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杰华特 2023-03-07 51.01 -- -- 56.40 10.57% -- 56.40 10.57% -- 详细
事件: 杰华特于 2023年 02月 27日发布 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4.47亿元,同比+38.94%;取得归母净利润 1.61亿元,同比+13.28%;取得扣非归母净利润 1.20亿元,同比-11.65%。 投资要点: 加大研发拓展新品,业绩符合预期。杰华特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38.94%;取得归母净利润 1.61亿元,同比+13.28%;取得扣非归母净利润 1.20亿元,同比-11.65%。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截至 2022年底,研发人员数量同比+44.84%,2022年度研发费用同比+50.48%。公司坚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协同发展的策略,持续推出新品,拓展客户,2022年公司营收业绩符合预期。 DC-DC 芯片逐渐起量,通讯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存储等应用领域占比逐步提升。 (1)产品结构方面,2022H1公司的 AC-DC 芯片、DC-DC 芯片、线性电源芯片、电池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20.83%/47.77%/28.90%/0.82%/1.68%,AC-DC 芯片收入占比逐年下降,DC-DC 芯片和线线性电源芯片占比逐年提升; (2)下游应用领域方面,2022H1公司产品在通讯电子、汽车电子、计 算 & 存 储 、 工 业 应 用 、 消 费 电 子 领 域 的 收 入 占 比 分 别 为33.72%/0.92%/15.03%/15.07%/35.26%,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占比逐年下降,通讯电子、计算&存储、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汽车电子业务刚刚起步,新品上量节奏值得关注。2022年公司继车规级 DrMOS 产品研发后再次推出 90A DrMOS 产品,在智能功率模块领域持续增强竞争优势。在新能源市场领域,公司的 BMS AFE、隔离电源、DC-DC 芯片等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2023年公司有望推出车规级 BMS 新品。2022年 12月杰华特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部分用于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投入 3.10亿元用于生产车规级 DC-DC 转换芯片、带功能安全的车规级电池管理芯片、车规级线性电源芯片、车规级照明和显示芯片、车规级 H 桥和电机控制芯片等。目前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刚刚起步,产品线布局逐渐完善。车规级新品或将蓄势待发,有望为公司贡献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根据业绩快报,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 营 业 收 入 有 望 达 14.47/21.51/31.27亿 元 , 同 比 增 长39%/49%/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1/2.86/4.80亿元,同比增长13%/78%/68%,对应 2023、2024年 PE 分别为 80/47倍。杰华特是国内领先的模拟集成电路 IDM 公司,布局电源管理芯片与信号链芯片,客户资源丰富、技术壁垒深厚,未来伴随模拟 IC 国产化趋势,公司随着高端产品的推出有望持续受益。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度不达预期;晶圆代工产能紧张;芯片国产化进程的不确定性;存货跌价计提损失风险;半导体市场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方竞 4
杰华特 2022-12-28 52.80 -- -- 58.72 11.21%
59.21 12.14% -- 详细
杰华特:国内稀缺的虚拟 IDM 模拟厂商,技术团队实力领先。公司是国内少数采用虚拟 IDM 模式的厂商,与中芯国际、合肥晶合等晶圆厂合作,构建自有工艺平台。可以基于下游应用领域定制化开发、降低成本,有利于进入高端市场。公司团队技术实力领先,创始人 Zhou Xunwei, 黄必亮等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拥有凌特等国际大厂工作经验,且近年来持续加大海外龙头公司人才引进,截至 22年 6月末公司员工 579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 58.89%,硕士以上学历占比 41.80%,30岁以上员工占 55.96%,为公司高速成长奠定根基。 产品线持续丰富,业绩快速释放。公司产品主要包括 ACDC 芯片、DCDC 芯片、线性电源芯片等,且持续推进产品高端化,ACDC方面推出高功率快充,DCDC陆续推出中高压 DCDC、Dr MOS、多相控制器等,均属国内率先推出、性能领先的高壁垒产品,并且拓展 ADC 等信号链,推动平台化布局。得益于品类的丰富、下游需求放量及客户突破,公司营收由 2019年的 2.57亿元增长至 2021的10.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01.38%;公司净利润在 2021年扭亏为盈,进入健康发展时期。 进入多家龙头企业供应链,知名股东参股背书。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先后进入了中兴、新华三、浪潮等通讯设备与服务器厂商、荣耀、小米、欧普照明等消费电子厂商供应链体系,同时也是仁宝电脑、纬创集团、英业达等全球头部笔记本代工厂的合格供应商。公司实力也受到多家产业基金认可,如哈勃投资、比亚迪、英特尔、海康威视等先后对公司进行战略投资,股权绑定之下合作更为稳固。 瞄准中高端市场,开启车规级芯片布局。公司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升级,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由 2019年 13.66%提升至 2021年的 42.16%,体现竞争力稳步增强。公司下游领域持续拓展,公司由消费电子起步,近年来不断在通讯电子、计算与存储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往后看随着公司车规产品的研发推广,汽车电子将成为公司的新方向。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1.63/2.85/4.34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5/72/47倍。公司拥有 AC-DC 芯片、DC-DC 芯片、线性电源芯片三大产品线,且正持续丰富品类,改善营收结构,扩展新的下游市场。公司产品不断获得更多客户信任,实力受到上下游企业的认可。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募集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新股股价波动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