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明雨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3052204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8.18%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5-19 44.87 -- -- 47.51 5.88%
47.51 5.88%
详细
报告导读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13亿元,同比增长39.18%;归母净利润21.20亿元,同比增长30.15%。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9亿,同比增长70.61%;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同比下降47.88%,环比增长8.44%。 投资要点光伏玻璃出货大幅增长,原材料涨价盈利短期承压2021年,公司光伏玻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22亿元,同比增长36.28%,实现毛利率35.70%,同比下降9.22pct,实现光伏玻璃销售2.65亿平,同比增长43.17%。随着公司新产能投放,光伏玻璃出货量大幅增长,但由于原材料和燃料价格的上涨,成本不断上升,以及随着行业整体产能的逐步释放,光伏玻璃价格大幅下降,对本公司光伏玻璃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光伏玻璃产能持续扩张,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21年底,公司光伏玻璃总产能为12,200t/d,安徽生产基地的三期和四期项目已经在建设中,同时本集团拟在江苏省南通市建设四座日熔化量为1,200t/d的光伏玻璃窑炉,目前此项目正在审批过程中。预计2022年将有7座1200t/d的光伏玻璃产能投产,2022年底将形成总产能20,600t/d,同比增长69%。 收购石英砂矿打通上游产业链,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2022年2月13日公司与凤砂矿业订立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目前公司已完成对三力矿业、大华矿业优质石英砂矿的收购,具备两宗合计240万吨/年的石英砂矿供应能力,其中大华矿业具备50万吨/年生产规模的采矿权,正在办理变更为260万吨/年的扩产手续;三力矿业具备190万吨/年生产规模的采矿权,正在办理变更为400万吨/年的扩产手续。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光伏玻璃龙头企业,产能快速扩张。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8亿元、40.77亿元、50.65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39、1.88、2.34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32、24、19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5-18 39.62 -- -- 55.50 40.08%
67.86 71.28%
详细
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长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发布《2022-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亿元。员工持股计划设立后将委托资产管理人成立资管/信托产品进行管理,资管/信托产品按照不高于1:1的比例设立优先份额和次级份额,总规模上限56亿元,以5月13日收盘价测算对应持有股票上限约1.3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8%。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购买,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个月内委托资管/信托产品购买标的股票。计划初始成立时参加对象为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在内的14名高管人员,认购份额比例为30%;预留份额比例为70%。 高纯晶硅::2021年产量全球第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2021年,公司实现多晶硅产量10.93万吨,同比增长26.85%。公司产量名列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2%。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18万吨。目前公司在建项目产能合计17万吨,其中包头二期5万吨项目预计2022年投产,乐山三期12万吨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届时公司产能将达35万吨。2021年,公司产品单位平均综合电耗同比下降12%,蒸汽消耗同比下降55%。 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HJT+TOPCon协同并进。 2021年,公司电池及组件销量达34.93GW,同比增长57.61%,根据PVinfolink,公司电池出货量连续5年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末,公司名义年产能达45GW,182及以上大尺寸产能占比超70%。公司预计2023年电池产能将达80-100GW。 技术方面,公司新增投产1GWHJT中试线,目前HJT研发和量产效率均大幅提升,银浆替代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同步进行TOPCon技术的量产研发攻关,目前1GWTOPCon项目已顺利投产。截至2021年末,公司单晶电池量产平均效率23.53%;研发最高效率25.45%。 盈利预测及估值光伏多晶硅及电池片双龙头,未来产能有序扩张。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09亿元、173.11亿元、175.3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78、3.85、3.90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10.51倍、10.33倍、10.20倍。维持盈利预测,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多晶硅价格下跌;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
杉杉股份 能源行业 2022-05-18 21.89 -- -- 25.99 18.73%
33.78 54.32%
详细
公司是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和偏光片的领先企业公司专注于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正极材料、光伏、储能等非核心业务逐渐剥离,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33.40亿元,同比增长2320%。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的考核目标为2022-2025年公司营收较2021年增速分别不低于30%/75%/130%/165%。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提速,硅基负极出货可期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量达205万吨,四年CAGR为42%,其中人造石墨占据主流地位,而硅基负极具有高能量密度等优势,预计2023年后放量较快。公司是全球人造石墨龙头,现有负极材料产能约12万吨,内蒙古包头二期6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正在爬坡,四川眉山基地一期10万吨预计在2023年全部释放,2023年有效产能约28万吨,石墨化自供率快速提升。公司最新一代快充类产品(3C、5C)已在全球主流消费电池企业试产,预计2022年全面导入;硅氧负极性能全球领先,并通过了全球优质动力客户的产品认证。 偏光片:本土供需偏紧,公司扩产稳固全球龙头地位偏光片是液晶显示产业链中毛利率偏高的环节,受益全球显示面板产能转向中国大陆,本土化供应面临产能缺口,同时大尺寸面板渗透加快带来对超宽幅偏光片需求提升。2020年公司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成为全球龙头。公司的偏光片超宽幅前端生产能力强大,后端加工基地遍布全国可快速响应客户,目前广州搬迁产线正在试产,张家港产线已开工,将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撑。其他业务:逐步剥离盈利较差资产,聚焦主业2021年公司转让杉杉能源控股权至巴斯夫,正极业务不再并表,但仍持有49%股权,有望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2022年1月,公司公告将持有湖南永杉锂业100%的股权转让予公司关联方吉翔股份。此外,光伏、储能、充电桩、投资等非核心业务已逐步完成资产剥离,未来公司将聚焦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业务。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全球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头部供应商,一体化布局提升盈利能力。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3.84、44.71、53.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8、2.09、2.52元/股。按照分部估值法,我们给予负极材料业务22年行业平均PE26倍,对应市值287亿元;给予偏光片业务22年PE25倍,对应市值380亿元;给予其他业务22年PE15倍,对应市值114亿元。 综上,公司22年目标市值为78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有58%的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涨价超预期;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锦浪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5-12 135.44 -- -- 173.33 27.98%
257.50 90.12%
详细
报告导读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2亿元,同比增长58.92%,实现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48.96%。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78.72%,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54.97%,实现销售净利率14.91%,环比提升3.92pct。 投资要点 光伏逆变器销量稳定增长,技术进步带动效率提升2021年公司并网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43亿元,同比增长43.45%,毛利率25.35%,同比下降5.71pct,光伏和储能逆变器共实现销量70.53万台,同比增加46.43%。2021年,五代工商业50-70k 并网逆变器项目及五代工商业并网逆变器相关机型优化项目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通过引进SiC 新型半导体材料、高效的磁性器件、性能优异的DSP,三电平拓扑+高效控制算法,带动逆变器效率不断提升,目前逆变器最大效率已达99.1%。公司并网逆变器转换效率处于市场优势水平。 储能逆变器业务快速扩展,产品线不断丰富2021年公司储能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370.85%。报告期内,六代3-6K 单相低压储能逆变器已经实现批量生产的目标,三相3-10K 高压储能逆变器、美版户用3.8-11.4K 单相高压储能逆变器处在开发中,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新技术的应用,使产品线丰富升级,扩大市场适用范围,并不断拓展高端应用领域。 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大幅增长,完善产业链布局2021年公司新能源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84.38万元,同比增长127.43%。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投运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于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数量177个,总装机容量约177.76MW。该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锦浪智慧开展,主要实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并网售电模式,已拥有较为成熟的新能源电力生产业务一站式解决能力。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光伏组串式逆变器行业龙头,储能、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快速发展。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可实现9.31、13.40、18.98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3.76、5.41、7.67元/股,对应PE 分别为54、37、26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波动;疫情不确定性。
固德威 2022-05-12 151.52 -- -- 313.00 47.05%
398.99 163.32%
详细
报告导读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8 亿元,同比增长68.53%;归母净利润2.80 亿元,同比增长7.40%。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0 亿,同比增长46.16%;归母净利润0.09 亿元,同比下降86.54%。 投资要点 光伏逆变器出货稳定增长,产品实现全应用场景覆盖 2021 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54 亿元,同比增长43.28%,毛利率31.15%,同比下降5.94pct,实现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44.72 万台,同比增长35.49%。公司光伏逆变器均为组串式逆变器,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屋顶、农场、地面电站等场景,涵盖0.7kW-250kW 功率范围,全面满足各种类型光伏组件和电网并网要求。2021 年公司推出50K-BTC、50K-ETC 光储逆变器,为工商业项目实现电力的自发自用提供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储能逆变器出货大幅提升,自建电芯产能完善产业链布局 2021 年,公司储能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8 亿元,同比增长201.28%,毛利率40.18%,同比下降10.58pct,公司储能产品主要包括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其中储能逆变器出货6.08 万台,同比增长173.12%。2021 年公司推出两款家用储能锂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芯,可与公司双向储能逆变器搭配使用,组成“光伏+储能”系统。公司逐步开拓储能系统集成业务,为客户直接提供解决方案,扩大储能产品的销售额。 布局分布式户用系统及BIPV 业务,完善系统业务布局 2021 年,公司户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5 亿元,毛利率13.71%。2021 年公司成立子公司昱德新能源,以及光电事业部布局,开始分别布局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以及BIPV 业务。昱德新能源已规划从逆变器+组件的二件套供货,升级至含配电箱在内的三件套供货,通过配件的标准化和体系化,提升电站的品质化,完善系统业务布局。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是光伏组串式逆变器龙头厂商,加速布局储能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领域。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9、8.16、11.01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6.24、9.27、12.51 元/股,对应PE 分别为34、23、17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波动;疫情不确定性。
中来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09 14.74 -- -- 17.39 17.98%
18.43 25.03%
详细
2021年营收稳健增长,2022Q1环比扭亏。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20亿元,同比增长14.45%;归母净利润-3.13亿元;综合毛利率为11.52%,同比下降7.42pct,系原材料及海运费上涨导致;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09亿元,同比增长77.63%;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647.69%;综合毛利率为18.19%,同比提升9.83pct。 背板:背板龙头满产满销,有序保持龙头扩产优势。2021年公司光伏背板实现营业收入18.51亿元,同比增长36.59%;毛利率为21.06%,同比下降4.06pct;对应背板销量为1.6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0.67%;产量为1.6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7.92%。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背板年产能超1.70亿平方米,可配套近40GW组件;公司计划年新增0.50亿平方米以上背板产能,至2025年背板产能有望超3.70亿平方米。 电池及组件:原材料及海运费压力较高,TOPCon龙头积极扩产。2021年公司光伏电池及组件实现营业收入16.60亿元,同比增长-32.05%;毛利率为-4.30%,同比下降13.27pct,主要系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及海运费上涨所致,随2022年成本压力减小毛利率有望回升。2021年公司电池销量11.98MW,同比增长-92.93%,产量1.30GW,同比增长-30.86%,内部领用1.37GW,同比增长-18.83%;组件销量1.82GW,同比增长10.21%,电池片自供率达75.17%。截至2021年底,公司N型TOPCon电池产能累计投建3.60GW;并于2021年6月启动山西电池生产基地一期8GW建设。光伏应用系统:依托产业链协同,有望受益分布式整县开发。 2021年公司光伏应用系统实现营业收入22.07亿元,同比增长88.62%;毛利率为15.34%,同比下滑10.88pct。截至2021年底,中来民生户用分布式业务覆盖已达14省400个县左右;并与上海源烨约定2022-2025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GW。公司光伏EPC依托产业协同,有望受益分布式光伏爆发。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为背板及TOPCon电池龙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8亿元、10.53亿元、15.6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6、0.97、1.43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27倍、15倍、10倍,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2-05-09 374.00 -- -- 469.01 25.40%
564.97 51.06%
详细
2021年公司营收1303.56亿元,同比增长159.06%;归母净利润159.31亿元,同比增长185.34%;基本每股收益6.88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29亿元,同比+132.82%。2022年一季度营收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归母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投资要点动力电池:竞争实力全方位增强,全球份额巩固在动力电池系统,2021年公司收入为915亿元,同比增长132%;出货量117GWh,同比增长163%,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占33%),库存40GWh,备货充足;毛利率为22.0%,受原材料涨价等影响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公司已采取提价措施。(1)产能端:2021年底公司锂电池产能170GWh,目前在建产能140GWh,根据5月5日定增募集说明书,公司拟建设锂电池年产能约为135GWh,到2025年公司锂电产能或达670GWh以上。(2)客户端:与特斯拉签订2022-2025年供货协议,与长城、戴姆勒、理想、蔚来等车企保持紧密合作。(3)产品端:第二代CTP大批量供货,第三代CTP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全球领先,已有合作项目。 储能电池: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地区,强大性能铸就壁垒在储能系统电池,2021年公司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601%;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毛利率达28.5%,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2021年公司拓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等国内一批优质客户,国内首个GWh级共享储能项目群落地山东,在海外市场,公司产品远销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在产品方面,承担的研发项目攻克12000次循环寿命的储能电池技术;率先推出钠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160Wh/kg,-20℃环境放电保持率90%以上;成功开发锂离子与钠离子混搭AB电池系统,低温性能优异、成本低。此外,公司在钙钛矿光伏电池上研究进展顺利,正在搭建中试线。锂电材料: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回收市场布局深入在锂电材料领域,2021年公司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351%;毛利率25.1%,受金属价格上涨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出货量28.38万吨,同比增长314%;2021年底产能28.4万吨,在建12万吨。 子公司邦普回收技术领先,镍钴锰回收率达99%以上,正新建一体化电池材料项目;与德国BASF合作拓展欧洲市场。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供应商,产品竞争力不断强化。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短期压力,我们谨慎下调22-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至230.67、388.09亿元(下调前为280.91、424.92亿元),新增24年归母净利润为512.00亿元,对应22-24年EPS分别为9.90、16.65、21.9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8、23、17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传导不及预期等
爱旭股份 房地产业 2022-05-09 17.44 -- -- 28.15 61.41%
40.13 130.10%
详细
22Q1实现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明显改善。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71亿元,同比增长60.09%;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全球疫情、限电以及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所致。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7亿元,同比增长160.25%;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125.81%,环比实现扭亏为盈。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91%,环比提升4.55pct。研发驱动电池效率全球领先,6.5GWABC电池量产项目有序推进。 2021年公司实现单晶电池销量18.85GW,同比增长43.19%。截至2021年末,公司电池设计产能达36GW;预计至2022年底将达45GW。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费用6.49亿元,同比增长70.93%;22Q1研发费用2.27亿元,同比增长86.18%。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415人,约占员工总数的21%,其中博、硕士人才过百名。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产的单晶PERC电池的量产平均转换效率为23.50%,HJT电池和ABC电池的研发最高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5.60%和26.10%。2021年6月,公司推出ABC电池,预计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将达25.5%,等面积发电量较市场主流PERC电池可增加10%。目前,公司ABC技术的300MW电池中试线及500MW组件实验线进展正常,珠海6.5GW的ABC电池量产项目已顺利开工,预计2022Q3可建成投产。业绩承诺方履行业绩补偿承诺,定增预案有望稳定公司股权结构。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19年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广东爱旭2019-2021年三年累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93亿元,业绩承诺实现率为40.82%。陈刚等11位业绩承诺方同意以所持公司股份进行业绩补偿,补偿股份总数为8.98亿股,占公司现有股份总数的44.08%。公司拟以总价人民币1.00元向业绩承诺方定向回购,并依法予以注销。本次注销后,实控人陈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比例将降至23.80%。2022年5月,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向实控人陈刚控制的横琴舜和定向募集现金不超过16.5亿元,发行价格为10.17元/股,募集资金将用于珠海6.5GW高效能电池项目建设。收购完成后,陈刚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达33.30%,有助于稳定公司股权结构。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为全球专业化电池龙头,电池效率全球领先。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2、20.21、30.36亿元,假设股份回购于2022年顺利完成,暂不考虑非公开发行影响,2022-2024年对应EPS分别为1.06、1.77、2.67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15、9、6倍。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09 66.90 -- -- 83.40 24.66%
84.25 25.93%
详细
2021年业绩稳健增长,2022Q1毛利率短期承压。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8.58亿元,同比增长53.20%;归母净利润21.97亿元,同比增长40.35%;综合毛利率为25.05%,同比下降3.31pct;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4亿元,同比增长38.02%;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减少31.51%;综合毛利率16.37%,同比下降12.60pct,主要系原材料上涨影响。q胶膜:胶膜产销两旺,稳步推动产能扩张。2021年公司光伏胶膜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5.10亿元,同比增长52.20%;毛利率为25.66%,同比下降3.38pct,剔除运费计入影响后毛利率同比下降2.68pct,系原材料价格上升所致;对应胶膜销量为9.68亿m2,同比增长11.85%,开工率达90.18%;胶膜销售单价为11.89元/m2,同比上升36.08%。公司持续扩张胶膜产能,截至2021年底在建产能4.80亿m2,2022年预计新增产能3-4亿m2;并持续推进TMS、承载膜、POE等新产品研发与市场销售。q背板:背板产能快速扩张,CPC市占率有望提升。2021年公司光伏背板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30.11%,毛利率为13.19%,同比下降7.32pct,剔除运费计入影响后毛利率同比下降6.48pct;对应销量0.68亿m2,同比增长19.43%,开工率达109.55%;背板销售单价为10.64元/m2,同比上升8.94%。 2021年KPC背板价格上涨背景下公司CPC背板性价比提升;公司2021年底在建背板产能1.10亿m2,CPC市占率有望提升。q电子材料及新材料:感光干膜快速放量,铝塑膜、FLCC稳定出货。2021年公司电子材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43.42%,毛利率为16.51%,同比下降3.31pct,剔除运费计入影响后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感光干膜快速放量,2021年销量1.03亿m2,同比增长136.79%;销售单价4.32元/m2,同比上升2.80%。公司新材料铝塑膜、FLCC产品稳定出货并持续扩产。q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为光伏胶膜龙头,背板及其他材料稳步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61亿元、34.58亿元、39.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07、2.60、2.98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45倍、36倍、32倍,给予“买入”评级。q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09 62.36 -- -- 92.40 48.17%
132.91 113.13%
详细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37亿元,同比增长25.15%,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下降19.01%,扣非归母净利润13.35亿元,同比下降27.72%。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68亿元,同比增长36.48%,实现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6.26%。 投资要点破光伏逆变器销量稳定增长,风电变流器海上及海外市场实现突破2021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实现营业收入90.51亿元,同比增长20.44%,毛利率为33.80%,同比下降1.23pct;公司风电变流器实现营业收入11.77亿元,同比下降16.79%。报告期内,公司光伏逆变器实现出货47GW,同比增加34.29%,其中国内18GW,海外29GW,全球市占率30%以上。IGBT等原材料供应紧张,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公司逆变器生产成本增加。风电变流器方面,公司全年发货量超15GW,实现海上风电及海外市场业绩重大突破,发货风场400+。其中,大功率风冷变流器和三电平1000Vac(900-1140V)变流器产品行业领先,深度融合风储应用。 线储能系统业务高速增长,打造第二成长曲线2021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37亿元,同比增长168.51%,毛利率为14.11%,同比下降7.86pct。2021年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3GWh,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五年位居第一。报告期内,阳光液冷储能系统海外市场首发,延续液冷更好均温、更低功耗,同时进一步降低LCOS。 场电站投资业务稳健发展,积极开拓户用光伏市场2021年,公司电站投资开发实现营业收入96.79亿元,同比增长17.65%,毛利率为11.91%,同比增长2.42pct,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加大户用市场开发力度,阳光家庭光伏2021年全年装机量同比增长超过500%。分布式业务采取“大客户开发+渠道拓展”两种业务模式,海外业务加大项目资源储备与转化,保持稳健发展势头。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储能业绩高速增长,积极开拓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我们预计20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6、40.19、50.57亿元,对应EPS为2.02、2.71、3.40元/股,对应PE为31、24、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紧缺;海外疫情波动。
中控技术 2022-05-06 62.59 -- -- 77.86 23.84%
82.29 31.47%
详细
2021年公司优势产品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份额继续扩大,重点布局的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快速成长,共实现收入45.19亿,同比增长43%;实现归母净利润5.82亿,同比增长37%;扣非归母净利润4.49亿,同比增长38%。毛利率达39.3%,同比下滑6.3pct;净利润率达13.0%,同比下滑0.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8%/6.6%/11.0%/-0.2%,同比-3.5/-2.2/-0.5/-0.6pct。 2022Q1传统淡季实现收入9.81亿,同比增长35%,主要得益于石化、化工、电力、冶金、医药、建材等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旺盛需求,公司围绕数字化和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同比增长71%;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同比增长145%。2022Q1年毛利率达39.1%,同比提高1.8pct,环比提升0.9pct;净利润率达6.2%,同比提升1.3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3.5/+1.2/+0.4/-0.1pct。 2021年公司控制系统收入达27亿元,同比增长33%,DCS国内份额达到33.8%(连续蝉联11年),在化工、石化领域份额达到51.5%/41.6%,在制药食品、建材、电力等行业的竞争力也快速提升。工业软件收入达8.7亿,同比高增63%,APC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一达28.6%,拓展了新材料、新能源、制药食品等新行业应用。仪器仪表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大客户供应商突破,SIS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二达25.7%。海外收入1.8亿元,同比高增54%,顺利进入BASF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实现产品应用,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不断加强。 预计2022-2024年公司业绩7.36/9.81/12.74亿元,对应PE 42.42/31.81/24.50倍,维持增持评级。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风险等。
隆基绿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9 42.72 -- -- 56.45 32.14%
68.00 59.18%
详细
硅片及组件产销量持续增长,22Q1业绩超预期。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9.32亿元,同比增长 48.27%;归母净利润 90.86亿元,同比增长 6.24%。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5.95亿元,同比增长17.29%;归母净利润 26.64亿元,同比增长 6.46%。22Q1业绩超预期主要系硅片环节盈利能力较强及参股硅料业务贡献投资收益所致。 电池及组件:贯彻产品领先战略,深化组织变革和营销体系建设。 2021年,公司电池及组件实现收入 584.54亿元,同比增长 61.30%;毛利率17.06%。公司单晶组件出货量 38.52GW,其中对外销售 37.24GW,同比增长55.45%。2022Q1,公司单晶组件出货量 6.44GW,其中对外销售 6.35GW,电池及组件毛利率为 19.27%。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预计 2022年组件出货 50-60GW(含自用)。截至 2021年底,公司单晶电池、单晶组件产能分别达 37GW、60GW,预计 2022年底将分别达 60GW、85GW。技术方面,公司 2021年公布的 N 型TOPCon 电池、HJT 电池和 P 型 TOPCon 电池转换效率不断刷新行业纪录。公司加速新型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产能建设,泰州乐叶年产 4GW 单晶电池项目预计 2022年 8月开始投产,西咸乐叶年产 15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预计2022年 9月开始投产。 硅片:非硅成本下降显著,2022年产能有望达 150GW。 2021年,公司硅片及硅棒实现收入 170.28亿元,同比增长 9.77%;毛利率27.55%。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 70.01GW,其中对外销售 33.92GW,自用36.09GW。2022Q1,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 18.36GW,其中对外销售 8.42GW,自用 9.94GW,硅棒及硅片毛利率为 23.24%。截至 2021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到 105GW;至 2022年底,公司预计单晶硅片年产能达到 150GW,预计出货 90-100GW(含自用)。公司在单晶拉速提升与断线控制、切片细线化与薄片化切割、装备智能化等核心技术方面持续突破,2021年硅片全工序非硅成本较2020年下降 7%,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光伏一体化龙头,成本优势显著,产品领先+机制变革构建长期竞争优势。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0.75、180.46、220.6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60、3.33和 4.08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24、18、15倍。 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林洋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4-29 6.43 -- -- 7.99 24.26%
10.81 68.12%
详细
2021年及2022Q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30亿元、1.79亿元。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97亿元,同比增长-8.66%;归母净利润9.30亿元,同比增长-6.69%;综合毛利率为35.35%,同比提升0.16pct;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84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3.68%;综合毛利率为33.72%,同比下降8.98pct。 智能配用电: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年公司智能配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89亿元,同比增长-19.04%;毛利率为26.10%,同比下降1.98pct。其中电能表、系统类产品及配件销售营业收入20.09亿元,同比增长-20.29%,毛利率为26.38%,同比下降1.72pct;产品产量约902万台,销量约960万台;产销率约106%;销售单价约209元/台,同比下降约10.42%。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整合电表、系统主站、售电管理终端,推广DTU、FTU等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终端,打造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光伏:光伏发电及光伏EPC业务稳健发展,储备电站项目丰富。2021年公司光伏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0.37亿元,同比增长-0.39%;毛利率为41.92%,同比提升0.41pct。其中光伏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2.08%,毛利率为71.13%,同比整体持平;光伏EP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80亿元,同比增长-7.61%,毛利率为16.28%,同比提升0.47pct。截至2022Q1末,公司自持光伏电站1.6GW,储备光伏项目超6GW、运维光伏项目超过3.5GW,储备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 节能:储备储能项目3GWh,布局储能上下游产业链。2021年公司节能行业实现营业收入0.64亿元,同比增长-15.15%;毛利率为44.68%,同比上升3.83pct。公司加速布局储能项目,储备储能项目资源超3GWh;积极布局储能上下游,报告期内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亿纬林洋,拟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10GWh储能LFP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22年内投产。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智能配用、光伏业务稳健发展,储能蓄势待发;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6亿元、17.35亿元、21.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2、0.84、1.06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11倍、8倍、6倍,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成本压力上升,储能建设不及预期。
TCL中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9 37.36 -- -- 44.49 19.08%
62.21 66.51%
详细
业绩持续超预期,硅片龙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1.05亿元,同比增长115.70%;归母净利润40.30亿元,同比增长270.03%。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3.68亿元,同比增长79.13%;归母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增长142.08%。公司业绩超预期主要原因为(1)光伏下游需求旺盛,同时硅片环节供给偏紧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公司210产品竞争力强。(2)工业4.0及柔性制造智能工厂推动公司降本增效。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达到18.59亿元,研发费用率为4.5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光伏硅片:G12硅片龙头,产品优势+产能释放+技术提产推动量利双升。 2021年公司实现光伏硅片销量82.12亿片,同比增长35.09%;收入317.97亿元,同比增长124.54%;毛利率22.73%,同比提升3.44pct。截至2022Q1,公司单晶总产能提升至95GW,G12产能占比约72%。随着银川项目陆续投产,预计2022年末总产能将超过140GW,G12产能占比约90%,成为全球单晶规模TOP1厂商。公司加速应用工业4.0,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在晶体环节,2021年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3%,硅棒单台月产提升30%;在晶片环节,硅片A品率大幅提升,同时积极推进细线化、薄片化等项目,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数显著提升。此外公司通过多年技术积淀,N型硅片市占率长期第一。光伏组件:加速“G12+叠瓦”技术平台导入,产能规模稳步提升。2021年,公司实现光伏组件销量4.17GW,同比增长120.76%;收入61.19亿元,同比增长129.32%;毛利率13.26%,同比提升2.77pct。公司加速“G12+叠瓦”技术平台导入,以差异化产品保持持续的性能领先,全球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截至2022Q1,江苏地区G12高效叠瓦组件项目产能实现8GW;天津地区G12高效叠瓦组件项目产能持续提产已实现3GW。半导体材料:全系列产能快速扩张,先进制程加速突破。2021年,公司半导体材料实现收入20.34亿元,同比增长50.61%;8-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出货面积同比提升114%。2022Q1,公司产销持续提升,8-12英寸硅片产销量同比提升115%以上,环比提升24%以上。 截至2021年末,公司12英寸/8英寸/6英寸及以下半导体硅片产能分别达到17/75/50万片/月,预计到2023年底公司将分别达到60/100/110万片/月。同时,公司推动技术研发与客户认证,着重发力先进制程产品,目前90nm~28nm全系列Logic产品已通过认证,逐步进入量产阶段。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光伏硅片和半导体硅片双龙头,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1、85.42、105.02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分别为2.01、2.64和3.25元/股,对应PE分别为19、15、12倍。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蔚蓝锂芯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4-29 17.38 -- -- 21.00 20.83%
26.45 52.19%
详细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66.80亿元,同比增长57.20%;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141.09%;扣非归母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215.11%。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40亿元,同比增长25.72%;归母净利润为2.00亿元,同比增长25.4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下降6.25%。 投资要点营业收入高速增长,净利率持续改善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0亿元,同比增长57.20%,主要受益于锂电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能稳步提升满足需求,LED业务转型顺利。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0.42%,同比增长4.28个百分点;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下降至17.54%。2021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达5.09%,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2021年公司净利率为10.62%,同比提升3.98个百分点;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率为11.64%,有所改善。 锂电产能扩张有序推进,电动工具客户订单饱满2022年公司张家港二期锂电芯3亿颗产能爬坡顺利,公司预计2022年锂电池产量达到7亿颗;淮安工厂一期5.5亿颗预计于2022年投产,届时公司锂电池年产能将达12.5亿颗;二期5.5亿颗预计在2023年建成投产,产能释放和新建节奏有序推进。公司2022年3月初公告获得史丹利百得三年供货6.4亿颗以上的订单;2021年获得博世订单,约定2022年公司为其提供18650三元圆柱锂电池共8700万颗,预估金额约9585万美元。 产品提价部分落地,产品结构升级增强盈利能力公司下游主要是电动工具,顺价相对容易,电动工具客户品牌高端,提价幅度和频度的接受度更高;目前公司与国际客户的锁价周期已调整至3个月,并于2022年第一季度提高部分客户的产品价格,其余客户的产品涨价有望近期落地执行。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包括21700电池和186502.5Ah的高端产品具备更强盈利能力,产品占比有望提升。截至2021年底,公司18650-3.5Ah、21700-3.0Ah和21700-4.0Ah等高倍率/高容量产品研发项目已结案,有望逐渐被高端电动工具、吸尘器、高端电踏车等领域客户认可。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动工具锂电池供应商,受益国产替代加速。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2-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4、16.79亿元,新增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46亿元,暂不考虑定增带来的股本稀释影响,对应22-24年EPS分别为1.07、1.62、1.9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7、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工具需求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