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潮信息
|
计算机行业
|
2025-04-14
|
46.60
|
--
|
--
|
49.30
|
5.79% |
-- |
49.30
|
5.79% |
-- |
详细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47.67亿元,较2023年增长74.24%;实现归母净利润22.92亿元,较2023年增长28.55%;归母扣非净利润18.74亿元,较2023年增长67.5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98亿元,较2023年减少81.18%。 营收大幅增长,行业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延续了2024年的高增长态势,24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64亿元,同比增速为79.67%,2024年四个季度的单季度营收均保持较高增长态势。2024年归母扣非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67.59%,扣除专项补贴、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因素影响后,依赖于公司主营业务而形成的净利润增长态势较好,公司核心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AIGC浪潮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服务器、存储产品领域的引领地位。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库存和无息负债双增。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较2023年减少81.18%,主要系经营备货增加,采购付款增多。随着订单持续增加,公司存货和无息负债双双大幅增长,我们认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和库存增加是公司对市场预期较好的结果,2024年公司货币资金较2023年减少46.78亿元至73.34亿元,仍保持较好的现金储备。 在GeAI潮流环境下,公司在液冷服务器市场中已形成技术壁垒。国际研究机构GlobalData预测到2028年亚太地区企业在GeAI上的支出预计将从2024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309亿美元,近期,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厂商均宣布加大资本投入,这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地区企业在GeAI上的支出将持续增加。在液冷市场方面,IDC预计2023-2028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47.6%,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2亿美元,而在24H1,浪潮信息以超50%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浪潮信息拥有500多项液冷技术领域核心专利,建成具备超30万节点交付能力的天池液冷产业基地,并参与制定与发布10余项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相关设计技术标准,已形成相应技术壁垒,具备份额优势。 发布新款4CPUAI通用服务器,抢占中小企业AI模型市场空白。2024年,公司发布了业界首个仅靠4颗CPU运行千亿参数大模型的AI通用服务器NF8260G7,能够灵活满足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及云计算、数据库等通用场景,相较GPU服务器,CPU服务器成本大幅降低,对于轻量使用和预算有限的企业而言,更具性价比,我们认为高性价比的元脑CPU推理服务器有助于中小企业实现AI模型普及化,而浪潮信息已具备先发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当前AI产业持续快速发展,AI应用加速商用落地,对应算力需求持续高景气,我们调整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562.52/1767.74/1965.08亿元(2025-2026年前预测值为1177.53/1360.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2/32.36/39.04亿元(2025-2026年前预测值为31.22/40.52亿元)。在GeAI的浪潮和机遇涌现的环境下,公司在液冷服务器方面形成技术壁垒,利用元脑CPU推理服务器,抢占中小企业AI模型市场空白,公司所处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作为服务器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因此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放量过程中存货占压增加流动性风险;液冷技术涉及多设备接口,产业链长,标准不统一导致产品互通性差,容易造成标准化不足风险;
|
|
|
宇信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5-04-14
|
21.70
|
--
|
--
|
24.85
|
14.52% |
-- |
24.85
|
14.52% |
-- |
详细
近期, 公司发布 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58亿元, 同比下滑 23.94%; 净利润 3.84亿元, 同比增长 1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0亿元, 同比增长 16.62%。 净利润实现强势增长, 大客户收入占比稳定。 2024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58亿元, 同比下滑 23.94%; 净利润 3.84亿元, 同比增长 16.4%。 分收入类别来看, 银行IT 产品与解决方案收入 34.61亿元, 占比 87.45%; 非银 IT 产品与解决方案收入 3.71亿元, 占比 9.37%; 创新运营业务收入 1.22亿元, 占业务比重 3.08%。 分客户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及政策性银行贡献了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 52.49%; 中小银行和农信社贡献了 26.89%; 非银金融机构、 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客户贡献20.62%。 毛利率回暖,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2024年, 公司毛利率达到 29.02%,比上年同期增加 3.08个百分点。 分收入类别来看, 银行 IT 产品与解决方案毛利率达28.10%,同比增加 4.73个百分点; 非银 IT 产品与解决方案毛利率达 24.56%; 创新运营业务毛利率达 67.49%。 2024年, 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41亿元, 较上年增加 4.94亿元, 同比增长 110.67%, 创公司历史最高水平。 持续布局 AI, 筹划 H 股上市。 公司积极把握 AI 趋势, 明确聚焦 AI 应用领域, 构建了完整的大模型全栈服务体系, 覆盖从算力层、 基础大模型层、 应用基础能力层到业务场景能力层的各个关键环节。 同时公司发布《关于筹划发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事项的提示性公告》 , 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 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行业下行, 银行在金融科技投入有所放缓, 同时公司将继续主动选择项目, 进一步聚焦项目毛利、 质量和长期优势积累。 我们调整 2025-2026年盈利预测, 并新增 2027年盈利预测。 我 们预测公司 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2.08/45.52/50.10亿元(2025-2026年原值为 63.29/70.27亿元)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5.05/6.07亿元(2025-2026年原值为4.07/4.69亿元), 对应PE分别为34/29/24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政策推进缓慢, 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
|
|
深信服
|
计算机行业
|
2025-04-10
|
86.18
|
--
|
--
|
94.38
|
9.51% |
-- |
94.38
|
9.51% |
-- |
详细
2025年3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5.20亿元,较2023年下降1.86%;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元,较2023年下降0.49%;归母扣非净利润0.77亿元,较2023年下降30.4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12亿元,较2023年下降14.23%。 Q4业绩同比回升,营业成本上涨致使全年利润端承压。24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86亿元,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7.28亿元,均呈同比持续回升状态。2024年全年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较2023年下降30.45%,公司虽然实现了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下降,但受国际形势和上游厂商的战略调整影响,包括内存、SSD、HDD(HardDiskDrive,机械硬盘)在内的各类原材料出现紧缺和价格上涨的局面,导致上游公司的产品报价不断上涨,以致公司营业成本上升,同时公司服务成本大幅上涨,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里的服务成本同比增长22.01%,营业成本的上涨最终导致全年扣非净利润下滑。 网安业务营收同比下滑,但仍居行业领军地位。公司网络安全业务2024年营收36.29亿元,较同期下降6.75%。重点培育的XDR、安全托管服务(MSS)等在内的战略业务增速较快,但下一代防火墙AF、全网行为管理AC等成熟产品线的收入下降,导致网络安全业务整体有所下滑。根据IDC研究报告,在最近一个研究周期内,公司在AC、VPN、AD、零信任、安全托管服务MSS产品领域中国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AF、NDR、XDR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行业第二或领导类别,公司网安业务仍稳居市场领军地位。 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公司完成生态性卡位。公司云计算及IT基础设施业务2024年营收33.84亿元,较同期增长9.51%。SDDC、托管云、分布式存储EDS收入保持增长,桌面云收入下降。据IDC研究报告,在最近一个研究周期内,公司VDI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三,VCC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二,HCI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第三季度,深信服EDS产品以11.1%的市占率位列中国文件存储市场第四名。根据中国信通院联合沙利文(Frost&Sulliva)发布的《2023中国混合云价值影响力评估报告》,深信服凭借在混合云领域上卓越的技术、战略以及市场方面的表现,位居“领导者“象限的同时被列为混合云架构与平台创新者、混合云技术开放领军者和混合云行业应用开拓者。 产品核心技术迭代加速,合同负债增加验证经营成果。网络安全方面,公司于2024年1月发布3.0版本安全GPT,10月份发布4.0版本安全GPT;发布AI赋能的下一代防火墙AF;发布轻量级安全托管服务MSS-Lite,让广大中小规模用户受益;发布2.0版本托管检测与响应服务MDR等;云计算及IT基础设施方面,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产品线全面升级,2024年,公司线上线下“一朵云”战略进一步落地,AICP算力平台1.0.0版本上市,发布桌面云5.9.6版本,发布分布式存储EDS520版本。 公司技术迭代契合下游行业需求,产品技术实力与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公司合同负债的快速增长,20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6.21亿元,再创上市以来新高,较2023年底增长20.3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调整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2.06/91.56/103.03亿元(2025-2026年前预测值为78.37/84.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5.33/7.34亿元(2025-2026年前预测值为3.52/5.05亿元)。公司产品迭代持续加速,随着AI技术的运用加速,行业对AI云服务、AI基础设施及AI网络安全等需求将持续增加,AI赋能云服务方兴未艾,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将持续收益。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AI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
|
|
鼎捷数智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26
|
31.00
|
--
|
--
|
33.46
|
7.94% |
|
45.80
|
47.74% |
|
详细
11月 22日, 以“数智驱动· 创新无限生产力” 为主题的鼎捷品牌焕新发布会暨上市10周年庆典于上海举行。 发布新 LOGO 及全新品牌主张, 引领企业走向数智驱动。 发布会现场, 公司发布了 9月更名后的公司新 LOGO 以及全新的品牌主张: 致力于“用数智实现创想”, 肩负“用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生产力” 的企业使命, 基于“领先的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的业务定位, 实现“让更多人智慧工作, 乐享生活” 的愿景。 公司将以全新视角运用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生产力, 让系统实现数据自决驱动+智能生成驱动, 引领企业成为以数智驱动的未来企业, 实现更为智能、 高效的创新运行, “让更多人智慧工作, 乐享生活”。 洞察企业数智化转型全新风向, 联合发布《企业数智驱动白皮书》。 数智时代下, 企业迈向数智驱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公司深入洞察企业数智化转型全新风向, 淬炼其服务超 50000家客户的成功经验, 发布会上联合浙江大学数据分析和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发布了《企业数智驱动白皮书》。 根据东海大学教授、 鼎捷前沿数智创新研究院院长周忠信对“数智驱动” 的阐释, 企业数据成为生产力经历了五个阶段, 从 level0到 level 4进入“数智驱动” 阶段, 以数据自决与智能生成全面升级 SUPA 循环, 实现数智技术主导的企业运营管理。 AI 助力加持, 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 公司致力于用新技术发明更智能的系统工具, 使之更好的加工和使用数据, 让软件系统不再是约束人的行为, 而是参与人的工作, 进一步解放人的双手和大脑, 真正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公司将依托“鼎捷雅典娜” 数智原生底座, 通过知识数据化、 驱动数智化、 交互多态化等技能, 使得人与系统合而为一, 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提高产出价值, 实现“数”“实” 融合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总收入分别为 24.88/28.62/33.7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7/2.16/2.73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43.9/36.0/28.6倍,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下游行业及客户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 自研产品研发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 大陆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
|
深信服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18
|
69.14
|
--
|
--
|
67.88
|
-1.82% |
|
118.26
|
71.04% |
|
详细
投资事件:深信服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6.34亿元,同比下降3.63%;实现归母净利润-5.80亿元,同比下降6.25%;实现扣非净利润-6.51亿元,同比下降8.18%。 Q3收入转正,毛利率承压。从单Q3情况看,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9.26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54.76%;实现扣非净利润364.77万元,同比增长126.89%。三季度公司毛利率59.57%,较去年同期66.12%有所下滑,可能由于公司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采购成本所导致。 三费维持稳健,现金流承压。从费用角度看,公司报告期内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19.01/2.87/-1.39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9.56%/1.73%/14.77%,总体较为稳健。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16.29亿元,同比下降5.78%,降速略快于收入变动。从现金流情况看,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7.31亿元,同比下降698.23%,主要由于报告期内购买原材料支付的货款增加及销售收现小幅减少所致。 AI能力持续更新,安全GPT4.0更新数据安全场景。2024年10月,公司推出了两项创新成果:实现动静态数据分类分级和数据风险自动研判分析的安全GPT4.0、具备AI勒索防护能力的分布式存储EDS新版本520。安全GPT4.0数据安全大模型能够自动化完成数据库静态数据以及API等流动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大幅提升分类分级的效率。此外,其分布式存储EDS面对最常见的硬件故障——硬盘故障时,能够实现无缝的数据切换;在模拟的多重故障测试中,EDS能够在3到5秒内迅速恢复业务。此外,EDS集成的智能AI防勒索功能,采用旁路检测方式,仅在发现异常行为时启动深度AI分析,保证了安全性的同时,将性能消耗降至3%-5%。随着AI能力持续迭代,公司有望持续提供更多融合AI的安全解决方案,产品力将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到下游客户对IT投入仍然谨慎,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订单情况尚不理想,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76.08/78.37/84.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3.52/5.05亿元。当前公司营收与盈利表现受宏观环境恢复较慢而有所承压,但我们仍看好公司在技术产品、客户市场上的竞争壁垒与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方针,提高营收质量,降本控费成果持续显现。因此,我们维持公司评级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AI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
|
|
华大九天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1-18
|
130.39
|
--
|
--
|
145.88
|
11.88% |
|
145.88
|
11.88% |
|
详细
10月 29日,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4Q3公司实现营收 3.00亿元, 同比增长 27.69%, 实现归母净利润 2067万元, 同比减少 76.40%, 归母扣非净利润 1768万元, 同比增长 395.75%。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44亿元, 同比增长16.25%, 实现归母净利润 5855万元, 同比减少 65.84%, 归母扣非净利润-3356万元。 营收增速回升, 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 24Q3公司实现营收 3.00亿元, 同比增速为27.69%, 继 Q2单季度的-6.01%增速后, 单季营收重回较高增长区间。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4Q3公司研发费用 1.93亿元, 同比增长 40.40%,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也为公司新产品、 新技术的研发与迭代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产业合作、 院校推广加速推进。 今年 7月, 公司宣布瑞萨电子已导入华大九天的Empyrea Skipper?工具作为其版图管理方案, 以协助其更好解决超大规模设计的课题。 此次导入进一步印证了公司产品力的竞争力。 8月, 公司联合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我国知名出版机构, 推出了两本基于华大九天 EDA 平台编撰的高校教材。 该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筹划的国产 EDA 系列教材中的一本, 而该套国产 EDA教材经过甄选, 将分别纳入王阳元院士《集成电路系列丛书》 中的 IC 设计卷和 EDA卷, 陆续在各大高校、 科研机构及产业界推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考虑到下游客户支出意愿波动, 以及公司今年以来降本控费持续取得较好成效,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做出调整。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29/15.75/19.69亿元( 前预测值13.28/17.23/21.86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05/2.18/3.27亿 元 ( 前 预 测 值0.60/1.52/3.27亿元),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人员成本上升风险; 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 EDA 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及高集中度导致的竞争风险; 投资并购开展遇阻或业务协同不顺带来的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等。
|
|
|
概伦电子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1-18
|
23.51
|
--
|
--
|
24.59
|
4.59% |
|
24.59
|
4.59% |
|
详细
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4Q3公司实现营收8310万元,同比增长19.34%,实现归母净利润-1628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2441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25.74%,实现归母净利润-5716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4337万元。 境内业务快速发展,设计类EDA持续高增。公司紧抓国内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发展趋势,持续突破国内业务与客户,国内业务及营收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境内的收入为1.92亿元,同比增长39.85%,快于公司整体营收增速,境内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也达68.85%。产品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EDA软件授权的业务收入为1.92亿元,同比增长42.2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8.81%。具体来看,在原有制造类EDA产品基本盘的基础上,公司加力突破设计类EDA产品线,2024年前三季度设计类EDA产品实现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74.72%,高于公司整体增速也高于EDA软件授权业务的增速。 降费效果显著,Q3同比大幅减亏。24Q3持续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与费用控制,单Q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2.04%/1.01%/6.91%,增速较前几季度均有明显下降。受此影响,Q3公司单季归母净利润-1628万元,较去年Q3的-2933万元大幅减亏约1300万,减亏效果明显。 研发持续加强,新产品不断推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99亿元,同比增长32.54%,占营收比重也达到71.12%,同比提升3.65pcts。高强度研发投入下,公司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迭代推动。9月,公司发布了掩膜版自动化设计平台FAR?和先进的光刻工艺仿真工具FabLitho?,扩展了公司集成电路制造类EDA产品品类;公司还全新发布了新一代半导体参数分析仪FS800?和应用驱动的电性参数测试软件LabExpress?,其中FS800?采用自主研发的测试硬件架构和数据总线,支持包括高精度SMU在内的多种自研测试模块,LabExpress?电性参数测试软件则是针对半导体器件研发与生产环境中的电性参数测试应用而设计的一款专业EDA工具,其可协同控制概伦电子全部硬件设备、多种第三方测试仪表探针台和测试仪器接口等,通过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支持了广泛的测试设备,具备强大的测试分析和灵活的自定义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09/5.15/6.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0.44/-0.25亿元。考虑到公司2023年以来加强国内市场推广并取得较好成效,以及2024年在重点客户、重点产品上或将实现较好突破,持续引领全产品线全面突破重要客户,叠加下游半导体周期景气度回升,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人员成本上升风险;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EDA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及高集中度导致的竞争风险;投资并购开展遇阻或业务协同不顺带来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等。
|
|
|
万兴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15
|
69.89
|
--
|
--
|
90.30
|
29.20% |
|
90.30
|
29.20% |
|
详细
投资事件: 万兴科技发布 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10.53亿元, 同比下降 3.91%; 实现归母净利润-0.05亿元, 同比下降 108.48%; 实现扣非净利润-0.19亿元, 同比下降 137.65%。 Q3业绩承压, 竞争加剧推高销售等费用投入。 从单三季度情况看, 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3.48亿元, 同比下降 7.93%; 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同比下降 242%; 实现扣非净利润-0.35亿元, 同比下降 302.01%。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流量成本上升,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达 55.72%, 较去年同期增长 7.37%; 研发费用率 29.07%,同比增长 1.75%。 产品线持续迭代, AI 创新产品商业化落地进程持续。 2024年 9月, 公司更新了旗下万兴 PDF V11, 为用户提供了 AI 分析、 AI 翻译、 PDF 自动朗读等功能。 此前公司也更新 Filmora、 SelfieU、 Virbo、 Media.io 等产品线的 AI 创新功能。 2024年前三季度以最小口径统计( 纯 AI 创新产品) 的收入达到约 4000万元, 占收入比重达 3.8%, 已呈现较好的变现效果和增长势头, 在公司现有产品基础上扩展出较大潜在收入增量空间。 海外业务持续扩展新兴市场, 国内强化政企端业务。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有约 91%收入来自海外, 在欧洲、 非洲和东南亚等地部分国家持续拓展业务。 在国内生态合作方面, 公司亿图脑图、 亿图图示产品均已完成鸿蒙系统适配, 并成功入驻鸿蒙应用商店开启公测。 从客户渠道看, 公司 B 端销售收入也呈现出显著上涨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比重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同时 24年公司在政企营销中心内专门设置了视频拓展团队, 积极面向视频类企业客户( 如电视台、 传媒公司等) 进行接洽和业务拓展, 有望实现更多收入转化。 投资建议: 万兴科技作为 AI 应用核心标的, 不断打磨 AI 功能和提升产品力, AI 创新产品转化收入成效初步凸显。 但考虑到宏观波动等因素, 业绩将有短期波动。 因此我们下修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 24/25/26年实现营业收入 15.47/17.90/20.60亿元( 前值 15.85/18.35/21.12亿元); 净利润 0.27/0.60/0.84亿元( 前值 0.81/0.94/1.11亿元)。 考虑到公司所处 AI 赛道优质, 产品力提升将逐渐转化为用户付费, 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我们维持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AI 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
|
|
中望软件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14
|
108.90
|
--
|
--
|
117.00
|
7.44% |
|
117.00
|
7.44% |
|
详细
10月 28日,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4Q3公司实现营收 2.04亿元, 同比增长 7.66%, 归母净利润 479万元, 同比下降 11.83%, 归母扣非净利润-1089万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5.12亿元, 同比增长 10.11%, 归母净利润 1077万元,同比增长 159.69%, 归母扣非净利润-9485万元。 新版本产品开始初步验证推广, 三维产品营收同比增长 35%+。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温和复苏, 客户的正版软件采购意愿未明显增强, 一定程度上掣肘公司境内商业业务的开拓。 但公司年中发布的新版本产品已开始得到初步的验证与推广, 把握住更多潜在业务机会, 其中三维产品已开始逐步兑现推广潜力。 24Q3公司来自三维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35%, 充分反映出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 海外业务持续突破。 24Q3公司在海外市场仍然取得了优于整体的经营进展。 尽管由于全球宏观经济下行、 地区市场需求波动以及汇率变动等原因, 公司来自海外的营业收入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滑, 但随着新版本产品客户验证工作的推进, 以及海外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强,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延续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 控费效果持续显现, 期间费用增速持续下降。 公司持续推进内部管理优化和费用管理,其成果在 Q3得以持续显现。 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 0.95/0.26/1.06亿元, 分别同比变动-0.27%/+12.13%/+10.60%, 增速较 Q1、 Q2均持续下降。 我们认为目前公司整体组织结构调整与产品业务经营战略均已处于较为合理健康状态, 后续有望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率提升与利润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在中国 CAX 领域的发展与市占领先, 不过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恢复不及, 下游客户正版软件购买意愿与力度仍处于缓慢恢复中,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总收入分别为 9.17/10.81/12.90亿元( 前预测值为 9.97/12.18/14.7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2/1.16/1.73亿元( 前预测值为 0.80/1.14/1.76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78.9/126.3/84.8倍。 考虑到公司在3D 产品、 关键人才储备上的竞争优势, 我们仍对公司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授权断供的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产品研发打磨不及预期; 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
|
|
恒生电子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04
|
26.54
|
--
|
--
|
37.30
|
40.54% |
|
37.30
|
40.54% |
|
详细
投资事件: 近期,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88亿元,同比下降 4.1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46元, 同比下降 26.57%;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67亿元, 同比下降 50.28%。 收入同比下滑, 利润降幅有所收窄。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88亿元, 同比下降 4.12%, 主要系财富科技服务收入下降所致。 分具体业务来看, 财富科技服务收入 8.03亿元, 同比下降 20.32%; 资管科技服务收入 10.10亿元, 同比下降3.40%; 运营与机构科技服务收入 7.86亿元, 同比下降 6.54%; 风险与平台科技服务收入 3.09亿元; 同比下降 2.77%; 数据服务业务收入 2.48亿元, 同比下降 0.33%; 创新业务收入 3.74亿元, 同比下降 0.01%; 企金、 保险核心与金融基础设施科技服务4.7亿元, 同比增长 16.74%。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归母净利润 4.46元, 同比下降26.57%, 降幅有所收窄。 毛利率承压, 费用管控见成效。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毛利率为 69.31%, 较去年同期下降 2.58%。 费用方面, 2024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98%/14.71%/40.24%, 其中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下滑 0.22%/0.6%。 拥抱 AI, 公司 AI 产品持续升级迭代。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突破进一步拓展了数智化应用的边界, 近期, 公司推出 WarrenQ2.0升级版本, WarrenQ2.0将进一步赋能“搜、 读、 算、 写” 投研全流程场景, 有效助力投研数字化生态建设。 投资建议: 预测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78.22/85.46/95.5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81/17.74/20.11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31/28/24倍, 维持“买入” 评级n 风险提示事件: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政策推进缓慢, 行业竞争加剧等。
|
|
|
京北方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04
|
15.31
|
--
|
--
|
16.80
|
9.73% |
|
17.55
|
14.63% |
|
详细
投资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6亿元,同比增长10.05%;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下滑9.34%;扣非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滑5.71%。 营收稳定增长,单季度净利润首次破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6亿元,同比增长10.05%,其中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比增长11.35%。从客户角度看,公司持续深入推进客户战略发展,其中中小银行营收同比增长19.03%,非银金融机构同比增长21.73%,非金融机构同比增长32.57%。公司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92亿元,同比增长8.47%;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7.15%;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8.51%,单季度净利润首次破亿。 费用管控良好,不断加大研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22.61%。公司在费用端层面管控良好,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9%/3.66%/9.21%。 积极加速信创进程,形成AI产品矩阵。在国家信创战略的指引下,公司加速信创进程,先后被评为“2024信创500强”、“2024金融信创优秀服务商TOP50”。同时公司持续布局AI,组成了AI产品矩阵,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服务平台及系列场景应用已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储备全面转换为新质生产力。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7.71/54.17/62.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4.90/5.9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缓慢,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
|
|
宇信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11-04
|
25.20
|
--
|
--
|
27.30
|
8.33% |
|
27.30
|
8.33% |
|
详细
投资事件: 近期,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公司实现整体收入 23.51亿元,同比下降 23.05%; 归母净利润 2.62亿元, 同比增长 64.36%; 扣非归母净利润 2.19亿元, 同比增长 35.18%。 营收承压, 利润端超预期。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整体收入 23.51亿元, 同比下降 23.05%, 其中软件业务 19.09亿元; 创新运营业务 0.78亿元; 信创相关基础软硬件业务 3.61亿元。 单三季度, 公司收入 8.61亿元, 其中软件业务 6.94亿元; 创新运营业务 0.26亿元; 信创相关基础软硬件业务 1.4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归母净利润 2.62亿元, 同比增长 64.36%; 单三季度, 公司归母净利润 0.99亿元, 同比扭亏。 毛利率修复, 各项费用保持平稳。 得益于公司战略调整、 产品化提升以及精益管理执行到位,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毛利率达 32.67%, 较去年同期提升 4.98%。 在费用端层面,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52%/9.02%/13.23%,总体保持平稳。 布局个贷不良业务, 打开成长新空间。 10月 18日, 公司发布《关于与厦门资管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 , 公司将专注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金融科技赋能, 致力于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个贷不良资产的投资、 评估、 管理、运营、 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为公司创新运营业务打开成长新空间。 投资建议: 预测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57.25/63.29/70.2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1/4.07/4.69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45/40/34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政策推进缓慢, 行业竞争加剧等。
|
|
|
顶点软件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04
|
38.45
|
--
|
--
|
47.37
|
23.20% |
|
47.37
|
23.20% |
|
详细
投资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15.60%;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下降15.85%。 业绩短期承压,发布分红计划重视股东回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15.60%,下游需求波动导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同时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方案的公告》,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共计分配股利41,077,395.80元,占2024年前三季度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58%。 毛利率维持高水平,逆势保持高研发投入。公司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达到70.58%,较去年同期提升0.06%。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8%/16.82%/27.69%。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持续坚持金融关键技术的研究,专注核心产品的研发,逆势保持高投入。 推出HTS2X纯血信创版,持续赋能金融信创。目前,金融信创已步入“深水区”,公司作为金融信创先锋及新交易体系的引领者,与华为、腾讯云深度合作,打造了HTS2X纯血信创版。整个方案从软件到硬件,全栈信创配置,其性能、业务承载能力、可靠性、运维体验等多个维度上均实现了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8.31/9.37/10.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3.19/3.7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26/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缓慢,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
|
|
中科软
|
计算机行业
|
2024-11-04
|
22.02
|
--
|
--
|
27.62
|
25.43% |
|
27.62
|
25.43% |
|
详细
投资事件: 近期,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24亿元, 同比增长 5.19%; 实现净利润 2.9亿元, 同比下降 21.69%; 扣非归母净利润 2.81亿元, 同比下降 21.83%。 利润端承压, 现金流持续改善。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实现营业收入 41.24亿元, 同比增长 5.19%; 单三季度, 公司收入实现 13.05亿元, 同比增长1.17%。 受下游景气度下行影响, 公司利润表现承压,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净利润2.9亿元, 同比下降 21.69%。 公司现金流持续改善, 2024年单三季度,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1.36亿元, 同比增长 445.08%。 毛利率同比下滑, 费用管控得当。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毛利率为 30.07%,较去年同期下滑 4.2%。 公司费用管控良好,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69%/1.6%/16.04%, 其中销售/研发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 0.5%/1.86%。 布局垂直 AIGC 模型应用。 在 AI 浪潮中, 公司正不断完善行业应用领域垂直 MaaS(Model as a Service) 平台的研发与创新, 作为在重点行业具备优势竞争实力的 ISV,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机会。 投资建议: 预测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68.58/73.43/80.2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20/8.32/9.87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4/21/18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政策推进缓慢, 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
|
|
长亮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4-10-30
|
17.52
|
--
|
--
|
19.68
|
12.33% |
|
19.68
|
12.33% |
|
详细
投资事件: 近期,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前三季度, 公司收入实现10.35亿元, 同比下降 12.05%; 净利润实现 0.04亿元, 同比增长 145.85%; 归母净利润 0.04亿元, 同比增长 142.75%。 营收短期承压, 未来有望回暖。 2024前三季度, 公司收入实现 10.35亿元, 同比下降 12.05%; 2024年单三季度, 公司收入 3.31亿元, 同比下滑 22.66%, 我们认为可能受部分项目交付验收延缓等影响, 形成收入的短期波动。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存货达到 7.78亿元, 较 2024年 1月 1日变化+92.82%, 主要为未验收项目投入增加,随着项目逐步验收, 公司收入表现有望回暖。 毛利率提升明显, 费用端稳健。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毛利率为 35.11%, 较去年同期提升 0.96%。 从费用端来看,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97%/15.68%/8.58%, 整体保持稳健趋势。 与华为云达成战略合作, AMC 领域持续中标。 2024年 9月, 公司与华为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在技术平台、 金融主机核心现代化联合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与持续服务、 市场拓展以及人才培训与技术支持等方面形成合力, 积极打造银行核心系统与云原生平台结合的标杆项目。 同时在 AMC 领域, 今年内, 公司已连续赢得五家 AMC的青睐, 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 AMC 不良资产管理领域的高度市场认可和行业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增发、 股权激励等原因, 结合公司在金融 IT 领域的发展态势,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22.30/26.45/31.9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44/1.91亿元(原值为 0.94/1.31/1.77亿元) , 对应 PE 分别为 137/95/71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政策推进缓慢, 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