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舫朝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编号:S1500519120002 曾任职中信建投证券、华创证...>>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37.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东方财富 计算机行业 2023-08-15 15.70 -- -- 18.40 17.20%
18.40 17.2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收57.50亿元,同比-8.84%;归母净利润42.25亿元,同比-4.93%;加权平均ROE6.30%,同比下降1.74pct。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40亿元,同比-5.51%/环比+4.64%;归母净利润21.96亿元,同比-3.39%/环比+8.22%。 点评:证券业务:上半年营收同比+9.0%,自营业务仍为业绩驱动主因。2023年上半年,公司证券业务实现营收47.57亿元,同比+9.0%。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息净收入/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94/11.16/11.47亿元,同比-10.1%/-5.8%+182.3%;Q2单季度,公司证券业务收入25.3亿元,同比+14.2%,环比+14.0%。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利息净收入/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3.15/5.64/6.6亿元,同比-7.6%/-2.6%/+201.5%,环比+11.5%/+2.1%/+33.2%。 经纪业务、两融业务市占率小幅提升,自营债券贡献浮盈。经纪业务市占率方面,公司上半年股票基金成交额9.84万亿,市占率为3.95%,较2022年的3.88%小幅提升。截至二季度末,市场两融余额1.59万亿元,较年初+3.1%;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融出资金397.58亿元,较年初+11.9%。公司两融市占率从年初的2.31%提升至2.50%。债券市场利率下行,我们预计公司自营债券贡献浮盈。公司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74亿元,同比+4.66亿元。截至二季度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700.75亿元,较年初/较Q1末+10.6%/+0.9%,其中债券规模485.00亿元,占比69.2%。 基金业务: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8.9%,主要受销售规模下滑影响。 2023H1,公司基金业务收入为21.40亿元,同比-8.9%,Q2单季度,基金业务收入10.6亿元,同比-4.3%/环比-1.6%。2023年上半年,公司非货基金销售规模5040.77亿元,同比-13.7%/半年度环比-17.8%;截至二季度末,公司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041亿元,较年初增长+3.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展开,公司有望受益于居民财富权益化和机构化,财富管理赛道规模长期提升带来的成长性。AIGC的应用亦有望催化公司运营能力和产品能力的提升,实现市占率进一步上行。此外,我们认为公司亦将利用自营、两融等资金型业务加速发展和业绩实现。我们预计2023-2025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3/113.70/131.59亿元,对应2023-2025EPE为22.0x/18.7x/16.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不及预期,AIGC应用落地不及预期,
微光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7-25 25.72 -- -- 26.34 2.41%
26.34 2.41%
详细
与市场不同的观点:市场担忧公司以微电机为主要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成长性,竞争格局可能恶化。我们认为:1)公司传统产品与ECM电机均处于国内领先位置,ECM替代落后电机趋势明确,公司作为龙头有望充分享受这一行业红利;2)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确定,公司有望在伺服电机复制传统微电机与ECM电机成功路径,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升级与国产替代两大因素,再现公司在传统产品和ECM电机产品上的优质成本管控能力,在伺服电机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国内领先微电机厂商,业绩持续增长。公司深耕微电机行业多年,为细分行业龙头,营业收入由2018年的6.47亿元增至2022年的12.05亿元,CAGR16.8%;归母净利润由2018年的0.97亿元增至2022年的3.08亿元,CAGR33.5%。公司把握冷链市场发展机遇,实现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推进产品升级与合理控费,使得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传统业务受益冷链发展,ECM享替代红利。传统业务:公司为冷链微电机行业龙头,国内冷链市场规模增长较快,2018-2022年CAGR14.2%;公司以产业链一体化构建核心竞争力,望充分享受冷链行业发展红利。 ECM业务:ECM在政策推动下迎来快速替代阶段,2023年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我们预计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公司在国内ECM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且新增670万台产能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随着碳中和政策的持续推进,公司ECM产品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有望充分享受ECM替代红利。 伺服电机开拓第二增长曲线。伺服电机为智能制造中必备零部件,用以实现机械装置精准移动,该行业竞争分层,当前中高端以海外厂商为主,随着国产伺服电机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该领域有望迎来国产替代。公司自2017年开展伺服电机业务后,整体上呈现量价齐升态势,逐步进入兑现期,对应高速伺服电机与编码器有望扩大产品品种,同时提高伺服电机竞争力,有望持续实现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微光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微电机、风机公司,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1)冷链行业加速发展;2)ECM电机加速替代传统电机;3)工业智能化推动伺服电机高速增长,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为16.02/21.23/27.21亿元,同比增长33%/33%/28%;归母净利润为3.78/5.06/6.57亿元,同比增长23%/34%/30%。当前股价对应23年PE15.4x。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风险;ECM电机及伺服电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美埃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5-22 35.21 -- -- 40.38 14.39%
40.66 15.48%
详细
空气洁净设备应用领域广泛,看好长期发展。空气洁净设备作为产品良率的重要保障,在半导体、面板、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有众多应用。① 在保障科技产业链完整与自主性的产业环境下,半导体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国内晶圆厂逆周期扩产带动洁净室行业蓬勃发展;在技术层面,根据摩尔定律,芯片的制程越来越先进,对于洁净室的要求逐渐提升。② 在面板及消费电子产线,洁净室技术必不可少。2023 下半年消费电子的景气度有望触底提升,苹果MR 新品的发布促进AR、VR 等产业发展,面板类产品亦有更多应用场景。③ 随着步入后疫情时代,医疗行业对清洁设备需求提高,生物医药行业与食品加工行业对生产环境提出更多要求,这都会加大对清洁设备的需求。 美埃科技主要产品核心参数优异,技术研发领先。美埃科技营收占比最高的两类产品为风机过滤单元和过滤器。① 公司风机过滤单元的总静压高、耗电量低、噪音小。② 公司高效过滤器、初中效过滤器在一定的效率级别下阻力相对更低。③ 在半导体洁净领域,公司技术能够满足7nm、3nm 或更先进制程的需求。④公司拥有“浸渍型化纤滤材改性技术”、“高效、超高效过滤技术”、“FFU 节能降噪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技术,能够完成滤料改性及复合成型、风机设计与加工组装。 美埃科技客户优势明显。美埃科技打入SMIC、SMEE、BOE 等国内半导体、面板领域龙头供应链,同时美埃科技进入海外头部企业供应商白名单。① 美埃科技自2006 年开始向SMIC 供应 FFU、过滤器等产品,覆盖SMIC 的14nm、28nm 等产线。② 美埃科技为SMEE 的28nm 制程的光刻机机台内所需的ISO Class1 级洁净环境提供 EFU及 ULP 产品。③ 美埃科技进入京东方、天马集团、华星光电、维信诺等大型面板制造企业的供应链。④美埃科技为Intel、ST 等国际半导体厂商提供空气净化产品。 美埃科技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线布局,二期扩产进展顺利。①作为国内洁净厂房领域头部企业,美埃科技目前在半导体洁净室领域的市占率约30%。在此基础上,在马来西亚、魁北克设立工厂拓展海外市场份额,公司产品相较海外竞争对手具备明显价格优势,海外收入有望快速增长。②美埃科技在双碳政策的推动下,持续推出空气洁净业务来强化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布局产品在医疗、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③美埃科技募投4.23 亿元用于扩充产能建设,其中在南京的二期扩产项目公司预计于23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产线覆盖风机过滤单元、高效过滤器等核心产品,公司预计满产后产能可达到目前南京工厂产能的1.5 倍。 美埃科技受益于耗材产品周期性更换,收入结构逐步优化。美埃科技的多种过滤器为耗材类产品,客户切换供应商有可能对设备总成损坏,美埃预期逐步提高耗材类产品占比,收入结构优化,增强公司抵御下游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美埃科技2023/24/25 年营收为15.75/19.80/24.07 亿元,同比增长28.4%/25.7%/21.6%,归母净利润为1.95/2.84/3.78 亿元。 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客户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订单增长;募投项目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产能释放;该股为次新股,流通股本较少,存在短期内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
瑞晨环保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01 36.82 -- -- 36.94 -0.16%
36.76 -0.16%
详细
事件:202 3年4月 26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与 2023年一季报:2022年营业收入 4.39亿元,yoy+7.6%,归母净利润 5035万元,yoy-39.1%; 2023Q1营业收入 3110万元,yoy+72.7%,归母净利润-325万元,亏损减少 70.0%。 点评: 2022业绩承压,2023Q1增速亮眼。受客户招标推迟、项目现场延迟、原材料价格高位等因素影响,公司 2022业绩有所承压。公司 2022年风机/水泵/热能收入占比分别为 85.5%/3.6%/2.2%,2021收入占比分别为 85.5%/4.9%/0%,结构变化主要原因为热能产品经多年研发首次贡献收入。公司 23Q1收入 3110万元,较 22Q1增长 73%增速亮眼; 23Q1录得亏损 325万元,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业务季度性所致,且较22Q1亏损 1086万元及 21Q1亏损 972万元,已大幅缩小。公司 2022年毛利率承压至 37%,但 23Q1即修复至 40%,随着钢铁订单逐步确认收入,毛利率有望持续修复。 钢铁行业开拓进度喜人,“扩行业”逻辑持续验证。公司核心成长逻辑之一为行业拓展,2022年在水泥行业改造市场份额超 60%的基础上,成功开拓钢铁行业,签约钢厂超 20家,新进钢厂 6家,意向钢厂超 50家,全年钢铁行业新增订单翻倍增长。据我们此前报告《瑞晨环保:定制化节能设备龙头,“行业+品类”扩张空间较大》测算,截至 2022年底,钢铁、水泥两个行业的节能风机改造空间分别为 194亿与 80亿,若公司能顺利在钢铁行业实现开拓,并保持在水泥行业相近的市场份额,节能风机的行业扩张空间广阔。 热能产品打开局面,“扩产品”有望迎来放量。公司 2022年热能产品新增订单超 4000万,表观收入由 2021年的 0增长至 2022年近 1000万。公司热能产品技术来自北航,经多年研发成功拓展宝武集团为客户,当前在行业里未有竞争对手,以独家采购方式进行市场销售。我们认为公司热能产品在行业里具有稀缺性,进入大型钢铁集团供应体系后有望迎来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瑞晨环保是国内领先的定制化节能设备公司,在持续高研发投入下,公司不断突破和精进生产工艺,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双碳政策下节能改造行业拓展和节能设备品类拓展,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收为 6.02/8.15/10.10亿元,同比增长 37%/35%/24%;归母净利润为 1.12/1.48/1.93亿元,同比增长122%/33%/30%。当前股价对应 23年 PE25.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应收账款比例较大风险;外协加工比例过高风险;行业竞争突然恶化风险。
中国太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5-01 29.91 -- -- 35.38 13.84%
34.04 13.81%
详细
事件:中国太保 公布 2023 年一季报,实现保险服务收入 653.90 亿元,同比+6.9%,太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19.74 亿元,同比-5.5%;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30.38 亿元,同比+14.1%。集团实现净利润116.26 亿元,同比+27.4%。 点评:会计准则切换,营收及净利润表现亮眼。公司从2023 年1 月1 日起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按照新保险合同准则规定追溯调整保险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选择不追溯调整投资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追溯调整1Q22 同期数据后:1Q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3.86 亿元,同比+19.4%,实现净利润116.26 亿元,同比+27.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同比+0.2pct。 寿险转型向纵深推进,新业务价值同比高增。1Q23 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084.57 亿元,同比-3.8%,新业务价值39.71 亿元,同比+16.6%,保险服务收入合同219.74 亿元,同比-5.5%。整体来看,太保寿险聚焦价值,长航行动改革持续推动新业务价值实现较快增长。代理人渠道在坚持“三化五最”转型和强化芯基本法牵引的背景下,1Q23 实现新单期缴规模84.43,同比+4.2%。核心人力规模逐步企稳同时占比不断提升,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核心人力月人均税前收入均同比大幅提升,助力1Q23 新业务价值实现同比增长。 持续强化品质管控,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2023 年一季度,太保产险实现原保费收入575.43 亿元,同比+16.8%,车险保费收入258.97 亿元,同比+6.0%;非车险原保费收入316.46 亿元,同比+27.4%,承保综合成本率98.4%,同比-1.2pct,公司不断强化品质管控,承保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保持大类资产配置稳定,投资收益表现稳健。2023 年一季度,公司积极配置长期固收资产,延展资产久期,并灵活进行战术资产配置,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截止一季度末,集团资产较上年末+6.3%,公司1Q23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0.8%,同比-0.2pct,总投资收益率1.4%,同比+0.4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持续在寿险业务端推进长航行动改革,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实现较快增长,核心人力逐渐企稳回升。产险业务品质持续改善,承保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深耕大健康大养老产业的布局,提升用户粘性,反哺保险主业,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我们预计2023-2025 年PEV 分别为0.58x/0.51x/0.4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代理人展业恢复进度不及预期;代理人产能下滑导致人员脱落;资本市场大幅波动;
浙商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5-01 9.95 -- -- 11.19 12.46%
11.19 12.46%
详细
事件:浙商证券 公布 2023 年一季度报。23Q1,公司实现营收 49.31 亿元,同比+57.37%,实现归母净利润4.88 亿元,同比+50.92%,加权平均ROE1.85%,同比增加0.50 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13 元,同比+62.50%。 点评: 自营业务触底反弹,投资收益贡献利润增量。2022 年,受市场经济下行影响,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大幅下滑至6.85 亿元,较2021 年同比减少62.79%。进入2023 年后,伴随资本市场行情好转,公司自营业务实现触底反弹。23Q1,公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6.03 亿元,较22Q1亏损0.20 亿元有大幅好转。其中,投资收益4.68 亿元,同比增长214.09%,贡献了当期净利润的主要增量。自营规模扩张至489.54 亿元,较年初增长6.84%。 投资银行业务表现亮眼,区位资源优势得到发挥。23Q1,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2.32 亿元,同比增长88.62%。公司作为主承销商保荐浙江本土企业涛涛车业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项业务计划募资6.00 亿,实际募资20.08 亿。同时,公司辅导百神药业,明泰股份,艾芬达完成预披露,服务企业均集中在华东地区。此外,公司再融资承销规模8.25 亿元,较22Q1 的14.85 亿元有所下滑,债券承销362.79亿元,同比提升152.01%,市占率上行0.8pct 至1.4%。我们认为,伴随经济好转和全面注册制的推行,公司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投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经纪业务下行,主要受市场拖累。23Q1,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4.28 亿元,同比-17.7%。经纪业务收入下行主要是因为一季度市场股票日均交易量相同比下滑12.54%。 资产规模扩张,做大做强雄心明显。23Q1,公司资产规模提高至1508.52 亿元,较年初+10.14%。公司于1 月18 日公布80 亿元增发预案,其中预计将有40 亿元投入投资与交易业务,25 亿元投入资本中介业务;公司于3 月16 日参与民生证券股权竞拍,虽未取得成功,但足见公司扩张意图,做大做强的雄心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浙江经济发达,上市公司和高净值人群资源丰富,公司投行、财富管理业务有良好区位支撑。此外,市场经济复苏有望大幅改善公司自营和经纪业务收入,公司业绩后续有望持续复苏。我们预计2023-2025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2/27.26/29.16 亿元,对应2023-2025EPE 为 15.03x/14.13x/13.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证券市场波动导致自营业务盈利波动;市场复苏不及预期;业务扩张效果不及预期。
指南针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4-28 47.00 -- -- 54.79 16.57%
54.79 16.57%
详细
事件:2023年 4月 24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和 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5 亿元,同比提升34.60%;实现归母净利润3.38 亿元,同比提升92.06%;净资产收益率22.69%,同比提升8.02pct。2023 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 亿元,同比下降45.78%;实现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下降78.49%;净资产收益率3.31%,同比下降15.52pct。 点评: 2022 年业绩实现高增长,金融信息服务彰显收入粘性。 根据公司公告,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提升34.60%,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92.06%。分产品来看,金融信息服务业务收入合计11.79 亿元,同比提升37.35%,占总营收比重为93.97%;广告服务收入合计0.51 亿元,同比-31.11%,占总营收比重为4.03%;证券服务收入合计0.25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1.99%。公司持续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增加研发投入,产品升级迭代,2022 年上半年推出了两款新的高端产品(全赢决策系统私享家手机版、全赢决策系统智能阿尔法版),更好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公司结合证券市场发展态势与金融信息服务需求,持续品牌推广力度,新增注册用户和付费用户都有稳步增长。 业务调整影响短期收入,看好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2023 年Q1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5.78%至3.38 亿元,主要来自于金融信息服务减少。短期业绩下滑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一季度公司对全年业务计划进行优化调整,主要销售全赢系列私享家版软件产品,去年同期的全赢决策智能阿尔法版产品拟于今年下半年启动营销;(2)公司金融信息服务业务与资本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且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滞后性,2022 年市场景气度下滑致使公司中端产品客户积累减少;(3)公司持续加大麦高证券的人员建设和IT 等投入,导致自有资金减少,利息及理财收入同比下滑。随着公司后续产品销售业务的逐步启动以及市场景气度的回暖,我们预计公司Q2 至Q4 业绩将逐步回升。 证券业务持续恢复,协同效应已显成效。 2022 年7 月,公司完成了对网信证券股权的收购;2023 年1 月,网信证券更名为麦高证券。(1)经纪业务导流效果显著。2022 年三季度公司开始在指南针股票APP 内提供麦高证券开户入口,实验性启动了指南针客户引流的工作,如期取得初步成效。2022 年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0.13 亿元,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比重为71%;截至2023年Q1 末,公司代理买卖证券款余额为23.69 亿元,较年初增加103.54%。(2)重资本业务逐步重启。2022 年9 月,公司拟定增30亿元用于增资麦高证券,其中16 亿元将投资于资本中介业务,10 亿元将投资于自营业务。2022 年/2023 年Q1 公司利息净收入分别为0.07 亿元/0.05 亿元,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0.13 亿元/0.10 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在互联网证券投资者向移动端逐渐渗透的趋势下,互联网证券行业流量端仍具备成长性,公司作为第二家持牌券商有望复刻东方财富快速成长变现的逻辑。长期来看,公司亦有望通过线上流量生态、金融服务生态搭建实现财富管理能力补充,实现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和证券业务双轮驱动。我们预计2023-2025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4.42/5.69 亿元,对应2023-2025E PE 为 61.15/43.88 /34.05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资本市场波动;行业竞争加剧;证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
欧陆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27 76.90 -- -- 74.25 -3.45%
74.25 -3.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5.19亿元,同比-16.36%,归母净利润173万元,同比扭亏。 点评:收入同比负增或因为年初我国疫情刚过峰影响出货,以及全球经济不振带来电源适配器和其它充电工具等消费级电源增速下滑。净利润扭亏,净利率0.25%,费用总额1.05亿元,管理费用292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13万元,系股权激励费用减少所致;财务费用增加802万元,美元汇率下降带汇兑损失;研发费用4968万元,同比增长但环比呈现下降态势,整体费用额趋稳。 毛利率19.48%,yoy+5.9pct,基本回到202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之前水平。我们认为伴随服务器电源需求旺盛、充电桩电源模块批量供货,规模效应下公司毛利率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深耕电源主业,我们认为,未来适配器电源基本盘增速有望超越行业,服务器电源有望高速发展。在新能源领域推出可应用于充换电设施的充电模块产品,坚持技术领先,在高研发投入期后,2023年公司业绩有望进入兑现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亿元、2.91亿元、4.49亿元,同比分别+102.5%、+59.7%、+54.1%。 公司产品技术领先,扩产能,投研发,精效益,随着高毛利率产品放量带来规模效应,有望迎来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提升的“双击”。长期看好公司服务器电源的拓展能力,充电桩高功率电源模块的市场潜力,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疫情影响海外工厂,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汇率风险,下游市场拓展、服务器客户拓展、其他电源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喜悦智行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24 19.71 -- -- 20.68 4.92%
20.68 4.92%
详细
事件:2023年4 月 20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报: 2022年营业收入4.28 亿元,yoy+17.9%,归母净利润6580 万元,yoy+8.4%;2023Q1 营业收入8930 万元,yoy-6.1%,归母净利润1431 万元,yoy+7.0%。 点评: 2022&2023Q1 业绩符合预期,家电行业增速亮眼。受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提升及公司在家电、酒水等新行业开拓影响,公司2022 年收入保持较高增速,同时由于2022 年大宗原材料价格增长、因疫情原因有所停工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增速小于收入增速。公司2022 年汽车制造/汽车物流供应链/家电/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72%/12%/10%/5%,2021 全年收入占比分布为82%/11%/5%/2%,结构变化主要原因为家电行业增速较高,达123%。受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2022 整体毛利率32.4%,较2021 全年36.7%有所下滑,其中租赁模式业务仍保持41.9%的较高水平。 租赁模式高速增长,占比已达三成。公司租赁服务快速发展,2022 收入达1.29 亿,yoy+55%,占比由2021 年的23%迅速提升至2022 年的30%。公司自2015 年起推动租赁模式,解决了客户“资金占用大”与“管理难度大”这两大核心痛点;对喜悦智行而言,租赁模式下增强客户粘性提高壁垒,同时租赁模式提供增值服务提高盈利性,2022 毛利率达42%,显著高于包装产品的28%毛利率。我们认为租赁模式收入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并提高毛利率。 家电+新能源,静候新行业开拓成果。家电:公司2022 年家电收入4441万元,较2021 年增长123%,公司近年切入家电行业后增长迅速,当前家电行业仍为可循环包装材料蓝海,家电行业内纵向横向空间均较大。新能源:公司2022 年12 月公告获得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循环包装项目定点,新能源电芯模组包装材料研发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我们认为新能源行业对可循环塑料包装而言同样是蓝海,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喜悦智行是国内领先的定制化可循环塑料包装材料公司,近年来品牌打造成效尽显,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双碳政策下接受可循环材料的行业拓展和现有汽车客户的稳步开发,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收为7.08/10.75/16.51 亿元,同比增长66%/52%/50%;归母净利润为1.31/1.94/2.89 亿元,同比增长99%/48%/49%。当前股价对应23 年PE26.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风险;可循环包装材料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技术替代风险。
欧陆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10 69.91 -- -- 84.79 21.13%
84.68 21.1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2年年报,实现营收 27.03亿元,同比+5.1%,归母净利润 0.902亿元,同比-18.84%;单四季度营收 7.26亿,同比+0.39%,环比+17.8%,归母净利润 0.49亿元,同比+655%,环比+38.7%。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 0.91元。 点评: 全年收入增速受消费级电源所累,服务器电源高速增长,推出充电模块新产品。22年 Q1-4分别实现营收 6.2亿元、7.4亿元、6.16亿元、7.26亿元,同比分别+21.32%、+5.6%、-3.14%、+0.39%。其中收入端,在电源适配器和其它充电工具受全球经济不振增速下滑的影响下,服务器电源实现翻倍,收入占比 22%,较 21年底提升 10.8pct。利润端,在受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研发高额投入带来 Q1亏损的情况下,随后Q2-Q4净利润分别为 0.347亿、0.355亿和 0.493亿逐季走高,Q4单季度毛利率 23.9%创历史新高。 公司深耕电源主业,我们认为,未来适配器电源基本盘增速有望超越行业,服务器电源有望高速发展。在新能源领域推出可应用于充换电设施的充电模块产品,坚持技术领先,在高研发投入期后,2023年公司业绩有望进入兑现期。 毛利率回暖,缘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收入结构改善双重因素。22年公司毛利率为 18.16%,较上年同期+2.55pct,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公司高毛利率服务器电源板块收入占比提升,Q1-Q4毛利率分别为13.6%、15.9%、18.7%、23.9%稳步提升。我们认为伴随服务器电源需求旺盛、充电桩电源模块批量供货,规模效应下公司毛利率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高研发投入+股权激励奠定公司技术领先地位,扩建产能未雨绸缪。报告期内管理费用 1.37亿,yoy+65.1%,上升系股权激励费用约 6600万所致;研发费用 1.98亿,yoy+50.26%,研发费用率 7.32%,持续投入研发,坚持技术领先;完成总部升级、持续投入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确保产能充足。以上因素短期或影响业绩,但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细数三大业务,“收获期”或将至1)电源适配器:营收 17.61亿元,占比 65%,同比-2.41%,毛利率15.99%,同比增加 1.68pct。其中办公电子在全年笔记本出货量同比下滑 19%的情况下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16.42%,安防增长 11.3%,网络通信增长 5.21%,同时在智能家居和无人机等新型市场实现交付。 2)服务器电源:营收 5.97亿元,占比 22%,同比+106.94%,连续第二年翻倍增长,作为长期战略重点之一,通过不断研发、持续招揽人才,凭借技术、响应速度等快速进入多家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竞争力持续 提升。毛利率 22.14%,同比增加 4.51pct,源于中高端客户电源产品出货占比提升,同时带来规模效应,也有助于未来业绩实现。 3)其它电源:营收 3.31亿元,占比 12.23%,同比-29.82%,毛利率20.27%,同比增加 1.78pct。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电动工具需求,带来收入下滑。公司已经在新能源领域推出充电桩模块产品,有望成为主要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3亿元、2.91亿元、4.49亿元,同比分别+102.5%、+59.7%、+54.1%。 公司产品技术领先,扩产能,投研发,精效益,随着高毛利率产品放量带来规模效应,有望迎来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提升的“双击”。长期看好公司服务器电源的拓展能力,充电桩高功率电源模块的市场潜力,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疫情影响海外工厂,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汇率风险,下游市场拓展、服务器客户拓展、其他电源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联创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03 32.23 -- -- 38.26 18.53%
38.71 20.11%
详细
光电子器件领军 企业,积极布局激光超导。联创光电设立于 1999年,发轫于光电子器件,2019年公司实施“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主体战略,逐步剥离盈利空间较低业务,构建“以智能控制产业为支柱,重点突出激光和超导两大产业”的产业布局,有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022Q1-3实现营收 29.77亿元,yoy-8.88%;归母净利润 2.68亿元,yoy7.51%,净利率升至 11.40%。 激光:产研结合,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激光器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中国为全球第一大激光器市场,随着国内激光器企业综合实力增强,国产化程度有望持续攀升。公司背靠顶尖研究团队,打造“产业+研究院”研发模式,聚焦激光泵浦源、激光器和激光反制产品,覆盖激光行业上中下游,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公司产能已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正在加速扩充,激光产业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超导:技术国际领先,产业化进程加速。公司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是国际上功率最大、频率 10Hz以下的针对大尺寸金属工件的超导感应加热器。公司产品相比传统加热炉能效转化率提升一倍,年节电约600万度,领域内尚无竞争对手,从基础超导材料到设备全部自主化。 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主要应用于铝铜型材挤压机配套、高端非磁性金属加热及晶硅生长炉等领域,仅在金属热加工领域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260亿元,成长空间广阔。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超 50台,超导设备二期车间已建成投产,产业化进程加速。 智能控制器:拓宽应用场景,聚焦国产替代。智能控制器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国内增速高于全球,产品迭代速度快,定制化特征明显,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发轫于家电,持续向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拓展,构建智能控制器和高端光耦双轨并进的业务格局,形成“一基两翼”的发展态势。公司在光电器件产研持续发力,2021年成立华联电子研究院和高端光耦项目小组,全年订单突破2亿元,积累了超 50家相关应用行业的头部企业客户。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 2022Q1-3实现营收 15.61亿元;归母净利润 1.16亿元,yoy36.74%。 股权投资:持续贡献高额利润,支撑公司产业升级。公司持有宏发电声及北方通信等优质股权资产,长期为公司贡献高额收入与利润,为目前公司主要盈利来源。参股公司宏发电声 2017-2021归母净利润由 2017年的 9.00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13.80亿元,CAGR 11.28%;参股公司北方通信 2017-2021归母净利润 0.71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1.41亿元,CAGR 18.59%。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2-2024年 营 收 为36.86/34.40/40.12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3%/-7%/17% ; 归 母 净 利 润 为3.18/4.89/6.99亿元,同比增长 37%/54%/43%。当前股价对应 23年 PE29.78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低质量资产剥离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中国人寿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3-31 33.53 -- -- 38.80 15.72%
43.00 28.24%
详细
事件:中国人寿公 布 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8260.55亿元,同比-3.8%;实现归母净利润 320.82亿元,同比-3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7.01%,同比-3.91pct。 点评: 规模价值保持市场领先,核心指标保持稳健。 2022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6151.90亿元,居行业首位;新单保费收入1847.67亿元,同比+5.1%; 十年期以上首年期交保费 418.21亿人民币,同比+0.3%。公司在保费收入领先同业的同时,负债端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公司一年新业务价值为 360.04亿元,内含价值达 12305.19亿元,较 2021年底增长 2.3%,公司业务价值继续领先同业;公司 2022年退保率为 0.95%,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 2022年高质量发展得以彰显,在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和转型的过程中,公司整体业绩彰显发展韧性,整体经营稳中向好,业务规模和价值持续引领行业。 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八大工程”战略有望提升发展动能。1)公司通过持续推进“销售体系建设”,实现销售队伍优增优育,队伍结构和质态不断优化,公司人均期交产能大幅提升;公司产品创新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运营服务创新和集约运营助力服务体验提升,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据管理能力行业领先。2)公司自 2022年年底以来,启动布局新经营策略——“八大工程”,聚焦党建引领、机制优化、营销改革、资源整合、管理创新、生态驱动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八大工程”有望全面升级公司发展动能,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人力规模逐步企稳,队伍质态和产能不断提升。截止 2022年末,公司总销售人力 72.9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 72万人,整体来看队伍人力下降放缓,销售队伍人力逐渐企稳。公司坚持“稳中固量、稳中求效”的队伍发展策略,队伍质态和产能不断提升,其中 2022年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 51.7%。公司积极推广“众鑫计划”专项提优提质项目,加快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转型进程,截止 2022年末,公司个险销售人力为 66.8万人,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 43.0万人,收展队伍规模为 23.8万人;绩优人群占比保持稳定。 权益市场波动影响总投资收益表现。2022年公司总投资收益率 3.94%,净投资收益率 4.00%,分别同比-1.04pct 和-0.38pct,净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0.8%。2022年公司总投资收益 1877.51亿元,同比下降 12.3%。 公司整体资产配置稳健,在信用违约事件频发的市场环境下,公司 2022年未发生信用违约事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 2022年业绩表现整体符合预期, 规模和价值指标领先同业,渠道改革继续推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转型,负债端或有望进一步企稳,投资端有望继续稳健表现。公司已正式启动“八大工程”战略,继续深入实施基础再造和难点攻关,有望推动形成新的高质量发展增长点。我们预计 2023-2025E PEV 估值分别为0.71x/0.65x/0.5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受疫情影响代理人展业恢复进度不及预期;代理人队伍增员困难和产能下滑导致人员脱落;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带来投资收益急剧下降; 750天均线下移带来准备金计提增加。
国联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3-30 10.88 -- -- 11.52 5.88%
11.52 5.88%
详细
事件:国联证券发布 2022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总额 26.23亿元,同比-11.59%;归母净利润 7.67亿元,同比-13.66%;净资产收益率4.62%,同比-2.65pct。 点评: 经纪业务:经纪业务净收入 5.50亿元,同比-9.69%,占总营收比重20.97%,同比+0.44pct,收入贡献份额小幅上升。 (1)证券交易端:市占率保持稳定,机构业务占比或有所增加。 2022年全年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 4.26亿元,同比-13.84%,占经纪业务净收入比重 77.42%,同比-3.66pct。收入下滑主因是市场景气度下滑。公司 2022年股基交易额 2.42万亿元,同比-10.96%,市占率为0.49% , 同 比 基 本 持 平 。 我 们 估 算 佣 金 率 约 为 2.27%% , 同 比 -0.03bp,佣金率水平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机构端业务扩容为主因,公司交易单元席位租赁收入 0.82亿元,同比+73.95%,占经纪业务净收入比重 14.88%,同比+7.16pct。截至 2022年底,公司机构经纪业务代理买卖证券款合计 19.85亿元,同比+506.5%,占比 21.85%,同比+18.31pct。 (2)财富管理端:产品研发能力突出,“量体裁衣”能力更进一步。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 0.42亿元,同比-38.03%。代销业务收入下滑主要受市场波动加剧造成股混基净值缩水所致。2022年金融产品销售额 581.55亿元,同比+27.12%。其中自主研发资产管理产品销售额为456.70亿元,同比+122.61%;第三方基金产品销售额为 31.43亿元,同比-79.48%;第三方信托产品销售额为 17.91亿元,同比下降62.78%;其他金融产品销售额为 75.51亿元,同比增长 47.96%。基金投顾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截至 2022年末,公司基金投顾业务签约总户数 24.03万户,基金投顾签约资产规模 68.80亿元。 投行业务:IPO 承销规模带来主要增量,民生证券有望带来协同发展 。 投 行 业 务 净 收 入 4.77亿 元 , 同 比 -6.29% , 占 总 营 收 比 重18.19% , 同 比 +1.03pct 。 IPO 主 承 销 规 模 24.00亿 元 , 同 比+251.67%,市占率 0.41%,同比+0.28pct;再融资承销规模 42.97亿元,同比-67.47%,市占率 0.39%,同比-0.65pct;企业债承销规模13.00亿元,同比-6.47%,市占率 0.35%,同比+0.03pct;公司债承销规模 248.74亿元,同比-9.68%,市占率 0.80%,同比持平。2023年 3月 15日,国联集团竞得民生证券 30.3%股权,若后续实现业务整合,则民生证券和国联证券的整体投行能力或将有大幅提升。 资管业务:收入同比高增,加速布局公募基金业务。资管业务净收入1.94亿元,同比+37.59%,占营收比重 7.40%,同比+2.64pct。截至2022年末,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共计 275个,资产管理业务受托 资金 1,020.4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公募基金产品 4个,资产规模 72.06亿元;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71个,资产规模 116.78亿元; 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160个,资产规模 546.57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40个,资产规模 285.07亿元。公司当前正推进中融基金股权收购,加速布局公募业务,预计后续将实现管理规模的持续扩张。 自营业务: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自营业务收入合计 11.58亿元,同比-16.93%;自营业务资产规模 437.25亿元,同比+19.70%。自营业务收益率约为 2.89%,在 2022年市场行情明显下行期间,公司自营业务收益率预计显著高于行业。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提升至 48.76%,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提升至 232.66%。 2022年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存续名义本金及客户数量稳健增长,衍生金融工具名义本金 494.8亿元,同比+124.5%,其中,场外期权合约规模 214.59亿元,同比+562.2%。根据中证协 2022年公布的证券公司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情况,公司位列行业第 10。 信用业务:市场行情拖累两融业务发展。利息净收入合计 1.21亿元,同比-43.98%,占总营收比重 4.61%,同比-2.67pct。截至 2022年底,市场两融规模同比-15.9%至 15404亿元。公司两融业务规模同比-18.30%至 88.16亿元,市占率 0.57%,同比-0.02pct,股质业务规模32.64亿元(同比+10.3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 2022年收入情况符合预期,我们认为在全年市场景气度下行环境下,国联证券业绩表现出较强韧性,经纪业务、两融业务市占率未见大幅下滑,资管业务收入呈现较大增长。集团收购民生证券股权后有望带来业务协同发展,在全面注册制下实现投行业务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 2023-2025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3/15.39/17.75亿 元 , 对 应 2023-2025E PE 为21.70x/19.78x/17.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证券市场波动导致自营业务盈利波动;协同效应不及预期;客户风险偏好下降等。
中国太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3-28 26.12 -- -- 30.90 18.30%
35.38 35.45%
详细
事件:中国太保公布 2022年全年业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3988.18亿元,同比+8.7%,集团实现营运利润 401.15亿元,同比+13.5%。太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 2253.43亿元,同比+6.5%;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1725.83亿元,同比+11.6%。集团实现净利润 246.09亿元,同比-8.3%。 点评: 寿险改革成效逐步显现,新业务价值逐季向好。2022年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2253.43亿元,同比+6.5%,新保业务收入同比+35.8%; 实现新业务价值 92.05亿元,同比-31.4%,降幅较上半年进一步收窄(1H22新业务价值同比-45.3%),2H22太保寿险 NBV 同比+13.5%。 2022年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NBVM )11.6%,同比-11.9pct,主要受到渠道人力清虚和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理念,坚定全面推进“长航”转型实施,培育队伍常态化销售、常态化招募的工作模式,推动业务均衡发展和价值稳定增长。 “芯”基本法有效落地,价值银保贡献持续提升。2022年公司坚持多元化渠道布局,推动个险、银保等渠道营销改革发展,成果初步显现。 1)个险:持续推进“三化五最”职业营销改革,坚持“固优”、“募优”和“升优”,提升客户体验并赋能队伍经营。公司代理人规模持续清虚,聚焦核心人力的同时推动人员质态不断提升:公司 2022年月均保险营销员 27.9万人,保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 6844元,同比+47.6%,核心人力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 28261元,同比+31.7%,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 4134元,同比+10.3%;2)银保:公司聚焦核心区域,优化产品服务体系,推动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提升:2022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 304.78亿元,同比+308.7%,银保新单 288.09亿元,同比+332.0%。公司个险和银保渠道人力队伍质态不断改善,多元渠道改革成效初显。 产险精细化运营更进一步,承保盈利基础进一步夯实。2022年太保产险实现保费收入 1703.77亿元,同比+11.6%;车险保费收入 717.08亿元,同比+7.8%;非车业务保费收入 621.77亿元,同比+18.5%。2022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COR)97.3%,同比-1.7pct,其中综合赔付率68.5%,同比-1.1pct,综合费用率 28.8%,同比-0.6pct。1)车险方面,公司不断强化精细化运营,深耕客户经营,提高客户留存率,2022年公司车险 COR 为 96.9%,同比-1.8pct;新能源车险保费增速超 90%。 2)非车险方面,2022年保费同比+19.0%,COR 为 98.1%,同比-1.4pct,其中责任险、健康险、农险等业务保持高增势头。公司不断强化业务管控,提升风险定价能力,积极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通过专业化经营能力促使产险业务质态不断提升。 保持战略资产配置定力,净投资收益彰显韧性。2022年公司年化净投资收益率 4.3%,同比-0.2pct;年化总投资收益率 4.2%,同比-1.5pct。 公司 2022年总投资收益 765.37亿元,同比-17.9%,但权益投资资产分红收入增长推动公司 2022年净投资收益同比+8.4%。在 2022年市场利率维持低位震荡和权益市场剧烈波动下,公司对权益类资产进行积极主动管理,持续延展固收资产久期,公司 2022年投资表现彰显韧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 2022年持续推动“长航”转型,个险和银保同时发力驱动营销模式转变,新业务价值季度增速逐季向好。公司以转型升级驱动发展模式深度转变,在个人业务“芯”模式、多元渠道策略和“产品+服务”体系的支撑下,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持续打造差异化优势,2023年负债端改革成效有望进一步显现。我们预计 2023-2025年 PEV 分别为 0.48x/0.43x/0.3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代理人展业恢复进度不及预期;代理人产能下滑导致人员脱落;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带来投资收益急剧下降;利率下行将缩窄固定利率工具利差空间,并影响会计利润;750天均线下移带来准备金计提增加。
盛弘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3-27 39.51 -- -- 64.98 9.50%
45.55 15.29%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全年15.03亿元,同比增长47.16%;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97.04%;扣非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11.12%。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56.49%,环比增长47.33%;实现归母净利润0.93亿,同比增长168.84%,环比增长47.23%。 另外,公司2022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516.06万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0.2%,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不送红股。 点评:整体业绩高速增长,主营业务全面开花。分板块来看,2022年,公司拥有电能质量设备、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储能四大产品线,营业收入分别为5.12、4.26、2.58、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69%、116.96%、72.37%、6.54%,其中储能板块增速不高,我们认为或主要为公司前期原材料短缺,下半年出货未确认收入所致。 盈利持续改善,费控管理增强。整体来看,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43.85%,同比增长0.35pct,净利率为14.87%,同比增长3.76pct。分板块来看,电能质量设备毛利率54.43%,充电桩39.28%,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为39.28%,基本维持稳定,而储能业务毛利率为43.80%,同比增长7.64pct。我们认为公司储能业务盈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自身产品技术领先、品牌具有溢价,海外业务盈利能力较强。费用率来看,公司四费持续改善,销售费用率为13.93%(-0.46pct),管理费用率为3.92%(-1.33pct),研发费用率为9.84%(-1.27pct),财务费用率为-0.13%(-0.87pct)。 储能赛道的璀璨明珠,业绩有望乘行业东风高增。储能具有需求刚性,目前处于黄金发展时期,我们预计全球2023年新增装机为123.08GWh,2025年新增装机321.06GWh,21-25年复合增速为89%。 公司具有产品技术优势、海外先发优势。公司产品遍及欧洲、美国、缅甸、印尼、泰国、非洲等国家,其30-1000kW全功率范围储能变流器产品均已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50~250kW系列模块化储能变流器成为全球首款同时满足UL、CPUC和HECO相应规范的大型并网逆变器,储能实验室也同时成为Intertek和TUV莱茵所认可的试验室。公司以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海外优势,实现了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我们认为公司储能业务有望乘行业东风,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拉动力。 充电桩竞争优势显著,出海打通全球市场。充电桩行业政策需求双驱动下,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充电桩市场规模有望维持高增态势,而公司充电桩业务具有较强竞争力。产品技术方面,公司掌握充电桩核心技术,具有10年充电桩研发制造经验,拥有150多款充电规格产品,并且产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公司最新第六代充电桩系统采用TCU+CCU系统架构,充电桩内部功能划分更清晰,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易用性与稳定性。客户方面,公司与国家电网、小桔快充、小鹏、上汽等企业合作。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与英国石油达成合作,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家,并且公司相关充电桩产品已经完成欧标认证,海外业务放量在即。电池化成检测设备产品全面,电能质量与工业电源稳中求进。1)电池化成检测方面,锂电池出货维持快速增长态势,EVTank预计,2022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为957.7GWh,到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2211.8GWh,22-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公司电池检测及化成分容设备业务基本覆盖了产线和实验室领域所有型号,目前为CATL、亿纬锂能、ATL、比亚迪供货,有望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电能质量设备和工业电源方面,风电、光伏、“高精尖”电子设备等行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从而催生电能质量设备需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估算,2019年-2023年,滤波设备和无功补偿设备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另外,公司的单晶炉加热配套电源已在重点客户处有小批量供货,有望随光伏行业发展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47、38.85、56.12亿元,同比增长69.4%、52.5%、4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4.70、6.54亿元,同比增长44.2%、45.9%、39.1%。维持“增持”评级风险因素:储能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