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凯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00002,曾就职于中信证...>>

20日
短线
20.59%
(第34名)
60日
中线
20.59%
(第148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3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新易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5 22.97 -- -- 27.36 19.11%
27.53 19.8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9.08 亿元,同比增长45.57%;归母净利润6.62 亿元,同比增长34.60%;扣非归母净利润5.98 亿元,同比增长30.29%。 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7.39 亿元,同比增长18.29%;归母净利润1.32 亿元,同比增长17.81%;扣非归母净利润1.37 亿元,同比增长27.01%。 点评: 21 年海外业务大幅增长,22Q1 毛利率回暖:2021 年公司海外业务同比大幅增长100%,占营收比例达到78.17%。随着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市场景气度的持续提升,全球市场对高速率光模块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高速率光模块的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已与全球主流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及互联网厂商建起了良好合作的关系,产品及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公司2022 年Q1 毛利率为33.12%,相比上个季度提升约0.5pct;单季度研发费用0.37 亿元,同比翻倍增长,影响净利润表现。 公司产品布局全面,前沿技术研发取得进展:公司成功研发出涵盖5G 前传、中传、回传的25G、50G、100G、200G 系列光模块产品并实现批量交付,同时是国内少数批量交付运用于数据中心市场的100G、200G、400G 高速光模块的企业。公司重视前沿领域的研究,目前已成功推出800G 光模块产品系列组合、基于硅光解决方案的400G 光模块产品及400G ZR/ZR+相干光模块。 公司致力于围绕主业实施垂直整合,收购境外参股公司Alpine Optoelectronics, Inc 的事项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将深入参与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以及硅光子芯片技术的市场竞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根据LightCounting 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司在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产品逐步走向高端化,有望长期受益于行业发展。我们将公司2022 和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上调为8.12 亿元(+53%)和9.88 亿元(+70%),原预测为5.30 亿元和5.82 亿元,同时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19/46.86/55.8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9.88/11.81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分别为14/12/10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光环新网 计算机行业 2022-04-25 10.65 -- -- 10.26 -3.66%
11.17 4.88%
详细
事件: 公司于 4月 22日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及 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77亿元,同增 2.99%;实现 EBITDA 为 16.47亿,同比下降 1.26%;实现归母净利润 8.36亿元,同降 8.41%。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8.33亿元,同降6.49%,环增 3.80%;实现归母净利润 1.93亿元,同降 13.63%,环增 27.04%。 2021业绩多重因素下受制,22Q1环比显著回升 。受疫情及教育行业双减、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部分行业云计算客户收入减少,且新建数据中心投产转固导致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增加,叠加电费上浮约 15%且期间费用随业务规模扩大,21年业绩小幅承压,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77亿元,同增 2.99%;实现 EBITDA 为 16.47亿,同比下降 1.26%;实现归母净利润 8.36亿元,同降 8.41%。其中云计算业务/ IDC及增值服务/ IDC 运营管理服务/ 宽带接入服务分别实现营收 55.91/ 18.38/ 1.92/0.53亿元,分别同比变动+0.85%/ +10.20%/ +6.34%/ -3.63%。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8.33亿元,同降 6.49%,环增 3.80%;实现归母净利润 1.93亿元,同降 13.63%,环增 27.04%,相较 21Q4回升显著。 数据中心规模快速扩张,长三角及珠三角着重推进,围绕 IDC 进行智能运维及技术创新,业绩释放可期:截止 2021年底,公司在津京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拥有12座数据中心,均位于一线及周边坐拥资源优势,合计投产机柜数约 4.4万架,储备机架规模近 10万架,预计在未来 5年内逐步推向市场。公司在房山二期项目规划建设 6000个机柜,已于 2021年完成土建,并已与客户签署部分合同,预计将于2022Q2开始陆续上架;嘉定二期已于 2021Q4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且已签约客户; 北京燕郊三、四期规划建设 15000个 5KW 机柜,于 2021年完成主体建设,2021H2已有客户开始陆续上架;此外公司在长沙、天津宝坻、杭州将分别储备 1.6W/ 2.5W/1W 个机柜,公司 IDC 扩张有序推进,未来将持续深化珠三角及长三角的布局,且盈利能力将有望随上架率提升而改善。 云计算业务持续打造新增长点,光环有云业绩高速增长。公司 2021年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 55.91亿元,同增 0.85%,其中 AWS 业务同增 16%实现约 22亿收入,无双科技实现约 8亿营收,光环有云实现营收 2.5亿元 18-21CAGR 高达 235.16%。 公司于云业务上不断开拓新项目创造新利润点,2021年 3月,公司与研华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 PAAS、SAAS Landing 业务,双方将于工业互联网、边缘云计算、机房运维等方面展开合作,未来单客户 ARPU 值有望达到 40-50万元,有望成为云业务新增长点。 “双碳”背景下,IDC 行业壁垒提升。在国家加大限电及能耗控制的背景下,对数据中心的能耗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能耗不达标、PUE 较高的数据中心面临出清,行业壁垒有望提升。公司作为国内 IDC 龙头,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房山绿色云计算中心获评“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荣誉。21年 9月公司的技术团队作为主要参与企业之一参与编制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数据中心能耗限定值和能耗等级的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能耗评价技术体系和分析方法,为数据中心的建设运维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能耗管理起到一个规范引领作用,为数据中心在下一步的发展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指导作用。公司创新开拓海底数据中心项目,海底数据中心 PUE 值有望达到 1.1以下,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海底数据中心有望获得积极推广。 维持“增持”评级:鉴于政策不确定性或使云业务需求受制,IDC 业务方面公司机柜规模大幅扩张前期或导致较大折旧,叠加电费成本上扬等因素,我们下调22-23年净利润至 9.17(-22.75%)/ 9.97(-28.71%)亿元,新增 24年净利润预测 10.9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X/20X/18X。公司为 IDC 龙头企业,其深耕IDC 行业多年,具有丰富的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经验,数据中心设计 PUE 值均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创新开拓的海底数据中心有望获得较好前景,故而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IDC 机柜建设进度和上架率不达预期风险、租金价格压力风险。
深南电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1 94.29 -- -- 97.50 3.40%
98.77 4.75%
详细
事件:深南电路发布2021 年年报及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43 亿元,同比增长20.19%;实现净利润14.81 亿元,同比增长3.47%。2022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6 亿元,同比增长21.68%;实现净利润3.48 亿元,同比增长42.73%。 点评: 公司数据中心市场收入持续提升,汽车电子客户导入顺利:2021 年公司PCB 业务数据中心领域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5%;其中,新一代服务器平台的切换升级有序推进,相关产品价值量更高、需求占比稳步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南通二期产能爬坡顺利,为数据中心业务的后续发展提供产能空间。2021 年度公司汽车电子客户开发进展显著,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50%。公司汽车电子专业工厂(南通三期项目)建设推进顺利,已于2021 年第四季度连线投产。我们认为,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有望为公司提供长期利润增长点。 封装基板业务高增长,战略布局新基地、新工厂:2021 年公司封装基板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5 亿元,同比增长56.35%。公司模组类封装基板生产供应保持稳健;存储类封装基板在技术能力、客户开发及产能释放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存储类产品全年订单同比增长140%,无锡基板工厂顺利爬坡,已进入稳定的大批量生产阶段。此外,公司在FC-CSP 领域的客户导入顺利,我们认为,该业务有望为公司后续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下游市场持续增长:随着5G 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技术的持续升级与应用的不断拓展,全球对于芯片以及芯片封装的需求大幅增长。封装基板作为芯片封装的重要材料,也随下游各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增加而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前景良好。同时,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投资建设力度加大,对封装基板的需求不断增加。据Prismark 预测,2021 至2026 年,封装基板为印制电路板行业内增速最高的品种,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封装基板复合增速为11.6%,增速高于其他地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等影响,同时疫情导致供应链的生产与物流受到抑制。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 年的净利润预测为18.13/22.02 亿元,较前次下调幅度为17.74%/18.41%,新增公司2024 年净利润预测为26.49 亿元,对应PE27/22/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5G 建设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风险。
移远通信 计算机行业 2022-04-19 112.43 -- -- 156.69 6.75%
144.77 28.7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62亿元,同比增长84.45%;实现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89.43%。 点评:研发投入模组产品,5G+车载持续领先。在5G模组方面,2021年2月,公司率先推出了支持3GPPR16协议的第二代5GNR通信模组—Sub-6GHz模组Rx520F系列、Rx520N系列以及毫米波(mmWave)模组RM530N、RG530F系列,并于9月陆续进入工程样片阶段,支持多家行业客户进行终端设计。2021年8月,中国移动发布5G通用模组产品供应商中标选候选人公示,移远通信五款5G模组以最大份额中标,占比接近50%。我们认为,此次大份额中标,充分验证了移远5G模组在产品丰富性、性能稳定性及成熟度上的领先实力。在车载模组方面,移远通信基于新技术新平台持续提供丰富强大的车载产品组合,新推出的LTE-A车规模组AG519M,支持5GNR、5GNR+NRV2X的车规模组AG56xN、AG57xQ,契合了车联网生态日益丰富、供应链平衡的客户需求。2021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达10.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08%,同比增长44.62%,公司研发人员2997人,占比72.97%。 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市场空间持续增长。根据ABIResearch公司2021Q3的预测数据,预计到2026年物联网连接数量将达到231亿。此外,ABIResearch2022年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度移远通信在M2M蜂窝模组供应商出货市场份额达到38%。据爱立信公司2021年11月的“EricssonMobilityReport”预测,2027年使用蜂窝通信的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超50亿。其中,2G、3G逐步退出,而NB-IoT、Cat-M和4G、5G覆盖范围将持续增大。 22--525年收入复合增速27%+,高考核目标彰显信心。根据移远通信发布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该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目标为营业收入,2022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49/193/241/30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不低于33%/30%/25%/25%,2022-2025年复合增速27%+。我们认为,该目标的设定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保障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在上游原材料成本方面承担一定压力,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5.05/6.82亿元,较前次调整幅度为-6.31%/-10.62%,新增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8.68亿元,对应PE42/31/24X。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激化风险;产业链受阻汇率波动风险
晶晨股份 2022-04-19 105.11 -- -- 112.98 7.49%
114.20 8.6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7.77亿元,同比增长74.46%;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606.76%;扣非归母净利润7.16亿元,同比增长742.66%。 公司2021Q4实现营收15.44亿元,同比增长58.59%,环比增长25.36%;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141.76%,环比增长22.87%;扣非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154.12%,环比增长43.56%。 公司此前发布2022年Q1业绩预告,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为59.29%;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为201.8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为226.88%。 点评:12021业绩逐季大幅增长,全年毛利率提升:2021年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季度业绩环比快速提升,Q2-Q4营业收入分别环比增长15.44%/14.81%/25.36%,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97.82%/28.02%/43.56%。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15亿元,单季度净利润突破3亿元。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40.03%,较上年同期增加7.14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和销售价格调整等策略的影响。 公司技术领先,多媒体智能SoC持续突破:公司S系列与T系列SoC芯片应用于机顶盒、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仪及部分AIOT领域,制程工艺已实现从28纳米到12纳米的突破,有效提升了产品性能,降低了功耗,产品工艺走在行业前列。AI系列产品采用12nm工艺,支持远场语音升级和RTOS系统,内置神经网络处理器最高算力达到5Tops,支持800万像素高动态范围影像输入与高分辨率屏显,外围接口丰富,应用场景多元。 产品获得国际一流客户青睐,市场空间广阔:公司S系列机顶盒SoC已获得谷歌、亚马逊等多个流媒体系统认证及多个国际主流的条件接收系统(ConditionAccessSystem,简称CAS)认证,可以广泛覆盖全球高、中、低市场。根据GrowthInsights预测,2020年全球安卓电视盒市场32.63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底将达到156.3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8%。 公司T系列智能电视SoC具备超高清解码、高动态画面处理、迭代的画质处理引擎、支持全球数字电视标准、支持AV1解码等技术特点,获得了小米、海尔、亚马逊等一线客户采用。根据StrategyAnalytics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全球有超过6.65亿家庭拥有智能电视,占比约为34%,预计到2026年,智能电视拥有量将达到11亿家庭,占比将上升至51%。 布局汽车电子与无线连接,新品拓展初具规模: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带动了汽车电子芯片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于芯片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图像和视频处理能力等需求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针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V系列SoC芯片销量稳步提升。该产品采用业内领先的12纳米制程工艺,内置神经网络处理器、支持图形、视频、影像处理和远场语音功能,支持AV1解码,符合车规级要求。 公司还致力于Wi-Fi无线连接芯片的研究开发,自2020年第三季度首次量产后,稳步推进商业化进程,并不断进行技术优化和升级。公司于2021年8月发布自主研发的支持高吞吐视频传输的双频高速数传Wi-Fi5+BT5.2单芯片,产品成功量产并已规模销售。下一代无线连接芯片已在积极研发中,并将适时推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产品持续开拓国际市场,进入国际一流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显示了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横向拓展Wi-Fi芯片与汽车电子市场也取得了突破。我们维持对公司2022与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2024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33/85.30/110.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2/15.90/20.1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6/27/2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采购不及预期,车规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卓胜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9 121.30 -- -- 211.00 8.35%
145.15 19.66%
详细
卓胜微12022Q1业绩超预期。卓胜微22Q1实现营业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12.43%;归母净利润4.41-4.66亿元,同比下降5-10%;扣非归母净利润4.43-4.68亿元,同比下降8-13%,环比略增。受制于手机行业疲弱,市场对公司22Q1业绩预期悲观,但卓胜微在22Q1保持收入平稳增长的同时,经营业绩超市场预期。 卓胜微20211年业绩符合预期。根据公司2021年业绩快报,卓胜微2021年实现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99%;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89%。公司20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6.1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36亿元。 卓胜微是中国射频前端行业龙头。我们将公司的业务线划分为三大维度: (1)第一成长曲线——射频分立器件:射频开关(传导开关和天线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滤波器、射频功率放大器; (2)第二成长曲线——分集接收模组:DiFEM(分集接收模组,集成射频开关和滤波器)、LDiFEM(分集接收模组,集成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射频开关和滤波器)、LFEM(分集接收模组,集成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和滤波器)、LNABANK(分集接收模组,集成多个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和射频开关功能); (3)第三成长曲线——主集发射模组:L-PAMiF(主集发射模组,集成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WiFiFEM(WiFi连接模组,集成WiFi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等多种组合)。卓胜微业绩成长三要素:智能机出货量、份额、单机价值量。由于2020年华为制裁后的智能机供应链过度备货导致的高基数,在2021H2-2022H1供应链出货量同比增速承压的背景下,卓胜微22Q1收入利润仍未现大幅调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卓胜微成长核心动能依然是从分立器件到滤波器、PA、5G接收端模组(分集模组)、4G接收端模组(分集模组)、5G发射端模组(主集模组)、4G发射端模组(主集模组),从1美金(分立)到7美金(分立+模组)的单机价值量提升,和国产替代的份额提升。第一和第二成长曲线受制于智能机出货疲弱,但第二增长曲线射频接收端模组龙头地位不可撼动,22022年静待大客户放量: (1)LFEM:依托于IPD滤波器的高性价比方案,卓胜微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2)DiFEM:目前代工SAW滤波器的快速放量已支撑2021-2022年的大量出货,未来自建SAW滤波器IDM产线将支撑DiFEM进一步快速放量,考虑到该产品竞品生产商主要为海外企业,我们积极看待未来出货情况。 (3)LNABANK:核心客户获得重要突破,接收端完整解决方案已成型。 (4)SAW滤波器自建产线将有望积极保障未来DIFEM+LNABANK,L-DIFEM接收端模组的出货。 第三增长曲线发射端模组将成中国发射端模组最强音: (1)卓胜微目前已顺利推出应用于5GNR频段的主集发射端模组产品L-PAMiF,其中PA采用的是GaAs工艺,滤波器采用的是IPD工艺。适用于5GNR频段的收发模组产品L-PAMiF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于品牌客户量产出货。我们积极看待未来卓胜微5G模组(L-PAMiF+LFEM)和发射端模组的成长趋势; (2)展望未来,高价值量的集成双工器、滤波器、PA的4G发射端模组PAMiD也在积极研发布局,我们将密切关注该产品的进展。射频发射端模组将为卓胜微打开广阔空间,射频前端平台型公司初长成。 已完成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授予。公司于2022年2月22日发布《关于向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其中:权益授予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022年2月22日;限制性股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21.4920万股;限制性股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价格:173.57元/股;本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62人;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根据卓胜微2021年业绩快报,卓胜微2021年收入为46.4亿元、归母净利润调整为21.4亿元;考虑到智能机行业疲弱,我们将卓胜微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24.8和30.1亿元,原预测为31.7和41.1亿元,分别下修21.76%和26.73%,目前658亿元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31/27/22X。 公司股价大跌由于第一增长曲线和第二增长曲线受制于智能机影响,但公司SAW滤波器IDM产线进展顺利、且第三增长曲线已现积极变化(发射端模组未来销售可期),我们积极看待卓胜微发射端模组在2022年的销售,也积极看待公司分立器件和接收端模组待智能机景气复苏后的向上趋势。我们长期看好卓胜微在中国射频前端行业的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关键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国产替代需求不及预期。
光迅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4-18 16.35 -- -- 16.61 1.59%
18.79 14.9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65亿元,同比增长 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7亿元,同比增长 16%;其中 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17.6亿元,同比下降 2%;单季归母净利润 1.1亿元,同比增长 13%;符合预期。 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根据年报引用数据,21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市场份额提升1%,其中传输市场份额提升 2%、数通类市场份额提升 1%。2021年公司在 5G前传、10G PON、100G/200G/400G 数据通信模块、超宽带光放大器、新型智能器件、相干器件和模块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2022年运营商 CAPEX 小幅增长,传输网投资占比上升。根据运营商年报披露数据,2022年移动和电信资本开支均小幅增长,联通预计平稳,其中中移动传输网投资占比提升 1pct,我们预计联通电信传输网投资也有望上升,带动行业景气度攀升。此外,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给东西光通信网络带来建设增量。公司传输类业务占比高,有望受益运营商传输网市场景气度回升。 募投扩大光器件产能。公司拟募资不超过 17.7亿元,用于高端光通信器件生产建设及高端光电子器件研发中心建设,投产后形成年产 5G/F5G 光器件 610万只、相干器件、模块及高级白盒 13.35万只、数通光模块 70万只的规模。将有助于提升产能,升级工艺平台及封装能力,提升高端产品供货能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盈利水平,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低估的国内光芯片龙头。公司拥有有光芯片、耦合封装、硬件、软件、测试、结构和可靠性七大技术平台,有 PLC(平面光波导)、III-V、SiP(硅光)三大光电芯片平台。III-V 激光芯片实现 FP/DFB/EML/VCSEL 全覆盖,行业竞争格局中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公司公告披露,根据咨询机构 Omdia 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光迅科技占全球市场份额 7.8%,全球行业排名第四。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研发费用增长较快,下调 22~23年净利润 6.8/7.6亿元至 6.6/7.1亿元,调整幅度-3%/-7%,预测 24年净利润 7.3亿元,暂不考虑增发摊薄影响,对应 PE 17X/16X/16X。我们认为,数通光模块市场或面临需求不确定,而运营商市场景气度将有望回升,公司传输类业务占比高,有望受益于传输网景气度回升,公司是国内光芯片龙头,而目前估值处于低位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无线接入建设高峰回落,数通景气高峰回落,中长距离 400G 光模块受限于 EML 芯片产量,薄膜铌酸锂高速光调制芯片对 InP 和 SiP 的替代风险,400G 格局集中度低于预期。
星网锐捷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4-15 20.54 -- -- 22.33 8.71%
22.92 11.5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一季度公司经营继续保持稳健成长态势,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1.47 亿元,同比增长200~270%,超预期。 单季净利润恢复正增长。公司2021 年收入保持稳健增长,但受费用增长幅度较大所致,21Q3~Q4 单季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22Q1 预告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扭转下降态势。 企业级网络设备需求旺盛。2021 年,在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有力带动下,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公司在云数据中心、园区网、SMB 等领域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新基建”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根据IDC 数据, 子公司锐捷网络 2021 年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在中国企业级WLAN 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其中Wi-Fi 6 产品出货量排名第一。2021 年, 锐捷网络实现营业收入91.9 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4.75 亿元,同比增长53%。 桌面云业务国内领先。公司以“桌面云2.0”引领行业,在运营商、党政、保险、教育、医疗、税务等行业落地。根据IDC 数据,2021 年子公司升腾资讯的桌面云终端VDI 市占率中国第一,瘦客户机市占率亚太第一、中国第一。2021 年升腾资讯实现营收14.7 亿元,同比增长17%;但受费用等因素影响,净利润0.56 亿元,同比下滑46%。 持续拓展物联网应用。智慧社区业务方面,公司进一步扩大在前装智能家居市场的领先地位,根据21 年报引用数据,在智慧社区类别,市场占有率11%,行业排名前三。公司解决方案全流程一体化赋能行业智能化,自研IoT 物联网平台实现规模落地,智能家居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2021 年,子公司智慧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8 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1.22 亿元,同比增长3%。 上调至“买入”评级:我们维持22~23 年净利润预测8.3/9 亿元,预测24 年净利润9.6 亿元,对应PE 14X/13X/12X,我们看好行业数字化趋势给公司带来的发展契机,以及东数西算工程对数据中心白交换需求的拉动,考虑到估值已调整至低位水平,上调至“买入”评级。 贸易摩擦影响海外业务,数据中心产品对毛利率负面影响,成长性减弱导致长期估值中枢下移。
北京君正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3 81.67 -- -- 86.50 5.91%
110.78 35.6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52.74亿元,同比增长 143.07%;归母净利润 9.26亿元,同比增长 1165.27%;扣非归母净利润 8.94亿元,同比增长 4264.53%。 公司 4Q21实现营收 14.81亿元,同比增长 57.27%,环比增长 1.62%;归母净利润 2.91亿元,同比增长 472.83%,环比增长 3.78%;扣非归母净利润 2.81亿元,同比增长 837.96%,环比增长 1.66%。 点评: 2021年业绩大幅提升,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正增长:公司 2021年取得了优秀业绩。 并且公司营业收入在 1-4季度分别取得了 13.41%,18.73%,14.94%,和 1.62%的持续环比正增长。营业收入分业务看,存储芯片营收同比增长 135.63%;微处理器芯片同比增长 60.59%;智能视频芯片同比大幅增长 236%;模拟与互联芯片同比增长 120%。存储与模拟互联业务的增长有部分来自于北京矽成的并表。 净利润受并购资产增值摊销影响,实际经营表现更加优异:公司因并购事件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增值摊销在报告期内对净利润影响为 1.32亿元,该资产增值摊销与公司经营情况关联关系较小,对公司现金流亦不造成影响。同时并购 ISSI 带来的 Connectivity、LIN、CAN、MCU 及光纤通讯业务相关损益为 1.05亿元。排除并购的影响后,公司 2021年实际经营所得归母净利润约为 11.63亿元。 资产增值形成的摊销将随着收购的部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折旧摊销的完成而减少,互联业务新品在 2022年有望贡献收入,从而减少损益。因此公司净利润受到的相关影响会也会随之减少。 车规存储龙头公司,充分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趋势:公司存储产品线齐全,包括 DRAM、SRAM 和 Flash 等,全资子公司北京矽成多年来专注于汽车及工业领域的芯片研发,在汽车的智能驾驶时代将迎来新的发展前景。 公司存储芯片中,DRAM 产品占最大的收入来源,公司积极推广 DDR4、LPDDR4等产品,其中 8Gb、16Gb DDR4产品已实现量产销售,8Gb LPDDR4产品预计将于 2022年开始送样。公司 SRAM 产品品类丰富,从传统的 Synch SRAM、AsynchSRAM 产品到行业前沿的高速 QDR SRAM 产品均拥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前期车规类 Flash 产品销售占比尚小,由于公司车规 Flash 产品的综合竞争优势,在公司积极的市场推广下,目前车规 Flash 产品的市场销售在快速成长中。根据 Omdia统计,2021年度公司 SRAM、DRAM、Nor Flash 产品收入在全球市场中分别位居第二位、第七位、第六位,处于国际市场前列。 模拟与互联增长亮眼,持续加强车规级体系建设:公司在照明驱动和车载互联等技术方面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多年来专注于工业和汽车等高可靠性领域的应用,在产品温度适应性、品质控制方面有着严格的研发和测试流程。公司模拟与互联产品线包括 LED 驱动芯片、触控传感芯片、DC/DC 芯片、车用微处理器芯片、LIN、CAN、G.vn 等网络传输芯片。近年来车灯的智能化程度提升,车载 LED 照明芯片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同时公司互联产品 GreenPHY 预计可于 2022年实现量产销售,预计未来公司模拟互联芯片产品的市场销售将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公司建立了车规级的实验室和流程,车规等级芯片通过 AEC-Q100体系的测试。此外公司相关管理体系还获得了 ISO26262的质量体系认证(ASIL-D 等级),能够开发具备各 ASIL 等级的芯片。 CPU 技术自主可控,发力 AI 与物联网产品: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在嵌入式 CPU、视频编解码、影像信号处理、神经网络处理器、AI 算法等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且自主可控。微处理器芯片和智能视频芯片的现有产品均采用了MIPS 架构,同时,随着 RISC-V 架构的发展,公司也在积极布局 RISC-V 相关技术的研发,部分芯片已采用了自研的 RISC-V CPU 内核。 微处理器芯片主要面向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市场全面增长,尤其在二维码市场,公司影响力不断提高,在该市场的产品销售保持了快速增长,随着面向条码、显示控制等领域的 X1600系列芯片的推出,公司在二维码等商业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在智能视频领域,对芯片高清性能的要求不断升级。公司在计算技术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相关芯片产品在计算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同时,公司近几年来芯片产品的 AI 算力不断提高,AI 算法技术不断丰富,很好地满足了市场对这两类芯片在 AI 性能方面的需求。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趋势以及 AIoT 的增量需求将共同推动北京君正的业绩持续增长。我们将公司 2022和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上修为12.96亿元(+16%)和 16.65亿元(18%),原预测为 11.19亿元和 14.16亿元。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69.09/90.20/117.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96/16.65/21.2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30/23/18倍。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若剔除资产增值摊销与互联业务相关损益的影响,我们估算公司本部与 ISSI 在2022-2024年实际经营净利润为 14.88/18.05/22.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26/22/17倍。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不及预期,存储芯片市场波动。
斯达半导 计算机行业 2022-04-13 322.24 -- -- 365.00 13.07%
402.80 25.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77.22%;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120.49%;扣非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143.27%。 公司4Q21营业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72.49%;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83.22%;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17.55%。 点评:公司车规级TIGBT模块持续放量,AA级及以上车型营收占比进一步提高。2021年,公司生产的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级IGBT模块持续放量,合计配套超过6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A级及以上车型配套超过15万辆,同时公司在车用空调,充电桩,电子助力转向等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器件份额进一步提高。 2021年,公司生产的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级IGBT模块开始大批量配套海外市场,预计2022年海外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总销量为675万辆,同比增长108%。彭博社预计,2022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继续增长,将达到1000万辆左右。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中汽协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发展规划,到2025年新售新能源汽车(包含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节能汽车)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50%左右,车用IGBT的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而快速增长。 TIGBT模块和分立器件在光伏发电领域批量装机,市场份额将迅速增加。2021年,在光伏发电领域,公司使用自主650V/1200VIGBT芯片以及配套快恢复二极管芯片的模块和分立器件在国内主流光伏逆变器客户大批量装机应用,预计2022年市场份额将迅速增加。 “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1)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的预测,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为130GW,到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保守估计为270GW,乐观估计将达到330GW,年复合增速超过20%;(2)风电行业快速发展:根据GWEC报告,202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93GW,预计2021-2025年全球将累计新增风电装机量469.3GW;(3)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最新发布的《全球能源存储展望》报告中显示,2020年末全球的在线大规模储能容量为17GW,且已有262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正在建设中的345GW储能装置,到2030年累计安装量将达到358GW。 SiC模块新增多个定点项目,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带来持续推动力。2021年,公司继续布局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机车牵引辅助供电系统、新能源汽车行业控制器、光伏行业推出的各类SiC模块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新增多个使用全SiCMOSFET模块的800V系统的主电机控制器项目定点,将对公司2023年-2029年SiC模块销售增长提供持续推动力。公司在第六代、第七代TIGBT上持续获得新突破。2021年,公司基于第六代TrenchFieldStop技术的650V/750V车规级IGBT模块新增多个双电控混动以及纯电动车型的主电机控制器平台定点,1200V车规级IGBT模块新增多个800V系统纯电动车型的主电机控制器项目定点,将对2023年-2029年公司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销售增长提供持续推动力。 2021年,公司基于第六代TrenchFieldStop技术的1200V和1700VIGBT芯片在12寸产线实现大批量生产,12英寸IGBT芯片产量迅速提高。 2021年,公司基于第七代微沟槽TrenchFieldStop技术的新一代车规级650V/750V/1200VIGBT芯片研发成功,预计2022年开始批量供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几年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基于公司在车规IGBT的快速进展,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5(+53.67%)、39.08(+66.58%)亿元,上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81.13%)、9.26(+93.98%)亿元。新增2024年营业收入的预测为54.15亿元,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为12.7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90x、64x、4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与产品研发风险;贸
晶晨股份 2022-04-12 115.31 -- -- 114.20 -0.96%
114.20 -0.96%
详细
事件: 2022年 4月 8日,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点评: 22Q1业绩超预期。22Q1营业收入 14.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59.29%左右;归母净利润为 2.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201.80%,净利率 1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226.88%左右,扣非净利率 17.3%。相较于 21Q4的 15.45亿元收入、3.12亿元净利润和 2.8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公司 22Q1淡季业绩环比已接近 21Q4旺季业绩,我们乐观看待晶晨股份 2022年和未来的成长趋势。 多点开花,海内外业务进展顺利,成长空间广阔。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市场。2020年智能机顶盒 SoC 芯片、智能电视 SoC 芯片、Wi-Fi 和蓝牙芯片全球市场分别出货约 3.5亿、2.5亿、32.0亿颗,晶晨股份出货量约 5789万、2908万、3万颗,全球市占率仅 16%、12%和不足 1%;三大产品线全球市场空间分别约 35、 13、200亿美元,合计约 250亿美元,相较晶晨当前营收体量而言,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智能机顶盒 SoC 芯片:海外市场加速拓展,中国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面向国内运营商市场的系列产品经过多年持续创新和升级换代,产品性能、稳定性优势明显;面向海外运营商市场的系列产品已获得谷歌认证及多个国际主流的条件接收系统(Condition Access System,简称 CAS)认证,支持 AV1解码;面向国内外非运营商客户的系列产品类型丰富,根据不同客户和市场对产品性能、制程工艺方面的需求,覆盖高中低市场。公司智能机顶盒芯片方案被中兴通讯、创维、小米、阿里巴巴、Google、Amazon、Walmart 等境内外知名厂商广泛采用,相关终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内运营商设备以及北美、欧洲、拉丁美洲、亚太、俄罗斯、非洲等众多海外运营商设备。 智能电视 SOC 芯片:持续推出领先产品,得到下游客户广泛应用。2K 全高清高性价比系列产品支持 4K 超高清解码,超高系统集成度;4K 超高清系列产品支持8K 超高清解码、远场语音和杜比音效;高端系列产品内置神经网络处理器,支持远场语音升级版和杜比视界,支持基于人工智能的画质优化技术。公司的智能电视芯片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视,投影仪等领域,相关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小米、海尔、TCL、创维、极米、峰米、阿里、腾讯、百度、大眼橙、Anker、Best Buy、Toshiba、Amazon、Epson 等境内外知名企业的智能终端产品,后续还将持续推出新产品,进一步做大增量市场和客户。 AI 音视频终端芯片:应用场景多元化,拥抱 AIoT 全球生态。公司此类芯片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丰富多元,目前已覆盖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门铃、智能影像)、智能办公(智能会议系统)、智能健身(跑步机、动感单车、健身镜)、智能家电(扫地机器人、冰箱)、无人机(智能农业无人机)、智慧商业(刷脸支付、广告机)、智能终端分析盒(菜鸟仓储、驿站后端分析盒)、智能欢唱(K 歌点播机)等领域。公司芯片已应用于众多境内外知名企业的终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小米、联想、TCL、阿里巴巴、乐动、极飞、爱奇艺、Google、Sonos、JBL、Harman Kardon、Yandex、Keep、Zoom、Fiture、Marshall 等。 WIFI 蓝牙芯片:持续技术突破,完善产品矩阵。公司自 20Q3量产后,稳步推进其商业化进程,并不断进行技术优化和升级,2021年 8月公司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首款支持高吞吐视频传输的双频高速数传 Wi-Fi 5+BT 5.2单芯片,可以与公司 SoC 主芯片配合销售,优化产品组合。此款产品的推出为公司下一代WiFi 蓝牙芯片的推出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汽车电子芯片:与高端客户合作,发力智能座舱系统。公司在 2020年与海外高端高价值客户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并收到部分客户订单。21年上半年,公司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持续投入,上半年公司的汽车电子芯片销量稳步提升。 该类芯片目前主要应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品采用业内领先 12纳米制程工艺,内置神经网络处理器、支持图形、视频、影像处理和远场语音功能,支持AV1解码,符合车规级要求。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根据公司 2021年业绩快报,我们将公司 2021年收入和净利润调整为 47.78亿元和 8.14亿元。我们认为海外业务放量、国内业务需求恢复、供需趋紧导致价格上涨共同驱动晶晨未来的业绩高增长。我们将公司 2022和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上修为 12.12亿元(+20%)和 15.90亿元(22%),原预测为 10.08亿元和 13.02亿元。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47.78/65.33/85.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14/12.12/15.9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58/39/30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机顶盒芯片海外出货量不及预期、Wi-Fi 芯片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立讯精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1 30.23 -- -- 31.79 5.16%
36.44 20.5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度业绩快报及 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541.06亿元,同增 66.6%,实现归母净利润 70.72亿元,同比微降 2.12%。2022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增 25%-30%至 16.87亿-17.54亿;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增 20%-25%至 14.01亿-14.59亿元。 点评: 21年营收快速增长,严峻经济形势下盈利能力短暂承压。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541.06亿元,同增 66.6%,其中 21Q4单季度实现营收 730.94亿元,同增 121.68%,为十年来单季度最高增速,主要系立铠并表及手机精密显示结构模组产品需求较大立铠业务规模呈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年归母净利润 70.72亿元,同比下降 2.12%,其中 21Q4归母净利润为 23.83亿元,同比下降 6.41%。净利润与营收增长趋势相异主要系立铠精密手机精密显示结构模组产品的前期投入较大、上游缺芯少料致物料成本上升毛利率降低、声学可穿戴产品出货现大幅回调、疫情下出货递延、运输成本单边上扬等因素造成。 22Q1业绩强劲预增,需求及盈利能力回升可期。22Q1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增25%-30%至 16.87亿-17.54亿,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增 20%-25%至 14.01亿-14.59亿元。公司预计 2022年声学可穿戴产品出货情况将整体趋稳,公司多元化产品不断优化于预告期内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且不断推进“三个五年”战略,2022年盈利能力提升可期。 消费电子业务品类持续扩张,募资扩充产能优化部件-模组-整机垂直供应能力。公司消费电子业务以怀抱未来 5G 智能生活为主轴,逐步向可穿戴手表、耳机、游戏控制器、AR/VR 等方向多元化发展,2021H1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收 403.95亿元,同增 30%。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同增 3.79%到 10763亿美元;其中可穿戴设备高速增长,据 IDC 数据,2021年国内出货量达到 1.4亿台,同比增长 25.4%,预计 2022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超过 1.6亿台,同比有望增长 18.5%,公司作为可穿戴设备龙头有望领先受益。 苹果业务仍是公司核心成长动能,其中 Airpods 业务短期出货量回调,但考虑到海外疫情后的需求恢复、SiP 和其它零组件自供的可能性,我们认为 AirPods 代工仍将在 2022年为公司主要盈利贡献业务之一;Apple Watch 业务于 2020年切入整机制造,份额不断提升且单机价值量较高,此外由于立讯供应 Apple Watch 的无线充电、表带、表冠、SiP 模组等零组件,在 Apple Watch 组装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利润率相较 AirPods 有望实现进一步的跃升。 公司于 2022年非公开募资扩充产能,进一步优化消费电子业务部件-模组-整机垂直供应能力。2022年 2月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 135亿元,其中 35亿元投入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建设、27亿元投入智能移动终端精密零组件、8亿用于智能移动终端显示模组产品生产,将进一步扩充产能及优化零部件-模组-整机的垂直整合供应链能力。 汽车业务内生外延,产品+客户+市场全方位拓展向 Tier1进发。公司于 2011年10月成立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从事汽车精密连接业务,进军汽车零件领域,2020年子公司实现净利润 1.43亿元,2012-2020CAGR 达50.41%。公司产品覆盖连接器、线束、RSU、TCU 等,并前瞻布局新能源及高速高压领域。2022年 2月公司非公开募资 15亿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建设、及 5亿元用于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将进一步在智能化及新能源赛道上进行领先布局。 除自身拓品类扩产能的内生发展外,公司通过并购及外部合作实现业务快速外延。公司先后收购福建源光电装、德国 SuK、汇聚科技,从产品、客户、市场等方面完善汽车电子领域布局,母公司立讯有限收购德国采埃孚 TRW 车身控制系统业务,重点发展先进人机界面,进一步促进了汽车业务长线发展。此外,立讯有限于 2022年 2月收购奇瑞控股 19.88%股权、奇瑞股份 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 6.24%股权 ,并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认缴 5亿元持有合作子公司注册资本的 30%,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凭借奇瑞完整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以及立讯精密丰富的 ODM 模式经验,正式进军整车制造领域,同时也有助于为公司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实现公司成为汽车零部件 Tier 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未来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品类持续扩张并不断优化部件-模组-整机垂直供应能力,汽车电子业务内生外延向 Tier1进发驱动业绩增长,但考虑到立铠前期投入较大、上游缺芯少料致物料成本上升毛利率降低、以及运输成本单边上扬等,我们下调 2021及 2022年净利润至 70.72亿元(原测为 83.17亿元,-14.96%)、101.03亿元(原测为 109.79亿元,-7.98%),维持 23年净利润 134.99亿元,对应 22-23年 PE 分别为 21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广和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4-04 24.45 -- -- 36.99 0.24%
28.00 14.52%
详细
事件:广和通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09亿元,同比增长 49.78%;实现归母净利润 4.01亿元,同比增长 41.51%;实现扣非净利润 3.73亿元,同比增长 42.72%,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短期毛利承压,费用管控带动盈利能力恢复。公司 2021年毛利率为 24.10%,同比下降 4.21pct。其中无线通信模块 2021年毛利率 24.51%,同比下降4.08pct。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受疫情持续及上游供应影响,2021年的供应链持续面临缺货和涨价的压力。从费用端看,公司费用管控效果较好,2021年销售/管理/财务三大费用率相比 2020年均有所降低。其中汇兑损失同比大幅下降,财务费用降低明显。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费用管控持续向好,在成本端压力缓解后,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车联网市场迈入增长时代,车载业务有望放量。根据公司年报,2021年公司积极推动车联网业务的布局,旗下车载前装业务全资子公司广通远驰 2021年营业收入 3.98亿元,发布了多款车规级模组,包括 LTE Cat4模组等,满足汽车、Tier1厂商产品升级,更新换代的需求。同时,广通远驰联合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 5G+V2X 项目和各类测试,构建智能汽车座舱生态。公司在车联网领域立足车载通信模组,同时还在 OBU 车载单元、RSU 路侧单元等领域进行研发投入,有望满足车联网全环节不同应用项目的需求。我们认为,随着车辆网市场的增长,公司车载业务有望放量,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PC、POS 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由于疫情培养了用户远程办公习惯,我们认为成熟市场或存新的机遇。当前 PC 蜂窝模组渗透率较低,5G 基建的成熟与线上办公常态化的驱动将有望提升模组渗透率,进而带动公司 PC 业务营业收入上涨。POS 机方面,公司对接移动支付高价值客户,有望持续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 2022-2023年净利润为 5.89/7.36亿元的预测,新增公司 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 9.12亿元,对应 PE26/21/17X。我们认为公司是物联网高景气赛道中的高成长标的,公司未来三年业绩高增长可期,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蜂窝模组渗透率不及预期;模组产品毛利率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万业企业 房地产业 2022-04-04 20.23 -- -- 20.66 2.13%
20.66 2.13%
详细
事件:2022 年3 月30 日,公司发布公告:国家大基金二期和上海装备材料基金拟向公司参股子公司浙江镨芯进行增资,合计人民币39,000 万元。公司同意本次增资事项,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浙江镨芯的股权比例为29.63%,是浙江镨芯第一大股东。 点评: 大基金首次入股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企业,凸显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的重要性。国家大基金前期以投资设计、制造、封测、材料以及设备等为主,首次大手笔布局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公司,凸显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的重要性,通过将资金针对性地投入到国产替代的薄弱领域,以打造自主化的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生态圈,降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断供风险。目前本土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能力、工艺水平、产品精度和可靠性与国外差距较大,整体国产化率仅为10%-30%,尤其在Compart 相关的流量控制领域之前的国产化率几乎为零,除半导体设备外,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也是未来国产化的重点领域之一。 Compart 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供应商,公司是其第一大股东。此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浙江镨芯的股权比例为29.63%,是浙江镨芯第一大股东。浙江镨芯直接持有镨芯控股73.11%股权,镨芯控股直接持有Compart 公司100%股权, 公司间接成为Compart 的第一大股东。Compart 是集成电路设备所需的气体输送系统领域供应商之一,其主要产品包括BTP(Built To Print)组件、装配件、密封件、气棒总成、气体流量控制器(MFC)、焊接件等,产品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氧化/扩散、蚀刻和沉积等设备所需的精确气体输送系统,是集成电路行业高端MFC 组件的领先者,是全球少数可完成该领域零组件精密加工全部环节的公司。自公司收购完成后,Compart 由一家外资企业转变为中资控股企业,相关产品已经打入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的供应链,营收增速持续向上。据公司统计,浙江镨芯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约9.2 亿元,净利润约1.38 亿元。与此同时,公司顺势抓住当前半导体设备景气度高涨的外部因素,于2021 年6 月签约海宁启动Compart 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0 亿元,预计项目落成后将有效填补本土相关产业链的空白,同时也将加速推进我国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助力公司转型集成电路核心装备平台型公司。近年以来,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内延生长”的方式积极从房地产业务转型集成电路核心装备业务。在原有核心产品离子注入机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布局刻蚀机、快速热处理/褪火、薄膜沉积、单片清洗机、槽式清洗机、尾气处理、机械手臂等多款前道设备,辅以零部件龙头Compart 服务于全球顶尖半导体设备公司的成熟经验,形成了“1+N”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的雏形。另外,公司作为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基金投资的主要LP 投资了华卓精科、上海精测、长川科技、上海御渡等,覆盖了光刻机核心零部件-双工件台、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后道测试机等核心设备,公司集成电路核心装备领域的布局日趋多元化平台化,完善了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工艺链,进一步实现上下游产业协同效应,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未来前道核心设备品类最为丰富的平台之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已经形成了“1+N”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的雏形, 子公司凯世通离子注入机获得大额订单,有望持续放量,另外其设立嘉芯半导体从事新设备的开发以及并购Compart 完成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布局,维持公司2021-2022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4 亿元和5.22 亿元,看好嘉芯半导体和Compart 给公司带来的业绩增量,上调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90 亿元(上调7.08%),当前市值对应的PE 分别为53x、39x、3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及验证不及预期,晶圆厂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歌尔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04 33.62 -- -- 35.70 5.59%
41.57 23.6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782.21亿元,同增35.47%;实现归母净利润42.75亿元,同增50.09%。2022Q1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增0%-10%至8.69亿-9.66亿;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增40%-50%至8.42亿-9.02亿元。 点评:121年业绩高速增长,智能硬件业务表现亮眼。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782.21亿元,同增35.47%;实现归母净利润42.75亿元,同增50.09%。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254.32亿元,同增10.52%;实现归母净利润9.42亿元,同增13.29%。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和VR/AR、智能无线耳机、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产品业务的发展,2021年公司智能硬件/智能声学整机/精密零组件分别实现营收328.09/302.97/138.40亿元,分别同增85.87%/13.58%/13.39%,其中VR虚拟现实、智能家用电子游戏机等领域内的业务取得了较快增长。 2022Q1VR及智能游戏主机等产品持续推动扣非业绩高增长。受益于公司VR虚拟现实、智能游戏主机等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2022Q1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增0%-10%至8.69~9.66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收益预计为0.25-0.65亿元,21Q1为3.65亿元,即同比下降3-3.4亿元,主要系KopinCorporation权益性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影响。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增40%-50%至8.42亿-9.02亿元。 研发持续加码,控费稳健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研发持续加码,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72%至41.7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为5.33%。2021年公司共申请专利3,468项,其中发明专利2,539项,获得专利授权2,67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36项。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将材料、电子电路、软件算法、先进工艺等多种技术融合的产品研发和制造平台,并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长期合作,2021年研发人员占比13.46%达1.3万人,铸就研发优势。控费方面,公司2021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7%/2.50%/0.21%,合计3.28%,较同期持平,控费稳健,其中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5.95%主要系汇兑损失减少、可转债转股利息支出减少、存量货币资金产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此外,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85.98亿元,同增11.93%,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营运周期改善。 :智能硬件业务:5G+人工智能+智能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先进的软件算法等多技术融合,创造出大量新型应用场景和产品需求,以VR/AR、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在近年来快速成长,公司智能硬件业务2021年实现85.87%的高速增长。 2021年全球VR虚拟现实产品出货量为约936万台,同比增长约68.6%,全球AR增强现实产品出货量为约33万台,同比增长约13.8%。据IDC预计,2022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将达到1,573万台,同比增长43.6%。歌尔VR/AR组装业务在终端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中高端VR/AR领域市占率达到80%,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VR代工业务绑定优质大客户,客户覆盖全球主流VR头显品牌并达成长期深度合作,包括Facebook、索尼、HTC和Pico等,独家代工FacebookQuest2,中高端VR头显出货量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未来随着VR/AR全球需求量的进一步上升,公司智能硬件业务有望持续增长。智能声学整机业务:随着智能语音交互功能越发成熟,智能耳机、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Futuresource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耳机产品出货量为约3亿台,同比增长约37%;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耳机出货量将达到10亿台,2021-2025CAGR达35%。 歌尔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聚焦于与声学、语音交互、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专注TWS智能无线耳机、有线/无线耳机、智能音箱等产品研发。在TWS领域,公司于2021年获得了约50%的北美客户代工份额,同时公司也是安卓高端TWS耳机的最大代工商,客户包括华为、OV、小米等。 精密零组件业务:公司拟分拆歌尔微至创业板上市,进一步加大MEMS前沿科技投入力度。2021年12月公司发布公告关于其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歌尔微主营业务为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根据Yole统计数据,歌尔微2020年产品销售额在全球MEMS厂商中排名第六,在MEMS声学传感器领域,歌尔微2020年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美国MEMS厂商楼氏(KnowlesCorp.)位居全球第一。此次分拆上市将增强精密零组件业务的融资能力,有利于进一步研发投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歌尔股份未来将坚持“零件+成品”的发展战略,在半导体国产零组件自给率提升的背景下,TWS下游市场稳定成长、VRAR出货量快速提升将推动公司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业务高速发展,驱动歌尔步入快速成长通道。我们维持2022-2023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7.64亿/74.94亿元,新增24年净利润预期为93.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X/16X/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进程缓慢或不及预期的风险;5G建设进度变缓或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受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3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