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何俊艺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40523020004。曾就职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8.75%
(第144名)
60日
中线
1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8-11 10.70 -- -- 12.58 17.57%
18.87 76.36%
详细
事项:长安汽车2020年7月单月实现销量16.49万辆,同比增长38.47%。 国信汽车观点:公司7月单月实现销量16.49万辆,同比增长38.47%,其中自主、福特、马自达分别同比增长56.15%、20.22%、3.11%,显著超越行业。行业层面,中汽协预计重点企业7月全国销量208万辆,同比+14.9%,环比-9.6%,延续6月的复苏趋势,汽车行业景气度进一步确定触底反弹。车型方面,长安在7月先后分别上市和发布国产全新林肯飞行家Aviator、长安新能源CS55纯电版、长安CS55PLUS蓝鲸版和锐程CC蓝鲸版,四款车型在性能、造型、价格上先后超出市场预期。从国产全新林肯飞行家Aviator来看,在空间、动力、内饰方面较竞品宝马X5和奥迪Q7等竞品而言优势明显。长安新能源CS55纯电版主打性价比优势,在续航和定价上较竞品广汽埃安AionV等有优势。从长安CS55PLUS蓝鲸版及锐程CC蓝鲸版来看,两款新车在外观和动力上均进行了升级,均搭载蓝鲸NE系列全新1.5T发动机,进一步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从长期来看,我们看好长安UNI系列、长安自主明星车型CS75系列、逸动PLUS继续放量大涨,引领在乘用车行业全面复苏。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62.15/50.39/56.42亿,维持每股收益分别为1.29/1.05/1.17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增资扩股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27亿。维持合理估值区间为15.75-18.90元(维持21年15-18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7月集团单月同比增长38.47%,延续6月强势复苏趋势长安汽车7月单月实现销量16.49万辆,同比增长38.47%。1-7月长安汽车累计实现销量99.59万辆,同比上升6.04%。 长安福特7月单月销售2.17万辆,同比增长20.22%。1-7月长安福特累计实现销量11.92万辆,同比上涨27.82%。 长安马自达7月单月销售1.19万辆,同比增长3.11%。1-7月长安马自达累计实现销量6.80万辆,同比下滑6.55%。 长安自主7月单月销售8.87万辆,同比增长56.15%。1-7月长安自主累计实现销量50.91万辆,同比上涨12.87%。行业逐步回暖,叠加自身强势产品周期行业层面,需求持续回暖。根据中汽协快报,7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08万辆,环比下降9.6%,同比增长14.9%;1-7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预计完成1234万辆,同比下降12.7%。与1-6月累计销量相比,同比降幅持续收窄。整体表现良好,乘用车行业库存相对合理。目前处于疫情平缓其阶段,各家车企通过重视品牌形象、产品技术和服务质量,提升汽车消费的吸引力。随着防疫管控逐步向常态化发展,上半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伴随各地出台的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进一步释放,带动下半年度全行业汽车销量驶入向上通道。 公司层面来看,新车产品竞争力强劲以国产全新林肯飞行家Aviator为例,相对于宝马X5和奥迪Q7而言,该款车的内部空间更大,轴距达到3025mm,为同级最长;动力性能更优秀,推出的五款车型的动力均采用了3.0L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和10AT的变速箱;外观与内饰更具豪华感。从价格上看,起步售价为509,800元,国产入门级车型比进口版便宜了11.9万元。上市两周后,全新林肯飞行家已收获1,200多台订单。从长安福特来看,7月新上市国产全新林肯飞行家Aviator终端反馈较好,所处车型的细分市场竞品较少,有望维持较好的销量与盈利。其他规划新车型包括林肯航海家也将在今明年陆续上市,公司将预计持续收益由长安福特新品周期带来的销量增长。 从长安新能源CS55纯电版来看,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5.99万元-20.09万元。在续航里程方面,长安新能源CS55纯电版中高配车型拥有605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据统计,目前市面上在售车型中,续航超过55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为十款左右,包括特斯拉ModelS、广汽蔚来合创HYCAN007、广汽埃安AionV、蔚来ES8、小鹏P7、比亚迪汉EV等。除近期上市的埃安AionV外,上述车型售价均在25万元以上。而广汽埃安AionV续航为600公里的版本,指导价为19.96万元,这一价格要比CS55长续航版高2万元。由此可以看出,CS55纯电版将主打性价比优势。 从长安CS55PLUS蓝鲸版及锐程CC蓝鲸版来看,长安CS55PLUS蓝鲸版预售价为10.69万元-11.39万元,锐程CC蓝鲸版预售价为9.79万元-11.99万元。两款新车在外观和动力上均进行了升级,长安CS55PLUS蓝鲸版在外观延续了现款车型的设计,在细节处采用了红色点缀,内饰采用了“烟熏黑”与“激烈红”的撞色设计。两款新车均搭载蓝鲸NE系列全新1.5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32kW(180马力),满足国六排放标准。两款车进一步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销量有望持续爆发。自主层面,长安CS75系列7月销量达21358辆;长安CS35系列7月销量达6389辆;长安CS55系列7月销量为7575辆。3月上市的逸动PLUS7月的销量达18735辆,直逼2万辆大关,是自主轿车品牌中所罕见的。此外,我们尤其看好UNI-T,7月UNI-T销量过万,达10081辆,成为今年汽车圈黑马之一。我们认为,自主这轮持续产生爆款并非偶尔,而是自主在产品力、渠道力、市场需求把控能力、供应体系把控能力等多维度提升,底层是管理和体制的一些变化。 整体来看7月集团以及旗下各子品牌同比均大幅上升。横向比较,中汽协预计7月全国销量208万辆,同比+14.9%,长安全集团销量同比+38.47%,大幅领先行业,其中长安自主与福特仍然受益于新车型UNI-T和福特探险者上市带来的大量销售量,同比增长分别高达56.15%和20.22%。 风险提示:疫情放缓后三季度终端需求复苏后继乏力;新车型上市进度和产量不及预期;整车厂为保证全年销量目标在四季度引发价格战。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7-10 12.91 -- -- 13.60 5.34%
15.53 20.29%
详细
事项:长安汽车2020年6月单月实现销量19.40万辆,同比增长37.03%。 国信汽车观点:公司6月单月实现销量19.40万辆,同比增长37.03%,其中自主、福特、马自达分别同比增长32.7%、30.7%、36.9%,显著超越行业。行业层面,中汽协预计重点企业6月全国销量228万辆,同比+11.7%,环比+4%,延续5月惊人的复苏趋势,汽车行业景气度进一步确定触底反弹。车型方面,长安在6月先后公布UNI-T 和福特探险者,两款车型在性能、造型、价格上先后超出市场预期。从UNI-T 车型来看,在动力、内饰、材料和智能化方面较竞品吉利ICON、领克02等竞品而言优势明显,更能抓住年轻用车群体的需求。就福特探险者而言,销售价格显著低于市场预期,销量主力的四驱车型价位区间在33-40万,作为全尺寸7座SUV,从性价比而言显著优于竞品奔驰GLC、宝马X3和奥迪Q5L。从长期来看,我们看好两款车型和长安自主明星车型CS75系列、逸动P 继续放量大涨,引领在乘用车行业全面复苏。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62.15/50.39/56.42亿,维持每股收益分别为1.29/1.05/1.17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 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增资扩股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27亿。维持合理估值区间为15.75-18.90元(维持21年15-18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6月集团单月同比增长37.0%,延续5月份强势的复苏趋势长安汽车6月单月实现销量19.44万辆,同比增长37.0%。1-6月长安汽车累计实现销量83.10万辆,同比上升0.7%。 长安福特6月单月销售2.21万辆,同比增长36.9%。1-6月长安福特累计实现销量9.74万辆,同比上涨29.6%。 长安马自达6月单月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30.7%。1-6月长安马自达累计实现销量5.6万辆,同比下滑-8.4%。 长安自主6月单月销售9.13万辆,同比增长32.7%。1-6月长安自主累计实现销量42.01万辆,同比上涨7.2%。 行业逐步回暖,叠加自身强势产品周期行业层面,需求持续回暖。根据中汽协快报,6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28万辆,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1%; 1-6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预计完成1024万辆,同比下降17%。抛开端午假期影响,销量降幅在月内持续收窄,环比增速平均保持在10%以上,整体表现良好,乘用车行业库存相对合理。目前处于疫情平缓其阶段,各家车企通过重视品牌形象、产品技术和服务质量,提升汽车消费的吸引力。随着防疫管控逐步向常态化发展,上半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伴随各地出台的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进一步释放,带动下半年度全行业汽车销量驶入向上通道。 公司层面来看,新车产品竞争力强劲公司新发两款产品相对竞品而言性价比极高。以UNI-T 为例,相对于吉利ICON、领克02、传祺 GS4COUPE而言,该款车型内部空间更大,动力性能更优秀,外观与内饰更具科技感,且凭借L3级别的智能驾驶为车主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UNI-T 在6月上市10天销量达到7414辆,累计订单突破20000万辆,爆款潜质初步得到验证,后期UNI 系列以及高端品牌帮助长安汽车在中档车型中重塑品牌形象。从长安福特来看,6月新上市探险者终端反馈较好,所处中大型SUV 细分市场竞品较少,有望维持较好的销量与盈利。其他规划新车型包括林肯飞行家、林肯航海家也将在今明年陆续上市,公司将预计持续收益由长安福特新品周期带来的销量增长。 我们认为从福特的改善是缓慢的,18年开始供应体系变革(本土化)、19年开始渠道力改革(日系化),20-22年主要依靠林肯国产、以及海外车型导入。预计23年开始可实现研发本土化。短期看锐界销量有望持续超预期(预计6月6000),叠加近期大中型SUV 探险者上市,数据有望持续改善。我们测算预计6月单月已可实现扭亏为盈。三季度我们预测有望贡献正向投资收益。 自主层面,CS75PLUS 从销量和折扣层面证明过自身产品力,后期CS55Plus 蓝鲸版本延续75plus 外观内饰设计风格,动力层面搭载蓝鲸1.5T NE 发动机,产品力较强。3月上市的逸动plus 也是自主轿车品牌罕见的过万车型。此外,我们尤其看好UNI-T,大概率成为CROSS 级别爆款潜力。我们认为,自主这轮持续产生爆款并非偶尔,而是自主在产品力、渠道力、市场需求把控能力、供应体系把控能力等多维度提升,底层是管理和体制的一些变化。 整体来看6月集团以及旗下各子品牌同比均大幅上升。横向比较,中汽协预计6月全国销量228万辆,同比+11%,长安全集团销量同比+37.0%,大幅领先行业,其中长安自主与福特仍然受益于新车型UNI-T 和福特探险者上市带来的大量销售量,同比增长分别高达30.7%和36.9%。 风险提示:疫情放缓后三季度终端需求复苏后继乏力;新车型上市进度和产量不及预期;整车厂为保证全年销量目标在四季度引发价格战。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12 10.68 -- -- 10.99 2.90%
13.60 27.34%
详细
短期层面,4月长安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超出市场预期,预计在5-6月,欧尚X7EV、UNI-T、探险者、林肯飞行家等车型也将上市,通过高势能营销及前期爆款产品的实力验证,长安有望保持销量领先地位。长期看自主品牌由于降本增效,技术变现,爆款持续等使得销量与盈利持续改善,福特目前处于大周期底部,经过渠道力、供应体系把控能力改善,同时叠加林肯国产,从20年开始逐渐进入复苏周期,后期产品力和品牌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后续我们持续看好长安自主品牌向上与福特复苏的持续性。考虑到公司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20Q1单季度经营性利润亏损约15亿,我们对20和21年业绩进行下调。我们预计公司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62.15/50.39/56.42亿(下调20/21年利润,原:75.00/60.30亿),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29/1.05/1.17元(下调20/21年EPS,原:1.56/1.26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增资扩股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27亿。考虑到公司业绩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同时汽车板块从下半年开始复苏的确定性较强,略微调整合理估值区间为15.75-18.90元(对应21年15-18倍市盈率,原:15.07-18.83元),维持“买入”评级。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12 19.38 -- -- 20.22 -0.79%
21.16 9.18%
详细
行业回暖叠加新品推出与促销升级,上汽销量降幅明显缩窄。行业层面,中汽协预计4月全国销量200万辆,同比+0.9%,前期被疫情抑制的需求在4月开始释放,同时部分地方性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得到初步兑现。公司层面,4月推出雪佛兰开拓者、凯迪拉克CT4和新款别克轿车家族等新品,带动整体关注度提升。销售成果看,上汽各子品牌销量降幅均明显收窄,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实现同比转正,上汽通用的别克君威、别克英朗、别克昂科威、凯迪拉克均回升至万辆以上,加上4月推出的新款别克轿车家族等车型,未来上汽通用产品有望持续向上,上汽大众和上汽乘用车经营相对稳健,环比销量有所上升。我们维持20/21/22归母净利润为211.24/268.80/302.08亿,维持EPS为1.81/2.30/2.59元,维持合理估值区间至27.60-32.20元(维持21年12-14x市盈率),考虑到20年底MEB工厂投放助力上汽大众新能源重磅车型推出,同时21年奥迪国产将量产A7L增厚公司业绩,有望带来估值双升,维持“买入”评级。
岱美股份 机械行业 2020-05-12 29.85 -- -- 30.33 1.61%
36.25 21.44%
详细
20Q1业绩韧性较强,19年与20Q1业绩均符合预期 公司19实现营收48.18亿(+12.74%),净利润6.25亿(+12.04%)。19Q4实现营收10.27亿(-23.57%),实现净利润1.04亿(-7.96%)。20Q1实现营收11.22亿(-9.99%),实现净利润1.57亿(-2.66%)。公司19年业绩符合预期,20Q1业绩符合预期。 剔除并表19年小幅下滑,19Q4营收下滑受通用罢工影响 公司于18年7月并表MOTUS,19年MOTUS营收约13亿,基本同期持平,19年全年相比18年多并表半年,我们测算该部分营收弹性约15.21%,剔除该部分影响公司19年全年营收约下滑2.47%。历史来看Q4公司的营收端绝对值在一年中最大,但19Q4营收1.04亿显著低于其余3个季度,主要由于去年通用罢工使得公司在四季度出货受到影响,预计部分补库会在20年弥补。 汇兑与套保综合拖累约6%利润弹性,MOTUS盈利显著改善 公司20Q1营收下滑主要由于2-3月国内以及3月份中旬海外受疫情影响。20Q1由于锁汇带来的公允价值贡献-2708万,去年同期为2495万,该项目同比减少了5203万。汇兑损益带来的财务费用为-1398万,同比减少了4161万。综合汇兑损益以及锁汇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利润拖累1042万,对应业绩弹性约为-6.21%。因此剔除汇率扰动公司利润端显著跑赢营收端。另外,Motus在20Q1盈利改善显著,我们测算利润弹性约为16%。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复苏进度低于预期,疫情影响后期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投资逻辑:Motus盈利显著改善,业绩复合预期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19年达82%),疫情影响短期订单,同时拖累MOTUS整合进度,我们预计公司20/21/22年净利润6.08/8.13/9.58亿(下调20年业绩,原:10.92亿),预计EPS分别为1.52/2.03/2.39元(下调20年EPS,原:2.68元),首次给予公司合理估值区间36.54-44.66元(对应21年18-22x PE),维持“增持”评级。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4-30 46.09 -- -- 53.99 16.96%
75.95 64.79%
详细
20Q1利润同比下滑50.40%,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20Q1实现营收1.06亿,同比下滑13.31%,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同比下滑50.40%。公司此前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14-0.17亿,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一季度营收端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下游客户推迟复工复产,客户项目无法如期完成安装、调试及验收所致。 毛利率环比提升3.72pct,后期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20Q1毛利率达到39.05%,环比提升3.72pct。公司毛利率在19Q4大幅度环比下滑13.66pct,主要由于环检升级以及尾气遥感业务占比提升,两块业务毛利率均较低,从而拖低整体毛利率。此外,由于环检升级对于产业链属于一次性升级,因此供应链紧缺导致供货商涨价,公司从去年年底开始实现部分产品自研自产,随着达成率提升以及环检升级产品在今年5月结束,公司毛利率有望逐季度环比改善。 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均下降 公司去年由于组织了大量培训,带来一次性额外销售费用增量,19Q4体现了1900万销售费用,这部分费用从20Q1开始明显下滑。此外,公司去年由于在研项目较多(环节升级分析仪,治超新业务等)带来研发费用大幅度提升,全年达到5300万,往年一般在2000-3000万水平,19Q4产生了1900万,20Q1减少至1000万,我们预计今年研发费用减量约为1500-2500万。 风险提示: 检测站收购进展不及预期,收购后管理不及预期出现亏损。 投资建议:设备业务持续高增长,延伸运营环节稳步推进 我们预计后期随大部分检测站在5月逐步复工,前期积累订单逐步兑现,同时随环检升级产品占比减少毛利率有望逐季度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2.60/3.61/4.85亿,维持EPS分别为1.34/1.86/2.50元,维持合理估值区间65.10-74.4元(维持21年PE为35-40x),维持“增持”评级。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0-04-09 25.13 -- -- 29.65 17.66%
38.30 52.41%
详细
逆势高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31.57亿(+21.29%),实现归母净利润4.02亿(+69.21%)。公司19Q4实现营收10.35亿(+48.21%),实现归母净利润0.96亿(+709.73%),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告整体盈利在3.65-4.08亿区间,公司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轻量化业务增长提速,通用订单保障后续稳定增长 分拆业务来看,盘式制动器同比增长15.07%,电控制动产品同比增长21.25%,轻量化零部件同比增长27.46%,2019年乘用车行业整体下滑9.6%,受益轻量化上量以及电控制动产品维持较高增长,公司营收端增速显著跑赢行业。公司2019年毛利率达到25.93%,同比提升1.34pct,主要由于产品结构优化所致。公司轻量化业务毛利率34.38%,显著高于综合毛利率。公司目前获得的通用汽车轻量化业务在手订单18亿人民币,为后续增长提供保障。 电动控制领域提前布局,拳头产品助力市场开拓 公司在电控领域主要竞争对手为采埃孚、大陆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公司已实现电车制动系统(EPB)量产,开发了SmartEPB和双控EPB,线控制动系统(WCBS)已于2019年7月完成新产品发布,已获得意向订单,预计于2020-2021开始量产。随着以长安UNI-T为代表的L3级自动驾驶车型逐步量产,线控制动有望成为公司中长期增长点。 风险提示:国内汽车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智能驾驶发展不及预期。 投资逻辑:轻量化与电控拉动业绩,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提前布局 公司主营汽车制动和轻量化零部件,具备一定量价提升潜力。我们预计公司20/21/22年实现营收36.07/42.48/49.62亿(维持20/21年预测),实现归母净利润4.94/5.98/7.12亿(维持20/21年预测),实现每股收益为1.21/1.46/1.74元,考虑到公司未来两年的业绩增速情况以及对标公司的PE估值情况,维持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24.20-26.62元(对应2020年市盈率为20-22倍),维持“增持”评级。
豪能股份 机械行业 2020-03-26 10.81 -- -- 11.94 8.64%
14.05 29.97%
详细
投资逻辑:同步器龙头进入新品与经营周期新起点 公司是国内汽车同步器龙头,技术积淀深厚,盈利能力突出,凭借品质与成本优势持续开拓大众、格特拉克、麦格纳等优质海外客户。公司掌握锻造工艺链核心技术而非仅做单一产品,基于工艺和客户的同源性具备较强的产品横向扩张能力,从同步器到结合齿到差速器的路径均可验证。中期维度来看,公司有望进入资本开支向下以及需求向上带来的盈利修复阶段。 新品周期:基于工艺和供应体系同源,延伸结合齿、差速器等新品 我们认为对于公司主业的理解不应仅限于同步器单品,而应该是其相关锻造等工艺链技术。同步器已经成为明星产品填补国内空缺,并成为行业龙头。基于同步器奠定的较好市场口碑和客户关系,结合客户新需求,后期基于工艺、技术、产能的同源性实现品类扩张,延伸出同步器、差速器等新产品,原明星产品同步器齿环占比从2013年的81.60%下降到18年的50.32%,新产品结合齿从3.99%提升到15.68%,新产品差速器已经获得大众、吉利、格特拉克、麦格纳订单验证。 经营周期:资本开支向下,营收端向上,进入盈利修复通道 我们认为公司从20年开始有望进入资本开支向下以及需求向上带来的盈利修复阶段。成本端来看,13-19年资本开支持续大幅度增加,我们预计20年开始放缓(18/19年资本开支约为4亿/年,预计20/21降低到2亿/年)。营收端来看,行业需求回暖以及公司自身在手订单充沛,我们预计20/21年营收增速显著提速,20/21年增速达到15.04%/27.70%。公司此前毛利率下滑主要受折旧与摊销率、制造费用、产品结构等影响,后期由于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有望在20/21年修复至32.39%/32.89%。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具备不确定性带来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新品打开新成长,经营周期向上 我们预计公司19-21实现营收9.17亿/10.55亿/13.48亿,实现净利润1.21亿/1.59亿/2.08亿,实现每股收益0.58元/0.76元/0.99元。我们给予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13.67-16.71元(对应20年PE18-22x),相对20年3月24日收盘价存在26.15%-54.19%的估值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3-16 10.70 -- -- 11.86 10.84%
11.86 10.84%
详细
事项: 长安汽车2020年2月单月实现销量2.88万辆,同比下滑74.0%。 国信汽车观点:2月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购车需求短期受到明显抑制,乘用车行业销量22.4万辆,下降81.7%,但长安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比下降74.0%,优于行业7.7pct。其中福特由于处于大周期底部降幅39.9%,显著优于行业。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整车厂及零部件企业逐渐复工,需求长期有望回升。目前各省新增病例数大幅下降,考虑到此次疫情带来的短途私家车出行需求,未来首次购车群体将有所增加,疫情基本可控,且各经销商复工后开展线上销售等服务,预计3月后购车需求将逐渐回升。考虑到长安自主品牌持续向上与福特复苏的持续性,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6.26/75.00/60.30亿,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55/1.56/1.26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股权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40亿,我们维持一年期合理估值15.07-18.83元(原9.43-10.37元,对应2021年PE12x-15x),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疫情影响下2月单月同比下滑74.0%,好于行业平均水平长安汽车2月单月实现销量2.88万辆,同比下滑74.0%。1-2月长安汽车累计实现销量15.27万辆,同比下滑39.5%。 长安福特2月单月销售0.41万辆,同比下滑39.9%。1-2月长安福特累计实现销量1.13万辆,同比下滑47.6%。 长安马自达2月单月销售0.18万辆,同比下滑74.5%。1-2月长安马自达累计实现销量1.09万辆,同比下滑43.4%。 长安自主2月单月销售1.63万辆,同比下滑73.5%。1-2月长安自主累计实现销量9.76万辆,同比下滑30.4%。 受疫情影响,终端客流大幅度下滑,2月集团以及旗下各子品牌均出现明显下滑。但横向比较,长安表现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月乘用车行业销量22.4万辆,下降81.7%,长安汽车同比下降74.0%,其中福特由于处于大周期底部降幅39.9%,下滑程度远小于行业水平。 风险提示:第一,疫情放缓后二季度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第二,新车型上市进度推迟;第三,整车厂为保证全年销量目标在四季度引发价格战。 核心观点:短期优于行业,看好自主与福特持续改善短期层面: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长安表现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月乘用车行业销量22.4万辆,下降81.7%,而长安汽车同比下降74.0%,其中福特由于处于大周期底部,降幅39.9%,显著优于行业。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整车厂及零部件企业逐渐复工,需求长期有望回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全国主要汽车厂复工时间集中在2月10日-2月14日。长安福特于2月10日复工,长安马自达于2月17日复工,长安自主在在2月12日-2月16日复工,预计3月开始产能供给爬坡。目前各省新增病例数大幅下降,考虑到此次疫情带来的短途私家车出行需求,未来首次购车群体将有所增加,疫情基本可控,且各经销商复工后开展线上销售等服务,预计3月后购车需求将逐渐回升。 长期层面:长安有望通过自主品牌和福特改善业绩。长安自主品牌始于2017年年底提出“第三次创业”,经过降本增效,技术变现,爆款车型等带来强势产品周期以及单车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此外,新能源以及后期其余资产剥离也将使得公司优质资产更加集中,助力品牌力提升。长安福特从2015年的百万级销量品牌下滑到20万以内,2019年经过渠道改革渠道力显著提升,2020年强化产品同时叠加林肯国产,产品力和品牌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处于大周期底部。后续我们持续看好长安自主品牌向上与福特复苏的持续性。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6.26/75.00/60.30亿,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55/1.56/1.26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股权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40亿,我们维持一年期合理估值15.07-18.83元(原9.43-10.37元,对应2021年PE12x-15x),维持“买入”评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3-12 11.27 -- -- 11.95 6.03%
11.95 6.03%
详细
长安自主品牌始于2017年年底提出“第三次创业”,经过降本增效,技术变现,爆款车型等带来强势产品周期以及单车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此外,新能源以及后期其余资产剥离也将使得公司优质资产更加集中,助力品牌力提升。长安福特从2015年的百万级销量品牌下滑到20万以内,2019年经过渠道改革渠道力显著提升,2020年强化产品同时叠加林肯国产,产品力和品牌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处于大周期底部。后续我们持续看好长安自主品牌向上与福特复苏的持续性。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6.26/75.00/60.30亿,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55/1.56/1.26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股权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40亿,我们维持一年期合理估值15.07-18.83元(原9.43-10.37元,对应2021年PE12x-15x),维持“买入”评级。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3-11 10.64 -- -- 11.95 12.31%
11.95 12.31%
详细
长安自主品牌始于2017年年底提出“第三次创业”,经过降本增效,技术变现,爆款车型等带来强势产品周期以及单车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此外,新能源以及后期其余资产剥离也将使得公司优质资产更加集中,助力品牌力提升。长安福特从2015年的百万级销量品牌下滑到20万以内,2019年经过渠道改革渠道力显著提升,2020年强化产品同时叠加林肯国产,产品力和品牌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处于大周期底部。后续我们持续看好长安自主品牌向上与福特复苏的持续性。我们调整(下调2019年利润,上调2020/2021年利润)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6.26/75.00/60.30亿(原:-9.7/26.2/41.5亿,变动原因主要是一次性投资收益影响以及自主品牌盈利超出此前预期),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55/1.56/1.26元(原:-0.20/0.55/0.86元)。由于公司2020年利润中包含由于销售PSA股权以及新能源子公司股权带来的约35个亿一次性投资收益,因此2020年经营性利润我们预计为40个亿,我们上调一年期合理估值至15.07-18.83元(原9.43-10.37元,对应2021年PE12x-15x),维持“买入”评级。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3-11 22.05 -- -- 23.72 7.57%
23.72 7.57%
详细
2月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购车需求短期受到明显抑制,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整车厂及零部件企业逐渐复工,需求长期有望回升。目前各省新增病例数大幅下降,考虑到此次疫情带来的短途私家车出行需求,未来首次购车群体将有所增加,疫情基本可控,且各经销商复工后开展线上销售等服务,预计3月后购车需求将逐渐回升。短期考虑到通用销量在19年大幅度消化,短期疫情拖累终端需求,我们下调公司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5.58/259.52/290.15亿元(原:304.21/342.60/374.91亿元),下调19/20/21年EPS分别为2.19/2.22/2.50元(原:2.60/2.93/3.21元),下调公司合理估值区间至29.94-34.93元(对应21年12-14x市盈率,原:37.20-44.64元)。 考虑到20年底MEB工厂投放上汽大众新能源重磅车型推出以及2021年奥迪国产将量产A7L增厚公司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精锻科技 机械行业 2020-02-24 13.92 -- -- 14.52 4.31%
14.52 4.31%
详细
全年利润下滑18.15%(剔除商誉减值),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19年全年实现营收12.31亿元,同比下降2.75%,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滑30.68%。由于公司对宁波电控计提商誉减值约3300万,对公司业绩产生重要影响,若是不考虑商誉减值的影响公司全年利润2.12亿,同比下滑18.15%,整体而言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公司营收端业绩韧性较强,营收增速显著跑赢国内市场 2019年国内乘用车同比下滑9.6%,公司整体营收仅下滑2.75%,显著跑赢行业。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海外侧营收占比达到%,海外侧车市增长稳定,公司国内市场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7.14%,而出口市场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80%;第二,公司的客户结构较好,主要为大众、奔驰、通用、丰田等合资和外资客户;第三,公司的新产品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20H1是经营拐点,需求向上资本开支向下 营收端来看,公司单个季度营收从18Q4开始持续四个季度下滑,在19Q4首次实现转正。20年开始,公司的增量项目储备较多,包括大众MEB、沃尔沃新能源、DQ501、DQ381、DL382等项目有望在20年Q2-Q3上量。成本端来看,2018-2019年是公司资本开支的高峰期,2013-2017年年均资本开支为2.24亿,在18-19年的资本开支分别达到5.01亿、3.83亿。中期维度来看公司大的资本开支项目天津工厂已经投资完成并部分转固,同时老厂房产能利用率较低,我们预计2020-2021年资本开支较大可能回归正常水平。 风险提示: 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后订单实际情况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经营与需求周期结合,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产品技术壁垒较高且盈利能力强,客户结构优秀,深度绑定大众,公司属于重资产,2020年开始有望进入经营周期(资本开支向下)与需求周期(需求向上)结合带来的盈利恢复上升通道,此外公司属于大众新能源模块化平台MEB的核心供应商,配套差速器齿轮、电机轴、主动轴、从动轴等产品,且后期来自MEB的增量订单较多。我们维持19/20/21年归母净利润1.79/2.72/3.55亿元,维持公司合理估值区间17.60-19.36元,维持“买入”评级。
精锻科技 机械行业 2020-02-06 10.18 -- -- 14.52 42.63%
14.52 42.63%
详细
全年利润下滑32.35-28.48%,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全年营收同比下滑3%,实现归母净利润1.75-1.85亿,同比下滑32.35%-28.48%。由于公司对宁波电控计提商誉减值约3300万,对公司业绩产生重要影响,若是不考虑商誉减值的影响公司全年利润区间为2.08-2.18亿,同比下滑19.69%-15.83%,整体而言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营收端:抗周期韧性强,19Q4单季度营收转正 公司全年营收下滑3%,2019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9.6%,公司营收端韧性较强。公司国内市场同比下滑7%,出口市场同比增长10%。单四季度来看,19Q4约实现营收3.35亿,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约7.3%,同比口径来看,公司单个季度营收从18Q4开始持续四个季度下滑,在19Q4首次实现转正。20年开始,公司的增量项目储备较多,包括大众MEB、沃尔沃新能源、DQ501、DQ381、DL382等项目有望在20年Q3开始上量。此外,长期来看,由于深度绑定大众MEB 新能源平台,公司新能源项目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成本端:资本开支大幅度放缓,20/21年进入盈利恢复通道 2018-2019年是公司资本开支的高峰期,2013-2017年资本开支分别为2.51、2.32、1.66、2.09、2.63亿,年均资本开支分别为2.24亿,在18-19年的资本开支分别达到5.01亿、3.83亿。中期维度来看公司的大的资本开支项目天津工厂已经投资完成并部分转固,同时老厂房产能利用率较低,我们预计2020-2021年资本开支较大可能回归正常水平。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后订单实际情况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经营与需求周期结合,上调至“买入”评级 公司产品技术壁垒较高且盈利能力强,客户结构优秀,深度绑定大众,公司属于重资产,2020年开始有望进入经营周期(资本开支向下)与需求周期(需求向上)结合带来的盈利恢复上升通道。我们对20/21年利润进行上调,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2.61/3.40亿元(原2.15/2.59/3.19亿元),公司20/21年业绩符合增速达到24%(剔除2019年计提商誉影响),考虑2020年底估值切换,上调公司合理估值区间至16.80-18.48元(对应2021年PE为20-22x),上调至“买入”评级。
中国汽研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1-10 8.42 -- -- 8.92 5.94%
9.95 18.17%
详细
事项: 中国汽研发布 2019年业绩快报: 公司实现营收 27.5亿元,同比-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66亿元,同比+15.49%, 每股收益 0.48元。 国信汽车观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Q4收入利润同比实现快速增长(收入 10.7亿元、 +42%,净利润 1.79亿元、 +23%),收入略有下滑, 主要是因为产业化板块当中, 收入占比较大的专用车组装与销售业务同比有所下滑,拖累整体收入;而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主要是技术服务加大客户开发力度(尤其是依托四大指数),新签合同及营业收入增长。 我们认为: 1. 公司作为汽车技术服务上市公司稀缺标的, 在汽车电动、智能等转型升级过程当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服务板块依托“四大指数”和智能网联,市场影响力明显加大,客户逐步从自主向合资品牌升级; 2.公司近期再次推行股权激励方案, 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且此次力度、广度较前期明显加大,激励机制完善,提升公司积极性; 3.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将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咨询领域作为发展重点领域, 为汽研做大做强汽车技术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撑; 4.公司当前估值低,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公司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打开全新空间。我们预计公司 2020年净利润 5.4亿元( 对应 PE15X),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n 行业不景气背景下,经营稳健公司的主要收入是技术服务和产业化( 2019年 H1收入 10.8亿中技术服务 4.7亿元), 公司技术服务板块直接相关的是上市新车型梳理和行业开放性实验研发投入, 间接和汽车行业景气度相关。 在汽车销量不景气背景下,公司保持利润稳健增长,体现出公司经营管理效率逐步提升。 展望 2020年, 汽车产销增速下滑缩窄, 行业景气度出于弱复苏当中, 而考虑到公司固定资产显著增加( 2019年底固定值资产 26.1亿元, 较 2018年 17.0亿元大幅增长), 在建工程降低, 随着风动实验室、 智能网联实验基地的相继投入使用,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n 5G 下汽车智能网联迎来新发展随着 5G 商业化应用的推进,汽车电动智能网联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机遇,汽研从 2016年中标工信部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示范工程重点项目,打造仙桃数据谷国内首个 5G 自动驾驶平台,加强智能网联检测业务; 2019年承接国家智能网联试公司成立汽车大数据应用联合研究中心, 与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联合成立的车联网安全联合实验室; 全资建设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 大足基地)落成。 逐步完善基于 5G 应用下的智能网联汽车检测、运营检测控制、网络安全、大数据应用等产业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