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杨甫

财富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711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安井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8-10 166.90 -- -- 193.50 15.94%
206.89 23.9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94亿元/3.48亿元/3.04亿元,分别同比+36.49%/+33.83%/+31.18%。 收入延续高增,菜肴制品表现亮眼。2021H1实现营业收入38.94亿元,同比增长36.49%,Q2单季度实现营收20.10亿元,同比增长27.70%。分产品来看,H1面米制品/肉制品/鱼糜制品/菜肴制品分别实现收入9.26/9.69/14.99/4.87亿元,同比+24.29%/+31.75%/+31.64%/+110.29%,Q2单季度分别实现收入4.88/4.89/7.60/2.63亿元,同比+19.17%/+23.33%/+18.36%/+109.69%。爆款锁鲜装增速高于整体收入增速,蛋饺、千叶豆腐等其他大单品稳健增长;菜肴制品实现翻倍式增长主因子品牌“冻品先生”产品推广力度加大及虾滑系列产品放量。分渠道来看,H1经销商/商超/特通/电商渠道营收分别同比+42.46%/-1.43%/+62.31%/+151.91%,上半年经销渠道继续加大招商力度,21H1末经销商数量为1223家,较20年末净增190家(同比+18.39%),直营商超渠道销售同比下滑主要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线上渠道分流、C端需求偏疲软的影响,Q2单季度商超渠道销售同比下滑32.20%。 渠道结构变化对业绩造成拖累,Q2利润略低于预期。21H1毛利率下滑4.47pct至24.06%,还原运输费用会计科目调整影响后,H1毛利率26.2%,同比小幅下滑2-3pct,主要原因为:一是商超渠道Q2下滑明显,商超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降低;二是菜肴制品今年以代工为主,毛利率水平偏低。费用投放方面,虽销售人员数量增加、去年同期疫情期间减税降费红利消退,2021H1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2pct至9.12%,主要系会计政策变化及规模效应下费用投放效率提升影响;21H1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1%/0.98%/-0.05%,同比-1.49%/-0.18%/-0.26%,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系上半年贷款利息减少、利息收入增加所致。2021H1净利率8.94%,同比下滑0.18pct;其中Q2单季度由于商超渠道销售拖累明显净利率同比下滑2.27pct,Q2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1.16%,略低于预期。 长期成长空间宽广,产品、渠道优势突出,增长动能仍足。产品力方面,公司产品创新能力突出,新品/爆品运作经验丰富、运作模式成熟。安井紧抓预制菜行业高速发展窗口期,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下半年预制菜肴新品上市预计将有力推动收入增长,未来“冻品先生”自产能力成熟后,有望进一步贡献盈利,公司也将逐步完成第三成长曲线的打造。渠道方面,公司坚持“BC兼顾、全渠发力”的渠道策略,继续开发维护餐饮端客户,巩固B端渠道优势,未来随着疫情影响渐退,B端需求边际改善;C端商超渠道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4月处于压力峰值,6月企稳,7月已基本恢复正常,未来商超拖累减小且有望带来毛利率水平提升;公司积极拥抱生鲜平台、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增强渠道网络韧性并促进渠道潜能的释放。产能方面,今年下半年四川、河南工厂等前期募投项目将陆续投产,此外今年5月公司公布定增预案,拟募资57.4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建。产能扩张将缓解产销矛盾,进一步强化公司供应链能力、提高供应链效率,助力公司的全国化扩张。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1.2/112.8/137.9亿元,同比+31.0%/+23.7%/+2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0.2/13.1亿元,同比+32.2%/+28.2%/+28.3%;EPS分别为3.26/4.19/5.37元/股。考虑到公司稳固的速冻龙头地位以及未来高成长性,给予公司22年45-50倍PE,对应股价合理区间为189-210元,给予 “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扩建不及预期风险;恶性通胀风险。
稳健医疗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8-03 97.30 63.74 90.90% 99.13 1.88%
99.13 1.8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0.29-40.87亿元,同比下降2.2%-3.6%,与2019年相比增长91.4%-94.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39-7.76亿元,同比下降24.8%-28.4%,与2019年相比增长221.4%-237.5%。上半年业绩同比去年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相比2019年有较大增幅。 下高基数影响下Q2。同比下滑。分季度来看,公司Q1实现营业收入22.69亿元,同比增长53%,Q2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7.60-18.18亿元,同比下降32.59%-34.74%;Q1实现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增长50.31%,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8-2.95亿元,同比减少58.74%-63.92%,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医疗业务:防疫物资需求趋稳,价格回归常态化。医疗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17%,但较2019年同期上升2.5倍左右。鉴于2020年收入从第二季度开始增幅快速扩大,我们估计2021Q2医疗业务营收同比降幅较Q1扩大。降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是:1)去年同期处于疫情初期,全球防疫物资供不应求,量价齐升,导致去年同期业绩大幅增长产生高基数。今年以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疫物资供给充足,销售价格回归常态化,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2)受全球疫情影响,货物运输速度减慢,全球运力紧张,供小于求推动运费上涨,在成本增加的同时运输效率降低导致部分境外订单交付推迟,拉低了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 日用消费品业务:景气度回升,加速渠道布局。日用消费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0%-22%,较2019年同期上涨33%-35%。主要原因是:1)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消费需求恢复,景气度回升;2)公司加快全棉时代品牌线上和线下销售网络的协同布局,线下方面,继续推进加盟店的建立,线下门店总量稳步提升,线上方面,在天猫、京东等的传统电商布局的基础上加速社交电商等新零售平台的布局,同时公司还自有品牌的小程序、自有官方平台、APP端,有效提高客户粘性;在产品方面建立新品及爆品册罗,带来销售业绩较快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104.91/123.31/148.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7/31.43/38.89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55%/10.78%/23.73%,EPS分别为6.65/7.37/9.12元/股,目前价格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3.32x/12.02x/9.71x。公司通过疫情期间的大幅扩张,加上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品牌知名度有所提升。我们预计在近几年防疫物资将趋于常态化,公司医疗业务营收虽短期基于高基数影响有所下滑,但长期来看具有较大成长性,叠加日用消费品业务方面品牌力的提升、线上渠道的加速布局,看好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给予公司14-17倍PE估值,合理价格区间为93.10—113.05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海外疫情反复,国际运费波动。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8-03 1664.00 -- -- 1802.88 8.35%
1949.95 17.1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净利润/归母净利润507.22亿元/490.87亿元/262.07亿元/246.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5%/ 11.68%/9.52%/9.08%。 2021H1茅台酒收入同比增长9.39%,直营占比继续提升。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0.87亿元,同比+11.68%,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8.16亿元,同比+11.61%。分产品来看,2021H1茅台酒实现销售收入429.49亿元,同比+9.39%,Q2单季度茅台酒收入183.57亿元,同比+7.74%;系列酒上半年实现收入60.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32%,Q2单季度同比+37.71%,展现出极强的增长势能。分渠道来看,2021H1直销渠道实现收入95.04亿元,占酒类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9.39%,同比提升7.66pct,较2021Q1环比继续提升1.85pct。上半年茅台直营占比持续提升,叠加Q2茅台非标酒发货进度加快、Q1非标酒提价效应开始显现,我们预计茅台酒吨价提升6%左右,是上半年茅台酒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H1末合同负债余额92.44亿元,较Q1末增加39.03亿元,显示Q2回款积极。 业绩符合预期,Q2税金及附加扰动基本消除。2021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46.54亿元,同比+9.08%,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7.00亿元,同比+12.54%,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021H1销售费用率2.55%,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Q2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73pct至3.20%,主因系列酒促销费用增加;H1管理费用率6.87%,同比提升0.36pct,主因薪酬费用、商标使用许可使用费等增加;研发费用率0.05%,同比基本持平;财务费用率-0.72%,同比降低0.56pct。2021一季度由于去年同期低基数、生产销售节奏变化,税金及同比大幅增长56.4%,对Q1业绩形成较大的拖累,Q2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扰动基本消除,同比-0.89%,税金及附加率(13.81%)维持在正常水平,Q2净利率(以营业总收入作为分母计算)同比提升0.98pct 至50.47%,盈利能力依然稳健。 白酒龙头行稳致远,茅台酒+系列酒双轮驱动,长期成长性与确定性强。近期渠道反馈散瓶茅台批价上涨至3000元/瓶以上,渠道库存极低,反映茅台酒需求持续旺盛。经销商打款积极性仍高,全年收入同增10.5%的目标完成难度小。茅台酒方面,当前市场形成了茅台酒销量增速不高、年内直接提价概率低的预期,我们预计短期内间接提价或为茅台酒利润的主要贡献力量。茅台酒传统经销配额不增、直营占比持续提升,Q1茅台非标酒提价落地、Q2非标酒发货节奏加快,均持续验证吨价提升逻辑。系列酒方面,今年以来系列酒增速表现亮眼,Q2公司加大系列酒促销费用投放,在“酱酒热”浪潮推动下以及茅台酒极强品牌影响力的带动下,系列酒开始加速释放增长动能。十四五规划系列酒产能提升至5.6万吨,较2020年2.49万吨提升约125%,结合产品提价与结构升级的潜力来看,未来系列酒量价齐升空间充足,有望进一步增强对公司业绩增长的贡献。长期来看,茅台护城河深厚,产品结构与渠道结构持续优化,保障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公司战略着眼长远,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依然认为茅台是兼具成长性和确定性的优质资产,长期价值凸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03.1/1272.7/1440.7亿元,同比+12.6%/+15.4%/+1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6.1/623.4/710.4亿元,同比+14.8%/+16.3%/+14.0%; EPS 分别为42.67/49.62/56.55元/股。考虑到公司护城河深厚、行业龙头地位稳固、长期增长确定性高,给予公司2022年40-45倍PE,对应股价合理区间为1985-2233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直营渠道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监管趋严风险;渠道行为不规范导致品牌力受损风险;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冲击大众消费风险;消费者白酒消费偏好改变风险。
罗莱生活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07-22 12.32 -- -- 12.29 -0.24%
12.75 3.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1-2.93亿元,同比增长50%-75%;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9-2.71亿元,同比增长50%-70%。 快速增长态势延续。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68-1.1亿元,同比增长-29%至15%,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租金、社保的减免和员工工资的减少降低了销售费用,叠加公司理财转定期存款导致利息收入增加、财务费用降低导致的高基数;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9%-75%,延续2021Q1快速增长态势(2021Q1归母净利润同比2019Q1增长26%)。 品牌端:打造品牌矩阵,强化品牌建设。公司拥有廊湾、莱克星顿、内野等高端品牌、罗莱、罗莱儿童等中高端品牌,乐蜗LOVO、恐龙等大众品牌,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覆盖人群广,打造稳固的品牌矩阵,不断探索“大家纺小家居”的家具场景化模式。同时,与知名床垫品牌慕思、热水器高端品牌史密斯等合作开发并渠道共享,拓宽跨品牌间的协同合作效应,强化中高端全品类品牌建设。2020年10月,公司官宣易烊千玺成功新代言人,推进品牌年轻化,借由优质青年偶像为品牌助力。 科技端:加强研发创新,打造超柔床品。公司推出“抑菌棉”、主打“抗菌科技”主题的系列产品,同时针对儿童开发“texsoft kids”无荧光剂、致敏成分的柔软仿生新科技,持续推进“超柔科技”产品的打造与升级;此外,公司与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作研发培育罗莱专属优质中长绒棉新品种,持续赋能“超柔科技”。 渠道端:积极布局新零售,多电商平台发力。公司在保持与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大型电商平台紧密合的基础上,紧密布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结合自播、网红达人直播、社群营销、品牌小程序等新兴渠道和营销方式,在明确线上各品牌定位的基础上获得了线上销售的显著增长,预计今年线上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产品在华东地区的销售收入达到总营收的41%,区域性较为明显,电商渠道的崛起有望延伸产品触角,扩大销售地域范围,加上与薇娅、李佳绮等头部主播的合作、新生代代言人易烊千玺的加入,强化品牌势能,看好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公司在2020年报里披露预计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10%-25%,基本符合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38/73.66/86.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8.21/9.7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24%/18%, EPS分别为0.80/0.99/1.17元/ 股, 目前价格对应2021-2023PE 分别为16.01x/12.94x/10.95x。公司作为家纺行业的头部品牌,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下半年开始有望受益于地产后周期消费需求,利好产品国内销售,加之美国房地产边际需求等因素,利好公司莱克星顿品牌的海外业务,给予公司17-21倍PE 估值,合理价格区间为13.60—16.80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疫情反复。
泸州老窖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7-05 230.30 -- -- 233.09 0.04%
230.39 0.04%
详细
事件:6月 29日,泸州老窖召开 2020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刘淼、总经理林锋、常务副总经理王洪波等公司领导以及泸州市国资委副主任熊波一同出席大会。股东大会上公司领导表示国窖 1573在十三五期间已经进入品牌前三,在国窖和特曲双品牌战略下,公司有信心在十四五期间回归白酒行业前三。 高端国窖全国化进展顺利,未来全国化继续深入,价格上行动力较足。 2017年公司提出“东进南图中崛起”市场策略,原来国窖相对弱势的华东华南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华东连续三年增长冠军,今年华南市场有望成为增长冠军,目前国窖全国 7个大区均进入良性发展状态,全国化进展顺利。国窖拥有成都地区久泰模式以及河南会战的成功经验,营销团队定向攻破区域市场的能力极强,未来国窖 1573深入全国化可期。价格方面,公司采取谨慎跟随五粮液的策略,2021年相继有取消 2月配额、3-4月暂停发货等控量动作,可以看出国窖挺价决心。 近年来公司在体育营销、圈层营销、文化营销等方面发力,营销方式多元化、年轻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是产品价格能够持续上扬的重要支撑。渠道方面,国窖发展态势良好,提振经销商信心,渠道推力增强,另一方面公司也主动出击签约团购客户,渠道体系持续完善。 产能方面,黄舣基地 2019年 9月正式运营,中低端产品产能从老窖池群中转移,更多的高端国窖产能得以释放,为国窖放量提供保障。国窖 2022/2025年销售口径实现收入 200/300亿的目标有望实现。 次高端特曲蓄势待发,品牌复兴战略正有序推进。历史上泸州老窖特曲多次获得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深入改革以来,公司提出泸州老窖品牌复兴战略,历史底蕴深厚的特曲承载了品牌复兴的重任。 特曲坚持挺价策略,体现公司对品牌与品质的自信,希望实现品牌价值的回归。经过多次小幅提价后,当前特曲价格已成功跨过 300元,特曲 60更是站上 600元价格带。2015年公司将柒泉模式转变为品牌专营模式,分品牌的市场运作更加灵活高效,资源投放更能聚焦。我们认为,泸州老窖特曲品牌底蕴深厚、品质优良,在次高端中性价比凸显。随着品牌专营团队对特曲历史文化积淀进行深挖和推广,特曲品牌市场认可度有望逐步提高;同时借鉴国窖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 并借力国窖的品牌影响力,未来特曲在次高端中的竞争力有望大幅提升,特曲量价齐升贡献业绩可期。 “高光”布局光瓶酒市场,品牌独立运作,设立长远期规划。 2020年10月公司发布第三大战略品牌“高光”,定位轻奢高端光瓶酒,旨在更大程度满足大众白酒消费需求并迎合消费升级趋势。高光系列有G1、 G2、 G3三款产品,酒体度数有 38、40.9、52度,外观时尚与中低度的设计主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从股东大会交流来看,管理层看到了消费群体换代的趋势与消费习惯变迁的可能性,通过高光品牌抢先布局年轻人白酒消费市场;同时公司明确将高光作为独立品牌培育,按照 5-10年规划来做,不追求短期放量,更看重长期成长空间。目前40.9度高光 G3售价为 797元/瓶,高光系列覆盖 200-800元价格带,面临众多次高端白酒的竞争压力,若品牌能成功突围,将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中期维度来看公司最大看点仍在于国窖和特曲的量价齐升,高光品牌差异化定位能否被市场深度认可仍待验证。公司深入改革以来,在品牌力、产品体系、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当前国窖全国化进展顺利,特曲挺价战略落地效果较好,品牌建设与消费者培育工作持续推进,结合公司营销体制灵活的优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量价齐升的空间充足,业绩具备一 定 的 保 障 。 我们 预 计 2021-2023年 公 司 营 业 总 收 入 分 别为215.4/266.7/316.5亿元,同比+29.3%/+23.8%/+1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6.4/98.9/123.2亿元,同比 +27.4%/+29.4%/+24.6%; EPS 分别为5.21/6.75/8.41元/股。考虑到高端白酒行业壁垒高、公司势能持续向上、业绩弹性较高,给予公司 21年 45-51倍 PE,对应股价区间为 234-266元,给予 “推荐”评级,当前股价接近目标区间,建议关注公司长期价值。 风险提示:渠道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监管趋严风险;品牌力受损风险;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冲击大众消费风险。
中国中免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1-07-02 299.00 -- -- 299.00 0.00%
299.00 0.00%
详细
事件概览:公司发布公告称于 6月 25日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上市申请,公司计划发行 H 股股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 并授予国际承销商不超过上述发行的 H 股股数 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根据 H 股招股说明书,公司此次募资主要用途有:1)拓展海外渠道;2)巩固国内渠道;3)促进产业链延伸; 4)改善供应链效率;5)巩固上有采购体系;6)升级信息技术系统; 7)市场推广和完善会员体系等。 事件点评:赴港上市,公司全球化进程加速。根据 H 股招股说明书,公司拥有全国最多的免税店,现经营 194家店铺(大陆 188间店铺+港、澳、柬埔寨 6家店铺),已成为全球最大旅游零售商,2020年在国内免税市场市占率达到 92.3%,在全球旅游零售市场中占据 22.6%,均位列第一。我们认为,公司兼具规模与成长优势,此次赴港上市一方面有望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公司积极拓展新店、优化供应链以巩固国内免税地位且拓展海外业务。 公司亮点:多品牌+核心渠道+强供应链,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1)品牌优势:品牌矩阵有望日臻完善,客单价有望提升。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二号地定位精奢,且据南海网报道该项目有望引进 LV、爱马仕等高端奢侈品牌。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品牌矩阵将全方位涵盖顶级奢侈品牌、主流香化品牌、时尚精品品牌、知名烟酒品牌等,其中顶奢品牌如若顺利落地将极大拉升客单价。 (2)渠道优势:占据离岛、机场、市内核心渠道,流量丰富。离岛渠道方面,2020年公司实际控制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凤凰机场店、海口日月广场店、美兰机场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等共 5家离岛免税店,此外海口国际免税城预计于 2022年 6月开业,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二号地块购物区也预计于 2023年开业。我们认为,两大自有物业届时将继续吸纳海口、三亚两地的流量,提升购物转化率;机场渠道方面,公司运营机场免税店 60家,覆盖北上广一线机场以及港澳国际机场,拥有 2020年国际旅客吞吐量前 10大机场中的 9个机场的免税经营权。 我们认为,在全球通航恢复正常后,核心枢纽机场的流量将给公司业绩带来边际增长;市内渠道方面,公司目前已经运营 9家市内免税店(5家大陆+4家海外),截至 2021年 6月,公司正在推动武汉、西安、广州、天津、成都、长沙等市内免税店的项目建设。我们认为,待市内免税店政策落地后,优质地段的市内免税店将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3)供应链优势:直采渠道较多,物流能力强劲。公司目前已与全球范围内超过 370个供货商和近 1000个品牌建立了直采渠道,同时凭借强大的规模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拥有更低的采购单位成本。此外公司的自有物流体系强大,在供货量和供货速度上与竞争对手相比有明显优势,未来公司将投资开发深圳、海南两地的物流中心,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效率将长期高于同业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消费回流和免税政策改革的大趋势下,免税行业将进入行业高速发展期。今年是离岛免税政策红利快速释放期,现阶段疫情尚未稳定,海内外疫情差异将加速消费回流,同时疫情期间机场免税恢复速度较慢,中短期内公司业务的动力仍将来源于离岛免税以及线上业务。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2.85/1303.57/1612.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1.31/173.13/208.26亿 元 , EPS 分 别 为 6.21/8.87/10.67元 , 净 利 润 增 速 分 别 为97.88%/42.89%/20.43% , 归 母 净 利 润 增 速 分 别 为97.57%/42.72%/20.29%,当前市值对应业绩分别为 50x/35x/29xPE。消费回流大基调下的免税增量空间广阔,有序错位竞争下公司龙头地位难以撼动,且考虑到公司的离岛免税业务将持续迎来增长、机场免税业务尚有租金谈判空间、市内免税市场在政策放开后想象空间大,同时结合海外免税龙头 Dufry 在 2019年 PE 估值在 67x 左右的水平,我们给予公司 2022年 40-50xPE,合理区间为 354.80—443.50元,继续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免税政策不及预期;免税牌照发放数量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线上直邮发展受阻;机场招标租金风险;汇率及宏观系统性风险 ;市场资金风格显著变化等。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1-07-02 790.00 -- -- 838.68 6.16%
838.68 6.16%
详细
投资要点: 事件概览:公司 6月 2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俗称童颜针)”已于 6月 25日正式获得 NMPA 批准,成为国内继长春圣博玛“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获批后的第二款械 III 类童颜针。 事件点评:公司产品管线进一步丰富,进军再生类医美市场有望享受市场红利。含聚左旋乳酸(PLLA)微球的注射填充剂被俗称为“童颜针”,与玻尿酸单纯的物理填充效果不同,童颜针注射进人体后能刺激胶原蛋白再生以达到自然的长期填充效果。童颜针成分中的 PLLA微球在人体内缓慢水解并释放乳酸,持续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进而吸引免疫细胞聚焦于填充区域,其所分泌的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会促进成纤维细胞增值和分化,最终合成大量的胶原蛋白,从而达到支撑提拉及抚平皱纹的长期效果。因此相较于普通玻尿酸产品,童颜针填充效果更自然、维持时间也更长。我们认为,在“童颜针”获批后,一方面公司的产品管线进一步丰富,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童颜针属于再生材料类医美注射品,而当前再生类医美市场的合规供给量较为稀缺,随着未来终端市场需求逐渐成熟的情况下,公司有望充分享受再生类医美市场的成长红利。 再生材料类医美市场分析:市场供给稀缺,公司产品优势明显 (1)竞争格局:再生材料医美注射产品主要分为童颜针和少女针。童颜针产品中,高德美的 Sculpture(舒颜萃)、DermaVeil(德美颜)以及 Aesthefill(爱塑美)是全球医美市场中的主流产品但均未在国内获批,目前国内合法注册的械 III 类童颜针产品仅有长春圣博玛和爱美客的童颜针;少女针产品中,华东医药旗下的“少女针”(Ellanse)是主流的长效注射填充系列产品,少女针系列有 S/M/L/E 四款产品,其中 Ellansé-S 已于 2021年 4月取得我国 III 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少女针主要成分为羟甲基纤维素(CMC)和聚己内酯(PCL)微球,分别起到快速填充和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的作用。 (2)产品优势:公司的童颜针产品以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为母液,在胶原蛋白生成之前具有即时填充的效果,效果优于第一代童颜针Sculpture。现阶段终端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日渐多变,公司的童颜针以“即时填充+长效修复”为主打功效,能解决当前普通玻尿酸填充市场的痛点,未来有望引领以“填充+修复”为核心的注射医美 2.0时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肉毒素市场以及童颜针的未来潜力,随着市场教育加深、医生技术的熟练,公司的肉毒素产品(如若顺利获批)和童颜针产品将在未来将贡献增量盈利,因此我们略上调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99/18.58/26.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47/11.74/16.89亿元,EPS 分别为 3.45/5.43/7.81元,净利润增速分别 为 70.01%/57.27%/43.89% , 归 母 净 利 润 增 速 分 别 为69.89%/57.19%/43.82%。公司进一步优化玻尿酸+埋线+肉毒素+童颜针的产品矩阵,叠加自身强劲的营销和渠道能力,公司有望长期在注射级医美市场稳固龙头地位。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复合增速为 63.42%,参考可比公司 PEG估值且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和龙头溢价,我们给予公司 2022年 2.2倍 PEG,合理价格区间在 760.00—782.0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整容医疗事故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1-06-25 702.01 -- -- 844.44 20.29%
844.44 20.29%
详细
事件概览: 2021年6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中的8.86亿元对韩国Huons Bio 公司进行增资并收购部分股权,本次增资和收购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Huons Bio 公司25.4%的股权。 事件点评:收购标的研发能力强劲,利好公司内生+外延发展。HuonsBio 分拆前是Huons Global 企业的肉毒毒素业务部门,旗下的肉毒素产品Hutox 于2019年4月在韩国取得产品注册证。2020年Huons Bio实现营收1.2亿元,净利润2803万元,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448万元,净利润为858万元。早在2018年9月,公司便与Huons 便签订了 A 型肉毒毒素产品在中国的合作协议,Huons 授权公司在中国进口、注册和经销其生产的A 型肉毒毒素产品。从内生培育角度来看,公司此次投资韩国Huons Bio 将有利于其引进海外前沿技术,未来赋能自身研发技术的革新;从外延扩张角度来看,此次投资有利于公司熟悉海外市场的注册申报、市场竞争格局等,未来公司将更高效地在全球进行专利注册申请,有望将产品管线逐步拓展至海外市场。 公司亮点:肉毒布局得以深化,产品管线持续丰富。 1)国内肉毒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亟待改善:从需求端来看,根据新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注射类医美市场中玻尿酸项目占比66.59%,肉毒项目成为第二大受欢迎品类,占比达32.67%。对标海外,根据ISAP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非手术类医美市场中肉毒素项目占比46.05%,超过玻尿酸项目占比14.36pct,由此可见国内肉毒素市场的需求仍有进一步放大的空间;从供给端来看,国内当前仅保妥适、横力、吉适、乐提葆等四款肉毒产品获批,导致国内水货市场泛滥,且多由韩国品牌主导。此外,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48%的消费者注射过非合规肉毒产品,供给端亟待改善。我们认为,公司此次收购Huons Bio 后将加速Hutox 橙毒(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在国内的审批进程,等到公司产品获批上市后,有望改善国内肉毒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促进肉毒市场进一步扩容。 2)公司差异化产品布局的优势愈发凸显:“嗨体”的品牌力日益增加,“嗨体”系列中的“熊猫针”定位眼周改善,覆盖的目标客群更广,自去年下半年上市以来,终端市场表现优异;此外,公司预计今年获批 III 类器械证号的“童颜针”,公司的“童颜针”(医用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透明质酸钠凝胶)与市场现有产品有所区别,同时具备玻尿酸的即时填充效果以及聚左旋乳酸的长效增生效果,相比单一玻尿酸产品更具竞争力。我们认为,未来“童颜针”和Hutox 橙毒如若能成功获批上市,公司成熟的营销推广体系将助推新品迅速打开终端市场,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0/17.68/24.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3/11.31/15.82亿元, EPS分别为3.44/5.23/7.31元。此次投资Huons Bio 后,公司进一步优化玻尿酸+埋线+肉毒素+童颜针(获批在即)的产品矩阵,叠加自身强劲的营销和渠道能力,公司有望长期在注射级医美市场稳固龙头地位。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复合增速为60.4%,参考可比公司PEG估值且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和龙头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2.2倍PEG,合理价格区间在695.00—720.0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整容医疗事故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贝泰妮 基础化工业 2021-06-21 253.57 -- -- 289.35 14.11%
289.35 14.11%
详细
事件概述:2021年6月16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 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筹备工作的议案》。 事件评论:赴港上市利于公司提高海外知名度,加速全球范围内多品牌矩阵布局进程。我们认为,如若赴港上市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公司将更加容易取得国际资本的支持,未来将较大程度地提振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公司借助“A 股+H 股”的双重结构将打开外延扩张和资产整合途径,利于其高效收购一系列调性相似但各具特色的品牌,公司未来有望实现多品牌矩阵布局,形成产业边界。 公司看点:主品牌龙头地位稳固,子品牌加速孵化1)公司主品牌薇诺娜深耕敏感肌赛道,近年来凭借“舒敏”系列打造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现已积累了一批忠实度较高的用户群体。薇诺娜线上表现优异,根据生意参谋显示,薇诺娜天猫旗舰店销售额在今年 618活动开局第一天(6月 1日)位列天猫美妆品牌 TOP10,蝉联美妆国货第一,旗下核心单品“舒敏保湿特护霜”则在 2018/2019/2021年三次摘得天猫金妆奖,反映出消费者对公司主品牌的高度认可。此外,薇诺娜在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行业中的品牌力持续提升,市占率稳居第一。根据 Euromonitor 统计数据,在 2020年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薇诺娜排名第一,市占率达 21.6%,超过第二名 10.7pct。公司主品牌薇诺娜在巩固“舒敏”系列的同时,还拓展了“美白”、“抗衰”、“防晒”等其他功效性品类以全方位满足敏感肌的护理需求,我们看好公司主品牌未来品牌力的持续提升。 2)公司凭借强劲的产品力和科技力,积极孵化子品牌 Winona Baby和 Beauty Ans wers 以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其中 Winona Baby 有望参照主品牌薇诺娜打法,通过线下合作医生以及入驻月子中心等专业渠道形成专业品牌背书后转至线上放量,目前 Winona Baby 天猫官方旗舰店已经上线,公司有志将其发展成为国内头部的婴儿护肤品牌;高端修护品牌 Beauty Answers 主打功效属性,定位医美术后的精准及强功效修护,产品梳理成型后将享受医美市场扩容的红利。公司未来将通过内涵式孵化和外延式扩张相结合以开拓多品牌布局,我们看好公司在功能性护肤品黄金赛道上的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皮肤学级护肤品龙头切入敏感肌细分赛道,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公司未来增长空间广阔,维持“推荐”评级。公司是皮肤学级护肤品行业的龙头公司,专业化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线上线下渠道双赋能公司成长,产品以“械”字号为基础逐步过渡至“妆”字号放量增长。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总收入预测分别为38.72/54.78/71.79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8.18/11.67/15.57亿元,EPS 分 别 为 1.93/2.76/3.68元 , 净 利 润 增 速 分 别 为50.42%/42.75%/33.37%, 归 母 净 利 润 增 速 分 别 为50.43%/42.76%/33.38%,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29/90/68倍。公司在敏感肌护肤赛道已抢占先机,主品牌薇诺娜以“舒敏”系列为核心,叠加多品类管线的投放,知名度将不断增强,未来公司亦将积极孵化子品牌,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同时不排除借助海外资本进行外延式收购,进一步深化多品牌多品类布局,强化营销和渠道能力,公司有望长期稳固龙头地位。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且公司享有一定程度的龙头溢价,我们给予公司 2022年 90-95倍 PE,合理价格区间在248.4-262.2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消费需求整体疲软等。
伊利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6-08 37.34 -- -- 39.55 5.92%
39.55 5.92%
详细
事件:6月4日公司发布《2021 年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预案》,拟对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0亿元,主要用于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全球领先5G+工业互联网婴儿配方奶粉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升级以及健康饮品、乳业创新基地等项目。 液态奶与婴配粉是重点募投方向,项目建成后乳制品产能将明显扩张。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额89.3亿元,拟使用本次募资金额54.8亿元(占比42.15%)。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下设5个子项目,5个生产基地选址(呼和浩特、林甸、吴忠、呼伦贝尔、兴安盟)充分考虑了奶源分布,有利于公司增强对上游原奶资源的把控,提升全产业链运营效率,乳制品利润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项目达产后,液态奶将新增日产6148吨生产能力,液态奶总产能将在2020年886.2万吨的基础上提升约25%。奶粉板块,公司拟使用本次募资金额15.5 亿元(占比11.92%)投入全球领先5G+工业互联网婴儿配方奶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项目达产后将新增日产100吨奶粉生产能力,估算新增年产约3.6万吨,在2020年奶粉及奶制品产量22.3万吨的基础上新增约16%。 拓展业务版图,提升运营效率与产业链创新能力,优化资本结构。公司拟将本次募资金额2.7 亿元(占比2.08%)投入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项目,项目达产后,矿泉水产能将新增日产1296吨生产能力,估算新增年产约47.3万吨,与公司2020年其他产品(含矿泉水)产量4.1万吨相比将有巨大提升,表明矿泉水业务将是公司拓展非乳业的重要方向。此外,公司拟使用此次募集资金12.5亿元(占比9.62%)进行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升级项目建设,提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运用能力有助于公司增强对全产业链的管控,全面提升管理运营能力。公司还将投资于乳业创新基地项目(拟使用募资金额5.9 亿元,占比4.54%),旨在打造乳业创新网络,构建更系统化的研发体系,赋能全产业链创新,为公司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支撑。本次定增也将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助力公司实现更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巩固龙头地位,扩大成长空间,稳步实现中远期战略目标。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以及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未来5-10年乳制品行业空间依然广阔。公司前瞻性完善产能布局,将为未来扩大高端产品、高附加值类产品的生产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巩固乳业龙头地位。此次定增也为公司未来发展积蓄新增长动能,当前液态奶业务是公司的基石,更高利润率的奶粉业务的业绩贡献比例较低。当前奶粉行业正处于消费升级、国产崛起的发展机遇期,头部国产奶粉品牌有望加速提升市场份额。随着募投项目建成产能释放,未来奶粉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动能。在“成为全球健康食品提供者”的企业愿景指引下,公司已开始进军千亿规模的矿泉水市场,未来矿泉水品牌打造成功有望带动公司其他健康饮品的增长,伊利长期成长空间被进一步打开。根据公司公告,此次募投项目中产能建设类项目的建设周期为15-32个月,产能释放预计将在2023年以后,本次定增短期内对公司业绩的提升效果有限,但将有利于公司在中长期加速收获行业发展红利,稳步实现“2025年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中远期战略目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99.4/1239.4/1393.0亿元,同比+13.5%/+12.7%/+1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0/100.1/118.4亿元,同比+20.1%/+17.7%/+18.3%; EPS分别为1.40/1.65/1.95元/股(定增发行股份摊薄前)。考虑到公司行业龙头地位且在上游资源、产品创新、品牌力、渠道、供应链布局等多方面的优势显著,以及定增计划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给予公司21年30-35倍PE,对应股价合理区间42-49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控制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成本大幅上升风险,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冲击大众消费风险。
中国中免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1-05-28 338.77 348.53 381.73% 348.04 2.74%
348.04 2.74%
详细
行业概况:黄金赛道东风既起,外流消费循道而回。1)引导国人境外消费回流是发展免税行业的政策动因,我国每年境外免税消费达到280亿美元,是境内免税消费额的3.7倍,具备较大的回流空间;2)离岛免税等新兴业态丰富了免税行业的消费场景,对传统的机场及市内免税店渠道的短板—购物时间和客户群体限制,起到了补充和发展;3)经营牌照、公司规模、议价能力构成免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免税企业在税负、流通成本以致终端价格等方面具备优势,有效触及奢侈品等商品境外价差过大的需求痛点。 公司概况:掘金免税抢占先机,规模扩张稳固地位。1)依靠强大的国资委背景公司享有得天独厚的政策红利,在国内是唯一一家拥有全牌照免税资质的公司;2)公司是国内免税行业龙头,剥离旅游业务后,现已聚焦于“中免+日上+海免”三足鼎立的免税阵容,构建了“离岛+机场+市内”三位一体的免税体系,疫情之后公司亦开展了线上业务,购物场景得以拓宽;3)近年来公司业绩亮眼,营收快速增长,高毛利免税业务占比提高,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呈上升趋势。 公司优势:多品牌++强渠道深化免税布局,高效经营加深护城河。1)公司的品牌矩阵日益完善,在热门香化类及高端精品类品牌布局上具有明显优势,公司多年来与品牌商合作紧密,且强大的规模效应使其对上游议价能力强,因此在下游定价空间广,由此对下游客群产生的品牌价值又反促公司和各大品牌商深度绑定,实现了良性循环;2)公司的渠道力强劲,近年来先后占据三亚、海口两地的先发优势,同时外延并购卡位北上广港等四低的核心枢纽机场,拥有极强的流量优势;3)公司供应链管理和门店运营能力强,在采购、仓储和物流方面实现了高效管理,且成功指导门店设计、营销等,顾客购物转化率持续提升。 未来发展:多元一体互补发展,全力吸引消费回流。1)离岛方面,免税政策升级叠加自贸港优惠政策在短期内有望利好公司业绩,品牌品类以及因规模优势带来的价格优势是公司的中期成长动力,公司自有免税物业的较高净利率水平将长期支撑盈利能力的稳定;2)机场方面,上机新合同引领机场租金扣点理性化趋势,机场店整体盈利能力或有转机,公司未来亦有望综合布局线上预订+回头购等电商业务,与线下免税协同发展,等到境外旅游恢复后,公司在机场免税上的区位优势将推动机场免税体量回升;3)市内方面,期待政策、客源、购物体验三者共同发力,且公司有望整合母公司旗下的市内免税业务资源,以获得针对国人的市内免税牌照。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3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833/13044/161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8/173/208,亿元,SEPS分别为76.21/8.87/10.67元,当前市值对应业绩分别为52x/366x/30xPE。根据公司业绩增长情况以及行业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2年40-50xPE,合理区间为354.8-443.5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免税政策不及预期;免税牌照发放数量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线上直邮发展受阻;机场招标租金风险;汇率及宏观系统性风险;市场资金风格显著变化等。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1-04-29 578.00 -- -- 686.00 18.69%
844.44 46.10%
详细
oracle.sql.CLOB@5a661cfc
三峡水利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04-28 8.71 -- -- 9.04 3.79%
9.04 3.79%
详细
量价齐升,一季度营收同比大增。2021年一季度,公司完成发电量3.344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9.67%,主要系水电站所处流域来水量减少所致;完成售电量31.17亿度,同比增长17.72%;售电均价(不含税)为0.4187元/度,同比增长0.50%。由于售电量和售电均价同步提升,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55亿元,同比大增880.42%;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577.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增幅达1425.71%,每股收益0.08元。 基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的装机容量和售电量规模扩大,公司给出了2021年107亿元的营收目标和120.92亿kwh销售电量目标。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了联合能源和长兴电力,重组后的业务分为电力销售、电力勘察设计和锰矿三大板块,其中电力销售为公司重组后的业务基本盘,增长主要来自于联合能源旗下的聚龙电力和乌江电力,其中聚龙电力为白涛、龙桥和清溪三大工业园区供电,受益于园区内精细化工和电解铝等用户的用电量增长,未来的电力销售收入增长值得期待。 “十四五”规划以综合能源和新能源为主。按照公司规划和重庆市现有的配电区域现状,公司的自有水电装机、配电区域和电解锰产能目前暂无扩张计划,公司“十四五”的资本开支预计在170亿元左右,公司将在稳固电力销售业务基本盘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综合能源业务和新能源业务。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年到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3.63、109.78和117.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81、10.4和11.52亿元,EPS为0.46、0.54和0.60元,PE为19.01、16.10和14.54倍。给予公司2021年底18-22倍PE估值,股价合理区间为8.28-10.12元,维持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外购电成本加剧,来水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电解锰价格波动。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23 66.64 -- -- 103.70 10.90%
94.28 41.48%
详细
2020年业绩增幅62%,2021一季度业绩增幅34%。2020年实现营收545.8亿元(+66%)、归属净利润85.5亿(+62%)、经营活动现金流110.1亿元(+35%),加权ROE达到27.23%(+3.30pcts)。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8.5亿元(+84.3%),实现归属净利润25亿元(+34.2%)、经营活动现金流-16.1亿元(前值-5.4亿元)。公司营收、出货量及产能指标均超过2020年初公告的计划目标。 组件出货量跃居行业第一,硅片持续降本增效。2020年公司组件外销量达到23.96GW(+223.98%),全球市占率达到19%(+11pcts),由之前的行业第四跃居行业第一,主要驱动因素为海外销售渠道强化及海外产能规模扩张。2020年硅片外销量达到31.84GW(+25.65%),拉晶环节非硅成本下降9.98%,切片环节非硅成本下降10.82%,估算硅片非硅成本近两年降幅超过35%,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受益于出货量增加,公司光伏组件及电池板块营收增幅140%、硅片及硅棒板块营收增幅12.6%,占公司营收比重超过94%,提振业绩增长。2021Q1预计硅片外销量达到18.4GW(yoy+26%)、组件外销量达到6.33GW(+238%)。 净利率显韧性,长协议订单保障供给。2020年以来,光伏产业链原材价格大幅上涨,硅料价格高低位涨幅达到59%,光伏玻璃价格高低位涨幅达到75%,在行业价格波动之下,公司2020年净利率水平稳定在15.94%(yoy-95pcts)。稳定的利润率水平来自产品价格传导、工艺技术改进、高利润率市场收入增长以及原材料保障能力。近两年公司与德力、福莱特、南玻及彩虹新能源等主要光伏玻璃供应商签订在执行长协订单,估算光伏玻璃年化供应量超过34GW,与通威、大全、新特能源、保利协鑫、亚硅及OCI等主要硅料供应商签署长协订单,估算年化/今年硅料供应量约80GW/64GW。在产业链价格波动及部分材料紧缺之际,以上长协订单保障了公司产量增长的原材料供给。 产能持续扩张,推进新技术路线投产。据公司经营计划,预计2021年硅片产能达到105GW(+23.5%)、单晶电池产能达到38GW(+26.6%)、单晶组件产能达到65GW(+30%),支撑硅片出货量达到80GW(+37.6%)、组件出货量达到40GW(+63%),另有银川5GW单晶电池及西咸15GW单晶电池两个项目预计2022年投产。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25.92亿(+54.5%),推进N型硅片产品品质控制水平提升,探索电池片产品转换效率提升,其中分阶段技术迭代产品已达到量试阶段,预计有两种技术路线产品推向分布式及集中式电站两个方向市场。 布局碳中和,加码氢能及BIPV领域新空间。2021年3月,公司出资16.35亿元收购建筑物屋顶制造商森特股份27.25%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结合公司去年首家推出的BIPV产品,加码建筑光伏市场布局,预期今年出货量达到400MW。2021年4月,公司与中石化达成战略合作,探索在光伏+绿氢等方向的应用场景。 盈利预测。考虑公司产能扩张幅度以及产业链价格波动情况,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860亿、1216亿、1511亿,净利润111亿、151亿、203亿,利润增速分别为30%、36%、34%,EPS分别为2.87元/股、3.92元/股、5.26元/股。公司为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业务布局具备前瞻性,增长确定性较强,对标2021年合理市盈率区间为34-36倍,合理区间为97.6元-103.3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硅料价格大幅波动
光线传媒 传播与文化 2021-04-22 12.20 -- -- 13.20 8.11%
13.19 8.11%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财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1.59亿元(yoy-59.04%),归母净利润2.91亿元(yoy-69.28%),扣非归母净利润2.35亿元(-72.93%);拆分来看,2020Q4实现营收6.78亿元(yoy+83.89%),归母净利润2.27亿元(yoy+240.53%)。 疫情影响全年业绩,电影业务逐步恢复正轨。2020年公司确认了11部参与电影片的票房收入和1部电视剧的收入,较2019年分别下滑了7部和3部。从收入看,2020年公司实现电影业务收入9.41亿元,较2019年下滑62.84%,较2018年下滑12.63%;电视剧业务收入1.54亿元,较2019年下滑35.29%。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冲击线下影院暂停营业近6个月,导致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受到较大冲击;四季度业绩在《姜子牙》等重磅IP的带动下,得到较快修复。此外,2020年公司针对部分存货、应收账款等计提了1.52亿元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净利润1.49亿元。 储备项目丰富,观影需求强劲有望释放业绩。2021年,公司预计上映电影16部,预计制作电影50部,预计制作/播出的电视剧/网剧17部。其中《人潮汹涌》已于春节档上映、《明天会好的》已于4月2日上映,后续《你的婚礼》(主投+发行)将于五一档上映,《坚如磐石》《墨多多谜境冒险》《深海》等主投发行项目待定中。正在制作中的项目也有诸多知名IP,如《大鱼海棠2》《西游记之达闹太宁宫》《哪吒2》《姜子牙2》等。此外,根据财联社新闻,今年五一有望成为史上最热黄金周,出游人次有望达2亿次。我们认为,在就地过年政策、前期观影需求被压制等因素影响下,2021年观影需求已基本恢复甚至略超2019年同期水平。在供给端排片不弱的情况下,今年五一档票房有望继续创造历史新高,从而也有助于公司业绩释放。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公布,显示长期发展信心。1)对象:主要针对董监高及其他符合标准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20人。2)持股金额和比例:拟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1110万元;以2021年4月15日收盘价11.41元/股测算,本员工持股计划所能购买和持有的标的股票的上限约为97.28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03%。3)期限:本计划存续期为60个月,员工锁定期为12个月。我们认为本此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也显示了公司对于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预计2021年-2023年营收27.00/32.40/37.26亿元,归母净利润10.39/12.52/14.46亿元,EPS为0.35/0.43/0.49元。参考公司上市以来剔除负值后的PE(TTM)为45倍,同行业公司剔除负值后的PE(TTM)也在40倍以上。近几年影视板块估值受盈利水平下滑而被动抬升,考虑到公司后续影片票房的不确定性,但部分IP仍具爆款电影潜质,我们以2021年为基准给予公司35-40倍PE,对应价格12.39-14.16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影片票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