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乳业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9-05
|
15.21
|
18.75
|
26.35%
|
15.49
|
1.84% |
-- |
15.49
|
1.84%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3亿元,同比增长 10.8%,实现归母净利润 2.4亿元,同比增长 2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比增长 60.8%。2023Q2实现营业收入 27.8亿元,同比增长 12.7%,实现归母净利润 1.8亿元,同比增长 2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5亿元,同比增长 43.2%。 唯品引领高端化升级,DTC能力增强。1、分产品看,上半年液体乳、奶粉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48.2亿元(+12.3%)、4102万元(+17.7%)。其中,鲜奶同比增长 10%,定位高端的唯品乳业增速超过 30%,毛利率提升超过 3pp。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创新,一年内推出的新品收入占比保持约 10%。2、分渠道看,上半年经销、直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1.4亿元(-7%)、27.2亿元(+34.4%)。其中DTC 业务增长 20%,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升级“鲜活 go”平台,整合全域数字化用户,从而实现品牌营销的精准触达,2023H1末数字化用户达 1600万。 利润弹性兑现,23Q2盈利能力创新高。1、上半年整体毛利率 28%,同比提升2.8pp,主要由于原奶价格下降、直销模式占比提高、产品结构优化。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 15.7%,同比增加 1.3pp,主要由于产品促销力度及广宣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 4.3%,同比下降 0.9pp。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1.5%,基本保持稳定。3、此外,由于牛只淘汰及长期资产处置,上半年实现资产处置损失 3257万元,净利率增幅不及毛利率,同比提升 0.6pp 至4.6%。2023Q2净利率达 6.6%,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战略规划清晰,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发布 2023-2027年战略规划,将力争收入复合双位数增长,净利率翻倍,以内生增长为主、外延并购为辅,实现高质量发展。1)产品端:以鲜立方战略为核心,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为重点品类,推动高端鲜奶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不低于 20%,通过产品创新带动低温特色酸奶增长,力争未来五年新品复合增速超过 10%。2)渠道端:以 DTC 业务作为渠道增长第一引擎,2027年收入占比目标 30%,数字化用户目标达 5000万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亿元、6.5亿元、8.3亿元,EPS 分别为 0.58元、0.75元、0.95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26倍、20倍、16倍。考虑到公司高端化趋势明确、未来净利率提升较快,给予公司 2024年 25倍 PE,对应目标价 18.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奶价格大幅波动;高端化升级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风险。
|
|
|
海天味业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9-01
|
39.66
|
52.07
|
33.44%
|
40.24
|
1.46% |
-- |
40.24
|
1.46%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129.7亿元,同比-4.2%,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8.8%;其中23Q2实现收入59.9亿元,同比-5.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11.7%。 高基数扰动下,短期收入承压。分产品看,23H1公司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他产品实现收入68/22/13.4/17.6亿元,增速分别为-9.3%/-0.5%/-6%/+12.2%;其中23Q2对应收入增速分别为-9.7%/-4.6%/-4.9%/+10.7%。三大主营业务收入均有所承压,主要由于Q2以来餐饮端复苏不及预期,叠加去年同期因疫情存在高基数所致。分渠道看,23Q2线下/线上渠道收入增速分别为-5.5%/-6.4%。分区域看,除西部地区维持正增长外,其他销售区域收入均有所下滑,23Q2东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收入增速为-7.8%/-7%/-0.3%/-10.3%/+2.2%。公司不断优化经销商结构,着力培育高质量大商,23H1公司经销商数量净减少416家至6756家。 成本端压力逐步减弱,费用控制表现良好。23H1公司毛利率为35.9%,同比下降0.7pp,其中23Q2毛利率同比-0.1pp至34.7%。上半年包材类原料价格持续下行帮助公司减缓成本端压力,但规模效应的减弱及高毛利酱油产品占比出现下滑,拉低Q2毛利率水平。费用率方面,公司积极控制广宣投放,23Q2广告费同比下降21%至1.49亿元,但分母端收入承压致使Q2销售费用率同比+0.9pp至5.6%,;管理费用率同比+0.3pp至2%,主要系本期管理人工及折旧支出增加所致。综合来看,23Q2公司净利率同比-1.7pp至23.1%。 短期业绩有所承压,长期稳健增长可期。产品方面,公司在维持酱油、蚝油及酱类三大核心业务基础上,持续发力食醋、料酒等新品类,借助调味品平台及渠道优势提升市占率。渠道方面,公司B端借助下半年餐饮需求回暖趋势,业绩有望明显恢复;同时C端加快零添加产品布局,持续提升产品结构;此外因零添加事件导致去年存在低基数,亦可期待下半年C端收入加速。随着公司渠道体系持续理顺,整体结构升级态势延续,长期稳健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1.14元、1.27元、1.43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5倍、31倍、28倍。给予公司2024年41倍估值,对应目标价52.0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餐饮端回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中炬高新
|
综合类
|
2023-08-31
|
32.68
|
--
|
--
|
36.20
|
10.77% |
-- |
36.20
|
10.77%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26.5亿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为-14.4亿元,去年同期为 3.1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9亿元,同比-1.8%。其中 23Q2实现营收 12.9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去年同期为 3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亿元,同比+3.8%。 主业增长表现亮眼,渠道下沉持续推进。23H1/23Q2美味鲜子公司实现营收25.7/12.5亿元,同比分别+4.4%/+0.9%,调味主业 Q2增速有所放缓。分产品看,23Q2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其他产品分别实现收入 7.8/1.7/0.9/1.9亿元,同比分别+4%/+20.8%/-22.1%/-10%,酱油及鸡精鸡粉维持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餐饮渠道持续复苏;疫后居家囤货需求减少,致使食用油增速出现下滑。分销售模式看,分销/直销收入分别同比+5.6%/-27.8%。分区域看,公司加强空白市场开发力度,中西部区域表现亮眼,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东部和南部受去年同期疫情高基数影响,收入分别同比-5.9%/-1.5%。报告期内,公司经销商数量净增长 103家至 2106家;全国地级市开发率达 94.1%,区县市场累计开发率达 71.5%成本端压力舒缓,主业盈利能力改善。23H1/23Q2公司毛利率为 31.9%/32.5%,同比分别-0.1pp/+0.8pp;其中 Q2美味鲜毛利率为 31.9%,同比+1.2pp,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大豆、添加剂等大宗原料采购单价下降。费用方面,23Q2整体销售费用率同比-0.2pp至 8.6%;管理费用率同比+1.4pp 至 6.4%;美味鲜方面,23Q1销售费用率同比+0.9pp至 8.4%,主要系公司加大促销推广活动力度。 管理费用率同比+0.5pp至 6.3%,主要由于人工及诉讼相关成本增加。归母净利润出现大幅波动,主要系公司因未决诉讼计提 17.5亿元预计负债影响,调味品主业经营表现稳健;综合来看,得益于成本端关键原材料价格下行,23Q2美味鲜净利率同比+0.6pp 至 11.8%,主业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主业经营持续改善,成本下行释放利润弹性。1)产品方面,公司在“1+N”产品发展战略引导下,持续推进中档减盐系列酱油开发,拥抱消费者健康需求爆发下的零添加风潮,打造全系减盐产品矩阵。2)渠道方面,公司在坚持“稳定KA、发展 BC、提振二批、攻坚餐饮”的思想基础上,通过提升经销商密度与 终端直控率等手段,持续深化市场精细化开发。3)公司董事会顺利完成改组, 新任高管具备丰富快消行业经验,管理改善可期。展望下半年,在消费复苏的大趋势下,公司产品品类持续扩张,内部经营管理不断改善,叠加原材料成本下行趋势延续,业绩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93元、1.14元、1.44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6倍、29倍、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餐饮端回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
|
古井贡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31
|
274.98
|
--
|
--
|
298.88
|
8.69% |
-- |
298.88
|
8.69%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113.1亿元,同比+25.6%,归母净利润 27.8亿元,同比+44.9%;单 Q2实现营收 47.3亿元,同比+26.8%,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同比+47.5%;公司 23Q2收入和利润超市场预期。 年份原浆系列引领高增,产品结构升级持续。1、23H1公司紧抓消费复苏和宴席回补的机遇,积极推进市场开拓和份额抢占,核心年份原浆系列高速放量,增长韧性超市场预期。2、分产品,23H1年份原浆系列实现收入 87.6亿元,同比+30.7%,其中销量、吨价分别同比+24.7%、4.8%;受益于古 16、古 20的高速放量,年份原浆毛利率同比上升 0.7个百分点至 85.1%;古井贡酒系列收入 11.1亿元,同比+23.3%;黄鹤楼及其他实现收入 11.1亿元,同比+1.6%。3、分区域,上半年华中大本营市场实现收入 97.8亿元,同比+24.2%,高基数下仍旧快速增长;华北、华南市场分别实现收入 8.2、7.0亿元,分别同比+34.9%、+38.1%,外埠市场延续高速增长。4、公司上半年在华中市场推进经销商优胜劣汰,大商优商占比稳步提升;华北、华南市场分别净增经销商 2家、7家,新兴市场渠道招商扎实推进。 产品结构升级&费用管控精细化,盈利能力大幅提高。1、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提升 1.4个百分点至 78.9%,主因为古 16、古 20快速放量,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费用率方面,23H1销售费用率下降 1.9个百分点至 26.9%,主要系费用投放更加精准,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1.0个百分点至 5.2%,财务费用率上升 0.4个百分点至-1.1%,整体期间费用率下降 2.6个百分点至 31.3%;得益于毛利率提升和费用投放精细化,上半年净利率同比提升 3.2个百分点至 25.1%,盈利能力大幅提高。3、现金流方面,上半年销售收现 129.7亿元,同比+23.1%; 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 30.3亿元,同比-11.8%,现金流表现稳健。 徽酒龙头势能日盛,业绩弹性持续释放。1、上半年公司紧抓全国消费场景复苏和宴席市场回补的机遇,积极推动氛围培育和市场扩张,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达成全年 20.3%左右的增长目标确定性高。2、面对行业竞争,公司坚持高举高打,推动全国化、次高端战略,深化“三通工程”,坚定“插旗、打井、育户”实施路径,加速推进全国化进程,提速省外市场发展。3、安徽经济强劲,主流价位持续升级,省内龙头地位稳固;省外市场古 16、20氛围渐起,市场扩张稳步推进;总的来看,公司处在高端化和全国化的黄金时期,叠加公司股权激励已经落地,业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8.40元、10.78元、13.71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3倍、26倍、20倍;公司品牌建设步入收获期,结构升级叠加费用优化,业绩弹性将持续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
|
|
青岛啤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9
|
99.59
|
--
|
--
|
95.46
|
-4.15% |
-- |
95.46
|
-4.15%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 215.9亿元,同比+1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34.3亿元,同比+2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2.3亿元,同比+24.6%;其中 23Q2实现收入 108.9亿元,同比+8.2%,实现归母净利润 19.7亿元,同比+1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8亿元,同比+19.8%。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产品结构升级持续,Q2实现量价齐升。量方面,23H1/23Q2实现啤酒销量502.3/266万吨,同比增长 6.4%/2.7%,Q2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主要系部分旺季备货提前至 Q1。分品牌看,单二季度青岛主品牌实现销量 141.1万吨,同比增长 8.9%;其中中高端产品实现销量 99.1万吨,同比+11.6%。其他品牌实现销量 221.1万吨,同比增长 4.3%。价方面,得益于 Q2中高端产品占比同比提升 5pp 至 37.3%,整体吨价同比+7.5%至 4092元/吨。 成本端压力缓释,盈利能力稳步上行。23H1公司毛利率为 39.2%,同比上升1.1pp;其中单二季度毛利率同比+1.8pp至 40.1%。Q2吨成本同比+2.3%至 2452元/吨,涨幅环比 Q1(+4.0%)有所下降。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产品结构改善及包材类成本持续下行。费用率方面,23Q2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 0.2pp至 8.3%,主要系公司值百廿华诞之际加大品宣活动力度;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0.4pp 至3.1%,主要系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减少。成本端压力舒缓,带动公司 23Q2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 1pp 至 18.4%。 高端化进程顺利,成本端下行释放弹性。1)产品端方面,公司在坚持纯生系及经典系“1+1”品牌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档崂山品牌占比,并借助桶啤、白啤等高端产品放量,带动整体产品结构持续升级。2)渠道端方面,公司将加速推进“一纵两横”战略带市场建设与布局,巩固和提高基地市场优势地位,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悉心培育快速发展市场。3)成本端方面,随着澳麦双反政策取消以及包材成本的持续下行,下半年乃至明年公司成本端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逐步释放公司盈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3.23元、3.79元、4.33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0倍、25倍、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现饮场景不及预期风险,高端化竞争加剧风险。
|
|
|
五芳斋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9
|
31.43
|
--
|
--
|
32.62
|
3.79% |
-- |
32.62
|
3.79%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8.7亿元,同比增长 3.1%,实现归母净利润 2.6亿元,同比增长 5.8%。其中 2023Q2实现营业收入 16.5亿元,同比增长 9.6%,实现归母净利润 3.2亿元,同比增长 16.8%,表现好于市场预期。 粽子稳健增长,期待中秋月饼放量。1、分产品看,上半年粽子、餐食、蛋制品及糕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5.8 亿元(+4.5%)、7099 万元(+1%)、1.8 亿元(-5.9%)。由于端午节较晚,部分粽子产品收入递延至三季度确认;发力非粽产品,持续加大对烘焙、速冻、预制菜等产品的研发投入,日销产品+节令产品共同推进。2、分渠道看,连锁门店、电商、商超、经销分别实现收入 2.2 亿元(+35.9%)、4.5亿元(-6.2%)、2.5亿元(-13.7%)、8.2亿元(+12%)。围绕“一站式解决家庭早餐点心+节令伴手礼送礼需求”探索新连锁模式,截至2023H1 末已成立 6家直营节令伴手礼店、7家加盟节令伴手礼店,并通过直营、合作经营、加盟、经销等方式建立 415 家门店。 盈利能力企稳回升。1、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 41.5%,同比下降 6.1pp,其中二季度毛利率为 42.4%,企稳回升。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 16.9%,同比下降 6.1pp,费用额总体微增;管理费用率 5.4%,同比增加 0.9pp,主要由于股权激励相关费用增加;研发费用率 0.7%,同比增加 0.4pp;财务费用率-0.1%,同比下降 0.6pp,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整体净利率 13.7%,同比提升 0.3pp。 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利于公司长期成长。1、公司已完成限制性股票授予,向80 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授予 2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99%。本次股权激励计划覆盖范围较广,将建立公司长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利于公司长远发展。2、董事长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用于后续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总金额为6000-10000 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亿元、2.8亿元、3.5亿元,EPS 分别为 1.55元、1.96元、2.44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20 倍、16 倍、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公司经营季节性波动风险,品牌被仿冒的风险。
|
|
|
晨光生物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5
|
15.34
|
18.90
|
29.54%
|
16.17
|
5.41% |
-- |
16.17
|
5.41% |
-- |
详细
事件:晨光生物] 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7亿元,同比+13.7%;归母净利润 3.0亿元,同比+24.2%。 主力产品优势扩大,梯队产品快速发展。2023年上半年植提业务营收 14.5亿元,同比+5.8%。其中:1、主导产品:1)辣椒红量价齐升,销量近 5900吨,同比+16%,5月份以来受异常气候影响售价小幅上涨。2)辣椒精销量同比+25%,售价维持高位。3)叶黄素价格在二季度触底企稳,销售结构持续优化,饲料级叶黄素销量同比-70%,食品级叶黄素销量同比+110%,同时积极开发定制化或专用型产品。2、梯队产品:1)甜菊糖销售近亿元,生产效率持续提升。2)水飞蓟素、姜黄素产品快速发展,开设投建专用生产线。3)番茄红素紧密围绕客户需求,继续拓宽应用范围。4)花椒提取物销量同比+50%,创同期历史新高。 棉籽业务稳健运行,对锁经营规避风险。2023年上半年棉籽业务稳健运行,营收 20.0亿元,同比+17.1%,公司持续做好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的对锁经营,有效规避了行情波动带来的风险。棉籽板块独立运作方向不变,新疆晨光继续稳步推进北交所上市计划,规划进度符合预期。 成本管控卓有成效,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 11.8%,同比下降 1.6pp;净利率 8.6%,同比增加 1.1pp;其中植提/棉籽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0.9%/4.0%,同比分别-2.4/-0.8pp,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低毛利率的棉籽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所致。费用方面,销售 /管理 /财务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8%/3.1%/0.5%/1.1%,同比+0/-1.5/-0.4/-0.6pp,公司通过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带动期间费用率明显下降。 技术创新占领制高点,新业务发展方向明确。公司高度注重技术研发,将原材料中多种有效成分进行综合利用,梯度开发高附加值新品,做到吃干榨净物尽其用的同时增强产品盈利能力。此外,公司积极发展新业务,保健食品业务开展对外合作持续扩大产品销量,销售额超过 7000万,同比+60%;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两款产品成功备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6.7/8.2亿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15/12/10倍。我们给予公司 2024年 1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 18.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低迷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
|
|
|
天味食品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4
|
13.06
|
--
|
--
|
13.75
|
5.28% |
-- |
13.75
|
5.28%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17.4%,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25.1%;其中23Q2 实现营收6.6亿元,同比+12.7%,实现归母净利润0.8 亿元,同比+21%,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中式复调维持高增,定制餐调表现出色。分产品看,23Q2 火锅底料/中式调料/冬调/鸡精/香辣酱产品收入增速分别为+7.6%/+21.6%/-95.7%/-25%/-26.5%;中式复调维持高增,主要受益于前期积极布局小龙虾料,叠加进入旺季后补库需求增加。分渠道看, 23Q2 经销商/定制餐调/电商渠道收入增速分别为+0.7%/+44.2%/+124.9%,经销渠道增速放缓,主要系疫后家庭消费需求有所减少叠加去年囤货致使高基数;得益于餐饮渠道复苏,大小B 端客户需求均加速恢复,定制餐调收入明显回暖;上半年公司完成食萃食品并购,补齐中小B 线上渠道短板的同时,亦帮助Q2电商渠道同比实现高增。分区域看,23Q2西南/ 华中/ 华东/ 西北/ 华北/ 东北/ 华南收入增速分别为+26.5%/+19.6%/+14.4%/-6.8%/+25.2%/+8%/+9.5%。公司积极推进聚焦大客户战略,持续优化渠道结构,23H1公司经销商数量同比减少109 家至3305 家。 Q2毛利率有所承压,费用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提升。23H1 公司毛利率为36.2%,同比增长1pp;其中23Q2毛利率为31.1%,同比-3.4pp。毛利率有所承压主要系部分低毛利产品占比增加及B 端客户占比增加所致。费用方面,23Q2 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6.6pp 至11.4%,主要由于公司积极提升广促效率,优化渠道费用结构。管理费用率小幅上行,同比增长2.5pp 至8.2%,主要由于股权激励相关费用摊销影响。得益于公司积极开展降本增效,23Q2 公司净利率同比增长0.9pp 至12.1%。 营销多元化布局,长期业绩高增可期。1)产品端:公司在坚持大单品战略基础上,根据地方风味不断开发区域性特色新品;下半年随着C 端持续复苏及传统底料旺季到来,酸菜鱼及手工底料等大单品有望持续放量贡献收入。2)渠道端:传统渠道方面,公司将深化优商扶商政策,提升渠道精细化运营能力;并加速渠道下沉步伐,通过“聚焦大客户,打造大终端,执行大推广”战略,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此外公司将加大新零售及定制餐调渠道建设,持续完善营销多元化布局。展望未来,复调行业在场景拓展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助力下,未来仍维持双位数以上增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享受行业扩容红利,长期业绩高增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0.41 元、0.51 元、0.64元,对应动态PE 分别为35 倍、28 倍、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
|
|
同庆楼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3-08-24
|
33.48
|
--
|
--
|
34.98
|
4.48% |
-- |
34.98
|
4.48% |
-- |
详细
事件:同庆楼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45.2%;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589%。其中,Q2单季度营业收入5.4 亿元,同比增长68.8%;归母净利润7330 万,同比增加4452.7%。 出行场景重启,宴席刚需集中回补加速业绩释放。1)餐饮需求在出行场景重启后迎来全面恢复,公司定位大众餐饮,社交宴请等刚性需求集中回补,加速业绩释放,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公司的连锁标准化体系、供应链优势突出,原材料、租金、人工成本控制较好。2)公司充分利用同庆楼大型餐饮的竞争优势,创新发展出以大型餐饮配套客房的宾馆业务新模式,提高酒店设施利用效率,形成叠加效应。富茂酒店以餐饮为核心,餐饮收入占总收入比可达70%以上,远超市场同规模酒店餐饮收入占比,加之配套高性价比客房,形成餐饮宴会与宾馆客房的联动优势。3)公司根据门店畅销美食和顾客喜好持续研发,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千名大厨的研发能力提升口味还原度,食品业务2023H1 实现营收8142 万元,同比增加113.9%,占收入比重达到7.5%,增长势头强劲。 门店扩张提速,轻资产业务跑出加速度。目前,公司门店数达89 家(同庆楼酒楼41 家,婚礼会馆8家,富茂酒店3家,鲜肉大包直营店15 家,其他新品牌门店22 家)。2023 年以来公司迈入加速发展阶段,上半年新开门店5 家(同庆楼1家,婚礼会馆1家,北城富茂1家,新品牌2家),筹备门店61 家(同庆楼4家,婚礼会馆2家,富茂酒店4家,鲜肉大包加盟店51 家)。轻资产业务规模化复制增长极启动,鲜肉大包店全面开放加盟模式,预计后续扩张将提速;富茂宾馆委托管理项目已意向签约1 家,后续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宴席旺季在即,全年高弹性可期。公司以老字号品牌大型标准化餐饮业务为主引擎,宾馆、食品业务新曲线渐趋成熟,三轮驱动共同助推公司迈入加速发展阶段。短期来看,2023 年餐饮需求明显改善,下半年为传统婚宴等宴席旺季,在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将形成催化。长期来看,公司多业务协同互补聚合增长动能,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三轮驱动的正循环效应将驱动长期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8/4.9 亿元,EPS 为1.07/1.48/1.88 元,对应动态PE 30/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出行恢复或不及预期;新店拓展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
香飘飘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3
|
17.35
|
--
|
--
|
17.49
|
0.81% |
-- |
17.49
|
0.81%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1.7亿元(+36.3%),实现归母净利润-4404万元,减亏 8518万元;其中 2023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9亿元(+35.2%),实现归母净利润-4989万元,减亏 1966万元,符合业绩预告披露。 冲泡挖掘淡季机会超预期,即饮保持快速增长。1、分品类看,上半年冲泡、即饮分别实现收入 6.3亿元(+38.4%)、5.3亿元(+35.9%)。持续探索健康化冲泡产品、泛冲泡产品,同时在 3-6月传统冲泡淡季聚焦核心渠道和门店,充分挖掘淡季的机会。即饮方面,上半年 MECO果汁茶收入约 4亿元,同比增长 11.6%,强化“零食+果汁茶”的消费场景;兰芳园冻柠茶试销效果亮眼,线上保持快速增长及较高复购率,线下逐步扩大铺货范围。公司积极探索即饮业务模式,通过铺货奖励、分销奖励、冰冻化奖励等提高经销商积极性,在广东、北京、江苏等区域势能已初步显现。2、分渠道看,上半年经销、电商、直营分别实现收入 9.9亿元(+41.9%)、1.3亿元(-3.2%)。公司已形成布局全国的销售网络,截至 2023H1末共有经销商 1419家,较年初净增加 87家。 利润端减亏,期待下半年持续改善。1、2023H1公司毛利率 27.9%,同比提升7.2pp,冲泡产品提价传导效果显现。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 31.2%,同比下降 2.4pp,Q2较 Q1环比增加 10.4pp至 37.3%,主要由于市场推广费、广告投入等增加,助力即饮旺季销售;管理费用率 9.1%,同比下降 3pp;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3%,基本保持稳定。二季度为公司冲泡业务传统淡季,叠加即饮蓄势旺季费用投放,利润端亏损,期待即饮放量后规模效应显现、冲泡旺季动销加速。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向 38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授予股票期权 1076万份,考核目标以 2022年为基准,2023、2024、2025年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15%、35%、50%。股权激励计划可充分激发核心员工积极性,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亿元、3.6亿元、4.3亿元,EPS 分别为 0.74元、0.88元、1.04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23倍、20倍、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
|
|
重庆啤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3
|
90.84
|
--
|
--
|
94.25
|
3.75% |
-- |
94.25
|
3.75%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 85.1 亿元,同比+7.2%,实现归母净利润 8.7亿元,同比+18.8%;其中 23Q2实现营收 45亿元,同比+9.7%,实现归母净利润 4.8 亿元,同比+23.5%,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 主流产品收入激增,带动整体量价齐升。量方面,23H1 公司实现销量 172.7万吨,同比增长 4.8%;其中 23Q2实现销量 90.3万吨,同比+5.7%;单二季度增速表现出色,主要系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存在低基数效应。分价格带看,23Q2公 司 高 档 / 主 流 / 经 济 啤 酒 实 现 收 入 29.3/43.9/10 亿 元 , 同 比 分 别+6.4%/+15.7%/-0.3%;其中主流产品增速迅猛,主要系以乐堡、重庆为代表的腰部产品全国化表现良好,叠加行业内次高价格带恢复较快所致。价方面,在主流产品优异表现带动下,23 年单二季度公司吨价同比提升 4.0%至 4880 元/吨 水 平 。 分 区 域 看 , 23Q2 西 北 区 / 中 区 / 南 区 收 入 增 速 分 别 为+1.6%/+5.0%/+30.6%,除去年同期疫情致使低基数外,Q2 以来国内旅游热度恢复明显,亦帮助南区收入快速回暖。 成本端压力缓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3H1 公司毛利率为 48.5%,同比下降0.2pp,其中 23Q2毛利率同比+1.9pp至 51.5%;毛利率提升主要系 Q2以来包材及大麦等啤酒关键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23Q2 公司吨成本同比下降 0.1%至2418 元/吨。费用方面,23Q2 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15.9%,同比增加 0.6pp,主要由于相较去年同期收缩费投,今年回归正常投放力度;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02pp 至 3.2%;所得税率同比下降 1.95pp,预计与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税率区域销量表现较好有关。综合来看,受益于成本端压力减小,23Q2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 2.2pp 至 21.5%。 消费复苏态势持续,旺季高温助力高增。展望 23H2:产品方面,随着消费复苏以及外部环境的持续改善,乌苏大单品销量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公司将持续推进乐堡品牌全国化布局与重庆品牌内部结构升级,两大腰部品牌放量将有效拓宽公司利润来源。渠道方面大城市计划仍稳步推进中,借助烧烤等强势渠道持续加强华东和华南等发达区域渗透率。随着公司 “6+6”品牌矩阵日益成熟,下半年原材料成本压力进一步缓解,叠加旺季高温天气延续等有利因素,23H2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3.20元、3.79元、4.49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29 倍、24 倍、2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现饮场景恢复不及预期风险,高端化竞争加剧风险
|
|
|
迎驾贡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2
|
69.46
|
--
|
--
|
82.99
|
19.48% |
-- |
82.99
|
19.48%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 31.4亿元,同比+24.2%,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同比+36.5%,扣非归母净利润 10.3亿,同比+37.7%;其中单 Q2实现收入 12.3亿元,同比+28.6%,归母净利润 3.6亿元,同比+59.0%,扣非归母净利润 3.5亿,同比+67.9%;收入端符合预期,利润端超市场预期。 洞藏放量引领结构升级,省内市场延续强劲成长。1、安徽经济活跃,二季度婚宴、升学宴等宴席场景恢复良好,洞藏系列充分受益,省内延续强劲增长,其中高地合肥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分产品看,23单 Q2中高档白酒收入 8.6亿,同比+39.6%,主要系洞藏高增贡献,其中洞 9/洞 16表现尤为亮眼,预计 23Q2洞藏占比达 50%左右,产品结构升级持续;普通白酒收入 2.9亿,同比+12.5%,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实现恢复性增长。3、分区域看,23单 Q2省内实现收入 7.5亿元,同比+39.3%,主要系安徽经济活跃,叠加洞藏品牌势能持续释放,省外市场收入 4.0亿元,同比+19.1%,省外市场实现稳健增长,洞藏占比稳步提升。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省内净增经销商 35家至 726家,省外经销商净增 21家至669家。 结构升级带动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大幅提高。23Q2公司毛利率同比提高 7.4个百分点至 70.6%,预计主要系洞藏系列提价,叠加洞 9/16放量带动产品结构优化;费用率方面,23Q2销售费用率小幅上升 0.1个百分点至 12.0%,管理费用率下降 0.9个百分点至 4.0%,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 1.1个百分点至 17.4%; 综合作用下,23Q2净利率大幅提高 5.6个百分点至 29.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现金流方面,23Q2销售收现 13.8亿元,同比+42.5%,二季度末合同负债 5.1亿元,同比+33.5%,现金流表现优异。 洞藏系列势能强劲,业绩弹性持续释放。1、安徽产业升级顺畅,经济活跃度高,公司主销的洞 6/9卡位 100-300元大众主力消费价位,充分受益于宴席和聚饮复苏,次高端的洞 16受益于公司主动推广及合肥主流价位升级,呈现出高速增长。 2、洞藏系列品牌势能持续释放,市场流行度和认可度稳步提高,当前洞藏系列渠道利润仍旧高于省内同价位竞品;高地合肥市场延续强势增长,皖北、皖南开拓进度顺畅,全省化扩张趋势已成。3、展望未来,洞藏系列仍处在黄金发展期,洞 9延续高速放量,次高端洞 16放量锋芒初现,洞 20积极培育后有望接棒发力;洞藏放量路径清晰,产品结构升级持续性强,业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2.77元、3.45元、4.22元,对应 PE 分别为 25倍、20倍、16倍。洞藏系列势能加速释放,产品结构升级持续,业绩爆发力十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或不及预期,市场开拓或不及预期。
|
|
|
东鹏饮料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10
|
180.30
|
--
|
--
|
201.00
|
11.48% |
|
201.00
|
11.48%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27.2%),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46.8%);2023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30%),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49%)。 培育第二成长曲线,持续推进全国化布局。1、上半年东鹏特饮、其他饮料分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24.7%)、3.2亿元(+92.8%)。东鹏特饮市场份额一步提高,2023H1年在国内能量饮料的销售量、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0.9%、29.1%,较年初提升4.2pp、2.4pp,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公司以咖啡饮料、电解质饮料为第二成长曲线,打造“能量+”产品矩阵,逐渐发展成为多品类合饮料集团。2、分区域看,广东区域、全国区域、直营本部分别实现收入18.8亿元(+14%)、29.9亿元(+34.9%)、6亿元(+39.7%)。区域营收结构持续化,以渠道精耕、冰冻化陈列等提高单点产出;截至2023H1末公司共有经商2796家,较年初增加17家,全国地级城市覆盖率达到100%,活跃终端点超过330万家。 盈利能力再创新高。1、上半年公司毛利率43.1%,同比提升0.4pp,主要由聚酯切片等其他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覆盖白砂糖采购价格上涨的压力。2上半年销售费用率15.8%,同比下降0.6pp,公司增加销售人员数量、冰柜投入渠道推广活动力度,有效带动收入规模增长;财务费用率-0.1%,同比下降0.6pp,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大幅增加;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5%,基本持平。3、上半年净利率20.3%,同比提升2.7pp,盈利能力再创新高。 七大生产基地保障长期产能空间。公司已拥有增城基地、华南基地、东莞基地安徽基地、南宁基地、重庆基地、海丰基地共七大生产基地,同时布局浙江基地、长沙基地,其中浙江基地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新增生产基地将有效保障长期需求空间,并通过规模优势降低单位成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24.5亿元、29.9亿元,EPS分别为4.85元、6.12元、7.47元,对应动态PE分为38倍、30倍、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国化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食品安全等风险。
|
|
|
盐津铺子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08
|
81.60
|
101.20
|
37.50%
|
81.99
|
0.48% |
|
81.99
|
0.48%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H1实现营业收入 18.9亿元(+56.5%),实现归母净利润 2.5亿元(+90.7%);其中 2023Q2实现营业收入 10亿元(+57.6%),实现归母净利润 1.3亿元(+98.9%),贴近业绩预告上限。 聚焦核心品类,全渠道覆盖。1、分品类看,上半年辣卤零食、休闲烘焙、深海零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7.1亿元(+95.6%)、3亿元(+11.5%)、2.9亿元(+18%)。 公司聚焦辣卤零食、深海零食、休闲烘焙、薯类零食、蛋类零食、蒟蒻果冻、果干坚果七大核心品类,致力于打造“低成本之上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采购需求。2、分渠道看,上半年直营商超、经销、电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9亿元(-15.4%)、13.1亿元(+58%)、3.9亿元(+155%),公司将部分商超转由经销商经营,2023H1直营商超收入下滑,经销渠道收入获得大幅增长。在保持 KA、AB 超优势外,公司积极拥抱电商、CVS、零食专营店、校园店等,形成全渠道覆盖,充分享受渠道变革红利。 盈利能力逐渐恢复至高位。1、毛利率方面,整体毛利率 35.3%,同比下降 2.2pp,主要由于产品品类结构和渠道结构发生变化。公司提高供应链效率,整合上下游延伸打造全产业链,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12.6%,同比下降 6.3pp;管理费用率 4.2%,同比下降 1pp;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4%、0.4%,基本保持稳定。整体净利率 13.4%,同比提升2.7pp,恢复至历史高位水平。 激励高目标,发展信心强。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 81名公司(含子公司)董事、高管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授予 328.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 1.7%。 本次激励计划要求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36.2亿元、45.1亿元、56.4亿元,净利润不低于 4.8亿元、6.2亿元、8.1亿元,业绩目标充分反应公司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亿元、6.5亿元、8.2亿元,EPS 分别为 2.53元、3.32元、4.18元,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2倍、25倍、20倍,给予公司 2023年 40倍 PE,对应目标价 101.2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新品开拓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安井食品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08
|
148.60
|
--
|
--
|
149.99
|
0.94% |
|
149.99
|
0.94%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68.9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82.6%。其中23Q2实现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72.4%,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主业维持稳健增速,菜肴制品延续高景气度。分业务看,23H1速冻鱼糜/速冻肉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分别实现收入19.6/11.8/12.7亿元,同比分别+20.8%/+22.5%/+11.1%,23Q2对应增速分别为+13.6%/+16.8%/+4.2%。主业中速冻鱼糜及肉制品23Q2仍维持稳健增速而,面米制品受疫后需求减少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受益于冻品先生虾滑产品、安井小厨小酥肉等爆款单品的快速放量,叠加新柳伍并表,菜肴制品高景气度持续,23H1/23Q2收入增速分别为+58.2%/+54.4%。分渠道看,经销商/商超/特通/新零售/电商渠道23H1收入增速分别为+33.9%/-14.7%/+67.5%/-11.2%+275%。商超及新零售渠道增速下滑,主要系个别商超客户销售下滑及去年3月外部环境影响下C端消费受益、基数较高所致;受益于公司加大渠道开发力度以及新柳伍并表等影响,经销商及特通渠道实现高增。公司稳步推进渠道下沉,23H1经销商净增加62家至1898家。 降费提效成果显著,23Q2盈利能力提升。23H1公司毛利率为22.1%,同比+0.2pp;其中23Q2毛利率为19.9%,同比-0.1pp。23Q2毛利率下滑或与菜肴制品收入占比提高有关;主业方面以锁鲜装为代表的高毛利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将持续优化主业产品结构,公司整体成本压力温和可控。费用率方面,23Q2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7pp至4.9%,主要系规模效应及控制促销人员、广告等费用投入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8pp至2.2%,主要系报告期内因收购冻品先生少数股份支付分摊费用减少所致。在有力的降费提效措施下,23Q2公司净利率同比+1.7pp至10.3%。 品牌、产品与渠道日趋完善,预制菜肴龙头可期。1)品牌方面,公司已逐步构建起“1(主业)+5(冻品先生+安井小厨+洪湖诱惑+柳伍+安仔)”的品牌矩阵;2)产品方面,公司坚持“主食发力、主菜上市”的产品策略,在火锅料、米面及预制菜上均有丰富品项储备。3)渠道方面,公司在“渠道扫盲,终端为王”营销策略指引下,借助小厨旗下团餐适配单品,持续加大团餐渠道开发力度;此外公司顺应今年烧烤热度成立串烤项目部,凭借火山石烤肠及麦穗肠等爆款单品,持续增强烧烤渠道影响力。随着公司OEM部分经营效率不断改善,安井小厨自产率不断提升,以及产能端的规模效应凸显,公司有望跻身预制菜行业龙头企业,长期维持高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5.30元、6.67元、8.33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8倍、22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