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磊

中邮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340523010001。曾就职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日
短线
4.76%
(--)
60日
中线
4.76%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科威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3-07 52.93 -- -- 54.90 3.72% -- 54.90 3.72% --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2024 年 2 月 23 日发布业绩快报。业绩超预告上限。 2023 年营收 5.3 亿元,同比+40.6%, 归母净利润 1.17 亿,同比+88.8%, 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为 1.05-1.15 亿元; 其中 2023Q4 营收 1.7 亿,同环比分别+41.4%/+27.4%,归母净利率 0.4 亿,同环比分别为+148.4%/+67.5%。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根据《投资者纪要 20240223》 ,2023 年电源、氢能、功率半导体事业部营收占比分别为 68%、 21%、 10%, 3 事业部毛利率同比持平、恢复正常(2022 年受个别订单影响导致毛利率偏低)、小幅提升,因此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提升,叠加降本增效,进一步增厚利润。测试电源国产替代空间大。 2022 年国内测试电源市场空间 70- 100 亿元,其中科威尔和爱科赛博作为第二梯队合计市占率仅为 9% (以 70 亿为基数),随着分销渠道的进一步建设, 公司测试电源业务有望实现高增。制氢和用氢景气度持续提升。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加速建设,绿电价格有望持续走低(在绿色价值市场建立之前),根据兰木达2024 年 2 月 6 日至 3 月 3 日数据, 山西是国内首个正式电力现货市场,其光伏、风电年均价分别为 170.35、 250.51 元/MWh,而现货年均价和燃煤基准价分别为311.29、 332元/MWh。根据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绿电 0.15 元/kWh,则绿氢和煤制氢经济性相当。 根据国鸿氢能招股书, 2022-2030 年中国氢燃料电池销量由 0.34 万辆增至 41.24万辆,同期 CAGR 为 82.2%。 氢能测试设备有望首先受益氢能行业景气度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 2024-2025 年营收分别为 8.2/11.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3.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3/15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测试电源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氢能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三星医疗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9 26.00 -- -- 30.87 18.73% -- 30.87 18.73% -- 详细
投资要点国内电表龙头,积极布局配电业务,同时拓展医疗服务作为第二主业。 公司前身为 1986年的龙观乡钟表零件厂, 1993年成为电表龙头并获得出口资格, 2001年成立奥克斯高科技进军配电领域, 2015年收购了控股股东旗下的宁波明州医院,拓展医疗服务业务。 目前公司在国内电表、网内配电产品等领域份额领先,医疗业务聚焦康复医疗,已打造成为知名民营医院品牌。 (1)电表业务: 国内:深耕 30余年,市场份额领先。 公司 1991年创立“三星”品牌,自主研发生产电表,并在至今的三十多年时间始终保持电表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在电网的市占率中名列第一,约为 4%。预期后续伴随智能电表新标准的推出,龙头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海外:营销渠道全球布局+落地海外制造基地,加速海外业务扩张。 公司在巴西、印尼、波兰等设立生产基地,在瑞典、哥伦比亚、墨西哥、尼泊尔、秘鲁等设立销售公司, 2015年以来,海外订单/收入持续高增,同时深耕高壁垒的欧洲市场,并成为在欧洲覆盖国家数量最多的中国厂家,未来有望进一步受益海外智能电表渗透率提升。 (2)配电业务: 国内:电网中标领先,积极拓展网外市场。 公司优势产品为配电变压器,在电网配电设备招标中,综合市占率排名榜首。 此外,公司积极拓展网外客户,近年来逐步获得大唐、华电、中国绿发、广州发展、中广核等大型能源央国企的订单,实现配电业务快速发展。 海外: 公司积极布局配电产品出口,依托电表出海的成熟经验,以及复用电表海外销售渠道,公司配电产品出海进程有望加速;目前小型环网柜已中标中东市场项目,将实现大批量应用。 (3)医疗业务: 我国康复医疗起步较晚,康复医疗资源供给相对滞后,从 2021年开始,政策开始对于康复医疗进行护航,未来有望伴随医疗服务业的转型发展而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已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单店模型,积累了丰富的连锁复制经验, 目前已形成拓展准入、康复投资、人才招聘3大标准化模块,为后续医院经营成功提供保证。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6.12/145.48/181.29亿元,同比增 27.63%/25.29%/24.61%;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9.10/23.63/27.59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01.44%/23.74%/16.73% ; 2023-2025年 PE 估 值 分 别 为18.77x/15.17x/13.00x,低于可比公司估值水平,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科威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2 47.01 -- -- 59.54 26.65% -- 59.54 26.65% -- 详细
科威尔是国内测试电源领先企业,通过拓展半导体和氢能赛道实现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进入氢能和半导体测试行业,2022年推出PEM电解槽测试产品并布局碱性电解槽,2023年发货2.5MWPEM电解槽测试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大功率的PEM电解槽测试设备),同年成功定增1.88亿,其中1.55亿用于小功率测试电源的扩产。 测试电源国产替代进行时,标准化助力企业横向拓展。公司大功率测试电源从非标品向着标准品过渡,小功率测试电源丰富产品系列和渠道建设。公司2022年测试电源销售收入排名全球第4,预计2025年光储+电动车领域测试电源市场空间47.6亿。 IITGBT自给率不足330%,公司逐步布局封测环节,受益国产替代。 2022年IGBT自给率仅26.5%,公司通过接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中恒微进入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整合并购汉先科技(键合设备公司),进入封测环节,投资艾凯瑞思(划片机设备公司),进一步深化布局。 制氢和用氢景气度逐步提升。制氢:(1)弃光弃风不可避免(2)双碳约束:绿氢真正帮助传统行业脱碳;中国引领电解槽装机。根据IEA的《GlobalHydrogenReview2023》,2023年全球电解槽装机量预计超2GW,中国电解槽装机占全球容量的50%。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放量,科威尔市占率第一。根据国鸿氢能招股书,2022-203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销量由0.34万辆增至41.24万辆,同期CAGR为82.2%,测试设备市场空间20亿;根据势银,2022年氢燃料电池检测设备CR3为62%,其中科威尔市占率26%。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7.7/1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2.3亿元,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45.1%,以当前总股本0.84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1.3/1.9/2.7元/股。公司当前股价对2023-2025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38/26/18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并考虑氢能放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测试电源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氢能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2-07 16.35 -- -- 20.88 27.71%
21.30 30.28% --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 2024年 2月 5日,公司发布《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 公告指出, 公司将: (1) 专注主业提升质量,积极践行“双碳”战略; (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3) 合规经营,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4) 加强沟通,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5) 共享成果,持续稳定现金分红。 公司深耕锂电池行业十余年,装机份额位列全球前列。 公司从2006年开始致力于锂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等新能源车领域,同时为储能电站、通讯基站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023年,公司排名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第四名,市场份额 5.64%。 储能领域,根据 InfoLink 数据, 公司位列 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第六名。 公司积极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 聚焦新能源行业,承担起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重任,是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 注重研发, 创新驱动。 截至 2022年底,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6200多人,硕士及以上学历达 1500多人,研发人员占比达 30%。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约 18亿元,同比增长 178%。公司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拥有全球八大研发中心,公司下一代产品储备丰富,包括磷酸锰铁锂电池、半固态电池、大众磷酸铁锂标准电芯等等,构建了深厚的创新产品护城河。 加速出海,剑指全球化龙头。 近两年,公司加大出海力度,在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多地规划海外生产基地。 2023年, 在德国哥廷根公司已实现首款德国产电池产品下线。 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公司推出股份回购计划彰显管理层长期发展决心。根据公司业绩预告, 2023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8-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57%-253%,主要财务指标稳步提升。 2023年12月 5日,公司公告回购计划,拟回购 3-6亿元, 用于后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计划。 公司近 5年累计分红约 8.5亿元,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红利。 盈利预测与估值2023-2025年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有 望 实 现 营 业 收 入314.49/402.88/520.92亿元,同比增长 36.43%/28.11%/29.30%;有望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10.16/18.23/27.57亿 元 , 同 比 增 长225.92%/79.48%/51.29%;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29.41/16.39/10.83倍,维持“增持”评级。 盈利预测与估值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2-02 18.60 -- -- 20.18 8.49%
21.30 14.52% --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深耕电池十余年,布局动力和储能两大赛道。 国轩高科成立于 2006年 5月, 主营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 公司动力/储能电池出货分别位列全球第八/第六名。 回顾公司发展历程,已完成“单一产品——横纵向延伸——全球化出海”的三级跳。 从业绩情况来看, 近两年随着公司规模效应的凸显和产业链的纵向布局,公司的盈利逐步迈入收获期,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迎来扭亏。 站在当前时点,再论公司的成长性,我们认为主要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1)大众:定点工作已完成,有望开启量产的新篇章和大众合作的故事,从 2020年开始就一直是公司身上的标签。 过去几年, 公司陆续完成了股权交割、管理融合、产品验证等工作。 并在 2022、 2023年先后取得了大众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动力电池的定点, 这标志着公司的产品已经通过了大众的测试, 正式拿到了量产的许可函。 我们认为公司和大众的合作即将进入收获的甜蜜期。 (2)全球化: 海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出海进度领先从渗透率来看,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 30%,而欧洲的渗透率才刚超过 20%,美国和泰国的渗透率在 10%左右。 海外市场正处于行业成长的萌芽阶段,具有极大发展潜力。国轩高科是国内为数不多在美国取得了项目推进进展的电池公司,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和密歇根州分别规划了锂电池和正负极材料生产项目。 在德国哥廷根, 公司于 2023年实现首款德国产电池产品下线。 东南亚地区,在泰国一期规划 2Gwh 产能,预计 2024Q1开始供货; 越南市场,和当地VinEs 公司合资共建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3)新技术产品:创新驱动,下一代电池产品创造更多可能公司历年研发投入保持高位, 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约 18亿元,同比增长 178%。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大力开展新产品技术创新。 新产品包括: 三元半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可达 360Wh/kg, 支持1000km 续航; 启晨 L600LMFP 电芯,可实现 240Wh/kg 的质量能量密度,支持 18分钟快充。 l 盈利预测与估值2023-2025年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有 望 实 现 营 业 收 入314.49/402.88/520.92亿元,同比增长 36.43%/28.11%/29.30%;有望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10.16/18.23/27.64亿 元 , 同 比 增 长225.92%/79.48%/51.65%;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32.34/18.02/11.8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联美控股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12-05 5.96 -- -- 6.17 3.52%
6.56 10.07%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2023年 10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Q1-Q3公司营收 21.8亿元,同比-5.0%;归母净利润 6.5亿元,同比+3.4%;其中 2023Q3公司营收 3.3亿元,同环比分别-7.1%/+67.3%,归母净利润 0.6亿元,同环比分别+96.2%/162.2%。 淡季储煤提升盈利, 清洁供热龙头大有可为。 2023Q1-Q3公司存货 5.4亿元,主要系公司为更好提供供暖服务降低燃煤成本,加大淡季囤煤力度增加燃煤库存所致,进入供暖季低价煤有利于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根据《沈阳市“十四五”城市民用供热规划》,沈阳市 2020-2025年,供热面积由 5.0亿 m2增长至 5.4亿 m2,其中清洁能源供热由0.2亿 m2增长至 1.1亿 m2,供热面积和清洁供热 5年 CAGR 分别为 1.6%和 39.3%。 截止 2022年公司供暖面积 0.7亿 m2,联网面积 1亿 m2,按接网面积,公司在沈阳市占率 19.8%, 公司以清洁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水源热泵余热利用、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能源利用的冷热电三联供等将持续受益。 公司围绕冷、热、电、汽等核心产品,结合数字化技术,持续推进“综合能源” 战略。 在手现金充沛, 持续布局氢能,静待花开。 截止 2023Q3,公司货币资金 71.2亿元,资金实力有利于公司的氢能布局。 公司 2021年战略投资入股爱德曼氢能装备有限公司; 2022年 12月,公司与北京燃气平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北京市平谷区为起点,在分布式综合能源服务、加氢站、制氢及氢能热电联产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公司目前正在探索从氢热电联产和氢分布式发电业务方向形成突破,在清洁能源制氢、高压储氢及燃料电池等关键环节积极布局,打造联美氢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 36.2/38.4/4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4/11.0/11.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12/1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万马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3 10.61 -- -- 11.03 3.96%
11.03 3.96%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万马股份发布 2023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17.44亿元(+7%)、归母净利 4.78亿元(+42%)、扣非归母净利 3.86亿元(+42%),其中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45亿(+17%)、归母净利 1.97亿(+33%)、扣非归母净利 1.69亿(+12%),业绩持续高增。 线缆高分子板块: 超高压部分, 二期 2万吨产线已在 9月实现全面投产,超高压三期 2万吨也加速启动,有望充分受益于 24年国内高压电缆绝缘材料需求的提升。 中低压部分,受益海外出口需求拉动以及国内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现有产能持续紧张,后续有望加速推动福州基地的建设。 充电桩板块: 截止 2023年 9月,公司累计充电量达到 46521万度,同比增长 45%,其中 9月单月充电量 5172万吨,同比增长 43%,从充电效率角度看,23Q3单桩月充电量为 0.21万度/台/月,相较 22Q3的 0.16万度/台/月提升 30%,充电效率的提升也有望加速充电运营板块扭亏; 线缆板块: 在整体电缆行业需求不振背景下,万马电缆 9月单月接单量达到 32.1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实现逆势增长,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有望带动电缆板块业绩持续稳健增长;此外,青岛基地也加速落地,有望在明年贡献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30/7.55/9.42亿元, 对应 2023-25年公司 PE 分别为 17.45x/14.56x/11.66x,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充电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天顺风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3 13.87 -- -- 14.39 3.75%
14.39 3.75%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64.07亿元(+69%),实现归母净利润 7.20亿元(+87%),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98亿元(+70%); 其中 Q3单季度实现收入 20.98亿元(+20%),实现归母净利润 1.40亿元(+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4亿元(+0%),受陆上塔筒产能调整以及海风建设节奏延后影响,公司 Q3单季度出货表现不及预期,同时受 Q3国内来风较差影响,拖累发电板块盈利能力。 海风板块: 2021年抢装潮后,国内海风市场迎来两年低谷,对应装机规模在 5-6GW/年。 站在当下时点来看,此前受政策、军事、航道等非经济性因素影响的海风项目, 有望陆续取得审批上的突破,预期23Q4开始,国内海风项目将迎来密集启动, 海风相关厂商的交付和订单有望迎来修复。 基于对海风行业乐观的预期,公司加速海风装备基地的建设,预计到 2025年底在国内形成超过 200万吨的水下基础产能(分布在江苏、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 此外,德国基地有望在2024年底投产,到 2025年底,公司全球范围内水下基础产能将超 250万吨,强化领先地位。 发电板块: 截止 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已并网电厂容量为1.38GW, 在核准/在建项目合计 800MW,包括湖北 600MW 以及河南200MW。 三季度国内来风情况较差,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三季度国内风电厂利用小时数为 428h,环比 Q2下降 31%,同比下降 7%,同时短期电网的升级、调整也对公司风电场出力造成影响, 此类突发事件导致 Q3发电业务不及预期,拖累公司短期业绩。 盈利预测我 们 预 计 2023-2025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1.93/17.03/24.08亿 元 , 对 应 2023-25年 公 司 PE 分 别 为20.89x/14.64x/10.35x,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海风降本进度不及预期;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海外产能运营风险加大。
盛弘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3 26.58 -- -- 31.31 17.80%
32.32 21.60%
详细
事件:公司10月24日发布2023年3季报。 2023Q1-Q3公司营收17.3亿元,同比+85.4%;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108.4%;其中2023Q3公司营收6.3亿元,同环比分别+63.4%/-3.6%,归母净利润0.9亿,同环比分别+45.8%/-22.9%。 利润端:费用管理优化,盈利改善。2023Q1-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42.3%/15.6%,同比分别-1.2pcts/+1.6pcts。2023Q1-Q3公司主要费用中,销售费用率(12.29%)和管理费用率(4.06%)下降明显,财务费用率(-0.54%)和研发费用率(9.32%)有所下降,四项费用率总体下降3.72pcts,有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现金流:2023Q1-Q3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9亿,同比+122.9%,主要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充电桩和储能景气度好,有望持续受益。根据中国充电联盟,2023Q1-Q3,国内公共充电桩新增66.5万台,累计246.2万台,其中9月新增19万台,同环比分别为+50.5%/211.5%,根据IEA发布的《GlobalEVOutlook2023》,预计2025年全球公共充电桩670万台,2022-2025年CAGR为35.7%;根据CNESA,2023年Q1-Q3,国内储能系统招标总规模已达到13.78GW/50.81GWh,同比+118%/+267%。 Q4为国内储能装机高峰,随着分时电价的细化,峰谷价差有望持续扩大,工商业储能经济性逐步提升,行业高景气将助力公司工商业储能业务的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25.8/37.3/4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8/7.8,对应PE分别为21/15/1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储能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东方日升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1 18.04 -- -- 19.49 8.04%
19.49 8.04%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80.17亿元(+33%),实现归母净利润 12.79亿元(+71%),其中 Q3单季度实现收入 104.10亿元(+24%),实现归母净利润 4.18亿元(+72%),扣非净利润方面, Q3实现 7.33亿元,同比增长 149%,环比增长 29%,伴随新增电池片产能投产,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Q3计提一次性违约支出 5.14亿元,减少 Q3净利 3.86亿元。 2020年, 公司与 FOCUS 签订组件供应协议,约定由公司向 FOCUS 分别提供 400MW、 470MW 合计共 870MW 的光伏组件,后双方因协议履行产生争议, FOCUS 于 2021年 7月 14日向 ICC 提交了仲裁申请, 2023年9月 26日,公司收到 ICC 出具的仲裁书, 基于审慎性原则,公司在 Q3根据裁决金额全额计提 7168万美元(折合 5.14亿元),导致 Q3净利润减少 3.86亿元。 HJT+TOPcon 同步推进,产能加速建设。 公司前三季度组件出货确认收入约 14.4GW,单 Q3实现出货确认规模 6.1GW,实现明显增长,截止 2023年中,公司电池、组件产能分别为 15、 25GW,后伴随金坛4GW HJT、宁海 5GW HJT 以及滁州 10GW TOPcon 的逐步投产落地,公司电池产能有望接近 35GW,组件配套产能将超 40GW,有望进一步助推公司出货提升。 异质结方向完成多项降本技术攻关,提升量产经济性。 在异质结方面,公司有深度布局, 通过自有专利布局 0BB 电池技术、 210超薄硅片技术、纯银用量<10mg/W 及昇连接无应力串联技术,实现行业内首家量产。 展望 24年,伴随<100μm 硅片导入量产、低银浆料继续降低含银比例、 无铟/去铟方案导入,异质结还有较大降本空间,同时叠加技术进步,预期明年转换效率提升至 26%,异质结量产经济性将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我 们 预 计 2023-2025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7.66/22.67/29.69亿 元 , 对 应 2023-25年 公 司 PE 分 别 为11.68x/9.10x/6.95x,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技术降本进度不及预期。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1 42.70 -- -- 47.93 12.25%
47.93 12.25%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3.50 亿元(-5.56%),实现归母净利润 8.22 亿元(+11.63%),单季度来看,公司 Q3 实现营收 16.61亿元(-7.97%),实现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4.09%), 由于海缆确认收入体量不及预期,导致 Q3 单季度盈利承压。Q3 海缆营收 6.29 亿元(+34%),但绝对值不及预期。 公司 Q3 单季度海缆营收 6.29 亿元(+34%)、 陆缆营收 9.10 亿元(-15%)、海洋工程营收 1.20 亿元(-54%),其中海缆营收相较 Q2 下滑明显,导致盈利承压。从在手订单来看, 截止三季度末,在手订单约 71 亿元,其中海缆系统 36.05 亿元(220kV 及以上海缆约占 55%,脐带缆约占30%), 高价值量产品订单占比 85%,有望支撑后续高盈利水平, 陆缆系统 24.84 亿元,海洋工程 10.11 亿元。Q4 海风建设陆续启动,广东竞配落地+浙江项目加速审核,公司24 年有望迎来订单修复。 进入 Q4 以来,海风项目加速施工, 9 月 25日, 由公司制造的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220kV 海缆顺利下线装船发运,此外由公司负责送出缆供货的青州六项目也有望于年底前动工,大项目的陆续启动和发货,有望支撑公司海缆交付业绩。广东区域,受制于航道问题的青州五七、帆石一有望加速用海审批,释放海缆招标需求, 10 月落地的广东省管竞配项目也有望于 24 年开始海缆、主机招标,预计支撑公司明年订单规模增长,此外,在公司传统优势的浙江区域,项目加速核准,明年也有望陆续释放招标需求, 24年公司海缆及海洋工程订单有望迎来修复。 盈利预测我 们 预 计 2023-2025 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1.37/17.05/20.30 亿 元 , 对 应 2023-25 年 公 司 PE 分 别 为26.14x/17.44x/14.64x,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风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海外拓展进度不及预期;海缆竞争格局加剧。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31 46.00 -- -- 48.60 5.65%
48.60 5.65%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亿纬锂能发布 2023年三季度报告。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55.29亿元, 同比+46.31%;实现归母净利润 34.24亿元,同比+28.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1.55亿元,同比-0.99%。 业绩符合预期,扣非归母净利环比高增 39%。 2023Q3,公司实现营收 125.53亿元,同比+34.16%, 环比+6.47%;实现归母净利润 12.73亿元,同比-2.53%,环比+25.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99亿元,同比-8.54%,环比+39.42%。 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主要贡献来自4.3亿的政府补贴。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023Q3,公司毛利率 18.34%,环比提高3.27pcts;净利率 10.75%,环比提高 0.2pcts。 公司三季度投资净收益 0.96亿元, 环比增加 0.03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1.59亿元,环比增加 0.58亿元。 动力出货高速增长,大圆柱年内批量交付。 据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公司 1-9月动力电池装机 11Gwh, 同比+149%;公司 1-9月占国内市场份额 4.3%, 排名第四,市占率同比提升 0.13pcts。 公司储能电池在业内率先推出 5MWh 系统,单 wh 成本有望下降。大圆柱电池方面,公司到年底有望建成 3条线,合计 20Gwh 产能,在 1-2家客户实现批量交付。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 500.42/704.75/883.35亿元 , 同 比 增 长 37.84%/40.83%/25.34% ; 预 计 归 母 净 利 润46.51/62.02/85.99亿元,同比增长 32.55%/33.35%/38.63%;对应 PE分别为 19.68/14.76/10.65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变化风险。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3-10-31 9.52 -- -- 9.87 3.68%
9.87 3.68%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 2023Q3 实现营收 66.59 亿元,同比+49.68%, 环比-0.09%,实现归母净利润 7.85 亿元,同比+64.61%, 环比+575.21%。 三季度硅片出货规模增长,产线开工率回升,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明显修复, 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0.44%、 12.31%,环比提升 7.43、 10.06pcts。Q3 硅片出货迎来显著增长,持续推动新产能建设。 我们预计公司Q3 硅片产线保持较高稼动率水平,单季度硅片出货在 10GW 左右,相较 Q2 迎来明显增长,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产能方面, 公司包头 40GW单晶硅项目已实现全面达产,在此基础上公司规划建设三期 50GW 拉晶产能,建成后硅片产能将达到 90GW,强化市场地位。此外,公司已签订长单锁定尤尼明与 TQC 的进口砂用于石英坩埚内层材料,并委托关联公司澄利新材料代工石英坩埚以保障上市公司的拉晶需求,保障供应链安全。积极推动电解槽产品研发,加速氢能领域布局。 在绿电制氢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绿电智能制氢系统,集成了碱性电解槽、气液分离系统和纯化系统等, 并采用自主研发的隔膜及催化剂并配备云边一体智能控制系统,当前最新的 2000Nm3/h 碱性电解槽已成功下线, 最大产氢量 2000Nm3/h,电流密度≥ 6000A/m2。今年以来国内电解槽招标放量,预期 24 年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公司电解槽产能已逐步投产, 24 年开始有望贡献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我 们 预 计 2023-2025 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20.33/29.35/35.17 亿元, 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8.76x/6.07x/5.0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硅片竞争格局加剧;供应链保障能力不及预期。
尚太科技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0-30 43.86 -- -- 46.78 6.66%
46.78 6.66%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尚太科技发布 2023 年三季度报告。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1.71 亿元, 同比-10.33%;实现归母净利润 5.68 亿元,同比-45.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51 亿元,同比-46.96%。三季度受行业降价等因素影响, 毛利率环比下降、利润有所承压。2023Q3,公司实现营收 12.04 亿元,同比-10.02%, 环比+18.77%;实现归母净利润 1.63 亿元,同比-53.89%,环比-6.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1 亿元,同比-54.42%,环比-5.11%。 2023Q3,公司毛利率22.62%,环比-3.16pcts;净利率 13.57%,环比-3.51pcts。 受负极和石墨化环节竞争加剧、供需扭转等因素的影响,负极面临较大降价压力,导致公司毛利率和盈利下滑。用于储能和快充的产品开始放量,公司产品结构优化。 公司在储能电池领域的负极产品在三季度放量出货,储能占比明显提升;动力领域快充产品也开始爬坡起量,公司产品结构有所优化。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 46.80/55.40/76.17 亿元,同比增长-2.13%/18.38%/37.49%;预计归母净利润 7.37/10.22/15.46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42.84%/38.67%/51.26% ; 对 应 PE 分 别 为15.71/11.33/7.49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变化风险。
容百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0-27 40.81 -- -- 45.23 10.83%
45.23 10.83%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容百科技发布 2023 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业绩受到原材料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而同比下滑。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85.74 亿元, 同比-3.66%;实现归母净利润 6.16 亿元,同比-32.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60 亿元,同比-38.59%。 前三季度公司三元材料累计出货超过 7 万吨,同比增幅约 25%。 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 采购及销售价格存在偶发性错配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盈利同比下滑。三季度出货环比增速超 20%, 销量和单位盈利均环比改善。2023Q3,公司实现营收 56.80 亿元,同比-26.49%, 环比+25.50%;实现归母净利润 2.37 亿元,同比+29.88%,环比+246.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5 亿元,同比+24.63%,环比+753.82%。 我们测算公司三季度出货超 2.4 万吨,环比增长超 20%。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球化战略正式定调。 公司磷酸锰铁锂出货量稳定提升,在动力、小动力、储能和 3C 领域全面覆盖;针对储能的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已完成产品中试; 超高镍单晶在海外客户实现定型。 公司在三季度正式发布全球化战略,在韩国、欧洲、北美等多地开展产能建设和客户合作,有望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 250.86/316.83/374.71 亿元 , 同 比 增 长 -16.72%/26.30%/18.27% ; 预 计 归 母 净 利 润8.92/14.27/22.00 亿元,同比增长-34.07%/59.93%/54.17%;对应 PE分别为 22.25/13.92/9.03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变化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