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郑薇

天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110003...>>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3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6-30 99.66 -- -- 161.70 61.73%
193.59 94.25%
详细
重组新冠疫苗获批临床 公司近期公告全资子公司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获批临床,根据国内新冠疫苗研发进度看,公司为国内首家进入临床的重组亚单位技术路径新冠疫苗。 临床前研究数据良好,进展位居全球前列 目前国内新冠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正在同步开展,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和DNA疫苗),以及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制成的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病毒抗原的基因装配到细胞中,借这些细胞胞生产蛋白(新冠肺炎疫苗针对S蛋白),后纯化制成疫苗。公司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借助工程化细胞株进行工业化生产,产能高,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可及性。 动物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能诱导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显著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根据WHO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28日,全球已经有17个疫苗在临床阶段,中国机构、公司主导或参与的达到8个,占比近一半。全球来看,牛津大学/阿斯利康的复制缺陷型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中国生物旗下武汉所(Ⅰ/Ⅱ揭盲,并启动阿联酋Ⅲ期临床)、北京所灭活疫苗(Ⅰ/Ⅱ揭盲)、科兴生物(Ⅰ/Ⅱ揭盲,)其余进展较快的包括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Ⅱ期临床揭盲,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批件)等。重组亚单位路径方面,公司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为国内首家获批临床,全球包括公司在内有三个产品进入临床,进展较快的包括Novavax,处于Ⅰ/Ⅱ临床,Clover生物联合GSK、Dynavax的重组亚单位疫苗进入临床Ⅰ期,从全球进度看,公司在重组亚单位路径的进展也位居前列。若该疫苗研发进展顺利,将有利于公司丰富和优化产品管线,彰显公司研发实力,有利于公司产业布局和主营业务的全面发展,增强公司长期盈利能力。 EC诊断试剂、微卡疫苗有望开启公司发展新阶段 公司此前公告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获批,EC作为体内诊断制品用于结核杆菌感染诊断和结核病的临床辅助诊断,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同时与公司研发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母牛分枝杆菌疫苗(结核感染人群用)、成人卡介苗、冻干重组结核疫苗等产品组成公司结核病“诊、防产品矩阵”,构建公司较完整的“结核病监测、诊断、免疫预防”体系,公司在此领域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母牛分枝杆菌疫苗(结合感染人群用)已报产并纳入优先审评,有望在年内获批,根据WHO的数据,我们对微卡疫苗进行市场空间测算,若假设按照1%的渗透率计算,则对应渗透目标人群为350万人,合理假设单人全6针花费2000元,产品上市后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可达70亿元,EC试剂和微卡有望开启公司新的发展阶段。公司持续强化研发2017-2019年研发投入占自主产品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0%、13.35%、19.37%,根据2019年年报,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28项,包含15价肺炎结合疫苗、4价流脑结合等潜力品种,公司管线的持续丰富及进展有望推动公司长期成长。 国内疫苗领军企业,内外兼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2.02、2.67及3.36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0、37、30倍。公司渠道、销售能力强,且不断拓展研发,推动新冠疫苗研发,产品储备丰富,EC、微卡疫苗有望开启公司新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苗研发的不确定性,EC销售不及预期,微卡疫苗获批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HPV销售低于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超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沃森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6-30 54.49 -- -- 71.50 31.22%
95.90 76.00%
详细
公司新冠mRNA疫苗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临床的mRNA新冠疫苗 公司公告作为共同申报方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规格包括0.125ml/支、0.25ml/支、0.5ml/支,此疫苗是中国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mRNA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实现零的突破。 已启动Ⅰ期临床,临床前研究表现良好 根据沃森生物公众号,新冠mRNA疫苗委托树兰(杭州)医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I期临床试验负责机构,6月25日,Ⅰ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在树兰(杭州)医院召开。根据公司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信息,公司mRNA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评价不同剂量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在18~59岁、60岁及以上人群中接种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免疫原性。研究采用低、中、高剂量组三个组别,样本量均为56。 公司mRNA新冠疫苗临床前研究表明,此疫苗不仅可在小鼠和食蟹猴体内诱导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还可诱导保护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食蟹猴攻毒实验表明,本疫苗免疫的动物可耐受高滴度新冠病毒攻击,有效阻止病毒复制和肺病理进展,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 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如火如荼,mRNA作为新技术路径开发潜力大 目前国内新冠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正在同步开展,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和DNA疫苗),以及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制成的疫苗。从技术路径看,各有各的优缺点,mRNA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疫苗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在体内表达出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从而使接种者获得免疫保护,因为它将人体变成自身药物的加工厂,彻底改变了传统疫苗的生产方式,制备产业化优势较为明显。不同路线并行推进研发,从国家角度看,提升了疫苗成功上市的几率。根据WHO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28日,全球已经有17个疫苗在临床阶段,中国机构、公司主导或参与的达到8个,占比近一半。 全球来看,牛津大学/阿斯利康的复制缺陷型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中国生物旗下武汉所(Ⅰ/Ⅱ揭盲,并启动阿联酋Ⅲ期临床)、北京所灭活疫苗(Ⅰ/Ⅱ揭盲)、科兴生物(Ⅰ/Ⅱ揭盲,)其余进展较快的包括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Ⅱ期临床)等。mRNA疫苗方面,进展最快的Moderna/NIAID,已经处于Ⅱ期临床,并期望在7月份启动Ⅲ期临床,其他的还有BioNTech的mRNA疫苗在临床Ⅰ/Ⅱ期,伦敦帝国理工学院、Curevac的RNA疫苗处于Ⅰ期临床。mRNA疫苗以Moderna为代表,其mRNA-1273疫苗的部分受试者显示出产生中和抗体滴度方面优异的表现,但局限于有限样本量,其后续开发需要继续跟踪,作为新兴的疫苗技术,mRNA新冠疫苗的潜力亦值得期待,公司与苏州艾博合作布局mRNA相关疫苗开发,有望提升技术实力,奠定长期技术升级基础。公司除了mRNA路径外,还通过子公司泽润生物布局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获得盖茨基金100万美元项目基金支持此疫苗专项临床前研究。 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5、1.00及1.35元,对应PE分别为83、54及40倍。公司布局mRNA技术开发新冠疫苗等,随着13价肺炎疫苗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强劲增长,同时公司研发的加速推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考虑到行业的高景气度加上公司后续的成长性,我们看好公司后续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苗研发不确定性,公司其他产品研发进度、结果低于预期;13价疫苗等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政策风险;疫苗公共安全事件风险;新冠疫情负面影响超预期。
贝达药业 医药生物 2020-06-24 125.00 -- -- 160.66 28.53%
160.66 28.5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投资引进 PD-1和 CTLA-4项目的议案》的公告。公司与美国 AgenusInc.达成合作, 以自有资金向 Agenus 支付 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同时通过贝达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与 Agenus 签订《股权认购协议》以 2000万美元现金认购 Agenus 增发的股份,贝达药业获得 balstilimab( PD-1抗体) 和 zalifrelimab( CTLA-4抗体)在中国(包括港澳台) 区域单用或联用治疗除膀胱内给药外的所有肿瘤学和非肿瘤学适应症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Balstilimab 和 Zalifrelimab 注册临床数据突出, 公司获得中国独家开发商业化权利Agenus( NASDAQ: AGEN) 专注于开发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创新性抗癌疗法, 产品管线包含抗体、疫苗、佐剂和细胞疗法等。 Agenus 拥有超过 26年肿瘤免疫疗法的开发经验,并与多家国际药企达成股权投资和项目授权的合作。美国生物制药公司 Incyte Corporation 和 GileadSciences, Inc 均为 Agenus 的股东,同时也是 Agenus 重要的合作伙伴。 根据协议条款, 公司将支付 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在达到里程碑事件后向 Agenus 支付合计3000万美元的开发里程碑款,产品上市后根据年销售额达成金额向 Agenus 支付销售里程碑款和销售提成费。贝达投资以 2000万美元现金认购 Agenus 增发的股份,增发后持有 Agenus股份比例为 2.83%。 公司取得在中国区域内(包括港澳台)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除膀胱内给药外的所有适应症的独家开发并商业化 Balstilimab( PD-1抗体)和 Zalifrelimab( CTLA-4抗体)的权利,并独自承担标的抗体在授权区域和适应症范围内的所有开发和商业化工作。 目前 Agenus 正在对 Balstilimab 和 Zalifrelimab 展开Ⅱ期临床试验,计划在 2020年向美国 FDA递交 Balstilimab 单一疗法以及 Balstilimab 和 Zalifrelimab 二者联用在难治性宫颈癌适应症上的上市申请。两款单抗(单药及两药联合)均在难治性宫颈癌的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的期中分析中显示了突出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获得美国 FDA 快速审评的认定。 项目引进夯实大分子管线, 未来有望产生协同作用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和自主研发的方式,不断丰富在研管线和产品组合。 我们认为, 此次Balstilimab 和 Zalifrelimab 的引进拓宽了公司研发管线, 在扎根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基础上, 弥补了公司在大分子创新药领域的短板,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抗肿瘤领域的布局。公司未来有望借助在小分子靶向药领域的优势,结合引进的免疫治疗药物, 探索潜在联合用药研究。 “预期差” +“边际变化” 驱动基本面趋势持续向上我们判断公司在“预期差” +“边际变化”驱动下基本面趋势有望持续向上。 预期差:现有核心品种埃克替尼有望持续超预期( EGFR 靶向药渗透率存翻倍空间+埃克差异化优势);边际变化:公司研发步入收获期, 恩沙替尼有望不久获批, 贝伐珠单抗已报产被受理, 埃克替尼术后辅助治疗、 CM-082、 X-396全球多中心一线、 D-0316有望陆续申报注册,带来多个催化剂。 基于新品申报和获批预期以及一季报超预期, 我们将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由 2.82亿元 /3.53亿 元 /4.48亿元 , 上 调至 3.32亿元 /4.50亿 元/5.56亿 元 , 分 别同 比增 长44.01%/35.36%/23.65%, 对应 P/E 分别为 144/106/8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同类产品的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及药品招标风险
奥美医疗 机械行业 2020-06-23 25.66 30.99 308.84% 37.30 45.36%
37.30 45.36%
详细
医用耗材龙头,连续11年出口冠军 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长期专注于医疗健康事业,主营业务为医用敷料等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际知名医疗器械品牌厂商提供OEM、ODM服务。公司注重医用敷料产业链深度整合,截至目前已形成了贯穿纺纱、织布、脱漂、加工、包装、灭菌、检测等所有生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具备较为突出的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优势。 全球绷带及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平稳增长,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超过200亿美金,增速保持在5%以上。全球市场集中度高,TOP4合计占据约50%市场,龙头3M市占率接近20%。 2019年我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184.4亿元,增速为13.7%。国内市场以国产品牌为主,头部公司市占率较低,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从整体收入体量上来看,奥美医疗属于国内龙头企业,将逐步加强内销,提高国内市占率。 奥美核心竞争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优秀品质+高性价比 公司是国内医用敷料行业领先的生产商和出口商,拥有三大生产基地,4000名员工,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规模化生产程度高,凭借显著的规模优势,公司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拥有完整产业链,且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之一。在企业20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与生产经验,打造了系统的、符合行业特点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形成了从纺纱、织布、脱漂、深加工、包装、灭菌、检测等贯穿所有生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在引进先进成套生产设备的同时,公司不断加大专用设备的自助开发,不断进行设备及工艺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各环节的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与一体化的整合,保持竞争优势。 海外知名品牌,开辟国内新蓝海市场 公司不断推进医用敷料领域的产品创新、工艺升级及产业链深度整合,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产品附加值与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是中国医用敷料行业重要的OEM、ODM生产商和出口商。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公司医用敷料产品连续11年出口第一。 未来可预期医用耗材品类扩充,如水胶体、水凝胶等高级敷料品种布局 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持续扩充现有低值耗材产品系列,提供一站式的产品供应服务。同时以神经手术垫、凡士林纱布等高附加值产品为基础,围绕伤口护理、手术外科等向水凝胶、水胶体等高值耗材延伸,打造多层次产品线。 考虑到今年疫情带来口罩等产品的明显放量,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由原来的4.29亿/5.59亿/7.11亿上调至7.03亿8.03亿/9.08亿,对应EPS为1.11/1.27/1.43元,给予2020年30X估值,对应目标价由原来的30.6元上调至33.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销占比高、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衍生工具价格波动风险等。
恒瑞医药 医药生物 2020-06-23 92.90 -- -- 105.00 13.02%
105.00 13.02%
详细
恒瑞PD-1两大核心适应症获批,首个获批肺癌及食管癌的国产PD-1 恒瑞医药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两大新适应症申请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分别为: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适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线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这是中国首个获批肺癌及食管癌适应症的国产PD-1抑制剂。 两大核心适应症临床数据优异,二线食管癌相比K药覆盖患者群更广 一线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研究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的方案疗效优异。ORR:卡瑞利珠单抗组60.0%,显著高于化疗组的39.1%(P<0.0001);PFS:卡瑞利珠单抗组的mPFS为11.3个月,同样显著高于化疗组的8.3个月。我们基于现有价格测算,公司PD-1一线NSCLC适应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7.7亿元。 二线食管癌领域,研究显示,与化疗相比,卡瑞利珠单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8.3个月对6.2个月,HR=0.71,P=0.001),同时卡瑞利珠单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更高(ORR,20.2%对6.4%)。与同时获批二线食管癌的K药不同的是,卡瑞利珠单抗的覆盖患者群更广。我们基于现有价格测算,公司PD-1二线食管鳞癌适应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9.6亿元。 考虑潜在注射剂集采影响下业绩,未来三年业绩有望翻倍增长 根据5月14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的《国家药监局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审评工作应当在受理后120日内完成。随着今年下半年开始部分注射剂有望通过一致性评价,我们认为部分品种明年有望开始纳入集采。公司仿制药注射剂同时满足“绝对规模大+市占率高+至少2家通过一致性评价”三个条件的品种主要为多西他赛、碘克沙醇、伊利替康等,考虑注射剂潜在集采影响,叠加创新药潜在获批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304.00亿元(+30.54%)、375.68亿元(+23.58%)、480.89亿元(+28.01%),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82亿元(+29.16%)、86.55亿元(+25.77%)、111.16亿元(+28.43%)。 创新药有望迎来高增长期,看好三年业绩翻倍和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2020-2022年业绩有望迎来翻倍增长。2018-2019年多款创新药集中收获,以PD-1为代表的重磅创新药尚处于放量初期阶段,创新药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期。今年三方面催化:1、业绩层面,创新药步入高增长期,部分品种销售有望超预期;2、研发层面,PD-1两大核心适应症刚刚获批,下半年Parp抑制剂有望获批;3、政策层面,年底医保谈判有望纳入PD-1三大核心适应症。仿制药方面,注射剂集采主要影响明年,业绩测算已考虑,风险可控。长期来看,公司研发管线储备众多潜力品种,靶点布局全面,研发进度国内领先,长期业绩有望持续稳定增长。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82亿元(+29.16%)、86.55亿元(+25.77%)、111.16亿元(+28.4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低于预期;同类产品竞争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具有不确定性。
溢多利 医药生物 2020-06-19 16.34 21.02 250.92% 17.53 7.28%
17.53 7.28%
详细
溢多利:专注研发与创新的生物技术隐形冠军! 公司是生物酶制剂和甾体原料药的双料细分行业龙头。公司专注于生物技术研发创新,现已形成围绕生物医药和生物农牧两大应用领域的三大系列产品。公司现有技术研发人员394名,核心技术研发人员从业经验超过17年。同时,公司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建立了多种联合研究机构,形成以自主创新为主,集成创新、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2019年研发投入达到1.12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达到5.5%。目前,公司拥有174项发明专利,11项核心技术,4项专有技术,并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前瞻布局替抗市场,政策落地引领市场高速增长 2020年限抗政策落地,替抗饲料添加剂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未来潜在空间100亿规模。1)2018年公司通过收购世唯科技,战略性布局绿色无抗药物饲料添加剂领域。目前公司在替抗市场形成了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酶制剂、植物提取物+酸化剂三大类替抗产品,其中植物提取物博落回是公司的独家品种。博落回有很好的的替代抗生素效果,此前已经在欧洲有10多年的产品销售经验,公司实现替抗收入近1亿元。2)多年以来,公司在农牧领域已形成了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目前公司的国内替抗产品已进入销售阶段,预计未来将迎来较大的业绩增长。 以研发创新支撑主业发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1)生物酶制剂: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生物酶制剂专业生产企业,是饲用酶制剂行业的龙头,市占率约为20%。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生物酶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随着新产能逐步释放后,将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生产能力,助力巩固公司在生物酶制剂领域的国内龙头地位,进一步抢占酶制剂市场份额。2)甾体原料药:2015年公司通过收购湖南新合新、利华制药,基于自身生物酶技术优势,进入以甾体激素原料药为主的生物医药领域,目前已经成为该领域内的领先企业。未来依托公司在甾体激素关键中间体成本、技术优势,有望逐步往下游延伸。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4.98/29.61/34.82亿元,同增21.99%/18.52%/17.58%,归母净利润2.04/2.99/3.80亿元,同增60.21%/46.19%/27.32%,EPS分别为0.45/0.66/0.83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9/20/16倍。鉴于公司在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给予公司21年33倍PE,对应21年目标市值100亿元,目标价2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资风险;下游养殖行业疫病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沃森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6-17 52.40 -- -- 68.18 30.11%
95.90 83.02%
详细
二价HPV疫苗报产受理,公司HPV疫苗研发再进一步公司公告子公司上海泽润全资子公司玉溪泽润重组人乳头瘤病毒双价(16/18型)疫苗(酵母)新药生产申请获得受理,包括西林瓶和预灌封两个剂型,标志着公司二价HPV疫苗正式进入注册审评审评程序,根据审评时长,我们估计有望明年年底获批,成为国内第二家二价HPV疫苗上市品种,公司将迎来又一大品种。 公司2价HPV疫苗销售峰值有望超过20亿元全球已上市销售的HPV疫苗包括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GSK)的二价HPV疫苗、美国默沙东公司的四价HPV疫苗和九价HPV疫苗以及我国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二价HPV疫苗。根据GSK和默沙东两家公司的年报,2019年HPV系列疫苗全球销售额合计超过37亿美元,为全球第二大畅销系列疫苗。 根据临床方案,我们预计公司2价HPV先获批9-30岁,我们简化假设,静态情景分析(不考虑人群年龄推动),仅考虑9-30岁人群,定价上我们假设为329元/剂,和万泰持平,若保守估计沃森9- 14、15-26、17-30各年龄段稳态渗透率分别为2%/0.5%/0.5%,故在不考虑海外市场的情况下,沃森二价有望实现峰值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若考虑海外市场,则销售峰值或进一步突破20亿元,为公司贡献显著的营收增量。2015年9月公司公告上海泽润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了承诺向国际大宗采购供货的协议,就上海泽润对全球低收入国家供应双价HPV疫苗达成了共识,其中协议中上海泽润承诺向联合国资助的多个低收入国家低价供应充足的HPV疫苗,供应时间至少为60个月,公司的二价HPV疫苗未来有望走出国门,造福全球,也为公司国际化业务奠定坚实基础重磅1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达100万支,合作mRNA疫苗加速研发公司重磅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截止6月第一周批签发总计达到近100万支,其中6月首周批签发28.3万支,呈现加速放量趋势,我们预计公司13价肺炎疫苗销售峰值(不考虑海外)有望超过65亿元,奠定公司3-5年高成长基调。公司与艾博生物共同促进基于mRNA的带状疱疹疫苗及新冠疫苗产品研发及商业化有利于公司建立mRNA疫苗技术平台,有利于公司新疫苗品种的研发,促进公司管线扩充,是公司研发加速的重要信号,公司研发布局有望加速推进,支持公司长期的创新发展。重磅13价肺炎疫苗有望开启公司新的发展阶段,HPV疫苗系列、流脑系列未来销售潜力大,亦值得期待,而随着公司加速布局新技术平台和新品种,也为长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5、1.00及1.35元,对应PE分别为80、52及38倍。随着13价肺炎疫苗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强劲增长,同时公司研发的加速推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考虑到行业的高景气度加上公司后续的成长性,我们看好公司后续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二价HPV审评审评进展低于预期,mRNA相关疫苗研发进度及结果低于预期,公司其他产品研发进度、结果低于预期;13价疫苗等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政策风险;疫苗公共安全事件风险;新冠疫情负面影响超预期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0-06-16 283.00 295.74 24.07% 356.26 25.89%
358.98 26.85%
详细
全球化体系推高远期市值空间上限,远期可看万亿空间 本文通过全球对比,界定目前所处历史阶段、行业增长预判,迈瑞市占率和净利率角度进行判断,合理测算迈瑞未来空间,回答了市场对于迈瑞空间的疑问。我们预计未来1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约为10%的复合增长,迈瑞作为龙头,以成熟产品为参照,预计可在未来中国市场占有20-30%市场份额,合理市值空间可看万亿(基于的假设见正文)。迈瑞虽为龙头,然而全球市占率约为3%,中国约为9%,仍然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同时目前产品只涉及三大品类,未来具有拓展产品线的可能性和预期。 与“前有劲敌”跨国巨头相比,中小型医疗器械可享受多种红利 工程师红利、需求捕捉和响应能力、流程灵活性等是与跨国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最显而易见的结果是产品商业化周期缩短。文中以生化分析仪为例,迈瑞用20年时间完成了海外巨头40年的产品迭代历史,侧面印证了我们产品的推陈出新的效率,而在未来,这种优势将持续发挥。 与“后有追兵”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国内企业相比,具有管理水平的积累优势 与第三世界国家相比,中国具有完整的工业基础和供应链的支持,可以承接技术高端的产业,而在第三世界国家暂未看到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和企业。 与国内其他器械公司相比,迈瑞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领先,依靠强大的研发和产品集群体系,效益和效率兼具,成长稳定。我们文中类比了IBM和丹纳赫的管理体系,可以预判未来迈瑞的管理能力在公司竞争力上逐步显化。 医疗器械独特的投资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稳定+研发效率高+系统化优势 医疗器械本身具有独特的属性,稳定的生命周期、多重护城河、无法跨越的Knowhow积累阶段,使得器械的投资更优,全球来看,器械都享受相对药品较高的估值溢价,均是本身属性的独特溢价。 迈瑞自身独有优势,技术领先+全球化+收并购优势+精益化生产 迈瑞自2015年后各业务线推出高端产品,如监护N系列,超声RE系列,检验血球流水线CAL8000,高速发光仪6000I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军占据全市场约71%的三级医院高端市场,扩大其可及市场。 全球化和收并购也是器械成长为巨头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本地化管理,海外业务增速加快。两笔海外业务收购的成功,也为公司未来的海外并购之旅打下扎实基础。 近年来开始改革精益化管理,从管理理念、制造、供应链等等全方位变革,进一步打造除研发、销售之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研发MPI、丰田TPS等管理工具对于公司的重要意义及阶段性的结果。 我们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为59.2亿、71.2亿、86.3亿,同比增长26.55%、20.28%、21.18%,对应EPS为4.87、5.86、7.10元/股。我们给予2020年迈瑞65X估值,目标价上调至316.5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系统性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海外业务的不确定性风险、新产品风险、万亿市值的预估是基于一定假设前提等。
天士力 医药生物 2020-06-16 14.71 -- -- 19.44 32.15%
19.97 35.76%
详细
商业板块剥离,轻装上阵,有望显著改善公司经营质量公司公告重庆医药以14.89亿元收购天士力子公司天士营销99.9448%的股权,通过商业业务资产出售,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医药工业,提升经营质量和资金利用效率。由于公司商业毛利较低,整体对公司利润影响相对有限,交易成功后参考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仅从10亿下降至9亿元。而商业剥离后公司财务及运营质量出现显著改善,2019年天士力总应收账款84.3亿元,其中天士营销应收账款达到58.7亿元,占据主要部分,通过商业部分天士营销的剥离,公司的现金流、运营质量、资产负债率等将显著改善。 启动子公司天士力生物的科创板的上市,有望推动生物创新药板块发展公司公告了分拆所属子公司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的预案。其2018年增资扩股估值为18.95亿美元(约133亿人民币,按照汇率1:7),天士力母公司直接间接合计持股92.37%,独立上市后将有望促进公司生物制药板块的发展。天士力生物核心品种普佑克成功纳入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有望显著提升可及性和渗透率。普佑克脑梗适应症III期临床目前已完成临床入组,年内有望进行新药申报。同时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也显示具有最大患病人数的脑梗人群2018年在0-4.5小时时间窗患者救治比例仅为14%,有近60%患者救治时间窗在4.5-6小时。根据公司2019年年报,普佑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适应症Ⅲ期临床(包括0-4.5h、4.5-6h两个时间窗)和急性肺栓塞Ⅱ期临床完成入组,若试验成功获批,4.5-6小时普佑克竞争优势将显著体现,同时脑梗适应症临床顺利推进,也有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轻装上阵有望促进发展,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69、0.78及0.88元,对应PE为21、18、16倍。公司剥离商业板块有望显著提升公司报表和经营质量,同时推动子公司天士力生物科创上市有望推动公司生物创新药板块加速发展,公司持续深入布局大生物制药创新平台的战略发展,公司“四位一体”成果不断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丹滴销售和适应症拓展低于预期,普佑克营销进展、适应症拓展进度低于预期;“四位一体”布局相关项目进展低于预期,天士力生物分拆科创板上市低于预期
华熙生物 2020-06-15 124.68 -- -- 158.38 26.70%
161.73 29.72%
详细
1. 事件6月 5日,公司与东营佛思特管理人及东辰集团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约定以2.9亿元收购佛思特100%股权,2019年度佛思特未经审计的营收为6864万元,净利润为-699万元,收购 PS 约 4.22倍。 2. 点评2.1. 佛思特 简介佛思特为母公司东辰集团的生物医药板块经营主体,主营玻尿酸的生产和销售,以食品级为主,化妆品级为辅,目前玻尿酸产能 100吨/年,建有国内领先的玻尿酸系列产品生产装置。母公司因经营不善申请破产重组,佛思特目前处于持续生产经营状态,市场和客户相对稳定。 2.2. 本次收购点评本次对佛思特公司的收购,将提升华熙玻尿酸整体产能、丰富原料销售区域,实现公司玻尿酸的产业协同,提高公司市占率和综合竞争力。根据研究机构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8年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中,华熙生物、焦点生物、阜丰生物、东辰生物市占率位列前四名,分别为 36%/12%/10%/8%,收购佛思特 100%股权后,按照 2018年华熙生物和东辰生物的市占率之和计算,华熙生物在全球玻尿酸市场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 44%。 3.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透明质酸龙头,建立了从原料到功能性护肤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未来随着产能增加和营销跟进,功能性护肤品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维持 2020-22年业绩预测 7.3/10.2/14.3亿元,持续推荐。 风险 提示 :宏观经济下滑,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消费需求下降。
健康元 医药生物 2020-06-10 13.48 17.70 68.89% 16.34 21.22%
21.63 60.46%
详细
艾普拉唑系列、促性激素类药物引领化学制剂增长公司创始于 1992年,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现已成为药品和保健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集团公司。公司化学制剂板块中艾普拉唑系列、促性激素中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增速亮眼,有望引领化学制剂板块持续稳健增长。公司艾普拉唑肠溶片是国家 1.1类新药,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注射用艾普拉唑钠 2018年以原化药 2类上市。艾普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比第一代产品拥有诸多优点。 2019年公司肠溶片收入 8.68亿元,同比+51%,注射液收入 1.06亿元,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促性激素类药物板块中醋酸亮丙瑞林微球(1个月)2019年销售额 9.26亿元,同比+22%,预计后续仍能维持较高增速。 3个月的长效制剂已于 2019年 3月获批临床试验。 国内 深度 布局吸入制剂,近年有望逐渐开花结果《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并代表了中国最大的疾病负担。我国 40岁及以上人群 COPD患病率为 13.6%,总患病人数近 1亿。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 4.2%,成人患者总数达 4570万。研究同时表明,我国 20岁及以上哮喘患者中有71.2%从未被医生诊断,只有 5.6%接受了基本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平喘类药物渗透率有很大提升空间。吸入制剂研发高壁垒,药物粒径、吸入装置均对药效有较大影响,相比全身给药,吸入制剂可在呼吸道达到较高浓度,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小。公司深入布局吸入呼吸制剂,已有 2个产品兑现,后续多个产品处于上市审批中,包括重磅品种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预计公司销售峰值近 15亿元),今年开始有望逐渐开花结果,成为呼吸制剂领域的龙头企业。 重点布局四大研发平台, 研发管线丰富, 公司未来发展可期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19年研发费用占比 7.6%,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于中上游。除吸入制剂外,公司还重点布局单抗、脂微球以及缓释微球平台。单抗子公司成立于 2010年,产品中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rhCG)正在进行生产现场核查准备工作,多个品种处于临床阶段:重组人源化抗人 IL-6R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已完成 I 期临床,处于 III 期临床实验中;HER2单抗处于 Ib 期临床,入组已完成;PD1单抗也处于 Ib 期临床,目前已启动四个临床中心;多个产品处于临床前或申报临床阶段;微球平台中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1个月)2019年销售额 9.26亿元,3个月长效剂型已获批临床,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正在临床申报中。脂微乳平台中ω-3鱼油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正在申报上市,有望今年底到明年初成为首仿上市,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看好公司呼吸制剂发展,给予目标价 18.9元,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吸入制剂发展潜力,公司的主业有望保持稳健的增长,研发管线持续推进,预计公司 2020-2022年 EPS 分别为 0.56、0.66及 0.80元,我们综合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给予 2020年合理估值 368亿元,对应目标股价 18.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 提示 :呼吸制剂研发进展及销售低于预期,艾普拉唑等化学制剂增长低于预期,已有产品具有集采降价的风险,单抗等创新研发管线进度低于预期,中药业务下滑超预期,原料药价格回落导致业绩下滑。
金城医药 医药生物 2020-06-01 22.99 37.23 215.24% 35.01 52.28%
42.43 84.56%
详细
编者按:我们天风中小市值团队于本年初发布了行业深度研究《寻找A股中的“隐形冠军”系列》报告,并开始对各行业隐形冠军标的进行深度挖掘。本报告为公司深度《隐形冠军系列》的第二_篇,我们联合了医药团队共同为您解读金城医药。 金城医药:双料龙头和它的“集团作战”隐形冠军成长策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头孢类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全球谷胱甘肽原料药市场的绝对龙头,走的是典型的集团作战式的隐形冠军成长路径,在各业务板块中都有冠军或准冠军品种。我们从3个问题来分析公司核心竞争力:1、限抗背景下为何是公司头孢业务至今 立于不败之地?头孢类抗生素预计总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2011年至今,多项调控政策使头孢市场产能出清,公司从三方面抓住了这- -成为行业龙头的机会: 1)成为头孢侧链中间体龙头后,打造了完整的头孢产业链。头孢制剂的核心竞争在侧链中间体,公司市占率达60%以上后向下延伸,现已形成国内头孢制剂全产业链布局; 2)制剂产品聚焦高品质的头孢注射剂研发。公司现有头孢制剂批文40余个,覆盖市场主流品种,营收增长快。2020年注射剂再评价政策出台对公司是利好; 3)致力突破抗生素行业痛点,持续挖掘新品种。 2、 国内仅两张的稀有资质就能使公司谷胱甘肽龙头地位稳固?谷胱甘肽是人体内源性物质,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天然活性肽,目前在国内外医药、食品,等行业已有较多应用,近来在动植物领域的商业用途也不断被开发。谷胱甘肽对应的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谷胱甘肽原料药行业进入门槛高,主要有规模化工艺程序复杂、认证GMP需要时间、菌种需不断更新三大难点。公司拥有年产200吨的产能,并有新增产能在建,是全球谷胱甘肽原料药市场的绝对龙头。公司在谷胱甘肽原料药的基础上,在保健品、生物肥和饲料等应用方面也有探索,未来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点。 3、医药新政持续引发产业洗牌, 公司能打新品储备几何?原料药和新药将成为竞争关键:公司旗下金城泰尔主打特色专科药: 1) 硝呋太尔&匹多莫德,各占1/4公立渠道份额; 2)普罗雌烯,公司拥有国内最全批文,2020年全部中标,预计有望快速增长; 3)富马酸比索洛尔、泊沙康唑是下游需求快速上升的新品种; 4)卡贝缩宫素,因品种间替代有望打开十亿级市场:公司近年来也在通过设立投资平台对外投资潜力新产品,包括参股东方略研发全球首个用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VGX-3100;合资设立海宝露,推出防蓝光滴眼液等。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公司自19年起停止化工贸易业务,我们下调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1.54/39.05/50.15亿元( 20-21年前值为3656/42.21亿元),净利润4.38/5. 86/7.88亿元( 20-21年前值为5.81/6.47亿元),对应EPS 1.11/1.49/2.01元。我们看好金城医药高品质头孢注射剂连续过审并中标、以谷胱甘肽为主的生物特色原料药应用市场不断扩大、特色专科药及对外投资新药潜力品种持续储备,给予2020年35倍PE,目标价38.8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商誉减值/药品研发风险
富祥药业 医药生物 2020-05-29 17.31 -- -- 22.23 28.42%
22.48 29.87%
详细
上半年业绩预增90%-110%,超市场预期 公司公告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在2.17-2.40亿元,同比上涨90%-110%,业绩表现超市场预期。若以中值计算,Q2业绩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37.91%。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需求稳定增长,预计新冠疫情下,对公司高端抗生素产品需求明显提升,公司订单趋势良好,业绩高增长态势有望贯穿全年。 订单饱满,全球疫情持续发展或推动公司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 公司是全球高端抗生素(巴坦、培南类)全球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新冠推动了终端对于高端抗生素的需求。新冠肺炎患者很容易出现合并细菌性感染,尤其是院内的交叉感染;目前对于肺炎治疗,大部分重症患者要用到抗生素,而且是高端抗生素,主要是复方抗生素和培南类,带动了巴坦类和培南类中间体和原料药的需求增长,公司良好的订单储备推动了上半年业绩高增长,也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公司代表性品种培南类产品(4AA等)的下游制剂市场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各类培南中间体市场供货较紧张,未来存在进一步价格提升的较强预期,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4-AA产品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定增计划启动,纵向扩下游、横向扩品类 公司推出10.64亿元定增项目拓下游、扩品类: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含)10.64亿元,用于1、高效培南类抗生素建设项目、2、年产616吨那韦中间体项目(1.14亿元),发行价格为20.75元,通过实施项目,公司将加快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完善从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生产垂直一体化的战略。而通过那韦类中间体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在现有巴坦、培南产业等抗生素产业链布局的基础上,实现病毒类中间体的品类扩张,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无菌产品生产能力有望年中达成,公司产品高标准有望受益于注射剂一致性评价 推动体系升级和一体化。除了募投项目以外,公司相关的酶抑制剂无菌粉及混粉项目在2020年中能达到生产条件,标志着产品体系的升级,是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无菌原料药相较公司现有产品附加值更高,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重点着眼于规范市场的开拓,积极拓展辉瑞、默克公司等规范市场大客户,公司无菌产品的落地有望打开进入美国医药巨头供应链体系的大门,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延伸制剂领域,不断拓展产业链盈利空间,在海外外包转移和国内集采的背景下公司上下游(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明显。 5月1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相关文件,标志着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正式启动,公司药品质量标准高,他唑巴坦原料药、舒巴坦产品、哌拉西林原料药以“零缺陷”的结论通过了FDA认证现场检查;公司舒巴坦酸和舒巴坦钠通过日本PMDA的GMP符合性调查(即日本PMDA认证),使用公司他唑巴坦原料药的制剂产品已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市场获准上市销售。在一致性评价及药品关联审评审批政策背景下,客户倾向于一开始即选择高标准原料药进行申报,公司相关产品的竞争力有望持续凸显。 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88、1.13及1.46元,对应PE分别为18、14及11倍。公司开启定增拓培南下游、扩品类,积极拓展制剂领域,为未来贡献增量并提升估值。公司深耕高端抗生素领域,不断拓展全球医药巨头合作机会,4AA等产品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推动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定增进展低于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预期;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销量及价格表现低于预期;环保事故风险;人民币升值汇率风险,新冠疫情对产品销售拉动效果低于预期。
奥赛康 医药生物 2020-05-12 18.88 24.64 138.53% 20.47 7.12%
21.91 16.05%
详细
公司为国内PPI注射剂龙头企业,2018年借壳上市 奥赛康为国产质子泵抑制剂(PPIs)注射剂龙头企业,PPIs产品线涵盖国内已上市的六个PPIs中的五个,核心聚焦消化道溃疡、肿瘤、耐药菌传染、糖尿病四大治疗领域。公司董事长具有深厚的医药产业背景,创立了江苏省最早的民营新药研发机构南京海光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导研发上市了中国第一支国产PPI注射剂。公司于2018年底借壳上市,2019年实现营收45.19亿元,同比增长14.92%;归母净利润7.81亿元,同比增长16.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18.78%。 现有业务PPI注射剂为核心,多品种抢占一致性评价先机 公司聚焦消化道溃疡、肿瘤、耐药菌感染、糖尿病四大治疗领域。其中PPI注射剂为核心,产品线涵盖国内已上市的六个PPIs中的五个,多为首家或首批上市。公司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方面走在前列,不仅申报数国内居前,而且各品种申报进度普遍处于领先地位,上市的5个PPI注射剂已全部递交一致性评价申请,其中3个为国内首家申报,2个为国内第二家申报,部分品种市占率不高,未来有望率先过评并通过集采中标带来业绩的显著增长。在肿瘤领域,公司奈达铂为首家申报一致性评价,右雷佐生为国内独家品种保持稳健增长。糖尿病领域,奥心怡为沙格列汀首仿,也是DPP-4抑制剂类药物的国内首个仿制药。 肿瘤药三代EGFR抑制剂静待花开,后续有望构建创新药产品梯队 公司视创新为发展之源,历经多年发展研发底蕴深厚,创新能力突出。公司研发定位于临床亟需、国内首仿、创仿结合。目前在研管线产品丰富,近40个品种进入上市申请或临床试验阶段。在肿瘤领域,靶向作用于T790M的三代EGFR抑制剂1类创新药ASK120067有望于今年底前后完成二期临床研究有条件报产,我们测算该品种潜在销售峰值有望达到22亿元。在消化类领域,公司布局了右雷贝拉唑和左旋泮托拉唑等新一代手性药物,未来将与现有PPI注射剂形成有效互补。在耐药菌感染治疗领域,公司布局了泊沙康唑、多粘菌素E等抗菌药,两者均已纳入优先审评阶段,泊沙康唑注射液有望于今年国内首家上市。除了自主研发,公司还积极谋求品种引进。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研发实力未来有望成功构建创新药产品梯队。 创新+高端首仿多点开花,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作为国内PPI注射剂龙头企业,现有业务增长稳健,PPI注射剂形成“产品梯队+一致性申报领先+差异化手性PPI”,未来有望在注射剂集采中占据优势。在研管线多款重磅“创新药+高端首仿”系列品种差异化布局,有望凭借“自主研发+品种引进”等方式成功转型。公司今年看点在于三代EGFR抑制剂有望年底前后完成二期临床有条件报产,多款重磅高端仿制药有望独家率先获批上市,作为重要催化剂。长期来看,公司后续创新品种积极布局未来有望形成创新药产品梯队。我们认为公司是兼具长期逻辑和短期催化的优质公司。仅考虑现有产品,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0亿元(yoy+12.68%)、10.43亿元(yoy+18.47%)、12.03亿元(yoy+15.39%),对应PE分别为20、17、14倍。通过分部估值,我们保守估计公司2020年合理目标市值237亿元,对应目标价25.59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药审进度慢于预期;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注射剂集采降价风险。
安科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5-11 12.59 -- -- 16.54 31.37%
22.44 78.24%
详细
2020年一季度业绩增长22.68%,期间费用管控能力优秀 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营收3.15亿元,同比-9.21%;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22.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13.00%。报告期内,公司加强成本及费用的控制,基因工程药物、多肽原料药等产品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医DNA检测服务业务、中成药等产品的市场推广,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目前相关业务正逐步恢复正常。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57亿元,大幅增长507.27%,主要系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长、支付的期间费用下降及上年同期支付杨林借款金额较大等所致。 一季度公司毛利率79.72%,同比+0.42pp,净利率25.93%,同比+7.60pp。公司费用管控能力优秀:期间费用率为44.55%,同比-4.96pp。其中,销售费用率37.60%,同比-4.05pp,管理费用率7.84%,同比+0.27pp,财务费用率-0.89%,同比-1.17pp。 2019年主要产品收入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导致归母净利润下滑 2019年公司收入17.13亿元,同比+17.17%,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52.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61.16%。2019年,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德美联、苏豪逸明受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公司依据会计准则计提商誉减值和无形资产减值金额合计19,896.44万元,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 2019年公司分板块收入稳步提升:公司生物制品收入8.61亿元(+12.60%),营收占比为50.29%,毛利率提升0.12pp至88.37%;中成药收入4.90亿元(+11.75%),营收占比为28.62%,毛利率下降0.02pp至86.18%;化学合成药收入1.27亿元(+16.22%),毛利率提升2.89pp至28.14%;原料药收入0.78亿元(+14.23%),毛利率提升4.42pp至64.68%;技术服务收入1.32亿元(+130.62%),毛利率下降24.39pp至42.25%。 研发项目顺利推进,新建生长激素和多肽药物生产线即将报产 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0亿元,同比增长37.53%。公司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水针)获批上市,有望和公司粉针剂型相互配合,进一步丰富公司主营产品线。公司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临床试验研究已完成临床研究,待申报生产,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克隆抗体、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正在开展第Ⅲ期临床试验,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第Ⅰ期临床试验均按照计划推进。同时,公司建设的“肿瘤精准治疗技术及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发改委批准建设,该中心作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衔接的重要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为公司后续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公司在北区建设年产2000万支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线和两条多肽制剂药物生产线,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经完成生产线净化厂房和工艺管线的建设、以及全部生产设备、配套设施的安装,有序推进了设备联动调试和验证工作,正在准备申报生产,有望全为公司水针的推广和新剂型提供充足的生产能力。公司北区抗体及蛋白质药物生产基地扎实推进基建工作,截至2020年4月,相关建筑物已经封顶。该项目基地投产后,在一定时间段内将满足公司对基因工程药物在研发、生产上的需求。 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依据会计准则计提商誉减值和无形资产减值,导致公司2019年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考虑到公司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获批上市放量,以及后续长效生长激素的上市,预计利润端会有较大改善。一季度新冠疫情的影响,将公司2020-2021年净利润由之前预测的4.63/5.91亿元下调为4.15、5.06亿元,新增2022年净利润6.36亿元,对应PE为37、30、24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低于预期、在研项目进展低于预期,新生产线建设低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3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