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赵乃迪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010-56513000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50005,曾就职于中国银河证...>>

20日
短线
5.41%
(--)
60日
中线
5.41%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星源材质 基础化工业 2024-09-16 7.39 -- -- 7.13 -3.52% -- 7.13 -3.5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1,300.00万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3.75元,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共计50人,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考核年度为24年至26年三个会计年度,第一/二/三个归属期的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公司24/25/26年度锂离子电池隔膜销售量较23年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0%/137%。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公司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将股东、公司和核心团队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制定了激励计划方案,该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考核年度为24年至26年三个会计年度,第一/二/三个归属期的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公司24/25/26年度锂离子电池隔膜销售量较23年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0%/137%。若预留部分在2024年三季度报告披露之前授予完成,则预留部分归属安排与首次授予归属安排一致;若预留部分在2024年三季度报告披露之后授予完成,则预留部分在授予日起满12个月后分两期归属,各期归属的比例分别为50%、50%。 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如表1所示。锂电隔膜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跌,24H1公司盈利同比下滑,Q2盈利环比改善。24H1公司隔膜的新增产能释放顺利,销量增长带动营收同比增长,但由于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公司盈利同比下滑。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4亿元,同比+21.9%;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36.1%。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9亿元,同比+35.7%,环比+31.4%;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31.1%,环比+26.1%。毛利率方面,24H1公司毛利率为31.52%,同比-14.3pct。费用率方面,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8.9%、7.0%、1.5%,同比分别变动-0.1、-1.3、-1.5、+2.2pct。持续完善全球隔膜产能布局,广泛覆盖国内外多家大客户。近年来,公司持续加码国内外产能布局,完善国内外生产基地布局和产能提升,积极推进江苏南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一期、二期)项目”、欧洲“瑞典湿法隔膜及涂覆项目”、广东佛山“华南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及马来西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一期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干法、湿法及涂覆隔膜的产能。目前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韩国LG化学、三星SDI等国内外知名的锂离子电池厂商。聚焦成本降低路径,着力技术创新与设备革新。目前公司的干法设备已经迭代至第六代产线,相比初代干法产线效率已提升10倍左右,同时基本实现了干法设备的国产化,有效推动隔膜行业国产化进程。同时,湿法设备通过与设备供应商共同合作研发已经迭代至第五代超级湿法线产线,设备宽幅超8米,单线产能可达2.5亿平方米,在资本支出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单线产能相较于第四代湿法产线提升超2倍,制造工艺不断升级创新,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能。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锂电隔膜的产能放量顺利。但由于锂离子电池隔膜价格仍然维持低迷的状态,我们下调公司24-25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下调57.3%)/6.56(下调60.8%)/7.86亿元。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作为锂电隔膜行业龙头的后续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工艺迭代风险。
海油发展 能源行业 2024-09-13 3.88 -- -- 3.98 2.58% -- 3.98 2.58% -- 详细
中国海油控股的能源技术服务公司,盈利水平稳定。海油发展由中国海油控股,诞生于中国海油重组时,由前身基地集团发展为以海洋石油生产服务为核心业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20.90%。公司业务与油气生产端关系紧密,相较于其他央企系油服公司,公司业绩稳定性更强,考虑到中国海油产量增长前景乐观,桶油作业费维持稳定,我们认为海油发展的盈利能力有望随中国海油作业费支出的上升而持续上升。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覆盖海洋石油生产各主要环节。公司布局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能源物流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公司能源技术服务板块23年营收同比增长21.19%,持有的FPSO数量位列亚洲第三、全球第四,在中国近海FPSO生产技术服务市场居主导地位。能源物流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受油价影响较大,但毛利率较为稳定。低碳环保与数字化方面,公司重点发展安全应急、节能环保、水处理、绿色涂料、冷能利用、数字化等技术服务。 “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国内海上油服景气提升。中国海油注重油气增储上产,2023年油气净产量达678.00百万桶油当量(超660百万桶油当量目标上限),同比增长8.7%,已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海油计划投产13个新项目,高峰产量合计15.4万桶油当量/天,支持未来产量增长。23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持续回升,全年上游勘探开发投资为5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其中海上资本开支为1770亿美元,同比增长19.7%,海上资本开支增速较快。2024年新项目投资仍将稳中有升,项目FID数量将超过23年。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着力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公司不断激发改革深化提升效能,着力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公司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聚焦提质增效,狠抓“两金”管控,2023年,总资产净利率为7.40%,同比增长0.86pct,总资产周转率1.15次。公司绿色核心产品更新换代,“绿色工厂”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光伏、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公司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发挥重大科技成果在塑造核心产业方面的引领作用,数字化赋能油气勘探开发生产,释放油气生产力。 投资建议:油服行业维持高景气,国内“增储上产”工作持续推进,公司持续降本增效推动数字化赋能,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4/42.62/46.9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7/0.42/0.46元/股,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原油价格波动,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安全环保风险。
三友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24-09-04 5.01 -- -- 5.01 0.00% -- 5.01 0.0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2%;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111%。其中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0.2%,环比+6%;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1%,环比+221%。 点评:原材料成本下跌,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公司Q2业绩环比大幅改善:2024年Q2,粘胶市场呈稳中偏好态势,供需逐渐平衡;氯碱行业检修与复工并存,阶段性货源供给缩量,下游需求保持稳定,带动价差逐步修复。24年Q2,粘胶短纤价差4758元/吨,同比-395元/吨,环比-253元/吨;纯碱价差589元/吨,同比-202元/吨,环比-93元/吨;PVC价差2444元/吨,同比+162元/吨,环比+188元/吨。大宗原材料原煤、电石、硅块、浆粕等价格下跌,叠加公司强化降本增效工作,致公司Q2业绩环比大增。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加速构建“三链一群”产业链布局:公司持续深化“三链一群”产业布局,推动主营产品向高端延伸发展。截至2024上半年,1)“两碱一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高端电子化学品年产2500t/a电子级氯化氢、6000t/a电子级氨、6000t/a电子级氨水、15000t/a电子级硫酸项目土建施工基本完成,主要建筑物主体全部完工,安装工程全面铺开。该项目将推动公司从传统化工领域向高端领域跨越。2)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有机硅三期年产20万吨单体扩建项目生产工艺实现贯通,进入试生产阶段;13.9千吨/年高端硅油项目建成并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有机硅生产能力、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全部取得新突破。3)精细化工产业链:曹妃甸精细化工年产4万吨氯化亚砜、5万吨氯乙酸、9.8万吨烧碱项目已顺利取得安评、环评批复,目前整体设计、主要设备采购完成。4)新能源新材料“双新”战略产业集群: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钠项目主装置区土建基本完工,部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公司积极推进下游产业链延伸,积极储备行业前沿技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规模经济效益显著,行业竞争力将明显提升。 积极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高分红比例回馈投资者:2024上半年公司全效挖掘管理潜力,提升运行质量。一方面,强化主观增效,充分发挥财务降本控费作用,全要素推进成本改善。另一方面,推进经营创效,坚持“以效定产、以销定产”,优化调整产销结构,全力推进差别化销售创效。同时公司积极落实股东合理投资回报,2024年6月,公司实施了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本次利润分配以公司总股本20.64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71亿元,占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0.29%,自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现金分红42.26亿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贯彻深刻彰显公司“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维护了全体股东的利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原材料成本下跌叠加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0(上调23%)/9.41(上调4%)/11.04(上调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4/0.46/0.53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环保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南大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9-04 26.23 -- -- 27.97 6.63% -- 27.97 6.63%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1.22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1.7%。2024Q2,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43.3%,环比增长20.4%;实现归母净利润9658万元,同比增长25.0%,环比增长17.6%。 点评:前驱体显著放量毛利率大幅增长,24H1公司业绩稳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子特气业务实现营收7.16亿元,同比增长16.1%;对应业务毛利率为46.5%,同比小幅下降0.8pct;实现产品销量5159吨,同比增长11.6%。24H1公司电子特气产品中磷烷混气增长显著,三氟化氮产品毛利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实现销量和销售额的双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前驱体业务(含MO源)实现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73.6%;对应业务毛利率为48.5%,同比大幅提升12.9pct;实现产品销量164.05吨,同比大幅增长99.8%。公司前驱体业务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主要在于公司高附加值前驱体新产品的放量和规模效益的提升。费用率方面,24H1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42pct,销售、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39pct、0.19pct、0.71pct。 推动新增产能爬坡,推进新产品客户端验证。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子特气产能利用率为91.4%,相较于2023年水平提升约3.6pct。另外,公司当前在建有2700吨/年电子特气产能。23年12月,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在察哈尔高新区八音化工产业园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8400吨高纯电子级NF3生产项目。同时,公司预计2024年建设30吨/年六氟丁二烯中试项目。2024年上半年,公司前驱体产能利用率为75.0%,相较于2023年水平提升约24.4pct。公司围绕客户需求,不断丰富前驱体产品品类,目前已有近10款产品稳定量产,多款产品持续导入集成电路量产制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高附加值前驱体新产品的显著放量,24H1公司前驱体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进而带动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业绩略高于我们此前预期。考虑到公司前驱体业务毛利率的大幅提升,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上调21.0%)、4.50(上调28.0%)、5.82(上调32.3%)亿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风险,产品研发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万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8-28 8.18 -- -- 8.67 5.99% -- 8.67 5.99% -- 详细
事件:公司 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19.56亿元,同比减少 5.7%;实现归母净利润 2.15亿元,同比减少 44.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96亿元,同比减少 48.7%。2024Q2,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 10.18亿元,同比减少 2.2%,环比增长 8.6%;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亿元,同比减少45.0%,环比增长 19.0%。 生命科学与医药业务营收下滑,期间费用增长业绩承压。2024年上半年,公司功能性材料类业务实现营收 16.24亿元,同比增长 5.4%,业务毛利率为 40.7%,同比下滑 2.2pct;生命科学与医药类业务实现营收 3.11亿元,同比减少 38.5%,业务毛利率为 37.2%,同比提升 1.5pct。公司生命科学与医药类业务营收的下滑一方面在于 23H1阶段性需求的定制医药中间体产品需求萎缩,另一方面在于子公司 MP公司面临海外经济增长乏力,下游需求不足等影响。费用率方面,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提升 0.08pct、1.77pct、3.17pct 和0.23pct。其中管理、研发费用率提升较为显著,管理费用率的增长源自于 24H1公司部分生产场所未处于生产状态,对应折旧等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率的增长则是由于 24H1公司在研项目增加,公司研发费用主要投向了 OLED材料、半导体制造材料、PI 材料等材料的研发。 积极推进新材料研发与产品导入,开拓未来成长空间。OLED 材料方面,子公司三月科技目前已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 OLED 成品材料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并实现供应;子公司九目化学的 OLED 升华前材料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PI 材料方面,子公司三月科技的 TFT 用 PI 成品材料和 PSPI 材料已在下游面板厂实现供应,所开发的热塑性 PI 材料 PTP-01已实现中试级产品供应。半导体制造材料方面,公司“年产 65吨光刻胶树脂系列产品项目”已于 2023年投入使用,同时公司还进一步布局有半导体制程中清洗剂添加材料等产品。新能源材料方面,公司新能源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材料已实现产品供应,公司光伏胶膜材料已于 2024年上半年通过下游认证并实现销售。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024年上半年,由于下游需求不足,公司生命科学与医药业务营收下滑,同时公司管理与研发费用增长明显,公司业绩暂时性承压。 考虑到下游需求仍有待恢复,以及公司费用率的增长,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0(下调 47.4%)、6.55(下调 47.0%)、7.76亿元。公司积极推进新材料研发与产品导入,有望为公司开拓新的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研发风险,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回天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8-26 7.56 -- -- 7.99 5.69% -- 7.99 5.6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13亿元,同比下降 3.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37亿元,同比下降 38.76%。其中,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43亿元,同比增加 4.02%,环比增加 7.62%;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下降 44.41%,环比下降 27.64%。 光伏行业产品售价下降,24H1公司业绩同比下滑。24H1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光伏行业产品售价下降所致。24H1,公司主营产品有机硅胶、聚氨酯胶、非胶类产品分别实现营收 10.36、4.16、2.87亿元,同比分别变动-4.14%、+10.11%、-38.70%,三者的毛利率分别为 17.73%、20.83%、11.31%,同比分别变动-8.86、-4.58、-9.26pct。24H1公司主营胶粘剂产品销量累计约 12.74万吨,同比增长 31.53%。费用率方面,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5%、4.5%、3.6%、1.1%,同比分别变动-0.4、-0.2、-0.2、+0.9pct。 多业务齐发力,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光伏业务方面,24H1公司光伏硅胶销量同比实现超 20%增长。电子电器业务方面,24H1消费电子用胶领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50%以上,手机用胶主要品类在行业头部客户处均有导入应用;汽车电子用胶领域,新品 UV 胶、三防漆、单双组分导热凝胶分别成功导入比亚迪、汇川技术、英威腾、朗信等标杆客户。新能源业务方面,乘用车用胶领域,在自主品牌头部车企比亚迪、奇瑞处保持高份额供货,与吉利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全系列胶粘剂产品对接,在小米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厂商实现业务突破;锂电业务领域,负极胶、三防漆等成功导入头部客户并批量供货,产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客车领域,宇通、欧辉等头部客户份额提升,业绩稳定增长。 布局优化国内外产能,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产业布局。近年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保持在光伏新能源、消费电子、智能电器、新能源汽车、锂电储能、绿色包装等行业的资源投入,并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产业布局,襄阳、广州新基地先后建成启用,光伏硅胶、电子电器用胶、锂电池用胶等新增产能纷纷投产,同时推进越南工厂建设,布局海外产能。公司目前有机硅胶年产能约 21万吨、聚氨酯胶年产能约 6.5万吨、其他胶类年产能约 2.5万吨、太阳能电池背膜年产能约 1.2亿平方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光伏行业产品售价下降,我们下调公司 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 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8(下调 26.9%)/3.09(下调24.0%)/3.51(下调 29.9%)亿元。受益于政策支持,光伏、锂电等新能源下游需求仍旧旺盛,伴随着公司产能的持续放量,公司经营情况仍将向好发展,我们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料价格波动,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品验证风险。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4-08-21 5.63 -- -- 5.58 -0.89%
5.58 -0.8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4亿元,同比-7%;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22%。2024Q2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7.58亿元,同比-3.57%,环比+37%;实现归母净利润7.22亿元,同比+35%,环比+52%。 点评:24H1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净资产、自由现金流同比提升2024H1,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3.42美元/桶,同比+4.4%,总体仍保持在中高位。石油公司继续加大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全球海洋油气工程行业景气度高企。 公司工程量同比持续增加,重要工程项目高质高效推进,安全绩效继续保持优异水平,“海基”深水系列产品实现新升级,高端FPSO建造领域行业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业务、绿色能源转型有序展开,海外发展势头强劲,国际工程总包商的身份角色持续巩固。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3亿元,同比+4.7%,资产负债率40.82%,同比+1.01pct。2024H1公司实现自由现金流31亿元,同比+70.6%。公司资产平稳增长,效益大幅提升,现金流充裕,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工作量再创同期新高,下半年进入投产高峰工作量方面,公司上半年完成钢材加工量27.13万吨,同比增长16%,投入船天1.14万天,同比下降12%;陆地建造完成导管架35座、组块11座,海上安装导管架22座、组块9座,铺设海底管线168公里,海底电缆42公里。2024H1公司海上船天投入、海底作业量同比下降,但导管架和组块海上安装数量大幅增长,大型结构物安装船天同比增长110%。2024年下半年,公司面临的工作量依然繁重,计划35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建造加工量可能超过14万吨,投入船天超过1.5万个。公司将聚焦能力建设,加强项目运营管控,强化精益化管理,科学合理调配和使用资源,高效完成各项生产建设任务。 市场开拓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合同额方面,公司2024H1新签合同金额125.18亿元,同比-30%,其中国内新签合同额75.43亿元,同比-31%,境外新签合同额49.75亿元,同比-28%,海外新签合同额占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的39.74%。公司海外市场开发工作稳步推进,为持续推动公司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24年6月末,在手订单总额约为388亿元,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国内市场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2024年上半年油气业务新签合同额75.39亿元,主要国内项目包括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番禺11-12油田/番禺10-1油田/番禺10-2油田调整联合开发项目、绥中36-2油田36-2区块开发项目等。 公司始终坚定国际化发展信心,不断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致力于推动公司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上半年公司新签海外主要项目包括浦项制铁四期开发总包项目、中海油北美公司MSAEPC框架协议、沙特阿美CRPO125/126导管架运输和安装项目。行业景气度高企叠加母公司扩充上游资本开支,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国际市场方面,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根据IHSMarkit的预测,2024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总量将超6000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5.7%,国际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有望持续增加,国际油服市场有望维持景气。国内市场方面,母公司中国海油积极响应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根据中国海油2024年度战略展望,2024年中国海油资本开支预算总额为1250-1350亿元,相较2023年的高基数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随着油服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公司有望实现收入与盈利的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油服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中国海油资本开支增长利好下属油服企业,我们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3/21.52/24.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49/0.57元/股,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风险,中国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
金石资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8-16 24.97 -- -- 25.24 1.08%
25.24 1.0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100.20%;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2.54%。20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71.67%,环比增长49.66%;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6.57%,环比增长76.86%。 24H1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大幅上涨,包头“选化一体”项目贡献业绩增量。24H1,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幅度均较大,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金鄂博氟化工逐步投产后,无水氟化氢的销售收入以及对外销售包钢金石萤石粉的贸易收入共计6.39亿元,同比增加6916.7%。净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包头“选化一体”项目,金鄂博氟化工和包钢金石共实现归母净利润5,914.99万元,同比增加2807.5%。主要产品的产销量方面,24H1公司单一萤石矿山共生产萤石精矿产品约18.31万吨,同比减少2.21万吨;销售自产萤石精矿产品15.93万吨,同比减少3.54万吨。金鄂博氟化工生产无水氟化氢5.26万吨,销售无水氟化氢约4.9万吨。江西金岭生产锂云母精矿1.76万吨,销售锂云母精矿0.74万吨,期末锂云母精矿库存3.91万吨。 围绕“资源+技术”两翼驱动战略布局,公司各重点新项目运转顺利。包头“选化一体”项目方面,24H1包钢金石3条选矿生产线共生产萤石精粉25.28万吨,由金鄂博公司对外销售8.39万吨;金鄂博氟化工公司:8条无水氢氟酸生产线根据市场情况轮流投入试生产,氟化铝生产线现已进行设备调试。湖南金石智造项目方面,24H1公司签订4台装药车合同,合同金额600余万;装药器、配套油相已开始对外销售。 24年公司以蒙古国的萤石战略布局为支点,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24H1,公司蒙古国项目的境外投资事项ODI(对外直接投资)手续已办理完毕,标的采矿权转让事项已获蒙古国矿产资源和石油局(即“MRPAM”)审批通过,取得了持有人系CMKings的采矿许可证。未来公司还将加快预处理项目建设,推进矿山原矿开采工作,并以目前矿山为基础,对周边及蒙古重要萤石矿成矿区进行调查,同步扩增相邻资源,为进一步扩张整合打好基础,争取萤石国际贸易主动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包头“选化一体”项目贡献业绩增量,24H1业绩同比大幅增长。考虑到此前控股子公司常山金石矿山停产整顿、锂云母精矿价格持续下滑并在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4-25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3(下调29.7%)/6.96(下调20.4%)/9.31亿元。公司是萤石行业的龙头企业,随新增产能的逐步放量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矿山资源储量低于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萤石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藏格矿业 基础化工业 2024-08-15 22.55 -- -- 24.28 7.67%
24.68 9.4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62亿元,同比减少37.0%;实现归母净利润12.97亿元,同比减少36.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减少36.1%。24Q2,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11.47亿元,同比减少19.4%,环比增长86.7%;实现归母净利润7.68亿元,同比减少30.6%,环比增长45.1%。 点评:氯化钾及碳酸锂价格下跌,巨龙铜业投资收益显著增加。2024年上半年,公司氯化钾及碳酸锂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1.22亿元和6.34亿元,分别实现销量54.01万吨和7630吨。2024H1,由于港口库存处于高位,氯化钾价格整体偏低,公司氯化钾平均销售价格下跌26.5%;碳酸锂整体累库较多,供需失衡状态延续,公司碳酸锂平均销售价格下跌63.9%。由于氯化钾及碳酸锂两大主要产品价格的下跌,24H1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2.1pct至49.1%。24H1,受益于铜产量的提高及铜价的上涨,公司参股公司巨龙铜业实现净利润27.78亿元,同比增长46.1%。2024H1公司取得投资收益8.55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增幅高达46.1%。持续加大钾与锂资源布局,夯实公司经营实力。钾盐矿方面,老挝能源与矿产部已评审通过老挝项目公司提交的勘探报告,推断公司老挝万象市巴俄县钾盐矿项目氯化钾资源总量达9.7亿吨,其中探明+控制级别氯化钾资源量占比超过79%。 锂资源方面,公司麻米措盐湖项目已完成生产车间选址、前期土地平整、部分矿区公路修建等工作。公司参股的西藏藏青基金正有序推进西藏国能矿业发展有限公司34%股权的交易进程,截至24年6月底已完成支付协议约定的第二期款项。国能矿业目前拥有结则茶卡盐湖和龙木错盐湖矿区采矿权,矿区内锂、硼资源丰富。此外,24年2月公司参股公司西藏巨龙铜矿二期改扩建项目获有关部门核准,项目预计26年一季度实现试生产。达产后,一二期合计年矿产铜将达到30-35万吨,成为国内采选规模最大的单体铜矿山。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氯化钾及碳酸锂价格下跌对公司营收及毛利润造成影响,参股公司巨龙铜业量价齐升,带动公司投资收益显著增长,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5、30.28、43.69亿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风险。
奥克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8-08 4.60 -- -- 6.33 37.61%
6.33 37.6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6亿元,同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0.49亿元;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9亿元,同比-2%,环比+43%,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0.68亿元,环比+0.56亿元。 点评:旺季来临聚醚销量增加,Q2业绩环比显著改善:公司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主要用于基建、地产等领域,2024年H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5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4%;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0%。聚醚单体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叠加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加剧,短期内行业盈利承压,致公司24H1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单季度来看,随着二季度施工旺季来临,公司减水剂聚醚单体产品销售量显著增长,叠加二季度中东局势缓解原油价格回落以及乙烯厂商负荷提升带来乙烯供应增加,乙烯价格回调,成本端回落,公司24Q2业绩环比显著改善。 聚焦环氧产业链,持续向新能源新材料市场迈进,在建产能建设顺利。公司是国内产业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环氧乙烷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材料制造企业,是全球环氧乙烷衍生绿色低碳精细化工新材料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公司拥有5万立方米低温乙烯储罐,拥有30万吨商品环氧乙烷、160万吨乙氧基化产能。公司积极进行技术转化新能源材料项目,新型锂电添加剂材料2万吨亚硫酸乙烯酯(ES)项目于2024年1月建成投产。在建产能方面,公司聚焦环氧产业链,持续向新能源及医用材料市场迈进。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现有在建产能项目主要包括二期15万吨/年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精深加工衍生新材料扩能项目、20万吨/年环氧衍生绿色能源新材料项目、15万吨EO/PO精深加工装置技改项目,截至2024年上半年,三者的工程进度分别为19.67%、100%、27.25%。后续随着新增产能的投产放量,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聚焦环氧产业链,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我们基本维持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3/0.36/0.46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02/0.05/0.07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诚志股份 医药生物 2024-08-01 6.86 -- -- 7.22 5.25%
7.22 5.2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6.6亿元,同比-13.6%,实现归母净利润 1.8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 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9.4亿元,同比-7.7%,环比+8.0%,实现归母净利润 0.33亿元,同比+58.8%,环比-78.5%。 点评: 清洁能源产品售价提升叠加原材料价格下跌,24H1业绩同比大增:24H1公司清洁能源板块部分产品乙烯、丙烯、正丁醇市场均价分别为 961美元/吨、6887元/吨、8374元/吨,同比分别+6.9%、-2.7%、+10.6%。原料及动力成本方面,24H1无烟煤(7000K)、动力煤(5500K)价格分别为 995元/吨、722元/吨,同比分别-30%、-1%。2024上半年公司烯烃等清洁能源产品售价提升,叠加原材料采购价格下跌,带动公司 24H1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液晶材料及清洁能源板块持续发力,主营业务稳步扩张:2024年 3月 24日,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与 DIC 株式会社签署了《知识产权转让协议》,以 2.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 1183项专利资产,有望形成领先的专利布局,有望增强公司液晶材料板块竞争力。2024年 5月 31 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子公司南京诚志参与竞 拍蓝星东大 100%股权的议案,获取其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的 15.42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进一步增加在清洁能源业务板块的用地面积,公司清洁能源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成功签订 POE 工艺包,POE 项目稳步推进:2022年 8月 31日,公司发布公告,计划投资建设 POE 项目。项目建设范围包括 2×10万吨/年 POE 装置及辅助生产设施区和库房区,预计总投资约为 40亿元,建设期为 3年。截至 24H1,POE项目已完成工艺包的开发和审查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已完成环评,工程总承包商已完成确定,设计工作正在推进,其他工作待规划许可批复后展开。公司POE 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下游需求弱复苏,公司盈利能力修复程度不及我们此前预期,因此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8(下调 41%)/3.44(下调 38%)/4.04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 0.24/0.28/0.33元/股,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战略,加速铺设新产能,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4-08-01 14.81 -- -- 15.77 6.48%
15.77 6.4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 H1,公司实现营收 168.95亿元,同比+29%;实现归母净利润 33.04亿元,同比+46%;其中 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18.83亿元,同比+76%,环比+33%。 点评: 宁东三期投产带动烯烃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4H1业绩同比高增:2024H1,公司主营产品焦炭、聚乙烯、聚丙烯市场均价分别为 2133元/吨、8355元/吨、7778元/吨,分别同比-14%、+1%、+2%,焦炭价格同比大幅下跌,聚烯烃价格同比小幅增长。公司 24H1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 23年宁东三期煤制烯烃项目投产,烯烃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内蒙一期项目启动建设,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可期:2023年,公司宁东三期煤制烯烃与 C2-C5及混合烃类增值利用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全球第一套利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第三代 100万吨级 DMTO 装置的烯烃项目,新增甲醇产能 150万吨/年、新增烯烃产能 100万吨/年、新增聚乙烯和聚丙烯产能 90万吨/年。项目投产后,预计公司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产能增长 75%。内蒙一期 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配套 40万吨/年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 2023年启动建设,当年建设进程过半。公司各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大股东增持彰显发展信心,推动员工持股保障未来发展:公司控股股东宝丰集团拟自 2024年 2月 1日起 6个月内增持 1-2亿元公司股份,本次大股东增持计划体现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截至 2024年 7月 22日,宝丰集团累计增持金额 1亿元左右。2024年 3月 14日,公司发布《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本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包括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骨干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 其他人员,计划购买公司股票的价格为 7.60元/股,受让股份 2年后分四期解锁,业绩考核目标对应分别为 2025-2028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不低于 20%、8.33%、7.69%、7.14%。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执行后预计将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股东权益带来积极正面影响,保障公司未来发展。 持续分红,重视股东回报:公司自上市以来,利润分配全部采取现金分红方式。五年来,公司共分派现金红利约 106亿元,占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 40%,其中现金分红约 103亿元,用于股权激励的股票回购资金 3亿元,分红比例在行业内位于前列。在兼顾公司长远发展的同时,让股东切实获得公司的发展成果。2023年,公司拟向中小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3158元,大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650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20.54亿元,派息比例为 36.34%。未来,公司将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坚持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保障股东回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煤制烯烃龙头企业,持续聚焦产业协同和降本增效,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8.29/138.77/149.74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 1.20/1.89/2.04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24-07-31 6.51 -- -- 7.12 6.75%
7.04 8.14% -- 详细
事件:7月25日,中国石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暨2024年中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认真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点评: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传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有关要求并作主题讲话。马永生强调,面对前所未有的行业变局,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要大力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国际化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确保到2029年取得决定性成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领会改革意图,把准改革指向,完善改革激励机制,牢固树立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的观念,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工作职责,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党的二十大以来,国资委、政府工作报告等针对国企改革密集发声,新一轮国企改革全面深化。中国石化积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稳步推进大部制、基地化、去行政化,突破传统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由“以部门为中心”向“以业务为中心”转变。同时,中国石化推进员工社会公开招聘,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在2023年度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考核结果,中国石化位列第一。中国石化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任务,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动力抗风险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迈向世界领先。 乘势而上、主动作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东作生产经营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油气增储上产势头良好,炼销一体发力拓市攻坚,化工扭亏脱困成效初显,资本金融服务主业有力,产业转型焕新有序推进,创新驱动效能加速释放,改革管理成效日益凸显,风险防控应对扎实有效。赵东强调,公司要把握经济动能修复、市场需求复苏机遇,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加快转型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做好集团公司下半年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要以目标为牵引,以改革为动力,强化担当、狠抓落实,聚焦活力动力,集中精力抓好改革创新;聚焦运行优化,集中精力抓好统筹联动;聚焦量效提升,集中精力抓好市场攻坚;聚焦向新而行,集中精力抓好转型发展;聚焦安稳运行,集中精力抓好风险防范。要坚持思想领航,坚持示范引领,坚持同向发力,坚持团结奋斗,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炼油化工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力下游化工新材料、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石化产业体系成为新课题。“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夯实‘一基’,打牢能源资源基础;巩固‘两翼’,提升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发展质量;做大‘三新’,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其中,在新能源领域,加强地热开发利用和风电、光伏布局,巩固在氢能领域的产业领先优势,塑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全面参与充电、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速发展氢能。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将持续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全力完成全年经营目标,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752、802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58、0.62、0.66元/股,我们继续看好公司作为国内石化化工龙头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公司新产能逐步投产,新能源领域布局落地,公司业绩有望增厚,长期成长前景广阔,维持A股和H股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下行风险,成品油和化工品景气度下行风险。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业 2024-07-31 8.81 -- -- 9.28 2.43%
9.09 3.18% -- 详细
事件:2024年7月27日,中国石油集团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点评: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1、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作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主题讲话。中国石油集团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公司:(1)坚持“两个一贯之”,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2)加强战略谋划,公司战略体系不断健全完善;(3)改革完善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得到系统性重塑;(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务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整体性优化;(5)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治理效能大幅提升;(6)加快推荐市场化改革,运行机制更加灵活高效。 2021年以来,中国石油推动构建新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推动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同时,中国石油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两方面改革驱动中国石油形成更加成熟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构建起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对企业效益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助力作用。2023年以来,在新一轮油价波动周期中,中国石油的归母净利润大幅高于历史归母净利润数据形成的趋势线,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8.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现金流分别同比+16.0%、+6.3%。好于历史上的高油价时期,表明公司应对油价、炼化产品需求等行业周期性变化的韧性明显增强,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愈加凸显。 2、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石油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石油集团到2030年,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之时,将基本实现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企业之时,将实现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石油按照“两个阶段、各三步走”战略路径,目标建设世界一流。2020年以来,中国石油的改革全面加速,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征程开启,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提质增效、增产保供、转型升级等领域成效斐然,有望加速建成穿越周期的世界一流企业。二、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做好下半年生产经营工作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侯启军通报业绩考核和生产经营情况。侯启军指出,今年以来,集团公司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组、董事会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业务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安全环保等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整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和国家审计发现问题为契机全面强化管理,油气两大产业链和各项业务平稳顺畅运行,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稳定增长,经营业绩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就做好下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侯启军强调:(1)要大力推动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强化管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目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作出积极贡献。 (2)坚持全面从严,扎实做好QHSE工作。(3)加强统筹融合,提高油气新能源供给质量。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炼油化工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坚持技术立企,增强支持和服务业务战略支持能力。(5)深化产融结合,增强资本和金融业务服务主业能力。(6)强化市场攻坚,全力提升营销工作质效。强化科技创新,切实发挥支撑引领作用。(7)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活力。 2022年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复杂,我国能源安全环境受到较大挑战,炼油化工行业景气度低迷,天然气需求保持增长。公司上游业务大力加强“增储上产”,巩固油气产量格局,国内原油产量、国内天然气产量当量和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发展。天然气业务把握国内天然气需求提升、价格机制改革的机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厚。炼化业务推动转型升级,周期波动下经营利润高位运行。我们认为中国石油将持续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有望在波动剧烈的外部环境下实现较好经营业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持续深化改革,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盈利抗周期波动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公司“增储上产”持续推进,天然气销售量效齐升,炼油化工转型加速,公司有望持续实现较好业绩。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6/1777/182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4/0.97/0.99元/股,维持公司A+H股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行风险,炼油和化工景气度下行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4-07-26 78.62 -- -- 80.30 1.39%
79.71 1.39% -- 详细
事件:7月 23日晚,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万融新材料(福建)有限公司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北欧化工(Borealis)、博禄化学(Borouge)于 7月 23日在北京举办《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北欧化工、博禄化学组成投资联合体和万融新材料将在按相关法律法规审批的前提下意向按照 50%:50%持股比例组建中外合资公司,利用北欧化工的先进专有 Borstar?技术,共同启动在福建省福州市建设一套产能 160万吨/年的特种聚烯烃一体化设施的可行性研究。 发挥各方之长,打造世界一流的特种聚烯烃一体化项目。本次合作方中,北欧化工是全球领先的先进且可持续的聚烯烃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同时也是欧洲聚烯烃回收领域的创新领导者和基础化学品的主要生产商。其专有的 Borstar?技术生产制造的聚烯烃产品具有很强的比较竞争优势。博禄化学通过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和北欧化工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阿联酋 AI Ruwais 工业城建立和运营聚烯烃复合体,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聚烯烃复合体之一,其在特种聚烯烃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万华化学乙烷供应链(包括乙烷原料成本、码头资源、VLEC、生产工艺等)方面同样具有较显著的优势。上述各合作方的优势共同构筑了此次中外合资项目的经济性基础,有望打造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显著优势的特种聚烯烃一体化项目。 VLEC 船陆续交付,推进乙烯装置原料多元化改造,夯实“乙烷-乙烯”产业链实力。2024年 4月和 7月,江南造船分别给公司交付了两艘 99000立方米 VLEC系列船,同时年内还有一艘 VLEC 船有待交付。此外,2023年 11月,万华化学参股公司 AW Shipping 与江南造船签订了 3艘 10万立方米 VLEC 订单,预计将于 2027年陆续交付。2024年 6月,公司对外发布环评征求意见稿表示拟对烟台化工产业园 100万吨/年乙烯装置进行原料多元化改造,装置改造后原料将由丙烷变为乙烷。根据环评信息,通过原料多元化改造,公司能确保以乙烯为龙头的产业链一体化项目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乙烷制乙烯工艺收率更高,物耗及能耗更低,也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上述项目仍处于可研阶段,我们暂不考虑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维持公司 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 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7、248、273亿元。公司作为全球聚氨酯行业龙头,进一步延伸布局石化、精细化工和 POE、特种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未来将有效激发产业链一体化效能,实现公司整体长期向好发展,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建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