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郭中伟

申万宏源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A0230524120004。曾就职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50%
(第749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矿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3-19 39.92 -- -- 42.90 4.20%
41.59 4.18%
详细
事件:2024年3月14日,公司拟以合计基准对价5,850万美元现金收购Momentum持有的JunctionMiningLimited50%股权和Chifupu持有的Junction15%股权。 Junction主要资产是位于赞比亚的Kitumba铜矿项目。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拥有Kitumba铜矿项目65%的权益。 收购收购Kitumba铜矿铜矿及及Tsumeb冶炼厂冶炼厂,开启铜资源布局。,开启铜资源布局。1)矿端,Kitumba铜矿项目目前处于待开发阶段,根据2015年资源量估算报告显示,Kitumba铜矿区累计探获的保有铜矿产资源量为2,790万吨,铜金属量61.40万吨,铜平均品位2.20%,单吨铜对价约147美元/吨。2015年可研报告显示,Kitumba铜矿C1现金成本为1.6美元/磅(约3527美元/吨),All-in现金成本为1.93美元/磅(约4255美元/吨),成本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矿区内已探获区域之外仍存在Kakozhi、Mushingashi和Mutoya等数处重力和磁异常与激电异常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区,已有工作表明异常区发育有相同类型的IOCG型铜矿化,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与找矿远景,矿山收购完成后,公司计划启动外围找矿工作,并对Kitumba铜矿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可研工作成果确定下一步开发规划。2)冶炼端,)冶炼端,拟以4900万美元收购Tsumeb铜冶炼厂,2023年铜冶炼产量18.9万吨,24年产量指引为20-23万吨,23年单吨铜冶炼现金成本为414美元/吨。 锂板块成长性持续兑现。1)锂盐端,23年11月春鹏新材3.5万吨锂盐成功点火投料试生产运行,公司电池级锂盐总产能达到6.6万吨/年(其中6000吨为氟化锂),规划2025年实现10万吨高纯锂盐产能。2)矿山端,Bikita具备200万吨透锂长石+200万吨锂精矿产能,Tanco矿山18万吨锂辉石产能,计划投资建设加拿大Tanco矿区100万吨/年采选项目,当前已经可以实现6万吨锂盐完全自给目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下调23-25年公司锂盐出货均价假设分别为24、10、10万元/吨,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24.00、14.65、19.23亿元(23-25年净利润预测前值为34.66、39.10、49.30亿元),按照当前298亿市值计算,对应PE分别为12.4、20.3、15.5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主营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供给端产能释放超预期;需求测算偏差以及研报使用公开信息滞后;核心假设条件变动造成盈利预测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神火股份 能源行业 2024-03-15 18.57 -- -- 25.38 31.84%
24.95 34.36%
详细
铝煤双轮驱动的高分红国企。公司背靠地方国资委,历经多年深耕形成了以铝板块和煤产业为主的双主业格局。目前拥有电解铝产能170万吨/年(新疆煤电80万吨/年,云南神火90万吨/年)、煤炭产能855万吨/年、装机容量2000MW、阳极炭块产能56万吨/年、铝箔8万吨/年。近年来,公司进入业绩快速释放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并于2022年实现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业绩。与此同时,公司常年稳定分红,现金分红总额持续增长,股息率持续提升至6.68%。 铝业务:低成本拓宽电解铝盈利空间。公司电解铝产能分别处于具有发电成本优势的新疆和绿色水电优势的云南地区,低成本与低碳并举。在电解铝严禁新增产能的背景下,公司通过股权收购努力提升权益产能,通过收购云南神火14.85%的少数股权,将权益产能由119万吨提升至132万吨。下游拓展方面,目前拥有铝箔产能8万吨,随着在建及规划项目的逐步落地,预计未来2-3年内公司铝加工板块形成25万吨的铝箔生产能力。 煤炭业务:产量释放可期,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煤炭业务主营无烟煤及贫瘦煤,共拥有在产矿井6对,合计产能855万吨。目前公司河南地区在产矿井改扩建项目正处于产量持续释放期,且新疆地区矿井正在开发中,未来产量有持续增长预期。公司煤炭成本较为稳定,2021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中枢的大幅抬升,公司煤炭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长。随着未来产量增加,成本或将进一步降低,为盈利提供更多空间。 铝:供需两侧深刻变化,电解铝“类资源”属性将逐步显现。2024年是电解铝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元年”:1)供给端,国内电解铝的电供矛盾不仅仅在于水电,更取决于风光储新能源,电力供应天然具备“脆弱性”;进一步延伸,能源体系变革与新能源建设过程中,传统能源严重压缩资本开支及原料争抢,会最终带来电解铝另一个生产原料—石油大炼化副产品石油焦的短缺,中长期对全球电解铝生产影响会更为深远。 2)需求端,在国内保交楼、逆周期调节不断发力背景下,传统需求拖累将放缓。新能源需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将带动电解铝需求趋势性回升,全局影响正在显现出来。绿色金属电解铝需求不能过分悲观—年均需求增速或将维持2-3%。 3)目前国内电解铝呈现低库存、高产能利用率的特点,新增供给要严重依赖未来海外新建产能。新一轮海外资本周期下,行业的资本开支成本和周期都会被大幅拉高拉长,这将使电解铝价格中枢涨至2.5万元/吨。 我们维持电解铝产业链景气度或呈现螺旋式上涨的判断,随着价格的重塑,电解铝行业“类资源”属性也将被再认识。 煤:供需结构性矛盾强化,煤炭价格中枢预期上行。 1)供给端,一方面,国内煤企经历了2021-2022连续两年的高强度增产保供,当前生产疲态尽显,而且面对日益趋紧的安全检查形势以及环保政策要求,煤炭开采强度边际下滑。另一方面企业现有炼焦煤资源不断衰减,资源可获得性越来越差,23年山西炼焦煤精煤洗出率较18年连续下滑近9.64pct,煤质下滑趋势明显。同时全球焦煤需求向好,以澳大利亚炼焦煤为代表的优质炼焦煤,23年以来显著高于国内炼焦煤价格,从而压制进口量。我国煤质下滑趋势难以扭转,优质炼焦煤或面临长期缺口。 2)需求端,一方面美元加息周期或结束,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或到来,经济增长将获得新动能;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发力,财政端特别国债、货币端利率下行,以基建为引领的经济抓手,将带动煤炭下游需求持续恢复、增长。 在供给乏力背景下,我们看好需求持续边际改善下的煤炭价格中枢抬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假设23-25年电解铝价格1.88/2.30/2.50万元/吨,煤炭含税售价1340/1407/1463元/吨,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378/465/5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8/92亿元,对应EPS为2.3/3.5/4.1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8.4/5.7/4.8倍,24、25年估值低于行业平均值,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品价格波动、项目建设及投产不及预期、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山东黄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1-30 20.70 -- -- 24.66 19.13%
33.25 60.63%
详细
事件:山东黄金发布《关于收购西岭金矿探矿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司拟通过现金及其他融资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山东黄金集团全资子公司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西岭金矿探矿权,交易对价约为103.34亿元。 收购完成后公司黄金资源量将大幅提升。西岭金矿为国内目前探获的最大单体金矿,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10月底,西岭金矿探矿权黄金资源量592.186吨,平均品位4.02克/吨,银金属量590.85吨,平均品位4.08克/吨,另有难利用金金属量4393千克,平均品位3.95克/吨。截至2022年底,山东黄金具备黄金资源量1431.4吨,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黄金资源量或将超2000吨,大幅增厚公司黄金资源储备。 西岭金矿收购具备较高性价比,与三山岛金矿协同优势突出。根据公司公告,西岭金矿单吨资源收购对价1745.1万元,单价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西岭金矿相邻于三山岛金矿的东侧,和三山岛金矿具备较强协同性,按照山东省及烟台市政府关于金矿资源整合的要求,西岭金矿应与三山岛金矿进行整合统一开发。根据公司公告,待本次收购完成后,西岭金矿探矿权将与三山岛金矿现有矿权整合为新的采矿权并统一开发利用。 项目达产后或将给予公司显著业绩增量。根据西岭金矿探矿权评估报告,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330万吨/年,预计于2031年开始达产并贡献稳定利润,达产后有望将年产金13.386吨。黄金地勘承诺西岭金矿达产后的前三年实现的、扣除预计缴纳的出让收益且不考虑矿业权摊销后的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23.02亿、23.01亿、22.94亿元。 公司资源实力持续增强,并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对内增储方面,截止2023年H1,公司在焦家金矿、金洲公司、玲珑金矿、三山岛金矿通过探矿分别新增金金属量3.58吨、2.5吨、1.85吨和1.07吨,增储持续取得较大进展,矿山实现较好的探采平衡;对外整合方面,2023年公司完成对银泰黄金控制权收购,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实现在西南、东北地区的资源布局,进一步奠定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截至2022年底,银泰黄金拥有金金属量166.20吨(不包含地表存矿);在建项目方面,卡帝诺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达产后年产金8.9吨,焦家矿区整合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黄金约10吨左右,公司资源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 贵金属上行趋势延续。目前美联储已处于加息尾声,中期看随着居民超额储蓄的消耗及高利率的维持,美国经济周期性回落难以避免,贵金属有望进入降息预期驱动的上涨阶段。随着金价β行情的展开,公司凭借突出的资源优势,未来将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及外延整合的推进,公司黄金产量增长有望提速,资源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假设公司2023-2025年不含银泰黄金部分黄金产量分别为40/42/47吨,银泰黄金2023-2025年黄金产量为7.6/8.5/12.5吨,上调金价2023-2025年黄金均价假设分别为450/470/480元/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22.13/31.26/41.43亿元(之前预计2023-2025年业绩21.77/28.29/37.29亿元),目前股价为20.64元,对应PE分别42/30/2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黄金价格波动风险、矿山停产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环保管理风险、收购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株冶集团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2-14 7.73 -- -- 8.43 9.06%
11.75 52.01%
详细
水口山注入,赋予公司贵金属资源属性。23Q1,水口山矿业注入上市公司,公司从纯冶炼企业转型为采选冶一体化企业,新增优质金银等贵金属资源,根据公司公告,水口山康家湾矿段金金属量39.8吨、平均品位3.10g/t,银金属量1,321.40吨、平均品位103.17g/t,资源品位位于行业前列。2020-2021年水口山矿产金产量在1-1.5吨,目前,水口山的采矿规模为65万吨/年,根据《水口山铅锌矿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采选规模为80万吨/年,预计2023年底完成,公司矿产金的产量将从目前的1.5吨提升至1.85吨,产量有望增长25%左右。 锌冶炼市占率全国领先,成本优势显著。公司已形成30万吨锌冶炼产能、38万吨锌基合金深加工产能,锌产品总产能68万吨,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国内锌产量680万吨,公司2022年锌产量65万吨,市占率10%左右,稳居行业前列。除此之外,公司在锌领域,深化产品结构调整,2022年锌铝镁合金的市场占有率从5%提升到25%。公司锌产品成本领先同行,比行业平均成本低10%左右,2022年公司锌及锌合金业务的毛利率为3%,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背靠矿业央企五矿集团,经营稳健,成长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公司控股股东为湖南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五矿集团为湖南有色的全资股东。公司背靠矿业央企五矿集团,经营稳健,陆续整合集团相关资产,其中水口山的注入大幅增厚公司业绩水平,2023年Q1-Q3公司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25.43%,同时资源端利润贡献占比显著提升;2023年Q4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向水口山集团购买其持有的五矿铜业100%股权,进军电解铜板块,进一步增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作为集团重要上市平台,公司未来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贵金属:趋势未止,节奏渐进。我们认为,一方面中期来看美国经济回落难以避免,当前4.0%左右的远端名义利率离经济底部的1.5%有较大回落空间,随着失业率的触底回升,贵金属价格拐点正式确立;另一方面,美元信用担忧及随之而来的央行购金攀升,或将推动金价进入新高度。而在贵金属上行第二阶段,白银也具备较好弹性。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背靠矿业央企五矿集团,经营稳健,水口山注入赋予公司资源属性,未来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我们假设2023-2025年金价为440/470/490元/克,锌价假设为2.20/2.25/2.30万元/吨;矿产金产量分别为1.50/1.80/1.85吨,锌及锌合金产销量均为68万吨。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5/8.75/10.99亿元,目前股价为7.82元,对应PE分别为12/10/8x。 贵金属资源业务显著增厚公司盈利,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公司整体业务的估值水平,存在修复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公司产品订单及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加工费下滑风险、成本上涨、价格不及预期等风险、生产安全检查力度超预期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模型测算误差风险等。
紫金矿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1-06 12.17 -- -- 12.27 0.41%
12.68 4.1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0.08亿元,同比+10.19%;归母净利润161.65亿元,同比-3.01%。单季度来看,23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6.74亿元,同比+4.1%,环比-0.95%;实现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45.2%,环比+20.63%。 铜金产量再创新高,业绩环比高增。公司Q3毛利为120.8亿元,环比+16%,同比+32%。 Q3综合毛利率为16.18%,环比+2.4pct,同比+3pct。其中,矿产品毛利率为47.65%,环比减少2.21pct。具体产品来看,1)铜业务:毛利占比52%,Q3毛利环比+9%。公司Q3铜板块毛利为62.84亿元,环比+9%。从价来看,23Q3矿产铜售价为5.14万元/吨(不含税),环比+0.19万元/吨,环比+4%。从量来看,随着刚果(金)卡莫阿、丘卡卢-佩吉和巨龙等三大世界级铜矿持续放量,2023Q3矿产铜销量为21.55万吨,产量为26.2万吨,分别环比+11%/+8%。除此之外,23Q3矿产铜矿的成本为2.4万元/吨,环比+11%,同比+18%。2023年前三季度矿产铜单吨成本为2.248万元,同比+16%,其中受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贬值影响矿山产铜成本同比增加率为3.5个百分点。2023Q3公司矿产铜的单吨毛利为2.74万元/吨,环比-2%;毛利率为53%,环比-3pcts。 2)金业务:矿产金量价齐升,矿产金毛利环比+5%。公司矿产金板块毛利为30.97亿元,环比+5%。从价来看,23Q3矿产金售价为408.4元/g,环比+0.4%;从量来看,随着并购的苏里南Rosebel金矿放量、澳大利亚诺顿金田Binduli采选全线打通投产、山西紫金河湾斑岩型金矿全面建成投产等,公司2023Q3矿产金产量为17.75吨,销量为17.34吨,分别环比+8%/10%。从单位销售成本来看,23Q3矿产金的销售成本为229.8元/g,环比+4%。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矿产金成本为216.98元/克,同比+19%,其中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矿山产铜成本同比增加率为5个百分点。2023Q3公司矿产金的单吨毛利为178.6元/g,环比-4.2%;毛利率为44%,环比-2.1pct。 3)锌业务:锌价环比上涨,毛利环比+52%。公司锌板块毛利为3.45亿元,环比+52%。 从价来看,23Q3矿产锌的售价为1.23万元/吨(不含税),环比+30%。从量来看,23Q3矿产锌(铅)产量为10.6万吨,环比-3.2%;矿产锌销量为10.5万吨,环比+1%。从单位销售成本来看,23Q3矿产锌的销售成本为0.97万元/吨,环比+15%。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矿产锌成本为9,069元/吨,同比+17%,其中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矿山产锌成本同比增加率为3.8个百分点。2023Q3公司矿产锌的单吨毛利为0.26万元/吨,环比+149%;毛利率为21%,环比+10pcts。 期间费用率环比上升。2023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3%,环比+0.22pcts,同比+0.99ptcs。具体来看,销售费用由0.24%→0.27%,环比+0.03pcts;管理费用率由2.33%→2.5%,环比+0.17pcts;财务费用率由0.54%→0.53%,环比-0.01pcts;研发费用率由0.98%→1.0%,环比+0.02pcts。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铜板块方面,随着卡莫阿、巨龙、Timok下带矿等矿山持续放量,综合公司年报披露的2023年产量指引和2025年产量规划,我们预计2023-2025年,矿产铜产量97.4/108.3/117.9万吨,CAGR为10%;2023-2025年铜价分别为6.8/6.9/7.1万元/吨。金板块方面,随着苏里南Rosebel金矿放量、萨瓦亚尔顿金矿等建设,波格拉金矿复产,黄金板块正逐步释放新活力。我们预计公司矿产金产量73.4/81.9/90.6吨,CAGR为11%;2023-2025年金价分别为440/450/460元/g。另外,公司持续推进新能源业务,未来成长逻辑逐步兑现。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224.6/265.1/340.3亿元,对应2023-2025年PE为14/12/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金属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模型测算误差风险等。
银泰黄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1-03 13.51 -- -- 14.78 9.40%
15.59 15.40%
详细
事件:银泰黄金发布2023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95亿元,同比增10.30%,实现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同比增20.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同比增21.06%;单季度来看,2023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3.46%,环比增5.98%,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5.36%,环比降12.43%。 金价上涨推升业绩,成本上行扰动单季度盈利。2023年前三季度,金价同比大幅上涨,SHFE金均价443.19元/克,同比上涨13.68%,单季度来看,2023年Q3的SHFE金均价为459.61元/克,同比增19.42%,环比增2.45%。受益于金价上涨,公司前三季度及Q3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0.30%和3.46%。 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率有所回升。2023年Q1-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68%,较去年同期增加1.77pcts,具体来看:1)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16%至0.01亿元,销售费用率由0.03%→0.02%,下降0.01pcts;2)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9.09%至2.43亿元,管理费用率由2.93%→3.43%,增加0.50pcts。 华盛金矿与大柴旦采矿证办理及黑河增储顺利推进,公司主营产品产量有望持续提升。 华盛金矿资源评审备案有序推进,该金矿具备金金属量70.67吨,同时地质条件类似美国卡林型金矿,地表开采完成后,预计金矿深部或具备较强增储潜力。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正办理芒市华盛金矿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工作,截止23年1月,评审机构组织专家及第三方机构完成了野外核查。 青海大柴旦细晶沟及青龙沟探转采顺利推进,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公司完成对细晶沟和青龙沟金矿的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分别提交备案金金属量14.24吨、7.22吨,截止2022年底,细晶沟新立采矿权审查申请已提交,预计2023年将取得细晶沟金矿(新立)和青龙沟金矿采矿权证(Ⅱ、Ⅲ矿带),“探转采”完成后,细晶沟金矿、青龙沟金矿的矿石处理能力将分别为60万吨/年、80万吨/年。 黑河银泰东安金矿外围及深部增储可能性较大,有望逐步扩大矿山产量,延续矿山服务年限。目前,公司已收购黑河银泰现有采矿权周边的探矿权,黄金资源接续工作稳步进行。 控股股东变更,公司进入发展新时期。2023年7月,山东黄金完成对银泰黄金20.93%股权的过户登记手续,银泰黄金控股股东变更为山东黄金,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山东省国资委。根据山东黄金披露,银泰黄金将实行“以贵金属为主、优质有色金属并举”的发展战略,保证银泰黄金现有矿山生产经营的稳定,未来2家上市公司将实行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达到“1+1>2”的目标。 贵金属上行趋势加速。目前美联储已处于加息尾声,中期看随着居民超额储蓄的消耗及高利率的维持,美国经济周期性回落难以避免,贵金属有望进入降息预期驱动的上涨阶段。随着金价β行情的展开,公司作为黄金板块内高成长标的或将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云南芒市金矿复产放量与青海大柴旦“探转采”工作持续推进,而根据中报披露云南芒市金矿仍处于停产待恢复状态,我们调整公司黄金产量假设为7.6/8.5/12.5吨,我们假设2023-2025年金价假设为440/450/460元/克,假设2023-2025年克金生产成本为170/170/170元/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01/17.09/19.83亿元(之前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4.69/19.63/24.44亿元),目前股价13.49元,对应PE分别为25/22/19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波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金属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生产安全检查力度超预期风险、控制权变更进度不及预期以及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山东黄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1-03 23.79 -- -- 23.65 -0.59%
24.55 3.19%
详细
事件:山东黄金发布2023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13.23亿元,同比增3.75%,实现归母净利润13.45亿元,同比增94.12%,扣非归母净利润12.80亿元,同比增69.21%。单季度来看,2023年Q3,公司实现营收138.98亿元,同比增38.95%,环比降2.99%,实现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239.59%,环比增5.54%。 报告期内,受益于金价上行周期,公司业绩显著提升。 从量方面来看,公司推进大型化智能化采掘作业模式革新,提高生产作业率,降低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报告期内,公司矿产金产量为29.71吨(同比降1.97%,完成2023年计划产量的74.95%),占全国矿产金总产量的13.83%,外购金产量41.40吨(同比降1.27%),小金条产量22.25吨(同比增23.85%);单季度来看,2023年Q3公司矿产金产量为10.14吨(同比增10.71%,环比降0.44%)。 从价方面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金价同比大幅上涨,SHFE金均价443.19元/克,同比上涨13.68%,单季度来看,2023年Q3的SHFE金均价为459.61元/克,同比增19.42%,环比增2.45%。公司通过加强研究分析团队建设,提升对黄金价格研判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黄金销售价格同比有所上涨。 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费用管控能力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8.04%,较去年同期降0.56pcts,具体来看:1)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4.46%至0.89亿元,销售费用率由0.34%→0.22%,下降0.12pcts;2)管理费用同比降19.57%至17.95亿元,管理费用率由5.60%→4.34%,下降1.26pcts;3)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为11.17亿元,同比增44.77%,财务费用率由1.94%→2.70%,上升0.77pcts。 内增外扩,资源实力持续增强,并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 对外积极开展资源并购:1)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银泰黄金控制权收购,合计持有银泰黄金约23.1%股权,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实现在西南、东北地区的资源布局,进一步奠定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截至2022年底,银泰黄金拥有金金属量166.20吨(不包含地表存矿);2)8月,公司以约4.22亿元现金收购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所属的燕山矿区采矿权、磁山矿区探矿权以及土屋金矿探矿权及相关资产,根据2023年半年报,预计新增黄金资源量7.914吨。 对内持续发力探矿增储:1)上市公司层面,2023年H1,公司在焦家金矿、金洲公司、玲珑金矿、三山岛金矿通过探矿分别新增金金属量3.58吨、2.5吨、1.85吨和1.07吨,公司资源优势持续增强。2)集团层面,山东黄金集团对所属西岭金矿进行了勘探工作,最终探明金金属量592.186吨,进一步保障公司资源优势。 在建项目未来贡献业绩增量:1)卡帝诺项目:截至9月18日,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正在积极开展选厂建设详细设计工作,长周期设备已全部完成采购,正处于制造阶段;项目原计划将于2024年底投产,公司公告预计将提前投产,投产后预计平均年产金8.9吨。2)焦家矿区整合项目:该项目持续推进,公司计划投资约82.73亿元(其中拟73.83亿元为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用于焦家矿区整合及开发,该项目建设期为6年,达产后采矿能力达到660万吨/年,预计新增黄金约10吨左右。 贵金属上行趋势加速。目前美联储已处于加息尾声,中期看随着居民超额储蓄的消耗及高利率的维持,美国经济周期性回落难以避免,贵金属有望进入降息预期驱动的上涨阶段。随着金价β行情的展开,公司作为黄金板块内资源优势突出且具备高成长属性的标的或将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及外延整合的推进,公司黄金产量增长有望提速,资源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假设公司2023-2025年不含银泰黄金部分黄金产量分别为40/42/47吨,银泰黄金2023-2025年黄金产量为7.6/8.5/12.5吨,调整管理费用率为4.5%/4.4%/4.4%,2023-2025年黄金均价假设分别至440/450/460元/克,假设克金生产成本为230/230/230元/克。银泰黄金并表,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7/28.29/37.29亿元(之前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2/31.83/43.25亿元),目前股价为23.78元,对应PE分别49/38/2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黄金价格波动风险、矿山停产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环保管理风险等。
诺德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1-08 9.45 -- -- 9.46 0.11%
9.46 0.11%
详细
事件: 诺德股份披露 2022年三季度报告,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9亿元,同比增长 1.68%;其中 Q3实现营收 12.37亿元,同比上涨 0.74%,环比上涨 43.93%。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8亿元,同比下降 12.79%,其中 Q3单季实现0.77亿元,同比下降 35.87%,环比上涨 1.06%。 行业加工费普跌, 影响公司 Q3利润。 2022年 4月份,受到疫情、行业竞争格局、标箔转产等因素影响,锂电铜箔的加工费开始下跌。 截止 9月底, 6/8μm 铜箔单吨加工费分别为 3.9/2.75万元,相较于 6月份末,加工费下降幅度约 4000元。 2022Q3公司实现毛利 1.96亿元,环比下降 9.93%,同比下降 35.25%。 收购福建清景 47%股权,福建清景客户优质。 福建清景目前拥有生产线 22条,年产能达 5000吨,规划新建产能 25000吨。 清景目前全部的机台均可生产 4-6μm 高抗拉、高延伸锂电池用高档电解铜箔,并与宁德时代新能源、中航锂电(洛阳)、蜂巢能源等知名品牌客户达成了稳定的业务合作。 公司扩产进程加速, 与优质客户形成稳定供应关系。 公司目前拥有青海和惠州两大铜箔基地,产能合计 4.3万吨。青海基地在建产能 1.5万吨,目前已经初步开始批量试产;惠州基地在建 1.2万吨产能, 目前开始批量试产。 除此之外,公司另筹建黄石基地和江西贵溪基地的各 10万吨铜箔项目,其中黄石一期 5万吨项目预计 2023年中投产;贵溪基地一期 5万吨项目,预计 2023年投产 2万吨、 2024年投产 3万吨。 我们预计 2022/2023年底公司产能将达 7/14.5万吨,远期规划产能达 27万吨。 从客户结构看,公司凭借技术优势, 与宁德时代(CATL)、比亚迪、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孚能科技等国内客户保持稳定合作,同时也批量供货于海外客户LG 化学、松下、 ATL 和 SKI 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目前 6μm 铜箔单吨加工费达 3.7万元,较年初已经下降超 1万元。除此之外, 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 我们调整 2022-2024年公司铜箔产量为4.5/8.0/12万吨(前值为 5.5/8/11.2万吨)。 2022/2023/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1/6.8/9.3亿元(前值为 8.07/11.51/15.53),对应 PE 分别为 39/24/17X。 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产能释放超预期;疫情风险;原材料大幅上行风险;加工费下行风险。
南山铝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08 3.30 -- -- 3.66 10.91%
3.78 14.55%
详细
事件: 南山铝业披露 2022年三季度报告, 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5.28亿元,同比增长 30.14%, 其中 Q3实现营收 86.18亿元,同比增长 9.85%,环比减少 4.82%。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8.49亿元,同比增长 13.07%, 其中 Q3单季实现 10.23亿元,同比增长 1.03%,环比减少 7.34%。 Q3铝价下跌,公司毛利环比下跌。 2022Q3公司毛利为 16.1亿元,环比下降 17.49%,同比下降 20.6%。 1)量: 前端产品方面,公司印尼一期 100万吨氧化铝已达产, 二期100万吨氧化铝已投产。随着二期 100万吨氧化铝产能爬坡,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增量。 深加工产品方面,公司汽车板、航空航天板、电池铝箔等高端产品持续发力。随着国产大飞机的投产,公司航空板产品也有望进一步放量。 2)价: 受到美联储加息、宏观等因素影响,铝价表现较为疲软。 Q3铝均价达到 1.85万元/吨,环比下降约 2400元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 汇兑收益增加, 期间费用环比下滑。2022Q3公司期间费用 4.26亿元,同比下降 44.89%,环比下降 21.5%。具体来看,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影响,公司部分出口产品通过美元结算,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用为-2.2亿元,财务费用率从-1.5%→-2.56%,环比下滑 1.06pcts。 销售费用率从 0.9%→0.74%,环比下降 0.16pcts。管理费用率从2.23%→2.3%,环比上涨 0.07pcts。研发费用率从 4.36%→4.46%,环比上涨 0.1pcts。 汽车板、航空板和锂电铝箔等三大核心业务引领公司扬帆远航。 1)汽车板: 公司作为国内首家能够批量稳定供应汽车板的供应商,拥有在产产能 20万吨,在建产能 20万吨,远期规划产能达 70-80万吨。公司作为国内汽车板龙头企业,是国际某知名新能源车主机厂、蔚来、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宝马、奥迪、戴姆勒、通用、日产、现代、沃尔沃、福特、捷豹路虎、 RIVIAN 等车企主要供应商。 2)电池铝箔: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 2019年公司加速布局电池铝箔业务,规划的 2.1万吨锂电铝箔项目已于 2021年 10月份投产,加上原有铝箔中的电池箔产量,动力电池箔总产量有望达 3万吨以上。 3)航空板: 公司航空板产能 5万吨,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为波音、空客供货的供应商。公司率先攻克技术难关,助力国产大飞机 C919,推动航空板国产化进程。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受到疫情影响,公司在建 20万吨汽车板项目延期至 24年投产,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93/42.96/47.88亿元(前值42.89/53.04/58.35亿元), 对应 2022-2024年 PE 分别为 10/9/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铝价下行的风险;公司铝产品订单及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需求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加工费下滑风险等。
博威合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08 17.95 -- -- 17.66 -1.62%
18.88 5.18%
详细
事件:博威合金披露2022年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59亿元,同比增长32.32%;其中Q3实现营收31.13亿元,同比上涨29.56%,环比下跌6.21%。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上涨60.56%,其中Q3单季实现1.44亿元,同比上涨44.7%,环比上涨2.1%。 受到传统行业需求影响,公司Q3毛利环比小幅下滑。2022Q3公司实现毛利4.02亿元,同比增长5.04%,环比下降3.14%。 1)传统需求影响铜合金新材料板块,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用高端铜合金放量在即:受到疫情及宏观因素影响,Q3传统需求疲软,预计铜合金新材料板块销量环比有所下滑。公司“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已经投产,瞄准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用高端铜合金领域,目前重点客户的产线认证已经通过,其他汽车电子客户的新产线认证有序推进中。我们预计明年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有望持续放量,产品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2)关税豁免政策落地,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逐渐恢复。受到美国反规避调查影响,公司Q2光伏组件出货量环比下滑较为明显。而随着十月份美国“征收双反关税”的暂停,预计公司Q3光伏组件出货量恢复至Q1水平。 Q3汇率套保,汇兑收益较少,期间费用增加。2022Q3公司期间费用2.66亿元,环比上涨27.74%。其中,Q3公司采取了汇率套保措施,汇兑收益减少,财务费用从Q2的-0.3转正为0.44亿元,财务费用率从-0.89%→1.42%。管理费用率由2.54%→3.41%,环比上涨0.87pcts;销售费用率1.17%→1.4%,环比上涨0.23pcts;研发费用率从3.47%→2.32%,环比下降1.14pcts。除此之外,公司Q3应收账款持续兑现,信用减值计提冲回3578万元,环比增厚利润。 “新材料&新能源”双轮驱动,公司拟募资17亿元再扩新产能。随着“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的客户认证落地后,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产品结构有望不断优化。此外公司于8月22发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投资15亿元,用于建设“3万吨特殊合金带材”、“2万吨特殊合金线材”,建设期分别为36/18个月。新能源方面,公司2022年新能源目标销量为1GW。在光伏景气度高涨情况下,公司拟募资2亿元,用于建设“1GW电池片扩产项目”,增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实力雄厚的新材料平台化龙头,驶入成长快车道。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5/8.17/10.1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17/14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公司产品订单及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影响、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加工费下滑风险。
云南铜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07 11.48 -- -- 13.07 13.85%
13.79 20.1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2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0.52亿元,同比增5.43%,实现归母净利润14.81亿元,同比增184.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33亿元,同比增424.52%。单季度来看,22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46亿元,同比降0.09%,环比降5.24%,实现归母净利润7.84亿元,同比增191.51%,环比增142.71%。 受益于硫酸价格及受益于硫酸价格及TC/RC增长,公司业绩增长,公司业绩同比高增。22年H1,公司主营产品产量有所下滑,其中,铜精矿含铜产量3.22万吨,同比降26.48%,阴极铜产量61.88万吨,同比降4.25%,黄金产量8.35吨,同比降28.45%,白银产量313.36吨,同比降6.04%,硫酸产量218.74万吨,同比略增2.86%。2022年前三季度,硫酸价格同比上涨与铜精矿TC/RC同比增加,增厚公司盈利能力,前三季度,全国硫酸(98%)均价为657.78元/吨,同比上涨5.89%,铜精矿TC均价为74.03美元/吨,同比上涨67.19%。 公司持续提升费用管控水平,期间费用率不断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87%,较去年同期减少0.47pcts,具体来看:1)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3.73%至1.56亿元,销售费用率由0.46%→0.16%,下降0.30pcts;2)管理费用同比增加4.43%至9.18亿元,管理费用率由0.95%→0.94%,减少0.01pcts;3)公司22年Q1-Q3财务费用共计5.64亿元,同比降19.73%,财务费用率由0.76%→0.57%,减少0.19pcts。 非公开发行收购迪庆有色少数股权,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2021年11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约26.75亿元用于收购云铜集团持有的迪庆有色38.23%股权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8月23日,公司公告披露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已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复。截至2022年H1,迪庆有色的普朗铜矿保有矿石量8.04亿吨,占上市公司总保有矿石量的84.98%;铜金属量261.15万吨,占上市公司总铜金属量的73.31%。若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在迪庆有色的权益将由50.01%提升至88.24%,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盈利预测::产量方面,我们假设2022-2024年阴极铜产量为136.5/136.5/136.5万吨,硫酸产量为470/471/478吨。价格方面,我们假设2022-2024年铜价为6.5/6.5/6.5万元/吨,铜精矿TC为75/80/80美元/吨,硫酸价格为630/250/200元/吨。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3.81/1256.87/1258.4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8.56/18.71/18.88亿元。按照11月1日股价11.24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0/10/10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波动、疫情反复、金属价格波动超预期、生产安全检查力度超预期以及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鼎胜新材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04 51.50 -- -- 58.50 13.59%
58.50 13.59%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66.45亿元,同比增长 29.39%,其中 Q3实现营收 52亿元,同比增长 7.99%,环比下降 10.32%。 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增长 293.27%,其中 Q3单季度实现 4.36亿元,同比增长 294.36%,环比增长 14.4%。 2022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10.74亿元,同比增长 410.31%,其中 Q3单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4.82亿元,同比增长 499.72%,环比增长 20.54%。 Q3公司毛利环比基本持平。 公司自今年年初开始,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转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2022Q3公司实现毛利 9.65亿元,同比增长 94.04%,环比增长 0.12%。 1)电池铝箔持续发力: 2022年 4月,公司电池铝箔月产能已经达到 1万吨,叠加公司持续加快传统产线转产生产动力电池铝箔,预计 Q3公司电池铝箔产销量环比持续提升,市占率进一步巩固。 2)包装铝箔需求旺盛,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走出去的铝箔厂商: 今年以来,传统类包装铝箔下游市场需求旺盛,自年初开始,包装铝箔的加工费普涨 10%-20%。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利好在海外有产能布局的铝箔企业。 而公司作为第一个布局海外工厂的铝箔企业,在泰国拥有 6万吨产能、在意大利拥有 3万吨产能。 期间费用环比下滑,信用减值损失部分环比贡献 4300万元利润增量。 1)财务费用下滑明显: 2022Q3公司期间费用 3.52亿元,环比下降 15.38%。其中,受汇兑收益影响,Q3财务费用下降较为明显。 2022Q3财务费用为-0.25亿元,财务费用率从 0.42%→-0.48%,环比下降 0.9pcts。销售费用 0.6亿元,环比上涨 2.7%,销售费用率环比上涨 0.15pcts。 管理费用 0.5亿元,环比上涨 1.92%,管理费用率环比上涨 0.11pcts。 研发费用 2.68亿元,环比下降 5.98%,研发费用率环比上涨 0.24pcts。 2)信用减值损失部分环比贡献 4285万利润。 Q3公司应收账款持续兑现,信用减值损失转正达 2741万元,而 Q2为-1545万元。 公司客户结构优质,拟定增再扩 20万吨电池铝箔成品及 60万吨坯料。公司客户资源优质,电池箔客户包括比亚迪集团、 CATL 集团、 ATL 集团、 LG 新能源、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中创新航、 SK 新能源(江苏)、三星 SDI、亿纬锂能、欣旺达等海内外主要储能和动力电池厂商。 2022年 7月,公司计划投资 30亿元,用于建设 20万吨电池铝箔和 60万吨铝箔坯料,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 锂电铝箔供需格局较好,钠离子电池有望为行业提供新的需求增量。 公司是电池铝箔行业的龙头企业, 2021年电池铝箔出货量达 5.6万吨。在 2022年动力电池需求高景气度的情况下,公司是行业内具备快速转产及新建电池铝箔产能的企业, 目前市占率预计达到 40%左右。需求端,由于钠离子正负极均用铝箔,因此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电池,单 Gwh 对铝箔需求量呈翻倍态势。随着钠离子电池投产步入倒计时,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考虑到今年 Q3包装铝箔持续高景气、明年高附加值涂碳铝箔持续放量,我们上调 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68/18.91/24.61亿元(前值为 12.37/15.31/20.33亿元), 对应 2022-2024年 PE 分别为 18/14/11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公司出货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加工费下跌风险;原材料成本波动;汇率波动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主营产品价格波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需求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银泰黄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9-26 13.16 -- -- 15.55 18.16%
16.35 24.24%
详细
掌握优质资源的黄金矿业新星。 2016年开始, 公司通过收购转型为黄金为主的矿业企业, 目前已形成具备 4座金矿矿山与 1座铅锌银多金属矿山,拥有金金属量170.45吨,银 7,154.06吨, 铅和锌 107.64万吨。 公司旗下金矿均为大型且品位较高的矿山,黄金矿山平均品位 3.6克/吨, 2021年合并摊销前克金生产成本 117.83元/克, 玉龙矿业合并摊销前克银生产成本 1.31元/克, 成本均处于同行领先水平。 黄金板块:扩产与增储齐头并进,持续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现有矿山矿产金产量稳步提升,增储潜力巨大。 公司旗下东安、白山、青海大柴旦三座高品位优质黄金矿山,合计金金属量 99.78吨, 此外三座矿山共有 9宗金矿探矿权证,勘探范围 116.79平方公里,增储潜力较大,其中吉林板庙子自投产以来,保持了良好的探采平衡,保有资源持续稳定,青海大柴旦成矿条件优越,采矿权周边多处物化探异常,找矿潜力巨大,为公司持续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新并购云南芒市金矿,有望显著增加公司矿产金产量。 2021年公司新并购云南华盛金矿,根据 SRK 出具的报告, 华盛金矿控制+推断金金属量 70.67吨, 华盛金矿属于类卡林型金矿,采用堆浸工艺生产,成本优势突出,类比美国卡林型金矿,芒市金矿深部或具备较强增储潜力。 铅锌银板块: 采选系统改造完成,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2021年开始, 公司推进玉龙矿业 2000吨/日的选矿厂保温技术改造工作, 同时推进原有 1400吨/日的选矿厂改扩建工程, 生产能力提升至 3000吨/日, 随着采选系统升级完成, 22年玉龙矿业将具备5000吨/天选厂的全面全年生产能力, 实现公司玉龙矿业项目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 金价底部或已探明,高成长标的将进一步重估。 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回落难以避免,当前 3%左右的远端名义利率离经济底部对应的 1.5%左右仍有较大回落空间,对金价形成良好支撑;根据我们对不同通胀回落速度的测算,金价底部或在 1700美元/盎司左右,而当通胀韧性较强时,金价更有冲击历史新高的可能。 随着金价预期的由弱转稳,板块内成长优势突出标的将会率先被重估,高成长标的投资价值凸显。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 22-24年公司黄金产量为 8.7/13.7/14.2吨,白银产量为 182/330/314吨,锌精矿产量 1.3/2.7/2.7万吨,铅精矿产量 1.1/2.2/2.2万吨。假设 22-24年 金 价 为 380/390/400元/克 , 预 计 公 司 22-24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92.65/119.66/122.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4.05/23.42/25.14亿元,目前股价12.99元,对应 PE 为 26/15/14X,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波动风险、 疫情反复风险、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 金属价格波动超预期风险、 生产安全检查力度超预期风险以及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斯瑞新材 2022-08-24 17.07 -- -- 19.06 11.66%
19.77 15.82%
详细
在双碳大背景下,制造业正逐步向智能化、功能化、绿色制造等方向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的崛起,更加催生出对高端金属材料的需求。由此,本系列报告梳理了我国金属材料行业中研发实力强、且当前市值在300亿左右及以下的上市公司,即金属材料“专精特新”中小市值系列。本篇报告作为本系列的第一篇报告,解读布局多细分业务领域、战略定位非标个性化生产的斯瑞新材。 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公司为国内最先实现进口替代的行业领跑者。斯瑞新材2022年3月于科创板上市,以“成为全球细分领域领跑者”为愿景,其最早布局的铜铬触头产品,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高压电接触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2019年公司在全国铜铬触头细分领域中的市占率已达64.81%,成为行业第一。随着以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发展,2021年公司启动产能5年倍增计划,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 高强高导铜合金应用范围广阔,公司为国内少数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产品包括牵引电机的端环导条以及铸锭材料等产品。2022年公司IPO募投1.4万吨铜铬锆铸锭材料产品,用于匹配下游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连接器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高景气下,尤其是在快充高速发展的趋势下,除了大电流连接器之外,大电流直流接触器、快充用高性能插接件也需要用到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除此之外,高强高导铜合金由于优良的导电性、抗应力松弛、抗高温软化、耐磨性和防蚀性等性能,还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喷口、高铁上的绞线和接触线、光伏行业用冷却新材料和3D打印粉末等。2021年公司在火箭发动机方向的订单800多万元。同时,公司募投项目也规划了300吨铬锆铜粉末,供下游客户做3D打印。 CT和DR球管:国产替代在路上,公司下一个发力的细分领域。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2021年我国CT设备销售量首次突破7000台。作为CT设备核心零部件之一的CT球管,我国进口依赖度较高。根据我们测算,全球CT球管需求有望从2021年的13万只提升至2025年的17万只。我国国产替代亟待解决,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将CT球管作为高性能医疗器械中的核心部件放在了突出位置。2015年公司与西门子合作,历经3年时间,目前CT球管已经实现小批量供货。2021年公司CT和DR球管销量13.3吨,并同时启动产能两年倍增计划,目标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公司培育高性能金属铬粉、铜铁合金材料等新兴业务。1)金属铬粉业务:高性能金属铬粉,下游主要应用于靶材、高温合金等领域。公司于2021年启动年产2000吨金属铬产线,计划2024年达产。2)铜铁项目:铜铁作为新一代电磁屏蔽材料,主要用于大尺寸OLED背板、大功率线路板焊接烙铁头、电磁阻尼用电磁功能材料等领域。公司计划投建5700吨铜铁项目,目标成为电磁屏蔽铜铁材料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研发实力强劲,新材料平台化企业。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7/18.6/25.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1.24/2.01亿元,对应PE分别为82/54/3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对公司出口业务的影响、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套期保值对业绩的影响、均价下滑风险等
正海磁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18 15.59 -- -- 16.27 4.36%
16.27 4.36%
详细
事件:正海磁材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5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80.83%。其中2022Q2营收为16.9亿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58.70;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46.61%;2022Q2实现扣非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47.63%。受益于行业高景气,磁材板块量价齐增。“双碳”背景下,公司高度受益于下游行业高景气度需求,并紧抓机遇大力开拓市场。2022H1公司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及组件领域实现营收27.40亿元(同比+92.09%,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营收与净利润均大幅增长。从盈利端看,2022H1公司毛利率为(同比减少6.23pcts),其中2022年Q2毛利率为(同比减少9.17pcts,环比减少3.10pcts);2022H1产品平均单价38.04万元/吨(同比+41.72),但单位成本为32.65万元/吨(同比+49.13),成本较售价涨幅更大,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2022H1实现单吨净利润为3.16万元/吨,比2021年的2.39万元/吨增加0.77万元/吨,伴随着后续产品逐步调价,毛利率有望回升,公司盈利将持续扩大。受疫情影响,大郡拖累公司业绩表现。 上海大郡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实现收入0.14亿元,同比减少,净利润亏损加大为-0.23亿元,同比减少(去年同期-0.18亿元),主要系上海大郡继续承担产品开发项目,并且收入体量较小叠加上海疫情封控停产导致亏损加大,未来上海大郡有望依托新研发基地,强化研发能力,积极拓展海外配套及合作市场,力争实现盈利。已全面切入世界主流车企供应链,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汽车领域营收占比约六成尤其是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已超过,继续保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其他各主要应用领域(节能空调、风电和3C等)也持续拓展,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具体来看,公司下游各个领域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交货量131万台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在EPS等汽车电气化领域收入同比增长;在家用电器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47%。产能扩张正在进行时。目前公司具备毛坯产能16000吨,年底产能将达到24000吨,并将根据下游需求在2026年前产能有望达到36,000吨,2021-2026年产能CAGR为17.61%。此外,2022年上半年控股子公司正海五矿高性能钕铁硼合金薄片扩产项目建成投产,新增4,000吨合金薄片产能(产能达到6,000吨/年)。正海五矿产能扩建深化了公司与五矿稀土集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原材料的供应保障。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假设2022/2023/2024年钕铁硼磁材毛坯产量分别为16000/22000/28000吨,公司2022/2023/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11、7.43、9.83亿元。截止2022年08月15日,市值138亿元,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27/19/14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主营产品价格波动、原料成本波动、产业政策变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需求测算偏差以及研报使用公开信息滞后的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