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22 38.20 -- -- 40.36 5.65% -- 40.36 5.65%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3 月 30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 2023 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59 亿元,同比下滑 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52 亿元,同比下滑 30.33%。 产品结构调整应对下游需求波动,超导产品高温合金保持高增。 1)收入端, 2023 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41.59 亿元, 同比下滑 1.62%,主要系复杂经济环境、下游需求波动影响; 主营业务看, 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超导产品、高温合金材料和部分高端钛合金材料取得良好业绩, ①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25.05 亿元, 同比减少21.96%,毛利率下降 8.88pp。 ②超导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9.85 亿元, 同比增长 57.94%,毛利率上升 3.94pp。 ③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4.74 亿元, 同比增长161.79%,毛利率上升 12.57pp。 2)利润及盈利能力端, 共实现归母净利润 7.52 亿元,同比下滑 30.33%,公司毛利率为 31.87%,同比下 7.58pp,净利率为 18.38%,同比下降 7.53pp;单季度看, 2023Q4 毛利率为 28.05%,同比下降 7.82pp,环比下降 7.12pp,净利率为 14.46%,同比下降 8.70pp,环比下降 3.77pp。我们判断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波动影响,公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公司在超导产品,高温合金材料, 直升机、商用飞机、 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领域的高端钛合金的大力拓展,保持了营业收入稳定,但利润端产生波动: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 2021/2022/2023 收入占比分别为83.98%/75.92%/60.23% , 对 应 毛 利 率 为 45.31%/43.29%/34.41% ; 超 导 材 料2021/2022/2023 收 入 占 比 分 别 为 8.16%/14.75%/23.67%, 对 应 毛 利 率 为16.33%/30.44%/34.39% ;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 2021/2022/2023 收入占比分别为3.47%/4.29%/11.41%,对应毛利率为 4.01%/3.29%/15.86%。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1)费用端, 三费费用方面, 2023 年公司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0.73%/4.88%/1.12% , 分 别 同 比 变 化-0.30pp/+0.75pp/+0.37pp。财务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产能扩张,借款规模较同期增加,利息费用增加所致。 2)研发层面, 公司 2023 年全年研发投入 3.21 亿元,研发费用率为 7.92%,同比变化 1.91pp, 申报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53 项,新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81 项。 3)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来看, 公司募投的“发动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粉末盘项目”已经于 2023 年 1 月达到可使用状态,“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预计于 2024 年 4 月投产,“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超导创新研究院项目”、“超导产业创新中心”预计 2024 年 12 月投产,目前公司募投项目中感应炉、电渣炉、电弧炉、 80MN 油压机、 6T 感应炉、 3T、 8T 电弧炉、 3 台进口高温均匀化燃气炉已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2 台电弧炉、 1 台电渣炉在安装调试中, 拉丝厂房、残料回收车间、高温合金 2 车间、熔炼 4 车间正在建设,有望有序释放产能。 重点型号持续突破,卓越工程师团队彰显领先地位。 1)超导产品方面, 超导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超导线材产值首次突破 10亿元, MRI 仪器用超导线材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大幅提升,新型无液氦/少液氦 MRI磁体用超导线材实现批量供货,荣获 GE 医疗(中国)颁发的 2023 年度“卓越合作奖” 。进一步与多家国内太阳能拉晶炉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稳定供货国内核聚变 CRAFT项目,研发特种低损耗超导线材配套风电领域,持续开发高温超导 Bi-2212 线材以及Bi-2223 带材制备技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用 NbTi 超导合同,并参与高速磁悬浮、科研加速器用、高端测试仪器、紧凑型质子/重离子肿瘤放疗加速器装置等领域。 2)高端钛合金, 航空用钛合金棒材制造业单项冠军通过国家工信部复核,针对国家重大型号研制急需,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棒材/锻坯,承担海洋、兵器、核工业领域钛合金研制任务且进展顺利, 高端钛材在直升机、商用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方面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多个型号的供货资格,公司已开发出钛合金循环利用的全套熔炼技术。 3)高性能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提质增量,产销量同比创历史新高。主要牌号通过多个“两机”型号、多个用户的产品认证;突破了航空结构件用某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紧固件用小规格棒材全流程制备技术;基本完成 65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站工程应用考核;公司已开发出高温合金循环利用全套熔炼技术,循环利用生产线建设推进顺利。 高级管理人员回购彰显信心,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总经理杜予晅、副总经理张丰收、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凯旋、副总经理罗文忠、副总经理郭强、副总经理和永岗、财务总监李魁芳等公司高管截至 2024 年 4 月 8 日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790.92 万元,完成增持计划,我们认为高管增持说明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公司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下游需求波动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 年营业收入为 53.05/68.05 亿元(前值为 80.4/98.02 亿元),归母净利润至 9.59/12.42 亿元(前值为 15.85/20.41 亿元),新增 2026 年营业收入 83.05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5.24 亿元 。 2024-2026 年 对 应 EPS 分 别 为 1.48/1.91/2.35 元 , 对 应 PE 分 别 为25.20X/19.47X/15.87X,公司行业领先,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需求波动风险,核心竞争力下滑风险。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12 38.12 -- -- 40.36 5.88% -- 40.36 5.88% -- 详细
公司生产的高端钛合金包括棒材、丝材、锻坯等,主要用于航空、舰船、兵器等。公司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的多种新型钛合金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装备用关键钛合金材料的技术封锁。钛合金是军机和发动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以“20系列”为代表的国产先进军机已进入批产列装阶段,有望催生大量钛合金需求,同时随着民航业复苏,国产大飞机国产化及应用进一步落地,公司作为钛材主流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近年来,钛合金业务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2023年公司钛合金生产量保持较高水平,销售量有所下降,主要系订单节奏变化导致,随着未来两年军品订单进一步落地,公司钛合金产品将逐步交付。 超导线材技术壁垒较高,下游应用广阔。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公司已相继突破了全套的大型超导磁体绕制、固化及低温杜瓦设计和制造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轨道交通、国家大型科学项目及新材料研发生产等领域。低温超导线材制备过程涉及多种关键技术且制备周期长,工序和质控点多,目前除公司外,国内其他企业几乎无技术积累。在高温超导材料方面,公司侧重MgB2和Bi-2223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已掌握上述材料核心制备技术,未来将拓展在智能电网中输电电缆、无液氦磁体装备等领域的运用。 高温合金产销量同比创新高,产能持续扩充。公司在研的多型高温合金项目进展顺利,在航空发动机市场,公司突破了十余个牌号高温合金的批量生产技术,获得相关牌号供货资格;在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公司生产的φ600mm大规格GH4738棒材已通过某型号发动机部件考核;燃气轮机市场,公司生产的大规格GH4169棒材已完成锻件验证与评价并取得供货资质。2021年公司定增募投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高温合金1500吨/年的生产能力。随着公司高温合金产能有序释放,规模效应显现,高温合金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投资建议:我们根据公司最新情况调整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4.41/73.45/85.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6/15.79/18.2亿元,对应EPS为1.69/2.43/2.8元,对应PE22.28/15.47/13.4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价格变动、盈利预测与估值不及预期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12 38.12 -- -- 40.36 5.88% -- 40.36 5.88% -- 详细
事件: 2024年 3月 29日,西部超导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59亿元,同比减少 1.62%,归母净利润 7.52亿元,同比减少30.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31亿元,同比减少 35.06%。 公司主要从事超导材料、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紧盯关键材料需求,开展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强研发团队力量和平台建设。 2023年全年,公司根据国家需求和下游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公司超导产品、高温合金材料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高端钛合金材料取得良好业绩, 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质量标杆”,全年营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和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研发团队力量和平台建设,获批陕西省超导强磁场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航空特种金属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公司坚持研发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一方面,大量研发人员长期工作于生产一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课题,通过针对性的研发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省、市级课题,或面向国家型号或客户需求自主立项课题,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 公司研发成果直接应用于或指导生产,减少了科研成果转化环节,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有利于迅速占领市场。公司形成研发带动销售、销售保障研发的循环模式,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同时,也推动公司的持续创新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下游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需求稳步增加,钛合金、超导和高温合金行业的新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公司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难题,稳步推进在研项目和获取新型号资格;不断提升生产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挖掘数据价值,促进生产效能提升;深化零缺陷质量管理,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聚焦高端领域,三大核心产品相关技术继续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需求稳步增加,钛合金、超导和高温合金行业的新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如下: (1)超导产品方向:为光伏产业单晶硅磁控直拉制备技术升级提供关键超导线材;研发特种低损耗超导线材配套风电领域超导技术应用开发新需求;持续开发高温超导 Bi-2212线材以及 Bi-2223带材制备技术,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导量子计算机用 NbTi 超导同轴线缆制备技术获得新突破,并 实现合同交付;在高速磁悬浮方面,公司继续与应用单位合作研发全尺寸高速磁悬浮用超导磁体,实现了批量化制造;在加速器用超导磁体方面,公司开始交付加速器系统核心装备-ECR 离子源;完成多台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HIAF 项目用超导二极铁的生产制造;为国内供应多套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用高场超导磁体,服务于高端测试仪器。 (2)高端钛合金方向:针对国家重大型号研制急需,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棒材/锻坯,同时在 TiAl高纯熔炼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海洋、兵器、核工业领域承担的钛合金研制任务进展顺利,为合作方按需及时提供了全部产品;公司已开发出钛合金循环利用的全套熔炼技术。 (3)高性能高温合金方向:突破了航空结构件用某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紧固件用小规格棒材全流程制备技术,综合性能匹配良好;公司自主研制的 HT700高温合金已经基本完成 65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站的工程应用考核;公司已开发出高温合金循环利用的全套熔炼技术。 受销售结构影响,净利润下滑;受客户销售回款下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下滑。 报告期内,受销售结构变化影响,公司产品毛利下降使得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经营指标较同期出现下滑。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7.52亿元,较同期减少 30.33%。 受客户销售回款下降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期出现下滑。公司下游客户以行业客户为主,该类型客户采购及付款一般遵守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付款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若公司不能改善现金流管理且无法筹集经营所需资金,或将导致资金无法满足日常经营中付款、投资或偿债的需求,进而使公司面临经济损失或信誉损失的风险。 投资建议: 公司主要从事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材料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 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根据模型测算,预计公司的业绩 2024年至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67/12.36/15.59亿元,EPS分别为 1.49/1.90/2.40,对应 P/E 分别为 25.9/20.3/16.1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订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风险、政府补助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稳定。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04 38.79 -- -- 40.36 4.05% -- 40.36 4.0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59亿元,同比减少 1.62%,归母净利润 7.52亿元,同比减少 30.33%,扣非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减少 35.06%。单季度来看, 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1亿元,环比增加 9.68%,同比增加 11.47%;实现归母净利润 1.70亿元,环比增加 5.17%,同比减少 23.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9亿元,环比减少 15.15%,同比减少 34.82%。分产品来看, 2023年,钛合金实现营收 25.05亿元,同比减少 21.96%,超导产品实现营收 9.85亿元,同比增长 57.94%,高温合金实现营收 4.74亿元,同比增长 161.79%。 量: 军工需求疲软导致钛合金销量同比下降,产业化应用拓宽叠加下游验证顺利促进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销量同比快速增长。 2023年,公司钛合金产量约10695.61吨,同比增加 15.05%,销量约 7259.60吨,同比减少 15.63%;超导产品产量约 1730.10吨,同比增加 69.84%,销量约 1769.41吨,同比增加59.37%;高温合金产量约 2280.46吨,同比增加 95.29%,销量约 1660.24吨,同比增加 126.68%。 价: 军品需求减少导致钛合金盈利同比下降, 原材料价格下跌叠加供应起量驱动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盈利快速增长。 公司 2023年毛利率为 31.87%,同比下降 7.58pct; 2023Q4,公司毛利率为 28.05%,环比下降 7.12pct,同比下降7.82pct。分产品毛利率来看, 2023年,公司钛合金、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34.41%、 34.39%和 15.86%,同比分别变化-8.88pct、 +3.95pct和+12.57%,毛利占比也从 2022年的 83.32%、 11.38%和 0.36%变成 2023年的 65.02%、 25.54%和 5.68%。看原料价格, 2023年,海绵钛均价约 6.39万元/吨,同比下降 18.69%;钛板均价为 100.83元/公斤,同比下降 16.54%;镍期货收盘价均价为 16.83万元/吨,同比下降 12.89%。 核心看点: 超导行业应用拓展,高温合金逐渐放量。 1)超导产品市场开拓顺利,公司持续开发超导材料和磁体技术在半导体、光伏、医疗及电力等领域的应用,有望持续放量; 2)公司已获得多个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以及燃气轮机高温合金材料供货资质并开始批量供货,随着未来逐步释放产能,高温合金业绩贡献有望逐步抬升。 3)定增项目加码高温合金+钛合金材料,钛合金总产能将达到1万吨,高温合金产能将达到 6000吨,成长性有望再上台阶。 投资建议: 公司在国内航空领域高端钛合金供应市场主导地位稳固, 同时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应用市场开拓以及下游客户验证顺利实现批量供应,伴随募投项目投产进一步扩充产能, 未来成长可期。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7.96、9.79、12.33亿元,对应 3月 29日股价的 PE 分别为 30/24/1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1-29 39.75 -- -- 43.58 9.64%
43.58 9.64% -- 详细
事件: 根据 2024年 1月 15日披露,公司董事周通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方式增持股份 1万股,成交均价为 40.496元,此次增持后持股数为 6.36万股。据统计,公司自 2023年 10月 9日以来,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公司高管合计增持 17.30万股,供给成交金额 796万。 我们认为,公司董事成员、核心技术人员及高管大额增持彰显对公司保持长期发展的信心,随着公司多项业务进入发展阶段,公司未来成长可期。 产品结构调整&产能爬坡致业绩承压,新产品或将进入全面放量新阶段2023年 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88亿元,同比-5.47%;实现归母净利润 5.83亿元,同比-32.13%。 我们认为, 主要系公司钛合金产品结构调整,以及部分新产品处于产能爬坡期所致。我们认为,未来随产品结构切换落地,产能逐步爬坡、释放,钛合金板块有望实现稳中求进发展,超导产品及高温合金产品板块或将进入全面放量新阶段,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有望重回中高速增长阶段。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驱动长期成长, 业务结构变革期盈利能力阶段性承压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达 11.97%,同比 +1.81pct,其中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8%/3.64%/6.74%/1.00%,同比分别+0.03/-0.12/+1.44/+0.47pct。研发费用率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紧盯关键材料需求和新技术开展自主研发,按计划推进研发活动所致。 我们认为,公司长期持续的在研发方面保持高水平投入,奠定了公司保持技术领先性的基础。高效的研产结合体系以及前瞻性视角,助推公司产品 pipeline 不断丰富,为公司打造源源不断的新业绩增长点。 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 33.20%,同比-7.31pct;实现净利润率 19.75%,同比-6.98pct。单三季度实现毛利率 35.17%,同比-2.99pct;实现净利润率 18.23%,同比-8.41pct。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当期销售产品毛利率降低所致。 2019年公司募投项目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材料及粉末盘项目和 2021年定向增发的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我们认为,随募投项目产能逐步释放,未来公司高温合金和超导产品的毛利率和产量都有可观的提升潜力。 长期看公司高端钛合金产品需求仍有增长空间,伴随下游排产计划等因素确认,钛合金产品或实现稳中有进的发展。 目前公司处于单一增长曲线向多增长曲线转变的变革期,随着钛合金板块应用进一步拓展,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两个产品板块步入全面放量新阶段,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建设或持续增长,先进产线有望为研产能力注新能截止 2023年三季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达 16.09亿元,同比+25.47%,较 23H1增长 5.85%;固定资产达 13.70亿元,同比+20.07%,较 23H1下降 0.29%;在建工程达 2.40亿元,同比+68.79%,较23H1增长 63.21%。公司募投项目包括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超导创新研究院项目、超导产业创新中心预计都将于 2024年年底投产,截至 2023年上半年,三个项目投入进度分别为 29.47%、 2.92%、 1.26%, 我们预计 2024年公司在资产端的研产能力建设投入仍会持续增长。 我们认为,新建产能具备更高的专业化、智能化能力,为具备研产一体能力的公司注入新能,或将帮助公司突破材料产能瓶颈问题,在新型号的高性能材料研产过程中有望巩固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三大核心业务市场拓展表现出色,研发管线丰富为后续成长蓄能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上表现出色,其中: 钛合金方面: 高端钛材在航空发动机、兵器、舰船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相关方向的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公司突破了某中强钛合金超大规格锻坯工程化制备和过程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 某新型高温钛合金系列产品试制成功; 200公斤级大单重盘圆紧固件涂层钛合金丝材试制成功,产品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超导产品方面: 在能源领域——公司与多家国内太阳能拉晶炉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为光伏产业单晶硅磁控直拉制备技术升级提供关键超导线材,为国内核聚变 CRAFT 项目保持批量稳定供货; 在医疗领域——MRI 用超导线产销量继续创新高,新型无液氦/少液氦 MRI 磁体用超导线材实现批量供货,国内外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在动力领域,公司继续与应用单位合作研发全尺寸高速磁悬浮用超导磁体,实现了批量化制造;在科研领域——超导量子计算机用 NbTi 超导同轴线缆制备技术获得新突破,并实现市场供货。 高温合金方面: 公司成功试制出多批次大小规格棒材,综合性能匹配良好, 下游应用研究评价进展顺利。 通过多个发动机型号工艺和质量评审, 同时新承担了多个新型发动机材料的研制任务;紧固件 GH2123/GH4169小规格棒材陆续通过了相关应用研究评价,产品工艺稳定性良好。 盈利预测与评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于多增长曲线进入全面增长阶段变革期,将有望充分受益于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景气度上行。公司产能建设稳健,产品管线丰富,产研体系先进,激励制度优良, 有望打造出坚固而持久的护城河。 由于产品结构调整及产能爬坡对交付节奏的影响,我们对基数进行调整,将公司 2023-25年营业收入从 57.07/74.84/95.23亿元下调为39.81/61.86/78.7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 13.51/17.51/23.46下调为归母净利润为 7.25/11.09/14.22亿元,对应 PE 为34.26/22.40/17.4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集中度高及需求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力下降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2-19 51.12 59.83 56.05% 55.18 7.94%
55.18 7.94%
详细
高端钛合金龙头,有望在全新的历史机遇下再创辉煌。钛合金是飞机机体、发动机、舰艇等高端装备的重要结构材料之一。十四五开始,钛合金行业迎来主战装备升级迭代所带来的需求快速扩张红利。西部超导作为高端钛合金龙头,具备行业领先的超大规格、超高强度棒材研制能力。除传统领域外,公司钛材在军民用航发、直升机、海洋工程、核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得了多个型号的供货资格,正逐步实现产品批量交付。公司积极提升产能布局,随着高景气下游领域不断拓展,结合优秀的管理能力,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变形高温合金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产品放量引领公司进入第二成长曲线。航空装备放量带动配套航发需求增长,叠加发动机耗材属性,列装+替换+维修需求巨大。航发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温端零件的性能,高性能高温合金研制一直以来是国内航发产业的短板之一,目前仅个别公司具备批产能力,供需缺口庞大。公司从2014年开始高温合金的工程化研究,采用国际先进的三联熔炼工艺制备出高纯高均匀高稳定的变形高温合金产品,多个重点型号航发高温合金材料已开始批量供货,同时,公司承接多项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研制任务,为未来业务贡献核心增量。 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MRI+MCZ+CFETR共振驱动增长。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直流电阻为零和完全抗磁性的材料,西部超导的成立源于国际 ITER 项目,是国内唯一具备低温超导商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短期看,我国MRI 用超导线材潜在空间大,国内厂商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中长期看,伴随光伏、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国产替代+碳中和下节能增效催生 MCZ 用超导磁体巨大需求。公司 MRI 用超导线材已经为 GE、SIEMENS 批量供货,并实现传导冷却类型MCZ 批量出口。同时,随着国内 CFETR 项目的启动,公司超导业务有望迎来与下游景气共振的快速增长阶段。 我们预测公司 23-25年 EPS 分别为 1.21、1.93、2.53元,参考可比公司 24年平均31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59.83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交付和收入确认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达预期;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2-01 52.76 -- -- 54.90 4.06%
55.18 4.59%
详细
事件:为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公告部分管理层增持公司股份,币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7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币1400万元,截至11月月16日,已币增持总额为人民币722.11万元且将继续按照增持计划实施增持。 点评:部分高管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彰显未来发展信心10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部分高管拟通过其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于6个月内增持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7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400万元,截至11月16日,增持总额为人民币722.11万元且增持主体将继续按照相关增持计划,在增持计划实施时间内增持公司股份。管理层增持股份将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 交付节奏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利润,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受订单交付节奏和产品销售结构调整导致销售毛利同期减少等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8亿元,同比下降5.47%,实现归母净利润5.83亿元,同比下降32.13%。2018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分别为40.39%、68.18%,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随着国内航空装备加速放量以及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趋势,公司高端钛合金板块发展稳中求进,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两个产品板块步入全面放量新阶段。 钛合金棒材丝材锻造技术持续突破,军机列装加速带动钛合金需求公司拥有大规格钛合金棒材锻造技术,在国内率先成功制备出最大规格的TC4-DT、TA15等钛合金棒材,开发的直径650mm、单重4.5吨的特大规格钛合金棒材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实现了航空航天紧固件用Ti45Nb钛合金丝材完全国产化,是国内唯一、全球批量化生产Ti45Nb钛合金材料的两家公司之一。同时,公司目前承担着大量的新型军用飞机、大型客机、航空发动机、兵器等材料的研发项目,相关产品得到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赛峰、庞巴迪等国内外下游厂商的高度认可,为新产品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商,构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是超导产品领域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公司是世界上能够批量生产低温超导用NbTi合金的两家公司之一,实现高性能MRI用NbTi超导线材量产,已经为SIEMENS、GE批量供货,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台专门用于磁控直拉单晶硅的高磁场强度超导磁体,传导冷却类型MCZ,已实现批量出口,与晶盛机电等国内多家光伏硅片及拉晶炉制造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打开了光伏领域MCZ的批量化生产进程。 两机专项逐步实施,高温合金质量提升及进口替代需求迫在眉睫公司生产的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包括变形高温合金、铸造和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等,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核电设备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2023年,公司突破航空用某高强钢高纯净冶炼控制技术和组织均匀性锻造控制技术,成功试制出多批次大小规格棒材,综合性能匹配良好,下游应用研究评价进展顺利。同时,公司与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后续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批量生产后的市场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伴随着在建项目落地,公司产能将大幅增加,公司将受益于技术资格认证壁垒+产能释放双重优势。 公司产品订单较为饱满,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由于公司产品销售结构调整,导致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2023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3.20%,较2022年同期减少7.31pcts;净利率为19.75%,较2022年同期减少6.97pcts。截至2023Q3,公司预付款项、存货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6.11%、53.87%,或表明公司正积极备产备货。公司产品订单较为饱满,产能利用率较高,加紧产能扩张。 2020至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9%、6.35%、6.02%,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2.08亿元,同比增长20.10%,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为6.74%,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性。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公司加快产能释放节奏根据公司2023年中报,公司募投的“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预计2023年12月投产,“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预计2024年12月投产,届时钛合金材料、高温合金分别新增5050吨、1500吨。预计2024年底公司高温合金产能将达到6000吨,高端钛合金产能突破万吨,产能释放节奏稳步推进,未来将充分受益下游军工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随着公司三大业务布局的日益完善,军机换装列装和民用飞机放量对钛合金需求保持高景气趋势;MRI低温超导市场缺口大,公司超导业务份额快速提升,战略签约带来强势利好;新型航空发动机定型及高性能高温合金国产替代需求带来高温合金市场增量,同时配合扩产项目逐步落地,预计公司产品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毛利率持续提升。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3、12.41和15.39亿元,按照最新股本测算,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42、1.91和2.37元/股,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36. 10、26.86和21.66倍,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装备列装批产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1-13 48.32 -- -- 53.47 10.66%
55.18 14.20%
详细
产品销售结构调整, Q3 公司业绩承压。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0.88 亿元,同比-5.47%;归母净利润 5.83 亿元,同比-32.13%;扣归母净利润 5.12 亿元,同比-35.12%。 Q323 公司实现营收 9.76 亿元,同比-17.45%;归母净利润 1.61 亿元,同比-47.24%;扣归母净利润 1.40 亿元,同比-49.77%,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结构调整,当期产品销售毛利较同期减少所致。 费用率仍存优化空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障长期竞争力。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33.20%,同比-7.31pct, 整体有所下降。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含研发) 同比+1.79pct 至 11.96%,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 0.58%/3.64%/1.00%, 同比+0.02pct/ -0.13pct/ +0.47pct。1-3Q23 研发费用 2.08 亿元,同比+20.10%, 研发费用率同比+1.43pct至 6.74%,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按计划推进研发活动所致。 在此基础上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 19.75%, 同比-6.97pct。 布局未来, 积极增产存货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铌钛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截至 2023 年 Q3 末, 预付款项 0.68 亿元,较上年期末+99.90%;存货 31.06 亿元,较上年末+30.50%;应收账款24.66 亿元,较上年末+88.52%。 2021 年 11 月公司定增募集 20.13 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高性能超导线材等项目,扩产落地后将新增钛合金材料产能 5050 吨、高温合金材料 1500 吨、 MRI 用超导线材产能 1250 吨,打开公司产能瓶颈,我们预计在建项目达产后将进一步带动营收规模向上提升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在高端钛合金、超导产品领域技术壁垒以及募投扩产项目落地,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61/60.88/79.47 亿元,公司 2023/2024/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9/13.65/17.27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80/2.10/2.66 元,对应 PE分别为 27/23/18 倍(2023 年 11 月 9 日股价)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能释放节奏不及预期; 竞争加剧影响整体盈利能力。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1-03 47.18 -- -- 53.28 12.93%
55.18 16.9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88亿元,同比减少 5.47%,归母净利润 5.83 亿元,同比减少 32.13%,扣非归母净利润 5.12 亿元,同比减少 35.12%。单季度来看, 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6 亿元,环比减少 17.94%,同比减少 17.45%;实现归母净利润 1.61 亿元,环比减少 24.13%,同比减少 47.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0 亿元,环比减少 21.71%,同比减少 49.77%。公司 23Q3 经营层面环比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或为整体军工行业采购需求放缓,公司军品钛材销售显著下降。 点评: 军品采购需求放缓,钛材销售下滑业绩承压 价: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33.30%,同比下降 7.31pct; 2023Q3,公司毛利率为 35.17%,环比提升 6.13pct,同比下降 2.99pct。看金属价格,2023Q3,海绵钛均价为 54849 元/吨,环比下降 21.80%,同比下降 31.73%;钛板均价为 93 元/公斤,环比下降 11.90%,同比下降 24.94%;镍期货结算价均价为 16.54 万元/吨,环比下降 3.76%,同比下降 4.96%。 环比来看,主要增利项:营业外收支(+74 万元)、所得税(+1091 万元);主要减利项:毛利(-210 万元)、税金及费用(-966 万元)、其他/投资收益等(-469 万元)、公允价值变动(-190 万元)、减值损失等(-3643 万元)、少数股东损益(-825 万元)。 同比来看,主要增利项:所得税(+2367 万元);主要减利项:毛利(-1.08亿元)、税金及费用(-3127 万元)、其他/投资收益等(-485 万元)、公允价值变动(-49 万元)、减值损失等(-1477 万元)、营业外收支(-140 万元)、少数股东损益(-749 万元)。 核心看点: 1)超导产品放量。超导产品市场开拓顺利,公司持续开发超导材料和磁体技术在半导体、光伏、医疗及电力领域的应用,其中 MRI 用超导线22 年产销量再创新高,随着公司超导产品产能提升,超导产品业绩贡献可期。2)定增项目加码高温合金+钛合金材料,成长性再上台阶。定增募投的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新增钛合金材料 5050 吨,高温合金 1500 吨的生产能力,定增项目 2024 年投产后,钛合金总产能将达到 1 万吨。高温合金方面,随着 2019 年公司首发募投的 2500 吨在 2023 年投产,定增募投的1500 吨在 2024 年投产,公司高温合金产能将达到 6000 吨,届时高温合金生产能力将处于国内第一梯队,未来将充分受益下游军工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 受益于航天航空等下游领域发展,公司产品需求空间广阔,随着高端产品项目投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攀升。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11/9.27/12.11 亿元,对应 10 月 30 日收盘价, 2023-2025年 PE 依次为 43/33/25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0-31 46.52 -- -- 53.28 14.53%
55.18 18.62%
详细
事件: 2023年 10月 31日,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年度报告。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88亿元, 同比下降 5.47%, 实现归母净利润 5.83亿元, 同比下降 32.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12亿元, 同比下滑 35.12%。 公司 2023Q3实现营业收入 9.76亿元, 同比下降 17.45%,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1亿元, 同比下滑 47.24%,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0亿元, 同比下滑 49.77%。 单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 期间费率略有提升。 利润率方面, 截至 2023Q3, 公司毛利率为 33.20%, 同比下降 7.31pp, 净利率为 19.75%, 同比下降 6.97pp; 单季度看, 2023Q3毛利率为 35.17%, 同比下降 1.32pp, 环比上升 6.14pp, 净利率为 18.23%, 同比下降4.63pp, 环比下降 0.35pp。 期间费率方面, 截至 2023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 率 分 别 为 0.56%/3.77%/5.31%/0.53% , 分 别 同 比 变 化+0.02pp/-0.13pp/+1.43pp/+0.47pp, 单季度看, 2023Q3,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 分 别 为 0.63%/4.73%/7.98%/1.42% , 分 别 同 比 变 化+0.04pp/+1.39pp/+3.13pp/+0.92pp。 公司积极备产备货, 在建工程有望有序释放。 截至 2023Q3公司预付款项为 0.68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 100%, 公司存货为 31.06亿元, 同比增加 30.50%, 或显示公司积极备产备货; 应收账款为 24.66亿元, 较上年期末增长 88.53%, 或显示公司在有序交付产品。 根据公司 23年中报, 公司募投的“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 预计 2023年 12月投产, “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 、 “超导创新研究院项目” 、 “超导产业创新中心” 预计 2024年 12月投产,有望有序释放产能。 产品结构变化导致高端钛合金材料营收下降, 公司高管增持显示信心。 公司作为国内钛合金行业龙头企业, 始终深耕主营业务, 2023H1高端钛合金材料因交付节奏问题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9.38%, 超导产品、 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 2023H1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0.90%、 284.84%。 2023年 10月 8日, 公司部分高管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拟于 6个月内增持, 增持金额为不低于人民币 7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 1400万元, 截至 10月 17日, 已经增持 332.88万元, 我们相信公司部分高管的增持显示管理层对未来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具有信心。 投资建议: 考虑军品订单波动影响, 我们下调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 10.25亿元、14.01、 17.11亿元(原值 11.87亿元、 15.85亿元、 20.41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30X、22X、 18X, 公司作为国内高端钛合金行业领军企业, 近年加强高温合金产品布局, 将受益于下游需求快速放量,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核心竞争力下滑风险。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9-05 47.53 -- -- 51.73 8.84%
54.90 15.51%
详细
事件描述8 月 31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根据公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12 亿元,同比增长 1.34%,实现归母净利润 4.21 亿元,同比下降 23.77%。 高温合金及超导产品实现快速增长2023 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通过协调内外部资源提升产能,全面完成了合同执行和产品交付。公司通过把握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主动调整内部生产结构,根据三个产品板块的外部需求动态变化进行产业布局调整。高端钛合金板块发展坚持稳中求进,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两产品板块步入全面放量新阶段。公司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研发团队力量和保证研发经费投入,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和技术基础。 上半年,超导产品实现收入 4.02 亿,较同期增长 60.90%;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2.83亿,较同期增长284.84%。截至2023年6月30 日,公司总资产 113.92 亿,较年初增长 0.7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 59.58亿,较年初减少 0.64%。 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水平公司紧盯关键材料需求和新技术开展自主研发,上半年累积研发投入12,603.07 万元,申请国家专利 71 项,新获得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37 项。在高端钛合金方面,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在超导线材、超导磁体方面,荣获国际医疗龙头企业-西门子医疗颁发的技术创新奖,获得西安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暨第二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西安分赛二等奖,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竞赛创新竞赛二等奖。先后获批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秦创原总窗口“三器”示范平台,西安市“西安聚能超导磁体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超导强磁场工程研究中心”。 投资建议根据中报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0/16.49/21.60 亿元(23 年/24 年/25 年前值为 13.98 亿元/17.98亿元/22.56 亿元),对应增速为 17.6%/29.9%/31.0%。对应 PE 分别为24.42、18.81、14.3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达预期、军机产量低于预期、发动机研制进度缓慢、超导产品降价及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9-05 47.53 -- -- 51.73 8.84%
54.90 15.5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 1-6 月实现营业收入 21.1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21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3.77%;基本每股收益 0.65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45.54%。 产业布局优化调整,高温合金快速放量。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三个产品板块的外部需求动态变化进行产业布局调整,高端钛合金板块发展坚持稳中求进,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两个产品板块步入全面放量新阶段。报告期内,高端钛合金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3.38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9.38%;超导产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4.0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0.90%;高温合金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2.8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4.84%。报告期内,公司突破航空用某高强钢高纯净冶炼控制技术和组织均匀性锻造控制技术,成功试制出多批次大小规格棒材,下游应用研究评价进展顺利;多种高温合金产品质量稳定性控制技术取得突破,通过多个发动机型号工艺和质量评审,同时新承担了多个新型发动机材料的研制任务,未来或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1.2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37%,申请国家专利 71 项,新获得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37 项。在高端钛合金方面,公司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在超导线材、超导磁体方面,公司荣获国际医疗龙头企业——西门子医疗颁发的技术创新奖,先后获批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秦创原总窗口“三器”示范平台,西安市“西安聚能超导磁体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的净利润为 12.17亿元、15.66 亿元、18.99 亿元,EPS 为 1.87 元、2.41 元、2.92 元,对应 PE 为 25 倍、20 倍、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9-01 46.00 58.67 53.03% 51.73 12.46%
53.99 17.37%
详细
事件: 2023年 8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12亿元,同比增长 1.34%;实现归母净利润 4.21亿元,同比下降 23.77%,业绩短期承压;扣非归母净利润 3.73亿元,同比下降 27.16%。23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 11.90亿元,同比下降 0.58%,实现归母净利润 2.13亿元,同比下降 36.92%。 钛合金业务小幅下滑,高温合金业务增幅明显23年上半年,公司钛合金产品实现收入 13.38亿元,同比下降 19.38%。高温合金产品实现收入 2.83亿元,同比增长 284.84%,超导材料实现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 60.90%。受材料价格波动影响,23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毛利率为 32.29%,同比下降 9.55pct。关联交易方面,公司预计 23年向关联人销售产品、商品总计 2.38亿元,报告期内发生 0.7亿元,仅占比29.53%,预计 23年下半年相关业务有望恢复。 持续研发投入,募投项目稳步推进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 12,603.07万,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为5.97%。2020至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63%、6.00%、5.80%,持续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技术领先性的基础。公司积极推进在建募投项目,截止报告期末,“发动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粉末盘项目”已投入使用,“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已完成 29.47%,“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已完成 18.68%。预计产能释放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3.47/69.24/89.21亿元,对应 增 速 分 别 为 26.49%/29.49%/28.85%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3.23/16.57/21.0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22.52%/25.25%/27.09%,EPS 分别为 2.04/2.55/3.24元/股,3年 CAGR 为 24.94%,现价对应 PE 为23x/18x/14x。公司重视技术积累,承接课题多。鉴于公司聚焦的重点牌号产品已向客户小批量交付,市场进一步开拓,根据相对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4年 23倍 PE,对应目标价 58.6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6-21 53.63 -- -- 57.20 6.66%
61.99 15.59%
详细
事件:2023年 6月 5日,晶盛机电和西部超导在西安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晶盛机电推出的第五代光伏低氧单晶炉,将大规模运用于半导体领域的超导磁场技术导入光伏领域,为光伏 N 型高效率电池奠定了材料基础。 点评: 战略签约带来强强联合,超导磁体技术助力行业升级据公司公告,西部超导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台专门用于磁控直拉单晶硅的高磁场强度超导磁体,传导冷却类型 MCZ,已实现批量出口。MCZ 是目前国际上生产 300mm 以上大尺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的最主要方法。晶盛机电此次推出的第五代单晶炉,将超导磁场技术导入光伏领域,在拉晶炉中加入磁场模块 (MCZ 技术),通过引入磁场,可有效抑制硅熔体热对流,降低氧的形成和传输,从而降低晶体中氧含量。打开了低氧 N 型晶体生长的工艺窗口,消除同心圆与提高少子寿命,拓宽了有效电阻率范围,随着 N 型渗透率的提升,硅片质量及生产技术需要新的升级。两家公司战略签约,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加快超导磁场产能供给,持续推动光伏技术革新,助力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 一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利润下滑,影响因素将释放殆尽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27亿元,同比增长 44.41%。其中高端钛合金、超导产品、高温合金业务营收分别为 32.09亿元、6.23亿元、1.8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 75.92%、14.79%、4.29%。公司全年毛利率39.45%,同比下降 1.38%,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和产品结构变动影响。2023年 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2亿元,同比增加 3.93%,实现归母净利润 2.08亿元,同比减少 3.13%,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销售、客户确认节奏等多因素影响。2022年海绵钛等原材料涨幅较大,对成本影响比较明显。目前海绵钛价格较为平稳,维持在 7万元/吨左右,较年初价格 7.7万元/吨略有下降,从长期来看,国内海绵钛的产能充足的,海绵钛价格将保持稳中下降态势。公司在产业链中处于上游,受行业特点所限,回款周期较长,公司去存货速度减慢。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较为饱满,存货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经营正常。
西部超导 2023-04-17 56.38 -- -- 83.79 4.72%
66.09 17.22%
详细
事件3 月28 日,西部超导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42.27 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10.80 亿元,同比增长46%。 点评1、三大业务并进,收入高速增长。2022 年,公司钛合金、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分别实现收入32.09 亿元、6.23 亿元和1.8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161%和78%。毛利率方面,受海绵钛和镍等金属原材料价格影响,公司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业务毛利率分别小幅下滑2.02pcts 和0.72pcts 至43.29%和3.29%;公司超导产品业务或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毛利率大幅提升14.11pcts 至30.44%。2022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9.45%,同比小幅下滑1.37pcts。 2、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提升。2022 年,公司四费费率11.70%,同比降低1.51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3%、3.91%、6.02%和0.75%,分别同比降低0.70pcts、0.39pcts、0.34pcts 和0.08pcts。受益于费用率降低,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0.46pcts 至25.91%。 3、钛材龙头地位稳固,高温合金和超导产品业务空间广阔。钛材方面,公司全面保障重点型号产品的顺利交付,核心产品质量稳定,市场主导地位稳固。高温合金方面,2022 年销量732 吨创新高,公司主要牌号在多个型号多个客户的产品认证进展顺利,新增资质不断增加,GH4169、GH738 等典型高温合金在多个型号发动机、燃机和商发长江系列发动机进入批量供货阶段。超导产品方面,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市场需求大增,1.5T-5T 高场超导磁共振成像仪用NbTi 线材填补国内空白并全面进入国际市场;核聚变用高性能Nb3Sn 超导线打破国外垄断,形成批量供应;CRAFT 项目高线材实现批量化生产等。 4、原材料价格下行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海绵钛是钛合金主要原材料,在海绵钛厂商扩产及全流程产线投运下,价格有望下行。 宝鸡钛产业研究院4 月6 日给出0 级国产海绵钛报价区间7.5-7.6 万元/吨,较其去年同期给出的报价区间8.0-8.5 万元/吨下降0.4-1.0万元/吨。镍是高温合金主要原材料,长江有色市场4 月7 日镍板价格18.6 万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6%。公司有望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行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 5、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13.47、16.53 和20.26 亿元,同比增长25%、23%、2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需求及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提升不及预期;产品降价及原材料涨价超出市场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