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田世欣

中银国际

研究方向: 房地产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300510120003...>>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2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许继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17-08-29 17.02 20.54 61.03% 18.45 8.40%
18.45 8.40%
详细
公司发布2017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32.57亿元,同比增长12.38%;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46.45%,每股收益为0.16元。公司中报业绩符合我们和市场的预期。我们认为公司直流业务表现良好,费控水平优异,将持续受益于特高压直流工程推进,上调评级至买入,目标价21.20元。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上半年盈利增长46.45%符合预期: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2.57亿元,同增12.38%;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增46.45%,对应每股收益为0.16元。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1.24亿元,同增8.75%,环增87.30%;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增50.32%,环增123.05%,对应每股收益为0.11元。公司业绩符合我们和市场的预期。 直流业务引领增长,费控水平保持优秀:上半年公司直流业务实现营收6.45亿元,同比增长110.64%,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2.97个百分点至4.13%。受其带动,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2.00%,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59个百分点,连续第11个报告期同比下降,费控水平保持优秀。 持续受益于特高压直流工程推进:我们预计目前公司在手的约40亿元特高压订单大部分将于年内进行收入确认。此外,我们预计年内国网陕北-武汉、南网乌东德-两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等2-3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将开始招标,同时张北可再生能源柔直示范工程设备招标年内也有望启动。公司作为直流互感器、换流阀、继电保护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将进一步受益于直流项目的稳步推进。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特高压建设不达预期;充电桩招标量不达预期;新模式推进不达预期。 估值。 预计公司2017-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5元、1.39元、1.63元,对应市盈率14.1倍、11.6倍、9.9倍;评级由谨慎买入上调至买入,目标价21.20元。
海兴电力 机械行业 2017-08-24 41.35 35.79 175.97% 46.00 11.25%
46.00 11.25%
详细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中报盈利增长19.10%符合预期:公司上半年营收13.42 亿元,同增44.20%; 实现归母净利润2.72 亿元,同增19.10%,对应每股收益为0.72 元。其中2 季度实现营收8.12 亿元,同增37.89%,环增53.21%;实现归母净利润1.35 亿元,同增20.54%,环比微降1.46%,对应每股收益为0.35 元。 毛利率维持高位,汇兑损失拉高财务费用: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48.08%, 同比提高0.65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保持了2015 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由于汇兑损失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财务费用率同比由-5.02%转为1.39%,同时导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6.17 个百分点至23.78%。 借助运维业务切入巴西配网市场: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兴巴西的控股子公司 EPC ENERGIA LTDA 已获得巴西最大的配电网运营公司CEMIG(覆盖巴西全国约12%的配电网)5 年价值约10 亿元人民币的电力运维合同。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凭借在巴西市场深厚的产品、渠道积累以及良好的客户关系,继续扩展在CEMIG 公司供电区域内的运维业务,并进一步打入其他州的运维检修和配网设施建设市场,同时有望拉动表计销售,实现用电与配电业务双丰收。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海外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配网业务落地进度不达预期。 估值 预计公司2017-2019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1 元、2.03 元、2.43 元,对应市盈率为25.9 倍、20.5 倍、17.2 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55.00 元。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7-08-24 7.31 7.79 -- 10.23 39.95%
14.68 100.82%
详细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中报业绩增长58%符合预期: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02 亿元,同比增长24.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92 亿元,同比增长57.83%;扣非后净利润7.68 亿元,同比增长243.97%;每股收益0.20 元。其中2 季度实现营收68.92 亿元,同比增长14.94%,环比增长63.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6 亿元,同比增长44.93%,环比增长97.97%;每股收益0.14 元。公司此前曾预告上半年盈利区间7-8 亿元,中报业绩接近区间上限,符合预期。 饲料业务优化结构、稳中有升:公司饲料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98 亿元,同比增长12.90%,毛利率同比提升1.87 个百分点至14.49%;公司通过提升水产饲料在饲料总量中的比例与提升水产饲料中特种饲料、膨化饲料等高端产品的比例,以提高饲料业务的盈利能力。 光伏业务全方位快速扩张:永祥股份多晶硅产能已达2 万吨,上半年销量0.81 万吨,同比增长40.04%,毛利率同比提升0.85 个百分点至45.15%。合肥太阳能在目前已建成的3.4GW 电池产能的基础上,上半年产销超过1.8GW,同比增长超过80%;非硅加工成本已经进入0.2-0.3 元/W的区间, 虽然上半年受上游硅料行情居高不下的影响,合肥太阳能毛利率同比降低了5.39 个百分点,但仍达17.28%。在光伏发电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审核的项目达1GW,在建项目约620MW,项目储备规模超过5GW。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光伏制造产能过剩风险;弃光限电、补贴拖欠、土地性质恶化风险。 估值 预计公司2017-19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4 元、0.55 元、0.67 元,对应市盈率为16.0 倍、12.9 倍、10.5 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9.00 元。
尤夫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7-08-23 25.89 31.79 371.66% 27.24 5.21%
34.87 34.69%
详细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与金沙江签署收购Nissan 电池公司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与GSR CAPITAL Advisors、天津金沙江签署《收购Nissan 电池公司项目之合作框架协议》, 公司(或公司指定方)拟直接或间接出资不超过1 亿美金认购Nissan 电池公司并购基金的有限合伙份额,此前金沙江资本已与Nissan 就收购Nissan 电池公司签订了正式的收购协议。Nissan 电池公司所享有的全部/ 单一专利或技术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授权的,公司享有价格优惠;该项目于中国大陆地区落地的合作上,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公司;如未来并购基金拟通过向A 股上市公司及行业战略投资者等出售全部或部分项目公司权益实现退出时,公司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 Nissan 电池有望促进智航新能源拓展软包电池:公司控股子公司智航新能源拥有1 万吨正极材料产能、日产50 万支18650 锂电池电芯产能(约1.7GWh)、PACK 系统的完整生产线,预计3 季度电芯产能将扩至3.5GWh。在同等条件下,Nissan 电池公司落地中国大陆时,公司享有一定的优先权;如果未来智航新能源拓展软包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则有望嫁接Nissan 电池公司的技术来提升其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生产、研发能力,从而实现动力电池领域的产业升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政策不达预期;动力电池业务不达预期。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4、1.45、1.61 元,对应当前股价下市盈率分别为20.8、17.8、16.1 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5.00 元,对应于2017 年28 倍市盈率。
林洋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17-08-23 8.19 8.91 84.72% 9.02 10.13%
11.50 40.42%
详细
公司发布2017 年中报,上半年盈利3.37 亿元,同比增长52.75%,对应每股收益为0.19 元。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龙头地位稳固,新兴业务多点开花;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0.00 元。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中报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公司2017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61 亿元, 同比增长8.92%;实现归母净利润3.37 亿元,同比增长52.75%(调整口径为107.59%),对应每股收益为0.19 元。其中2 季度实现营收9.06 亿元, 同比增长18.60%,环比增长38.29%;实现归母净利润2.04 亿元,同比增长86.63%,环比增长52.81%,对应每股收益为0.12 元。公司此前预告半年度业绩增长40%-60%,中报业绩符合预期。 电站并网规模达1.1GW,电站业务已成主要增长点:截至2017 年中期, 公司已并网电站规模达1,124MW;上半年发电6.5 亿kWh,收入超过5 亿元,毛利润3.94 亿元,预计贡献净利润2.5 亿元左右。 智能电表业务平稳,海外开始放量:公司智能电表上半年在两网中标约7.39 亿元;在中东、亚太、欧洲和拉美等海外市场进行重点布局,实现海外销售2,485 万美元,同比增长1,203.75%,在手订单近5,000 万美元。 新兴业务多点开花,培育未来新增长点:公司600MW的N 型高效单晶电池组件产线已开始投产,积极开拓储能业务,用电需求侧持续布局,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入围国家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与大唐发电、江苏启东吕四港管委会签署增量配网建设战略开发协议书。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光伏电站补贴拖欠与限电风险;电表需求下滑超预期。 估值 预计公司2017-2019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2 元、0.51 元、0.60 元,对应市盈率为19.2 倍、15.8 倍、13.6 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10.00 元。
天健集团 建筑和工程 2016-04-04 10.05 6.18 22.08% 15.70 9.87%
11.04 9.85%
详细
天健集团15年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和11%,其中建筑和地产目前仍然增长缓慢,后续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公司是深圳国企改革领头羊,15年顺利完成定增发行后,其在深圳的资源整合大幕开启,16年开始公司先后与中交城投、深圳巴士和深圳住建局形成战略合作,后续将有望分别在深圳围海造田、公交场站立体开发以及政府公建项目等方面大展拳脚,从而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深圳市场上占尽先机;另外,15年公司加大土储力度,分别在上海、南宁和深圳通过股权收购和招拍挂等方式大力拿地,目前公司未结算口径土储已经增至231万方,其中如深圳、上海、广州和惠州等热销区域占比近50%,土储资源优质;由此,上述两方面奠定了公司在目前的存量资源以及未来增量资源方面的优势,将有力支撑公司后续业绩的稳定增长。鉴于公司15年销售低于预期影响了结算节奏,我们分别将公司2016-17年的每股收益预测调整为0.53和0.58元,但依然看好公司在深圳的资源整合能力,维持目标价19.02元,重申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扣非净利润增长22%,每10股转4股、派2元。15年营业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3.9亿元,同比下降7%,扣非后3.8亿元,同比增长22%;每股收益0.71元,全面摊薄后0.53元;毛利率和净利率为21.1%和6.2%,分别提升1.0和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营收中地产结算较多并且地产毛利率小幅提升至37.4%,从而推动扣非净利润增长,但14年减持莱宝高科和建工股权的投资收益推高了基数导致净利润有所下降;此外,公司每10股转4股、派2元。 建筑和地产业绩增长缓慢,转型升级实在必行。施工业务,15年中标合同金额38.0亿元、营业收入3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和8%,毛利率4.3%,下降1.5个百分点,建筑业务增长缓慢、盈利较差;地产业务,15年签约面积下降31%,估算并未实现年初20亿元计划,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36%,毛利率37.4%,提升0.4个百分点,但15年的销售较少、结算较多导致预收账款从14年18亿元降至15年9亿元,这将影响16年地产业务的结算。虽然公司两大传统主业增长缓慢,但公司已经迈出改革第一步,期待后续的转型升级。 深圳国企改革先锋正式登场,多方位整合深圳优质资源。15年公司完成了22亿元定增发行,拉开深圳国资国企整合和改革序幕;今年1月,公司与中交城投一同出资设立中交天健,大幅提升其在围填海方面的优势,在深圳计划深圳填海55平方公里、整备陆地50平方公里的背景下,公司将大有可为;3月,公司与深圳巴士集团战略合作,进行公交场站综合性立体开发,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3月,公司与深圳住建局战略合作,后者将支持公司保障房、PPP和BT等公建、地下管廊建设、互联网+研究等方面在深圳积极开展业务。 15年加大土地储备力度,目前热销区域土储占比近50%。公司以6.05亿元竞得上海南码头项目;以2.65亿元摘取了漕河泾奉贤公司40%股权,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开发经营漕河泾南桥园区;通过收购广西华珏公司60%股权,增加南宁的土地储备;以20.58亿元竞得20万平米深圳西丽曙光地块。目前公司总土地储备(未结算口径)达231万平米,其中,南宁、深圳、长沙、惠州、上海和广州分别占比34%、25%、19%、14%、4%和4%,土地储备结构合理,资源优质。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销售低于预期;天健工业园进展缓慢。 估值。 鉴于公司15年销售低于预期影响了结算节奏,我们分别将公司2016-17年的每股收益预测调整为0.53和0.58元,但我们依然看好公司在深圳的资源整合能力,维持目标价19.02元,重申买入评级。
华夏幸福 2016-04-01 23.76 21.85 38.04% 25.90 6.58%
26.29 10.65%
详细
华夏幸福依靠独特的产业新城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呼唤,在我国产业变革升级、新型城镇化深入和京津冀一体化推进等时代大背景下,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持续展现出领先行业的业绩和销售表现,15年公司净利润和整体销售分别同比增长36%和41%,均远好于行业表现,并且目前丰富的预收款项以及签约投资额可以锁定1年半以上的业绩,同时公司拟每10股送10股派5元;而固安产业的PPP模式受国务院及发改委高度认可,政府背书利于公司的异地扩张;另外,公司后续将继续优化和升级公司的业务模式,大力发展公司产业投资业务,符合国家科创中国的号召,最终形成孵化-加速-产业化-产业服务的价值链条,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此外,公司前年以来进一步明晰聚焦京津冀区域的战略,大力拓展京津冀项目,目前该区域委托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其中环通州委托面积达162平方公里,为京津冀一体化和通州副中心的双重受益标的。我们维持公司2016-17年的每股收益预测为2.08和2.68元,维持目标价33.54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净利润同比增长36%,每10股派8元。15年营业收入383亿、净利润48亿,分别同比增43%和36%,符合我们预期;基本每股收益1.81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4.5%和12.5%,分别下降1.3和0.6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源于低毛利率的城市地产开发业务的结算占比提升以及毛利率的下降;三项费用率小降至9.9%,其中财务费用大降95%;净资产收益率42.1%,仍远高于地产行业平均水平;拟每10股派5元。 销售实现高位高增长,预收款锁定率高达1年半。15年销售金额724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8%,同比增长41%,4年复合增长45%。其中,地产销售616亿元,同比增长43%,好于行业水平;计划16年整体销售870亿元,同比增长20%。报告期末,预收款项673亿元分别锁定16-17年地产业务预测收入的100%和60%,高预收款锁定未来1年半地产业绩,锁定表现高于行业。 PPP模式受高度认可,政府背书利于异地扩张。15年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固安PPP模式,7月27日,国家发改委推出13个PPP示范案例,固安模式再次榜上有名。此外,江苏省财政厅报送公司的无锡市南长项目作为唯一产业新城案例入选2015年PPP项目库。公司的“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模式得到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全面认可和肯定,并赋予公司一个更优势的地位向异地扩张。 响应国际科创中国号召,致力于助推中国产业升级。15年初与清华大学签署了“共建XIN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12月与乐视VR达成战略合作将创新科技与文化产业进行跨界融合;此外,15年5月与太库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固安、美国硅谷、韩国首尔、以色列特拉维夫、德国柏林等全球创业圣地设立孵化器;12月公司收购苏州火炬创新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 紧扣国家战略,加速布局国内外经济热点区域。1)坚持深耕京津冀、卡位布局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拓展策略,截至报告期末,已签署区域20余个,其中15个位于京津冀区域,8个位于长江经济带;2)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走出去,将产业新城模式推广至海外。目前,公司先遣队已扎根5个目标国家,已与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达成战略框架合作协议,16年内计划继续推进其他有合作意向的国家签约。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行业销售复苏低于预期;政府对于返还款支付意愿度降低。 估值 我们维持公司2016-17年的每股收益预测为2.08和2.68元,维持目标价33.54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洲控股 房地产业 2016-03-31 15.75 22.91 131.65% 17.18 7.71%
16.97 7.75%
详细
中洲控股2015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5%和31%,业绩虽有较高幅度增长,但仍低于预期,源于惠州和大连等低毛利率项目的结算以及暂时性的高所得税率影响,预计上述因素均将有所改善;公司布局一二线城市,其NAV高达240亿元,资产低估明显;目前公司土地储备中深圳、上海和惠州等热销城市的面积占比50%,今年可售资源中三地货值占比超80%,优质布局奠定高增长的基础,而同时公司过去2年来对于人员引进、激励制度和管理架构方面做了有效内部改革,也奠定高成长的能力;14-15年销售分别完成48和74亿元,16年计划销售105亿元,三年复合增速69%,尽显高成长本色;此外,在市场新形势下,公司也开始探索新业务拓展,思考企业转型,助力更长远发展。鉴于公司结算毛利率略低于我们预期,我们分别将2016-17年每股收益预测由1.32和1.72元下调至1.24元和1.59元,目标价对应下调至24.41元,但我们依然看好公司优质资源沉淀和有效内部变革推动的快速成长,重申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净利润同比增31%,预计毛利率小降和高所得税率均将有所改善。15年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31%,每股收益0.84元,略低于我们预期;毛利率和净利率为39.9%和7.9%,分别下降2.7和2.1个百分点;目前预收帐款达59亿元,同比增长71%,锁定16年地产预测收入97%,保证丰富结算资源;此外,每10股派2.8元。 业绩虽有较高幅度增长,但仍低于预期,源于惠州和大连等低毛利率项目的结算以及暂时性的高所得税率影响,预计上述因素均将有所改善。 16年计划销售105亿元,三年复合增速高达69%。2015年公司全年销售约74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年初计划的144%,并提前完成3年复合增长50%的计划。展望2016年,公司全年可售达150亿元,主要包括深圳约50亿元、上海约40亿元、成都约20亿元和惠州约40亿元等,可见公司今年货值主要分布于一二线热销区域,公司也将借此机会冲刺全年105亿元销售,同比增速将达42%,将实现三年销售复合增速达69%。 紧接限制性股票、再推员工持股,公司激励机制再提升。14年初开始推行的内部市场化考核、15年7月推出员工限制性股票以及16年3月拟筹划的员工持股计划,多层次的激励制度牢固绑定了员工和公司的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预计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占比总股本将大概率超过去年限制性股票占比的2%,合计两项激励占比将超过4%,强于行业平均2.2%的水平。 探索新业务拓展,思考企业转型。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公司计划在不影响主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除房地产开发以外的新业务领域,通过对外股权投资的方式对房地产周边领域进行探索,向以物业管理为平台的房地产服务产业、产业地产以及“房地产+金融”的方式延伸,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探索适合公司的转型之路。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房地产销售低迷;黄金台项目推进缓慢。 估值。 鉴于公司结算毛利率略低于我们预期,我们分别将2016-17年每股收益预测由1.32和1.72元下调至1.24元和1.59元,目标价对应由29.80元下调至24.41元,但我们依然看好公司优质资源沉淀和有效内部变革推动的快速成长,重申买入评级。
北京城建 房地产业 2016-03-30 12.16 10.65 128.57% 13.48 8.27%
13.17 8.31%
详细
北京城建15年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和增长21%,主要源于京内结算项目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持续下降,并拟每10股派2.8元;15年公司销售回款创新高、达112亿,同期大力拿地109亿元,大部分位于北京,北京土地储备进一步扩充,而京内优质土储将有力支撑公司16年超计划完成100亿元企业经营额;自15年起,公司先后发行58亿元公司债、发起52亿元房地产基金和拟发行30亿元优先股,合计将融资140亿元,大幅增强资金实力,将助力公司实施以通州为核心的京津冀新拿地策略。考虑到公司结算节奏慢于我们预期,我们分别将2016-17年每股收益预测由1.13和1.28元下调至1.07元和1.21元,目标价下调至18.63元,但我们依然看好公司现有北京存量优质土储以及强大的北京增量拿地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扣非净利同比增21%,京内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持续下降。15年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扣非后13.7亿元,同比增长21%;每股收益0.91元;毛利率34.7%和13.7%,分别较下降38.4和15.6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北京结算项目毛利率提升至40.0%,此外,公司三项费用率由上年的9%下降至8%,近3年来持续不断改善;净资产收益率8.2%,下降5.0个百分点;每10股派2.8元。 销售大幅增长、全年大力拿地,京内土地储备再次提升。115年销售回款创新高,达112亿元,较上年68亿元大幅增长;16年公司计划企业经营额100亿元,目前公司可售资源丰富和同时北京销售势头良好,预计今年销售超计划完成可能性较大;15年公司大力拿地,全年新增土储145万平米,大部分位于北京,对应金额109亿元,占比当期销售额91%,拿地非常积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未竣工土地储备已超580万平米(一级+二级),其中大部分位于北京。 多渠道超百亿融资增强资金实力,助力把握京津冀拿项目机会。15年10月,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58亿元,利率4.4%;同时自8月开始,与工银瑞信、宏源汇富联合成立了北京城建(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自有项目为募集对象,先后成功发起完成了两期地产基金,共募集资金52亿元;16年3月,公司计划发行30亿元优先股。 公司债、地产基金、优先股融资大幅增强资金实力,也将助力公司实施以通州为核心的京津冀新拿地策略。 集团6大业务赋予公司在北京国改中的产业链整合优势。目前集团拥有6大业务,包括:地产、工程、地铁设计、园林、商业地产和股权投资,具有产业链优势,这将赋予未来北京城建较大的资产注入想象空间。其中,在北京政府在推地铁线PPP过程中,城建设计(1599.HK/港币4.07,未有评级)有优先参与可能性,其业务包括前期勘探、设计、工程总包和投资,后续还将可能获得地产沿线项目,而由于城建设计没有开发资质,北京城建也有望预期合作开发。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销售弱于预期;跨区域经营风险。 估值。 考虑到公司结算节奏慢于我们预期,我们分别将2016-17年每股收益预测由1.13和1.28元下调至1.07元和1.21元,目标价下调至18.63元,但我们依然看好公司现有北京存量优质土储以及强大的北京增量拿地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世茂股份 房地产业 2016-03-25 7.39 5.44 42.18% 10.62 1.63%
7.51 1.62%
详细
世茂股份2015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8%和8%,毛利率下降以及少数股东权益下降致使净利润增速弱于营收增速;同期销售177亿元,同比增长10%,表现略弱于行业,鉴于公司布局合理、虽新增可售增长较少,但16年超预期完成177亿元销售计划难度不大;15年至今,公司通过定增、中票、短期票据和公司债等多种融资方式打通资金渠道,融资成本下降的同时,负债率也降至远低于行业水平,后续公司将有较大的加杠杆空间;此外,公司年初出资1.1亿元参与新沃财产保险公司的设立,或也将打造“商业+保险”新模式,助力公司商业地产的长远发展。鉴于公司毛利率下降以及少数股东权益的上升,我们将公司2016-17年的每股收益预测由原先的1.41和1.67元分别下调至1.20和1.32元,目标价由14.93元下调至12.97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15年业绩稳定增长,非物业销售收入占比稳定提升。15年,营业收入150亿元,净利润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和8%,略低于我们预期,扣非后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每股收益1.16元,扣非后0.52元;毛利率36.3%、净利率13.6%,分别下降5.1和1.3个百分点,其中商业地产销售毛利率较达38.8%,毛利率下降以及少数股东权益下降致使净利润增速弱于营收增速。收入结构中非物业销售收入占比达8.3%,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每10股派1.1元、转增4股。 布局合理保证销售稳增长,16年销售目标维持177亿元。15年,销售金额177.1亿元,同比增长10.4%,正好完成年初计划;销售面积140万平米,同比增长13.4%;公司目前主要销售区域包括石狮、济南、南京、青岛、宁波、苏州、常熟、上海、徐州、常州、武汉等地,大部分属于16年热销区域,但考虑到最近两年拿地较少,因而新开工较少,公司今年的销售目标177亿元,较为保守,预计全年超预期难度不大。 多种融资渠道降融资成本,参投保险打造“商业+保险”模式。公司15年2月推出15亿元定增预案,并于12月顺利发行;10月取得证监会核准发行80亿元公司债;16年1月成功发行20亿元短期票据;3月推出再次67亿元定增预案收购商业地产项目,截至15年底公司综合融资成本仅为6.1%,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也分别降至62.3%和15.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后续具有较大加杠杆空间;此外,16年1月公告计划出资1.1亿元参与新沃财产保险公司的设立,占注册资本的11%。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商业地产销售周转低于预期。 估值。 鉴于公司毛利率下降以及少数股东权益的上升,我们将公司2016-17年的每股收益预测由原先的1.41和1.67元分别下调至1.20和1.32元,目标价由14.93元下调至12.97元,维持买入评级。
中洲控股 房地产业 2016-03-23 16.86 -- -- 17.18 1.90%
17.18 1.90%
详细
1)紧接限制性股票、再推员工持股,公司激励机制再提升。公司作为国企改革先锋,过去2年多里规模快速成长,有效内部制度改革是关键因素之一,其中激励制度方面的改革尤为突出,包括:14年初开始推行的内部市场化考核、15年7月推出员工限制性股票以及本次16年3月拟筹划的员工持股计划,多层次的激励制度牢固绑定了员工和公司的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预计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占比总股本将大概率超过去年限制性股票占比的2%,合计两项激励占比将超过4%,强于行业平均2.2%的水平。 2)可售货值充沛、分布热销区域,全年冲刺100亿元销售。2015年公司全年销售约75亿元,同比增长55%,提前完成3年复合增长50%的计划。展望2016年,公司全年可售达150亿元,主要包括深圳约50亿元、上海约40亿元、成都约20亿元和惠州约40亿元等,而以上四个城市16年年初至今的成交同比分别为22%、53%、0%和123%(注:惠州作为深圳卫星城市成交放量尤为明显,而成都的成交也在逐步改善当中),可见公司今年货值主要分布于一二线热销区域,公司也将借此机会冲刺全年100亿元销售,同比增速将达33%,将实现三年销售复合增速达66%。 3)接连再融资、改善资金结构,在高成长道路上快速奔跑。在15年12月终于完成公司重组后首次20亿元仅面向大股东的定增之后,在16年2月公司紧接着推出了面向机构和大股东的55亿元,对应发行额3.79亿股、发行价14.51元/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成都、青岛和惠州等地的地产项目投资,这将有助于改善公司规模高速成长中的资金结构;另外,本次方案中,实质控制人黄光苗旗下前海阳诚承诺认购比例不低于15%,锁定三年,彰显信心,按照发行底价估算,实际控制人的控制股权比例将最低摊薄至35.61%,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做大作强上市公司的意愿不会改变。 4)激励机制再提升、销售持续高增长,重申买入评级。中洲控股布局一二线城市,包括深圳、惠州、成都、上海和香港等地,资产优质,其NAV高达242亿元,资产低估明显;目前公司土地储备中深圳、上海和惠州等热销城市的面积占比超60%,今年可售资源中三地货值占比超80%,优质布局奠定高增长的基础,而同时公司过去2年来对于人员引进、激励制度和管理架构方面做了有效内部改革,也奠定高成长的能力;14-15年销售分别完成48、75亿元,16年计划销售100亿元,三年复合增速66%,尽显高成长本色。我们维持公司15-1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1.00、1.32和1.72元,重申买入评级。
迪马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16-03-04 7.10 -- -- 7.94 11.83%
8.09 13.94%
详细
事件 1、2016年3月2日,迪马股份(600565.CH/人民币7.04,买入)接到控股股东重庆东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东银控股2015年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成。公司于2015年7月9日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东银控股拟增持金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2.4亿元,且在6个月内不减持上述增持股份。2016年3月1日-3月2日,东银控股通过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增持公司股份4,496,300股。本次增持完毕后,东银控股通过资管计划合计持有公司20,336,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7%,累计增持金额2.41亿元,上述增持计划实施完成。 2、2016年3月1日,重庆市国土、税务等多部门正式出台《重庆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四项指标细则:1)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持续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2)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切实降低房地产企业税费;3)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4)推动房地产功能转型。 点评 1、定向增发底价确定,大股东增持彰显信心。公司于去年底公布非公开增发预案,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10亿募投新型军用特种车项目,5亿募投外骨骼机器人项目和5亿偿还公司债务),并于今年2月确定发行价格不低于6.80元/股。同时,控股股东在近期面对前期定增解禁减持压力,适时完成了对公司股份的增持,彰显信心。公司于3月1日-3月2日进行增持,两日收盘价分别为6.64元/股和7.04元/股。 2、重庆去库存政策出台,地产业务全面受益。近期重庆市多部门正式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分别从控制土地出让、鼓励农民工住房消费、降低企业税费、货币化安置等多维度推进重庆区域的房地产去库存。近期各地去库存政策频出,一二线楼市成交火热,而公司作为重庆本地开发企业,约50%的项目储备位于重庆,剩下的项目分别位于成都、武汉、上海、南京等核心一二线城市,将最大程度受益于去库存政策的推进,基本面改善显著。 3、打造“地产+军工+金融”的多元化帝国,重申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专用车市场龙头企业,旗下与兵器集团合资的南方迪马具有军品研制资格和经验,近期定增20亿募投军用特种车和外骨骼机器人项目,前者2017年有望实现军品订单放量,后者牵手电科大产业化空间可观;同时,公司计划打造综合性金融服务商,已参与设立三峡人寿保险,收购东海证券股权,后续外延扩张步伐值得期待;公司地产业务立足重庆,挺进上海、南京等华东重点城市,并牵手绿叶医疗布局社区高端医疗服务,NAV提供安全边际。我们于前期公司深度报告《地产+军工+金融,东银帝国呼之欲出》提出,公司正着力打造“地产+军工+金融”的多元化帝国,各项业务板块皆具看点,重申买入评级。
世联行 房地产业 2016-03-02 9.16 9.30 248.70% 15.90 23.64%
11.32 23.58%
详细
2015年1-12月,世联行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同比上升42.4%;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上升29.2%,每股收益0.38元;含税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6.9%和10.8%,分别同比下降1.38和下降1.11个百分点;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1.6股转2.4股派0.4元。公司业绩增长略超市场预期,主要由于:1)2015年公司实现的代理销售金额同比大幅增长34%;2)公司家圆云贷规模近30亿元;3)公司新开展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15.5%。公司近期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高管定增1571万股,授予价格为每股5.55元,有助于绑定多方利益。公司作为一手房代理行业龙头,市占率稳步提升且受益于去年市场大幅回暖,而公司金融、电商和资管等创新业务精准卡位房地产服务和存量市场,具有较强的爆发潜力。我们给予公司2016-18年的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45、0.53和0.62元,按照2016年目标市盈率30倍,目标价下调至13.50元,维持谨慎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代理销售额同比大增33.9%,结算收入同比增长25.87%。2015年公司实现代理销售业务27.27亿元,同比增长25.87%;实现代理销售额4,309亿元,同比增长33.90%,市占率达4.94%,代理收费平均费率为0.82%,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公司代理销售业务大幅跑赢市场同期14.4%的增幅,主要由于公司作为一手房代理龙头的地位稳固,且去年代理深圳楼盘占比较大,华南地区收入占比达48%。受结算周期的影响,公司去年出色的销售额将继续为今年的业绩增长作出贡献。但鉴于未来楼市政策边际效应的递减,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加剧,预计今年实现销售额增速将有所收窄。 家园云贷规模同比增长51.9%,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突破。2015年公司实现金融服务业务4.2亿元,同比增长56.48%;其中,家圆云贷产品的放贷金额为29.92亿元,同比增长51.90%。此外,世联集金理财产品正式上线,累计成交金额6.6亿,而在资产证券化探索方面也取得一定突破,落地标准ABS项目1个。公司专注于布局垂直化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并与交易业务形成紧密联动,金融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但由于公司加大了业务拓展和风控力度,且融资规模放大增加了资金成本,使得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76.03%下降到本期的62.62%。未来随着资产证券化率的提升,公司的放款额度有望实现加速突破。 资产管理业务多元化拓展,新增互联网+业务收入占比15.5%。2015年公司实现资产管理服务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8.96%,其中资产服务业务和顾问策划业务分别同比增长41.59%和下降20.93%。公司的资产服务业务继续推进规模化发展,在管项目收费面积为288.2万平米,同时尝试了新的业务类型逐步聚焦房地产存量市场,短期难贡献业绩但为未来增长提供潜力;公司的顾问策划业务则继续受制于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低迷。此外,公司去年新增的互联网+业务主要通过整合买卖等多方资源提供团购服务,由于低基数背景和行业成交火热,实现收入7.3亿元,占比已大幅提升至15.49%,虽然由于业务性质导致毛利率较低,毛利占比为7.99%,但互联网业务仍然后劲十足。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低于预期;转型业务推进慢于预期。 估值 我们对2016-18年的每股收益预测为0.45、0.53和0.62元,按照16年目标市盈率30倍,目标价由18.48元下调至13.50元,维持谨慎买入评级。
中南建设 房地产业 2016-02-02 14.30 -- -- 15.06 5.31%
17.70 23.78%
详细
事件: 2016年1月29日晚,中南建设(000961.CH/人民币13.93, 买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南城投计划在未来2个月内(自2016年2月1日起算)以自身名义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20,000万元,增持股份数量根据实际交易价格而定,增持价格不高于15元/股,同时中南城投承诺在增持完成后的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 点评: 1. 大股东推出2亿元增持计划,彰显转型坚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本次大股东增持计划的增持价格不高于15元/股,较目前现价13.93元/股高出8%,并合计计划增持2亿元,对应增持股份数将超过1,333万股,占比目前总股本超1.1%,持平于近期的换手率,从增持价格和增持规模而言,彰显了大股东对于公司目前战略转型的坚定信心,同时也将稳定市场预期,对于目前弱市下公司股价有一定的支撑,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 收购大数据新锐承泰、大数据专家涂子沛加盟,进军大数据领域。14年12月,公司公告收购大数据新锐上海承泰,后者主营首创的个人数据银行业务,旨在实现个人数据资产的确权、管理、变现,公司借此机会正式切入大数据领域;15年1月,公司董事会正式选举我国大数据专家涂子沛为公司董事,这将有助于发挥其大数据方面的能力,将其能力运用于中南建设大数据方面的转型战略规划,促进大数据与公司传统房地产业的结合及公司在上海承泰个人数据业务的发展。 3. 首个休闲娱乐PPP项目落地,积极推动传统建筑业务转型升级。近期中标南京市玄武湖菱洲儿童乐园PPP项目属于公司首个休闲娱乐PPP项目,一方面公司积极响应了国务院鼓励推广PPP模式的号召,后续计划加大PPP业务投资力度,公司PPP业务模式也正式开启,另一方面,不同于以往工程项目资金沉淀大、未来现金流差且不稳定,该项目1.1亿元的较小投资规模、以及城市中心的儿童乐园定位预示着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将为推动公司传统建筑业务转型升级起良好示范作用。 4. 大股东坚定增持彰显信心,大数据、PPP协同推进转型,重申买入评级。中南建设的战略转型思路正愈发清晰,一方面,公司通过收购大数据新锐上海承泰,并以此为平台,计划将继续兼并收购、招揽人才、做大业务、做深技术,真正做好公司大数据领域的转型以及大数据与房地产业务的结合,另一方面,公司正式开启PPP项目模式将有效推动公司传统建筑业务的转型升级,同时房地产开发业务上也在进行快周转以及一二线城市布局的战略转型,从而提升传统业务的竞争力。此外,目前现价13.93元较定增底价14.65元和每股NAV24.61元分别折价5%和43%,估值偏低,同时大股东本次推出的2亿元增持计划也彰显信心并稳定市场预期。我们继续看好公司大数据转型以及PPP业务模式的开启,重申买入评级。
华业资本 房地产业 2016-02-02 9.73 -- -- 12.15 24.87%
12.15 24.87%
详细
事件 华业资本(600240.CH/人民币9.95, 买入)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在7.88亿元至9.54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0%到130%,去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亿元。 点评 1、业绩预增90%-130%,高增长符合预期。公司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0%-130%,对应2015年每股收益为0.55元到0.67元,主要原因是:公司转让核心区北京华恒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华恒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于2015年达到收益确认条件,房屋销售收入平稳增长,同时公司新增医疗板块也对公司2015年度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2、通州项目销售顺畅,助力战略转型。公司2015年房地产项目实现签约金额42.08亿元,同比减少1.3%;实现签约面积16.8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2.77%,公司去年在售的北京东方玫瑰项目受益于通州地位提升,销售顺畅,其结算资源将充分保证公司未来转型期间的业绩过渡。 3、医疗金融新年收单落地,短期规模或扩至80-100亿。公司近期以自有资金9,139万元认购瑞信资管计划劣后级份额,资管计划合计募集资金额度达9.2亿元,杠杆比例达到1:10,标志着公司的医疗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新年的收单落地。根据规划,公司1季度将与金融机构合作成立规模总计80-100亿元的金融产品,其中公司投资规模预计不超过20亿元。随着医疗金融平台的搭建,公司收购三甲医院应收账款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并利用资金杠杆放大投资回报。 重申买入评级 公司2015年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而近期医疗供应链金融新年首单落地,未来有望继续利用医疗金融平台模式推进医院债权收购的进程。我们重申此前深度报告《医疗供应链金融独特标的,打造医疗全产业链》的观点,公司的医疗供应链金融业务空间巨大,短期内公司在重庆渝北区唯一三甲医院--重医三院开业在即,而远期持续并购布局医疗全产业链也看点十足,同时公司业绩具有较高安全垫,我们重申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2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