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沪高速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5-03-28
|
14.44
|
--
|
--
|
15.92
|
10.25% |
|
16.00
|
10.80% |
-- |
详细
2025年3月26日,宁沪高速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98亿元,同比增长52.7%;实现归母净利润49.47亿元,同比增长12.09%。其中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155.1%;实现归母净利润8.27亿元,同比增长119.65%。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业营收小幅增长。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70%,主要由于建造收入同比增加所致,剔除建造收入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6%,主要由于配套业务收入和房地产销售收入的减少。1)路桥主业方面,公司通行费收入同比增长0.17%,其中沪宁高速日均通行费收入同比减少0.09%。2)配套业务收入同比下滑5.67%,主要由于成品油销量下降。其中,公司服务区租赁业务同比增长76%,主要由于服务区重新招商。3)新能源业务方面,新能源收入同比增长12.08%,主要由于风资源因素影响,云杉清能公司如东地区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量有所增长。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为9.56亿元,同比减少15.1%,主要由于LPR下降及公司采取优化债务结构等有效的融资措施,导致公司利息费用化的有息债务综合借贷利率同比降低,财务费用相应减少。公司财务费用率为4.12%,同比减少3.3pct,主要由于利息费用减少以及建造期收入增加导致营收增加。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为17.8亿元,同比增长21.5%,主要由于路网通行量增长,公司参股联营的苏州高速公路、扬子大桥、沿江公司等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此外,公司收到江苏银行、江苏租赁等股息分红同比增长46.5%。 派息同比增加,2025年资本开支下降。公司2024年拟派发每股股利0.49元,相较2023年每股股利0.47元提升0.02元。公司上市以来每股股利稳定提升,期间没有下滑,给投资者稳定的分红预期。根据公司经营计划,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金额为93.7亿元,相较2024年资本开支减少16%,主要或由于宁扬大桥及北接线项目即将完工。 考虑到公司改扩建项目陆续通车,调整公司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为54.2亿元、58.0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62.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在建工程进度不及预期、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变化、市场风格转换风险
|
|
|
大秦铁路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5-02-25
|
6.75
|
7.85
|
15.95%
|
6.80
|
0.74% |
|
6.85
|
1.48% |
-- |
详细
公司是国铁集团旗下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铁路运输公司。公司本部拥有2465公里铁路里程,核心路产为大秦线。大秦线是我国西煤东运的核心通道,主要负责保障山西省煤炭外运,2024年煤炭发运量为3.92亿吨,占全国铁路煤炭运输量的14%。1H2024,公司主营业务铁路货运收入占比为73%;同时公司参股朔黄铁路等公司股权,投资收益14.3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8%。受山西省煤炭减产影响,2024Q1-Q3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6亿元,同比下滑23%。 预期山西省加大保供力度,大秦线运量出现修复。从过往数据来看,公司业绩涨跌与大秦线运量有较强相关性。大秦线在2011年后货运量已经可以接近最高运输量4.5亿吨,通过复盘大秦线过往货运量变动影响,我们认为影响其货运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煤源地供给端的政策、大秦线分流情况以及进口煤影响。2024年山西省开展安监以及治理“三超”活动,煤炭减产量超预期,山西也面临较大经济增长压力。展望2025年,山西省政府明确加大能源保供力度,煤炭产量或增加3100万吨以上;预计2025年进口煤增速放缓,全年小幅增长或维持平稳,对大秦线影响减弱。煤源地政策宽松下我们预计2025年大秦线货运量同比增长5%。 短期运价难以提升,可转债退市后财务费用下降。目前公司实施国铁集团统一运价基价,部分线路本线实施煤炭特殊运价,2018年以后运价没有调整,预计短期内公司运价难以提升。2025年2月公司可转债退市,预计当年利息费用将减少,支撑公司盈利提升。 低估值红利资产,转债退市后预期补涨。公司承诺2023-2025年分红比例不低于55%,过往股息率大多在5%以上。2024年公司股价表现滞后于红利板块,主要由于187亿可转债转股使得股本增多以及大秦线经营数据低于预期。2月可转债退市后利空因素消退,公司盈利修复预期强,资产明显低估,预期股价出现补涨。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82亿元、112.78亿元、119.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5%、18.9%、6.3%。公司对应PB分别为0.92倍、0.95倍、0.92倍。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B倍数1.01x,公司掌握西煤东运核心大通道大秦线,资产质量优质,基本面修复预期强,给予公司2025年1.1倍PB估值,目标价格为7.8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源地政策风险、核心路产被分流风险、进口煤冲击风险、煤炭需求不及预期、铁路运量增长不及预期。
|
|
|
中远海能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4-11-01
|
12.92
|
--
|
--
|
13.20
|
2.17% |
|
13.77
|
6.58% |
|
详细
业绩简评2024年10月30日,中远海能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Q1-Q3公司营业收入为171.4亿元,同比增长3.68%;归母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下降8.05%。其中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下降10.9%。 经营分析外贸油运毛利下滑,内贸及LNG利润增长。(1)量:2024Q1-Q3公司实现油轮运力投入59亿吨天,同比上升7.8%;运输量(不含期租)1.26亿吨,同比下降2.2%;运输周转量(不含期租)4325亿吨海里,同比上升11.3%。(2)价:受益于油轮市场景气上行,1-9月VLCCTD3C航线(中东-中国)市场平均日收益约36846美元/天,同比增加约4.2%;LR2TC1航线(中东-日本)市场平均日收益约47115美元/天,同比增加约44.9%。(3)利:2024Q1-Q3,公司油轮板块实现毛利42.8亿元,同比下滑7%;其中,外贸油运业务实现毛利人民币31.5亿元,同比下降9.8%;内贸油运业务实现毛利人民币11.3亿元,同比上升1.5%。公司LNG运输业务贡献归母净利润人民币6.8亿元,同比上升10.5%。 毛利率同比下降,期间费用率同比改善。3Q2024,公司毛利率为23.98%,同比下降2.4pct.主要或由于CHINAPOOL陆续新增多艘VLCC运力,船舶租费同比上涨。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6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28%(-0.03pct),管理费用率为4.03%(-0.54pct),财务费用率为6.67%(+0.05pct)。受毛利率下降影响,3Q2024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4.7%,同比下降3.6pct。 供需基本面仍将维持健康水平,支撑油运行业景气度。展望2024年,根据克拉克森预测,需求方面2024年原油吨海里需求预计同比增长2.8%,成品油吨海里需求预计同比增长7.9%;供给方面2024年原油轮供给增长率为0.3%,成品油轮供给增长率为2.0%,其中,VLCC运力继续保持低增长的态势,2024年下半年预计交付1艘新船,2025年预计交付5艘新船。运输需求增速大于运力供给增速,预计油运行业景气度可维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目前运价尚未大幅上涨,下调公司2024-2026年净利预测至44.0亿元、66.7亿元、76.1亿元(原56亿元、71亿元、8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费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波动;燃油价格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环保政策;限售股解禁。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4-11-01
|
14.51
|
--
|
--
|
15.83
|
9.10% |
|
15.83
|
9.10% |
|
详细
2024年10月30日,中远海控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7.4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归母净利润381.2亿元,同比增长72.7%。其中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5.1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归母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增长285.7%。 经营分析Q3运价大幅增长,收入同比增长。3Q2024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主要由于欧美主干干线市场进入旺季、新兴市场货量增长、红海局势持续发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集装箱航运市场呈现需求增长、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市场运价水平持续上涨。2024Q1-Q3CCFI综合指数平均为1573.5,同比增长63%,其中Q3平均指数为1990.8,同比增长127%。分量价来看,Q3公司集运货运量为658.0万TEU,同比增长8.6%;估算公司外贸航线单箱收入为1443.8美元/TEU,同比增长67.2%。 毛利率同比上升,费用率同比上升。3Q2024公司实现毛利率59.2%,同比增长28.6pct,主要由于外贸运价上涨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 费用率方面,3Q2024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36%,同比下滑0.62pct,主要或由于营收增长。其中销售费率为0.31%,同比下降0.49pct;管理费用率为2.99%,同比下降0.43pct;研发费用率为0.36%,同比下降0.30pct;财务费用率为-1.30%,同比上升0.60pct。 3Q2024公司实现投资收益11.3亿元,同比下滑11.6%。受毛利率上升影响,3Q2024公司归母净利率为28.9%,同比增长16.0pct。 中期派息比例达49.2%,船队结构持续优化。1H2024,公司拟派发每股股利0.52元,预计应派发现金分红总额83亿元,约为公司1H2024归母净利润的49.2%。公司公布的三年股东回报规划中承诺2022-2024年分红总额应占归母净利润的30-50%。公司加快实施船队结构优化,5艘24188TEU节能型船舶和3艘14100TEU拉美极限型船舶先后交付,并分别投入亚欧主干航线和南美新兴市场航线。截至1H2024,公司自营集装箱船队运力规模达324万标准箱,较期初增长6.5%,船队规模继续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 盈利预测与评级考虑集运市场景气较高,上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2亿元、232亿元、204亿元(原452亿元、199亿元、172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运力供给增加,成本压力上升,贸易格局改变。
|
|
|
中国国航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4-11-01
|
7.19
|
--
|
--
|
8.49
|
18.08% |
|
9.12
|
26.84% |
|
详细
2024年10月30日,中国国航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281.5亿元,同比增长21.5%;归母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3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下降2.3%。 经营分析Q3出行需求旺盛,量增推动收入增长。2024Q3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主要系旺季量增影响。Q3公司收入客公里同比增长21%,其中国内线增长8%,国际线增长77%,地区线增长28%。2024Q3公司单位RPK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主要系2023Q3旺季票价基数较高,以及2024Q3淡季需求较弱。量增对冲价跌影响,公司仍取得了单季度营收的增长。 费用率同比改善,盈利能力同比下滑。2024Q3受周转提升影响,公司单位ASK营业成本为0.44元,同比下降1%。2024Q3受票价下降影响,公司毛利率为13.1%,同比下降3.8pct。费用率方面,2023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4%、2.8%、0.2%、2.1%,合计同比下降1.2%,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1.2pct,或源于汇兑收益影响。综上,2024Q3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1.4亿元,同比仅下降2.3%,净利率为8.5%,同比下降0.7pct。 行业供需优化有望加速,公司利润将得到改善。9月底以来多项促消费政策推出,航空业作为可选消费品种,消费者购买力增强或信心恢复将创造出行需求。受飞机制造商及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产能制约,中期看航空业飞机增速将放缓,预计仅为小个位数,同时2024年1-9月全国民航客运量已超2019年11%,预计2025年内将出现供需拐点,公司航网优质,还将受益于票价市场化效应,预计届时公司利润弹性将得到释放。 盈利预测与评级考虑公司经营情况,上调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测至-7亿元(原-17亿元),维持2025-2026年净利预测74亿元、12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油价上涨风险,增发摊薄风险,安全事故风险。
|
|
|
春秋航空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4-10-31
|
55.81
|
--
|
--
|
60.26
|
7.97% |
|
60.26
|
7.97% |
|
详细
2024年10月30日,春秋航空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8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0.5%;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减少32%。 经营分析Q3客收同比回落,量增推动收入增长。2024Q3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5%,分量价看:(1)量:公司运力持续投放且客座率持续提升,2024Q3公司ASK同比增长9.6%,客座率为92.7%,同比上升0.9pct,较2019年增长0.7pct,带动RPK同比增长10.7%。(2)价:2024Q3公司单位RPK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主要系上年同期高基数及国际地区线票价逐步回归常态,以及9月淡季行业票价下滑明显。 受票价下降影响,盈利能力同比下滑。2024Q3周转提升,固定成本摊薄,2024Q3公司单位营业成本为0.30元,同比下降1%。由于票价同比回落,2024Q3公司毛利率为25.7%,同比下降5.4pct。 费用率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1.2%、0.6%、1.3%,合计增长0.4pct。2024Q3税盾影响降低,公司所得税率为23%,上年同期为7%。综合以上影响,2024Q3公司归母净利率为20.4%,同比下降9.9pct。 新航季新开国际航线,相关旅客量有望增长。2024年以来公司国际线尚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9月国际线ASK为2019年同期72%,仍有待恢复。2024年冬春航季,公司国际线新开包括福州=曼谷、兰州=曼谷、厦门=曼谷、扬州=曼谷、兰州=大阪、上海=釜山、西安=清迈等东南亚及东北亚的国际航线。其中,泰国航线是公司重要的国际航线,受益于中泰两国签证互免政策,预计相关航线的旅客量将进一步增长,公司国际线有望持续恢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需求恢复情况,下调公司2024-2026年净利预测至28亿元、33亿元、44亿元(原32亿元、37亿元、4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油价上涨风险,增发摊薄风险,安全事故风险。
|
|
|
白云机场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4-10-31
|
9.60
|
--
|
--
|
10.30
|
7.29% |
|
10.30
|
7.29% |
|
详细
业绩简评2024年10月30日,白云机场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143.7%;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98%。 经营分析2024Q3旺季出行需求旺盛,推动收入增长。2024Q3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增长,实现飞机起降架次1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969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6%、13%,带动公司航空性业务及非航业务收入增长。其中,国际地区航线持续恢复,Q3国际地区线旅客量为391万人次,约为2019年同期的81%,恢复率持续提升毛利率同比增长,费用率明显下降。公司成本相对固定,收入增长带动盈利改善,2024Q3公司营业成本仅增长1.5%,毛利率为26.1%,同比增长4.1pct。费用率方面,公司2024Q3期间费用率为9.1%,同比-2.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8%,同比-0.2pct;管理费用率为5.3%,同比-1.3pct;研发费用率为0.7%,同比-0.7pct;财务费用率为1.3%,同比-0.4pct。毛利率增长叠加费用率改善,2024Q3公司净利率为12.5%,同比增长5.7pct。 扩建工程顺利进行,产能空间有望扩容。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可通航。工程是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改扩建工程,包括主体工程四跑道、五跑道、T3航站楼、场外排渠、安置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380万吨,客货吞吐规模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产能空间释放后,公司流量增长可期,亦将带动航空性及非航业务收入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经营恢复节奏,下调2024-2026年净利预测至9.3亿元、12.6亿元、7.5亿元(原12.1亿元、15.3亿元、7.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免税提成率降低风险、扩建工程影响业绩风险、商务违约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
|
|
吉祥航空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4-10-31
|
12.98
|
--
|
--
|
15.23
|
17.33% |
|
15.63
|
20.42% |
|
详细
2024年10月30日,吉祥航空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74.9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为12.7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2024Q3公司实现收入65.4亿元,同比下降0.2%;归母净利为7.8亿元,同比下降27%。 经营分析Q3票价同比回落,营收同比小幅下降。2024Q3公司营收小幅下降0.2%,主要系票价同比回落:(1)量:Q3公司ASK同比增长13%,RPK同比增长13%,其中国际线RPK同比大增122%,较2019年增长58%,国际线ASK同比大增124%,较2019年增长69%,高于行业平均,主要系公司积极开通国际航线,尤其是洲际航线。(2)价:Q3公司单位RPK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主要系上年同期高基数及国际线票价回落。 Q3票价回落,盈利能力同比下滑。2024Q3周转提升,固定成本摊薄,公司单位营业成本为0.35元,同比下降4%。由于票价同比回落,2024Q3公司毛利率为20.7%,同比下降6.9pct。费用率方面,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1.9%、0.2%、4.3%,合计下降0.1pct。Q3公司录得营业外收入0.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0.84亿元。综合以上影响,2024Q3公司归母净利为7.8亿元,同比下降27%;归母净利率为12%,同比下降4.4pct。 国际航班恢复率继续领跑,继续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2024年以来国际地区航班持续增加,9月全行业国际地区客运量约为2019年九成多,而9月公司国际地区航线旅客量已超过2019年三成,恢复率领跑全行业。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2024年冬春新航季期间,公司在维持现有欧洲方向6条洲际航线的基础上,于12月中旬起新增上海直飞悉尼与墨尔本的澳洲方向洲际航线,进一步拓展远程航线的覆盖面,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发力近程国际市场,首次开通上海至越南河内、胡志明市、上海至日本福冈的定期客运航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公司2024-2026年净利预测12亿元、23亿元、2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油价上涨风险,增发摊薄风险,安全事故。
|
|
|
永泰运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4-10-30
|
20.55
|
--
|
--
|
22.79
|
10.90% |
|
26.71
|
29.98% |
|
详细
2024年10月29日,永泰运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88.1%;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下降36.2%。其中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08.5%;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26.0%。 经营分析出口运价同比增长,营收同比大增。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88.1%,主要系操作箱量增长、海运价格回升,及供应链贸易服务业务增长所致。(1)量:2024Q3公司各业务板块合计服务箱量为9.27万TEU,同比增长30%,其中跨境化工物流供应链服务箱量为4.54万TEU(同比+17%)、仓储堆存服务箱量为2.35万TEU(同比+37%)、道路运输服务箱量为2.38万TEU(同比+56%)。 (2)价:2023年末的红海事件影响持续,2024Q3出口运价CCFI指数均值为1991点,同比增长127%。 盈利能力同比下降,费用率同比改善。2024Q3公司实现毛利率9.7%,同比下降7pct,或源于低毛利率的供应链贸易收入占比增加,以及化工行业需求偏弱。2024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1%,同比下降3.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2%,同比下降1pct;管理费用率为2.1%,同比下降1.6pct;研发费用率为0.04%,同比下降0.2pct;财务费用率为0.8%,同比下降0.8pct。毛利率同比下降较明显,2024Q3公司归母净利率为2.5%,同比下降4.6pct。 公告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积极回报股东。10月29日,公司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101,787,20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不超过3664.34万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金额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50%,体现了公司积极回报股东、与全体股东共享公司经营成果的原则。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亿元、2.1亿元、2.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价超预期回落风险;化工行业波动风险;安全运营风险;政策监管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
|
|
兴通股份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4-10-28
|
17.20
|
--
|
--
|
17.72
|
3.02% |
|
17.72
|
3.02% |
|
详细
2024年10月24日,兴通股份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1.62亿元,同比增长28.18%,归母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增长52.65%。其中,2024Q3公司营业收入为3.90亿元,同比增长38.42%,归母净利润为0.98亿元,同比增长116.84%。 经营分析外贸运力投入增加,推动营收同比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8.18%,主要系:(1)2024Q1-Q3,危化品海运市场需求增长,公司货运量相比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公司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不断扩大危化品船队规模,内贸运营效益保持稳中有升,外贸新增2艘船舶投入运营,运营效益有较大增长。 毛利率同比大增,期间费用率下降。2024Q3公司毛利率为37.5%,同比增长8.4pct,或源于自有船收入占比提升及红海危机带来外贸船运价上升。2024Q3公司整体费用率为7.8%,同比下降1.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0.4pct至0.7%,管理费用率-1.4ct至3.7%,研发费用率+0.1pct至0.1%,财务费用率+0.2pct至3.2%。受上述综合影响,公司2024Q3年净利率增长9.1pct至25%。 持续以优异成绩获批运力,运力增长确定。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4年运力评审结果,公司以第一名91.2分的成绩获得10,000载重吨高端不锈钢化学品船运力,有望提升公司运力规模和市占率。2019年至今,公司已连续6年7次累计11个项目均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新增运力,彰显行业龙头地位。未来公司运力增长确定,截至2024H1公司在建化学品船舶达15.38万载重吨,其中2024Q3公司采取“退一进一”的方式,在国内新建1艘油化两用船,替换“兴通油69”轮,从事国内沿海各港间散装化学品、成品油运输。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公司2024-2026年净利预测3.6亿元、4.4亿元、5.2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运力调控政策风险、船舶安全运营风险、新增运力获取风险、燃油价格波动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
|
|
密尔克卫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4-10-18
|
56.75
|
--
|
--
|
61.99
|
9.23% |
|
61.99
|
9.23% |
|
详细
2024年10月16日,密尔克卫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上升25.3%;实现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上升21.7%。其中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9.9%。 经营分析货代分销高质量发展,2024Q3公司营收同增14.9%。2024Q3公司营收增长14.9%,主要源于:1)货代业务增长:2024Q3受红海事件影响,集运行业维持高景气,CCFI指数均值为1991,同比增长127.3%,带动公司单箱毛利及货代业务收入增长;2)新仓库爬坡:内需改善,公司在连云港、烟台、天津等地的新基地快速达产,对收入形成拉动;3)并购项目并表:2024年以来公司收购捷晟科技等分销业务标的,拉动收入增长。 毛利率同比下滑,费用率同比增长。2024Q3公司毛利率为10.8%,同比下降0.3pct。费用率方面,2024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3%,合计增长0.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9%,同比-0.2pct;管理费用率为1.8%,同比+0.3pct;研发费用率为0.4%,同比-0.03pct;财务费用率为1.3%,同比+0.4pct。2024Q3公司投资收益为1184万元,同比增长193%。综合影响下,2024Q3公司归母净利率为5%,同比+0.2pct。 积极并购式发展,继续拓展新模式。公司坚持“投资+资源”的双轮驱动的模式,2024年以来公司已顺利完成对捷晟科技的并购,并新设密尔克卫(涿州)、上海化运新辉、湖北密尔克卫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其中,捷晟科技是自2023年公司收购宝会树脂后,又一家收购的复配分装标的,并购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化学品复配分销增值服务能力,持续强化巩固实验室研发及应用的能力,此外2024年底公司在张家港建设的复配分装基地有望于投入使用。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预测6.0亿元、7.6亿元、9.1亿元,现价对应PE倍数为16x、13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化工行业波动风险,安全运营风险,政策监管风险,并购不及预期风险,股东和董监高减持风险。
|
|
|
京沪高铁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4-09-02
|
5.40
|
--
|
--
|
6.61
|
22.41% |
|
6.61
|
22.41% |
|
详细
2024年8月30日,京沪高铁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1H20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6亿元,同比增长8.21%;实现归母净利润63.57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2Q20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6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归母净利润33.94亿元,同比增长16.6%。 客运需求持续增长,公司营收稳健提升。1H2024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主要系国内客运市场形势向好恢复。1H2024全国铁路完成客运量20.96亿人,同比增长18.4%;完成旅客周转量7779.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1%。1H2024京沪高铁本线列车运送旅客2470.9万人次,同比下降1.1%;跨线列车运行里程完成4850.2万列公里,同比增长7.9%;京福安徽公司管辖线路列车运行里程完成1898.4万列公里,同比增长10.5%。 毛利率同比增长,费用率同比改善。1H2024公司实现毛利率47.4%,同比增长3.3pct,主要由于公司成本较为稳定,收入增长可带动毛利率增长。费用率方面,1H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4%,同比下降2.35pct,其中管理费用率为1.90%,同比下降0.14pct;研发费用率为0.01%,同比持平;财务费用率为4.46%,同比下降2.21pct,主要系1H2024年公司存量借款减少,财务费用利息支出金额减少所致。毛利率同比增长叠加费用率同比改善,1H2024公司归母净利率为30.5%,同比增长3.83pct。 暑运维持高景气,公司盈利有望持续改善。根据国铁集团数据,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87亿人次,同比增长6.7%,日均发送旅客1431.2万人次,创暑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其中8月10日至12日连续3天单日客流超1600万人次,暑运需要高景气有望支撑公司Q3业绩增长。中长期看,公司实行浮动票价机制,未来商务出行的刚性需求与京沪航线机票的涨价将进一步为提价提供支撑,同时子公司京福安徽的线位优势显著,路网完善后,规模效应释放,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7.7亿元、156亿元、173.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客运量修复不及预期、定价政策变化风险、安全风险、成本大幅变动风险、股东减持风险。
|
|
|
德邦股份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4-08-19
|
13.18
|
--
|
--
|
13.75
|
4.32% |
|
16.80
|
27.47% |
|
详细
2024年8月15日,德邦股份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46亿元,同比增长17.54%;实现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37.08%。其中,2Q20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1亿元,同比增长10.58%;实现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41.07%。 经营分析营收保持增长,快运业务为主要增长驱动。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系快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驱动。分业务看:(1)快递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73亿元,同比减少23.90%;其中2Q2024营收为5.31亿元,同比减少25.7%。(2)快运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6.25亿元,同比增长21.13%,其中2Q2024营业收入为82.62亿元,同比增长13.6%,主要系公司持续提升收派服务质量,推进产品创新与运营模式变革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同时,网络融合项目稳步推进,共同促进快运业务规模进一步增长。 毛利率同比下降,费用率同比下降。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7.62%,同比下降1.25pct,主要由于公司加大运输资源投入带来运输成本上升。费用率方面,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11%,同比下降1.34pct,其中销售费用2.73亿元,同比增长19.8%,占收入比同比提升0.03pct;管理费用6.99亿元,同比减少9.5%,占收入比同比下降1.13pct;主要由于公司加大对销售团队资源支持,并持续推进流程优化、职能组织扁平化,实现管理水平提升。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增长。公司持续推进成本管控,成本节降效果显著,公司人工成本占收入比下降6.44pct,源于公司持续推进各项精益管理举措,促进收派、中转环节人效提升,推进一线文职人员转型。同时,高运费低人工的网络融合、整车等业务体量提升,进一步拉低人工成本占收入比。1H2024公司确认资产处置收益9784万元,同比增长1209.5%,主要由于公司将子公司股权转让,并签订售后租回合同,确认产业园售后租回利得8850万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预至11.1亿元、13.7亿元、16.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价格竞争激烈;租金、人力成本、油价大幅增加;公司业务量增长不及预期。
|
|
|
吉祥航空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4-08-16
|
11.17
|
--
|
--
|
11.19
|
-0.71% |
|
14.90
|
33.39% |
|
详细
2024年8月14日,吉祥航空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收入109.6亿元,同比增长17.4%;归母净利4.9亿元,同比增长508.9%;其中2024Q2公司实现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7.1%;归母净利1.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经营分析Q2公司供需双增,推动营收同比增长。2024Q2公司持续增加国际航线,带动整体业务量提升。Q2公司ASK同比增长14%,RPK同比增长17%,其中国际线RPK同比大增153%,较2019年增长75%,国际线ASK同比大增117%,较2019年增长91%,高于行业平均,主要系公司积极开通国际航线,尤其是洲际航线,Q2国际线航距较2019年增长34%。2024Q2公司需求增速略快于供给,客座率同比增长2.2pct至83.6%,仅较2019年低2pct。上半年公司客收同比下降6%,估算Q2淡季行业价格竞争激烈,但在业务量大幅提升的带动下,Q2公司营收仍同比增长7.1%。 毛利同比基本持平,汇兑损失大幅减少。2024Q2公司毛利为7.1亿元,同比仅下降0.5%,毛利率为13.7%,同比下降1pct。期间费用方面,2024Q2公司财务费用为3.9亿元,同比下降50%,财务费用率为7.4%,同比下降8.4pct,主要系汇兑损失同比大幅减少,2024Q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环比仅下降0.6%,而2023Q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环比贬值5.4%。受上述综合影响,2024Q2公司录得归母净利润1.2亿元,净利率2.3%,实现扭亏为盈。 拟分配中期利润,变更部分回购股份用途。8月14日,公司公告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09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97亿元(含税),相当于2024H1归母净利润的40%。同日,公司公告对于2024年实施回购的其中1,500万股股份,用途由原回购方案“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公司总股本将由22.14亿股减少至21.99亿股,彰显董事会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此举有助于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增强投资者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参考2024H1经营表现,下调公司2024-2026年净利预测至12亿元、23亿元、28亿元(原23亿元、30亿元、4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油价上涨风险,增发摊薄风险,安全事故。
|
|
|
密尔克卫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4-08-05
|
52.90
|
--
|
--
|
50.64
|
-4.27% |
|
65.82
|
24.42% |
|
详细
2024年8月1日,密尔克卫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2.7%;2024Q2公司实现营收30.97亿元,同比增长42.2%;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9.6%。 经营分析化工景气回升叠加运价上涨,2024Q2营收同比增长。2024Q2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2.2%,背后的原因主要为化工物流行业需求回升及海运价格大幅提升。2024Q2,化工行业景气回升,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同比增长6%,为2022H2以来首次季度回升。同时,受“红海危机”影响,2024Q2集运行业景气继续大幅增长,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同比增长53%,货代业务收入以往占公司整体收入的约四成,估算运价上升对营收增长影响明显。2024年7月,CCPI指数环比Q2基本持平,CCFI指数环比Q2增长46%,预计2024H2公司经营将继续改善。 毛利率同比下降,费用率同比下降。2024Q2公司毛利率为10.9%,同比下降2.2pct,主要系公司海运费成本上升幅度快于报价上升幅度。费用率方面,2024Q2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下降0.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01%,同比-0.36pct;管理费用率为1.66%,同比-1.90pct;研发费用率为0.65%,同比+0.36pct;财务费用率为1.02%,同比+1.01pct。公司管理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人员管控、降本增效所致。 积极拓展新模式,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除了大力发展已有业务外,着力于补齐业务的短板,比如铁路、跨境卡车运输、快运、拼箱等业务,并积极拓展线上新业务、开发新区域、挖掘新客户。公司坚持“投资+资源”的双轮驱动的模式,2024H1公司积极通过投资扩张业务范围或加强业务布局,公司顺利完成对捷晟科技的并购,并新设密尔克卫(涿州)、上海化运新辉、湖北密尔克卫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同时公司谨慎拓展东南亚、北美等海外市场,基于客户需求布局全球化战略,随着公司全国集群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司全球化布局初见规模。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预测6.0亿元、7.6亿元、9.1亿元,现价对应PE倍数为15x、12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化工行业波动风险,运价下滑风险,安全运营风险,政策监管风险,并购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