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20-08-31
|
16.20
|
--
|
--
|
17.00
|
4.94% |
|
17.00
|
4.94% |
|
详细
事件: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35亿元,同比-1.9%;实现归母净利1.33亿元,同比-38.4%;扣非归母净利0.54亿元,同比-63.5%。投资要点 2020H1业绩出现下滑,复工复产有望推动业绩恢复 2020H1公司营收利润出现下滑,其中Q1受到的影响最大,主要系上下游企业经营活动受到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所致。公司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国内,在全国疫情得到稳定控制的形势下,2020Q2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场需求开始升温。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66亿,环比+64%;归母净利润0.89亿元,环比+107%。我们判断,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公司下半年的业绩有望继续恢复。 分产品来看,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业务2020H1实现收入4.65亿元,同比+2.1%,营收占比为38%,成长为公司的第一大业务。2020H1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9.38万台,同比+10.3%,我们判断,伴随着行业复苏,公司的机器人业务收入规模有望继续提升。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设备收入为4.07亿元,同比-3.7%;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收入为2.76亿元,同比-18.3%;交通自动化系统收入为0.34亿元,同比-19.7%。 公司2020H1毛利率维持稳定,净利率下降明显 2020H1公司毛利率为27.45%,同比-0.2pct。分业务看,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设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的毛利率分别为26.3%/26.9%/30.1%,分别同比-2.9/-1.0/+4.4pct。2020H1公司净利率10.86%,同比-5.8pct。期间费用率合计22.4%,同比+1.5pct,其中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5.58%/2.84%/4.01%,分别同比+1.6/-0.2/+0.1pct。其中研发费用0.5亿元,研发费用率4.03%,同比+0.7pct,继续加大技术布局。 合同负债较大幅度增加,近期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截至2020H1末,公司存货15.9亿元,较2019年末下降15亿元,主要是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公司将原存货中建造合同形成已完工未结算资产重分类至合同资产所致;2020H1公司合同负债/预收账款2.0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0.4亿元。合同负债的增加,相应表明公司销售规模在增加,我们预计将为公司近期业绩贡献增量。 不断拓宽机器人应用领域,进军半导体领域成效显著 2020年8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募集资金约18个亿,其中14.5亿用于投资半导体装备项目,进一步提高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规模,我们认为半导体装备有望在未来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目前在半导体装备领域的主要产品有洁净机器人、大气机械手、EFEM、真空传输平台、OHT、STOCKER等。其中,洁净真空机器人的难度远远超过一般工业中使用的机器人,而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洁净真空机器人供应商,产品与美国供应商产品性能一致,可以实现直接替代。随着公司半导体装备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公司从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向半导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我们判断,公司多年来在泛半导体领域精耕细作,未来市占率和市场影响力将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20/2.57/2.99亿,对应PE为114/97/84,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机器人销量低于预期,新产品推广低于预期。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20-05-01
|
12.70
|
--
|
--
|
13.78
|
8.50% |
|
16.44
|
29.45% |
|
详细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业绩承压:公司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幅-11.2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增幅-34.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1万元,同比下降87.90%。2019年整体业绩有所下降,主要系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游客户固定资产投资放缓,部分客户计划投产项目延期。公司2019年度毛利率为27.92%,比去年同期略微下降。同时,公司年度期间费用相比上季度显著增加,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同上年增长21.92%、14.84%、135.04%、6.34%,主要系公司进行全球网络化布局新设子公司及办事处导致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增加,以及部分国家项目结题结转研发费用。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逐步消退,社会工业生产活动有序恢复,中长期看,行业发展趋势并未改变。 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有员工4559人,其中技术人员3009人,占比66%,研发投入45765.61万元,同比增长134.91%。公司连续承担国家863重点项目、十二五智能制造发展专项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02专项项目、工信部研发项目、发改委研发项目、物联网发展专项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等,充分展现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2019年公司新增订单1681个,合计29.25亿元;确认收入订单858个,计17.67亿元;期末在手订单668个,合计21.70亿元,有望逐步释放业绩。 半导体业务规模持续扩张,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洁净机器人供应商,公司的洁净机器人系列产品持续批量销售,从性能指标到应用可无缝替代进口,目前抢占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公司EFEM产品化进程取得新突破,其产品已经在国内多个设备厂及终端用户通过验证,部分型号产品已获得批量订单,标志公司在高端半导体刻蚀机及其工艺技术领域开始实现国产化批量供应。并在2019年于北方华创合作伙伴大会上荣获卓越伙伴奖,标志客户对公司多年来的认可与信赖。2019年公司与投资的下属韩国新盛FA公司(现更名为SynustechCo.,Ltd公司)在产品、技术、市场协同效果逐步放大,共同推进双方技术和产品升级迭代,深度挖掘中国市场。Synustech公司除与原有客户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外,成为深天马、惠科、信利光电等供应商,依托其领先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客户合作规模在不断扩张。 投资建议: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公司2019年业绩承压,公司积极培育的半导体业务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预测2020-2022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20元、0.22元和0.24元,对应PE分别为64.36倍、58.77倍和53.8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海外疫情持续;下游需求低迷;订单不及预期;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11-04
|
14.20
|
--
|
--
|
14.34
|
0.99% |
|
15.92
|
12.11% |
|
详细
受宏观因素影响, 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根据公司发布的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63亿元,同比增长-10.20%;实现扣非净利润 2.27亿元,同比增长-26.59%。其中, Q3实现营业收入 6.05亿元,同比增长-28.33%,环比增长-12.02%; 实现扣非净利润 7929.03万元,同比增长-24.42%,环比增长-1.84%。公司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系宏观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使得下游行业投资力度有所放缓。 下游投资保持谨慎, 加大力度拓展新市场: 公司面向全球客户提供机器人与数字化工厂产品与服务,服务领域覆盖智能制造、国防安全、半导体装备、消费服务等。 2018年来,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走势尚不明朗,公司下游的应用代表行业如汽车、 3C 景气度较低,对机器人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经营环境不容乐观。 但公司在强化内功应对行业和市场变化的同时,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积极开拓多个业务领域的新市场。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公司机器人业务竞争优势的新落脚点, 语音软件、骨架与行为识别技术、自动瞳孔定位系统等技术的研发将为服务机器人开拓蓝海新市场奠定基础; 同时,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美国大企业在新加坡工厂提供自动上料及包装系统解决方案,从而跻身海外医疗包装市场;此外,公司还努力推进平台型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养老等行业的应用。 全资子公司参设产业投资基金:9月6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全 资子公司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议案》, 全资子公司中科新松拟与新星股权基金、新兴产投基金共同发起设立广州开发区华埔进取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基金规模共计 1.01亿元,其中子公司和新兴产投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分别出资 6000万元和 3470万元, 新星股权基金作为普通合伙人、基金管理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出资 630万元。该基金投资方向包括智能制造领域, 公司将借此整合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实施外延式发展战略,推动主营业务的扩张, 并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 2019-2021年公司的 EPS 分别为 0.29元、 0.33元和0.40元,对应 PE 分别为 49倍、 43倍和 35倍。 维持“ 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投资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价格竞争加剧; 工业机器人景气度回温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下行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10-31
|
14.01
|
--
|
--
|
14.48
|
3.35% |
|
15.47
|
10.42% |
|
详细
景气度低迷致营收利润下滑,毛利率环比提升: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为-10.2%,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2.8%;三季度单季营收6.05亿元,同比下降28.3%。公司营收下滑主要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及制造业不景气下游客户投资力度减缓。公司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0.72亿元,同比下降38.4%;单季毛利率33.4%,环比提升7.7pct;单季净利率11.9%,环比下降9.6pct,毛利率提升而净利率下降主要原因为:1)单季管理费用率为11.0%,环比提升1.8pct;2)政府补助带来的其他收益及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环比下降较为明显。 智能制造领域综合实力强,切入半导体设备赛道提升天花板: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机器人下游行业投资力度有所放缓。根据《中国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发布与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13.5万台,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4.36万台,同比增长16.2%;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销售9.2万台,同比下降11%。中长期来看,国产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仍将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集成、仓储物流自动化、智能交通等领域较强的竞争力,并积极进军半导体、服务机器人,利用品牌优势加大在智慧工厂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切入半导体设备赛道将显著提升公司的天花板。 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66亿元、36.85亿元、44.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7亿元、5.95亿元、7.5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48、38、3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若加剧将影响我国制造业增速,并对工业机器人景气度造成影响;半导体系统集成领域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存在开拓成效低于预期风险等。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8-29
|
14.77
|
--
|
--
|
15.77
|
6.77% |
|
15.77
|
6.77% |
|
详细
半年度业绩小幅增长,财政拨款注入活力:公司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58亿元,同比增长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Q2营业收入环比增加20.37%,Q2扣非后净利润环比增加20.20%。值得注意的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8800万元,体现出国家对智能机器人行业扶持力度的加大,有助于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短期市场形势严峻,双管齐下谋长远发展:公司主要向全球客户提供机器人与数字化工厂产品与服务,服务领域覆盖智能制造、国防安全、半导体装备等。近期以来,受经济下行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走势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器人下游投资力度有所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资料,2018年9月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当月同比产量一直为负,且指数在19年上半年一直维持在37%~52%的高位,高于去年17%~32%的水平,且于2月份达到51.2%的峰值。这表明机器人下游的应用代表行业如汽车、3C的不景气对机器人市场造成较大冲击,2019年将是机器人厂商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然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进口替代化为公司带来了机遇,且从中长期看行业本身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一方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以形成规模效应,这些举措有助于公司度过行业寒冬,在波动的宏观经济中行稳致远。 切入行业痛点,发展平台型服务机器人:公司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定制细分市场专属化服务,推动政务、送餐、清扫等市场的应用普及。如在医疗方面,公司依托护理机器人、医药配送机器人和健康检查机器人等产品,现已与6家医疗与养老机构签署战略协议,与20余家公司、数个产业(行业)协会等达成合作意向,为公司发展平台型服务机器人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19-2021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30元、0.34元和0.40元,对应PE分别为49倍、44倍和3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投资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工业机器人景气度回温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下行。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8-27
|
14.51
|
--
|
--
|
15.77
|
8.68% |
|
15.77
|
8.68% |
|
详细
事件:公司2019年H1实现营收12.58亿,同比+2.23%;归母净利2.15亿元,同比+1.12%;扣非归母净利1.48亿元,同比-27.70%。 投资要点 工业机器人领域再获突破,不断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公司业绩在2019年H1下游行业投资放缓的背景下,仍然实现了正增长。 分业务来看,2019年H1工业机器人板块收入4.56亿元,同比+23.01%,2019年Q1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下滑11.70%,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下滑10.10%,公司机器人业务逆势增长原因在于机器人应用领域拓宽;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板块收入4.22亿元,同比+10.72%;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板块收入3.38亿元,同比+2.89%;交通自动化系统板块业务收入4205万元,同比-56.41%。 值得注意的是:2019H1扣非利润大幅下降28%的原因是2019H1非经常性损益是6726万元(其中政府补助有8800万元),2018H1的非经常性损益是816万元。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期间费用率上升 2019年H1综合毛利率27.68%,同比-6.26pct,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原因主要在于:1)占营收比重36%的工业机器人业务由于制造业企业资本开支放缓和机器人行业整体销量不景气带来的毛利率下滑了3个百分点;2)收入占比34%的物流与仓储自动化业务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毛利率下滑了4个百分点;ROE(加权)3.45%,同比-0.08pct,略有下滑;净利润率为16.61%,同比-0.8pct,净利率略下滑,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占比净利润的比例达31%。2019H1期间费用率合计为20.95%,同比+4.27pct;销售费用率3.87%,同比+0.23pct;管理费用率(包含研发费用)14.03%,同比+1.76pct,增长原因主要在于研发费用率增长幅度较大,2019年H1为3.37%,同比+2.4pct;财务费用率为3.05%,同比+2.27pct,主要原因在于利息费用增长过快所致。 不断拓宽机器人应用领域,进军半导体领域成效显著 公司积极拓宽机器人应用场景。2019年H1,公司完成国产移动机器人在重型卡车装配线上的首次应用,该项目首次实现双车联动装配;公司与全球第二大港口运营商PSA新加坡港务集团合作,首次将移动机器人成功应用在港口领域,该款移动机器人额定负载高达65吨,定位精度±5cm,最大运行速度7m/s,制动距离<13m,达到高载荷、高精度的双标准;公司打造国内首条智能化变频器解决方案,进军汽车电子装配领域;公司为新能源电池厂商提供涵盖原料、辅料、生产、半成品转运、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服务,成为新能源行业智能制造的重要供应商。公司积极积极拓宽新的增长空间,未来公司业绩将受益于多元化的业务布局。 公司半导体装备主要包括洁净机器人系列产品、EFEM、Stocker、Mask搬运系统等。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洁净机器人供应商,公司已占据EFEM产品国内主导市场地位。随着公司半导体装备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公司从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向半导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公司多年来在泛半导体领域精耕细作,未来市占率和市场影响力将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我国机器人行业龙头,主业业务在下游行业下滑情况下,仍然维持正增长。2019年半导体板块不断取得突破。预计公司2019-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3/5.26/5.93亿元,对应PE52/44/39X。基于公司在技术、市场上优势,以及行业自身逐渐复苏的趋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机器人销量低于预期,新产品推广低于预期。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7-31
|
16.09
|
--
|
--
|
16.05
|
-0.25% |
|
16.05
|
-0.25% |
|
详细
半年度业绩略低于预期: 根据公司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 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预计比上年同期增长 0%~10%,实现盈利 2.13亿~2.34亿,上年同期盈利为 2.13亿。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 500万元。 下游投资进度有所放缓, 坚持大产业布局: 公司主要业务为机器人及数字化解决方案,面向智能制造、半导体装备、国防安全及消费服务领域提供智能化产品及服务。 2018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下游客户经营业务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机器人的投资有所减少。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在增强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行外延式投资,着力布局大产业、大市场。公司协作系列机器人进入汽车、半导体、医疗等行业,开创了协作机器人市场化的新局面,工业机器人的迭代升级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6.05%。此外,公司面向亚太区域设立香港、新加坡子公司,启动全球化发展战略,并围绕东南亚市场制定业务拓展规划,市场布局已进入筹划阶段。公司加强与海外客户的互动, 为市场化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军半导体业务,开启发展新征程: 2018年公司规划设立半导体 BG,主要涉及以芯片制造和面板制造为代表的泛半导体领域,提供设备与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打破了国外公司在半导体设备前端自动化传输领域的垄断,成功研发国内首台新型双臂大气机械手,并应用于终端客户。此外,新型 EFEM 产品获得批量订单,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套立式炉前端 Stocker跻身美日垄断的新市场。公司紧抓泛半导体市场发展机遇,力争从设备供应商转变为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由此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公司还收购了全球领先的面板与半导体公司韩国新盛 FA80%的股权,向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迈进,扩大抢占中国市场的综合实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 2019-2021年公司的 EPS 分别为 0.36元、 0.43元和0.50元,对应 PE 分别为 45倍、 38倍和 33倍。 受困于工业机器人景气度下滑,我们下调公司至“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投资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价格竞争加剧; 工业机器人景气度回温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4-15
|
18.56
|
--
|
--
|
19.04
|
2.59% |
|
19.04
|
2.59% |
|
详细
辅助机器人项目获财政拨款,国家持续增大机器人行业支持力度:科技部近期公示了2018 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公司申报的“面向半失能老人的辅助机器人技术与系统”项目获中央财政拨款,体现公司在智能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地位。本次国家公示的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总共计50家,目前已公布的项目经费总额超5.3亿元。体现国家对智能机器人行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18年扣非归母净利同比+23%,19Q1业绩增速中枢预计同比+15%: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30.95亿元,同比+26.05%;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3.93%;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23.18%。分板块看,主要板块均实现较为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收入9.35亿元,同比+22.06%,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收入9.70亿元,同比+35.41%,自动化装配检测及系统集成收入8.23亿元,同比+7.59%,交通自动化收入3.62亿元,同比+85.05%。此外,公司披露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391万元~7608万元,同比+5%~25%,持续稳健增长。 行业暂处低谷,政策支持+行业自身增长属性带动行业回暖:机器人是高端制造投资升级的重要资本开支,目前行业暂处低谷期。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数据进行分析,2018年9月起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增速转负,至2019年2月,产量仍同比下滑。但随着国内PMI指数3月重新站上50,国家对制造业的宽松政策持续释放,包括减税、宽松贷款环境等措施提振制造业投资信心,叠加机器人整体行业目前渗透率仍低,自身成长性依然出色,我们预计工业机器人销量也将逐渐触底回暖。 机器人行业龙头地位突出,进军半导体成效显著:公司是中国机器人产业TOP10核心牵头企业,龙头地位突出。SCR5协作机器人获世界机器人大会最具创新产品奖;2018年承揽纸业行业第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此外,公司设立半导体装备BG,打破国外半导体设备前端自动化传输领域的封锁;新型EFEM产品通过华创、中微等客户验证,获得批量订单;完成对韩国新盛FA公司80%股权的收购。总的来看,公司进军半导体产业成效显著,未来该板块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我国机器人行业龙头,主业业务持续增长。2018年公司进军半导体市场,同样取得显著成效,半导体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业绩增长点。预计公司2019-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5/7.95/9.85亿元,对应PE 48/36/29 X。基于公司在技术、市场上优势,以及行业自身逐渐复苏的趋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复苏低于预期;半导体市场拓展低于预期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3-26
|
19.40
|
--
|
--
|
20.11
|
3.66% |
|
20.11
|
3.66% |
|
详细
年度业绩保持平稳增长,交通自动化业务增长较快:根据公司发布的业绩公告,公司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3.9%,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3.18%,整体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原因是当期计入政府补助同比减少0.59亿元。分业务来看,工业机器人实现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22%,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35%,自动化装备检测及系统集成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8%,交通自动化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85%。2018年由于宏观经济走弱和中美贸易摩擦因素影响,行业来看,国产机器人销量增速回落,但公司各项业务多点开花,仍实现平稳增长,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经营活动现金流回升,2019年一季度业绩边际改善:得益于2018年四季度销售密集回款,2018Q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4亿元,改变前三季度现金流为负的情况,导致2018年全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4.4亿元至5463万元,现金流明显改善。同时,公司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391万元-7608万元,同比增长5%-25%。随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及宏观环境趋稳,公司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柔性机器人或成公司利润增长点:公司2018年研发投入1.95亿元,同比增长18.4%,占营收比例为6.3%。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持续强化核心技术优势,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公司目前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柔性协作机器人产品,正持续进行该产品的市场推广。另一方面,公司增强医疗机器人产品储备,其中康复机器人已进入临床阶段。同时公司不断开拓新市场,新松机器人无锡智能装备项目已落户锡山区,将生产各类新型工业机器人及各类智能装备,预计达产后年销售为4-5亿元。海外市场方面,2018年底首批200台服务机器人已经销往欧洲市场。 回购彰显公司信心,科创基金发挥产业优势:公司于2018年10月31日至2019年1月30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00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64%,支付总金额1.4亿元,已完成此前宣布的回购计划,彰显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2018年11月,公司拟有或自筹资金1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投资方向面向人工智能等领域,通过科创基金,公司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型企业,开拓公司创新与服务的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19-2021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37元、0.46元和0.53元,对应PE分别为56倍、44倍和38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投资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价格竞争加剧。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3-21
|
19.85
|
--
|
--
|
20.96
|
5.59% |
|
20.96
|
5.59%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6.0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3.93%; 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3.18%。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分别为5.57亿元、7.88亿元和8.89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36元、0.50元和0.57元。2019-2021年,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55倍、40倍和35倍。考虑物流与仓储业务维持快速增长,半导体开启新征程,韩国新盛FA 公司业绩贡献可期,我们维持其“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持续放缓,半导体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3-20
|
19.92
|
--
|
--
|
21.38
|
7.33% |
|
21.38
|
7.33% |
|
详细
营收与扣非利润保持较快增长,毛利率小幅下滑:公司2018年实现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6.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3.18%;归母净利润实现4.49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主要由于当期计入政府补助同比减少0.59亿元至1.12亿元。当期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463万元,相比2015-2017年有显著改善。2018年三季度以来,我国整体工业景气度下降较为明显,受此影响,产品综合毛利率整体下滑1.55pct至31.39%;分业务看,物流仓储与智能交通业务增长较快,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集成业务稳中有升。 仓储物流业务与行业龙头深度合作打造智慧物流典范:公司该业务全年实现35.4%的较快增长,收入达9.1亿元。公司在仓储物流领域积极进军新能源、电商、家电等市场,公司近两年先后为锂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提供国内首创高精度生产对接系统,并为其新建超级电池工厂提供后段物流解决方案;另外公司还与天猫、九牧、米其林等知名企业有持续的项目落地,公司通过为各领域龙头提供仓储物流解决方案,打造行业典型应用并树立标杆。我国正处在仓储物流自动化升级过程的中前期,下游需求将从新兴产业向传统产业,从龙头标杆向一般企业扩散。据产业信息网数据,我国物流自动化市场近5年均保持20%左右的增长,公司通过与各领域龙头打造典型案例,积累丰富的特定行业集成经验并提升品牌知名度,将坐享物流仓储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预计该业务仍将保持30%以上增长。 智能交通业务通过一体化服务提升综合实力和客户粘性:公司智能交通能为客户提供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门禁系统、轨道环境与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公司智能交通业务在2018年实现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85%,并已逐步走出东北积极拓展新市场。公示除了承接沈阳地铁九号线及哈尔滨地铁三号线交通服务外,另为北京、三亚、澳大利亚墨尔本提供智能交通装备服务项目逐步落地。公司通过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在“新交通”领域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发改委自2018年重启城轨规划审批,相继批复了苏州、重庆等七个城市总计7100亿的投资方案,也突出了城轨建设在基建补短板中的重要地位。公司智能交通业务收入基数较低,借着我国未来城轨快速发展的东风,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进军半导体行业将提升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集成业务的天花板:公司已于2018年设立了半导体装备事业群,未来将面向芯片和面板制造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系统集成领域已研发出洁净机器人、晶圆加工真空传导平台等产品,并已通过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华创和中微等客户的验证,获得批量订单。另外,公司在2017年已通过子公司完成了韩国新盛80%股权的收购,新盛的工厂自动化在全球半导体与面板享誉盛名,未来有望通过优势互补,携手打开国内巨大的半导体自动化系统集成市场。公司在工业、协作、移动机器人等领域产业规模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当前我国整体工业景气下滑的现状下,通过加快在半导体等新兴、高端领域布局,将显著提升公司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集成业务的天花板。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24亿元、47.49亿元、59.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1亿元、7.21亿元、8.95亿元;按当前股价及盈利预测,2019年PE为55倍,考虑到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集成、仓储物流自动化、智能交通等领域较强的竞争力,以及公司积极进军半导体、服务机器人,并利用品牌优势加大在智慧工厂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我们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若加剧将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并降低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智能交通业务进入东北以外的新市场进度不及预期;半导体系统集成领域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存在开拓成效低于预期风险等。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3-19
|
19.75
|
--
|
--
|
21.38
|
8.25% |
|
21.38
|
8.25% |
|
详细
受下游销量低迷,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行业增速承压。2018年全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14.77万台,同比增长4.6%,增速较2017年大幅放缓,自18年9月以来更是连续出现负增长。最新发布的1-2月机器人产量数据显示,下降趋势仍在持续,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20041台,同比下降11%。根据我们产业链调研了解,增速放缓原因主要是:1)3C、汽车行业终端销量低迷,技术创新节奏放缓,资本开支缩减;2)中美贸易摩擦降低了实业界对于未来的前景预期,企业家投资意愿较弱,目前仍在逐渐修复中。 公司各项业务仍保持稳定增长,交通自动化增速最高。虽然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但是公司各项业务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速,全年营收30.9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工业机器人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22%,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35%,自动化装配检测及系统集成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8%,交通自动化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85%。交通自动化系统收入增速最高,18年除了成功承接沈阳地铁九号线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及门禁系统项目外,还为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北京地铁八通线、澳大利亚墨尔本地铁及海南三亚轻轨提供智能交通装备与服务。 毛利率基本稳定,经营现金流有好转。公司整体毛利率31.5%,较17年下降1.7pct,其中工业机器人毛利率28.8%,较17年下降1.2pct,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现金流方面,全年经营现金流净额0.55亿元,虽然仍然较低,但较2016,2017年有显著好转,四季度单季现金流净额5.4亿元,回款较为密集,这与系统集成业务的行业特性相符。 机器人业务多点开花,齐发展。18年公司机器人业务多点开花,除了在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上加大了汽车、电子电器、船舶、能源等行业市场推广,还在移动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方面均有一定突破,全年公司与国防领域签订特种机器人合同总金额5.43亿元。成功收购韩国shinsung,贡献一定投资收益。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新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0%持股)收购韩国面板与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公司shinsungFA80%股权,上市公司间接持有shinsung32%股权,与新盛FA的结合得到市场的重大反响,业务协同已初见成效。双方携手并进、优势互补,完善产业链,共同向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迈进,扩大抢占中国市场的综合实力,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根据收购时披露的shinsung2018年1-5月营业收入8.3亿元,净利润6141万元,18年shinsung业绩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公司18年投资收益0.46亿元。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测机器人2019-2020年净利润5.49/6.18亿元,对应PE56/50倍,虽然短期估值较高,但是有望受益于科创板问世带来的机器人板块关注度提升,同时公司也是多个指数重点成分股,建议关注,维持“审慎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机器人行业增速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激烈致利润率下降。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3-19
|
19.75
|
--
|
--
|
21.38
|
8.25% |
|
21.38
|
8.25% |
|
详细
2018年业绩平稳增长,第四季度利润有所下滑。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30.9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3.9%。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工业机器人行业下游自动化改造需求减弱,影响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31.2%,环比增长20.9%;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降低24.3%,环比增长3.4%。第四季度,公司经营压力显现,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但营收仍实现较快增长。2018年,公司工业机器人/物流仓储自动化/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交通自动化系统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1%/35.4%/7.6%/85.1%,物流仓储、交通自动化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2019年一季度经营状况出现边际改善,业绩趋于平稳。2019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391.0万元-7608.3万元,预计同比增长5%-25%。2019年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提升,业绩迎来边际改善。公司订单量稳中趋好,细分领域拓展初显成效。 2018年盈利能力有所降低,现金流情况明显改善。2018年,公司毛利率达31.5%,同比降低1.8pct;净利率达14.7%,同比降低3.4pct。工业机器人/物流仓储自动化/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交通自动化系统毛利率分别为28.8%/30.8%/36.4%/28.2%,分别同比降低1.2/0.6/1.4/2.7个百分点。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率均出现同比下滑现象,盈利能力进一步减弱。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5462.7万元,同比增加4.4亿元;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5.4亿元,改变前三季度现金流为负的状况,公司销售回款大幅增加,现金流情况明显改善。 多领域积极布局,构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公司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核心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全产业价值链。业务涵盖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全系列机器人产品,并积极拓展数字化工厂业务。2018年,公司协作系列机器人成功进入汽车、家电、半导体及医疗行业;并开拓以芯片制造、面板制造为代表的泛半导体领域,提供设备与自动化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构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4/0.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7.5/46.3倍,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下游自动化改造需求减弱;业绩不及预期。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3-19
|
19.75
|
--
|
--
|
21.38
|
8.25% |
|
21.38
|
8.25% |
|
详细
1.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8%。 公司发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391.00-7608.34万元,同比增长5%-25%。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各版块业务均有增长,交通自动化增长较快 根据公司公告,2018年公司营收为30.95亿,同比增长26.05%,主营业务智能装备制造营收为30.91亿元,同比增长26.49%,毛利率为31.39%,比上年同期下滑1.55pct;其中工业机器人业务营收为9.35亿,同比增长22.06%;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设备营收为9.70亿,同比增长35.41%;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营收为8.23亿元,同比增长7.59%;交通自动化系统营收为3.62亿,同比增长85.05%。 公司三费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销售费用增长31.37%,管理费用增长10.61%,财务费用增长291.60%,主要为公司贷款利息费用增加影响。 公司继续增加研发投入,2018年研发人员数量继续上升,研发投入金额为1.95亿元,同比增长18.4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0%,维持在较好水平。2018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比例为35.23%,比上年增长3.37pct;占当期净利润比重为15.09%,比上年增长3.37pct。 (二)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出现下滑,长期看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2018年中国汽车、消费电子(智能手机等)等销量下滑,而工业机器人最大的下游客户为汽车及消费电子行业,因此2018年9月份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也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滑。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obotics以下简称IFR)的统计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维持较快速度增长,2018-2020年销量复合增速有望达22%,除汽车、消费电子等传统下游市场,工业机器人将向食品、制药等其他领域拓展。 3.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工业机器人和物流仓储自动化未来仍有较大市场空间,除此之外,公司与国防领域合作的特种机器人也存在较大蓝海市场,公司主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EPS分别为0.35/0.41/0.45元,对应PE为56/48/44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投资下滑等。
|
|
|
机器人
|
机械行业
|
2019-02-04
|
14.40
|
--
|
--
|
21.11
|
46.60% |
|
21.38
|
48.47% |
|
详细
2018年扣非业绩预增25%-50%,业绩提升空间大 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4-5.40亿元,同比增长5%-25%;扣非净利润3.67-4.40亿元,同比增长25%-50%。 公司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约为0.5亿元,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39亿元,业绩含金量进一步提升。本年度公司完成投资韩国新盛FA项目,为公司扩大在面板与半导体领域的市场影响力,拓展业务规模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认为:2017底,公司沈阳三期与上海临港产业基地相继投产,逐步释放产能。公司人员已大幅增至4000多人,产能已具备收入翻倍潜力,业绩提升空间大。 回购已完成,均价13.96元/股,彰显公司信心 公司2018年11月公司公布回购方案,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减少注册资本等。截至2019年1月30日,公司回购已完成,累计回购1003万股,回购金额1.40亿元,均价13.96元/股。 半导体设备:内生+外延,打造半导体设备新星 内生:公司为国内唯一一家洁净机器人(用于半导体、面板等制造的洁净环境)供应商,向晶圆传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2018H1公司各类洁净机械手产品的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现已成为大负载类真空机械手主流供应商。 外延:2018年6月份,公司参股公司新松投资(持股40%)以1040亿元韩币(约6.4亿人民币)收购韩国新盛FA公司80%股权。新盛FA主要业务包含面板显示自动化设备,半导体自动化设备等。韩国新盛在半导体与面板领域享誉盛名,全球范围位居前五,韩国位居前三。通过投资韩国新盛FA,有望加速半导体设备领域布局,成为半导体设备行业新贵。 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跨越式发展! 公司公告拟1亿元与参股公司沈阳新松投资和沈阳科技风投合作投资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基金总规模1.5亿元人民币,穿透到最终,公司股权比例为68%。本次投资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旨在加大力度储备和发展具有潜力的高科创性与高成长性公司,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反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促其加速发展。 新松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标杆,受益机器人行业大发展 新松机器人隶属中国科学院,是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我们认为公司为中国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内生外延齐头并进打造半导体设备新星,受益半导体行业大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1/6.5/8.6亿元,,对应PE为42/32/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设备领域拓展低于预期,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政策低于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