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曾朵红 1 1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4-06-20 26.00 40.00 61.03% 25.80 -0.77% -- 25.80 -0.77% -- 详细
传承制造业基因,彰显产业链优势。公司成立于2008年,2022年于科创板成功上市,目前已形成风机叶片、发电机、整机制造+电站建设运营的一体化产业。公司把握19-20年抢装潮机遇,20年营收/归母净利93.11/13.72亿元,同比高增529/993%。 国补退坡后公司依靠三一制造业基因带来良好的成本控制和创新科研能力,依旧保持营收增长,23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149/20亿元,同增21/22%。此外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现金流相对优势明显,有望通过双海业务扩张,不断提升行业地位。 降本增效构筑内生驱动,双海共建行业广阔空间。23年国内风电装机75.9GW,同增101%,陆/海风分别69.1/6.8GW,同增112/33%,主要系陆上大基地超预期。24年多引擎驱动维持高景气度:1)“十四五”规划敲定大框架;2)“以大代小”、“风电下乡”提供增量;3)双海空间广阔,进入增长加速期。我们预计24年国内新增装机80GW+,同比略增,其中陆/海风新增70/10GW+,同增1/47%。全球陆/海风新增113/16GW,同增7/48%,陆风稳健海风提速。平价时代降本为第一性需求,“大型化+产业换资源”加剧陆风价格竞争。格局上23年行业CR5达74%,同增2pct,海风高壁垒CR5达87%,陆风竞争激烈23年CR5为74%,我们预计24年具备成本优势的陆风企业将加速赶超,海风价格较稳,三一若破局,格局或将重构。 风机制造:成本优势构筑护城河,双海订单持续突破。公司23年风机出货7.2GW,同增61%,毛利率16%,同降7pct,市占率提升至9%(21年为6%)。风机业务的成长主要得益于:1)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产业链协同降本:a.零部件高度自研自产,通过联营、子公司供货提升供应链稳定性;b.深耕具备成本优势的双馈路线;c.产线自动化率达60%+具备柔性混产能力,生产效率行业领先。2)技术加持,大型化走在前列:23年发布15MW双馈风机,刷新全球纪录,并在同年中标首个10MW陆风风机订单,大型化位列行业前沿。在技术和产业的充分积淀下,公司“双海”订单赢得市场认可,23年出海收入3.1亿元,毛利率22%,高于国内5pct。24年中亚、印度市场有望获取重大突破,海风针对长江以北海域积极布局,有望实现0-1。我们预计24年公司高盈利“双海”订单持续突破,全年出货9-10GW,同增25%+,毛利率15-20%,持平微增。 紧抓电站“滚动开发”,迸发盈利新动能。公司电站业务秉持“滚动开发”,平滑整机盈利波动:1)23年发电/风电建设服务收入4.7/17.6亿元,同比-20/+18%,毛利率73/6%,同比+3.6/-0.4pct;2)23年对外转让610MW,同增92%,其中处置子公司投资收益约15.5亿元,同增94%,电站产品收入6.34亿元,毛利率达36%,利润水平行业领先。截至23年底,公司存量/在建电站248MW/2.4GW,同比-40/+191%。 24年我们预计公司开发、转让、自持电站进入规模化、批量化的节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风电业务持续扩张,我们基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为24.2/28.8/32.9亿元,同比+21/+19/+15%,对应PE为13x/11x/10x。基于公司成本控制优势凸显,同时双海战略进入加速期,有较大上升空间,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PE20倍,目标价4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电站业务盈利下滑风险等。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4-06-07 27.35 -- -- 28.72 5.01% -- 28.72 5.01% -- 详细
以风机业务为核心,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业绩承压。公司主营业务为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和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以及光伏电站运营管理业务。2018-2023年,公司营收逐年上涨,从10.35亿元增长至149.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0.56%,同时公司扣非净利润也由-2.25亿元增长至16.23亿元。2020年,公司紧抓抢装潮机遇,营收同比增长528.57%,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由负转正,达13.22亿元。2022年至今,抢装潮退坡,国内风机市场进入平价化时代,整机厂商竞争加剧,风机价格下滑压缩公司盈利空间。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39亿元,同比增长21.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23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放缓但仍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24Q1,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叠加行业传统淡季影响,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10.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41.73%。 全球风机装机量持续高增,GWEC预计2023-2028年CAGR达9.4%,国内各省市十四五规划新增风电装机量约350GW。考虑到“俄乌战争”加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美国IRA法案、中国“十四五”规划中要求对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结构占比达到80%、各国积极开发海上风电及新兴市场的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GWEC预计2024-202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791GW,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58GW;预计2024-2025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每年预计将不低于75GW;到2030年,年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200GW。 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优势显著,多举措降本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基础上,公司通过产品协同设计、自产核心零部件、采用箱变上置方案、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等措施,大幅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实现产品技术领先。2017-2023年,公司研发支出从1.14亿元增加至8.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0.37%,研发费用率基本维持在5%以上,且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产品采用双馈技术路线,大兆瓦风机产品型谱持续完善。公司通过持续研发创新,产品轻量化优势显著,多举措不断提升产品智能化以及可靠性,增加产品壁垒。 客户结构稳定性持续巩固,市占率稳步提升。公司已进入主要知名国央企、地方能源企业的供应商目录,重点大客户实现突破,区域客户成绩斐然,销售容量、在手订单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对外销售容量为7.24GW;公司新增订单为14.1GW,创历史新高,实现爆发增长。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15.89GW。根据CWEA统计数据,公司2023年新增吊装容量为7.41GW,同比增长64%,在国内风电市场的占有率为9.30%,较去年提升0.2Pct。从新增装机口径看,2023年公司在全球整机厂商中排名提升至第七位,在国内风电整机商的排名已跃升至第5位,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坚持“滚动开发”,公司新能源电站业务持续成长。2023年,公司合计对外转让7个风电项目,项目容量合计609.9MW;截至2023年底,公司存量风力发电站容量为247.6MW,在建风场容量为2.4GW;2024Q1,公司并网约100MW、出售1个风场约100MW;截至2024年5月,公司在建风场超2GW,预计2024年新开工、并网的风场超1GW。 “双海”战略有望成为新增长点。海风方面,公司海上风电机组样机已发布,积极推进项目投标力争实现订单突破。2023年3月,公司首台海上10MW级风机产品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产业基地下线;2023年10月,公司在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发布13MW/16MW海上风机产品,形成了8.5MW-16MW全系列海上风机产品。海外布局方面,2022年,公司在海外市场取得订单突破;2023年,公司在海外收入上取得突破,实现海外收入3.1亿元,实现对中亚、南亚地区风电设备出海,海外销售毛利率为22.07%,高于国内5.25Pct。2023-2024年,公司在海外市场以渠道布局和品牌推广为主,力争获得更多的订单,为公司2025及2026年海外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长期目标来看,公司计划将海外业务做成仅次于国内陆上对公司收入第二大贡献的业务单元,努力打造全球化公司的品牌形象。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7/25.89/27.30亿元,EPS分别为1.99/2.15/2.2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97/12.93/12.26倍。考虑到公司风电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及成本优势显著,盈利能力行业领先,新能源电站业务持续成长,叠加在海上风电及海外市场的积极拓展,看好公司业绩未来增长空间公司,稳固市场地位,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其“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人员及关键技术流失风险;产品质量的风险;毛利率波动的风险;客户集中度偏高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环境的风险;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4-05-13 27.78 34.96 40.74% 28.60 0.63%
28.72 3.38% -- 详细
事件: 三一重能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9.39亿元,同比上升 21.21%,实现归母净利润 20.07亿元,同比上升 21.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23亿元,同比上升 1.67%。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上升 10.50%,实现归母净利润 2.66亿元,同比下降 44.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7亿元,同比下降 41.73%,业绩符合预期。 市占率持续提升, 新增订单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新增吊装容量为 7.41GW,同比+64%,国内市占率突破 9%,同比+0.2pct,市占率持续提升;订单方面,公司凭借较的产品力,新增订单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公司新增订单达 14.1GW,截至 20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 15.89GW,我们认为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出货机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行业领先2023年公司风机及配件收入达 119.37亿元,同比+17.66%,其中 5.XMW 及以上机型的营收占比达 58.8%,同比+23.14pct,公司出货结构持续优化,大兆机型占比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公司 23年实现毛利率 17.03%,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其中风机业务毛利率 15.45%,同比-7.8pct,我们认为主要系产品交付价格下滑。 双海战略稳步推进出海方面, 2023年公司实现国际收入 3.1亿元,同比实现高增, 实现对中亚、南亚地区风电设备出海,为近几年海的业绩取得的新突破,截至 2023年底,公司已组建 200多人的海外营销团队,支持海外业务发展,未来海外收入规模有望持续提升;海风方面, 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完善海上风机产品与技术储备,已形成了 8.5MW-16MW 全系列海上风机产品矩阵, 看好公司 2024年实现海上风机订单突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行业一季度需求不及预期, 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 收 入 分 别 为 183.5/228.5/278.0亿 元 , 增 速 分 别 为22.8%/24.5%/2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95/28.81/33.94亿元,增速分别为 19.4%/20.3%/17.8%, EPS 分别为 2.0/2.4/2.8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14/12/10倍。 考虑到公司是国内优质整机企业,盈利能力领先, 我们给予公司 24年 18倍 PE, 目标价 35.76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4-05-03 28.08 -- -- 28.52 1.57%
28.72 2.28% -- 详细
全年业绩稳健增长,毛利率阶段性承压。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4亿元,同比+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21.8%。全年销售毛利率17.0%,同比-6.5pct.。23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7.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5.5%。 四季度业绩高增,电站转让增厚利润。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49亿元(同比+24.58%,环比+108.33%),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61.44%,环比+356.57%)。四季度公司集中完成电站转让,形成投资收益约9亿元。 一季度业绩短期承压,毛利率环比修复。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28亿元(同比+10.50%,环比-76.80%),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44.92%,环比-72.77%),销售毛利率19.67%(同比-9.33pct.,环比+5.30pct.)。一季度在运电站规模阶段性下降、风场下游建设较慢,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新增订单创新高,风机毛利率继续引领行业。23年公司风机制造收入119.4亿元,同比+17.7%,毛利率15.5%,同比-7.8pct.。23年公司新增订单14.1GW,创历史新高;截至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15.9GW。我们估计,一季度风机毛利率已触底反弹,随着技术降本的持续推进,盈利能力有望复苏。 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海外市场取得突破。23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3.1亿元,实现对中亚、南亚地区风电设备出海;海外毛利率22.1%,较国内高5.3pct.。 公司搭建“中方+本土”形式的海外团队,引进全球风电行业优秀人才;已组建200多人的海外营销团队,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电站在建容量达2.4GW,电站销售持续增厚利润。23年公司发电收入4.7亿元,同比-19.8%,毛利率73.1%,同比+2.5pct.;电站销售收入6.3亿元,毛利率36.0%。截至23年底,公司存量风场容量248MW,在建容量高达2.4GW;我们预计未来公司自持、转让电站规模将保持双高增,持续增厚公司利润。 风险提示:电站开发节奏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整机行业竞争持续恶化。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风电整机价格下行趋势,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18/26.76/32.85亿元(24-25年原预测值为22.94/27.2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维持“增持”评级。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4-05-01 27.83 -- -- 29.17 2.46%
28.72 3.20% -- 详细
事件: 4月 29日,公司发布 23年年度报告和 24Q1季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 149.39亿元,同比+21.21%,归母净利润 20.07亿元,同比+21.78%,扣非净利润润 16.23亿元,同比+1.67%, EPS1.65元。 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 10.89亿元,同比+43.54%。 24Q1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17.28亿元,同比+10.5%,环比-76.80%,归母净利润 2.66亿元,同比-44.92%,环比-72.77%;扣非归母净利润 2.37亿元,同比-41.73%,环比-72.83%。符合预期。 风机盈利基本见底,市占率持续提升。 2023年公司风机及配件收入营收 119.37亿元,同比+17.66%,营收占比微降2.44pcts至80%,毛利率15.45%,同比-7.80pcts。 风机持续大型化, 5.XMW 及以上风机营收 87.16亿元,占比提升 23.14pcts 至58.76%。根据金风科技数据,风机市场竞争激烈, 2023年风机价格从年初 1800元/kW 左右波动下降至年底 1555元/kW, 24Q1回升至 1563元//kW。我们认为风机价格未来仍可能小幅下滑,但有望通过大型化摊薄成本,风机盈利基本见底。 此外, 根据 BNEF 数据, 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 7.9GW,同比增加 75.56%,排名提升 2名至全球第 7;根据 CWEA 数据,公司新增吊装国内市占率同比提升 0.2pcts至 9.3%,综合排名第 5,陆上第 4,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多元业务布局成效初显,风场转让增厚利润。 1)风电建设服务营收 17.64亿元,同比+17.56%,毛利率 6.01%,同比-0.38pcts。 2)风电发电营收 4.74亿元,同比-19.81%,毛利率 73.09%,同比+2.51pcts。 3)电站产品销售营收 6.34亿元,毛利率 36%。公司对电站运营业务采取“滚动开发”的整体战略, 2023年合计对外转让风电项目 609.9MW,截至 2023年底,公司存量风力发电站容量为 247.6MW,在建风场容量为 2.4GW,有望持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24Q1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24Q1毛利率 19.67%,同比-9.33pcts,环比+5.30pcts; 净利率 15.38%,同比-15.47pcts,环比+2.28pcts。主要受益于公司成本管控策略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 产品创新, 海陆并进。 陆上风电机组方面,公司是中国“箱变上置”技术创新的领航者,陆上 8.5-11MW 平台机组首次采用双箱变上置技术,节省电缆成本并降低用地成本,研发重点已布局到 15MW。海上机组方面,公司已形成 8.5MW-16MW全系列风电机组,有望增强公司未来订单持续获取能力。 风机新增订单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公司新增订单为 14.1GW,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 15.89GW,有望支撑未来业绩稳健增长。公司预计2024年风机出货 9-10GW, 同比增长约 30%,平均容量约 8-9MW/台。 海外市场持续突破。 2023年公司海外营收 3.09亿元,同比增长 38836%,实现对中亚、南亚地区风电设备出海,毛利率 22.07pcts,高于国内毛利率 5.15pcts。 公司 2022年在哈萨克斯坦中标两个风电项目, 实现海外订单突破。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论坛期间,三一重能、中电国际和萨姆鲁克-卡泽纳基金三方签署哈萨克斯坦 1GW 风电+储能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确定项目合作模式,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持续提升海外业绩。 投资建议: 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技术成本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行业领先,订单量和市占率均在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4年/2025年营收分别达 194.26亿元/253.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24.95亿元/32亿元, EPS 分别为 2.07元/股、2.6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3.89倍/10.8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双碳”目标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移、产品盈利下滑超预期。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4-02-29 26.73 -- -- 29.68 11.04%
29.68 11.04%
详细
近日公司发布 2023 年业绩快报, 2023 年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优异, 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 149.5 亿元,同比增长 21.3%;归母净利润 20.0 亿元,同比增长 21.6%。其中 2023Q4 营收 74.6 亿元、归母净利润 9.7 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 9.0 亿元。 点评: 投资收益稳定且可持续。 截至 2023 年三季报,公司投资收益为 8.9 亿元, 2023 年 12 月公司转让湘榆新能源和通昭新能源,分别预计实现利润 4.19 亿元和 3.05 亿元,合计 7.24 亿元,在 Q4 归母净利润中有较高占比。 公司对风电场实行滚动开发的计划,实行“开发一批、转让一批、自持一批”的策略,根据需求端情况适时对风场进行转让。公司出售风场业务为公司的一项经常性业务,实际是公司销售风机及承接 EPC业务的一种实现方式,未来也是公司可持续的主要业务之一,公司将围绕此业务探索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公司风机销量实现较快增长。 根据风芒能源, 2023 年公司累计中标约13.5GW, 在我国整机商中排名第四;根据 BNEF, 2023 年公司新增吊装容量约 7.8GW,市占率 10%,相较于 2022 年公司的销售容量 4.5GW有明显提高。 海上风电新品推出,或将迎来销售突破。 2023 年风能展,公司重磅发布了全球陆上最大的 15MW 风电机组,以及 13/16MW 海上风电机组,在大兆瓦机组发展道路上持续突破。其中公司已能够为 15MW 风电机组配备自主设计的发电机和叶片。公司目前已组建主要布局长江以北的海上营销团队,并开始参与海上项目的投标, 公司预计海上项目的毛利率会高于陆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归母净利润分别是20.0、 24.2、 28.7 亿元,同比增长 21.6%、 20.7%、 18.8%,截止 2 月26 日的市值对应 24-25 年 PE 为 13.2、 11.1 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 风电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曾朵红 1 1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4-02-27 26.88 -- -- 29.68 10.42%
29.68 10.4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2023年营收149亿元,同增21%;归母净利20.0亿元,同增22%。其中2023Q4营收74.6亿元,同环比25%/109%;归母净利9.72亿元,同环比61%/355%。业绩超市场预期。23Q4、风机出货超预期、我们计预计24年出货9-10GW、同增20%。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风机出货量为7.5-8GW,同增约67%-78%,其中Q4出货4GW+,环比翻倍增长。依托Q4并网高峰期,我们预计公司单季盈利环比有所增长。2024年在国内风电强劲增速下,我们预计公司出货9-10GW,同增约20%,借助2024年高盈利海外订单进入集中交货期,盈利韧性强。24年海风订单有望0-1。 公司2023Q4在北京风能展发布13/16MW海上风机,不断加速海风领域布局。公司在河北、山东、辽宁多地展开前期准备,有望在2024年实现海风订单0-1突破。考虑未来国内海风装机势头高涨,公司切入海风赛道可极大拓展业务空间。Q4转让多家风场、贡献利润总额7.2亿元。2023年公司转让5家电站共450MW,合计贡献利润总额13亿+。其中Q4转让通昭新能源、湘榆新能源共200MW,增厚公司7.2亿元利润总额。公司坚持滚动开发策略,近年来通过扩大转让规模,2024年1月公司以2.92亿元对价转让湘通新能源项目100MW,我们预计全年有望转让1GW+,持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投资评级:考虑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强,2024年海风订单有望0-1,转让风场规模持续扩大,我们基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20.0/24.2/28.7亿元(前值18/24/29亿元),同增22/21/18%,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21 29.31 -- -- 29.79 1.64%
29.79 1.64%
详细
事件: 11月 14日, 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 65亿元建设三一吉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 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新投资拓宽业务布局。 本项目将在松原市长岭县投资建设风光氢储氨一体化产业,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电站、输电线路、制氢制醇工厂及储运、储能设施等,建设周期为 18个月(不含冬歇期)。本次利用吉林风光资源,在当地形成从装机发电、绿电制氢到绿色化工品生产及消纳的产业闭环全流程产业链流程,真正实现“源网荷储”。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已经在风电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开展新业务可以将风电领域的优势拓展至其他新能源领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高公司产业协调效力。 加快拓展海外拓展。 2023年 10月 17日,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三一重能、中电国际和萨姆鲁克-卡泽纳基金三方签署哈萨克斯坦1GW 风电+储能项目三方合作协议。 据 CWEA 统计, 2022年我国风机出口 21个国家共 2.29GW 达 9.98亿美元,哈萨克斯坦是第二出口市场,占比达 17.1%(按容量计),仅次于印度市场的 26.8%。 公司 2022年在哈萨克斯坦中标两个风电项目, 实现海外订单突破,此次签订协议进一步确定项目合作模式,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持续提升海外业绩。 海陆并进,增长可期。 2023年 10月,公司于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发布了全球最大陆上风电机组(15MW)和 13/16MW 海上风电机组。公司陆风大兆瓦机组保持领航优势,持续创造新纪录;海风机组持续突破,是公司于2023年 3月 31日首次下线海风机组后又一动作, 有望增强公司未来订单持续获取能力。 Q3营收增长稳健,投资收益波动带来盈利。23Q3营收 35.75亿,同比+58.03%,环比+52.07%,归母净利润 2.14亿,同比-12.89%,环比-36.07%,扣非净利润 0.68亿,同比-71.20%,环比-75.44%。 23Q3投资收益 0.95亿元,环比大幅减少 75.32%, 带来净利润阶段性承压。 归母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差异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 1.57亿元。 Q3毛利率下滑。 由于整机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金风科技数据, 23年 9月风机价格从年初 1800元/kW 左右波动下降至 1553元/kw,风机投标均价保持低位, 受此影响, 23Q3销售毛利率 14.90%,同比-9.63pcts,环比-5.82pcts。 Q3期间费率环比下降。 收入环增带来费率优化, 23Q3期间费用率 22.27%,同比-4.31pcts, 环比-5.96pcts。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23Q3销售净利率 5.98%,同比-4.86pcts,环比-8.24pcts。 23Q3ROE 为 1.83%,环比微降-1.04pcts。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 13.6亿元,环增879.2%, 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优化,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技术成本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行业领先,订单量和市占率均在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达157.83亿元/20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19.15亿元/25.27亿元, EPS 分别为 1.59元/股、 2.1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9.4倍、 14.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双碳”目标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移、产品盈利下滑超预期。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20 29.31 -- -- 29.79 1.64%
29.79 1.64%
详细
事件: 11月 14日, 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 65亿元建设三一吉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 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新投资拓宽业务布局。 本项目将在松原市长岭县投资建设风光氢储氨一体化产业,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电站、输电线路、制氢制醇工厂及储运、储能设施等,建设周期为 18个月(不含冬歇期)。本次利用吉林风光资源,在当地形成从装机发电、绿电制氢到绿色化工品生产及消纳的产业闭环全流程产业链流程,真正实现“源网荷储”。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已经在风电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开展新业务可以将风电领域的优势拓展至其他新能源领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高公司产业协调效力。 加快拓展海外拓展。 2023年 10月 17日,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三一重能、中电国际和萨姆鲁克-卡泽纳基金三方签署哈萨克斯坦1GW 风电+储能项目三方合作协议。 据 CWEA 统计, 2022年我国风机出口 21个国家共 2.29GW 达 9.98亿美元,哈萨克斯坦是第二出口市场,占比达 17.1%(按容量计),仅次于印度市场的 26.8%。 公司 2022年在哈萨克斯坦中标两个风电项目, 实现海外订单突破,此次签订协议进一步确定项目合作模式,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持续提升海外业绩。 海陆并进,增长可期。 2023年 10月,公司于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发布了全球最大陆上风电机组(15MW)和 13/16MW 海上风电机组。公司陆风大兆瓦机组保持领航优势,持续创造新纪录;海风机组持续突破,是公司于2023年 3月 31日首次下线海风机组后又一动作, 有望增强公司未来订单持续获取能力。 Q3营收增长稳健,投资收益波动带来盈利。23Q3营收 35.75亿,同比+58.03%,环比+52.07%,归母净利润 2.14亿,同比-12.89%,环比-36.07%,扣非净利润 0.68亿,同比-71.20%,环比-75.44%。 23Q3投资收益 0.95亿元,环比大幅减少 75.32%, 带来净利润阶段性承压。 归母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差异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 1.57亿元。 Q3毛利率下滑。 由于整机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金风科技数据, 23年 9月风机价格从年初 1800元/kW 左右波动下降至 1553元/kw,风机投标均价保持低位, 受此影响, 23Q3销售毛利率 14.90%,同比-9.63pcts,环比-5.82pcts。 Q3期间费率环比下降。 收入环增带来费率优化, 23Q3期间费用率 22.27%,同比-4.31pcts, 环比-5.96pcts。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23Q3销售净利率 5.98%,同比-4.86pcts,环比-8.24pcts。 23Q3ROE 为 1.83%,环比微降-1.04pcts。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 13.6亿元,环增879.2%, 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优化,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是风电整机新锐,技术成本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行业领先,订单量和市占率均在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达157.83亿元/20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19.15亿元/25.27亿元, EPS 分别为 1.59元/股、 2.1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19.4倍、 14.7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双碳”目标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移、产品盈利下滑超预期。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17 29.68 -- -- 29.79 0.37%
29.79 0.37%
详细
2023 年 11 月 14 日,公司发布《三一重能关于对外投资暨开展新业务的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三一吉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即在松原市长岭县投资建设风光氢储氨一体化产业,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电站、输电线路、制氢制醇工厂及储运、储能设施等,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 65 亿元。 公司将于开工后 18 个月内(不含冬歇期)完成该项目建设。 点评: 氢能、绿色甲醇行业前景可期,或将成为风光消纳的未来方向。氢能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具备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能力,利用新能源风光互补耦合发电制氢,可解决风光消纳问题;绿色甲醇是通过更环保方式制备的甲醇,具备高潜力,建立可再生能源-氢醇体系,能降低化工和能源板块的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 公司已启动该业务的早期工作,项目未来产值可期。目前,公司陆续引进了一些新业务方向专业人才;已积极开展绿色甲醇消纳的调研和绿色甲醇认证工作,与国际、国内大型航运公司开展交流,确定下一步合作意向。该项目有望收获较高产值,根据长岭政务,长岭县已成为新能源投资沃土,我们认为三一重能该项目的产值有望达到每年 8.7 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4.7、20.7、30.9 亿元,同比增长-10.9%、41.3%、49.0%,截止 11 月15 日的市值对应 23-24 年 PE 为 24.3、17.2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风电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16 29.99 -- -- 29.79 -0.67%
29.79 -0.6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90亿元,同比增加18.04%;实现归母净利润10.31亿元,同比下降1.2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下降22.84%。 点评:公司陆上风机机组功率再创新高,在手订单充足。公司具备4.XMW到11MW全系列机组研发与生产能力,同时具备发电机、叶片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公司具备产品自主可控及综合成本优势。公司于今年10月发布了全球最大15MW陆上风电机组,其配备的发电机和叶片为自主设计,与整机设计高度协同,性能更优。公司的风机装机容量从2019年的0.7GW持续增长至2022年的4.5GW,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8.35GW,截止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达16.31GW,公司新增订单规模和在手订单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公司的在手订单中,6MW以上机型占比已超过50%,在手订单充足有望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研发投入高增,布局多项先进自主技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6.84亿元,同比增长29.01%,占营收比重达9.13%,同比提高0.77pct。 公司自主完成了百米级系列化叶片气动和结构设计、工艺开发试制工作,且公司具备整机与叶片一体化设计技术,能够实现整机与叶片的协同设计以达到最优匹配。同时,公司在内蒙古投建新厂以生产国内陆上风电最长叶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叶片产能及协同制造水平。 海外业务迎突破,并推出大兆瓦海上风机。公司深耕国内陆上风电市场的同时,今年加大了海外市场拓展力度,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1.24亿元,较2022年实现重大突破,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成效显著。公司着力布局欧洲、亚洲、拉美、中东及非洲等各大区域,上半年中标了哈萨克斯坦98MW风电项目,未来有望实现更多海外订单突破。2023年10月,公司发布了13/16MW海上风电机组,持续推进风机大型化。海上风电及海外市场的双海发展战略有望助力公司打造新增长级。 投资建议:公司具备风电产业一体化优势,随着公司风机产能持续扩张,研发创新推出大兆瓦海上风机,并发力海外市场,双海战略将进一步夯实公司竞争力。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63元、2.08元、2.54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14倍、12倍,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内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风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技术研发进步不及预期风险。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08 30.04 -- -- 30.20 0.53%
30.20 0.53%
详细
风电整机新秀, 2018-2022年归母净利润 CAGR 约 49%公司为风电整机新秀,主营业务为风电产品及运维服务、发电收入和风电建设服务, 2022年上述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82%、 5%和 12%。风电产品及运维服务主要包括风机销售、运维服务、叶片销售。其中, 2022年风机销售营收占比为72%,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2018-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约 86%、 49%;公司毛利率保持在 23%以上,净利率从-32.33%提升至 13.41%。 2022-2025年全球、国内新增装机量 CAGR 约 20%、 19%;主机竞争格局或将重塑从行业空间来看,风电行业高景气,“十四五”期间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预期。 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球、国内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 109、 67GW, 2022-2025年 CAGR 约 20%、 19%。从发展趋势来看,风机大型化是实现度电成本下降的核心手段,成为“平价时代”必然选择, 2020-2022年我国新增装机风机平均单机容量从 2.7MW 至 4.5MW。海上风电趋势显著,预计 2022-2025年全球及我国海风新增装机容量 CAGR 均约 43%。从主机环节来看,整机厂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抢装潮致第一梯队集中度下降,第二梯队迎来新机遇。 2018-2022年前十名主机厂从90%提升至 98.6%,前三名主机厂市占率从 63.9%下降至 51%。头部主机厂市占率差距在缩小,不断成长的三一重能已成功跻身第二梯队。 成本、研发、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双海”战略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具备多重竞争优势: 1)成本优势: 2018-2022年公司平均毛利率约 29%,盈利能力显著领先同行。公司产品研究设计、生产效率及供应链保障共同构建成本优势。 2)研发优势: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成为国内“箱变上置”技术创新引领者。 3)产业链上下一体化优势:公司具备风电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在风机核心零部件、风机产品及运维服务、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全方位布局。同时,公司具备独立研发生产制造叶片、发电机的能力。 “双海”战略布局打开成长空间,有望实现量利齐升。海上风电方面,公司 2023年上半年宣布 9MW 海上风电机组正式下线,紧跟行业趋势。海外市场方面,公司积极布局、稳步推进。 2022年公司中标哈萨克斯坦 98MW 风电项目。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CAGR 约 24%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17.4、 21.8、 26.6亿元,同比增长 6%、 26%、22%, CAGR=24%。现价对应 PE 21、 16、 14。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3)风机销售价格大幅下降; 4)电力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07 29.90 -- -- 30.20 1.00%
30.20 1.00%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业绩同比降下降1.21%。公司加大费用投入,大型化布局领先。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1.21%: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收入74.90亿元,同比增长18.04%;实现归母净利润10.31亿元,同比减少1.21%;实现扣非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减少22.84%。 2023Q3公司收入向好,盈利能力略有承压::2023Q3公司实现营收35.75亿元,同比增长58.03%,环比增长52.07%,我们认为伴随三季度风场建设加速,公司出货同环比均有向好。业绩方面,2023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减少12.89%,环比减少36.07%,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造成公司毛利率承压,同时风场出售较少,造成公司盈利的下滑。 加大研发与销售投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0.49个百分点至20.05%,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至8.66%,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78个百分点至9.13%,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至4.13%,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至-1.87%。我们认为,公司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方面持续严格控费增效,对应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而销售与研发费用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大力度拓宽海上、海外市场,因此相关方面费用投入较多,受益于此,公司也在北京风能展期间推出了陆上15MW风电机组,以及13/16MW海上风电机组,在大兆瓦机组发展道路上再次领先。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不减持: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梁稳根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唐修国先生、向文波先生、毛中吾先生、袁金华先生、周福贵先生、易小刚先生、梁林河先生、赵想章先生、王佐春先生、黄建龙先生承诺:自2023年10月17日起12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所直接持有的三一重能股份。我们认为这一承诺展现出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有助于公司稳定发展。 估值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三季报公司盈利情况,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1.54/1.98/2.46元(原2023-2025年摊薄预测为1.64/2.00/2.49元),对应市盈率19.3/15.0/12.1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新产品研发风险;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风电政策不达预期;迭代降本速度不及预期;人才流失风险。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11-07 29.90 -- -- 30.20 1.00%
30.20 1.00%
详细
前三季度业绩呈现较强韧性, 盈利能力有所承压。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4.90亿元(同比+18.04%) , 归母净利润 10.31亿元(同比-1.21%) , 扣非净利润 7.52亿元(同比-22.84%) , 销售毛利率 19.67%(同比-6.47pct.) ,扣非销售净利率 10.03%(同比-5.32pct.) 。 发电与风机业务短期承压, 三季度业绩同环比显著下降。 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5.75亿元(同比+58.03%, 环比+52.07%) , 归母净利润 2.14亿元(同比-12.89%, 环比-36.07%) , 扣非净利润 0.68亿元(同比-71.20%, 环比-75.44%) , 销售毛利率 14.90%(同比-9.63pct., 环比-5.82pct.) , 销售净利率 5.98%(同比-4.86pct., 环比-8.24pct.) 。 三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 发电业务方面, 三季度是来风传统淡季, 今年情况尤为突出; 风机业务方面, 受低价单交付影响, 毛利率下行压力较大。 三季度出货量环比翻倍, 电站转让节奏短期影响业绩。 三季度以来, 陆上风电下游建设明显提速, 我们估计公司前三季度风机销量分别约为0.5/1.0/2.0GW, 三季度出货量环比翻倍。 电站开发方面, 公司坚持“滚动开发” 策略, 我们估计前三季度转让容量分别约为 100/150/0MW, 三季度无转让短期影响业绩。 截至 2023年 6月底, 公司存量风电场容量 412MW, 在建风场容量高达 707MW。 大型化继续引领行业, 出海布局稳步推进。 近日, 公司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重磅发布了全球最大陆上风电机组——三一重能 15MW 风电机组和13/16MW 海上风电机组。公司 15MW 风电机组延用与 919平台机组一致的国内首创双箱变上置机舱技术, 在减少发电损耗的同时, 节约安装成本。 近期,中电国际与三一重能。 萨姆鲁克-卡纳泽基金签署哈萨克斯坦 1GW 风电+储能项目三方合作协议。 22年公司实现海外订单突破, 今年已陆续交付, 未来出海表现可期。 风险提示: 国内风电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公司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增持” 评级。 预计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8.37/22.94/27.23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0/16/13倍, 维持“增持” 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