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牟国洪

中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19-02-18 14.91 -- -- 19.27 29.24%
19.27 29.2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公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与BOSCH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彰显公司实力。19年2月13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RobertBoschGmbh(简称BOSCH)于近日在合肥签订了《采购协议》,其主要内容:合肥国轩作为BOSCH合格供应商,将为其提供锂离子电池、模组和电池包(零件、产品)等,实际总价款以协议双方签订的具体合同为准,且协议不设定有限期限。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BOSCH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互联交通和互联工业提供创新领先的解决方案,而RobertBoschStiftungGmbH持有BOSCH92%的股权。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公司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获得世界一流企业的认可,是公司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上的又一里程碑,公司已具备为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高端锂离子电池市场上的竞争力。 回购激励将利好公司长远发展。2018年7月,公司公布拟回购公司股份激励员工预案公告:回购价格不超过25元/股,回购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含2亿元)且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含1.5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至12月28日,公司已累计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股份13,901,533股,占公司总股本1.2230%,购买股份最高成交价为13.67元/股,购买股份最低成交价为11.23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176,700,634.57元(含交易费用)。12月,公司公布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员工持股计划对象为公司核心骨干员工或关键岗位员工,总人数不超过300人;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1亿元;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股份,价格为回购均价的50%;解锁期业绩考核目标为2019-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不低于100亿元、130亿元和160亿元。公司回购股份用于激励核心员工,一方面彰显公司信心,同时与员工深度绑定将利好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动力电池出货稳居国内行业前列。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4.67万辆,同比增长62.38%,合计占比4.43%。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长,我国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长,18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为57.35GWh,累计同比增长57.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达到32.86GWh,占总装机量的57.3%,同比增长137.0%,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需求增长点。据统计:合肥国轩18年装机量超过3GWh,市场占比约5.4%,位居行业第三,该数据与月度装机数据总体吻合。2019年,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将超过150万辆,考虑公司行业地 公司长期注重研发投入。近年来,公司长期注重研发投入。2016-17年研发投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均超过6.9%,18年上半年研发支出1.33亿元,占比为5.09%。长期研发投入铸就公司产品质量和行业地位,如公司量产的圆柱电芯产品达180Wh/kg,可配套续航里程超过400km车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新能源A级车领域市场非常畅销,而新开发的190Wh/kg的圆柱电芯产品也将于2019年量产。同时,公司承担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制备的三元811软包样品已于18年通过科技部的中期检查,能量密度达302Wh/kg,循环次数超过1500周,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和认可,与之配套的1Gwh软包线,预计19年1月具备生产能力。截至18年6月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282项,其中发明专利1135项;专利授权108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1项(含22项国际专利)。 公司预计18年净利润稳步增长。18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40.97亿元,同比增长9.11%;净利润6.59亿元,同比增长3.02%;扣非后净利润4.01亿元,同比下降22.32%,基本每股收益0.58元。同时,公司预计18年净利润变动区间为8.50-9.50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43%至13.36%,业绩变动原因主要系伴随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且公司产能逐步释放致公司出货量同比有较大增长。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EPS分别为0.79元与0.92元,按02月13日13.36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6.8倍与14.5倍。目前估值相对锂电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行业补贴下降幅度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19-02-04 78.99 -- -- 95.16 20.47%
95.16 20.47%
详细
事件:1月29日,公司公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总体符合预期。1月29日,公司公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35.31亿元-37.50亿元,同比下降8.94%-3.30%;扣非后净利润区间为29.91亿元-31.76亿元,同比增长25.92%-33.70%。经测算,公司18年四季度净利润区间为11.53亿元-13.7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区间为10.06亿元-11.91亿元,四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18年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系17年上半年转让了北京普莱德的股权取得处置收益影响,而扣非后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系三点: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增长,带动国内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二是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产能释放带动公司产销量增长;三是公司持续加强费用管控,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 预计19年延续高增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合计占比2.65%;18年合计销量124.67万辆,同比增长62.38%,合计占比4.43%,全年销量略超市场预期。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长,我国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长。据统计: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为57.35GWh,累计同比增长57.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达到32.86GWh,占总装机量的57.3%,同比增长137.0%,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需求增长点。伴随技术进步及我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政策支持,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预计全年销量将超过15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将电动动力电池需求高增长。 公司动力电池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GGII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公司动力电池系统效率连续在动力电池企业排名前三位,2017年以11.85GWh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根据工信部和盖世汽车统计:2018年宁德时代累计装机量达到23.54GWh,同比翻倍增长,预计有望稳居全球第一。同时,公司已与一汽、北汽、吉利、上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蔚来、广汽、奇瑞、长城、东风、江淮等国内主流整车企业建立合作关,并与宝马等国际优质客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客户结构和出货数据显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且与主力车企的配套优势显著。公司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先企业及行业龙头,预计19年公司业绩仍将受益于动力电池系统产销量增长。 19年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产能和技术为行业护城河。动力电池属于典型的技术与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发展趋势为高能量密度。预计19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竞争仍将加剧,主要基于如下两方面:一是动力电池价格仍将持续下行,正常年均降幅约10%。同时,行业主要企业毛利率总体持续下滑,侧面验证行业竞争加剧,但不同企业之间因产品质量不同差别显著;二是我国正进一步加大全球开放的力度,如特斯拉已在上海独资建立超级工厂,全球动力电池领先企业LG化学、三星等18年均加大了在我国动力电池相关项目的投资力度。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我们认为产能规模和技术为行业核心护城河,具体而言:规模优势是产品持续降价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动力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唯有持续高研发投入其产品才更具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18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7亿元,在公司营收中占比7.67%。另外,公司18年9月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该激励方案实施将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利好公司长远发展。 维持给予公司“增持”评级。考虑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摊薄影响,预测公司2018-19年全面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68元、2.06元,按1月29日按76.68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45.7倍和37.2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偏高,考虑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动力电池价格下降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执行力度和进展低于预期;上游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德赛电池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11-05 28.31 -- -- 31.38 10.84%
31.38 10.84%
详细
事件:10月29日,公司公布2018年三季度报告。 投资要点: 季度业绩创新高 18年业绩确定高增长。2018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116.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19%;营业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48.50%;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47.38%;扣非后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43.16%,基本每股收益1.34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3.80亿元,同比增长72.60%;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6.65%,基本每股收益0.69元。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创14年以来的单季新高,考虑四季度为消费数码产品销售旺季,预计18年公司业绩将确定高增长。 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其中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且公司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提价和国产手机品牌崛起。IDC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共出货14.62亿台,较2016年的14.7亿台同比下降0.5%,为近年来首次下滑;18年上半年出货6.76亿台,同比下滑2.35%,预计18年将持续下降。智能手机竞争格局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但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特别是我国智能手机品牌异军突起,如18年第二季度前5合计市场占比66.8%,同比提升6.9个百分点;其中华为出货5420万台,全球占比15.8%,跃居行业第二;而小米和OPPO分别位居行业第四和第五。公司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与客户优势,其业绩逆势高增长主要受益于产品价格略有提升,以及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崛起和市占率提升,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出货量仍将增长,预计公司业绩仍将持续受益于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为数码消费产品销售旺季。 第三季度盈利能力略升 预计18年全年将下降。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8.16%,同比回落0.5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为8.83%,环比二季度提升1.2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变化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公司在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且注重技术投入和创新,但行业竞争总体持续加剧,预计18年公司盈利能力同比将下降。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利于公司长远发展。10月29日,公司公布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本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200.4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98%;授予价格为12.16元/股;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合计不超过87人。该计划实施将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积极性,将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暂不考虑股权激励计划影响,预测公司2018-19年EPS分别为1.94元与2.28元,按10月29日23.80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2.3倍与10.40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较低,结合下游行业景气度,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经济景气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国内智能手机客户市场份额下降。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9-06 35.50 -- -- 39.90 12.39%
39.90 12.39%
详细
事件:8月29日,公司公布了18年上半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2.89亿元,同比增长36.24%;营业利润20.74亿元,同比增长36.46%;净利润13.09亿元,同比增长41.71%;扣非后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38.57%;基本每股收益1.15元,公司业绩高增主要受益于公司产品量价齐增。同时,公司预计18年1-9月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6.60-18.80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9.32%至23.81%。 公司主营业务业绩受益于量价齐升。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产品供应商,产业横跨亚洲、大洋洲,根据Roskill报告:以2017年度销售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及亚洲最大的锂生产商,同时是使全球为数不多的上游与中游全面垂直整合的锂生产商之一,业务涵盖锂原矿开采、锂精矿加工以及锂化工产品生产。公司获取的锂精矿主要用于生产四大类锂化工产品-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及金属锂。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及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2018年上半年,公司锂化合物及衍生品实现营收21.38亿元,同比增长44.40%,在公司营收中占比64.99%;锂矿营收11.51亿元,同比增长23.32%,营收占比34.99%。 锂行业相关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预计下半年主营业务增速趋缓。18年以来,主要锂相关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且短期内持续回调,以百川资讯统计的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为例,8月31日价格分别为8.85和13.0万元/吨,分别较年初回落47.94%和15.03%,短期价格回调主要是行业产能释放及下游需求增速低于预期。需求方面总体持续增长,18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49.26辆,同比增长98.01%,合计占比3.07%,且下半年为销售旺季。公司锂化工产品业绩与产品价格高度相关,且17年下半年行业价格总体位于较高水平,结合公司下游需求及产能释放,预计下半年公司业绩增速将趋缓。 关注重大资产购买进展。18年5月17日,天齐锂业和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智利与交易对方Nutrien及其3个全资子公司InversionesRACChileS.A.、InversionesElBoldoLimitada和InversionesPCSChileLimitada签署《协议》,拟以65美元/股的价格,以现金方式购买交易对方持有的SQM62,556,568股A类股(约占SQM公司总股本的23.77%),交易总价款40.66亿美元。购买完成后,加上公司现已持有的2.1%B类股,公司共计持有SQM的股权比例约为25.86%。 SQM有用SalardeAtacama盐湖(阿塔卡玛盐湖)的开采配额,主要产品为氯化钾等钾肥、碘、锂盐等盐湖开发相关产品,同时SQM还拥有澳大SQM碳酸锂产能为48000公吨/年,18-19分别计划扩大至70000公吨和100000公吨/年;氢氧化锂产能为6000公吨/年,18年计划提升至13500公吨。由于阿塔卡玛盐湖中高浓度的锂卤水含量和优异当然自然条件,SQM已成为全球锂产品生产成本较低的生产商。17年初,SQM与Corfo(智利生产促进局)达成协议,提升开采配额至220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而根据行业数据服务商Roskill报告,2017年全球对锂的需求为21.1万吨LCE。2017年,天齐锂业和SQM锂盐产量全球占比约34.83%。收购完成后,天齐锂业有望在SQM董事会层面获得与Papma相同的控制权,该资产收购短期将对公司财务产生一定压力,中长期而言将利于巩固公司行业地位和保持持续竞争能力。 关注泰利森扩产锂精矿进展。7月24日,公司公布了泰利森锂精矿扩产公告:泰利森以自筹资金进行化学级锂精矿扩产计划(第三期),项目总投资预计月5.16亿澳元(对应人民币月25.88亿元),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竣工并开始试生产,至2021年泰利森实现化学级锂精矿产能增至180万吨/年,并为后续扩产计划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工作。项目达产后,将为公司境内外锂盐项目提供充足原料保障。 盈利能力提升预计下半年环比承压。20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72.54%,同比提升3.90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为71.38%,环比一季度回落2.29个百分点。上半年分业务毛利率显示:锂矿为76.16%,同比提升3.29个百分点;锂化合物及衍生品70.58%,同比提升4.62个百分点。结合公司单季度盈利走势及行业价格变化,预计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环比将承压。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暂不考虑资产收购影响,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EPS分别为1.96元与2.21元,按8月31日36.56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7.3倍与24.2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盐湖提锂技术进展高于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汇兑损失。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8-30 24.80 -- -- 26.39 6.41%
27.65 11.49%
详细
事件:8月27日,公司公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5.22%;营业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22.87%;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22.16%;扣非后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4.99%;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增长符合预期,而净利润下降主要系非经常损益收益大幅降低,其中17年出售星城石墨股权和中科电气分红款项1.13亿元。 公司锂电材料受益于量价齐升 预计下半年增速环比回落。2014年以来,公司锂电材料及其他业务营收增速持续提升,18年上半年营收15.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3.44%,创近年来新高,在公司营收中占比提升至95.69%,主要系量价齐升,特别是价格同比显著增长。18年以来,电解钴价格走势总体先扬后抑,18年初为55.25万吨,4月最高涨至69.0万元/吨后持续回调,至8月24日价格为48.9万元/吨,较18年初下降11.49%。由于钴是钴酸锂重要原材料且成本占比高,钴酸锂价格走势与电解钴趋同,18年初价格为42.5万元/吨,最高至49.5万元/吨,8月24日为39万元/吨,较18年初价格下降8.24%。总体而言,18年上半年钴酸锂均价大幅高于同期,近期电解钴价格回落主要是行业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中长期,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基于二点: 一是需求将受益于行业增长。18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49.26万辆,同比增长98.01%,合计占比3.07%。受销量增长影响,18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15.58GWh,同比增长127.90%。下半年为销售旺季,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有望达100万辆。 二是公司新产品开发和客户开拓进展显著。公司持续加快高镍多元材料新品开发,形成了高容量、高压室、高电压、单晶形貌且性能稳定的多系列高镍产品体系,其中高镍动力811多项性能指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动力NCA材料完成中试工艺定型,预计年内批量推向市场。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国际动力市场,与特斯拉、大众、宝马、现代、日产等国际客户的交流与合作,部分国际著名车企配套动力电池已通过认证并开始导入公司动力型正极材料产品,预计2019年逐步实现放量;储能锂电领域,公司通过加大与三星SDI、LG化学等国际储能大客户的战略合作,18年上半年储能多元材料销量同比大幅增长,牢固占据了国际储能高端供应链。另外,公司上半年圆满完成了15亿非公开发行再融资项目。综上,预计公司锂电材料业绩仍将增长,但智能装备业务业绩增速回落。2016年,公司通过并购中鼎高科切入智能装备领域,17年该业务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33.73%;18年上半年营收7030万元,同比略增2.95%,在公司营收中占比4.31%。目前,中鼎高科模切设备已进入国际一线消费类电子制造商供应链,终端客户包括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PPO、比亚迪、VIVO等国际知名品牌。同时,中鼎高科率先完成激光圆刀模切机的研发和验证工作,率先开展了新设备应用推广工作,新产品能高效地解决隔热材料、金属材料等新型材料的模切需求,市场前景广阔。伴随下游客户市场增长和新产品入市,预计该业务将持续稳步增长。 关注扩产项目进展。目前,公司正极产能1.6万吨,基本满负荷生产。18年5月,公司与金科园管委会签署了合作协议:公司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总规划用地约1600亩,计划建成年产10万吨锂电新材料产业计提,具体分为项目产业先导基地用地、科研及办公用地和产业拓展基地用地。其中项目产业先导产业基地用地约650亩,用于锂电正极生产基地建设,首期项目计划建成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产能,首期项目分三个阶段建设,总投资为人民币33.55亿元。预计全部投产时间为2023年12月,首期项目生产线将按照NCM811/NCA的标准设计,同时具备生产不同类型多元材料(NCM811、NCM622、NCM523和NCA)的能力,即可根据产品生产需求进行切换;科技及办公用地约100亩,计划投资1亿元。该项目实施,将利于公司缓解高端产能瓶颈。 盈利能力回落 预计下半年承压。20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3.95%,同比回落3.76个百分点,主要系营收组成结构变化,其中分业务毛利率显示:锂电材料及其他业务为12.22%,同比回落2.31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智能装备业务52.22%,同比回落1.04个百分点。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约5%,17年为1.04亿元,占比4.80%;18年上半年,公司申请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至18年6月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07项,获得授权专利86项。下半年正极材料价格将承压,总体预计盈利能力也将承压。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全面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60元与0.84元,按8月27日24.73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41.2倍与29.6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略偏高,考虑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银河磁体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8-30 12.23 -- -- 13.74 12.35%
13.74 12.35%
详细
事件:8月24日,公司公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扣非净利润增长符合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28.38%;营业利润9328万元,同比增长8.40%;净利润7876万元,同比下降28.67%;扣非后净利润7845万元,同比增长38.34%,基本每股收益0.24元,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增长主要系汽车和节能用电机磁体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系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减少。目前,公司主营产品为粘结和热压钕铁硼磁铁,以及钐钴磁体。 粘结钕铁硼磁体营收持续增长 预计18年稳步增长。近年来,光盘用粘结磁体等传统需求总体持续下滑,为此公司大力开拓汽车用磁体和高效节能电机用磁体市场,并成为业绩增长主要动力。15年以来,公司粘结钕铁硼磁体营收增速总体持续提升,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22.54%,在公司营收中占比92.17%。预计下半年该业务仍将持续增长,主要是公司在粘结钕铁硼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而汽车和高效节能电极用磁体需求总体持续增长;同时稀土产品价格总体有望稳中有升,钕铁硼磁材价格将受益。 钐钴和热压钕铁硼磁体项目业绩高增长 全年高增无忧。2012年,公司启动了钐钴和热压磁体项目,13年以来业绩总体有序释放。2018年上半年,公司钐钴磁体和热压钕铁硼磁铁分别实现营收1176和119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1.87%和206.96%,合计营收占比7.81%,营收占比持续提升。18年2月,公司年产能200吨钐钴磁体项目和年产能300吨热压磁体项目实施完成,伴随市场拓展,预计二者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仍将提升。 上游稀土原材料价格窄幅波动 预计下半年稳中有升。钕铁硼磁材产品上游主要原材料为钕、镨钕等,其中17年价格波动较大。18年以来,上游原材料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钕铁硼磁材主要原材料镨钕价格总体窄幅波动,其价格运行在40-46万元/吨之间,8月24日镨钕最新价格为40.75万元/吨。受此影响,钕铁硼磁材价格也窄幅波动,如18年以来低端产品N35在14万元/吨附近窄幅波动,8月24日价格为14.05万元/吨。预计下半年稀土价格总体仍将稳定运行,不排除在事件驱动情况下有所提升,如收储超预期或环保和打黑力度加大。 毛利率回落 预计下半年环比有望改善。20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5.77%,同比回落3.03个百分点。分业务毛利率显示:粘结钕铁硼为35.75%,同比回落3.04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和原62.00%,二者具备较高附加值。伴随营收结构优化,结合稀土价格走势,预计下半年盈利环比将改善。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2元与0.62元,按8月24日12.00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3.0倍与19.3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经济下滑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进展低于预期。
江苏国泰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18-08-27 5.86 -- -- 6.19 5.63%
6.19 5.63%
详细
事件:8月24日,公司公布18年半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66.54亿元,同比略增2.86%;营业利润10.64亿元,同比增长50.33%;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17.29%;扣非后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47.28%,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18年上半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9亿元,主要系控股孙公司张家港市国泰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89%股权产生投资收益。同时,公司预计18年1-9月净利润为6.58-8.37亿元,同比增长10-40%,主要系出口业务增长和投资收益增加。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 贸易行业业绩增速回落关注贸易摩擦进展。公司供应链服务主要涉及消费品进出口贸易以及电商平台,致力于提供全供应链一站式增值服务。2018年上半年,公司贸易行业营收160.88亿元,同比增长4.42%,增速较17年的16.06%显著回落,在公司营收中占比96.79%。具体至分项:出口贸易营收120.18亿元,同比增长6.72%,营收占比72.30%;进口及国内贸易营收40.71亿元,同比下降1.82%,占比24.49%。公司贸易行业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以及我国进出口贸易行业总体增长。2018年1-7月,我国出口和进口贸易总额分别为13873和1220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64%和20.96%。由于公司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且美国市场占比较高,受中美贸易摩擦大背景影响,公司贸易业务增速低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总体持续增长,但贸易保护主义仍有加剧趋势,且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同时结合公司进出口方面的行业地位,总体预计下半年贸易行业业绩略有增长。 化工新能源营收负增长预计下半年环比改善。公司化工新能源业务以瑞泰新能源为发展平台,下属控股子公司主要有华荣化工和超威新材料,具体产品包括锂电池电解液、硅烷偶联剂和电子化学品。18年上半年,公司化工行业营收4.4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98%,为14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在公司营收中占比2.68%。其中华荣化工营收4.02亿元,同比下降39.35%,主要系锂电池电解液销量下滑;超威新材料营收462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5.67%。我国新能源汽车向好格局总体不变,18年1-7月合计销售49.26辆,同比增长98.01%,合计占比3.07%,且下半年为销售旺季,而公司在电解液领域具备一定优势,总体预计下半年公司化工新能源业绩环比将改善。另外,截止6月底,公司波兰4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已使用募集资金632.60万盈利能力回落预计下半年环比改善。20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9.41%,同比回落2.1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为10.55%,环比一季度提升2.88个百分点。分行业毛利率显示:贸易行业毛利率8.64%,同比回落0.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贸易为9.61%,进口及国内贸易为5.76%。公司经营总体稳健,同时正加大自建货源基地,结合二季度盈利走势,总体预计下半年盈利环比有望改善。 三项费用率回落预计全年将回落。18年上半年,公司三费合计支出10.60亿元,同比下降8.20%,对应三项费用率为6.37%,同比回落0.77个百分点。分项费用显示:销售费用6.92亿元,同比下降1.72%;管理费用3.72亿元,同比下降2.36%;财务费用-395万元,而17年上半年为6963万元,主要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取得汇兑收益5294万元。公司分项费用均回落显示公司管理水平稳健,总体预计18年费用率将回落。 l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58元与0.59元,按8月23日5.71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2.6倍与12.3倍。目前估值相对锂电板块水平较低,但其贸易业务营收占比较高,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下滑超预期;贸易摩擦加剧;新能源汽车进展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兑损失。
赣锋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8-23 30.90 -- -- 31.80 2.91%
34.33 11.10%
详细
事件:8月20日,公司公布18年半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3.32亿元,同比增长43.47%;营业利润9.54亿元;同比增长41.53%;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37.82%;扣非后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增长69.52%;基本每股收益0.76元,业绩增长主要系原材料供给得到保障,产能释放对应收入增长。18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4亿元,其中政府补助1.27亿元。另外,公司预计18年1-9月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1.04-16.06亿元,同比增长10-60%,业绩增长主要是锂产品销量增长,同时公司香港发行上市后,会计准则变化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公司各主营业务大幅增长。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拥有五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业务涵盖上游锂提取、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加工以及下游锂电池生产及回收等,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公司在锂行业多个产品市场份额占据领先地位,其中碳酸锂产能全球排名第四、氢氧化锂产能在全球及中国分别排名第三及第一、金属锂产能全球排名第一;锂资源方面,公司拥有位于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及爱尔兰等六个优质锂资源的股权,可获取稳定优质的锂原材料供应;产能建设方面,年2万吨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上半年已建成投产,产能逐步提升,而年产1.7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预计将于18年4季度建成投产。受益于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产能释放及行业地位,18年上半年公司各主营业务大幅增长,深加工锂化合物系列营收14.52亿元,同比增长27.34%,营收占比62.29%;金属锂系列营收5.58亿元,同比增长69.89%,营收占比23.91%;锂电池、电芯等营收2.35亿元,同比增长149.21%,占比提升至10.08%。 主营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预计下半年增速趋缓。18年以来,主要锂相关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且短期内持续回调,以百川资讯统计的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为例,8月17日价格分别为9.25和13.0万元/吨,分别较年初回落45.59%和15.03%,短期价格回调主要是行业产能释放及下游需求增速低于预期。需求方面总体持续增长,18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49.26辆,同比增长98.01%,合计占比3.07%,且下半年为销售旺季。由于公司营收与产品价格高度相关,且17年下半年行业价格总体位于较高水平,结合公司下游需求及产能释放,预计下半年公司业绩增速将趋缓。 约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由公司及赣锋国际向LG化学销售氢氧化锂产品供给47600吨,价格依据市场价格变化调整。该合同签订对深化与LG化学合作具有积极意义,也将对2019-2022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公司固态锂电池技术进展顺利。17年12月底,公司公告投资2.5亿元建设“一条年产亿瓦时级的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并设置了分期业绩考核指标。第一期业绩考核指标情况如下:送检的两只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均超过240Wh/Kg,循环1010次后放电容量保持率均在90%以上,完成第一期业绩考核目标,并为22名激励对象兑现了奖金,后续持续关注中试生产线进展情况。 盈利能力提升 预计下半年环比承压。20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43.98%,同比提升9.8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为42.26%,环比一季度提升3.82个百分点。分业务毛利率显示:深加工锂化合物系列为45.77%,同比提升4.67个百分点;金属锂系列53.23%,同比提升17.79个百分点;锂电池、电芯及其直接材料13.68%。公司长期注重创新和技术投入,18年上半年,公司获授权国家专利7项,其中发明2项;截止18年6月底,公司以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同时结合行业价格走势,预计公司下半年盈利能力环比将承压。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全面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78元与21.6元,按8月17日30.90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7.4倍与14.3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盐湖提锂技术进展高于预期;行业价格大幅波动;汇兑损失。
沧州明珠 基础化工业 2018-08-22 4.94 -- -- 5.07 2.63%
5.07 2.63%
详细
事件:8月17日,公司公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上半年业绩显著低于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同比下降8.52%;营业利润1.5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5.89%;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56.70%,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公司上半年业绩显著低于预期,主要系各业务发展均不及预期,以及BOPA薄膜价格大幅下滑,而锂电池隔膜处于产能爬坡期等。另外,公司预计18年1-9月净利润为1.78-3.11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60%至-30%。考虑公司各业务基本面总体尚可,预计下半年业绩环比有望改善。 PE管道塑料制品营收略有下滑预计下半年有望恢复增长。PE管道塑料制品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2016-17年受益于“煤改气”政策等因素驱动致业绩持续大幅增长。18年上半年,公司PE管道塑料制品营收9.20亿元,同比略降1.61%,在公司营收中占比61.52%,主要是“煤改气”政策推进放缓,产品销量不及预期。18年1月,子公司芜湖明珠新增PE燃气、给水管道产品产能1.5万吨,将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考虑环境因素,“煤改气”总体仍将推进,且公司正大力推进给水管道市场。同时,公司RTP管(热塑性增强塑料管)进展顺利,该产品主要用于海陆油气田的开采与运输,且该产品生产技术只有国外极少数厂家掌握。 BOPA薄膜受累于价格下行。2016-17年,公司BOPA薄膜制品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价格上行。18年上半年,BOPA薄膜产品产量和销量同比均提升,但受累于价格大幅下行致营收下滑,上半年实现营收4.02亿元,同比下降10.54%。中长期而言,公司BOPA薄膜业务仍值得关注:一是公司自制母料在三个厂区六条BOPA薄膜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使用率在95%以上,同时硅系母料的研发也在二氧化硅选型关键点上获重大进展,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二是主要备件实现国产化,维修成本大幅降低;三是专用尼龙膜销售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下游用于锂电池铝塑包装及药品包装,目前主要依赖于进口。公司专业尼龙膜于18年3月通过上海紫金企业验证并批量供货,同时给东莞卓越、苏州锂盾、浙江道明等提供了样品,后续市场空间有望逐步打开。 锂电池隔膜业务大幅低于预期后期关注市场拓展进展。2012-17年,公司锂电池隔膜业绩持续增长,营收由12年的2588万元增至17年的4.32亿元。18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池隔膜营收1.62亿元,同比下降23.5%,为近年来首次下滑,业绩大幅低于预期,上半年锂电池隔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营收下滑主要系行业产能释放致产品价格下滑。德后接待了三星、盟固利、ATL、CATL、中航锂电等大客户沧州验厂,均一次性通过,后续重点关注市场拓展进展;产能方面,“年产1.05亿平方米湿法锂电池隔膜项目”三条线已于18年7月全部投产,但存在一定的产能爬坡期,而“年产5000万平方米干法锂电池隔膜项目”按计划实施中。 盈利能力显著回落预计下半年环比改善。20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8.61%,同比显著回落10.8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为18.62%,环比一季度略提升0.03个百分点。分业务毛利率显示:PE管道塑料制品为19.63%,同比回落2.04个百分点;BOPA薄膜塑料制品为18.13%,同比回落16.08个百分点,主要系产品价格下行;锂电池隔膜12.28%,同比大幅回落45.68个百分点,主要系隔膜新线投产后产能未释放,以及行业竞争加剧。考虑公司各业务基本面情况,如BOPA薄膜采用自制母料,隔膜产能相继释放,总体预计下半年盈利将环比改善。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25和0.32元,按8月17日4.51元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8.0和14.0倍。目前估值相对于锂电池行业较低,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力度低于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隔膜行业竞争加剧。
中科三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8-21 8.80 -- -- 8.91 1.25%
8.91 1.25%
详细
事件:8月17日,公司公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增收不增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9亿元,同比增长10.86%;营业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16.88%;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26.68%;扣非后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28.45%,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公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业绩持续低于预期,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系盈利能力下滑和投资收益减少。18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1294万元,而17年上半年为781万元,主要系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大幅降低。 磁材产品营收增速提升预计下半年稳步增长。公司主营产品为钕铁硼磁材,营收自16年以来持续增长且增速提升。18年上半年,公司磁材产品营收19.63亿元,同比增长10.81%,主要系拓展产品市场和应用领域后致产品销量增长。预计18年下半年公司磁材营收仍将稳步增长,主要基于原材料价格总体有望稳中有升,以及公司在钕铁硼磁材领域具备行业地位,如公司产品覆盖全市主要市场,具备庞大客户群体,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8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49.26辆,同比增长98.01%,合计占比3.07%,且下半年为销售旺季,全年预计有望销售100万辆。 上游稀土原材料价格窄幅波动预计下半年稳中有升。钕铁硼磁材产品上游主要原材料为钕、镨钕等,其中17年价格波动较大。18年以来,上游原材料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钕铁硼磁材主要原材料镨钕价格总体窄幅波动,其价格运行在40-46万元/吨之间,目前镨钕最新价格为41.25万元/吨。受此影响,钕铁硼磁材价格也窄幅波动,如18年以来低端产品N35在14万元/吨附近窄幅波动,目前最新价格为14.05万元/吨。预计下半年稀土价格总体仍将稳定运行,不排除在事件驱动情况下有所提升,如收储超预期或环保和打黑力度加大。 盈利能力持续回落预计下半年环比改善。20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0.26%,同比显著回落4.3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为19.28%,创近年来的单季度新低,且环比一季度回落2.05个百分点。分业务毛利率显示:磁材产品销售为20.08%,同比回落4.42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为我国钕铁硼磁材龙头,总体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结合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预计下半年盈利将环比改善。 汇兑损益减少致费用率回落预计18年三项费用率回落。2018年上半年,公司三费合计支出1.92亿元,同比下降10.78%,对应三项费用率为9.76%,同比回落2.37个百分点。具体至分项费用:销售费用5229费用-1128万元,而17年上半年为1985万元,主要系汇兑损益减少。公司管理能力总体较为稳健,预计18年三项费用率将回落。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5元与0.28元,按8月17日8.90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35.6倍与31.5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经济下滑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进展低于预期。
星源材质 基础化工业 2018-08-13 34.54 -- -- 36.52 5.73%
36.52 5.73%
详细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18亿元,同比增长28.77%;营业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49.10%;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5.54%;扣非后净利润8423万元,同比增长34.87%;基本每股收益0.80元。18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恢复高增长,总体符合预期;上半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金额6862.3万元,主要为公司收到政府补助资金,其中18年3月和6月,子公司常州星源分别收到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财政局产业扶持奖励基金5000万元、2500万元。 公司锂电池隔膜业绩增速回升 预计18年下半年维持高增长。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15年以来公司锂电池隔膜销量和营收增速均呈现回落态势;18年上半年增速显著回升,对应锂电池隔膜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28.43%,主要受益于行业增长带动产品销量增长。具体而言:18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40.86万辆,同比增长111.96%,合计占比2.89%;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5.58GWh,同比增长127.90%。而公司“SENIOR星源材质” 具备良好的品牌形象,行业需求增长带动公司锂电池隔膜产品销量增长;产能方面,上市募投项目“第三代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线扩建项目”中的一条干隔膜生产线产能释放,控股子公司合肥星源湿法隔膜产能也逐步释放。 预计18年下半年仍将维持高增长。业绩增长主要基于如下几点:一是公司在全球锂电池隔膜领域具备一定行业地位和客户优势,主要客户覆盖比亚迪、天津力神、亿纬锂能、万向集团、国轩高科等;国际市场,18年上半年加大了与韩国LG化学等知名企业的业务合作,17年LG化学采购占公司销量比例已超过1/3,并与国外大型知名锂电池厂商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和启动产品认证工作。二是公司同时掌握干法、湿法和涂覆隔膜制备技术,并拥有锂电池隔膜微孔制备工艺的自主知识产权,其最新干法隔膜产品可达9um,并能稳定生产10/12/14um 产品。三是行业需求仍将增长,全年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00万辆。同时,公司合肥星源两条湿法隔膜生产线上半年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预计下半年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后续关注相关项目进展。一是江苏星源项目。18年3月,公司公告拟出资30亿元在常州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星源,投资建设“超级涂覆工厂”,包含50条涂覆生产线、8条干法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能10亿平方米高性能涂覆锂电池隔膜。二是18年6月公布了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股份数不超过3840万股,募集资金用于江苏星源的“超级涂覆工厂”项目。非公开发行实施后,将利于扩大公司涂覆隔膜产品比例,提升公司盈利质量,以及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三是关注与Murata的战略合作协议进展。18年7月,公司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简称Murata)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主要内容:Murata视公司为锂电池隔膜优先供应商,公司视其为优先客户,在满足要求情况下,公司在协议期限(5年内)确保提供合计约2.5亿平方米隔膜;在Murata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时,公司为其提供专线生产及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协议自18年6月1日起,有效期5年,经双方同意后可顺延。Murata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于17年9月收购了索尼公司的电池业务,17年4月-18年3月,Murata归母净利润为146086百万日元。该协议签署,进一步凸显公司湿法隔膜产品优势,也将利于公司海外市场拓展。 盈利能力略升 预计18年总体持平。20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53.51%,同比略提升0.3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54.09%,环比一季度提升1.07个百分点。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显示:锂电池隔膜为54.36%,同比提升0.67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成本下降速度优于价格下降速度。公司注重研发投入,17年研发投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7.86%;截止18年6月底,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1项国外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长期看,锂电池隔膜仍将下降,而伴随公司工艺优化及产能释放后规模效应将显现,预计18年盈利水平总体持平。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29元与1.65元,按8月8日32.40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5.2倍与19.7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汇兑损失。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18-08-02 25.20 -- -- 25.09 -0.44%
25.09 -0.44%
详细
公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86亿元,同比增长25.10%;营业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2.05%;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4.93%,基本每股收益0.32元,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系各类产品销量增长,而净利润下滑则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行致盈利能力下滑影响。其中第二季度营收5.36亿元,同比增长34.10%;净利润6878万元,同比增长16.07%,基本每股收益0.18元。1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外收入421万元,同比下降46.20%;投资净收益1062万元,同比增长244.29%。 量增致锂离子电池化学品营收增长 预计下半年增长持续。2011年以来,公司锂离子电池化学品业绩总体持续增长,且15以来成为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18年上半年,公司锂离子电池化学品营收4.82亿元,同比增长19.75%,在公司营收中占比48.82%,主要是产品销量增长。受产能持续释放影响,18年以来电解液上游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总体持续下滑,为此电解液细分领域价格总体持续承压。目前,六氟磷酸锂价格有望逐步企稳,预计下半年电解液价格也将逐步企稳,且下半年为行业需求旺季,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有望达到100万辆;公司兼具“新型锂盐(LiFSI)、添加剂、锂电池电解液”之间的产业链协同优势,且具备客户和规模优势,预计下半年锂电池化学品业绩将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电容器化学品业绩持续增长 预计行业景气延续向上。2014-16年,公司电容器化学品业绩持续下滑,17年以来业绩持续增长,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0亿元,同比增长21.34%,营收占比26.34%,其业绩增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国家环保监管趋严,符合行业标准的龙头企业市场优势将愈发明显;二是下游市场消费升级致需求提升;三是公司在电容器化学品领域产品种类齐全,且具备技术和客户优势。环保趋严将成为常态,预计公司下半年业绩增长逻辑不变。 有机氟化学品业绩恢复增长 预计下半年仍将增长。18年上半年,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业绩止跌恢复增长,上半年实现营收1.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93%,营收占比18.33%。公司海斯福氟化学品技术壁垒较高,产品替代弹性小,伴随公司新产品入市和国内客户需求增长和客户结合的持续优化,预计下半年业绩仍将增长。 半导体化学品高增长将延续。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478万元,同比增长53.26%。公司半导体化学作用清洗剂的溶解类产品。伴随国内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和巨额产能陆续投产,该业务将逐步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关注相关项目进展。18年上半年,公司在湖北荆门投资建的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年产5万吨半导体化学品项目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公司在波兰投资建设的锂离子电池项目已经商务部和发改委备案,并取得波兰特区入院许可证书,已完成项目公司设立,现处于土地购买阶段,该项目预计投资3.6亿元,投资建设年产40000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5000吨NMP和5000吨导电浆项目。 盈利能力回落 预计下半年环比有望改善。18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3.57%,同比回落3.60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为34.62%,环比一季度提升2.29个百分点。18年上半年分业务毛利率显示:电容器化学品37.14%,同比提升0.59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化学品27.10%,同比显著回落7.14个百分点,主要系产品价格下降及行业竞争加剧;有机氟化学品49.91%,同比回落4.08个百分点,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行影响;半导体化学品16.48%,同比提升4.31个百分点。公司长期注重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投入在公司在占比约7%,其中17年为7.09%;18年上半年,公司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1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获得已受理的发明专利35项(其中8项在国外申请)。新产品开发方面,高镍配套的电解液在客户处反馈良好;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方面,新型消氢剂、高压溶质等项目进展显著。伴随新产品逐步入市,以及六氟磷酸锂价格逐步企稳,预计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环比将改善。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全面摊薄后EPS分别为0.84元与1.06元,按7月30日25.05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9.8倍与23.5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景气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并购整合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18-07-23 82.50 -- -- 95.08 15.25%
95.08 15.25%
详细
公司与广汽集团深度合作。7月19日,公司公告拟与广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一是成立时代广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出资5.1亿元,持股占比51%;广汽集团出资4.9亿元,持股占比49%,时代广汽侧重于动力电池开发、生产和销售。二是成立广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出资4900万元,持股占比49%;广汽集团出资5100万元,占比51%,而广汽时代侧重于动力电池系统。此次合作投资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利于与下游整车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龙头地位。 公司与华晨宝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17日,公司与华晨宝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是项目购买安排。华晨宝马向公司购买电池产能建设项目,项目金额为8.15亿元,该项目用于为华晨宝马或其指定关联方生产和供应指定产品,具体由双方另行签署《项目购买协议》。二是长期采购安排。华晨宝马将向公司长期采购指定型号的动力电池产品,为此向公司支付28.525亿元的初始预付款,具体由双方另行签署《长期采购协议》。三是股权投资安排。公司同意在后续实施境内或境外股权融资时(如公司实施A股非公开或者H股IPO),华晨宝马有权对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投资上限金额为28.525亿元。此次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期为自协议生效之日起54个月,该协议签署将依托公司与华晨宝马在各自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和业绩,同时有助于深化公司与国际知名整车厂商的合作,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公司扣非净利润业绩增长符合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4亿元-9.38亿元,同比下降51.20%-48.19%,主要系17年上半年转让北京普莱德股权取得处置收益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1亿元-7.13亿元,同比增长31.43%-39.56%,业绩增长总体符合预期,扣非净利润业绩高增长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大幅增长,对应国内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二是公司前期投入拉线产能释放,公司产销量大幅增长;三是公司费用管控合理优化,费用占比较低。 股权激励利好公司长远发展。7月9日,公司公布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一是授予规模。此次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3,083.53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217,243.70万股的1.42%,其中首次授予2,572.59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217,243.70万股的1.18%;预留510.94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为1776人,系公司任职的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三是限售期和解除限售安排。本激励计划授予中层管理人员限制性股票的限售期分别为自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60个月;本激励计划授予核心骨干员工限制性股票的限售期分别为自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24个月。四是授予价格为每股35.15元,其业绩考核目标(详见表1和表2)相对较为宽松,如中层管理人员18年考核目标为营业收入值不低于220亿元。另外,此次限制性股票实施合计需摊销的总费用为4.02亿元,其中18年为8957.33万元。总体而言,该激励方案实施将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利好公司长远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景气度将持续向上。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合计占比2.65%。18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42.37%,月度销量占比3.69%;18年上半年合计销量40.86辆,同比增长111.96%,合计占比2.89%。18年行业补贴政策略超预期,国家持续鼓励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企业,且18年补贴新政于6月下旬正式实施,补贴新政将利好具备技术和规模优势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同时行业双积分政策已于18年4月正式实施,中长期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结合政策导向、行业销售规律,预计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有望达100万辆,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公司动力电池龙头地位巩固。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高增长,我国动力电池装机同比高增长:18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装机量15.58GWh,同比增长127.90%,其中EV乘用车装机7.77GWh,占比49.88%,同比增长101.78%;EV客车以5.48GWh排在第二位,占比35.16%,同比增长303.62%。就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公司以6.58GWh位居第一,占比高达42.24%;比亚迪装机3.35GWh,占比21.50%,位居第二,二者合计占比63.74%。动力电池属于技术与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发展趋势为高能量密度,同时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加速洗盘,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将是大势所趋,预计具备技术、资金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长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暂不考虑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摊薄影响,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50元、2.04元,按7月18日按82.28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55.0倍和40.4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偏高,考虑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首次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动力电池价格下降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执行力度和进展低于预期;上游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杉杉股份 能源行业 2018-05-11 20.74 -- -- 23.66 13.75%
23.60 13.79%
详细
事件:5月4日参加了公司业绩说明会,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回顾。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82.71亿元,同比增长51.07%;营业利润12.36亿元,同比增长179.45%;净利润8.96亿元,同比增长171.42%;扣非后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72.07%,基本每股收益0.798元。2017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5亿元,其中政府补助8463万元、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投资收益4.83亿元。 18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17.94%;营业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72.35%;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79.54%;扣非后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45.68%,净利润延续高增长。目前,公司业务分为新能源和非新能源业务两大类,其中非新能源业务包括服装品牌运营、类金融和创投业务。 新能源业务营收和毛利占比提升 重点关注锂电材料。公司新能源业务覆盖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具体包括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及能源管理服务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要业绩增长点和发展重点。2017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合计营收74.30亿元,同比增长54.79%,营收占比89.8%,占比较17年提升2.15个百分点;毛利合计16.71亿元,同比增长59.74%,毛利合计占比79.57%,同比提升2.92个百分点。 新能源主营业务中,锂电材料为核心和优势业务,17年锂电材料主营收入60.36亿元,同比增长47.37%;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101.31%。公司锂电材料主要特点:一是材料体系涵盖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且具备显著行业地位,17年底产能分别为4.3、6.0和3.0万吨,17年中国锂电产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显示,公司正极连续四年位列第一、负极17年首次夺榜、电解液位居第四;二是客户优势显著,下游客户涵盖国际国内主流锂电池企业,如ATL、LGC、CATL、BYD、SDI、国轩高科等。 公司正极优势显著 关注上游材料价格和项目进展。17年,公司正极销售21447吨,同比增长19.42%,对应营收42.60亿元,同比增长70.15%。公司正极材料优势显著,主要体现在产品体系齐全、产品性价比高、规模优势显著、技术储备丰富、下游客户及产业链整合等,如公司4.45V高电压LCO产品在高端3C领域优势显著,三元产品已涵盖单晶523/622和高镍811,其中811容量高达200mAh/g、低残锂、循环性能优异;产业链整合方面,为稳定上游资源供应,17年7月公司与洛阳钼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认购其4.71亿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认购价格3.82元/股,金额18亿元,限售期为12个月。 公司正极后续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和电解钴价格。受供需影响,近年来电池级碳酸锂和电解钴价格大幅提升且高位运行,预计二者价格在18-19年大概率仍将高位运行,同时重点关注我国盐湖提锂技术进展。二是关注相关项目进展。基于行业发展前景,公司持续提升正极产能,其中杉杉能源在宁夏石嘴山启动的年产7200吨高镍三元及前驱体项目于18年3月陆续试产;18年1月启动了10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且1期1万吨预计18年底投试产。 负极关注行业价格及项目进展。2017年,公司负极销售30912吨,同比增长36.75%;对应营收14.82亿元,同比增长26.34%;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76%,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系补贴下调致整车压力向上游材料传导、行业竞争加剧致负极细分领域价格下滑,同时原材料和石墨化价格上涨。公司动力用负极材料产品领先全球,其中QCG、P15、EMG、CP系列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较高市场份额;高容量硅合金负极已产业化并可满足新能源乘用车300Wh/kg性能要求。公司负极材料在动力领域已具备优势,动力类营收占比已过半,负极行业产品价格趋势总体向下,具备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受益,为此公司持续提升产能规模:17年以2.4亿元收购湖州创亚100%股权,其成品产能为1万吨;目前宁德在建产能2万吨预计18年年中达到中试投产条件;郴州杉杉年产7000吨石墨化产能18年上半年将投试产,在建年产1.6万吨生料产能,而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中的一期预计19年4月投试产。 电解液关注六氟磷酸锂价格和项目进展。近年公司电解液发展总体不如正/负极材料,17年电解液销售6416吨,同比下降11.4%,对应营收2.94亿元,同比下滑29.83%。公司衢州2万吨电解液项目已于17年11月投试产,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将于18年4月底投试产。六氟磷酸锂价格自16年7月见顶后总体持续回调,回调主要逻辑在于我国六氟磷酸锂产能大幅释放,目前逐步趋稳。考虑上游材料价格总体维持高位,预计六氟磷酸锂价格进一步大幅回调概率较低。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17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主营业务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动力电池PACK销售约1500套,下游客户包括福气新龙马、江铃集团等;新建全国首条半自动LIC模组生产线,年产能约19万只模组,已实现批量销售。 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合计占比2.65%,全年销量略超市场预期。18年1-3月合计销量14.07万辆,同比增长158.59%,合计占比1.96%,同比持续高增长主要是17年一季度基数较低。发展新能源汽车为我国既定战略,且我国新能源汽车各产业链在全球均具备较强竞争力,综合考虑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达到100万辆,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向上,公司作为综合锂电材料龙头将受益于行业增长。 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显著增长。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为三个阶段:2011-13年,规模在18亿元左右;2014-16年,规模总体约26亿元左右;2017年大幅提升至64亿元,同比增长140.57%,主要系参与洛阳钼业定增,18年3月底则增至73.60亿元,环比17年增长14.9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具备流动性较好,且参与的洛阳钼业定增将于18年7月解禁,预计公司未来将结合二级市场现状和自身发展战略择机减持。 公司正极盈利优于行业可比公司。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5.39%,同比提升0.43个百分点。分行业毛利率显示:服装为47.96%,同比提升3.05个百分点;锂电池材料24.80%,同比提升1.7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7.17%,同比回落2.01个百分点;能源管理服务15.89%,同比提升0.1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锂电正极毛利率为24.67%,显著高于行业可比公司水平,主要与公司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有关,且公司管理能力较好,预计18年正极盈利仍将优于行业水平。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83元和1.00元,按5月7日19.58元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23.5和19.5倍。目前估值相对锂电板块合理,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进展低于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5-02 17.02 -- -- 18.76 9.39%
18.62 9.40%
详细
17年业绩不及预期。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48.38亿元,同比略增1.68%;营业利润10.10亿元,同比下降8.68%;净利润8.38亿元,同比下降18.71%;扣非后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4.52%,基本每股收益0.95元,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业绩不及预期。17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09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78亿元。 动力电池业务量增价跌预计18年恢复增长。2011-16年,公司动力锂电池产销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水平,受基数提升影响,2017年动力锂电池销量75027万安时,同比增长21.19%,增速显著回落;近年来,动力电池行业价格趋势为持续下滑,年均降幅约10%,17年公司产品均价为5.41元/Ah,同比下降约18%;全年动力锂电池营收40.61亿元,同比下降0.34%,在公司营收中占比83.93%,营收下滑为近年来首次,主要系行业均价下降、整车补贴力度下调致压力向上游动力电池企业传导,以及行业竞争加剧。 预计18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业绩将恢复增长,主要基于如下逻辑:一是公司长期注重技术投入和创新,且具备一定行业地位。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高比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通过相关部门中期审核,实现单体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07Wh/kg,研发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17年公司研发投入33421.5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91%。二是公司三元动力电池将贡献业绩。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36.39GWh,其中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16.05GWh,同比增长155%,占比达到44%,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预计三元电池将逐步成为市场主流。17年,公司新一代三元方形铝壳电池产业化及三元811电池、软包电池产品研发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预计18年将释放业绩。三是公司具备一定客户资源优势。长期以来,公司积极开发优质客户,分别与北汽、上汽、江淮、奇瑞、众泰、吉利等众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乘用车方面,与江淮汽车已经形成稳定战略合作关系,IEV4S/6E高低压产品大批量出货;VDA三元电池也开始批量配套北汽新能源,与奇瑞、众泰等主流乘用车企业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在专用车方面,公司与上汽大通、江淮帅铃、昌河全方位合作开发多款新产品,抢占市场。18年2月,公司与大运汽车签署了7.5亿元采购合同,交付日期为18年。四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持续高增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76.78万辆,同比增长53.03%,合计占比2.65%;18年一季度合计销量14.07万辆,同比增长158.59%,合计占比1.96%,预计全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另外,公司注重产业链上游关键原材料的产业化布局,并掌握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及涂碳铝箔核心材料开发与制备技术。 输配电设备业务营收下滑。2017年,公司输配电产品营收5.84亿元,同比下降4.39%,在公司营收中占比仅为12.08%。未来输变电设备新增长点将主要来自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轨道交通投资以及新能源并网,总体预计公司输变电业务业绩占比将下滑。 18年一季度业绩下滑预计全年将恢复增长。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60亿元,同比下降4.32%;营业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9.17%;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20.33%,基本每股收益0.14元,业绩不及预期。同时预计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8-4.8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4.61至7.87%,预计全年业绩将恢复增长,主要为动力电池业务业绩将恢复增长。 盈利能力显著回落预计18年仍将承压。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9.14%,同比回落7.79个百分点;18年一季度为32.87%,同比回落5.28个百分点。17年分业务毛利率显示:电池组为39.81%,同比回落8.90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及行业产品均价下降所致;输配电产品30.30%,同比回落0.43个百分点。动力电池属于充分竞争性行业,产品价格预计仍将下降,总体预计18年盈利能力仍将承压。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18-19年摊薄后EPS分别为0.79元与0.96元,按04月26日16.80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1.2倍与17.5倍。目前估值相对锂电行业水平合理,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