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江琦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医药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SAC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10002,上海交大生物工程学士,经济学硕士,2010年加入中投证券研究所,负责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曾供职于中投证券和海通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0-10-30 39.70 -- -- 40.70 2.52%
46.60 17.38%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74.72亿元,同比增长20.33%,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155.69%,扣非净利润8.44亿元,同比增长165.52%。 业绩持续高增长,新冠继续贡献增量,常规业务逐步恢复。2020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9亿元,同比增长35.36%,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283.52%,扣非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315.78%,业绩较上半年有进一步提速,一方面是新冠检测量保持高位贡献业绩增量,另一方面传统外包业务和产品代理业务随着门诊量恢复而增速回升,考虑到疫情常态化发展,检测量有望中期保持高位,公司全年业绩可期。 新冠检测加速实验室扭亏进程,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前三季度公司检验服务业务在医院诊疗量恢复和新冠检测量上升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延续了上半年的高速增长趋势,其中新冠检测前三季度约1800+万人次,有望持续贡献增量业绩,并进一步加速公司实验室的扭亏进程(截止2020Q3我们预计公司38家综合实验室中大部分已实现盈利)。考虑到新冠检测毛利率高,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7.43%,同比增长5.15pp,而疫情影响下公司出差等费用支出下降,带来期间费用率19.74%,同比下降2.00pp,公司净利率14.82%,同比提升6.31pp,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全国核酸实验室建设+医院诊疗量恢复带动产品业务快速恢复增长。全国范围医院积极推进核酸实验室建设为公司产品业务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公司积极开展与医院共建核酸实验室业务,2020Q2公司产品业务已恢复增长,随着医院诊疗量持续恢复,我们预计Q3产品业务增长有望较Q2进一步加速。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2020年三季报,我们更新了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108.81、122.52、138.13亿元,同比增长28.72%、12.60%、12.73%,归母净利润12.39、12.11、12.95亿元,同比增长256.83%、-2.27%、6.94%(调整前为同比增长191.89%、5.43%、11.07%),对应EPS为2.00、1.95、2.09,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0年20倍PE,考虑到公司实验室经营趋势向好,新冠检测有望持续带来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实验室盈利时间不确定风险,产品开发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新冠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风险。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30 21.29 -- -- 23.32 9.53%
25.73 20.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下降7.75%,归母净利润8764万元,同比下降59.74%,扣非净利润8836万元,同比下降57.20%。 传统主业开始恢复,免疫组化开始贡献业绩。2020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20.60%,归母净利润5349万元,同比下降37.75%,扣非净利润5208万元,同比下降36.69%,较上半年下降幅度收窄,一方面是因为迈新生物于2020年9月开始并表,另一方面伴随国内诊疗量的复苏,公司传统生化、血凝产品销售逐步恢复;盈利能力上,由于疫情对试剂销售影响较大,试剂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93%下降到79%,带来综合毛利率60.63%,同比下降7.67pp;而迈新并表带来期间费用率36.34%,同比提高12.62pp,公司净利率17.27%,同比下降20.83pp。 外延进入免疫组化领域带来高成长性。疫情下公司传统生化、血凝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三季度以来恢复态势良好,我们预计单季度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外延进入免疫组化领域给公司带来长期空间的提升,中国免疫组化市场景气度高,迈新是国内免疫组化龙头,市占率仅次于罗氏,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国药成为第一大股东,有望在研发、渠道上带来协同。公司已向国药投资发行8721万股,目前国药投资持有公司股票14.81%,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未来有望借助国药集团在研发、渠道上的行业领先优势,持续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迈新生物开始并表,我们更新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9.45、18.01、22.33亿元,同比增长12.42%、90.47%、24.05%,归母净利润2.38、5.67、7.04亿元,同比增长-28.15%、137.88%、24.17%,对应EPS为0.40、0.96、1.20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23倍PE,考虑到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外延进入高景气病理领域,同时引入优质战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
开立医疗 机械行业 2020-10-30 25.57 -- -- 27.49 7.51%
27.49 7.51%
详细
事件:公司2020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下降9.80%,归母净利润2686万元,同比下降57.72%,扣非净利润-372万元,同比下降110.13%。 三季度收入略有改善,汇兑损失影响利润表现。2020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下降7.77%,归母净利润166万元,同比增长118.60%,扣非净利润-647万元,同比增长61.76%,其中收入端增速下降趋势较上半年有进一步改善,利润端除了销售、管理费用率继续提升外,三季度汇兑损失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盈利能力上,由于销售规模下降带来单位成本上升,综合毛利率64.47%,同比下降1.24pp,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同比增加以及汇兑损失增加,带来费用率67.68%,同比提高4.38pp,公司净利率3.77%,同比下降4.28pp。 彩超业务国内采购逐步恢复,海外继续受疫情负面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彩超业务持续受国内外新冠疫情影响,其中国内市场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我们预计单三季度销售较上半年有显著改善,整体下滑幅度逐步收窄;国际市场由于疫情反复,我们预计继续延续了上半年的下降趋势。公司高端彩超S60在持续推广下终端反馈良好,预计已经开始在三级以上医院实现进口替代,公司三级以上医院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内镜业务长期成长性强,疫情下内镜设备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内镜设备国内市场前三季度继续延续了上半年的高速增长,海外地区受疫情反复影响,增速较国内相对放缓,其中高端品种HD550逐步被三级以上医院认可,未来有望持续进口替代;镜下器械产品收入短期受疫情负面影响,长期来说有望与内镜设备持续产生协同效应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2020年三季报,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11.90、16.70、20.81亿元,同比增长-5.11%、40.35%、24.61%,归母净利润0.78、1.70、2.20亿元,同比增长-22.95%、117.44%、29.55%(调整前为同比增长-22.95%、109.08%、26.66%),对应EPS为0.19、0.42、0.54。考虑到公司高端彩超和高清内镜有望持续受益于进口替代的进程,在研品种超声内镜、血管内超声等成长性较强,短期疫情影响不改长期发展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销售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0-10-30 108.80 -- -- 121.80 11.95%
171.57 57.69%
详细
事件:2020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15亿元,同比增长27.34%;实现归母净利润23.68亿元,同比增长34.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54亿元,同比减少3.52%。 增长强劲、逐季加速,创新药服务航母保持领先地位。公司营收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15亿元,同比增长27.34%;实现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4.77亿元,同比增长34.4%。从疫情常态化后快速恢复且逐季加速,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45.83亿元(35.44%+)、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9.58亿元(44.3%+)。各业务板块均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继续助力全球新药研发,新增客户超过900家、活跃客户超过4,100家。 前三季度中国区实验室业务实现收入61.18亿元(30.9%+),其中第三季度收入增长38.9%至23.38亿元、单季度收入继续加速。公司小分子药物发现和药物分析测试服务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化学客户定制服务(FeeForServices)收入同比增长约53%、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77%。 前三季度CDMO/CMO业务实现收入37.10亿元(36.5%+),其中第三季度收入增长54.9%至15.48亿元。公司坚定推进“跟随药物分子”发展的策略,小分子CDMO/CMO服务新增分子数量超过440个,包括从外部(客户及其他供应商)赢得的25个正在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的项目。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小分子CDMO/CMO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项目超过1,100个,其中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42个、已获批上市的项目26个。 前三季度美国区实验室实现收入11.54亿元(1.2%+),其中第三季度受到海外COVID-19疫情影响收入下滑13.5%至3.72亿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美国地区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服务板块为33个临床阶段项目提供服务,包括22个Ⅰ期临床试验项目和11个Ⅱ/Ⅲ期临床试验项目,其中预计有至少2个项目将于2021年向美国FDA递交上市申请,有望带动公司美国区实验室板块恢复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临床CRO业务实现收入8.15亿元(9.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长16.8%至3.15亿元、收入增速逐季提高。公司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板块在手订单保持高速增长,其中CDS在手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0%、SMO在手订单同比增长约45%。 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37.58%,2020年以来持续恢复保持提升趋势。销售费用率3.48%,管理费用率11.04%,研发费用率4.02%,财务费用率2.76%、受汇兑损失增加较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22亿元(36.59%+),各业务板块实现强劲增加、收款及时。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162、206和261亿元,同比增长25.59%、27.41%、26.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5、40.52和50.86亿元,同比增长66.35%、31.35%、25.50%。公司是具备最强创新能力的创新药外包服务产业链型企业,所处行业高景气、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且“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赋能平台战略有望帮助公司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境外经营及国际政策变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安图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30 172.88 -- -- 180.99 4.69%
180.99 4.69%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0.47亿元,同比增长8.12%,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下降4.39%,扣非净利润4.57亿元,同比下降11.99%。 业绩符合预期,单三季度环比改善明显。2020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17.82%,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10.42%,扣非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4.99%,较上半年改善显著,主要是国内医疗秩序逐步恢复带来化学发光等诊断业务的复苏,考虑到公司发光设备和流水线装机持续加速,未来有望带来试剂销售的进一步加速。盈利能力上短期受疫情影响明显,其中综合毛利率60.20%,同比下降6.44pp,主要是试剂销量下降使得单位成本中折旧和摊销增加,以及仪器占比增加所致;费用率33.13%,同比提升0.03pp,其中研发投入2.36亿元,占营收比例11.53%,净利率25.40%,同比下降3.55pp,较上半年有进一步改善。 三季度化学发光业务快速恢复增长,仪器装机加速奠定中期业绩增长基础。公司核心业务化学发光上半年受疫情负面影响,随着国内医疗秩序恢复,我们预计单三季度化学发光试剂增速近20%,前三季度同比预计持平,发光设备新增装机1100+台,全国总装机量预计超过5000台;重磅品种生化免疫流水线A1和B1前三季度预计分别实现装机近40条,未来随着诊疗人次的进一步恢复,生化和发光试剂销售增速有望加速回升。 自研+引入海外先进技术,强势布局分子诊断。公司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全自动核酸检测设备和试剂,另一方面参股芬兰Mobidiag,成立郑州安图莫比,负责基于Novodiag核酸POCT技术平台的呼吸道、肠道及脑膜炎等多靶标核酸全自动POCT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各项工作在稳步推进中。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2020年三季报,我们更新了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30.67、45.58、58.88亿元,同比增长14.45%、48.63%、29.19%,归母净利润8.37、13.00、16.78亿元,同比增长8.15%、55.32%、29.07%(调整前7.09%、55.05%、28.99%),对应EPS为1.94、3.02、3.90。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1年58倍PE,考虑到长期化学发光行业高景气,流水线战略下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同时通过自研+合作,不断推出具备高成长性的产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仙琚制药 医药生物 2020-10-29 15.21 -- -- 15.85 4.21%
15.85 4.2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0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29.34亿元,同比增长 5.94%; 归母净利润 3.59亿元,同比增长 23.26%;扣非净利润 3.44亿元,同比增长 21.47%。 业绩环比加速, 扣除 VD3主业增速近 40%,显著高于表观。 公司 2020年三 季报实现收入增速转正,利润增速环比提升,业绩逐季改善得到兑现。 根据少 数股东损益计算, 我们预计 2019年前三年季度海盛子公司净利润 9,156万元, 并表利润 5,603万元, 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 5,275万元,并表利润 3,228万元, 扣除 VD3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2.27亿元和 3.12亿元,同比增长 37.22%, 显著高于表观增速,主业增长强劲。 分季度: Q3实现营业收入 11.63亿元(同比+27.88%/环比+13.33%,下同); 归 母 净 利 润 1.53亿 元 ( +30.76%/+11.00% ); 扣 非 净 利 润 1.47亿 元 ( +22.43%/9.49%)。 我们预计 Q3国内制剂业务逐月改善,加速恢复; API 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收入利润同比环比均较快增长。 毛利率环比提升,费用率保持稳定。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 58.32% (同比-2.36pp/环比+2.06pp,下同),毛利率环比提升,预计得益于国内制剂 销售的恢复。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6.90%( -3.34pp/+0.29pp)、 8.86%( -0.55pp/0.33pp)和 1.51%( -0.25pp/0.02pp),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其余保持稳定。前三季度研发费用 1.33亿元,同比增长 21.14%,持续投入。 全球 API+制剂一体化,品类齐全的甾体激素龙头企业。 核心妇科、麻醉肌松、 呼吸科和皮肤科四大专科制剂过去几年保持快速增长, 后续数个竞争格局优异 的产品有望陆续上市,带动国内制剂业务加速增长。激素 API 业务随着 2017-2019年的新厂区建设、搬迁和认证,逐步迎来高毛利的新老品种放量, 未来 2-3年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业绩贡献。长期公司高壁垒的呼吸科制剂 及高端激素产品研发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营业收入 39.03、 45.47和 53.16亿元, 同比增长 5.25%、 16.51和 16.90%。归母净利润为 5.15、 6.60和 8.46亿元, 同比增长 25.51%、 28.12%和 28.16%。目前股价对应 2020-2022年的 PE 为 27、 21和 16倍。 考虑公司是甾体激素优质赛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龙头,原料 药拐点向上快速增长,高壁垒制剂品种不断升级, 当前估值仍然具备较强性价 比,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产品降价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海外收购整合失败的风险。
乐普医疗 医药生物 2020-10-29 31.55 -- -- 32.27 2.28%
32.27 2.28%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63.87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19.73亿元,同比增长22.38%,扣非净利润15.97亿元,同比增长20.15%。 植入器械增长快速恢复,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公司2020Q3实现营业收入21.49亿元,同比增长9.73%,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82.28%,扣非净利润4.82亿元,同比增长17.79%,收入端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主要是疫情相关品种新冠检测等受竞争加剧影响销量放缓,但是公司主业支架等植入器械快速恢复;利润端受君实生物股权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表观归母利润大幅提升。盈利能力上,受产品结构变化以及药品集采价格下降影响,毛利率69.74%,同比下降2.90pp,疫情期间出差等费用支出减少带来期间费用率39.02%,同比下降4.46pp,净利率31.48%,同比提升3.99pp,盈利能力小幅提升。 国内疫情常态化,植入器械与服务快速恢复。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转,公司植入器械和医疗服务已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二、三季度器械相关营销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2.37%和36.96%。公司持续加大医疗器械产品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2020年上半年公司重磅新品AI-ECG、紫杉醇药物球囊已在国内获批,未来在外周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等领域有多个品种即将进入临床阶段,带来长期成长性。 药品收入短期受集采降价影响,糖尿病药物研发持续推进。公司药品业务前三季度由于集采销售价格显著降低而下降,但零售市场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更多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有望给公司提供充裕的现金流。糖尿病药物中,公司获得成都奥达生物GLP-1长效制剂新药的全球独家权益,同时公司产品重组GLP-1受体激动剂(杜拉鲁肽)临床申请获得受理。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89.04、108.96、132.17亿元,同比增长14.22%、22.37%、21.29%,归母净利润21.54、28.41、35.82亿元,同比增长24.85%、31.90%、26.08%,对应EPS为1.21、1.59、2.01。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0年26倍PE,考虑到公司创新器械进入收获期,药品领域持续带来稳定现金流支撑公司长远发展,更积极布局创新药等高景气板块,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药石科技 医药生物 2020-10-29 140.80 -- -- 142.78 1.41%
176.11 25.08%
详细
事件:2020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56.28%;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21.21%;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21.48%。 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分季度看,公司2020Q3营业收入为2.67亿元,同比增长53.11%,依旧维持高速增长;2020Q3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同比增长14.21%,主要源于:1)2019年与2020年三季度的两次股权激励费用合计摊销预计约为3318万元;2)三季度海外汇率波动导致大约- 882万元的汇兑损失。剔除影响后预计公司2020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56.69%。2020Q3公司综合毛利率47.37%,环比提升2.31pp,主要源于公司微填充床催化、连续流化学及酶催化等新技术不断渗透带来成本端稳步降低。 2020年前三季度期末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2亿元,同比增长198.30%,经营现金流/扣非净利润为127.41%,表明公司主营业务业务供不应求。货币资金3.50亿元、占收入比重48.3%,同比提升319.9%,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扩大且销售回款较好。期末存货3.46亿元、占资产重25.5%,主要系公司销售订单增加,库存商品和在产品增加。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2197万元(26.37%+),费用率3.03%、同比下降0.71pp。管理费用8755万元(90.39%+),费用率12.06%、同比增长2.15pp,主要系公司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研发费用5758万元(14.93%+),费用率7.94%、基本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9.97、13.80和18.85亿元,同比增长50.56%、38.42%、36.61%,归母净利润2.01、2.81和3.88亿元,同比增长31.87%、40.20%、38.17%,对应EPS 为1.39、1.94、2.68元。公司为分子砌块领域的领先企业,多年技术沉淀促使分子砌块业务逐步迈入高速成长阶段,以分子砌块为核心的药物发现平台作为项目引流为后端持续带来增量,拟通过定增积极开拓新药研发业务或将带来中长期业绩弹性提升,依托分子砌块下游拓展的CDMO 板块逐步形成规模,未来有望延伸制剂业务,打通CDMO 一站式服务,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分子砌块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0-10-29 116.00 -- -- 121.80 5.00%
143.49 23.70%
详细
事件:2020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86亿元,同比增长36.53%;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增长140.28%;扣非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85.34%。 平台优势明显,归母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140%。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表现突出,经调整非会计准则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140.56%。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3亿元、同比增长40.69%;实现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85.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42.31%;经调整非会计准则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114.88%。各个业务板块均实现30%以上的收入增长,且实验室服务业务和CMC服务业务毛利率继续进一步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实验室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3.27亿元(占比65%、yoy37.64%+),预计来自优质客户及潜力项目的业务量得以不断增加,公司承接了更多的来自于海外客户的订单;毛利率43.28%、环比继续提升约2个百分点。CMC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30亿元(占比23%、yoy36.54%+),预计主要是公司CMC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订单质量持续提高;毛利率31.71%、环比继续提升将近3个百分点。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实现收入4.14亿元(占比11.6%、yoy32.05%+),随着国内疫情常态化后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增速不断提升;毛利率下降约4个百分点,预计或是受2020年6月完成对联斯达的并购,临床研究现场管理服务收入提升影响。 毛利率稳步提升,规模效应逐步体现。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37.75%左右,和2020年上半年36.41%、2019年全年35.52%相比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CMC服务业务规模效应逐步凸显。 销售费用6523万元(40.66%+),销售费用率1.82%、基本保持稳定。管理费用4.47亿元(28.92%+)、费用率12.46%、下降约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6905万元(60.68%+)、费用率1.9%、同比提升约0.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2492万元(-18.04%)、费用率0.7%、同比下降约0.4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8.00、62.34和80.08亿元,同比增长27.75%、29.88%、30.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2、12.93和17.51亿元,同比增长74.06%、35.73%、35.44%,对应EPS为1.20、1.63和2.20元。考虑到公司为国内CRO+CMO龙头企业之一,一体化服务平台完善、客户黏性高,CMC业务受益于产能释放未来3-5年保持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不达预期风险,CMC业务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环境恶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29 36.24 -- -- 38.50 6.24%
46.79 29.11%
详细
事件:2020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36亿元、同比增长4.62%;实现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6.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5亿元,同比增长3.75%。 第三季度单季度快速恢复,归母净利润实现小幅增长。疫情常态化后公司经营基本恢复,2020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36%,收入端快速恢复;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23.05%。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水平提升至接近20%左右。2020年前三季度血浆病毒检测对成本端的影响同比逐步减少,叠加研发费用投入单季度有所收窄,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好于收入增速。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白蛋白批签发357.69万瓶(折标,4%+),静丙批签发244.18万瓶(折标,6%+),狂免批签发66.74万瓶(折标,-15%),破免批签发50.97万瓶(折标,-52%),乙免批签发41.72万瓶(折标,-9%)。展望2020-2021年,我们预计受疫情影响采浆量减少、需求逐步恢复后供应偏紧,厂家话语权强化,出厂价有一定提升空间。 拟非公开发行募资33.4亿元,强化血制品生产能力。公司同时公告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发行不超过12.18万股、募资33.4亿元用于成都蓉生重组凝血因子生产车间建设项目、上海血制云南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兰州血制产业化基地项目、成都蓉生血液制品临床研究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全部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拥有永安血制、云南基地及兰州血制三个年投浆量达到1,200吨/年的血制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强化血制品生产能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020前三季度公司存货19.74亿元,占资产比重26%、同比及环比均下降1-2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及票据7.24亿元,占收入比重27%,基本保持稳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09亿元(16%+)。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1.82亿元(8%+),费用率7%、基本保持稳定。管理费用1.68亿元(3%+),费用率6.4%、基本保持稳定。研发费用6439万元(-21%),费用率2.44%,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13、41.43、48.84亿元,同比增长10.08%、14.67%、17.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2、8.68和10.80亿元,同比增长18.07%、20.36%、24.33%,对应EPS为0.57、0.69、0.86元。公司是血制品行业龙头之一,采浆量和浆站数目行业领先,未来随着效率提升、产能释放吨浆利润有望持续提升,更有层析静丙和重组八因子等在研产品提供长期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血制品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血制品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贝达药业 医药生物 2020-10-28 104.79 -- -- 118.80 13.37%
131.70 25.6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5.08亿元,同比增长21.25%;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158.80%;扣非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48.8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0亿元,同比增长26.05%。 Q3表现优异,符合预期,埃克替尼收入达到15亿元,全年可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14亿元,落在业绩预告区间内(4.86-5.46亿元)。Q3单季实现收入5.56亿元(+15.45%),归母净利润3.70亿元(+232.74%),扣除出售浙江贝达医药科技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1.28亿元(+21.20%)。财务指标方面,Q3毛利率93.19%,同比增1.11pct,销售费用率38.20%,同比增2.39pct,管理费用率10.40%,同比降2.45pct,财务费用率2.71%,同比增1.37pct。公司Q3整体表现优异,埃克替尼三季度单季收入超过5亿元,持续稳健放量。我们认为,埃克替尼差异化优势明显,在脑转移、21-L858R突变、术后辅助等适应症上呈现出良好疗效,已经成为国内一代TKI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全年销售可期。 埃克替尼术后辅助治疗纳入优先审评,明年重点品种有望密集收获,加速业绩增长。埃克替尼术后辅助治疗新适应症9月22日申报上市,并于10月12日纳入优先审评审批。作为国内首个申报EGFR阳性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靶向药,对比标准辅助化疗,埃克替尼疗效和安全性优异,我们预计新适应症有望2021年获批,将进一步扩大埃克替尼的适用人群。除埃克替尼外,公司其他品种也迎来密集收获期,ALK抑制剂恩莎替尼现场检查结束,近期有望获批,MIL60今年6月报产,有望明年年中获批,三代EGFRD-0316二线适应症今年5月完成患者入组,有望在明年初申报生产,一线适应症目前也已入组完成。CM082单药肾癌注册性II/III期临床已完成患者入组,和JS001联用治疗黏膜黑色素瘤的注册性临床也在积极准备,公司重点品种正迎来密集收获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08亿元、26.53亿元和36.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0%、39.07%和38.09%;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4.78亿元和6.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05%、-15.87%和34.67%。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为77X/92X/68X,考虑到公司研发平台价值突出,创新药管线丰富,新药上市后业绩增长有望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仿制药上市带来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市场空间假设不达预期的风险。
欧普康视 医药生物 2020-10-28 63.30 -- -- 73.53 16.16%
103.90 64.1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25.07%,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20.99%,扣非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26.54%。 业绩符合预期,三季度销售旺季下进一步恢复增长。2020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39.12%,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32.68%,扣非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38.63%,较上半年有进一步加速,单季度销售基本已经恢复到正常经营水平,主要是由于三季度受暑期的积极影响。盈利能力上,公司综合毛利率80.50%,同比提高0.51pp,我们预计一方面是高毛利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公司直销比例进一步提升导致;期间费用率28.17%,同比下降1.70pp,主要是疫情期间各项费用支出下降导致,整体净利率46.98%,同比提升0.99pp,整体盈利能力微幅上升。 公司在眼视光领域具备产品和渠道上的双重优势。公司产品在综合性能上行业领先,且是唯一可以适用于500-600度近视患者的产品,同时公司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可以满足人群因个体差异带来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产品;在周边产品上,公司上半年推出了新一代设计的抗菌接触镜双联盒和顺滑型镜特舒冲洗液,采用新设计、新配方,舒适和安全多重升级,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在渠道上,公司通过投资入股和自建的方式不断扩大销售范围,并逐步布局终端医疗服务,进一步强化对终端的掌控能力,为公司未来规模的持续扩大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8.16、11.00、14.28亿元,同比增长26.17%、34.83%、29.75%,归母净利润3.94、5.32、6.86亿元,同比增长28.25%、35.06%、29.09%,对应EPS为0.65、0.88、1.13。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1年72倍PE,考虑到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高,消费属性强,公司产品在国内渗透率低,竞争格局良好,未来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供应商相对集中风险,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20-10-28 26.80 -- -- 34.88 30.15%
34.88 30.1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5.01亿元,同比下降7.70%;实现归母净利润23.91亿元,同比增长8.06%;实现扣非净利润20.31亿元,同比下降2.36%;经营性现金流19.02亿元,同比增长109.21%。 点评:公司业绩符合预期,Q3环比稳定增长。公司Q3实现营业收入88.40亿元,同比下滑-5.75%,归母净利润6.60亿元,同比增长7.04%,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Q3环比均实现稳定增长。工业板块,中美华东Q3实现营收27.26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0.6%,恢复良好;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3.9%。在阿卡波糖片集采失标影响下,公司工业板块依然实现稳定增长,其中阿卡波糖片大力拓展院外市场,零售渠道取得快速增长;二线品种阿卡波糖咀嚼片、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吲哚布芬、奥利司他快速放量,百令胶囊、移植免疫产品增长符合预期,很好的抵御了阿卡波糖集采的影响,展现公司强大的韧性。商业板块,疫情影响逐步消化,Q3稳步回升,实现收入59.21亿,环比增长9.84%。医美板块,Q3经营明显好转,国内医美华东宁波Q3收入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增长13%,海外Sinclair受疫情影响营收同比下降,但较Q2已明显回升,经营性亏损幅度缩窄。 BD拓展卓有成效,引进多款产品快速补充管线。在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尚处于早期耕耘的阶段,公司的BD团队展现了很高的效率,上半年完成团队组建后,下半年已完成多个产品的引进。肿瘤领域,公司10月引进美国ImmunoGen公司美国III期临床在研ADC产品MirvetuximabSoravtansine(MIRV),MIRV是全球叶酸受体α-ADC产品领域的潜在firstinclass品种,将快速补充公司肿瘤产品管线,公司未来也将加大ADC产品布局。糖尿病方面,公司10月从重庆派金引进索马鲁肽类似物,预计2021年申报IND。索马鲁肽原研药2020H1实现销售约15亿美元,是糖尿病领域的重磅药物。自身免疫病方面,公司8月从荃信生物引入乌司奴单抗类似物HD-IM-0003(QX001S),计划于明年初开展III期临床,同时公司以3.7亿元入股荃信生物(占股20.56%),正式切入单抗领域。国际医美领域公司也有A型肉毒素、MaiLi系列新型含利多卡因透明质酸填充物(玻尿酸)产品等多款产品的拓展补充,Sinclair羽翼渐丰。公司BD已经步入正轨,产品管线快速得到丰富。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7.62亿元、390.67亿元、431.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9%、9.24%、10.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6亿元、32.86亿元、4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46%、16.27%和23.70%。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17X、14X和12X。考虑公司研发和BD布局加速,市场基础雄厚推广能力强大,创新管线布局丰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的风险;销售低于预期的风险;仿制药大幅降价风险。
通策医疗 医药生物 2020-10-28 209.03 -- -- 244.84 17.13%
309.84 48.2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2.22%;实现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下降0.98%。其中三季度实现收入7.14亿,同比增长24.49%;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同比增长30.68%。 点评:业绩基本符合预期,蒲公英计划有序推进。Q3单季度实现收入7.14亿,同比增24.49%;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同比增30.68%。其中Q3单季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1.86%和35.10%,与上年同期相比,继续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蒲公英计划正在有序推进,报告期内已陆续投建及运营15家蒲公英分院,同时陆续储备医护人才等600余人,以满足省内扩张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我们预计蒲公英分院的筹建有望在明后年继续加快步伐。 总分院模式优越性凸显,内生增长进入良性循环。杭口总院Q3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3.52%,其中客流和客单价分别贡献1.21%、12.31%;浙江省内分院Q3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35.50%,其中客流和客单价分别贡献26.78%、8.72%。总分院模式已进入收获期,总院品牌力日益加强,客单价增速超客流增速,分院在总院辐射下正在加速成长。分省份看,Q3浙江省内实现医疗服务收入6.19亿元(同比+27.07%),省外收入同比增长17.48%,整体医疗服务收入增长26.16%;从门诊量来看,Q3浙江省内门诊人次59.51万(同比+17.7%),省外门诊人次9万(同比+14.74%),浙江省内医院依然保持强劲增长。 分业务看,儿科业务持续表现亮眼,种植正畸快速增长。种植、正畸、儿科、综合业务三季度分别实现收入1.07亿、1.84亿、1.18亿、1.62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6.31%、22.99%、31.19%、32.29%。高值业务的发展带动公司产出效率的提升,三季度客单价提升至1042.8元/人。此前公司公告拟收购9家三叶口腔诊所及上海三叶,将三叶儿科业务收入体内,有利于后续与体内医院共享培训体系和运营理念,完成整合之后有望看到公司在儿科业务的持续发力。同时儿科作为极好的家庭口腔服务引流入口,后续有望带动其他业务板块的快速发展。 省内省外双轮驱动,有望保持中长期高速发展。未来3-5年,公司通过“蒲公英计划”实现渠道下沉,布局100家口腔医院,每家蒲公英分院10-30张牙椅规模。结合已有品牌和人才竞争优势,假设经过数年培育后单张牙椅产出达到与省内分院相当的水平(100万/张),则整体有望为公司贡献不低于30亿元的收入。省外布局方面,公司通过体外口腔医疗基金在武汉、西安、重庆、成都等投资新建大型口腔医院。目前武汉存济和重庆存济均已开业,西安存济已于10月初正式营业,医生资源储备丰富,其中90%的医护人员来自全国专科排名前三的第四军医大口腔医院,有望在全国多地复制杭口的成功模式,公司正在从区域口腔龙头逐步向全国口腔龙头迈进。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三季报,我们对盈利预测作出调整,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36亿、26.03亿、34.20亿,同比分别增长2.20%、34.50%、31.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4亿、6.92亿、9.27亿,同比分别增长8.87%、37.22%、33.95%(调整前分别为6.03亿元、8.15亿元、10.8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7元、2.16元和2.89元,考虑到公司作为民营口腔医疗龙头,有望直接受益于行业快速扩容,业绩高增长具备可持续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疫情影响客流恢复不及预期,口腔医院扩张不及预期,种植倍增计划推广不及预期,医疗事故风险。
健友股份 医药生物 2020-10-28 38.05 -- -- 41.18 8.23%
41.18 8.23%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白消安注射液获得美国药品注册批件,氯法拉滨注射液获得美国FDA首轮批准。 两款新产品美国获批,非肝素注射剂出口加速兑现。近日,公司两款注射剂新产品于同日获得美国FDA批准,公司海外非肝素产品加速获批,进入集中兑现期。今年以来公司已经获得6个非肝素注射剂美国批件,预计明年逐步进入销售放量阶段,同时叠加在研50多个产品进一步加速获批,注射剂出口业务有望持续发力。 氯法拉滨(Clofarabine):为核苷酸类似物,由美国Bioenvision公司研发,Genzyme公司生产。由于其在II期临床实验中的显著疗效,2004年12月28日,美国FDA通过快速通道批准该产品用于治疗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LL)。美国市场:包括原研在内,目前美国市场共有10个批文激活状态的生产厂家。根据Bloomberg数据,该产品2019年市场规模约2200万美元,原研占比38%,Dr.Reddy's和FreseniusKabi各占20%左右,其余厂家份额较小。国内市场:目前国内暂无厂家获批上市,在研企业共23家(包括原研进口),国内企业均以3.1类新药申报,最快进度为临床III期。 白消安(Busulfan):主要适用于联合环磷酰胺,作为慢性髓性白血病同种异体的造血祖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美国市场:包括原研在内,目前美国市场共有13个批文激活状态的生产厂家。根据Bloomberg数据,该产品2019年市场规模约4700万美元,主要销售厂家有原研Otsuka(19%),Sagent(34%),Mylan(25%)和Luipold(11%),其余厂家份额较小。国内市场:国内目前除了原研大冢之外,还有华润双鹤、青岛海大2家企业获批上市,但上市销售仅有原研一家,2019年样本医院市场规模超过9000万元,估计终端3-5亿元左右。公司子公司健进制药已经申请该产品国内上市,获批后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有望抢占原研市场。 2020年,公司进入肝素API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肝素制剂加速放量,注射剂ANDA快速获批的三重共振。公司过去三年以年均10个产品申报美国,累计申报超过40个。2020年来获批明显加速,目前国际市场获批产品超过20个,国内已获批文号8个,预计未来2-3年每年5-10个产品获批。公司品种+产能+渠道布局完善,注射剂出口发力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估值讨论:我们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32.05、42.59和55.48亿元,同比增长29.79%、32.86%和30.28%。归母净利润8.51、11.27和14.77亿元,同比增长40.64%、32.51%和31.04%。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为44、33和25倍。考虑公司2020年有望迎来基本面三重共振,且美国ANDA加速获批,注射剂出口开始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原材料与原料药价格缺口缩小的风险;存货跌价的风险;ANDA获批不达预期的风险;披露预测方法及结果的局限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