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3-08-25
|
6.81
|
7.17
|
0.28%
|
7.24
|
6.31% |
-- |
7.24
|
6.31%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3年中报,23H1公司实现营收 215.71亿元(+4.86%),归母净利2.13亿元(-24.02%);23Q2实现营收 119.91亿元(+7.77%),归母净利 1.19亿元(-28.87%)。 营收端保持增长,利润端承压,3D 打印结构件实现批量交付。分业务看:1)金属材料板块:铜基材料营收 206.71亿元(+4.89%), 毛利率 2.87%(-1.56pct); 钢基材料营收 3.42亿元(-19.98%), 毛利率 1.31%(-3.79pct),该板块业务虽然受到行业竞争格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及下游消费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盈利空间压缩,但整体仍维持稳健的发展。2)碳纤维复材及高端装备板块:碳纤维复材(子公司天鸟高新)实现营收 3.18亿元(+6.53%);高端热工装备及新材料(子公司顶立科技)营收及利润快速增长,实现营收 2.40亿元(+44.99%),净利润 0.42亿元(+114.93%),主要由于公司 3D 打印结构件批量交付及碳化钽涂层项目建成投产。 近三个季度业绩环比连续增长,费用端进一步改善。单季度来看,公司自 22Q3以来盈利改善趋势明确,归母净利自 22Q3出现亏损后,22Q4即实现扭亏,23Q1环比大幅增长 181.88%,23Q2归母净利恢复至 1.19亿元,环比增长 25.19%,展望下半年公司业绩有望继续改善。23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3.57%,同比下降 0.45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为 2.10%,较去年同期下降 0.5pct,主要由于测试加工费及其他研发费用大幅下降;财务费用率 0.40%(+0.03pct)主要系汇兑损失同比上升所致。 碳化钽、碳纤维复材等重点项目建设投产稳步推进。上半年顶立科技继续增加“碳化钽产业化项目”的建设投入,现已建成投产,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根据公司公告,产能全面释放后预计将贡献 2亿元左右的年产值。芜湖天鸟“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项目”一期工程现已投产,产能及市场均在磨合中,项目效益有待进一步发挥增厚业绩。 根据 23年中报毛利率、费用率变动,调整 23-25年 eps 为 0.45、0.55、0.66元(原为 0.51、0.62、0.74元),参考 23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应目标价 7.1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价大幅波动对加工费的影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3-05-09
|
7.05
|
9.31
|
30.21%
|
7.44
|
3.33% |
|
7.77
|
10.2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405.96 亿元(+8.69%),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76.43%);2023Q1 实现营收 95.80 亿元(+1.44%),归母净利润 0.95 亿元(-16.94%)。 金属材料板块盈利下滑拖累22 年业绩,但碳纤复材及热工装备板块实现快速增长。 1)金属材料板块:铜基材料营收387.58 亿元(+9.26%),毛利率2.92%(-2.03pct);钢基材料营收7.44 亿元(-22.17%),毛利率2.34%(-6.84pct),该板块毛利率下滑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受22 年下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铜价下跌及消费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选择降低加工费以保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2)碳纤维复材及高端装备板块:碳纤维复材(子公司天鸟高新)实现营收7.29 亿元(+21.63%);高端热工装备 (子公司顶立科技)实现营收 4.55 亿元(+45.08%),板块整体毛利率为41.16%(-4.38pct)。费用端,22 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均有下降,使得期间费用率下降0.81pct 至3.93%。公司全年综合净利率下滑1.19pct 至0.43%。 一季度业绩环比改善,在手订单充足。23Q1 公司实现营收 95.80 亿元,环比下降11.10%,归母净利润 0.95 亿元,环比增长181.98%。说明23 年以来,伴随经济和市场的逐步复苏,依托成本竞争优势和较好的市占率,先进铜基材料板块经营情况正逐步恢复。公司23Q1 期末合同负债3.10 亿元,同比增长29.70%,或表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订单较充足。期末在建工程达 4.59 亿元,同比增长74.89%,主要系可转债项目及顶立科技碳化钽产业化项目建设投入增加所致。 公司积极围绕项目建设,推动产能提升和产业链的延伸。报告期内,天鸟高新随着募投项目的投产,产能进一步扩充。同时芜湖天鸟“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完工,产品面向民品碳纤维热场复合材料和碳/陶刹车盘,进一步将天鸟高新的业务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顶立科技“碳化钽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产品布局。 考虑到金属材料板块盈利下滑,调整23、24 年 eps 为0.51、0.62 元(原为0.63、0.76 元),新增25 年eps 预测为0.74 元。参考23 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应目标价9.51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价大幅波动对加工费的影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9-02
|
9.48
|
--
|
--
|
11.00
|
16.03% |
|
11.00
|
16.03% |
|
详细
预制体下游需求强劲,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快发展。子公司天鸟高新生产预制体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发射器、飞机碳刹车盘及热场材料,且在碳刹车盘领域处垄断地位。天鸟高新募投项目均已建成投产,有效缓解了产能瓶颈,碳纤维业务将加速发展。异形件市场份额高,将继续受益航天工业及国防军工产业发展;刹车件受益军机队长期扩容,民航领域国产替代加速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热场材料受益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将迎来持续景气周期。公司现有模式为向下游供应预制体,在顶立科技高端装备支持下将促进公司工艺环节向下游延伸,实现自主生产碳/碳复合热场材料,盈利水平将显著提升。目前芜湖天鸟项目已经在建,一期产能400吨将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投产,碳纤维预制件业务成长空间较大。 顶立科技启动分拆上市,价值或被重估。顶立科技主要生产热工装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温合金、光伏能源等领域,对公司铜基材料及新材料业务起支撑作用,是重要的军工配套企业,盈利能力较强。顶立科技已启动分拆上市,目前已完成增资扩股,上市后整体价值有望迎来重估。顶立新材料板块碳化钽产业化项目已落地,公司成功分拆上市后,新材料业务将会进一步发力。 传统铜基材料价格优势叠加扩产战略,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进一步挖掘利润空间。我国铜材行业大而不强,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当下市场竞争激烈亟待整合;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半导体产业等提升了高端产品需求,产业升级需求明显。 公司具有管理费用低、再生资源利用能力强、营销能力强的三大价格优势:2021年管理费率仅为0.9%,用料成本低于行业水平,产销和产能利用常年接近100%,由此铜基材料业务上的利润率达到2%以上,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公司优异的产品质量叠加坚定的扩产战略,使公司有望在产业整合中占据先机,提高市场份额。行业整合后,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扩收增利,加上铜加工的高周转特性,使得公司具备充分的现金能力做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带动产业升级,逐步提高高端市场占比,满足下游需求并增厚利润空间。目前公司铜板带转型高端已有成效,2019年高端板带占比提升至43.7%;铜导体为近年发力重点,近5年销量复合增速为33.4%;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已开工建设。未来公司产能将陆续释放,预计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看好龙头地位继续巩固。 投资建议:铜基材料转型高端,新增产能释放迎来量利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提速,竞争优势突出;顶立分拆上市或将提高公司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将实现归母净利7.19亿元、9.66亿元和12.44亿元,EPS分别为0.54元、0.72元和0.93元,对应8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9、14和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8-23
|
10.77
|
--
|
--
|
11.03
|
2.41% |
|
11.03
|
2.41% |
|
详细
铜基及军工碳材料业务保持增长态势,疫情影响拖累增速。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71亿元,同比增长19.2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8.74%。 行业集中度提升&产品结构优化,铜基材料加工费料触底反弹。近年来铜加工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行业龙头话语权、议价能力提升,且铜加工费已处于历史底部,几乎没有下降空间。公司铜基材料业务正向高毛利、高附加值产品拓展,每年或将有10%左右的低端产能替换,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加工费提升将增厚公司盈利空间。 再生铜利用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低成本打造高竞争力。公司65%左右的废铜利用率位居行业前列,原材料成本优势凸显,在铜加工领域充分竞争环境下,低成本有助于公司提高行业竞争力并保持盈利能力。 铜基材料产能持续扩张,细分领域保持龙头地位。公司铜基材料21年销量已达65万吨,其中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产量约30万吨,稳居细分行业龙头地位。年产12万吨高端铜导体材料投产带来增量,22年铜基材料目标销量87.5万吨。公司募资投建的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二三期以及30万吨铜导线项目预计将于2022、2023年陆续建成投产,产能扩张进一步稳固龙头地位。 芜湖天鸟投产在即,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天鸟高新是国内唯一的军品碳纤维预制体生产企业,技术领先并拥有排他性专利。公司募投的480 吨/年飞机碳刹车预制件、650 吨/年碳纤维热场预制件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有效地缓解公司产能紧张的问题;芜湖天鸟项目投建的光伏热场碳/碳复合材料一期400吨项目预计年内即将投产,远期规划产能1500吨,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爆发点。 顶立科技经营步入正轨,独立上市在即。顶立科技已完成搬迁,生产步入正轨,且在手订单情况良好,业绩有望再上新的台阶。2022年公司继续推进顶立科技独立上市,已启动第二轮融资,分拆上市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投资建议:公司铜板带材产量国内第一,也是国内唯一的军品碳纤维预制体生产企业并向光伏热场材料领域拓展,随着新增产能释放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业绩或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公司营收有望在2022-2024年达到505.50、658.64、732.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0、7.78、9.68亿元,EPS分别为0.49、0.58、0.7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加工费下滑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市场开拓受阻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6-08
|
8.28
|
--
|
--
|
9.92
|
19.81% |
|
11.54
|
39.37% |
|
详细
“先进基础材料+军工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新增产能投放在即。公司是国内铜板带龙头企业,2021年产量达30万吨,市占率13.16%,稳居第一,铜导体、铜合金线产量30、5万吨,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0年,公司募投建设8万吨板带箔、30万吨高端铜导体、2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项目,开拓高附加值产品,预计新建产能将于2022年底陆续建成投产。2015年、2018年公司分别收购顶立科技和天鸟高新,进军高端热工设备和碳纤维材料产业,募投480吨飞机碳刹车预制体、650吨碳纤维热场预制体项目,扩张预制体产能,并于2020年成立芜湖天鸟,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处于龙头地位,产能即将进入密集投放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铜加工费有望触底反弹,高废铜利用率再添成本优势。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长期低位的毛利率以及收紧的环保、双控政策,铜加工业产能正加速出清,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以铜带行业为例,2021年CR10已达52.92%,行业龙头话语权、议价能力提升。同时,铜加工费已处于历史底部,几乎没有下降空间。公司铜基材料业务正向高毛利、高附加值产品拓展,每年或将有10%左右的低端产能替换,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综合行业趋势以及自身的产品结构升级,我们认为公司铜加工费有望迎来触底反弹;以公司为例,加工费每提升100元/吨,公司净利润将增长约6500万元,提升幅度约14.64%。公司65.48%的废铜利用率也在行业内位居前列,考虑到铜精废价差长时间处于1500元/吨上方,公司原材料成本优势凸显,增厚公司盈利空间。 新能源领域贡献可观铜需求增量,公司铜基材料业务或将受益。近些年,传统的铜下游行业需求趋稳;与之相比,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对铜的需求增长迅速,以汽车为例,每辆传统汽车耗铜23kg,而每辆纯电车耗铜达83kg。根据预测,到2025年,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桩将分别贡献198.4万吨、88.73万吨、141.12万吨、8.35万吨铜需求。公司精密铜带、高端铜导体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领域,受益于此,铜基材料业务有望放量。 公司实现军品碳纤维预制体的独家供应,业绩增长确定性高。自2018年收购以来,天鸟高新业绩持续增长,2021年实现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49.84%,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5-50%;480吨飞机碳刹车预制体、650吨碳纤维热场预制体项目一、二期均已投产,正处于产能爬坡期,2023年完全达产后,公司产能规模将达到约1700吨(军品约1000吨,民品700吨)。公司军品碳纤维预制体主要包括异型预制体及军机刹车盘预制体。公司军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1)技术优势显著,拥有多项排他性专利,军工生产资质齐全,且与顶立科技合作、互补,形成产业链协同优势;2)军品订单周期长,为保证安全性以及延续性,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且在后续的技术改进、升级中对供应商存在一定的依赖,公司已与军方合作多年,具备先发优势;3)我国军机数量已达3285架,且二代机占比较高(46.75%),军机碳刹车盘存量更换+新机列装需求可观;我国国防开支逐年提升,2021年达13795.44亿元,同比增长6.8%,GDP 比例达1.21%,仍有上涨空间。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公司已构建坚实的行业壁垒,新进入者较难进入;短期来看,天鸟高新的业绩将与产能投放进度挂钩;长期来看,业绩有望随着军工行业市场空间的扩张而持续增长。 碳/碳热场复合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公司2020年设立芜湖天鸟进军碳/碳热场复合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产能400吨,预计22年9月投产,二、三期项目计划23年启动建设,未来产能将达1500吨。全球光伏装机量稳步提升,乐观情况下,预计2025年光伏装机量达2255.6GW,新增装机量396.8GW。光伏行业的持续向好,叠加碳基热场部件市占率的提升,我们预测,到2023年,碳/碳热场复合材料需求量可达7038.4吨。公司产业链协同优势明显,相比于同行业企业,自产碳纤维预制体带来约28%的额外利润空间,“气相+液相沉积法”也使得产品密度高、材质均匀、使用寿命更长。由于行业内企业产能的快速投放,行业格局或将转向供需平衡甚至供过于求,加之硅片的大尺寸趋势,对产品性能、质量的要求更高;当行业走向存量市场竞争时,公司产品质量更佳,价格弹性更足,更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顶立科技业绩重回增长轨道,独立上市在即。顶立科技是国内高端热工装备龙头企业,在搬迁完成后,打破原有产能瓶颈,生产经营重回正轨。 2021年实现营收、利润总额3.14亿元、9750.1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3.4%、222.99%;受益于光伏坩埚需求量大幅提升,公司相关热工装备需求量增长明显,在手订单情况良好。公司技术积累、人才储备雄厚,具备承接新材料国产替代课题的能力,已成功攻克第三代半导体先驱体材料—高纯碳粉的制备工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进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已启动第二轮融资,分拆上市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铜加工行业龙头,也是国内独家的军品碳纤维预制体供应商并向光伏热场材料领域拓展,随着产能释放以及产品结构优化,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公司营收有望在2022-2024年达到520.41、727.87、834.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 11、9.15、10.20亿元,EPS 分别为0.53、0.69、0.7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加工费下降、宏观环境走弱、下游需求萎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4-29
|
6.84
|
--
|
--
|
8.10
|
18.42% |
|
10.35
|
51.32% |
|
详细
营收规模环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微降。根据公司公告,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44亿元,同比增长28.70%,环比下降-7.1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环比下降-28.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下降-,环比下降-21.75%。募投产能助力营收增长,减值准备拖累公司业绩。目前,天鸟高新募投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产能规模从4亿增长至6亿,显著提升公司营收规模。但由于应收账款减值准备增长,一季度公司信用减值损失达1800.41万元,同比增长,对业绩影响较大;并且由于疫情阻塞物流运输,铜产品运输成本上涨,公司整体毛利小幅下降至5.67%。铜基材料产能持续扩张,细分领域保持龙头地位。公司铜基材料年销量已达65.07万吨,其中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产量约30万吨(市占率达,稳居细分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募资投建的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二三期(2万吨)以及30万吨铜导线项目预计将于2022、2023年陆续建成投产,22年铜基材料目标销量87.5万吨,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龙头地位稳固。募投项目逐步放量,芜湖天鸟投产在即。天鸟高新是国内唯一的军品碳纤维预制体生产企业,技术领先并拥有排他性专利。公司募投的480吨/年飞机碳刹车预制件、650吨/年碳纤维热场预制件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有效地缓解公司产能紧张的问题;芜湖天鸟项目投建的光伏热场碳/碳复合材料一期400吨项目预计将于下半年投产,远期规划产能1500吨,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爆发点。顶立科技经营步入正轨,价值有望迎来重估。顶立科技已完成搬迁,经营已摆脱搬迁影响,生产逐步步入正轨,并且在手订单情况良好,业绩有望再上新的台阶。2022年,公司继续推进顶立科技独立上市,争取尽早完成上市前辅导和申报工作,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投资建议:公司铜板带材产量国内第一,也是国内唯一的军品碳纤维预制体生产企业并向光伏热场材料领域拓展,随着新增产能释放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业绩或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公司营收有望在2022-2024年达到520.41、727.87、834.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9.15、10.20亿元,EPS分别为0.53、0.69、0.76。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铜加工费下滑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市场开拓受阻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4-19
|
8.13
|
10.51
|
46.99%
|
8.28
|
1.85% |
|
9.92
|
22.02%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1年实现营收373.50亿元(+62.57%),归母净利5.67亿元(+106.78%);21Q4实现营收101.75亿元(+40.84%),归母净利1.60亿元(+109.87%)。 铜基+军品驱动营收快速增长,21年利润端表现亮眼。21年公司先进铜基材料营收364.28亿元(+62.60%),军工碳材料营收9.21亿元(+61.58%)。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降至6.06%(-0.92pct),但利润增速仍显著高于营收端增速,主要由于:1)各项费用率均有下降,期间费用率降至4.74%(-0.53pct);2)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减少0.69亿元(-87.34%);3)其他收益增加1.71亿元(+103.01%)。综上,21年公司销售净利率提升至1.62%(+0.31pct)。 公司积极扩产、加紧布局军品,铜基贡献营收主体,军品释放盈利潜力。21年公司多项先进铜基材料、军工碳材料项目投产,产销规模快速增长,军工碳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多项先进铜基材料扩产项目预计陆续于22、23年建成投产,芜湖天鸟的碳材料项目一期预计于22年下半年投产,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龙头地位。公司披露了22年经营目标:实现先进铜基材料营收414亿元(+13.65%),军工碳材料板块营收11亿元(+19.44%),整体归母净利7.12亿元(+25.57%)。 铜带加工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复材加工细分市场隐形冠军,积极推动子公司分拆上市相关工作。公司铜加工业务以铜板带、铜导体为主,其中铜板带生产规模全国第一(21年市占率13.2%)、全球前列,且产能利用率始终为100%。随着行业结构调整、集中度提升,公司未来市场份额和议价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子公司天鸟高新是国内极少数具备特种纤维立体编织产业化能力的企业;顶立科技是高端热工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航空航天装备产业景气度高,且升级换代过程中复材的应用比例提升明显,公司充分受益行业红利。年报显示公司正积极推进顶立科技分拆上市工作,计划年内完成股改,尽早完成上市前辅导和申报工作。 根据年报上调营收并下调毛利率,调整22-23年eps为0.53、0.66元(原为0.58、0.73元),新增24年eps为0.79元。参照22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应目标价11.0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价大幅波动对加工费的影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4-18
|
8.30
|
--
|
--
|
8.28
|
-0.24% |
|
9.92
|
19.52% |
|
详细
“铜基材料+军工新材料”双轮驱动,助力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106.78%。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业绩增长亮眼,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3.50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加,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70.14%。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铜基材料以及军工碳材料板块产销规模的持续增长,2021年公司铜基材料销量65.07万吨,同比增长20.94%,军工新材料实现营收9.21亿元,同比增长61.67%。 公司是国内铜板带材龙头企业,新增产能释放临近。公司铜基材料业务涉及高精度铜板带、铜导体材料、铜合金线材,其中2021年生产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产量30万吨,市占率达,稳居国内第一;同时,公司在铜合金线、高端铜导体领域也处于细分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募资投建的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二三期(2万吨)以及30万吨铜导线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投产,进一步巩固公司龙头地位。 碳纤维预制体绝对龙头,积极拓展民品市场。天鸟高新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军品刹车预制体生产的企业,技术领先并拥有排他性专利,产品包括刹车预制体材料、热场预制体以及异形预制体产品。天鸟高新订单充足,2021年实现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公司募投建设480 吨/年飞机碳刹车预制件、650 吨/年碳纤维热场预制件项目,未来产能有望达1700吨。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民品市场,设立芜湖天鸟,投建光伏热场碳/碳复合材料项目,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高端热工装备业绩增速亮眼,子公司分拆上市在即。顶立科技是国内智能热工装备龙头,于2021年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顶立科技已完成搬迁,生产逐步步入正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0.98亿元,同比增长222.99%。 2022年,公司将着力推进顶立科技拆分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铜板带材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军品刹车预制体生产企业,随着新增产能释放以及公司在民品市场的拓展,预计公司营收有望在2022-2024年达到520.41、727.87、834.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9.15、10.20亿元,EPS分别为0.53、0.69、0.7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加工费下滑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市场开拓受阻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2-01-21
|
11.83
|
--
|
--
|
11.42
|
-3.47% |
|
11.42
|
-3.47% |
|
详细
21年业绩预计翻倍。公司于1月12日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5至6亿元,同比增长100.55%-118.78%;实现扣非净利润3.8至4.3亿元,同比增长68.3%-90.44%。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铜基材料产销量的上升,以及军工碳材料和特种装备下游的旺盛需求。 三大业务稳步发展助推业绩创历史新高。2021年,随着公司铜板带产能置换以及智能化改造完成,铜基材料板块实现年产量约65万吨,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一,铜基材料板块业绩持续增长。天鸟高新募投产能建成投产,并且积极开拓除军品外的民品市场,飞机碳刹车盘预制体以及热场材料预制体赋予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顶立科技搬迁完成,高附加值、高毛利的热工设备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顶立科技拆分上市也在不断推进,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业绩爆发窗口期临近。未来2-3年内,公司将会不断投放新的产能。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二三期(2万吨)以及30万吨铜导线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投产,进一步巩固公司铜板带材行业龙头地位;芜湖天鸟1500吨热场材料将逐步建成投产,完成公司在热场材料产业链上的拓展;天鸟高新计划新建工厂,进一步扩张产能。随着募投产能的逐步释放,我们预计公司营收规模未来将会显著增长,业绩爆发窗口期即将来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铜板带材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我们预计公司营业收入有望在2021-2023年达到456.34、520.41、727.88亿元,EPS分别为0.43、0.53、0.69。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铜加工费下滑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1-08-31
|
12.60
|
--
|
--
|
14.43
|
14.52% |
|
14.43
|
14.52% |
|
详细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58亿元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近日公司发布 2021年中报,H1实现营业收入 172.53亿元,同比增长 83.66%;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 322.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4亿元,同比增长457.90%。Q2单季实现营收 99.16亿元,同比增长 80.52%;实现归母净利润 1.38亿元,同比下滑 11.24%,环比增长 14.6%。公司预告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3.58-4.08亿,同比增长 80.67%-105.90%;Q3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 1-1.5亿,同比增长-27.07%-9.4%。公司 H1综合毛利率 6.27%较 2020年全年下降 0.71pct,主要原因在于 1)今年铜价大幅上涨导致营收增速超过毛利增速 2)运输费、包装费、安装调试费按新会计准则由销售费用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列报。整体而言,公司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募投产能陆续投产 将为公司业绩成长增添新动力:2021年 H1公司实现铜基材料销量 31.13万吨,同比增长 31.29%,实现全年经营计划(61.3万吨)50%目标。项目方面:年产 12万吨铜导体材料项目一期于 2020年6月投产,二期计划 2021年投产;天鸟高新募投产能预计 2021年底建成,2022年基本实现达产;30万吨铜导体材料一期已开工建设,其他可转债项目预计均于今年开工,2023年前后建成投产。随着公司新项目陆续释放产能,公司在铜加工行业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同时为公司长期成长增添新动力。 顶立科技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分拆上市逐步推进:顶立科技是国内智能热工装备龙头,于 2021年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7671万元,较 2020年全年 2694万元增长显著(主要受到疫情以及厂房搬迁影响)。2020年公司正式启动顶立科技分拆的准备工作,目前已按照总体方案逐步落实顶立科技股改工作,于2021年 7月 30日完成增资扩股工作(目前楚江新材持股 71.4285%)。若顶立科技顺利完成分拆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一轮价值重估。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0.49元/0.56元/0.67元,对应 PE 分别为 24/21/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恶化,铜加工材加工费下滑,项目推进不及预期,产能消化不及预期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1-08-27
|
10.88
|
--
|
--
|
14.43
|
32.63% |
|
14.43
|
32.6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72.53亿元,同比增长83.66%,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322.44%,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457.90%。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业务发展迅速,净利率稳步提升。上半年营收172.53亿元,同比增长83.66%,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加322.44%,主要原因是先进基础材料及军工新材料两大业务板块营业规模持续增长,毛利额同比增加。毛利率6.27%,同比微降0.66pct,主要系铜价上涨和运输费、包装费及安装调试费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所致,期间费用率1.60%,同比下降0.95pct,净利率1.59%,同比增长0.81pct。存货22.91亿元,同比增长34.37%,合同负债1.59亿元,同比增长46.17%,表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正积极备产备料,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产销两旺,双轮驱动。基础材料及新材料两大板块产销规模持续增长,“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全面达产,铜基材料实现销量31.13万吨,同比增长31.29%;钢基材料实现销量8.23万吨,同比增长11.44%;高端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及制造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42.64%。 拥抱军工行业高景气,未来业绩可期。公司主要有基础新材料和军工新材料两块业务,是国内先进铜基材料龙头,市占率10.49%,国内居首,未来募投项目持续推进提高产能。公司依托天鸟高新和顶立科技两家子公司,积极开展毛利率高的军品业务,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目前新项目陆续投产,产品逐渐放量,伴随军机批产以及C919飞机取证运营,公司业绩可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4亿元、7.82亿元以及9.6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7元、0.59元及0.7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倍、18倍及15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2)订单波动风险;3)扩产进度不及预期;4)公司盈利不及预期。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1-04-29
|
8.05
|
10.27
|
43.64%
|
8.29
|
1.72% |
|
9.86
|
22.48% |
|
详细
20年营收同比+34.76%,受疫情、期间费用、减值等影响当期业绩,21Q1业绩实现+222.75%的增长。20年营收同比+34.76%,但归母净利同比下降40.51%,是由于 1)铜加工和热工装备业务毛利率下滑 2)铜基募投项目盈利能力尚未显现 3)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幅增长 4)子公司顶立订单交付受疫情和产区整体搬迁影响,净利润为 0.27亿元(-59.19%)。公司净利率下降1.50pct,主要由于计提存货跌价 0.78亿元(21Q1已冲回)和毛利率下降(-0.71pct)。子公司江苏天鸟实现净利润 1.50亿元(+34.22%),说明公司纤维复材业务增长强劲。由于铜基募投项目逐步盈利、军品业务订单充足以及存货跌价冲回,21Q1业绩同比大幅+222.75%。 军品业务占比大幅提升,公司加紧布局扩产,为军品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基石。 20年年报显示军工新材料实现归母净利 1.56亿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比重大幅提升(57%,去年为 37%),军品业务已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贡献和增长点。 公司新设芜湖天鸟,旨在推动碳碳复合材料全产业链形成,全部布局军工新材料。此外今年碳材料募投项目预计建成投产,为军品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 2021年经营目标:全年实现营收 284亿元(+23.62%),归母净利 6.05亿元(+120.61%)。 铜带加工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复材加工细分市场隐形冠军,积极推动子公司分拆上市相关工作。公司铜加工业务以铜板带、铜导体为主,其中铜板带生产规模全国第一(20年市占率 11.9%)、全球前列,且始终保持 100%的产能利用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集中度提升,公司未来市场份额和议价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子公司天鸟高新是国内极少数具备特种纤维立体编织产业化能力的企业;顶立科技是高端热工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航空航天装备产业景气度高,且升级换代过程中复材的应用比例提升明显,公司充分受益行业红利。年报显示公司正积极推进顶立科技分拆上市工作。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 20年铜加工毛利率下滑,我们调整 21-22年 eps 为 0.45、0.58(原为0.48、0.57元),新增 23年 eps 为 0.73元。参照 21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应目标价 10.95元,维持买入评级。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1-04-28
|
7.90
|
--
|
--
|
8.29
|
3.63% |
|
9.57
|
21.14% |
|
详细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 2020年度业绩下滑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 229.74亿元,同比增长 34.76%,公司实现归母净 利润 2.74亿元,同比下降 40.51%,扣非归母净利润 2.26亿元,同比下 降 24.16%。 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9亿元。业绩 下滑主因受疫情影响,公司金属材料产品和热工装备产品毛利率下滑, 募投项目处于达产过程,盈利能力尚未显现。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3.38亿元,同比增长 88.09%,归 母净利润 1.20亿元,同比增长 227.7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59亿元。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铜基材料,碳纤维材料和热工装备盈利能力强 2020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润 16.03亿元,同比增长 22.25%,铜基材料 仍然是公司主要盈利来源,实现毛利润 12.37亿元,占比 77.15%。高端 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毛利润 2.99亿元,同比增长 29.69%,占比 18.63%,毛利率 52.41%,维持在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 给予“增持”评级 考虑到公司铜基材料募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碳材料建设项目即将建成 投产,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 357.47/400.37/447.91亿元, 同比增速 55.6/12.0/1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6/8.01/9.84亿元,同 比增速 146.5/18.6/22.7%,摊薄 EPS 分别为 0.51/0.60/0.74元,当前股 价对应 PE 为 15.4/13.0/10.6X。 公司是国内铜板带龙头企业,巩固发展 铜基材料的同时,向碳/碳复合材料和高端热工装备龙头迈进,随着募投 项目逐步达产,公司将迎来加速成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0-11-02
|
9.78
|
--
|
--
|
10.25
|
4.81% |
|
10.25
|
4.81% |
|
详细
三季度业绩保持正增长研发费用增加对利润造成短期影响: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50亿元,同比增长34.35%;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44.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41.85%。三季度公司经营情况逐渐恢复,单季实现营收63.56亿元,同比增长33.80%;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7.50%,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公司营收规模较二季度单季有所提高,但净利润不及二季度,主要在于公司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2.48亿元,环比增加0.67亿元,对利润造成短期影响。 新产能陆续投放业绩有望再上新台阶:公司“铜板带升级改造项目”已顺利投产,达产后将新增产能7.5万吨;“12万吨铜导体材料项目”一期已于6月份投产,二期将于2021年建成投产;天鸟高新募投项目第一批厂房已完成建设,预计四季度设备进厂,2021年投产;可转债募投约40万吨铜加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将于年内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前后投产。随着公司新产能陆续投放,公司业绩有望再上新台阶。 重启股份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10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以1.5-3亿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股,用于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是去年回购计划的延续,前次由于信息披露密集、股价长期高于回购价格上限等原因,原计划回购4-6亿元,最终仅回购2.79亿元。本次回购完成后,公司或将于明年启动新一轮股权激励,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 顶立科技分拆上市提上日程预计年内完成股改:子公司顶立科技是国内智能热工装备龙头,目前着力深耕军工新材料领域,满足分拆上市条件。 公司于2020年6月29日召开董事会,正式授权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顶立科技在境内上市,目前该项工作已按照总体方案要求逐项落实,计划于年内完成股份制改造、战投入股等工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26元/0.45元/0.4元,对应PE分别为38.25/22.08/20.9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盈利能力下降,项目推进不及预期,产能消化不及预期,顶立科技分拆上市受阻
|
|
|
楚江新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0-10-30
|
9.78
|
--
|
--
|
10.25
|
4.81% |
|
10.25
|
4.81% |
|
详细
收入保持稳健增长, 毛利率恢复且 Q3单季度同比增长 1.18pct。 前 三季度,公司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较大。 公司 2020Q3单季度实现 收入 63.56亿元,同比增长 33.80%;实现归母净利润 1.37亿元, 同比增长 1.13%,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 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规模同比增加 1.32亿元,增幅达 113.65%。 从毛利率来看,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 7.51%, 同比略降 0.28pct,但 2020Q3单季度毛利率达 8.36%,高于去年同期 1.18pct。 先进基础材料持续扩产,公司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是国内先 进铜基材料龙头,市占率 10.49%,国内居首,目前国内铜板带行业 集中度低,公司积极扩产推动行业整合,未来市占率目标为 25%-30%。目前公司各募投项目正有序推进,未来市占率有望逐步 提升,且随着规模提升毛利率也有望逐步提高,进而增强该业务盈利 能力。 军工新材料高成长,有望持续受益于导弹和军机等领域的高景气。 公司军品新材料业务高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63亿元,同比 增长 14.07%;实现净利润 1.00亿元,同比增长 54.18%。 1)子公 司天鸟高新在碳纤维预制体方面实力雄厚,主要产品包括特种纤维异 形预制件(占比 50%以上)、碳纤维刹车预制件(约 20%)、碳纤维 热场预制件(约 20%)以及为飞机制造用的碳纤维布等配套产品,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特种纤维异形预制件应用于固体 火箭、导弹的发动机的喉衬、喷管,特种飞行器头锥、机翼前缘等, 公司有望受益于固体火箭、导弹等新型号的批产;刹车预制件批量配 套于我国高性能运输机、战斗机、轰炸机等所有型号系列军机,以及 国产大飞机等民航客机,随着航空装备上量,公司面临较大成长空间, 且高铁和汽车碳刹车领域未来也有望成为增量空间。 2)子公司顶立 科技是国内顶尖的材料热加工装备企业,产品涵盖特种粉体材料,碳 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装备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国内大运载火箭、航天飞机、航天飞行器、 C919大飞机 等项目的实施,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 2020-2022年公司归母 净利润分别为 5.90亿元、 7.04亿元以及 7.76亿元,对应 EPS 分别 为 0.44元、 0.53元及 0.58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2倍、 19倍及 17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 2) 订单波动风险; 3)扩 产进度不及预期; 4)公司盈利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