24%,环比下降62.25%。 成本端压力缓解,全年盈利指标同比大幅回升2023年原油价格同比回落,全年盈利同比大幅回升。炼化产品是公司最重要的盈利来源,2023年全年炼化贡献毛利222.25亿元,同比增长17.37%;PTA板块亏损9.86亿元,较2022年亏损显著缩小;新材料板块实现毛利35.47亿元,同比增长34.20%。子公司口径来看,恒力炼化/恒力石化/恒力化工分别实现净利润33.6/1.6/13.0亿元。 盈利能力指标方面,2023年整体销售毛利率11.25%,同比增长3.04pct;净利率2.94%,同比增长1.90pct。ROE为11.51%,同比增长7.12pct。 费用方面,2023全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3%/0.85%/2.28%,同比变动-0.05pct/0.00pct/+0.35pct。三费整体控制良好。研发费用率0.58%,同比+0.05pct,公司研发投入保持稳定。 2023Q4业绩环比下滑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Q4化工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盈利分化,部分产品价差回落;另一方面,原油环比三季度有小幅回落,带来一定程度的库存损失计提。2024年一季度以来,原油推涨以及需求修复,烯烃板块价差明显回暖,我们认为全年来看,原油将保持中高位震荡,PX及聚酯环节供需改善盈利有望持续较高水平,出行需求坚挺成品油盈利稳定,烯烃价差触底缓慢回升,整体盈利向好。 借助平台化成本优势,新材料项目全面开花基于炼化一体化良好现金流,公司持续增加资本开支,保证公司未来成长性。公司基于自身的C2-C4全产业链的大化工原料平台优势以及多年的研发积累,选择布局当前我国紧缺的高端涤纶、功能性薄膜、可降解材料、新能源化学品等新材料,加速“卡脖子”和“产能瓶颈”等受限环节的国产替代。 报告期内,公司众多项目取得巨大突破,公司产能持续增长。恒力化工新材料配套化工项目2023年中开始逐步投产;年产40万吨高性能特种工业丝智能化生产项目已分步投产;150万吨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项目(恒科三期)项目中15万吨/年弹性纤维、15万吨/年环保纤维、30万吨/年全消光POY和30万吨/年阳离子POY顺利投产,在聚酯差别化方面实现突破;惠州500万吨PTA全面投产,PTA年产能达到1700万吨高居世界第一位。 公司目前在建拟建项目有160万吨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已于2023年三季度逐步投产,预计2024年2季度全面投产),汾湖80万吨功能性聚脂薄膜/塑料项目(已于2023年开始逐线投产,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全投产)、30亿平米锂电隔膜项目(一期2024年陆续开始试生产)等项目均在积极推进中。随着各产品产能进一步释放,绿色创新技术不断突破,公司产业链一体化、规模成本低、生产技术行业领先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比例达到56%2023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8.72亿元(含税),本年度现金分红比例56.07%。截至2024年4月9日收盘价计算,当前公司股息率3.80%。近年来,公司维持较高的分红比例,此举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随着炼化现金流趋于稳定,其高股息属性逐渐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基于全种类原料平台优势,通过资本开支扩大规模优势,实现强者恒强,同时积极开拓下游新材料,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附加值。由于当前需求弱复苏及原油价格高位震荡的现状,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99亿元、140.34亿元和146.72亿元(2024-2025年原值为114.07亿元和146.08亿元),EPS分别为1.43元、1.99元和2.0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09X/7.26X/6.9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和煤炭价格大幅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不可抗力;宏观经济下行。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4-04-09 35.64 -- -- 37.49 3.36%
36.84 3.37%
详细
事件描述4月 1日晚间, 新宙邦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74.84亿元,同比-22.53%;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1亿元,同比-42.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56亿元,同比-44.20%。 2023Q4实现营业总收入 19.01亿元,同比-18.47%;实现归母净利润 2.14亿元,同比-32.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11亿元,同比-26.82%。 电解液盈利承压拖累公司业绩,产能扩张+一体化布局提升盈利韧性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74.84亿元,同比-22.53%;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1亿元,同比-42.50%。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国内电解液产能扩张增速,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得电解液价格下降较快。根据百川盈孚数据, 2023年国内电解液均价为3.4万元/吨,同比-59.26%;毛利 1833.76元/吨,同比-83.33%。为了应对国内电解液市场激烈的竞争, 公司致力于在国内外贴近客户布局生产基地,以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就近供应。其中波兰基地于 2023年上半年成功投产,实现了电解液欧洲本地化供应。天津基地于 2023年 6月成功投产,填补了华北区域电子化学品的空白。同时,公司在韩国、 日本设立了办事处,就近及时服务顾客。 国内重庆新宙邦锂电池材料项目、江苏省(淮安市) 5.96万吨的添加剂项目正在建设中,美国基地等正在筹建中。 随着公司产能扩张加速、溶剂及添加剂布局逐步完善,公司电解液盈利韧性将逐步凸显。 有机氟化学品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受益于 3M 退出带来的氟化液市场格局重塑, 公司 2023年氟化液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 有机氟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4.25亿元,同比+21.45%,实现毛利率 69.91%,同比+4.62pct。 公司持续完善氟化工产业链布局,围绕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产业链稳步推进海斯福、海德福两大基地项目建设, 扩产项目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二期)投产顺利,全国首条千吨级新一代环保型电力绝缘气体-全氟异丁腈产业化产线在三明海斯福试生产顺利,确保产品保持市场成本领先以及技术领先地位,为公司业务稳定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一代产品市场份额稳定,二代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销售高速增长,三代产品市场推广初见成效。 展望未来,随在建产能逐渐建成投产,可有效解决现有产能瓶颈,完善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产业链布局,公司未来有望获得更高市场份额,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电解液行业头部企业,规模化优势显著。同时,公司有机氟化学品和半导体化学品逐步进入快速放量期,未来业绩增速可观。 考虑到公司电解液产品价格下行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年预期,并新增 2026年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2.35、 16.44、 20.36亿元(原 2024年-2025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6.79、 23.5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X、 17X、13X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4-04-08 19.53 -- -- 24.34 21.03%
24.11 23.45%
详细
事件描述4月 1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1.05亿元,同比-7.28%;实现归母净利润 13.79亿元,同比-76.44%;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13亿元,同比-78.30%。 2023年 Q4实现营业总收入 61.78亿元,同比+13.27%,环比-25.73%;实现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52.67%,环比+36.85%。 公司周期产品景气下行, 全年业绩承压下滑、 Q4业绩环比修复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281.05亿元,同比-7.28%;实现归母净利润 13.79亿元,同比-76.44%,全年业绩大幅下滑。 主要原因系公司草甘膦、有机硅、黄磷、磷肥等周期性产品市场价格同比出现较大跌幅,导致产品盈利能力大幅减弱。 据百川盈孚数据, 2023年草甘膦、黄磷、 一铵、二铵、 有机硅市场均价分别为 3.25、 2.50、 0.31、 0.36、1.49万元/吨,同比分别为-47.8%、 -24.5%、 -12.4%、 -3.3%、 -36.9%。 公司 2023年 Q4实现营业总收入 61.78亿元,同比+13.27%,环比-25.73%;实现归母净利润 4.45亿元,同比-52.67%,环比+36.85%,单季度业绩环比修复。 主要原因系公司黄磷、磷矿石、一铵、二铵、有机硅等产品价格环比上涨, 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回升。 据百川盈孚数据, 2023年 Q4黄磷、磷矿石、一铵、二铵、 有机硅市场均价分别为2.48、 0. 10、 0.33、 0.37、 1.44万元/吨, 环比分别为+2.04%、 +10.39%、+19.19%、 +6.59%、 +5.58%。 专注精细磷化工发展主线,持续完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公司专注磷化工发展主线, 持续完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资源端: 目前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 4.05亿吨,磷矿石设计产能为 585万吨/年。 另外,公司建成水电站 32座,总装机容量达到 17.84万千瓦; 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13个,总装机容量 1828千瓦, 打造了行业独特的“矿电化一体” 产业链, 为公司生产提供成本低廉、供应稳定的电力保障。 产品端:公司形成了规模大、种类全、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链,现有 15个系列 591个品种,是全国精细磷产品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已形成“资源能源为基础、精细化工为主导、关联产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 未来产业链持续完善,有望全面提高资源、能源自给率, 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持续加码有机硅和电子化学品, 转型升级成长板块蓄势待发有机硅: 公司现有有机硅单体设计产能 36万吨/年,并形成下游 20万吨/年硅橡胶、 5.6万吨/年硅油以及 2500吨/年酸性交联剂产能,在建8万吨/年特种硅橡胶、 2200吨/年有机硅微胶囊(其中一期 550吨/年已建成)。基于掌握的先进生产工艺以及宜昌园区草甘膦装置的有效协同,公司有机硅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居国内前列,综合实力跃居行业第一梯队。待当前在建的有机硅新材料项目投产后,公司有机硅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电子化学品: 公司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经过 10多年发展,目前已建成 6万吨/年电子级磷酸、 6万吨/年电子级硫酸、 1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 5.4万吨/年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产能,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 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已实现中芯国际、华虹集团、 SK 海力士、长江存储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客户的批量供应。目前兴福电子正在推进 4万吨/年电子级硫酸改扩建以及 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 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等项目建设,建成后预计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受公司周期品下行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年盈利预期,并新增 2026年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3、 22.24、 24.44亿元(原 2024-2025年预测值为 21.15、 29.18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3X、 10X、 9X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川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4-04 18.04 -- -- 22.00 16.59%
22.54 24.94%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1.02%;扣非净利润7.61亿元,同比下降1.4%。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9.04%、18.26%,同比下降5.89pct、4.61pct。2023年四季度营业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63.1%;扣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70.1%。 主营产品产销齐升,磷矿石提供价格支撑2023年,川恒股份各主营产品产销量同比稳定增长,价格持续坚挺。 公司新建生产装置陆续投产,新增产品磷酸铁及磷酸,固有产品磷酸一铵产销量同比上升,产量21.6万吨,销量22.9万吨,收入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41.6%、21.3%。外销磷矿石量价齐升,产量299.2万吨,销量75.4万吨,收入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13.3%、29.4%。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磷矿石均价990元/吨,同比增长10.2%。预计2024年随着磷矿品位下降,产能有限,磷矿石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将进一步为公司产品提供价格支撑。 加码净化磷酸及磷酸铁锂,拓宽产品矩阵打开增长新空间公司定增投入磷酸项目,增资参股公司推进磷酸铁锂项目,不断拓宽产品矩阵。公司于2023年12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4025万股,发行价格为16.4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6亿元,将募集资金全部投入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生产12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项目。此次募投将加快公司磷酸产能释放,持续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丰富产品结构。公司于2024年1月8日对四川万鹏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金额3000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30%。万鹏时代由川恒股份、四川蓝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鹏云基金三方共同出资成立,依托川恒股份磷矿资源优势,从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目前已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4万吨,另有固相法磷酸铁锂二期项目6万吨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产,预计投产后总产值65亿元。2023年,川恒股份磷酸产量16.2万吨,销量15.1万吨,收入8.49亿元;磷酸铁收入3.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733.64%,均已成为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 项目有序投产,新能源转型迈上台阶公司立足向新能源产业转型的发展规划布局,着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进度、聚力新产品市场开发、优化并丰富现有产品结构。技术研发方面,公司自主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半水湿法磷酸生产成套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技术水平先进可靠、产品质量好、总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生产运行平稳等优点,相比二水磷酸技术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绿色转型方面,公司研发半水磷石膏改性胶凝材料及充填技术,提高矿山回采率,降本增效效果突出;项目投产方面,“20万吨/年半水-二水湿法磷酸及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完成,投产后将使公司新增饲料级磷酸二氢钙15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10万吨/年;“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持续优化,丰富现有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目前公司已有产能磷酸二氢钙51万吨/a,磷酸一铵26万吨/a,净化磷酸10万吨/a,商品磷酸20万吨/a。公司依托磷资源及技术优势,不断落实转型发展方向,为未来新的利润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3、11.31、13.69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8.88、12.35亿元)同比增速为23.0%、20.0%、21.0%。对应PE分别为11、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2)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4)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多氟多 基础化工业 2024-04-02 13.91 -- -- 16.38 15.35%
16.04 15.31%
详细
事件描述3月 28日晚间, 多氟多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19.37亿元,同比-3.41%;实现归母净利润 5.10亿元,同比-73.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71亿元,同比-74.15%。 2023年 Q4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1.51亿元,同比+2.90%;实现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同比-78.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63亿元,同比-71.30%。 主营产品价格下滑拖累业绩, 公司全年业绩同比大幅缩减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19.37亿元,同比-3.41%;实现归母净利润 5.10亿元,同比-73.83%, 业绩同比大幅下滑。 主要原因是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中上游材料竞争加剧,叠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降低。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六氟磷酸锂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走势;中长期来看,六氟磷酸锂行业的盈利能力将逐步分化,龙头公司凭借规模化优势、自身工艺和成本的优化有望逐步提升市占率和盈利能力,未来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材料产能+品类双提升,保障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公司锂电新材料体系目前包含三种主要产品: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和六氟磷酸钠。 六氟磷酸锂方面, 公司自主研发和改进相关工艺,通过工业级碳酸锂、无水氟化氢、三氯化磷法制备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使得该产品在纯度、品质、稳定性和成本等关键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截止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已经具备 6.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客户涵盖国内主流电解液厂商, 并出口韩国、日本、欧洲等地区,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双氟磺酰亚胺锂方面,公司现已成功开发新一代技术路线, 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开始大幅下降, 未来有望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公司目前已具备千吨级产能,新建 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预计将于 2024年建成投产。六氟磷酸钠方面,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产业化量产,目前具备千吨级产能且随时能实现与六氟磷酸锂产能的快速切换。同时,公司提供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相关研发服务,客户已经涵盖所有主流钠离子电池和电解液厂商。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六氟磷酸钠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电子信息材料产能加速释放,打造公司业绩新增长极公司近年来加大对电子信息材料的投入,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子级氢氟酸为核心,电子级硅烷为辅助, 纳米硅粉、硅碳复合材料、高纯氟气、电子级硝酸、电子级硫为补充的完善的产品体系。电子级氢氟酸方面,公司是国内首批突破 UPSSS 级(G5级别)氢氟酸生产技术并具备相关生产线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具备高品质半导体级氢氟酸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已经和众多国内外知名半导体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且通过了台积电(TSMC)认证,实现了稳定供货,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现具备年产 6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的产能,其中半导体级2万吨;年产 3万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Grade5级别)二期项目已全面开工, 未来将陆续投产。电子级硅烷方面,公司自主研究开发出四氟化硅还原法,经过多级精馏提纯后得到高纯电子级硅烷(6N 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 TFT 液晶显示器、光伏行业、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纳米级硅粉的原料,现具备年产 4000吨产能。 此外,公司还掌握了纳米硅粉、硅碳复合材料、高纯氟气、电子级硝酸、电子级硫酸等一系列电子化学品生产工艺,部分产品已经实现批量销售,生产和工艺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各类电解质锂盐和电子化学品的快速放量, 公司长期业绩有保障。短期来看,考虑到六氟磷酸锂价格从高位回落触底, 盈利能力处于低位, 我们调整公司业绩, 并下调公司评级, 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4.66、 6.19、 8.43亿元(原 2024-2025年预测值为 12.07、 16.7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 27、 20倍。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的升高; (2)客户验证进度不及预期; (3)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 (4)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中国海油 石油化工业 2024-03-26 27.20 -- -- 31.10 14.34%
32.98 21.25%
详细
事件描述3 月 21 日晚, 中国海油发布 2023 年报, 全年实现营收 4166.09 亿元,同比下降 1.33%,实现归母净利润 1238.43 亿元,同比减少 12.60%;实现扣非净利润 1251.88 亿元,同比减少 11.00%,基本每股收益 2.60 元。 经营层面良好,全年桶油成本继续下行业绩受一次性影响因素拖累,经营层面稳健。 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097.92 亿元,同比-1.16%,环比-4.32%;归母净利润 261.98 亿元,同比-20.45%,环比-22.68%;扣非净利润 294.82 亿元,同比-10.57%,环比-11.68%。 四季度盈利同比下滑受到北美地区油气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影响,全年资产减值及跌价准备为 35.23 亿元。 另外,公司 2023 年除所得税外的其他税金较 2022 年增加 29.6%, 主要是根据本年新出台的法规确认矿业权出让收益的影响。 除一次性影响外经营层面稳健。 桶油成本继续下行,凸显核心竞争优势。 中国海油凭借较低的桶油生产成本、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精简高效的人员配置降本增效,盈利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2023 全年桶油成本为 28.83 美元,同比下降 5. 13%。 公司桶油作业费用全球领先, 2023 年该项费用为 7.54 美元/桶。公司桶油折旧、折耗与摊销费用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在逐年降低,由 20 13 年的 21.03 美元/桶降低至 2023 年 14.06 美元/桶。 积极资本开支推进增储上产,储量产量增速行业领先近年来,中国海油持续践行积极的资本开支以保证增储上产战略目标的实现,坚持增储上产,布局全球的战略,自 2016 年起资本持续增长, 过去 6 年公司资本开支 CAGR 达 13.09%。 2023 年全年资本支出 1296亿元,为历史新高。 2024 年预算资本开支 1250-1350 亿元。在持续资本开支保障下,公司储量与产量增长速度行业领先。 2023 年公司石油天然气净证实储量达到 381.7 百万桶油当量, 储量寿命(含权益法核算储量)达到 10 年,连续 7 年稳定在 10 年以上,储量替代率达到 182%。 2023年油气产量为 678 百万桶油当量, 连续 5 年创历史新高, 2024-2026 年油气产量目标为 700-720, 780-800, 810-830 百万桶, 2024-2025 年产量目标较上年指引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在全球获得 9 个新发现,在国内落实多个亿吨级大油田,探获首个深煤层千亿方大气田;在海外,圭亚那项目再获亿吨级油田,以上项目为公司未来产量增长奠定基础。 2024 年,国内绥中 36-1/旅大 5 -2 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渤中 19-2 油田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神府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示范项目和海外的巴西 Mero3XM 等将有力支撑产量增长。 重视股东回报, 维持高分红率和股息率2023 年中期/末期,公司每股分派 0.59/0.66 元港币,总派息额 594.58亿港元, 支付率达到 43. 6%。从股息率来看, 按照 2023/03/22 收盘价计算,中国海油(A)股息率为 4.23%, 中国海洋石油 (H)股息率 7.05%。公司此前承诺, 2022-2024 年公司全年股息支付率预计将不低于 40% ;全年股息绝对值预计不低于 0.70 港元/股(含税),预计 2024 年将维持高分红策略。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08.26、 1577.10、 1875.14亿元(2024-2025年原值为1460.46、1533.94亿元),同比增速为13.7%、12.0%、 18.9%。对应 PE 分别为 9.22、 8.24、 6.9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 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2) 原油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3) 行业政策变化。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3-06 16.55 -- -- 18.99 12.37%
19.72 19.15%
详细
事件描述2024 年 3 月 1 日晚, 卫星化学发布公告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 以维护股东利益, 推动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技术立企,持续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公司重视打造化学新材料“生态圈”, 针对性开发聚烯烃、 聚乙烯弹性体、 POE、 EAA 等高端新材料,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其中, 公司通过外延内生攻克了高碳α -烯烃、 POE、 EAA 等新材料, 弥补国内空白。此外, 公司不断充实研发团队,构建研发创新体系,研发费用自 2021年起大幅增长, 2022 年达 12.38 亿元, 2023 年前三季度已达 12 亿元,同比上升 24.09%, 2023 上半年内公司已申请专利 50 件,获授权专利51 件。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ESG 表现优秀卫星化学创建绿色低碳“产业链”, 全年二氧化碳吸收利用达 10 余万吨,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利用; 社会责任方面, 将“为社会创税、为股东创利、为员工创收”作为企业担当, 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 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公司治理方面,架构科学合规、 权责明确、富有效率。 以投资者为本, 重视股东回报稳定科学分红为加深投资者对于公司生产经营等情况的了解,卫星化学建立公开公平、透明、多维度的投资者沟通渠道。同时,公司积极践行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最近三年累计分红 17.73 亿元,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占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16.52%。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推荐轻烃化工龙头企业卫星化学。 短期看, 2024 年一季度乙烷价格环比进一步下降, 烯烃及下游小幅回升, 乙烷裂解价差走阔。 中期看, α -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即将迎来落地。项目总投资约 257 亿元,建成后公司烯烃产能将翻倍,进一步加强烯烃平台化优势。 公司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有望在 2024 年开启建设,保证未来 2-3 年成长性。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85、 67.32、 74.86 亿元(出于谨慎性原则,暂未考虑 α-烯烃项目影响),同比增速为 62.8%、 35.0%、 11.2%。对应 PE 分别为 11.45、 8.48、7.63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及主要产品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国家及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