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邹杰 9
维信诺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9 6.85 -- -- 9.40 37.23%
9.40 37.23% -- 详细
2024年 1月 31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 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57亿至 60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 35.8亿至 39.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 36.48亿元至 40.48亿元。 2023年四季度,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环比大幅增长,产品销售毛利稳定提升,但全年受限于行业整体压力和价格波动,营业收入受到一定影响。 对于上述业绩公司表示,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承压, AMOLED 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行业利润处于低位水平。 2023年公司以头部客户中高端机型 OLED 显示产品为重点方向,积极拓展更多品牌产品导入。 CINNO 数据显示, 2023年度公司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及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 【评论】 国产 OLED 屏持续渗透,折叠屏需求旺盛。 OLED 面板在手机上的应用不断增加, TrendForce 集邦咨询预计 2023年 OLED 面板手机渗透率将超 5成。 OLED 面板供应商方面,中国正在挤压韩国厂商份额,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UBI Research 数据, 2023Q3韩国和中国智能手机 OLED 出货量市场份额分别为 57.6%和 42.4%,预计 2025年中国手机 OLED 市场份额将到 54.8%超越韩国。除国产化替代,折叠屏手机为柔性 OLED带来旺盛需求, Omdia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 2023年中国大陆 OLED 厂商折叠屏出货量为 800万块,到 2024年将达到 1300万块。 OLED 面板艰难时刻已过,价格回暖。 根据 CINNOResearch 市场研究机构数据, 2023年刚性 AMOLED 面板 1月-8月连续八个月价格下降,累计降幅达 24%,柔性 AMOLED 面板 1月-8月连续八个月价格下降,累计降幅达 33%。进入四季度,在需求景气度回升同时供应持续紧张的情况下, OLED 面板整体价格小幅上涨。我们预计 2024年终端需求依然积极, OLED 面板价格有望持续反弹。 收购合肥维信诺 40.91%股权进展顺利,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对合肥维信诺进行并表,公司营收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稼动率和产能爬坡顺利,供需共振, OLED 面板价格回升,公司迎来量价齐升的收获期。 由于消费电子终端在2023年承压,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行业和公司利润处于低位。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27/114.60/193.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9/-19.81/4.10亿元, EPS分别为-2.63/-1.43/0.30元。同时,我们看好OLED面板在手机中渗透率提高, OLED面板国产替代和折叠屏带来的旺盛需求。此外, OLED面板价格已出现复苏迹象,叠加公司产能爬坡与稼动率提高,我们预计公司即将迎来量价齐升的阶段,维持“增持”评级。
维信诺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15 11.89 14.42 105.12% 12.30 3.45%
12.30 3.45%
详细
公司深耕 OLED 行业二十余年。 OLED 面板在智能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空间持续扩容。公司在手机 AMOLED 面板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二,技术实力强,业绩成长空间大。 OLED 面板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和 LCD 相比, OLED 具有更轻薄、能耗更低、响应速度更快、显示画质更优异等优势。 作为 OLED 面板的主要应用领域,智能手机中的 OLED 面板渗透率近年来快速提升, 根据 TrendForce,全球智能手机 OLED 渗透率从 2018年的 29.2%提升至 2022年的 47.7%。预计 2023年 OLED 有望达到 50.8%。 手机 OLED 出货量领先,供应多款高端机型公司在折叠、中尺寸、高刷新率、新型像素排布、屏下摄像、低功耗等创新技术的产品中持续发力,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根据 CINNO Research 数据,2023年上半年,维信诺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二,其中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市场份额 9.6%。 今年7月荣耀发布了新一代超轻薄旗舰折叠屏手机 Magic V2, 维信诺凭借多项创新技术, 在厚度/功耗/光学性能上助力 Magic V2实现新的跃升。 技术实力强劲, ViP 技术引领产业创新公司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 2023年 5月,公司在 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上,全球首发维信诺无金属掩膜版 RGB 自对位像素化技术——维信诺智能像素化技术,简称 ViP。 该项技术具有更好的视角视觉性能、更短的产品开发周期、更好的低灰阶画质等 7大优势。 公司在光刻像素图形化、辅助阴极、独立 OLED 器件、独立封装等多个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已拥有核心专利近百件。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6.57/101.66/121.17亿元,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2.41%/32.77%/19.19%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28.56/0.00/1.52亿元, EPS 分别为-2.06/0.00/0.11元。 可比公司 24年平均 PB 为 2.16倍,鉴于公司是国内 OLED 面板领军企业,技术壁垒较高,我们给予公司 24年 1.2倍 PB,目标价 14.4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供应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风险。
毛正 10
维信诺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6 10.85 -- -- 12.83 18.25%
12.83 18.25%
详细
维信诺发布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1.19亿元,同比下降 14.79%;归母净利润亏损25.39亿元,同比亏损幅度扩大。经计算, 2023年 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4.26亿元,同比增加 0.25%;归母净利润亏损 9.04亿元,同比亏损幅度增大。 投资要点 2023Q3营收同比增长,静待行业复苏2023年第三季度,受益于手机头部客户产品热销,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0.25%。费用端,第三季度公司费用率有所上升,销 售 费 用 率 、 研 发 费 用 率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同 比 增 长0.22pct、 3.42pct、 0.92pct。目前终端需求旺盛,国内柔性OLED 供应紧张,智能手机 OLED 价格开始上涨,行业逐步从底部调整至温和复苏。 深度绑定头部客户,积极拓展汽车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柔性 OLED 手机领域供货国内多家头部品牌客户,与荣耀、小米、 OPPO、 vivo、华米、中兴、努比亚、摩托罗拉、谷歌等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的头部品牌终端厂商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 此外,公司重点布局车载显示业务,目前已与数个汽车品牌合作研发推进定制化的 OLED 车载显示产品,并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红旗·维信诺联合创新实验室",推进车载显示量产应用。 新技术持续突破,全球首发 ViP 技术公司持续强化研发创新,推进技术突破。今年 5月份, 公司全球首发无精密金属掩膜版 RGB 自对位像素化 ViP 技术,是超高性能、全域尺寸、敏捷交付的 AMOLED 量产升级方案。目前 ViP 已经打通了关键工艺环节和工艺验证,完成了量产工艺集成,预计 2024年内实现出货。公司参股的成都辰显先后研发出中国大陆首款 TFT 基无边框 14.5英寸 Micro LED 拼接箱体和国内首款 P0.5TFT 基无边框 29英寸 Micro LED 拼接屏,同时启动了 Micro LED 量产线的建设工作,目前屏体巨量转移良率已提升至 99.995%。 拟增发股份深入布局中小尺寸 AMOLED 产线公司已经建设完成昆山 G5.5产线(产能 1.5万片/月)和固安 G6全柔产线(产能 1.5万片/月)两条屏体产线,产线良率、稼动率稳步提升,产能持续释放。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40.91%股权,旨在提升中小尺寸 AMOLED 产能以及主流产品的全品类覆盖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提升整体 AMOLED 出货规模、拓展下游客户和新型应用领域、抢占并巩固 AMOLED 国内领先身位。 盈利预测不考虑增发, 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89.80、109.09、 148.25亿元, EPS 分别为-0.97、 -0.28、 0.03元,当前股价对应 PB 分别为 1.4、 1.5、 1.5倍。 公司是全球AMOLED 显示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今年以来新技术持续突破,随着头部客户产品热销以及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前景广阔。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增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竞争加剧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维信诺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9-09 6.87 -- -- 7.03 2.33%
7.03 2.33%
详细
2022上半年营收稳步增长。公司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4.11亿元,同比增长 23.72%,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 OLED 产品销售增加。2022年上半年,OLED 产品营收 32.23亿元,同比增长 20.13%。 首次供货华为高端机型 Mate 系列。维信诺和京东方为华为 Mate50系列供应柔性 AMOLED 屏幕。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 OLED 面板出货约 6691万片,全球市占率约 25.2%,同比增长约 4个百分点。随着国内 OLED 面板厂的产能释放以及终端品牌对国内 OLED 面板厂的认可度提升,高端机型将加速导入国产屏。 国产 OLED 龙头企业。公司聚焦新型显示业务,研发、生产和销售 OLED小尺寸、中尺寸显示器件,以及 Micro LED 产品。公司与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努比亚、华米等国际领先的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头部品牌客户保持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头部客户份额持续提升,产品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调整。根据 CINNO 数据,2022年上半年,公司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四,其中第二季度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市场份额占比为 7.7%。 三条产线助力柔性产品出货量提升。AMOLED 三条产线大规模量产:昆山第 5.5代 AMOLED 生产线继续保持高稼动率、不断优化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毛利率水平;固安第 6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产能稼动率进一步提升,运营水平持续精进;合肥第 6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广州增城柔性模组线持续对品牌客户的量产交付,产能稳步爬升。 积极布局车载领域。公司通过透明 A 柱、柔性贴合等方案对车内“第三空间”的安全性、娱乐性和美学设计方面进行颠覆性提升。目前已推进与客户的联合研发和产品验证。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70.44/138.06/242.99亿元,同比增长55.0%/96.0%/76.0%,净利润分别为-16.42/-16.47/0.74亿元。当前价格对应 2022年的 PE 为-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维信诺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2-16 12.69 -- -- 12.63 -0.47%
12.63 -0.47%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公司国显光电、霸州云谷拟与广州国显签署《技术许可及服务合同》;公司公告其合肥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于2020年12月7日在合肥成功点亮。 提供技术许可,公司、广州国显互利双赢公司拟对广州国显许可的技术为控股公司国显光电、霸州云谷所持有的第6代柔性AMOLED模组生产线的专有技术,包括国显光电142件专有技术以及霸州云谷60件专有技术。我们认为,模组生产对技术、经验要求较高,国显光电由2012年创立到2015年实现量产经历了3年建设期。公司凭借二十余年的经验积累、研发投入,技术优势明显,本次向广州国显提供技术许可,将大幅缩减国显模组产线投产时间,实现其2021年试生产;同时,国显作为公司屏体生产的下游配套产线,预计2025年满产后产能约为5,223万片,将推动公司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保障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 公司积极扩产提升市占率,新产线有望引入新客户公司合肥6代线设计产能为30K/月,产线建设进度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预测合肥产线将配置On-Ce技术并布局LTPO工艺,实现高端显示需求:预计On-Ce触控显示一体化将是固安产线的延续升级,有效减少30%以上的屏体厚度;LTPO工艺作为低功耗技术,拥有10Hz-120Hz的自适应刷新率,预计将节省10%左右的电量,为终端客户重点研发的显示技术。我们认为,公司合肥6代线将完善其高端产品的布局,预计产线投产后将实现新客户、新产品的突破。 公司昆山5.5代线和固安6代线计划产能分别为15K/月及30K/月,目前均进展良好,良率、稼动率持续提升;根据公司目前的产能计划测算,预计2023年公司OLED市场份额有望达10%左右。 AMOLED需求旺盛,公司迎来黄金时代用户对手机屏幕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5G时代对人机交互的显示效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AMOLED具有更高的色彩饱和度、可柔性弯曲及低能耗等特性,在显示领域的优势明显,需求将不断提升:据Omdia统计及预测,2020年全球AMOLED市场需求为6.01亿片,预计到2027年需求量将突破10亿片,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维信诺自主研发OLED技术20余年,优势明显,承担多项国际标准定制,在行业享有话语权。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自身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产能释放以及与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公司将在OLED领域大放异彩。 投资建议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我们暂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0.25、2.68和5.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1、0.20和0.43元,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PE为65倍。 对应2021年PB为1.07倍,公司仍处于产能扩张期,从PB角度看远低于行业长期平均水平2.05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与国显合作有望推动产能的进一步释放,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和新产品导入不及预期的风险。
维信诺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0-28 13.20 -- -- 14.25 7.95%
14.25 7.95%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09亿元,同比增长6.63%;归母净利润亏损0.27亿元;EPS-0.02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营收持续改善,产能释放迎拐点。 公司营收持续改善,2020Q3实现营收8.44亿元,同比增长9.82%,主要原因为AMOLED成功导入新产品。公司业绩亏损主要受到投产初期设备折旧等影响,预计满产后业绩有望逐渐实现盈利。 2020H1公司OLED全球份额为3.3%,AMOLED全球份额为2.5%,位居全球第四。目前公司昆山5.5代线和固安6代线进展良好,良率、稼动率持续提升;合肥6代线建成后有望导入新的大客户,预计未来两年公司营收将实现翻倍式增长。公司5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募集50亿元投资6代线AMOLED升级项目,继续扩大产能规划,预计2023年公司OLED市场份额有望达10%左右。 (二)OLED渗透率提升,公司未来成长可期。 未来两年OLED产品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手机方面:据WitsView统计,2019年OLED手机渗透率为31%,预计到2023年渗透率将提升至50%以上。可穿戴设备:5G时代智能手表、VR/AR将迎来快速发展,产品对屏幕性能要求较高,有望推动OLED渗透率的提升。汽车方面:仪表盘、显示屏等OLED面板占比不断提升,据UBI预测,到2022年车用OLED渗透率将提升至20%以上。 公司深耕OLED行业20余年,拥有相关专利超过8,000件,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产品技术优势明显。目前公司与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厂商合作稳定,汽车领域已经渗透到合众等厂商,随着产能释放以及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公司有望实现高速发展。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0.25、2.68和5.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1、0.20和0.43元,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PB为1.09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PB2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OLED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技术优势明显,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中长期成长空间广阔,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OLED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
黑牛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6-09-15 22.90 -- -- 23.80 3.93%
23.80 3.93%
详细
投资摘要 巨量定增预案公布,国有OLED 领军企业拟登陆资本市场。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0亿元用于进军OLED 产业,此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完毕后,国显光电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子公司。国显光电是大陆在OLED 领域的领军企业,在低成本技术、OLED 材料国产化应用等领域承担国产品牌领头羊的角色。 充分受益OLED 需求爆发,大幅推进国产化进程。受智能手机性能升级的带动,OLED 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期。据UBI RESEARCH 预测, 到2020年整个AMOLED 市场销售金额将达到717亿美元,2016-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9%。公司增发完成后将充分受益OLED 需求的爆发。借力资本公司可望带动配套关键OLED 材料等产业国产化。 打破硬件创新瓶颈,柔性电子时代来临。柔性AMOLED 产业的成熟将打破目前硬件创新的瓶颈。目前三星、苹果均发布了柔性手机的专利。联想等品牌更是率先发布了折叠手机样机。品牌手机厂商的纷纷布局明确了柔性显示作为未来消费电子创新升级的方向。我们认为柔性与轻薄化是未来消费电子升级的明确方向。柔性显示产业链的成熟将大幅推进配套的二维TFT、柔性触控等新型半导体器件的产业化进程。随着AMOLED 产业的爆发,石墨烯、二维半导体等配套柔性电子产业链将迎来发展良机。 给予“买入”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在OLED 领域的布局,收购完成后, 借助国显光电行业领军的地位,公司可望长期受益OLED 产业链的爆发。假设增发完成的情况下,考虑股本增加,预估16-18年EPS 为-0.03/0.01/0.28,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OLED 产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市场需求放量不及预期。
黑牛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5-12-07 19.25 25.00 88.39% 22.06 14.60%
22.06 14.60%
详细
黑牛食品的主营业务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截至15年Q3,收入同比-18.26%,毛利同比-71.43%,毛利率同比下降22.73pct。利润方面,15年一直保持负值,前三季度已经亏损1.59亿元。 高管悉数离职:黑牛食品原主业豆奶粉、营养麦片经营承压,加上近两年预调鸡尾酒运作不算成功。12月2日,公司董事长林秀浩、董事黄树忠、何玉龙、陈茹女士辞职,朱少芬辞去证券事务代表辞职。 n 控股股东发生变化;11月7号,控股股东林秀浩(林秀浩持股2.04亿股,占比43.41%)以8.29元/股(公司整体作价39亿),转让5095万股给西藏知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占总股本10.85%,转让金额4.22亿,同时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间接持有8905万股,即知合资本拥有权益股份1.4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9.82%。王文学成为实际控制人。 多家子公司剥离:近日,公司公开拍卖转让陕西黑牛100%股权、苏州黑牛100%股权、辽宁黑牛100%股权广州黑牛、安徽黑牛部分生产设备。目前还有揭阳和部分募投项目在上市公司。 新控股股东实力强劲:新控股股东王文学旗下资产众多、且其整合资源能力也很强,除了华夏幸福以外,目前仅黑牛食品一家二级市场运作平台。根据新控股股东过去资本运作经验和实业运作经验以及黑牛食品股权、管理层变化速度之快,我们认为未来新控股股东以黑牛食品为平台整合资源的可能性较大,若整合成功,黑牛食品空间较大,建议买入。 投资建议 考虑到新控股股东旗下资产众多、资本运作能力强,除了华夏幸福以外,目前仅黑牛食品一家二级市场运作平台,建议买入。 风险提示 后续资本运作低于预期/业绩预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黑牛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5-09-23 9.61 -- -- 10.20 6.14%
21.36 122.27%
详细
投资要点: 近期我们在广深地区对TAKI的铺货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和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深入交流,结合TAKI目前市场实际情况以及对鸡尾酒未来发展前景和竞争格局的预判,我们认为TAKI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条件,未来发展前景可以期待。 六、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基于审慎性,暂不考虑增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预测2015/16/17年EPS分别为-0.21/0.02/0.39元,鉴于看好TAKI未来发展前景,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七、风险提示。 公司增发实施的不确定性,市场开拓不达预期。
黑牛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5-08-28 10.35 -- -- 11.69 12.95%
18.88 82.42%
详细
事件: 8月24日晚,黑牛食品(002387)公布了2015年中报,2015年中期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下滑2.0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499亿元。中期无分配。 点评: 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传统业务受宏观经济下滑影响,以及TAKI鸡尾酒市场投入大。受宏观经济下滑影响,饮料产量增速趋缓持续,公司的固态饮品豆奶粉、芝麻糊也出现下滑。此外,公司2014年新推出的TAKI鸡尾酒,从产品设计、代言人佣金、广告传播、市场推广等费用投入都较大,而前期销量尚没有上规模,导致给业绩带来负贡献。 我们对TAKI鸡尾酒的发展前景仍然看好,其理由是: (1)低度饮料酒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预调鸡尾酒,相比较于白酒,酒精度低好喝不伤身,相比较于啤酒,有果汁含量,口感更好,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虽然预调鸡尾酒定位为年轻人爱喝的酒,但由于特有的果汁含量和口感更好,中老年人也容易接受。因此,预调鸡尾酒的受众人群是广泛的。我们初步测算,只要替代啤酒的10%的销量,行业规模则预计至少有500亿元; (2)TAKI与RIO比有明显的差异化。TAKI在代言人、广告词、外包装、口感、定价上与RIO比都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TAKI代言人金秀贤作为国际影星,年龄比RIO的代言人周迅更年轻,更容易与目前的80后、90后产生共鸣,目前金秀贤在国内的粉丝达5000万人; (3)公司地处华南,有做鸡尾酒的地利优势。鸡尾酒作为饮料酒,华南地区经济发达,天气炎热,非常适合鸡尾酒消费。历史上很多饮料企业都是先从广东做成功再向全国发展的,如王老吉就是先从广东地区发展起来的; (4)公司增发后预计会加强广告宣传和品牌推广。目前TAKI植入广告的韩剧《制片人》已在SOHU视频独家播出,而公司中报有现金6587万元,辽宁土地盘活现金7598万元,本次增发可募集资金5亿元,合计有6个多亿现金。我们预计公司增发募集资金到位后,会加大广告宣传和品牌推广,对TAKI的动销会有积极的帮助。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假定2015年完成定增,则预测2015/16/17年EPS(含增发股本摊薄)分别为-0.13/0.04/0.49元,对应2015/16/17年PE为-90.20/268.74/23.49倍,鉴于看好TAKI鸡尾酒未来发展前景,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达预期。
黑牛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5-07-16 11.75 -- -- -- 0.00%
17.02 44.85%
详细
投资要点: 1、预调鸡尾酒是一种文化性消费,看好在我国的长远发展前景。 从日本、韩国和台湾市场来看,鸡尾酒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其中在日本,2014年鸡尾酒销售了112亿元(折人民币),并主要由三家企业所垄断。因此,从国外鸡尾酒发展轨迹来看,鸡尾酒并非简单的时尚性消费,而是一种文化性消费,有了这种文化的渊源,其发展前景就可以看得更远。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与日本、韩国10年前,台湾5-10年前相当。因此,参考了很多产品发展轨迹,发现日本10年前,台湾5-10年前消费流行的东西,到现阶段在中国大陆销售都很受欢迎。目前鸡尾酒消费在我国才刚刚兴起,公司对预调鸡尾酒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2、目前鸡尾酒RIO一枝独秀,TAKI精准营销后还是有很大成功机会。 国内鸡尾酒品牌目前只有RIO一支独秀,虽然有很多厂家也加入鸡尾酒行业,推出各自的鸡尾酒品牌,但总体来看,除RIO外,市场认知度都很低。相对而言,还是TAKI率先走了一步。 公司对TAKI目前正以乐观审慎的态度做市场,前期招商情况还不错,个别点动销表现也不错。现阶段,公司重点是要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正在想办法调动代言人金秀贤5000万的粉丝和公司广大股东,成为TAKI忠诚的消费者。公司相信,只要持续的做推广,就能奠定TAKI品牌的印象和位置。因此,TAKI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TAKI目前已经开发经销商KA系统200多个,夜场140多个,目前产品已铺货进入了多家超市。TAKI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动销,现有的经销商能稳定下来,产品能实现较好的回转是最重要的。从目前销售渠道占比情况来看,商超占比80%、电商5%,剩下的是夜场。在夜场,由于鸡尾酒销售价格和啤酒差不多,但啤酒厂家价格低,终端利润比较高,所以鸡尾酒在夜场的销售情况一般。 鸡尾酒销售季节性比较强,一般中秋以后和春节期间销量要大。下半年,随着《制作人》植入广告的播放,公司铺货速度的加快,销量有望实现较快的增长。 3、TAKI区域拓展以华南为主,核心城市逐点突破。 TAKI的区域拓展重点是华南地区,之后是长三角地区。城市开拓以重点区域的一二线城市为主,实现逐点突破。未来重点规划拓展的城市为:广东地区的广州、深圳和东莞,海南地区的三亚和海口,广西地区的南宁和桂林,华东地区的杭州和张家港,华中地区的武汉。 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公司要求TAKI的铺货终端要非常精准,从前期经验来看,一般的便利店由于消费能力达不到,动销不好反而成为拖累。过去校超也进行了铺货,但由于产品价格比较高,学生阶层还是不太容易接受,动销不是很好。鉴于上述经验,公司明确TAKI渠道铺货的重点是品质超市,目标是大型连锁超市,以及比较现代化的便利店。目前公司已铺进的商超有杭州世纪华联,广州沃尔玛、全家、百家,深圳沃尔玛,武汉中百仓储、中百便利,北京、沈阳、大连的家乐福超市等,上海欧尚和大润发预计7-8月份也能铺进。此外,在成都红旗连锁超市进了300多家店。8月份听装出来后,由于听装可当饮料,公司有望重点考虑增加铺货的渠道,如餐饮系统等。 3、TAKAI除布局《制作人》网络广告之外,核心城市也会考虑线下广告。 在广告投入上,TAKI除了《制作人》之外,公司不排除一个立体的打法(《制作人》是个面上的打法),通过多方面推广来提高销量。目前获悉《制作人》在韩国的收视率很高,达10-15%。TAKI在《制作人》广告植入中有三个口播广告,同时有唯一的中插广告,后面有贴片,相信会有较好的宣传效果。《制作人》预计本月底开播,会播放一个半月的时间,一集80分钟,在这期间会和地面的拉动相配合,地面的铺货速度要加快。 此外,TAKI植入广告在《制作人》播放完之后,公司有望规划在主要核心城市的地铁、公车、电影院、高铁出入口作广告,以实现立体广告的全面宣传。 4、TAKI前期市场投入较大,公司有相应的发展资金支持。 TAKI请金秀贤代言费约1000多万,广告植入的费用要1200多万。TAKI前期的市场投入较大,对于其发展资金,一方面公司本次增发过会后二级市场可募集到相应的资金,另一方面公司的资产还是比较优质的,沈阳商住用地有所闲置,可考虑变卖。因此,对于资本市场比较担心TAKI市场推广是否有资金支持,公司管理层做了很好的解释。 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鸡尾酒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未来成长空间很大。目前,做鸡尾酒的厂商很多,但真正上心的厂商除了百润,就是黑牛。TAKI前期的市场投入较大,同时品牌认知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对TAKI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耐心。预测2015/16/17年EPS分别为0.07/0.20/0.5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54.90倍,52.22倍,21.51倍,鉴于看好其未来的高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达预期。
黑牛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5-06-18 22.35 -- -- 21.88 -2.10%
21.88 -2.10%
详细
1、 预调鸡尾酒市场空间大,行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 亿元. 现代人生活方式讲究简单、休闲和轻松,低酒精度饮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从啤酒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过去麦芽浓度一般为12-13 度,现在一般为6-7 度,淡爽型已成主流。因此,长期来看,随着90 后成为社会消费中坚力量,白酒的整体销量会下降,而低酒精度酒类有望逐渐兴起,预调鸡尾酒正是适时而生的产物。从功能性来看,预调鸡尾酒即可当酒又可当饮料,未来市场空间很大。 (1)相比白酒、啤酒、饮料,品类上有优势. 在酒水饮料各品类上,预调鸡尾酒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A. 相对于白酒,低酒精度,好喝不伤身,年轻人更喜欢,更放得开喝;B. 相对于啤酒,鸡尾酒含有各种果汁,口感更好,消费者更愿意接受;C. 相对于饮料,有点酒感,“想喝又不醉”,能放松心情;D. 鸡尾酒多种果汁多品类口感,胜于白酒和啤酒的单一口感,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爱。多品类意味着市场空间更大。 (2)受众广,初中生及以上年龄人群、男女都是消费者. 预调鸡尾酒定位年轻人的聚会泛饮料,比起劲酒等酒类,它的饮料属性更强,受众群体更大。此外,对中老年人而言,年轻人爱喝的东西也有一定的接受度。 (3)可实现全渠道铺货. 预调鸡尾酒由于既有酒的属性又有饮料的属性,因此,可以同时在酒的渠道和饮料的渠道实现全渠道销售,如酒吧、KTV、商超、连锁超市、便利店、餐饮都可铺货。从目前预调鸡尾酒市场销售情况看,鸡尾酒还主要是小瓶装,在KTV、酒吧、连锁超市铺货,而便利店、餐饮系统还没怎么铺货,未来大瓶装和罐装都可在餐饮渠道销售。根据啤酒行业即饮(餐饮)和非即饮(家庭)消费的比重约为65:35。由此可见,预调鸡尾酒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 (4)可实现多层级市场铺货. 预调鸡尾酒主要是2014 年开始兴起,目前RIO 主要在沿海一二线城市和内陆一线城市铺货,大范围内陆地区,三四线城市、乡镇农村铺货还很不成熟,尚属星星之火。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步渗透,铺货率和流转率都会大幅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预调鸡尾酒这个品类尚属“小荷才露尖尖角”,尚在萌芽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增量空间很大。 (5)行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 亿元. 鸡尾酒酒精度大约在3.8 度,因此即可当酒又可当饮料,有望替代白酒、啤酒和饮料的部分,而白酒和啤酒都是酒类中的大品类。我们初步测算,按照2014 年白酒年销量1202 吨(折65 度基酒计算),啤酒年销量5000 吨(4 度酒精),全部折算成4 度则合计量达到24000 吨。预调鸡尾酒如果替代白酒和啤酒的10%,则可达2400吨,按1.3 万元/计算,则预调酒市场空间可达3000 多亿元。如果再替代部分饮料的话,则市场空间可看得更大。 目前预调鸡尾酒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各品牌也尚处于百家争鸣的时期,未来几年维持高速增长可以期待。 2、TAKI 产品定位高大上,与RIO 比较有明显差异化. TAKI 的定位首先是贵族身份。虽然TAKI 起步晚于RIO,但TAKI 请韩剧明显金秀贤做代言人,是跨越国界的,更显得高贵和获得女粉丝的青睐,有望成为后起之秀。 根据美国营销战略学家,定位之父“艾.里斯”的观点,后来者要想赢得市场,必须与领先者有明显的差异化。 基于这一思路的思考,公司在代言人、广告词、外包装、口感、定价上与RIO 比都有明显的差异。 未来,我们认为RIO 和TAKI 有望成为鸡尾酒行业的两强品牌。虽然进口品牌百加得的冰锐入驻中国市场比较早,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国外品牌在营销方面不如国产品牌接地气,做的不一定比国产品牌好。这一点可以从啤酒行业佐证,过去百威、喜力、嘉士伯知名度很大、市场渗透力也很强,但随着国产品牌雪花、青岛、燕京的崛起,则面临日益衰落。目前,很多市场仅仅是在夜场、酒吧才看得见部分进口品牌啤酒。 3、TAKI 广告先期以网络和电视剧植入为主,未来有望向线下媒体传播布局. TAKI 产品上有金秀贤图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无形的广告,在华东已铺货市场,TAKI 有金秀贤图案的,动销表现都很不错。TAKI 的广告先期主要是网络广告,因为鸡尾酒前期主要消费人群是年轻人,网络传播比较直接有效。此外,电视剧植入,也是TAKI 目前一个重要的广告传播渠道,前期首席赞助的金秀贤主演的 《制片人》在韩国已经开播,据市场反馈有很好的收视率。TAKI 鸡尾酒直接在金秀贤主演的电视剧中植入广告,我们预计会收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未来,随着鸡尾酒饮用人群的扩大,公司广告也有望向高铁、地铁、飞机等线下高端媒体布局。公司前期的增发虽已过会,但证监会正式批文还没下达,募集资金还没到帐。因此,公司前期的市场投入相对比较保守,等募集资金到帐后,公司可能会加大市场投入和品牌推广。 4、市场开拓分“两条腿”走,重点做好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市场. TAKI 市场开拓策略分“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全国撒网”,只要有代理商主动上门合作的都开放,以此抢占全国市场先机。这些地区由经销商自己主导, TAKI 给经销商的利润非常丰厚,经销商有足够的动力做好市场;另一条腿是精耕细作,重点做好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市场(注:东北地区有深厚的鸡尾酒消费历史,故列入TAKI 重点发展地区)。由于TAKI 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考虑费用等因素,公司的人力、财力主要集中上述三个重点地区。等上述三个地区做成熟后,再慢慢往内陆、北部、二三线城市拓展。目前罐装产品正在开发,预计7 月份罐装产品上市后,开始重点拓展学校超市和餐饮渠道。罐装产品,相对来说性价比更高,可在全渠道销售,由此有望加快TAKI 的销量增长。 目前TAKI 已经合作的经销商约有300 多家,产品市场分布160 多个城市。黑牛过去的产品主要销售在县级、乡镇。因此,做TAKI 鸡尾酒销售等于渠道重新开发,速度上要慢一点。我们预计15 年TAKI 处在铺货培育期,16年发展期,17 年开始有望带来爆发性增长。 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鸡尾酒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未来成长空间很大。目前,做鸡尾酒的厂商很多,但真正上心的厂商除了百润,就是黑牛。黑牛因为原先主业不好,做好鸡尾酒是压力也是动力。 而鸡尾酒既可当酒又可当饮料,市场空间很大,我们坚定看好鸡尾酒未来发展前景,对TAKI 的发展有耐心有信心。预测2015/16/17 年EPS 分别为0.05/0.47/1.62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475.55,50.64,14.66,维持“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 市场开拓不达预期。
黑牛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5-06-11 23.00 -- -- 24.84 8.00%
24.84 8.00%
详细
事件:6 月9 日晚,黑牛食品(002387)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秀浩先生为支持黑牛食品经营发展的资金需要和满足个人投资发展需要,拟减持部分股份。 减持时间为:2015 年6 月11 日—2015 年12 月10日。减持比例为:预计未来六个月内出售股份可能达到或超过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减持方式:通过深圳证券交易系统或其他合法方式。 点评 1、 大股东减持主要是支持黑牛食品经营发展和个人投资发展需要。公司前期进行的增发工作,虽然已接到证监会过会通知,但正式批文到位及募集资金到位需要较长时间。大股东减持套现后或加快在资金上支持上市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有利于上市公司抓住时机加快业务拓展。 2、 我们认为TAKI 鸡尾酒发展向好趋势不改:(1)预调鸡尾酒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现代年轻人更喜欢休闲、轻松的交际应酬方式,低酒精度饮料是未来的趋势,这种趋势长时间不可能逆转改变;(2)预调鸡尾酒即可当酒又可当饮料,消费者受众广,可实现全渠道铺货,市场空间很大。我们预测如果替代白酒、啤酒的10%,饮料的3%,行业规模就有望突破3000 亿规模。(3)TAKI 聘请韩剧明星金秀贤作代言人,产品定位高大上,包装时尚大气,公司市场投入决心大,我们认为成功概率很大,有望成RIO 之后的第二个鸡尾酒品牌,我们看好其发展前景。 3、 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测2015/16/17 年EPS 分别为0.05/0.47/1.62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501.64,53.42,15.47,给予“买入”评级。 4、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如预期。
黑牛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15-06-03 24.73 30.80 132.10% 26.60 7.56%
26.60 7.56%
详细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建议增持。预计2015-17年营业收入7.7、9.3、10.7亿,同比增32%、20%、15%;预计2015-17年净利润0.3、0.63、1.02亿,同比增143%、110%、62%;预计2015-17年EPS0.06、0.13、0.22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16年16倍PS,目标价30.8元。 传统业务渠道调整见效,收入有望平稳恢复。公司的传统产品为固态饮品及液态奶,2014年收入分别3.3亿、2.3亿。2014年新总经理上台后恢复对农村及乡镇市场促销支持,公司收入逐步企稳,2015Q1实现5%正增长。定增项目将投入超过4亿费用在营销网络建设和品牌建设上,期待未来3年传统业务实现平稳的恢复性增长。 创新营销推动下,Taki 鸡尾酒快速增长值得期待。预调鸡尾酒在我国处快速成长期,2013年预调鸡尾酒收入仅占啤酒收入0.55%,替代空间很大。公司Taki 鸡尾酒定位为鸡尾酒一线品牌,采用当前影视红人金秀贤作代言人,在电视广告、520金秀贤见面会、交友APP"爱奇遇"、电视剧植入等多种营销方式推动下,快速增长值得期待。 期待通过并购等方式切入更广阔的食品市场。近期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深交所互动易上表示:“公司很重视电商,目前正在组织更好的电商团队,正与成功的电商洽谈合作”。公司管理层是富有开拓精神、用于创新的团队,在传统固态饮品和液态奶遇到增长瓶颈的情况下,期待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切入更广阔的食品市场,打开增长空间。 核心风险:预调酒销售不达预期;传统业务收入恢复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9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