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何俊艺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40523020004。曾就职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67%
(--)
60日
中线
13.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瑞鹄模具 机械行业 2023-12-26 32.13 -- -- 33.96 5.70%
34.44 7.19%
详细
公司概况:冲压模具隐形冠军,延伸产业链布局轻量化零部件第二曲线公司主营冲压模具和焊装自动化生产线,是汽车冲压模具行业龙头,累计为全球100余款车型开发冲压模具,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以及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奇瑞等头部自主及新势力。2022年开始发力增量业务轻量化零部件,布局冲压件、铝压铸车身件、铝压铸动力总成壳体件等产品,开辟第二成长曲线。行业分析:平台化造车&电动智能变革下车型投放加快驱动冲压模具行业增长,轻量化助力铝压铸行业增长汽车冲压模具:1)驱动:平台化造车&电动智能变革下车型投放加快;2)空间:2022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规模约为441.9亿元;3)格局:企业平均业务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低。轻量化零部件:1)驱动:电动化驱动轻量化推动单车用铝量提升,我国2020年单车用铝量不足140kg(欧洲/北美用铝量180kg/208kg),具有提升空间。2)空间:预计23-25年汽车铝压铸市场空间分别为2086/2271/2268亿,同比+12%/+9%/+7%,CAGR22-25=9.4%;3)格局:差异化竞争,国内CR10=15%。核心优势:模具能力较强&背靠奇瑞为轻量化零部件增量业务提供确定性技术优势:掌握冲压模具的核心技术,顺势切入轻量化赛道。 配套关系:公司前身为奇瑞汽车下属模具厂,奇瑞汽车是公司核心客户,2017-2020年均为公司第一大客户,目前奇瑞科技是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3.14%。客户资源优势是公司拓展新业务的有力抓手,目前公司轻量化零部件多产品线均已进入奇瑞供应链,短期有望跟随奇瑞产销规模成长并提升在奇瑞体系内的配套比例,中长期基于奇瑞项目的量产经验和工艺积累开拓其他新客户。成长逻辑:基本盘业务仍保持较快增长,轻量化零部件从0到1贡献确定性弹性1)冲压模具-量维度:行业扩容(平台化造车&电动智能变革下车型投放加快驱动)+国产化趋势加强。2)轻量化零部件-量维度:短期跟随奇瑞等大客户从0到1,中长期基于奇瑞项目的量产经验和工艺积累开拓其他新客户。价维度:产品矩阵覆盖冲压件-铝压铸动力总成壳体-铝压铸车身(含一体压铸),未来有望延伸至铝压铸底盘件,进一步实现单车价值提升。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营收为18.3/28.7/37.9亿,同比增速为+56%/+57%/+32%;归母净利润为2.1/2.9/4.0亿元,同比增速为+53%/+37%/+38%,对应23-25年PE分别为30X、22X、16X,看好公司第二曲线轻量化零部件业务跟随大客户迎接确定性高成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核心客户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新产能释放与盈利爬坡不及预期、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文灿股份 机械行业 2023-12-25 35.50 -- -- 40.70 14.65%
40.70 14.65%
详细
短期:盈利拐点已至,Q4 问界&理想 MEGA 驱动盈利进入加速修复周期。核心客户自 Q3 以来持续发力,第一大客户蔚来(收入占比 20%左右,利润占比更高)Q3 交付新车 5.5W 台,环比+1.4 倍,带动公司 Q3 毛利率环比修复 5.5pct。华为汽车智能化&新车超级周期已开启,赛力斯新 M7 自 9 月中旬上市以来订单持续超预期,当前问界M7 在手订单充沛,叠加新 M5 上市(权益优惠)以及 M9 12 月上市在即,华为系赛力斯放量确定性较强,公司是 M7 动总壳体产品供应商,也是 M9 一体压铸件+动总壳供应商。同时,23 年底理想首款高压纯电平台 MPV MEGA 也将上市,当前已开启预售,预售 1h42mi盲定订单已破万,极致产品定义有望复刻 L 系列成功。公司当前是最强新势力问界&理想单车价值双高的公约数,判断核心客户+新项目投产上量后将带动产能利用率回升,预计后续本部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恢复,Q4 开始业绩或进入加速释放阶段。 中长期:铝铸车身件自主龙头,引领一体化压铸新趋势,24 年头部公司有望率先进入正循环。新能源催生一体化压铸工艺革命,是从 0 到 1 的潜在千亿市场,一体化压铸是车身轻量化中成本&效率最优解,因此在特斯拉率先推广下已形成行业共识,当前汽车行业正在掀起一体化压铸工艺革命。根据特斯拉规划,车身一体化应用范围将从后座板渗透至前车身以及底盘电池托盘,单车价值至少可看向 8000 元,市场前景广阔。 一体化压铸件是更大、集成度更高的铝铸车身件,公司在铝铸车身件上拥有 10 多年经验(2011 年开始研发),在设备定制开发、材料研发、模具设计、工艺设计及应用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豪华车型量产经验也为公司积累了含金量较高的工艺know-how,形成明显的先发优势,是一体压铸制造环节绝对龙头,当前一体化压铸在手订单最多,一体压铸 24 年有望进入产业化加速拐点(多品牌多车型投产),看好头部公司率先进入订单-盈利-扩张正循环加速的机会。 盈利预测:预计 23-25 年收入 52.8 亿元、76.4 亿元、91.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5%、20%,归母净利润依次为 1.1 亿元、4.9 亿元、7.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358%、54%。对应 23-25 年 PE 分别为 85X、19X、12X,看好公司跟随大客户放量盈利加速修复以及引领一体压铸增量市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客户下游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上涨、海外资产整合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上海沿浦 机械行业 2023-12-22 51.35 -- -- 60.06 16.96%
60.06 16.96%
详细
自主座椅骨架龙头迎量价齐升,品类拓展多点开花。公司做模具起家自08年起进军汽零行业,多年耕耘成就自主座椅后排骨架龙头企业。2021年座椅骨架从后排进入前排实现ASP提升,连续斩获赛力斯、比亚迪等多个定点。2022年基于工艺延伸将业务拓展至高铁座椅、集装箱领域。当前公司在手订单超130亿,年化增量营收达27亿元以上。 整体认知:主业已证明过自身,拓品类守正出奇,战略稳中有进1)主业在份额和盈利上证明过自身:公司座椅骨架总成市占率4.5-6%,为自主龙头,2020年前毛利率稳定在20%+。 2)拓品类守正出奇:凭借优秀口碑进入技术同源的铁路集装箱业务(精密冲压/焊接)、汽车电子壳体(注塑)、高铁座椅(精密冲压+焊接+注塑)3)战略谨慎稳健,不盲目激进:公司基因稳健重视盈利基础,上市初期资本开支大短期未直接进入座椅整椅,当前公司主业和新业务均进入收获期,后续凭借高铁整椅项目积累经验,切入乘用车整椅赛道。 中短期:盈利拐点已过,客户+新业务驱动业绩加速释放。23Q2是盈利拐点,在BYD多个项目&赛力斯新M7订单超预期驱动下,已进入业绩加速释放周期。24年两块新业务集装箱+高铁座椅开始发力,有望贡献更大弹性。 中长期:骨架龙头进军座椅总成,看好公司在空间大&格局好的乘用车座椅赛道上的国产化。 座椅是优质赛道。1)空间大:预计25年国内约1500亿,CAGR=17%;2)格局好:全球CR5>85%,国内CR5>70%且均为外资;3)消费升级边际提速促进提价&加速替代:前期格局固化原因:1)核心安全件进入壁垒高;2)技术壁垒:整椅研发人才外资把控。 当前破局原因:1)整车格局重塑带来新的配套关系;2)新势力1-N基于成本和响应两方面需求,培养本土供应链意愿强烈;公司核心优势:1)骨架技术基础:座椅是核心安全件,骨架是重要的安全来源,骨架占整个座椅投资中的接近70%。 2)座椅骨架自主龙头多年积累了较好的客户口碑有望反哺座椅业务。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收入15亿元、27.4亿元、3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83%、16%,归母净利润1亿元、2亿元、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0%、100%、47%。对应23-25年PE分别为41X、21X、14X。与可比公司相比公司估值偏低,当前盈利拐点已确认,短期M7超预期夯实Q4及明年确定性,明年还有两块收入弹性更大的业务放量支撑业绩高增长,看好中期重要期权整车座椅的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上涨、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隆盛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1-01 20.28 -- -- 23.22 14.50%
23.22 14.50%
详细
10月 29日,隆盛科技发布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52.66%;实现归母净利润 0.25亿元,同比-7.80%。 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营收稳定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87亿元,同比+47.03%;实现归母净利润 0.97亿元,同比+44.69%。其中,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2亿元,同比+52.66%。实现归母净利润 0.25亿元,同比-7.80%。其中,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1)铁芯业务:客户产线改建顺利,产能利用率提升;2)EGR:乘用车混动车型配套开始放量;3)军工业务扩展顺利。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铁芯业务回款延迟所致。 主要聚焦三大业务板块,竞争力不断增强。1)EGR 系统板块:汽车及非道路机械配套业务增长稳定,已进入比亚迪等车企的混动车型供应链;天然气喷射气轨总成项目已获新终端客户定点,预计能对全年营收做出贡献。2)马达铁芯板块:客户及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弗迪动力等多客户项目定点。3)精密零部件业务板块:子公司微研精工主营业务不断实现新项目量产,并依托研发流程的科学性和有序性持续扩大现有客户合作体量以及拓展新客户。与此同时,微研中佳拥有宇航、军工等产品的设计加工与制造能力并已通过三级保密资格证书,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能得到有效保障。 股权激励目标积极,彰显公司信心。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数量为 249.9万股,价格为 11.48元/股,人数为 109人。以 2022年为基数,2023-2025年营收增速分别为 50%/120%/180%,对应营业收入为 17.2/25.3/32.1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90%/200%/300%,对应净利润为 1.4/2.3/3.0亿元。 投资建议:考虑到产能爬坡节奏等原因,我们小幅调整 2023-2025年盈利预测,分别给予 17.8/26.6/35.0亿元(原值为 21.5/31.2/40.8亿元)营业收入,同比+55%/+49%/+32%,分别给予 1.6/2.3/3.2亿元(原值为 1.8/2.9/4.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06%/+48%/+38%。以 2023年 10月 30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当前市值为 46.5亿元,对应 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29.8X、20.1X、14.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客户销量不及预期,业务及产能拓张不及预期,汇率、关税、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降价等风险。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3-11-01 64.00 -- -- 75.75 18.36%
77.95 21.80%
详细
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Q3实现营业收入49.91亿元,同比+15.82%;实现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0.43%。 2023Q3业绩符合预期,营收稳定增长。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1.52亿元,同比+27.45%;实现归母净利润15.97亿元,同比+32.13%。其中,2023Q3实现营业收入49.91亿元,同比+15.82%;实现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0.43%,环比-21.89%。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系汇率波动影响及2023Q3较多项目转固定资产带来的折旧摊销增加所致。 毛利率相对稳定,汇率波动影响费用端水平。1)毛利率:2023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2.61%,同比+0.21pct;23Q3毛利率为22.67%,同比-1.44pct,环比-0.61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毛利率波动。2)费用端:2023Q3期间费用率为11.35%,同比+1.39%。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27%(同比-0.19%),管理费用率为3.19%(同比+0.6%),研发费用率为5.15%(同比-0.03%),财务费用率为1.74%(同比+0.98%),财务费用增长主要系汇兑损失增加所致。 机器人业务有序推进中。公司基于在汽车领域积累的伺服电机、无框电机等自研能力,及精密机械加工能力,逐步布局机器人直线及旋转执行器。目前,其产品已多次向客户送样,预计2024Q1逐步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初始订单约为100台/周,一期年产能10万台,后续爬坡至百万台。机器人执行器单价万元级别,且处于行业发展早期,市场空间大。公司有望凭借其在汽车领域的研发能力、制造经验抢占机器人新风口。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稀缺的平台型企业,在客户、品类的持续开拓下业绩有望持续增长,考虑到新能源客户增速放缓,我们小幅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分别给与21.0亿元(原值23.0亿元)、28.5亿元(原值32.4亿元)、39.6亿元(原值45.3亿元)净利润。以2023年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当前市值为719.4亿元,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34.2X、25.2X、18.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热管理、空悬、机器人执行器等业务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全球产能拓张速度放缓,汇率、关税、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降价等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0-11-24 252.08 -- -- 305.18 21.06%
424.99 68.59%
详细
中国龙头打造动力电池王国:1)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以主业为中心综合布局锂电材料、储能系统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提供一流解决方案;2)团队脱胎于ATL,技术背景雄厚,2018-2020年三次股权激励强化团队凝聚力;3)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在材料体系和结构工艺上创新升级;4)公司形成总部+四大研发中心+五大生产基地的全球化综合布局,目前规划产能接近300GW,即将迎来产能投放高峰期;5)供应链管控能力强,打造从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链闭环;6)坚持大客户战略,基本完成行业“跑马圈地”。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潜在空间巨大: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距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目标差距巨大。伴随国内财政补贴政策退坡趋缓,特斯拉、大众引领的爆款车型拉动需求,以及存量出租车、公交车替换和B端采购预期加强,国内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海外市场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边际向好、欧洲主流车企陆续公布电动化大战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及车型改善,预计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实现36%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速;与此同时,电化学储能市场也迎来高增长阶段。 无惧行业竞争加剧,国内龙头地位稳固:市占率方面,根据GGII的统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动力电池装机18.3GWh,市场份额达到47.6%,位列行业第一;产品性能方面,公司位于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绝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稳定;成本方面,公司得益于“高能量密度体系+供应链管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对标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公司在供应链布局、产能规划及客户体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超额分享锂电全球化红利。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到行业排产恢复情况良好以及新车型逐步上市,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504/699/937亿元,同比增速10/39/34%,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4.3/72.8/95.1亿元,同比增速19/34/31%;每股收益2.33/3.12/4.0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08/81/62x。鉴于公司是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且2020年步入产能持续扩张期,未来有望受益于锂电全球化趋势,我们认为公司目前估值具有合理性,维持“增持”评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1-17 18.78 -- -- 28.38 51.12%
28.38 51.12%
详细
长安自主品牌始于2017年年底提出“第三次创业”,经过降本增效,技术变现,爆款车型等带来强势产品周期以及单车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此次联合科技巨头华为和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开发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进一步加速公司由传统整车制造企业向出行科技公司转变。现场首次公布会进化的智能化方舟架构,也标志着自主品牌进入全面智能化造车新时代。后续我们持续看好长安自主品牌向上与新能源发展的持续性。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62.15/50.39/56.42亿,维持每股收益分别为1.29/1.05/1.17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 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增资扩股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27亿。维持合理估值区间为15.75-18.90元(维持21年15-18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1-04 24.40 -- -- 28.80 18.03%
28.80 18.03%
详细
20Q3利润同比增长 17.43%,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公司前三季实现营收 4846.47亿( -15.39%),实现归母净利润 166.48亿 ( -19.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1.85亿( -19.30%)。单三季度来看,公 司实现营收 2101.27亿( +2.55%),实现归母净利润 82.54亿( +17.43%), 公司业绩略微超出市场预期。 销量分析: 前三季度集团同比增长 5.92%,下滑 8个季度后首转正 集团 20年前三季度累计销 361.32万辆( -18.14%), Q3单季度销量 156.41万辆( +5.92%)。具体到子品牌来看,前三季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汽通 用五菱和上汽自主累计销量分别为 95.16/103.14/98.50/64.52万辆, 对应同比 变化分别为-21.97/-25.92/-12.62/-4.41pct; 20Q3单季度各个子品牌对应销量 分 别 为 39.54/45.40/45.40/26.07万 辆 , 对 应 同 比 变 化 分 别 为 +2.59/-4.06/+18.69/+10.65pct。 集团层面来看,实现从 18Q3开始持续 8个季 度下滑后的首个季度销量转正。 盈利分析:降本明显,合资增长较为显著 公司前三季度四费率为 9.64%,同比下降 1.77pct,其中管理/销售/财务费用 率分别为 4.44/5.06/0.14%,同比变动 0.38/-2.17/0.02pct。单三季度四费率 8.86%,同比下降 2.28pct。 结构来看,公司 20Q3实现投资收益 89亿元 ( +19%), 其中来自合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64.7亿元( +3%)。 自主品牌制 造端利润为-15.86亿,环比及同比来看亏损略微扩大( 20Q2: -11.46亿, 19Q3: -12.71亿),我们预计主要由于公司加大智能化以及后期相关车型投入导致。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复苏进度低于预期, 新产品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 投资逻辑:销量拐点显现,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略微上调 20/21/22归母净利润为 226.23/283.97/315.68亿( 主要由于营 收端以及费用控制略超我们预期, 原: 211.24/268.80/302.08亿元), 上调 EPS 为 1.94/2.43/2.70元(原: 1.81/2.30/2.59元), 上调合理估值区间至 29.16-34.02( 维持 21年 12-14x 市盈率,原: 27.60-32.20元), 考虑到 20年底 MEB 新 能源产品投放及 21年奥迪国产,有望带来估值盈利双升, 维持“买入”评级。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1-03 160.91 -- -- 198.85 23.58%
262.95 63.41%
详细
20Q3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1亿,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前三季实现营收 1050.23亿(+11.94%),实现归母净利润 34.14亿(+116.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4.93亿(+324.50%)。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 445.20亿(+40.72%),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1亿(+1362.66%)。 公司此前发布 20Q3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4-36亿,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高端车型占比提升带来毛利率改善显著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20.75%,同比上升 4.71pct;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2.32%,同比上升 8.46pct,环比提升 1.79pct,公司毛利率呈现连续 4个季度持续环比改善。我们预计主要由于:第一,比亚迪汉与唐等高端产品持续爬坡,产品结构中销量占比持续提升。第二,比亚迪电子对母公司的收入贡献约44.5%,比亚迪电子毛利率显著改善,同比提升 7.7pct。 多业务持续向好,指引全年利润 42-46亿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2-46亿,同比增长 160.15%-184.93%,20Q4单季度利润 7.86-11.86亿。主要由于四季度预计汽车行业持续向好,目前全新旗舰车型“汉”和改款旗舰车型“唐”在手订单充裕,燃油车宋 Pro 和宋 Plus 预计持续保持大幅度增长。此外,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持续受益客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复苏进度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不确定性。 投资逻辑:新周期持续向上,维持“增持”评级后期看公司有望持续迎来量利齐升,主要受益刀片电池新产能投放以及后期DM4.0系列车型上市。我们预计公司 20/21/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29/56.13/66.45亿元(原:31.90/41.06/52.50亿元,由于公司全年指引超过我们预期,我们上调汽车业务的营收增速以及毛利率,主要由于新能源旗舰车型汉等销量持续爬坡超预期,同时单车盈利能力较好带来产品结构改善。此外,手机组装机部件以及二次充电电池业务的毛利率超出此前我们预期),EPS分别为 1.55/2.06/2.44元(原:1.17/1.51/1.92元),维持“增持”评级。
三花智控 机械行业 2020-10-22 22.96 -- -- 27.66 20.47%
28.15 22.60%
详细
20Q3利润同比增长23.51%,业绩,业绩略超预期超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93亿(-0.32%),实现归母净利润10.92亿(+3.40%),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32.75亿(+17.40%),实现归母净利润4.49亿(+23.51%),公司汽零与家电业务同比增速均呈现持续改善势态,公司业绩略超预期。 衍生业务对冲人民币升值风险,对冲人民币升值风险,20Q3受汇率影响较小公司出口业务占比较高(2019年为50.44%),汇率对公司影响较为显著。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49亿(+23.5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5亿(-8.30%),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受到三季度人民币升值影响,公司开展了衍生工具业务主要用于对冲汇兑损失,20Q3衍生工具收益+汇兑损失整体体现为-310万元损失,19Q3为整体体现为1650.89万元收益。由于汇兑收益计入经常性损益,而衍生工具损益计入非经常损益,但是两者均为汇率影响相互对冲,故应重点关注整体利润情况。 发行30亿亿可转换债券,主要募投控制类元器件控制类元器件公司拟募资发行总额不超过30亿可转换债券,主要用于:年产6500万套商用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建设项目(14.87亿),年产5050万套高效节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技术改造项目(6.98亿),补充流动资金(8.15亿),预计建设期六年,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36.32亿,年均利润总额10.51亿,我们测算净利率为24.60%,项目盈利能力较高。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复苏进度低于预期,疫情影响后期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投资逻辑:热管理赛道空间大,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壁垒供应商热管理赛道空间大,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壁垒供应商我们上调公司20/21/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0/19.28/21.94亿(原:13.65/18.60/21.16亿,主要由于毛利率持续环比改善以及家电业务营收增速超预期),EPS分别为0.41/0.54/0.61元(原:0.38/0.52/0.59元),上调合理估值为27.00-29.70元(原:26.00-28.60元,对应2021年50-55xPE),维持“增持”评级。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9-22 69.90 -- -- 70.32 0.60%
70.32 0.60%
详细
公司在检测站设备行业龙头地位突出,同时转型运营商打开新成长空间。2018年公司收购兴车检测70%股权并参与设立德州基金,公司业务由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向机动车检测服务运营延伸。2020年公司完成了临沂正直70%股权的收购,并拟同临沂基金等相关方共同收购中检集团汽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75%的股权。今年9月公司与鸿亿检测、天源环保、荆通运业拟共同成立合作公司,对荆州机动车检测市场进行整合运作。此次,公司拟定增13亿元,其中9.98亿元用于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3.02亿元用于收购临沂正直70%股权,将持续兑现公司转型检测站的长期逻辑。另外,我们认为虽然16年行业进入政策放开,导致行业进入壁垒相对降低,但是长期看对于行业的核心关注点应该是上市公司对于检测站的整合速度,以及掌握优质检测站资源的数量。 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归母净利润2.60/3.61/4.8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7.8%/38.8%/34.5%,维持EPS为1.34/1.86/2.50元,维持合理估值区间65.10-74.40元(维持21年PE为35-40x),维持“增持”评级。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10 88.01 -- -- 136.88 55.53%
198.85 125.94%
详细
事项:公司2020年8月单月实现销量3.68万辆,同比增长2.15%。 国信汽车观点:公司8月单月实现销量3.68万辆,同比增长2.1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传统燃油车分别同比增长-12.99%、105.82%、3.11%,公司销量同比已连续两个月正增长,凸显复苏势头。行业层面,中汽协预计8月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18万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11.3%;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同比增长4.4%,商用车同比增长37.5%。今年公司推出新能源纯电动旗舰车型“汉”,首次搭载了“刀片电池”及高性能碳化硅电机控制模块,同时外观内饰改善显著,整体性能及产品力显著提升。8月份,汉全系车型销量为4000辆,成为主销车型之一。此外,2020年纯电动大巴销量和传统燃油车业务均逆势增长,新能源客车和燃油车1-8月累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28%和16.88%。今年3、4季度新品持续发力,与比亚迪汉EV同属纯电E2.0平台、且搭载刀片电池的元、宋Plus、秦、秦Pro、D1、E6等纯电车型将已进入工信部公告。公司8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0.949GWh,本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5.813GWh。随着刀片电池产能加速爬坡,这些车型有望在今年3、4季度内陆续上市,其具有高安全、强性能、低成本的核心优势,上市后有望持续热销。 公司作为拥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领先市场地位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在电动化大趋势下具备较大发展机遇。后期随着全球电动化的步伐加速,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智能产品的升级,以及光伏行业平价上网时代的逐步到来,公司有望打开全新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营收分别为1383.10/1558.33/1720.98亿元,维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90/41.06/52.5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7.6%/28.7%/27.8%,维持EPS分别为1.17/1.51/1.92元,维持“增持”评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09 12.36 -- -- 16.16 30.74%
28.38 129.61%
详细
公司8月单月实现销量16.94万辆,同比增长35.51%,其中自主、福特、马自达分别同比增长59.53%、36.98%、11.46%,显著超越行业。行业层面,中汽协预计重点企业8月全国销量218万辆,同比+11.3%,环比+3.2%,延续7月的复苏趋势,汽车行业景气度进一步确定触底反弹。自主品牌通过降本增效、技术变现同时叠加自身强势产品周期,新车型CS75PLUS、UNI-T 等终端反馈较好,实现量利齐升,长安福特前期经过渠道改革,供应体系本土化以及叠加林肯豪华品牌国产化,逐步由底部开始进入持续复苏阶段。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62.15/50.39/56.42亿,维持每股收益分别为1.29/1.05/1.17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增资扩股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27亿。维持合理估值区间为15.75-18.90元(维持21年15-18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9-04 73.90 -- -- 75.20 1.76%
75.20 1.76%
详细
公司在检测站设备行业龙头地位突出,同时转型运营商打开新成长空间。此前公司已经通过现金收购临沂正直70%股权和兴车检测70%股权,公司目前正在推进11亿的定增方案以及同临沂基金共同收购中检集团75%股权。此次与鸿亿检测、天源环保、荆通运业成立合作公司将持续兑现公司转型检测站的长期逻辑。另外,我们认为虽然16年行业进入政策放开,导致行业进入壁垒相对降低,但是长期看对于行业的核心关注点应该是上市公司对于检测站的整合速度,以及掌握优质检测站资源的数量。 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归母净利润2.60/3.61/4.8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7.8%/38.8%/34.5%,维持EPS 为1.34/1.86/2.50元,维持合理估值区间65.10-74.40元(维持21年PE 为35-40x),维持“增持”评级。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01 87.02 -- -- 119.32 37.12%
198.85 128.51%
详细
20H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3.75%,业绩超预期。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05.03亿元,同比下降2.70%,归母净利润16.62亿元,同比增加14.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23.75%。二季度实现营收408.24亿元,同比增长28.06%,归母净利润15.50亿元,同比增长119.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增长322.63%。整体而言,公司上半年业绩超出我们预期。 刀片电池助力比亚迪“王朝”系列,新品周期持续。 20H1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营收为320.72亿元,同比减少5.62%,营收端显著跑赢汽车销量端主要由于出口业务大幅增加所致。20H1公司推出新能源纯电动旗舰车型“汉”,首次搭载了“刀片电池”及高性能碳化硅电机控制模块,同时外观内饰改善显著,整体性能及产品力显著提升。下半年新品持续发力,将推出包括全新车型“宋Plus”、改款车型“唐”、“e2”、“e3”等车型。此外,上半年纯电动大巴销量和传统燃油车业务均有所增长。 出货量大幅提升,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进入新高增长周期。 20H1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营收为233.80亿元,同比增长0.24%,主要受益于现有大客户份额持续提升,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整机出货量增加,玻璃及陶瓷产品出货量同比翻倍。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板块引入新客户。20H1公司电池业务和光伏业务的收入约为47.91亿元,同比增长7.59%.光伏业务上,虽受海外疫情影响,但海外订单顺利交付,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亏损大幅改善。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复苏进度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 投资逻辑:新周期业绩超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1/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90/41.06/52.50亿元(原:28.26/37.15/47.13亿元,上调汽车业务的营收增速以及毛利率,主要由于新能源车型汉等销量超预期,同时单车盈利能力较好。同时手机组装机部件以及二次充电电池业务的毛利率超出此前我们预期),EPS分别为1.17/1.51/1.92(原:0.78/1.67/1.97元),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