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汤军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资格证书号码:S0600517050001,曾就职于中国银河证...>>

20日
短线
27.27%
(第304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山西汾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3-10-30 239.71 -- -- 262.00 9.30%
262.00 9.30%
详细
事件: 前 3Q 营收 267.44 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 94.31 亿元/同比+33%;单 Q3 营收 77.33 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 26.64 亿元/同比+27%。 全年节奏得当, 9 月主动控货稳增长。 单 Q3 主营业务收入 77.12 亿元/同比+13.7%,符合预期。分产品看,单 Q3 中高档酒 58 亿元/同比增速10%+,其他酒类 19 亿元/同比增速约 20%,其中青花控货增速同比约10%+,青 30 复兴版稳价优先,受益于大本营市场的宴席增长,腰部汾酒系列增速预计同比 30%+,玻汾顺价预计同比 20%+。分区域看,省内收入 31.27 亿元./同比+9.05%,占比持续提升,省外 45.85 亿元/+17.09%,公司前 3Q 单个经销商贡献收入 706 万元/同比+20%。截至 Q3 末有合同负债 52 亿元,同比+5 亿元,处于中高位水平。从渠道反馈来看,公司9 月主动控货,百荣市场节前青花 20 批价环比提升 4%左右,节后库存1M 左右,实现库存良性&价格稳定。 费用表现不仅是控的成果,也有势能体现。 Q3 净利率 34.5%/同比+3.7pct,主要系毛利率 75.0%/同比-3pct、销售费用率 10.6%/同比-6pct的影响;一方面公司推进费用精细化管理,更聚焦于消费者培育、圈层营销,费控效果良好,另一方面公司自 9 月起主动控货,香型特殊性、渠道盈利能力、产品势能表现下,单季度销售费用相对可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双节基本面反馈最为良好, Q4 持续促动销做市场,全年任务目标完成确定性强。我们认为公司保持战略定力,产品区域保持高势能扩张,兼具成长与确定性。我们维持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105/131/160 亿元,同比+30%/25%/22%,对应 PE 为 28/23/19X,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省外扩张不及预期
科拓生物 食品饮料行业 2023-10-30 19.69 -- -- 21.41 8.74%
21.41 8.7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7 亿元,同比-17.9%; 实现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16.9%;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61 亿元,同比-19.6%。 23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0.77 亿元,同比-28.2%; 实现归母净利润 0.32 亿元,同比-2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29 亿元,同比-26.29%。业绩低于预期。 23Q3 食用益生菌收入预计环比增长,复配等其他业务承压: 公司益生菌技术壁垒较高,下游客户资源丰富, 我们预计大客户订单放量下 23Q3食用益生菌收入有望同比增长超过 30%,环比增长超过 20%, 食用益生菌业务收入占比较 23Q2 进一步提升。蒙牛常温酸纯甄为公司复配业务下游核心产品,渠道调研反馈 23Q3 纯甄延续同比下滑态势,需求疲软下我们预计 23Q3 公司复配收入同比下降较大。考虑到下游牧场、生猪养殖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我们预计动植物微生态制剂业务 23Q3 同样承压,进一步拖累公司业绩。 产品结构优化, 23Q3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2023Q3 公司毛利率 58.3%,同比+2.89pct, 我们认为主因高毛利的食用益生菌业务收入占比提升。2023Q3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2.5/-1.2/+6.9/-6.7pct,我们认为销售费用增加或因公司加大渠道建设力度。综合来看, 23Q3 公司归母净利率 41.1%,同比+2.1pct,公司盈利能力强化。 战略调整阵痛期,期待战略合伙人赋能: 23 年公司业务重心从复配业务切换到益生菌业务,处于战略规划调整阵痛期。 10 月 20 日公司公告实控人孙天松完成股权转让后, 战略合伙人林伟持股比例达到 6.3927%,我们预计后续林伟总或将参与公司经营,公司营销和销售能力有望改善, 公司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 23Q3 业绩低于预期, 我们下调公司23-25 年收入预期至 3.27/4.25/5.45 亿元(此前预期为 4.2/5.6/7.3 亿元),同比-12%/30%/28%,下调 23-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 0.98/1.27/1.69 亿元(此前预期为 1.29/1.84/2.51 亿元),同比-11%/+30%/+32%, 对应 PE分别为 53/41/31x,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加剧、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较高、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舍得酒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23-10-30 110.00 -- -- 124.20 12.91%
124.20 12.91%
详细
事件: 23Q1-3营收 52.45亿元/同比+13.6%,归母净利润 12.95亿元/同比+8.2%。 23Q3营收 17.2亿元/同比+7.9%,归母净利润 3.75亿元/同比+3.0%。 追赶进度,指标符合预期。 公司 Q3酒类收入 15.7亿元/同比+5%,符合进度表现(Q3同比去年略增,完成任务, 进度 70%+)。其中中高档酒13.9亿元/同比+3.4%,去年有基数影响,前 3Q 同比+11%,预计舍之道增速仍快速增长,品味舍得平均增速;普通酒 1.8亿/同比+21%,前 3Q同比+23%,沱牌今年回款节奏在前,像山东地区反馈沱牌特级(60-70元)高增、特曲陶醉均表现较好。 Q3销售收现 14.6亿/同比-17%,截至Q3末预收款 3.2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 0.4亿/1.8亿。截至 Q3末经销商 2553家,较年初增加 600家,季度增加 100-200家左右,公司反馈新招商区域不超过地级市且不压货。 Q3盈利表现跟 H1类似,投入&并表有所影响。 单 Q3净利率 21.9%,同比下降 1pct, Q3毛利率 74.6%,同比下降 4pct,主要系产品结构表现(跟 Q2趋同,夜郎古并表&中/低端占比)。费用率方面,税金率 13.5%/同比-2.6pct,预计季度间波动,全年预计稳定接近 15%左右;销售费用率 21.5%/+2.8pct,公司今年以来在消费端做动销、阶段性市场投入增加,此外老酒馆/旗舰店等品宣做长期投入,费用提升。管理费用率 12.8%/同比-2.3pct,相对正常水平(去年同期员工薪酬基数调整、折旧摊销等基数较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Q4我们预计公司持续蓄力动销和优先做长期投入;长期看在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推动下,公司顺应市场环境,把控节奏得当,有望保持量先价稳。估值端看明年不到 20倍,性价比将逐步显现。 我们调整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18、 21、 27亿元(前值为 20、25、 32亿元,分别同比+7%、 17%、 28%(前值同比+18%、 26%、 30%),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21、 18、 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老酒战略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上海家化 基础化工业 2023-10-27 23.00 -- -- 23.94 4.09%
23.94 4.09%
详细
2023Q1~Q3营收同比-4.91%,归母净利润同增+25.83%,扣非净利润同比-19.07%。 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 50.91亿元(同比-4.91%,下同),实现归母净利 3.94亿元(+25.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2.98亿元(-19.07%)。单 Q3看,公司实现营收 14.62亿元(-10.82%),实现归母净利 0.93亿元(-40.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0.36亿元(-78.67%)。 公司营收、业绩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 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增加,主要系投资的平安基金、国泰君安股票的公允价值以及投资收益的增长所致。 毛利率同比提升, 品牌推广费用战略增加使得销售费用率同比有所提升。 2023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57.73%/6.37%,分别同比+3.45pct/-3.12pct 。 2023Q3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43.2%/11.23%/2.51%/0.66% , 分 别 同 比 变 化 +11.71pct/-0.40pct/+0.07pct/+1.20pct。 营销费用率同比提升, 主要系公司推广六神、佰草集等品牌和布局兴趣电商渠道的费用大幅提升。 截至 2023Q3末,公司存货同比下降 1.2%, 存货周转天数同比上升了 8天。 线上增长趋势好于线下,兴趣电商实现高增长,玉泽持续趋势较好。 (1)分渠道看: 2023Q1~Q3线上增长趋势好于线下。线上渠道看,兴趣电商实现高增长,传统电商略增,特渠渠道受平台流量影响略降。线下渠道看, 受 KA 客户整体基本面影响,我们预计商超渠道有所下降,百货渠道也持续调整。 (2)分品牌看: 玉泽持续趋势较好,在 4月份推出新品“油敏霜”后, 9月份推出升级版的“干敏霜”。 受品牌投入恢复拉动,玉泽和佰草集人群基数均有一定恢复。六神受商超渠道影响暂时承压。 公司拟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设立三大事业部,提升综合运营效率。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质量、激活组织效率、加速业务增长,公司拟对国内业务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具体包括设立美容护肤与母婴事业部、个护家清事业部、海外事业部,以事业部为决策主体,并对业绩结果负责。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多品牌的日化龙头,聚焦核心 SKU和爆款打造。考虑海外阶段性承压,我们将公司 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从 6.81/8.15/9.72亿元下调为 5.22/6.06/7.06亿元, 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 +10%/+16%/+16%,当前市值对应 2023-25年 PE 为31/26/23X, 鉴于长期多品牌多品类竞争优势稳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等。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3-10-26 348.04 -- -- 338.55 -2.73%
338.55 -2.73%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 2023三季报, 202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1.70亿元(+45.71%,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 14.18亿元(+43.74%); 扣非归母净利润 13.96亿元(+45.41%)。 Q3单季度实现收入 7.11亿元(+17.58%),归母净利润 4.55亿元(+13.27%),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17%)。 三季度高基数有所影响, 濡白天使保持快速放量趋势。 公司 Q3单季度收入增速 17.58%,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经济环境变化、暑期出行较多而导致医美门诊量有所减少等, 导致收入增速放缓。 其中我们估计高端新品“濡白天使” 实现收入 2+亿元,同比增长 120%左右,环比 Q2实现增长,仍然保持快速放量趋势。 公司于2023年 7月 27日进行“如生天使”新品发布,“如生天使” 定位于浅层注射,与“濡白天使” 形成区隔与互补,达到更高的求美者满意度, 有望为公司 2024年及以后的业绩贡献新增长点。 产品储备方面,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已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 临床前项目去氧胆酸注射液、透明质酸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预期在 2023-2024年提交临床试验申请。丰富的在研产品线,助力公司长期成长与竞争力。 毛利率保持高位水平,销售与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 95.30%(+0.69pp);净利率 65.23%(-1.37pp)。 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 95.07%(+0.13pp);净利率 63.95%(-2.39pp)。 随着高端产品收入占比继续提升,毛利率保持提升趋势。 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 20.34%(+2.26pp)、 Q3单季度期间费用率 19.17%(+1.55pp),主要由于销售与管理费用率上升,导致净利率有所下降。具体来看,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 9.77%(+0.79pp), Q3销售费用率 8.91%(+1.03pp), 主要系人工费及营销活动费增加所致; 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 5.16%(+1pp), Q3管理费用率 4.46%(+0.52pp), 主要系人工费、港股上市费用确认及房租物业费增加综合所致;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 7.35%(-0.38pp), Q3研发费用率 7.76%(-0.58pp); 前三季度财务费用率-1.94%(+0.85pp), Q3财务费用率-1.96%(+0.58pp)。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消费环境变化,我们将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19.67/28.05/39.44亿元下调至 19.02/26.22/34.5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 PE 分别为 41/30/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加剧的风险。
珀莱雅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3-10-24 95.80 -- -- 111.60 16.49%
111.60 16.49%
详细
2023Q1~Q3营收同增 32.5%,归母净利润同增 50.6%,扣非净利润同增 52.2%。 2023Q1~Q3, 公司实现营收 52.5亿元(同比+32.5%,下同),实现归母净利 7.5亿元(+5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7.3亿元(+52.2%)。 单 Q3看, 公司实现营收 16.2亿元(+21.4%), 实现归母净利 2.5亿元(+24.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2.5亿元(+26.0%)。公司营收、业绩增速略超市场预期。 毛利率略有提升,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 2023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2.7%/15.2%,分别同比提升 0.7pct/0.6pct。 2023Q3毛利率环比提升1.8pct,净利率环比基本持平。 2023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42.6%/5.8%/2.3%/-0.8%,分别同比变化-1.1pct/-2.3pct/-0.3pct/+0.5pct。 2023Q3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3.2pct,期间费用管控良好。 线上直营保持快速增长,线下专柜调整收入增速回正: 分渠道看,2023Q3线上、线下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其中,线上增速快于线下,尤其线上直营增长贡献较大, 在抖音超品日、天猫 99划算节均有较好表现。 线下今年对专柜进行优化调整,并着重提升店销,进驻南京中央商场、 成都群光广场等核心大型商场。 珀莱雅主品牌维持快速增长, 彩棠第二曲线拓展顺利: 分品牌看,2023Q3主品牌珀莱雅快速增长,第二曲线彩棠高速成长。 2023年 9月,公司重磅上新珀莱雅“能量系列”,并升级红宝石面霜 3.0。“能量系列”主打抗皱塑颜, 本次上新包括能量面霜、能量眼霜、 能量水和能量乳液,能量精华油也已于去年上市,发力 400元以上价位带。红宝石面霜 3.0将原本的六重胜肽升级为“创新双环肽+经典五重信号肽”, 通过不断更新迭代使得产品抗皱能力更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组织灵活、效率领先的大众化妆品集团,在天猫,抖音等多电商平台销售排名领先, 展现其强品牌力,多系列大单品矩阵战略推进顺利,未来经营韧性可期。我们维持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77/13.50/16.50亿元,分别同增 32%/25%/22%,当前市值对应 2023-25年 PE 为 34/27/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等。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23-10-23 1611.37 -- -- 1828.89 13.50%
1828.89 13.50%
详细
事件: 23年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17%,归母净利润同比+19%;单 Q3主营业务收入同比+14%,归母净利润同比+15.7%。 逆势显实力,表现可圈可点。 公司单 Q3营业收入/归母利润分别为 337亿元/169亿元, 分别同比+14%/16%。截至 Q3末有预收款(合同负债+其它流动负债)总计 128亿元,环比 Q2末增加 45.8亿, Q3主营业务收入+?预收款变动同比+22%;现金流方面,单 Q3销售收现 422亿元,同比+21%,高于收入增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96亿元,同比+108%。 直销占比同比提升, 单 Q3i 茅台收入超过 50亿。 分产品看, Q3茅台酒实现收入 280亿元,同比+15%,系列酒 55亿元,同比+12%,系列酒增速跟去年同期基数及价盘调控有关。分渠道看, Q3直销收入 148亿元,同比+35%,占比 43%, 占比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提升约 6pct,其中 i 茅台前三季度含税收入 148.7亿元,单 Q3收入 55亿元, 同比+37%,根据申购数据来看, 单 Q3兔年 /1935/珍品 /茅台礼盒分别收入约33/15/2.7/1.8亿元, 公司持续推动数字化营销体系构建,充分运用 i 茅台载体,线上申购热度不减,同时增加与线下门店的营销联动, 23年 Q3单季度 i 茅台平台销售收入突破 50亿元。 费率稳定,毛利率净利率稳提。 单 Q3销售净利率 51.9%,同比+0.45pct,毛利率 91.5%,同比+0.1pct,我们预计主要系非标到货节奏相对慢了一些以及普茅到货进度相对正常所致, Q3销售/管理费用率/税金率分别为3.7%/5.6%/15.8%,同比分别+0.7/-1.0/-0.4pct。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节奏仍收放自如,量价齐升的排列组合有多种方式,完成全年任务无忧,仍或有希望超目标达成。中长期强品牌力不变,大象仍在脚踏实地的起舞。维持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45、 867、1002亿元,分别同比+19%/+16%/15%,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分别为 28/24/21倍,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3-03-10 580.76 -- -- 577.00 -1.20%
591.79 1.90%
详细
事件: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39亿元(+33.91%, 同比增长 33.91%, 下同),归母净利润 12.64亿元(+31.90%),扣非归母净利润 11.97亿元(+30.92%)。 2022年 Q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49亿元(+5.80%),归母净利润 2.71亿元(+8.95%),扣非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5.03%)。 考虑 Q4季度受疫情客观因素影响,整体业绩复合预期。 核心产品“嗨体”在实现较快增长,高端产品“濡白天使”上市后稳定放量。产品分类来看: 1)溶液类注射产品(嗨体、逸美)实现收入 12.93亿元,同比增长 23.57%,营收占比 67%;增长主要来源于嗨体的继续渗透与复购; 2)凝胶类注射产品(濡白天使、宝尼达、逸美一加一、爱芙莱和爱美飞)实现收入 6.38亿元,同比增长65.61%。“童颜针濡白天使”在 2021年 6月获批上市, 2022年稳步放量增长,我们估计 2023年收入有望超 3亿元。至 2022年底,濡白天使已进入超 600家医美机构,授权 700余名医生, 2023年将继续扩大覆盖面, 我们认为有望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3)面部埋植线 537.84万元,同比增长 1.49%; 4)化妆品 257万元,同比下滑76.82%。尽管 2022年疫情因素诸多扰动,但“嗨体”系列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濡白天使”体现高端医美消费韧性。展望 2023年,疫后医美修复强劲,预计公司销售收入将恢复快速增长。 首次股权激励计划发布,提振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 41.732万股,约占股本总额的 0.1929%;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 141人,授予价格为 282.99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为,以 2022年为基数,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45%/103%/174%,或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40%/89%/146%。 在研产品储备丰富,保障公司长期增长。公司在研产品包括用于治疗颏部后缩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临床试验阶段)、用于去除动态皱纹的 A 型肉毒毒素(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用于软组织提升的第二代面部埋植线(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溶解透明质酸可皮下注射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酶(临床前阶段),同时布局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探索胶原蛋白产品应用领域机会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 我们将 2023-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33.69/49.01亿元下调为 30.48/43.20亿元, 2025年营收预计为 59.77亿元; 归母净利润由 21.15/30.70下调为 19.67/28.05亿元,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39.44亿元, 2023-2025年预计对应当前市值的 PE 分别为 62/44/31倍。考虑到疫后医美修复强劲,公司重回高速增长,长期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销售或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广州酒家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3-06 27.60 -- -- 30.20 9.42%
31.60 14.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2022全年营收41.1亿元(yoy+5.75%),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yoy-8.92%),扣非归母净利润4.5亿元(yoy-14.11%)。 2022Q4业绩因餐饮端拖累而承压,略低于预期。2022Q4单季营收7.7亿元(yoy-11.5%),归母净利润3760万元(yoy-67.0%),扣非归母净利润-645.6万元(yoy-106.8%),业绩增速略低于我们预期。我们认为利润下滑的主因为:1)Q4广深疫情形势严峻,餐饮较长时间暂停堂食及经营受限拖累整体利润。2)中秋错位致2021年部分月饼业绩于Q4确认,高基数影响22Q4表观增速。 经销商渠道不断优化,省内外经销商数量均有增长。由于公司尚未披露Q4经销商情况,故采用Q3旺季经销商数据。1)从整体看:截至2022Q3经销商数量共1003家,环比2022Q2净增42家。2)分区域看:截至2022Q3广东省内经销商数量共578家,环比2022Q2净增29家。截至2022Q3省外经销商数量共406家,环比2022Q2净增13家。经销商渠道不断扩张将有效推动公司食品业务持续放量。 供需共振,期待2023年业绩快速修复。分产品来看,1)月饼:2023年中秋国庆相连月饼大年叠加经济复苏,公司中高端产品力领先,应节食品有望快速增长。2)速冻:全国市场持续扩张叠加梅州产能释放,创收增利,平滑淡旺季业绩波动。3)餐饮:门店经营快速复苏,高经营杠杆下业绩复苏弹性可期。同时,2023年原材料压力有望逐步下行,公司利润率将迎修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快报我们调整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5.1/7.0/8.0亿元(前值为5.8/7.1/8.3亿元),同比增速-9/38/14%,当前对应动态PE为31/23/20x。疫情之下公司经营持续稳健,2023年月饼大年有望迎来较快增长,叠加速冻梅州产能持续释放,全国化扩张可期,中长期业绩成长确定性强,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月饼&速冻食品经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千禾味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22-10-31 15.70 -- -- 21.50 36.94%
25.32 61.27%
详细
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低于预期: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15.5亿元, yoy+14.6%,归母净利润 1.9亿元, yoy+42.1%,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元, yoy+38.6%。单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5.4亿元, yoy+14.8%,归母净利润 0.69亿元,yoy+3.7%,扣非归母净利润 0.68亿元,yoy+2.9%。 单三季度盈利能力环比改善,毛利率短期承压: 22Q3公司毛利率 33.6%,同比-6.4pct,环比-2.2pct,毛利率承压或因成本持续高位、低端零添加产品占比提升。22Q3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3.1/-0.2/-0.3/-0.95pct,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主因 21年公司冠名《新相亲大会栏目》在 7月依然计提了 1352万元广告费用,形成了低基数, 22Q3公司销售费用相对收缩。 受毛利率拖累, 22Q3公司归母净利率 12.7%,同比-1.4pct, 环比+0.8pct。 主力产品增速稳健,新品类放量: 22Q3公司酱油/食醋收入分别为3.2/0.89亿元,同比+10%/5%, 增长总体稳健,但低于公司整体增速,我们预计料酒等新品类增速相对更快,新品持续放量。 基地市场稳健,外埠市场快速扩张: 22Q3公司东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收入分别为 1.5/0.5/0.6/0.9/1.8亿元,同比+3%/14%/27%/21%/11%,西部基地市场稳健,中北部等外埠市场增速相对更快或因流通渠道快速扩张。公司持续推进全国化,经销商队伍逐步壮大, 截止到 22Q3, 公司东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经销商较年初分别增加 41/33/89/36/43家,合计净增 242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新品类、新市场持续扩张,但短期成本高位、产品结构调整下盈利能力承压, 下调公司 22-24年收入预期至21.9/25.2/29.4亿 元 ( 此 前 预 期 为 23.6/27.3/32.1亿 元 ), 同 比+14%/15%/17%, 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期至 2.75/3.53/4.26亿元(此前预期为 3.1/4.07/5.14亿元),同比+24%/28%/21%,对应 PE 分别为 54/42/3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格局恶化超预期;食品安全问题;经济恢复情况不及预期
华熙生物 2022-10-31 105.53 -- -- 125.55 18.97%
139.35 32.05%
详细
2022Q3营收同增28.76%,略超市场预期:华熙生物10月28日晚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2022Q3实现营收13.85亿元(同比+28.76%,下同),实现归母净利2.04亿元(+4.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88亿元(+33.64%)。2022Q1~Q3实现营收43.20亿元(+43.43%),实现归母净利6.77亿元(+21.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6.01亿元(+34.51%)。2022Q3收入增速略超市场预期。2022Q3公司非经收益为1612.5万元,21Q3为5400.2万元,今年非经收益较少主要系收到政府补助较去年同期少5216万元。 ? 毛利率较为稳定,期间费用控制较好: 2022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6.80%/14.46%,分别同比减少0.78pct/3.58pct。毛利率较为平稳,净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扣非净利润增长仍较快。2022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13pct/+0.14pct/-0.87pct/-0.75pct。2022Q3期间费用率同降1.61pct,费用率控制良好。 ? 疫情下体现经营韧性,2022Q3原料、药械增速均环比提升,化妆品大促开局良好值得期待:2022Q3以来,公司各板块疫情下体现经营韧性,业绩环比提升。(1)原料业务:主要受海外疫情回暖带动,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也有不断突破,年底有望实现化妆品级重组胶原蛋白的量产。(2)药械业务:骨科业务2022Q3提速,益而康人员整合和文化融合推进顺利、产品储备丰富,同时微交联产品增速也较快。(3)护肤业务:2022Q3保持较快增长,年末大促开局良好,根据天猫公布的数据,预售首日夸迪位列美容护肤榜单第七位、国货第三位,看好年末旺季表现对化妆品板块业绩的催化。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全球透明质酸产业龙头,原料业务稳步发展,不断向终端医疗器械、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延伸,“四轮驱动”下一体化优势稳固。我们维持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9.81/12.32/15.2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4年PE分别为55.46x/44.18x/35.82x,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今世缘 食品饮料行业 2022-10-31 37.63 -- -- 46.88 24.58%
66.09 75.63%
详细
事件:22Q1-Q3实现营收65.18亿元,同比+22.18%,归母净利润20.81亿元,同比+22.53%。22Q3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26.13%,归母净利润4.63亿元,同比+27.32%。符合前期业绩预告。 特A+类占比持续提升,淮安市场Q3增速亮眼。分产品看,Q3特A+类/特A类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3.0/4.2亿元,分别同比+28.9%/+19.8%,其中特A+产品在公司营收中占比同比提升1.5pct至69.7%;分地区看,Q3省内/省外分别实现收入17.5/1.2亿元,同比+27.2%/14.2%,省内的营收保持快增,维持基本盘,其中淮安/苏南/苏中市场表现亮眼,营收分别同+35.9%/21.2%/49.4%;分渠道看,Q3直销(含团购)/批发代理分别实现收入0.44/18.24亿元,分别同比+43.55%/+25.9%。盈利能力小幅提升,现金流表现亮眼。公司22Q3毛利率79.61%,同比+1.13pcts,主要特A+产品在公司营收占比中进一步提升。Q3销售费用率20.0%,同比+1.6pct,主要系业务增长促销及广告费用投入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4.3%,同比-0.15pct;综合推动Q3销售净利率24.78%,同比+0.22pct。现金流方面,Q3销售收现29.9亿,同比+52.7%,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净额13.5亿,同比+89.7%,截至Q3末有预收款13.72亿元,同比+5.1亿,环比+3.5亿,蓄力较足。明年营销工作规划出炉,股权激励进一步确定业绩确定性。 今年尤其上半年销售承压,公司在新管理层领导下积极进取,正视并解决困难。公司近期也披露2023年营销工作计划,计划2023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0亿元左右,其中仍然以V9作为酱香高端品牌的引领,升级国缘品牌战略,突出今世缘中高端单品,思路规划清晰,持续打造品牌势能和产品升级,同时内部股权激励落地,士气提升,将进一步提升业绩完成确定性。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4.65、28.35、32.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5%、16%,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9/17/14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疫情管控超预期、省外拓张不及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贝泰妮 基础化工业 2022-10-27 145.00 -- -- 167.00 15.17%
167.00 15.17%
详细
2022Q3营收同增20.7%,归母净利润同增35.5%。10月25日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报。2022Q1~Q3实现营收28.95亿元(同比+37.0%,下同),实现归母净利5.17亿元(+4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4.51亿元(+35.5%)。2022Q3,公司实现营收8.46亿元(+20.7%),实现归母净利1.22亿元(+3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96亿元(+19.7%)。 2022Q3营收增速符合市场预期,归母净利增速超出市场预期,扣非归母净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毛利率基本稳定,加大研发投入。2022Q1~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6.79%/17.80%,分别同比变化-0.11pct/+0.96pct。2022Q1~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08pct/+0.20pct/+1.13pct。研发费用率提升至4.37%,销售费用率基本持平。我们预计线上线下渠道均保持较快增长。我们预计线上增速持续强劲,其中根据第三方数据我们预计抖音渠道增速持续较快。线下OTC渠道年初以来网点和店销趋势良好,我们预计2022Q3也保持良好增长。多款大单品加持,取得预售开门红,期待大促持续催化业绩。从产品看,2022Q4公司仍以多款大单品为矛,以实现不断的拓圈和销售额的提升。除了特护霜、冻干面膜、防晒霜等传统大单品,今年大单品矩阵还加入了9月份重磅上新的“特护精华”。 2022年10月24日晚预售首日,公司以超10亿的成交额位列天猫美容护肤预售榜第二位,其中冻干面膜预售额破4亿、王牌产品特护霜预售超200万支、新品特护精华液预售超60万支。通过发布营销种草短片、投放广告等方式,公司取得了预售的开门红,期待年末大促对业绩的持续催化。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皮肤学级护肤龙头,专业化品牌形象稳固,线上线下各渠道拓展顺利,新规下马太效应有望持续发挥,下半年新品牌有望逐步发力。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7/16.33/22.35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增37.6%/37.5%/36.8%,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51、37、27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消费,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等。
上海家化 基础化工业 2022-10-27 27.98 -- -- 30.40 8.65%
33.10 18.30%
详细
2022Q3营收同比+1.17%,归母净利同比+15.55%。公司10月25日披露2022年三季报。2022Q1~Q3实现营收53.54亿元(同比-8.17%,下同),实现归母净利3.13亿元(-25.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68亿元(-22.34%)。2022Q3,实现营收16.39亿元(+1.17%),实现归母净利1.56亿元(+15.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68亿元(+17.91%)。公司2022Q3业绩增速超出市场预期。 结构性因素致使毛利率同比下降,控费能力提升。2022年Q1~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8.19%/5.85%,分别同比下降1.68pct/1.36pct。毛利率同降主要系毛利偏低的个护家清品类收入增长,毛利偏高的护肤品类收入下降。2022年Q1~Q3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1.93pct/-0.49pct,主要系公司主动调整营销节奏、增强营销效率。 截至2022Q3,公司存货金额为9.6亿元(-0.73%),应收账款为11.41亿元(-2.71%)。 个护家清表现较好,线下商超增长良好。(1)分品类看:个护家清表现较好,尤其核心品牌六神2022Q3在花露水、沐浴露品类均有亮眼表现,新品菁萃沐浴露已成为天猫旗舰店销量最好系列,看好未来协同磨砂沐浴露、祛痘沐浴露等新品维持规模较快增长。护肤品类多品牌2022Q3在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多平台实现了良好的拓展,例如高夫在抖音平台男士护肤板块份额提升至第三位,佰草集也在按规划布局升级四大功能线。(2)分渠道看:我们预计线下商超表现较好,国内电商若剔除超头因素也呈现较好趋势,特渠影响也在逐步收窄。 线上加强多渠道发展和达人矩阵建设,线下持续新零售赋能。渠道创新方面,公司在线上加强天猫、京东和抖音等兴趣平台的发展,一方面保持与头部MCN和KOL的合作发展达播,另一方面自我孵化主播团队,并在上海、成都等地建设和布局直播基地。在线下渠道,公司加强对于到家业务和社区团购的发展、推进私域运营对百货招新的贡献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聚焦核心SKU和爆款打造,创新渠道和营销模式。我们维持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5.71/8.73/10.7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2%/+53%/+23%,当前市值对应2022-24年PE32/21/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消费,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等。
珀莱雅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2-10-21 173.77 -- -- 179.96 3.56%
179.96 3.56%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Q3经营数据,2022Q3归母净利同增 30.3%~44.7%:公司发布 2022Q3主要经营数据,2022Q3公司实现营收 12.5~13.5亿元(同增 14.2%~23.3%,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 1.8~2.0亿元(+30.3%~44.7%)。 2022Q1~Q3实现营收 38.8~39.8亿元(+28.7%~32.0%),实现归母净利润 4.8~5.0亿元(+30.9%~36.4%)。2022Q3公司营收增速基本符合预期,归母净利增速超出市场此前预期。 我们预计主品牌增长韧性强,子品牌持续高增:基于我们的第三方数据监测,我们预计主品牌在超头缺失的行业淡季仍呈现较强增长韧性,其中我们预计抖音平台增速快于天猫平台,线下在疫情影响下仍然有所收缩,主品牌总体保持稳健增长。2022Q3公司坚持实施大单品战略,我们预计将持续贡献于公司毛利率的提升。子品牌方面,2022H1彩棠品牌实现营收 2.32亿元,同增 110.57%,基于第三方数据跟踪,我们预计2022Q3彩棠品牌仍然维持高增趋势。 升级新品大单品,期待 Q4旺季表现:公司于 2022年 9月底升级源力精华为 2.0,从成分和包装上均进行了升级,在年末双 11有望凭借红宝石系列、双抗系列和源力系列保持强劲增长表现。10月以来,珀莱雅推出“回声计划”公益行动,包括发布青年心理健康公益片《出口》、联合豆瓣推出“抚慰你情绪的书影音作品”以及携手小宇宙邀请 5档播客回应心声等,多角度构建与青年消费者的心理链接,为年末大促预热。我们认为,在新品大单品加持、多平台营销预热和种草以及年末超头回归的大背景下,期待和看好公司在 Q4旺季表现持续亮眼。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组织灵活、效率领先的大众化妆品集团,多平台布局领先,大单品推进顺利。我们维持公司 2022-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 7.32/9.04/11.12亿元,分别同增 27.09%/23.46%/23.06%,当前市值对应 2022-24年 PE68/55/45X,考虑表现持续强于行业整体,且在 Q4有望延续强劲表现,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品牌拓展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