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21 17.15 -- -- 18.50 7.87% -- 18.50 7.87% -- 详细
事件5月28日,根据公司官微,近日,公司宣布正式推出芯片级HBM静电防护分析平台ESDiTM和功率器件及电源芯片设计分析验证工具PTM,并开始在国内外市场广泛推广。 投资要点软硬件及开发解决方案高效互动,增强客户粘性。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制造类EDA、设计类EDA、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和技术开发解决方案等。2023年,公司集成电路设计类EDA/集成电路制造类EDA/半导体特性测试系统/技术开发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1.02/1.00/0.82/0.43亿元,分别同比+31.16%/-4.11%/+33.78%/+30.15%。在高端半导体测试仪器的市场突破是公司以数据驱动EDA流程打造创新的DTCO解决方案的关键之一: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采集的数据是器件建模及验证EDA工具所需的数据来源,两者具有极强的协同效应。通过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与EDA工具的联动,能够打造以数据为驱动的EDA解决方案,紧密结合并形成业务链条,帮助晶圆厂客户有针对性的优化工艺平台的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开发解决方案,与公司其他各类产品相互配合,可组成更为完善、附加值更高的解决方案,在为客户交付技术开发项目的同时打造和验证应用驱动的EDA流程,亦可促进客户对公司其他产品更为高效的使用,增加客户粘性。 2021/2022/2023年,公司的客户数量分别为112/126/149户,单客户平均贡献收入分别为171.58/219.87/219.94万元,单客户贡献连续多年提升。 以核心EDA产品为锚,高研发投入夯实技术领先优势。23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37亿元,同比+69.4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72.05%,同比增加21.84pcts。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断夯实公司的技术领先性,有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并支撑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技术领先性方面,1)公司制造类EDA工具能够支持7nm/5nm/3nm等先进工艺节点和FinFET、FD-SOI等各类半导体工艺路线。该等工具长期被全球领先的晶圆厂在各种工艺平台采用,在其相关标准制造流程中占据重要地位。2)公司设计类EDA工具能够支持7nm/5nm/3nm等先进工艺节点和FinFET、FD-SOI等各类半导体工艺路线,对数字、模拟、存储器等各类集成电路进行晶体管级的高精度快速电路仿真,已被国际领先的半导体厂商大规模采用。产品进展方面,2023年,围绕DTCO方法学,公司以器件建模、电路仿真验证、标准单元库等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的关键环节核心EDA技术为基础,不断拓展业界领先的DesignEnablement(设计实现)EDA综合解决方案,加速打造行业领先的电路仿真与验证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打磨EDA全流程平台产品NanoDesigner,并推动存储器EDA等应用驱动的EDA全流程落地,在晶圆代工、高端存储器和SoC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均获得了众多全球领先企业在先进工艺开发和高端芯片设计上的大规模量产应用,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显著提高。 并购整合延展EDA工具链,奠定全流程解决方案落地基础。 在并购整合经验方面,公司在上市前先后完成了对博达微、Entasys、芯智联、Magwel的收购并成功进行了整合,为公司持续进行并购提供了范本;上市以来,公司又通过直接/间接方式,投资了伴芯科技、正心元科技、山东启芯、新语软件、东方晶源、鸿之微、泛利科技、上海思尔芯等数家EDA公司,并将在投资孵化、并购整合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战略布局,范围覆盖了包括数字仿真验证、逻辑综合、布局布线、OPC、TCAD、ESD、电磁场仿真等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晶圆制造等EDA全版图。2023年5月,公司顺利收购福州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芯智联的现有技术和产品能够将公司在芯片级EDA设计和验证的领先地位拓展至板级和封装级设计,既弥补了公司产品在板级和封装级设计的空白,又能够和公司已有的先进设计和验证技术相结合。2023年8月,公司完成对比利时EDA公司Magwel的100%股权交割。近期,Magwel旗下两款产品芯片级HBM静电防护分析平台ESDiTM和功率器件及电源芯片设计分析验证工具PTM首次在国内市场正式发布,助力公司拓展功率半导体及汽车电子上下游客户。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4.12/5.16/6.4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4/-0.42/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S分别为16倍、13倍、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股份支付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导致公司在一定期间持续亏损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研发成果未达到预期或研发投入超过预期的风险;研发成果未获得市场认可导致无法形成规模化销售的风险;研发技术人员流失及人员成本上升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商誉减值的风险;海外市场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税收优惠相关的风险;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3 14.48 -- -- 15.16 4.70%
18.80 29.83%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报和 24Q1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3.29亿元,同比增长 18.07%,实现归母净利润-5632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6666万元,均同比转亏。24Q1公司实现营收 8181万元,同比增长 27.97%,实现归母净利润-3647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1537万元。 把握境内市场发展机遇,境内营收占比提升。报告期内受到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下行影响,公司整体营收增速较之前年份有所放缓。但我们注意到,公司在面对全球行业周期下行的挑战下积极应对,充分把握境内市场的发展机遇,加强境内市场的开拓力度,2023年境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11亿元,同比增长 36.51%,有效对冲了下游行业景气度下行的影响。分各业务线来看,EDA授权业务中来自境内收入同比增长 24.44%,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来自境内收入同比增长 41.11%,技术开发解决方案来自境内收入同比增长 79.98%。 设计领域加速突破,设计类软件营收高增长。报告期内公司 EDA 软件授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03亿元,同比增长 10.93%。其中,制造类 EDA 软件授权收入下降 4.11%,设计类 EDA 软件授权收入增长 31.16%。制造类 EDA 工具中基建建模、射频建模等建模软件收入稳步增长,自动提参(SDEP)软件受高端客户需求具有一定波动性。设计类 EDA 工具中,系统级芯片设计类软件、仿真软件及定制电路设计类软件收入均有大幅度增长。我们持续看好公司设计类 EDA 产品的后续突破,打开 IC 设计领域这一较大的 EDA市场。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有力支撑新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有力支撑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2023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达到 358人,较上年末增长 59.82%,其增速快于公司整体总员工人数的 47.69%增速,研发人员占比也进一步增至 70.06%。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 2.37亿元,同比增长达 69.45%,对应占营收比重也达 72.05%,较去年同期增加 21.84pcts。 24Q1重拾景气高增长,利润端表现有所恢复。24Q1公司实现营收 8181万元,同比增长 27.97%,营收增速重回较快增速区间,我们判断这一增速回升或系公司实现重要产品或重要客户突破、叠加下游存储半导体景气度回升所至。同时,公司 24Q1在利润端实现一定程度的恢复,若剔除股份支付摊销的影响,24Q1公司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归母净利润为-2893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则为-783万元,考虑到公司在 2023年进行了较多的人员招聘,我们认为公司这一利润表现体现了较好的成本费用控制,利润表现或将持续得以恢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下游行业短期景气度仍较低,对公司短期业绩有所冲击,叠加人员扩张带来刚性成本、股权激励摊销的影响,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4.09/5.15/6.38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分别为5.00/6.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0.44/-0.25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分别为-0.07/0.17亿元),对应 PS 分别为 16/13/10倍。考虑到公司 23年以来加强国内市场推广并取得较好成效,以及 24年在重点客户、重点产品上或将实现较好突破,持续引领全产品线全面突破重要客户,叠加下游半导体周期景气度回升,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人员成本上升风险;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EDA 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及高集中度导致的竞争风险;投资并购开展遇阻或业务 协同不顺带来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等。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9 15.47 -- -- 15.21 -1.68%
18.80 21.53%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8.07%;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降225.46%。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27.97%;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去年同期为-49.38万元)。 评论:EDA软件订单放量,设计类软件实现高增。2023年分主要业务来看,1)EDA工具授权实现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0.93%,其中,制造类EDA软件授权收入下降4.11%,设计类EDA软件授权收入增长31.16%;2)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实现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33.78%,981X系列产品及半导体参数测试仪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运费增加影响,使得硬件成本同比增长46.81%;3)技术开发解决方案实现收入0.43亿元,同比增长30.15%,公司在测试芯片设计、晶圆测试、SPICE建模、PDK开发及IP开发各项开发领域均取得明显的收入增长,为客户验证和导入应用驱动的EDA流程和工具奠定了基础。受订单增长,工艺难度提高、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技术开发解决方案成本同比增长57.94%。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利润。2023年毛利率为82.51%,同比下降3.86pct;费用率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86%、18.72%、71.08%,同比分别+3.50、+0.20、+20.87pct,费用端的大幅提升主要系公司持续进行战略产品的升级完善及新产品的研发布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且为了稳定现有研发团队并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增强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公司于2023年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致摊销大额股份支付费用。 横向与纵向拓展产业布局,EDA生态圈建设顺利。公司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应用驱动的EDA全流程方案解决商,而EDA工具的需求不断提高,主要系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演进。横向发展方面,公司逐步建立针对工艺开发和制造的制造类EDA全流程解决方案,并通过现有领先的测试仪器产品与EDA软件形成软硬件协同,向客户提供差异化和更高价值的数据驱动的EDA全流程解决方案;纵向发展方面,公司把握存储器芯片领域EDA全流程创新的先发优势,挖掘拥有同样高度战略地位和广阔市场规模的终端应用领域。 投资建议:考虑到设计类EDA及器件测试仪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4.15/5.21/6.5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6.1%/25.6%/25.2%(原2024-25年预测值5.51/8.13亿元);归母净利润-0.49/-0.05/0.2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3%、89.2%、610.6%(原2024-25年预测值0.76/0.9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内需求释放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技术研发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7 13.78 19.72 32.79% 15.77 14.44%
18.80 36.43% -- 详细
事件概述概伦电子于4月13日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8.07%;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降225.5%;扣非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下降307.8%。 设计类EDA首次占比过半,研发强度进一步加大收入端,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29亿元(yoy+18.1%)。EDA软件依然是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实现营收2.03亿元(yoy+10.9%),其中制造类EDA为1.00亿元(yoy-4.11%),主要系下游尤其是存储类的客户需求出现一定波动性;设计类EDA为1.02亿元(yoy+31.2%),首次占比过半,我们认为设计类EDA的高增来自于NanoDesigner等一系列公司近年推出的软件在客户侧的规模导入。此外,公司的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和技术开发解决方案业务也贡献了较大的业绩增量,分别实现收入0.82亿元(yoy+33.8%)和0.43亿元(yoy+30.2%),前者系公司产品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后者系公司技术开发范围的拓宽以及国内下游景气度较高。 利润端,由于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56亿元。具体来看,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2022年的224人增长至2023年的358人,且硕士及以上学历达75%,使得研发费用率上升至72%,较2022年提升22pcts。从全球来看,EDA属于高度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海外龙头企业如Synopsys、Cadence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在30%-40%的区间,而国内包括公司在内的EDA企业整体仍属于追赶阶段,需要更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因此我们预计公司研发费用率或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境内收入高增,产品矩阵日益丰富分地区来看,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公司境内业务增速显著高于海外,2023年境内收入2.11亿元(yoy+36.51%),占比提升至64.34%,我们认为替代需求的红利有望长期延续。同时在供给侧,除了内生研发外,公司先后收购了购福州芯智联和比利时EDA公司Magwel,前者在板级和封装级设计具有领先地位,后者两大核心工具ESD设计验证和功率器件设计分析PTM被全球头部模拟和功率半导体厂家使用多年。我们认为,随着产品矩阵的日益丰富,公司正在持续打开可触及的市场空间,2023年公司客户数为149户,同比增长18.25%;单客户收入达到219.9万元,也较2022年有所提升。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少有的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EDA公司,当前充分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和自主可控的机遇,同时通过内生研发、外延收购及生态建设,逐步从制造类EDA向设计类全流程EDA拓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28/5.39/6.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5/0.29/0.88亿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9.72元,相当于2024年20倍的动态市销率。 风险提示:1)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2)海外市场风险;3)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4)无法找到收购或战略投资标的的风险;5)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6 14.22 20.88 40.61% 15.77 10.90%
18.80 32.21% -- 详细
研发投入加大+股份支付影响利润, 维持“买入”评级概伦电子发布年报, 2023年实现营收 3.29亿元(yoy+18.07%),归母净利-5631.56万元(yoy-225.46%),扣非净利-6665.56万元(yoy-307.81%)。 其中 Q4实现营收 1.07亿元(yoy-0.88%,qoq+53.51%),归母净利-2763.90万元(yoy-292.75%, qoq+5.75%)。 利润下滑主因: 1)确认股份支付费用0.32亿元; 2)研发投入加大。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0. 10、-0.07、 0.04元。可比公司 24年 Wind 一致预期 PS 均值为 19.3倍,考虑公司在国际客户方面具备全球竞争力,给予公司 24年 21.9倍 PS,目标价20.88元,维持“买入”。 把握境内市场机遇,设计类 EDA 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 EDA 工具授权业务收入 2.03亿元,同增 10.9%。其中制造类EDA 收入 1.00亿元,同减 4.1%,设计类 EDA 收入 1.02亿元,同增 31.2%。 制造类 EDA 工具中基建建模、射频建模等建模软件收入稳步增长,自动提参(SDEP)软件受高端客户需求具有一定波动性。设计类 EDA 工具中,系统级芯片设计类软件、仿真软件及定制电路设计类软件收入均有大幅度增长。 公司抓住中国 EDA 行业发展的有利契机, 2023年境内主营业务收入2.11亿元,同增 36.5%,境外 1.17亿元, 同减 4.7%,境内市场为公司提供重要的收入增长动力,境外市场收入下滑主要是技术开发解决方案受客户需求及验收周期影响收入下降导致的。 客户开拓成效显现,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及技术开发收入高增2023年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实现收入 0.82亿元,同增 33.8%, 981X系列产品及半导体参数测试仪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981X 销量同增 33.3%,主要是因为产品在海外市场拓展了新客户, FS Pro 销量同增 43.3%,主要是因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在教育科研用户的覆盖率,并在工业客户中开拓了新的客户类型,同时发挥了与 981X 系列产品的协同效应。 2023年技术开发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 0.43亿元,同增 30.2%, 公司在测试芯片设计、晶圆测试、 SPICE 建模、 PDK 开发及 IP 开发各项开发领域均取得明显的收入增长,为客户验证和导入应用驱动的 EDA 流程和工具奠定了基础。 研发投入力度加大,产品矩阵不断完善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 25.86%/18.72%/71.08%,同比+3.50pct/+0.20pct/+20.87pct,研发投入力度较大。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成熟度进一步提高,此外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延展 EDA 工具链, EDA 全版图布局进一步完善,长期有望受益于产品能力及品牌影响力提升。 风险提示: 研发成果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16 25.80 33.79 127.54% 25.85 0.19%
25.85 0.19%
详细
需求、供给、政策三重共振,国产EDA有望加速崛起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2年全球EDA市场空间为150亿美元,增速为12.78%,行业保持较快发展。但在格局方面,海外头部EDA企业垄断了约90%市场,而国内EDA公司收入体量普遍较小,仅在部分全流程工具或点工具方面拥有领先优势。但乐观的看,近年来我国EDA行业正迎来三大边际变化:1)需求:国产集成电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了世界领先的Fabless和Foundry厂商,保障了对国产EDA工具的需求;2)供给:我国EDA企业人才储备逐渐丰富,随着资本的助力,未来技术迭代有望加速;3)政策:国家接连出台大力度支持政策。我们认为,在三重共振下,国产EDA有望加速崛起。 概伦电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产EDA厂商概伦电子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少有的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EDA公司。公司起家于制造类EDA中的器件建模工具,自产品发布后,陆续被全球前十大晶圆厂采用,在国际市场得到广泛认可。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和国内对于自主可控的需求提升,公司顺势通过内生研发和外延收购,将业务布局拓展至设计类EDA和测试工具领域,且依旧保持了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这一特点。 如何看待公司的成长性:修正对于市场空间的预期差当前,市场对于公司最大的预期差在于行业空间,即部分投资者认为公司仅聚焦于器件建模这一利基市场,天花板较低。但我们认为,不论是在制造类EDA中拓展细分环节,还是在设计类EDA中布局全流程工具,公司正在持续打开可触及的市场空间。具体来看,1)公司在制造类EDA中已基本覆盖工艺平台开发阶段的全部环节,且2021年全球制造类EDA工具的市场容量约6.5亿美元,远大于公司现有收入体量;2)设计类EDA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公司泛模拟电路全流程工具的推出,其有望在行业自主可控的背景下实现生态壁垒的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少有的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EDA公司,当前充分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和自主可控的机遇,同时通过内生研发、外延收购及生态建设,逐步从制造类EDA向设计类全流程EDA拓展,业绩基本盘稳固,发展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3.76/4.94/6.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2/0.01/0.1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33.79元,相当于2023年39倍的动态市销率。风险提示:1)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2)海外市场风险;3)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4)无法找到收购或战略投资标的的风险;5)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6)假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6 24.41 -- -- 25.86 5.94%
25.86 5.94%
详细
事件:公司于 2023 年 10 月 27 日收盘后发布《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 点评: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股权激励增强公司长期竞争力2023 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2 亿元,同比增长 30.05%;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867.66 万元,同比下降 193.88%;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归母净利润为-865.99 万元,同比下降 128.35%。 2023 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0.70 亿元,同比增长 14.29%; 实现归母净利润-2932.53 万元,同比下降 339.65%。 为了激励现有研发团队并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增强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公司于 2023 年 2 月实施了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按照 18.41 元/股的授予价格,向 177 名境内外员工首次授予 694.08 万股限制性股票。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 EDA 全流程建设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 1.50 亿元,同比增长 73.6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67.47%,较上年同期增加 16.94 个百分点。 公司于上半年发布功能完善的先进低频噪声测试系统 9813DXC,支持多种半导体器件类型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如 200V 高压、 10pA 极低电流等)的高精度噪声测试。公司计划于本年度内向市场推出两项新产品,即面向可制造性设计(DFM)的 EDA 工具,以及数字仿真 EDA 工具;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其他核心技术研发和加速各项新产品的研发进程,推动打造各类应用驱动的EDA 全流程建设。 全资收购芯智联,产业布局不断扩展2023 年 5 月,公司收购芯智联 100%股权,芯智联拥有领先的自动/半自动布局、自动/半自动逃逸布线、参考布局、区域布线、多线避让等多项 EDA核心技术, 能够将公司在芯片级 EDA 设计和验证的领先地位拓展至板级和封装级设计, 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形成完整的芯片级、板级和封装设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对进一步丰富公司 EDA 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已形成以中国上海为总部,境内覆盖上海、北京、济南、广州、深圳、福州,境外覆盖美国、韩国、新加坡等集成电路重点区域的产业布局,后续公司仍将根据业务发展和战略拓展需要,持续深化在全球市场的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一家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 EDA 企业,拥有领先的 EDA 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成长动能充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的营业收入为 3.95、 5.49、 7.4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56、 0.75、 1.02 亿元, EPS 为 0.13、 0.17、 0.24 元/股。 考虑到行业的景气度和公司未来的成长性,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研发成果未达预期或研发投入超过预期的风险; 研发成果未获得市场认可导致无法规模化销售的风险;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人员成本上升风险;产品种类丰富度较低的竞争风险;商誉减值的风险。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9-08 28.75 -- -- 29.75 3.48%
29.75 3.48%
详细
公司概况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实现营收1.52亿元,同比38.79%;实现归母净利润64.87万元,同比-96.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4.65万元,同比-123.6%。 年报点评工程服务收入逆势增长,境内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分产品收入情况看,EDA软件授权业务实现收入9305.7万元,同比27.89%;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业务实现收入4666.3万元,同比53.42%;一站式工程服务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1193.52万元,同比103.39%。分区域收入看,来自境内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来自境内的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241.46万元,同比增长76.11%,来自境内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60.94%。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支撑新品研发工作。2023H1,公司研发投入9080.3万元,同比67.63%,占营收比重59.59%(同比增长10.25pct),产品布局持续完善。公司上半年发布功能完善的先进低频噪声测试系统9813DXC,支持多种半导体器件类型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如200V高压、10PA极低电流等)的高精度噪声测试。而且,公司还计划本年内向市场推出两项新产品,即面向可制造性设计(DFM)的EDA工具,以及数字仿真EDA工具;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其他核心技术研发和加速各项新产品的研发进程,推动打造各类应用驱动的EDA全流程建设。 产业布局不断拓展。2023年4月,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深圳概伦电子和北京概伦电子落地。2023年5月,公司顺利收购福州芯智联科技100%股权,芯智联的现有技术和产品能够将公司在芯片级EDA设计和验证的领先地位拓展至板级和封装级设计,形成完整的芯片级、板级和封装设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DTCO”生态圈进一步完善。2022年,公司启动业内首个基于DTCO理念的EDA生态圈,通过资本助力和战略合作联合其他EDA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基于DTCO理念的EDA生态。2023年以来,生态圈逐步完善,3月份公司牵头联合上下游重点企业,产学研合作共建上海临港新片区EDA创新联合体,瞄准国内特别是临港新片区的集成电路产业需求,加速DTCO方法学和生态落地。此外,今年以来,公司还与鸿之微、阿里云、MPI、罗德与施瓦茨等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公司达成合作共识,提升产业竞争力。 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97/5.55/7.49亿元,同比42.5%/40.0%/3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0.74/1.00亿元,同比增长18.5%/39.4%/34.4%,对应EPS为0.12/0.17/0.23元。以2023年9月5日收盘价24.72元计算,2023-2025年PE分别为201.7X/144.7X/107.7X。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及DTCO生态建设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无法找到潜在收购或战略投资标的及实现业务协同的风险。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7-11 27.98 40.83 174.95% 27.82 -0.57%
29.75 6.33%
详细
报告要点: 国内 EDA 领军企业,服务全球头部客户,持续高成长可期公司是国内首家 EDA 上市公司,为客户提供被全球领先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长期广泛验证和使用的 EDA 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制造类 EDA 工具、设计类 EDA 工具、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和一站式工程服务解决方案等,客户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SK 海力士、美光科技、联电、中芯国际等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企业。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 达 42.3%,扣非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22.6%,持续高速成长可期。 背靠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 WSTS 统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 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3.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21年的销售额总额为 1925亿美元,同比增长 27.1%。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 EDA市场规模约 93.1亿元,同比增长 27.7%,预计 2021年中国 EDA 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103.4亿元,同比增长 11.1%。目前,国际 EDA 巨头占据中国市场大部分份额,而国内 EDA 公司各自专注于不同的领域且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在工具的完整性方面较为欠缺,正在迎头追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高管从业经验丰富,战略布局产业生态公司管理层人员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较强的市场把握能力,在学历、行业经验上都具有较高竞争力,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LIU ZHIHONG(刘志宏)先生曾任海外 EDA 巨头铿腾电子全球副总裁。公司大力推动基于 DTCO(设计-工艺协同优化)的 EDA 生态圈建设,打造行业领先的以应用驱动的EDA 全流程解决方案战略。公司持续战略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先后完成了对博达微、Entasys、福州芯智联的收购整合,并投资了数家 EDA 公司。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一家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 EDA 企业,拥有领先的 EDA 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成长动能充沛。预测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 3.95、5.49、7.4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56、0.75、1.02亿元,EPS 为 0. 13、0.17、0.24元/股。上市以来,公司 PS TTM 主要运行在 40-100倍之间,给予 2023年 45倍目标 PS,目标价为 40.94元。首次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研发成果未达预期或研发投入超过预期的风险;研发成果未获得市场认可导致无法规模化销售的风险;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人员成本上升风险;产品种类丰富度较低的竞争风险;商誉减值的风险等。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18 36.14 -- -- 36.00 -0.39%
36.00 -0.39%
详细
概伦电子发布 2022年年报,2022年营收达 2.79亿元,同比增长 43.68%,归母利润 0.45亿元,同比增长 56.92%,扣非后归母利润 0.32亿元,同比增长 38.34%。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实现年度跨越式发展2022年度,公司积极建设 EDA 生态圈,打造 EDA 全流程解决方案,持续拓展全球集成电路重点区域产业布局,公司实现营收达 2.79亿元,同比增长 43.68%,归母利润 0.45亿元,同比增长 56.92%,扣非后归母利润 0.32亿元,同比增长38.34。其中,来自境内的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 2021年的47.63%提升至 2022年的 55.75%,年度收入首次超过来自境外的收入。EDA 工具授权业务实现收入 18,254.95万元,同比增长 30.38%;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实现收入 6,158.62万元,同比增长 34.75%;一站式工程服务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 3,290.29万元,同比增长 410.44%,其中来自境内的收入同比增长 240.61%。 聚焦 EDA 全产业链,打造全流程解决方案公司作为国内首家 EDA 上市公司,是具备 EDA 关键技术的领军企业。在 2022年公司首先以面向制造环节的器件建模及验证 EDA 工具为起点,进一步推出了面向设计环节的电路仿真及验证 EDA 工具,成功覆盖了设计与制造两大关键环节。同时公司在原有存储芯片领域的布局基础上,在核心环节关键EDA 技术上实现突破,加速推动打造应用驱动的 EDA 全流程战略的实施和落地。公司制造类 EDA(SPICE 模型、PDK 开发与 验 证 、 标 准 单 元 库 设 计 及 验 证 等 ) 、 设 计 类 EDA(NanoDesigner 电路设计平台、电路仿真、电路分析等),加速半导体器件与工艺的研发和评估进程,推动 DRAM 向 1xnm(16-19nm)、1y nm(14-16nm),1z nm(12-14nm)等先进工艺节点、NAND Flash 不断向 64L、92L、136L 乃至更先进的 176L 等先进堆栈工艺演进,为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提供稳定来源。 公司的一站式工程服务在提供高收入的同时,通过 SDEP 自动化建模平台减少建模所需时间、通过先进的标准单元库生成技术和巨量的计算资源减少标准单元库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工程服务交付周期。从而塑造了快速的 EDA 解决方案,主要 客户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联电、格芯、中芯国际等全球前十大晶圆厂,同时形成了较高的用户粘性。 2023年,公司即将推出针对晶圆制造的 DFM 解决方案,并联合 EDA 生态伙伴,为工艺开发和晶圆制造打造制造端全流程EDA 解决方案。 加强产学研投入,坚持创新发展公 司 2022年 研 发 费 用 为 13,985.21万 元 , 同 比 增 长76.01%。不断加大在 EDA 领域的研发投入,实现产业技术的更新迭代。同时与高校形成合作,与北大集成电路学院及上海交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相关团队共同发布新一代高精度快速波形发生与测量套件 FS-Pro HP-FWGMK;与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高精度源测试单元(SMU)和短脉冲测试模组(PIV)及适配的测量算法和测量软件,并集成为通用或专用的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与北大共建 EDA 创新联合实验室等。公司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 EDA 领域的不断创新,不断挖掘工艺潜能,进一步巩固产品市场竞争力与 EDA 全领域全环节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产 EDA 龙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EDA 全链条优势。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3.98、5.50、7.31亿元,EPS 分别为 0. 11、0.18、0.2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19、199、159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概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17 34.99 -- -- 36.90 5.46%
36.90 5.46%
详细
公司概况 公司在器件建模和电路仿真两大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的关键环节掌握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自主可控的 EDA 核心技术, 能够支持 7nm/5nm/3nm等先进工艺节点和 FinFET、 FD-SOI、 GAA 等各类半导体工艺路线, 为台积电、 三星电子、 SK 海力士、 美光科技、 联电、 中芯国际等 100多家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企业服务。 同时公司以应用驱动为目标, 以已有的先进工具为基础, 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和 EDA 合作伙伴, 打造基于 DTCO 理念的 EDA 生态圈, 提供 EDA 全流程解决方案。 目前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 EDA 授权、 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仪器及系统、 一站式工程服务, 2022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5.5%、22.1%、11.8%。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9亿元,同比增长 43.68%; 实现归母净利润 0.45亿元, 同比 56.92%; 扣非归母净利润 0.32亿元, 同比38.34%。 2022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8亿元, 同比增长 56.22%, 实现归母净利润 0.14亿元, 同比增长 6.41%。 年报点评 规模效应显现, 研发持续保持高增长。 期间费用率 2022年 74.4%(2021年为 80.4%), 其中销售费用率 22.4%(2021年 23.9%), 管理费用率 18.5%(2021年 22.4%),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2022年研发人员总数达 224人(同比增长 57.75%, 占总人数比例 64.74%), 持续招聘人才与持续产品研发背景下, 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 研发费用率 50.2%(2021年 41.0%)。 2022年持续推动应用驱动的 EDA 全流程解决方案: 制造类 EDA 方面,提供 SPICE 模型/PDK/标准单元库产品, 并计划于 2023年推出 DFM, 逐步建立制造类 EDA 全流程解决方案; 模拟设计 EDA 方面, 基于 Nano Designer平台, 为模拟/混合信号和存储器电路设计等定制类电路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已通过测试阶段并获得战略客户的认可采购; 数字设计 EDA 方面, 提供规划与验证/时序验证/标准单元库产品, 并计划通过自研及与 EDA 生态圈合作伙伴合作等方式, 逐步打造数字电路设计类全流程解决方案; 在测试仪器和系统方面, 公司通过现有领先的测试仪器 产品与 EDA 软件形成软硬件协同, 向客户提供差异化和更高价值的数据驱动的 EDA 全流程解决方案。 DTCO 生态建设稳步发展,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2年 8月, 公司正式发布 Nano Designer 平台, 标志着概伦电子以 DTCO 理念创新打造应用驱动的 EDA 全流程的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 2022年公司启动了业内首个基于 DTCO 理念的 EDA 生态圈, 邀请产业链上下游 EDA 企业、 IP 产商、存储器公司、 设计公司/IDM、 晶圆代工厂、 封测公司, 以及产学研用协会/ 平台、 大学/研究机构深度联动, 共同打造基于 DTCO 理念的 EDA 生态, 打造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 EDA 供应链; 2023年 3月, 公司牵头建立上海临港新片区 EDA 创新联合体, 加速 DTCO 方法学和生态落地。 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 为布局 EDA 生态提供坚实基础。 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结合, 通过股权投资、 并购整合、 战略合作等多种手段,完成包括数字仿真验证、 逻辑综合、 布局布线、 OPC、 TCAD、 电磁场仿真等数字电路设计、 模拟电路设计、 晶圆制造等 EDA 全版图战略布局。 公司先后完成了对博达微及 Entasys 的收购。 2022年, 公司直接投资了上海伴芯科技。 公司参与设立的济南济晨先后投资了山东启芯、 济南新语、 东方晶源、上海兴橙誉达、 杭州泛利科技、 鸿之微等数家 EDA 产业链相关企业; 公司参与设立的上海兴橙誉达投资了上海思尔芯; 此外, 公司还出资认购广州中科同芯的合伙份额, 该合伙企业将直接投资持有锐立平芯股权。 2023年, 公司仍将加快整合并购和对外战略布局的步伐。 投资建议 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97/5.55/7.49亿元,同比42.5%、40.0%、 34.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3/0.73/0.98亿元, 同比增长 17.1%、38.7%、 35.1%, 对应 EPS 为 0.12/0.17/0.23元。 以 2023年 4月 13日收盘价34.40元计算, 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283.9X/204.6X/151.5X。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 新产品开发及 DTCO 生态建设不及预期; 海外市场风险; 无法找到潜在收购或战略投资标的及实现业务协同的风险。
概伦电子 2023-04-12 35.96 -- -- 36.90 2.61%
36.90 2.61%
详细
事件概况4月 7日概伦电子发布 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9亿元,同比增长 43.68%。实现归母净利润 0.45亿元,同比增长 56.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32亿元,同比增长 38.34%。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利润双双高增营收端,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9亿元,同比增长 43.68%。2022年 Q4营业收入 1.08亿元,同比增长 56.22%。主要系:1)拓展产品线,EDA 软件授权业务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30.38%;2)境外市场平稳增长,同时境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 68.77%;3)通过直销模式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7.24%,各类业务均实现较快增长。 利润端,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45亿元,同比增长 56.92%,2022年Q4归母净利润 0.14亿元,同比增长 6.41%。主要系:1)成本端控制良好,利息收入增长导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247.71%;2)报告期内政府补助收入增加,其他收益同比增长 233.41%。 毛利率端,2022年全年公司毛利率达 86.37%,同比减少 6.08pct,主要系:1)半导体参数测试仪器同比增长 34.75%,导致直接材料增长迅速;2)一站式工程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410.44%,相关的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也随之快速增长。 EDA 授权快速增长,各环节工具持续突破目前,公司在器件建模和电路仿真两大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的关键环节掌握了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 EDA 技术。分具体业务来看,制造类EDA,2022年公司制造类 EDA 实现营收 1.05亿元,同比增长 35%,未来公司计划于 2023年推出面向可制造性设计(DFM)的 EDA 工具,并逐步建立制造类 EDA 全流程,有望持续加速业绩增长。设计类 EDA,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0.78亿元,同比增长 25%。2022年 8月公司推出存储器和模拟/混合信号电路设计 EDA 全流程产品 NanoDesigner; 未来,公司计划通过自研及与 EDA 生态圈合作伙伴合作等方式,在规划与验证/时序验证/标准单元库等点工具的基础上逐步打造数字电路设计类全流程解决方案。测试仪器和系统,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0.61亿元,同比增长 35%。 内外兼修,逐步构筑 EDA 生态一方面,2022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达 50%,同比提升9pct,2022年公司发布了存储和模拟/混合信号的 EDA 全流程的平台产品 NanoDesigner。同时公司 NanoSpice 产品通过三星 5nm 工艺技术认证,公司大客户合作进一步深入。这都标志着公司 DTCO 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是公司技术能力与深厚产业经验的再一次证明。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构造 EDA 生态。我们曾在 EDA 深度中提到过,收并购是 EDA 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22年公司直接投资了上海伴芯科技。参与设立的济南济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先后投资了山东启芯软件、济南新语软件、东方晶源微电子、上海兴橙誉达、杭州泛利、鸿之微科技等数家 EDA产业链相关企业;参与设立的上海兴橙誉达科技,投资了上海思尔芯,截止目前公司共持有思尔芯 13.65%的股份。综合来说,公司布局已经覆盖了包括数字仿真验证、逻辑综合、布局布线、OPC、TCAD、电磁场仿真等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晶圆制造等 EDA 全版图。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分别实现收入 3.9/5.3/7.3亿元,同比增长41%/37%/37%;实现归母净利润 0.5/0.7/0.9亿元,同比增长4.8%/44%/30%,维持“买入”评级。
概伦电子 2022-10-25 35.60 -- -- 37.65 5.76%
37.65 5.76%
详细
器件建模国际领先,全流程工具实现突破公司是SPICE建模技术市场领导者,长达十余年支持成熟和先进节点,包括28nm、14nm、10nm、7nm、5nm和3nm,产品全面性和精度得到业界长期验证和广泛认可。在设计类EDA领域,公司电路仿真验证工具在存储器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多年来支持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进行先进存储芯片开发,并且公司于2022年8月正式发布全流程平台NanoDesigner,面向定制类芯片全流程设计,产品市场空间大幅扩充。 AEDA市场由国际厂商垄断,国产化需求迫切随着先进工艺的复杂程度的提高,设计制造高端芯片的成本和风险急剧上升,用户对EDA工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依赖性也随之增强。 但从全球EDA市场格局看,主要由新思科技、铿腾电子、西门子EDA三家厂商垄断。在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下,业界对EDA工具国产化的急迫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国内IC企业也开始接受或加大采购国产EDA工具。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EDA工具供应商,有望收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92/4.20/5.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4/7339/11627万元,EPS分别为0.10/0.17/0.27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52/36/26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客户推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下滑。
概伦电子 2022-08-26 44.78 -- -- 41.50 -7.32%
41.50 -7.32%
详细
事件概况概伦电子于 8月 22日发布 2022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亿元,同比增长 34.04%;实现归母净利润 0.18亿元,同比增长 38.28%; 扣非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增长 49.14%。 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利润双双高增营收端, 2022H1公司实现营收 1.10亿元,同比增长 34.04%,单二季度营收 0.7亿元,同比增长 29.03%。主要系: 1)产品性能提升,设计类 EDA、制造类 EDA 及半导体测试仪器快速增长; 2) 积极推进战略合作,努力开拓新客户,且加快订单交付; 3) 下游需求高景气叠加国产化加速, EDA 行业快速发展。 利润端, 20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 38.28%;扣非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增长49.14%。主要系: 1)收入增长及利息收入增长所致; 2) 毛利率较高的 EDA 软件授权业务快速增长,实现营收 0.73亿元,同比增长 35%。 展望未来, 在下游需求高景气叠加 EDA 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受益于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及清晰的战略路径,迎来业绩高增。 设计类 EDA 快速增长,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分产品来看, 22H1EDA 软件授权业务实现营收 0.7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 66.73%,其中,设计类 EDA 实现营收 0.35亿元,同比增长 55.01%,占 EDA 软件授权业务的比例达到 48.58%,同比提升 6pct, 这彰显了公司较强的技术实力及深厚的行业经验。 分地区来看, 22H1公司境内收入 0.52亿元,同比增长 115.10%,占总营收的比例达 48.12%, 这主要系: 一方面,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客户经覆盖三星电子、 SK 海力士等头部厂商;另一方面,在 EDA 国产化的浪潮中,国内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综合来看,公司在设计类 EDA 领域快速发展,产品线不断丰富。同时, 积极开拓市场, 国内市场占比同比提升 18pct;并深化产业协同,与东芯半导体、 SK 海力士、三星开展合作助力产品性能提升。 高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持续深入 DTCO 战略从研发投入来看, 22H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达 49.34%,同比提升 11.6pct。 研发人员数量达 189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64.29%,同比提升 7.8pct,且硕博比例达 73%。 从新品发布来看,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 EDA 全流程的平台产品 NanoDesigner, 其提供了存储和模拟/混合信号 IC 设计环境,同时与公司的电路仿真器 NanoSpice 系列引擎集成,为以各类存储器、模拟电路等为代表的定制类芯片设计提供完整的EDA 全流程。 这标志着公司 DTCO 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是公司技术能力与深厚产业经验的再一次证明。 我们认为在国产化浪潮之下,公司作为器件建模及电路仿真点工具具备全球竞争力的 EDA 厂商,有望在加速发展的行业中抢占更多的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 2.9/4.2/6.0亿元,同比增长47%/46%/43% ;实现归母净利润 0.5/0.6/0.9亿元,同比增长64%/38%/32% , 维持“买入”评级。
概伦电子 2022-08-24 43.55 -- -- 47.35 8.73%
47.35 8.73%
详细
事件:8月22日晚概伦电子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为1.10亿元,同比增长34.0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18亿元,同比增长38.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7亿元,同比增长49.14%;基本每股收益0.04元,同比增长33.33%。 产品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按产品划分,2022年上半年公司EDA软件授权业务实现收入727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66.73%;其中设计类EDA软件授权业务实现收入3535万元,同比增长55.01%,占EDA软件授权业务收入比例为48.58%,显示了公司设计类EDA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潜力。按地区划分,公司境内收入为524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8.12%,同比增长115.10%。 DTCO战略深化落地,发布全流程工具2022年8月1日,公司发布全流程设计平台工具NanoDesigner,提供了存储和模拟/混合信号IC设计环境,同时与公司的电路仿真器NanoSpice系列引擎集成,为以各类存储器、平板显示、模拟电路等为代表的定制类芯片设计提供完整的EDA全流程,标志着公司以DTCO理念创新打造应用驱动的EDA全流程的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战略布局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5417万元,同比增长75.22%;研发费用率为49.34%,同比增加11.6pct;研发人员数量为189人,同比增长54.92%,为公司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公司新加坡子公司已于7月设立完成,中国台湾分公司设立事项正在积极办理中,战略布局不断拓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1/4.30/6.2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9.99%/47.90%/44.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0.62/0.92亿元,对应增速54.97%/39.87%/47.79%,EPS分别为0.10/0.14/0.21元/股,3年CAGR为47.41%。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国际形势变动风险,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