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鹏

五矿证券

研究方向: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50523070001。曾就职于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德方纳米 基础化工业 2023-04-10 110.48 -- -- 225.88 27.04%
140.36 27.05%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3.80亿元,同比增长 188.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19亿元,同比增长 191.7%。 公司盈利稳健。公司预计 2022年全年销量约 17.2万吨,同比增长超过 70%,吨净利 1.4万元/吨左右,同比增长 55%。2022H1/H2公司碳酸锂采购价分别为 35、42万元/吨,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库存收益与产品高端化,2022年公司盈利稳健。2022Q4归母净利润 5.53亿元,同比下降 0.71%,环比增长 0.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42亿元,同比下降 3.82%,环比增长 4.04%。Q4毛利率 16.1%,环比-0.05pct,净利率 7.0%,环比-1.19pct,2022Q4在计提股权激励费用与资产减值损失后盈利保持稳健。 曲靖生产项目再加码,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公司现有磷酸铁锂产能 26.5万吨/年,其中佛山德方现有产能 3万吨/年,曲靖德方现有产能 10.5万吨/年,曲靖麟铁现有产能 2万吨/年,德枋亿纬现有产能 11万吨/年。 公司预计到 2025年底,磷酸铁锂产能达到 34.5万吨/年。 磷酸锰铁锂、补锂剂有望放量。公司独家首创液相法,运用“涅甲界面改性技术”和“离子超导技术”等核心技术,解决离子溶出问题,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有望推动磷酸锰铁锂产业化进程加速,9月公司 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已投产。曲靖德方创界补锂剂一期 5000吨于 2023年 2月底投产,有效改善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收 308、332、3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7、32.6、41.8亿元,同比增长 4%、32%、28%。截止 2023年 4月 6日市值对应 23、24年 PE 估值分别是 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锂电池技术迭代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等。
壹石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3-31 38.57 -- -- 39.88 3.40%
39.88 3.40%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6.03亿元,同比增长42.65%,归母净利润 1.47亿元,同比增长 35.75%,扣非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 22.95%。2022Q4实现收入 1.5亿元,环比下降7%;归母净利润为 0.3亿元,环比降低 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0.18亿元,环比降低 40%。 产能持续释放,降本增效进行时。公司在蚌埠投资建设的勃姆石扩产 4万吨/年新增产能,其中 2万吨产线已完成调试并投产、剩余 2万吨产线(再融资募投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来产能有望逐步释放。此外,公司年产 1.5万吨电子功能粉体材料建设项目、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年产 5,000吨电子通讯用功能粉体材料建设项目,正在按既定规划有序推进建设,有望在 2023年下半年实现陆续投产,为公司电子材料业务板块的增长提供产能保障。与此同时,公司南国热电投资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逐步推进,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公司能源费用。 业务线逐步拓展,海外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2022年公司勃姆石产品新增客户数超过 40家,客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海外客户的出货占比有所提升。与此同时,韩系隔膜厂商需求量持续走高,公司对日系隔膜厂商也在 2022年实现送样验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收分别是 9.0、12.6、15.9亿元,同比增长 49%、41%、26%;归母净利润分别是 2.4、3.4、4.4亿元,同比增长 61%、43%和 31%,截止 3月 29日的市值对应 23-24年 PE 为 33、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技术开发的风险。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3-30 33.43 -- -- 54.56 11.80%
39.19 17.23%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实现收入 154.6亿元,同比增长 71.90%;实现归母净利润 31.04亿元,同比增长 77.5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9.59亿元,同比增长 78.25%。 负极材料一体化战略卓有成效。2022全年负极材料业务实现出货量13.9万吨,同比增长 43.4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6.5亿元,同比增长 49.15%;均价 5.48万元/吨,同比增长 7.45%;一体化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公司已具备较为完善的负极材料全工序生产制造能力,石墨化、碳化自给率行业领先。截至 2022年末,公司已经形成年产 15万吨以上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其中包括 11万吨石墨化加工及 10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 基膜涂覆一体化已形成初步的产业链闭环,涂覆材料及粘结剂业务规模快速增长。1)2022年度,公司涂覆隔膜及加工量(销量)达到 43.38亿㎡,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97.9亿㎡)的 44.31%,较去年同期提升 9.12个百分点。涂覆加工方面,江苏卓高、宁德卓高完成扩产,广东卓高预计 2023年末逐步投产。隔膜基膜方面,四川卓勤一期 4亿㎡基膜涂覆一体化项目设备安装调试已经完成,其隔膜产品正处于产品认证和逐步批量出货阶段,二期项目已经启动设备采购。2)涂覆粘结剂方面,东阳光氟树脂锂电级 PVDF 成功抢占市场先机,新建 2万吨PVDF 项目正在施工建设,其中一期 1万吨 PVDF 有望在 2023年二季度建成投产。截至 2022年末,公司已经形成年产 5亿㎡基膜、2万吨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0.6万吨 PVDF 及 60亿㎡涂覆隔膜加工的有效产能。 锂电设备业务增长显著。1)营收同比显著增加,公司自动化装备业务成功把握新能源行业扩产周期带来的市场机遇,承接订单金额大幅增长;2022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含内部销售)240,088.50万元,同比增长 75.55%; 2)在手订单充足,公司尚未履约的在手订单金额41.8亿元(含税);3)降本增效显著,公司通过零配件集采、优化包装运输方案、工艺改进、补料控制等多种方式,持续降低成本、减少损耗,从而保证了设备业务的整体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40.7、50.2、60.2亿元,同比增长 31%、24%和 20%,截止 3月 28日的市值对应 23-24年 PE 为 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技术路线替代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3-03-14 222.44 -- -- 414.98 2.97%
244.56 9.94%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285.94亿元,同比增长152.07%,归母净利润307.29亿元,同比增长92.89%,扣非归母净利润282.13亿元,同比增长109.88%。 2022年公司盈利能力优异,产销高增。公司2022年Q4实现营收1182.54亿元,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131.38亿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39%。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下游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系统两块业务的高速增长。2022年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289GWh,同比增长116.6%,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242GWh,同比增长107.09%;锂离子电池产量325GWh,同比增长100.2%。 公司产能持续扩张,全球产能布局稳中有进。1)产能状况:公司目前电池系统产能为390GWh,在建产能152GWh,产能利用率83.4%。 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张,有望逐步摊薄制造成本。2)全球布局:公司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实现锂电池模组及电芯的量产。另外,公司宣布在匈牙利建设欧洲第二座工厂,规划产能达100GWh。我们认为随着欧洲电动化与能源转型过程的推进,公司的海外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全球市占率继续提升。1)动力电池系统:根据SNEResearch,2022年动力电池系统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7.0%,比去年同期提升4.0个百分点,连续6年位列全球第一。2)储能电池系统:根据SNEResearch,2022年储能电池系统出货量全球市占率达43.4%,比去年同期提升5.1个百分点,连续2年位列全球第一。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4744、5683、7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9、599、789亿元,同比增长53%、28%、32%。截止3月10日市值对应22、23年PE估值分别是21、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技术开发的风险。
恩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3-06 117.00 -- -- 117.12 0.10%
124.05 6.03%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 125.91亿元,同比增加 57.73%; 归母净利润为 40.00亿元,同比增加 47.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8.40亿元,同比增加 49.58%。 公司 Q4出货环比下降。 受疫情、能源涨价、银行贷款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 Q4实现收入 33.13亿元, 环比下降 6%;归母净利润为 7.74亿元, 环比下降 36%。我们预估 2022年全年出货量 46.5亿平, 同比提升 53%, 单平净利 0.86元,环比小幅下降; Q4出货量为 11.5亿平,环比下降约 8%,单平净利为 0.67元。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涂覆比例上升,单平净利有望回升。 公司积极扩张产能,绑定头部客户。 公司产能规模位于全球首位,已在上海、珠海、无锡、江西、苏州、重庆等地布局隔膜生产基地,产能规模达 70亿平方米。未来随着重庆恩捷、江苏恩捷、玉溪恩捷项目逐渐达产,产能有望持续扩张。同时,公司绑定头部客户,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客户陆续签订保供协议,未来产能消化确定性较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收分别是 170.6、219.8、 273.3亿元,同比增长 36%、 29%、 24%;归母净利润分别是56.6、 71.4、 90.0亿元,同比增长 42%、 26%和 26%,截止 3月 3日的市值对应 23-24年 PE 为 18、 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技术开发的风险。
厦钨新能 2023-02-27 79.78 -- -- 79.28 -0.63%
79.28 -0.63%
详细
公司是国内正极材料行业标杆。公司从事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十余年,截至 2021年末,公司主营业务有效产能为 6.83万吨,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预计有效产能将分别达到 9.10万吨、12.40万吨、17.40万吨。公司控股股东为厦门钨业,实际控制人为福建省国资委。员工持股力度大,实现与高管、核心员工的深度绑定,截至 2022年 Q3末,员工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 7.35%。钴酸锂与 NCM 三元材料为公司主营业务,2018-2021年伴随行业快速发展,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 CAGR 达30.36%/90.72%。 单晶化与高镍化引领三元方向。1)单晶可发展低钴材料进而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由于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低,具备循环寿命较长、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少、导电性能好等优势,单晶与多晶材料掺混可提高高镍高温稳定性、减少产气,并进一步降低钴含量。前驱体尺寸、烧结温度、混锂量等的选择构成单晶技术壁垒,单晶市场格局更集中,2022H1国内单晶正极 CR3集中度接近 61%。2)随着镍含量的升高、钴含量的降低,高镍三元材料在降低成本和提升能量密度方面优势明显,随着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三元正极材料市场正在逐步往高镍方向发展。 中镍高电压协同超高镍,三元业务蓄势待发。1)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连续攻克了 3C 锂电池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公司高电压三元材料收入占比从 2019年的 24.59%上升到 2022年前三季度的 81.14%,同时公司 Ni5和 Ni6的收入占比多年均保持在 80%以上并且逐年攀升,中镍高电压是公司三元材料的重点方向。2)公司在Ni6系产品方面实现大批量供货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超高镍Ni9系产品已获得了部分下游客户的认证,处于小批量供货阶段,产品下游应用正在逐步导入,公司三元材料布局持续加码,有望超越钴酸锂成为核心业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单晶正极材料头部企业,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 营 收 分 别 为 287/301/303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润 为11.2/15.2/19.7亿元,同比增加 102%、36%、29%。我们选取当升科技、长远锂科、振华新材作为可比公司,2022-2023年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为 17/15倍,截至 2023年 2月 22日收盘价,公司 2023年 PE 为16倍,略高于行业平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路线变化;公司现金流紧张;新扩产能无法顺利释放等。
麦格米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2-23 30.35 -- -- 30.68 1.09%
33.33 9.82%
详细
公司以电力电子及自动控制为核心技术,布局四大业务领域。公司建立了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功率变换硬件技术平台、数字化电源控制技术平台和自动化系统控制与通讯软件等三大核心技术平台,以三大技术平台为核心发展了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智能家电电控、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四大业务领域。近年来,受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影响,公司利润有所承压,公司 2022年 Q1-Q3营业收入为 39.86亿元,同比增长 36.41%,归母净利润为 3.04亿元,同比增长-5.15%。 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不断增加,智能卫浴空间广阔。智能家电业务板块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板块,2022H1智能家电电控营收占比 53.00%,营收同比增长 36.88%,毛利率 21.97%。市场方面,中国智能家电渗透率快速提升,2022年 H1,中国的智能家电渗透率达到了 50%,领先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37%,市场规模方面 2021年为 4141亿元,相比 2017年增长 26%。智能卫浴方面,目前整体渗透率较低 22年底约为 5%,相较于日本的接近 90%(21年)的渗透率,未来前景广阔,有望带动公司智能家电相关业务快速增长。 需求+政策双轮驱动,工业电源市场前景较好。在工业电源领域,受益于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全球医疗电源行业市场规模扩大,中国医疗电源行业增速明显;在通信领域,随着全球 5G 时代的来临,应用于 5G 相关基站和数据设备的电源需求也将稳步增长。在客户方面,目前公司与飞利浦、迈瑞医疗、爱立信、富士康、思科、魏德米勒、西门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了合作,工业电源领域有望实现稳步增长,同时公司光伏逆变器等业务有望起量。 工业自动化产品国产替代趋势明显,精密连接业务增长较快。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受各应用领域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增加以及国家政策双向推动,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公司有望受益,未来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同时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未来工控市场有望触底反转。此外,公司精密连接业务快速发展,拓展宁德时代等客户,未来增长潜力大。 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公司未来收入体量有望进一步上升。受北汽销量下滑影响,2021年公司新能源与轨交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公司不断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客户,与宁波菲仕(应用于哪吒汽车)、零跑等客户已建立合作。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不断开拓新的客户,订单金额有望快速增长,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未来收入体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利润为 4.25、6.26、8.52亿元,同比增长 9.3%、47.3%、36.0%,22-24年 PE 为 35/24/18倍,与可比对象相比估值水平较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供应短缺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海外需求下滑风险;公司新业务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通合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2-21 25.70 -- -- 27.35 6.42%
33.43 30.08%
详细
深耕电源模块领域。公司深耕电源领域二十余载。1998年,公司在石家庄市成立,2002年公司“高可靠高效率谐振式开关电源”项目取得突破,随后推出各类电源产品。从应用领域来看,公司电源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军工装备和智能电网领域。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以充电桩模块为主,随着公司在该领域不断发力,充电桩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截至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占比达 48.71%,电力行业占比 27.62%,军工行业占比 19.82%,新能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 197.53%,实现快速增长。 充电基建蓄势待发,充电模块出海正当时。国内方面,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近年来充电桩建设维持高增长,在政策+需求的催化下,23年有望维持较高增速;海外方面,欧美市场新能源车有望起量,在补贴政策的驱动下,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张,同时,海外盈利能力较好,以优优绿能为例,充电模块海外市场毛利率比国内高 20%左右。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的核心部件,在全球需求共振的逻辑下,有望核心受益。我们测算 2025年国内+欧美充电桩充电模块市场有望接近 200亿。我们预计 2025年国内模块市场为 125亿,22-25年市场复合增速为 42%,欧美市场 2025年充电模块市场规模约为 61亿,22-25年复合增速为 69%。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充电桩充电模块领域头部企业,在海外需求的催化下,有望实现业绩高增长。 需求+国产化双轮驱动,军用电源市场前景较好。公司是军用电源业务领域的领先企业,技术积淀丰富,拥有自主研发的 DC/DC 模块输出纹波抑制技术、数字均流技术、模块化程控电源系统等关键技术。我们认为,公司布局军工电源国产化模块产品,不断建设和完善电源产品,开展多功能国产化军工电源的研发建设。在国家推动军工装备国产化的大趋势下,公司在军工电源产业的生产服务能力、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23年电网投资额有望高增长,公司电网业务有望维持稳健增长趋势。“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电网投资 2.4万亿元,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而 2022年,由于疫情影响开工进度,我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 5012亿元,同比增长 1.2%,较 2021年 5.4%的增长速度有所下滑。 因此,在 2022年的低基数下,我们预计 23年的电网投资增速较高,而公司电网电源业务受益于智能化电网投资,在电网投资增长的情况下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选择道通科技、盛弘股份、绿能慧充作为可比对象。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0.35、0.93、1.54亿元,同比增长 8%、164%、66%,23-24年 PE 为 41/25倍,考虑到公司是充电模块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好于其他充电桩企业,壁垒较高,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供应短缺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海外需求下滑风险;公司新业务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15 284.00 -- -- 283.90 -0.04%
283.90 -0.04%
详细
2023年2月10日,秦PlusDM-i2023冠军版上市,开启油电同价新时代。该版本有5款细分车型(含55KM和120KM两种续航版本),官方指导价9.98万元-14.58万元,比亚迪DM-i车型首次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 秦PlusDM-i冠军版:比亚迪将颠覆燃油进行到底。该款车型为比亚迪首款下探至10万元以内的DM-i车型。原有王朝网DM-i产品矩阵以中汉、唐定位偏高端,均价约25万元左右,宋MAX、宋PRO定价偏低,约15万元左右。海洋网三款DM-i车型产品价格带覆盖14-25万元价格带区间。 秦PlusDM-i冠军版的到来,打开了油电同价新时代,并通过“快、省、静、顺、绿”五大颠覆性驾乘体验&“颜值焕新、舒享升级、智联进化、影音进阶”四大焕新促产品力再升级,重新定义A轿新标准,降维打击合资油车,表明了比亚迪将颠覆燃油进行到底的决心。 纵横对比,秦PlusDM-i冠军版加量降价,油电同价或击穿合资车防线:纵向对比,加量降价性价比再次提升:相比于2021款车型,冠军版平均售价下降1.64万元,但功能及硬件配置上均有所增加,如增加座椅加热功能、8.8英寸悬浮仪表为标配、搭载DiLink4.0(4G)智能网联系统等,加量降价性价比提升。横向对比,油电同价或击穿合资车防线:秦PlusDM-I2023冠军版以较优的性价比降维打击合资油车市场。合资品牌在10-15万元的A级轿车市场布局中主要以燃油车为主,我们选取了几个代表车型:德系朗逸和速腾、日系轩逸、美系威朗和秦PlusDM-I2023冠军版进行对比。对比发现:无论从价格、油耗、系统功能、硬件配件来看,秦PlusDM-I2023冠军版都有着明显的领先性。 秦PlusDM-i有望快速抢占国内A级车市场合资份额。2022年国内A级轿车市场销量共677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33%,主要份额被合资车占据。主要原因系:1)以日系为代表的该价格带车型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2)以德系为代表的该价格带车型具有较好的操控稳定性等动力性能;3)在以往消费者的观念中该价格带中合资品牌有较好口碑。但随着近两年自主品牌车企在产品力的不断追赶,也在逐渐被消费者认可。秦PlusDM-i冠军版有望凭借较优的产品性价比快速抢占该市场份额,参考该细分市场表现较好的车型速腾、朗逸等月销情况,我们认为秦PlusDM-i冠军版每月有望贡献2万辆增量,稳态月销有望达到4万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307亿元、468亿元,同比增长440.4%、86.7%、52.3%,对应EPS为5.65、10.55、16.07元,PE为49.9/26.8/17.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06 299.95 -- -- 292.48 -2.49%
292.48 -2.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ummary] 2023年 1月产销数据。2023年 1月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154,188辆,同比+68.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量 152,933辆,同比+67.2%,商用车产量 1,255辆,同比+418.6%;1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 151,341辆,同比+62.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50,164辆,同比+61.6%,商用车销量 1,177辆,同比+386.4%。 点评: 1月销量表现亮眼,逆势增长。乘联会预计 1月乘用车行业零售销量同比-34.6%,比亚迪凭借较强的产品力在行业下滑背景下逆势增长,增幅达到 61.6%。分品牌来看,1月比亚迪品牌(王朝网&海洋网)实现销量 14.4万辆,同比+51%;腾势品牌实现销量 6,439辆,环比+7.3%,高端品牌销量稳步爬坡。产品结构来看,插混车型占比提升。1月公司插混车型实现销量 7.9万辆,同比+69%,插混车型销量占比达 52.5%,比去年同期提高 3.7pct;纯电车型实现销量 7.1万辆,同比+46%,EV占比达 47.5%。 海外布局卓有成效,出口继续贡献增量。1月比亚迪乘用车出口销量10409辆,同比+3123%。比亚迪加快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出口布局,22年 8月,比亚迪联合泰国合作伙伴 RêVER 在曼谷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222年 12比亚迪正式宣布进入马来西亚乘用车市场,并发布首款车型 BYD ATTO 3。公司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市场有望打开新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165亿元、307亿元、46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5.65元、10.55元、16.07元,对应 PE 分别为 53.5倍、28.7倍和 18.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02 287.98 -- -- 306.13 6.30%
306.13 6.3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业绩预告,公司 2022 年预计实现营收突破人民币420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0-170 亿元,同比+425.4.8%~458.3%;实现扣非净利润151-163 亿元,同比+1103.6%~1199.2%;基本每股收益5.50-5.84 元/股,较2021 年1.06 元/股增长超五倍。 点评: 规模化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实现营收4202亿,同比+94%,归母净利润165 亿,同比+443%,净利率3.9%,同比+2.5pct;我们预计公司Q4 实现营收1526 亿元,同比+115%;归母净利润72 亿元,同比+1096%,净利率4.7%,同比+3.77pct。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公司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实现盈利大幅提升,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压力与诸多外界挑战;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因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导致盈利承压,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业务结构优化,该业务保持稳定发展。 汽车业务业绩亮眼,22 年单车利润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汽车业务实现营收3034 亿元,同比+169.7%,净利润约153 亿元,同比+1983%;单车盈利大幅提升,全年单车净利润约8200 元,同比+725%。 我们预计Q4 汽车业务实现营收约1100 亿元,环比+30%,Q4 终端销量68 万辆,环比+27%,Q4 ASP 约16.2 万元,环比+0.7 万元;Q4 单车净利10200 元,实现环比微增。 产品矩阵丰富&品牌溢价提升,看好未来量价齐升趋势。公司已经形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四大产品矩阵,且各品牌车型价格梯度明显,上至百万级豪华车型,下至10 万元车型。在丰富的产品矩阵基础上,公司凭借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夯实稳定产品力。随着高端车型销量的提升,公司单车营收及净利润中枢有望上移。且在易四方超级技术加持下打造的仰望高端品牌,有望提升公司的品牌溢价能力,长期看好公司未来的量价齐升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规模化效应显现,22 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超出我们此前预期,看好未来量价齐升趋势,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65 亿元、307 亿元、46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5.65 元、10.55 元、16.07 元,对应PE 分别为50.6倍、27.1 倍和17.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1-16 277.41 -- -- 306.13 10.35%
306.13 10.35%
详细
2023 年1 月5 日,比亚迪举行了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了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术“易四方”。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 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 也同步亮相。未来,“易四方”技术将标配搭载于仰望品牌全系车型。 易四方:超级技术造就高端品牌。易四方技术是围绕四电机独立驱动,结合整车深度融合感知,基于车身稳定矢量控制,实现极致安全的技术平台。 该技术的核心动力基础是四个可以单独驱动车轮的轮边电机,其可以分别对车轮施加不同的扭矩。我们可以通过理解轮边电机技术的优点及难点来理解易四方的技术领先性。轮边电机技术产生于四轮分布式驱动系统下,该系统下可以独立分配各车轮动力和扭矩,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但因轮边电机在结构布置、热管理、电磁兼容以及振动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难题,目前只有采埃孚、比亚迪客车等少量商用车上有应用。在乘用车领域,该项技术仅由多家车企发布相应的概念车型,并无量产先例。但随着易四方技术的发布,仰望品牌车型将其带入乘用车量产领域,走在世界首发位置。纵观以往汽车品牌发展史,高端汽车品牌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顶级核心技术的成熟,超级技术造就高端品牌。 中低端市场夯实牢固,开启品牌向上路径:公司凭借仰望及腾势品牌开启品牌向上路径,仰望品牌新发布两款车型,其中U8 定位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承载式车身配合易四方技术,可达三秒百公里加速;U9 定位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搭载易四方的动力系统,零百加速达到了两秒级,采用智能电动蝴蝶门的设计。腾势品牌补充40 万元价格带产品空白,首发车型腾势D9 月销量快速爬升。公司凭借王朝、海洋网已稳固中低端市场龙头位置,以仰望、腾势品牌冲击高端市场,开启品牌向上路径。 产品矩阵丰富&品牌溢价提升,看好未来量价齐升趋势:公司已经形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四大产品矩阵,且各品牌车型价格梯度明显,上至百万级豪华车型,下至10 万元车型。在丰富的产品矩阵基础上,公司凭借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夯实稳定产品力。2022 年全年销量达到187 万辆,稳坐国内新能源车龙头地位。我们认为在公司新技术、新品牌的加持下,销量有望继续攀升。随着高端车型销量的提升,公司单车营收及净利润中枢有望上移。且在易四方超级技术加持下打造的仰望高端品牌,有望提升公司的品牌溢价能力,长期看好公司未来的量价齐升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 年-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296 亿元、372 亿元,同比增长402.4%、93.3%、25.9%,对应EPS为 5.25、10.16、12.79 元,PE 为52.8/27.3/21.7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等。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2-12-13 410.00 -- -- 452.52 10.37%
490.56 19.65%
详细
事件:2022 年12月 8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公司将在 2024-2030年向本田预计供应 123GWh 动力电池,北京众锐将从公司采购锂离子电池模组产品,并将采购产品销售给本田中国关联公司。 点评: 海内外持续扩张产能,龙头地位持续稳固。公司三季度电池系统销量在90GWh 左右,动力电池占比 80%,2022年 1-8月全球市占率为 36%。 国内市场,公司在济宁和洛阳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欧洲市场,公司在匈牙利新增 100GWh 的产能规划,在美国通过合资建厂实现产能扩张,海外产能有望进一步突破。我们认为欧洲、美国等海外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储能业务逐渐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第二极。2022年 H1公司储能电池收入 127亿元,同比增速 171%(动力电池同比增速 160%),储能营收占比 14%,储能营收增速大于动力电池增速。2022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毛利率为 6%,毛利率较低,第三季度恢复至两位数水平。展望 2023年,储能市场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储能产品出货有望大幅度增加。同时预计新落地储能项目推动毛利率水平逐步改善,后续有望继续维持较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收 3361、4744、55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9、450、580亿元,同比增长82%、56%、29%。截止 12月 09日市值对应 22、23年 PE 估值分别是 36、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锂电池技术迭代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等。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2-07 61.53 -- -- 65.20 5.96%
69.45 12.87%
详细
事件:公司与四川 路桥的合作进一步落地,签订年产2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年产30 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合作协议。 点评: 铁锂材料为公司构筑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与四川蜀道新材料(四川路桥持股80%)、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首期拟建设30 万吨/年,投资70 亿元,预计于2028 年12 月31 日前全部建成达产,远期再建设20 万吨/年。蜀道新材料承接了蜀道集团旗下矿产资源和新材料领域业务,蜀道集团拥有大黑山磷矿、马边老河坝磷矿等矿产,当升科技在正极材料领域技术储备丰厚,双方将在技术、资源领域发挥各自优势。 磷酸锰铁锂布局领先。公司此前发布LMFP-6M1,锰含量高达65%,比容量达到155mAh/g,实际比能量比肩五系三元,且与目前的磷酸铁锂产线共用,产品已送样国内主流电池生产商。公司采取液相和固相结合的制备方法,通过组合掺杂技术和包覆技术改良锰铁锂性能,产品性能优异。 三元正极材料产能瓶颈有望缓解。合作规划在新锂想(蜀道新材料)现有5 万吨正极材料产能规划基础上,新增15 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最终达到20 万吨,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00 亿元,预计2028 年底建成。 合作方式待定,通过新设合资公司或以新锂想为项目公司并引入当升科技,此次合作有望缓解公司高端多元正极材料产能瓶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营收187.2、270.4、289.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25.1、31.1 亿元,同比增长77%、30%、24%。截止12 月5 日市值对应22、23 年PE 估值分别是16、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锂电池技术迭代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等。
振华新材 2022-12-01 52.00 -- -- 54.03 3.90%
54.03 3.90%
详细
公司是国内三元单晶龙头企业。公司从事三元单晶研发十余年,公司预计2022年三元材料有效产能5.5万吨左右,在建项目包括:沙文二期(新建+改扩建)、义龙三期、沙文一期(技改),建成后公司产能将达18.2万吨。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子,合计持股34.8%。员工持股力度大,实现与高管、核心员工的深度绑定,截至2021年,持股员工占比2.08%,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7.25%。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为公司主营业务,2018-2021年伴随行业快速发展,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达27.6%/80.3%。 三元与钠离子电池双轮驱动。1)单晶可发展低钴材料进而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由于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低,具备循环寿命较长、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少、导电性能好等优势,单晶与多晶材料掺混可提高高镍高温稳定性、减少产气,并进一步降低钴含量。前驱体尺寸、烧结温度、混锂量等的选择构成单晶技术壁垒,单晶市场格局更集中,2022H1国内单晶正极CR3集中度接近61%。2)钠离子电池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好,锂价高位下钠离子迎来发展窗口期,未来有望应用于A00级电动车、电动两轮车、工商业储能与户储等领域,我们预计2025年钠离子电池需求有望达到58万吨,2023-2025年CAGR达196%。 大单晶技术行业领先,钠电产业化进度加速。1)公司提出一次颗粒大单晶技术有效改善单晶材料在容量及功率性能方面的短板,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目前高镍产品以镍8系(Ni83)为主,镍9系(Ni92)已实现吨级产出并销售,实现大单晶全系覆盖。2)公司采用层状氧化物路线,一次颗粒大单晶技术应用在钠离子材料中优势明显,截至2022年7月末,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累计已送样0.65吨、销售4.13吨,实现吨级产出并销售。公司预计2022Q4完成主要客户初步评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单晶正极材料龙头企业,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8/198/2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8/13.1/18.5亿元,同比增加209%、3%、41%。我们选取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容百科技作为可比公司,2022-2023年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为20/15倍,截至2022年11月25日收盘价,公司2023年PE为17倍,略高于行业平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路线变化;公司现金流紧张;新扩产能无法顺利释放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