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宋涛

上海申银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A023051607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4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18-10-31 13.34 -- -- 15.40 15.44%
15.40 15.4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三季报,2018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49亿元(YOY +49.99%),实现归母净利润25.35亿元(YOY +198.95%),业绩超预期。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38.52亿元(YOY +52.97%,QOQ +8.23%),实现归母净利润8.55亿元(YOY +182.66%,QOQ -9.67%)。 Q3产品价差高位震荡,资产减值影响业绩。受益于公司肥料功能化项目中尿素装置的投产,Q3肥料销量提升至55.7万吨,比上季度增加13.6万吨。根据我们对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的追踪,Q3甲醇、液氨、尿素、有机胺、己二酸、环己酮、醋酸、异辛醇含税平均价分别为2970、3095、1945、5666、10155、12898、4445、9013元/吨,环比Q2变动+5%、+5%、-1%、-6%、+4%、+8%、-10%、+5%;原料端煤炭均价基本稳定,纯苯和丙烯均价上涨约10%,整体来看产品价差呈高位震荡,公司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此外,Q3公司计提了6305万资产减值损失,对当期业绩造成了一定影响。 煤制乙二醇项目落地,成为未来重要增量。5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于9月底建成、10月初投料试产、10月8日达到70%负荷,目前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负荷正在逐步提升中。该项目投产后,乙二醇公司总产能已达55万吨,是目前最大的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企业。截至目前,国内乙二醇总产能为1037万吨,其中605万吨为石油路线,432万吨为合成气路线,在当前油价中枢下,合成气路线有突出的成本优势,盈利有支撑。从今年的供需结构上来看,我们预计国内的全年供应缺口仍将高达900万吨,进口依赖度近60%;从未来三到五年维度上看,尽管规划中的煤制乙二醇产能较多,但受限于工艺路线与投资进度,乙二醇的进口依赖局面在两到三年内难扭转。公司生产的乙二醇符合优等品标准,得到下游聚酯涤纶企业的认可,已经在行业大厂中有所应用,可充分受益于进口替代的广阔空间。我们测算在当前油价中枢下,5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在达产后可增厚年化利润7亿元。 Q4尿素、甲醇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公司长期受益于油煤比扩大。短期内,Q4受采暖季天然气供应紧张影响,国内气头化工开工率可能大幅下降,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气头尿素在2017年12月-2018年2月的平均开工率仅25.9%,相当于损失日产量1.8万吨(占总产能的10.6%),预计Q4尿素和甲醇价格维持强势。公司的200万吨尿素产能拥有充足价格弹性,叠加煤制乙二醇产能释放,Q4业绩有望超预期。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油煤比的上行趋势有望维持,看好尿素、甲醇、醋酸以及乙二醇的价格和盈利能力。 煤化工龙头有长期成长性。截至目前,公司本轮从2016年开始的、总额72亿的资本开支基本结束,100万吨氨醇平台、100万吨尿素和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成为公司未来两年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到2019年公司利润中枢上行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本轮投资完成后,公司将会在园区内启动新一轮百亿级、150万吨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成为2019年后华鲁恒升的成长新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坚定看好公司作为煤化工龙头的未来发展,上调公司2018-2020年盈利预测、预计18-20年归母净利润为34.41、37.92、42.68亿元(调整前为29.60、37.71、42.44亿元),对应PE 为7X、6X、6X,维持“增持”评级。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8-10-30 12.26 -- -- 13.41 9.38%
13.41 9.38%
详细
公司公告:公司2018年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08.65亿元(YOY+32.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3亿元(YOY+118.16%),其中Q3营业收入121.89亿元(YOY+40.08%,QOQ+12.4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2亿元(YOY+116.78%,QOQ+32.86%),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三季度PTA价格大涨,贡献重要业绩增量。受到PX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和PTA现货流通紧张等因素推动,PTA价格在三季度大幅上涨,华东现货价从7月1日的5910元/吨上涨至9月初的9300元/吨(涨幅达57.4%),价差从750元扩大到2326元(涨幅210%),三季度PTA-PX平均价差为1305元/吨(YOY+50.7%,QOQ+73.0%),PTA板块业绩环比提升约4亿元,贡献主要业绩增量。目前嘉兴石化二期220万吨PTA装置已实现满负荷生产,公司PTA总产能达到400万吨/年,PTA的自给率较高,提升公司的盈利稳定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截至上周,PTA流通库存为97万吨,环比下降2.3万吨,考虑到近期PTA大厂集中检修带来供应边际收缩,预计四季度PTA大概率呈去库存走势,从长期来看,经过多年整合,PTA过剩产能出清较为彻底,18年无新增产能,随着下游聚酯产量的增长,预计未来两到三年维持供需紧平衡,看好PTA价差回归合理水平。 Q3长丝产销率略有下滑,涤纶长丝利润中枢有望长期维持。今年1-9月公司涤纶长丝整体呈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POY、FDY和DTY今年1-9月销量分别为225.79、53.24、46.60万吨,同比增长13.87%、14.10%、26.05%;不含税均价为8470、8946、9982元/吨,同比增长18.47%、12.76%、14.04%。其中Q3受上游PTA大幅上涨影响,POY、FDY和DTY不含税价为9377、9579、10739元/吨(YOY+27.14%、+15.48%、+21.24%,QOQ+14.49%、10.42%、10.30%);我们测算7-9月POY平均价差分别为1818、1558、1888元/吨,长丝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9月中下旬以后,下游织机开工下滑、涤纶长丝产销率下降,Q3长丝总销量为113.33万吨,较Q2减少7.17万吨,产销率87%,报告期末公司账面存货增加至48.14亿元(报告期内增加15.18亿元)。短期因上游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平均产销率约70%,长丝价格走势偏弱;长期来看,未来两年聚酯新增产能放缓,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下游纺织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涤纶长丝将长期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此外,报告期内因员工薪酬上升、研发项目增加,单季度管理及研发费用共计4.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4亿元;因利息支出与汇兑损失增加,财务费用达2.38亿,较去年同期增加1.85亿元,费用增加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长丝产能不断扩张,全产业链布局有序推进。公司18年预计共新增长丝产能110万吨,随着嘉兴石化30万吨、恒邦20万吨和恒腾60万吨长丝项目陆续投产,目前公司长丝总产能为570万吨/年,到2020年公司长丝产能有望达到720万吨。公司参股20%的浙石化项目稳步推进,项目达产后将提升公司核心原料PX的自给能力,打通炼化-PTA-聚酯全产业链,公司作为长丝龙头的综合竞争力将再上新台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上调公司2018-2020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78、38.06、44.73亿元(调整前为25.05、34.95、43.38亿元),对应PE为7X、6X、5X,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恩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10-29 36.68 -- -- 47.29 28.93%
55.77 52.04%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22亿元(YoY +16.2%),归母净利润3.23亿元(YoY +9.7%),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区间4.50-5.28亿元(YoY +22.3%-43.5%)。 (公司预计上海恩捷全年净利润区间5.70-6.10亿元)。由于上市公司于7月21日完成了实际控制人旗下企业上海恩捷90.08%股权的收购,以上同比数据为追溯调整后的值。 上海恩捷实现并表,顺利完成业绩承诺。上海恩捷主营湿法隔膜,2017年湿法隔膜产能3.2亿平,并在珠海投资扩建12条产线10亿平产能,2018年底产能将达到13.2亿平,冠绝全球。虽然隔膜行业面临产品价格下降压力,但上海恩捷依靠规模效应的扩大和技术的提升,成本端也在持续优化,2017年上海恩捷毛利率约65%,净利率达到44%。2018年上半年上海恩捷实现净利润2.21亿元,净利率提升至47.8%,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区间5.70-6.10亿元,同比增长45%-55%,超过全年5.55亿的业绩承诺。 海外客户持续开拓,高端产品对冲国内价格下行影响。上海恩捷当前已成为湿法隔膜龙头企业,下游涵盖主流动力电池企业,除国内CATL、国轩高科、比亚迪等优质客户外,海外客户是其重点拓展方向。此前公司已进入LG 化学、三星SDI 供应体系,下半年获得松下订单,海外高端产品开始逐渐放量。由于海外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更高,产品价格较国内高50%以上,因此海外客户占比提升有利于弱化国内隔膜价格持续下行的不利影响。公司在无锡投资50亿规划建设16条全自动进口制膜生产线、40条涂布生产线及5条铝塑膜进口生产线,并计划设立高端膜产品研发中心。未来进一步参与全球化竞争,有助于其产能顺利消化。 原有主业有所下滑,未来重心向消费品领域转移。上市公司原有主业为包装行业龙头企业,以配套烟草为主。2012-2016年业绩稳健增长,由1.19亿增长至1.65亿,CAGR 8.5%。近两年受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业绩出现下滑。 公司募投项目将扩大无菌包装及特种纸产能,重心转向增速较快的消费品领域,未来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盈利预测与估值:由于上海恩捷在交割日之前按实际控制人控股比例并表以及隔膜价格下滑,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4.95、8.40、11.33亿元(原值8.46、11.89、13.66亿元),EPS 1.04、1.77、2.39元,对应PE 35X、21X、1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鼎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8-10-29 5.69 -- -- 6.94 21.97%
7.56 32.86%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度: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YoY-20.7%),归母净利润2.30亿元(YoY+1.1%),其中Q3实现营收3.16亿元(YoY-21.2%,QoQ-11.2%),归母净利润0.98亿元(YoY+36.6%,QoQ+18.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收入端有所下降主要系受人民币汇率影响、销售价格及合并报表范围变化所致。一方面,南通龙翔上年同期营业收入1.33亿元,本期未纳入合并范围。如果剔除南通龙翔合并报表影响,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11.2%;另一方面,公司外销收入本期平均记账汇率较上年同期减少0.32元/美元,以及部分硒鼓产品销售价格调整,导致硒鼓业务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业绩环比持续改善,毛利率创新高。公司打印耗材核心业务碳粉及芯片发展稳健向上,其中前三季度彩色碳粉业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15.5%,芯片业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9.9%。通用硒鼓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同比下降20.4%,主要是受部分产品销售价格调整及本期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共同影响,其营收和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公司硒鼓产品的出货量持续提升,市场地位得以持续巩固。公司Q3单季度毛利率40.7%,环比提升6.7pct,同比提升3.2pc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芯片等高端产品持续放量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公司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小幅提升0.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化+1.0/+3.6/-4.5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是受益于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大幅贬值,前三季度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4752万元,管理费用上升主要来自于研发费用的增加,较去年同期增长1332万元,研发费用占比由4.6%提高至7.2%。 CMP抛光垫销量逐步增长,布局柔性显示基板材料。鼎汇CMP抛光垫项目继续取得新订单,部分产品顺利通过客户稽核。目前,DH3010产品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随着公司一期、二期设备已经装机调试完毕,将逐步释放产能。同时公司于2018年1月顺利通过股权受让的形式收购了时代立夫。时代立夫是国内领先的CMP抛光垫企业,承接了“国家02专项计划”,与时代立夫的合作,公司抛光垫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工作有望进一步加速。未来,两家公司将在产品差异化方向上共享上市公司品牌及资源优势平台,发展壮大公司CMP抛光垫业务。此外,公司依托新设控股子公司武汉柔显科技正在从事集成电路柔性显示基板材料(PI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持续布局新材料项目体现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3.52、4.49、5.97亿元,对应EPS0.37、0.47、0.62元,PE16X、12X、9X。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2)CMP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濮阳惠成 基础化工业 2018-10-29 10.17 -- -- 12.57 23.60%
12.57 23.60%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YoY +21.9%),归母净利润0.85亿元(YoY +53.9%),其中Q3营业收入1.55亿元(YoY +13.0%,QoQ -6.6%),归母净利润0.33亿元(YoY +66.6%,QoQ +6.5%)。业绩符合预期。 顺酐酸酐衍生物稳健增长,光电材料快速放量。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主业顺酐酸酐衍生物量价齐升以及芴类、噻吩类等光电中间体材料快速放量。费用率方面,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12.0%,较去年同期下降4.1pct,主要是受益于人民币贬值,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1619万。单季度看,Q3营收环比有所下滑,主要是季节性关系,符合历史趋势,费用率下降0.5pct,毛利率34.7%,环比提升3.4pct。 OLED 行业快速发展,芴类等光电材料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公司芴类材料是最具前景的OLED蓝色发光材料,该材料国内基本没有竞争对手。根据UBI Research 预测数据,2017年OLED发光材料市场规模9.5亿美元,预计2021年发光材料市场总量达到30亿美元。2017年公司芴类材料实现收入2388万元,同比增长42.6%。北京芯动能投资基金,民权中证国投创业投资基金认购公司定增,北京芯动能股东方包括京东方及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民权中证国投股东方包括郑州市国资委,民权县财政局。我们认为公司在京东方、国家大基金以及郑州市政府支持下,结合产业及政府资源,将实现上下游联动,加速OLED 发光材料中间体国产化,公司OLED 材料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定增项目注入新动力。公司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280万元增加至2017年4480万元,占营收比重由3.29%增加至8.28%,2018前三季度研发费用3275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营收比重6.9%。公司新型树脂材料氢化双酚A、OLED 中间体等高端电子化学品研发项目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建设“年产1万吨顺酐酸酐衍生物扩产项目”、“年产3000吨新型树脂材料氢化双酚A 项目”、“年产1000吨电子化学品项目”。定增项目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产量逐渐放量,注入成长新动力。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由于人民币大幅贬值,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1.20、1.50、1.86亿元(原值1.00、1.32、1.75亿元),EPS 0.47、0.58、0.72元,PE 22X、18X、14X。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持续下跌,OLED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山东海化 基础化工业 2018-10-29 5.04 -- -- 5.69 12.90%
5.69 12.90%
详细
公司公告:2018年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8.45亿元(YOY+12.0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3亿元(YOY-10.10%),其中Q3营业收入12.83亿元(YOY+6.42%,QOQ-4.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YOY-38.50%,QOQ-45.89%)。公司本次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纯碱价格有所下降。 Q3纯碱价格下滑致单季度盈利回落。因公司在六月中下旬安排了年度检修,因此公司Q3纯碱销量较Q2略有增加。由于下游玻璃等行业受环保影响开工率下滑,终端需求疲软,行业库存累积达50万吨以上,7-8月纯碱价格呈下跌趋势。我们测算Q3纯碱不含税均价约为1710元/吨,环比Q2下降约300元/吨,利润空间大幅收窄,Q3销售毛利率16.18%,同比、环比分别下降7.02/10.10pct;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共0.20亿元,对当期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Q4传统旺季纯碱库存低位,价格有望逐步上行。进入八月中下旬以来,国内多家纯碱企业停车检修,涉及产能约540万吨;同期有3条玻璃产线点火复产,行业库存逐步下降。目前下游玻璃产线在产245条,日熔量16.26万吨,纯碱日需求量约为3.25万吨(按纯碱单耗0.2吨计),对重碱需求提振明显。2018年1-9月份,国内的整体开工率在83%,同比去年下降5%左右,产量低于去年同期,加速纯碱去库存。目前行业库存约18万吨,若冬季玻璃产线维持在当前水平,预计纯碱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l长期受益行业供需紧平衡,行业龙头成本优势明显。纯碱供需关系逐渐转入紧平衡。供给端自2013年以后,国内纯碱产能几乎没有净增长,未来产能有限。需求端稳中有升,保持每年2-3%的增长率,开工率近五年一直维持在80%以上,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公司拥有氨碱法纯碱产能280万吨,并形成围绕海盐卤水资源的综合产业链,原盐、纯碱、溴素等产品体系;集团为公司提供蒸汽、电力和部分原盐,成本优势明显。经我们测算在当前的氯化铵价格下,氨碱法企业的平均成本比联碱法企业低100元/吨,公司兼有规模优势和循环产业链优势,综合成本低于行业平均。纯碱每涨价100元/吨,公司EPS增厚0.20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下调公司2018-2020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1、7.90、8.64亿元(调整前为7.95、8.87、10.1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7X、6X、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纯碱价格下跌。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18-10-26 8.79 -- -- 9.65 9.78%
9.82 11.72%
详细
公司发布 2018年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1-3Q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3.97亿元,同比上涨16.05%,归母净利润为7.36亿元,同比增长24.03%,EPS 为0.56元,符合预期。其中3Q18年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58亿元(YoY+35.54%,QoQ +7.08%),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YoY+21.16%,QoQ-23.64%),3Q18单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7.9%,同比环比分别下滑2.8、2.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原料氮磷钾单质肥大幅涨价,复合肥毛利率有所下滑。 1-3Q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是因为复合肥量价齐升、磷酸一铵价格同比上升。 复合肥量价齐升,良好的库存管理转嫁部分原料涨价的压力。根据隆众石化统计的数据显示,3Q18单季度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市场价同比分别上涨24%、22.3%、17%,复合肥45%氯基复合肥同比上涨仅为12.5%。公司1-3Q18存货同比上升29.7%,良好的原料库存管理对冲了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同时在复合肥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凭借强渠道优势和较高的产品性价比,出货量逆势继续提升,市占率亦在中小复合肥企业不断退出的情况下继续上升。 渠道创新加速新型复合肥市场拓展,公司新型复合肥出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未来将致力于重点发展经济作物专用肥以及新型肥料,把新型肥料规划为特肥、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生态级肥和现有新品五大系列,近年来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南方区域营收同比连续上涨,增速明显快于普通复合肥。 受环保从严、供给侧改革持续影响,2018年以来磷肥产业景气度有所回升,预计后续磷矿石及磷肥价格有望继续上涨。随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等文件的出台,预计至2020年关改搬转影响的一铵的产能约占总产能的17%,同时贵州已出台磷肥企业“以渣定产”的政策,宜昌市也已印发磷石膏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至2020年磷石膏复产量同比2019年下降15%,当年综合利用率不低于50%,未来磷肥生产受限,公司自有磷石膏渣场且环保优势明显,根据隆众石化的数据显示,3Q18单季度磷酸一铵(55%粉)市场价同比环比分别继续上涨22.3%、4.5%。近年来磷矿石限采停采加剧,预计后续磷矿石及磷肥价格仍将继续上涨,公司磷酸一铵整体毛利率也进一步提升。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国内磷复肥龙头,拥有磷肥—复合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未来将致力于作物专用肥等新型肥料的开发,新型肥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向下游延伸打造优质农产品产业链。油价上涨带动燃料乙醇等替代能源上涨,从而有望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复合肥作为农业必须消费品有望最大程度受益,行业底部缓慢复苏,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3.3、127.5、14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8.77、11. 14、14.26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67、0.85、1.09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 为 13、 10、8倍。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18-10-26 37.70 -- -- 43.05 14.19%
43.05 14.19%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YoY +33.5%),归母净利润3.11亿元(YoY +49.5%),扣非后为2.30亿元(YoY +15.8%),其中Q3营业收入3.33亿元(YoY +35.4%,QoQ -12.4%),归母净利润0.9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1亿元(YoY+56.2%,QoQ -17.3%),业绩符合预期。 军品业务稳健增长,民品业务与维斯塔斯合作进一步深入。公司2018年4月14日公告签订三个《武器装备配套产品订货合同》,总金额约7.42亿元(含增值税),合同履行期分别为:(1)2018/1/1-2019/1/31:4.37亿元;(2)2018/1/1-2019/1/31:1.93亿元;(3)2018/1/9—2019/2/28:1.12亿元。从合同履行时间看,预计大部分将在年内交付,保障军品业务稳健增长。民品方面,公司2017年在风电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全球风电巨头维斯塔斯供应体系,风电碳梁快速上量,今年上半年碳梁业务同比增长146.0%。同时公司近期公告与维斯塔斯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在碳梁项目上继续开展更全面和更深度的合作,并且考虑在墨西哥建设碳梁工厂已满足维斯塔斯需求,此外双方将协同推动光威碳纤维在风力涡轮发电机上的应用。随着与维斯塔斯的合作不断深入,公司风电应用产品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极。 募投项目提升高端产能,新产品顺利推进。公司通过IPO 募集资金9.46亿元,进一步投入到高端产品建设,包括2000吨/年的T700S、T800S 碳纤维以及20吨/年的高强高模型碳纤维M40J/M55J 级碳纤维,募投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公司新产品进展顺利,T800H 一条龙项目已经完成主导工艺评审,并完成了数字化车间评审,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正进行航空型号应用验证,已开始在部分型号上小批量供货;M55J 产品作为参研单位承担的“863”国家项目,报告期内通过了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的验收工作;CCF700G 级碳纤维具备了该级别碳纤维在涉军装备上进行设计应用的基础条件, 由稳定性评价阶段转入材料许用值评价阶段,开展了材料许用值阶段取样评价工作。未来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新型号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开拓,支撑业绩持续释放。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团队,激发长期发展动力。公司计划实施限制性股权激励,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25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61%。激励对象共计19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授予价格为 19.95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以2017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37亿),2018-20年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3.55亿)、65%(3.91亿)、80%(4.27亿)。由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涉及技术壁垒高,对核心技术人员依赖程度高,公司本次实行限制性股票激励,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专业管理、技术、业务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将股东、公司和核心团队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激发长期发展动力。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由于军品供货分布存在不确定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3.56、4.40、5.76亿元,对应EPS 0.97、1.20、1.57元,PE 40X、32X、25X。 风险提示:军品供货时间分布不均导致季度业绩波动较大,军品认证未通过,民品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18-10-26 9.31 -- -- 10.77 15.68%
10.77 15.68%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1-3Q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YOY+18.4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2亿元(YOY+23.26%),EPS为0.55,符合预期。其中2018Q3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6.11亿元(YOY+10.54%,QOQ+3.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5亿元(YOY+18.35%,QOQ-0.77%)。公司本次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1-3Q18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价格稳中有升,综合成本不断下降。 1-3Q18公司玻纤产品量价齐升,业绩保持增长。价格方面,2018年年初公司对主要产品分产品和批次进行提价,Q1环比提高5%,Q2-Q3价格基本维持稳定。玻纤市场延续稳定向上的趋势,公司产品销量同比继续增长。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45.1%,同比略微下滑0.2个百分点,主要是产品结构的正常性波动。1-3Q18经营性净现金流24.37亿元,同比增长8.46%,期间费用率14%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经营稳健。 国际化布局有序推进,新产能稳步推进打开公司未来盈利空间。1H2018年巨石九江新建和冷修的4条生产线全部如期点火投产,中部地区最大的年产35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桐乡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粗纱一期年产15万吨生产线(单窑)已于 2018年8月点火,细纱一期6万吨生产线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一季度投产;巨石成都整厂搬迁签订框架协议,拟整厂搬迁并实施“年产 25 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建设项目”。国际化布局稳健推进,美国项目预计将在2019年一季度投产。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与国际布局的完善,公司盈利水平将迈上新台阶。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高端产品和高端市场的占比不断提高,未来与中材科技玻纤业务整合有望更上一层楼。玻纤下游领域不断向交通工具轻量化、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拓展,弱化其周期性,目前传统的建筑建材领域产品应用占比已下降到30%左右,同时产品结构的逐步高端化也将有助于稳定公司的高毛利率。去年底公司公告公司和中材科技玻纤业务整合提上议程,目前两家合计玻纤产能超过220 万吨,占国内玻纤总产能超一半,占全球超3 成,若协同或合并,公司因规模及管理优势有望占据主导,行业话语权将再跨上一个台阶,全球玻纤巨头正在诞生。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玻纤行业景气持续,新产能逐步释放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调整有望带来公司毛利率的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10、117.60、131.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到28.02、33.64、39.70亿元,对应EPS为0.80/0.96/1.13 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X/10X/9X。
扬农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18-10-26 38.50 -- -- 42.68 10.86%
42.68 10.86%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5亿元(YoY+38.1%),归母净利润7.86亿元(YoY+93.1%),其中Q3营业收入12.49亿元(YoY+9.1%,QoQ-15.9%),归母净利润2.23亿元(YoY+45.2%,QoQ-22.6%),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ROE(摊薄)为17.38%,同比增长6.5pct。 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净利润区间为8.62-11.50亿元(YoY+50%-100%),其中Q4净利润区间为0.76-3.63亿元(YoY-54.5%-116.6%,QoQ-65.8%-62.9%),主要原因是:1)控股子公司优嘉公司二期项目于2017年中建成投产,报告期产能较上年同期提高;2)农用菊酯价格于去年四季度开始上涨,目前主要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 Q3农药价格景气延续,销量略低于预期。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除草剂和杀虫剂销量分别为43555、9797吨,同比增长22.5%、11.5%;价格方面,前三季度菊酯等产品保持良好势头,公司除草剂和杀虫剂销售价格分别为4.18、20.59万元/吨,同比增长10.2%、26.1%。前三季度农药产品量价齐升,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达30.98%、18.98%,分别同比增长4.5、5.4pct。单季度看,Q3除草剂和杀虫剂销量分别为11826、2562吨,同比变化-29.9%/-0.7%,环比变化-11.2%/-30.6%,销量略低于预期。Q3除草剂和杀虫剂的销售均价分别为20.50、4.63万元/吨,同比变化+33.2%/+22.64%,环比变化+1.8%/+10.5%。此外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660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4亿,主要是受益于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其中Q3单季度财务费用-536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82亿元。 菊酯景气行情有望维持,优嘉基地持续扩产保障长期成长。环保形势不断趋严,苏北化工园区停产导致中间体及原药供给大幅收缩,公司菊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截至目前,功夫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报价分别为37、42、14万元/吨,分别同比增长大约100%、66%、100%。在环保高压及退城进园的大趋势下,落后的中小产能将加速淘汰,农药供给格局将持续优化,看好菊酯景气行情长期维持。此外近年来,公司加大了资本开支力度,优嘉公司成为其重要生产基地。公司近期计划继续在优嘉公司投资4.30亿元建设包括3800吨/年联苯菊酯、1000吨/年氟啶胺、120吨/年卫生菊酯和200吨/年羟哌酯农药项目,结合优嘉三期(投资20.2亿,建设11475吨/年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噁虫酮、氟啶脲)、1000吨/年除草剂(苯磺隆、噻苯隆、高效盖草能)、3000吨/年杀菌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2500吨/年氯代苯乙酮及相关副产品37384吨/年项目),公司在菊酯产品的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同时产品品类进一步丰富,有望支撑三到五年成长空间。 拟收购中化国际农化资产,销售研发两手抓迈向农药巨头。公司与中化国际达成协议,拟以现金受让中化国际持有的中化作物100%股权和农研公司100%股权。中化作物拥有沈阳科创和南通科技两大生产基地,能为客户提供丰富、优质的原药及制剂产品,同时下游销售渠道丰富,同时公司4月公告3.26万吨制剂项目,加速制剂布局,此次收购为公司下游制剂布局奠定基础;农研公司前身系沈阳化工研究院农药研究所,是国内一家从事新化合物设计与合成、生产工艺开发、农药剂型加工、生物活性筛选等配套完整的农药研究开发单位,是我国颇具影响的研发平台,国内多种农药品种生产技术来自公司,农研公司的整合有望为扬农化工产品研发及业务拓展注入发展动力,为扬农现有研发体系提供强力支持。公司通过收购中化作物有望拓宽其销售渠道,收购农研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10.65、12.64、15.16亿元,EPS3.44、4.08、4.89元,对应PE12X、10X、8X。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回调、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18-10-26 13.55 -- -- 18.00 32.84%
18.33 35.28%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95亿元(YoY +30.5%),归母净利润1.31亿元(YoY+83.7%),其中Q3营业收入4.16亿元(YoY +18.4%,QoQ -1.2%),归母净利润0.42亿元(YoY +78.7%,QoQ -32.3%),基本符合预期。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区间1.67-1.95亿元(YoY +80%-110%),其中Q4归母净利润0.36-0.64万元(YoY +71.4%-204.8%,QoQ -14.3%-52.4%)。 PCB 化学品及锂电材料放量共促业绩高增长,盈利水平季节性回落。近年来随着PCB 行业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以及国产PCB 企业密集上市,带动PCB 化学品国产化进程加速,同时环保高压导致小企业退出,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公司PCB 化学品进入高速增长期,支撑业绩高增长。此外,公司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切入锂电材料及电池回收领域,前三季度为公司贡献额外业绩增量。单季度表现看,依据公司历史经验,Q2为全年盈利高峰,期间费用率相对较低,Q3费用率提升使得业绩环比下滑,2018Q3期间费用率15.5%,环比增长3.6pct,其中单季管理+研发费用环比增加约1100万。公司Q3毛利率25.0%,环比下降1.2pct,我们判断受钴、锂价格下跌影响,公司锂电材料毛利率有所下滑。 动力电池回收试点启动,开启公司成长新篇章。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即将迎来动力蓄电池的大规模退役,根据EVTANK 预测,未来5年国内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将达到80亿元,回收拆解市场将达到51亿元。公司依靠主业PCB 化学品积累的分离提纯技术优势切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成功入选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第一批试点企业,证明了其技术能力。公司已在汕头建成年处理1000吨报废动力电池的再生利用线,下半年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扩产建成年处理1万吨报废动力电池的再生利用项目;同时公司与中国铁塔广东分公司等签署战略协议,有望探索建立动力蓄电池在通信等领域梯次利用的技术规范及标准。根据《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将严格控制再生利用企业(特别是湿法冶炼)数量,公司本次入选试点企业,后续与车企合作有望持续落地,形成行业先发优势,开启成长新篇章。 锂电材料项目持续推进中,未来将成为第二主业。公司以分离提纯及合成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镍、钴、锰盐等产品及原料优势,切入正极材料领域。钴盐项目成功产业化,年产1000吨三元前驱体示范线已开始出货。此外公司使用全新工艺制备磷酸铁,用以生产磷酸铁锂,可有效降低成本。一期1万吨磷酸铁及0.5万吨磷酸铁锂已完成工程建设,目前处于产品认证阶段。此外公司在珠海基地规划5万吨三元材料项目,有望将其锂电回收后的镍钴锰等盐类应用于三元材料生产,形成产业闭环。未来正极材料将打造成为公司第二主业,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由于锂电材料价格下跌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1.83、2.77、3.70亿元(原值2.03、3. 10、4.02亿元),对应EPS 0.49、0.74、0.99元,PE 29X、19X、14X。 风险提示:PCB 化学品下游需求不达预期、正极材料市场开拓不达预期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18-10-23 14.03 -- -- 15.78 12.47%
17.35 23.66%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19亿元(YoY+64.2%),归母净利润25.37亿元(YoY+181.6%),其中Q3营业收入20.68亿元(YoY+39.4%,QoQ+28.8%),归母净利润4.79亿元(YoY+52.0%,QoQ-15.2%),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8.98-34.09亿元(YoY+70.0%-100.0%),其中Q4归母净利润3.61-8.72亿元(YoY-55.0%-8.6%,QoQ-24.6%-82.0%)。 主要维生素产品价格回落,Q3业绩环比下滑。公司主要维生素产品VA/VE在经历了BASF柠檬醛事故导致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产品价格暴涨后,随着下半年BASF的逐步复产,产品价格开始回落。三季度VA市场均价381元/kg,同比增长47%,环比下降51.2%,VE市场均价38.5元,同比下降5.2%,环比下降33.2%,由于产品价格回落,Q3单季度销售毛利率环比下降10.8pct至26.9%。销量方面由于二季度产品高价之下下游拿货谨慎导致出货量低于预期,三季度价格回落后出货量开始恢复,因此收入端环比有所增长。 VA盈利依然丰厚,VE回落至历史底部,公司逆势扩张有望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扩大市场份额。随着BASF柠檬醛装置复产,VA、VE等逐步恢复供应,产品价格回落。目前VA市场价格回落至约260元/kg,盈利能力依然丰厚。VE市场价格目前回落至约34元/kg的历史底部区间,公司此前公告继续扩产2万吨VE项目,行业底部扩张,有望依靠技术和成本优势挤压中小竞争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新项目持续上马,保障长期成长。公司蛋氨酸项目一期5万吨已于17年1月试产成功,7月达产,并通过定增加码25万吨蛋氨酸项目,2020年后形成30万吨产能。此外公司公告拟使用自筹资金约36亿元在黑龙江投资建设生物发酵项目,主要项目包括:叶红素500t/a、己糖酸30000t/a、淀粉乳折纯146700t/a、葡萄糖折纯155100t/a、山梨醇(含量70%)60000t/a,建设周期两年。本次投建项目将形成淀粉乳-葡萄糖-(叶红素即胡萝卜素、己糖酸即葡萄糖酸、山梨醇)产业链,同时山梨醇下游可向VC延伸,进一步完善产品系列,预计形成营收约20亿元,利税约7.08亿元,提升长期盈利能力。新材料领域公司PPS、PPA等重点产品有序推进,未来有望成为其新型产业。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53、33.03、35.77亿元,对应EPS1.47、1.54、1.66元,对应PE9X、9X、8X。由于产品价格大幅回落,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VA、VE价格大幅回落,新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闰土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8-10-22 8.51 -- -- 9.70 13.98%
9.70 13.98%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51亿元(YoY+12.4%),归母净利润10.17亿元(YoY+58.7%),扣非后为9.43亿元(YoY+47.7%),其中Q3营业收入16.41亿元(YoY+4.9%,QoQ-9.6%),归母净利润3.1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7亿元(YoY+1.8%,QoQ-36.3%),业绩符合预期。 染料价格略有回落叠加子公司停产,Q3业绩环比下滑。2017年以来国内安全环保形势不断升级,化工企业生产广泛受限,化工品价格普遍上涨。染料及中间体行业自2017年江浙地区环保督察以来,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尤其是苏北化工园区因偷排事件导致园区企业自5月以来全面关停,供给端进一步收缩,造成染料及中间体价格大幅上涨,二季度分散黑价格最高上涨至5.3万/吨,活性黑价格最高上涨至4.8万/吨。三季度产品价格略有回调,分散黑成交价集中在4-4.5万/吨,活性黑集中在3.5-4万/吨。同时公司主要中间体生产子公司江苏远征、江苏明盛以及江苏和利瑞位于灌云县临港工业区内而遭到停产,停产子公司造成亏损的同时导致公司中间体成本上升,致使三季度销售毛利率环比下降5.9pct至34.6%。 环保高压长期持续,供需格局不断优化推动染料价格中枢上行。目前因偷排事件曝光而全面停产的灌云、灌南等园区仅亚邦股份部分子公司公告复产,同时根据江苏省政府印发的《全省沿海化工园区(集中区)整治工作方案》,将对南通、连云港、盐城三市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全面整改,至2019年9月验收。我们预计未来将有大量不合规的中小企业将关停淘汰,染料及中间体行业供需格局不断优化,并且集中度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推动染料价格中枢上行。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13.29、15.74、16.24亿,EPS1.15、1.37、1.41元,PE8X、7X、7X。 风险提示:染料价格下跌,下游需求萎缩,行业竞争加剧。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10-22 15.36 -- -- 18.24 18.75%
18.24 18.75%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69亿元(YoY+41.2%),归母净利润3.95亿元(YoY127.9%),扣非后为2.66亿元(YoY+63.5%),其中Q3营业收入4.79亿元(YoY+35.4%,QoQ+2.8%),归母净利润1.15亿元,扣非后为1.10亿元(YoY+107.9%,QoQ+26.4%),业绩符合预期。 MLCC粉体持续供不应求,纳米氧化锆手表背板应用开始放量。随着汽车电子、智能穿戴及智慧城市等下游应用领域的爆发,MLCC需求旺盛,拉动上游陶瓷粉末需求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公司MLCC粉体持续扩产,目前产能已至1万吨/年,仍然供不应求,明年将进一步扩大产能。MLCC粉体量价齐升为内生增长提供了重要增量。应用于手表背板的纳米氧化锆产品随着下游客户产品推向市场,三季度开始逐步出货放量,此外应用于隔膜涂覆的纳米氧化铝产品随着湿法隔膜的持续放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蜂窝陶瓷有望加速放量,受益尾气排放标准提升。面对不断加速的尾气净化催化剂需求,结合公司自身高纯超细氧化铝业务,公司通过收购蜂窝陶瓷(王子制陶)、分子筛(江苏天诺)和铈锆固溶体(国瓷博晶)业务,成为能够为客户提供全系列整体汽车催化解决方案的企业。其中核心业务王子制陶蜂窝陶瓷产品在公司收购完成后实现技术提升,东营本部新增自动化生产线,薄壁化产品逐渐突破,受益于天津、河北等地“黄改绿”工程推进以及新客户开拓,王子制陶业务迎来快速发展。 深圳爱尔创并表增厚业绩,氧化锆产品链进一步延伸。公司于5月底完成对爱尔创剩余75%股权的收购,实现100%控股,爱尔创于6月开始并入合并报表。公司通过此次交易实现了“纳米氧化锆-陶瓷义齿”产品链延伸,进一步提高市场地位;同时爱尔创已经开始布局数字化口腔相关领域,并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未来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爱尔创承诺2018~2020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0.72、0.90、1.08亿元,上半年爱尔创实现净利润3563万元,6月开始完全并表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同时因公允价值增加产生投资收益1.14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因王子制陶开拓市场销售策略调整,毛利率有所下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5.31、5.78、7.21亿元(原值5.53、6.21、7.78亿元),对应EPS0.83、0.90、1.12元,PE19X、17X、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氧化锆、氧化铝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2)公司新业务整合效果不及预期。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18-10-22 32.03 -- -- 33.70 5.21%
33.87 5.74%
详细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9.2亿元(YoY+17.9%),归母净利润90.2亿元(YoY+15.5%),其中Q3营业收入158.7亿元(YoY+9.2%,QoQ-3.5%),归母净利润20.7亿元(YoY-29.8%,QoQ-39.1%),业绩低于预期。 三季度MDI量价齐跌,业绩低于市场预期,Q4压力犹在。目前聚氨酯系列产品仍是公司盈利主要来源,2018H1收入占比56%,毛利占比79%,MDI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进入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开始体现,房地产、汽车、家电等MDI下游重要应用领域销售下滑,导致MDI需求不佳,同时原停产企业供应恢复,原来供应偏紧的状态逆转,导致MDI价格加速下行。根据公司经营数据,2018Q3聚氨酯系列销量47.7万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7.0%/5.7%,聚合MDI市场均价分别为1.89万元/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38%/12%,纯MDI市场均价2.80万元/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0%。MDI产品量价齐跌,导致聚氨酯系列产品Q3营业收入实现75.1亿元,同比/环比下降11%/13%。三季度单季销售毛利率30.6%,同比/环比分别下降8.8/7.1pct。当前聚合MDI/纯MDI市场价下跌至1.38/2.28万元/吨,短期压力犹在。除聚氨酯系列外,石化和新材料系列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但销量环比均有下滑,三季度石化系列销量107.6万吨,环比下滑2.3%,营业收入54.5亿元,环比增长12%;新材料系列销量8.0万吨,环比下滑4.7%,营业收入15.1亿元,环比下降6%。 集团资产整体上市获批文,避免同业竞争,捋顺利益机制。公司本次交易被吸收合并方万华化工100%股权的预估值为522.1亿元,发行价格30.43元/股,合计发行股份数量为17.16亿股。本次交易后万华化工持有的万华化学13.10亿股股票将被注销,因此实际新增股份数量为4.06亿股。本次吸收合并将BC公司100%股权、BC辰丰100%股权、万华宁波25.5%股权、万华氯碱热电8%股权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主要资产BC公司100%股权2018-2021年承诺业绩为3.82、1.89、1.90、1.92亿欧元,万华宁波25.5%股权2018-2021年承诺业绩为13.11、9.88、9.39、9.49亿元。交易完成后,中诚投资、中凯信将与国丰投资保持一致行动,国丰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将持有上市公司41.72%股权,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烟台市国资委。中诚投资及中凯信为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20.13%。管理层持股上市公司,避免集团与上市公司发生同业竞争,未来利益机制捋顺,促进管理层与公司共成长。 拥有产能、技术及成本优势的MDI全球领导者,石化及新材料业务支撑长期发展。公司完成对匈牙利BC和宁波万华少数股东权益资产注入后,MDI产能达到210万吨,位居全球第一。公司技术储备丰富,研发实力雄厚,其自主开发的第六代MDI技术将实现短时间低成本的产能扩张,通过技改提升国内产能80万吨。同时公司加快海外扩产步伐,将在美国建设40万吨产能。此外另有30万吨TDI在建项目,预计2018年10月投产,加上BC25万吨,TDI总产能达55万吨。石化业务板块公司乙烯项目总投资约178亿元,主要装置包括10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40万吨/年聚氯乙烯、15万吨/年环氧乙烷、45万吨/年LLDPE、30/65万吨/年PO/SM装置、5万吨/年丁二烯装置;新材料业务板块7万吨PC于今年1月底投产,13万吨PC二期预计19年2月建成,8万吨PMMA、5万吨MMA有望于今年10月投产。石化及新材料新增项目陆续投产,支撑未来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由于MDI价格下跌,下调盈利预测,暂不考虑资产注入,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105.3、111.9、139.2亿元(原值134.9、143.0、160.4亿元),EPS3.85、4.09、5.09,PE9X、9X、7X。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MDI与石化产业链景气回落;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4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