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力特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7
|
22.28
|
29.05
|
36.26%
|
22.54
|
1.17% |
|
22.54
|
1.17%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16.4亿元,同比增长 25.8%,实现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比增长 63.9%。 2023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4.2亿元,同比增长 143.9%,实现归母净利润 0.53亿元,同比增长 363.8%,单三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直销占比显著提升, 场景恢复动销高增。 2023年单 Q3: 1、 分产品结构看:高档、中档、 低挡分别实现营收 2.8 亿元(+249.8%)、 0.88 亿元(+28.6%)、 0.41亿元(+145.8%), 消费场景恢复叠加低基数, 营收增速显著,产品结构向上趋势明显。 2、分渠道看: 批发代理、直销(含团购)、线上销售分别实现营收 2.9 亿元(+130.9%)、 0.89亿元(+507.7%)、 0.30亿元(+22.8%),渠道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对渠道的掌控力显著增强。 3、分区域看:疆内、疆外分别实现营收 3.4亿元(+300.2%)、 0.7 亿元(-13.1%),疆内市场得到有效夯实。 产品结构优化明显, 经营质量改善显著。 2023年单 Q3: 1、 毛利率: 同比提升9.6 个百分点至 50.6%,同比 2021年同期提升 7.1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优化显著。 2、 销售费用率: 同比增加 0.8 个百分点至 9.4%, 渠道建设、品牌宣传、消费者培育等投入节奏延续。 管理费用率: 同比下降 3.3个百分点至 6.4%, 降本增效叠加规模效应,管理费用率得到显著优化。 3、 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 3.7个百分点至 16.5%,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 5.5 个百分点至 13.2%,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4、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 2.2亿元,同比由负转正,经营质量大幅改善。 消费升级空间广阔, 渠道建设再添动能: 1、新疆百元以下消费占比在 40%左右,主流消费价位在 80-150元,相比内地省份消费结构相对偏低,新疆处于一带一路经济带核心位置, 是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经济发展红利将有利支撑疆内消费升级,未来产品结构升级空间广阔。 2、 品牌端:新疆第一酒品牌地位坚实,借助援疆干部、旅游人口等渠道品牌影响力持续输出,凭借新疆文化、 英雄文化进行差异化赋能,品牌优势突出。 3、 产品端: 当前公司聚焦资源运作伊利王核心大单品,伊利王的放量将显著带动公司整体吨价提升。 4、渠道端,公司借助伊利王代理权收回,积极搭建厂家主导下的经销渠道,促进经营模式由“只产不销” 向“产销结合” 转型,渠道力增强将构成公司成长的长期驱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0.59元、 0.83元、 1.12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7 倍、 27 倍、 20 倍。公司持续聚焦产品结构升级,积极推进销售模式转型,看好公司长期成长能力, 给予公司 2024年 3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 29.0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销售模式转型不及预期风险。
|
|
|
海天味业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6
|
36.83
|
--
|
--
|
39.15
|
6.30% |
|
39.15
|
6.30%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186.5亿元,同比-2.3%,实现归母净利润 43.3亿元,同比-7.2%;其中 23Q3实现收入 56.9亿元,同比+2.2%,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2.3亿元,同比-3.3%,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短期收入虽承压,部分品类环比已有边际改善。 分产品看, 前三季度公司酱油 /蚝油 /调味酱 /其他产品实现收入 96.3/32.2/18.7/26.4亿元, 增速分别为-7.5%/+0.3%/-5.7%/+19.8% ; 其 中 23Q3对 应 收 入 增 速 分 别 为-9.3%/-0.5%/-6%/+12.2%。 C 端消费复苏态势较弱致使主业收入整体承压,但B 端餐饮受益于节假日出行增多有所恢复, 叠加 Q3渠道库存水平持续降低,酱油及蚝油单三季度增速环比 Q2已有所改善;此外食醋及料酒持续放量,带动其他产品 Q3实现较快增长。 分渠道看, 23Q3线下/线上渠道收入增速分别为+3.3%/+0.1%。 分区域看, 23Q3东部 /南部 /中部 /北部 /西部收入增速为-2.5%/+9.6%/-1.8%/+5.7%/+6%,整体各区域增速环比 Q2均有明显改善。 公司持续优化经销商结构,截至 23Q3,公司经销商数量较年初净减少 397家至 6775家。 产品结构变化+规模效应减弱, Q3盈利能力承压。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5.5%,同比下降 0.7pp,其中 23Q3毛利率同比-0.7pp至 34.5%。 毛利率下降主要系规模效应的减弱及高毛利酱油产品占比下滑拉低整体毛利率水平。 费用率方面, 公司积极控制广宣投放, 23Q3销售费用率同比-0.3pp 至 5.6%;管理费用率同比微增 0.1pp 至 2.4%,主要系本期管理人工及折旧支出增加所致。 综合来看, 23Q3公司净利率同比-1.2pp 至 21.7%。 短期业绩有所承压, 长期稳健增长可期。 产品方面,公司在维持酱油、蚝油及酱类三大核心业务基础上, 持续发力食醋、料酒等新品类,借助调味品平台及渠道优势提升市占率。渠道方面,公司 B 端借助餐饮渠道复苏趋势,业绩有望持续恢复; 同时 C 端加快零添加产品布局, 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随着公司渠道体系理顺叠加渠道库存持续去化, 整体结构升级态势延续, 在餐饮及家庭端消费需求持续回暖背景下, 长期稳健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1.07元、 1.19元、 1.34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5倍、 32倍、 28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餐饮端回暖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均瑶健康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3
|
12.94
|
15.64
|
14.58%
|
13.91
|
7.50% |
|
14.08
|
8.81%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归母净利润8252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2023Q3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94.7%,实现归母净利润3484万元,同比增长4%。 新增益生菌、供应链业务,推动收入大幅增厚。前三季度乳酸菌饮品、益生菌食品、饮品供应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0.9%)、1.2亿元(+225%)、6.5亿元。1)味动力产品收入端以恢复为主,以专利菌株升级产品,并对产品包装相应焕新。此外,2023年3月起公司对部分味动力产品提价3%-6%,叠加奶粉原料价格下降,乳酸菌饮品的利润弹性将进一步显现。2)益生菌业务整合均瑶润盈,将在2023-2025年以恢复-快速增长-扩张为发展路径推动润盈的成长。3)整合泛缘供应链,可实现“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截至2023Q3末,泛缘供应链已组建14个业务部门,新增216家上游供应商,为公司销售赋能。 业务变化引起盈利水平波动。1、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24.7%,同比下降8.6pp。 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0.7%,同比下降5.2pp;管理费用率6.5%,同比下降0.6pp;研发费用率1.2%,同比下降0.4pp;财务费用率-0.4%,同比增加1pp,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减少。3、前三季度整体净利率6.5%,同比下降2.8pp,2023年由于合并均瑶润盈、泛缘供应链业务,公司盈利能力变动较大。随着味动力产品提价落地、益生菌新品起量,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回升。 重组润盈生物,提升益生菌业务能力。2023年2月,公司完成对润盈生物的破产重组。均瑶润盈共研发生产50多种中国本土益生菌菌种,拥有4000余株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业务规模及技术能力在国内领先。整合后双方可在菌株储备、生产技术、海外市场方面形成协同,将进一步提高均瑶健康在益生菌业务的竞争力。2023-2025年润盈收入规划分别为1.3亿元、2.7亿元、5.3亿元,净利润目标分别为0.3亿元、0.8亿元、1.8亿元。当前润盈持续满产,下半年新设备投入生产后,产能将达到原先的4倍;核心客户订单落地,匹配产能释放,高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36万元、1.5亿元、2.3亿元,EPS分别为0.21元、0.34元、0.54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60倍、38倍、24倍。考虑到均瑶健康整合润盈后利润将大幅增厚、益生菌第二成长曲线明确,给予公司2024年46倍PE,对应目标价15.6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
|
|
伊利股份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3
|
27.30
|
--
|
--
|
27.80
|
1.83% |
|
27.80
|
1.83%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归母净利润93.8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2023Q3实现营业总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59.4%。 液奶恢复正增长,成人奶粉把握机遇高增。1、分品类看,前三季度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2.1%)、199亿元(+6.4%)、104亿元(+12.9%)。1)三季度液态奶恢复正增长,主要由于中秋、国庆双节送礼场景恢复。三季度常温白奶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占率达到43.4%,稳居行业第一;低温奶延续增长。2)截至三季度末,婴配粉、成人粉零售额市占率分别为10.9%、23.9%。随着配方新国标推行,婴配粉行业仍有较大整合空间,公司积极把握机会;成人奶粉快速增长,带动奶粉业务增速领先行业。3)冷饮业务保持较快增长,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控费效果显著,毛销差改善。1、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33.1%,同比提升0.3pp,主要由于原奶价格下降、双节期间礼赠场景恢复带动盈利能力提升。三季度毛利率32.6%,同比提升1.6pp。2、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17.7%,同比下降0.8pp。 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0.6%、-0.3%,基本保持稳定。3、前三季度净利率9.7%,同比提升1pp,三季度净利率9.8%,同比提升3.5pp。 长期目标明确,盈利能力提升可期。1、随着成本端企稳,叠加产品结构改善、费用投放效率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提高。2、公司以参控股+战略合作方式把握稀缺牧业资源,优质奶源布局充分。凝聚上游牧业企业,合作牧场规模化,养殖规模及水平领先行业;定制化开发牧场管理系统,将数字化引入上游牧业,使奶牛养殖更高效。3、公司发布2023年持股计划,将对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技术骨干进行激励,在2024-2033年每年提取持股计划奖励金,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或其他方式获得股票,利于公司完善长期激励制度、提升员工积极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21亿元、135亿元,EPS分别为1.69元、1.90元、2.12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6倍、14倍、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持续上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
|
|
今世缘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3
|
59.83
|
--
|
--
|
59.15
|
-1.14% |
|
59.15
|
-1.14%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83.7亿元,同比+28.3%, 实现归母净利润 26.4亿元,同比+26.6%; 2023年单 Q3实现营业总收入 24.0亿元,同比+28.0%,实现归母净利润 5.9亿元,同比+26.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省外市场增速亮眼。 2023年单 Q3: 1、分产品结构看,特A+类、特 A 类、 A 类、 B 类、 C 类+D 类+其他类产品分别实现营收 16.2亿元(+24.5%)、 5.9亿元(+39.9%)、 1.0亿元(+27.2%)、 0.46亿元(+12.4%)、 0.20亿元(+2.7%),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分区域看,淮安大区、南京大区、苏南大区、苏中大区、盐城大区、淮海大区、省外分别实现营收 6.0亿元(+27.5%)、 4.6亿元(+18.3%)、 3.6亿元(+27.3%)、 3.1亿元(+38.7%)、 2.6亿元(+27.9%)、 2.2亿元(+25.1%)、 1.7亿元(+40.4%),淮安、南京等优势市场得到进一步夯实, 苏中、苏南等薄弱市场品牌起势显著,省内渗透率持续提升,省外增速亮眼。 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费用投放节奏延续。 2023年单 Q3: 1、毛利率提升 1.1个百分点至 80.7%,主要是受益于 V 系动销持续向好、开系基本盘不断夯实,特 A级及以上产品高增趋势延续,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 全国化布局加速,增加了央视等国家级媒体上的广告投放, 丰富了演唱会等消费者培育形式,加大了扫码红包等方式的促销力度,销售费用率增加 4.5个百分点至 24.5%, 管理费用率保持平稳,整体费用率增加 4.6个百分点至 28.0%, 综上影响, 销售净利率下降 0.3个百分点至 24.5%。 高端化与全国化并进, 全年百亿目标无虞。 1、 公司国缘系列坚持“中国新一代高端白酒”的品牌定位,推出国缘六开布局千元价位,品牌高度持续提升;国缘V3受益省内商务消费升级和 600元价位持续扩容,动销持续向好,高端化路径清晰。 2、 省内持续精耕, 渠道网络建设下沉到乡镇、 终端掌控延伸到门店,大本营市场得到进一步夯实; 构建国缘 V3长三角一体化运作体系, 构建基于 C端思维的营销体系,产品运作更加清晰。 3、激励到位,经营势能强劲,顺利实现百亿目标无虞,长期成长动力十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2.55元、 3.13元、 3.85元,对应 PE 分别为 23倍、 19倍、 15倍。 公司受益消费升级和全国化布局,看好公司长期成长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大幅下滑风险,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
|
|
同庆楼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3-11-02
|
28.90
|
35.67
|
15.32%
|
32.96
|
14.05% |
|
33.01
|
14.22% |
-- |
详细
事件:同庆楼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8亿元,同比+35.0%;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131.2%;扣非后净利润1.6亿元,同比+121.7%。其中,Q3单季度营收6.0亿元,同比+19.8%;归母净利润为5744万元,同比-13.9%;扣非后净利润5457万元,同比-8.5%。 盈利能力改善,费用保持稳定。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4.9%,同比+7.5pp;净利率为12.1%,同比+5.1pp。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步提升主要源于供应链提效以及加强综合管理带来的成效。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4%/6.6%/1.7%/0.1%,同比+2.5/-0.1/+0.2/+0pp,整体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 Q3淡季不“淡”,增长动能强劲。在传统餐饮消费淡季,公司在Q3延续了前两季度的快速发展态势,交出了淡季不“淡”的亮眼成绩。由于去年受到上半年反复阶段性暂停堂食的影响,1-6月的宴会订单延期在第三季度集中举办,导致Q3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因此去年同期数据可比性不强。与2019年同期相比,公司营收同比+86.4%,归母净利润同比+141.0%,扣非后净利润同比+137.4%,大幅度超越疫情前水平,在消费市场总体景气度不高的情况下逆势增长。 核心门店运营在即,宴席旺季需求释放,食品业务快速发展。1)2023年公司新开业门店7家,其中酒楼门店4家,婚礼门店1家,富茂2家,预计到年底尚有2-3家新门店开业,届时今年新增门店面积将超过16万平方米。下半年核心门店从10月起开始投入运营,多家大体量门店迎来爬坡期。公司凭借大型餐饮配套客房的宾馆业务创新模式,提高酒店设施利用效率,形成叠加效应。2)公司的餐饮服务区域未来基本可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及县城,市场空间较大。9-10月为婚庆宴请集中旺季,在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将形成催化,为四季度预期提供支撑。3)公司以中华老字号餐饮美食品牌+众多线下大型餐饮门店+根基雄厚的研发力量为基础,持续耕耘食品业务,有望在年内实现盈亏平衡。目前公司的三轮驱动战略已初步成形,三大板块的正循环机制逐步形成。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2/4.4亿元,EPS为0.88/1.23/1.67元,对应动态PE33/24/17倍。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9倍估值,对应目标价35.6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门店拓展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
|
|
天味食品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2
|
14.95
|
--
|
--
|
15.20
|
1.67% |
|
15.20
|
1.67%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2.3亿元,同比+17%,实现归母净利润 3.2 亿元,同比+31.2%;其中 23Q3 实现营收 8.1 亿元,同比+16.4%,实现归母净利润 1.03 亿元,同比+47.6%,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 中式调料高速增长,大本营西南表现出色。 分产品看, 23Q3 火锅底料/中式调料/冬调/鸡精/香辣酱产品增速分别为-5.9%/+41.2%/+17.7%/+438%/+48.4%; C端复调需求持续复苏,叠加食萃食品并表影响,中式复调维持高增;随着 Q4旺季将至,火锅底料及冬调有望加速恢复。分渠道看, 23Q3 经销商/定制餐调/电商渠道收入增速分别为+8.4%/+16.4%/+91%, C 端复调需求持续复苏,助力经销渠道增速回暖;公司持续发力新零售及社团等渠道,电商渠道增速迅猛。分区域看, 23Q3 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华北/东北/华南收入增速分别为+43.7%/+6.5%/+7.7%/-32.8%/+1.1%/-1909%/+9%,大本营市场维持高增。公司积极推进聚焦大客户战略,持续优化渠道结构, 23Q3 公司经销商数量环比Q2 减少 20 家至 3285 家。 Q3毛利率环比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36.9%,同比增长 2.6pp;其中 23Q3毛利率为 38.1%,同比+5.4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下行,叠加 C端经销渠道占比提升所致。费用方面, 23Q3销售费用率同比+2.9pp至 15.6%,主要系公司加大品宣费用; 管理费用率同比-0.3pp至 5.9%。得益于公司成本压力趋缓与产品结构提升, 23Q3公司净利率同比增长 2.6pp至13.9%。 冬季复调旺季将至,长期业绩高增可期。 1)产品端:公司在坚持大单品战略基础上,根据地方风味不断开发区域性特色新品,产品矩阵持续完善; Q4随着 C端持续复苏及传统底料旺季到来,酸菜鱼及手工底料等大单品有望持续放量贡献收入。 2)渠道端:传统渠道方面,公司将深化优商扶商政策,提升渠道精细化运营能力;并加速渠道下沉步伐,通过“聚焦大客户,打造大终端,执行大推广” 战略,不断提升低线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将加大新零售及定制餐调渠道建设,持续完善营销多元化布局。展望未来,复调行业在场景拓展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助力下,未来仍维持双位数以上增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享受行业扩容红利,长期业绩高增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0.41元、 0.51元、 0.64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34 倍、 28 倍、 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古井贡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1
|
277.50
|
--
|
--
|
294.98
|
6.30% |
|
294.98
|
6.30%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159.5亿元,同比+25.0%,归母净利润 38.1亿元,同比+45.4%;其中单 Q3实现收入 46.4亿元,同比+23.4%,归母净利润 10.3亿元,同比+46.8%, 单 Q3收入端符合预期,利润端超市场预期。 收入增长符合预期, 强劲增长势能延续。 1、 在外部消费缓慢复苏的背景下, 公司把握双节旺季机遇, 加大宴席市场投入, 并推出扫码赢红包等措施,有效带动终端动销提升, 助力三季度实现靓丽增长。 2、草根调研反馈, 三季度省内献礼版、古 5延续高速流转,古 8继续稳健放量,古 16得益于宴席复苏表现尤为亮眼,古 20由于商务需求疲软,增速阶段性放缓。 3、 在外部商务消费稍显疲软的背景下,省外市场加大对于古 16/古 20的培育力度, 公司在江苏、河北、湖北等重点市场取得稳健增长, 全国化扩张延续较好态势。 盈利能力大幅增强,现金流表现稳健。 公司单 Q3毛利率同比提升 5.7个百分点至 79.4%, 预计主要系古 8及以上占比提升, 带动整体吨价稳步上行。费用率方面, 单 Q3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 1.0个百分点至 28.3%,管理费用率提升 1.6个百分点至 6.2%,财务费用率提升 1.5个百分点, 整体费用率提升 4.0个百分点至 34.0%; 此外,单 Q3营业税金及附加率同比下降 3.4个百分点至 14.8%; 综合影响下,单 Q3净利率大幅提高 3.4个百分点至 23.0%,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现金流方面,单 Q3销售收现 43.8亿元,同比+26.8%; 三季度末合同负债 33.2亿元, 环比+9.6%, 同比-11.9%,现金流表现稳健。 徽酒龙头势能日盛,业绩弹性持续释放。 1、公司紧抓全国消费场景复苏和宴席市场回补的机遇,积极推动氛围培育和市场扩张, 前三季度收入增速 25.0%,预计全年 20.3%左右的增长目标完成无虞。 2、公司坚持高举高打,推动全国化、次高端战略,深化“三通工程”,坚定“插旗、打井、育户”实施路径,稳步推进省外市场开拓。 3、 古井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增长动能逐步从渠道推力转换为品牌拉力,费用投放模式日益精细化,费效比持续提升, 整体费用率稳步下降趋势明确。 4、 安徽经济强劲,主流价位持续升级, 公司省内龙头地位稳固;省外市场古 16、 20氛围渐起, 区域扩张稳步推进。 总的来看,公司处在高端化和全国化的黄金时期,叠加股权激励已经落地,业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8.56元、 10.82元、 13.74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2倍、 25倍、 20倍;公司品牌建设步入收获期,结构升级叠加费用优化,业绩弹性将持续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
|
|
新乳业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1
|
14.19
|
--
|
--
|
13.77
|
-2.96% |
|
13.77
|
-2.96%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58.1%。2023Q3实现营业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54.4%。三季度收入端延续稳健增长。1、分产品看,主营业务稳健增长,以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产品为主导,坚持鲜立方战略。此外,根据各子品牌的不同特点发力营销,提升品牌势能。2、分渠道看,强化DTC业务能力,Q3延续较快增长。整合全域数字化用户,从而实现品牌营销的精准触达,2023H1末数字化用户达1600万。盈利能力保持高水平。 1、前三季度毛利率27.4%,同比提升2.6pp,主要由于原奶价格下降、产品结构优化。2、费用率方面,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15.1%,同比增加1pp,主要由于产品促销力度及广宣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4.3%,同比下降0.5pp。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1.3%,基本保持稳定。3、此外,由于牛只淘汰损失,前三季度实现资产处置损失5765万元,净利率增幅不及毛利率,同比提升0.6pp至4.8%,盈利能力保持高水平。战略规划清晰,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发布2023-2027年战略规划,将力争收入复合双位数增长,净利率翻倍,以内生增长为主、外延并购为辅,实现高质量发展。1)产品端:以鲜立方战略为核心,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为重点品类,推动高端鲜奶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不低于20%,通过产品创新带动低温特色酸奶增长,力争未来五年新品复合增速超过10%。2)渠道端:以DTC业务作为渠道增长第一引擎,2027年收入占比目标30%,数字化用户目标达5000万人。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6.0亿元、7.5亿元,EPS分别为0.53元、0.70元、0.86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5倍、19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高端化升级不及预期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
|
|
重庆啤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1-01
|
81.97
|
--
|
--
|
80.00
|
-2.40% |
|
80.00
|
-2.40%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30.3亿元,同比+6.9%,实现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13.7%;其中23Q3实现营收45.2亿元,同比+6.5%,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5.3%,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主流档次延续高增态势,Q3实现量价齐升。量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量265.2万吨,同比增长5%;其中23Q3实现销量92.5万吨,同比+5.3%;单三季度销量表现优于行业,主要系去年同期存在低基数效应。分价格带看,23Q3单季度公司高档/主流/经济啤酒实现收入14.2/23.9/6.3亿元,同比分别-1%/+13.4%/+1.3%;主流产品延续Q2以来的高增态势,主要系以乐堡、重庆为代表的腰部产品受益于暑期及双节期间重庆及贵州等基地市场旅游需求旺盛,以及今年以来次高端价格带消费复苏态势更为明显。 价方面,得益于主流产品的持续放量,23年单三季度公司吨价同比提升1.9%至4812元/吨水平。分区域看,23Q3西北区/中区/南区收入增速分别为+3.8%/+5.2%/+12%,其中西北区及中区增速环比Q2均有改善。产品结构存在压力,盈利能力略有下滑。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9.2%,同比下降0.5pp,其中23Q3毛利率同比-1.1pp至50.5%,毛利率下行或与毛利较低的主流啤酒快速放量及部分原料仍有成本压力有关;从吨成本角度看,单三季度吨成本同比+3.4%,主要系去年Q3吨成本存在低基数,环比Q2基本持平。费用方面,23Q3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5.6%,同比增加0.4pp,主要系旺季公司增加线下费投;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3pp至3.2%。 综合来看,23Q3公司净利率同比下降0.4pp至21.4%。大单品持续发力,成本下行助力盈利能力提升。展望未来:产品方面,随着消费复苏以及外部环境的持续改善,乌苏大单品销量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公司将持续推进乐堡品牌全国化布局与重庆品牌内部结构升级,两大腰部品牌放量将有效拓宽公司利润来源。渠道方面大城市计划仍稳步推进中,借助烧烤等强势渠道持续加强华东和华南等发达区域渗透率。随着公司“6+6”品牌矩阵日益成熟,大麦双反政策取消下原材料成本压力进一步缓解,叠加整体现饮场景消费需求与居民整体消费力持续复苏等有利因素,未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步上行。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3.01元、3.69元、4.37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6倍、21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现饮场景恢复不及预期风险,高端化竞争加剧风险。
|
|
|
盐津铺子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0-31
|
79.48
|
--
|
--
|
84.55
|
6.38% |
|
84.55
|
6.38%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52.5%),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8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亿元(+95%)。其中2023Q3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46.2%),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6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82.9%)。 贴近业绩预告上限。高基数下继续实现高速增长。1、分品类看,公司聚焦辣卤零食、深海零食、休闲烘焙、薯类零食、蛋类零食、蒟蒻果冻、果干坚果七大核心品类,致力于打造“低成本之上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鹌鹑蛋等新品实现爆发式增长。此外,除散装外,发力定量装、小商品以及量贩装等规格,与渠道端协同发展。、分渠道看,在保持KA、AB超优势外,公司积极拥抱电商、CVS、零食专营店、校园店等,形成全渠道覆盖,充分享受渠道变革红利。盈利能力逐渐恢复至高位。1、毛利率方面,整体毛利率34.5%,同比下降1.9pp,大豆油、棕榈油、黄豆等原材料价格下降,白糖价格上涨。 公司提高供应链效率,整合上下游延伸打造全产业链,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2.3%,同比下降4.9pp;管理费用率4.3%,同比下降0.5pp;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0.4%,基本保持稳定。整体净利率13.4%,同比提升2.3pp,恢复至历史高位水平。连续实行股权激励,成长动力充足。公司发布2023年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31名公司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授予140万股限制性股票。本次激励计划要求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6.2亿元、45.1亿元、56.4亿元,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6.2亿元、8.1亿元,业绩目标彰显公司发展的信心。连续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亿元、6.5亿元、8.2亿元,EPS分别为2.53元、3.32元、4.19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1倍、24倍、19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新品开拓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东鹏饮料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0-30
|
190.00
|
--
|
--
|
199.00
|
4.74% |
|
199.55
|
5.03%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6.4亿元,同比增长30%;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6亿元,同比增长 42%。其中 2023Q3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 35.2%; 实现归母净利润 5.5亿元,同比增长 3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1亿元,同比增长 46.4%。 品类、区域结构优化, Q3收入快速增长。 1、 分品类看, 前三季度东鹏特饮、其他饮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79.9亿元(+25.1%)、 6.4亿元(+165.3%)。 500m金瓶销量持续提升,带动公司收入、利润快速增长。公司以咖啡饮料、电解质饮料为第二成长曲线,三季度推出生椰拿铁、青柠味“补水啦”、无糖茶等新品,市场反馈较好。 2、分渠道看,广东区域、全国区域、直营本部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9.4亿元(+10%)、 47.3亿元(+44.2%)、 10亿元(41.8%)。 区域营收结构持续优化,华东、西南、华北增速亮眼。 成本费用管控优秀,盈利能力保持高位。 1、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42.5%,同比提升 0.8pp,主要由于聚酯切片等其他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覆盖白砂糖采购价格上涨的压力。 2、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4%、 3%、 0.5%,基本保持稳定。财务费用率-0.3%,同比下降 0.8pp,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 3、前三季度净利率 19.2%,同比提升 1.6pp,依然保持较高盈利水平。 七大生产基地保障长期产能空间。 公司已拥有增城基地、华南基地、东莞基地、安徽基地、南宁基地、重庆基地、海丰基地共七大生产基地,同时布局浙江基地、长沙基地,其中浙江基地将于 2023年下半年投产。新增生产基地将有效保障长期需求空间,并通过规模优势降低单位成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0亿元、 25.3亿元、 31.0亿元, EPS 分别为 5.02元、 6.34元、 7.74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8倍、 30倍、 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国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食品安全等风险。
|
|
|
千味央厨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0-30
|
55.21
|
72.64
|
31.05%
|
60.18
|
9.00% |
|
61.00
|
10.49%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3亿元,同比+28.9%,实现归母净利润 0.94亿元,同比+35.3%;其中 23Q3实现营业收入 4.8亿元,同比+25%,实现归母净利润 0.38亿元,同比+60.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大 B端高增态势延续,小 B端有望逐步提速。分渠道看,前三季度公司大 B 端维持高速增长,得益于核心大客户去年同期存在低基数,叠加今年公司加强对核心客户服务力度,预计 23Q3公司大 B 端增速接近 40%。小 B 渠道虽进入Q2以来受整体社会餐饮恢复疲软影响有所承压,但 Q3随着整体消费需求端逐步复苏,其中宴席渠道相比去年同期改善明显,预计公司单三季度小 B 端增速约 15%。分产品看,公司传统大单品油条预计仍维持稳健增速,第二大单品蒸煎饺增长态势迅猛,预计 Q3增速超 40%,此外米糕、春卷等新品亦维持高速增长,有望成为公司潜力大单品。展望 Q4,大 B 端随着基数逐渐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速,同时伴随速冻旺季到来以及经销渠道持续开拓,小 B 端有望逐渐提速。 毛利率稳步提升,带动盈利能力上行。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22.9%,同比+0.2pp;其中 Q3单季度毛利率为 22.4%,同比 -0.7pp。费用率方面,23Q1-3/23Q3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4.6%/4.1%,同比+1pp/-0.2pp;主要系公司加大对 C 端事业部及预制菜投放力度及华东仓储费用增加所致。 23Q1-3/23Q3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8.2%/8.1%,同比分别-1.1pp/-0.8pp。综合来看,公司前三季度/单三季度净利率同比分别+0.3pp/+1.8pp 至 7%/8%。 大 B+小 B双轮驱动,经营势能持续提升。展望未来:1)大 B 方面,公司持续加强对核心大客户的新品研发及服务力度,大客户门店数量持续增长叠加连锁餐饮渠道持续回暖,存量客户有望维持高增;此外公司亦积极拓展新大 B 客户,借助品类扩张持续带来收入增量。2)小 B 方面,公司将继续支持重点经销商做大做强,一方面对经销商赋能帮助其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与经销商携手开发团餐早餐等新渠道,随着目前社会餐饮需求逐步复苏,重点单品铺市率持续提升,小 B 端增速预计将有明显改善。公司作为餐饮供应链龙头企业,在生产能力及规模效应方面已形成坚实壁垒,伴随公司持续探索餐供行业需求并发掘新兴机会,长期业绩有望维持高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1.71元、2.27元、2.93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2倍、24倍、19倍。考虑到千味央厨在米面品类具备深厚基础,蒸煎饺等新品增长空间较高,叠加餐饮大环境复苏态势明显,给予 2024年 3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 72.6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
|
|
贵州茅台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0-25
|
1648.00
|
--
|
--
|
1850.00
|
12.26% |
|
1850.00
|
12.26%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1053亿元,同比+17.3%,归母净利润 529亿元,同比+19.1%;其中 23单 Q3实现营业总收入343亿元,同比+13.1%,归母净利润 169亿元,同比+15.7%, 业绩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茅台酒与系列酒双轮驱动,直销占比继续提升。 1、 公司上半年发货节奏较快,收入端表现靓丽, 管理层三季度结合外部宏观环境和量价平衡考量, 发货节奏有所控制, 造成单 Q3收入增速环比有所放缓,业绩弹性仍得到较好延续。 2、分产品, 单 Q3茅台酒实现收入 280亿元,同比+14.6%, 预计增量主要来自直营投放增加、非标酒配额提升以及节气酒新品贡献;系列酒实现收入 55.2亿元,同比+11.7%, 单 Q3公司主动控制茅台 1935的发货节奏, 以此实现价格体系稳定, 并保障渠道推力。3、分渠道, 单 Q3直销渠道收入 148亿元,同比+35.3%,批发渠道收入 187亿元,同比+1.5%, 前三季度“i 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 148.7亿元, 单 Q3直销收入占比同比提升 6.9个百分点, 渠道结构持续优化。 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现金流保持健康。 单 Q3毛利率同比微降 0.1个百分点至91.5%; 费用率方面,单 Q3销售费用率提升 0.8个百分点至 3.7%,管理费用率下降 0.8个百分点至 5.5%,财务费用率下降 0.2个百分点至-1.3%,整体费用率下降 0.4个百分点至 8.0%。 综合来看,单 Q3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 0.8个百分点至 51.0%。此外,单 Q3销售收现 421.8亿元, 同比+21.0%,三季度末合同负债 114.0亿元,同比-3.7%, 环比+55.4%, 公司现金流表现优异, 23Q4业绩稳健增长余力充足。 全年目标完成无虞,长线发展后劲十足。 1、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增速达 17%以上,普飞批价一直维持在 2650元及以上高位, 供不应求趋势不变, 公司全年 15%的收入增长目标完成无虞。 2、 公司拥有行业最强品牌力,全系列产品均处在供不应求状态, 较高的渠道利润提供了充足的安全垫, 具有穿越周期的强业绩确定性。 3、 展望未来,公司产品矩阵多点开花, 营销体系改革成效显著, 中长期产能扩建扎实推进,长线发展后劲十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58.96元、68.77元、80.14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28倍、 24倍、 21倍。公司量价齐升确定性高,改革动作持续落地,长线发展后劲十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或不及预期。
|
|
|
新乳业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9-05
|
15.21
|
18.75
|
55.60%
|
15.49
|
1.84% |
|
15.49
|
1.84%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3亿元,同比增长 10.8%,实现归母净利润 2.4亿元,同比增长 2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比增长 60.8%。2023Q2实现营业收入 27.8亿元,同比增长 12.7%,实现归母净利润 1.8亿元,同比增长 2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5亿元,同比增长 43.2%。 唯品引领高端化升级,DTC能力增强。1、分产品看,上半年液体乳、奶粉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48.2亿元(+12.3%)、4102万元(+17.7%)。其中,鲜奶同比增长 10%,定位高端的唯品乳业增速超过 30%,毛利率提升超过 3pp。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创新,一年内推出的新品收入占比保持约 10%。2、分渠道看,上半年经销、直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1.4亿元(-7%)、27.2亿元(+34.4%)。其中DTC 业务增长 20%,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升级“鲜活 go”平台,整合全域数字化用户,从而实现品牌营销的精准触达,2023H1末数字化用户达 1600万。 利润弹性兑现,23Q2盈利能力创新高。1、上半年整体毛利率 28%,同比提升2.8pp,主要由于原奶价格下降、直销模式占比提高、产品结构优化。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 15.7%,同比增加 1.3pp,主要由于产品促销力度及广宣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 4.3%,同比下降 0.9pp。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1.5%,基本保持稳定。3、此外,由于牛只淘汰及长期资产处置,上半年实现资产处置损失 3257万元,净利率增幅不及毛利率,同比提升 0.6pp 至4.6%。2023Q2净利率达 6.6%,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战略规划清晰,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发布 2023-2027年战略规划,将力争收入复合双位数增长,净利率翻倍,以内生增长为主、外延并购为辅,实现高质量发展。1)产品端:以鲜立方战略为核心,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为重点品类,推动高端鲜奶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不低于 20%,通过产品创新带动低温特色酸奶增长,力争未来五年新品复合增速超过 10%。2)渠道端:以 DTC 业务作为渠道增长第一引擎,2027年收入占比目标 30%,数字化用户目标达 5000万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亿元、6.5亿元、8.3亿元,EPS 分别为 0.58元、0.75元、0.95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26倍、20倍、16倍。考虑到公司高端化趋势明确、未来净利率提升较快,给予公司 2024年 25倍 PE,对应目标价 18.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波动;高端化升级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