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永和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05-08 40.00 -- -- 41.60 4.00% -- 41.60 4.0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9 亿元,同比+28.17%,环比-13.32%,归母净利润0.29 亿元,同比-59.75%,环比-59.63%。 氟碳化学品业绩底部承压,高分子材料和化工原料持续放量。23 年Q1公司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化工原料板块产品外销量分别为24447.9、3911.41、49618.89 吨,同比+41.97%、+54.13%、+182.74%,环比-9.29%、+55.2%、+64.04%,外售均价分别为21362.76、67977.64、2621.46 元/吨,同比-19.44%、-12.3%、-25.89%,环比-16.61%、-28.00%、-41.14%,营收分别为5.22、2.66、1.30 亿元,同比+14.38%、+35.17%、+109.53%,环比-24.36%、+11.74%、-3.50%。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3 年Q1 制冷剂R143a 均价为19000 元/吨,较去年同期-35.18%,公司氟碳化学品板块产品R143a 受原材料R142b 价格大幅下降影响,价格下行明显,拖累公司氟碳化学品板块,公司收购江西石磊氟化工后化工原料板块显著放量,但氯化物下游需求疲弱,价格下跌,导致营收下滑。 迎接制冷剂景气周期和高分子材料放量,业绩有望触底反弹。当下已进入制冷剂旺季周期,根据百川盈孚数据4 月26 日数据显示,HFCs 主流品种R32、R134a 价格分别为15000、24250 元/吨,同比+11.11%、+10.23%,价差分别为2187、6941 元/吨,同比+161.31%、+273.77%,HFCs 主流品种R32、R134a 已经迎来价差改善,同时公司收购江西石磊氟化工补充原材料氯化物产能后有望提升氟碳化学品板块毛利率,并随着含氟聚合物的进一步放量,公司业绩有望开始触底反弹。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7.31/9.64 亿元,EPS 分别为1.86/2.70/3.56,对应PE 分别为22/15/12倍,考虑到公司拥有氟化工较为全面的产业链布局,可有效保证公司氟化工产品的竞争力。当前三代制冷剂配额基准期已结束,制冷剂行业未来将迎来长期上行景气周期,伴随着公司含氟聚合物项目产能的持续释放,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放量。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永和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05-01 42.95 -- -- 42.65 -0.70% -- 42.65 -0.7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9.39亿元,同比增 28.17%,实现归母净利润 0.29亿元,同比下降 59.75%。 量增价跌、毛利率下降导致业绩下滑。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39亿元,同比增 28.17%,实现归母净利润 0.29亿元,同比下降 59.75%。总体来看,公司主要产品的销量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化工原料的销量分别实现了同比增长41.97%、54.13%和 182.74%,但是各产品的 Q1均价分别同比下滑19.44%、12.30%和 25.89%,导致各业务收入的增速受到影响。同时,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也同步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6.73%和3.13%,同比分别降低了 8.59个百分点和 5.13个百分点,给公司的利润表现带来拖累。 新建产能储备丰富,支撑公司未来持续成长。邵武基地项目一期5万吨/年 AHF 于 2022年 6月建成投产,4.4万吨/年 HCFC-22、4万吨/年 HFC-32、2.8万吨/年 TFE、6万吨/年氯化钙、1万吨/年 HFP等装置相继于 2022年底及 2023年 1月顺利开车试生产,为公司化工原料、氟碳化学品及含氟高分子材料板块增添生力军;一期 0.75万吨/年 FEP(柔性生产 0.3万吨/年 PFA)装置已进入安装扫尾阶段,为公司拓宽含氟高分子材料赛道奠定了基础。邵武基地项目二期和 1万吨/年 PVDF、0.3万吨/年 HFPO 扩建项目也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内蒙基地技改扩建 1.2万吨/年 TFE、1.2万吨/年 HFP、0.5万吨/年 HFC-227ea、0.5万吨/年 HFC-152a 项目顺利投产,进一步提高公司原料自给水平。1.5万吨/年 VDF、0.6万/吨 PVDF、1万吨/年全氟己酮等项目稳步推进,将为公司未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考虑到下游需求恢复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下调公司2023-2024年 EPS 至 1.9元、3.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2倍、1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下滑、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
永和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04-12 50.19 -- -- 49.44 -1.49%
49.44 -1.49% --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公告2022年全年业绩,全年实现总营收38.04亿元,同比增长27.18%,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8.03%,实现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减少2.52%;其中2022第四季度实现总营收10.83亿元,同比增长23.14%,环比增长13.4%,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减少28.06%,环比减少20.88%,实现扣非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减少36.46%,环比减少0.94%。 公司含氟高分子板块业绩贡献显著提升。全年经营数据端,公司氟碳化学品产量18.40万吨,同比增长24.55%,实现销量9.56万吨,同比增长10.95%,实现营收24.49亿元,同比增长16.74%;平均毛利率9.38%,同比减少11.36pct;含氟高分子材料产量1.81万吨,同比增长27.19%,实现销量1.04万吨,同比增长3.37%,含氟高分子材料业务板块利润贡献度大幅提升,实现营收8.49亿元,同比增长42.47%,平均毛利率37.52%,同比增长10.74pct;公司化工原料产量21.27万吨,同比增长77.04%;扣除生产自用原料后,对外销量9.85万吨,同比增长100.07%;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987.56万元,同比增长108.43%;平均毛利率20.75%,较上年同期增加5.73个百分点。 公司高分子板块竞争优势明显,四季度综合售价环比、同比提升显著。单季度业绩看,公司四季度实现氟碳化学品销售2.69万吨,平均销售价格为2.56万元/吨,售价同比减少22.31%,环比增长4.76%;实现含氟高分子材料销售0.25万吨,平均销售价格为9.44万元/吨,售价同比增长47.12%,环比增长20.68%,综合售价提升显著。 内蒙+福建基地两翼齐飞,产能持续落地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目前公司募投的邵武一期项目TFE、HFP等产品已经相继试车投产,终端产品0.75万吨/年FEP(柔性生产0.3万吨/年PFA)装置已进入安装扫尾阶段,邵武二期以及1万吨/年PVDF、0.3万吨/年HFPO扩建项目也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公司近期也公告了在包头投建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预计项目总投资额将达到60.55亿元,为公司中远期业绩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邵武基地建成,预计产能将逐步释放,增厚公司业绩,并且公司业务结构也将从以制冷剂板块为主业转为以高分子板块为主业。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0、9.57、10.81亿元,现价(2023/04/10)对应PE分别为23、14、13,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定增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永和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04-07 44.53 -- -- 50.66 13.77%
50.66 13.77%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2 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4 亿元,同比+27.18%,归母净利润3 亿元,同比+8.03%。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50 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4 股。 氟碳化学品业绩底部承压,静待反转。2022 年公司氟碳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化工原料营收分别为24.49/8.49/4.1 亿元,毛利分别为2.3/3.19/0.85 亿元。其中氟碳化学品/ 含高分子材料营收同比+16.74%/+42.47%,毛利率同比-11.36%/+10.74%,主要由于22 年为三代制冷剂配额基准期最后一年,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三代制冷剂产品亏损运行,导致公司氟碳化学品业务利润大幅下降,随着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业务板块产能的持续释放,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业务板块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公司差异化布局三代制冷剂,小品种制冷剂规模优势明显。具有三代制冷剂R32、R134a、R125 产能1 万吨/年、3 万吨/年、1 万吨/年,除以上主流三代制冷剂品种外,公司仍有R152a、R143a 等小品种制冷剂产能4.5 万吨/年、2 万吨/年,R152a、R143a 产能位居行业前三。公司三代制冷剂产品的差异化布局有助于公司未来在三代制冷剂细分行业竞争中保持其竞争优势。 公司布局“萤石-氢氟酸-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氟化工全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链布局稳固行业竞争力。公司拥有萤石精粉8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公司目前拥有2 个采矿权和3 个探矿权,已经探明萤石保有资源储量达到329 万吨矿石量。2022 年12 月公司发布公告收购江西石磊氟化工100%股权,进一步完善制冷剂上游原材料氯化物的产能布局,有效抑制了上游氯化物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稳固公司氟化工产品的竞争力。 公司深耕高附加值含氟高分子材料业务,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放量。同时聚焦氟化工下游高附加值的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研发,公司现有含氟聚合物FEP、PTFE 产能4200、600 吨/年,在建FEP、PVDF、PTFE 产能1.35 万吨/年、1.6 万吨/年、1.8 万吨/年,公司另有全氟己酮在建产能1 万吨/年。随着高附加值含氟高分子材料产能的释放,公司未来业绩增量可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4/7.78/10.28 亿元,EPS 分别为2.01/2.87/3.79,对应PE 分别为22/16/12倍,考虑到公司拥有氟化工较为全面的产业链布局,可有效保证公司氟化工产品的竞争力。当前三代制冷剂配额基准期已结束,制冷剂行业未来将迎来长期上行景气周期,伴随着公司含氟聚合物项目产能的持续释放,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放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永和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04-07 44.53 -- -- 50.66 13.77%
50.66 13.77% -- 详细
事件:2023年4月3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4亿元,同比+27.18%(调整后);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8.03%(调整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3.74%,同比减少3.14个百分点(调整后)。销售毛利率18.45%,同比减少5.1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7.90%,同比减少1.70个百分点。 其中,2022Q4单季度实现营收10.83亿元,同比+23.14%,环比+13.46%;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28.06%,环比-20.12%;ROE为3.07%,同比下滑2.11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1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达21.51%,同比下滑7.40个百分点,环比上升5.1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达6.69%,同比下滑5.31个百分点,环比下滑2.80个百分点。 点评:公司营收同比增长,高原料成本下业绩承压2022年,内蒙永和扩建0.5万吨/年HFC-227ea、1.2万吨/年HFP、0.5万吨/年HFC-152a分别于2022年3月、7月和12月顺利投产,同时2021年下半年投产的一氯甲烷项目效益逐步释放,推动公司营收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4亿元,同比+27.18%。而2022年是我国HFCs生产配额争夺最后一年,行业高开工下推动上游原料价格持续走高,同时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盈利能力大幅下降。2022年公司毛利率达18.45%,同比减少5.16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8.03%。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2年氟碳化学品实现营收24.49亿元,同比+16.74%,毛利率达9.38%,同比下滑11.36个百分点;含氟高分子材料实现营收8.49亿元,同比+42.47%,毛利率达37.52%,同比增加10.74个百分点;化工原料实现营收4.10亿元,同比+108.43%,毛利率达20.75%,同比增加5.73个百分点。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达4.42亿元,同比+145.71%,现金流高增主要是营业收入增长经济效益提升,以及收到的税费返还增加引致。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2022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达1.50%/7.51%/0.10%,同比-0.39/+0.04/-0.4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控制优秀。配额争夺结束,看好三代制冷剂景气持续修复2022年是三代制冷剂配额基准期的最后一年,行业主基调仍为压价竞争,为抓住配额争夺的最后机会,企业不断提升开工率,给市场造成较大的承压。进入2023年,三代制冷剂价格逐步修复,截至2023年4月3日,R32价格达15000元/吨,较2022年底累增13.21%;R134a价格达24250元/吨,较2022年底累增3.85%。同时,随着原料端氢氟酸和氯化物价格的下行,三代制冷剂价差也快速修复,其中截至2023年4月3日,R32-氢氟酸/二氯甲烷价差达2239元/吨,较2022年底累增1105.17%;R134a-氢氟酸/三氯乙烯价差达5955元/吨,较2022年底累增151.69%。随着气温回升,制冷剂将进入旺季,看好三代制冷剂景气持续修复。 新增产能稳步落地,公司未来呈高成长近年,公司持续推动内蒙和邵武两大基地建设工作,其中邵武基地方面,一期5万吨/年无水氢氟酸于2022年6月建成投产,4.4万吨/年HCFC-22、4万吨/年HFC-32、2.8万吨/年TFE、6万吨/年氯化钙、1万吨/年HFP等装置于2022年底及2023年1月相继开车试产,一期0.75万吨/年FEP(柔性生产0.3万吨/年PFA)装置已进入安装扫尾阶段;同时,邵武二期和1万吨/年PVDF、0.3万吨/年HFPO扩建项目也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内蒙基地方面,技改扩建1.2万吨/年TFE、1.2万吨/年HFP、0.5万吨/年HFC-227ea、0.5万吨/年HFC-152a项目已于2022年顺利投产,1.5万吨/年VDF、0.6万/吨PVDF、1万吨/年全氟己酮等项目稳步推进中,随着公司新产能逐步落地,公司未来呈高成长。 拟投建内蒙包头新项目,完善四代制冷剂布局3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60.55亿元建设包头永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本项目中游将建设12万吨/年HCFC-22,6万吨/年TFE、4.8万吨/年HFP和5万吨/年HCC-240fa作为中间产品;下游建设2万吨/年HFO-1234yf、2.3万吨/年HFO-1234ze联产HCFO-1233zd、1万吨/年全氟己酮、18万吨/年一氯甲烷、25万吨/年氯化钙、5万吨/年合成氨、6万吨/年氯乙烯。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核心业务领域关键氟化工原料及中游产品,同时前瞻性布局第四代制冷剂,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巩固自身市场地位。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5、8.14、10.89亿元,对应PE分别21、15、11倍,综合考虑公司制冷剂产品景气修复,及公司未来成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情况、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
永和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1-08 41.30 -- -- 45.00 8.96%
56.99 37.99%
详细
公司为氟化工行业领军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恢复。公司于2021年成功上市,主要产品包括氟碳化学品单质、混合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以及上游氟化工原料等,其中多项产品产能位居行业前列。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20亿元,同比增长28.87%;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8.52%。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3.62%,同比增长2.59pct,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其中氟碳化学品毛利率为21.56%,同比增长3.86pct。 制冷剂行业有望景气回暖。受环保、成本和专利等因素影响,三代制冷剂HFCs将成为未来我国主流制冷剂。随着《基加利修正案》基线年接近尾声,三代氟制冷剂价格战与产能扩张已基本结束。目前空调和汽车保有量稳步上升,拉动三代氟制冷剂需求提升,其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制冷剂行业或将迎来发展拐点。 含氟高分子材料下游多点开花。PTFE方面,由于PTFE具备化学稳定性和耐高低温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因此具有了广泛的用途,石油化工和机械为其主要消费领域。PVDF方面,随着动力锂电池和光伏行业迎来爆发,PVDF市场成长空间较为广阔。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182.5%。2012-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从361万千瓦增长到5298.5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8%。此外HFP和FEP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体化平滑成本,高端化布局加速。公司是我国氟化工行业中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上游萤石到下游含氟材料。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萤石精粉年产能8万吨,具备原料自供优势,可平滑原料价格波动。公司致力于拓展高端含氟化学品业务,截至2022年6月底,内蒙永和1.2万吨/年HFP、0.5万吨/年R227ea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前最后阶段。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878.14万元,同比增长75.14%。 投资建议新能源行业长期景气趋势不改,制冷剂行业景气复苏。随着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我们预计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5.97/8.17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26/2.21/3.03元/股。以2022年11月4日收盘价40.98元为基准,对应PE分别为32.52/18.52/13.54倍。 结合行业景气度,我们看好公司发展。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内疫情反复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