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曹旭特

申港证券

研究方向: 房地产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660519040001,曾就职于国金证券、东兴证券...>>

20日
短线
5.26%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3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科星图 2022-08-30 67.80 -- -- 70.88 4.54%
74.40 9.73%
详细
8月 25日, 中科星图发布 2022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 4.49亿元,同比增加 35.83%,归母净利润为 2266万元,同比增加 35.14%, 扣非归母净利204万元,同比增加 43.43%。 投资摘要: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研发费用大幅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 48.61%,同比增加 1.76pct, 公司近两年全年综合毛利率下滑的趋势有望得到扭转。 费用端,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构建更加丰富的产品体系, 研发费用快速增加。 22H1研发投入 1.06亿元,同比增加 97.26%, 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达到 23.71%,同比上涨 7.38pct。 其中, 费用化研发投入 7717万元,同比增加 64.39%,研发费率 17.18%,同比增加 2.98pct。 另, 22H1销售和管理费率分别为 12.69%与13.27%,同比增加 0.17pct 与 1.05pct。 公司营收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产品端系统集成服务占比阶段性上升, 行业端非特种品类营收占比显著提升。 22H1作为非核心产品的系统集成服务营收达到 1.32亿元,同比增加 262.5%,占总营收比例上升至 29%。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当期特定项目实施中的特殊需求相关,并不具备长期持续性。 同时,系统集成服务业务毛利率偏低,营收占比的提升可能一定程度拉低了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特种品类业务收入 1.45亿元,同比下滑 35.5%,而智慧政府业务营收 1.74亿元,同比增加 305.3%。另,气象海洋类业务、企业管理系统、航天测运控分别实现营收 5999万元、 4256万元及 1964万元,同比增加71.4%、 673.4%及 145%。 22H1整个民用领域(除特种及航天测运控业务外)营收占比达到 63.2%。 我们认为,特种类业务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将会有一定的恢复,但从全年看, 预计其所占总营收比例较 21年将有所减小。 公司在非特种领域的快速拓展与突破,将进一步扩大 GEOVIS 数字地球产品的应用场景与市场渗透,打开未来的成长空间。 定增落地,募投超 15亿元建设 GEOVIS Online 在线数字地球。 未来公司将形成线下和线上融合发展的产品体系,线下模式将继续支持对于信息安全具有高等级要求的特种品类业务,或高精度、高质量的定制化业务。而数字地球在线运营模式将极大扩展数字地球在社区、教育、旅游等非传统数字地球领域的场景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研制的星图地球数据云、星图地球、星图地球工作室及星图地球开发者平台等四款 GEOVIS Earth 星图地球产品已于 8月份正式发布,为公司形成完整的数据地球服务运营能力,开辟大众市场新蓝海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 预计中科星图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4.69亿元、 20.98亿元及 29.01亿元,同比增长 41.3%、 42.8%、 38.3%, 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3.04亿元、 4.11亿元、 5.47亿元,同比增加 37.8%、 35.5%、 33.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遥感数据使用受限; GEOVIS 数字地球在民用领域推广受限;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等
鸿路钢构 钢铁行业 2022-08-26 24.45 57.51 210.19% 35.29 44.34%
35.30 44.38%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2022年 H1主营收入 89.01亿元,同比增长4.83%;归母净利润 5.11亿元,同比下降 1.89%;扣非净利润 3.93亿元,同比下降 0.98%。实现毛利率 12.37%,同降 0.41pcts;期间费用率 5.72%,同增 0.4pcts; 实现净利率 5.74%,同降 0.6pcts。 投资摘要: 业绩环比显著回升略超预期,受疫情扰动的出货节奏得到一定改善。Q2单季度营收 53.83亿元,环比提升 52.97%,单季度实现净利润 3.44亿元,环比提升105.71%。我们判断与 Q1因疫情影响导致的产销率偏低有关,Q2加速出货后得到一定修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产成品库存仍达 16.23亿元,处历史高位,表明出货节奏仍受到一定影响,展望下半年继续加速出货进一步增厚业绩。 规模效应释放及原材料成本回落下,吨指标有望继续提升。公司 H1单位产品吨毛利/吨净利/吨扣非净利分别为 694.4元/322.3元/227.4元,同比分别变动 20.1元/-1.5元/-17.6元。展望下半年公司产销量回升后,各类成本摊薄,吨盈利指标继续提升。此外钢材价格自 5月底起有较明显回落,公司单位盈利能力有望继续边际改善。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 2.55亿元,改善初见端倪,下半年仍有持续性。生意模式上鸿路聚焦对下游快速回款以及对上游快速付款降低成本,在中游制造业较为少见地实现了极快的现金流周转,经营现金流周转较为健康。21年以来钢价大幅上行催生较大备货需求使得公司经营现金流承压,今年钢价回落背景下,经营现金流有望继续改善。 预期差之一在于景气度的环比修复,展望下半年产销量增速继续回升。市场的分歧集中在短期景气度,源头在于财政面临的压力使得市场对于投资端预期偏负面,H1公司在极富挑战的宏观环境中增长势头停滞,弱现实及弱预期叠加下,鸿路 7月以来调整幅度颇大。本轮下跌属“地产链”错杀,逐季改善的信号已经出现,公司 Q2新签订单 67.69亿元,同比提升 28%,考虑到去年钢价高基数,我们测算公司实际新签生产量增速达 36.2%,叠加存货释放,下半年产销量可以更为乐观。 预期差之二在于鸿路中长期成长的延续。市场担忧 500万吨产能达产后成长停滞,然而并未认知公司持续推进现有基地的潜能挖掘与新基地的规划布局。公司上半年资本开支达 8.93亿元,在建工程余额达 5.48亿元,均为近三年同期新高。 公司现有基地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持续进行,新产能汝阳二期、南川三期、合肥扩建等项目均处于建设初期,中期将继续助力增长。根据我们梳理的公司在手土地信息及投资协议,2023年末产能有望达到 600万吨。 投资策略:股价与基本面趋势的背离正在创造机遇。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69亿、17.84亿、20.53亿元,对应 EPS 为 1.98元、2.59元、2.98元,维持公司目标价 58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财政压力继续扩大,钢结构渗透率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广联达 计算机行业 2022-08-25 50.80 -- -- 51.26 0.91%
58.78 15.71%
详细
事件:8 月22 日,广联达发布2022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7.55 亿元,同比增长28.16%,归母净利润为3.97 亿元,同比增加38.77%,扣非归母净利3.69 亿元,同比增加34.59%。 投资摘要: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控费加强助力归母净利率小幅提升。公司22H1 销售毛利率为85.46%,同比下滑3.23pct,主要是营业成本端,报告期解决方案类业务收入增长,实施交付人力成本大幅增加所致。费用端,公司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销售系统及管理组织系统建设的同时,控费能力持续增强,22H1 总销售期间费用率为69.17%,同比下降近4.44pct。在毛利率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归母净利率依然实现同比小幅提升约0.43pct,达到14.43%。 数字造价业务持续稳固基本盘,营收及云合同保持稳健增长,项目级产品进入验证试用期。 报告期内,公司造价业务实现营收20.99 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确认的云收入15.6 亿元,占造价业务收入比例达到74.32%。作为前瞻性指标的云合同额报告期内新签署17.07 亿元,同比同口径增长24.58%。 产品端,数字造价业务3 月正式推出数字新成本解决方案,从面向造价领域的岗位端产品和工具,转型升级为面向项目成本管控领域的企业级整体解决方案。展望成本大数据的潜在市场空间, 我们以每年20-30 万个应用项目, 2-3万元的平台单价粗略估算,整体的规模约40-90 亿元,为造价业务的未来带来遐想空间。 数字施工业务快速增长,基建产品放量,但毛利率承压。 数字施工业务22H1 实现营收5 亿元,同比增长56.94%。总体上看,施工业务的实施交付受局部疫情的冲击影响不明显。另,我们认为,数字施工业务营收的高增速可能也与上一年度相对较低的基数有关。公司21 年施工业务经营策略上半年以合同为主,下半年着重交付,由此导致21H1 施工业务营收偏低。 我们预计公司22H2 施工业务的同比增速相较22H1 可能会有一定下滑,我们暂时维持对公司施工业务全年营收30%的增长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基建产品实现快速放量,合同增速超过300%,合同占比提升至10%以上。根据公司预测,十四五期间基建项目数字化市场规模(公路轨)达到172 亿/年,市场空间广阔,数字基建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极。 数字施工业务22H1 毛利率为55.41%,同比下滑6.18pct,是公司自2019 年融合原有BIM 建造和智慧工地推出项目级产品以来按半年度统计的毛利率最低值。我们判断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是施工业务解决方案类产品硬件成本及实施人力成本的攀升。结合公司当前的综合期间费用率,我们认为数字施工业务仍处于亏损的状态。基于当前毛利率水平,我们适当推迟对公司数字施工业务盈亏平衡时间点的预期至公司“九三”(2023-2025 年)末期。 投资建议:我们依然看好广联达作为建筑业数字化平台服务的龙头厂商,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刚需背景下的成长和发展。预计广联达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23 亿元、82.93 亿元及101.4 亿元,同比增长21.4%、21.6%、2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9 亿元、12.97 亿元、18.29 亿元,同比增加48.2%、32.5%、4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建筑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数字施工业务竞争加剧;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4 164.83 186.46 58.00% 165.50 0.41%
165.50 0.4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07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40.96%。其中2022Q2营业收入32.66亿元,同比增长60%,环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环比下降36.13%。投资摘要: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座舱产品、智能驾驶产品业务规模、单车配置价值的快速增长,以及新客户、新项目落地后销量的快速爬坡。2022H1智能座舱实现收入52.44亿元,同比增长57.11%,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4K高清屏等座舱产品产量快速爬坡;智能驾驶实现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51.17%,全自动泊车、360度高清环视等ADAS产品销量持续提升,可实现更高级别功能的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已累计获得超过10家主流车企的项目定点,并已进入量产规模爬坡期;网联服务实现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72.47%,OTA服务平台及软件服务产品持续迭代。在疫情冲击、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下,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2022H1毛利率,同比下降0.9pct。其中智能座舱毛利率,同比下降3.82pct,主要由于传统产品价格年降要求及新品规模占比较小的原因;智能驾驶毛利率,同比上升4.11pct,主要由于规模扩大及高端产品放量的原因,IPU03在小鹏P5/P5上量产,上半年产量6.34万辆,同比增长207%,IPU04已在理想L9上实现量产,即将在小鹏G9上量产;网联服务毛利率,同比上升34.17pct,大超预期。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证新产品快速落地。2022H1研发费用6.4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研发费率10.1%。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产品广受市场认可,引领国内市场。基于第4代高通骁龙座舱平台的智能座舱产品正在紧密开发,且已获得客户订单;面向更大规模市场空间、基于全面技术优势与融合高低速场景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即将量产,新一代车载智能中央计算平台的研发进展迅速;基于UWB的智能进入产品已获得客户订单。公司客户结构逐年优化,主流客户陆续突破,核心客户群体包括主流外资、自主品牌和头部造车新势力。多屏融合座舱产品及座舱域控制器业务量快速提升。高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先发优势明显,是国内英伟达芯片份额提升最受益的标的。受益于座舱多屏化趋势和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公司未来有望量利齐升。投资建议: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为153.21亿元、223.48亿元、300.03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25亿元、20.53亿元、29.98亿元。对应PE分别为71.8、42.84、29.34倍。考虑到公司国内汽车智能化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先发优势明显,给予公司2022年85倍PE的估值,对应股价187.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芯片短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3 154.90 -- -- 165.50 6.84%
165.50 6.84%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半年报,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07 亿元,同比增长56.93%,实现归母净利润5.21 亿元,同比增长40.96%。其中2022Q2 营业收入32.66 亿元,同比增长60%,环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2.03 亿元,同比增长43.78%,环比下降36.13%。 投资摘要: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座舱产品、智能驾驶产品业务规模、单车配置价值的快速增长,以及新客户、新项目落地后销量的快速爬坡。 2022H1 智能座舱实现收入52.44 亿元,同比增长57.11%,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4K 高清屏等座舱产品产量快速爬坡;智能驾驶实现收入8.63 亿元,同比增长51.17%,全自动泊车、360 度高清环视等ADAS 产品销量持续提升,可实现更高级别功能的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已累计获得超过10 家主流车企的项目定点,并已进入量产规模爬坡期;网联服务实现收入3 亿元,同比增长72.47%,OTA 服务平台及软件服务产品持续迭代。 在疫情冲击、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下,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2022H1毛利率23.98%,同比下降0.9pct。其中智能座舱毛利率21.57%,同比下降3.82pct,主要由于传统产品价格年降要求及新品规模占比较小的原因;智能驾驶毛利率23.16%,同比上升4.11pct,主要由于规模扩大及高端产品放量的原因,IPU03 在小鹏P5/P5 上量产,上半年产量6.34 万辆,同比增长207%,IPU04 已在理想L9 上实现量产,即将在小鹏G9 上量产;网联服务毛利率68.41%,同比上升34.17pct,大超预期。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证新产品快速落地。2022H1 研发费用6.49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5.45%,研发费率10.1%。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产品广受市场认可,引领国内市场。基于第4 代高通骁龙?座舱平台的智能座舱产品正在紧密开发,且已获得客户订单;面向更大规模市场空间、基于全面技术优势与融合高低速场景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即将量产,新一代车载智能中央计算平台的研发进展迅速;基于UWB 的智能进入产品已获得客户订单。 公司客户结构逐年优化,主流客户陆续突破,核心客户群体包括主流外资、自主品牌和头部造车新势力。多屏融合座舱产品及座舱域控制器业务量快速提升。高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先发优势明显,是国内英伟达芯片份额提升最受益的标的。受益于座舱多屏化趋势和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公司未来有望量利齐升。 投资建议: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预测为153.21 亿元、223.48 亿元、300.03亿元,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25 亿元、20.53 亿元、29.98 亿元。 对应PE 分别为71.8、42.84、29.34 倍。考虑到公司国内汽车智能化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先发优势明显,给予公司2022 年85 倍PE 的估值,对应股价187.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芯片短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瑞可达 2022-08-23 149.99 -- -- 162.80 8.54%
162.80 8.5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半年报,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34亿元,同比增长112.57%,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亿元,同比增长 242.82%,超出市场预期。其中 2022Q2营业收入 3.72亿元,同比增长 88.72%,环比增长 2.85%,归母净利润 0.7亿元,同比增长 244.2%,环比增长 25.64%。 投资摘要: 2022H1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主要系新能源业务增长迅猛,销售收入增加所致。2022H1公司毛利率 26.48%,同比上升 3.58pct,其中 2022Q2毛利率27.95%,同比上升 5.19pct,环比上升 2.98pct。公司费率表现出色,2022H1销售费率 1.38%,同比下降 0.95pct,管理费率 2.12%,同比下降 1.33pct。受益于规模效应释放和积极控费提效,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2H1净利率 17.15%,同比上升 6.55pct。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H1研发投入 3223.54万元,同比增长 94.28%,研发费率 4.39%,同比下降 0.41pct。公司相继开发出智能网联高速连接器、第二代乘用车和商用车换电连接器、第四代高压连接器、储能连接器等,进一步提升单车价值量,不断开拓市场份额。 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车、通信系统(民用和防务)、储能系统、工业和轨道交通等综合连接系统解决方案,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业务向上空间巨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公司提供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智能网联高速连接器和电子母排等产品,主要客户包括玖行能源、美国 T 公司、蔚来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赛力斯、江淮汽车、江铃汽车、宁德时代、安波福、华为等。在储能市场,公司产品包括储能连接器、高低压线束、电子母排、手动维护开关、储能控制柜等,主要客户包括美国 T 公司、Span.IO、宁德时代、天合光能、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固德威、中创新航、英维克等。 2022H1公司共签定合同/订单金额为 10.0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品订单金额为 8.78亿元,占比 87.45%。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6.83亿元新建项目扩大产能,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 1200万套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系统的生产能力,目前正稳步推进。同时公司加大国际市场开拓,积极筹建墨西哥子公司,布局北美市场。 投资建议: 我们上调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为 17.56亿元、29.19亿元、43.04亿元,同比增长 94.73%、66.24%、47.44%。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2.74亿元、4.99亿元、7.84亿元,同比增长 140.91%、81.93%、57.04%,对应 PE分别为 62.51倍、 34.36倍、 21.88倍。考虑到公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业务成长空间大,给予公司 2022年 80倍 PE 的估值,对应股价 203.18元,市值 219.4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5G 通信建设不及预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存货跌价,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迭代风险,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国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8-18 19.58 27.22 60.97% 21.86 11.64%
23.19 18.4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2022年 H1主营收入 25.02亿元,同比增长4.83%;归母净利润 3.65亿元,同比下降 11.8%;扣非净利润 3.46亿元,同比下降 12.08%。实现毛利率 37.73%,同降 3.19pcts;期间费用率 19.02%,同降 0.74pcts; 实现净利率 14.58%,同降 2.75pcts。 投资摘要: 宏观环境承压及疫情封控等诸多挑战下,公司展现极强的经营韧性,营收逆势增长 4.83%。这些挑战集中体现在上半年地产销售面积下滑 22.24%,以及公司业务布局密集的华东地区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公司在这一阶段的逆势增长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彰显公司龙头质地。 产 品 结 构 与 区 域 发 展 均 有 亮 点 。 上 半 年 PPR/PE/PVC 营 收 分 别 增 长 -4.9%/2.2%/18.8%,零售 PPR 基本盘依然稳健,多品类协同使排水类 PVC 产品取得较好增长。同心圆业务继续呈现极强的增长潜力,公司防水及净水等业务同比增长 64%,配套率继续提升。疫情影响下华东/东北地区营收同比下滑-0.28%/-11.03%,国内其他区域经营较稳健,海外布局初见成效,营收增 130%。 盈利能力有所波动,主要由于销售产品的波动以及部分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压力。 公司整体实现毛利率 37.73%,同降 3.19pcts;同比仍承压但边际改善的趋势已现,Q2单季度毛利率 38.53%,环比提升 1.97pcts。相对低毛利的 PVC 及 PE产品占比提升使得整体毛利率下滑,此外市政工程类产品在不理想的大环境下价格竞争偏剧烈。随着市场环境回暖以及三大类管材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下行,公司下半年盈利能力有望大幅回升。 经营净现金流因去年高基数因素及原材料储备阶段性承压,卓越经营质量基本盘并未改变。伟星卓越的经营质量源自零售端生意模式,这一优势并未发生变化。 本轮地产低谷中伟星的经营韧性揭示了公司的长久生命力。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零售家装管材仍然有广阔的市场,日渐增长的存量房规模及房龄给予较高安全边际。H2伟星有望随疫情影响的消退及地产的修复实现更快增长。基本面更加乐观,而市场表现偏左侧,背离的趋势带来布局机遇。 投资策略: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29亿、18.78亿、20.51亿元,对应 EPS 为 0.90元、1.18元、1.29元,维持公司目标价 28.05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竣工不及预期,精装修比例加速提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广和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8-17 28.47 -- -- 29.05 2.04%
29.05 2.04%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32.7%;归母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增长0.6%;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增长10.5%;基本每股收益为0.328元。 事件点评: 公司中报业绩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营收保持快速增长,净利润小幅承压。 毛利率:2022年H1公司毛利率为21.39%,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单季度来看,2022Q2公司毛利率为20.81%,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为部分原材料有所上涨以及产品出货结构的改变。 公司加强研发投入和布局,成本控制良好。公司发布多款新产品,部分产品取得海外地区的重要法规认证,研发费用率为9.69%,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公司成本控制良好,三费费用率下降0.72个百分点。 净利率:2022年H1,公司净利率为8.43%,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车载模组业务迅速增长,锐凌无线有望年内实现并表。公司高瞻远瞩布局海内外车载业务,推出多款车规级产品,成为未来公司业绩的增长点。 公司子公司广通远驰,专注于国内车载模组市场,目前已成为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车厂的供应商,2021年实现营收3.98亿元。 公司通过子公司锐凌无线收购Sierra的车载前装模块业务,Sierra在车载模组领域已经积累了十余年的行业经验,市场占有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21年营业收入为22.5亿元,净利润为0.69亿元。公司通过并购可以快速切入海外市场,同时海内外模组业务在客户资源、技术优势和原材料采购上高度互补,双方融合将创造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7.2亿元、78.6亿元、105.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5.59亿元、6.98亿元,对应PE为37.95、31.95、25.5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利润受损;下游行业渗透率不及预期影响公司业务的增速;疫情反复导致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柏楚电子 2022-08-10 245.00 -- -- 245.90 0.37%
254.99 4.08%
详细
事件:8 月8 日,柏楚电子发布2022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4.09 亿元,同比下降12.36%,归母净利润为2.48 亿元,同比下降16.76%,扣非归母净利2.39 亿元,同比下降12.99%。 投资摘要:疫情扰动下二季度业绩承压。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二季度因疫情导致物流管控,叠加下游客户复工复产进度受阻,公司经营受到影响,Q2 单季营收2.18 亿元,同比下降21.7%,归母净利润为1.45 亿元,同比下降19.1%。 中低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统产品(随动+板卡)营收同比下滑显著,高功率总线控制系统产品逆势增长。报告期内,随动及板卡控制系统产品营收分别为1.04亿元及1.09 亿元,同比下降35.7%与31.5%。而高功率总线控制系统实现营收0.77 亿元,同比增加16.6%。这与我们在5 月30 日发布的深度报告中的趋势判断基本一致。一方面,由于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设备主要应用于机箱机柜,五金制品,家电厨具,广告装饰等领域,单价相对较低,终端用户以中小企业为主,其经营状况受疫情冲击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高功率切割控制系统的加速国产化,一定程度能够抵消下游行业短期整体需求疲软带来的负面影响。 智能切割头持续放量,主线业务新增长极已逐步形成。报告期内公司其他业务营收1.2 亿元,同比增长48%。我们认为智能切割头的持续放量是其中最主要的增长因素。参考半年报中公司披露的子公司上海波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切割头业务的实施主体)的业绩情况,22H1 实现营收0.7 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了翻倍增长。我们预计,未来智能切割头和柏楚的总线控制系统的协同效应将愈发凸显,进一步巩固激光切割主线业务。 综合毛利率因营收的业务构成变化而有所下滑,总体盈利水平依然维持在高位。 公司22H1 综合毛利率78.96%,同比下滑1.78pct,主要原因系毛利率相对较高的随动控制系统营收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5%下滑至25%。费用端,总销售期间费用率13.67%,同比微增0.22pct。公司销售净利率62.18%,同比下降1.89pct,扣非归母净利率58.41%,同比略降0.42pct,依然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 智能焊接机器人和精密加工研发进展顺利,横向业务布局未来可期。智能焊接领域,公司已完成初代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求解技术及焊缝识别算法,可配合焊接工艺库,实现机器人焊接路径自动生成与调整。同时,日前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与鸿路钢构在钢结构加工领域的深度合作。智能焊接实施方案有望加速落地,由此将彻底释放公司的成长空间,以我国钢结构加工体量测算,未来智能焊接机器人的渗透率每提升1%,都将带来接近5 亿元的增量市场。另,公司超高精度运动驱控一体技术研发项目亦正常推进,未来目标实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加工精度,为业务触角延伸至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适当下调了公司的业绩预期,但依然看好柏楚电子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纵向、横向业务拓展带来的成长性。预计柏楚电子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45 亿元、14.55 亿元及19.9 亿元,同比增长14.4%、39.1%、36.8%,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18 亿元、8.48 亿元、10.97 亿元,同比增长12.4%、37.1%、29.4%。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景气度下滑;业务竞争加剧;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8-08 330.00 436.98 107.96% 330.00 0.00%
330.00 0.00%
详细
事件:8月3日,公司发布7月产销快报,公司7月汽车销量162530辆,同比增长183%;今年累计销量808929辆,同比增长16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00371,同比增长299.7%。7月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7.3GWh,环比增长6%,今年累计装机总量41.3GWh。 点评:纯电混动双擎驱动,销量再创单月历史新高。纯电乘用车7月销量80991辆,同比增长224%,今年累计销量404510辆,同比增长241.5%;DM混动乘用车7月销量81223辆,同比增长224.1%,今年累计销量395861辆,同比增长383.8%。在行业整体出现环比下滑的情况下,依旧保持高速增长,销量较上月增长2.9万辆。销量的持续攀升,有利于公司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摊薄生产以及研发费用,从而持续提升毛利率与净利率。 高端车型持续发力,带动整体单车售价向上突破。汉家族销量稳定在2.6万辆,成功挑战豪华品牌。唐家族销量1.2万辆,环比增长45%。7月29日,海豹正式上市,与汉一起构建公司在高端轿车领域的双车战略。作为e平台3.0技术的集大成之作,海豹首搭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分配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以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将成为特斯拉Model3的最强竞争对手,在手订单已超6万辆,注定成为爆款。腾势D9将于8月中旬正式上市,预售2个月订单突破3万辆,将填补公司在高端MPV市场的空白。 海外布局加速。公司7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4026辆,同比增长137.4%,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出口9921辆,同比增长21%。7月21日,公司宣布进军日本市场,元PLUS、海豚和海豹作为首批车型将于2023年1月开售。8月1日,公司宣布与欧洲行业领先的经销商集团HedinMobility合作,正式进军德国、瑞典市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未来海外销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国际化进程加速。 公司处于强产品周期,打造爆款能力突出。7月宋家族销量38697辆,秦家族34114辆,元家族22172辆,海豚21005辆,均在各自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下半年海鸥、海狮、驱逐舰07、护卫舰05/07等车型将密集上市,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将带动销量的再次腾飞。同时高端车型占比增加,助力品牌向上。 作为世界500强的新晋者,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打造垂直产业链闭环,坚持自主研发,掌握刀片电池、DM混动、e平台3.0等核心技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增态势下,公司布局完善,产品矩阵全面进阶,产能落地迅速,我们上调2022年公司销量预期至176万辆。 投资建议:司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4244.6/6388.4/7432.8亿元,同比增长96.4%/50.5%/16.4%,为归母净利润为104.2/221.6/289.5亿元,同比增长242.2%/112.7%/30.7%,对应PE为91/43/33倍。上调公司2022年目标市值至11623.9亿元,对应目标价438.89元。考虑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景气度高,成长空间大,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垂直产业链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海外业务不及预期,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7-07 20.54 23.60 132.74% 24.00 16.85%
24.31 18.35%
详细
PCB 化学品龙头,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再造业务。公司自创立以来经历 2个发展阶段:自创立至 2015年,公司深耕专业化学品领域,逐步成长为国内 PCB化学品龙头; 2015年至今,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回收业务。随着退役潮的临近,该部分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重塑公司主营架构。 铁锂回收市场空间广阔,技术与渠道成为关键要素。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2022-2026年退役电池 CAGR 在 40%以上。客车退役电池及生产废料为初期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主要来源。当前,电池回收渠道与定价机制尚不健全,构建稳定的回收渠道是电池回收业务发展的关键;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工艺尚在不断开发优化中,毛利率受锂回收率影响较为明显,磷酸铁锂回收毛利受产品价格影响显著,而碳酸锂/磷酸铁回收毛利受产品价格影响较小。 提前布局聚焦铁锂,产能进入释放期。公司是首批工信部白名单企业,经营范围涵盖梯级利用至回收全过程。目前已具有 2.6万吨正极材料产能。且尚有 1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能预计 22年下半年投产,另有 10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能在筹建中,预计 2023-2024年间投产。 打通铁锂回收再生全链条,技术产业化布局较快。公司依靠自身技术积累优势,自主开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以及从磷酸铁锂废旧电池中回收再生正极材料的全链条技术。产品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且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已收到市场认证认可,技术产业化完成,进入产能规模释放阶段,具有一定先发优势。 针对性布置回收渠道,焕能服务加深绑定。公司主要针对客车厂商搭建回收渠道,2018年至今,公司已与北汽集团、南京金龙、福建欧辉等客车厂商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基于自身开发的电池性能服务技术带来的优势,加深与换电企业、电池企业及商用车企业的绑定,使得退役动力电池来源进一步夯实稳固。公司的首个焕能服务站已于 2021年在北京建成。 国产替代叠加 5G 布局,控本增利稳增化学品业务。公司 PCB 化学品及化学药剂业务受益国产替代稳定增长,切入 5G 赛道与中兴通讯等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同时通过原料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消化成本压力,提升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50亿元,59亿元,7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3亿元,4.95亿元,6.2亿元。对应 EPS 为 0.59,1.26,1.57元。给予公司 2022年 40倍 PE 的估值,对应股价 23.6元,市值 92.7亿元。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产及释放不及预期,磷酸铁锂原料等价格大幅波动,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06 336.90 -- -- 351.84 4.43%
351.84 4.43%
详细
事件:7月3日,公司发布6月产销快报,公司6月汽车销量134036辆,同比增长162.7%;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646399辆,同比增长16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38157,同比增长324.8%。 点评:纯电混动双擎驱动,销量创单月历史新高,半年销量已领先特斯拉,位居行业首位。纯电乘用车6月销量69544辆,同比增长247.4%,上半年累计销量323519辆,同比增长246.2%;DM混动乘用车6月销量64218辆,同比增长219.5%,上半年累计销量314638辆,同比增长454.2%。 高端车型迎来突破,提升整体单车售价。汉家族6月销量25439辆,继5月销量突破2万辆后,再创新高,销量突破2.5万辆,累计销量已超25万辆,成为首款达成“均价、销量双25万+”的自主品牌车型,带动整体单车售价向上突破。 产能稳步释放,消化在手订单。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一期整车下线,完全投产后产能将达到15万辆/年,首款车型为秦PLUSDM-i,今年下半年西安三期、济南、郑州等工厂将陆续投产,产能顺利爬坡下,我们预计今年年底月产量有望达到20万辆。目前比亚迪在手订单超过50万辆,交付周期需5到6个月,产能的加速扩张将有助于消化订单,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处于强产品周期,打造爆款能力突出。目前公司已有宋、秦、汉、元系列和海豚五款车型月销过万,下半年海豹、海鸥、海狮、腾势D9、驱逐舰07、护卫舰05/07等车型密集上市,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将带动销量的再次腾飞。同时高端车型占比增加,助力品牌向上。 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打造垂直产业链闭环,坚持自主研发,掌握刀片电池、DM混动、e平台3.0等核心技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增态势下,公司布局完善,产品矩阵全面进阶,产能落地迅速,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销量将突破160万辆。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974.5/5524.4/6767.8亿元,同比增长83.9%/39%/22.5%,归母净利润为88.8/169.1/245.4亿元,同比增长191.8%/90.3%/45.2%,对应PE为110/58/40倍。考虑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景气度高,成长空间大,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垂直产业链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海外业务不及预期,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回盛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7-06 23.90 -- -- 23.65 -1.05%
30.00 25.52%
详细
公司:新产线投产,产能大幅扩张;渠道畅通,销量提升可期;新产品上市,“稳蓝增免”方案满足养殖端需求;内部管理精细化,有望降本增效。 行业:短期来看,猪周期进入上行阶段,动保板块仍处于估值洼地,具备配置性价比;中期来看,我国养殖行业饲料端禁抗初期,治疗用药需求或将提升;长期来看,兽药行业规模提升,产业结构向头部集中。 飞速成长的兽药龙头回盛生物自成立来专注于兽药领域,拥有丰富的兽用化药制剂及核心原料药生产线。以猪用药品为核心,产品覆盖多种畜禽疾病用药。公司经营体系完善,销售渠道畅通,采取直销和经销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直销模式营业额占比不断提高。 公司产能快速扩张,实现多元化布局,公司业绩增长驶入快车道。公司IPO新沟基地项目扩张化药制剂(粉/散/预混剂)产能至10200吨,可转债项目扩建产能2100吨,总产能扩张到3倍以上;产业链向上游原料药延伸,布局2000吨泰乐菌素产能和600吨泰万菌素原料药产能;布局宠物制剂项目,向宠物动保蓝海市场迈进。 猪周期上行阶段动保与养殖共舞基本面角度,动保行业困境反转。动保企业营收利润与养殖企业走势基本一致。当前,生猪存栏正逐步下降,猪价缓慢上行,兽药市场业绩预期向好。 板块表现层面,动保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机会。动保和生猪养殖板块的估值历史走势较为相近,但当前两者估值水平背离较大,养殖板块估值快速回升,而动保板块估值仍位于谷底。在业绩回暖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下,动保即将迎来估值快速修复。 饲料禁抗初期治疗类兽药需求提升我国已全面实施饲料端禁抗,海外经验表明,禁抗初期养殖过程中医疗抗生素的用量将会递增。 公司主打产品泰乐菌素、泰万菌素、替米考星、泰地罗新等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国兽用抗菌药使用情况报告》显示,我国大环内酯使用量在2018年到2020年期间增加。 行业规模扩大龙头地位巩固兽药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逐年增加,兽药市场规模扩大。养殖行业规模化促进兽药产业整体规模扩大,产能向头部集中。规模化养殖企业使用兽药的意愿更强,也更倾向于与大型兽药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保障养殖安全。 产能向头部集中。新版兽药GMP全面提高兽药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和安全标准,提高兽药行业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产能重复建设。行业产能将重新调整,行业格局优化。我国兽药生产企业近年来逐年递减,今年随着GMP的实施,兽药企业淘汰率或将超过30%,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13.6亿元、16.9亿元,同比变化5%、30%、24%;归母净利润1.6亿元、2.1亿元、2.9亿元,同比变化20%、33%、37%,EPS分别为0.96、1.28、1.75元/股,对应PE分别为25、19、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猪周期反转不及预期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销售渠道不畅风险
移远通信 计算机行业 2022-07-05 127.40 123.31 195.00% 159.88 25.49%
169.10 32.73%
详细
5G、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万物互联进程,通信模组是万物互联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此同时行业下游应用广泛,模组行业有望长期受益。 全球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向国内头部厂商集中,东升西降和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国内厂商进入较晚,不断进行追赶,海外厂商在研发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无力与国内厂商抗衡,将会逐步退出该行业。 国内头部厂商将在技术及人才、行业经验及先发优势、业务资质及市场认证等方面构筑起行业壁垒,小模组厂商无力负担高额研发费用,逐步被淘汰。 行业下游应用广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蜂窝通信模组对应的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包括无线支付、车载运输、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无线网关、医疗健康和农业环境等行业,社会对生产效率和智能化生活水平需求的日益提高,行业应用覆盖范围将会不断拓展,整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蜂窝模组厂商,聚焦该领域十余年。公司历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公司拥有核心竞争力,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研发:公司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深耕物联网模组行业。拥有七处全球研发中心。截止到 2021年研发技术人员为 2997人,占比为 72.97%,研发费用从 2013年 0.16亿元增长到 2021年 10.22亿元,CAGR 为 68.1%。 销售: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分销体系。物联网下游市场杂散,较为碎片化,建立完善分销体系来触达更广泛的客户,分销占比在行业内摇摇领先。 生产:公司自建产线,充分保障产品交付的质量和及时性。公司目前已经在合肥和常州两处设立智能制造中心,满产后年产可达 13500万片/年。此外公司在全球多地建立了代工厂合作,全方位保证产能稳定供应。 全球化:公司全球化布局较早,相较于国内其他公司,公司海外市场起步较早。公司目前已建立了成熟的海外团队,聘请多名海外竞争对手的高级员工,在海外竞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齐全的海外认证体系,设立了覆盖全球范围的独立认证团队。公司熟悉规范认证法规流程,率先通过了规范及要求极其严格的海外北美地区的认证。 规模效应:公司规模优势明显,逐步形成较强壁垒。公司基带芯片采购单价明显低于同业平均价格,规模效应带来效应单价的降低,并与高通、联发科等基带芯片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物联网模组龙头,持续扩张新的品类。综合考虑历史均值、行业均值和行业地位,给予公司 60倍 PE,对应目标价 174.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上游芯片供应不稳定。若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导致海外芯片采购受到限制或者拉高采购成本;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严重下滑,若未来出现恶意竞争的价格战,则公司利润会受到影响。物联网下游应用发展不及预期,则会严重影响公司业务的增速。
中科星图 2022-07-05 67.17 54.10 -- 70.49 4.94%
73.77 9.83%
详细
中科星图:中科院空天院旗下的数字地球产业领军企业公司聚焦数字地球产业,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度融合,以遥感及导航卫星数据为源,覆盖数据的存储、解译、承载、可视化与应用等产业链环节,赋能终端行业。 打造“GEOVIS/GEOVIS+”双轮驱动产品线,形成以特种领域、智慧政府、气象生态、航天测运控、企业能源、线上业务六大板块的集团化战略布局。 中科星图业绩持续亮眼,17-21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均超过 40%。 定制化的技术与开发服务是当前核心的业务形态,而行业端,特种领域营收占比超过 50%。 行业:多维度驱动 遥感数据应用与服务市场迈入成长期我们预计当前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数据与增值服务的市场规模约 80亿元。当前遥感行业应用与服务领域市场竞争表现为分散化,我们认为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将逐步集中化。以中科星图和航天宏图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成长性显著,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供给端,上游卫星数量的增加保障了数据的供应。需求端,特种领域是刚需,G 端应用场景随政策驱动逐步打开,遥感数据应用与服务市场迈入成长期。 布局“航天测运控”延展产业链 建设在线数字地球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公司通过 AI 赋能遥感技术,贯穿多源异构遥感数据从处理分析到共享应用的全链路,打造技术壁垒。 公司特种领域构筑业务基本盘,21年底锁定 5亿元大定单。 中科星图于 2020年通过股权收购形式控股星图测控,布局商业航天与卫星测运控领域,完成产业链拓展。我们认为,目前二级市场对于中科星图进入测运控领域尚未有充分的认识与重视。我们预计,中国商业航天测运控的市场将随着卫星资源数量的激增而进一步打开,航天测运控业务将成为未来公司营收业绩的强势增长点。 募投超 15亿元建设在线数字地球项目。GEOVIS Online 将对标谷歌地球,作为在线数字地球的国产化替代产品。我们认为,SaaS 或 PaaS 在线数字地球运营模式在以数据服务拓展 G 端及 B 端业务层面具有比较强的确定性,但在大众应用市场层面的商业模式仍有待探索。我们预计未来中国市场数字地球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大致是百万的量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中科星图 2022-2024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3.23亿元、4.41亿元、5.6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47元、2.00元、2.57元,同比增加 46.7%、36.4%、28.5%。参考可比公司,测算中科星图 2022年目标市值177.79亿元,对应目标价格 80.8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对公司业务经营造成短期不利影响;遥感数据使用受限;GEOVIS数字地球在民用领域推广受限;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3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