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7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5-07 11.82 15.17 -- 15.87 32.25%
17.32 46.53% -- 详细
事件:中远海控 公布 2023年年度报告以及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同比下滑 66.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4.5亿元,同比减少 55.1%,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82.7亿元,同比增长 1.9%。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38.6亿元,归母净利率为 13.6%,较 22年下降 14.4pp。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 67.6亿元,归母净利率为 14%,较 23年上涨 0.4pp。 稳健经营,持续回报股东。基于报告期内实现的良好业绩,并结合集团 2022-2024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及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公司董事会建议向全体股东每股 派发 2023年末期现金红利人民币 0.23元(含税),2023年末期应派发现金红利约人民币 36.7亿元,加上 2023年中期已向全体股东派发的现金红利约人民币 82亿元,公司 2023年度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 118.7亿元,约为公司 2023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50%。 公司整体的运力规模在全球范围领先。截至 2024年 3月 31日,中远海控自营运力规模达到 510艘/310.6百万标准箱,较年初上涨 2.1%,公司运力规模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平均船龄为 13.1年,单船平均运力 6090标准箱,较年初上涨 0.5%。 红海绕行增加运输距离,环保趋严有效运力可控。2024年年初以来的红海事件,使得集装箱船绕行,整体运输距离增加,运输需求增长;同时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老旧船以及非环保船船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集装箱船有效运力增长将小于实际运力投放,整体运力可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作为行业领先航运服务商的经营韧性,同时强调有效运力的增速小于实际投放的新船,市场运力可控,预计公司20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5.7、239.6、250.5亿元,EPS 分别为 1.54元、1.50元、1.57元,对应 PE 分别为 8x、8x、8x。可比公司 24年 PE 为 10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头部航运企业,经营稳健,同时随着全球经济趋稳,集运需求增长,运价有一定上涨空间,给予公司 2024年 10倍 PE,对应目标价为15.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燃油价格波动风险、运价上涨不及预期风险等。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5-01 11.18 -- -- 15.87 39.82%
17.32 54.92% -- 详细
中远海控发布 2024年一季报, 业绩实现环比高增长。 中远海控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82.70亿元, 同比增长 1.94%, 环比增长 18.05%; 实现归母净利润 67.55亿元, 同比下降 5.23%, 环比增长 277.59%; 扣非归母净利润 67.24亿元, 同比下滑 5.20%, 环比增长 280.32%。 一季度海控货运量相对稳定, 外贸单箱收入较为稳定。 一季度, 中远海控共计实现货运量 602.73万 TEU, 同比增长 10.53%, 分结构来看, 除亚欧线因红海事件影响导致效率下降, 货运量有所下降, 其余航线货运量均实现较大增长。 价格方面, 1-3月 CCFI 均值为 1290.49, 同比增长 18.76%, SCFI 均值为 2009.72, 同比增长 107.45%, 但是中远海控的国际航线单箱收入为1172.06美元/TEU, 同比下降 99.45美元/TEU, 大幅跑输行业运价, 我们预计是公司在红海事件期间大量执行长协, 为客户保障供应链所致, 随着 2024年度长协价格的落地以及即期运价的走强, 二季度公司航线收入有望进一步增长。 欧美补库及红海事件或带来行业供需反转, 全年运价均值有望大幅提升。 2023年 11月以来,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 相关航线市场运力供应趋紧推动运价在年末有所回升, 考虑到全球约 30%运力被部署在欧线, 而从苏伊士运河航线绕行好望角将拉长单程运距约 30%, 如红海事件贯穿全年, 或将拉动行业整体约 9%的需求, 足以消耗年内的运力投放。 此外, 欧美当前消费品库存已处较低位置, 库销比已实现修复, 如后续进入补库存状态, 牛尾效应有望进一步激发行业运价的上涨动能。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 安全事故、 股利支付率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海控作为一梯队船东, 收入成本两端均展现出优于行业平均的议价能力, 当前在红海局势持续紧张、 欧美有望开启补库的背景下, 公司有望引领行业实现盈利修复,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 291.0/295.8/307.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估值为 6.2/6.1/5.9X, 维持“买入” 评级。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1-25 9.50 -- -- 11.10 16.84%
11.68 22.95%
详细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全年实现归母净利约为人民币238.5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78.25%。 点评>>公司业务主要由集装箱航运和码头业务组成。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依市场运价而波动。在刚过去的2023年,CCFI年均值为937点,四个季度的均值和业绩对比:注:Q4业绩计算,是依据全年业绩,减去前三季度业绩算得。 >>近期红海地缘局势紧张,多家国际集运企业已宣布绕行方案。根据距离测算绕行平均增加14天航程,对于有定期班轮的公司而言,运力约一次性增加30%。拉长运距带动CCFI指数,连续2周上涨。截止本报告编写之日的一月均值为1213,明显超过Q4均值854。 >>依据船舶网的公开数据,23年集装箱船新订单为22年同期的60%。 预计24年集装箱船仍维持较高的竣工交付率,而全球运输需求端增长缓慢,此举对24年集运价格有压制作用。 投资评级预计未来几年,全球集装箱航运业仍然面临运输需求走弱、运力供给上升、地缘局势紧张等诸多挑战。我们认为,公司集运航线及码头装卸的协同调度能力优秀,叠加公司的分红政策,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贸活动下滑超出预期,中国外贸复苏低于预期。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1-12 9.37 12.91 -- 10.32 10.14%
11.10 18.46%
详细
公司公告2023年年业绩预告:1)归母净利润: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238.6亿,同比-78.3%;测算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8.0亿,同比-85.5%、环比-67.3%。 2)扣非归母净利:2023年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37.5亿,同比-78.2%;Q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7.7亿,同比-85.6%、环比-67.5%。3)息税前利润EBIT:2023年预计实现EBIT为366.4亿,同比-78.5%;Q4预计实现34.4亿,同比-87.3%、环比-59.5%。4)经营数据:2023年CCFI均值937点,同比-66.4%;其中四季度CCFI均值854点,同比-47.1%、环比-2.8%;2023年SCFI均值1006点,同比-70.5%;其中四季度SCFI均值1089点,同比-20.8%、环比+10.4%。 23年集运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公司四季度业绩承压。2023年,集装箱运价较疫情期间的高点大幅回落,23Q4SCFI均值为1089点,较22Q1的均值4851点同比下滑近78%,同时,集运行业运力供给增速有所上升,运输需求则相对走弱。根据Clarksons数据显示,截至24年1月,集装箱船在手订单占比总运力的24.7%,2023年供给端增速为8.0%,需求端增速仅为1.4%,这也是导致市场运价水平较去年显著下降的因素之一。 建议持续关注红海事件影响。我们此前发布三篇跟踪报告分析红海事件或有的影响。1)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绕行对有效运力的消耗及市场存在的强学习效应。根据Clarksons测算,船舶避开苏伊士运河,绕行好望角将显著提升集装箱船的成本及航行时间,使得航距拉长约29%(远东-欧洲航线),航行时间由28天增加至36天,燃油成本增加约65万美元。2)我们理解主流货主、船公司应为风险厌恶型角色,一旦海上运输出现重大损失,难以弥补。红海冲突导致船只遭袭,是强不确定性事件,对货主与船公司均难以提前预判,因此绕行(部分绕行)在一段时间内是最有可能的选项。3)短期集运运价跳涨。截至1月7日,SCFI收于1897点,周环比+7.8%,SCFI欧洲航线收于2871美元/TEU,而疫情前2017~2019年SCFI欧线平均值仅为820美元/TEU,目前较涨该均值水平已同比上涨250.1%,若红海事件持续影响,则公司在24年业绩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1)盈利预测::根据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238.6亿元,基于Clarksons统计集装箱船在24-25年的交付情况,预期供给增速或高于需求增速,CCFI运价均值较23年或进一步下行,我们调整2024~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实现140.1、150.6亿(调整前为200、210亿),对应EPS为1.48/0.87/0.94元,对应PE为7/11/10倍。2))目标价:我们认为作为全球领先的央企集运龙头,公司稳健抗压能力不断增强,长期看好公司盈利中枢验证与“船到链”端到端转型后的央企周期价值跃升。同时,公司推动股份回购,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我们以周期成长股定价方式,给予2024年预期利润15倍PE,对应目标市值2102亿,对应股价13.1元,预期较现价35%空间,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欧美进口需求大幅下滑,即期运价低于长协价,运力大规模扩张等。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3-10-31 9.26 -- -- 9.45 2.05%
10.39 12.20%
详细
2023年10月30日,中远海控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5.6亿元,同比下降57%;实现归母净利润220.7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1亿元,同比下降60%;实现归母净利润55.1亿元,同比下降83%。 供给增加运价下降,QQ33收入同比下滑。2023Q3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0%,主要原因系集运市场拥堵缓解,供给恢复,整体供大于求,导致市场运价显著下降。CCFI指数均值在2023Q1-Q3同比下降69.5%,在2023Q3同比下降70.3%。在上年同期营收基数较高情况下,公司2023Q3营收同比下降。分量价来看,公司集运货运量为606万TEU,同比下降0.04%;估算公司外贸航线单箱收入为979美元/TEU,同比下降65.5%。 QQ33毛利率同比下降,费用率同比上升。2023Q3公司实现毛利率12.2%,同比下降30.7pct,主要由于外贸运价大幅下跌影响公司毛利率。费用率方面,2023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0%,同比上升4.4pct,其中销售费率为0.8%,同比上升0.8pct;管理费用率为3.4%,同比上升1.4pct;研发费用率为0.7%,同比上升0.1pct;财务费用率为-1.9%,同比上升2.1pct。2023Q3公司实现投资收益12.7亿元,同比增长89.7%。毛利率同比下降叠加费用率同比上升,2023Q3公司归母净利率为12.9%,同比下降17.8pct。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布,股份回购持续推进。8月29日,公司公告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51元。按截至2023H1公司总股本161.7亿股计算,2023年中期应派发现金红利约人民币82.47亿元(含税),约为公司2023H1归母净利润的50%。同日,为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公告股份回购方案。8月31日,公司开始实施A股和H股回购,截至9月30日,公司累计回购A股股份124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77%,已支付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23亿元;累计回购H股249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154%,已支付总金额约为港币2.06亿元。 维持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267亿元、207亿元、2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运力供给增加,成本压力上升,贸易格局改变。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3-08-30 9.09 -- -- 9.52 4.73%
10.39 14.30%
详细
2023年8月29日,中远海控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8.4亿元,同比下降56.4%;实现归母净利润165.6亿元,同比下降74.5%;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444.9亿元,同比下降57.7%;实现归母净利润94.3亿元,同比下降74.6%。 分析需求疲软量价下行,QQ22收入同比下滑。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9亿元,同比下降57.7%,主要原因系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的新阶段,集运市场受到需求走弱,2023Q2公司集运货运量为594.2万TEU,同比下降5.8%。同时,集运市场拥堵缓解,供给恢复,整体供大于求,市场运价水平在低位波动,2023Q2CCFI平均指数为938点,同比下降70.3%,环比下降13.7%,估算公司外贸航线单箱收入为1055美元/TEU,同比下降62.5%。 毛利率同比下降,汇兑收益明显。2023Q2受外贸运价大幅下跌影响,公司毛利率为22%,同比下降31.8pct,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6.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1pct)、管理费用率为1.9%(-1.4pct),研发费用率为0.6%(+0.4pct),财务费用率为-7.7%(-6.8pct),主要系Q2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以及利息收入大增,2023H1公司汇兑收益为21亿元,主要反映在Q2,上年同期为7.6亿元;2023Q2利息收入为19.5亿元,上年同期为10亿元。由于毛利率下降明显,2023Q2归母净利率为21.2%,同比下降14pct。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布,拟回购股份彰显信心。8月29日,公司公告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51元。按截至2023H1公司总股本161.7亿股计算,2023年中期应派发现金红利约人民币82.47亿元(含税),约为公司2023H1归母净利润的50%。同日,公司公告回购A股股份方案,为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回购股份数量总额为3,000万股至6,000万股,占公司截至7月末总股本的0.19%至0.37%,按回购价格上限人民币12.29元/股测算,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上限为人民币73,740万元。 盈利预测与评级维持2023-2025年净利润预测267亿元、207亿元、2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运力供给增加,成本压力上升,贸易格局改变。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3-05-05 9.64 -- -- 11.58 4.80%
10.24 6.22%
详细
事件:中远海控发布2023年一季报。1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53亿元,同比下降55.13%;实现归母净利润71.27亿元,同比下降74.20%;扣非归母净利润70.93亿元,同比下降74.19%。 投资要点: 集运市场量价回归常态,经营承压但成本管控优异。 1)量:公司1Q2023货运量545.3万TEU,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1.51%、7.23%。2)价:1Q2023 CCFI 录得1,087点,同比、环比分别下滑68.5%、32.7%。公司外贸单箱收入达到1,272美元/TEU,同比、环比分别下滑57.2%、32.2%。收入回撤幅度略低于市场运价指数。 虽收入端受市场环境低迷影响下滑,但公司成本管控亮眼。1Q2023营业成本387.45亿元,环比下降21.85%。其中耗油单价显著回落,环比降幅11.25%。 1Q2023运价基本触底,后续经营压力逐步减弱。 1Q2023集运主要航线价格均下跌至周期上行前水平,其中SCFI-美西线在3月跌至1200美金/FEU 以下,SCFI-欧线跌至870美金/TEU 以下,均回到2019年水平及以下。但4月以来国际集装箱运价止跌反弹,美西航线运价快速回暖,3月21日到4月21日运价反弹42.25%之多,该运价反弹有船东挺价,美西港口再度停工等多重因素影响。展望未来,虽然中长期供给投放的压力仍在,但运价的底部已基本寻得,经营压力有望逐步减弱。 控股股东增持,新常态下利润中枢渐明,公司价值有望回归 集团在自2022年5月19日开启新一轮增持以来,截至今年4月19日,已增持1.15亿A 股和2.15亿H 股,合计花费22.1亿元,距离增持承诺上限仍有7.9亿元。控股股东的不断增持凸显了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随着运价触底震荡,公司新常态下的利润中枢逐渐明朗。随着业绩不确定性一步步消失,公司价值有望再次得到发现。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中远海控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运输综合服务商。虽然市场环境略有波动,但我们中长期仍看好公司各项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下内在价值的增长。基于行业最新供需情况,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中远海控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9.86、1821.24与1913.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85、123.45与162.6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70、14.49、11.00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金融危机;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安全事故;公司经营业绩/分红不达预期。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3-04-03 9.59 -- -- 11.73 6.64%
10.23 6.67%
详细
中远海控发布 2022年度年报。公司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1,707.78亿元,同比增长 29.77%;实现净利润 1,313.38亿元,同比增长 26.40%;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95.95亿元,同比增长 22.66%,创历史最佳业绩。 董事会建议每股派发末期现金红利人民币1.39元(含税),2022年度共计 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547.22亿元,约为公司 2022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50%。 投资要点: 市场需求疲软,4Q2022业绩降幅较大。 2022下半年,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势头放缓,集运市场需求疲软,运价水平持续下滑,4Q2022CCFI/SCFI 环比降幅分别为-45.26%/-58.08%,成本承压之下,公司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环比降幅-58.24%/-61.90%,略高于市场运费波动。 发展环境面临挑战,但分红提升帮助价值回归。 随着欧美终端需求衰退,环保政策趋严,箱船供给显著增长,2023年外贸集装箱市场挑战大于机遇。虽然过去两年的超高盈利或将有所回落,但公司仍可通过分红给股东创造价值。一方面,公司现金仍然充足,截至 2022年末,账上货币资金总额 2,368.77亿元,即使抵减短期应付后仍有较多留存。另一方面,公司制定 2022年-2024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明确年度内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应占公司当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0%-50%。 数智、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市场下行周期,公司从数智化、低碳化、全球化供应链服务等多方面着手锻炼内功,以求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1)数字化:公司将复制并推广在家电行业成功实践的“海运+海外仓+二次分拨运输”和在汽车行业应用的“整车集装箱运输全链路运输”,更成熟便利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可期。2)低碳化:公司稳步推进 12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的建造,为船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打好基础。3)全球化:2023年虽然欧美需求面临衰退,但中国经济复苏的机遇不可忽视,公司拥有依托自身网络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的能力,有望在“双循环”的发 展格局下实现新的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中远海控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运输综合服务商。虽然市场环境略有波动,但中长期仍看好公司各项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下内在价值的增长。基于行业最新供需情况,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中远海控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09.43、1812.09与 1912.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7.91、101.42与 146.5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88、17.50、12.11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金融危机;汇率波动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安全事故;公司经营业绩/分红不达预期。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9-06 11.16 -- -- 13.49 2.12%
11.40 2.15%
详细
事件:中远海控发布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7.85亿元,同比增加715.21亿元,增幅51.36%,归母净利润647.22亿,同比上涨74.46%,业绩符合预期。同时公司公布中期利润方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1元(含税)。此外公司发布了《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的公告,明确了未来的分红计划。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运价的情绪性下跌并不影响行业公司的盈利能力,集装箱运价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2年8月26日,CCFI综合指数报收2904点,同比下降5.68%;欧线报收4689.31点,同比下降12.45%;美西线和美东线分别报收2360.40点、2835.84点,同比上涨12.44%、16.51%。从数据变化的直观感受上集运运价有所下跌,但是复盘过去二十年的集运历史,甚至回溯自集装箱运输诞生以来的运价区间,目前的价格仍然是处于历史级高位的。即期市场上主要船司的干线装载率仍然接近100%,与2021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折射了全球集运市场仍处在供不应求状态。上半年面对疫情反扑、俄乌冲突等全球宏观不利影响,集运运价依然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坚韧,如今三季度过半,四季度的旺季即将到来,年内运价已经没有大幅下跌空间,今年或将是有史以来集运最好的一年。 重新认识供应链不稳定的两面性:短期托底运价,长期促进行业向价值导向转变。回顾年初至今,美国、欧洲的主要港口均发生过罢工和停摆事件,目前英国最大的港口费利克斯托又发生了大约2000名工人发起的为期8天的罢工行动,港口和陆地的作业效率直接影响到了有效运力的充足释放,陆地供给端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是过去几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制于种种因素未能扩大港口、陆地周转设备投资,上游收缩资本开支后导致行业的生态变的更加脆弱,无法保证整个供应链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当下的供应链问题更意味着集运行业的全新机遇。回顾过去二十年的集运发展,行业战略都是成本导向,大型船舶、联盟运作、舱位互保,这些让集运业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发挥到了极致。但是经过此轮超级周期的洗礼,集运行业逐步意识到海上作业并不意味着所有,港口、陆地、周转设备和多式联运才是下一阶段边际效率提升的主战场,准时稳定高效的到门服务将是未来集运行业的价值追求。中远海控作为目前远东地区海上、陆上的唯一集运龙头,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在集装箱物流化的改革,建议关注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 今年以来格局逻辑验证清晰,明年重点关注新船下水、今年以来格局逻辑验证清晰,明年重点关注新船下水、EEXI生效、生效、联盟内部控制等多因素叠加的系统性影响。今年以来各主要联盟都采取了停航等方式保证运价稳定,防止货代引导运价情绪性下跌,及时有效地保证了即期运价与长协运价的合理价差,班轮联盟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供给控制力,格局逻辑的验证节奏逐步清晰。展望明年,供给端有喜有优,EEXI生效后部分船舶降速控制总体的产能利用率,新船下水可能会带来过剩运力。明年将是较为关键的一年,各种逻辑都将得到最终的验证。 大气分红,高股息下迎来价值重估。中远海控作为全球集运龙头,其估值一直低于同运力的行业平均水平。本次分红力度在整个A股市场都处于第一梯队,既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市场前景的充分看好,又给予了股东足够的信心和充分回报。股息水涨船高后,未来中远海控的估值有望修复到行业平均水平。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短期看好公司分红带来的价值重估,中期看好行业格局逻辑的逐步验证,长期看好公司在集运改革发展变局之时的二次破茧重生。预计中远海控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06、3000与24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644与3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2、3.53、6.20。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欧美消费超预期下滑,地缘政治等风险,安全事故,运力大规模扩张,集运联盟关系破裂,美国对集运公司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9-05 11.59 -- -- 13.49 -1.60%
11.40 -1.64%
详细
中远海控发布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7.85 亿元,同比增加715.21 亿元,增幅51.36%,归母净利润647.22亿,同比上涨74.46%,业绩符合预期。同时公司公布中期利润方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1元(含税)。此外公司发布了《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的公告,明确了未来的分红计划。 投资要点: 运价的情绪性下跌并不影响行业公司的盈利能力,集装箱运价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2年8月26日,CCFI综合指数报收2904点,同比下降5.68%;欧线报收4689.31点,同比下降12.45%;美西线和美东线分别报收2360.40点、2835.84点,同比上涨12.44%、16.51%。从数据变化的直观感受上集运运价有所下跌,但是复盘过去二十年的集运历史,甚至回溯自集装箱运输诞生以来的运价区间,目前的价格仍然是处于历史级高位的。即期市场上主要船司的干线装载率仍然接近100%,与2021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折射了全球集运市场仍处在供不应求状态。上半年面对疫情反扑、俄乌冲突等全球宏观不利影响,集运运价依然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坚韧,如今三季度过半,四季度的旺季即将到来,年内运价已经没有大幅下跌空间,今年或将是有史以来集运最好的一年。 重新认识供应链不稳定的两面性:短期托底运价,长期促进行业向价值导向转变。回顾年初至今,美国、欧洲的主要港口均发生过罢工和停摆事件,目前英国最大的港口费利克斯托又发生了大约2000名工人发起的为期8天的罢工行动,港口和陆地的作业效率直接影响到了有效运力的充足释放,陆地供给端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是过去几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制于种种因素未能扩大港口、陆地周转设备投资,上游收缩资本开支后导致行业的生态变的更加脆弱,无法保证整个供应链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当下的供应链问题更意味着集运行业的全新机遇。回顾过去二十年的集运发展,行业战略都是成本导向,大型船舶、联盟运作、舱位互保,这些让集运业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发挥到了极致。但是经过此轮超级周期的洗礼,集运行业逐步意识到海上作业并不意味着所有,港口、陆地、周转设备和多式联运才是下一阶段边际效率提 升的主战场,准时稳定高效的到门服务将是未来集运行业的价值追求。中远海控作为目前远东地区海上、陆上的唯一集运龙头,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在集装箱物流化的改革,建议关注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 今年以来格局逻辑验证清晰,明年重点关注新船下水、EEXI生效、联盟内部控制等多因素叠加的系统性影响。今年以来各主要联盟都采取了停航等方式保证运价稳定,防止货代引导运价情绪性下跌,及时有效地保证了即期运价与长协运价的合理价差,班轮联盟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供给控制力,格局逻辑的验证节奏逐步清晰。展望明年,供给端有喜有优,EEXI生效后部分船舶降速控制总体的产能利用率,新船下水可能会带来过剩运力。明年将是较为关键的一年,各种逻辑都将得到最终的验证。 大气分红,高股息下迎来价值重估。中远海控作为全球集运龙头,其估值一直低于同运力的行业平均水平。本次分红力度在整个A股市场都处于第一梯队,既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市场前景的充分看好,又给予了股东足够的信心和充分回报。股息水涨船高后,未来中远海控的估值有望修复到行业平均水平。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短期看好公司分红带来的价值重估,中期看好行业格局逻辑的逐步验证,长期看好公司在集运改革发展变局之时的二次破茧重生。预计中远海控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06、3000与24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644与3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2、3.53、6.20。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欧美消费超预期下滑,地缘政治等风险,安全事故,运力大规模扩张,集运联盟关系破裂,美国对集运公司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9-02 12.04 -- -- 13.71 -3.79%
11.59 -3.74%
详细
中远海控2022年中报业绩维持增长趋势。中远海控发布2022年中期财务数据,2022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47.22亿元,同比增长74.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44.22亿元,同比增长74.02%。 集运市场运价同比持续上涨,拉动公司集运板块收入高增长。2022上半年全球疫情持续反复,主干航线运价基本稳定,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同比增长59%。货运量方面,2022年中报公司集运货量为1247.13万TEU,同比下降9.9%;集运业务收入端,公司航线收入合计为1982.45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公司上半年国际航线单箱收入为2895.81美元/TEU。 高分红水平超预期,同时确立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计划。2022中期分红环节,公司拟每股派息2.01元,约占2022年中期归母净利润的50%。同时公司也提议在2022-2024年,在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前提下,本集团年度内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应占公司当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50%。 投资建议: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26.23/596.85/349.92亿元(原预测为1015.63/498.68/105.28),对应2022-2024年EPS为7.03/3.73/2.19元,以公司2022年8月31日收盘价(14.2元)计算,对应2022-2024年PE为2/3.8/6.5倍,维持公司“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运输经营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3)燃油成本扰动利润。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9-01 12.34 -- -- 14.42 -1.23%
12.19 -1.22%
详细
8月30日,中远海控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营业收入为2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36%;归母净利为647.22亿元,同比增长74.46%;2022Q2公司营业收入为1052.55亿元,同比增长41.43%;归母净利为371.05亿元,同比增长71.42%;扣非归母净利为369.41亿元,同比增长70.92%,符合市场预期。 分析 运价维持高位,业绩表现亮眼。受新冠疫情局部反复的影响,全球供应链拥堵状况未有明显改善,国际集装箱运输供求关系仍较紧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同比增长59%。公司通过稳运力、保供箱、提服务等措施全力保障全球运输服务,经营效益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2022H1公司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2071.76亿元,同比增长51.85%,Q2国际单箱收入同比提升54%至2817美元,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8.93pct至47.17%。 控股股东持续增持,中期拟大比例分红。为更好回馈公司股东,提高股东投资回报,2022年中期拟派息,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323.44 亿元,占公司2022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约50%。2022年-2024年度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应占公司当年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的30%-50%。中远海运集团于2022 年5 月19 日再次启动新一轮增持,12 个月内增持公司A 股和H 股,拟增持公司股份的总金额不低于15 亿元人民币,且不超过30 亿元人民币。 与航运产业链紧密合作,推进航运端到端和数字化建设。预计2022年国际经贸格局将延续调整走势,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威胁经济复苏进程。公司积极与航运产业链紧密合作,并推进航运端到端和数字化建设,有望更好应对贸易格局变化、数字转型与绿色环保等课题。 投资建议 考虑部分港口的拥堵仍在持续,将额外消耗部分运力,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供需平衡,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净利预测1102.78亿元、721.70亿元、459.6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航企运力大幅扩张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风险。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7-13 14.73 12.03 -- 14.80 0.48%
15.14 2.78%
详细
公司是全球第四大集运船东,盈利能力优异。公司旗下控制超293.13万TEU运力,全球市占率达到11.5%,运力规模较第五位的赫伯罗特高出近120万TEU。2021年公司集运业务营收增长97.5%,营收占比超98%,其余为与之协同的码头业务所贡献。 行业供需无需多虑,高景气持续可期。近期市场对集运行业供需有所担忧:需求端,美联储预计年内快速加息,从而影响全球消费需求,但是历史上历次美联储加息,对耐用品的消费影响较为有限;供给端,市场担忧年内运力交付压力逐步加大,但是Alphaliner数据显示22年集运的交付压力实际小于21年,且交付运力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适用于区域内市场的小船。此外,2020年以来联盟的格局已经显著改善,在主流船东均与客户签订了长协后,联盟可以通过停航控班等手段稳定运价。 国内疫情的持续时间是集运行业能否复苏、、何时景气回升的关键。近期国内疫情反复对集运行业的短期需求造成了多层次的影响,首先疫情对上海、广深内陆交通的影响,短期造成了集散地内陆物流的不畅,集运部分货物运输需求受到抑制;其次,我国目前自主可控率尚有提升空间,部分零部件依赖于进口,内陆物流的不畅影响到了华东和华南腹地的制造业生产;其三,由于此前我国对疫情控制较为优异,20年以来我国吸纳了部分其他地区的制造业需求,而当前我国供应链受到了疫情扰动,可能会造成潜在的订单回流。我们认为,当前全球需求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当中,如果疫情可以较快得以抑制,则积累的货运需求有望再度对欧美港口的供应链造成冲击,集运景气度有望重回提升趋势,反之则全球供应链可以有更长的时间窗口进行修复,拖累行业景气度。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当前资产负债表强劲,截至22Q1在手现金达2362.0亿元,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502.6亿元,且公司21年证明了自身盈利能力在集运船东中亦具备比较优势,随着行业继续运行于高景气区间,公司资产负债表有望持续向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6.1亿、669.3亿、498.2亿,当前股价对应22-24年末PB估值1.3、1.2、1.1X。在联盟格局已经显著改善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行业近期回到微利甚至亏损状态的概率不高,给予公司目标PB1.5-1.7X,对应目标价17.41-19.13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国内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战争影响、安全事故、燃油租船等成本超预期、联盟格局不稳定、贸易摩擦等。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7-11 15.02 -- -- 15.08 0.40%
15.14 0.80%
详细
中远海控发布业绩预增公告: 中远海控: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647.16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以下简称“同比”)增加约人民币 276.18亿元,同比增长约 74.45%;预计 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人民币 644.36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274.16亿元,同比增长约 74.06%。 投资要点: 淡季不淡,集装箱运价景气度仍处于历史高位。截止 2022年 7月 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CCFI、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 SCFI分别报收 3271.07、4203.27,较去年同期仍上涨 23.28%、7.63%。 从全球市场看,集运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仍在持续,干线上的舱位利用率依然接近 90%-100%,供求关系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扭转。 跨太平洋线:供给端看,美国东西海岸的主要港口拥堵问题和联运问题仍然严重,港口和铁路堆场面临底盘车短缺和集装箱长期滞留等问题,同时集装箱船在锚地等泊数量并没有下降,有效运力并没有完全释放。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 (ILWU) 与太平洋海事协会 (PMA) 的劳工谈判仍在进行中,当前协议已于 7月 1日失效,形势并不明朗。 需求端看,上半年美国主要库存数据较 2021年没有明显变化,从现在库存位置判断 2022年跨太平洋线需求萎缩的可能性不大。 亚洲到欧洲线:供给端看,欧洲港口拥堵问题没有得到明确改善,欧洲回船效率不高,准班率仍然处于历史低点。需求端看,虽然欧洲各国通胀水平较高,但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欧线的集运需求,欧线的舱位持续紧张。 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公司长协客户比例进一步提高。上半年远东到欧洲的准班率不及 15%,远东到北美的准班率在 15%左右徘徊。面对供应链危机,无论是价格上涨还是准班率下降,货主和船公司都更愿意使用更多的长协合同来控制供应链风险。 旺季即将到来,下半年全球集运市场有望重回前期高位。目前的需求状况下,美线、欧线的舱位利用率已经处于高位,叠加集运业短期产能供给刚性的特点,需求回升将会把即期运价带回历史高点。随着欧美圣诞节即将到来,主要进口国即将进入终端消费的旺季,商家的补 库行为叠加消费者信心的提振有望进一步刺激货运需求。 从上半年受疫情冲击的反应看,明年集运的格局逻辑有望兑现。上半年受上海出货量影响,各主要联盟都采取了停航等方式保证运价稳定,防止货代引导运价情绪性下跌,及时有效地保证了即期运价与长协的合理价差。从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三大联盟第一次主动停航保运价,到上海发货受限前,中间经历了两次中国春节和国庆节等主要假日,班轮联盟都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供给控制力,格局逻辑一直处在不断的验证过程中。明年新船逐步下水后,联盟有望从内部进行运力的结构性调整和升级,从而打破之前的周期往返僵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看好全年景气度延续,上调盈利预期,预计中远海控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006、3000与 24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25、644与 366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07、3.91、6.89。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欧美消费超预期下滑,地缘政治等风险,安全事故,运力大规模扩张,集运联盟关系破裂,美国对集运公司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5-05 14.02 -- -- 15.73 5.71%
15.34 9.4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2年一季报, 实现营业收入 1055.30亿元,同比增长 62.75%; 归母净利润 276.17亿元,同比增长 78.73%。 供应链不畅持续,单箱收入继续上涨Q1公司实现货运量 6.16百万 TEU,同比下滑 9.2%,其中国际航线货运量为 5.10百万 TEU,同比下滑 7.7%, 国内货运量 1.06百万 TEU,同比下滑15.6%,较国际航线的下降更为明显,我们认为是因为一季度国内疫情有所反复所致。公司国际航线单箱收入 2975.14美元/TEU,同比提升 1366.36美元/TEU, 显示出行业高景气 , 受益于此,公司 Q1实现航线收入 156.25亿美元,同比增长 67.54%。 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强劲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现金已达 2361.97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5.78%,现金比率达到 1.56,可见公司在手现金充裕,具备较强的抗周期风险的能力。现金流方面,公司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达到 1050.64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为 625.29亿元, 收现较为顺畅, 财务报表扎实强劲。 上海疫情反复导致公路货运量大幅下滑,后续或有货量潮汐近期上海疫情有所反复,导致上海公路货运量大幅下降,而上海港作为全国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一方面来说,公路运输的不畅直接带来了全国的集装箱货运量缺失,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明确,部分国内制造业对进口的零部件/中间品的依赖度较高,进口环节的不畅对生产端亦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上海货运恢复正常,我们认为可能会有补出口的浪潮,从而对全球供应链再度形成冲击。 投资建议: 虽然短期集运行业运价有所下滑,但是随着疫情好转,货量回升为大概率事件,集运行业有望再度迎来景气上行阶段。预计年内集运行业仍将维持在高景气区间,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 1317.7、 697.2、 307.1亿元,对应 PE 估值 1.75、 3.31、 7.5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欧美消费需求超预期下滑、战争影响超预期、安全事故。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7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