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彭广春

德邦证券

研究方向: 电新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20522070001。曾就职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工学硕士。曾任职于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动力电池系统部、2019年新财富入围、水晶球第三,2022年加入德邦证券研究所,担任所长助理及电新首席。...>>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威迈斯 机械行业 2024-09-09 19.49 -- -- 19.27 -1.13% -- 19.27 -1.13% -- 详细
高压快充加速有望继续推动电动车渗透加速,作为产业链中游核心厂商,公司成长确定性较强。1)车载电源龙头:看好终端需求带动上游零部件环节放量,公司作为分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2)顺行业趋势布局长远:以车载电源为核心,上下开拓“电驱+液冷充电桩”相关业务,为公司远期业绩发展提供多维支撑。 高压快充仍是当前驱动电动化渗透的关键,从市场反映看“成本+技术”困境或有改善,看好停滞僵局突破。我国EV渗透率自23年进入区间震荡状态,擎制因素主要是成本高、技术应用难。然现阶段有以下利好:1)SiC成本下降:一方面,原材料国产供应链持续完善下成本降低;另一方面:集成化降低零部件使用数量;2)车企纷纷入局:从公布车型价格和数量情况上判断800V高压已由高端车型下渗,下一阶段B/C级车或为主流,长期看中低端车型或亦有应用需求。 车载电源:充分受益于功率元件替换,龙头优势下量价双升趋势明确。 1)量:短期看战略客户增长态势强劲,长期而言800V大势所趋;2)价:“SiC+集成化”推升单车价值量,同时公司“磁集成”技术领先行业,成本优势显著,具有相较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较高的毛利率。 电驱系统:行业集成化趋势明确,公司切入电驱系统助力“电源+电驱”。深度集成。“多合一”集成化趋势下,外延电驱业务助力提升产品丰富度,巩固公司车载电源龙头地位。 液冷充电桩模块:对标直流充电桩实现覆盖领域互补,看好高毛利产品乘快充之势推进业绩强增长。公司核心业务车载电源应用范围为交流充电桩,随高压快充大势所趋,长期看直流充电桩或为主流,公司前瞻性布局,看好高毛利产品带来公司业绩强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作为车载电源行业龙头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核心厂商,或将受益于高压快充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69/82/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8.08/9.0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x/10x/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募投项目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晶科能源 机械行业 2024-09-05 7.02 -- -- 7.12 1.42% -- 7.12 1.42% -- 详细
事件: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2.51亿元,同比减少11.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0亿元,同比减少68.77%。分季度看,公司24Q1实现营业收入230.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24Q2实现营业入收入241.6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 现公司已实现N型电池产能超75GW,24H1总出货量及N型产品出货量居行业第。一。截止24H1公司已实现稳定量产的N型电池产能超过75GW,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平均测试效率已超26.1%,良率保持在98%以上,电池入库效率、非硅成本和新技术导入节奏保持行业领先;182mm72版型N型TOPCon组件量产平均功率超595W。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向全球销售约43.8GW光伏组件产品,其中N型组件约35.9GW,公司上半年出货量中N型组件占比超过80%,总出货量及N型产品出货量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同时,公司积极应对供应链价格波动和国际市场的政策变化,实现海外高溢价市场的出货领先。公司产品服务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家客户。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累计约260GW。公司预计24Q3组件出货23-25GW,24年末预计单晶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约120GW、95GW、130GW。 前瞻布局新兴市场,全球化战略持续升级。24年上半年公司组件产品海外市场出货占比约65%,海外营收占比约71%,同比进一步提升。公司全球化的市场销售渠道有利于抵消部分贸易摩擦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以及在组件价格下行的趋势中选择更为灵活的市场策略,以保持稳健良性的发展态势。公司24年上半年借助领先技术和全球化能力,深化新兴市场的前瞻性布局,在需求大量释放的中东光伏组件市场,公司市占率约为50%;在快速崛起的巴基斯坦市场,公司目前全年已签单超过4GW;在持续增长的泰国市场,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拟在沙特建设并运营10GW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该项目或将成为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行业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有助于公司深入贯彻全球化发展战略。 。持续拓展新兴业务,探索未来业绩增长点。“源网荷储”互动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随着光储系统LCOE的逐步降低,光储融合也成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转型的安全、经济、绿色可持续解决方案。公司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推出5MWh大储系统蓝鲸-SunteraG2,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储能解决方案,同时凭借海豚系列工商业产品逐步打开分布式市场。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内及中东、澳大利亚、南非等海外储能市场开拓均取得重要成果。此外,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投入产品创新,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不断开拓,为医疗、教育、食品等各行业客户提供多种定制化方案。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知名光伏产品生产企业,N型品质广受认可,技术提效持续突破,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984/1185/13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2/51亿元,对应当前收盘价PE为41X/17X/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终端需求不足风险、海外贸易政策变化风险。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4-08-26 30.99 -- -- 34.21 10.39% -- 34.21 10.3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24H1公司实现营收 35.82亿元,同比+4.35%; 实现归母净利 4.16亿元, 同比-19.54%。 其中, 24Q2公司实现营收 20.67亿元,同比+15.75%,环比+36.41%; 实现归母净利 2.51亿元,同比-7.54%,环比+51.97%;实现扣非净利 2.47亿元,同比-1.38%,环比+34.63%; 毛利率 28.37%,同比-2.04pct,环比+1.16pct。 电池化学品: 24H1公司电池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2.9亿元,同比+4.44%。 24H1受锂电池行业产能释放较快且下游客户降本压力较大影响, 虽然电池化学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但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营收同比仅小幅增长,盈利仍有所下降。 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能利用率,加强重点客户国际市场的开发和维护,全面管控生产制造、供应链、运营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氟化工: 24H1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12亿元元,同比-4.72%(部分应用于半导体产业的含氟冷却液等含氟化学品及材料营收归到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业务中)。 24H1氟化工行业终端需求基本稳定,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业务产品销售结构适度调整,海德福一期项目逐步投产。公司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经营策略不断完善有机氟化学品产品种类,聚焦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含氟聚合物应用开发,确保产品保持市场成本领先以及技术领先地位。 电容化学品: 24H1公司电容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65亿元,同比+20.07%。 2024年上半年下游工业自动化、新能源以及储能等新兴行业稳定发展,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监管日趋严格,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和稳定的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公司电容化学品产销量增长,销售额增加,产品毛利率稳定。 半导体化学品: 24H1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77亿元,同比+15.98%。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有显示面板、太阳能光伏制造、集成电路等, 24H1公司半导体化学品用于显示面板及太阳能光伏制造领域的产品销售额有所下降,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产品稳步大幅增长。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电解液盈利承压, 行业竞争加剧, 维持 24-26年公司营业收入预测为 78/93/112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2/15/20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19x/16x/12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4-08-02 185.00 -- -- 184.56 -0.24%
192.16 3.8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4H1公司实现营1667.67亿元,同比-11.88%;实现归母净利228.65亿元,同比+10.37%。其中,24Q2公司实现营收869.96亿元,同比-13.18%,环比+9.06%;实现归母净利123.55亿元,同比+13.40%,环比+17.56%;实现扣非净利108.07亿元,同比+10.80%,环比+16.86%;毛利率27%,同比+5pcts,环比+0.2pcts。 全球、国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公司动力电池全球和国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全球市场方面,根据SNE数据,2024年1-5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份额37.5%,同比+2.3pcts。国内市场方面,根据动力电池联盟数据,2024年1-6月公司国内动力电池份额46.4%,同比+3pcts;其中,公司国内三元动力电池份额68.0%、同比+6.4pcts,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份额37.2%、同比+2.1pcts,均位列第一。 动力、储能新品双向发展,新品持续迭代:乘用车领域,去年发布神行4C超充电池基础上新发布神行Pus电池,可实现系统能量密度超200Wh/kg,是全球首个兼备1,000km续航以及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推出的新一代麒麟高功率电池放电功率超1,300KW,可助力新能源车实现零百加速2秒以内。商用车领域,公司推出的天行L-超充版为全球首款4C超充轻型商用车动力电池,可实现4C超充和8年80万公里超长里程。储能领域,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较上一代产品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降低20%,可进一步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 经营稳健,24H2排产饱满:出货量方面,公司24H1整体销量超过200GWh,其中二季度动力和储能电池整体销量近110GWh,其中储能电池占比超过20%。根据公司公开投关记录公告,神行和麒麟电池今年开始大规模放量,全年来看,神行和麒麟电池在公司动力电池出货中占比30-40%,未来上述两款电池的出货比重会持续提升。排产方面,公司24H2排产和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预计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供应链整合能力优秀,新品迭代加速,我们调整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至4176/4849/5404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509/596/70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x/14x/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15 21.84 -- -- 23.95 5.09%
22.95 5.0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与 2024 年一季报。 4 月 29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1,391.04 亿元,同比减少 2.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5.74 亿元,同比减少 47.2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36.13 亿元,同比减少 48.73%。 同时,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95.70 亿元,同比减少 41.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7 亿元,同比减少 109.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0 亿元,同比减少 109.29%。 硅料出货高速增长, 硅料价格下跌导致硅料业务盈利承压。 2023 年,公司高纯晶硅产能满产满销,实现销量 38.72 万吨,同比增长 50.79%,全球市占率超过25%。 2023 年高纯晶硅环节迎来新增产能释放高峰,供需关系由偏紧快速转为宽松,产品价格大幅下行,据安泰科统计,单晶致密料均价由年初 17.62 万元/吨下降至年末 5.83 万元/吨,降幅达 66.91%。 受到产品降价影响,公司硅料业务收入与毛利率阶段性承压, 全年高纯晶硅业务实现收入 447.99 亿元,同比减少27.57%。 硅料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 21.87 个百分点至 53.26%。 硅料品质与成本不断优化: 目前,公司 N 型产品月度产出占比已超过 90%,可用于半导体产业的 1000 吨/年电子级多晶硅产品顺利通过国内外客户验证,并实现海外供货。 2023 年内高纯晶硅产品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 4.2 万元/吨以内,公司高纯晶硅业务在 2023 年价格大幅下调下依然实现单吨净利润超过 4.5 万元。 电池组件销量快速增长,技术实力与产能结构保持行业领先。 2023 年,公司实现电池销量 80.66GW(含自用),同比增长 68.11%; 实现组件销量 31.11GW,同比增长 292.08%,出货量进入全球前五(InfoLink Consulting 数据),其中分布式市场销量 9.3GW。全年实现电池组件业务收入 693.72 亿元,同比增长 29.60%,实现毛利率 12.77%,同比增长 2.58 个百分点。 2023 年,公司 TNC 电池借助高方阻密栅、先进金属化等新技术导入,最新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6.26%,其组件产品相比传统 PERC 双面组件功率提升 30W 以上,单瓦发电量增益提高 3- 5%;结合精细化管理经验,持续优化生产工序,降低单耗,非硅成本目前已降至0.16 元/W 左右。预计 2024 年底公司 TNC 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 100GW,产能结构保持领先。 电池新技术持续突破。 2023 年,公司 THC 中试线成功导入 110 微米薄硅片、低湿重银包铜浆料、 0BB 技术等降本方案,并同步在铜互连技术上寻求差异化突破,分别在图形化、金属化、产品可靠性等环节取得积极进展,叠加公司先进组件技术,先后 6 次打破 HJT 组件功率纪录,最高功率超过 755W(210-66 版型)。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加大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取得阶段性研发成果,其中, P 型 TBC 中试线批次效率最高达到 25.51%,N 型 TBC 中试线批次效率最高达到 26.66%,小尺寸钙钛矿/HJT 叠层电池效率达到 33.08%。 PERC 固定资产减值影响业绩。 2023 年以来, PERC 电池片盈利能力持续下降,TOPCon 太阳能电池片已成为市场主流需求, PERC 电池片的预期未来盈利能力、生存空间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在年中、年末均对 PERC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进行了资产评估,对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7.30 亿元。 投资建议。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盈利能力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预计公司 2024- 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26.82/64.48/90.06 亿元,对应 PE 为 37.92X/15.77X/ 11.29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更迭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境外经营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TCL中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4 10.30 -- -- 11.92 12.03%
11.54 12.0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与 2024年一季报。 4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591.46亿元,同比减少 11.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16亿元,同比减少 49.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5.75亿元,同比减少 60.28%。 同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9.33亿元,同比减少 43.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0亿元,同比减少 139.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减少 146.78%。 硅片出货快速增长, N 型硅片市占率保持领先。 2023年,公司光伏材料出货约114GW,同比增长 68%,硅片整体市占率 23.4%。其中,大尺寸(210系列)外销市场占比 60%,海外硅片外销市场占比 65%; N 型市占率 36.4%,保持外销市占第一。至 2023年末,公司晶体产能达 183GW。 全年公司光伏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437.91亿元,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2.8%至 21.8%。 2024年一季度,公司光伏材料出货约 34.95GW,同比增长 40%; N 型及大尺寸(210系列)产品出货占比 88%,其中 N 型 210外销市占率 90%以上,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效率与成本优势。 2023年,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围绕生产方式、材料、工艺、运营等工作加速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相对竞争力。至 2023年末, 公司晶体人均劳动生产率 25MW/人/年,较行业次优领先 71%、晶片人均劳动生产率 27MW/人/年,较行业次优领先 98%; N 型产品实现单台月产领先行业次优约 11.6%、公斤出片数领先行业次优约 1.9片。至 2023年末,公司全成本领先行业次优约 0.03元/W,构建了海外壁垒市场实施在地化制造的工业基础。 持续加大组件业务布局,叠瓦组件产品全面迭代。 2023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8.6GW,同比增长 29.8%。得益于叠瓦 3.0及最新研发推出的 4.0产品迭代、制造方式升级,光伏电池及组件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93.09亿元。 2023年,公司完成叠瓦 3.0产品全面迭代,四季度完成叠瓦 4.0产品研发并实现量产。叠瓦4.0产品面向不同应用场景,采用全新设计,充分发挥“密排”优势,叠瓦主流产品功率较竞手领先两档及以上,效率领先 0.2%以上,实现成本下降,进一步完善了叠瓦系列产品的知识产权库建设,至 2023年末,高效叠瓦组件产能达到18GW。 2024年一季度,公司光伏组件出货 1.6GW,同比增长约 16.8%。 海外参股公司 Maxeon 减值计提拖累公司业绩。 公司参股公司 Maxeon 产品主要市场所在地欧美地区受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下行、光伏补贴政策调整及高利率环境等影响,及自身经营转型较慢, 2023年内业绩及股价均大幅下跌。基于审慎原则, 公司对与其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分别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 10.1亿元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4.4亿元,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投资建议。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盈利能力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21.13/32.33/40.28亿元,对应 PE 为 20.62X/13.48X/10.82X,维持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更迭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境外经营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隆基绿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4 18.38 -- -- 19.86 6.77%
19.62 6.7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与2024年一季报。4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294.98亿元,同比增长0.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51亿元,同比减少27.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34亿元,同比减少24.84%。同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6.74亿元,同比减少37.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0亿元,同比减少164.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19亿元,同比减少167.37%。 严控财务风险,坚持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面对技术迭代加速、产能飞增、价格持续下跌等行业激烈竞争环境,公司坚持稳健经营,坚持“不领先、不扩产”的投资原则,以及理性可持续的价格策略,控制经营风险。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56.87%,有息负债率11.62%,现金储备充足,在价格下行的行业经营波动期,保持了稳健的财务状况和卓越的抗风险能力。 硅片与组件出货快速增长,盈利受到库存减值因素拖累。2023年,公司硅片及组件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实现硅片出货125.42GW,同比增长47.45%,其中对外销售53.79GW,同比增长26.50%,连续九年保持单晶硅片全球出货量第一。 硅片与硅棒业务实现收入245.19亿元,同比减少35.81%,毛利率同比减少1.74pcts至15.88%;组件出货67.52GW,同比增长44.40%,其中对外销售66.44GW,同比增长44.17%。电池对外销售5.90GW。电池及组件业务实现收入991.99亿元,同比增长16.91%,毛利率同比增长4.73pcts至18.38%。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硅片出货量26.74GW(对外销售12.43GW),同比增长12.26%;电池对外销售1.51GW;组件出货量12.89GW(对外销售12.84GW),同比增长16.55%。公司HPBC产品出货4.75GW,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助力分布式业务量大幅提升。受产品价格下降与技术迭代影响,2023年公司计提存货和固定资产跌价准备67.57亿元,其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1.71亿元(含因美国政策影响,部分产品长期滞港导致新增存货跌价准备约13.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26.49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2亿元。 HPBC电池技术持续突破,规模化出货获得客户认可。公司自主研发的HPBC技术经过2023年上半年艰苦的调试攻关,在2023年四季度量产提效和降本攻关均实现突破。Hi-MOX6组件最高转换效率23.3%,正面无栅线的设计增加了2.27%的光线吸收,弱光下相对发电增益高达2.01%,温度系数优化至-0.29%/℃,低衰减特性保障25年后依然拥有88.9%的发电效率。这款产品以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完美外观获得全球客户广泛认可,目前已稳定实现月超2GW的规模化出货。 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HPBC二代产品,凭借突出的高转换效率、低衰减率,以及更好的弱光性能和温度系数,可实现组件功率比同规格TOPCon组件高5%以上,提升电站全生命周期发电量6.5%~8%,新产品计划2024年下半年推出,将为公司穿越行业周期,持续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持续完善全球产能布局,积极应对海外市场贸易政策变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产能布局,马来西亚2.8GW组件、越南3.35GW电池等项目按期逐步投产,马来西亚6.6GW硅棒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此外,公司积极应对海外市场贸易政策,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推动绿色、可追溯供应链体系建设,强化海外高价值市场供应链稳定性,随着2024年一季度公司在美国俄亥俄州的5GW组件合资工厂正式投产,公司在美国市场出货能力将得到提升。 积极拓展氢能业务,技术与产能规模行业领先。2023年,隆基氢能发布了ALKHi1系列新品,产品制氢直流电耗降至4.0kwh/Nm3,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推出了业内首家单槽3000Nm3/h碱性电解槽,为行业单槽规模最大,能够有效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发布了绿电+绿氢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并在石油炼化、合成氨、氢冶金等多个领域进行了业务拓展。2023年,隆基氢能营业额突破亿元,成为国内碱性电解槽中标规模最大的厂商,截至报告期末已建成2.5GW产能,位居行业首位。 投资建议。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盈利能力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0.69/70.78/90.40亿元,对应PE为34.68X/19.94X/15.61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更迭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境外经营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海优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5-10 38.89 -- -- 40.50 4.14%
40.50 4.14%
详细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2亿元,同比减少8.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减少556.29%,实现扣非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减少963.37%。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35.0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减少182.83%,实现扣非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减少192.01%。 公司业绩承压,盈利能力环比改善。分季度看,公司2023Q4销售毛利率为-3.56%,销售净利率为-16.61%,2024Q1销售毛利率为3.82%,销售净利率为-2.15%,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3年光伏胶膜的需求受行业因素影响反复波动,主要原材料EVA树脂的价格由于扩产周期、需求传导、短期因素扰动等原因亦剧烈波动,导致胶膜的售价及毛利率水平随之波动,加之光伏行业整体产业扩增产能,竞争格局较为严峻,胶膜毛利率受到挤压并原材料存货减值金额较大,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情况。 公司胶膜业务产能稳步提升并国际化布局,供货能力继续增强。23年公司位于浙江平湖、越南北江的胶膜扩产募集资金项目稳步推进,其中平湖项目已投产,越南项目拟于2024年三季度投产,整体供货能力继续增强。同时23年公司推出新型电池组件封装方案,覆盖N型TOPCON、HJT双面组件专用EPE共挤型胶膜,以及TOPCON单玻EXP胶膜、0BB多品类技术覆膜等新产品。公司突破HJT转光胶膜核心原料的国际专利壁垒,进一步提升转光胶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胶膜封装产品全面迎接N型时代。 汽车用新型材料202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产业化能力。公司聚焦汽车用新型材料领域,创新研发环保XPO人造革表面材料,以更低VOC排放、安全环保、舒适耐磨等优势,具广泛应用前景。公司与国际知名供应商战略合作,共同推广于汽车驾驶座舱的座椅、仪表盘、车门内饰等应用场景。23年取得了海外某新能源车企的新车型的认证和订单,现已实现批量供货。此外在天幕和无边框车窗等方面均有良好进展。 投资建议: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出货量稳步增长,新材料业务不断发展,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56/1.02/1.42亿元,对应PE为58X/32X/2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爱旭股份 房地产业 2024-05-10 12.20 -- -- 13.02 6.72%
13.02 6.72%
详细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7亿元,同比减少22.5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7亿元,同比减少67.54%,实现扣非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减少85.11%。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下降67.5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减少113%,实现扣非净利润-7.59亿元,同比减少215.54%。 产业链价格波动及供需格局变化影响公司盈利能力。202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行业短期大量产能的投产以及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集中进入市场,行业供需格局发生显著恶化,全产业链产能阶段性过剩问题愈发凸显,各环节产品价格波动下行趋势显著加大。电池价格和下游组件价格的快速下跌,给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盈利带来阶段性经营压力,并且价格的大幅下滑对公司部分原材料、产成品等库存带来减值压力,同时,公司ABC组件海外业务开拓加速,市场推广、销售费用等支出大幅增长,造成公司业绩承压。 公司ABC类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截止2023年末,公司ABC电池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已达27%,组件量产交付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4.2%。在追求正面极致效率的同时,公司克服了过去XBC类别组件因双面率较低而无法广泛应用于集中式等场景的产品痛点,通过深度研发攻克了ABC组件双面率提升的途径,进一步使ABC组件双面率可以达到70%,从而以此为契机向集中式场景推出适用于地面电站的北极星系列、适用于水面场景的天狼星系列ABC双面组件,持续拓宽ABC生态的产品矩阵。 不断推进ABC类产能建设和产品销售,有望在N型时代差异化竞争。得益于ABC组件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美观性、低衰减等特点,公司搭建了海内外的销售团队,并在2023年实现ABC组件收入确认销量489.24MW,实现国内外ABC组件销售不含税收入合计5.98亿元。截至2024年3月,公司ABC组件产品已在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销售,签署的各类协议涉及到的销售规模已超过10GW,初步建立了ABC高品质的高端产品及品牌形象。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光伏电池片头部企业,业务布局逐步完善,ABC产品有望获得较高受益,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33/21.37/32.27亿元,对应PE为20X/11X/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5-10 13.76 -- -- 15.95 15.92%
15.95 15.9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与2024年一季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815.56亿元,同比增长11.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39亿元,同比增长27.21%,扣非盈利71.40亿元,同比增长28.46%。同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71亿元,同比减少22.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减少118.70%,扣非盈利-3.69亿元,同比减少114.81%。 电池组件出货快速增长,毛利率有所提升。2023年,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带动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57.09GW(含自用2.16GW),外销量53.15GW,同比增长39.47%。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约为25.51GW,占比约48%;分销出货量约为14.35GW,占比约27%。光伏组件业务实现收入781.75亿元,同比增长11.13%。测算组件不含税销售均价约1.47元/W。全年组件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组件业务毛利率18.28%,同比增长3.97个百分点。 稳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的销售服务网络已经遍及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主要国家设立了13家销售公司,并且针对欧美两个主要成熟市场,设立区域运营中心,加强人力、法务、财务、交付等运营职能,提升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新型电池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2023年,公司加速N型电池产能建设,57GWN型电池项目陆续投产,量产的N型倍秀(Bycium+)电池转换效率已达到26.3%,并将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基于硅基异质结技术的“皓秀(Hycium)”异质结高效电池研发项目中试转换效率稳步提升,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升措施的导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针对多种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中心积极研究和储备,保持核心竞争力。 优质产能加速扩张。截至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超95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其中n型电池产能超57GW。按照公司未来产能规划,2024年底公司硅片、电池及组件产能均将超100GW。 投资建议。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盈利能力及行业供需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0.24/40.45/58.54亿元,对应2024年5月7日收盘价PE为16.00X/11.96X/8.27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更迭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境外经营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中来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5-09 7.45 -- -- 8.30 8.64%
8.09 8.59%
详细
事件: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2.59 亿元, 同比增长 28.0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27 亿元,同比增长 31.18%,实现扣非净利润 4.90 亿元,同比增长 75.94%。 2024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88 亿元,同比下降 52.4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2 亿元,同比减少 268.11%,实现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减少 253.67%。 2023 年公司各业务板块稳健运营,扎实推进经营工作。 光伏辅材板块,公司 2023年重点推进“年产 2.5 亿平方米通用型光伏背板项目”投建以及多系列光伏背板研发生产工作,背板产销量勇攀行业高峰,全年背板销售量约 2.56 亿平方米,创公司背板出货历史新高,进一步稳固了公司背板龙头地位。高效电池板块, 2023年公司加快推进“年产 16GW 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实现了一期 8GW项目投产,并完成了二期 8GW 项目设备安装工作,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高效组件板块, 2023 年公司加大力度开拓和服务海外销售市场,组件业务规模实现进一步提升。光伏应用事业部负责光伏应用系统业务, 2023 年公司持续拓宽业务区域范围,增加合作伙伴“朋友圈”,户用分布式电站 EPC 业务完成并网 1.5GW,地面集中式电站 EPC 业务完成并网 253MW。在各业务版块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经营效益规模实现稳步增长。 加大研发创新,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3 年,光伏辅材方面公司发布陶瓷背板产品,该产品在满足无氟、低碳环保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符合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公司更加关注背板的功能化和客制化,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封装解决方案;高效电池方面,公司成功研发了 JSIM技术(中来特殊注入金属化技术),可有效提升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并解决了TOPCon 组件湿热测试后的功率衰减问题,消除了双面单玻组件封装的障碍。此外, 0BB 技术研发取得进一步突破,公司 182 尺寸 TOPCon 电池实验室效率达到 26.7%,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高效组件方面,公司发布御风组件,具有“三低四抗”的卓越性能,且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另外,公司组件呼吸性模型验证成功,纠正了行业内对组件结构与可靠性的误解,重塑了行业对单玻组件的信心。 国资控股,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3 年 2 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浙能电力,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浙江省国资委,公司成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浙能电力的子公司。在融资方面,支持公司引入政策性银行、异地银行授信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了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以及短期负债、受限货币资金比例,满足公司资金需求的同时降低公司资金使用成本;在研发创新方面,推动公司与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的合作,强强联合共同探索光伏科技前沿领域,助力公司形成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在业务协同方面,加强浙能体系下企业间业务交流,发挥各自业务领域的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投资建议: 随着产业链价格逐步触底稳定,公司新产能陆续释放, 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3.85/5.14/5.67 亿元,对应 PE 为 21X/16X/14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5-09 19.52 -- -- 28.18 1.92%
19.89 1.90%
详细
事件: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5.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9.6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8.50亿元,同比增长 17.20%,实现扣非净利润 17.13亿元,同比增长 18.64%。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21亿元,同比增长 8.3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22亿元,同比增长 43.13%,实现扣非净利润 5.16亿元,同比增长 49.42%。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充分体现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2023年公司光伏胶膜销售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光伏胶膜产品的盈利水平也保持相对领先和稳定。公司光伏背板业务的发展战略从稳健转向积极后,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度销售量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二,并开始启动光伏背板业务的海外产能扩张。 从具体销售量看,公司 2023年光伏胶膜销售 22.49亿平米,同比增长 70.22%, 实现营业收入 204.81亿元,同比增长 21.53%, 光伏背板销售量 1.51亿平米,同比增长 22.7%,实现营业收入 13.27亿元,同比下降 1.08%。 公司电子材料业务稳定发展,不断拓展新客户。 公司 2023年感光干膜销售 1.15亿平米,同比增长 4.52%,实现营业收入 4.54亿元,同比下降 2.51%。虽然近两年全球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导致 PCB 产业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下降,但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客户认可的综合实力,保持电子材料业务的稳定发展,尤其在客户拓展方面不断导入行业内知名客户,公司的感光干膜产品已达到可用于 IC载板/类载板制造所需的解析度要求,相关产品正在积极向下游载板生产厂商进行验证导入。未来,公司的电子材料业务将随着 AI 算力基础设施、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公司功能膜产品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公司功能膜产品事业部的主导产品为铝塑膜和 RO 支撑膜, 2023年公司销售 0.1亿平,同比增长 67.82%。公司的铝塑膜产品经过前期的产能投放和客户验证,目前开始进入销售放量阶段,未来随着产能扩张和客户拓展,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排名。 RO 支撑膜继续开展差异化产品研发,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并形成批量化销售。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光伏胶膜龙头企业,技术优势、规模优势领先, 电子材料等业务打造新增长极,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26.46/31.41/36.65亿元,对应 PE 为 19X/16X/14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4-05-08 33.70 -- -- 34.59 2.64%
34.59 2.6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3 年年报及 24 年一季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75 亿元,同比-23%;实现归母净利 10.1 亿元, 同比-42.5%。 24Q1 公司实现营收 15 亿元,同比-8%,环比-20%; 实现归母净利 1.65 亿元,同比-33%,环比-23%;实现扣非净利 1.84 亿元,同比-20%,环比-13%; 毛利率 27.2%,同比-4pct,环比+1pct,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电池化学品: 24Q1 六氟磷酸锂价格趋稳, 行业竞争加剧,延期电解液产能建设。24Q1 电解液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6F)价格维持在 7 万元/吨上下。 近年在新能源车需求持续爆发的背景下,电解液行业开始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 2023 年大量产能集中释放,电解液行业已进入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阶段,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出清速度有望加快。 公司于 2024 年 3 月 29 日召开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将“荆门新宙邦年产 28.3 万吨锂电池材料项目” 二期 103,000 吨锂电池电解液产能的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6 年 12 月 31 日。 氟化工: 全球领先的集研发、生产一体化的氟化工布局。 公司 23 年氟化工实现营收 14.25 亿元,同时以三明海斯福为核心成立了有机氟化学品事业部,统筹有机氟化学品业务发展,投资建设以含氟聚合物材料为核心业务的海德福高性能氟材料项目,控股以含氟化学品和材料应用及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的深圳海斯福,参股以无机氟为核心业务的永晶科技(布局上游氢氟酸)。公司拥有领先的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较丰富的产品线、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稳固的市场地位。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电解液盈利承压, 行业竞争加剧,我们下调 24-26 年公司营业收入预测分别至 78/93/112 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 12.44/15.25/19.7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1x/17x/13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5-08 25.81 -- -- 27.39 3.95%
26.83 3.95%
详细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60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扣非净利润26.94亿元,同比增长29.87%。 受益于新增产能释放和光伏装机高增,公司营收再创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的数据,中国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加148.1%。集中式分布式齐头并进,其中集中式增长动能尤为强劲。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120.59GW,同比增长232.2%,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96.29GW,同比增长88.4%。全球市场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也再创新高。2023年公司受益于新增产能释放和光伏行业蓬勃发展的影响,营业收入再创新高。 公司产能稳步推进,进行全球布局。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产能为2.06万吨/天,安徽四期项目和南通项目,总计日熔化量9,600吨/天,预计今年点火运营。 同时,公司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光伏玻璃窑炉,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光伏玻璃的需求。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光伏新能源领域深耕细作,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卓越的产品、更加优质的服务,紧抓时代新机遇,为全球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光伏玻璃市场供需逐步走向平衡,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光伏玻璃作为组件的必备辅材,在经历前几年的激烈竞争之后,一方面盈利受压:由于成本端,比如纯碱和天然气的价格上涨,但玻璃价格波动较小,导致近几年光伏玻璃行业的盈利处于底部阶段。另一方面政府审批更加严格。另外,融资困难、扩产周期长等方面原因使得光伏玻璃企业的扩产动力减弱,与前两年相比,2023年的扩产增速明显放缓,使得光伏玻璃市场的供需逐步走向平衡。公司作为光伏玻璃龙头企业,未来有望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光伏玻璃龙头企业,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客户资源优势明显,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8.84/48.44/59.24亿元,对应PE为16X/13X/11X。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4-01-11 146.94 -- -- 159.95 8.85%
201.57 37.18%
详细
公司深耕电池新能源领域多年,为全球客户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与服务。 公司成立于2011年,前身是ATL新能源科技的动力电池部门,其管理层团队从事锂电池领域多年,实战经验丰富。公司布局电池材料、电池系统及电池回收等各产业链,专注能源替代。截至2022年,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六年全球排名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稳居行业首位。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在电池性能的能量、寿命、快充和安全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其中,麒麟电池采用首创的CTP高效成组技术,电池包体积利用率达到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领先市场。目前,公司已成功实现海外动力电池客户的大规模量产交付,2023年上半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36.8%,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储能业务极速放量,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储能产品在安全性、长寿命等方面行业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大型重要储能项目。基于长寿命电芯和液冷CTP电箱技术,已成功推出储能系统EnerC和储能电柜EnerOne等产品,实现大批量出货。2022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场份额达43.4%,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 新产品陆续发布,扩大差异化优势。公司产品技术持续创新升级,动力电池方面,推出M3P多元磷酸盐电池、凝聚态电池等产品,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储能电池方面,推出户外系统EnerOnePus和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提升储能系统效率、响应速度和安全性。另外,公司于2023年8月发布首款4C超充电池产品,续航、安全等多方面性能显著提升.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28.61/5111.70/6271.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28.55/556.48/693.95亿元,对应EPS为9.74/12.65/15.78元,对应PE为15x/12x/9x,行业平均PE为29x/18x/13x,公司PE低于行业平均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市场份额下降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