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5-05
|
9.64
|
--
|
--
|
11.58
|
4.80% |
|
10.24
|
6.22% |
|
详细
事件:中远海控发布2023年一季报。1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53亿元,同比下降55.13%;实现归母净利润71.27亿元,同比下降74.20%;扣非归母净利润70.93亿元,同比下降74.19%。 投资要点: 集运市场量价回归常态,经营承压但成本管控优异。 1)量:公司1Q2023货运量545.3万TEU,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1.51%、7.23%。2)价:1Q2023 CCFI 录得1,087点,同比、环比分别下滑68.5%、32.7%。公司外贸单箱收入达到1,272美元/TEU,同比、环比分别下滑57.2%、32.2%。收入回撤幅度略低于市场运价指数。 虽收入端受市场环境低迷影响下滑,但公司成本管控亮眼。1Q2023营业成本387.45亿元,环比下降21.85%。其中耗油单价显著回落,环比降幅11.25%。 1Q2023运价基本触底,后续经营压力逐步减弱。 1Q2023集运主要航线价格均下跌至周期上行前水平,其中SCFI-美西线在3月跌至1200美金/FEU 以下,SCFI-欧线跌至870美金/TEU 以下,均回到2019年水平及以下。但4月以来国际集装箱运价止跌反弹,美西航线运价快速回暖,3月21日到4月21日运价反弹42.25%之多,该运价反弹有船东挺价,美西港口再度停工等多重因素影响。展望未来,虽然中长期供给投放的压力仍在,但运价的底部已基本寻得,经营压力有望逐步减弱。 控股股东增持,新常态下利润中枢渐明,公司价值有望回归 集团在自2022年5月19日开启新一轮增持以来,截至今年4月19日,已增持1.15亿A 股和2.15亿H 股,合计花费22.1亿元,距离增持承诺上限仍有7.9亿元。控股股东的不断增持凸显了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随着运价触底震荡,公司新常态下的利润中枢逐渐明朗。随着业绩不确定性一步步消失,公司价值有望再次得到发现。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中远海控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运输综合服务商。虽然市场环境略有波动,但我们中长期仍看好公司各项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下内在价值的增长。基于行业最新供需情况,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中远海控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9.86、1821.24与1913.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85、123.45与162.6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70、14.49、11.00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金融危机;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安全事故;公司经营业绩/分红不达预期。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4-03
|
9.59
|
--
|
--
|
11.73
|
6.64% |
|
10.23
|
6.67% |
|
详细
中远海控发布 2022年度年报。公司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1,707.78亿元,同比增长 29.77%;实现净利润 1,313.38亿元,同比增长 26.40%;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95.95亿元,同比增长 22.66%,创历史最佳业绩。 董事会建议每股派发末期现金红利人民币1.39元(含税),2022年度共计 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547.22亿元,约为公司 2022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50%。 投资要点: 市场需求疲软,4Q2022业绩降幅较大。 2022下半年,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势头放缓,集运市场需求疲软,运价水平持续下滑,4Q2022CCFI/SCFI 环比降幅分别为-45.26%/-58.08%,成本承压之下,公司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环比降幅-58.24%/-61.90%,略高于市场运费波动。 发展环境面临挑战,但分红提升帮助价值回归。 随着欧美终端需求衰退,环保政策趋严,箱船供给显著增长,2023年外贸集装箱市场挑战大于机遇。虽然过去两年的超高盈利或将有所回落,但公司仍可通过分红给股东创造价值。一方面,公司现金仍然充足,截至 2022年末,账上货币资金总额 2,368.77亿元,即使抵减短期应付后仍有较多留存。另一方面,公司制定 2022年-2024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明确年度内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应占公司当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0%-50%。 数智、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市场下行周期,公司从数智化、低碳化、全球化供应链服务等多方面着手锻炼内功,以求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1)数字化:公司将复制并推广在家电行业成功实践的“海运+海外仓+二次分拨运输”和在汽车行业应用的“整车集装箱运输全链路运输”,更成熟便利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可期。2)低碳化:公司稳步推进 12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的建造,为船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打好基础。3)全球化:2023年虽然欧美需求面临衰退,但中国经济复苏的机遇不可忽视,公司拥有依托自身网络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的能力,有望在“双循环”的发 展格局下实现新的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中远海控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运输综合服务商。虽然市场环境略有波动,但中长期仍看好公司各项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下内在价值的增长。基于行业最新供需情况,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中远海控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09.43、1812.09与 1912.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7.91、101.42与 146.5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88、17.50、12.11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金融危机;汇率波动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安全事故;公司经营业绩/分红不达预期。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9-06
|
11.16
|
--
|
--
|
13.49
|
2.12% |
|
11.40
|
2.15% |
|
详细
事件:中远海控发布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7.85亿元,同比增加715.21亿元,增幅51.36%,归母净利润647.22亿,同比上涨74.46%,业绩符合预期。同时公司公布中期利润方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1元(含税)。此外公司发布了《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的公告,明确了未来的分红计划。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运价的情绪性下跌并不影响行业公司的盈利能力,集装箱运价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2年8月26日,CCFI综合指数报收2904点,同比下降5.68%;欧线报收4689.31点,同比下降12.45%;美西线和美东线分别报收2360.40点、2835.84点,同比上涨12.44%、16.51%。从数据变化的直观感受上集运运价有所下跌,但是复盘过去二十年的集运历史,甚至回溯自集装箱运输诞生以来的运价区间,目前的价格仍然是处于历史级高位的。即期市场上主要船司的干线装载率仍然接近100%,与2021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折射了全球集运市场仍处在供不应求状态。上半年面对疫情反扑、俄乌冲突等全球宏观不利影响,集运运价依然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坚韧,如今三季度过半,四季度的旺季即将到来,年内运价已经没有大幅下跌空间,今年或将是有史以来集运最好的一年。 重新认识供应链不稳定的两面性:短期托底运价,长期促进行业向价值导向转变。回顾年初至今,美国、欧洲的主要港口均发生过罢工和停摆事件,目前英国最大的港口费利克斯托又发生了大约2000名工人发起的为期8天的罢工行动,港口和陆地的作业效率直接影响到了有效运力的充足释放,陆地供给端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是过去几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制于种种因素未能扩大港口、陆地周转设备投资,上游收缩资本开支后导致行业的生态变的更加脆弱,无法保证整个供应链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当下的供应链问题更意味着集运行业的全新机遇。回顾过去二十年的集运发展,行业战略都是成本导向,大型船舶、联盟运作、舱位互保,这些让集运业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发挥到了极致。但是经过此轮超级周期的洗礼,集运行业逐步意识到海上作业并不意味着所有,港口、陆地、周转设备和多式联运才是下一阶段边际效率提升的主战场,准时稳定高效的到门服务将是未来集运行业的价值追求。中远海控作为目前远东地区海上、陆上的唯一集运龙头,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在集装箱物流化的改革,建议关注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 今年以来格局逻辑验证清晰,明年重点关注新船下水、今年以来格局逻辑验证清晰,明年重点关注新船下水、EEXI生效、生效、联盟内部控制等多因素叠加的系统性影响。今年以来各主要联盟都采取了停航等方式保证运价稳定,防止货代引导运价情绪性下跌,及时有效地保证了即期运价与长协运价的合理价差,班轮联盟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供给控制力,格局逻辑的验证节奏逐步清晰。展望明年,供给端有喜有优,EEXI生效后部分船舶降速控制总体的产能利用率,新船下水可能会带来过剩运力。明年将是较为关键的一年,各种逻辑都将得到最终的验证。 大气分红,高股息下迎来价值重估。中远海控作为全球集运龙头,其估值一直低于同运力的行业平均水平。本次分红力度在整个A股市场都处于第一梯队,既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市场前景的充分看好,又给予了股东足够的信心和充分回报。股息水涨船高后,未来中远海控的估值有望修复到行业平均水平。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短期看好公司分红带来的价值重估,中期看好行业格局逻辑的逐步验证,长期看好公司在集运改革发展变局之时的二次破茧重生。预计中远海控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06、3000与24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644与3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2、3.53、6.20。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欧美消费超预期下滑,地缘政治等风险,安全事故,运力大规模扩张,集运联盟关系破裂,美国对集运公司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9-05
|
11.59
|
--
|
--
|
13.49
|
-1.60% |
|
11.40
|
-1.64% |
|
详细
中远海控发布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7.85 亿元,同比增加715.21 亿元,增幅51.36%,归母净利润647.22亿,同比上涨74.46%,业绩符合预期。同时公司公布中期利润方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1元(含税)。此外公司发布了《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的公告,明确了未来的分红计划。 投资要点: 运价的情绪性下跌并不影响行业公司的盈利能力,集装箱运价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22年8月26日,CCFI综合指数报收2904点,同比下降5.68%;欧线报收4689.31点,同比下降12.45%;美西线和美东线分别报收2360.40点、2835.84点,同比上涨12.44%、16.51%。从数据变化的直观感受上集运运价有所下跌,但是复盘过去二十年的集运历史,甚至回溯自集装箱运输诞生以来的运价区间,目前的价格仍然是处于历史级高位的。即期市场上主要船司的干线装载率仍然接近100%,与2021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折射了全球集运市场仍处在供不应求状态。上半年面对疫情反扑、俄乌冲突等全球宏观不利影响,集运运价依然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坚韧,如今三季度过半,四季度的旺季即将到来,年内运价已经没有大幅下跌空间,今年或将是有史以来集运最好的一年。 重新认识供应链不稳定的两面性:短期托底运价,长期促进行业向价值导向转变。回顾年初至今,美国、欧洲的主要港口均发生过罢工和停摆事件,目前英国最大的港口费利克斯托又发生了大约2000名工人发起的为期8天的罢工行动,港口和陆地的作业效率直接影响到了有效运力的充足释放,陆地供给端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是过去几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制于种种因素未能扩大港口、陆地周转设备投资,上游收缩资本开支后导致行业的生态变的更加脆弱,无法保证整个供应链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当下的供应链问题更意味着集运行业的全新机遇。回顾过去二十年的集运发展,行业战略都是成本导向,大型船舶、联盟运作、舱位互保,这些让集运业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发挥到了极致。但是经过此轮超级周期的洗礼,集运行业逐步意识到海上作业并不意味着所有,港口、陆地、周转设备和多式联运才是下一阶段边际效率提 升的主战场,准时稳定高效的到门服务将是未来集运行业的价值追求。中远海控作为目前远东地区海上、陆上的唯一集运龙头,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在集装箱物流化的改革,建议关注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 今年以来格局逻辑验证清晰,明年重点关注新船下水、EEXI生效、联盟内部控制等多因素叠加的系统性影响。今年以来各主要联盟都采取了停航等方式保证运价稳定,防止货代引导运价情绪性下跌,及时有效地保证了即期运价与长协运价的合理价差,班轮联盟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供给控制力,格局逻辑的验证节奏逐步清晰。展望明年,供给端有喜有优,EEXI生效后部分船舶降速控制总体的产能利用率,新船下水可能会带来过剩运力。明年将是较为关键的一年,各种逻辑都将得到最终的验证。 大气分红,高股息下迎来价值重估。中远海控作为全球集运龙头,其估值一直低于同运力的行业平均水平。本次分红力度在整个A股市场都处于第一梯队,既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市场前景的充分看好,又给予了股东足够的信心和充分回报。股息水涨船高后,未来中远海控的估值有望修复到行业平均水平。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短期看好公司分红带来的价值重估,中期看好行业格局逻辑的逐步验证,长期看好公司在集运改革发展变局之时的二次破茧重生。预计中远海控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06、3000与24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644与3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2、3.53、6.20。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欧美消费超预期下滑,地缘政治等风险,安全事故,运力大规模扩张,集运联盟关系破裂,美国对集运公司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9-02
|
12.04
|
--
|
--
|
13.71
|
-3.79% |
|
11.59
|
-3.74% |
|
详细
中远海控2022年中报业绩维持增长趋势。中远海控发布2022年中期财务数据,2022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47.22亿元,同比增长74.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44.22亿元,同比增长74.02%。 集运市场运价同比持续上涨,拉动公司集运板块收入高增长。2022上半年全球疫情持续反复,主干航线运价基本稳定,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同比增长59%。货运量方面,2022年中报公司集运货量为1247.13万TEU,同比下降9.9%;集运业务收入端,公司航线收入合计为1982.45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公司上半年国际航线单箱收入为2895.81美元/TEU。 高分红水平超预期,同时确立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计划。2022中期分红环节,公司拟每股派息2.01元,约占2022年中期归母净利润的50%。同时公司也提议在2022-2024年,在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前提下,本集团年度内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应占公司当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50%。 投资建议: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26.23/596.85/349.92亿元(原预测为1015.63/498.68/105.28),对应2022-2024年EPS为7.03/3.73/2.19元,以公司2022年8月31日收盘价(14.2元)计算,对应2022-2024年PE为2/3.8/6.5倍,维持公司“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运输经营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3)燃油成本扰动利润。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9-01
|
12.34
|
--
|
--
|
14.42
|
-1.23% |
|
12.19
|
-1.22% |
|
详细
8月30日,中远海控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营业收入为2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36%;归母净利为647.22亿元,同比增长74.46%;2022Q2公司营业收入为1052.55亿元,同比增长41.43%;归母净利为371.05亿元,同比增长71.42%;扣非归母净利为369.41亿元,同比增长70.92%,符合市场预期。 分析 运价维持高位,业绩表现亮眼。受新冠疫情局部反复的影响,全球供应链拥堵状况未有明显改善,国际集装箱运输供求关系仍较紧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同比增长59%。公司通过稳运力、保供箱、提服务等措施全力保障全球运输服务,经营效益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2022H1公司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2071.76亿元,同比增长51.85%,Q2国际单箱收入同比提升54%至2817美元,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8.93pct至47.17%。 控股股东持续增持,中期拟大比例分红。为更好回馈公司股东,提高股东投资回报,2022年中期拟派息,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323.44 亿元,占公司2022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约50%。2022年-2024年度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应占公司当年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的30%-50%。中远海运集团于2022 年5 月19 日再次启动新一轮增持,12 个月内增持公司A 股和H 股,拟增持公司股份的总金额不低于15 亿元人民币,且不超过30 亿元人民币。 与航运产业链紧密合作,推进航运端到端和数字化建设。预计2022年国际经贸格局将延续调整走势,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威胁经济复苏进程。公司积极与航运产业链紧密合作,并推进航运端到端和数字化建设,有望更好应对贸易格局变化、数字转型与绿色环保等课题。 投资建议 考虑部分港口的拥堵仍在持续,将额外消耗部分运力,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供需平衡,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净利预测1102.78亿元、721.70亿元、459.6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航企运力大幅扩张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风险。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7-13
|
14.73
|
12.83
|
27.66%
|
14.80
|
0.48% |
|
15.14
|
2.78% |
|
详细
公司是全球第四大集运船东,盈利能力优异。公司旗下控制超293.13万TEU运力,全球市占率达到11.5%,运力规模较第五位的赫伯罗特高出近120万TEU。2021年公司集运业务营收增长97.5%,营收占比超98%,其余为与之协同的码头业务所贡献。 行业供需无需多虑,高景气持续可期。近期市场对集运行业供需有所担忧:需求端,美联储预计年内快速加息,从而影响全球消费需求,但是历史上历次美联储加息,对耐用品的消费影响较为有限;供给端,市场担忧年内运力交付压力逐步加大,但是Alphaliner数据显示22年集运的交付压力实际小于21年,且交付运力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适用于区域内市场的小船。此外,2020年以来联盟的格局已经显著改善,在主流船东均与客户签订了长协后,联盟可以通过停航控班等手段稳定运价。 国内疫情的持续时间是集运行业能否复苏、、何时景气回升的关键。近期国内疫情反复对集运行业的短期需求造成了多层次的影响,首先疫情对上海、广深内陆交通的影响,短期造成了集散地内陆物流的不畅,集运部分货物运输需求受到抑制;其次,我国目前自主可控率尚有提升空间,部分零部件依赖于进口,内陆物流的不畅影响到了华东和华南腹地的制造业生产;其三,由于此前我国对疫情控制较为优异,20年以来我国吸纳了部分其他地区的制造业需求,而当前我国供应链受到了疫情扰动,可能会造成潜在的订单回流。我们认为,当前全球需求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当中,如果疫情可以较快得以抑制,则积累的货运需求有望再度对欧美港口的供应链造成冲击,集运景气度有望重回提升趋势,反之则全球供应链可以有更长的时间窗口进行修复,拖累行业景气度。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当前资产负债表强劲,截至22Q1在手现金达2362.0亿元,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502.6亿元,且公司21年证明了自身盈利能力在集运船东中亦具备比较优势,随着行业继续运行于高景气区间,公司资产负债表有望持续向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6.1亿、669.3亿、498.2亿,当前股价对应22-24年末PB估值1.3、1.2、1.1X。在联盟格局已经显著改善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行业近期回到微利甚至亏损状态的概率不高,给予公司目标PB1.5-1.7X,对应目标价17.41-19.13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国内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战争影响、安全事故、燃油租船等成本超预期、联盟格局不稳定、贸易摩擦等。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7-11
|
15.02
|
--
|
--
|
15.08
|
0.40% |
|
15.14
|
0.80% |
|
详细
中远海控发布业绩预增公告: 中远海控: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647.16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以下简称“同比”)增加约人民币 276.18亿元,同比增长约 74.45%;预计 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人民币 644.36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274.16亿元,同比增长约 74.06%。 投资要点: 淡季不淡,集装箱运价景气度仍处于历史高位。截止 2022年 7月 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CCFI、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 SCFI分别报收 3271.07、4203.27,较去年同期仍上涨 23.28%、7.63%。 从全球市场看,集运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仍在持续,干线上的舱位利用率依然接近 90%-100%,供求关系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扭转。 跨太平洋线:供给端看,美国东西海岸的主要港口拥堵问题和联运问题仍然严重,港口和铁路堆场面临底盘车短缺和集装箱长期滞留等问题,同时集装箱船在锚地等泊数量并没有下降,有效运力并没有完全释放。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 (ILWU) 与太平洋海事协会 (PMA) 的劳工谈判仍在进行中,当前协议已于 7月 1日失效,形势并不明朗。 需求端看,上半年美国主要库存数据较 2021年没有明显变化,从现在库存位置判断 2022年跨太平洋线需求萎缩的可能性不大。 亚洲到欧洲线:供给端看,欧洲港口拥堵问题没有得到明确改善,欧洲回船效率不高,准班率仍然处于历史低点。需求端看,虽然欧洲各国通胀水平较高,但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欧线的集运需求,欧线的舱位持续紧张。 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公司长协客户比例进一步提高。上半年远东到欧洲的准班率不及 15%,远东到北美的准班率在 15%左右徘徊。面对供应链危机,无论是价格上涨还是准班率下降,货主和船公司都更愿意使用更多的长协合同来控制供应链风险。 旺季即将到来,下半年全球集运市场有望重回前期高位。目前的需求状况下,美线、欧线的舱位利用率已经处于高位,叠加集运业短期产能供给刚性的特点,需求回升将会把即期运价带回历史高点。随着欧美圣诞节即将到来,主要进口国即将进入终端消费的旺季,商家的补 库行为叠加消费者信心的提振有望进一步刺激货运需求。 从上半年受疫情冲击的反应看,明年集运的格局逻辑有望兑现。上半年受上海出货量影响,各主要联盟都采取了停航等方式保证运价稳定,防止货代引导运价情绪性下跌,及时有效地保证了即期运价与长协的合理价差。从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三大联盟第一次主动停航保运价,到上海发货受限前,中间经历了两次中国春节和国庆节等主要假日,班轮联盟都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供给控制力,格局逻辑一直处在不断的验证过程中。明年新船逐步下水后,联盟有望从内部进行运力的结构性调整和升级,从而打破之前的周期往返僵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看好全年景气度延续,上调盈利预期,预计中远海控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006、3000与 24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25、644与 366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07、3.91、6.89。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欧美消费超预期下滑,地缘政治等风险,安全事故,运力大规模扩张,集运联盟关系破裂,美国对集运公司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5-05
|
14.02
|
--
|
--
|
15.73
|
5.71% |
|
15.34
|
9.42%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2年一季报, 实现营业收入 1055.30亿元,同比增长 62.75%; 归母净利润 276.17亿元,同比增长 78.73%。 供应链不畅持续,单箱收入继续上涨Q1公司实现货运量 6.16百万 TEU,同比下滑 9.2%,其中国际航线货运量为 5.10百万 TEU,同比下滑 7.7%, 国内货运量 1.06百万 TEU,同比下滑15.6%,较国际航线的下降更为明显,我们认为是因为一季度国内疫情有所反复所致。公司国际航线单箱收入 2975.14美元/TEU,同比提升 1366.36美元/TEU, 显示出行业高景气 , 受益于此,公司 Q1实现航线收入 156.25亿美元,同比增长 67.54%。 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强劲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现金已达 2361.97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5.78%,现金比率达到 1.56,可见公司在手现金充裕,具备较强的抗周期风险的能力。现金流方面,公司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达到 1050.64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为 625.29亿元, 收现较为顺畅, 财务报表扎实强劲。 上海疫情反复导致公路货运量大幅下滑,后续或有货量潮汐近期上海疫情有所反复,导致上海公路货运量大幅下降,而上海港作为全国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一方面来说,公路运输的不畅直接带来了全国的集装箱货运量缺失,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明确,部分国内制造业对进口的零部件/中间品的依赖度较高,进口环节的不畅对生产端亦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上海货运恢复正常,我们认为可能会有补出口的浪潮,从而对全球供应链再度形成冲击。 投资建议: 虽然短期集运行业运价有所下滑,但是随着疫情好转,货量回升为大概率事件,集运行业有望再度迎来景气上行阶段。预计年内集运行业仍将维持在高景气区间,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 1317.7、 697.2、 307.1亿元,对应 PE 估值 1.75、 3.31、 7.5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欧美消费需求超预期下滑、战争影响超预期、安全事故。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5-02
|
14.02
|
--
|
--
|
15.73
|
5.71% |
|
15.34
|
9.42% |
|
详细
4月28日,中远海控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Q1实现营业收入1055.3亿元,同比增长62.75%;归母净利润276.17亿元,同比增长78.73%;扣非归母净利润274.81亿元,同比增长78.36%,符合我们预期。 分析分析运价维持高位,Q1业绩业绩表现亮眼。Q1全球疫情持续反复,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内陆运输迟滞等因素仍未消除,供应链瓶颈问题依旧存在,运价继续维持高位。Q1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3444.33点,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5%。公司通过稳运力、保供箱、提服务等措施全力保障全球运输服务,经营效益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Q1公司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992.99亿元,同比增长63.56%,主要系国际单箱收入同比提升85%至2975美元。尽管Q1油价上行,耗油单价提升56%至633美元/吨,Q1公司毛利率仍同比提升7.33pct至40.54%。 控股股东完成增持,彰显对公司发展信心。公司控股股东中远海运集团于2021年10月18日首次增持公司A股股份,并自2021年年底至2022年4月15日进一步增持公司A股约2084万股,增持公司H股约1359万股,累计增持金额约为18.92亿元人民币。截止目前,控股股东已实施完毕增持计划,充分体现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 与航运产业链紧密合作,推进航运端到端和数字化建设。预计2022年国际经贸格局将延续调整走势,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威胁经济复苏进程。公司积极与航运产业链紧密合作,并推进航运端到端和数字化建设,有望更好应对贸易格局变化、数字转型与绿色环保等课题。 (1)双品牌携手海洋联盟其他成员,顺利发布覆盖面更广、品质更优、交货更快、服务更稳的DAY5航线产品; (2)打造陆海一体化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更为可靠、更有保障的“端到端”服务; (3)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多渠道、可视化的在线海运服务和产品。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考虑2022上半年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态势将延续,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净利预测1102.6亿元、720.66亿元、459.2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航企运力大幅扩张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风险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4-11
|
12.39
|
--
|
--
|
12.45
|
0.48% |
|
12.86
|
3.79% |
|
详细
事件中远海控(601919)发布2021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36.94亿元,同比增长94.85%,归母净利润892.96亿元,同比增长799.52%,基本每股收益为5.59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7元(含税)。报告期内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1,315亿元(折合约 203.8亿美元)。 公司发布2022年Q1季度预增公告,Q1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78.6%。 点评1、2021年报告期内,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 2615.54点,同比增长165.69%。这是利润大增的主因。已过去的2022年Q1期间CCFI 平均值为3400左右,仍然高于21年均值。 2、22年海外步入后疫情时代,港口拥堵和供应链紧绷状态趋向缓解,从而导致集运价格回落。我们预测,若无黑天鹅事件,22年Q1季度的高点可能是全年的运价最高点。但公司近期签署长协订单的运价和时长,均有望上涨。同时今年长协运力占比有望超过公司全部运力的50%。这些措施,可延缓运价下滑带来的远期利润下滑。 3、公司港口业务继续小幅度增长,并为集运靠港提供协助;同时外贸电商平台21年成交量同比增长187%,也为后续揽货提供便利。 投资评级我们对公司未来三年业绩的测算,是基于CCFI 在2024年能回归到21年Q1均值水平的假设条件。未来2年的分红值得期待,给予“买入”评级。预计未来3年EPS 分别为6.02、4.71和2.79,对应PE 分别为2.58、3.30和5.57。 风险提示高油价持续时间过久,国际海运价格下降过快。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4-07
|
15.52
|
--
|
--
|
16.00
|
-2.91% |
|
15.22
|
-1.9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36.94亿元,同比增长94.85%;归母净利润892.96亿元,同比增长799.52%。此外,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78.6%。 21年收官交出亮眼答卷,盈利弹性充分彰显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业绩、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和货运量均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息税前利润1315亿元,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息税前利润达到1277亿元,主要得益于行业运价的大幅上涨,2021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2615.54点,同比增长165.69%。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1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09.48亿元,显示出行业处于高景气阶段,船东议价权强。 分红能力得以修复,资产质量有所提升年内公司不断优化财务结构,为实现年度现金分红创造条件,母公司可分配利润由2020年末的-224.7亿元提升至21年末的277.8亿元。在综合考虑公司可持续发展和股东回报的情况下,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9.32亿元,超过公司可分配利润的50%,较为可观。 22年长协运价对盈利的拉动效应逐步体现一季度,在国内受到疫情困扰的情况下,公司仍实现较为可观的预增,我们认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欧线长协对公司的业绩实现了较为明显的拉动。虽然近期行业运价仍处于回落的趋势当中,但是我们预计美线长协价格较21年仍有望大幅增长,为公司2022年业绩保驾护航。 投资建议:虽然近期运价因国内疫情及美联储加息抑制需求而有所回落,但是集运行业整体仍处于高景气区间,考虑行业以往从Q2起由淡转旺,且国内疫情影响将会逐步消散,我们认为行业运价有望随货量回升而提升。在长协价格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年内业绩有望在高基数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维持22年盈利预测1317.69亿元不变,但是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可能对需求有所压制,将23年盈利预测由988.22亿元下调至697.22亿元,并引入2024年盈利预测307.07亿元,对应22-24年PE估值2.07、3.92、8.8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安全事故,燃油价格超预期上涨,一季报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4-04
|
15.52
|
--
|
--
|
16.65
|
1.03% |
|
15.68
|
1.03% |
|
详细
事件:中远海控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336.94亿元,同比增长94.85%,归母净利润892.96亿元,同比增长799.52%。集装箱业务收入和货运量均创历史新高,业绩亮眼,与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基本吻合。 同时,董事会建议公司2021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87元(含税),按截至2021年末公司总股本160.14亿股计算,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9.32亿元,为公司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的15.60%,为母公司报表2021年度可供分配利润的50.15%。 投资要点:1、 业绩爆发年,利润分配长短兼顾2021年是全球供应链各类矛盾集中爆发的一年,集装箱运力严重供不应求,因而海运价格出现显著上涨,2021年CCFI 指数年度均值同比增长165.69%。公司作为全球集运龙头,取得极其亮眼的业绩,归母净利润892.96亿元,同比增长799.52%。在此基础上,公司每股分红0.87元,合计分红139.32亿元,按2022年3月30日公司收盘价16.09来看,股息率可以达到5.41%,属于较不错的回报水平。同时,公司决定留存部分收益用来巩固自身竞争实力,投资端到端网络、数字化建设和低碳环保转型等符合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的领域,以确保长期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2、 2022年运价有望保持景气,长协逐步落地进一步增厚业绩2022年一季度淡季不淡,CCFI、SCFI 指数环比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7.41%、3.26%。目前美西港口(长滩、洛杉矶港口)排队船舶数量基本稳定在80-90艘之间,考虑到接下来即将进入旺季,以及亚洲疫情加剧,全球港口拥堵情况较难得到显著缓解,运价高位运行依旧具备供需支撑。 同时,公司的长协签订也正逐步落地,随着欧美长协的陆续签订,公司2022年的业绩确定性和成长性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中性预期下,欧美长协将在今年产生近四百亿的归母净利润,进而为公司提供较高的业绩基础。 3、 长视角看,行业有希望脱离无序竞争,稳定赚取应有盈利考虑到2023-24年是船舶集中投产期,目前供给端存在过剩隐忧,集装箱在手船舶订单占当前总运力比例显著提升,接近25%的水平。但考虑IMO 在2023年即将推行减碳细则,且集装箱船舶老龄化较为严重,未来运力实际投放压力或将被老旧船拆解对冲。不仅如此,行业当前已度过关键洗牌期,行业CR10/CR5已高达82.8%/65%,头部班轮公司地位愈发稳固。班轮公司联盟化运营再度加强市场头部效应,龙头马士基已经多次做出不会无序投放运力的表态。受格局优化推动,班轮公司之间的合作诉求逐渐强于竞争意愿,业内协同不断增强下行业有望迈向互利共赢的新发展时代。 4、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中远海控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17.83亿元、2904.99亿元与2417.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7.98亿元、599.90亿元与338.39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60、4.85与8.60,维持“增持”评级。 5、 风险提示运力大规模扩张风险;世界经济衰退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行业景气度不确定性。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4-01
|
14.60
|
--
|
--
|
17.05
|
10.00% |
|
16.06
|
10.00% |
|
详细
业绩2022年 3月 30日,中远海控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336.94亿元,同比增长 94.85%,归母净利润 892.96亿元,同比增长799.52%。4Q2021营业收入 1022.15亿元,同比增长 90.88%,归母净利润 217.06亿元,同比增长 257.77%。基本符合我们先前预期。 分析疫情反复集运供需紧张,运价维持高位。受全球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内陆运输迟滞等因素影响,集装箱运输供求关系持续紧张,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向好,2021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 2615.54点,同比增长 165.69%。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 3,279.27亿元,同比增长97.54%。公司不断提升双品牌船队营运效率,2021年跨太平洋航线平均周运力同比增幅约 26%,亚欧航线平均周运力同比增幅约 6%;公司加大对第三国市场、新兴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开发力度,双品牌在新兴市场的箱量同比增幅达到 9%。集装箱航运业务完成货运量 2,691.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15%。受益运价上涨公司毛利率提升 28.09%至 42.3%。 分红兼顾可持续发展和股东回报。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并计提法定公积金后,母公司报表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为 277.80亿元。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87元(含税),为母公司报表 2021年度可供分配利润的 50.15%。公司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兼顾了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和股东回报。 持续推进航运端到端和数字化建设。公司持续推进全程端到端物流供应链业务发展,湘粤非铁海联运、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的顺利运作,中欧陆海快线、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服务通道的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公司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多渠道、可视化的在线海运服务和产品,不断拉近了上下游的距离,持续扩大了覆盖面。 投资建议受益于运价大幅度上涨,运价中枢有望提升,我们提升公司 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 159.37%、143.77%,预测公司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2.6亿元、720.66亿元,新增 2024年预测 459.2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航企运力大幅扩张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风险。
|
|
|
中远海控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2-01-26
|
16.10
|
--
|
--
|
17.82
|
10.68% |
|
18.66
|
15.90% |
|
详细
事件:中远海控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92.8亿元,同比增长约799.3%,息税前利润为1315.2亿元,同比增长629.4%;其中2021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6.9亿元,环比下降-28.87%。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优化财务结构,截至2021年末,预计母公司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约人民币277.8亿元,为顺利实施2021年度现金分红奠定了基础。 投资要点: 2021Q4市场环比价升量跌,公司利润有所下滑从运价情况来看, 2021年四季度CCFI/SCFI 指数环比上涨9.69%/9.38%。其中,美西线CCFI/SCFI 环比上涨12.66%/18.45%;美东线CCFI/SCFI 环比上涨8.99%/1.72%;欧线CCFI/SCFI 环比上涨3.77%/4.76%,主流运价指数在四季度呈现全面上涨的趋势。 我们认为,在运价全面上涨的背景下,公司单季度利润反而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受港口拥堵导致的船期延误影响,公司空白航班增多导致集装箱业务量下滑。根据Sea-Intelligence 的数据显示,四季度班轮公司在美西线上的平均停航频次由前三季度的每周7.7次大幅上升至每周13次;而从美西港口的吞吐情况来看,2021Q4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45.6万标准箱,环比下降14.24%;②公司为应对供应链流转不畅、确保供应链正常运转造成四季度成本端增幅高于预期。 运价高位运行仍具备供需支撑,欧美长协签订强化业绩确定性短期来看,供应链大概率将因贸易淡季而得到自然性缓解,然而,受到疫情与政府长期投入不足等中长期因素的限制,供应链物流能力不足的问题大概率还将因旺季的到来而反复发生,市场有效供给收缩的现象或长期持续;需求方面,欧美进口热潮受疫情因素推动仍存在延续可能,从基础数据来看,主要消费国潜在需求仍然充裕。 从全年视角来看,运价受有效供给受限、潜在需求充足而上有空间下有支撑,全年保持高位运行的概率仍然很大。 而随着欧美长协的陆续签订完毕,公司近年的业绩确定性也将得到强化。中性预期下,欧美长协将在今年产生近四百亿的归母净利润,进而为公司提供较高的业绩基础。 从长视角来看,行业未来发展仍喜胜于忧行业当前已度过关键洗牌期,行业CR10/CR5已高达82.8%/65%,头部班轮公司地位愈发稳固,行业格局已基本落定。班轮公司联盟化运营再度加强市场头部效应,三大海运联盟坐拥全球八成以上的集装箱船运力,悉数瓜分世界各主要航线航区市场份额。受格局优化推动,班轮公司之间的合作诉求逐渐强于竞争意愿,业内协同不断增强下行业有望迈向互利共赢的新发展时代。另一方面,供给端当前仍存过剩隐忧,行业在手船舶订单占当前总运力比例明显回升,但不可忽视由船舶老化与环保压力带来的未来船舶拆卸诉求,未来运力实际投放压力或将被部分对冲。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中远海控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91.90亿元、3881.29亿元与2949.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2.77亿元、1122.98亿元与601.22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96、2.12与3.96,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运力大规模扩张风险;世界经济衰退风险;油价大幅上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行业景气度不确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