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智

中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30520110001,曾就职于粤开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8.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广晟有色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6-02 35.08 -- -- 37.09 5.73%
40.00 14.0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228.64亿元,同比增长 42.03%;实现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同比增长 67.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47亿元,同比增长 72.43%。 公司 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1.99亿元,同比增长 27.38%; 实现归母净利 0.06亿元,同比增长-93.05%。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家级稀土集团广东省稀土集团的核心企业。主要从事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以及有色金属贸易业务,生产产品包括稀土精矿、混合稀土、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永磁材料等。 多年来,公司通过横向构筑“稀土、钨、铜”三大产业布局,纵向打造“矿山开采、冶炼分离、精深加工、贸易流通与进出口”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旗下拥有 3家稀土矿山企业、2家钨矿企业、4家稀土分离企业、5家稀土应用端企业以及 1个贸易板块,外加战略参股 1个铜板块,形成了“12345+1”的产业格局。公司控制中重稀土资源超 12万吨;证内钨矿资源储量 6.4万吨,远景储量丰富; 同时公司参股企业大宝山矿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铜硫金属矿,资源优势明显。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创上市 13年以来新高,参股企业大宝山矿全年实现营收 20亿元,利润总额 3.83亿元,创建矿以来历史新高。公司通过深化改革、狠抓经营、推进项目、聚焦科技、优化治理等系列举措,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公司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大力实施“1511”人才工程,实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围绕能上能下,深化经理层 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人人挑担子、人人扛指标、人人发挥作用”。加快实施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市场化用工制度,实现人员能进能出;13名青年骨干主动请缨建功基层,本部人数减少 10%。公司优化升级“月考核、季结算、年清算”动态考核模式,实现个人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结果的深度捆绑,薪酬能增能减。公司在全面推行深化改革行动中通过践行“三精管理”革新经营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效能。建立一套落实经理层职权的授权、监管、反馈闭环管理体系,形成权责分明的决策机制;构建企业一体化管控模式,10家企业划分为 4个片区,由片区龙头企业统管。公司顺利完成合规体系建设,搭建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并运行合规管控各项机制,合规体系建设通过第三方合规咨询机构验收,公司合规管理水平及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 公司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历时 16年,新丰公司成功办获采矿许可证,新增 11.14万吨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华企公司顺利办获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公司实现大规模生产扫除障碍。参股公司大宝山矿铜多金属矿富矿体找矿勘查项目,新增铜金属量约 4.5万吨,且随着新的探矿工作深入推进,资源储量有望大幅增长。红岭公司成功实施混改工作,引入战略合作者共同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实现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公司钨板块竞争实力。富远公司年处理 5000吨中钇富铕稀土矿分离生产线,用时 9个月如期完成搬迁及技改升级,是国内首家实现分离废水全循环利用的稀土分离企业,将建成“全国最大的中重稀土分离绿色示范工厂”;兴邦公司绿色智能化改造全面完成,彻底解决VOC 废气无组织排放环保问题,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晟源公司 8000t/a 高端磁材建设项目历经 1年完成一期建设,并于 2023年 1月顺利投料试产,将是广晟有色做强做优做大磁材产业的主力军。 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计公司 2023、2024和 2025年全面摊薄后的 EPS 分别为 1.16元、1.72元和 2.06元,按照 5月 30日 35.26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 PE 分别为 30.31X、20.54X 和17.12X。考虑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电梯、变频空调、消费电子等产业的快速增长需求,随着未来公司产能进一步扩张和释放,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 (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 (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 (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 (5)稀土价格大幅波动; (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8)技术替代风险。
金力永磁 能源行业 2023-05-31 16.72 -- -- 29.27 8.49%
20.26 21.1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1.65 亿元,同比增长75.61%;实现归母净利润7.03 亿元,同比增长55.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82 亿元,同比增长61.18%。 公司2023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1 亿元,同比增长9.40%;实现归母净利1.78 亿元,同比增长8.77%。 投资要点: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及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22 年,公司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为12786 吨,其中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9965 吨;其中超高牌号产品产量为6124 吨。 2022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营收28.89 亿元,同比增长174.97%;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实现营收18.32 亿元,同比增长30.86%;风力发电领域实现收入7.18 亿元,公司该领域产品销售量可装配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约8.29GW,全球前五大风电整机厂商中的四家是公司的客户;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达到2.53 亿元,同比增长145.17%,主要客户包括博世力士乐等;3C 领域收入达到1.96 亿元,同比增长22.33%。 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晶界渗透技术。一方面,公司通过配方优化降低乃至消除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中重稀土的添加,帮助风电行业的客户降低其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及节能变频空调等领域,公司采用晶界渗透技术不断开发出高牌号产品,并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大规模生产交付,在大幅减少中重稀土用量的同时而维持磁材产品的高性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晶界渗透技术一般可以减少50%至70%的中重稀土用量。2022年,公司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9965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同比增长 64.33%,占同期公司产品总产量的77.94%,同比增长19.2%,其中超高牌号产品产量为6124 吨。2022 年6 月,公司领衔与南昌航空大学、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合作的“高性能、低重稀土磁体关键技术开发及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1 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3.37 亿元,同比增长110.71%,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71%。 公司战略规划逐步落地。公司规划在2022 年具备23000 吨高性能 稀土永磁材料产能的基础上,逐步配置资源和能力,建设好赣州、包头、宁波生产基地;规划到2025 年建成40000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截至2022 年6 月,公司包头生产基地一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项目”已达产,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毛坯年产能增加至23000 吨。公司在宁波投资建设“年产3000 吨高端磁材及1 亿台套组件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3 年可以建成投产;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12000 吨产能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二期)项目”也于2022 年开工,公司还规划了赣州投资建设年产2000 吨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公司规划在墨西哥投资建设“废旧磁钢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达产后形成年处理5000吨废旧磁钢综合利用及配套年产3000 吨高端磁材产品的生产能力。随着全球对稀土永磁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海外达到使用寿命周期的废旧磁钢不断增加,通过对废旧磁钢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稀土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全球竞争力。 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4 和2025 年全面摊薄后的EPS 分别为1.10 元、1.44 元和1.82 元,按照5 月26日26.60 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24.14 倍、18.46 倍和14.65 倍。考虑到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空调、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增长需求,随着未来公司新建产能的建成和释放,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4)行业政策变化;(5)行业竞争加剧;(6)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7)下游需求不及预期;(8)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金钼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5-31 10.41 -- -- 11.52 7.76%
12.38 18.9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95.31亿元,同比增长 19.53%;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5亿元,同比增长 169.7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13亿元,同比增长 182.93%。 公司 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44亿元,同比增长 17.57%; 实现归母净利 8.33亿元,同比增长 202.90%。 投资要点: 公司经营业绩创上市以来最好水平。2022年在下游需求持续强劲和供应不畅等因素的综合交织影响下,中国及全球钼市场持续看涨,钼行业呈现周期上行、景气度明显向好的正增长趋势,全年MW 氧化钼均价 18.74美元/磅钼,最高涨至 32美元/磅钼,国内钼精矿均价 2816元/吨度,最高达到 4300元/吨度,创近 14年新高位。钼铁均价 18.74万元/吨,钼粉均价 35.13万元/吨,均大幅上涨。公司科学理性运作,及时调整营销节奏,优化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实现营销活动与市场变化同频共振。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7%,其中化工金属产品销售量 9284吨,再创历史新高。 近期钼市场供需情况稳中向好。根据安泰科数据统计,从钼行业供需面看,矿企生产维持良好,钼精矿产量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钼原料供应相对充足,钼价在经历了 2至 4月的急跌之后,下游利润逐步恢复,对钼的采购逐步增多,3月和 4月钢招钼铁量恢复至万吨左右的常态,市场逐步找到新的平衡点。5月国内钼精矿市场稳中向好运行,买盘保持活跃,市场成交价格稳中有升,截至 5月第三周,国内 45-50%钼精矿价格由 3350-3380元/吨度上涨至3420-3450元/吨度,单周上涨 70元/吨度;钼铁市场保持良好,钢厂采购钼铁价格小幅攀升,主流钢厂招标钼铁价格由 22.2万元/基吨附近涨至至 23万元/基吨。散货市场相对活跃,钼铁报价由22.2-23.2万元/基吨上涨至 23-24万元/基吨。随着原料价格上涨,钼化工及深加工市场有所活跃,钼化学产品和金属产品成交有所增多,价格小幅上涨。截至 5月第三周,国内钢招钼铁量达到 7000吨左右,市场需求表现稳健,钼市有望延续稳固局面,市场保持稳中向好运行。世界气象组织近期表示,2023年为拉尼娜现象到厄尔尼诺现象的过渡之年,可能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气候异常,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异常天气持续时间和强度将有所增强。金堆城钼矿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铝矿带的西端,属于华北板块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根据公司以往生产情况,二、三季度雨季可能会带来一部分减产预期,可能对钼价形成部分支撑。 公司保持长周期连续稳定高效的生产。公司生产系统聚焦市场和 主责主业,优化调整盈利模式,以精益管理为抓手保证上下游产品线精准对接,实现产业链整体产能最优化、利润最大化,生产系统集约化、精细化、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凸显。矿山分公司钼精矿产量同比增长 6.6%,金钼汝阳东帮剥离实现重大突破,化工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安全环保应急管理持续转好,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环境影响事件。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提升,切实转变产品质量管控方式,召开质量季活动,扎实推进质量改进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为公司赢得市场、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提供强力支撑。 公司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公司持续加大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步伐,总体采矿升级改造项目年投资 1800万元,已完成项目备案、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安全预评价报告评审,子项工程按期完工;总体选矿升级改造项目年投资 1000万元,完成项目备案、安评、环评、节能审查等手续办理,项目初步设计通过审查、主要设备选型完成专项论证;钼焙烧低浓度烟气制酸升级改造项目年投资 2000万元,完成初步设计审查、主要设备考察、拟建场地原有设施拆除等工作。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根据宏观和行业变化、公司经营情况,我们上调公司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 18.85/21.34亿元至28.46/32.32亿元,预计公司 2023、2024和 2025年全面摊薄后的EPS 分别为 0.88元、1.00元和 1.07元,按照 5月 26日 10.71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 PE 分别为 12.14倍、10.69倍和 9.99倍。 钼供给端保持相对稳定,公司下游需求方面特钢等行业保持稳步增长,光伏装机量、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稳步增长,对于钼价形成支撑,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 (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 (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 (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 (5)钼及钼铁价格大幅波动; (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中国重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22 14.60 -- -- 16.87 15.00%
18.49 26.6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2023 年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14 亿元,同比+22.90%;实现归母净利润2.24 亿元,同比+80. 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1 亿元,同比+86.42%。 23Q1 盈利能力大幅提高,费用管控水平良好。宏观经济向好,行业政策驱动下,国四车辆更新加速、国六B 执行在即、新能源重卡保有量提高占比,重卡需求向上。根据中汽协数据,23Q1 我国重卡销量24.13 万辆,同比增长4.3%;23 Q1 公司重卡销量6.76万辆,同比+23%,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市占率达到28%,同比+4.3pct,位列行业第一。公司受益于重卡行业景气度回升,产销量增加带动盈利水平提高,23Q1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92/3.48%,同比分别+1.30/+1.10pct;期间费用率为2.54%,同比-0.53pct, 其中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8/0.86/0.89/-0.48%,同比分别-0.24/+0.47/-0.56/-0.19pct,管理费用增长系公司职工薪酬、班车物业等相关费用增加所致。 海外市场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深耕国内细分市场。23Q1 我国重卡出口量达到6.87 万辆,同比+103.6%,公司重卡出口量占45%,公司连续18 年出口销量第一,海外市场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国内市场,公司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全面突破重点细分市场:牵引车市场,公司产品凭借产品组合优势以及低油耗、高可靠性的口碑在长途物流运输、快递、危险品、500 马力以上等多个细分市场销量领先;载货车市场,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销量占比不断提升进入行业前列;搅拌车市场,不断深化与改装厂的战略合作,强化终端市场开发,占有率连续多年行业第一;专用车市场实现细分市场全覆盖,尤其是冷藏车市场凭借多档次组合助力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加速转型发力。2022 年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2.5 万辆,同比增长1.4 倍,渗透率由2021 年0.17%上升至5.4%;23Q1 累计销售0.4 万辆,受新能源国补退出影响,同比-4.4pct,渗透率达到2.7%。公司新能源产品、场景覆盖广泛,产品覆盖纯电充、换电重卡,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重卡等;应用场景涉及港口、钢厂、城市渣土运输、水泥搅拌、市政环卫以及城际城市物流配送等,公司新能源重卡市场份额稳步上升。 公司在莱芜的新能源重卡项目计划投资61.14 亿元,目前项目涉及的整车投产入线试已运营中,凭借莱芜绿色智造工厂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打造国际一流品质重卡。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5 年 全面摊薄EPS 分别为0.76 元/股、1.21 元/股,1.57 元/股,按照5月18 日14.66 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 分别为19.98 倍,12.54倍,9.69 倍。公司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持续费用端精细化管理,公司盈利水平将逐步改善。随着国内商用车的恢复性增长,我们预计2023 年国内重卡总销量有望达到90万辆,同比+34%,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首次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重卡行业复苏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日月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5-19 22.93 -- -- 23.30 0.60%
23.07 0.61%
详细
投资要点:日月股份2022 年报:2022 年营业收入约48.65 亿元,同比增加3.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44 亿元,同比减少48.4%;基本每股收益0.35 元,同比减少49.28%。 公司同时披露2023 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3 亿元,同比增长9.32%;净利润1.31 亿元,同比增长120.83%;基本每股收益0.13 元。 业绩逐季度修复,最差时期已经度过2022 年营业收入约48.65 亿元,同比+3.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44 亿元,同比-48.4%,实现扣非净利润2.65 亿元,同比-52.87%;其中2022Q4,实现收入15.39 亿元,同比+25.59%,环比+19.70%;实现归母净利润1.74 亿元,同比+79.72%,环比+156.09%;实现扣非净利润1.59 亿元,同比+421.79%,环比+177.02%。 业绩逐季度修复,逐步度过行业最差时期。公司2022 年Q1-Q4 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依次为-21.83%、-14.11%、28.79%、25.59%;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依次为-89.67%、-88.68%、-32.52%、421.79%。 分业务看公司主要业务是球墨铸铁类铸件营业收入47.29 亿,同比增长1.55%,占主营收入比例为97.2%;合金类营业收入0.29 亿,同比增长281.25%;模具营业收入0.75 亿。 公司2022 年共销售铸件44.93 万吨,同比增长1.1%。单吨均价为1.08万元/吨,基本持平去年。 毛利率逐步回升,盈利修复逐步加速2022 年报公司毛利率12.84%,同比下降7.45pct。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公司毛利率明显承压,但随着2022 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逐渐回落,公司毛利率从2022Q3 开始逐季恢复,2022Q4 整体毛利率恢复至18.11%,同比+6.27pct;公司2022 年净利率7.07%,同比下降7.06pct。主要原因是毛利率大幅下降。 2022 年报公司加权ROE 为3.9%,同比下滑3.94 个百分点。 受益风电装机修复及原材料高位回落,2023Q1 盈利快速修复2023 年Q1 公司营业收入10.73 亿元,同比增长9.32%;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1比20增.8长3%;扣非归母净利润 1.12 亿,同比增长 329.03%;毛利率20.4%,同比提升11.67pct,环比提升2.29pct;净利率12.22%,同比提升6.17pct,环比提升0.93pct。 风电装机快速回升,原材料高位回落,公司盈利修复空间可期2023 年一季度风电新增装机10.4GW,同比增长32%。其中,3 月风电新增装机4.56GW,同比增长110%,风电装机启动明显。22 年风电招标量保障了今年装机高速增长。 主要原材料球墨铸铁价格从2021 年底高位的5100 多元/吨逐步降低到2023 年一季度约3900 元/吨,降幅超过25%。4 月以来球墨铸铁价格继续下跌到3500 元/吨左右,公司毛利率仍将稳步攀升,盈利持续修复。 公司产能持续扩张。公司募投项目逐步达产。甘肃日月“年产20 万吨(一期10 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建设在2022 年12 月进入主要设备调试阶段,2023 年1 月进入试生产阶段,2020 年11 月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投资年产22 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处于建设期。上述项目全部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70 万吨铸造产能和54 万吨精加工产能规模。产能扩张配合行业装机快速增长,毛利率修复,公司盈利修复空间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鉴于公司是全球风电铸件龙头企业,逆势持续加码铸件产能和布局机加工产能,不断扩大龙头的规模领先优势。今年原材料价格下跌,叠加装机复苏,公司业绩弹性较大。我们预测公司2023 年-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07 亿、85.29 亿、98.51 亿, 2023 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7亿、11.32 亿、13.27 亿,对应的PE 分别为27.13X、21.27X、18.14X,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3: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下滑;4:产能扩张进度或投产效益不及预期。
中钨高新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5-18 9.93 -- -- 10.11 1.81%
10.56 6.3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30.80 亿元,同比增长8.16%;实现归母净利润5.35 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8 亿元,同比增长-2.43%。公司2023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57 亿元,同比增长0.98%;实现归母净利1.00 亿元,同比增长-7.40%。 投资要点: 受到下游部分市场需求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盈利受到一定影响。公司产品整体毛利率从2021 年19.38%降至 17.53%,下降1.85%。公司费用持续精细管理,不断发掘降本增效空间,2022 年公司期间费用发生14.59 亿元,同比减少1168 万元;其中,管理费用6.28 亿元,同比增加5961 万元,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增加2947 万元,安全生产费同比增加474万元,资产折旧同比增加486 万元;由于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以及置换部分借款导致利息支出同比减少,公司财务费用3420 万元,同比减少7989 万元。2022 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发生8797万元,同比减少2636 万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同比减少3006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585 万元,主要是年末对已背书未到期的承兑汇票不予终止确认,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381 万元。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增加3193 万元,其中自硬公司龙泉驿房产评估入账增利1291 万元、株洲长江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确认处僵治困收益1623 万元。 公司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株钻公司高端制造业高精密复合涂层切削刀具技改项目于12 月提前建成投产;金洲公司微钻扩产至4.55亿支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优化设计、精细组织,提前一年完成产能及效益目标;自硬公司数控刀片生产线扩能改造项目、新增年产100亿米细钨丝扩能改造项目年内投产;株硬公司中粗碳化钨粉智能生产线技改项目实现当年运营、当年达产。 公司科研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强化科研系统谋划,创新科技研发机制,实施差异化科技考核方案,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整合资源,重点针对“卡脖子”技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统筹核心技术攻关,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在强有力措施的驱动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金洲公司突破性地研发出0.0直1m径m系列极小径铣刀,与 0.01mm直径微钻“双剑合璧”,成功入选国资委策划拍摄的6《坐标中国》系列主题片。株钻公司整硬刀具等五大类产品在国家“奋进新时代”中央展区惊艳亮相,钛合金高速铣刀、复合材料PCD 铣刀、复合材料钻孔刀具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航空航天领域的进口替代。稀有新材公司医用CT 复合靶盘获得国际客户认可,首次实现国产化。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根据宏观和行业变化、公司经营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8.71/10.53 亿元至6.82/8.46 亿元,预计公司2022、2023 和2024 年全面摊薄后的EPS 分别为0.63 元、0.79 元和0.97 元,按照5 月15 日13.28 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20.95 倍、16.89 倍和13.71 倍。 考虑到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航空航天、船舶和军工产业快速增长需求,随着未来公司新建产能的建成和释放,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4)行业政策变化;(5)行业竞争加剧;(6)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7)下游需求不及预期;(8)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5-18 52.96 -- -- 52.75 -0.40%
52.96 0.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30.34 亿元,同比增长78.48%;实现归母净利润39.10 亿元,同比增长0.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80 亿元,同比增长3.29%。 公司2023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0.10 亿元,同比增长44.64%;实现归母净利10.24 亿元,同比增长-15.10%。 投资要点: 公司2022 年业绩创历史最佳。2022 年公司主营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正极材料出货量约9.03 万吨,其中三元正极材料总出货量8.03万吨,同比增长约69.41%,8 系及9 系以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约6.64 万吨,占三元材料总出货量的约82.71%,其中9 系以上超高镍出货量3.34 万吨,同比增长1005.43%;钴酸锂出货量0.99 万吨,同比增长12.58%;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约9.89 万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63.90%,产品毛利率较2021 年提升5.41%,高镍产品占比逐步提升;钴产品出货量约3.69 万吨(含受托加工和内部自供),同比增加2.03%;镍产品出货量约6.73 万吨(含受托加工业务和内部自供),同比增长311.53%。此外,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与特斯拉签订三元前驱体供货框架协议,深化与孚能、当升、容百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主导产品进入LG 化学、SK、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供应链,公司市场地位稳步提升。 公司战略合作取得全面突破。2022 年3 月,公司与大众汽车(中国)和青山控股集团就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4 月,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合作Pomalaa 湿法项目;7 月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双方与福特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引入福特汽车共同规划建设Pomalaa 湿法项目;并分别于11 月和今年3 月与淡水河谷印尼和福特汽车签署正式合作协议。2022 年5 月,公司与宝马集团开展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与LG 化学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深化正极材料业务合作。7 月,公司与LG 新能源就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达成合作意向;与特斯拉签订三元前驱体供货框架协议。9月,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建设Sorowako矿山湿法项目。2023 年1 月,公司与浦项化学和浦华公司签订三元前驱体长期供货协议,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竞争力;2023 年4 月,公司与LG 化学等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韩国投资设立电池材料生产工厂。 公司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印尼区华越6 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自2022 年上半年提前实现达产后持续稳产超产;华科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全流程于2022 年四季度投料试产,并于2023 年一季度末基本实现达产;华飞12 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华山12 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和Pomalaa 湿法冶炼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展开。非洲区津巴布韦Arcadia 锂矿项目快速建设,2023 年3 月底项目正式投料试生产并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衢州区定增募投年产5 万吨高镍型三元前驱体项目、可转债募投年产5 万吨高性能三元前驱体项目先后建成试产并积极推进量产认证。桐乡区与浦项合资的二期项目顺利推进。成都区巴莫正极三期项目建成投产。广西区年产5 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10 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5 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全力推进。公司园区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衢州产业园经过10 年建设发展,已经成为钴镍冶炼、锂电材料、资源再生的一体化先进制造基地,成为年产值超百亿的产业园区,成为“两集两化”的成功典范;广西产业园道路管网、供电供水等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基地框架逐步拉开。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根据宏观和行业变化、公司经营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92.30/103.90 亿元至73.08/96.13 亿元,预计公司2023、2024 和2025 年全面摊薄后的EPS 分别为4.57 元、6.01 元和7.29 元,按照5 月15 日53.85 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11.79X、8.96X 和7.39X。考虑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需求,预计钴价格及系列钴产品短期内维持震荡格局,随着未来公司产能进一步扩张和释放,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5)钴、镍价格大幅波动;(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赣锋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5-17 69.08 -- -- 69.29 -1.31%
68.18 -1.3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18.23 亿元,同比增长274.68%;实现归母净利润205.04 亿元,同比增长292.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9.52 亿元,同比增长586.34%。公司2023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38 亿元,同比增长75.91%;实现归母净利23.97 亿元,同比增长-32.01%。 投资要点: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2年年报公司已建成6 大锂化合物及金属锂生产基地,6 大锂电池生产基地,1 个锂电池回收生产基地。截至2022 年年报,公司万吨锂盐高纯锂盐项目(马洪四期)已经顺利建成并开始试生产,万吨锂盐工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盐生产基地之一;河北赣锋年产6000吨碳酸锂生产线已顺利建成并开始试生产;公司在宜春布局超薄锂带、高品质金属锂产品生产线,为未来全球固态电池技术提供保障。 截至2022 年底,公司已在国内形成了约合12 万吨LCE 的锂盐产品生产能力。其中,万吨锂盐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氢氧化锂/氯化锂/丁基锂/高纯碳酸锂/氟化锂设计产能分别为81000/12000/1000/10000/10000 吨/年;新余赣锋生产基地主要产品高纯碳酸锂/氟化锂设计产能分别为5000/1500 吨/年;宁都赣锋/河北赣锋生产基地碳酸锂设计产能分别为20000/6000 吨/年;宜春赣锋/奉新赣锋生产基地金属锂设计产能分别为1500/650 吨/年. 公司上游优质锂资源不断丰富,持续拓宽原材料多元化供应渠道。 公司通过新余赣锋矿业获取上饶松树岗钽铌矿项目62%股权;完成马里Goulamina 锂辉石项目的股权交割,获取马里锂业 50%的股权;完成对Bacanora 的要约收购,目前公司持有Bacanora 公司及Sonora 锂黏土项目100%股权;完成对Lithea 公司100%股权收购,其旗下PPG 锂盐湖项目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锂资源来源。 公司锂电业务实现快速发展。赣锋锂电全年已实现超6GWh 动力/储能出货量,储能电池业务已成为赣锋锂电最重要的电池业务之一。在产能建设方面,重庆赣锋20GWh 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项目也迎来开工,公司希望将其打造为全国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新余动力电池二期年产10GWh 新型锂电池项目在建项目亦在规划进一步的产能提升,预计2023 年最高将达到12GWh 年化产能。公司通过开发退役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及扩充退役锂电池回收业务产能,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和竞争优势。 循环科技于 2020 年入选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第二批名单,已形成7 万吨退役锂离子电 池及金属废料综合回收处理能力,其中锂综合回收率在 90%以上,镍钴金属回收锂95%以上,成为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及废料回收能力最大,电池综合处理能力行业前三的电池回收行业头部企业之一。 未来循环科技将扩大三元前驱体项目的产能,助力企业建立锂产品循环生态链。凭借成熟的电池回收业务,公司的产业链布局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满足客户低碳环保要求的同时,顺应碳中和碳减排方向。 锂盐近期价格有所企稳,公司业绩有望逐步修复。根据安泰科数据,锂盐供给端库存虽仍在高位,但库存实际集中于少数几家锂盐厂手中,持货惜售,市场散货基本已售罄;需求端方面,正极厂在五一节后有补库需求,询价次数增加,碳酸锂实际需求有所恢复,铁锂材料端恢复好于三元端,氢氧化锂价格止跌但需求恢复进度仍有待观察,预计锂价仍有小幅上涨空间,公司营收和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根据宏观和行业变化、公司经营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 年营业收入496.29/563.17 亿元至389.21/446.29 亿元,调整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187.87/184.16亿元至138.27/142.77 亿元,预计公司2023、2024 和2025 年的EPS 分别为6.85 元、7.08 元和8.10 元,按照5 月15 日70.20 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10.24 倍、9.92 倍和8.66 倍。 近期锂盐市场有所回暖叠加下游新能源产业链快速增长需求,预计碳酸锂价格短期内价格逐步企稳;下半年锂盐部分产能释放对于锂盐及系列产品价格影响有待持续观察,建议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动力电池装车量及锂盐产能释放进度。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5)锂盐及系列产品价格大幅波动;(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5-17 80.18 -- -- 82.39 -1.57%
78.92 -1.5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4.49亿元,同比增长427.82%;实现归母净利润241.25亿元,同比增长1060.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0.59亿元,同比增长1628.88%。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49亿元,同比增长117.77%;实现归母净利润48.75亿元,同比增长46.49%。 投资要点:公司产能有望继续扩张。公司控股澳洲子公司泰利森下属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目前共有四个在产锂精矿加工厂,分别是化学级一号加工厂、化学级二号加工厂、尾矿再处理厂(以上用于生产品位6%的化学级锂精矿产品)以及技术级工厂(用于生产品位5.0%至7.2%的低铁技术级锂精矿产品)。其中,化学级二号加工厂和尾矿再处理厂目前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泰利森目前铭牌年产能为162万吨,2022年锂精矿产量135万吨,其中化学级锂精矿全年产量120万吨,用于销售给股东进行锂化工产品的再加工;技术级锂精矿2022年产量15万吨,根据股东与文菲尔德签署的承销协议,这部分产品中的50%将由天齐在大中华地区进行销售,主要客户覆盖玻璃与陶瓷、锂基润滑脂、冶金铸造、医药等领域。与此同时,泰利森还正在加紧建设化学级三号加工厂,其设计产能为52万吨/年,预计2025年3月完工投产,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另外,泰利森还计划在2025年开工建设化学级四号加工厂,设计产能为52万吨,初步规划2027年建成投产。公司深耕锂化工产品加工多年,目前共设有四个在产的锂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洲奎纳纳一期项目,生产的锂化工产品种类包括电池级和工业级氢氧化锂、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氯化锂和金属锂。公司目前现有锂化工产品铭牌产能6.88万吨/年,已宣布的规划锂化工产品产能超过11万吨,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年产能为30万吨。 公司拟建设年产3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天齐锂业新能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一期项目为年产3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包括主产品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副产品硫酸钠。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其余投资金额拟用于二期项目。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上下游的匹配程度,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可持续的原料保障。 锂盐近期价格有所企稳,公司盈利有望逐步修复。根据安泰科数据,锂盐供给端库存虽仍在高位,但库存实际集中于少数几家锂盐厂手中,持货惜售,市场散货基本已售罄;需求端方面,正极厂在五一节后有补库需求,询价次数增加,碳酸锂实际需求有所恢复,铁锂材料端恢复好于三元端,氢氧化锂价格止跌但需求恢复进度仍有待观察,预计锂价仍有小幅上涨空间,公司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根据宏观和行业变化、公司经营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年营业收入372.76/390.23亿元至330.67/322.76亿元,调整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202.97/194.32亿元至180.28/144.66亿元,预计公司2023、2024和2025年全面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0.98元、8.81元和8.10元,按照5月15日82.18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7.48倍、9.32倍和10.15倍。近期锂盐价格有所企稳,公司主要锂产品产销实现明显增长,公司下游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需求实现较快增长,建议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销量、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变化及锂及系列产品供需情况。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5)锂及系列产品价格大幅波动;(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3-05-08 63.18 -- -- 72.40 14.03%
97.86 54.89%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2023 年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同比+47.86%,环比-19.14%;归母净利润为1.72 亿元,同比+24.54%,环比-22.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41.33%,环比-16.40。 Q1 毛利率承压,费用端控制良好。公司2023Q1 毛利率为21.5%,同比-1.0pct,主要受万达转向业务和线控制动等新项目爬坡期影响;2023Q1 期间费用率为9.7%,同比+0.1pct,总体保持稳定。 2023Q1 公司销售/ 管理/ 财务/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2.6/-0.1/6.2%,同比分别0/+0.5/+0.2/-0.6pct。 智能电控业务发展迅速,海外项目定点不断。业务销量来看,公司2023Q1 智能电控产品销量72.1 万套,同比+69%;盘式制动器销量60.7 万套,同比+33%;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183.1 万件,同比+1%。公司一季度在研项目总数443 项,新增定点94 项,新增量产43 项,其中公司再次获得北美某著名整车厂的铸铝前后转向节产品定点,项目生命周期7 年内预计总销售收入约3.9 亿美元,预计最高年度销售收入约6400 万美元。同时获得欧洲某整车厂的铸铝前后转向节产品定点,项目生命周期6 年内预计总销售收入约2100 万美元,预计最高年度销售收入约478 万美元。伴随公司海外业务打开新增长空间,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也加速产能布局,线控制动系统预计到2023Q2 共有6 条产线投产,轻量化生产基地威海正在进行三期项目建设,主要满足汽车副车架、空心控制臂、轮房等轻量化产品生产,预计2023 年将投产。 智能底盘产品全域布局,国产替代加速。以公司为代表的本土线控产品已形成突破,相较于海外零部件供应链风险较大,国内供应商反应迅速且性价比高。公司推出的线控制动系统One-Box 方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迎来快速发展期,为吉利、奇瑞、长安、江铃、威马等多款车型配套,WCBS1.0 可以支持L2 级别的车辆,为满足更高级别线控制动的需求,WCBS2.0 研发顺利推进,预计将于2024上半年量产,可适用于L3+及以上车型。公司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于2022 年4 月正式量产,2022 年已有6 个项目陆续量产,配合WCBS2.0 将为客户提供更高级别的系统集成功能体验。2022年5 月公司完成对万达45%的股权收购,主营业务又延伸至转向系统领域,从最开始的盘式制动器,公司已经布局了电控制动、机械制动、智能驾驶、转向系统等产品矩阵。 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全面摊薄EPS 分别为2.43 元/股、3.37 元/股,4.32 元/股,按照5 月4 日64.54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 分别为29.00 倍,20.88 倍,16.29 倍。 公司智能底盘产品全域布局,当前线控制动产品处于快速发展期,线控转向系统借助于公司当前线控制动产品经验有望实现量产,公司轻量化产品海外项目定点不断,ADAS 项目已实现量产突破,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电控制动、轻量化产品配套低于预期、新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经营压力增加。
海亮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5-05 12.10 -- -- 12.36 1.48%
12.48 3.1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0.00 亿元,同比增长16.65%;实现归母净利润12.08 亿元,同比增长9.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22 亿元,同比增长46.73%。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73 亿元,同比增长4.84%;实现归母净利润3.33 亿元,同比增长6.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5 亿元,同比增长40.47%。 投资要点: 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结构,不断丰富销售渠道。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多品牌、多基地优势,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和国内终端市场,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不断丰富销售渠道,实现了境内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出口销量逆势增长13%。此外,公司还开展了对销售订单的价值评价工作,根据价值评价结果,主动放弃部分订单,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使公司在销量削减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同时,公司通过先进的工艺、精细化的管控体系、全球产销布局,使得主要产品铜管毛利率实现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等有色金属加工材销售数量86.98 万吨,同比减少5.38%;分产品来看,公司铜管/铜棒/铜排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09.65/59.79/19.0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8%/-15.43%/7.64%;毛利率分别为5.78%/5.6%/1.71%,比上年同比增长1.31%/-3.52%/0.22%。2022 年公司铜箔产品实现营业收入0.74亿元,毛利率为7.03%。 公司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公司全资子公司海亮新材年产15 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24.9 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21 亿元,二期项目投资3.9 亿元,主要为厂房土建和设备款。海亮新材用不到半年的“海亮速度”创造了行业产能建设新纪录、新奇迹。目前海亮新材已具备4.5-9 微米铜箔的规模量产能力,攻克3.5微米铜箔生产技术,并已完成ISO 三体系和IATF16949 体系认证工作,产品性能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蜂巢能源、多氟多、兰钧、鹏辉、安驰等客户实现批量供货。公司美国年产6 万吨空调制冷管智能化生产线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人民币8.18 亿元,一期建设工作完成了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进入试运行状态。目前公司美国生产基地已具备3 万吨铜管生产能力,项目二期的3 万吨精密铜管生产线也正在抓紧建设当中,有望在2023 年底前完成建设,为公司深度开发北美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公司拟定2023 年工作计划。公司有望充分发挥全球化布局优势,加快境内外生产基地第五代盘管生产线改造,提升国内市场集中度,快速抢占印度等东南亚新兴市场;以美国得州铜管项目投产与欧洲HME 生产线改造等为契机,着力拓展欧洲、北美市场,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助力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市场方面,公司将对标美国当地知名铜管企业,以美国得州铜管项目投产为契机,着力拓展北美市场,快速提升公司市场份额。同时,公司还将投资人民币3.4 亿元,在美国投资建设铜精密件和大口径铜水管生产线,主要生产常规类管件、铜环和铜水管等产品,增强公司生产配套能力,满足美国普通民众消费偏好,加快北美铜管市场拓展,提升公司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欧洲市场方面,公司将加快HME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改造,导入海亮精细化管理机制,对部分车间进行试点,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HME 多品牌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升市场份额,增强HME盈利能力。中国市场方面,公司将加快第五代盘管生产线改造,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快市场团队建设,增强渠道、直销、线上平台的业务能力,着力拓展境内市场,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东南亚新兴市场方面,公司将继续把握印度、泰国等新兴市场蓬勃兴起的市场机会,不断提升公司铜管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根据宏观环境变化、公司经营业绩等因素,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4 年营业收入779.32/980.37 亿元至869.32/996.72 亿元,上调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15.33/23.27亿元至18.15/25.69 亿元,预计公司2023、2024 和2025 年全面摊薄后的EPS 分别为0.91 元、1.29 元和1.66 元,按照4 月28 日12.18 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13.33 倍、9.42 倍和7.33倍。受欧美滞胀预期增强影响,短期内金属价格波动加大;随着未来产能的扩张释放,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疫情反复超预期;(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5)铜价格大幅波动;(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鼎阳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1 59.51 -- -- 91.97 2.65%
61.08 2.64%
详细
投资要点:鼎阳科技(688112)披露2022 年年报,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3.98 亿元,同比增长30.9%;净利润1.41 亿元,同比增长73.67%;基本每股收益为1.32 元;公司拟每10 股转增4.9 股并派发现金红利8.5 元(含税)。 公司同时披露2023 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 亿元,同比增长50.48%;净利润3587.18 万元,同比增长78.94%;基本每股收益0.34元。 产品高端化,量价齐增助力业绩高速增长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3.98 亿元,同比增长30.9%;净利润1.41 亿元,同比增长73.67%。其中,2022Q4 公司实现营收1.31 亿元,同比增长36.77%;实现归母净利润0.4 亿元,同比增长95.49%。 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具有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四大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主力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厂家。公司持续完善产品线,并推动产品结构往更高档次发展,2022 年公司高端产品同比增长103.24%,高端产品的快速增长拉动四大类产品平均单价同比提升26.65%。 分业务看公司2022 年,四大主力产品销售69930 台,同比增长2.45%,营业收入3.18 亿,同比增长29.78%;其他测试仪器产品销售24434 台,同比增长18.81%,营业收入0.69 亿,同比增长34.13%。 高端化带动毛利率稳步上升,利息收入推动净利率大幅上升2022 年报公司毛利率57.54%,同比上升1.06pct。毛利率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结构变化,高端产品占比从11%提升到18%,带动平均单价和毛利率提升。 2022 年报公司净利率35.4%,同比提升8.72pct。主要原因是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产生较高的利息收入(4222 万),财务费用降低12.28 个百分点,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有小幅提升。 2022 年报公司加权ROE 为9.85%,同比下滑17.48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IPO 募集11.4 亿资金到位仍未进行大规模投资,公司ROE 被动降低。 受益高端化和国产自主可控,2023Q1 业绩持续大幅上升2023 年Q1 公司营业收入1.02 亿元,同比增长50.48%;净利润3587.18万元,同比增长78.94%;毛利率59.17%,同比提升3.63pct;净利率35.1%,同比提升 5.58pct。 从产品结构来看,毛利率较高的高端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4.23%,以及毛利率较高的射频微波类产品境内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8.13%,使得报告期毛利率提升至 59.17%。 产品高端化持续叠加国产自主可控推动公司中长期发展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同时拥有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四大主力产品的厂家之一,四大主力产品销售渠道共享,终端用户重叠度高,相互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提高品牌门槛,并增加客户黏度。 目前全球中高端产品的主要份额被国外优势企业所占据,公司一方面提升产品档次,另一方面根据下游应用场景提高同档次产品的性能和可操控性等指标,以更好的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依托稳定的产品品质和性价比优势,不断拓展全球市场。公司作为国产电子测试仪器龙头公司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鉴于公司是同时拥有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四大主力产品的厂家之一,持续推进高端产品应用,不断加强高端新产品研发及渗透,高端化助力公司持续成长。中长期看,随着国产测试仪器自主可控的不断推进,公司成长空间巨大。我们预测公司2022 年-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8 亿、7.53亿、9.86 亿, 2022 年-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 亿、2.61 亿、3.45亿,对应的PE 分别为49.18X、36.82X、27.81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评级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景气度下行;2:公司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毛利率下滑;4:芯片供应紧张风险,影响公司产品交付;5: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菲利华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5-01 46.84 -- -- 50.53 7.46%
50.50 7.81%
详细
菲利华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7.19亿,同比增长40.52%,实现归母净利润4.89亿,同比增长32.05%。 业绩高速增长,石英玻璃材料产能扩张和新产品研发持续推进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7.19亿,同比增长40.52%,实现归母净利润4.89亿,同比增长32.05%。其中,2022Q4公司营收4.45亿元,同比增长33.00%,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43.61%。 2022年分产品看:1)石英玻璃材料营业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32.26%,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85%。 2)石英玻璃制品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80.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6%。 公司持续在石英玻璃材料和石英玻璃制品、石英玻璃纤维和以石英玻璃纤维为基材的复合材料领域拓展存量业务、攻坚增量市场。在半导体、航空航天、光通讯、太阳能等行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 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导向,持续加大研发力度,2022年研发投入共计15,470.66万元,同比增长63.04%。2022年公司10.5代光掩膜基板开发成功;石英玻璃电熔与热改型工艺、石英玻璃棉熔制工艺取得重大突破;合成石英玻璃沉积效率与质量稳步提升;高纯低羟基高光学均匀性工艺取得阶段性突破;新型改性石英纤维及织物开发成功,共有8个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另有5个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在研发过程之中。 2022年公司完成的重要扩产项目有:合肥光微TFT-LCD及半导体用光掩膜版精密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湖北石创半导体用高纯石英制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融鉴科技20000吨高纯石英砂扩产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年中投产。 毛利率稳中有升,盈利能力较强2022年报公司毛利率51.22%,同比上升0.43pct。毛利率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净利率29.82%,同比下降0.89pct。主要原因是公司研发费用大幅提升,2022年研发费用率9%,同比提升1.24个百分点。 2022年报公R司OE加为权17.91%,同比上升1.63个百分点。 2022年公司分产品毛利率上,石英玻璃材料毛利率59.66%,同比提升3.35个百分点;石英玻璃制品毛利率34.03%,同比下滑0.53个百分点。 军工半导体双轮驱动成长,打造石英玻璃闭环产业链军工石英玻璃纤维材料是公司核心业务,受益航空航天需求增长,航空航天石英玻璃材料需求快速增长,保障了公司基本盘增长无忧。公司积极布局和拓展半导体石英材料,并逐步取得良好的成就,公司进入半导体领域的产品型号、规格不断扩大,未来半导体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在石英玻璃产业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从石英砂、石英玻璃材料到石英玻璃制品、石英玻璃复合材料,打造石英玻璃闭环产业链,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半导体和航空航天两个市场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公司不断扩大石英玻璃纤维产品领先优势,提升高性能石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能力,成为国内石英玻璃材料的平台型供应商。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全球少数具有石英玻璃纤维量产能力的制造商之一,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石英玻璃纤维主导供应商,产品从石英玻璃纤维材料不断向石英玻璃复合材料结构件拓展,受益航空航天需求可持续快速增长;其次,公司是国内首家通过三大国际半导体原厂设备商认证,半导体石英材料业务不断拓展更多产品和领域。 我们预测公司2023年-2025年营业收入为22.68亿、228.86亿、35.71亿,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86亿、8.99亿、11.4亿,对应的PE分别为33.41X、25.52X、20.13X,考虑到公司业绩增长稳健,估值相对较低,同时公司股价调整幅度较大,具有较高安全边际,上调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航空航天需求不及预期;2:原材料高纯石英砂价格继续上涨;3:募投产能进度不及预期;4: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下滑。
中金黄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5-01 11.41 -- -- 12.77 9.05%
12.45 9.1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71.51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增加24.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6.52%;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 投资要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实现历史最佳水平。2022年,公司全年生产矿产金19.93吨,同比减少0.07吨;冶炼金40吨,比2021年减少2.25吨;矿山铜7.93万吨,同比减少2041吨;电解铜39.31万吨,同比减少8538吨。2022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0.48亿元,同比增加5.15亿元,增幅20.32%;净利润25.01亿元,同比增加5.42亿元,增幅27.69%;资产负债率42.43%,同比下降1.05%;营业收入利润率5.28%,同比增加0.42%;全员劳动生产率38.10万元/人,同比增加2.97万元/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4.04%,同比增加0.21%。成本管控向纵深推进,全年累计实现降本增效1.54亿元。 公司探矿增储成果显著。2022年公司地质探矿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完成坑探工程7.2万米、钻探工程21.3万米,新增金金属量30.7吨、铜金属量6244吨。公司强化了矿业权管理,全年完成矿业权延续25宗,新立探矿权1宗,总计涉及矿权面积97.42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底,公司保有资源储量金金属量507.3吨,铜金属量226万吨,钼金属量46.96万吨,矿权面积达到640.14平方公里。 公司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辽宁新都整体搬迁改造项目按期完成建设并投产,2022年生产冶炼金4.152吨,电解铜1025吨,冶炼银11342吨,新增冶炼金591公斤。2022年公司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178万元。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2年公司研发经费投入6.60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获得授权专利11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项。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公司聚焦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截至2022年底,共有12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3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矿山建设。 公司拟定2023年经营计划。公司拟定的2023年生产经营计划为矿产金19.37吨,冶炼金34.22吨,精炼金45.26吨;生产电解铜393392.27吨,矿山铜76400.00吨;电解银304771.61千克,矿山银62602.13千克;硫酸156.33万吨,铁精矿19.25万吨;新增金金属储量27.9吨,铜金属储量8.1万吨。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4和2025年全面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63元、0.67元和0.68元,按照4月28日11.93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8.91倍、17.78倍和17.50倍。当前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货币体系深刻变革,各国央行持续购金,去“美元化”和货币多极化趋势下,各国央行黄金储备仍有提升空间。美联储加息即将进入尾声,受到持续高利率影响,欧美经济衰退预期不断增强,叠加西方国家滞胀预期、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黄金配置价值继续凸显。随着未来公司资源勘探以及金矿资源的进一步整合,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疫情反复超预期;(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5)黄金、铜价格大幅波动;(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北方稀土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4-28 24.94 -- -- 25.48 1.43%
26.68 6.9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72.60 亿元,同比增长22.53%;实现归母净利润59.84 亿元,同比增长16.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03 亿元,同比增长24.88%;基本每股收益1.66元/股。 投资要点: 公司主要产品产量创新高。冶炼分离板块协调有序组产排产,按期推动新项目投产,全年生产冶炼分离产品14.08 万吨,同比增长26.05%。功能材料及应用板块加大市场开拓,全年生产稀土功能材料6.74 万吨,同比增长2.99%,其中,磁性材料3.8 万吨,同比增长23.82%。各板块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稀土原料及功能材料产品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产量分别为1.28/10.37/2.43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17%/32.67%/16.41%;销量分别为2.37/6.66/2.38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3.66%/-10.18%/16.61%。受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冲击、宏观经济下行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内外部因素影响,稀土市场价格波动明显,主要稀土产品价格总体呈先扬后抑走势;镧铈类产品市场整体延续弱势,供过于求矛盾突出,产品价格2022 年上半年维持弱稳,下半年持续下行;镨钕类及镝铽等中重稀土产品价格整体先扬后抑,震荡下行,波动幅度较大,受市场活跃度增强、废料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于2022 年第四季度企稳回升。公司加大镧铈产品营销,优化营销模式,提高镧铈产品市占率;创新镨钕产品营销模式,增强市场话语权,扩大长协业务范围,形成销售新机制,巩固提升镨钕产品市占率;实施“原料销售+废料回收”闭环营销新模式;转变赊销惯例,实施“零账期”销售,防范经营风险。公司发挥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平台作用,实现产品应上尽上、阳光销售,全年交易额突破115.69 亿元,同比增长158.36%。 公司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加快转型升级。公司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筹划实施;子公司甘肃稀土、淄博灵芝等升级改造项目竣工投产,低温焙烧项目动工建设;信丰新利龙南分公司废料回 收项目投产,金蒙稀土废料回收项目完成产能置换,“一南一北”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格局初步构建;磁性、抛光及催化材料企业改(扩)建、技改升级项目有序推进,夯实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的发展根基;公司与中国原子能、厦门钨业、盛和资源、亚太科技等开展务实合作;与包头市财政局及中国风投等筹划设立稀土产业基金,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公司数智化项目加快实施,主体网络、视频会议、集控中心、系统支撑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完成部署;首次引入成熟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企业集团信息化体系,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生产管控系统投入使用,实现对经营管理关键环节数智化集中管控;生产现场自动化改造和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实施,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公司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有所增长。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了2022 年两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与2021 年相比,矿产品指标由16.8 万吨增至21 万吨,增加4.2 万吨(均为轻稀土),增幅25%,中重稀土未变;公司获得分配量141650 吨,占轻稀土指标总量的74.22%,占矿产品总量的67.45%。冶炼分离指标由16.2 万吨增至20.2 万吨,增幅24.69%,其中,公司获得分配量128934 吨,占冶炼分离指标总量的63.83%。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根据宏观和行业环境变化、公司经营计划等因素,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 年营业收入435.23/502.37亿元至429.23/482.37 亿元,调整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70.48/80.16 亿元至67.99/75.25 亿元,预计公司2023、2024 和2025 年全面摊薄后的EPS 分别为1.88 元、2.08 元和2.32 元,按照4 月26 日25.08 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13.34 倍、12.05 倍和10.83 倍。目前欧美经济衰退预期增强,国内经济逐步进入复苏阶段、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航天、工业电机等产业需求快速增长、稀土行业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良好发展前景,随着未来公司新建产能的建成和释放,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4)行业政策变化;(5)行业竞争加剧;(6)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7)下游需求不及预期;(8)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