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磊

中邮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340523010001。曾就职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2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12 58.63 -- -- 61.27 3.06%
60.43 3.07%
详细
事件:当升科技披露2022年年报。 业绩落于预告中值,符合预期。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12.64亿元,同比+158%;实现归母净利22.59亿元,同比+1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3.25亿元,同比+182%。业绩落于此前预告区间的中值,符合预期。 量价利拆分:2022年,公司多元材料收入190.57亿元,占营收90%;单价30.99万元/吨,我们测算销量约6.15万吨,同比+98%。 扣除中鼎高科模切业务的4542万元净利,我们测算锂电正极全年单吨净利约3.5万元/吨,盈利优秀,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分季度来看:22Q4,公司实现营收71.77亿元,环比+44%;实现归母净利7.81亿元,环比+38%;单季度毛利率16.88%,环比-0.63pcts;单季度归母净利率10.88%,环比-0.5pcts。 产能迎来释放,有望缓解供应紧张态势。公司此前产能紧张,2022年多元材料产能利用率133%,供不应求。公司常州二期5万吨高镍产能逐步投产,江苏当升四期2万吨钴酸锂产能有望23H2开始调试。 另有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及20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四川项目在建。 新产品多点开花,打造未来业务新增长点。公司现有客户包括SKon、AESC、LG新能源、Murata等全球一线动力电池企业,国际客户业务占比超70%。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156%,在中高镍多元材料、磷酸铁锂、富锂锰基及钠电等都有相关布局。钠电正极已有吨级供应,固态电池材料产品已稳定供货并装车应用l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00/334.00/419.40亿元,同比增长27.91%/22.79%/25.5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3.42/29.44/37.64亿元,同比增长3.70%/25.71%/27.83%;对应PE估值分别为12.14/9.65/7.55倍,给予“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和导入进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政策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德方纳米 基础化工业 2023-04-10 110.48 -- -- 225.88 27.04%
140.36 27.05%
详细
事件:德方纳米披露2022年年报。 2022年归母净利23.8亿元,符合预期。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57亿元,同比+355%;实现归母净利23.80亿元,同比+1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3.19亿元,同比+192%。落于此前业绩预告的中值偏下区间,符合预期。 22Q4,公司实现营收81.41亿元,环比+19%;实现归母净利5.53亿元,环比+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5.42亿元,环比+4%。 全年销量高速增长,吨净利维持高位。受益于下游需求高景气和公司新产能的放量,公司2022年磷酸铁锂销量17.23万吨,同比+89%,吨净利约为1.4万元/吨。我们测算22Q4销量约5.5万吨,吨净利约为1万元/吨。 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新品创新,技术溢价贡献业绩增量空间。公司曲靖德方11万吨磷酸锰铁锂已于22年9月进入试生产,曲靖德方创界2万吨一期补锂剂于23年2月投产。两项新产品技术创新,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产品协同优势,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成长点。 l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288.00/349.22/376.29亿元,同比增长27.68%/21.26%/7.75%;预计归母净利润27.68/36.82/40.62亿元,同比增长16.27%/33.03%/10.33%;对应PE分别为11.63/8.74/7.92倍,给予“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变化风险。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05 34.49 -- -- 37.38 8.38%
39.19 13.63%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璞泰来发布复合集流体扩产公告。 投资20 亿元建设1.6 万吨复合铜箔。4 月3 日,公司公告拟投资20 亿元建设复合集流体研发生产基地,产能规模一期1.6 万吨复合铜箔,建设周期6-12 个月。 对应约70Gwh 电池需求,最早有望2024 年落地投产。我们以“1+4.5+1 微米的铜-PET-铜”复合结构为例,根据金属铜和基材的密度,我们测算1.6 万吨约可折算为7 亿平复合铜箔,约对应70Gwh 电池需求。从产能规划量来看,属于行业领先水平,充分体现公司的信心和长期发展目标。从投产节奏来看,我们预计在2024 年有望落地,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量。 公司具有设备、膜材等技术优势,工艺方案已获国内头部客户的认可。如我们此前一直强调的,璞泰来是锂电领域平台型公司,在自研设备、涂覆加工、膜材料等领域具有长期深刻的技术积累,并且下游客户具有良好的一致协同性,兼具技术积累和客户渠道两大天然优势。在复合集流体方面,公司从2017 年开始研发,工艺方案已获国内头部客户的认可。 复合集流体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等多种优势,量产应用在即。复合铜箔是以PET/PP 等高分子材料为基膜、上下两面电镀沉积铜膜,所形成的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铜箔材料。目前主流产品为6-6.5μm 的复合铜膜以代替6-9μm 的传统铜箔。近期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技术2.0,其中提到采用了复合集流体材料,在内短路发生时,复合集流体结构坍缩形成断路,防止热失控,起到保险丝的作用。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量产在即,看好璞泰来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207.48/272.70/344.80 亿元, 同比增长34.17%/31.44%/26.44% ; 预计归母净利润41.11/58.58/70.43 亿元,同比增长32.43%/42.48%/20.24%;对应PE分别为16.83/11.81/9.82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变化风险。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3-29 33.47 -- -- 54.56 11.69%
39.19 17.09%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璞泰来披露2022 年年报。 业绩落于预告中值,符合预期。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154.64亿元,同比+72%;实现归母净利31.04 亿元,同比+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9.59 亿元,同比+78%;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政府补贴1.67亿元。业绩落于此前预告区间的中值,符合预期。 综合盈利表现优秀,毛利率持平,净利率连续三年正增长。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5.66%,同比持平;净利率21.50%,同比+1.68pcts。在原材料和加工费上行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成本控制能力优秀。净利率连续三年增长,其中规模效应带动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6%,另外随着公司产业链布局的深入,业务多点开花,投资收益增量贡献明显(茵地乐22 年投资收益约4 千万)。 公司锂电一体化平台布局成效显著,分业务板块来看:(1)负极:2022 年营收76 亿元(同比+49%),销量14 万吨(同比+44%),单价5.5 万元/吨(同比+0.2 万元/吨),毛利率26%(同比-3pcts)。我们预计22Q4 销量4.5 万吨,环比+18%。公司现已形成超15 万吨负极有效产能,包括11 万吨石墨化产能。预计23 年/25 年底分别有望达到25 万吨/60 万吨负极产能。 (2)膜类:2022 年涂覆膜营收37 亿元(同比+68%),销量43 亿平(同比+95%),单价0.8 元/平(同比-0.2 元/平),毛利率46%(同比+6pcts)。我们预计22Q4 销量15 亿平,环比+36%。基膜销量1.29亿平,实现批量供货。PVDF 收入18 亿元,同比+310%,归母净利2.5亿元,同比+359%。公司现有60 亿平涂覆膜、5 亿平基膜、0.6 万吨PVDF 产能。预计25 年底有望达到140 亿平涂覆膜、25 亿平基膜、4万吨PVDF 产能。 (3)设备:2022 年收入24 亿元(同比+75%),毛利率27%(同比持平),在手订单41.8 亿元。设备业务主体嘉拓新能的分拆上市工作正有序推进。 硅基、硬碳、复合集流体新产品值得期待,公司有望推进出海走向国际化。硅碳负极研发获得客户认可并积极筹划生产基地,钠离子电池硬碳客户验证顺利和投入中试。在复合集流体方面,公司研发进展较好,中试产品获得客户的认可,正推进验证中,预计23 年底前量产。此外公司正积极加快出海各项工作,已重点考察了欧洲、东南亚市场,未来将结合下游客户供应链配套需求,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开启。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207.48/270.50/328.30 亿元, 同比增长34.17%/30.38%/21.37% ; 预计归母净利润41.27/58.04/67.31 亿元,同比增长32.93%/40.64%/15.96%;对应PE分别为16.39/11.65/10.05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变化风险。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3-27 39.53 -- -- 42.31 7.03%
43.50 10.04%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729.89亿元,同比增长 76.72%,实现归母净利润 55.33亿元,同比增长 171.40%,达到业绩预告上限, 单四季度来看,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6.66亿元,同比增长 55.65%, 实现归母净利润 22.42亿元, 同比增长 208.89%,持续创下单季度盈利新高。 2022年公司组件销售量 38.105GW, 同比增长 58.31%, 打包计算单瓦盈利 0.145元/w, 领先其他光伏组件竞争对手。 公司出货分布较为均衡, 海外组件出货占比约 58%, 从收入占比角度看, 欧洲、 亚太、 美洲分别为 31%、 13%、 14%, 欧洲仍为公司最重要海外市场, 美国市场公司出货较为顺利, 2023年计划在美国的出货目标为 3.5-4GW; 从销售模式看, 分销出货占比约 35%, 由于分销方式更加依赖渠道建设与品牌, 因而壁垒更高, 分销占比高带来更高的盈利能力。 在产能方面, 公司稳步推进产能扩张。 截至 2022年底, 公司拥有组件产能近 50GW, 上游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 80%, 预计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超 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将达到组件产能的 90%左右。 目前公司在建项目包括拉晶 22.5GW、 切片 42.5GW、 电池 66GW、组件 35GW, 此外根据公司最新公告, 将在鄂尔多斯高新区建设年产20GW 硅片、 30GW 电池项目, 进一步推动产能扩张。 在电池技术方面, 公司魄秀(Percium) 系列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最高达到 23.9%,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最新的 n 型倍秀(Bycium) 电池产转换效率最高达到 25.3%, 未来仍将持续推动生产降本。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 982.40/1204.30/1393.30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34.59%/22.59%/15.69% ; 预 计 归 母 净 利 润91.91/114.95/142.42亿元, 同比增长 66.11%/25.07%/23.90%; 对应PE 分别为 14.35/11.47/9.26倍, 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 全球政治格局变化超预期。
天顺风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3-27 13.76 -- -- 15.14 10.03%
17.15 24.64%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概述: (1) 广东揭阳基地落地: 2023年 3月 10日, 揭阳市惠来县举办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活动, 天顺风能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一期) 正式完成签约。 (2) 广东阳江基地落地: 2023年 3月 17日,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 管委会与天顺风能海工装备科技(广东) 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标志着公司阳江基地正式落地, 项目总投资 15亿元, 规划用地 435亩, 年产值 27亿元。 国内: 江苏+广东产能如期落地, 强化领先优势。 国内方面, 公司通过内生布局+外延并购方式实现在江苏、 福建、 广东等核心海风装机区域的布局。 公司通过收购江苏长风新增 60万吨产能, 布局包括射阳(20万吨)、 通州湾(20万吨)、 汕尾(20万吨); 通过上市公司自身布局, 已在射阳加速建设海工基地, 未来将与长风射阳打通,打造单一大型海工装备基地, 强化在江苏布局, 此外, 公司积极寻求广东基地扩张机会, 年初以来陆续落地揭阳、 阳江基地, 叠加长风汕尾基地, 实现在广东海工装备布局的绝对领先, 全面覆盖粤东、 粤西海风电场。 海外: 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规模剑指全球第一。 海外方面, 公司积极推行本土化制造战略, 已布局德国工厂, 落地后将充分满足2024-25年欧洲海风装机高增需求,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考察东南亚及南美区域, 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全球布局, 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成为全球第一的风电海工桩基(包括漂浮式) 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 72.05/153.05/227.10亿元 , 同 比 增 长 -11.83%/112.42%/48.38% ; 预 计 归 母 净 利 润6.41/18.56/24.25亿元, 同比增长-51.08%/189.75%/30.62%; 对应PE 分别为 38.80/13.39/10.25倍, 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海风降本进度不及预期; 装机需求不及预期; 海外产能运营风险加大。
丰元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03-27 24.82 -- -- 35.21 0.98%
25.06 0.97%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 丰元披露 2022年年报。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7.36亿元,同比+116%;实现归母净利1.51亿元,同比+1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1.55亿元,同比+200%。 业绩低于此前预告,主要原因: (1) 出于谨慎性原则将某部分合同订单的收入和利润后延至 23年确认; (2)期末核心客户的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根据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谨慎性原则,对应收账款账龄 1年内的部分按照总额的 5%进行计提坏账准备。 2022年,公司毛利率 18.27%,同比+3pcts; 净利率 8.69%,同比+2pcts。 量价利拆分: 2022年,公司锂电正极销量 0.96万吨,收入 14.96亿元,占营收 86%,单价 15.61万元/吨,净利润约 1.28亿元,单吨净利 1.34万元/吨。 分季度来看: 22Q4,公司实现营收 5.22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 41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499万元。 22Q4,公司年末冲量备货,但受到碳酸锂和磷酸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下游需求放缓去库的影响,采购和生产遭遇错配, Q4盈利阶段性承压。 叠加上述两项会计谨慎性处理, 导致 Q4利润呈现波动。 2023年新产能大量投放,客户和技术储备充分。 公司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 12.5万吨,预计到 2023年底达到 30万吨。另外合计规划30万吨磷酸铁,一体化布局逐步推进,有望实现原材料自供。 公司现有客户主要为比亚迪(占公司 2022年营收的 60%)、鹏辉,并已进入宁德时代、厦门海辰的供应商体系,在动力和储能的两大赛道上具有长远的成长空间。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50%, 在补锂剂、锰铁锂、钠电正极、固态电池正极等新技术方面均有布局储备。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 97.48/156.70/199.50亿元 , 同 比 增 长 461.58%/60.76%/27.31% ; 预 计 归 母 净 利 润2.88/6.57/9.94亿元,同比增长 90.73%/128.23%/51.36%;对应 PE 分别为 24.33/10.66/7.04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3-03-13 221.70 -- -- 414.98 3.31%
244.56 10.31%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宁德时代披露 2022年年报。 业绩落于预告中值偏上,超预期。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3285.94亿元,同比+152%;实现归母净利 307.29亿元,同比+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282.13亿元,同比+110%。业绩落于此前预告区间的中值偏上,超预期。 单季度盈利持续修复。22Q4, 公司实现营收 1183亿元,环比+21%;实现归母净利 131亿元,环比+39%;单季度毛利率 22.57%,环比+3pcts;单季度归母净利率 11%,环比+1.4pcts。 储能出货增速大幅提升,动力单位毛利已修复至 21年水平。 从出货情况来看, 2022年全年公司出货 289Gwh,其中动力 242Gwh,同比+107%;储能 47Gwh,同比+181%。储能增速大幅领跑。动力方面,我们测算 22年单价 0.98元/wh,单位毛利 0.17元/wh(和 21年持平),毛利率 17.17%(同比 21年-5pcts)。 储能方面,我们测算 22年单价0.96元/wh,单位毛利 0.16元/wh(比 21年减少 0.07元/wh),毛利率 17.01%(同比 21年-11pcts)。 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新技术引领行业革新。 根据 SNE Research数据,公司 2022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 37.0%,同比+4pcts;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 43.4%,同比+5.1pcts,动力储能市占率持续提升,稳居全球第一。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2022年研发投入 155亿元,同比增长 101.66%。 2023年钠电池、麒麟电池、 M3P 电池等新技术产品有望落地,持续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l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 4453.79/5831.58/7575.30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35.54%/30.94%/29.90% ; 预 计 归 母 净 利 润465.34/624.27/850.98亿元,同比增长 51.43%/34.15%/36.32%;对应 PE 分别为 20.84/15.53/11.40倍,给予“增持”评级。 l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内外政策变化风险。
尚太科技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3-08 69.56 -- -- 71.11 0.71%
76.06 9.34%
详细
石墨化起家,向下延伸至人造负极全产业链。尚太科技由石墨化制造起家,在粉体材料和温度工艺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产业经验,现已成为人造石墨负极一体化生产领军企业。 负极行业供需反转,新一轮洗牌在即。过去两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爆发,加速了产业新老玩家的入局。从石墨化价格来看,随着新产能的密集投放供需情况反转,石墨化外协加工费已经由22年顶峰时期的近3万元/吨回落至目前的1万元/吨左右。2023年负极行业有望迎来一轮新的洗牌,高成本的低端产能将被率先出清。 尚太科技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而成本正是本轮负极材料竞赛中的关键。公司石墨化单吨成本在6200元以内,相比同行有数千元的领先优势。工艺端,公司创新性地在石墨化前引入焙烧工序,可提升60%的物料密度,显著提升装炉效率。电力成本方面,公司在山西基地的电价约0.3元/h,低电价优势明显。目前公司负极生产可实现百分百石墨化自供,一体化程度行业领先。体现在盈利方面,2019-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毛利率分别为40.63%/38.02%/40.04%,而行业其他负极厂普遍在30%左右,公司毛利率领先行业水平。 宁德时代是公司最大客户,约占公司营收60-70%。公司和宁德合作紧密,于2018年切入宁德时代供应链,2019年起开始快速放量。 2020-2021H1,宁德时代占公司营收分别为57.73%、63.04%及63.88%。 此外,公司已切入国轩高科、蜂巢能源、雄韬股份、欣旺达和远景动力等头部动力锂电池厂商供应链。 2022年上市助力公司成长迈上新台阶,产能建设实现飞跃。公司产能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和山西两地,区位优势显著。公司2023年有效产能(含石墨化全工序一体化)为24万吨,未来几年总产能超50万吨。 l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8.10/66.23/92.92亿元,同比增长105.9%/37.7%/4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6/15.62/22.36亿元,同比增长145.81%/16.90%/43.20%。2022-2024年公司PE分别为14.66x/12.54x/8.76x,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集中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迭代风险;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
孚能科技 2023-02-28 24.50 -- -- 24.95 1.84%
24.95 1.84%
详细
投资要点三元软包龙头,战略合作奔驰。公司是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领军企业,连续五年排名中国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名。2018年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获得德国梅赛德斯-奔驰的供货订单,深度战略合作,抓住成长机遇。2020 年,孚能科技于科创板上市,奔驰战略入股3%,成为当时的第5 大股东,客户结构不断优化,装机份额提升。公司现有主要客户为奔驰和广汽,并陆续开拓了吉利、天际、东风岚图、江铃等优质客户,产销规模逐步放大。2022 年,孚能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5.36Gwh,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8%,位列第八名。 产品体系多元化,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往后看,公司产品体系更加丰富,“磷酸铁锂+三元”、“软包+方形”、“动力+储能”、“锂电+钠电”全方位布局,持续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有望摆脱此前市场认知的三元软包单一体系印象。 产销规模起量,盈利迎来修复。公司22 年底产能超20Gwh,远期规划产能超160GWh。2020-2021 年期间,公司前期产能较低,在基地生产初期的投资较高的情况下,折旧费用分摊较大,导致费用压力较大。随着公司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期间费用率显著下降带动净利率快速修复。22Q2公司首次实现了单季度盈利,迈出财务改善重要一步。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120/229/37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68/5.46/22.14 亿元。对应PS 估值为2.50/1.31/0.81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拓展进展不及预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发生重大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9-29 25.25 -- -- 28.99 14.81%
28.99 14.81%
详细
事件:明阳智能与新强联签订《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2023年框架采购合同》。 签署2023年轴承采购框架合同,对应采购金额不低于13.2亿元。明阳智能与新强联签订轴承2023年框架采购合同,采购额不低于13.2亿元,约定交货时间为2023年,具体采购产品包括: 主轴承共1900套:其中4.x机型350套,6.x机型1500套,海风机型50套; 偏航变桨轴承+齿圈共3000套:其中偏航轴承+变桨轴承部分,4.x机型300套,6.25机型50套,11/12机型350套;偏航齿圈+变桨轴承部分,5.x机型1000套,6.x机型1300套; 锁定新强联轴承供应约15GW,在手订单充足,预期明年出货高增。测算公司与新强联签署的轴承采购数量,对应陆风风机容量约10.4GW(主轴承口径),海风风机容量约为4GW(偏航变桨轴承口径),合计接近15GW,考虑到明阳仍有相当比例轴承外采,因此对应公司2023年排产/出货计划将超过15GW,对比今年上半年出货3.45GW,预期明年公司出货将迎来大幅增长。这一预期在订单角度也可得到验证,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增风机订单9.14GW,同比增长104%,截止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达到24.76GW,容量再创新高,奠定高增长的基础。 提前锁定供应链保证交付高增,加速推动零部件国产化实现降本。风机厂商一般当年底签署下年度零部件采购框架合同,此次明阳提前至三季度末锁定轴承供应,充分反应公司对于明年风机出货高增的预期,以及在此背景下加快、加深供应链保障的布局,尤其针对轴承这一供应相对紧张的品类,提前锁定可占据先机,保障交付。此外,双方约定明年交付50套海风主轴轴承,意味着海风大机型主轴承真正实现国产化与批量交付,为海风主机降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0.03/45.60/53.37亿元,对应PE估值14.4/12.6/10.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固德威 2022-09-06 328.00 -- -- 350.16 6.76%
400.04 21.96%
详细
受疫情及原材料涨价影响,上半年业绩略不及预期。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52亿元,同比增长 33.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0.55亿元,同比下降 64.3%。单季度来看,2022Q2实现营收 8.03亿元,同比增长 24.92%,实现归母净利润 0.45亿元,同比下降 45.63%,但环比 Q1已有明显改善。从盈利能力角度看,公司上半年实现毛利率 29.2%,同比下降 5.7pcts,实现净利率 5.24%,同比下降 7.59pcts,业务扩展带来费用端的提升仍然对盈利仍有负向影响,此外全球范围内疫情的持续、原材料的涨价及芯片短缺给也给公司逆变器主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业绩不及预期。 储能逆变器业务亮眼,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逆变器销量约为 23.37万台,其中并网逆变器销量约为 16.50万台,占比约70.60%,同比有所下降;储能逆变器销量约为 6.87万台,占比约 29.40%,同比提升 227%,公司专注于户储赛道,始终保持户储逆变器全球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全球户储需求的快速提升。 公布定增方案,加快推动逆变器及储能电池产能建设。近期公司发布 2022年定增申报稿,当前在光伏装机与储能装机(尤其是户用储能)装机需求高增的背景下,公司加快推动逆变器及储能电池产能建设,拟募集 25.4亿元,用于“年产 20GW 并网逆变器及 2.7GWH 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年产 20GW并网、储能逆变器及 1.8GWH 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新增40GW 逆变器、4.5GWH 电池产能,更好满足下游快速增长的需求。 持续深耕研发,储备新产品、新技术,更好服务下游市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研发人员 728人,较上年同期 382人增长 90.6%,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也同比增长 123%至 1.53亿元,从在研项目汇总可以发现,公司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包括智慧能源平台、储能电池系统、光电建材等,此外,公司积极推动符合北美市场需求的户用单相逆变器、工商业逆变器的研发,为打入美国市场做充足准备。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35/9.48/13.00亿元,对应 PE 估值 88.3/40.6/29.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储能需求不及预期。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9-05 63.57 -- -- 68.34 7.50%
71.54 12.5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充分发挥龙头优势,业绩实现高增长。公司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0.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7.0%。单季度来看,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31亿元,同比增长 76.85%,实现归母净利润 7.18亿元,同比增长75.72%。 充分吸收上游涨价,胶膜盈利实现修复,龙头竞争优势凸显。2022年上半年,公司光伏胶膜出货 6.15亿平米,同比增长 33.4%,营业收入 80.30亿元,同比增长 56.4%。上半年由于光伏行业景气度的波动,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存在大幅调整的情况,季度间公司光伏胶膜产品的盈利水平亦存在较大波动。公司二季度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2.79%、13.98%,净利率环比增长 5.24pcts,同比基本持平,考虑到胶膜价格的上涨,单平盈利能力改善明显,体现公司作为光伏胶膜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抗周期波动能力强。 背板业务增长亮眼,推动业绩上涨。基于海内外分布式发电系统需求的大幅上涨,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和性价比优势的高反黑背板和 CPC 背板销售大幅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光伏背板出货 0.57亿平米,同比增长 80.1%,营业收入 6.63亿元,同比增长 113.2%,毛利率同比提升 1.29pcts 至14.99%,贡献业绩增量。 感光干膜业务经营稳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上半年,公司感光干膜出货 0.54亿平米,同比增长 18.9%,营业收入 2.30亿元,同比增长 17.9%。 公司持续开展感光干膜产品的结构优化和成本下降,在产品升级方面,公司感光干膜产品向中高端领域持续取得突破,产品布局有望逐渐向高端化渗透,持续为公司业绩注入动力。 拟建越南胶膜项目,产能扩张在即。由于海外市场对光伏组件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演变的影响,公司在 2018年投建泰国基地后,拟在越南开展年产 2.5亿平方米高效电池封装胶膜项目,目前该项目尚处于项目审批备案阶段,建成后将为越南组件产能就近配套供应光伏材料。 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6.87/33.84/40.32亿元,对应 PE 32.3/25.5/21.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需求不及预期;胶膜降价幅度超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晶科能源 2022-09-05 17.47 -- -- 19.13 9.50%
19.13 9.5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组件业务销量大增,推动收入、业绩显著上涨。受益于光伏组件销量增长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4.07亿元,同比增长112.4%;实现利润总额10.99亿元,同比增长56.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60.1%。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0.3%,同比下降4.1pct,归母净利率为2.7%,同比下降0.9pct。 组件销量全球第一,龙头地位凸显。2022上半年,晶科能源共向全球销售了18.92GW光伏产品,其中组件约18.21GW,规模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预期为9-10GW。全年来看,公司极有可能完成35-40GW的组件出货目标。全球组件出货量目的地中,欧洲市场占比最高(27%),中国(26%)、亚太(20%)和新兴市场(19%)均有较高贡献,北美市场占比较低(8%)。中国和欧洲有望成为公司今年最大的两个出货市场。 N型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前瞻布局有望成为增长新动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超过24.8%,且效率仍在逐步提升,并在未来2-3年有清晰的降本路径,通过在IBC、叠层、钙钛矿等新型技术路线上的持续探索,在行业持续保持领先。同时,公司产能一体化率进一步提升。年初投产的16GW大尺寸TOPCon电池产能已于二季度满产关键指标均符合预期。后续合肥二期8GW、尖山二期11GW池产能已在建设中,预计分别于2022年底、2023Q1达产。2022年年底,公司在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的产能预期将达60GW、55GW、65GW。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91/48.77/63.00亿元对应PE估值59.8/34.2/26.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需求不及预期,组件降价幅度超预期。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9-05 34.18 -- -- 35.80 4.74%
36.68 7.31%
详细
事件:8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143.2%;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34.2%。Q2单季度实现营收47.2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109.0%和20.6%;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12703.1%和0.7%。上半年实现政府补助2.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增长-52.9%。 成本传导不畅致业绩承压,下半年盈利有望修复上行。22H1公司电池组实现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113.9%,占比达76.5%。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且未能及时向下游传导,电池组毛利率同比下降6.8pcts,为12.5%。从而使得整体毛利水平有所下降。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4.42%和0.90%,Q2单季度为14.37%和0.87%,Q2毛利率水平达历史低点。然而当前成本传导已通畅,预计下半年毛利率将得以改善。 公司电池技术布局全面,将受益下游车市繁荣及磷酸铁锂份额提升。公司电池技术布局全面,包括磷酸铁锂及三元材料,并覆盖方形、软包、圆柱电池等。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上半年公司在全球以及中国的装机量达5.8/5.5GWh,分别占比2.9%/5.0%,排名全球第8/全国第4。公司主要生产的电池以磷酸铁锂材料为主,在国内装机量达4.9GWh,占比7.5%,位列全国第三。 而上半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占比已超三元电池,达58.4%,同比+5.7pcts。 当前公司旗下的南京新能源智能制造20GWh及宜春国轩10GWh动力电池项目已正式投产,公司计划到2025年实现300GWh的电池产能。随着下游整车市场的繁荣叠加磷酸铁锂市占率的提升,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抬升。 手握储能优质客户,抓住行业向上机遇。目前公司已实现全生命周期阳极锂离子补偿技术应用,其将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延长到了1.2万次循环,远超行业均值。 公司具有华为、皖能集团、国家电网、中电投等头部优质客户,且已成功应用于中美日等全球重要储能市场。根据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储能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近1TWh,CAGR为33.8%。 上游全面布局+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利润水平具备上行空间。公司在上游材料的布局已涵盖锂、钴、镍、前驱体等大部分锂电生产原料。据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预计2022-2023年江西碳酸锂产出将达8000吨及2.5万吨,2025年产能将达12万吨,对应200GWh的电池产量。除对上游原材料进行布局之外,公司亦加大海外市场开拓,上半年海外收入达7.7亿元,占比8.9%,收入及占比均创历史新高。而相比于国内13.1%的毛利率,海外毛利率高达27.8%。目前公司已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电池供应商,并收购德国博世哥廷根工厂。预计随着上游原料的全方位布局、海外收入占比的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将有望持续改善。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收入268.0/449.0/581.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7/17.9/35.7亿元,对应PE为90.7x/34.2x/17.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