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罗四维

东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148051908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潜能恒信 综合类 2020-06-26 17.34 -- -- 22.85 31.78%
23.35 34.66%
详细
公司是油气勘探过程中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服务的行业龙头,技术行业领先。 公司拥有WEFOX成像、GEOSTAR储层预测和AVO-MAVORICK三维油气预测三项核心技术。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地下构造图像,实现综合处理解释一体化产业化服务。公司多次为中石油、中石化提供重大油气勘探项目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服务,并相继承接并圆满完成了多个海外合作项目,技术实力获得广泛认可。 保障能源安全需求迫切,油气市场逐渐开放。201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70.8%,大幅超过50%国际公认红线。国家大力支持石油勘探技术服务发展,油气勘察和开采市场逐渐开放。公司抓住机遇,挺进上游的油气勘探领域。 公司手握着提高钻采成功率的找油密码,优选钻井井位实现钻井成功率80%以上。高钻井成功率可有效降低公司因钻井失败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实现公司“技术换权益”的转型目标。 逆周期投资储备优质油田区块未来可期。2013年公司与中海油就“渤海05/31石油区块”签订了为期30年的产品分成合同,公司就此迈出了从石油技术服务型公司向“石油勘探开发综合性国际化公司”战略转型的第一步。截至目前目前手握七块宝贵油气区块资源,并与北方油服合作逆周期投资海上钻井平台。 公司未来将利用自身找油能力和成本管控优势,扩大石油产能降低开采成本。 随着原油价格逐步回升和油气区块陆续投产,公司有望迎来价值提升。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0.54、1.35和3.1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7、0.42和0.97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B值分别为4.47、4.14和3.56倍。公司处于由勘探技术服务企业向综合型油气开发公司转型的关键时期,看好公司所积累油气资产的长期价值,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长期低迷、钻井开发未获油气发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发生变化。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6-22 30.98 -- -- 38.23 23.40%
46.56 50.29%
详细
国瓷材料6月18日早间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拟引入的战略投资者高瓴懿成将认购6.45亿元(43%)。 高瓴将帮助国瓷材料在齿科材料等领域深度拓展。高瓴、其战略合作伙伴与被投企业在医疗服务、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布局,与国瓷材料在氧化锆义齿、数字口腔以及电子材料等业务领域有较高的协同效应。 高瓴和松柏有意共同与国瓷材料在牙科领域展开紧密合作,与国瓷材料子公司爱尔创展开战略、商务和股权合作;高瓴将在近期促成松柏或其关联方对国瓷材料子公司爱尔创的投资且投资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松柏(高瓴的战略合作伙伴)将发挥其牙科全球业务网络和产业链协同能力,协助爱尔创向牙科修复领域的综合性平台方向发展。高瓴将推动松柏分享其产业研究和信息网络协助爱尔创做战略梳理,在拓展产品线广度、开展研发和临床合作、拓展国际业务网络等方面提供资源支持,物色和推介潜在并购标的,协助国瓷材料进行价值评估。 除松柏外,高瓴还在全国投资多家牙科医院,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拥有近百家诊所及医院的大型连锁医疗机构,高瓴将推动多家牙科医院与国瓷材料在下游服务领域进行充分对接和资源协同,发挥协同效应。 此外,高瓴还管理并运营5家研究型医疗机构,高瓴旗下的高济医药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医药销售平台,以上机构都将在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助力国瓷材料在全产业链的协同。在医疗器械领域,高瓴还将着力推动其所投资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与国瓷产业的合作,在医疗智能穿戴设备、大型设备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合作,拓展应用场景。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维持此前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6.11、7.63和9.6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3、0.79和1.00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路线竞争加剧;下游客户订单减少;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洪汇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0-06-16 20.16 -- -- 25.48 26.39%
29.00 43.85%
详细
洪汇新材是特种氯乙烯共聚物行业的领先企业,主要产品为氯醋树脂及水性涂料基料,在生产工艺、产销规模、技术研发、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公司是全球能将特种氯乙烯共聚物水性化并进行应用推广的少数企业之一,已成功进入迪爱生(DIC)、太阳化学(SUNCHEMICAL)、HUBER、富林特(FLINT)、盛威科(SIEGWERK)、PPG、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等全球性油墨、涂料知名制造商的采购体系。 特种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化工新材料,发展前景良好。特种氯乙烯共聚物是油墨(含色片及色浆)、涂料、胶黏剂、塑料加工(含磁卡、塑胶地板、工程塑料、建筑型材等)的主要树脂/基材之一,下游的PVC制品及其他高附加值新型应用带动特种氯乙烯共聚物行业的长远发展。水性工业涂料是涂料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广阔。受益VOC减排要求,水性工业涂料行业发展迅猛。除传统工业涂料领域外,水性油墨、水性胶黏剂等应用领域也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中国水性工业涂料渗透率远低于国际水平,同时原材料水性树脂也制约了本土产品的质量,未来提升潜力大。 洪汇新材的水性系列产品已实现产业化,未来将快速提升。公司水性工业涂料基料--水性树脂自2017年开始逐步产业化,销售收入快速提升,2019年水性产品营收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4%。公司未来仍将不断优化技术性能、扩大产品产能、丰富应用领域。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0.90亿元、1.04亿元和1.2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3元、0.96元和1.11元。当前股价对应2019~2021年PE值分别为25、21和18倍。看好公司氯醋树脂及水性工业涂料基料的市场前景,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6-16 25.99 -- -- 38.23 47.10%
46.56 79.15%
详细
国瓷材料是国内领先的先进陶瓷材料平台型企业。公司通过一系列资源优化整合,形成了以电子材料为压舱石,以催化材料和5G材料为双引擎,以生物医疗材料和精密陶瓷结构件为重点培育方向的产业体系。 鲜明的产业集群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公司将借助新材料产业集群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加强母公司同子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间的相互融合,发挥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快速占领高端客户。同时依托政府的政策支持,打造国瓷新材料产业园,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的优势,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较强的客户优势有助于充分受益进口替代浪潮。先进陶瓷材料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在电子陶瓷材料、催化用陶瓷材料、义齿用陶瓷材料等众多细分领域已居于行业第一梯队,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已与韩国三星、风华高科、比亚迪、蓝思科技、威孚高科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6.11、7.63和9.6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3、0.79和1.0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值分别为42、34和27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路线竞争加剧;下游客户订单减少;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0-06-11 5.36 -- -- 6.11 13.99%
7.19 34.14%
详细
在乙烷裂解项目的总成本费用当中,原料乙烷成本占比不高,因此项目可实现利润对于美国乙烷价格的波动不是特别敏感。而收入端聚乙烯、乙二醇等主要产品价格受到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其价格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乙烷裂解项目可实现利润的多少。本篇报告主要从乙二醇、聚乙烯产品的景气度出发,分析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的盈利前景。 乙二醇行业将迎大洗牌,未来价格中枢预计将在5000元/吨。在内外新增乙二醇产能的冲击之下,未来国内煤制乙二醇路线的开工率预计将长时间维持低位。随着下游聚酯需求的增速放缓,部分国内高成本装置将逐步退出市场。石油制乙二醇成本依然是乙二醇市场价格的主要参考。目前的低油价难以维系,未来原油价格逐步回升,乙二醇价格也将会上涨到5000元/吨以上。 产能扩张带动聚乙烯价格中枢下移。18年底以来,聚乙烯价格随着原油价格下跌逐步进入下行通道。中长期来看,原油价格回暖是确定性事件,聚乙烯价格也将随着下游需求恢复而逐步回升。但是考虑到国内(聚)乙烯行业的产能扩张,短期内聚乙烯行业将面临着激烈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因此我们判断未来两三年内聚乙烯价格中枢相较于2018年的高点将会下移1500-2000元/吨,HDPE/LLDPE的价格中枢预计在9800/9000元/吨左右。 我们以2014年来原材料和产品的月度均价为参考,回溯测算了公司乙烷裂解项目一期的年均净利润情况。景气高点年度净利润可达42亿,2014年至今可实现年均净利润28亿元。若在MB乙烷180美元/吨、原油价格60美元/吨、HDPE/LLDPE/MEG价格分别为9800/9000/5000元/吨假设下进行测算,项目满负荷生产每年可实现净利润21.8亿元。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3.23、24.86和38.5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4、2.33和3.6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值分别为12、6和4倍。看好公司乙烷裂解项目的长期成本优势,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关系恶化。
扬农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20-05-18 62.47 -- -- 66.65 6.69%
72.16 15.51%
详细
扬农化工是化工行业乃至整个A股市场中都十分稀缺的优质成长标的。截止目前,扬农化工已经为原始股东创造了超百倍的回报率。那么眼下的扬农化工的投资价值如何?通过对扬农化工所在农化行业的发展大势以及公司本身所处的阶段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公司目前正处于崭新的历史性投资机遇期。 纵向看,四次成功的腾飞,使得扬农化工从一个普通的农药车间,成长为我国本土农药企业的当之无愧的“一哥”。这四次腾飞的本质,分别是以“工艺技术”、“规模效应”、“品类扩张”、“绿色先进”为核心,破解了各自时代大背景下的农化行业内的主要矛盾。上市之后的三次腾飞,公司的利润分别增长299%、106%、100%。 眼下,我们认为扬农化工正处于“第五次腾飞”的初期,这次腾飞的本质将会是“纵向一体化”,即使得扬农化工从目前一个聚焦农药原药生产的制造型公司,转变为雏形初具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综合性农化巨头。 如东基地优嘉三、四、五期的项目建设是扬农化工实现第五次腾飞的具体支撑。扬农化工目前处于史无前例的资本开支阶段,2020年1季度末,扬农化工在建工程达到11.19亿元,其中主要是优嘉三期项目。后续还有四期、五期项目将陆续建设。我们预计未来扬农化工整体营收和利润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43亿元、23亿元,与19年水平分别增长64%、96%。 横向看,2020年1月“先正达集团”的成立,为破解我国农化行业“大而不强”的被动局面提供了难得契机。与先正达股份共同隶属于“先正达集团”的扬农化工,预计将从原药生产、创制农药研发、销售渠道等众多环节显著受益,与先正达“一外一内”,共同引领我国农化产业的全面崛起。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3.56、15.97和18.4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38、5.15和5.9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值分别为19、16和14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中化资产内部整合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神华 能源行业 2020-05-13 11.32 -- -- 12.07 6.63%
13.66 20.67%
详细
在前期报告《中国神华:回溯采掘本源,跨越共情鸿沟》中,我们重点阐述了煤炭开采行业中的“资源获取”和“资源转移”这两大环节是煤炭增值的活动来源,公司因具备远低于行业平均的开采成本以及自有铁路-港口的产运一体化,保障了业绩的稳定。本篇报告中,我们将聚焦于在煤电运的模式下,煤价的波动对于公司业绩影响究竟有多大。 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综合类能源企业之一,为了让如此庞大的能源巨擎稳定前行,过去20年公司陆续进入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等环节,打造煤炭全生命周期的布局。伴随国家经济的转型,公司积极进行各业务板块的结构性调整,当下公司已成为具备煤电运耗一体化的有能力平抑周期波动的全球能源巨头。我们不能以简单线性思维判断煤价对公司煤电业绩的影响。在常规煤价低,煤企亏损电企盈利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考虑:1.长协机制下公司煤炭销售单价的跌幅是否小于市场;2.公司煤炭销售中有40%左右的外购煤,外购煤成本会随市场煤价变化而变化,煤价下降时公司吨煤综合销售成本将下降;3.公司发电业务用煤将近90%是自产煤,而公司自产煤的售价相对市场价波动较小,公司电力业务的毛利与市场煤价格的反相关性没有那么强。当把这些问题结合进去再判断公司煤电业绩时,我们会发现假设市场煤价下降10%,公司煤电板块的毛利率将保持稳定,毛利大小主要取决于需求端的变化。在这种煤电对冲的模式下,表观上看即公司具备更低的成本。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4.01/2471.62/2590.39亿元,对应增速-11.8%、15.8%和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68/453.57/469.0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7/7/7x,对应PB分别为0.88/0.84/0.80x。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剧烈波动;煤电需求端恢复不及预期。
苏博特 基础化工业 2020-05-04 18.99 -- -- 22.10 16.38%
24.77 30.44%
详细
公司发布2020年1季报,2020Q1共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为4.25亿元和0.4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03%和增长1.19%,实现EPS0.16元,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疫情是公司质地的试金石,强大产品力和议价能力得到体现。2020Q1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下游需求停滞,公司混凝土外加剂业务整体销量下滑33.87%,与此同时,原材料环氧乙烷、甲醛、工业萘价格分别同比下降7.36%、9.97%、8.98%,销量和原材料价格共降的背景之下,公司主要产品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功能性材料价格分别同比上升1.91%、6.63%、11.2%,验证了公司产品创新战略之下强大的产品力和产业链地位提升带来的强大议价能力,根据公司2019年报,外加剂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90%左右,成本降而价格升推动外加剂业务毛利水平升高,进而带动2020Q1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大增9.19个百分点。 检测中心并表助力2020Q1业绩稳增,看好检测业务与外加剂业务“1+1大于2”的良好协同性。公司于2019Q2开始将收购的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纳入合并报表,2020Q1合并报表中增加的667万少数股东损益主要来自于检测中心的并表,剔除这方面影响后,公司2020Q1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左右。近年来公司开始往道路交通材料、防水修复材料等方向发展,检测中心对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的检测数据可以辅助公司更有针对性得进行材料研发,另外,检测业务现金流较好,2019年经营活动净现金占营收之比高达41.44%,可以对外加剂业务的营运资金形成较好补充。 疫情影响主要在一季度,头部化趋势和基建需求高增带来全年业绩的确定性。随着疫情在国内逐步得到控制,3月下旬开始工程项目复工加速,公司基建收入占比在40%左右,如果将市政工程等公共建筑项目纳入,则占比更高,作为基建重点工程“专业户”,后续需求端将受益于基建增速回暖的确定性,供给端来看,此次疫情将有助于改善行业供给格局,在“退城入园”、下游商混集中度提升以及行业定价模式改变三重因素的继续催化之下,行业头部化的趋势将会加速,而公司把握行业拐点在此时布局建设有江苏泰兴和四川大英两个基地,分别预计2020年5月和2021年3月投产,到2021年底公司复配产能预计达到200万吨左右,较2018年底翻倍,公司坚持采取以销定产,先有市场后有产能的扩张战略,产销率常年保持在高位,后续产能的陆续投放有助于公司降费增效,提高市占,为业绩带来高弹性和高确定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到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40.07亿元、49.83亿元和61.5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44亿元、5.92亿元和7.28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43、1.91和2.35元,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17倍、13倍和11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综合竞争优势突出,议价能力提升,高研发投入带来强大产品力,维持公司为“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和基建增速不及预期,新材料产品推广情况不及预期。
深圳燃气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0-05-01 6.70 -- -- 6.84 2.09%
7.46 11.34%
详细
事件:2020年4月29日,公司公布2019年年报及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 2019年营业收入140.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58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6%,符合预期。2020Q1公司营业收入28.3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85%,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91%,主要受疫情影响。 城中村改造进度符合预期。2019年公司计划扩大深圳本地燃气用户24万户,在2019年底深圳本地燃气用户达到230万户,本年深圳本地实际燃气用户增加23.20万户,2019年深圳本地燃气用户实际达到229.08万户,符合我们的预期。2019年底深圳市外用户达到150.33万户,非本地用户实际增长29.84万户,超出我们预期5万户。2020年我们维持本地燃气用户新增30万户的预期。由于2019年公司新增了11个非本地燃气项目,我们预计2020年非本地燃气用户预计成长33万户,略高于我们之前的预期,相应调高非本地管道燃气业务和燃气工程业务的营业收入。 气源价格大幅下降。2020年3月25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阶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其中规定2020年2月22日至2020年6月30日中石油天然气公司执行售气价格不高于2.0196元/立方米,中海油气电集团执行售气价格不高于2.142元/立方米,气价比我们预期本年西二线价格下降15%。同时,在这一期间工商业用户气价下降10%。今年收到全球新冠疫情影响,LNG到岸价格大幅下跌,2020年Q1LNG到岸价(中国)平均价格跌至0.8937元/立方米,4月份平均价格进一步跌至0.5376元/立方米,这大幅低于我们之前对西二线气源成本2.35元/立方米和LNG到岸价(中国)1.15元/立方米的预期,我们相应下调公司未来气源成本的预测。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3、13.27和16.6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8、0.46和0.5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值分别为19.95、16.43和13.11倍。看好燃气业务发展和近期起源成本降低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液化天然气价格大幅上升,城中村燃气改造不及预期。
中信特钢 钢铁行业 2020-04-29 14.07 -- -- 14.28 1.49%
17.59 25.02%
详细
面向新兴装备制造业,优质赛道成长性更强。公司下游以汽车、机械等制造业为基础,同时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是市场的重要补充。2019年汽车用钢需求大幅下滑,公司成功开辟了风电用轴承市场,全年实现产销量逆势增长10%。据测算,我国特钢的实际消费量在5000~6000万吨。类比美日,如果能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的特钢市场有1倍以上的成长空间。行业竞争格局趋优,龙头优势愈发显著。我国特钢行业目前处在产能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以中信特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通过兼并重组提高市场占有率。2019年公司产量占重点优特钢企总产量的比重升至近20%。作为市场占有率高的头部企业,公司将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更稳定的销售溢价,同时凭借着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可迅速改善重组单元的经营业绩。 消费结构呈高端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过去我国的特钢消费偏低端,结构钢占比达到60%以上。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轴承钢、工具钢等中高端特钢的需求增加。公司始终保持高研发投入,中高端产品品类丰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供给高端化也增强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产品出口量稳步增长。 协同和降本效应兑现,精细管理重塑价值。青岛特钢、靖江特钢等收购单元对公司的业绩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特钢自扭亏以来,盈利水平逐步向兴澄本部看齐。归功于运营协同、精细降本和规模化发展,在2019年吨钢售价同比下降近10%和铁矿石价格上涨30%的背景下,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逆势提升1个百分点。精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公司业绩的抗波动性,无论是面对行业周期或是新冠疫情都体现出来了稳定的盈利能力。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93.90亿元、694.4亿元和718.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64亿元、68.91亿元、73.43亿元;不考虑转股下,EPS分别为2.18元、2.32元和2.47元。综合相对估值和DCF估值两种方法,我们认为公司股价的合理区间为32.70-33.66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价格风险;2、宏观经济风险;3、企业经营风险。
红墙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4-27 12.26 -- -- 12.76 4.08%
14.61 19.17%
详细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共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分别为11.58亿元和1.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26%和87.65%,实现每股收益1.07元。 成本、降、价格稳、新市场拓展加速推助推2019年业绩高增。公司分别有74.11%和16.10%的收入来自于聚羧酸减水剂和萘系减水剂的生产和销售,2019年原材料环氧乙烷和工业萘的价格分别有22.45%和10.74%的大幅度下降,但在价格端公司聚羧酸系和萘系减水剂的吨售价仅分别同比下降1%和4%,售价稳而成本降,推动公司混凝土外加剂业务毛利水平扩大4.36个百分点,公司是华南地区的龙头企业,在两广地区市占率排名第一,公司有7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华南地区,大本营市场2019年营收增速在10%左右,同时西南和华北地区的市场开拓取得较大成效,两区域营收增速分别同比大增247.30%和110.04%,受大本营市场稳固和新市场业务放量推动,公司2019年混凝土外加剂销量整体同比增长38.33%。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混凝土外加剂销量与毛利水平同增,推动业绩大幅增长87.65%。 减水剂行业头部化趋势明显,公司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直接受益者。下游商混和基建项目集中度提升、退城入园的环保要求以及2016年以来行业定价模式的改变带来2017年开始集中度的加速提升,2017-2019年间行业前三强挤占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业绩皆有较高增速,展望未来,驱动行业头部化趋势的因素看不到明显的变化,我们判断集中度提升的浪潮在未来3-5年内还将继续演绎,公司市占率排名全国第三,作为龙头之一直接受益于此,享受行业春风,开疆拓土布局全国的成长性较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到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14.02亿元、17.50亿元和21.1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59亿元、2.00亿元和2.39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33、1.67和1.99元,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17倍、13倍和11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三强之一,是华南市场的龙头企业,新增区域市场开拓卓有成效,进入业绩释放期,维持公司为“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和基建增速不及预期,新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
苏博特 基础化工业 2020-04-20 17.91 -- -- 21.48 19.93%
24.77 38.30%
详细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共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分别为33.07亿元和3.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78%和32.01%,如果不考虑2018年因收到1.37亿房屋征收补偿款对业绩的扰动,2019年扣非归母净利大增136.69%,公司2019年实现每股收益1.14元。 议价能力增强、原材料成本下降和检测中心并表推动扣非归母净利大增。公司分别有70.37%和8.54%的收入来自于高性能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的生产销售,2019年原材料环氧乙烷和工业萘的价格分别有22.45%和10.74%的大幅度下降,而公司高性能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的吨售价分别同比略微下降0.47%和上升1.41%,原材料价格大跌之时公司主要产品售价保持相对稳定,体现出面对下游控价稳价的能力提升,2019年公司混凝土外加剂销量有30%左右的增长,原材料成本下降带动外加剂业务毛利率上升8.75个百分点,叠加公司2019年5月完成收购的江苏省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并表对公司业绩的增厚,共同助推公司2019年扣非业绩高增。 产业链地位提升,经营净现金大幅转正。高性能减水剂行业在2017年迎来集中度提升的拐点,公司作为行业龙头2018年市占率提升1.26个百分点,2019年公司高性能减水剂销量有30%左右的较高增速,预计市占率应有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下游商混企业和基建项目也在向头部集中,对减水剂生产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坚持产品创新战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之比保持在行业最高,2019年研发费用的投入较2018年大幅增加44个百分点,公司紧抓行业集中度趋势,坚定执行产品创新战略,在行业迎来变局之时产业链地位获得提升,2016-2019年间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经营现金净流量2019年达到4.19个亿,相较2018年大幅转正,且收现比也有7.74个百分点的大幅提高。 集中度提升仍在加速,看好公司市占率继续增加。下游商混和基建项目集中度提升、退城入园的环保要求以及2016年以来行业定价模式的改变带来2017年开始集中度的加速提升,公司作为龙头直接受益于此,2017-2019年间产销率始终保持100%左右的紧平衡状态,目前驱动行业向头部集中的3因素仍看不到削弱的迹象,预计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仍将继续,为解决产能瓶颈公司目前布局有江苏泰兴和四川大英两个基地,分别预计2020年5月和2021年3月投产,到2021年底公司产能预计达到200万吨左右,较2018年底翻倍,产能瓶颈的解决将助力公司市占率继续增加。 是检测业务和外加剂业务是1+1大于2。公司于2019年5月份完成对江苏省建筑工程检测中心58%股权的收购,检测中心是江苏省内检测行业龙头,目前业务涉及建筑、交通、市政、铁路、进出口检验等多个领域,并拥有国家级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业务和公司新材料业务具有协同效应,近年来公司开始往道路交通材料、防水修复材料等方向发展,检测中心对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的检测数据可以辅助公司更有针对性得进行材料研发,另外,检测业务现金流较好,2019年经营活动净现金占营收高达41.44%,可以对外加剂业务的营运资金形成较好补充。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到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40.49亿元、49.08亿元和55.1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67亿元、6.47亿元和8.20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50、2.08和2.64元,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15倍、11倍和9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综合竞争优势突出,议价能力提升,高研发投入带来产品溢价,维持公司为“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和基建增速不及预期,新材料产品推广情况不及预期。
深圳燃气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0-04-06 6.36 -- -- 6.84 7.55%
6.84 7.55%
详细
“量增+价稳”助力公司管道燃气业务打开向上空间。覆盖地区人口增长、燃气普及率提高、人均用气量上升推动未来用气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销售气量将达到69.57亿立方米。目前燃气开支占居民可支配收入很小,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居民燃气价格有提升空间,我们认为未来燃气销售价格会比较稳定且有提升可能。 深圳电网最高用电负荷持续增长,电力调峰需求推动燃气电厂新建、扩建。近年深圳电网最大负荷屡创历史新高,2019年达1910万千瓦,较2018年增长11.0%。依照电网预测,未来深圳的电力瞬时负荷还将出现较大增幅,到2035年将达到3350万千瓦。不断增高的本地最大用电负荷使得电力调峰需求增加,推动了对调峰燃气电厂的需求。我们预计,到2030年本地新增燃气发电厂或将为公司额外创造16.52亿立方米的年销量。 公司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投产,气源结构丰富,目前国际LNG价格低于中石油公司气价情况,LNG供气比例的增加将改善公司气源成本。公司当前上游气源主要来自广东大鹏及西气东输二线,2019年旗下LNG接收站投产,今后国际LNG比例将增加。目前国际LNG价格持续走弱(3.5美元/百万英热合0.866元/立方米)已远低于广东大鹏(1.7元/立方米)及西气东输二线供气价格(2.04-2.45元/立方米),公司LNG接收站的不断增产将提升低价气源所占比例,改善公司气源成本。我们预计公司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全面达产将在2022年左右,届时公司气源1/4左右将来自进口LNG。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0.51、11.94和16.3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7、0.42和0.57元。当前股价对应2019-2021年PE值分别为19.20、16.89和12.34倍。看好燃气业务发展和近期起源成本降低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提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液化天然气价格大幅上升。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0-03-30 10.96 -- -- 13.63 24.36%
15.22 38.87%
详细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4.2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25.94亿元、同比+13.5%。 氯化法二期投产带动产销稳步增长。2019年公司实现钛白粉产量63.0万吨,销量62.5万吨、同比+6.8%,其中氯化法钛白粉销量6.75万吨、同比+13.3%;采选铁精矿351.86万吨,同比+6.37%,钛精矿85.31万吨,同比+6.12%。 二期氯化法项目的投产和稳步放量是公司2019年实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收购兼并,钛锆两翼发展。2019年5月,公司收购云南新立钛业,高钛渣、海绵钛、钛白粉顺利副产,形成一体化的低成本联产体系。2019年11月,公司收购东方锆业15.66%股权,未来公司利用自身以及东方锆业产业链和资本市场优势,加大开发澳洲锆钛共生矿、向下游新兴锆制品领域拓展以及整合国内锆产业值得期待。 看好公司市占率加速提升。在硫酸法受限、氯化法高壁垒背景下,国内钛白粉的工艺路线面临变迁拐点,行业整体壁垒提高是未来中长期产业趋势,可预见具备成熟氯化法技术的龙头份额将加速提升。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实现全流程、大型化与稳定化生产的氯化法企业,未来几年在焦作、新立和攀枝花基地预计仍有氯化法产能持续投放。 辩证看待疫情对行业影响。今年1~3月份淡季国内两轮提价、海外1轮提价已显示行业强劲基本面,但海外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原本期待的补库存行情节奏,年内海外疫情对外需的影响尚具备不确定性。但即使在海外疫情对需求影响较大情况下,虽对行业的需求和价格产生较大压力,但由于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生产持续保持正常(对比力拓钛矿高钛渣停产、某海外钛白粉龙头个别装置停产),那么公司虽然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但份额将加速提升,一旦市场恢复公司充分受益,我们认为更应关注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前景。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9.3、37.4和4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0-2022年PE值分别为9.6、7.5和6.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持续性超预期,海外需求持续低迷。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0-03-30 10.63 -- -- 11.71 10.16%
13.72 29.07%
详细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41.9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25.43亿元、同比-18.8%,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以量补价营收保持平稳,成本优化业绩符合预期。2019年由于化工品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同时全年原油整体价格水平弱于2018年,因此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普跌,2019年化肥均价同比-8%、有机胺-13%、己二酸及中间品-20%、醋酸及衍生品-33%、多元醇-30%。在景气低迷情况下,公司凭借乙二醇和肥料功能化项目放量,产销量大幅提升从而全年营收保持平稳,化肥销量同比+37%、有机胺+6%、己二酸及中间品+12%、醋酸及衍生品-1%、多元醇+130%。成本方面,公司持续技改挖潜,报告期内完成了三大气化平台的互联互通以及乙二醇新装置的优化技改,提升了原料煤利用率和总体产品产出,同时单位产品、尤其是乙二醇成本大幅降低,保障了盈利能力的相对平稳。 步入下一轮资本开支周期,新材料项目开启下一轮成长。公司预计2021年5月份投产的己二酸新项目采用更为先进的环己烯法工艺、原料氢气自配套,2021年11月份投产的己内酰胺项目中原料环己酮、氢气和液氨自配套以及单位投资强度较低,预计均将保持良好的成本竞争力。10万吨DMF项目预计今年三季度投产;同时公司环评显示正在规划建设氨基树脂新材料单体项目,包含低压法三聚氰胺装置两套,每套6万吨+副产碳酸氢铵30万吨(合计12+60万吨),利于公司将富余合成氨转化为较高附加值产品。 短期面临压力,油价大跌、海外疫情爆发加速产业链库存深度去化。通常原油价格略微领先于其他如化工、黑色、有色等工业品,而同时价格又是库存的领先指标,我们判断本次油价大跌有望驱使产业链进一步去库存,进而宣告本轮库存周期的正式结束、进入补库周期,届时大宗品需求回暖有望带动价格上涨。从时间上需要密切关注需求端的海外疫情拐点、以及供给端的增减产情况如6月9日的下一次OPEC会议沙特是否协商恢复扩大减产。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2.2、27.9和33.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11.6、9.2和7.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影响持续性超预期,需求持续低迷。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