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黄卓

上海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70521120002。曾就职于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可孚医疗 综合类 2022-04-21 41.63 -- -- 41.92 0.70%
44.37 6.58%
详细
事件概述2022年4月20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6亿元,同比减少-4.19%;实现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1.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减少10.07%。基本每股收益3.39元。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收5.78亿,同比减少8.81%;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34.38%。 公司发布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拟以160,375,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 收入受防疫产品高基数影响短期承压,其他业务版块恢复良好,保障公司营收稳定。20年公司防疫物资(体温计、口罩/手套和消毒产品)实现营收10.5亿,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45.19%。21年随着防疫产品市场供需结构发生变化,公司防疫产品收入在20年高基数上出现下滑,业绩短期承压。疫情常态化后,公司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其他业务板块产品21年恢复良好,其中康复辅具板块实现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41.28%;呼吸支持板块,实现营收2.0亿元,同比增长26.44%;健康监测板块剔除体温计影响后,同比增长32.58%。 盈利能力改善,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因销售费用及营业成本会计准则变更,将20年比较口径追溯调整后,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0.79pct至43.83%,主要受益于康复辅具类产品营收占比及毛利率提升,康复辅具类产品毛利率提升9.36pct至39.99%。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41%,保持稳定,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20%/2.50%/-0.29%,同比-0.04pct/+0.43pct/-0.04pct,销售费用率减少主要由于公司线上推广和服务费减少所致。 坚持自主研发,通过“自研+并购”不断丰富产品品类。21年公司研发投入7,058.82万元,同比增长59.47%。同时,公司新设两个研究院,并不断扩充研发人员,21年底共有研发人员264人,同比增长104.65%。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推出多款新品上市,包括血糖仪及试纸、尿酸检测仪及试纸、胃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试纸、新冠抗原/抗体/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等。21年下半年,公司完成收购吉芮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并启动收购背背佳品牌,通过并购公司进一步完善康复辅具产品体系。此外,公司拥有多个重点在研项目,如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真耳分析仪等,有望接力贡献业绩。 重视听力业务发展,积极打造健耳听力连锁品牌。截至21年底,公司拥有助听器验配中心359家,其中新增门店210家,主要分布在湖南、陕西、海南、广西等11个省市,基于听力业务长远发展规划,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覆盖区域,推动全国区域业务布局,积极打造健耳听力连锁品牌。 深化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加速海外业务布局。截至21年底,公司在全国设有40家子公司、376家分公司,搭建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与电商平台、连锁药房客户的合作,持续加大市场覆盖和渠道下沉。同积极拓展医院市场和商超市场,开拓新兴电商渠道运营,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组建了国际业务部,积极进行国外产品注册,加速布局海外销售网络。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9、7.18和8.58亿元,同比增速为30.4%、28.4%、19.5%,对应EPS分别为3.49、4.48和5.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81、12.32、10.30倍。公司为国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龙头,产品种类丰富且齐全,有望实现多板块业务高速发展,此外公司大力发展听力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泄密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
亿帆医药 基础化工业 2022-04-15 13.77 -- -- 13.97 1.45%
14.55 5.66%
详细
投资摘要事件4月12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09亿元,同比下降18.36%;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降71.25%。 点评在研项目加速推进,F-627全球进展亮眼。2021年,公司在多个研发项目中持续投入 5.23亿元,占营收比例 11.87%,并取得显著进展。 公司重磅创新药品种 F-627在美国 FDA 及欧洲 EMA 的 BLA 申请均获受理,并分别进入技术审核的关键阶段,美国 FDA 技术评审基本完成,待疫情好转进行批准前现场核查; F-627在 2021年取得了北京制剂工厂药品生产许可证,2022年 2月国内上市申请获受理;商业化方面,F-627在中国及欧洲部分地区签署了商业化合作协议。此外,2021年,在研产品 F-899完成新药国内 IND 申请并启动临床试验;F-652治疗 ACLF 国内 IND 获批,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疫情等因素下原料药板块承压。2021年,公司原料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0.62亿元,同比下降 39.44%,其中维生素 B5系列实现营收 4.70亿元,同比下降 61.37%。受新冠疫情及非洲猪瘟等影响,叠加原材料涨价、物流成本提高等因素,自 2020年三季度开始大幅下降,2021年一直持续低价位运行,原料药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 31.64%。2021年三季度起,维生素 B5提价趋势显著,阶段性稳定在 350元/千克水平,经库存消化,2022年原料药板块业绩有望大幅回暖。 自有产品业绩明显增长,差异化竞争优势显现。2021年,公司境内药品制剂业务以突出自有产品为主,合作产品纳入集采使公司的推广服务收入下降,同时加大自有产品(含进口)的推广力度,医药自有产品实现营收 16.27亿元,同比增长 25.08%。公司优化产品结构,自有产品通过学术与渠道推广,实现放量,为公司持续贡献利润。 ? 投资建议公司创新药全球进展亮眼,待疫情好转将迎来 FDA 对 F-627批准前现场核查;维生素 B5系列经库存消化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显著增长。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54/66.49/77.68亿元,同比增长 32.78%/13.58%/16.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8.90/11.29/14.66亿元,EPS 分别为0.72/0.92/1.19元 。 当 前 股 价 对 应 2021-2023年 PE 分 别 为18.82/14.83/11.42。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谱尼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2-03-29 18.50 -- -- 20.26 9.51%
22.38 20.97%
详细
投资摘要 二十载潜心发展,成就中国检测行业领跑者。公司主要从事检验检测、计量、认证及相关技术服务,经过20载发展,已成长为国内闻名的民营综合性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集团,检验检测为公司主业,涵盖四大板块和多个领域,既包括环境、食品等传统领域,又覆盖医学、新能源汽车、CRO/CDMO、军工等新兴赛道。 国内第三方检测行业快速发展呈现出市场化、集约化等趋势。我国检测行业起步晚,政策支持下发展速度快。2014-2020年中国检测市场规模由1586.44亿元上升至3585.92 亿元,CAGR 14.56%。民营检验机构发展迅猛、占比提升快,市场化程不断提高。截至2020 年底,民营检验机构27,302家,占比提升至55.81%。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行业集约化趋势愈加明显,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7.36%。 公司资质全、研发强、渠道广,正重点布局CXO等新兴赛道,提升业绩天花板。公司拥有CMA、CNAS、国家食品复检机构、CATL、CCC等资质,可提供全方位检测服务;全国性的服务网络布局已成型,渠道覆盖广。公司建立了一支结构布局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好专业基础和丰富研发经验的研发团队,现有研发人员78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43%。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不断夯实原有业务基础上,重点布局CXO新赛道。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打造拥有丰富经验和扎实技术能力的CXO研发团队,并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医药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20.02亿、26.63亿、34.76亿元,同比增速40.4%、33.0%、30.6%,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18亿、2.88亿、3.75亿元,同比增速为33.4%、31.7%、30.3%,对应EPS为1.59、2.10、2.7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1.07、31.19、23.94倍。公司处于高速发展和扩展期,随着不断向CRO/CDMO、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拓宽业务边际,有望实现收入高增。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变动风险、新业务拓展风险、人才流失和短缺风险等
康德莱 医药生物 2022-03-23 20.52 -- -- 21.55 5.02%
21.55 5.02%
详细
投资摘要 深耕输注穿刺行业,产业布局和股权激励助力业绩迈上新台阶。公司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瓯海县永中医械塑料厂,目前已成为国内拥有完整医用穿刺器产业链的龙头型企业,覆盖从不锈钢焊管制造到医用穿刺器械装配、包装、灭菌等各个环节。公司借助“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模式,在2019年8月收购广西瓯文,扩大公司在广西乃至华南区域影响力,并于2022年初投资入股美械宝医美平台,进入医美上游供应链环节。通过战略性的产业布局,积极渗透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行业,快速适应行业发展新业态。此外,公司设置较高解锁条件的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激发全员干劲,助力业绩迈上新台阶。 输注穿刺行业持续扩容升级,国产龙头有望受益于低成本优势。随着下游应用场景(玻尿酸美容针、植发针、辅助生殖取卵针、慢性管理的胰岛素针等)不断丰富,未来10年,基于国内庞大人口基数、客户消费意识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有望助力输注穿刺行业持续扩容升级。同时,随着目前国内各地低值耗材带量采购不断推进,国内输注穿刺平台型企业有望凭借成本优势、较丰富的产品体系和服务能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低成本优势+消费创新助力公司持续成长蜕变。1)留置针:公司留置针市占率较低,2019年预计国内市占率仅2.8%,凭借低成本优势和良好质量,新增中标中西部及华北等地区集采项目,有望带动业绩增量;2)美容钝针:公司于2021年10月获批国内首张美容针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全国推动医美器械合规化大背景下,公司一次性注射美容包有望基于先发注册优势和扎实的销售网络,预计在2022年开始逐步放量;3)胰岛素针:胰岛素集采降价带来胰岛素可及性提升,叠加胰岛素笔针合规性使用教育普及下,带动胰岛素笔针渗透率提高。此外,公司一次性和安全型胰岛素笔针有望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借助线上+线下平台持续放量。 公司经营质量持续向好,海外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通过内生式驱动(产品结构升级和自动化提升下的降本增效)+外延式拓展(并购广西瓯文新增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等多项业务),2017-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从33.44%增长至39.6%,净利润率从11.38%提升至13.2%,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攀升。此外,公司不断拓展国际业务,产品结构优化带来海外业务毛利率逐步增长,2020年实现毛利率36.6%,较2017年增长9.5pct,毛利率连续三年稳定增长,海外竞争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 推荐“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1-23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91/3.91/4.86亿元,同比增长43.5%/34.4%/24.3%,对应EPS为0.66/0.89/1.10,21-23年PE估值为31.38/23.35/18.78倍。我们持续看好输注穿刺行业的升级扩容,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凭借一体化产业链、较低的成本优势以及产品持续创新享受行业扩容升级的红利。同时,公司借助产业布局延伸触角至高增长细分赛道,有望进一步夯实自身护城河,提升业绩天花板。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相关的风险、产品责任风险、汇率变动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产品研发风险等
可孚医疗 综合类 2022-03-18 49.30 -- -- 69.40 4.83%
51.68 4.83%
详细
高速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个人健康管理龙头,产品种类丰富。公司前身为湖南可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2009年成立于湖南浏阳,从早期的贸易商转型成为产品涵盖五大领域(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中医理疗、医疗护理),产品线贯穿个人健康全生命周期,公司同时拥有健耳听力等线下服务门店,打造成全生命周期个人健康管理龙头企业。公司主打“可孚”系列产品,已全面覆盖家用医疗器械的主要品类,同时引入其他知名品牌作为补充,目前公司拥有近万个产品型号及规格,产品种类丰富。 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正当时,国产替代空间大。我国家用医疗器械行业正处快速发展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0)版》数据统计,我国家用医疗设备增速超过整体医疗设备,且占比逐年增高,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0亿,发展至2019年1189亿元,CAGR高达25.45%,发展速度快。家用医疗器械行业较为分散,国产化率低,产品+渠道+服务+品牌是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四大壁垒,美国百年企业强生的发展路径为国内家用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了宝贵经验,紧紧围绕“产品+研发+渠道+服务”是可孚等国内企业的必由之路。 牢牢掌握四大核心壁垒,打造全生命周期个人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商。 产品端:公司产品线齐全,通过收购和研发,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报告期内公司收购吉芮和背背佳品牌,并推出尿酸检测产品、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试纸、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等产品,有望进一步增厚收入和利润。 在研项目丰富,自主研发的新冠检测系列产品(含抗原、抗体)已进入转产阶段;渠道建设完善,打造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线下渠道方面,与头部药房合作持续深入,三类自营门店互为补充。线上渠道方面,电商业务行业领先、供应链管理能力强,线上自营店铺好护士医疗器械已经上架诺唯赞、热景生物等厂家的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服务端,公司积极发展听力验配门店,截止2021年底门店数突破300家,盈利性强具备可复制性,经过多年积淀公司已形成了强大的“可孚”品牌,多种类产品具备持续提价能力。随着公司扩产加速、自有品牌比例不断上升,未来可孚有望成为全生命周期个人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商。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24.68亿、33.19亿、43.11亿元,同比增速为3.9%、34.5%、29.9%,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27亿、5.65亿、7.30亿元,同比增速为0.7%、32.2%、29.3%,对应EPS为2.66、3.52、4.5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4.61、18.61、14.39倍。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大,公司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此外公司大力发展健耳听力线下验配门店,未来成长空间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泄密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
亿帆医药 基础化工业 2022-02-16 16.98 -- -- 18.28 7.66%
18.28 7.66%
详细
泛酸钙原料药逐步提价,合成生物学赋能板块发展公司深耕泛酸钙领域20余年,全球市占率领先。受海外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泛酸钙品种2021年经历了近半年价格低谷期。2021年三季度起,泛酸钙价格提升显著,有望拉动公司业绩。公司与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头企业Amyris合作,有望进一步增进公司原料药板块优势,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创新管线研发及申报有序推进2021年,公司已完成重磅在研产品F-627在美国FDA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已进入技术审核阶段;2021年9月,F-627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获得上市许可申请(MAA)受理,在中国境内的上市申请也在有序推进,北京制剂工厂制剂工艺验证工作正在开展。F-627与正大天晴的商业化合作协议已达成,有望借助正大天晴在肿瘤领域的销售能力打开市场。2021年9月,F-652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II期临床试验获得临床批件并于12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中西药独家制剂体现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2021年随着“531”计划开展、医疗机构覆盖增加,公司独家品种表现亮眼,“531”品种除湿止痒软膏年销量突破500万支、小儿青翘颗粒年销量超690万盒。中药创新药断金戒毒胶囊荣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即将进入II期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04/64.76/73.17亿元,同比增长-16.59%/43.78%/12.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7/10.91/13.21亿元,EPS分别为0.22/0.88/1.07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74.62/18.92/15.63。公司各业务板块稳健发展,原料药提价趋势显著,创新药板块有序推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悦康药业 2022-01-31 24.80 -- -- 26.35 6.25%
26.35 6.25%
详细
公司为专注研发创新,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高端化药龙头。公司2001年成立于北京,业务涵盖药品研发、制造、流通和销售全产业链,具备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高端剂型及部分原料药的生产能力。经历二十年发展积累雄厚研发实力,连续8年入选工信部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近期,股权激励方案发布,解锁条件对业绩和研究能力都做出了要求,其中公司业绩层面,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年-2024年增速分别不低于30%、69%、119%,即3年净利润增速CAGR30%,解锁条件有望助推业绩腾飞。 创新型平台药企初露端倪,研发管线丰富,全面开启创新药新征程。公司已经形成缓控释制剂技术、药物晶型研究技术、高端药用辅料研发技术及心脑血管注射剂精细化制备技术平台4大核心技术平台,并通过收购天龙药业,布局核酸药物新平台。产品管线全面开花,目前公司在研项目45项,重点在研产品13项,其中核酸药7项、中药5项、化药1项,且近期与病原所开展多肽药物研究,持续推进创新转型。 三大重磅产品提供成长动能,传统产品受益集采。公司产品种类丰富,核心产品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新增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适应症且等级医院使用限制被放开,有望实现高增长;中药产品活心丸为医保甲类基药,刚进入销售起量期,随着基层医院覆盖率提升,有望快速放量;1.1类新药爱地那非获批,具有安全性好、起效快、剂量小、等特点,有望复制金戈模式,实现弯道超车;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传统品种集采受益,公司坚持原材料自主可控,使得公司对化学药制剂的生产成本有更强控制力,在面对集采时更具经济优势。公司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2020年第三批国家集采中中标,尽管毛利率收窄,但降幅有限,公司借助集采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公立医院终端市场的份额。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公司营收为52.09亿、68.12亿、89.89亿元,同比增速为20.1%、30.8%、32.0%;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60亿、7.67亿、10.72亿元,同比增速为26.8%、36.8%、39.8%,对应EPS为1.25、1.70、2.3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88、14.53、10.39倍。公司三大重磅产品放量在即,且研发管线丰富有望持续提振业绩,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药品质量风险;销售渠道风险等。
安旭生物 2022-01-13 260.00 -- -- 302.76 16.45%
312.50 20.19%
详细
投 海外业务扎实, 资摘要 [Table_Summary 试剂种类丰富 ] 。 安旭生物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体外诊断试剂、 POCT 仪器及生物原材料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主营业务以毒品和传染病检测为主,妊娠、肿瘤等其他检测为辅。公司深耕海外市场,海外收入占比超 90%,客户遍及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扎实。借助公司五大核心技术平台,公司试剂产品种类丰富,布局八大产品系列并获得近百项海外认证,产品变现能力强。 POCT 诊断便捷迅速,行业前景广阔。 POCT 产品具有两大特征: 1)检测快速(产品缩短了从样本采集、检测到结果报告的检测周期); 2)便捷性(操作者可以是非专业检验师,甚至是被检测对象本人,同时在被检测对象身边的检测,对检测空间环境要求低)。 基于 POCT 产品的快速便捷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19年中国 POCT 市场规模已达到 112亿元, 2015至 2019年复合增速约 27%,预计 2019-2024年复合增速为 20.9%,快于中国 IVD 市场规模增速,有望在 2024年达到 290亿元,行业前景广阔。 重视原料自主可控,自给能力强。 抗原和抗体是 POCT 试剂的核心原料,其性能影响着 POCT 试剂的关键性能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OCT 试剂性能的上限。 公司子公司旭科生物专注于抗原抗体等生物原料的研发生产,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合成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及其他生物材料共五大类产品。 2021H1,在通用型抗原抗体方面,公司实现 90.66%的自给率,在特异性抗原抗体方面,毒品检测、传染病检测、妊娠检测、心肌检测和肿瘤检测的特异性抗原抗体自供比例分别为 57%、 3.58%、 52.59%、 36.71%和 47.96%,自给能力强。 独家新冠自测笔获批叠加产能提升有望显著增厚业绩。 2021年 12月份,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鼻腔检测试剂(自测鼻腔笔)欧盟 CE 认证,在新冠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新冠居家自检笔结合有效新冠小分子药物,可极大缓解院端医疗资源压力,市场需求强劲。产能方面,截止 2021H1, 公司整体产能 1.6亿条/年, POCT 试剂产能利用率为 97.84%,接近饱和,公司目前正大力提升自动化能力和广泛招工,募投项目拟在湖州新建 24,661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有望新增体外检测试剂产能 2.995亿条/年, 同时可替换一部分外包产能,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在海外认证获批以及新增产能逐步投放下,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厚。 盈利预测推荐“买入” 评级。我们预计 2021-23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6/29.88/16.55亿元,同比增长 11.9%/311.5%/-44.6%,对应 EPS 为11.84/48.72/26.98, 21-23年 PE 估值为 15.08/3.67/6.62倍。 我们持续看好市场广阔的 POCT 检测赛道, 同时,公司属于优质赛道内具有高度原料自供能力、品类丰富的核心 POCT 试剂提供商, 在海外疫情催化,以及独家自测笔销售带动下业绩有望显著增厚,公司未来亦可借助大量的盈利现金进行产品研发、渠道扩建和产能提升,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变化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 毛利率波动风险、 海外销售风险、 中美摩擦风险、 存在股价异动风险等。
一心堂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1-11-03 35.61 -- -- 36.62 2.84%
41.55 16.6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04.98亿元,同比增长13.63%;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26.45%;扣非归母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29.06%。 基本每股收益1.29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业绩稳健增长,毛利率提升:2021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4.29/32.73/37.97亿元,同比增长11.07%/11.25%/18.29%;归母净利润2.61/2.63/2.40亿元,同比增长27.28%/24.42%/27.8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2/2.61/2.36亿元,同比增长26.63%/29.66%/31.07%,净利润持续快于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的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1.90pp至38.13%,预计与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促销活动减少有关。公司净利率同比+0.72pp至7.26%,期间费用率同比+1.50pp至29.47%,其中销售费用率上升1.78pp至26.24%,财务费用率上升0.50pp至0.54%,主要与新开门店快速增加,以及受新租赁会计准则影响租赁利息费用增加相关。管理费用率下降0.78pp至2.69%,料与去年确认的3239万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有关。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14.85亿,同比+62.79%,预计与商业保险和医保支付占比提高有关。 门店扩张迅猛,川渝地区突破在即:截至2021Q3,公司门店总数为8356家,较2020年底净增门店1151家(约为去年全年新开门店数),其中新开业门店1300家,搬迁123家,关闭26家。公司前三季度新开门店同比增长60.49%,拓店速度大幅提升。除推进云南省内下沉渗透外,公司重点深耕川渝地区,门店加密和管理优化双管齐下,报告期末川渝门店数已超过1400家,有望跃升为当地龙头药房。 省外拓展方面,山西、广西、海南等地门店数和盈利情况也稳步向好,呈现多区域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省外门店总数占比已达到42%。随着公司密集型市场布局战略的推进,区域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有望增强销售和盈利能力。 持续创新经营,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发展:公司积极推进O2O业务和慢病医保业务,重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截至2021H1公司O2O业务门店覆盖率已快速提升至90.62%。公司慢病医保门店814家占比已达10.11%,在专业服务下,慢病医保的销售额快速增长。公司突破发展药妆特色店,逐步完善业务模式和品类结构,提升单店产出和盈利能力,今年底药妆店有望达到100家,预计明年会对业绩有更大贡献。公司已初步完成中药全产业链布局,大举进军配方颗粒市场。自2020年末取得609个配方颗粒项目批文以来,公司全力组织生产供应、组建专业化销售服务队伍。2021年11月部分品种开始执行国家标准,公司有望受益于带量采购政策和全产业链下的成本优势,持续提升中药销售占比。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西南地区连锁药店龙头,经营效率已有明显改善,业绩提速趋势明显。维持公司2021~23年EPS预测为1.71/2.11/2.60元,现价对应21~23年PE为19/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执业药师调整政策落地进度低于预期;省外经营低于预期。
翔宇医疗 2021-11-01 48.20 -- -- 64.76 34.36%
65.98 36.89%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12.10%;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13.3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9.46%;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额0.71亿,同比减少19.29%;基本每股收益0.87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河南水灾影响下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持续提升。2021Q1-Q3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1/1.16/1.34亿元,同比+53.83%/-3.62%/5.50%;归母净利润0.34/0.52/0.45亿元,同比+64.20%/-7.58%/16.41%;扣非归母净利润0.29/0.29/0.38亿元,同比+51.46%/-12.33%/+7.05%。7-8月份受到河南水灾影响,公司仍能保持业绩的稳健增长,实属不易。2021Q1-Q3公司毛利率同比+2.93pp至69.08%,净利率同比+0.18pp至37.18%,毛利率的快速提升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减少,预计与公司招贤纳士,职工薪酬和税费等支出同比上升有关。 渠道建设和产品研发双管齐下,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2021Q1-Q3期间费用率同比+4.78pp至37.79%,其中销售费用率22.69%(同比+4.26pp),管理费用率6.41%(同比+0.49pp),研发费用率13.01%(同比+1.80pp),财务费用率-4.31%(同比-1.76pp)。公司始终重视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在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也注重渠道销售网络的建设。截至21H1公司在31个省级行政区域拥有500多人的销售团队、500余家代理商,研发人员数量增长37.68%至38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25%。报告期内,新增15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累计获得176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新增专利30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5项。 政策驱动下行业高景气,平台型公司成长可期。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切实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确定15个省份作为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地区,探索形成较完善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模式等,试点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增加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公司作为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中少数能够提供一体化康复解决方案的制造商之一,预计将持续受益于国家政策驱动,享受行业高景气。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康复医疗器械龙头,产品体系健全,具备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有望充分享受康复产业高景气。考虑到公司销售和研发费用加大,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EPS为1.38/1.82/2.31元(下调17.86%/19.47%/19.51%),现价对应PE分别为35/26/21倍。 风险提示: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1-07-09 20.79 38.55 -- 34.00 63.54%
39.97 92.26%
详细
东华测试:科研仪器细分领域龙头,业绩拐点已来临。公司是结构力学性能研究领域龙头,下游客户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过半产品用于国防工业。基于原有业务领域积累的“小信号放大抗干扰系统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公司向市场推出电化学分析系统、PHM 设备智能管理平台两大新品。2019 年起,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市场开拓。技术与销售双重发力,业绩拐点来临。近年来,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产品结构优化,净利润率由2016 年的1.52%大幅提升至2020 年的24.53%;业务逐步由项目制转向模块化、标准化,未来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 科学服务黄金赛道崛起,结构力学、电化学工作站产品发力进口替代。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已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速,且纳入“十四五”纲要发展目标,科学服务赛道价值凸显。公司作为科研仪器优质企业,显著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结构力学产品方面,公司技术积累深厚,产品曾多次用于大国重器研发测试,与海外巨头相比,公司业务布局完整,客户服务能力突出。电化学工作站新产品方面,公司实现国内研发零的突破,DH7000 系列产品销往多个高校客户,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与林洋能源等企业在储能方面的应用也开始合作,新产品有望持续放量。另外,电化学工作站在医疗领域POCT、药物化学成分分析、体内代谢分析等场景均有潜在可能,未来有望打开医药应用领域的新天地。 工业物联网时代,PHM 系统产品军民双向拓展。PHM 产业聚焦复杂工程健康状态的监测、预测和管理,在工业物联网时代有望大获发展,军工领域PHM 已成为我国武器装备研制、实现自主式保障的核心技术。公司PHM 系统业务衍生于结构力学测试业务,在军民领域双向发力。军工领域,公司拥有装备科研生产相关资质,技术与外资齐平,发力国产化,积极推进舰船、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等多领域应用。民用领域,公司推出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可为工厂降本增效。公司终极愿景是开发自动化机器医生,已在化工、钢铁和水务等领域落地实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9/1.47/2.10 亿元,对应EPS 为0.72/1.06/1.52 元。东华测试为科学仪器细分领域的龙头,充分受益于科学服务及万物互联PHM 大发展红利,新产品PHM 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正式推向市场,业绩拐点已来临。我们给予公司39 元的目标价(21 年54x/22 年3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延迟交货风险;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一心堂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1-04-30 42.17 -- -- 42.99 1.94%
42.99 1.94%
详细
oracle.sql.CLOB@e4047cc
惠泰医疗 2021-04-28 263.21 -- -- 357.47 35.81%
468.77 78.10%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0 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79 亿元,同比增长18.68%;实现归母净利润1.11 亿元,同比增长34.1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774.49 万元,同比增长21.30%;基本每股收益2.22 元;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5 元(含税)。 公司披露 2021 年一季度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61 亿元,同比增长124.32%;实现归母净利润4719.47 万元,同比增长439.9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08.98 万元,同比增长525.68%;基本每股收益0.77 元,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点评: 冠脉通路外周介入产品持续放量,电生理板块增长有望提速。从主营业务结构来看,2020 年公司外周介入类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00.23%;而冠脉通路类同比增长38.25%,为公司2020 年主要业绩增长点,进入2021 年一季度, 公司外周和冠脉介入业务延续了高增长态势。此外,作为我国电生理领域的龙头, 公司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均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产品; 2020 年5 月自主研发的临时起搏电极导管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注册证的国产产品;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目前已经获得注册证,正处在进院装机阶段,2022 年有望助推电生理业务加速发展。2021 年公司还将着力推进房颤项目研发进度,完成TAA 等项目的临床实验入组。 股权激励深度绑定管理层,国产通路龙头加速前进。公司近期公布2021 年度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拟以184.30 元/股的价格向302 名对象授予115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1.72%。业绩考核标准以2020 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82%;2023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46%;2024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7%,年复合增速约35%,充分彰显了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电生理和冠脉通路双轮驱动的支援器械明星企业, 具备国内领先的导管制造工艺。随着电生理领域三维标测导管装机量提升,神经、外周领域等新品放量,调高公司2021~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82(上调2.82%)/2.78 亿元(上调6.92%),新增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7 亿元, 现价对应2021~2023 年PE 为95/62/4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中采购产品大幅降价、医疗安全事故等。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1-04-23 49.27 -- -- 63.87 29.63%
72.27 46.6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19.12亿元,同比增长 19.24%; 归母净利润 17.24亿元,同比增长 25.0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1.31亿元,同比增长 49.12%;基本每股收益 0.42元。公司拟每 10股,派息 1.5元(含税),同时以 2020年末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 10股转增 3股。 公司发布 2021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35.11亿元,同比增长 113.90%; 归母净利润 4.84亿元,同比增长 509.8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5.09亿元,同比增长 1,870.84%;基本每股收益 0.12元。 点评: 下半年业绩强势回升, 21年 Q1业绩维持高增长。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19.12亿元,同比增长 19.24%;归母净利润 17.24亿元,同比增长 25.01%;扣非归母净利润 21.31亿元,同比增长 49.12%。单季度看 20年 Q4,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 33.47/1.78/5.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8.21%/20.09%/183.77%。 Q4业绩延续三季度强劲反弹势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门诊及手术服务阶段性暂停,疫情缓解后全年消费需求于下半年集中释放。若剔除年内 30家并表医院影响,全年内生营收增速仍有 15%以上。 20年 Q1,受疫情影响公司门诊和手术量直线下滑,业绩收入大幅下降,造成可比较基数较低,谨慎分析公司业绩,用 19年 Q1作为比较口径, 21年 Q1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6.43%/62.14%/87.18%,业绩依旧维持高增长。 屈光、视光服务维持高增长,量价齐升具备空间。 公司 2020年屈光收入同比增23.17%,一方面由于各医院手术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全飞秒、 ICL 等高端手术占比进一步提高,形成量价齐升的局面;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对各地县级医院加快屈光科室的建设力度;视光收入同比增 27.15%, 受益于公司大力发展角膜塑形镜验配等视光业务,各医院视光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在国家近视防控战略的推动下,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门诊量 754.87万人次,同比增长 13.89%; 手术量 69.47万例,同比增长 14.19%,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和医疗消费稳步升级,长期看具备量价齐升空间。 毛利率和净利率不断上升,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20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 1.72pct至 51.03%;销售净利率增长 1.43pct 至 15.76%。受益于屈光、视光高毛利业务快速增长及毛利率提升,屈光、视光业务毛利率分别提升 0.74/1.01pct 至58.12%/56.93%。此外费用端管理加强,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8.95%/11.97%,同比下降 1.55pct/1.09pct,主要由于疫情期间营销推广活动减少,同时公司管理经营管理体系持续优化。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1-04-13 46.89 -- -- 76.00 24.79%
72.27 54.1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总人数为4,909人,其中董事、高管9人,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4,900人;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0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约1.46%;首次授予价格为每股27元。 公司于2021年3月27日发布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6亿股(占总股本的5%),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5亿元,主要用于对重点省会及直辖市龙头医院的新建及迁址扩建,持续打造行业领先的眼科医院。 点评:股权激励充分,覆盖人数广,有助于公司扩张::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涉及4,909人,其中董事、高级管人员9人,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38.71万股,占本次激励计划的2.31%;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4,900人,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4,661.29万股,占本次激励计划的77.69%,核心骨干成员受众广,本次授予价格为每股27元,考虑到公司当前股价水平,激励充分有助于公司持续扩张。 此外,公司预留1,20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拟授出总量的20%,潜在激励人数范围更广,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助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重点区域医院优化升级,逐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本次定增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对7家重点省会及直辖市龙头医院的新建及迁址扩建,其中1)长沙、上海、沈阳、南宁四地医院均为公司经营10年以上的知名医院,影响力大,目前就诊空间接近饱和,扩建完成后有望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受益于医院硬件设施、医疗设备和科研设备升级改善,公司区域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2)公司将在湖北、安徽、贵州新建医院,做大做强省会医院,加快省会城市一城多院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同城“分级诊疗”体系。 双管齐下贯彻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公司持续推行独具特色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通过此次定增,有利于发挥公司融资优势,夯实资金实力,加快完善各省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体系,快速推进基层医疗网络建设;通过充分股权激励计划,释放核心骨干成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对公司文化的认同,致力于公司长期发展。双管齐下贯彻公司长期规划,持续增强集团的整体实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眼科专科医院的绝对龙头,屈光、视光及多项业务均处在高速增长期。维持公司2020~22年EPS预测为0.43/0.59/0.76元,现价对应PE为144/104/8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蔓延对国际业务短期带来不确定性;并购项目整合不达预期;白内障筛查政策继续收严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