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欣锐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7-10 46.61 58.50 260.89% 50.30 7.92%
50.30 7.92%
详细
公司配套新能源龙头、新势力造车、传统车企,客户结构优越终端放量可期:公司车载电源产品主要配套比亚迪 DM-i、吉利银河、长安深蓝、奇瑞鲲鹏、小鹏等车型,其中纯电/混动产品单车价值量约4000/2000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助力公司业绩快速成长。公司逐渐摆脱对比亚迪等头部客户依赖开启客户多元化进程,伴随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配套车型逐步放量,2023H2公司有望迎来基本面加速反转。 小鹏 G6车载电源独家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小鹏销量反转:公司供应小鹏汽车配套小鹏汽车多款车型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和高压配电三合一产品。其中近期上市的小鹏 G6性能卓越性价比凸显,新车首次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和 800V 快充适配拉至 20万元价格带,预售订单突破 3.5万,后续 G6销量表现值得关注。公司作为 G6车载电源唯一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小鹏 G6终端表现。 芯片成本回落释放利润弹性,充电桩业务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芯片供求关系 2023年回落,公司盈利能力修复。另外公司以车载电源的高质量标准研发大功率充电技术,率先突破碳化硅功率器件、无电解电容设计等核心技术,开发多种封装方式的解决方案,满足多场景大功率充电需求,2023年下半年超充产品出货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车载电源产品出货量不及预期,超充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欣锐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2-23 47.00 -- -- 48.10 2.34%
48.10 2.34%
详细
欣锐科技近期发布公告: 1)发布 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 15-16亿元/yoy+60.51%-71.21%,实现归母净利润 3000万-4000万元/yoy+17.79%-57.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0万-200万元/yoy+81.9%-109.05%; 2)2月 15日发布《关于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中心审核通过的公告》。 投资要点四季度营收维持高增,业绩环比显著改善公司预计 2022年实现营收 15-16亿元/yoy+60%-71%,实现归母净利润 3000万-4000万元/yoy+18%-57%,收入及利润均高速增长。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因疫情管控等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公司原材料、运输、用工等成本有所增加,毛利率有一定下滑。公司预计 2022Q4实现营业收入 4.4-5.4亿元/yoy+52%-87%,实现归母净利润 0.23-0.33亿元/yoy+81%-162%/qoq+464%-715%,规模效应逐步释放,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深耕黄金赛道,持续高增可期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车及燃料电池领域,新能源车领域主营业务为新能源车载充电机(OBC)、车载 DC/DC 变换器及以其为核心的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根据 NE 研究院,公司2022年实现 OBC 装机 30.2万台/套,同比增长 46%,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 5.9%。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小鹏、长城等龙头车企,且为比亚迪车载电源唯一外部供应商,彰显公司实力。产能方面,截至 2022年三季度,公司车载电源产品合计产能约 37万套,募投项目规划产能达 150.55万台,全部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达 188万台。随公司核心客户持续放量,产能逐步投放,公司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公司燃料电池业务主要产品为燃料电池汽车专用产品 DCF,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能量转换的升压 DC/DC 变换器。公司采用碳化硅 MOSFET 技术,进行原创性开发和技术创新、突破,转换效率高达 99%+,已达到全球技术领先水平。燃料电池质量能量密度高,适用于长途重载车辆,有望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补充,前景广阔。公司与国内燃料电池龙头企业潍柴动力、捷氢科技、亿华通、清能股份等均已建立合作关系,随 燃料电池行业逐步成熟,公司燃料电池业务有望逐步放量。 综合来看,公司身处新能源车与燃料电池黄金赛道,客户质量优异,产能持续扩张,有望维持高增。 高压快充大势所趋,公司前瞻布局迎新机补能速度慢为限制新能源车行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快充成为主机厂重要布局方向。目前,保时捷、特斯拉、比亚迪、广汽、小鹏等国内外龙头车企均积极布局 800V 高压快充,未来高压快充车型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增速或将高于新能源车行业整体增速。 高压快充对车载功率器件提出更高要求,SiC 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电子饱和迁移速率高等性质,相较硅基器件,其体积更小、频率更高、开关损耗更小,可以使电驱动系统在高压、高温下保持高速稳定运行,更适合 800V 电压平台。SiC 器件的应用,将显著提升车载电源单车价值量。 公司是全球最早进行碳化硅电源产品研发的企业之一,碳化硅方案经验成熟,行业领先,将充分受益于快充车型渗透率提升的趋势,提升自身市占率。 盈利预测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本次增发对业绩及股本的影响,预 计 公 司 2022/2023/2024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0.35/1.52/2.79亿元,EPS 分别为 0.27/1.2/2.2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2/39/21倍。公司碳化硅方案行业领先,深度绑定龙头客户,随产能逐步释放,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消化不及预期;定增进展不及预期;价格、销量不及预期;产业竞争加剧风险。
欣锐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2-10 45.92 -- -- 54.62 18.95%
54.62 18.95%
详细
国内车载电源优质供应商,下游需求增长及快充发展趋势推动车载电源需求持续性提升公司是国内车载电源产品优质供应商,受益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出货量同比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9.35亿元,同比增长164.22%,归母净利润0.25亿元,扭亏为盈;2022年前三季度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在公司保交付的情况下实现营收10.63亿元,同比增长64.25%,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下降42.71%。 全球新能源车增长释放车载电源产品需求,整车端800V成本平价有望加速快充渗透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我们预计22-25年车载电源有望达到402、542、714、909亿元,22-25年CAGR为31.23%。800VSiC材料应用可提升系统效率约2%,对应整车续航提升约5%,考虑整车续航不变,综合规模化、国产化、供需平衡的影响,我们预计伴随SiC国产化进程逐步推进成本将显著下降,全系800V整车端成本有望实现与400V平价,加速高电压大功率持续向中低端车型渗透,800V产品需求增加有望进一步提升车载电源产品市场规模。 紧跟车载电源产品发展趋势,自动化产能建设提速推动规模效应凸显,产品降本在即(1)集成化:公司基于电力电子集成技术实现高压电控系统“九合一”产品深度集成,缩小了产品体积,减轻了产品重量。(2)双向化:公司完成800V双向OBC的研发,可实现V2L、V2G两种双向变换,推动车网互动能力提升。(3)高压化:匹配高电压快充技术实现800V车载电源产品实现量产,匹配碳化硅功率元件提升能量效率。(4)规模效应:2021年公司实现产能29.24万套,上海建设新能源车项目预计2023年内投产,拟募资建设深圳新产能及产线改造,预计全部项目达产后产能提升至204.79万套/年,规模化生产有望降低产品成本;(5)自动化改造:深圳六条半自动线开启升级改造,同时引进九条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氢燃料电池行业领先布局,大功率、集成化趋势明确公司燃料电池赛道布局早,基于全SiC方案的DCF使得产品转化效率达到99%,产品可靠性高,已实现稳定交付。(1)大功率:2021年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功率大幅提升,其中70kW以上系统占比接近70%,大功率系统成为市场主流。(2)集成化:公司已完成商用车“六合一”量产,集成DCF、OBC、空压机控制器、PTC、PDU及电堆检测功能。 盈利预测与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车载电源领导者,800V碳化硅集成化产品优势明显。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9、1.80、3.8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6、1.42、3.03元/股,对应PE分别为100、32、15倍。我们选取从事车载电源业务的汇川技术、英搏尔,快充业务的特锐德,电驱系统的鸣志电器作为可比公司,22-24年同行业平均PE分别为66、36、23倍。综合考虑公司业绩的成长性和安全边际,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PE估值36倍,对应当前市值有11.40%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的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材料部件及国产化替代不及预期
欣锐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9-27 36.53 -- -- 44.66 22.26%
44.66 22.26%
详细
新能源汽车电源总成龙头,原材料价格影响短期利润。新能源汽车电源总成主要由车载充电机(OBC)、直流变压器(DCDC)、高压配电箱(PDU)组成。 公司2006 年初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车载电源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实力领先。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17 亿元,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0.03 亿元,同比下降70%;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5%/0.5%。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和疫情反复影响了公司的短期利润。截至2022 年,公司的主要客户有比亚迪、小鹏、极氪、吉利、长城、本田、现代等。 800V 高压渐成趋势,欣锐科技前瞻布局SIC 方案。提高充电速度可直接改善电动车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而大电流充电的局限性较为明显,因此800V 高压平台渐成行业趋势,整车电子电气设备也需与之匹配。传统的硅基IGBT在高开关频率以及高压下损耗会大幅提升,SIC 材料则具有耐高压、耐高温、高频等优点,热损耗可降低50%,传导率高达98.5%,已成为支撑800V 高压平台的关键技术。欣锐科技前瞻布局SIC 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基于SIC 材料研发制造,深度受益于电动车800V 高压化趋势。 板集成技术提高产品可靠性,公司G6 代产品减重降本。公司放弃了磁集成方案,坚决走板集成路线,在功能安全和可靠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公司G6代板集成11kw OBC 与2.5kw DC/DC 二合一系统相比G5 代物理集成体积下降42.6%,重量下降32%;公司G6 代板集成11kw OBC 与2.5kw DC/DC 与PDU 三合一系统相比G5 代物理集成体积下降40%,重量下降35%。 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9 亿元,欣锐科技当前市占率为7%。三合一电源总成的单车价值量大约为3000 元,假设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1230 万台,则国内三合一电源总成的市场空间可达369 亿元。2022 年7月,国内OBC 装机量为44 万套,同比增长104%;欣锐科技的装机量为3.2万套,同比增长119%,市场份额7.3%,排名第5。我们预计,随着比亚迪DMI 车型、极氪001、小鹏P7 等优质车型进一步提高交付量,欣锐科技的市占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的EPS 分别为0.42/1.36/2.61元,对应PE 分别为92/28/15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和盈利的不确定性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终端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的风险,关键人才流失风险,核心技术泄密风险,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波动的风险。
黄细里 5 4
欣锐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7-07 47.29 62.08 282.97% 57.57 21.74%
64.93 37.30%
详细
公司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源细分龙头,盈利拐点开始显现。 欣锐科技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OBC、 DCDC、 PDU)的研发生产。创始团队“华为系”出身,注重研发,产品迭代速度行业领先,多项产品为全球首发。 2021年公司装机超 20万台,市场份额为 7.2%;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5/0.25亿元,同比+164.22%/+108.94%,利润端实现扭亏为盈。同年对核心高管进行股权激励,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 技术变革带来结构性机会, 2025年市场有望超 200亿,第三方供应商份额持续提升。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为电源产品带来较高β,在双向化、集成化、 800V 高压化趋势下,碳化硅、大功率 OBC 等应用增加,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我们预计 2021/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源市场为70/237亿元, CAGR 约 36%。未来随着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提升以及产品标准化,与主流车企合作密切的第三方供应商凭借其规模效应、技术优势,份额有望提升,我们预计第三方 2021/2025年市场份额约 65%/85%,对应市场空间分别为 45/202亿元, CAGR 约 45%。 市场高举高打,碳化硅、大功率方案行业领先。 公司是全球最早开始研发碳化硅 OBC 产品的企业之一,现有销售产品以碳化硅方案为主,已绑定全球五大碳化硅供应商。此外,公司 11kW OBC 已实现量产,再次实现行业领先,在 i-CDU、 AUTOSAR 上也前瞻布局,未来有望受益新能源车智能化浪潮。目前公司已配套比亚迪(DM-i 系列)、小鹏、吉利、本田等国内外知名车企, 2022年随着主流车企放量,公司收入有望翻倍。公司不断扩产能以确保交付,现有电源总成 CDU 年产能 18.69万台, 20年定增募投项目预计再增加 CDU 年产能 6万套。同时规模效应(已超过 10万台)叠加技术逐步平台化,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有望迎来机遇期,公司提前布局,已实现突破。 根据中汽协,预计 21-25年氢燃料电池车销量 CAGR=54%。公司基于碳化硅方案,已与红旗、捷氢、潍柴等达成合作, 21年该业务实现收入 1.5亿元,未来将持续受益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2.41/4.74亿元,同比分别+363%/+105%/+96%,对应现价(7月 5日) PE 分别为 49/24/12倍。受益新能车行业高速发展,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改善,给予公司 2023年 32倍 PE 作为估值依据,目标价62.0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碳化硅功率件供应短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欣锐科技 机械行业 2021-11-10 60.99 64.88 300.25% 88.90 45.76%
88.90 45.76%
详细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车载电源行业发展迅速:目前车载DC/DC 变换器均价为1300元上下,车载充电机OBC 产品均价超过2000元,集成式电源产品均价在3200-3500元,若按照车载电源单车平均价值量在3000-4000元来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车载电源行业规模可达297.5亿元,CAGR 为29.7%。除此之外,海外市场也是巨大的增量市场,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车载电源市场规模可达850亿元。 行业格局初见端倪,我国企业有望参与海外竞争:根据NE 时代数据,2021年H1新能源乘用车OBC 装车量为99.07万套,前十大厂商市占率为91.6%,这前十大厂商中主要为国内厂商,且多为第三方独立厂商。我们认为目前前十大厂商市占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新进入者的机会相对较低,未来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龙头厂商将会逐渐凸显。我国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企业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未来有望在全球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受益于800V 高电压平台及SiC 器件的应用, 车载电源单车配套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在800V 电压平台的趋势下,新能源车有望额外配置车载DC/DC 升压器,此外为适配800V 平台,车载电源的耐压等级需提升至800V,这将提升车载电源的单车价值。此外,欣锐公司目前绝大部分产品已经使用SiC 器件,而SiC 器件有望在800V 平台中大规模应用,我们认为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公司,配套优质客户,业务有望迅速增长:公司自成立以来对研发持续投入,目前产品配套高端客户如:小鹏、极氪、某新能源龙头公司及本田等客户的爆款车型如P7、极氪001、DM-i 等,公司未来产品有望放量,进而带动公司收入迅速增长。 公司管理层拥有海外及大公司丰富的工作经历,产品研发能力强,具有海外视野:我们认为公司创始团队拥有多年海外及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对技术研发高度重视、大力投入,这种持续新的投入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已经获得ASPICE L2及功能安全ASLI D 等级认证,具备进入海外车企供应链的能力,未来有望获取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将会逐步改善, 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为9.59亿元、18.22亿元、27.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06亿元、1.57亿元、2.8亿元。考虑到公司配套客户较好且有较明确的出海获取全球项目的预期,给予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51.1x PE 估值,目标市值8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缺芯影响汽车产量,供给受限、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不及预期、公司产品产生质量风险、新客户开拓不顺利、新能源汽车补贴不能持续、短期股价波动风险、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存货跌价风险
欣锐科技 机械行业 2018-06-07 43.47 -- -- 101.83 133.93%
101.70 133.95%
详细
行业2020年百亿市场空间,公司前景广阔。车载充电设备(OBC以及DC/DC)是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随着电动汽车放量,车载充电行业2020市场空间百亿,2017-2020年CAGR40%。公司2017年以超过25%的市占率引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持续高研发突入,产品不断升级。公司从2015年开始,大幅增加研发投入,2015-2016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均在140%左右,2017年研发费用增长为63%,,研发费用率高达12.3%。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产品向大功率、高集成、小型化三方面发展,目前OBC产品已到第5代,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已升级至第三代。 公司客户不断拓展,已成为国内自主品牌主流供应商。公司自2006年起就与长安汽车一起进行新能源汽车配套车载电源的开发,2013年10月成为宇通的供应商,2014年开始供应北汽新能源,2015年打入江淮、南京金龙、珠海银隆、江苏九龙等主机厂产业链,公司客户不断拓展,已经成为国内自主品牌车载充电产品主流供应商,2017年行业市占率25%以上。 产品升级+新客户开拓双轮驱动,看好公司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审慎增持”评级。公司产品趋向大功率、高集成、小型化三方面发展,适应车载充电机的发展趋势,加之公司国内较高市占比所带来的品牌优势,新客户开拓进展可期。看好公司发展,预测公司2018-2020的EPS为0.94/1.15/1.60元,首次覆盖,给予“审慎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