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6-17 117.10 134.15 12.43% 120.92 3.26% -- 120.92 3.26% -- 详细
华大九天作为国产EDA行业的先驱与领军企业,在技术积累、市场布局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EDA研发的企业之一,初始团队参与设计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EDA工具“熊猫ICCAD系统”。公司于2022年在创业板上市,2024年成为中国电子控股子公司。目前,华大九天是国内唯一提供模拟电路和射频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的本土企业,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全球领先。同时,公司在数字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3DIC设计等领域的EDA工具也各具优势。公司技术研发背景深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美国要求EDA三龙头断供中国,我国EDA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华大九天作为国产EDA龙头有望持续受益。EDA是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具有极强的杠杆效应。 该产业具有技术壁垒高、收并购频繁、上下游紧密协同、龙头地位稳固等特点。目前中国EDA市场被Synopsys、Cadence和西门子EDA三大巨头垄断,国产化率约20%,而华大九天是国产EDA企业中收入体量最大、产品布局最全的绝对龙头。2025年6月,美国要求三大EDA巨头对我国断供。同时,我国政府积极引导关键行业收并购,鼓励支持EDA企业发展。我们认为,我国EDA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华大九天以“自研+并购”双轮驱动,全力打造支持先进工艺的设计、制造、封测全流程EDA系统。华大九天坚持自主研发,其作为国内唯一提供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的本土企业,其电路仿真工具支持4nm先进制程,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数字电路设计部分工具可支持5nm先进制程。近年,华大九天陆续收购芯达科技、阿卡思微等。2025年公司拟收购芯和半导体,后者提供全栈系统级EDA解决方案,此次收购可使华大九天从“芯片级”迈向“系统级”,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数字设计、制造全流程布局。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为0.41、0.46、0.71元。采用DCF估值法,对应目标价134.15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变化及产业政策变化风险。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不及预期风险。市场份额不及预期风险。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不及预期风险。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6-10 122.90 -- -- 121.65 -1.02% -- 121.65 -1.02% -- 详细
国产EDA加速替代。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A上述三家企业在内的多家EDA软件供应商,均于5月23日收到相关函件,要求他们暂停向中国客户发货,今后向中国出口相关软件需获得新的许可证,部分已发放的许可证也将被撤销。全球EDA市场由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A三巨头垄断,根据TrendForce数据,2024年,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EDA分别占据全球EDA市场32%、29%和13%的市场份额,合计市场份额高达74%;在中国,这三大厂商所占市场份额超过80%。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EDA市场规模将达到184.9亿元,占全球市场的18.1%。此次断供必将促使国产EDA行业加速自主创新步伐。公司通过十余年发展再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存储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射频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晶圆制造EDA工具、先进封装设计EDA工具和3DIC设计EDA工具等解决方案,并持续获得市场突破,加速国产EDA替代进程。 拟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补齐多款关键核心工具短板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级的完整解决方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上海卓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35名股东购买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同步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当前半导体行业正从仅关注芯片本身向系统与制造协同优化转变。国际三大EDA巨头纷纷通过战略收购加速向系统级转型,去年新思科技就宣布以350亿美元价格收购Ansys公司。为加快打造全谱系、全流程能力,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提升公司的发展速度,公司拟收购芯和半导体。芯和半导体在电磁场仿真、场路协同仿真、电热应力多物理场仿真、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分析和系统级验证等领域,能够为芯片、封装、模组、互连到整机系统的全产业链客户提供较完整的仿真解决方案。通过本次收购,在补齐多款关键核心工具短板的同时,可以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级的完整解决方案,如完整的3DIC解决方案,同时可以拓展可触及的市场规模,扩大客户群体,提升经营业绩。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5.95/20.81/27.1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3.02/4.1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风险,技术人员流失或不足的风险,产业政策发生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海外经营风险。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5-19 112.53 -- -- 135.85 20.72%
135.85 20.72% -- 详细
2025年 4月 27日, 华大九天发布 2024年度报告与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 12.22亿元, 同比增长 20.98%, 归母净利润 1.09亿元, 同比减少45.46%, 归母扣非净利润-5707万元, 同比转亏。 25Q1公司实现营收 2.34亿元, 同比增长 9.77%, 归母净利润 971万元, 同比增长 26.72%, 归母扣非净利润-39万元,同比大幅收窄。 营收稳健增长, 全流程优势进一步巩固并持续扩大。 2024年公司整体实现营收 12.22亿元, 同比增长 20.98%, 实现了稳健快速的增长, 其中 EDA 软件销售实现营收 10.92亿元, 同比增长 20.71%。 对于用户而言, 相比组合使用多家 EDA 厂商的点工具, 采用同平台的全流程产品能够实现更好的数据兼容性、 精度一致性, 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使用成本、 提升使用效率。 随着公司产品线的布局加速, 多领域产品线逐渐拉通带来的全流程优势开始持续巩固并扩大。 公司目前在模拟电路设计、 存储电路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和平板显示电路设计领域已经实现了对设计全流程工具的覆盖, 在数字电路设计等其他 EDA 领域方面也在不断提升全流程工具的覆盖率。 全面且多元的软件产品有助于公司持续获取更多客户,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全球客户近 700家, 业务合作覆盖国内外主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晶圆制造企业、 封装企业、 平板厂商, 产品与业务竞争优势持续巩固并扩大。 拟收购芯和半导体, 向系统级能力延伸。 3月 17日, 公司发布公告称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芯和半导体控股权, 并于 3月 30日发布相关交易预案公告。 芯和半导体定位在“集成系统设计” 这一增量市场, 围绕“STCO 集成系统设计” 进行战略布局, 开发 SI/PI/电磁/电热/应力等多物理引擎技术, 以“仿真驱动设计” 的理念, 提供从芯片设计、 封装、 系统到云的全链路电子系统设计仿真平台与解决方案,具备全栈集成系统级解决方案优势, 能够满足包括 3D IC Chiplet 芯片在内多领域的设计需求。 根据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芯和半导体 2023-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 1.06/2.6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8993/4813万元。 芯和半导体具备的宏观尺度、 全栈系统级能力,将成为华大九天在 EDA 产品线上的重要领域部分, 而其 3D IC 领域设计能力也有望成为华大九天在 3D IC 领域的重要能力补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通过自研和并购不断布局完善产品线、 全流程竞争优势持续凸显, 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长, 以及短期内公司仍将持续投入资源与力量进行较多的研发与工程开发, 我们调整公司 2025-2026年盈利预测, 并新增 2027年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 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 16.13/20.23/24.92亿元( 2025-2026年原预测值 15.75/19.6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7/1.72/2.25亿元( 2025-2026年原预测值 2.18/3.27亿元),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人员成本上升风险; 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 EDA 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及高集中度导致的竞争风险; 投资并购开展遇阻或业务协同不顺带来的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等。
邱世梁 8 2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5-01 118.87 -- -- 135.85 14.28%
135.85 14.28% -- 详细
股份支付致 24年利润承压, 25Q1归母净利润增 26.72%1) 24全年: 公司实现营收 12.22亿元,同比增 20.98%;归母净利润 1.09亿元,同比减 45.46%;扣非净利润-0.57亿元。公司毛利率 93.31%, 2023年毛利率为 93.78%。 利润端下滑主要系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加:本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 1.7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 163.05%。 2) 25Q1: 营收 2.34亿元,同比增 9.77%;归母净利润 0.10亿元,同比增26.72%。 EDA 市场 24-27年 CAGR 预计达 36%, 公司实控人变更带来新机遇EDA 国产化叠加正版化趋势明显,预计 25-27年 EDA 占半导体比重上升至1.1%、 1.2%、 1.4%。我们预计, 24-27年我国 EDA 市场从 140亿增至 354亿元, CAGR36%。 2024年底,中国电子集团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国家队” 地位。未来有望在资金支持、产业资源整合、业务导入等方面获得中国电子集团的赋能,加速公司发展。 产品拓展持续推进, 并购整合加速, 全流程覆盖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1) 2024年公司各产品线进展显著: 全定制设计平台: 推出基于统一数据库的PyAether 生态系统,运用 AI 等技术提升设计效率 。 数字电路设计:推出基于GPU的单元库特征化提取工具 Liberal-GT,大幅提升效率。 晶圆制造 EDA:推出工艺诊断分析平台 Vision, 并在物理验证工具 Argus 中新增多重掩膜版拆分功能, 持续提升对先进工艺的支持能力。 先进封装与 3DIC: 推出先进封装自动布线工具 Storm 的升级版和物理验证工具 Argus-PKG, 新发布了 3DIC 设计工具Aether 3DIC 和 Argus 3DStack, 电路仿真工具 ALPS 支持跨工艺节点联合仿真。 2) 并购整合加速,补强关键能力: 公司并购芯和半导体,补齐多款关键核心EDA 工具,打造全谱系全流程能力。公司数字电路覆盖度快速提升,有望在2026年前实现 90%以上的覆盖,其他品类基本实现全流程覆盖。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营收为 17.56、 25.05、 35.10亿元, CAGR 达41.4%;归母净利润为 2.25、 3.49、 4.74亿元, CAGR 达 45.0%; PS 倍数37/26/18倍。 公司营收实现强劲增长,利润显著提升, 对比全球巨头,公司市值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风险; EDA 国产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并购进展低于预期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18 122.21 -- -- 125.28 2.39%
135.85 11.16% -- 详细
近期国内 EDA 行业进入快速整合阶段,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等先后发布增发并购预案。华大九天作为国内 EDA 行业领军企业,与芯和半导体的合作将产生极强协同效应,实现从芯片到系统环节的全面覆盖。具体看, 一方面,并购整合会对公司财报形成直接增强,另一方面,产品与销售渠道的整合也能对未来增长起到充 分 推 动 效 应 。 预 计 2024-2026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12.59/16.08/20.28亿元,同比增长 24.6%/27.72%/26.12%,对应PE 872/613/421倍,给予“买入”评级。 事件3月 17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此后, 3月 30日公司发布交易预案,明确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卓和信息等 35名股东购买芯和半导体 100%股份,并同步向中国电子集团、中电金投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目前交易对价仍在确认当中,股份发行价格为 102.86元/股,发行数量取决于交易对价。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10 114.87 -- -- 134.49 16.95%
135.85 18.26% -- 详细
公司发布了购买芯和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预案。 本次收购中,公司计划通过向中国电子集团和中电金投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目前中国电子集团通过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电子有限和第三大股东中电金投分别持有公司21.22%和12.66%的股权。通过本次募资方案,中国电子集团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巩固公司EDA国家队的地位。 公司作为国内EDA领域龙头,正在迎来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替代的历史机遇。为此,公司提出了要进行EDA的全流程、全领域覆盖,满足国产替代的需要。由于EDA产业链长、产品众多,目前国产EDA工具仍然不全,行业前十的公司基本保持着错位竞争,公司通过收购可以快速进行产品补足,加速发展壮大,同时减少国内企业的重复投入,增加资金利用效率。此外,从EDA全球三大巨头的成长路径上来看,其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才形成了如今的垄断优势,因而对于EDA企业来说并购也成为了成长必经路径。 芯和半导体是国内稀缺的EDA标的。芯和半导体前身芯禾技术成立于2010年,在2025年2月开启上市辅导,2024年实现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50%,净利润4812.8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是EDA行业少数收入规模上亿且实现盈利的企业,并在《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上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对比来看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0.10亿元,净利润1.86亿元,芯和的并表会带来明显的增量效应。 从产品布局来看,芯和半导体覆盖芯片设计、封装、系统到云的全链路电子系统设计仿真平台与解决方案,定位于“系统集成设计”这一增量市场,部分产品国际领先,与中芯国际、新思科技、楷登电子、三星等众多知名企业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全球500多家知名企业成功实现商用。本次并购后,公司将于芯和的仿真产品实现互补,构建出从芯片到系统级的EDA解决方案,打破EDA现有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及封装市场规模的天花板。 目前全球EDA行业整体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根据SEMI的数据,2024年Q3全球EDA+SIP产业总计规模51.145亿美元,同比增长8.8%,总体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水平。其中EDA规模32.27亿美元,同比增速8.0%,亚太区域占比36%,同比下滑-0.7%。 在公司对芯和半导体发起收购的同时,概伦电子也在3月27日发布公告,开启对锐成芯微的收购事宜。这意味着国内EDA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同时头部企业有望进入收购加速期。 上调对公司的投资评级至买入。不考虑并购事宜带来的资金募集和股份变化的影响,预计24-26年公司EPS分别为0.26元、0.52元、0.81元,按4月8日收盘价116.30元计算,对应PE为441.66倍、222.15倍、142.82倍。考虑当前全球国际局势和美国对我们科技领域制裁的影响,公司作为EDA龙头的地位重要性在持续提升,此次的并购将更有助于公司实现全流程和全领域覆盖,并进一步释放业绩弹性。风险提示:国产化推进不及预期;并购事宜的不确定性。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2-23 122.95 -- -- 135.35 10.09%
135.35 10.09%
详细
事件:2024年12月9日,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电子策划公司控制权变更,股东北京九创汇新资产管理及其推荐董事杨晓东,独立董事陈丽洁、周强等同意通过让渡董事席位等方式支持中国电子集团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公司实际控制人拟由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公司第一大控股股东中国电子,本次变更不涉及持股数量增减,中电子合计持有公司34.06%股份,本次变更后,公司将纳入中电子集团合并报表范围。 投资要点:发挥中国电子集团资源优势,助力公司成为世界一流EDA企业在充分尊重公司独立性的前提下,中国电子集团将依托自身在产业布局、资源获取、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资源导入等为公司业务发展赋能,提高公司资产质量,促进公司与中国电子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在市场拓展、技术合作、产业链资源整合、公司治理及其他多个领域的协同性,以增强公司持续稳定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升公司价值及对股东的投资回报。 中国电子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资金优势、产业优势等,进一步加强对公司的产业投入及支持,包括业务导入、投资并购资源和资金支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协调地方政府关系等,继续支持公司现有主营业务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竞争实力,助力公司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EDA企业。 被列入“实体清单”,抓住契机加速全流程EDA国产化进程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日将140家实体列入“实体清单”进行出口管制,公司及相关子公司被列入其中。 公司将抓住发展契机,加速推动全流程EDA工具的国产化进程。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EDA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和技术经验,并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和客户口碑。公司EDA工具软件所涉及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公司自有专利及自研所形成的技术,拥有相关技术的完整权利,能够保证公司业务经营的独立性、完整性及其技术服务的安全可靠性,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影响总体可控。 目标2025年实现IC设计全流程工具覆盖,资源整合进度有望加速公司当前能提供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该系统也是全球领先的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解决方案之一;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集成电路所需全流程工具系统建设,2030年全面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各领域的EDA工具全流程覆盖。 2024年6月13日,公司收购上海阿卡思微电子49.75%股权,补充数字前端能力。阿卡思是硅谷回国的资深EDA专家于2020年5月设立,核心人员来自cadence、新思科技、Xilinx等公司,具有平均超过15年的全球EDA行业经验,是多项业内知名软件工具的主研或管理者,阿卡斯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芯片数字前端形式化验证EDA软件供应商。公司当前在数字后端关键的布局布线环节仍缺乏点工具覆盖,预计此次中国电子成为实控人,有望加速公司资源整合进度,加速实现数字EDA工具全流程覆盖。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国产EDA龙头企业,持续构建数字芯片、晶圆制造全流程工具,在自主可控政策驱动下,公司有望迎来加速成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收入12.87/16.46/20.88亿元,归母净利润1.01/2.36/3.58亿元,对应2024-2026年EPS为0.19/0.44/0.66元,PS为52/41/3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收并购推进不及预期、商誉风险、国内外公司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2-11 138.00 -- -- 135.35 -1.92%
135.35 -1.92%
详细
EDA 龙头企业,向全流程、全领域迈进。 公司成立于 2009年,始终聚焦于EDA 工具的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致力于成为全流程、全领域、全球领先的 EDA 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全定制设计平台 EDA 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 EDA 工具、晶圆制造 EDA 工具和先进封装设计 EDA 工具等软件及相关技术服务。 2018-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 46.2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32.62%, 2020年公司国内 EDA 市场以 5.9%的市占率排名第四,仅次于三大国际巨头,凭借核心技术实力以及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先后承担了诸多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EDA 行业前景广阔,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 EDA 软件贯穿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基础支柱之一,其支撑着数千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以及数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销售额为 3874亿元。 随着国内 EDA 市场生态的持续完善, 2023年中国 EDA 市场规模达到了 120亿元,约占全球 EDA 市场的 10%。受制于海外 EDA 龙头的深厚技术、经验积累,国内 EDA 市场仍主要由三大巨头( Cadence、 Synopsys、西门子 EDA)占据 70%以上份额。我国 EDA 软件行业从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开始,发展进度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十年,近年政策加码为国产 EDA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2月 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 BIS)公布了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新规则,将 140家中国半导体相关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这是美国对华芯片有史以来新增“实体清单”公司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旨在进一步削弱中国生产可用于未来技术的先进制程半导体的能力,我国半导体产业持续迎外部限制的加码, 政策加码为国产 EDA 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公司具备明显竞争优势,国产龙头地位显著。 公司在模拟电路设计、存储电路设计、射频电路设计、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四个领域已经实现工具系统全流程覆盖;数字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领域仍在持续突破中,目前数字电路设计领域已覆盖全流程中大部分产品和技术,晶圆制造也覆盖下游众多客户。 公司于 2023年并购芯達科技,进一步补齐数字设计和晶圆制造 EDA 工具短板。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人才,不断加大人才扩充与储备,各领域 EDA 具备明显技术优势。全流程 EDA 系统、数字电路设计 EDA 工具、晶圆制造 EDA 工具等 EDA 工具软件销售为核心业务,近年占比维持在 80%以上,受益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景气发展,近年增速维持在 30%以上。 投资建议:国产 EDA 在自主可控趋势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作为国内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 受下游需求节奏影响, 下调公司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 12.94亿元、 16.56亿元、 21.01亿元,对应增速 28.1%、27.9%、 26.9%;归母净利润为 1.08亿元、 2.10亿元、 3.2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6.3%、 95.3%、 56.2%(原 2024-2026年预测值为 1.20/2.45/3.28亿元) ; 对应 EPS(摊薄)分别为 0.20元、 0.39元、 0.61元。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风险、 EDA 国产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25 126.00 -- -- 145.88 15.78%
145.88 15.78%
详细
核心逻辑:公司是国产EDA龙头,加速实现设计+制造领域EDA工具的全流程覆盖,在自主可控浪潮下,公司长期成长趋势明确。 国资背景深厚,公司传承国产EDA发展使命公司产品包括全定制设计平台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晶圆制造EDA工具和先进封装设计EDA工具等软件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成立于2009年,原隶属于华大电子EDA部门。截至2024三季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电子,与第三大股东中电金投均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控股子公司,且互为一致行动人;公司董事长曾参与我国初代国产EDA“熊猫系统”的研发,公司继承了熊猫EDA的发展成果及团队。 EDA为集成电路基础支柱,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EDA在集成电路产业中贯穿了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EDA可分为数字、模拟、数模混合以及制造类EDA。根据WSTS数据,2023年全球集成电路销售额达4241亿美元,中国市场占40%。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全球EDA市场规模为145亿美元,中国EDA市场规模为120亿元,占全球份额约1/10。从趋势上看,据Semiengingeering统计,当前5nm制程芯片的设计成本高达5.42亿美元,相较7nm(2.97亿美元)、16nm(1亿美元)提升幅度明显,从产业进程看,台积电2024年Q2先进制程(<7nm)占晶圆销售已超过65%;随着先进制程驱动设计成本提升,EDA产业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上,当前全球&中国EDA市场被新思科技、cadence、西门子长期垄断;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4年7月报告,中国EDA市场三大企业占比超70%。自主可控大势下,一系列支持关键技术领域国产化的政策频出。2024年7月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强化包括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产业链在内的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我们认为,EDA行业国产化进程有望迎来加速阶段。对标海外EDA龙头,公司长期成长可期EDA海外巨头新思科技与cadence均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两者收入&利润增长表现出长期稳定性,且跨越下游周期影响;我们对比公司与海外EDA巨头后认为,公司有望实现对标海外头部EDA厂商,主要方面包括:1)全流程覆盖:新思科技已经实现了对数字前后端、系统等各环节全流程工具的布局。公司能提供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该系统也是全球领先的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解决方案之一;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集成电路所需全流程工具系统建设,2030年全面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各领域的EDA工具全流程覆盖。 2)收并购:新思科技成长多为收并购驱动,历史收购事件超过100次。据智研咨询及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2020年国内EDA企业数量为28家,2023年已超过120家,我们认为,随着投资热潮退去,行业或将进入整合期。2024年公司收购阿卡思,实现对数字前端能力的补充。 3)打造IP业务为第二增长极:新思科技2023年IP部门收入占比达26%,2024H1该部门收入同比增速达36%;2023年,新思科技IP业务市场份额已经位居全球第二。据亿欧智库测算数据,2022年中国半导体IP市场规模达119亿元,预计2025年达198.8亿元,2018-2025年CAGR为20%,超过全球半导体IP市场增速。2024H1华大九天已完成数十套基础IP的设计及验证,包含IP在内的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达+478%。 4)客户结构及收入模式:新思科技销售网络及客户遍布全球各行各业,license收入模式维持了新思科技的收入稳定性。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00余家海内外客户,包括韦尔股份、华虹集团、京东方等头部芯片设计、制造厂。2021年公司固定期限内授权模式收入占比近80%。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EDA龙头企业,持续构建数字芯片、晶圆制造全流程工具,在自主可控政策驱动下,公司有望迎来加速成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收入12.87/16.46/20.88亿元,归母净利润1.01/2.37/3.58亿元,对应2024-2026年EPS为0.19/0.44/0.66元,PS为54/42/33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收并购推进不及预期、商誉风险、国内外公司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18 130.39 -- -- 145.88 11.88%
145.88 11.88%
详细
10月 29日,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4Q3公司实现营收 3.00亿元, 同比增长 27.69%, 实现归母净利润 2067万元, 同比减少 76.40%, 归母扣非净利润 1768万元, 同比增长 395.75%。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44亿元, 同比增长16.25%, 实现归母净利润 5855万元, 同比减少 65.84%, 归母扣非净利润-3356万元。 营收增速回升, 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 24Q3公司实现营收 3.00亿元, 同比增速为27.69%, 继 Q2单季度的-6.01%增速后, 单季营收重回较高增长区间。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4Q3公司研发费用 1.93亿元, 同比增长 40.40%,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也为公司新产品、 新技术的研发与迭代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产业合作、 院校推广加速推进。 今年 7月, 公司宣布瑞萨电子已导入华大九天的Empyrea Skipper?工具作为其版图管理方案, 以协助其更好解决超大规模设计的课题。 此次导入进一步印证了公司产品力的竞争力。 8月, 公司联合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我国知名出版机构, 推出了两本基于华大九天 EDA 平台编撰的高校教材。 该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筹划的国产 EDA 系列教材中的一本, 而该套国产 EDA教材经过甄选, 将分别纳入王阳元院士《集成电路系列丛书》 中的 IC 设计卷和 EDA卷, 陆续在各大高校、 科研机构及产业界推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考虑到下游客户支出意愿波动, 以及公司今年以来降本控费持续取得较好成效,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做出调整。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29/15.75/19.69亿元( 前预测值13.28/17.23/21.86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05/2.18/3.27亿 元 ( 前 预 测 值0.60/1.52/3.27亿元),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人员成本上升风险; 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 EDA 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及高集中度导致的竞争风险; 投资并购开展遇阻或业务协同不顺带来的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等。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01 97.67 -- -- 155.00 58.70%
155.00 58.70%
详细
事件:10月29日,华大九天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16.25%;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减少65.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减少280.88%。其中3Q2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0亿元,同比增长27.60%,环比增长30.14%;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减少76.40%,环比减少31.56%。 营收稳定增长,毛利率维持高位。公司主要从事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的EDA工具软件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在EDA工具软件领域市场份额稳居本土EDA企业首位,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完整、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EDA企业。3Q24实现营收3.00亿元,同比增长27.60%,环比增长30.14%;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减少76.40%,环比减少31.56%,主要是由于公司计提了股份支付所致。公司将以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奠定市场基础。盈利能力来看,公司3Q24毛利率为92.56%,同比增长1.72pct,维持高位。 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出多款新品巩固行业地位。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EDA研发的企业之一,是“EDA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为确保自身的竞争力,公司保持了持续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在全定制设计领域和晶圆制造领域推出了一系列EDA新产品:1)Andes:包括模拟设计自动化工具Andes-Analog和功率管设计自动化工具Andes-Power,分别面向模拟电路设计和电源芯片设计,大大加速迭代过程;2)Optimus:面向平板显示电路设计,通过优化图形形状降低了光学临近效应的影响,通过提升光刻质量以提升产品良率,有力地促进了平板电路设计向更小尺寸迭代;3)Vision:以Geometry-Centric为核心,通过分析图形在半导体制造各个工艺过程中的变化,帮助确定版图中的热点图形,为用户对工艺诊断分析提供全面支持。 构建全球客户网络,把握市场拓展优势。作为国内EDA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致力于面向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一站式EDA工具软件产品及相关服务,EDA工具软件产品和相关服务已广泛获得客户认可,与国内外主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晶圆制造企业、封装企业、平板厂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稳定与深化客户合作。目前,凭借为各类客户提供多类型的软件产品和服务,公司拥有包括Diodes、瑞萨电子、理光微电子在内的全球客户600余家,为公司开拓新市场、达成新合作建立了优势。 投资建议:考虑下游需求节奏影响,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4/25/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2.23/3.34亿元,同比增长-41.7%/90.9%/49.4%,对应现价PE为457/239/160倍。公司收入稳步增长,工具类别逐步补全,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0-31 99.25 120.18 0.72% 155.00 56.17%
155.00 56.17%
详细
公司为综合实力最强的本土 EDA 厂商,已构建显著竞争优势,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公司成长性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为本土 EDA 龙头厂商,预计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3.13/16.82/21.22亿元, EPS分别为0.25/0.39/0.61元,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目标价 120.32元, 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 EDA 研发的企业之一,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完整、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 EDA 企业。 公司为国产 EDA国家队, 大股东包括中国电子集团、集成电路大基金等国资股东,核心技术人才从业经验丰富、梯队完整。公司商业模式优良, 受益于国内 EDA 的快速发展与公司产品矩阵的持续完善,近年来营收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战略规划清晰, 目标在 2030年全面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各领域的 EDA 工具全流程覆盖,助力国产自主可控。 EDA 行业景气度高,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 EDA 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且面临较多来自外部环境的阻力,随着近年来国内外风险事件频发,自主可控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家也陆续出台政策对行业加以规范、鼓励、支持,助推产业加速国产替代。 中国 EDA 市场规模增速虽高于全球平均,但从格局上看,三家国际巨头垄断了主要份额, 华大九天等居第二梯队,但也正是由于市场份额基数较低,以及国产替代趋势的确定性,随着本土 EDA 厂商持续完善全流程产品布局,本土厂商成长空间广阔。产业迎来 AI 等技术变革, 也为本土 EDA 头部厂商向全球突围提供了追赶巨头的另一赛道。 公司产品+人才+客户优势构筑强大“护城河”。 设计全流程工具是EDA 厂商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具有显著的全流程优势和历史积累优势, 产品和服务覆盖七大领域,四大领域实现全流程覆盖。 相较于其他行业, EDA 人才培养周期十分漫长,公司在三家本土 EDA 企业中员工总数持续显著领先, 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储备,且推出覆盖面广的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 公司与优质客户深度绑定, 众多知名客户给予较高,公司打造 EDA 行业生态圈进一步巩固竞争壁垒。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兼并收购遇阻和整合失败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 政府补助不可持续风险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14 74.90 -- -- 75.68 1.04%
155.00 106.94%
详细
事项: 8月 8日,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44亿元,同比增长 9.62%;归母净利润 0.38亿元,同比增长-54.81%;扣非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 441.88%。 2024年 Q2实现营业收入 2.30亿元,同比下降 6.01%, 归母净利润 0.30亿元,同比下降 51.80%。 评论: EDA 软件销售业务稳定增长,技术开发服务业务高速增长。 2024年上半年分主要业务来看, 1)EDA 软件销售业务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3.86亿元,同比增长 0.83%。公司充分挖掘市场,推出新产品、优化技术,实现设计收敛,解决瓶颈问题,提升易用性和校错精度。 2)技术开发服务业务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0.52亿元,同比增长 472.39%。公司进一步大力投入基础 IP 开发,并提供全面的验证方案,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可以设计性能优越、架构优化的基础 IP,为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附加服务与价值。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补齐核心短板加强关键工艺。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91.39%,同比-4.16pct;净利率为 8.53%,同比- 12.17pct;费用率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0.37%、 12.86%、 78.70%,同比分别+7.83pct、 -1.90pct、 +1.19pct,销售费用主要系当期开始计提股份支付费用,营销人员人数和薪酬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为重点补齐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装领域的关键环节核心 EDA 工具产品短板,同时加强对既有工具的先进工艺支持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4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06亿元,同比-103.19%。 国产 EDA 龙头,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公司通过十余年发展与创新,凭借多个领域的优势,不断获得市场突破。公司为用户提供了从电路到版图、从设计到验证的一站式完整解决方案。公司 EDA 工具软件产品和相关服务已广泛获得客户认可,与国内外主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晶圆制造企业、封装企业、平板厂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稳定与深化客户合作。 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牵引,快速推进EDA 技术与先进工艺的融合,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实现产业链上企业的协同发展。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重要客户订单交付确认节奏影响,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4-2026年 营 业 收入 为 12.80/15.84/19.27亿元 , 对 应 增 速 分 别 为26.7%/23.7%/21.6%(原 2024-26年预测值 13.21/17.07/21.63亿元);归母净利润 1.20/2.45/3.2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0.3%、 104.9%、 33.6%(原 2024-26年预测值 1.75/2.75/3.9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风险; EDA 国产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
华大九天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14 74.90 -- -- 75.68 1.04%
155.00 106.94%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