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苏立赞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00521110001。曾就职于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3.64%
(第42名)
60日
中线
13.64%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苏试试验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23 25.00 -- -- 26.09 4.36%
26.90 7.60%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试验服务业务占比提升: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4-0.84亿元,同比增长50%-70%;2季度单季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0.58-0.68亿元,同比增长14.7-34.2%,中位数24.4%,业绩增长势头较好。上半年试验设备及试验服务板块总体增幅显著,其中试验服务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考虑到公司试验设备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军工下游订单,但由于设备订单交付存在一定滞后性,增幅中或较多体现环试服务的快速增长。此外,集成电路验证分析服务业务盈利能力也具有明显改善。 设备销售稳健增长,服务市场容量广阔:公司以振动试验设备为依托,持续推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发展。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最初源于军用电子、航天系统等,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民用领域对产品性能和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提升品牌竞争能力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轨道交通、建筑桥梁等领域,市场容量从2013年118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239亿元,CAGR15%左右。公司环试服务营收从2013年的0.6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4.63亿元,CAGR33.9%,未来或有望受益下游需求,业绩贡献持续提升。 收购宜特进入集成电路检测领域,赋能长期发展。公司2019年收购上海宜特,进入集成电路测试领域,成为“元器件—零件—部件—终端产品”全电子产业链一体化的服务机构。宜特主要覆盖业务包括先进工艺集成电路的失效分析、晶圆材料分析和可靠度验证三大领域,其客户包含寒武纪、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目前宜特正积极开拓汽车电子业务,与母公司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整合资源,提质增效。当前汽车智能化对其所用的半导体芯片、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极高的要求,汽车、车规芯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的试验检测服务或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支撑。2021年,公司出让宜特10%股权用以股权激励,对应2021-2025年2.56/3.01/3.52/4.01/4.52亿营收承诺及2574/3159/3693/4653/6074万净利润承诺,彰显了公司经营信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集成电路检测行业具备广阔发展空间,公司近期拟募集资金2.97亿元,加快布局国内集成电路测试市场,扩大公司在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领域的服务规模,未来集成电路检测或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增长点,推动整体业绩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给予“买入”评级。考虑到公司作为检验检测行业龙头,环试业务受益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增长,集成电路检测领域赋能长期发展,或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增长点,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拟募集资金对公司业绩和股本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3亿元、18.7亿元、2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2.41亿元、3.08亿元,动态PE 分别为35/27/2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品牌公信力受到不利影响,新业务拓展发展不及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图南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7-22 41.05 -- -- 63.87 55.59%
69.50 69.3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3.47亿元,同比增长35.6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8930.01万元,同比增长 124.64%。 投资要点: 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业务订单增加,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较高增长。其中,铸造高温合金实现收入 1.58亿元,同比增长 57.11%,毛利率 50.73%,同比提升7.71pct;变形高温合金实现收入 0.93亿元,同比增长 4.03%,毛利率 30.78%,同比提升 10.24pct。 盈利能力提升明显,整体毛利率呈逐季上升趋势。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39.57%,同比提升 10.91pct,主要是由于不同产品的毛利不同,公司产品结构变化所致;期间费用率 13.57%,同比提升 3.40pct,主要是由于本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以及随经营规模扩大管理费用同比提升,带来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 3.29pct;净利率 25.70%,同比提升 10.18pct,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单季度来看,公司 20Q1-21Q2各季度毛利率分别为 25.54%、30.71%、36.26%、35.72%、37.13%和 40.14%,基本上呈现逐季上升趋势。 高温合金持续扩产,公司有望迎来更大成长。公司目前总体熔炼产能约 3000吨;正持续推进募投项目“年产 1,000吨超纯净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建设项目”、“年产 3,300件复杂薄壁高温合金结构件建设项目”的建设,据公司公告上半年部分进口设备及国产设备的采购基本确定,公司将加快推进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项目建设总体进度,项目预计 2022年建成达产。高温合金面临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旺盛需求,且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随着产能扩张,公司有望迎来更大成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9亿元、2.40亿元以及 3.1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90元、1.20元及 1.58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6倍、35倍及 2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订单波动的风险;2)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航机电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7-06 9.35 -- -- 10.66 14.01%
14.95 59.89%
详细
获大额预收货款并调增关联交易额度,行业高景气渐次反映,公司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公司近日公告,2021年公司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强,业务大量增长,集中收到客户大额预收货款;公司拟调增2021年日常关联交易部分预计额度,其中,关联采购预计额由20亿元调增至40亿元,增幅100%,关联销售预计额由70亿元调增至100亿元,增幅43%,关联存款限额由50亿元调增至150亿元,增幅200%。公司获大额预收货款,表明客户预收货款已传导至分系统层级,有望沿产业链进一步扩散;关联销售等额度提升预示公司产品需求旺盛。公司预告21H1归母净利润4.83-5.52亿元,同比增长40%-60%,除上年同期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受限,主要是公司航空业务收入同比大幅提升,非航空业务企稳回升,表明行业高景气正渐次反映,公司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有望持续受益于航空装备上量,未来民机领域市场更加广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对航空装备等主战装备需求旺盛,公司是我国航空机电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装备上量。我国民机产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未来市场更加广阔。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业务大量增长,采购、销售等关联交易额度大幅调增,故上调此前对公司2021-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3亿元、15.72亿元以及19.0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4元、0.40元及0.4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8倍、23倍及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2)订单波动风险;3)公司盈利不及预期;4)市场系统性风险。
蓝黛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6-25 7.10 -- -- 8.50 19.72%
8.50 19.72%
详细
触控显示业务带动公司增长,动力传动业务积极转型迎来发展拐点。公司目前业务主要为触控显示和动力传动。在触控显示业务带动下,公司营业收入自2019年开始走出此前几年的波动状态。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4.55亿元,同比增长115.99%,其中,触控显示业务受益于线上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大增带动中大尺寸触控显示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2020年营收较上年增长181.50%至17.80亿元,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达72%;公司动力传动业务2018-2019年较为低迷,在公司积极转型调整下已迎来发展拐点,2020年实现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11.85%。 电动化浪潮带来发展新机遇,减速器等新品有望贡献新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203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占比达50%以上。新能源汽车仍需要减速器,减速器是新能源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目前被广泛使用。汽车是集成化、模块化产业,整车厂多将电机、减速器和电机控制器等交由零部件厂进行设计,之后集成适配需求,或联合第三方进行开发。蓝黛科技在汽车减速器领域具备技术优势,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变速器总成、新能源变速器的研发力度,推进产品的转型升级,扩产扩量,使公司发展成为行业内生产变速器总成的规模企业之一。公司坚持客户跟随战略,定位于新能源减速箱产品二级配套供应商,据公司公告,公司已与法雷奥西门子、日电产、吉利、小康等企业在新能源零部件供应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目前公司已研发多款减速器产品,随着电动化浪潮到来,有望贡献新增长。 触控显示市场空间广阔,中大尺寸触控屏是发展方向,公司积极向车载等领域拓展,有望迎来更大成长。触控屏和触控显示模组下游应用行业以往主要是消费电子市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新技术的兴起,正在不断扩展如工控、车载、智能家居、教育、医疗等多种应用场景,为触控屏应用带来新的机遇。从现有格局看,大尺寸超高清、窄边框、低成本化、应用多元化是显示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触控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稳定成熟期,由于大陆地区技术进步迅速、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越来越多的生产加工产能正向中国大陆转移。公司处于触控显示产业链条的中游,一直将全球领先厂商作为重点目标客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拥有仁宝工业、GIS、群创光电、广达电脑、华勤通讯、京东方、富士康、华阳等行业知名客户,产品最终应用于亚马逊、谷歌、微软、联想、京东方、广达等终端品牌电子产品。公司具备盖板-玻璃/薄膜传感器-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及其触控显示一体化的产业垂直整合能力,在中大尺寸触控显示领域具备技术优势,立足消费、工控市场,积极开拓车载市场。随着触控显示下游应用场景拓展和需求量提升,公司业务有望迎来更大成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18亿元、2.6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0元、0.38元和0.45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4倍、19倍和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现已全球加速推进,并且呈现出未来主流化趋势,带来燃油车销量的下滑,从而对传统变速箱等产品需求减少。2)海外出口业务受汇率、贸易保护等不确定性风险。3)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5)商誉减值风险。
爱乐达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1-05-10 40.20 -- -- 41.70 3.73%
50.00 24.38%
详细
专注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核心受益于军机上量,及主机厂社会化大协作。公司在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领域深耕多年,主要从事军民用飞机零部件、发动机零件及航天大型结构件的精密制造。目前我国军用航空装备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建军百年目标的牵引下军机有望迎来加速上量,且近年来军工集团持续推进社会化大协作,公司有望持续从中受益保持快速增长。 升级延伸具备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特种工艺和部组件装配业务有望带来新增长。公司围绕“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产业链升级延伸,已具备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公司热表处理和无损检测特种工艺方面承接了部分主机厂以及市场第三方的业务订单;部组件装备方面已开展某型无人机、某型军机以及多个民用机型部组件装配业务,正着重培育大部件装配能力,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 积极扩充产能,应对下游需求增长。公司正不断通过多种方式扩充产线产能,以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1)内部挖潜数控精密加工产能:充分挖掘主厂区可利用场地潜力,优化布局,添置高端机床,建立小批量柔性生产线,新增数控精密加工设备 20余台套;2)提升特种工艺产线产能利用率:2019年公司特种工艺各产线陆续投产,2020年大力提升热表处理各产线产能利用率,并升级增添相应设施设备,提升主要产线产能。3)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实施:设立新都分/子公司开展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和部组件装配业务,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期;建设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中心项目,已完成施工设计及施工前期准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3亿元、3.18亿元以及 4.33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25元、1.78元及 2.42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1倍、29倍及 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派克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4-29 68.46 -- -- 81.10 17.69%
81.90 19.63%
详细
产品产销量大幅提升,航空航天锻件业务高增长。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发展,产品产销量大幅提升,锻件产品全年共生产(6.40万吨,+59.97%),销售(6.25万吨,+53.16%)。分业务来看,航空航天锻件实现收入(3.29亿元,+47.72%),主要是航空产品增长较多;由于核电产品增长,电力锻件实现收入(2.54亿元,+72.57%);石化锻件实现收入(2.65亿元,-4.43%);其他锻件实现收入(0.90亿元,-42.06%),主要为船舶产品下降所致。2021Q1,航空航天业务保持高增长态势,带动单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100.44%。 航空发动机和导弹核心配套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于“十四五”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景气。2020年公司航空航天业务收入占比 35.02%,毛利占比 49.27%,是公司第一大利润来源。作为国内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环形锻件龙头企业,公司具有较强的装备、工艺和技术优势,产品覆盖在役及在研阶段的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多个型号运载火箭和导弹等,有望持续受益于十四五”期间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景气。 加强国产替代等高端产品市场开拓,民品有望保持较快发展。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在重点发展军品业务的同时,民用领域积极向高端产品市场开拓。公司积极参与四代核电产品研发,实现部分关键组件的国产化批量供货;公司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全球民用航空产业链,已分别与罗罗和 GE 航空签订了 11年和 5年的长协,首次将钛合金风扇机匣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市场,目前正与罗罗公司确认首批订单具体信息等。随着公司积极向高端产品市场开拓,民品有望保持 较快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5亿元、3.68亿元及 4.91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2.36元、3.40元及 4.55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30倍、21倍及 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星网宇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26 32.50 -- -- 32.86 0.77%
35.80 10.15%
详细
无人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 150%,已成长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卫 星通信等业务稳步增长。 2020年度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 益于无人装备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时卫星通信等原有业务稳步增 长。 期内,无人装备快速增长, 实现收入约 4.48亿元,同比增长 149.55%,毛利率 47.15%,同比提升 0.93pct,无人装备在公司整体 收入和毛利中的占比均超过 65%,已成长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卫 星通信业务签订多项重大合同,实现收入约 1.00亿元,同比增长 1.98%,毛利率 53.10%,同比提升 3.01pct; 信息感知业务稳健发展, 实现收入约 1.16亿元,同比增长 14.22%,毛利率 47.83%,同比下 降 1.38pct。 公司整体毛利率 47.44%,同比提升 0.67pct。 紧抓军事智能化趋势, 智能无人系统受益于国防建设高景气, 卫星通 信和导航业务厚积薄发。 1) 智能无人系统是公司第一战略, 产品包括 无人靶机、无人战车和无人船等,均是基于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具备 较强竞争力。 智能化无人化是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空间广 阔,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实战化军事训练和无人装备配置比例提高。 2) 卫星通信方面,公司是动中通龙头,将受益于军用卫星改造和卫星互 联网的蓬勃发展,且民用领域正与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合作推进海上 渔船应用,领先优势明显。 3) 信息感知业务主要为组合导航和光电探 测,公司在惯导领域深耕多年, 已实现从核心器件到解决方案的全产 业链布局, 产品体系丰富,在无人驾驶配套领域达到 60%的渗透率, 且积极向智能弹药等军品领域拓展。 持续加大智能无人业务投入, 拟收购尖翼科技少数股东权益。 公司公 告拟以自有资金收购少数股东持有的尖翼科技 47.02%股权, 交易完成后,尖翼科技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尖翼科技主营业务为飞控系统 研发和无人机销售, 2020年实现收入 1.22亿元,净利润 0.11亿元。 本次收购有助于公司实现智能无人业务板块整合管理, 提升可持续发 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拟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彰显业绩持续高增长信心。 公司近日 公告拟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行权条件对于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为: 以 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对应 2021-2023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 别不低于 50%、 100%和 200%,据此测算 2020-2023年净利润年均 复合增长率需达 44%, 彰显出公司对于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的信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暂不考虑收购子公司少数股东 权益事项, 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0亿元、 2.30亿元及 3.4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10元、 1.49元及 2.20元,对 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30倍、 23倍及 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无人系统发展不及预期; 2)军品订单波动的风险; 3) 卫星互联网发展进度不及预期; 4)无人驾驶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5) 收购事项进度的不确定性; 6) 系统性风险。
航天电器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15 45.82 -- -- 48.31 5.02%
61.40 34.0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2.18亿元,同比增长19.38%;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增长7.80%;扣非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8.57%;基本每股收益为1.01元。 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9亿元~1.24亿元,同比增长50.0%~70.0%。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受营业成本上升和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影响当期净利率有所下滑。2020年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从各项业务来看,连接器业务实现收入(27.28亿元,+23.15%),毛利率(35.70%,-1.25pct);电机业务实现收入(10.10亿元,+17.28%),毛利率(27.76%,+0.76pct);继电器实现收入(3.20亿元,+2.21%),毛利率(42.89%,+0.58pct);光通信器件实现收入(1.15亿元,-1.49%),毛利率(25.10%,-0.73pct)。2020年,公司整体毛利率34.41%,同比下降0.49pct,主要是由于主导产品生产所需贵金属等材料采购价格上涨,以及疫情防控物资支出、供应链保障及物流费用增加等;期间费用率21.09%,同比上升0.10pct;叠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0.15亿元(年度总计0.22亿元)影响,净利率同比下滑0.92pct至12.06%。 预计关联交易额大幅调增,预示公司防务类产品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发布关于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其中,2021年预计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企业销售产品约14.50亿元,较上年实际发生金额增长85.09%,较上年预计金额增长73.03%,预示公司防务类产品下游需求旺盛,有望快速增长。 加强新品开发抢抓行业发展机遇,拟定增扩产解决产能瓶颈。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研发人员同比增加145人,数量占比达25.28%;全年研发投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3.25%。公司持续加大5G用连接器、高速连接器、微特电机等新品研发,有助于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报告期内部分重点产品取得市场突破,订货量、市场份额实现较快增长。公司拟定增募资投入“特种连接器、特种继电器产业化建设项目”、“贵州林泉微特电机产业化建设项目”等,有助于提升产能,解决发展瓶颈,有望迎来更大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审慎性原则,在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前,暂不考虑其对公司业绩及股本的影响。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6亿元、7.82亿元以及10.1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9元、1.82元及2.3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3倍、25倍及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军品订单波动的风险;2)新品研发及市场开拓不及预期;3)增发及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4)系统性风险。
神剑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04-14 4.45 -- -- 4.82 6.17%
5.42 21.8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8.81亿元,同比下降9.52%;归母净利润约8331万元,同比下降33.45%。 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400万元–2727万元,同比增长120%-150%。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一季度高端装备制造订单量持续增加;化工新材料需求旺盛,量价齐升。2020年度由于疫情影响造成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延迟,物流困难,客户订单交付受阻,公司20Q1和年度营收均有所下滑。21Q1公司高端装备制造订单量持续增加,化工新材料需求旺盛且量价齐升,带动公司净利润同比快速提升,且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军工复材应用于航空航天防务等领域,有望持续受益于军工行业高景气。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轻量化需求,轨道交通装备也有望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新的增量市场。公司复合材料产品已批量应用于上述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正在履行中的复材订单包括军工领域的多型号发射车隐身抗毁保温舱、多型号军用运输车保温舱、卫星天线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以及轨交领域的磁悬浮列车车头碳纤维结构件、磁悬浮列车车体碳纤维结构件等,且拟加大复材业务布局。随着国防建设持续推进,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军工行业高景气。 卫星互联网有望加速发展,公司复材卫星天线等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以低轨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现代通信网络属于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星载天线是卫星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研制发射的航天器中,80%以上的有效载荷系统的天线均由航天504所研制,504所是公司下游客户之一。近年来复材在卫星中的应用日渐增多,公司目前具有卫星天线、卫星支撑塔类、卫星反射器等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等产品,随着卫星互联网等行业的发展,公司相关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行业龙头,加速产能扩张。公司在粉末用聚酯树脂领域深耕多年,具有20万吨年产能,2019年销量达16.90万吨,市占率19.18%,国内居首。公司拟新建年产10万吨聚酯树脂项目,并不断加快向产业链上游NPG领域的扩张,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审慎性原则,在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前,暂不考虑其对公司业绩及股本的影响。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3亿元、1.55亿元以及2.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0元、0.18元及0.2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7倍、25倍及19倍。考虑到公司复材业务成长性较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发展不及预期;2)化工业务发展不及预期;3)增发及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4)系统性风险。
航发控制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4-02 17.50 -- -- 18.67 6.69%
22.40 28.0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为34.99亿元,同比增长13.14%;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30.68%;扣非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6.94%。 投资要点: 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持续向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主业科研生产交付取得较好成果。2020年,公司全面完成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整体经营发展持续向好。从三大主业来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科研型号研制整体进入“加速”阶段,科研转批产型号日趋成熟,军用动力控制系统产品任务交付顺利,民用产品研制取得积极进展,期内实现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17.31%,收入占比提升至85.03%,毛利率30.30%,同比提升5.05pct;国际合作业务由于疫情影响实现收入2.16亿元,同比减少42.6%,毛利率19.88%,同比下降7.22pct;非航空产品及衍生业务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实现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70.35%,毛利率23.28%,同比下降7.88pct。公司整体毛利率29.04%,同比提升3.22pct;期间费用率16.07%,同比增长0.53pct;净利率10.62%;同比提升2.13pct。 关联交易调增,预示发动机控制系统主业有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公司此前发布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情况,2020年预计向航发系统内其他单位销售产品、商品的金额为24.70亿元,实际完成24.95亿元;预计2021年向航发系统内其他单位销售产品、商品的金额为33.00亿元,相较2020年实际发生额增加32.26%,预示着发动机控制系统主业有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龙头,相关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发展空间大。控制系统直接关系到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公司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在中国航发下属单位中,其与614所的产品共同构成完整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军用航空发动机面临新装、替换、国产替代、维修等多重需求驱动;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潜力大。控制系统作为航空发动机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发展空间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增发对公司股本和每股收益的影响。考虑到公司发动机控制主业快速发展,上调此前对于公司2021-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5亿元、6.37亿元以及8.2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元、0.56元及0.7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1倍、31倍及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非公开发行进度的不确定性;2)行业发展不及预期;3)订单波动风险;4)系统性风险。
鸿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30 126.17 -- -- 140.30 10.87%
139.89 10.8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00亿元,同比增长61.22%;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74.43%;扣非归母净利润约4.71亿元,同比增长86.88%。 投资要点: 提升产能+扩充品类,叠加下游需求旺盛,自产业务高增长;有望持续受益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加强。由于公司产能提升和产品品类扩充,叠加2020年7月以来下游客户强劲的市场需求,公司自产业务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50.58%;由于单位营业成本下降,自产业务毛利率达79.90%,同比提升0.93pct。公司自产业务基本为军品,其中,对前五大客户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国电科、航空工业和兵工集团合计销售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49.64%,在自产业务收入中占比达74.60%。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牵引下,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加强。 拓展新品牌+丰富品类+加强核心客户合作,代理业务大幅增长。由于公司扩充代理品牌与产品类别,进一步加强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同时下游客户2020年度需求旺盛,公司代理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74.87%;毛利率10.08%,同比下滑3.74pct。 公司代理业务均为民品,其中,对前五大客户京东方、锦浪科技、中国中车、新疆金风科技以及爱士惟新能源合计销售收入达4.99亿元,同比增长139.41%,在代理业务收入中占比61.73%。 产能持续提升,更好满足需求增长。公司以总部为依托,重点布局北京、苏州、成都三个产业基地,期内公司苏州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项目及直流滤波器项目基建主体工程已竣工启用,部分产线已投产,预计可实现多层瓷介电容器产能7亿只/年,为公司更好应对下游客户需求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亿元、9.63亿元以及13.1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04元、4.16元及5.6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1倍、30倍及2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及订单波动;2)产品交付不及预期;3)公司盈利不及预期;4)市场系统性风险。
中航电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23 12.92 -- -- 13.94 7.48%
15.49 19.8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13.93%;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3.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23.99%。 投资要点: 军民并举,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盈利能力延续多年来持续上升趋势。公司一向军民并重发展,2020年三大主业均获较好增长。具体而言,航空军品实现收入(4.01亿元,+31.20%),毛利率(34.45%,+1.34pct);传感控制实现收入(7.88亿元,+9.07%),毛利率(36.40%,-0.14pct);智能交通实现收入(5.25亿元,+10.35%),毛利率(45.67%,+1.35pct)。公司整体毛利率38.87%,同比提升0.38pct;期间费用率22.52%,同比下降0.70pct;毛利率提升叠加期间费率下降,带动净利率同比提升1.23pct至15.44%,延续公司多年来净利率持续上升的趋势。 预付账款和存货增长明显,反映公司积极备产确保产品交付。公司本期末存货5.93亿元,较期初增长26.36%,主要系子公司汉中一零一科研生产及新品订单大幅增加,为满足生产交付要求,采购储备的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完工的库存商品均有增加所致。期末预付款项0.29亿元,较期初增长23.53%,主要系公司为满足订单增长及生产需求,预付材料款增加所致。预付账款和存货增长明显,反映出公司正积极备产确保产品交付。 航空军品需求旺盛,测控民品产品线不断拓展。航空军品方面,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新型装备加速列装,公司产品需求旺盛,2020年产销量均有大幅提升,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军工行业高景气。民品方面,公司基于智能测控核心技术不断进行产品拓展,向物联网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消费电子、智慧物流、智能交通等领域均获较好成果,且未来有望向测量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助力公司发展。2020年,公司推行首期员工持股计划,以共计5049.96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545.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2%,并以9.25元/股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2021年2月,公司公告拟回购公司股份,总金额6000万元至12000万元,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以上激励方案的推行,将有助于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助力公司更好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亿元、4.33亿元以及5.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9元、0.73元及0.8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2倍、18倍及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2)订单波动风险;3)公司盈利不及预期;4)市场系统性风险。
星网宇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22 38.65 -- -- 39.62 2.17%
39.49 2.1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向不超过148名激励对象授予541.40万份股票期权,约占本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总股本的3.50%。行权价格为每份28.50元,即在满足行权条件的情形下,激励对象获授的每份股票期权可以按28.50元的价格购买1股公司股票。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拟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彰显业绩持续高增长信心。公司此次股权激励计划主要面向高管和核心人员,覆盖面较广。行权条件对于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为:以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对应2021-2023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100%和200%,结合2020年业绩快报测算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少分别为1.65亿元、2.20亿元和3.30亿元,2020-2023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行权价格为方案公告当日收盘价的75%,折价幅度较小。近年来公司紧抓军事智能化趋势,持续加大对军事无人系统的投入,已形成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相关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行权条件和价格等均彰显出公司对于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的信心。 引入军工央企战投,强强联合助力业务发展。公司拟向同方投资转让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5%的股权,同方投资由同方股份等发起设立,同方股份原为清华大学下属军民融合平台,近年来在国防军工领域尤其是军工信息化领域布局颇多,2019年末其控股股东已变更为大型军工央企中国核工业集团。一方面,转让价格(暂定为35.694元/股)与公司当期价格相比并未大幅折价,表明公司获得战略投资者高度认可;另一方面,双方强强联合有助于发挥协同效应,公司在军工央企股东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参与重大军事装备项目。 紧抓军事智能化趋势,智能无人系统受益于国防建设高景气,卫星通信和导航业务厚积薄发。1)智能无人系统是公司第一战略,产品包括无人靶机、无人战车和无人船等,均是基于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具备较强竞争力,目前已取得大额订单,正式进入收获期。智能化无人化是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空间广阔,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实战化军事训练和无人装备配置比例提高。2)卫星通信方面,公司是动中通龙头,将受益于军用卫星改造和卫星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且民用领域正与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合作推进海上渔船应用,领先优势明显。3)导航业务方面,公司在惯导领域深耕多年,已实现从核心器件到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布局,产品体系丰富,在无人驾驶配套领域达到60%的渗透率,且积极向智能弹药等军品领域拓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当期净利润约1200万元,故下调此前对于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预计2020-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1.70亿元以及2.3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1元、1.10元及1.4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4倍、35倍及26倍。基于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的高确定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无人系统发展不及预期;2)军品订单波动的风险;3)卫星互联网发展进度不及预期;4)无人驾驶产业发展不及预期;5)系统性风险。
中航高科 机械行业 2021-03-19 25.55 -- -- 29.30 14.68%
31.11 21.76%
详细
剔除地产业务的同口径下归母净利润增速达 107.54%。 2020年公司 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较高增长,主要是由 于 2019年转让地产板块的江苏致豪产生资产处置收益约 2.32亿元。 若剔除上述因素及 2019年地产业务并表利润的影响,同口径下公司 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 107.54%。 新材料业务高增长,航空工业复材净利润同比增长 66.92%。 分业务 板块来看, 公司新材料业务实现收入 27.18亿元,同比增长 35.46%, 贡献利润 4.87亿元,同比增长 69.95%;机床业务实现收入 1.27亿 元,同比增长 17.89%,实现利润总额-0.37亿元,同比减亏 0.20亿 元。其中,航空工业复材实现收入 26.70亿元,同比增长 37.21%, 实现利润总额 5.84亿元,同比增长 69.07%, 实现净利润 4.97亿元, 同比增长 66.92%;航空工业复材 2021年利润总额目标为 8.58亿元, 相比 2020年的实现值增长 46.96%。 复合材料成长空间大,公司龙头地位显著,成长性较好。 我国正处 于新型航空装备加速列装期,以及国产大飞机加速发展期,复合材料 在现代军民用飞机上用量提升,行业成长空间大。 航空工业复材背靠 航空工业集团, 具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 其复合材料设计技术和工程 化能力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军用领域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 景气,在民机领域公司技术创新取得诸多进展,且调配资源支持业务 发展, 具备较好发展前景。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航空新材料业务高增 长态势,上调此前对于公司 2021-2022年的盈利预测 。 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1亿元、 8.69亿元以及 11.25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7元、 0.62元及 0.81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51倍、 39倍及 30倍, 维持买入评级。
神剑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02-25 5.01 -- -- 5.01 0.00%
5.01 0.00%
详细
公司高端装备产品种类丰富,军工复材应用于航空航天防务、卫星、北斗导航等领域。公司高端装备制造板块形成了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业务为支撑,“北斗导航”业务为侧翼的业务布局。军品包括航空航天领域的某罩体结构件、发射车和运输车保温舱,卫星领域的天线、支撑塔类、反射器等,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终端产品等。目前,公司正在履行中的军工复材订单包括多型号发射车隐身抗毁保温舱、多型号军用运输车保温舱、卫星天线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等,总金额合计 8625万元。民品主要应用于轨交领域,包括磁悬浮列车车头碳纤维结构件、磁悬浮列车车体碳纤维结构件等,目前正在履行中的轨交相关复材产品订单金额合计约 8384.70万元。 复合材料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用量增长空间大,公司拟定增加码加快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019年我国航空航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 2154吨,总产值约 150.8亿元;由于轻量化需求,轨道交通装备也有望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新的增量市场,年均市场规模有望达 3-5万吨。公司复合材料产品已批量应用于上述领域,如为某军种重点装备供应舱体,得到该军种和航天军工企业认可,正批量生产交付;承接中车磁悬浮列车碳纤维司机室和碳纤维车体研制项目,实现交付中车唐山机车 200km/h 中速磁悬浮项目和中车长春客车 600公里高速磁悬浮项目等。公司加大复材业务布局,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6.5亿元,投入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钣金零部件生产线技改项目,以及偿还银行借款等,目标产品包括卫星系统主反射器及多型号反射器碳纤维零件、碳纤维某军用罩体结构件、多型号军用运输车复合材料保温舱、以及轨交相关产品等。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突破产能瓶颈,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业务规模,进一步增强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公司具备钣金核心生产技术,助推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发展。公司在航空航天和轨交领域拥有多项核心生产技术。我国军民用航空快速发展,“小核心、大协作”模式为民营配套生产商提供良好机遇;交通强国建设加速,至 2035年我国高铁里程有望接近翻倍,城轨等建设投资持续处于高位,对车辆需求的市场规模较大。公司军工资质完善,为航空航天、高铁和地铁等轨道交通行业提供工装、结构件以及总成产品,客户包括西飞集团、上飞集团、沈飞集团、陕飞集团、504所、楷体 唐山客车、长春客车等国内知名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企业,有望随行业的快速增长而壮大。 公司是国内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行业龙头,市占率国内居首。公司在粉末用聚酯树脂领域具有 30多年的发展历史,技术实力雄厚,目前具有 20万吨年产能,2019年销量达 16.90万吨,市占率 19.18%,国内居首。 环保政策推动聚酯树脂行业快速增长,公司市占率高,加快扩产能,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环保政策要求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排放总量,大力推进源头替代是措施之一。粉末涂料具有无 VOC排放的优势,下游应用领域包括 5G 基站、3C、新能源汽车等处于快速发展的行业,并在卷钢、汽车轮毂、工程机械、家居等行业不断替代其他传统液体涂料,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十三五”以来增长率高于涂料市场整体。聚酯树脂作为粉末涂料最关键的原材料,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三五”以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5.86%。 公司是行业龙头,且拟新建年产 10万吨聚酯树脂项目,并不断加快向产业链上游 NPG 领域的扩张,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同时公司积极开拓高端产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审慎性原则,在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前,暂不考虑其对公司业绩及股本的影响,预计 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5亿元、1.55亿元以及 2.0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13元、0.18元及 0.24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36倍、25倍及 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