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卓

中邮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340522110001。曾就职于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23.08%
(第93名)
60日
中线
15.38%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3-09-13 65.08 -- -- 65.06 -0.03%
65.06 -0.03%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44.52亿元,同增14.55%;实现归母净利润12.79亿元,同增20.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43亿元,同增23.14%。 事件点评挖机油缸销售实现逆势增长。2023年H1我国挖掘机销量为10.88万台,同比下降24%,其中国内销售5.10万台,同比下降44%,出口销量5.78万台,同比增长11%。此背景下,公司2023H1共销售挖掘机专用油缸32.28万只,同比增长5%,其中挖机油缸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8%,实现逆势增长。 毛利率基本稳定,费用率降低主因汇兑收益增加。2023H1公司毛利率同减0.11pct至39.02%,期间费用率同减1.27pct至6.35%,其中销售费用率同增0.61pct至1.71%;管理费用率同增0.75pct至3.75%;研发费用率同减0.15pct至7.56%;财务费用率同减2.48pct至-6.67%,主要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 公司积极拓展新市场+新产品。通过紧凑液压事业部的建立,填补了公司小型液压件的空白;通过通用泵阀产品的不断开发,使公司在农业机械、高空作业平台、路面机械、一般工业等非挖行业的下游应用有更多可能;同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智能控制领域不断有控制器、电控手柄,电脚踏,CAN总线驱动器等产品批量供货。 募投项目持续推进。恒立墨西哥项目预计将于2023Q4投产,达产后将形成工程机械用油缸200,440根、延伸缸和其他特种油缸62,650根以及液压泵和马达150,000台的生产能力,有望巩固并扩大美洲市场业务;线性驱动器项目预计将于2024Q2投产,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4,000根标准滚珠丝杆电动缸、4,500根重载滚珠丝杆电动缸、750根行星滚柱丝杆电动缸、100,000米标准滚珠丝杆和100,000米重载滚珠丝杆的生产能力;通用液压泵技改项目/超大重型油缸项目预计将于2023Q4投产。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50/110.42/129.25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2.85%/19.37%/17.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6/30.11/37.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66%/18.29%/24.99%。 基于工程机械行业有望筑底向上、多元化拓展卓有成效、募投项目正持续推进,叠加公司稀缺龙头地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化推进不及预期;多元化推进不及预期
杰克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01 20.80 -- -- 21.63 3.99%
22.06 6.06%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26.91亿元,同减 13.54%; 实现归母净利润 2.71亿元,同减 13.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45亿元,同减 16.23%。 事件点评收入、利润降幅优于同行,正逆势扩张份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H1行业 290家规模以上缝机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38亿元,同比减少 19.94%;实现利润总额 4.9亿元,同比减少 37.57%,公司营收、利润降幅均明显优于同行,正逆势扩张份额。 行业去库存基本完成,周期有望筑底向上。2023年 6月末行业百家整机企业各类缝制设备库存量达 86万台(其中,工业缝纫机库存 58万台),同比下降 36.88%,缝制设备与工业缝纫机库存量均已回到与2021H1相近的较低水平,行业清库减存成效明显,周期有望筑底向上。 精简 SKU,强化爆品打造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推动营销和产品族精简规划产品线档位,缩减 SKU,聚焦核心品类,打造爆品,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库存周转效率;通过品类聚焦、打造爆品,爆品“快反王”成为产品成功和商业成功的典范。 标杆大客户取得突破,成套方案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公司持续优化验布机、M5、模板机、吊挂等产品,使产品更好的适应客户场景; 探索了“小单快反”的生产模式,并实现成功落地;通过联合品牌商、协会、经销商等举办了高峰论坛、峰会、技术交流会、鸡尾酒会等,探讨和推广成套方案,全面提升成套解决方案的影响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5.95/73.84/97.46亿,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1.71%/31.97%/31.98%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5.21/7.02/9.9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54%/34.70%/42.21%。公司2023-2025年业绩对应 PE 分别为 18.54/13.76/9.6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内销恢复不及预期;外销恢复不及预期。
奥来德 机械行业 2023-09-01 42.98 -- -- 43.42 1.02%
52.56 22.29%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核心产品为蒸发源设备与有机发光材料。公司主要从事 OLED有机发光材料与蒸发源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其中有机发光材料为 OLED 面板制造的核心材料,蒸发源为 OLED 面板制造的关键设备蒸镀机的核心组件。近年来,公司在封装材料、蒸镀机等产品上也有所突破,OLED 行业版图得到不断深化。 有机发光材料为 OLED 核心材料,成本占比高。OLED 是以多种有机材料为基础制造的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 有机材料是 OLED 面板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 OLED 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成本占比较高。 OLED 显示面板需求有望持续增长,2022-2030 复合增速有望达11%。Omdia《显示面板长期需求预测追踪报告》预计,从 2022 年到2030 年,OLED 显示面板的需求面积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11%。分产品来看,手机方面,入门级手机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电视方面,短期需求低迷不改长期向好趋势;电脑方面,苹果有望起到积极的示范效果,带动手提电脑 OLED 面板需求。 OLED 面板需求带动下,2027 年全球有机发光材料市场有望达25.9 亿美元。据 UBI Research 预测,OLED 发光材料的需求量将从2023 年的 107 吨增加到 2027 年的 161 吨,复合增速达 10.8%;OLED发光材料市场将从 2023 年的 19.2 亿美元增加到 2027 年的 25.9 亿美元,复合增速达 7.7%。 国产替代趋势下,预计 2027 年国产 OLED 发光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75.08 亿元。根据 CINNO Research 统计,2023 年第二季度全球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 43.4%,同比上升18.7pct,环比上升 5.6pct,呈持续上升趋势。考虑到国内目前在中大尺寸 OLED 面板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假定 2023 年中国有机发光材料的占有率为 32%,2023-2027 年逐步上升至 40%,汇率为 7.26,那么市场空间将由 44.7 亿元逐步上涨至 75.08 亿元。 公司持续扩充新客户+新产品,材料业务成长可期。公司 R’材料已导入华星量产线和天马量产线,G’材料已导入维信诺量产线,均实现稳定量产供货,B’材料已在华星新体系产线验证中。另外,开发的新一代 R’、G’、和 B’材料也同时在下游客户进行新器件体系测试。同时,公司正在布局新一代的主体材料、电子功能、空穴功能材料,争取尽快实现国产化替代。此外,公司已给多个客户供货封装材料,正在下游客户产线测试 PDL 材料,有望贡献新增长点。 蒸发源为蒸镀机核心组件,公司是国内唯一 OLED 线性蒸发源供应商。公司蒸发源作为进行蒸镀的核心组件,其性能决定着蒸镀过程中的镀膜厚度和均匀度。公司是国内唯一中标 6 代 AMOLED 线性蒸发 源的公司,国内市场 Tokki 蒸镀机对应蒸发源市占率约为 80%。2023年 4 月三星宣布 8 代线投资计划,国内厂商若跟进有望进一步带动蒸发源需求,公司已经进行了 G8.5(G8.6)高世代蒸发源的技术开发和储备。 公司积极开发小型蒸镀机,横向拓展至钙钛矿领域,有望带来新增长点。公司目前研制的是小型蒸镀机(200mm*200mm),主要应用于OLED 材料验证测试、产品研发、硅基 OLED 面板制作等方面,已经完成整体设计与部件加工,正在组装调试中。同时,公司依托 OLED 蒸镀领域既有优势,横向拓展钙钛矿设备+材料,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以蒸发源设备+OLED 有机材料双轮驱动业务增长。其中,蒸发源设备作为蒸镀机核心组件,受益于国内面板厂商的 OLED 6 代产线建设浪潮,后续 8.5/8.6 代线建设有望进一步带来增量需求,公司作为 OLED 领域国内唯一线性蒸发源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OLED 有机材料作为 OLED 产线核心耗材,该行业将充分受益于国内面板厂商OLED 产能提升+产能利用率爬坡,叠加公司正持续拓展客户+产品品类,成长性可期。此外,公司正着力突破封装材料/小型蒸镀机/钙钛矿蒸镀机等壁垒与价值量较高的单品,有望为整体营收提供新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6.1/8.74/13.6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8/2.25/3.73 亿元。选取莱特光电、京山轻机、鼎龙股份作为可比公司,公司 2023-2025 年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39.89/28.11/16.94,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突出,给予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及技术研发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风险;蒸发源产品仅适配于 Tokki 蒸镀机的风险;OLED 行业波动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芯碁微装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9-01 68.72 -- -- 79.98 16.39%
94.94 38.15%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19亿元,同增24.89%;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增27.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增51.37%。 事件点评BPCB业务稳健增长,高端化++国际化++大客户战略卓有成效。高端化方面,公司不断提升PCB阻焊产品性能,其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迅速替代传统阻焊曝光机。国际化方面,2023年5月,公司NEX60T作为首台双台面防焊DI设备正式进军日本市场。大客户方面,公司深化了与生益电子、胜宏科技、定颖电子、沪电股份等客户的合作,国际头部厂商鹏鼎控股订单情况良好。 泛半导体业务产品布局丰富,应用场景持续拓宽。IC载板领域,公司推出新品MAS10,用于IC载板的线路曝光流程,并且已储备3-4um解析能力的ICSubstrate,技术指标比肩国际龙头企业。制版光刻机领域,公司将尽快推出量产90nm节点制版需求的光刻设备以满足半导体掩膜版技术的更新迭代。晶圆级封装领域,公司的WLP系列产品可用于8inch/12inch集成电路先进封装领域。此外,公司NEX系列产品已经应用于MiniLED封装环节中。引线框架领域,公司实行大客户战略,推动蚀刻工艺对传统冲压工艺的替代。 光伏电镀铜拓展双技术路线,有望抢占先机。公司现有光伏电镀铜设备包括SDI系列/SPE系列,其中SDI系列产品为直接成像解决方案,量产机型SDI-15H已于2023年4月成功发运光伏龙头企业,SPE系列为非直写光刻技术解决方案,SPE-10H机型已于2023年6月顺利交付海外客户端。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6/13.51/18.41亿,同比增速分别为49.56%/38.53%/36.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3.07/4.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49%/49.58%/34.85%。公司2023-2025年业绩对应PE分别为43.45/29.05/21.5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PCB行业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泛半导体领域开拓不及预期;铜电镀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康力电梯 机械行业 2023-09-01 8.90 -- -- 8.89 -0.11%
8.89 -0.11%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22.82亿元,同减 2.43%; 实现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增 82.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93亿元,同增 82.48%。 事件点评电梯收入同比高增,扶梯业务同比下滑。2023上半年公司收入同减-2.43%,分产品来看,电梯、扶梯、零部件、安装及维保、其他分别实现营收 15.3、2.2、1.0、4.0、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4.89%、-72.46%、-21.73%、14.98%、54.44%。其中电梯业务高增,主因“保交楼”政策带动地产竣工提速;扶梯业务同比下滑,主因轨道交通类项目订单执行周期较长。 盈利能力显著回升,主因钢价下降+降本增效+产品结构变动。 2023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82.72%,其中毛利率同增5.73pct 至 28.66%,盈利能力显著回升,主因钢价下降+降本增效+高毛利的电梯业务占比上升。公司期间费用率同增 1.06pct 至 17.66%,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增 0.69pct、0.18pct、0.13pct、0.05pct 至 9.93%、3.66%、4.18%、-0.11%。 现金流亮眼,收现比增加,付现比下降。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 3.57亿元,同比增 3.66亿元,主要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增加;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当期相应采购支出减少,支付供应商货款较去年同期减少。收、付现比分别同增10.37pct、-5.24pct 至 116.36%、101.72%。 在手订单饱满,轨交项目有望加强公司穿越周期能力。截至2023/6/30,公司正在执行的有效订单为 80.82亿元,在手订单饱满。 公司轨道交通类电扶梯(含高铁、机场)项目在手订单金额约 22亿元,未来三年的扶梯收入有一定保障,有望加强公司穿越周期能力。 发力后市场业务,长期看有望拔高估值。公司在深耕新梯业务同时,加大在后市场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强同战略客户、合作伙伴全生命周期业务的合作,着力提升分公司后市场的经营能力,聚力做强、做大后市场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以海外电梯龙头企业奥的斯为例,其销售服务(后市场)占营收比例接近 6成,2022年 PE(TTM)估值超 26倍。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逐步发力后市场业务,长期看其估值亦有望向海外龙头靠拢。 公司产品、渠道与服务能力突出,自主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产品端,拥有成熟的智能制造、快速交付能力,并持续深化数字化赋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持续提升对客户端到端交付能力。 渠道端,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及售后服务体系,通过直销和代理两种模式互补,凭借高质量、差异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和覆 盖全域的售后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老客户粘性。公司自主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2017-2023年连续七年入选“全球电梯制造商 Top10”等众多荣誉。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6.90/51.26/56.33亿,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8.30%/9.30%/9.90%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4.11/4.39/4.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9.71%/6.85%/7.26%。公司2023-2025年业绩对应 PE 分别为 17.48/16.36/15.2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地产竣工数据大幅下滑;后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法兰泰克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8-30 9.19 -- -- 9.79 6.53%
9.79 6.53%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9.57亿元,同增 21.7%; 实现归母净利润 0.86亿元,同减 2.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77亿元,同增 4.12%。 事件点评营收稳健增长,持续推动欧式起重机渗透率提升。公司 2023H1实现收入 9.57亿元,同增 21.7%,主因公司发挥下游覆盖面广、聚焦头部客户的优势,挖掘细分行业市场机会。分产品来看,2023H1物料搬运设备及服务、工程机械及部件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8.5、1.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4.18%、4.64%。 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均有所下滑,M5-6盈利能力回暖明显。2023上半年毛利率同减 3.03pct 至 21.11%,期间费用率同减 2.43pct 至10.97%,其中销售费用率同增 0.21pct 至 3.28%、管理费用率同减0.25pct 至 3.62%、研发费用率同减 1.75pct 至 3.43%、财务费用率同减 0.65pct 至 0.65%。环比来看,M5-6净利润率达 15.07%,较 1-4月净利润率 5.36%有明显提升,盈利能力回暖明显,我们认为其与两个因素相关:奥地利子公司 Voithcrane 受益于欧洲能源、钢材价格回落,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公司确认的订单结构存在差异。 深耕国内欧式起重机市场,加速全球布局。公司作为国产欧式起重机龙头企业,深耕国内市场,聚焦头部客户,大规模推广绿色标准化起重机,推动推动欧式起重机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公司以“中国最好的欧式起重机”为目标定位,有序推进东南亚、欧洲等国际化市场落地。 产能扩张有序推进,夯实未来发展基础。一方面,公司安徽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绿色标准化起重机市场拓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公司湖州智能起重机及核心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奠基,一期占地面积超 200亩,湖州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将进一步强化物料搬运装备全产业链核心部件自制能力优势,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高端应用场景持续突破,酿酒机器人/重卡换电站带来新增长极。 公司的酿酒机器人是以主业起重机根据白酒工艺特点进行定制化生产的产品,主要替代起入窖、起堆的人工操作,已突破国台/泸州老窖等客户。同时,子公司绿电湾在新能源商用车换电领域的布局取得初步成果,商用车 3+1工位小型换电站以简洁、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赢得行业认可,在市政用车、港口、码头、厂矿等短途场景均有项目开始落地。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3.07/27.65/32.74亿,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23.33%/19.88%/18.41%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2.45/2.98/3.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37%/21.83%/20.57%。公司 2023-2025年业绩对应 PE 分别为 13.89、11.40、9.4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3-08-25 38.20 -- -- 42.60 11.52%
55.00 43.98%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亿元,同增42.72%;实现归属净利润0.45亿元,同增66.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增77.62%。 事件点评传统结构力学业务稳健增长,PHM与测控系统增速亮眼。2023上半年收入同增42.72%,主要原因为公司深耕智能化测控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不断促进新产品、新工艺的改进与开发。分产品来看,公司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PHM系统、基于PHM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电化学工作站、自定义测控分析系统、开发服务及其他分别实现营收1.35、0.35、0.10、0.11、0.05、0.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115.65%、72.50%、41.88%、212.34%、128.28%,传统结构力学业务稳健增长,PHM与测控系统增速亮眼。 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费用管控得当。2023上半年毛利率同减0.13pct至66.03%,基本保持稳定;期间费用率同减5.7pct至37.9%,其中销售费用率同减0.92pct至13.49%,管理费用率同减4.82pct至13.45%,研发费用率同减0.07pct至11.07%,财务费用率同增0.11pct至-0.1%。 公司的传统技术优势能在恶劣环境下获取准确数据。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的核心技术“小信号放大抗干扰系统解决方案”是公司的传统优势,已完成了多项严重干扰环境下的测试任务,能够耐受恶劣强干扰环境,得到准确的测试数据。 PHM业务有望持续放量,电化学工作站/测控系统蓄势待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通信、工业应用等各个领域的工程系统日趋复杂,PHM策略逐渐被重视。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软、硬件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能够提供设备预测性故障诊断和设备维保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之一,有望于PHM军品/民品业务同时发力。同时,公司的电化学工作站正持续开拓企业客户,测控系统与传统结构力学的客户群体相似,新业务有望加速拓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7/8.14/10.91亿,同比增速分别为57.31%/40.88%/34.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67/3.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95%/39.91%/33.62%。公司2023-2025年业绩对应PE分别为26.99/19.29/14.4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4 68.30 -- -- 70.56 3.31%
70.56 3.31%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报,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124.51 亿元,同比增长19.76%;实现归母净利润20.77 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67 亿元,同比增长7.05%。 事件点评公司2023H1 实现逆势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亮眼。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与格局影响,2023 年上半年制造业需求整体偏弱,公司2023 上半年收入同增19.76%,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抓住了结构性行情市场机会+多产品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明显。分行业来看,公司2023H1 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分别实现营收68.55、23.68、29.67、2.07 亿元,同比增长15.52%、7.33%、47.71%、13.01%。 毛利率微降,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2023 上半年毛利率同减0.1pct 至36.27%,期间费用率同增0.48pct 至21.14%,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增0.96pct、-0.62pct、0.74pct、-0.6pct 至6.04%、4.83%、10.4%、-0.12%。 工控领域龙头企业,市占率稳步向上。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2023H1 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约24.3%,位居第一名;低压变频器产品(含电梯专用变频器)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 17.5%,位居第一名;小型 PLC 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 15.4%,位居第一名。 三者市占率较2022 年均有进一步提升,彰显公司竞争力。 国际化业务显成效,打开未来成长空间。公司加大力度实施“行业线出海”和“随中国制造出海”的重要策略,梳理了空压机、空调与制冷、注塑机、木工等十几个行业出海机会点,把公司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向海外,并已在多个行业实现重点客户的突破,2023H1 实现营收8.1 亿元,同比高增136.77%。在供应链方面,欧洲匈牙利工厂建设项目逐步落地,目前作为公司在欧洲的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并已进行部分电梯电气产品的试产工作,预计年底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工作。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8.49/352.83/424.12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5.39%/22.30%/20.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7/60.42/72.9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5%/21.90%/20.75%。 公司2023-2025 年业绩对应PE 分别为36.53/29.97/24.82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工控领域龙头企业,市占率持续稳健增长,且出海业务有望打开远期成长空间,成长性较强,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制造业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出海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派斯林 房地产业 2023-08-18 9.78 -- -- 10.30 5.32%
10.30 5.32%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亿元,同比增加 77%;实现归母净利润 8278.03万元,同比增加133.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910.99万元,同比增加 148.81%。基本每股收益达到 0.18元/股,同比增长 126.40%。 事件点评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显著回暖。汽车业务方面,受益于北美地区汽车制造业向新能源转型提速,不断加强“中、美、墨”的国际业务协同,持续完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市场订单及业绩增长的双丰收;非汽车业务方面,公司运用自身在汽车自动化系统集成领域多年积累的工艺技术优势,先后开发了智能仓储、装配式建筑的自动化产线,不仅熨平了汽车业务的周期性,而且提升了公司整体的盈利水平,毛利率从 2022年的 14.60%增长至 20.86%,扣非后净利率也从 2022年的 1.84%增长至 9.27%。主营业务新增订单充裕,项目交付增加,国际业务协同能力提升,使得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 77%,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增长 133.51%,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房地产去化将改善公司经营压力。公司发布半年报业绩的同时达成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授予条件,现已向 34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815万股,价格为 4.38元/股。实施股权激励主要目的是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此前业务主要依靠美国派斯林团队,如今上海派斯林和墨西哥派斯林相继成立,海外团队保持沿用原有经营思路同时委派董事、高管协同管理,现阶段更加需要充分的激励机制,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长远发展。2023H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9892.92万元,主要系项目实施进度尚未到达回款节点,但同时也说明了公司经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现金流的压力。公司 7月 18日已经完全出售了房地产业务的重大资产,实现了房地产剥离去化,全面聚焦智能制造主业。未来房地产及物管业务所带来的回款资金将有效改善公司经营现金流压力。 受益北美电动车市场景气,订单及需求空间打开。近年来,在各国优惠政策扶持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不断增加。2022年 8月美国 IRA 法案出台,推动美国传统主机厂加速转型投产,墨西哥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政策环境等因素,成为汽车制造业投资热土,车厂资本开支计划接踵而至。受益于北美市场主机厂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的提升,公司汽车业务营收增长可期。一方面重点推进与核心战略客户的深入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客户。基于公司在汽车制造生产线的长期研发投入、技术积累及项目经验等先发优 势,以及与通用、福特、麦格纳等全球核心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有望实现项目订单的持续高增。 非汽车业务逐步发力,积极拓展下游新机遇。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愈来愈广泛,系统集成业务逐步向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延伸。近年来公司逐步切入仓储物流领域,已与国际知名仓储物流业客户达成战略合作,签订了新一期合作协议并持续签订项目订单,有效为公司业绩带来增量。此外,公司还新开拓装配式建筑行业客户,加速工业自动化业务向非汽车产业应用推广,打开下游应用的潜在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北美汽车焊装线市场有力竞争者,极大受益于北美电动车市场成长,并不断拓宽工业自动化业务下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9.95/29.97/40.45亿元,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78.39%/50.21%/34.96%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2.11/3.47/4.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8.03%/64.23%/41.14%。公司 2023-2025年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22.88x/13.93x/9.8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北美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业务领域导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人才产能不足风险;全球化管理风险。
派斯林 房地产业 2023-07-25 8.90 -- -- 10.91 22.58%
10.91 22.58%
详细
投资要点北美汽车焊装线领先企业,中长期业绩有望提速。公司前身是长春经开,2018年万丰锦源入主,2021年收购美国派斯林公司,原有房地产业务剥离,正式更名为“派斯林”。公司收购派斯林后核心团队基本保留,汽车和自动化领域专家云集。公司主业聚焦汽车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客户包括汽车领域国际知名整车厂和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以及非汽车行业仓储物流客户等。公司在美国底特律、长春、上海、成都、墨西哥等地设有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拥有底特律大区最大的机加工中心。2023年以来业绩增速明显恢复,一方面受益北美大额订单持续涌入,另一方面受益疫情后人员调动便利,增加全球范围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多方协同,有效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公司核心受益于北美制造业回流,订单有望保持高增。美加墨政策支持催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迎来高增。2022年 8月美国 IRA(《削减通货膨胀法案》)出台,有望推动美国传统主机厂加速转型投产。加拿大计划在 2035年之前停止销售新的内燃机汽车。墨西哥是汽车投资热土,建厂投资计划接踵而至,特斯拉/宝马/通用等众多车企已公布在墨西哥的投资计划。现阶段北美新能源车渗透率整体不足7%,新能源车投资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公司受益北美制造业回流趋势,一方面作为北美本土老牌自动化集成商有充足的项目经验,市场地位位列北美前三,对标国际巨头库卡和柯马,二是卡位新产能投建核心区位,墨西哥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充分受益北美电动化建厂浪潮,去年以来接单增长显著。 工业自动化延展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打开想象空间。公司在非汽车领域已有项目积累,公司近年来切入仓储物流领域,与国际知名仓储物流业客户达成战略合作,2022年获得超 3亿订单。中长期来看,公司有望像非汽车领域泛制造业延伸拓展,制造业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要定制化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实现工业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实现焊接、装配、搬运、分拣等工艺或功能,以代替人工提高效率和产品一致性、降低成本、确保安全。制造业升级背景下工业自动化集成市场有望加速扩容,我们测算 2022-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 585/630/690亿美元。此外,AI 大模型取得较快进展,有望加速汽车领域智能化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汽车厂商有望引领产业加速发展,终端应用空间广阔,技术领先的自动化集成厂商有望显著受益这一轮 AI 带来的时代红利。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 19.95/29.97/40.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8.39%/50.21%/34.96%;2023-2025年归母净利 润 分 别 为 2.11/3.48/4.90亿 元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48.03%/64.74%/41.01%。考虑到公司作为北美自动化焊装线领先企业,受益北美电动化趋势,拓展非汽车领域长期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
浙江鼎力 机械行业 2023-07-18 58.30 -- -- 63.01 8.08%
63.01 8.08%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H1 实现归母净利润80,368.73 万元到91,849.98 万元,同比增加40%到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154.24 万元到89,635.49 万元,同比增加40.51%到61.15%。 事件点评业绩超预期,积极推动全球市场发展。公司预计2023H1 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同比高增,主要原因为公司围绕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动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公司灵活推动全球市场发展,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此外,原材料价格、海运费、汇率等外部环境因素亦有积极影响。 高品质专业化优势明显,模块化设计降本增效。公司持续深耕高空作业平台研发、生产、智造,以高新技术、高端装备、高成长性著称,是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前三强唯一的中国品牌制造商。公司瞄准节能环保、电动化、智能化、大载重的市场需求,积极打绿色产品,已率先推出业内领先的全系列高米数、大载重、模块化电动臂式和电动越野剪叉式产品,该系列产品在节能环保无噪音、维保便捷成本低等优势基础上兼具大载重、强动力、易运输等特性。此外,公司颠覆传统设计理念,采用模块化设计,产品部件、结构件通用性强,不仅能有效缩短新品研发周期,也有利于降低公司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采购、物流、制造和服务成本,还便于租赁公司降低维护维修成本和配件采购、仓储成本。 智能智造全球领先,数字化产能持续增加。公司的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建设实现产品设计、生产、检测、追溯、物流仓储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覆盖设备数字化设计、柔性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实现了数字化赋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智造模式,大幅提升了公司高端智能高空作业平台的制造优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生产力建设,“年产4,000 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主体建筑已全部完成,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该项目产品具有更高米数、更大载重等特点,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增强差异化优势,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更好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及产能规模。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前三强唯一的中国品牌制造商,兼具技术实力与品牌优势, 预计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67.15/79.99/94.4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32%/19.13%/18.01%;业绩分别为16.56/19.12/22.50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1.72%/15.45%/17.70%。公司2023-2025 年对应PE 估值分别为17.41/15.08/12.81,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品开发与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杭叉集团 机械行业 2023-07-17 23.60 -- -- 26.10 10.59%
26.10 10.59%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72,980万元至82,102万元,同比增长60%至8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0,248万元至79,029万元,同比增长60%至80%。 事件点评业绩超预期,电动化+国际化持续推进。公司预计2023H1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同比高增,主因公司围绕“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电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且原材料价格下降、汇率等因素对利润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持续开拓海外市场,渠道建设不断加强。公司目前在欧洲地区、北美地区、东南亚地区、大洋洲地区等成立销售公司,截止2022年底有300多家海外经销商,遍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公司加强海外渠道建设,设立杭叉奥卡姆拉、澳大利亚杭叉、泰国杭叉等,扩大海外市场营销能力,使销售服务网络更强、优势更明显。2023/6/30,杭叉集团子公司杭叉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杭叉澳大利亚经销商杭叉设备有限公司,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扩大杭叉集团在澳洲的版图和影响力,完善海外销售和服务网络,并提升公司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前瞻布局新能源产品,型谱快速拓展。公司凭借在锂电池、驱动电机、整车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前瞻布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新能源产品型谱得到快速拓展。2022年,公司完成了1.5-48t平衡重式叉车、20-32t牵引车、集装箱正面吊和空箱堆高机等系列高压锂电车型的开发,通过前瞻性布局新能源产品,形成了性能领先、型谱齐全、供应链稳定、品牌认可度高等优势的竞争格局。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公司国际化/电动化进展快于预期,上调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为171.82/198.45/227.39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9.22%/15.50%/14.58%;归母净利润为14.44/16.96/19.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6.17%/17.45%/16.87%。杭叉集团对标同行业可比公司未来两年的估值来看,处于较低水平,公司2023-2025年业绩对应PE分别为15.42/13.13/11.2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化趋势不及预期;国际化趋势不及预期
万丰奥威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7-14 6.83 -- -- 7.11 4.10%
7.11 4.10%
详细
汽车轻量化++通航飞机双轮驱动,长期成长可期。万丰奥威成立于2001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战略。2020年,公司正式确立以“镁合金-铝合金”金属材料轻量化应用为主线的新发展格局,实施“双引擎”驱动战略:成为“全球汽车金属轻量化推动者”和“通用飞机创新制造企业的全球领跑者”。1)金属材料轻量化业务的核心产品包括铝合金汽车/摩托车轮毂、镁合金零部件、环保涂覆,产品已经从汽车行业推广至交通、5G建设等领域;2)通航飞机业务旗下“钻石”品牌飞机销量排名世界前三,年产能超300架。 汽车轻量化业务受益强贝塔++强阿尔法。强贝塔在于1)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零部件盈利拐点将至,短期来看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叠加库存周期,汽车去库加快盈利拐点已至,随盈利转好主动补库带动零部件需求提升,中长期来看智能驾驶受益政策驱动和AI大模型推动产业化加速,智能化加快将有效拉动需求;2)轻量化趋势加快,出于节能减排要求和性能提升考虑,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对轻量化的要求日益提升,新能源车的单车轻量化价值比重更高,因此新能源渗透率提升驱动轻量化需求保持高增。强阿尔法在于1)镁合金业务技术优势明显,持续扩品类,受益镁合金零部件加速渗透;2)汽车电动化重塑竞争格局,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更高份额,整体市占率提升;3)海外产能充裕受益北美制造业回流。 通航飞机业务受益政策推动下产业化加速。我国通航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截止于2021年底,中美通航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的飞行员数量只有美国的11%,飞机起降场地数量只有美国的5%,通用航空年飞行小时数只有美国的5%,通用航空器数量更是只有美国的2%,我国通航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政策端通航产业发展限制正在逐渐减少,产业运作环境趋于宽松与成熟,此外在机场和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公司控股子公司飞机工业是集自主研发、顶级设计、先进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全球化布局的全球前三强活塞式固定翼飞机制造商。对于国内市场,公司将通过引进新机型,卡位新基地,新昌航空小镇、青岛莱西产业园先后落地,助力国内通航产业加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以汽车零部件与通航飞机两大业务双轮驱动业务增长。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受益于轻量化大趋势,通航飞机受益于国内政策持续松绑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79.26/214.89/258.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2/13.47/17.15。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2023-2025年对应PE估值分别为13.90/10.86/8.53,处于较低水平,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镁合金市场发展不及预期;通用飞机国内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华测检测 综合类 2023-07-14 19.21 -- -- 21.10 9.84%
21.10 9.84%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H1 实现归母净利润4.22-4.37 亿元,同比增长17%-21%;扣非归母净利润3.79-3.94 亿元,同比增长17%-22%。 事件点评公司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17%–21%,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17%–22%,主因公司各板块业务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精益管理,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挖掘提质增效潜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总体利润率同比有所提升,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公司为国内民营检测机构的龙头企业。公司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环境服务、食品及农产品、化妆品及宠物食品、医药及医学、计量校准、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和航空材料、船舶、芯片及半导体、低碳环保和绿色认证、建筑工程及工业服务等相关行业。截至2022 年,公司已在全球90 多个城市,设立了 150 多个实验室和260 多个服务网络,集团及各分子公司每年出具 390 多万份具有公信力的检测认证报告,服务客户10 万多家。 在精益管理、自动化/数字化帮助下,运营效率/人均创收持续提升。截至2022 年底公司事业部已经开展了十几个 Lean 精益项目,在效率、服务周期、质量和准时率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提升,并且通过培养带头人的方式搭建集团内部精益人才梯队,计划5 年内完成所有在全国实验室的落地推广。此外,公司积极探索自动化、数字化转型,不断完善内部业务流程,实现科技赋能,提升效率。在精益管理、自动化/数字化帮助下,公司人均创收由2016 年的26 万元上升至2022年的42 万元。 盈利预测公司为国内民营检测机构的龙头企业,近年依靠内延/外购不断拓展检测领域,经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预测为61.40/73.22/87.06 亿, 同比增速分别为19.67%/19.26%/18.89%;归母净利润为10.84/13.35/16.1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7%/23.14%/20.89%。公司2023-2025 年业绩对应PE 分别为29.73/24.15/19.97 倍,考虑到公司持续稳健增长的业绩以及作为民营检测机构龙头的品牌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新业务拓张不及预期风险。
安徽合力 机械行业 2023-07-05 22.06 -- -- 22.62 2.54%
22.92 3.90%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 20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 60,411万元至 69,041万元,同增 40%-60%;预计 2023H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52,590万元至 59,602万元,同增 50%-70%。 事件点评Q2单季度增速较为亮眼。单季度来看,公司 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4,135.31-42,765.31万元,同增 43.57%-79.8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0,865.20-37,877.20万元,同增 56.49%-92.04%。 国际化/电动化驱动业绩高增。公司业绩高增主要受益国际化和电动化趋势,公司围绕“电动化、低碳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目标,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公司锂电新能源叉车及国际化业务产销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推动公司经营业绩同比提升。此外,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向下,汇兑收益有所增加,均对业绩有贡献。从宏观数据来看,2023M4/M5出口增速分别为 8.5%/-7.5%,叉车出口增速分别为17.38%/13.61%,韧性明显更强。 品牌优势显著,海外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拥有 60余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国内叉车行业领军企业,自 2016年起持续保持世界叉车制造商七强的国际地位,产品畅销全球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良好的用户口碑。海外叉车龙头丰田工业株式会社 2021财年收入为 159.23亿美元,而合力 2022年收入为 156.73亿元,其中国外收入仅 37.36亿元,海外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国际化/电动化韧性强于预期,上调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为 183.02/212.34/242.62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6.77%/16.02%/14.26%;归母净利润为 12.95/15.27/17.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3.27%/17.86%/16.40%。安徽合力对标同行业可比公司未来两年的估值来看,处于较低水平,公司 2023-2025年业绩对应PE 分别为 12.17/10.33/8.87倍,维持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锂电化趋势不及预期;国际化趋势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与估值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