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铁林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25051610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复星医药 医药生物 2019-02-28 28.21 -- -- 30.86 9.39%
32.25 14.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2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汉利康)上市注册申请;该药是国内获批的首个生物类似药,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单抗研发实力强劲,实现国内生物类似药零的突破。汉利康为公司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主要适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前,在中国上市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仅为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的美罗华?(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根据IQVIACHPA最新数据,2017年度,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于中国境内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7.3亿元。基于药品的疗效、适应症发病人群、渗透率、定价及竞品上市时间等多方面的预测,我们预计汉利康销售峰值为10亿元以上。截至2019年1月,公司已投入研发费用人民币约4.54亿元,彰显公司对于新药研发的大力支持以及对新药质量的严格要求。另外,公司在研品种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进入临床III期,抗VEGFR2单抗、抗EGFR单抗、抗PD-1单抗等生物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公司已建成极具深度的研发管线。 公司并购能力强,为独特护城河。在欧美发达国家,医药技术的革新经常发生在初创型医药公司,大型药企通过并购小药企实现了技术上弯道超车的案例并不少。在我国,公司是外延发展的行业标杆。部分投资人目前担心核心子公司复宏汉霖单独拆分上市对于复星医药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认为即使复星将要释放复宏汉霖的部分股权,但它的并购能力使其能在未来继续并购如复宏汉霖这样的医药公司,这是公司独特的护城河。 短期业绩下滑,现阶段有望迎拐点。受研发费用高速增长、国家限制辅助用药、利息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目前公司业绩处于低谷期,预计接下来会随着公司单抗等新产品上市不断落地,公司业绩会有改观。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1.23元、1.46元、1.6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2倍、18倍和16倍。公司内生增长强劲,新产品研发的持续推进有望推动公司估值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外延并购整合或低于预期的风险,联合营公司业绩或持续下滑的风险。
健帆生物 机械行业 2019-02-18 45.22 -- -- 58.43 27.97%
64.13 41.8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实现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41.5%、41%;2018Q4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39.1%、50%。 业绩符合预期,血液灌流器延续高速成长态势。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41.5%。受益于学术推广,尿毒症领域的HA130血液灌流器销售收入约为6.6亿元,同比增长44.1%;肝病领域的BS330血液灌流器销售收入约为0.45亿元,同比增长74.1%。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进入越南、土耳其、伊朗等地医保,期间内海外收入接近0.15亿元,同比增长约64.6%;血液净化设备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5%,预计收入超过0.9亿元。公司全年扣非净利润约为3.5亿元,同比增长约41%,收入增速匹配。期间内营业利润率约为45.3%,下降近0.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2018年新增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约为0.12亿元。单季度来看,2018Q4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39.1%、50%,净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约11个百分点,且呈现上升趋势。 血液灌流器行业开拓者,年报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公司在血液灌流领域市场占比约为95%,为行业开拓者和领头羊。1)临床研究充分,助推医院渠道增长。血液灌流多中心RCT研究成果显示健帆创新产品HA130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多中心临床开创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灌流治疗循证医学研究的先河,为A类循证医学证据。我们认为在A类询证医学证据支持下,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2)积极布局血液净化全产业链,开启肾病保险新探索。公司收购或设立天津标准生物、湖北健帆和天津健帆,将产品线延伸至血液透析粉液等产品,进一步拓展血液净化全产业链。作为肾病健康管理领域的新探索,其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3)实施股权激励,增强了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市场销售和技术研发方面布局人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5.2亿元和6.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35倍和27倍,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33%的复合增长率。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无进口产品竞争,为国内血液净化内绝对龙头,长期空间巨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质量和医疗事故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风险、新产品放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公司销售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北陆药业 医药生物 2018-11-20 7.93 10.24 118.80% 9.10 14.75%
9.10 14.75%
详细
事件:近期,我们对公司进行了调研,公司基本面正在积极变化。 完成二代接班的造影剂领先企业,未来业绩增速有望提速。现任总经理为实际控制人儿子,2011年9月在公司从基层开始干起,到2017年12月正式接任公司总经理职位,经过近一年的调整布局,在新任总经理带领下,公司发展正开启新篇章,正积极变化,业绩呈加速增长态势:2018Q1-Q3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8.9%、22.8%和31.9%,扣非同比增速分别为18.4%、5.7%和29.7%。 卫健委政策释放需求+新产品高速放量,造影剂仍将快速增长。行业层面卫健委2018年出台多项政策,有望进一步释放造影剂需求:1)配置证放开;2)出台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3)出台2018-2020年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规划,加大医学影像科建设力度。公司层面也有积极变化:1)公司完成参股上游原料药海昌药业33.5%股权并正对沧州基地(钆喷酸葡胺原料药)认证,公司毛利率或有进一步提升可能;2)第二代碘帕醇和第三代碘克沙醇正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实现翻倍以上增长,2018年将实现过亿收入,2019-2020年仍将延续50%-70%的超高速增长。 销售改革后,九味镇心和降糖药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1)九味镇心颗粒:国内唯一治疗抗焦虑的中成药品种,新纳入医保,目前为公司战略性品种,销售已调整完毕,预计2019年开始放量,有望成为5亿以上量级重磅品种;2)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片一致性评价已于10月中旬获得受理,预计2019年中获批,瑞格列奈片一致性评价或将2019年上半年报一致性评价。公司专科线完成销售改革,九味镇心颗粒和口服降糖药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战略布局精准医疗,股权价值有望重估:1)世和基因:公司持股20%,为国内基因测序龙头企业之一,其国内首批肺癌靶点全覆盖NGS试剂盒已经获批,有望带动收入高速增长,2018年收入增速预计50%以上,且最近一轮融资估值超过30亿元;2)友芝友医疗:公司持股25%,主要为CTC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检测,2018-2019年业绩承诺1500万和2000万。在科创板计划设立背景下,上市公司持有的股权价值有望重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30元、0.37元、0.47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25%,对应2018-2020年估值27倍、21倍和17倍;我们给予公司2019年29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0.7元,若扣除精准医疗股权价值8亿元,对应2018-2020年估值仅21倍、17倍和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因测序及液体活检行业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新产品放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公司核心产品降价幅度或超预期的风险。
健帆生物 机械行业 2018-11-08 45.11 24.82 -- 47.88 6.14%
48.25 6.96%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42.0%;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50.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46.5%;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2亿元,同比增长8.4%。 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净利润率提升明显: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2.0%和50.4%,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从单季度看:2018Q1-Q3收入增速分别为39.6%、38.4%和48.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0.9%、34.2%和76.2%。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加速,超市场预期。目前公司学术推广团队近800人,覆盖3800家左右二级以上医院,带动了公司收入和业绩快速增长。从盈利能力上看: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了0.93pp,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13pp,从而导致公司净利润率同比提升了2.42pp。考虑到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3143万元,同比增速高达82.2%,即我们认为公司规模效应凸显,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公司净利润率或将进一步提升。 一次性血液灌流器,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公司在血液灌流领域一枝独秀,市场占比在95%左右,为行业开拓者和领头羊。血液灌流多中心RCT研究成果显示健帆创新产品HA130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一周一次的HA130血液灌流治疗具有显著降低透析患者β2-MG和PTH水平以及改善瘙痒症状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研究证实低通量透析联合HA130血液灌流具有优于高通量透析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多中心临床开创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灌流治疗循证医学研究的先河,为A类循证医学证据。我们认为在A类询证医学证据支持下,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积极布局血液净化全产业链,开启肾病保险新探索:公司收购或设立天津标准生物、湖北健帆和天津健帆,将产品线延伸至血液透析粉液等产品,进一步拓展血液净化全产业链。公司于2018年4月18日与众惠保险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利用相互保险的产品、模式及服务,更专业的服务肾病健康市场和人群,合作开发肾病领域的相关保险产品。作为肾病健康管理领域的新探索,其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亿元、5.1亿元和6.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52倍、41倍和32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32%的复合增长率。从其他龙头医疗器械公司估值情况看,2018-2020年平均估值分别为41.5倍、32.4倍和25.4倍,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无进口产品竞争,且国内绝对龙头,理应享受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19年估值45倍,对应目标价50.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质量和医疗事故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风险、新产品放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公司销售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贝瑞基因 交运设备行业 2018-11-02 33.84 -- -- 37.90 12.00%
37.90 12.00%
详细
事件:2018年三季报实现收入10.3亿元(+27%),归母净利润2.4亿元(+50%),扣非后2.3亿元(+54%);2018Q3单季度收入3.8亿(+31%),归母净利润0.9亿(+35%)、扣非后0.9亿(+38%)。 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逐渐提升。从收入端来看,Q3收入增速有所提升,估计与NIPT快速增长及基础科研服务高速放量有关;从利润端来看,Q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然延续了40%左右的高增长。从盈利能力来看,虽然市场竞争导致三季报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59pp至58.28%,但2018年以来环比明显提升,从一季报的54.79%提升至58.28%,主要是规模效应带来单位成本下降及高毛利率试剂占比提升有关。期间费率大降8.77pp至30.76%,其中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都有明显下降,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112%使得研发费率提升2.18pp至5.43%,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研发上市。净利率提升2.09pp至23.12%。 渗透率提升+产品升级提价,生育健康业务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生育健康筛查为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我们认为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主要原因包括:1)渗透率提升:NIPT行业2017年检测量约400万人份,二胎高龄产妇约300万人都需要做该业务,另外头胎产妇渗透率达到50%,则年需求量至少1000万人份。保守估计按1000元/人份计算,约100亿市场规模,至少还有4倍空间。2)产品升级:从贝比安向贝比安Plus升级,检测水平从染色体非整倍体提升至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的基因位点更多,价格提升20%以上。贝瑞基因是国内NIPT检测业务的行业领导者,技术沉淀深厚、峰值收入有望突破30-40亿元,目前规模不到10亿元,成长空间巨大。 肝癌早诊市场空间超千亿,先导试验验证技术可靠性,处于全国绝对领先地位。公司已联合全国多家医院和研究机构启动肝癌早期检测临床研究,整个项目将纳入1-1.5万例高危人群,开展为期3年的前瞻性队列试验。3年试验完成后公司可申请诊断试剂上市销售,但在此之前获得良好的临床数据即可通过基因检测服务的形式在合作医院推广。9月份已发布先导试验结果,数据显示在特异性95%的情况下,肝癌检测灵敏度超过了90%;即使把特异性标准设置在99%,灵敏度也达到了87%,验证了肿瘤早筛技术的可靠性。中国乙肝携带者超过1.2亿,肝癌病例占全球比例超过50%。与正常人相比,乙肝患者更容易发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更大,比例甚至高达3%。我国有接近1000万肝硬化患者,属于肝癌高危人群,按照每人1个季度检测1次,每次检测费用5000元测算,肝癌早诊市场空间就高达2000亿。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5元、1.28元、1.7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34倍、25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NIPT业务收费大幅降价的风险、国内对新产品审批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业务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18-11-02 100.98 120.82 -- 117.00 15.86%
123.66 22.46%
详细
2018102.823.2%;实现归母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45.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41.4%;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4.5亿元,同比增长9.3%。同时公司预告全年收入130-143亿元,同比增长16.3%-28.0%,全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2-40.6亿元,同比增长28.7%-57.4%。 全年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业绩略超市场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3.2%和45.3%,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同时公司预告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6.3%-28.2%,中值2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7%-57.4%,中值43.0%,略超市场预期。根据三季报和全年预告,公司第四季度单季度预计实现收入27.2-40.2亿元,中值33.7亿元,同比增长19.2%;单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12.1亿元,中值8.4亿元,同比增速47.9%,即第四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业绩高速增长主要系:1)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产品销量实现较高增长,销售收入稳定增长;2)聚焦主业,控费降本,提升管理效率,扩大规模效应,公司业绩获较快增长。 在分级诊疗和进口替代驱动下,高端医疗器械设备有望快速成长。目前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主要由外资占据,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鼓励政策:一方面出台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明确要求加快高端医疗器械设备的研发,以满足各级医疗机构需求,另一方面开展优秀国产医疗器械遴选,促进基层医疗机构采购,同时在等级医院也要求加快进口替代。即随着国内厂商技术升级,高端医疗器械设备行业国产企业将迎来进口替代机会。 自主研发+外延并购,公司已成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公司创立以来一直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2006-2017年超过10%的营业额投入研发,累计投入金额达75亿元,公司在多个领域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从2008年开始公司开启了多元化和国际化步伐,先后收购了12家企业,完成了从由单一产品拓展到多产品线,由国内市场打入全球市场,由低端产品延伸至高端产品的发展历程。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也是创新研发和国际化标杆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3.01元、3.66元和4.48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8.1%的复合增长率,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32倍、27倍和22倍。参考可比公司,2018-2020年行业平均估值分别为41.5倍、31.3倍和23.9倍,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理应享受估值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019年估值35倍,按2019年业绩44.5亿元算,对应目标市值为1557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28.1元/股。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以及长期成长的确定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或无法放量的风险;器械招标降价的风险;汇兑损益或超预期的风险。
康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18-11-02 37.00 -- -- 42.86 15.84%
44.30 19.73%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88.8%; 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140.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69.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6万元,同比增长401.7%。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行业正在恢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0.6和169.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分季度看: 2018Q1-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1.8亿元和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0.6%、316.1%和4.7%,环比增长分别为88.3%、60.6%和-49.1%,其中第三季度下降主要系长生疫苗事件影响民众对国产疫苗接种信心。分产品线看,我们估算四联苗第三季度销量环比下滑40%出头,60ug 乙肝疫苗环比下滑20%左右,其他产品下滑20%-30%,从而影响了公司单季度业绩增速。根据我们草根调研,7月份行业影响10天左右,8月份销量最差,9-10月正显著回暖,我们预计再过1-2个季度,行业或将恢复到前期水平。我们原预计四联苗全年销售500-550万支,在长生疫苗事件后,国产疫苗终端接种短期受损,我们下调预测2018年四联苗销量450万支左右。随着疫苗事件后行业信心的恢复和公司销售改革成果的体现,我们认为2019年开始四联苗仍将重回快速增长通道,预计2019-2020年四联苗销量有望实现550万支和700万支。 丰富产品梯队驱动公司业绩逐年爆发。公司在研产品梯队丰富,目前已有多个重磅产品处于临床试验后期或待上市状态,驱动公司业绩逐年爆发。1)23价肺炎:已经获批上市,未来每年可稳定贡献净利润近2亿元;2)第三代狂犬疫苗: 已通知生产现场检查,为巴斯德全套技术引进项目,预计2018年底到2019年初获批,未来每年可稳定贡献净利润9.5亿元;3)sIPV:二期临床阶段,优先审评审批,为WHO 全套技术引进项目,有望在2020年上市,未来每年可稳定贡献净利润近3亿元;4)13价肺炎:全球疫苗之王,目前III 期临床末期,预计2018年年底揭盲报产,有望2020年成为国内第二家上市的企业,未来每年可稳定贡献净利润11.5亿元,详细分析见我们第二篇深度报告。系列产品的获批上市,将驱动公司业绩逐年爆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长生事件”短期影响终端对国产疫苗接种信心,我们下调2018年盈利预测,小幅下调2019年业绩预期,即预计2018-2020年EPS 分别为0.78元、1.11元、1.99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45倍、32倍和18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率将保持81%的复合增长率。我们认为国内疫苗企业经历长生疫苗事件之后,将发展更好,我们看好公司在研重磅产品梯队丰富,公司中长期动力十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再次出现群体性疫苗事件或导致行业收入下滑的风险;重磅产品上市进度及销售情况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四联苗等销售上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因疫苗事件出现政策调整导致行业短期再次受损等系统性风险。
科伦药业 医药生物 2018-10-31 22.10 -- -- 25.65 16.06%
26.05 17.87%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3亿元,同比增长54.6%; 实现归母净利润10.2 亿元,同比增长164.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5 亿元,同比增长135.7%;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9.0 亿元,同比增长125.1%。同时公司预告2018 年业绩11.6-13.8 亿元,同比增长55%-85%。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期待重磅仿制药放量。公司归母净利润10.2 亿元,全年业绩11.6-13.8 亿元,中值12.7 亿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分季度看:2018Q1-3 分别实现收入同比61.5%、53.9%和49.6%,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98.9%、395.8%和91.3%,业绩环比加速增长,主要系川宁项目2018Q2 开始实现满产所致。分板块看:1)伊犁川宁项目:Q2 实现净利润约2 亿元,Q3 预计在1.5 亿元左右,有所回落主要系7ACA 产量下降有关,国药威奇达或将复产,其核心品种价格情况:硫红(价格年初360 元/千克,2018M7 已达440 元/千克,由于宁夏启元停产,价格目前仍维持440 元/千克),7ACA(年初450 元/千克, 2018M9 价格440 元/千克),6APA(年初230 元/千克,2018M7 已达245 元, 2018M9 价格回落到230 元/千克),青霉素工业盐(略有回落,维持72.5 元, 与年初77.5 元基本持平),我们预计川宁项目全年业绩或达6-7 亿元;2)大输液业务:产品结构调整和提价下,前三季度仍保持较快增长;3)非输液制剂业务:考虑到公司陆续获批多个重磅仿制药(帕瑞昔布、卡文和丙谷)正在正在放量,预计全年销售5-6 亿元。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有望延续。 产品研发步入收获期,公司有望逐步升级成为国内仿制药+创新药的龙头之一。公司多年投入铸就研发实力已位列国内第一梯队。公司在研产品近400 项,预计2018-2020 年内获批80 个品种,其中20-25 个首仿机会,1 类新药7 个品种, 预计2020 年逐步进入3 期。在国家鼓励创新和提高仿制药质量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从仿制药大国走向仿制药强国和创新药大国,公司研发投入额累计超过32.5 亿元,截至2018 年8 月,公司已有A 类在研项目443 项,批准临床41 项,待批生产38 项,获批生产10 项,即公司的研发布局正陆续收获成果,有望驱动公司成为新时代下的仿制药和创新药龙头企业之一。同时公司创新专利实现了对发达国家授权零的突破,创新ADC项目在中美同期启动临床试验研究, 标志着科伦的药物研发已逐步与国际接轨,迈出了国际化的坚实步伐。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88 元、1.16 元、1.55 元, 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26 倍、20 倍和15 倍。我们认为公司三发驱动正全面发力,公司成长性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川宁项目或再因环保问题停产从而导致原料药业绩不及预期或大幅亏损的风险;川宁项目核心原料药价格或小幅下行导致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仿制药和创新药研发进度或上市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上市产品放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丽珠集团 医药生物 2018-10-31 27.58 -- -- 34.36 24.58%
34.39 24.69%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增长-77.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3亿元,同比增长-32.5%。同时公司预告2018年归母净利润11.3-12.5亿元,同比增长-74.5%至-7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10.6亿元,同比增长15%-30%。 符合市场预期,公司预告全年扣非同比15%-30%。公司前三年季度实现收入和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和-77.9%,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系去年公司土地转让影响净利润32.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7.2%。公司预告全年扣非同比增长15%-30%,中值22.5%,全年业绩符合预期。分产品线看: 1)西药制剂实现收入33.6亿元,同比+15.1%;2)中药制剂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24.2%;3)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15.4%; 4)体外诊断业务实现收入4.9亿元,同比+9.9%。从重点品种看,公司产品结构已得到优化:1)参芪扶正:实现收入8.2亿元,同比-36.2%,预计销量同比下滑30%左右,单季度环比增长企稳,略有增长,我们认为参芪扶正已逐渐企稳;2)抗病毒颗粒:在流感带动下实现收入2.5亿元,同比+20.0%;3)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同比增速分别为+35.8%和+47.5%,延续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艾普拉唑在新医保和新剂型带动下,预计全年仍有望实现40%-50%增长;4)促性激素亮丙瑞林微球和尿促卵泡素达5.9亿元和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35.4%和6.7%,其中亮丙瑞林预计仍会保持30%以上增长;5)鼠神经生长因子: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6.0%,在重回广东市场带动下,全年增速有望回升。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单抗进展顺利。精准医疗为未来医学发展方向,是医药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公司已初步形成“丽珠试剂+丽珠单抗+丽珠圣美+丽珠基因”的精准医疗的产业链布局。公司研发费用3.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5.1%。其中重点品种研发项目及进展:微球线: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已获临床批件,临床准备中、亮丙瑞林微球(3个月缓释)准备申报临床;单抗线:重组人TNFα单抗II 期临床进展顺利、rhCGIII 期临床完成即将报产、人鼠嵌合CD20单抗I 期临床中、HER2单抗准备II 期临床、PD1单抗美国I 期基本完成,国内I 期顺利、RANKL 单抗I 期临床中、IL-6R 单抗临床申请审评中,准备申报美国FDA,同时公司已建立CAR-T 平台,正准备体外研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 分别为1.60元、1.90元和2.26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17倍、14倍和12倍。我们认为新医保和重磅产品获批将驱动公司业绩提升,新产品研发推进和精准医疗布局将推动公司估值有望同步提升,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鼠神经生长因子,受控费降价或超预期的风险。
华东医药 医药生物 2018-10-31 32.99 -- -- 39.66 20.22%
39.66 20.22%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 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0亿元,同比增长8.2%; 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1亿元,同比增长1017.7%。 单季度实际业绩符合预期,工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5%和20.5%,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从单季度看:2018Q1-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2%、27.5%和15.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9%、23.3%和14.7%,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主要系两方面原因:1)高强度研发投入:Q3研发费用投入达2亿元,同比增速达81.4%,预计全年研发投入或达6.5亿元;2)海外收购咨询费用预计花费1500-2000万;扣除以上影响,同口径下Q3净利润增速在20%以上,即实际经营符合预期。分业务看:1)工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预计近30%,其中百令胶囊预计12%左右增速,全年有望延续;阿卡波糖预计近30%增长,目前一致性评价已受理,获批后增速有望提升;免疫条线约28%增长(其中他克莫司40%左右,吗替麦考酚酯近30%,环孢霉素近15%);消化线泮托拉唑同比20%-25%(胶囊30%以上,针剂15%左右);2)商业: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近4%,主要是由于浙江省2017年9月开始两票制正式实施影响,商业分销中的调拨业务流失所致,我们认为公司医药商业从2018Q4开始同比口径增长将逐步恢复正常。 延续高强度研发投入态势,重点品种研发进展顺利。公司2018年前三年季度研发投入4.7亿元,同比增长69.0%,全年有望达6.5亿元,延续高强度投入,公司正加快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公司目标:1)每年争取立项研发一类创新药2-3个;2)每年争取从欧美国家引进或受让中国权益的一类创新药一个;3)每年有 2-3个制剂产品开展国际注册;4)每年至少引进一项制药重大技术或一项重大技术装备。目前公司重点品种进展:1)引进的口服降糖药TTP273完成技术交接,下半年启动国内临床注册;2)阿卡波糖和环孢素软胶囊完成一致性评价研究已获受理;3)迈华替尼正在II 期临床,即将开始大规模多中心临床; 4)DPP-4类HD118正在开展I 期临床;5)引进的创新药TPP-273完成中试,年内报临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 分别为1.49元、1.83元、和2.25元,对应PE 分别为25倍、20倍和17倍。我们认为,公司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通过自研和引进不断叠加创新产品放量,其成长确定性强且所属糖尿病、自身免疫、肾科和超级抗生素空间巨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药品招标价格或大幅降低;产品研发进度或不及预期风险。
金域医学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18-10-30 17.60 -- -- 22.30 26.70%
23.50 33.52%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6亿元,同比增长63.5%。 收入呈较快增长态势,规模扩大后经营效率有所提升。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8.5%和11.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分季度看:2018Q1-3收入增速分别为14.6%、19.9%和20.2%,收入端呈逐季恢复态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3.3%、12.4%和7.7%,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从盈利能力上看,前三季度毛利率39.0%,同比下降2.6pp。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4pp,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4pp,财务费用同比下降0.2pp,合计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了2.0pp,彰显了公司经营效率有所提升,公司实际营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0%,基本与收入增速匹配。由于公司营业外收入同比少1500万,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净利润同比增速。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建立了37家中心实验室,并广泛建立区域中心实验室、快速反应实验室,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上人口所在区域,数量居国内第一,随着规模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为第三方检验行业龙头,畅享国内分级诊疗红利。公司检验结果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已成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营业规模最大、检验实验室数量最多、覆盖市场网络最广、检验项目及技术平台齐全的市场领导企业。丰富的检验项目使得公司能够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快速响应下游客户多种检验需求,形成短期内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目前国家已发布包括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和眼科医院在内的10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作为10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中发展时间较长的一种模式,仍将在政策的鼓励下持续快速发展,并带动相关细分行业的技术和模式创新,公司将畅享分级诊疗红利。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49元、0.62元、0.81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5.3%的复合增长率,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36倍、28倍和22倍。虑到分级诊疗驱动下,第三方检验服务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公司为行业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检验价格降价幅度或超预期的风险,公司横向、纵向扩张或带来的整合进度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其他不可预期的风险。
迈克生物 医药生物 2018-10-30 17.19 -- -- 19.60 14.02%
19.60 14.02%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073.7万元,同比增长666.0%。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全年有望延续20%以上增长。公司前三年季度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4.1%和19.2%,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从单季度看,公司2018Q1-3实现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2.9%、55.6%和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4.5%、17.1%和17.4%,Q3增速有所下降主要系2017Q3基数较高所致。2018Q1-3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2%、22.5%和16.5%,第三季度主要系研发投入明显加大,单季度研发投入达2900万元。公司在全产业链、全产品线布局的发展战略下,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逐步丰富自产产品种类,同时持续完善渠道网络布局,加强内部管理力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全年业绩增速有望维持20%以上。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短期拖累,丰富产品储备后劲十足。公司一向重视研发,2018年前三年季度研发投入7183.3万元,同比+55.1%,研发投入占自产产品收入比重为10%以上。公司基本已经形成了全产品线布局,随着新品上市,我们预计2019-2020年公司将全面发力,全面驱动公司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2元、1.03元、和1.30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7倍和13倍。我们认为公司成长性确定性强,未来20%-25%的业绩增长持续稳定可预期,考虑到高速化学发光仪器2019年或可放量,以及其他新产品上市,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公司设立进展或业绩低于预期、化学发光放量或低于预期、控制权变动风险、并购项目业绩或低于预期。
润达医疗 医药生物 2018-10-30 7.84 -- -- 10.07 28.44%
10.07 28.44%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7.6%;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亿元,同比增长249.9%。 业绩符合预期,内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48.2%和45.1%,业绩符合预期。分季度看:公司2018Q1-3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0.6%、49.5%和32.5%,第三季度收入下滑主要系2017Q3长春金泽瑞已经开始并表所致,扣除影响,我们估算内生增速在25%左右。2018Q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0.0%、39.4%和38.6%,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从盈利能力上看,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约0.5pp,主要系并表的代理业务增加所致。从期间费用率看:公司经营效率有所改善,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70pp,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40pp,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2pp,合计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了1.6pp。 精益管理和规模效益下,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公司在经营性现金净额方面,改善非常明显,主要系公司加强了库存总量控制和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催款,并实施了有效的奖惩考核机制,使得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我们认为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已达到一个较稳定、可持续的状态。另一方面,公司收入规模已位列国内企业前茅,依托庞大的下游客户网络,公司从上游供应商获得的信用期限和额度大幅增加,公司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前三季度达6.8亿元,同比增幅达90.6%,远超收入增速,即公司的平台价值凸显,我们看好公司的平台价值。 盈利预测与评级。不考虑并表和增发,我们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55元、0.77元、1.00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14倍、10倍和8倍。考虑到行业趋势,公司龙头地位以及未来持续的外延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扩张进度或低于预期、营运资金或存在短缺风险、并购标的业绩或不达预期的风险。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18-10-29 41.14 -- -- 50.10 21.78%
52.09 26.62%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35.7%;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58.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55.9%;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亿元,同比增长148.4%。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全年高增长有望延续。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8.7%和55.9%,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分季度看:2018Q1-Q3公司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3.2%、44.3%和30.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1.1%、61.0%和23.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0.9%、94.9%和15.5%,其中Q3单季度同比增速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主要系费用增长较快:1)第三季度公司子公司FrontageHoldings在香港联交所主板IPO支付了283.9万美元(约合1900万元),影响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近20%;2)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72.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研发费用达2431万元,同比增长近50%,远超收入增速。三季报显示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达14.4亿元,同比增长达65.7%,同时公司前三季度确认投资收益5293万元,同比增速34.2%,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投资的创新药企研发进度推进和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将逐渐增值,公司创新药投资收益已成公司另一重要业绩来源。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鼓励创新背景下,公司业绩将持续快速增长。从2015年底开始,CFDA推出系列药审新政: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药注册分类改革、药品上市许可人持有制度、优先审评审批、加入ICH、认可海外临床试验数据等,极大的优化和净化了行业发展环境,特别是在2017年10月1日两办发布《创新意见》后,公司明确受益新药政的推进。在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已与20家医院共建临床试验基地,将助力公司BE业务在2018年爆发。在创新药临床方面,公司共参与91个创新药品种,超过150个创新药临床研究,公司共参与了100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是为数不多的能承担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本土CRO企业之一。作为国内最具潜质的CRO企业,我们认为公司将持续享受国家政策红利,业绩持续高增长确定性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0元、1.20元和1.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6倍、34倍和27倍。考虑到国内药品政策明确利好CRO行业,行业趋势确定向上且处于爆发初期,公司为国内优质临床CRO龙头企业,可以享受高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一致性评价推进及效果或不及预期、大临床项目进度恢复或不及预期、并购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或造成商誉减值风险等。
通策医疗 医药生物 2018-10-23 46.60 58.59 -- 51.10 9.66%
55.18 18.41%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1.6亿(+34%)、归母净利润2.8亿(+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亿(+51%);2018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亿(+32%)、归母净利润1.4亿(+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亿(+50%)。 口腔业务发展趋势良好,业绩超预期的原因主要在于分院放量。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高增长主要来源为口腔医疗业务,估计延续了中报的高增长趋势。正畸、种植、儿科口腔业务都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越来越多的分院跨过盈亏平衡点,并进入高速放量阶段,如杭州城西、宁波、沧州、舟山等医院。从公司业务增长来看,诊疗人次数和客单价都处在提升阶段,将推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区域总院+分院”的集团化复制模式运作成熟,奠定长期成长基石。公司“区域总院+分院”模式在浙江省运作成熟,浙江区域口腔分院增速提升对收入贡献比例也在稳步提升。通过总院带动分院的区域发展模式,有望降低口腔科轻资产而带来的人才流失风险,增强业务的可复制性与产业化水平。公司计划未来5年将该模式复制到覆盖全浙江省,并通过口腔基金在武汉、重庆、西安、上海、成都、北京等具有丰富医疗资源、患者教育基础的区域建设三级口腔医院,从而逐步复制到全国。 依托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医疗服务平台型企业。除口腔科外,公司目前还布局有辅助生殖、眼科等业务,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中心,建立各学科名医为核心的通策医生集团,优化配置各级医生资源,有望打造医疗服务平台型企业。IVIF治疗成功率位居国内前列,2017年全年龄段单次成功率达到55%,通过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患者就诊。眼科医院投资公司通过对外合作获取优质医疗资源,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3元、1.25元、1.66元,对应PE分别为48倍、36倍、27倍。考虑到公司通过“总院+分院”模式实现业务复制,将打开成长空间,辅助生殖、眼科等新业务条线酝酿长期增长点,首次覆盖,参照可比公司给予通策医疗2018年63倍PE,对应目标价为58.5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