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黄帅斌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30520080005...>>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2022-01-20 -- -- -- -- 0.00%
-- 0.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2~20.5 亿元,同比增长39.92%~66.7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73~18.03 亿元, 同比增长32.45~62.12%,符合市场预期。根据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1Q4 实现归母净利润5.64~8.94 亿元,同比增长42~125%,环比增长25%~98%。 2021 年组件出货行业第二,大尺寸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根据PV-Tech 统计, 公司组件出货量从2020 年的行业第四提升至2021 年的行业第二,且公司在210 大尺寸电池组件上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10 组件出货量在2021 年为行业第一,带动公司2021 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展望2022 年, 随着上游硅料及硅片产能的释放其价格有望步入下行通道,我们维持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过220GW 的判断,公司组件出货有望持续提升且盈利能力亦将迎来修复。 公司2021 年底组件总产能预计为50GW,其中210 产能约44GW,占比超80%; 电池片产能预计为35GW,其中210 产能占比超过70%;叠加公司和通威合作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在210 产品的领先布局和全产业链完善有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 加码分布式市场布局,全球智慧能源布局稳步推进。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并且坚定不移布局分布式市场,“天合富家”原装户用系统出货量2021H1 同比增长率超过300%,同时亦发布了BIPV 产品“天能瓦”,进一步完善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产品布局,2021 年分布式业务销售增长显著,对公司2021 年业绩增长做出有力贡献。 此外,公司持续在储能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发力,并在日本成为首个通过JET 认证并批量出货的中国户用储能公司;2021 年6 月公司和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在加油站零碳能源转型、绿电制氢、光伏材料供应及研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大尺寸产品和分布式业务销售均实现显著提升,且未来大尺寸和差异化产品盈利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我们上调公司22-23 年净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9/35.79/45.71 亿元(维持/上调15%/上调12%),对应EPS 为0.96/1.73/2.20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70/39/31 倍。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居全球前列,大尺寸产品提前布局将保障公司在产业链降价背景下获取超额收益,分布式和储能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全球装机、公司产能扩张和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战剧烈程度超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1-11 42.10 -- -- 42.67 1.35%
46.50 10.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 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80~85亿元,同比增长 122%~13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0~85亿元,同比增长 232~253%,符合市场预期。根据业绩预告,预计公司 20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 20.55~25.55亿元,同比增长 647%~829%,环比下降 14%~31%。 硅料价格虽步入下行通道但需求向好及硅片扩产将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公司硅料龙头地位稳固 2022年业绩将维持高增。虽然通威股份、保利协鑫、大全能源、特变电工等多家硅料企业将在 2022年释放硅料产能(预计 22年底国内硅料产能有望突破 100万吨),但在新投产产能仍需爬坡的背景下部分产能不会在 2022年形成有效产量;同时,产业链价格下降背景下终端需求持续改善,我们维持2022年光伏需求有望超过 220GW 的判断,硅料需求旺盛将对其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价格快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低,我们判断 2022年全年硅料均价有望维持在 160元/kg 以上。 公司可转债发行已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其中 56亿元将用于乐山二期(5万吨)及包头二期(5万吨)多晶硅产能建设,预计公司 22年底硅料产能将达到 33万吨,提前完成公司 2023年发展规划(原计划 2023年实现硅料产能 22~29万吨)。虽然工业硅价格在 2022年仍有可能维持在 2万元/吨以上,但在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优异的背景下硅料业务 2022年业绩仍将维持高增。 电池片产能稳步扩张,两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公司与天合光能合作的 15GW电池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 22年底公司电池产能总规模超 55GW,其中 210尺寸超 35GW。此外,公司在新增 1GW 异质结中试线的基础上,计划对现有部分PERC 产线进行技改提升并建成 1GW TOPCon 中试线,两种技术路线共同研发推进也有利维持公司在电池片技术环节的领先优势。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扩产节奏及对未来硅料价格的判断,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83.04/147.31/160.80亿元(上调4%/35%/38%),对应 EPS1.84/3.27/3.57元,当前股价对应 21-23年 PE 为23/13/12倍。公司作为硅料绝对龙头扩产节奏行业领先,未来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且在大尺寸电池/组件环节的布局也有望给公司盈利带来额外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装机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放、产品销售量不及预期;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程度高于预期;公司技术路线选错或产能扩张无法紧跟趋势
容百科技 2022-01-07 118.79 -- -- 140.18 18.01%
149.50 25.85%
详细
事件:2022年1月3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9亿元到9.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77亿元到7.07 亿元,同比增长317.71%到331.79%;公司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亿元到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40亿元到6.70亿元,同比增长399.58%到418.31%。业绩超预期。 点评: 21Q4净利润同环比加速增长,业绩大超预期。公司21Q4净利润预计3.41-3.71 亿元,同比增长241%到271%,环比增长49.56%到62.72%;21Q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1-3.61亿元,同比增长366%到408%,环比增长61.46%到76.10%。 三元正极盈利能力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公司21Q4业绩大超预期主要由于三元正极材料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公司21Q3新增产能3万吨, 21年底总体产能达12万吨。我们预计公司21年全年三元正极出货近6万吨,单吨扣非净利近1.4万元/吨,实现了量利齐升。高镍多晶产品出货量保持市场领先, 单晶高能量密度产品、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的出货量占比均有提升。 前驱体自供比例提升带动盈利增长,加强原材料布局。公司前驱体板块在客户开发、产品研发、工程建设等方面进展显著。前驱体自供比例同比提升,21年达到30%左右,盈利能力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公司综合成本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产销量双升带动规模效应,促进了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同时,公司加强原材料战略采购布局,2021年11月与华友钴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至2025年, 容百在华友的前驱体采购量不低于18万吨。在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有优势的条件下,双方预计前驱体采购量将达到41.5万吨。 收购凤谷节能掌握陶瓷回转窑设备工艺,降本增效。12月,公司公告拟投资4,170 万元人民币收购凤谷节能70%的股权,进行高性能陶瓷回转窑开发。烧结工序是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该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实现设备投资降本与工艺技术创新, 强化公司在工艺和装备技术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生产质量、节约生产能耗、降低综合制造成本。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高镍三元正极产销两旺,前驱体自供比例提升,单吨盈利持续提升,考虑未来几年公司产能释放弹性较高,高镍三元竞争优势明显, 上调公司2021-2023E 净利润预测(上调27%/29%/40%),预计21-23E 净利润9.05/ 17.21/ 27.04 亿元,对应PE 57/30/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募投项目不达预期、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九洲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2-24 9.70 12.18 139.76% 10.15 4.64%
10.15 4.64%
详细
区域领先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运营商,加码新能源运营、布局智慧能源项目推动业绩快速增长。九洲集团成立于1993年,2015年起开始由智能电气设备供应商转型为可再生能源建设与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形成智能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综合智慧能源三大业务格局。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15.36%;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高增97.18%; 2021H1公司在发电量、发电收入以及装机容量规模方面均实现翻倍增长,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公司转型之路初见成效。 碳中和背景下电网投资需求持续提升,智能电气成套设备业务稳健增长。南方电网提出,“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6700亿元,较“十三五”实际投资增加51%。国家电网则表示,“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用于电网升级改造。“十四五”期间电力设备需求有望高增。公司深耕电气成套设备多年,已成为智能配电网关键成套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该板块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加码新能源运营,投运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1Q3公司自持、间接持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全部实现并网,其中自持项目规模460.1MW,间接持有项目规模237.5MW,且2021年Q4通过嘉兴基金间接持有的新能源资产将实现并表。未来依托风光资源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国电投集团的合作关系,公司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并网新能源项目规模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态势。 综合智慧能源为发展方向,生物质热电联产模式保障业绩稳步提升。截至2021年10月公司已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规模达650MW,其中在建规模16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可有效解决东三省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当地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公司通过与国电投集团合作推动生物质项目建设投产,一方面可通过项目建设实现EPC 收入,另一方面项目投运后通过发电和供热实现收入和利润可保障公司投资收益的持续提升。 首次覆盖给予“ 增持”评级: 预计公司20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3.35/3.83亿元,对应EPS 为0.27/0.57/0.65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年PE 分别为36/17/15倍。参考可比公司相对估值及绝对估值,给予公司2022年合理估值水平(PE)22倍,对应目标价12.55元。考虑到公司新能源运营电站规模将随着基金并表和在建项目的持续落地而保持稳健增长,叠加布局生物质能源项目给公司在建造和投资收益方面所带来的业绩增量,我们看好公司业绩在21-23年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新能源装机量不及预期;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经营风险。
派能科技 2021-12-22 190.00 182.94 456.39% 198.99 4.73%
198.99 4.73%
详细
派能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家用储能系统制造商。公司主要从事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掌握了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一系列技术。公司在海外家用储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2019 年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三,市占率8.5%,仅次于特斯拉和LG 化学。 深耕锂电池储能,磷酸铁锂技术领先。公司在锂电池储能应用领域深耕十余年, 始终专注磷酸铁锂储能领域,目前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公司家用储能产品的循环测试容量保持率高于LG 及特斯拉储能产品,产品质量与技术领先。磷酸铁锂电池贴合储能领域的应用需求,已成为我国锂电储能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磷酸铁锂在海外储能市场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有望受益。 海外家储市场高速增长,客户认证壁垒高。公司主要市场为欧洲、非洲、北美等海外储能市场,取得了包括欧洲最大储能系统集成商Sonnen、英国最大光伏提供商Segen 在内的多个大型优质客户的认证,客户合作关系深厚。海外储能市场高速发展,家用储能经济性好、盈利能力强,有利于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积极扩产,自主品牌提升盈利能力。公司IPO 上市后有望凭借资金优势积极扩产,募投项目的顺利投产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根据投产进度公司21-23 年储能系统有效产能预计为1.5/3.5/6.2 GWh,我们预计公司2021- 2023E 储能系统销量1.5/2.5/4.5GWh,有望充分受益储能市场高速增长。公司自主品牌营收占比不断提升,有望持续带动公司盈利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海运成本提升影响,公司毛利率承压, 下调公司21-23 年净利润预测至4.5/6.8/11.6 亿元(下调16%/14%/4%),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EPS 为2.88/4.40 /7.50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73/48/28x。综合考虑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结果,给予公司2022 年60 倍PE, 对应目标股价264.02 元。综合考虑储能行业处于刚刚兴起阶段,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并且在当下阶段,海外用户侧家用储能需求兴起,公司作为户用储能系统及电池的龙头,具有稀缺性和海外户用渠道的先发优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锂电池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募投项目实施进度和收益不及预期;次新股调整风险。
炬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2-22 14.28 -- -- 15.14 6.02%
15.14 6.02%
详细
聚焦能源物联网,具备完整解决方案。炬华科技定位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以物联网系统带动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电气、能源云边路由器、物联网传感器等物联网远程终端发展, 推动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在公共能源水、电、气、热领域的应用。 公司智能电表业务在电网招标中份额保持稳定,同时大力发展智能水表和用户侧能耗监测和管理业务。 电力物联网、数字电网带动感知层设备需求。智能电表属于强制检定类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 8年。 2018年开始,首轮建设的智能电表开始进入更换的高峰期,国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额整体处于上升通道。 2020年第二批招标开始,国网开始全面实行 698-IR46规格的智能电表。相比上一代电表,除了实行“双芯”(计量芯片+管理芯片)外,还增加了远程抄表及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单表价值量普遍提升 30%-50%。 2021年前 11个月,国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额达到200亿元,较 2020年全年提升 50%。 碳中和背景下智能用电体系迎来风口。 节能降耗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提出, 提高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能耗“双控”背景下, 用户侧节能降耗需求快速增长, 能效监测和能效管理业务迎来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子公司上海纳宇电气成立于 1993年, 主营能源物联网业务, 综合服务客户超过1000家, 主要业务涵盖了轨道交通、楼宇园区、学校医院、数据中心、新能源等行业。截至 2020年底,纳宇电气能耗管理系统已覆盖全国 80余条地铁,在全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市占率遥遥领先。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4/16.4/2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4.1/5.3亿元,对应 EPS 为0.59/0.80/1.04元。 当前股价对应 21-23年 PE 分别为 25/18/14倍。 参考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结果,考虑到公司在电网智能电表招标中份额稳定,有望持续受益于新一轮景气周期。公司大力发展能耗管理系统,在能耗“双控”背景下发展前景广阔。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网招标金额不及预期、能耗监测系统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2-16 59.85 -- -- 60.52 1.12%
60.52 1.12%
详细
事件:12 月12 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大众入股定增落地。 大众入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定增落地: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384,163,346 股,不超过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总额为73.03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72.31 亿元,股票将于12 月15 日上市。本次非公开发行和股份转让完成后,大众中国将合计持有公司440,630,983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4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公司302,500,435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17%,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公司控制权不变更:在本次非公开发行及股份转让完成后,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仍为持有公司第一大表决权的股东,且高于持有公司第二大表决权的股东大众中国的表决权比例5%以上,李缜及其一致行动人有权提名的董事占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因此,本次非公开发行及股份转让完成后,李缜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化。 强强联合,协同发展:本次发行将引入大众中国作为战略投资者,大众汽车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到2025 年前,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将产品阵容中的电动汽车车型比例增至35%,国轩有望受益大众的电动化战略。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建国轩电池年产16GWh高比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新建国轩材料年产30,000 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助力国轩2025 年300GWh 的产能规划。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021 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承压, 预计22 年将逐步缓解;公司下游客户拓展顺利,新增产能释放为公司未来收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下调21 年、上调22-23 年净利润预测至2.43/8.94/12.36 亿元(变化幅度-54%/+2%/+17%),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12/112/81x。公司坚持“做精铁锂,做强三元,做大储能”的产品路线,并向电动两轮车、电动船舶领域延伸。大众入股后有望凭借客户以及产品优势打开市场空间,公司将受益于大众的全球电动化布局,大众入股后有望带来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管控经验,国轩高科的盈利能力和高端整车客户占比有望提升,具备业绩超预期的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变更风险;大众与公司合作进度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滑。
思源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2-15 52.70 -- -- 59.98 13.81%
59.98 13.81%
详细
通过总结公司近一个月在招聘网站上的人员招聘需求,我们发现,目前公司的人员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1、电芯开发类人员。包括锂电研发、电极、装配、化成、测试、BMS、PACK等各工序人员。其中研发段人员负责8Ah&6Ah的HEV电芯结构、功能开发;电极工序人员负责NCM、LFP体系混料匀浆、涂布工艺;装配段人员负责软包或方形电芯的叠片/卷绕、焊接封装工艺开发;化成段人员负责软包或方形电芯的化成、OCV、分容工艺开发;BMS和PACK段人员负责电芯BMS和PACK平台搭建和相关标准制定。公司已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思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与尚待设立的以股权激励为目的的有限合伙企业共同对电池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电池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亿元。目前公司在手现金充足,且在电芯特别是超级电容领域布局已久,此次拟扩充锂电团队,扩大了电芯领域的布局,有望对HEV汽车及储能业务形成有效支撑。 22、海外销售及EPC落地人员。其中销售人员语种涉及西班牙语、俄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EPC交付工程师主要负责海外EPC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问题反馈处理。 疫情下公司稳步推进海外EPC项目,在海外竞争优势明显。根据公告披露,2020年海外市场订单占比约20%,公司未来计划提升至30%。目前公司海外项目主要在欧洲、非洲市场,公司判断未来最大需求在北美,目前已中标美国巴菲特电力公司互感器项目。美国能源部(DOE)的统计显示,当下美国70%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运行年限超过25年,60%的断路器运行年限超过30年,陈旧的电网设施面临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巨大挑战。公司进军美国市场,潜在需求量大。 33、电力仿真与控制人员。主要包括电气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电力电子仿真工程师等,主要负责一二次设备的研发、改进。公司二次设备板块快速发展,子公司思源弘瑞2020年净利润1.12亿元,同比+72%。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特高压、配网等需求呈现结构性高增。公司打通一二次设备,强化系统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在电网设备领域竞争力强,随着海外EPC项目不断拓展,有望持续带动公司业绩提升。同时公司正组建和扩充电芯开发团队,有望对HEV汽车业务及储能业务形成有效支撑。我们维持公司21-23年盈利预测12.5/15.9/19.6亿元,对应EPS为1.63/2.08/2.56元,当前股价对应22年PE为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EPC项目风险、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电南瑞 电力设备行业 2021-12-13 41.00 -- -- 47.87 16.76%
47.87 16.7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对包括董事、董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在内的 1300人授予限制性股票,并对 2022-2025年的业绩考核做出规定。 点评: 坚定增长信心,设立净利润不低于对标企业均值 5倍考核标准本次激励对象共 1300人,包括公司及下属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研发、工程、营销等不同层级核心骨干。考核条件包括 2022年-2025年 4个解除限售期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14%,且不低于对标企业 75分位值水平;22-25每年净利润相比2020年以来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10%,且不低于对标企业净利润均值的 5倍; 每年研发费用较 2020年以来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5%;每年 ΔEVA 大于 0。对标企业共选取 18家,包括特变电工、东方电气、国网英大、林洋能源、思源电气等。 双碳、新型电力高景气,电网设备稳定增长南方电网提出,“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 6700亿元,较“十三五”实际投资增加 51%。国家电网则表示,“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 3500亿美元,用于电网升级改造。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新兴负荷增长,以及与之匹配的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出新的要求,智能电网投资有望实现结构性增长。 设立新型电力系统联合实验室,聚焦“双碳”目标公司 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32.32亿元,同比增长 15.59%;实现归母净利润 31.93亿元,同比增长 25.27%。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10月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新型电力系统联合实验室项目签约揭牌,推动新能源应用、电化学储能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传感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投资建议:“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装机的快速提升对电网侧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人员利益,彰显长期增长信心,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盈利预测 60.4/70.2/79.1亿元,对应 21-23年 EPS 为1.09/1.27/1.43元,当前股价对应 22年 PE 为 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海外业务经营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星云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15 67.90 -- -- 67.88 -0.03%
67.88 -0.03%
详细
国内领先的后段锂电设备供应商。星云股份是一家以锂电池检测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产品布局锂电池成品检测、锂电池组充放电检测、锂电池组BMS检测、锂电池组自动化组装及动力电池模组/电池组EOL检测,自2018年以来积极布局储能PCS及充电桩。2020年实现营收5.75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1506%。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72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40%。 受益于全球锂电扩产潮,锂电检测业务绑定头部客户。伴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全球主流电池厂商积极扩产,推动动力锂电设备需求增长。据我们测算,2024年全球锂电设备需求有望达到915亿元。公司是宁德时代、比亚迪锂电设备重要供应商,2020年来自宁德时代、比亚迪的营收占比分别约40%、8%。 此外,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电池性能检测实验室服务长期承包合同,开展持续性业务。 大力发展储能和充电桩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30GW以上。公司2018年10月宣布启动“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电站变流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2021年1月实现定增募资4亿元,进一步投入储能及充电桩领域。截止2020年底,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储能变流器(PCS)系列产品通过产品型式试验及初次工厂检查,符合相关认证规则的要求,并于2020年7月取得了CQC认证证书。公司与宁德时代等企业合资成立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客户提供领先的智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多家宁德时代参股的储能企业提供相关储能设备。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锂电设备订单量持续增长,储能和充电桩业务进展顺利,我们上调21-23年盈利预测7.3%/18.3%/30.4%至1.27/2.33/3.63亿元,对应EPS为0.86/1.58/2.46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年PE分别为81/44/28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宁德时代、比亚迪锂电设备供应商之一,受益于龙头锂电厂商扩产计划,后续业绩确定性高。同时,公司布局前瞻,积极发展储能和充电桩业务,构建“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设备到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服务装备”的产业链,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新能源车渗透率不及预期的风险。
良信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11 18.36 -- -- 20.77 13.13%
20.77 13.13%
详细
公司是智能化高端低压电气系统解决方案专家。公司成立于 1999年,致力于实现低压电器国产化替代,是国内低压电器行业中、高端市场的领先企业。业务覆盖终端电器、配电电器、控制电器、智能家居等领域,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从发电端、输配电到用电端,包括通信、新能源、建筑、电力、工建、公商建、工控、智能楼宇等行业。2020年营收 30.17亿元,同比+48.0%,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 37.5%;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 28.2亿元,同比+31.8%,归母净利润 3.46亿元,同比+8.8%。 国产替代加速,低压电器 2020年市场空间 862亿元。根据格物致胜《中国低压电器市场白皮书 2021》,2020年低压电器市场规模预计为 862亿元,配电电器、终端电器、控制电器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 42%、34%、16%,2020-2025年市场规模 CAGR 预计分别为 7.8%、6.4%、10.6%。到 2025年,低压电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240亿元。行业内厂家按产品等级和客户群体可分为三个梯队,良信占据第二梯队主导地位,并依靠品牌、产品质量和客户关系与外资企业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推进国产替代。 公司绑定大客户,纵向一体化。公司实行绑定行业头部客户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的策略。在建筑、通信、新能源等领域,与万科、保利、华为、阳光电源、禾望电气等头部厂商合作紧密。近年来较高的研发投入支撑了良信在低压电器上的定制能力,公司针对海上风电、户用光伏、新能源车载电器系统、直流充电桩、电力物联网、智能楼宇等不同工况,推出差别化的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投建海盐工厂,加强上游注塑、焊接等工艺管控,有望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提升公司成本费用管控能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0/56.5/7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8/7.05/9.48亿元,对应 EPS 为0.45/0.69/0.93元。当前股价对应 21-23年 PE 分别为 40/26/19倍。参考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结果,考虑到公司绑定下游大客户,产品适应多种场景及多种工况,未来增长动力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11 133.09 -- -- 152.90 14.88%
152.90 14.88%
详细
事件: (1)10月 28日,公司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亿纬锂能 50GWh 动力储能电池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一期 20GWh,二期30GWh),并根据需要,探讨合作引入锂离子电池核心部件相关供应商。 (2)11月 4日,公司与荆门市政府签订《战略投资协议》,投资 305.21亿元,建设年产 152.61GWh 的荆门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园项目。原项目年产 104.5GWh新能源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园和年产 30GWh 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同步终止。 (3)11月 5日,公司拟与荆门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合同书》,分别在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 20GWh 乘用车用大圆柱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16GWh 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为 62亿元。 (4)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 1,76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告日股本总额的 0.93%,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1,639人,授予价格为 76元/股。公司考核目标为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 163/261/418/669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100%/60%/60%/60%。 大圆柱与铁锂重点布局,长期股权激励志存高远:公司公告多个扩产项目加速扩产,顺应大客户技术路线优化与储能等领域的旺盛需求,在 4680大圆柱与磷酸铁锂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积极顺应技术路线优化,展现出公司前瞻的战略布局。 在股权激励方面,公司 22-24年收入考核目标年增速达 60%,维持长期高速增长,体现出公司管理层的信心。 全产业链布局加速,稳定原材料供应:公司分别与中科电气(负极)、恩捷股份(隔膜)、格林美(回收镍产品)、华友钴业(钴镍)、德方纳米(磷酸铁锂)、SKI 贝特瑞(高镍三元)、新宙邦(电解液)、大华化工和金昆仑(锂)进行产业链布局,稳定原材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产业链合资公司产能 2022年下半年陆续释放,提升供应链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盈利能力有望拐点回升。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动力电池客户质量处于国内第一梯队,4680大圆柱前瞻布局未来可期。随着公司动力产能继续释放,21年预计软包三元、三元圆柱出货高速增长,22年磷酸铁锂首次进入乘用车领域,进入新势力供应链,动力电池业务大有可为。上游材料涨价短期影响盈利,公司长期产能规划提升,调整2021-23年净利润至 32/48/71亿元(-7%/-4%/+4%),对应 PE 78/52/3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等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电子烟监管风险等。
特变电工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8-13 16.40 16.08 34.45% 29.96 82.68%
29.96 82.68%
详细
特变电工是行业领先的输变电+新能源产业龙头。公司发展始于输变电业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产品及规模的优势成长为输变电行业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公司于2000 年进军新能源行业并逐步形成了光伏风电资源开发及电站建设、以及多晶硅生产制造两大细分主业,目前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2021Q1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9.68%至94.5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414.62%至21.19 亿元。 硅料布局领先,产能扩张加码,成本控制卓越,21/22 年硅料价格高企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有保障。公司2020 年底硅料投运设计产能约7 万吨(实际年产量可达8 万吨),随着后续老产能技改和包头两期产能(共20 万吨/年)陆续投产, 公司总产能有望达30 万吨/年,叠加行业领先的成本控制能力,公司龙头优势在未来有望进一步凸显。 2021 年7 月起硅料价格步入缓跌通道,但供需形势仍偏紧对价格有支撑,年底价格有望维持在180 元/kg 以上;在2022 年光伏需求有望超过200GW 的背景下,2022H2 硅料供需有望重回紧平衡态势,对硅料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我们判断2022 年底硅料价格有望维持在100 元/kg 以上,全年硅料均价有望维持在110 元/kg 以上,在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优异的背景下将为公司的盈利能力起到显著的支撑作用。 特高压新一轮建设高峰有望重启,公司在输变电业务行业领先,同时海外市场开拓有望贡献新的增量。“碳中和”背景下对我国碳排放量提出了严格的规划,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后特高压将成为解决消纳和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的核心抓手;此外,“新基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而特高压建设则是“新基建”支持的重点方向,在“碳中和”和“新基建”的双重推动下特高压有望迎来新一波建设高峰。公司在特高压变压器产品市占率行业领先(历史中标率25~30%),且输变电成套工程在疫情影响缓解后的海外市场亦有望重回增长态势,我们看好公司输变电业务在国内和国外的长期发展。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4/56.49/62.02 亿元,对应EPS 为1.35/1.52/1.67 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 年PE 分别为12/11/10 倍。参考可比公司相对估值及绝对估值,给予公司2022 年合理估值水平(PE)15 倍,对应目标价22.81 元。考虑到公司两项主业(新能源产业及配套工程,以及输变电业务)在碳中和背景下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体的能源体系中均处于重要地位,公司在上述业务行业领先,未来将随着行业景气度的提升而维持稳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硅料产能投放及销量不及预期;光伏行业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电网投资不及预期;海外业务经营风险。
国电南瑞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8-06 32.20 -- -- 37.20 15.53%
40.70 26.40%
详细
国电南瑞是我国电网建设全方位解决方案龙头:国电南瑞始创于2001 年,由南瑞集团作为主发起人,2003 年9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历经多年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形成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以及综合能源等全方位解决方案。截止2020 年底,公司拥有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发电及水利环保四大业务板块,下设1 个研究院、4 个事业部,15 家分公司、26 家子公司。 新能源装机快速提升,带动电网投资增长:“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我国风光装机规模快速扩大,2020 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7167 万千瓦,同比增长178.65%;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4820 万千瓦,同比增长81.75%。随着光伏、风电装机量迅速上升,配电网工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建设与改造。2015 年8 月,国家出台《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 年》,要求2015-2020 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 万亿元。 “碳中和”背景下,“再电气化”--电源侧增长带动电网侧投资:减少碳排放量需要加快推进能源清洁化率和终端电气化率,我国国家电网指出到2050 年中国能源发展将实现“两个50%”,即能源清洁化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50%,电气化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50%。 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测算,到2050 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1.7%, 全社会用电量将显著提升。用电量的提升需要电源、电网侧投资提前布局,因此用电量的提升将带动电网侧投资增长。 新型储能加持,带来新的输配电建设需求:2021 年7 月23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将带来新的输配电建设需求。同时,《指导意见》允许将电网替代性储能设施成本纳入输配电价回收,进一步激发电网投资积极性。 投资建议:“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装机的快速提升对电网侧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再电气化”趋势明确,未来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有望持续提升。随着储能政策理顺,居民侧特别是工商业储能有望放量,带动终端配网工程需求。我们维持公司21-23 年盈利预测60.4/70.2/79.1 亿元,对应21-23 年EPS 为1.09/1.27/1.43 元,当前股价对应21 年PE 为2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海外业务经营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7-27 569.99 -- -- 780.80 36.98%
804.68 41.1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 2021H1实现营业收入 12.39亿元,同比增长 32.0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52亿元, 同比增长 33.1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 3.04亿元,同比高增 677.16%。 丝网印刷设备销售维持高增, HJT 整线订单持续落地。 2021年上半年, 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在各项业务均取得了收入的快速增长。 分板块来看, 公司丝网印刷成套设备性能及技术行业领先, 2021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97%至 10.1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 5.78个 pct 至 37.65%,我们认为毛利率的提升和高毛利率的 HJT 整线订单逐步交付并确认收入有关;公司单机设备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4.05%至 1.58亿元。 此外,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 HJT 丝网印刷、 PECVD、 PVD 设备、 以及通过参股公司吸收引进的日本 YAC 制绒清洗技术实现了 HJT 电池设备的整线供应能力, 2021H1取得的 HJT 电池设备整线订单同比有所上升,未来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布局 HJT 整线技术生态初具成效, 拟定增募资 23.12亿元加码 HJT 设备产业化进程。 公司积极布局 HJT 整线设备解决方案,把握技术更迭机会, 在技术和订单的双重加持下未来市占率有望提升: 技术方面, 7月 2日由公司提供整线设备的安徽华晟 HJT 量产线上的电池片最高转换效率达到 25.26%,追平世界纪录并更具大规模量产指导意义;订单方面, 利用公司深耕光伏设备领域多年并在丝网印刷设备方面取得的积累,叠加本身异质结方面的技术优势, 公司已先后中标安徽华晟、通威金堂等多个异质结项目的整线订单,未来有望持续实现突破。 在异质结技术及订单行业领先的基础上,公司拟募资 23.12亿元用于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另募资 5亿元用于补流) ,该项目预计在达产后可以新增年产 PECVD、 PVD 设备和自动设备各 40套;叠加公司在技术方面的持续突破(新一代 SMBB 产品、 银包铜国产化等) , 公司有望维持先发优势并在异质结电池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其市占率水平。 维持“买入” 评级: 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60/7.81/10.20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5.43/7.57/9.90元, 当前股价对应 21-23年 PE 为 105/75/58倍。 公司凭借在电池片制造环节的丝网印刷整套设备龙头地位, 积极布局培育 HJT 技术生态并实现突破, 未来将持续受益于新一轮电池片产能革新,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业绩的持续提升,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HJT 高效电池设备的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