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毛正

华鑫证券

研究方向: 电子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50521120001。曾就职于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大学硕士,三年美国半导体上市公司工作经验,曾参与全球领先半导体厂商先进制程项目,五年商品证券投研经验,2018-2020年就职于国元证券研究所担任电子行业分析师,内核组科技行业专家;2020-2021年就职于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担任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iFind 2020年度行业最具人气分析师;2021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担任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20日
短线
16.98%
(第139名)
60日
中线
13.21%
(第40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2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裕太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15 153.30 -- -- 195.10 27.27%
195.10 27.27%
详细
2022年收入快速增长,2023Q1业绩短期承压公司4月25日披露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03亿元,同比+58.61%;归母净利润-0.0041亿元,同比-11.7%,毛利率为47.01%,同比+12.91pct,净利率-0.18%,同比+0.08pct。2023年一季度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53亿元,同比减少41.88%;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351.01%;毛利率53.87%,同比+6.77pcy,净利率-50.43%,同比-62.11pct。 PHY芯片性能提升,车规级芯片前景明朗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推出高端新产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公司特别注重研发车载以太网芯片,并已成功实现百兆芯片的大规模生产和千兆芯片的工程流片。在PHY芯片领域,公司已经成功进行了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小批量出货,并正在预研5G/10GPHY产品。就车规级芯片而言,公司已进入广汽、北汽、上汽、吉利、一汽红旗等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并且车载百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广泛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发展,公司的车规级芯片有望迎来广泛应用。随着产品线逐步扩展,公司将持续提升PHY芯片的性能和通信速率,并将CPU和其他通信IP集成到网络处理器SOC产品中,旨在成为汽车和工业领域通信核心芯片的供应商。总体而言,公司的以太网PHY芯片在传输速率突破和车规级芯片应用方面展现出明确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持续研发上层高端芯片,有望快速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公司具有自主产权的物理层IP,用于交换芯片集成,相较于外购的物理层IP,具有适配性、兼容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公司还受益于国产替代和良好的客户基础,有望迅速扩大产量。网卡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终端和网络服务器,支持多种PCIE标准和网络硬件功能卸载,满足新兴数据中心的需求。公司已经成功实现小批量量产的五口千兆交换和第一代千兆网卡产品,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上的地位。此外,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援引IDC的数据,预计全球万物互联数据规模将由2019年的13.6ZB快速增长到2025年的79.4ZB。而根据招股书中引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市场由前五家厂商垄断,占据了高达91%的市场份额。作为国内行业的领军者,叠加行业的明朗前景,公司有望迅速提升自己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6.06、8.5、11.92亿元,EPS分别为0.29、0.99、1.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7、148、81倍。尽管公司近期业绩受到来自下游需求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公司的主要产品PHY芯片是国内稀缺的资源,且其性能得到了突破与提升,公司的车规级芯片也深入了国内行业供应链,迎来大规模应用,研发的上层芯片也有望打开市场份额,驱动长期成长,叠加下游需求复苏预期,公司业绩有望改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复苏未达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金宏气体 基础化工业 2023-06-14 24.00 -- -- 28.27 17.79%
28.27 17.79%
详细
业绩稳步增长,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公司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9.67亿元,同比增长 12.97%,实现归母净利润 2.29亿元,同比增长 37.14%。23年一季度情况来看,公司整体营收呈现同比增长、环比略降的状态,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5.18亿元,同比增长 16.25%,环比下降 2%,基本保持稳定。盈利能力方面,公司 2021、2022、2023Q1销售毛利率分别 29.96%、35.97%、38.11%,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9.57%、12.23%、12.34%,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特气产品毛利率不断提高公司致力于实现电子半导体领域的特种气体国产化,已逐步实现了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等一系列产品的进口替代。202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等产品已正式供应了中芯国际、海力士、镁光、联芯集成、积塔等一批知名半导体客户。公司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2022年研发费用 8465.80万元,同比增加 21.21%,随着公司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大,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2022年公司特种气体毛利率为41.23%,相比于 2021年提高了 5.77个百分点,2022年特种气体实现营业收入 7.44亿元,同比增长 12.94%。 电子大宗气订单获得多项突破,TGCM 业务取得首个 IC 领域客户合作。 (1)电子大宗载气项目上,2022年公司客户订单持续获得突破:①2022年 2月与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签订 10亿元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合同,产品正式进入第三代 SiC 半导体车规级芯片电动车领域;②2023年 4月中标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大宗载气订单,实现了对成熟量产晶圆代工厂的突破。③2022年 5月中标广东光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大宗载气订单,突破了公司在 MINILED、GaN 芯片领域的客户案例;④2022年 12月中标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大宗气项目,中标金额 7.33亿元,合同期 15年,首次实现为液晶面板领域客户提供电子大宗气体; (2)TGCM 项目上,公司于 2022年 8月与 SK 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签订 TGCM 服务合同,在原有电子特种气体供应合作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系统运营、质量管理、日常作业、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气体管理服务。这是公司 TGCM 业务中首个 IC 半导体客户案例,对增加 IC 客户粘性、协同电子气业务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新增 7种电子特气产线建设,积极践行电子特气国产化之路。 根据公司公告的产能与开工情况,公司新增全氟丁二烯 200吨、一氟甲烷 100吨、八氟环丁烷 500吨、二氯二氢硅 200吨、六氯乙硅烷 50吨、乙硅烷 10吨和三甲基硅胺 10吨电子特气建设项目,2022年年报披露以上项目在建产能投资额已超过 1.386亿元,除乙硅烷项目和三甲基硅胺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完工之外,其他项目预计都将于 2023年完工。公司电子特气产品品类的不断丰富,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市场地位的同时,也为电子特气国产化贡献了力量。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24.02、30.05、36.67亿元,EPS 分别为 0.63、0.82、1.00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7.9、29.4、24.0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风险、产品价格风险、新增特气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芯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06-14 41.38 -- -- 46.99 13.56%
46.99 13.56%
详细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芯片定制服务带动营收高增公司发布2022年报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28.83%;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9.55%;毛利率为42.02%,同比下降10.93pct;净利率为14.65%,同比下降2.58pct。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73.26%;归母净利润亏损0.27亿元;毛利率23.15%,同比下降22.31pct;净利率-27.15%,同比下降20.35pct。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承压,主要原因是:(1)2022年芯片晶圆价格有所上升(2)公司扩大研发规模。产品端来看,公司23Q1营收实现大幅增长,其中自主芯片和模组产品实现营收0.36亿元,同比增长30.33%,芯片定制服务实现营收0.92亿元,同比增长409%,增长原因主要系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应用同比增长229%,边缘和先进计算应用同比增长3499%;费用端来看,2022年全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10%/7.21%/29.00%/-3.32%,同比变动分别为-2.21/-1.26/+7.04/-3.66pct。22年公司较大幅度增加研发人员数量,22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0.63亿元,其中人员费用同比增加0.49亿元,同比增长106.54%。 汽车电子芯片需求旺盛,国产化替代加速公司的汽车电子芯片产品覆盖面较全,已在汽车车身控制芯片、汽车动力总成控制芯片、汽车域控制芯片、新能源电池BMS控制芯片、车规级安全MCU芯片、汽车电子混合信号类芯片、汽车电子专用SoC芯片七条产品线上实现系列化布局,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汽车电子芯片的领先供应商,将继续加强与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等十多家Tier1模组厂商,与潍柴动力、奥易克斯等多家发动机厂商,和比亚迪、奇瑞、长安、上汽、东风等众多汽车整机厂商紧密合作。对标NXP(恩智浦)、ST(意法半导体)、Infineon(英飞凌)、Bosch(博世)、ADI(亚德诺)等公司的汽车电子芯片,实现对国外产品的替代,覆盖新能源车和传统乘用车等车型,目前下游的涵盖整车客户包括比亚迪、上汽、长安、奇瑞、东风等,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汽车电子芯片实现400余万颗的出货,出货量同比增加十倍以上,汽车电子业务的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在中高端汽车电子芯片国产化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公司汽车电子芯片产品的先发优势,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良好的业界口碑。 云-边-端应用芯片国内领先,Raid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在端安全芯片方向,公司根据市场反馈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芯片,包括针对智能门锁、数字货币和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场景的CCM4202S-E和CCM4202S-EL,以及优化Flash特性更适合IoT应用的CCM3309S。在云安全芯片方向,公司在PCIE控制器升级、安全算法性能的提升、总线频率的提升、包括增加流密码算法的SEC安全引擎增强、IPSEC特定应用场景下的硬件加速、支持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功耗控制优化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满足新一代安全网关/VPN、服务器、密码机等云端设备的安全应用,使得CCP907T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边缘计算芯片方向,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高性能边缘计算芯片,包括32位四核的H2040、32位单核的H2048和H2068、64位双核的CCP1080T,分别实现了对NXP(恩智浦)P4040/4080、MPC8548和MPC8568、T1022的国产化替代,处于国内先进地位。此外,Raid控制芯片作为服务器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芯片产品,主要用于服务器、边缘计算和通用嵌入式计算中的磁盘阵列管理,长期以来被国外公司垄断,急需实现国产化替代,公司在是国内极少数拥有Raid控制芯片的厂商。公司基于推出的第一代Raid控制芯片研制RAID卡,与客户进行适配调试,性能与LSI的MegaRaidSAS9270系列RAID卡相当,可实现同类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打破长期以来服务器中Raid控制芯片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公司正在基于自主高性能RISC-VCPU研制开发第二代更高性能的Raid控制芯片CCRD4516,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流片,未来有望达到国际主流Raid芯片LSI9560的性能。 盈利预测公司提供的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基于自主研发的嵌入式CPU技术,为实现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的安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采用Fabless的经营模式,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环节,提升新技术的开发速度,有助于公司研发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不需要拥有大量固定资产,有效降低了重资产模式下可能形成的财务风险。因此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2.44、20.84、30.16亿元,EPS分别为1.06、1.71、2.4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5、34、24倍,首次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优利德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14 44.51 -- -- 49.35 10.87%
49.35 10.87%
详细
营收符合预期,海内外业务齐发展公司 2022年实现营收 8.91亿元,同比+5.85%;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 7.99%。公司 2022年毛利率 36.26%,同比+1.97pct。公司高端产品量价齐增,出口产品毛利率上升,国外营收达 5.16亿元(占总营收 59%),同比+12%。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38亿元,同比 -24.5%、环比+21.4%,主要系公司海外客户订单延后;实现归母净利润 0.41亿元,同比-23.8%、 环比+6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38亿元,同比-27.8%、环比 +111.1%,毛利率达到 41.26%,同比+6.41pct、环比+2.05pct,未来伴随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毛利率较高的中高端产品逐步推出,产品毛利率将得到持续改善。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 务 费 用 率 为 7.37%/6.99%/8.02%/-0.99% , 同 比 变 动+0.07/+0.48/+0.98/-0.03pct,主要系加大研发投入以及确认 1250万元股权激励费用导致。 加注自研发,产品迈上中高端台阶公司 2020-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 0.42/0.59/0.72亿元,同 比 增 长 20.76%/41.23%/20.51% , 研 发 费 用 率 分 别 为4.75%/7.05%/8.02%,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 132/206/231人,研发人员占比为 15.55%/20.91%/21.92%。已积累了一批研发经验丰富、自主研发能力优秀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公司 2023年 5月发布 MS08000X 系列混合信号示波器,实现 4GHz 带宽、20Gs/s 实时采样率;频谱/信号分析仪产品最高频率26.5GHz,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在关键芯片的研发方面,根据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在研项目情况,公司 5G 采样高速 ADC 处于在研阶段,将重点突破采样率不低于 5GS/s的关键指标,带宽不低于 2G 的关键指标。公司以低端电子测量仪器产品起家,近年来一直加注自研发,推动高端化布局进程。 业务布局全面,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从产品结构来看,2022年电子电工仪表/温度与环境仪表/测试仪器/电力及高压仪表/测绘工程仪表收入占比分别为52.08%/23.07%/11.76%/7.11%/3.11%,在电子电工类测试仪表领域,公司已突破 4kV、8kV、12kV 及 1.2us/50us 脉冲电压的冲击保护;在温度及环境类产品领域,优化了线性化信号处理算法,增强了高性能电路及其抗电磁干扰和抗环境温度干扰能力,相关产品通过了 EN 和 IEC 等新版本的国际标准;在电力及高压测试仪表领域,公司稳定升压的技术已实 现 15000V 高压的稳定输出,公司推出的 RT390线路检测仪产品得到美国 ODM 客户的高度认可,产品通过了 ETL 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产品迭代,产品线逐步高端化,2017-2021年公司仪器业务毛利率在 22%-26%左右,2022年提升至 29.19%,23年 Q1达到41.26%。未来随着中高端产品放量并带动收入结构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仪表企业,仪表业务国内领先, 加注仪器业务自研发推动了公司收入结构改善并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看好公司在行业国产替代加速趋势推动下,实现业绩长期稳定的增长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我么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11.22、13.83、16.84亿元,EPS 分别为 1.64、2.19、2.9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6、20、15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自研发及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普源精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12 54.65 -- -- 65.93 20.64%
65.93 20.64%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高端产品持续发力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6.31亿元,同比增长30.30%;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2472.87%;毛利率为52.39%,同比+1.81pct。高端产品持续发力,公司高端产品销售在全球范围内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高端产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80.15%,海外高端产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57.07%。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57亿元,同比增长34.17%;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440.92%;毛利率54.23%,同比+0.36pct,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业务端来看,2022年,公司5GHz带宽旗舰级数字示波器DS70000系列同比增长521.84%,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公司2GHz带宽数字示波器MSO8000/R系列同比增长50.21%;2023Q1公司高端(带宽≥2GHz)和高分辨率(垂直分辨率≥12bit)数字示波器占整体示波器销售额已达41.94%,同比提升14.76pcts,示波器毛利率为56.73%,较上年同期增长6.92个百分点。费用端来看,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10%/20%,同比分别下降3.09%/2.07%/1.40%。 优化产能布局,海内外市场空间广阔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趋势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下游新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在近几年高速增长,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三分之一。根据Frost&Sullivan《全球和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独立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自2015年至2019年间以15.0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171.54亿元增长至300.93亿元,预计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422.88亿元。22Q1公司海外市场受俄乌战争、汇率波动影响较大,23Q1公司海外收入增长率同比提升15.88个pct。同时公司依托国产领先的品牌、技术和营销优势,通过高端产品突破和自研技术转化提升市场份额,本土化优势得到进一步展现,23Q1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提升53.32%。公司于2023年5月31日公告增发预案,拟以简易程序定增发行不超过1000万股,募资不超过2.9亿元,用于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和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马来西亚项目主要用于中低端产品扩产,达产后年产能为8万台各类电子测量仪表,定位销往北美、欧洲等海外地区。依托马来西亚具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贸易政策优势,降低供应链风险,解放国内生产基地产能,缩短产品交货周期,提高全球供应体系下的配套能力,持续强化与境外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开发拓展海外客户,积极寻求新的战略合作机会。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期为3年,总投资1.4亿元,拟充分利用西安地区高端科研人才集聚优势,突破高频段、超宽带微波射频类仪器部件工艺设计及无线通信协议分析相关的关键技术。 自研芯片优势凸显,盈利能力提升显著公司产品以“高端+精品”为发展战略,坚持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公司已经形成了以数字示波器为公司第一大产品线(营业收入占比为53.63%),覆盖微波射频类仪器、波形发生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在内多元化产品矩阵。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搭载自主研发数字示波器核心芯片组并成功实现产品产业化的企业,基于自研“凤凰座”示波器的专用芯片组,使示波器带宽达到5GHz,技术指标国内领先。2022年,公司高端(带宽≥2GHz)和高分辨率(垂直分辨率≥12bit)数字示波器占整体数字示波器销售金额比例已经达到41.65%。上述产品结构的显著优化,进一步提升公司数字示波器产品线毛利率,主机单价同比提升44.97%,毛利率同比提升6.12个百分点。特别是2022年9月公司全新DHO系列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全球发货以来,公司数字示波器产品线毛利率进一步显著优化。2023Q1数字示波器毛利率为56.73%,同比提升6.92pcts。我们分析认为2022年后,公司示波器产品新增的DHO系列,数字示波器的“凤凰座”技术平台、“半人马座”技术平台以及将于2023年推出基于“仙女座”芯片组的13GHz带宽示波器在模拟带宽、实时采样率、垂直分辨率、波形捕获率、存储深度等示波器核心技术指标都实现了显著的国内领先优势,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为公司产品带来性能与成本优势。 盈利预测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五年,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凭借自研芯片带来的技术壁垒与成本优势,产品档次覆盖全面,全球渠道布局成熟,盈利能力稳健攀升,我们看好公司在行业国产替代加速趋势推动下,实现业绩长期稳定的增长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在增发没有最终完成前不考虑其影响的情况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8.75、11.96、15.98亿元,EPS分别为0.97、1.42、2.0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39、27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增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自研发及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卓胜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07 99.24 -- -- 109.65 10.49%
132.94 33.96%
详细
业绩环比有所改善,降本增效追赶国际厂商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36.77亿元,同比下降20.63%;归母净利润10.69亿元,同比下降49.92%;扣非归母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下降45.05%。2023Q1营业收入达7.12亿元,环比增长7.88%,归母净利润1.16亿元,环比增长38.10%,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环比增长47.50%;其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约0.71亿元。公司营收利润下降原因系研发投入增加、下游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国际局势影响等。 费用端,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达0.30/1.09/-0.35亿元,营业收入占比0.82%(同比-0.15pct)/2.97%(同比+1.83pct)/-0.95%(同比-1.22pct)。公司的芯卓半导体产业化为公司的管理费用带来了一定增长。 芯卓自建产线降本增效,智能质造助力射频领域竞争公司通过自建滤波器生产线对射频滤波器及相应高端模组产品的布局和投资,进一步向高端应用拓进,将设计研发与工艺制造高度融合并以更精准的方式适配市场需求,重点布局芯卓自建产线,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制造技术,公司打造了全球先进的“智能质造”生产线,该产线按全球最先进6英寸产线建设;还完成了SAW滤波器产品的工艺研发平台建设,“智能质造”体系搭建完毕,利用规模效应,一定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从细分产品看,公司射频分立器件营业成本达11.64亿元,同比下降21.90%,其中封测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32.51%;射频模组产品方面,公司模组产品结构进一步向高端、复杂化的模组产品提高销售占比,营业收入占比上有所提高,占30.42%(同比+4.51pct)。 目前射频器件提供商占据射频前端市场约80%的份额,其中包括Broadcom/Qualcomm/Skyworks/Qorvo/Murata,分别占据市场19%/17%/15%/15%/14%的份额,公司作为射频前端芯片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之一,有望依靠市场扩张与需求的回暖进一步追赶。 射频领域技术积累深厚,股权激励有望长期成长根据YoleDevelopment的统计与预测,2022年移动终端射频前端市场192亿美元。其中发射端模组市场规模预计122亿美元,接收端模组预计45亿美元,分立滤波器预计30亿美元,分立传导开关预计9亿美元,天线开关预计19亿美元,分立低噪声放大器预计12亿美元。公司在射频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积极投入研发,研发投入达4.49亿,同比增长47.66%,占营业收入比例12.22%(同比+5.65pct),公司研发人员数量838人,占员工总数62.17%,同比增加83.36%。公司研发产品覆盖RFCMOS、RFSOI、SiGe、GaAs、IPD、SAW、压电晶体等各种材料及相关工艺。并且公司完成了由Fabless向Fab-Lite经营模式的转换。 公司持续实施股权激励,2023年颁布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高管、技术人员,不超205人。激励总数占股本比例0.36%。股权激励考核年度为2023-2025年,包含了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考核标准。根据公司层面2023-2025年归属期的考核指标,三年营业收入累计值不低于154.02亿元,彰显了公司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42.05、49.54、57.47亿元,EPS分别为2.09、2.70、3.3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37、30倍,我们看好公司新产线搭建为其带来新增长空间,继续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风险;存货跌价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瑞芯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07 83.91 -- -- 82.99 -1.45%
82.70 -1.44%
详细
业绩短期承压,行业需求静待复苏受行业下游需求下滑的影响,公司 22年实现营业收入 20.30亿元,同比下降 25.34%;同时受上游供应链成本增加、财务费用增加、存货跌价的影响,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97亿元,同比下降 50.58%。2023年一季度,受电子行需求下降、期间费用占比过高的影响,公司营收下降、出现亏损,实现营业收入 3.29亿元,同比下降 39.34%;实现归母净利润-1837.87万元,同比下降 121.84%。在费用端,公司 2022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00%、4.62%、-0.17%,同比增长 0. 14、1.29、0.83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增幅较大主要系销售规模减小引起。2023年一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10%、8.20%、-0.57%,同比变动 1. 10、3.58、-0.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费用率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系一季度大幅增加出差、差旅费用增多所致。尽管短期内电子行业下游需求疲软,存在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但从长远来看,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正面临众多新的机遇,国家有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鼓励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巩固技术护城河,优化产品结构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拥有一支以系统级芯片、模拟电路芯片设计和算法研究为特长的技术团队,以高额研发投入保持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2022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 5.35亿元,营收占比 26.36%,同比增长 5.73个百分点;23年一季度发生研发费用 1.22亿元,营收占比 36.89%,环比增长 10.53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主要针对 RK3588的软硬件方案进行研发设计,RK3588是公司最新一代高制程、高性能、通用性的旗舰芯片,适用于多个场景,目前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之一。2022年已进入量产,得到 200余家客户、400余个项目的采用。同时公司成功推出 AIoT 通用算力平台RK3562、 流 媒 体 处 理 器 RK3528、 机 器 视 觉 处 理 器RV1106/RV1103等三个新一代 SoC。围绕“大音频、大视频、大感知、大软件”的技术发展方向和 AIoT 应用需求,持续迭代了神经网络处理、影像视觉处理、显示图像处理、视频后处理、智能语音、光电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同时改进优化原有的视频编解码、多屏幕显示等技术。公司推出一系列功能各有侧重的芯片,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能充分满足 AIoT应用的多样化需求。 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注重人工智能发展公司通过和各行业终端客户的密切交流合作,下沉到应用场 景中进行开发,保持对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的高敏感性。在AIoT 应用场景中,公司以汽车电子和机器视觉为核心进行突破,并同步在教育办公、消费电子、商业金融、工业应用等众多市场持续发力,拥有最齐全的 AIoT 芯片矩阵之一。在汽车电子市场,推进汽车电子前装的产品线布局,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在汽车前装的智能座舱、仪表盘、车载音频和汽车后装的行车记录仪、车载娱乐电子等领域实现规模量产。在机器视觉市场,持续迭代升级,打造不同算力层次的机器视觉处理器,积极开拓机器视觉市场,推广各类 IPC、多目摄像头、智能门禁、智能家居,以及特别是面向机器人、工业、医疗领域的视觉检测等产品应用。在工业控制市场,通过多款工规芯片扩展各种工业控制场景应用,助力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同时公司注重人工智能领域,迭代 NPU 的 IP,不断提升对神经网络模型的支持、效率,未来公司将继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硬件,着重在中等算力、边缘算力上发力。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25.35、32.91、41.08亿元,EPS 分别为 0.97、1.38、1.90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90、63、46倍,虽然公司业绩 23Q1亏损,但我们看好23年下半年行业下游需求回暖以及公司的产品结构,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等。
鼎阳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07 52.40 -- -- 56.00 6.87%
56.00 6.87%
详细
量价齐增,国产替代加速带动业绩高速增长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具有行业四大主力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受益于电子测量仪器终端用户协同效应好,公司在2022 年和2023 年Q1 都实现了业绩的稳定且快速的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3.98 亿元,同比+30.9%,归母净利润 1.41 亿元,同比+73.67%,毛利率57.54%,同比+1.06pct,2023 年 Q1 实现营收1.02 亿元,同比+50.48%,环比-21.69%,归母净利润0.36 亿元,同比+78.94%,环比-10.87%, 毛利率 59.17%,同比+3.63pct,环比+1.75pct,业务端看, 2022 年,四大主力产品销售69930 台,同比增长 2.45;其他测试仪器产品销售 24434台, 同比增长 18.81%。费用端来看,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4.42%,同比+1.91pct;管理费用率为3.96%,同比+1.19pct;财务费用率为-11.71%,同比-12.28pct;研发费用率为14.49%,同比+1.88pct,主要与公司加大营销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提高员工薪酬和增加专业机构服务费;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产生较高的利息收入(4222 万) ;加大研发力度有关。在境内市场国产替代加速趋势的带动下,公司四大主力产品各档次产品均保持较快增长,看好公司作为国产电子测试仪器龙头公司,持续收益国产替代加速,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国产替代需求强烈,产品高端化推动盈利能力攀升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发展是多学科、多领域共同进步的结晶。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领域起步时间早,目前全球中高端产品的主要份额被国外优势企业所占据,行业类第一梯队公司主要为是德科技、泰克、力科、罗德与施瓦茨等欧美企业,公司根据下游需求变化、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升级,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中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 2022 年公司高/ 中/ 低端产品收入约为0.72/2.27/0.99 亿元,同比增长 103.24%/32.19%/2.27%,收入占比分别为 18%/57%/25%,同比+7/+0/-7pct,2023Q1高端产 品营收同比增长 94.23%。产品高端化使得公司毛利率水平稳步提升, 2022 年全年毛利率57.54%,同比增加1.06pct,2023Q1 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 59.17%;公司依托稳定的品质和性价比,深度开拓全球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正在率先缩短与国外优势企业的差距。2022 年以来,公司发布多款高端新品,包括40GHz 微波信号发生器,新一代宽范围可编程直流开关电源,26.5GHz 四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12-bit 200MHz 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2022 年国内射频微波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2.51%。公司加注研发,2022 年研发费用达5800 万元,同比增长 50.46%,研发人员156 人,同比增长 32.20%。当前公司在全球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的市占率仅为 1%左右,随着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国产替代加速趋势的推动下,公司未来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5.58、7.84、10.84 亿元,EPS 分别为 1.16、1.66、2.27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45、32、23 倍,我们看好公司在国产替代化政策推动下实现业绩稳步攀升;公司的高端化布局可以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化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公司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国内竞争加剧。
炬光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07 104.41 -- -- 120.78 15.68%
123.23 18.03%
详细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产品受需求影响有所降价公司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5.52亿元,同比增长 15.98%;实现净利润 1.26亿元,同比增长 94.72%;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 87.5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84亿元,同比增长 72.42%。;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1.17亿元,同比增长 5.60%;归母净利润达 0.15亿元,同比下降24.65%;扣非归母净利润达 0.07亿元,同比下降 41.64%。 细分产品来看,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上游,“产生光子”的半导体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调控光子”的激光光学元器件,激光光学和半导体激光系列在 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2.29亿元/2.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9.05%/45.23%,公司拓展激光行业中游的光子应用模块、模组和子系统业务及汽车应用和医疗健康相关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0.29亿元/0.02亿元,其中医疗相关业务有望获得快速增长。公司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下游市场需求不足,客户价格整体下调幅度较大,公司作为光纤激光器上游核心元器件快轴准直镜 FAC 和预制金锡衬底材料的供应商,受到来自下游客户的巨大降价压力。 专注产品研发,助力国内外厂商合作促发展公司 2022年研发投入 7667.4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3.89%。 (1)半导体激光原材料领域,公司预制金锡陶瓷热沉产品导入国内主流厂商,2022年收入该领域同比增长224.29%,目前在售订单超 200万支,已通过多家客户 35W 高功率可靠性验证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固体激光泵浦应用项目开发成功并实现批量交付;侧泵模块通过多家客户验证; “绮昀”新高功率传导冷却激光净肤元器件产品也进入量产。 (2)激光光学领域。光刻用光场匀化器收入增长超90%,并为上海微电子等集成电路芯片设备集成商提供元器件。 (3)汽车智能驾驶领域,公司为德国大陆集团供应Flash LiDAR 量产阶段的激光雷达发射模组。加强了基于 EEL和 VCSEL 线光斑技术路线的发射模组的产品研发。 (4)泛半导体制程领域,公司领先于海内外厂商,制作的 DLight?S 系列半导体集成电路晶圆退火系统,可提升晶圆生产良率;开发了更高功率的 IGBT 激光退火系统;发布了用于泛半导体制程解决方案的 FLux H 系列可变光斑激光系统。 (5)医疗健康领域,公司与英国 Cyden 公司签订协议,独家供应家用医疗健康应用模块,订单数额约为 8亿元,目前已产生 234.58万元收入;在专业激光医疗健康方面,公司在专业净肤模组仍与行业内主流客户保持合作。 股权激励核心员工,数字化-可视化实施高效管理费用端,公司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分别占比营收的-5.13%(同比-7.56pct)/17.70%(同比+2.91pct)/6.29%(同比-0.82pct)公司有效降低了费用端的支出,管理费用率 的 上 升 主 要 原 因 系 持 续 为 核 心 员 工 进 行 股 权 激 励 ,2021/2022年计划股权激励分别为 69.3/100万股。2023年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22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 8,996万股的 2.45%。激励对象包括了公司高管以及与生产研发相关的技术人员、科学家。公司 2022年正式启动流程与信息规划项目,对公司全球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梳理,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可视化项目,对公司实现高效管理。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7.80、10.86、14.35亿元,EPS 分别为 1.59、2.17、3.3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66、49、32倍,我们看好公司汽车激光雷达和医疗激光设备业务的增长,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核心人员流失风险;产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纳芯微 计算机行业 2023-06-06 183.15 -- -- 201.00 9.75%
201.00 9.75%
详细
业绩持续高增长,重视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公司2022 年营业收入达16.70 亿元,同比增加93.76%;归母净利润达2.51 亿元,同比增加12.0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1 亿元,同比增加38.87%;实现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减少98.14%;扣非归母净利润-0.23 亿元,同比减少126.84%。公司主要受惠于汽车电子、光伏、电力储能、功率电机驱动等下游应用领域整体需求旺盛,在高壁垒行业不断推出新品提升竞争力。 公司2020/2021/2022 年,研发投入为0.41/1.07/4.04 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17.05%/12.44%/24.17%,公司持续坚持加大研发投入,在高壁垒市场加大新品导入,从而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公司专注围绕下游应用场景组织产品开发,公司目前在汽车、泛能源、消费电子领域已能提供14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 新品高效推出,汽车与泛能源赛道高速成长公司在汽车电子、泛能源高壁垒赛道不断打造新品维持行业竞争力。细分产品上公司2022 年推出了:(1)传感器产品。推出高精度、具有共模磁场抑制的磁角度传感器;推出集成式电流传感器;推出车规线性磁传感器并进入试量产阶段;磁开关、磁轮速传感器研发进展顺利;推出了单片集成数字输出温湿度传感器;推出了表压、差压系列压力传感器等多款新品。(2)信号链产品。推出高精度、低功耗串联型电压基准,广泛应用于光伏、工业自动化、数字电源、充电桩等领域;推出公司首款车规嵌入式电机智能执行器。(3)电源管理产品。公司布局了丰富的栅极驱动产品,持续扩充传统功率器件MOSFET、IGBT 栅极驱动产品,还陆续推出隔离驱动、非隔离驱动新品系列,公司新推出的电机驱动产品系列,成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车身电子、热管理及汽车区域控制等应用场景。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全球化战略打造新增长渠道公司目前已在日本、韩国、德国三地设立销售办公室,公司开启国际化布局,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由于海外IC 供应格局稳定,客户面对有限的供应商会失去议价能力,因此需要新的供应商降本增效,公司抓住机会与行业领先客户保持深度合作,通过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支持公司客户实现面向全球市场的需求。2022 年公司外销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91.81%,主要供应给海外大型汽车客户、工业及光伏头部客户等,未来公司战略仍会以全球化布局,打造全球领先的芯片公司。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23.47、34.19、47.16 亿元,EPS 分别为2.24、4.14、5.01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82、45、37 倍,我们看好公司聚焦于汽车电子与泛能源市场的产品竞争力,继续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风险;存货跌价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晶瑞电材 基础化工业 2023-06-05 12.60 -- -- 21.47 0.14%
12.62 0.16%
详细
市场经济下行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2 年度,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短期经济形成下行压力,公司营业收入为17.46 亿,与上年度同比下降4.71%,归母利润1.63 亿元,同比下降18.72%,扣非后归母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5.08%。 从业务上来看,公司高纯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 8.27 亿,较上年同期增长 6.26%。光刻胶实现营业收入 1.40 亿,较上年同期下降 1.94%。锂电池材料方面实现收入 5.32 亿,较上年同期下降 20.08%,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结构调整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产品波动所致,锂电池材料核心产品 NMP 实现收入 4.84 亿。 费用方面,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4.10%,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39%,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6.74%,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上升50.33%。 聚焦半导体领域,高纯化学品及光刻胶稳健发展在高纯化学品方面,公司高纯系列主流产品全线达到了最高纯度 SEMI G5 等级,其它小批量高纯化学品均普遍达到G3、G4 等级。公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净高纯双氧水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品质可达到 10ppt 以下,满足SEMI 制定的最高纯度等级,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已经成为头部芯片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一期 3 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产线产品已达到 G5 等级,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级高纯硫酸基地之一。目前该产品已供应国内半导体市场(12 英寸),同时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二期 6 万吨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 2023 年建成。 光刻胶方面,公司子公司瑞红苏州拥有紫外宽谱系列、g 线系列、i 线系列、KrF 系列等数上百个型号产品。i 线光刻胶已向国内中芯国际、合肥长鑫等知名大尺寸半导体厂商供货,KrF 光刻胶已量产并供应市场。同时公司加大相应的光刻胶相关研发, 2020 年公司启动了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研发项目,并于 2020 年下半年购买了 ASML1900 Gi 型光刻机及配套设备,于2021 年下半年购入了尼康 KrF S207光刻机及配套设备,已建成 ArF、 KrF 光刻实验室。公司现拥有由 5 台光刻机为主组成的光刻胶研发平台。目前 ArF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在有序开展中,KrF 高端光刻胶部分品种已量产。 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锂电池业务前景广阔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比例(即渗透率)将达到 20%,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包括 NMP,CMCLi 等锂电池粘结剂,电解液。公司 NMP 产品是中国区唯一通过韩国三星集团SDI 公司认证合格的产品,供应于三星环新,并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连续五年位列三星公司供应商综合排名第一。 公司孙公司渭南美特瑞拟筹建年产 2 万吨 γ-丁内酯、10万吨电子级 N-甲基吡咯烷酮、2 万吨 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再生及 1 万吨导电浆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公司 NMP 产能大幅提升,有望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积极影响,该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21.25、25.44、29.81 亿元,EPS 分别为0.32、0.43、0.53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69、52、42 倍,去年受宏观影响业绩承压,但看好公司的产品布局以及随着行业周期复苏有望迎来业绩修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和林微纳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6-05 95.82 -- -- 101.49 5.92%
101.49 5.92%
详细
业绩短期承压,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受强美元加息周期、地缘政治扰动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终端市场呈现阶段性需求疲软,导致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2.88亿元,同比下降22.06%;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8.10万元,同比下降52.48%。在费用端,2022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86%、8.77%、-1.36%,同比变动1.78、4.72、-1.37个百分点;23年一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56%、15.51%、-0.43%,环比变动3.70、6.74、0.93个百分点;其中22年全年及23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提高主要系销售人员增加引起的薪酬成本增加;管理费用率提高主要系管理人员增加引起的职工薪酬增加以及中介服务费增加所致。在研发费用方面,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引入高端人才,2022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5381.19万元,同比增长92.18%,营收占比18.66%,同比提高11.09个百分点,研发技术人员同比增加71.95%;23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率为38.88%,环比提高20.22个百分点。受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以及营业收入下降的影响,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812.98万元,同比下降63.11%;23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6.20万元,同比下降137.06%。 MEMS领域保持优势,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业务推进顺利2022年公司继续保持MEMS精微零组件及现有半导体测试探针产品优势,大力扩展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耗材相关领域。 在精微电子零组件方面,不断巩固技术护城河,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细分产品,开发不同的硬件特征,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功进入国际先进MEMS厂商供应链体系并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 在芯片测试耗材方面,持续推进在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领域业务,是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英伟达的供应商,随着AI技术持续发展,英伟达AI芯片需求增加将会带动公司测试探针业务持续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高端测试探针,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7亿元,用于MEMS工艺晶圆测试探针研发量产项目、基板级测试探针研发量产项目,其中MEMS工艺晶圆测试探针已得到部分客户的验证诉求。 抓住国产替代机遇,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全球半导体产能不断向我国大陆地区转移,封装测试业已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最具竞争力的环节,其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半导体测试探针的市场需求,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2.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且随着半导体封测厂市占率的逐渐提升,将给公司带来加速替代机遇。同时,公司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日本、瑞士、美国等地新设了境外子公司或营销网络。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4.20、7.21、11.42亿元,EPS分别为0.54、1.92、3.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0、51、28倍,虽然业绩短期承压,但我们看好MEMS及半导体芯片测试行业会快速复苏,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复苏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迭代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润欣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05-31 8.70 -- -- 11.26 29.43%
11.26 29.43%
详细
润欣科技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 年实现营收21.02 亿元,同比增长13.13%;实现归母净利润5411.18 万元,同比下降7.1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92.80 万元,同比下降15.32%。2023 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4 亿元,同比下降2.30%;实现归母净利润795.65 万元,同比下降38.9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3.96 万元,同比下降49.72%。 投资要点 利润短期承压,汽车电子、定制及自研芯片、物联网通讯领域业务增长显著在营收方面,公司充分发挥客户资源、供应商资源与研发体系的协同效应,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下游需求疲软的的背景下,依然实现营收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21.02 亿元,同比增长13.13%。但受采购成本增加幅度高于营收增长幅度的影响,净利润实现5387.02 万元,同比减少6.63%;实现归母净利润5411.18 万元,同比减少7.10%。在费用端,公司2022 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89%、1.33%、0.99%,同比变动-0.64、-0.68、1.10 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大幅增加的原因为银行借款规模同比增加导致的利息支出同比增加,以及汇率波动引起的汇兑损益同比增加。分产品来看,在公司主要业务产品中,数字通讯芯片及系统级应用产品实现营收3.73 亿元,同比减少23.13%,营收占比17.73%;分立器件实现营收3.45 亿元,同比增长359.41%,营收占比16.43%;射频及功率放大器件实现营收3.03 亿元,同比减少8.58%,营收占比14.43%;物联网无线通讯模块实现营收2.92 亿元,同比增长34.97%,营收占比13.91%;音频及功率放大器件实现营收2.66 亿元,同比增长25.51%,营收占比12.67%;电容实现营收2.10 亿元,同比减少24.15%,营收占比9.98%;定制和自研芯片实现营收8821.38 万元,同比增长499.98%,营收占比4.20%;连接器实现营收3666.17 万元,同比增长2.98%,营收占比1.74%。 下游细分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正式进军半导体设计和测试领域公司长期深耕细分市场,2022 年新增微能量收集及超低功耗无线芯片、AI 智能音箱芯片、MEMS 扬声器阵列等新产品线,不断开拓新能源汽车电子、智慧家居、智能穿戴市场。以无线通讯芯片为平台,专注于细分市场的技术服务,整合射频器件、数模混合芯片、MEMS 传感技术,开发出符合细分市场需要的专用芯片,并及时掌握领域内的技术及需求变化,增强与IC 供应商的合作粘度。公司耕耘多年的无线通讯、射频及传感技术领域是IC 产业链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细分领域之一;海量的设备联网及5G 智能化场景应用,将为无线通讯、射频和传感器产业提供持续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外,公司在2022 年投资设立了上海润欣创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半导体设计和测试领域。 注重研发投入,感存算一体化芯片设计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公司2022 年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4295.06 万元,同比增长11.51%。2022 年,为重点客户定制的Holacon 家电专用智能芯片、TC 超低功耗BLE 芯片目前已处于批量出货阶段;公司自研设计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和显示芯片XN3650、单线三通道LED 恒流驱动芯片XM9823 均已顺利量产并形成规模销售;并且同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奇异摩尔形成战略合作,推进感存算一体化芯片设计业务和Chiplet 架构设计平台建设,增强公司ASIC 芯片的客制化设计能力,借力AIGC 智能化飞跃带来的海量数据传输和爆发式算力需求,快速提升AIOT 无线连接芯片的边缘计算能力。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24.74、30.61、39.55 亿元,EPS 分别为0.21、0.31、0.43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1、28、21 倍,我们看好公司的产品结构以及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兆易创新 计算机行业 2023-05-31 110.88 -- -- 114.80 3.54%
123.30 11.20%
详细
兆易创新发布公告:2022年度报告与2023年度第一季度报告,报告中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81.30亿,与上年度同比-4.47%,归母利润20.53亿元,同比-12.65%,扣除非归母净利润为19.10亿元,同比-14.16%。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13.41亿元,同比-39.85%,归母利润1.50亿元,同比-78.13%,扣非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80.14%。 投资要点 消费市场需求疲软,业绩短期承压,Q1营收/库存环比趋稳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1.30亿元,同比-4.47%,归母净利润20.53亿元,同比-12.65%,毛利率47.66%,同比+1.10%,2023年Q1实现营收13.41亿元,同比-39.85%,环比-1.4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78.13%,环比-5.42%,毛利率38.25%,同比-11.24%,环比-5.24%,主要因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行业库存水位上涨,公司主营的存储芯片,微控制器,传感设备业务量价均面临压力。费用端来看,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3.27%,同比+0.67%;管理费用率为5.23%,同比+0.63%;财务费用率为研发费用率为-4.22%,同比-2.80%;研发费用率为11.51%,同比+1.62%。 22Q4/23Q1公司存货分别为21.54/22.19亿元,环比分别+25%/+3%,目前公司毛利率下滑,处于去库存阶段,营收和库存水平环比趋稳,看好公司在下游需求回暖后业绩快速修复。 自研DRAM持续加注,NORFlash营收位列世界前三在存储器产品领域,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无晶圆厂Flash供应商。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达9.36亿元,同比增长11.16%,存储芯片与MCU产品结构均向高端化稳步迈进。 DRAM方面,行业景气压力下,公司重点布局自有品牌,积极布局利基DRAM市场,削减代工采购规模。2022年9月公司首款自研DDR3L产品(17nm)GDPxxxLM系列正式推出,工艺优于台湾友商,长期来看,公司在满足消费电子(包括机顶盒、电视、智能家居等)需求情况下,积极开拓工业安防与汽车市场应用领域,均取得较好的营收,并持续推进规划中的其他自研产品。NORFlash方面,公司2022年SerialNORFlash市占率增长至20%,市场排名全球第三,公司的NORFlash产品系列覆盖了市场需求,提供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功耗、小封装等多个系列产品。其中,GD25/55系列SPINORFlash全容量覆盖市场需求,GD25T/LT系列是业界最高数据吞吐量的4口SPI产品系列,GD25X/LX系列是8口SPI产品,GD25E/LE系列提供业界领先的低功耗参数,GD25WD/WQ系列宽压Flash,GD25UF系列1.2V低电压超低功耗SPINORFlash产品满足主控新工艺演进趋势的低电压、低功耗要求。 多元化布局助力稳健经营,关注行业周期反转公司多赛道多产品线的组合布局,目前主要是存储芯片,MCU和传感器三大类;存储芯片又分为SPINOR、SLCNAND和DRAM,MCU包括ARM核和RISC-V开源内核,传感器包括触控和指纹识别芯片。MCU产品领域,据Omdia统计全球MCU市场排名情况,2020年度公司排名第13位,2021年度公司市场排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8位,国内市占率约5.3%。公司是中国品牌排名第一的32位Arm通用型MCU供应商。此外,公司也是中国排名第二的指纹传感器供应商。在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探索国外市场,来自国外客户销售占比呈上升趋势。而伴随着三星、海力士等巨头公司的减产与美光产品未通过国内安全检查,国内厂商市场空间相应扩大,终端客户也进行了数月的库存调整。目前市场整体库存水平显著下降,存储芯片也已价格触底,订单数量有所回升。公司加注自研发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放大上行周期中的量价弹性,随着需求变化、供给变化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升级,可以形成不同业务爬坡期、爆发期交替叠加,从而实现长期稳健的持续成长。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71.98、84.30、103.32亿元,EPS分别为1.54、2.42、3.8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3、46、29倍,虽然公司短期业绩承压,行业竞争仍然激烈,我们看好公司在下半年伴随下游需求回暖后快速清理库存,业绩回升;公司的多元化布局可以实现业绩长期稳定的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贸易环境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不及进度等。
晶晨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3-05-30 85.99 -- -- 96.50 12.22%
96.50 12.22%
详细
晶晨股份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5.45亿元,同比增长16.07%;实现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下降10.4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下降6.77%。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下降30.11%;实现归母净利润3043.73万元,同比下降88.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83.05万元,同比下降90.74%。 投资要点 22年营收同比增长16.07%,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营收方面,2022年全球经济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游多媒体终端产品需求受到一定抑制,市场景气度下降,但公司依托优势产品和优质客户群体,积极应对,在2022年实现营收55.45亿元,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6.07%。在费用端,公司2022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6%、2.57%、-2.66%,其中管理费用率较21年有所上升,主要系新设子公司管理人员规模及日常运营费用增加所致。公司在2022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增加349人,同比增长30.86%,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增加至55.16万元/人,同比增长8.18%。 通过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公司整体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2年发生研发费用11.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15%,研发费用率为21.38%,较21年同期增长2.46个百分点。 机顶盒和智能显示终端领域得到巩固,无线连接芯片和汽车电子芯片业务顺利推进公司S系列芯片主要有全高清系列芯片和超高清系列芯片,已广泛应用于IPTV机顶盒、OTT机顶盒、混合模式机顶盒及其他智能终端领域,芯片方案已被众多境内外知名厂商采用,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并于22年发布了首颗8K超高清SoC芯片,集成了64位多核中央处理器,以及自研的神经网络处理器。T系列SoC芯片是智能显示终端的核心关键部件,公司T系列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仪、智慧商显、智能会议系统等领域。公司新一代T系列高端芯片出货量大幅增长,采用12nmFINFET工艺,最高支持8K硬件解码,能够智能地将低分辨率内容提升到显示器的原生分辨率,并实时增强图像画质。 公司的W系列芯片为自主研发的高速数传Wi-Fi蓝牙二合一集成芯片,可应用于高吞吐视频传输。公司第二代Wi-Fi蓝牙芯片(Wi-Fi62T2R,BT5.3)已于2022年12月预量产,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Wi-Fi6产品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完善了无线产品系列。 公司的汽车电子芯片目前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已进入多个国内外知名车企,并成功量产、商用,下游客户包括但不限于宝马、林肯、Jeep、极氪、创维等。 汽车电子是公司的长期战略,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充分发挥公司的系统级平台优势及智能化SoC芯片领域的优势,不断扩充新技术、推出新产品。 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广阔,有望快速增长公司生产的A系列SoC芯片主要应用领域为智能家居,应用场景丰富多元,已广泛应用于如小米、TCL、阿里巴巴、Google、Amazon等众多境内外知名企业的智能家居终端产品。据IDC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2023年智能家居市场将逐步恢复增长,预计2027年出货量将达到12.3亿,呈快速发展态势。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智能家居在海外一些地区渗透率较低、用户基数巨大,未来拥有巨大的市场潜能和发展空间。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67.62、86.51、106.37亿元,EPS分别为2.13、3.20、4.2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26、20倍,22年受宏观因素和研发投入的影响利润承压,但看好公司的产品布局以及随着行业周期复苏有望迎来业绩修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开发和迭代升级风险、供应商与客户集中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2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