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09-05 15.01 -- -- 15.40 2.60%
17.09 13.86%
详细
业绩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65亿元,同比-28%,实现归母净利-2.16亿元,同比-362%,扣非归母净利-2.2亿元,同比-380%。其中23年Q2实现营业收入6.11亿元,同比-39%,实现归母净利-2756万元,同比-158%,扣非净利-2826万元,同比-163%。 锂电材料业务营收及毛利均下滑,业绩底部已现,待下半年迎来改善2023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材料业务贡献营收3.29亿元,同比-55%,毛利率为-10.52%,同比-10pcts,盈利能力大幅减弱。锂电材料业务受碳酸锂市场价格短时间大幅下跌影响,产品原料成本倒挂造成经营亏损。目前公司存货已降至低位,下半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回升,碳酸锂价格有望企稳,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有望迎来改善。 公司锂电材料产能有序扩张,回收技术领先,建立渠道优势提升竞争力产能方面,公司投资2.47亿元在现有厂区建设年产3.6万吨磷酸锰铁锂及磷酸铁正极材料,目前2.6万吨在建;公司1万吨/年综合回收生产线顺利投产,同时,4万/年吨退役锂电池拆解分类利用生产项目正式落地。公司大力发展锂电回收业务,自主研发了精细拆解工艺,代替了传统的粉碎分选方式,发明的磷酸铁锂正极废料高效选择性提锂技术,预计锂综合回收率将超过95%。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的分散性决定了拥有渠道资源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优势,公司与车企深度合作,已经陆续与北汽鹏龙、南京金龙、广西华奥、奇瑞万达等多家车企签订回收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动作领先同行。 传统业务较为稳定,战略布局5G市场上半年公司传统业务PCB化学品贡献营收6.01亿元,同比-19.8%,毛利率为12.84%,同比+0.52pcts,化学试剂业务贡献营收1.82亿元,同比-6.78%,毛利率为23.46%,同比-5.82pcts,传统业务毛利水平较为稳定。 公司战略布局5G市场,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目前已与中兴、华为等多个客户建立起研发合作。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中碳酸锂价格波动较大,我们下修公司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6/1.59/2.34亿元(原值2.43/4.34/5.89),对应PE为-/38x/2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金属材料大幅下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06-06 17.00 18.77 -- 17.78 4.59%
17.78 4.59%
详细
投资逻辑:PCB 化学品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龙头地位稳固。2022 年在原料涨价和需求不振背景下,公司PCB 化学品毛利率跌至过去10 年最低,未来随着下游需求修复和库存回归正常,PCB 行业的需求和盈利能力有望底部回暖,公司PCB 化学品的毛利率也有望从2022 年底部的11.1%逐渐向上修复。长期来看随着全球PCB 产业逐渐向我国转移,叠加新领域应用需求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能够依托技术优势拓展客户资源,产品结构向高端转型后业绩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 重点发展锂电材料业务,规模扩张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同步推进。 公司2017 年开始切入锂电池业务,产能从0.4 万吨扩大至2022年底的3.4 万吨,目前还有2.6 万吨产能在建,预计未来3 年公司锂电材料收入分别为13.9、15.5、18.9 亿元。公司规划通过定增募集12.5 亿元,其中11.7 亿元用于投资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拟采用公司拆解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得到的正极粉和负极片作为主要原材料,计划建设年产5 万吨磷酸铁和1.15 万吨碳酸锂的综合回收生产线,并助力公司打造“电池梯级利用-电池拆解-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的新能源材料全生命周期循环体系。 拥抱锂电回收新时代,公司兼具技术和渠道优势,快速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公司作为首批工信部白名单企业,具备先发优势的同时技术仍在不断更新,使得锂综合回收率超过95%,铁、磷的回收率超过 98%。目前公司合作伙伴涵盖车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客运公司等,建立了广泛且稳定的回收渠道,随着规模扩大预计未来3年公司锂电回收业务收入分别为6、13.7、26.4 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我们预测2023-2025 年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37.9 亿/ 49.3 亿/67.5 亿元,同比+15%/+30%/+3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2.3、3.6 亿元,同比-64%/+458%/+55%,对应的EPS 分别为0.11、0.59、0.91 元。考虑到未来三年公司传统主业中的PCB 化学品有望随行业一起实现底部修复,化学试剂业务板块的收入利润贡献相对稳定,锂电材料和锂电回收业务板块具备先发优势、技术优势和渠道壁垒,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完成后整体盈利能力将更加稳定,公司长期成长潜力较大,给予公司2024 年32 倍的PE,对应目标价为18.77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锂电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锂电回收行业竞争加剧。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03-10 22.10 -- -- 22.03 -0.32%
22.03 -0.32%
详细
业绩公司 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 33.02亿元,同比+28%,实现归母净利 1.17亿元,同比+87.6%,扣非归母净利 1.07亿元,同比+162.36%。 锂电材料业务营收及毛利提升显著,产能建设加速受益于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产能释放,2022年公司锂电材料业务贡献营收12.93亿元,同比+318.8%,占总营收比例也提升 27pct 至 39%,毛利率为 16.65%,同比+5.52pcts,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产能方面,公司投资 2.47亿元在现有厂区建设年产 3.6万吨磷酸锰铁锂及磷酸铁正极材料,目前 2.6万吨在建;公司 1万吨/年综合回收生产线顺利投产,同时,4万/年吨退役锂电池拆解分类利用生产项目正式落地。 锂电回收技术领先,建立渠道优势提升竞争力公司大力发展锂电回收业务,自主研发了精细拆解工艺,代替了传统的粉碎分选方式,并通过湿法回收研究,开发了极片的分离工艺,在降低湿法分离的技术风险的同时,也提升了湿法回收的增值空间。公司发明的磷酸铁锂正极废料高效选择性提锂技术,预计锂综合回收率将超过 95%。此外公司也实现了磷酸铁工艺液的循环利用,避免了大量高盐废水的产生,实现了电池级磷酸铁的可控制备,预计铁、磷的回收超过 98%。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的分散性决定了拥有渠道资源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优势,公司与车企深度合作,已经陆续与北汽鹏龙、南京金龙、广西华奥、奇瑞万达等多家车企签订回收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动作领先同行。 传统业务较为稳定,战略布局 5G 市场传统业务 PCB 化学品完成生产 4.8万吨,贡献营收 14.44亿元,同比-15.05%,毛利率为 11.07%,同比-1.63pcts,化学试剂业务完成生产 2万吨,贡献营收 3.91亿元,同比+27.75%,毛利率为 30.22%,同比+0.1pcts,传统业务毛利水平较为稳定。公司战略布局 5G 市场,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目前已与中兴、华为等多个客户建立起研发合作。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锂电材料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我们下修公司 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2.43/4.34/5.89亿元,对应 PE 为 36x/20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金属材料大幅下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8-30 21.60 -- -- 22.69 5.05%
22.69 5.05%
详细
业绩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65亿元,同比+52%,实现归母净利8253.75万元,同比+174.66%,扣非归母净利7859.18万元,同比+279.33%;其中22年Q2实现营收10.05亿元,环比+,实现归母净利润4723.27万元,环比+,实现扣非净利润4469.36万元,环比+31.85%,业绩符合预期。锂电材料板块高增长,回收业务技术领先产能加速公司2022年上半年锂电材料营收7.24亿元,同比+,毛利率,同比+14.45pcts,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大力发展锂电回收业务,自主研发的精细拆解工艺,可提升湿法回收增值空间,锂综合回收率超过,铁、磷的回收率超过9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产能方面,公司目前已具备1万吨梯次利用、1万吨三元电池回收产能,预计今年9月4万吨物理拆解产能完成,10月1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能投产,另有5万吨回收产能在建,规划2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基地。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技术储备未来可期公司新发布公告拟在汕头投资2.47亿元建设年产3.6万吨磷酸锰铁锂及磷酸铁正极材料项目。 磷酸锰铁锂由于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是未来正极材料发展趋势。公司制备的磷酸锰铁锂的设备及工艺简单,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通过控制终产物的粒径,提高了磷酸锰铁锂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且同时具备安全性高,耐低温性能较好,电压平台较高,能量密度高等优势,竞争优势明显。传统业务国产替代焕发活力,战略布局5G市场公司2022年上半年PCB化学品业务收入7.5亿元,同比-,毛利率为,化学试剂业务收入1.9亿元,同比+,毛利率29.4%。公司PCB化学品及化学药剂业务将受益国产替代实现稳定增长。此外,公司战略布局5G市场,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目前已与中兴、华为等多个客户建立起研发合作。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19/4.03/7.07亿元,对应PE为40x/22x/12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金属材料大幅下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8-18 23.98 -- -- 24.02 0.17%
24.02 0.17%
详细
深耕行业40年,是国内PCB化学品龙头,主要业务涉及电子化学品、化学试剂、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等领域。回收等同资源,价值逐步得到认可,2030年市场规模近1700亿经济可行:金属价格高位触发锂电回收价值,回收本质上等同于资源;环境刚需:废弃锂电池含多种危险废弃物,安全回收势在必行;政策护航:国家层面近年发布多项锂电回收政策,助力市场健康发展;路线明确:国内湿法回收工艺实现产业化,火法回收主要应用于海外;回收市场近1700亿:根据我们测算,2030年退役电池量将达437GWh,回收市场规模近1700亿元。公司大力发展锂电回收,技术+渠道优势明显技术领先:公司自主研发精细拆解工艺,提升湿法回收增值空间。锂综合回收率超过,铁、磷的回收率超过,行业领先;产能提速:已具备1万吨梯次利用、1万吨三元电池回收产能;预计今年9月4万吨物理拆解产能完成,10月1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能投产;另有5万吨回收产能在建,规划2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基地。渠道加快:公司已经陆续与北汽鹏龙、南京金龙、广西华奥等多家车企签订回收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动力电池回收渠道。 PCB化学品行业龙头,国产替代焕发活力国产替代,公司业绩稳增长:2021年我国PCB产值达到442亿美元,同比+,全球占比55%。公司为国内PCB化学品龙头,2021年公司PCB业务收入达17亿元,同比+63.85%;5G布局:公司目前已与中兴、华为等多个客户建立起研发合作。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19/4.03/7.07亿元,对应PE为39x/21x/1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金属材料大幅下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张雷 5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8-11 23.13 32.70 30.75% 24.31 5.10%
24.31 5.10%
详细
国内PCB化学品龙头,布局锂电材料与动力电池回收公司业务包括PCB化学品、化学试剂及锂电池材料等专用化学品,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5.8亿元,同比增长28.09%;归母净利润6230万元,同比增长72.40%。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78~0.83亿元,同比增长159.6%~176.2%,主要受益于公司新建产能的释放、降本推动及产品结构优化。动力电池回收前景广阔,公司技术、产能布局领先我国优质锂资源禀赋相对有限,进口依赖度较高,锂回收将成为重要来源。我们预计2022、2025、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分别为14.64、30.19、463.19GWh,为锂电回收提供大量原料。随着行业湿法回收技术突破,对锂元素的回收率可以达90%,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经济性有所改善。公司回收工艺达行业先进水平,汕头1万吨磷酸铁锂回收线下半年即将投产,并于珠海正在建设5万吨磷酸铁和1.15万吨碳酸锂的综合回收生产线。 PCB化学品: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把握中高端市场全球PCB生产重心向中国大陆转移,高端产品主要被技术先进的美、日、欧企业所垄断。公司为国内少数具备高端PCB化学品市场能力的企业,专注于高纯化学品和复配化学品的生产,覆盖PCB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湿法流程,公司在PCB制程中的化学沉铜、电镀铜等环节实现独立供应,国内暂无其他竞争者。化学试剂:公司起家业务,产能扩张满足下游需求超净高纯试剂为集成电路关键化工原料,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化学试剂产品包括分析与专用试剂,其中包括超净高纯化学试剂。2020年,公司化学试剂产能扩张,由1.2万吨提升至2万吨,新增产能投产有效的缓解了化学试剂产能不足的情况,2021年化学试剂业务实现收入3.1亿元,同比增速为23%。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国内PCB化学品龙头,锂电材料回收业务将受益于动力电池退役高峰临近。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2、4.59、7.12亿元,对应EPS为0.61、1.17、1.8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6、19、12倍。我们选取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格林美、从事正极材料的中伟股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从事电子化学品的鼎龙股份作为可比公司,2022-2024年同行业平均PE分别为42、28、20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PE28倍,对应市值129亿元,目标价32.7元,对应当前市值有46%的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投资案件盈利预测、估值与目标价、评级(1)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2、4.59、7.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1、1.17、1.8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6、19、12倍。(2)估值指标:我们选取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格林美、从事正极材料的中伟股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从事电子化学品的鼎龙股份作为可比公司,2022-2024年同行业平均PE分别为42、28、20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PE28倍,对应市值129亿元,目标价32.7元,对应当前市值有46%的空间。(3)目标价格:32.7元。(4)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关键假设(1)2022-2024年,全球锂电池LCE当量需求分别为34.5、49.7、70.3万吨。(2)2022-2024年,我国锂电池LCE当量需求分别为17.3、24.8、35.2万吨。(3)2022-2024年,公司磷酸铁锂回收产能约为0.4、2.0、6.1万吨,满产满销。 我们与市场的观点的差异(1)市场认为:公司原料端拿货较难。依据:公司珠海5万吨磷酸铁锂回收线投产后,对原料需求较大,原料被电池厂或主机厂自行掌握。我们认为:公司技术水平领先,可保障原料供给。依据:公司在磷酸铁锂回收布局领先,化学提纯出身,掌握回收拆解破碎全流程,碳酸锂回收率高出行业水平,磷酸铁回收已具备较高经济性,更高的经济性和回收率意味着更高的议价空间,公司积极与车企电池厂展开合作,已取得部分进展,电池回收利用闭环逐渐打通。(2)市场认为:锂电材料价格可能遭遇较大幅度下降,影响公司盈利。依据:公司锂电材料回收需2024年大规模放量,锂电材料价格难以预期。我们认为:根据在建产能盈利预期,公司业绩增长弹性大。依据: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坚挺,碳酸锂等关键材料供需错配或将持续,预计1-2年内材料价格下降幅度有限;同时目前公司产能体量尚小,随着汕头1万吨和珠海5万吨的LFP回收线建成投产,即使材料价格遭遇一定下滑,与规模化生产后的成本线之间仍具有较大盈利空间,业绩增长弹性大。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新能车景气度及锂电正极需求超预期、公司产能投建速度超预期、新客户及新订单获取超预期。 风险提示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回收行业竞争加剧;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7-07 20.54 23.60 -- 24.00 16.85%
24.31 18.35%
详细
PCB 化学品龙头,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再造业务。公司自创立以来经历 2个发展阶段:自创立至 2015年,公司深耕专业化学品领域,逐步成长为国内 PCB化学品龙头; 2015年至今,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回收业务。随着退役潮的临近,该部分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重塑公司主营架构。 铁锂回收市场空间广阔,技术与渠道成为关键要素。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2022-2026年退役电池 CAGR 在 40%以上。客车退役电池及生产废料为初期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主要来源。当前,电池回收渠道与定价机制尚不健全,构建稳定的回收渠道是电池回收业务发展的关键;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工艺尚在不断开发优化中,毛利率受锂回收率影响较为明显,磷酸铁锂回收毛利受产品价格影响显著,而碳酸锂/磷酸铁回收毛利受产品价格影响较小。 提前布局聚焦铁锂,产能进入释放期。公司是首批工信部白名单企业,经营范围涵盖梯级利用至回收全过程。目前已具有 2.6万吨正极材料产能。且尚有 1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能预计 22年下半年投产,另有 10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能在筹建中,预计 2023-2024年间投产。 打通铁锂回收再生全链条,技术产业化布局较快。公司依靠自身技术积累优势,自主开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以及从磷酸铁锂废旧电池中回收再生正极材料的全链条技术。产品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且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已收到市场认证认可,技术产业化完成,进入产能规模释放阶段,具有一定先发优势。 针对性布置回收渠道,焕能服务加深绑定。公司主要针对客车厂商搭建回收渠道,2018年至今,公司已与北汽集团、南京金龙、福建欧辉等客车厂商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基于自身开发的电池性能服务技术带来的优势,加深与换电企业、电池企业及商用车企业的绑定,使得退役动力电池来源进一步夯实稳固。公司的首个焕能服务站已于 2021年在北京建成。 国产替代叠加 5G 布局,控本增利稳增化学品业务。公司 PCB 化学品及化学药剂业务受益国产替代稳定增长,切入 5G 赛道与中兴通讯等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同时通过原料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消化成本压力,提升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50亿元,59亿元,7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3亿元,4.95亿元,6.2亿元。对应 EPS 为 0.59,1.26,1.57元。给予公司 2022年 40倍 PE 的估值,对应股价 23.6元,市值 92.7亿元。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产及释放不及预期,磷酸铁锂原料等价格大幅波动,电池回收市场竞争加剧等。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4-25 15.20 -- -- 17.55 15.23%
21.53 41.64%
详细
事件4月21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0亿元,同比增长28.09%;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72.40%。 点评PCB 化学品龙头地位巩固,锂电池板块毛利率提升。公司作为PCB化学品龙头企业,目前拥有5万吨PCB 化学品产能,且保持满产运行;公司PCB 化学品板块营收达17.00亿元,业务占比维持高位。公司锂电池板块业毛利率提升较快,达11.12%,较2020年上涨6.22个百分点,毛利率增长显著。 多项业务齐头并进,锂电材料项目持续推进。PCB 化学品方面,随公司持续推进“PCB 制造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一体化销售服务模式,该板块业绩2021年大幅提升。退役电池利用方面,公司2021年与奥动新能源、力神电池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其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链的构建。锂电池材料方面,公司拟募资12.5亿元在珠海投资建设的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计划建成年产5万吨磷酸铁和1.15万吨碳酸锂的综合回收生产线。 锂电池回收行业景气高企,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根据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我国锂电池装车量达154.5GWh,同比增长143%;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350万辆,同比增长156%。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处于强劲增长阶段,根据我们在此前报告中的预测,预计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总规模将达1074.3亿元。 公司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使公司可以对碳酸锂及磷酸铁进行充分回收,根据百川盈孚,截至2022年4月20日,磷酸铁报价2.5万元/吨,同比上涨92.31%,碳酸锂报价47.5万元/吨,同比上涨431.05%。预期随着国内锂电池回收行业的持续增长以及公司相关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利润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投资建议公司业务增长明确,预期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4.35/6.12亿元,EPS 分别0.47/1.11/1.56元,对应2022年4月21日股价PE 分别为32.66/13.81/9.8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PCB 化学品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3-08 20.70 -- -- 19.96 -3.57%
19.96 -3.57%
详细
主业PCB化学品,延伸布局锂电回收公司为国内PCB化学品龙头。化学试剂、PCB化学品产能分别为2万吨、5万吨。 2017年切入新能源领域,布局锂电池回收以及正极材料行业。锂电池材料设计产能为2.6万吨,且有1万吨在建产能。 锂电材料业务开启公司成长新篇章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锂电池需求持续爆发。在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下,2022年1月,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量同比增长172.7%。同时,受风电、光伏的发展推动,2020年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3269.2MW,同比增加91.2%。锂电池需求正持续爆发。 回收产业优势明显,电池报废旺季周期来临。废旧动力电池具备较大经济优势,截至2022年3月4日,我国碳酸锂报价达49.5万元/吨,同比上涨496.4%。在新能源材料的价格及动力电池报废量持续上行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总规模将达1074.3亿元。 锂电业务着重回收布局,公司具备多元优势。公司专利技术可直接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实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公司实现了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同时公司与车企、电池厂等多方展开合作,充分保障自身废旧动力电池来源。 受益国产替代+环保趋严,PCB化学品龙头地位稳固。 PCB化学品进口替代趋势明显。我国PCB产值全球占比近5年间增长了5.8个pct。受国内PCB进口替代影响,未来PCB化学品市场规模将持续放量。 PCB化学品份额将愈发集中。PCB电子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问题,未来PCB电子化学品市场份额会向有能力承担环保成本的企业集中。 公司作为国内PCB化学品龙头,研发优势明显。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总数208人,研发费用率约5%,均据行业领先水平。 投资建议预期2021/2022/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21/183.98/434.87百万元,EPS分别0.18/0.47/1.11元,对应2022年3月4日股价PE分别为115.12/44.56/18.85倍。预期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迅速,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不及预期,PCB化学品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5-12 12.80 14.04 -- 13.12 2.50%
15.58 21.72%
详细
钴价波动+ 疫情影响,业绩底部确立。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14亿元,同比增长 12.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50万元,同比下降 8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5万元,同比下降 100.4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769万元,同比增长 215.95%。2019年公司整体产品销量 7.8万吨,主要增量来自锂电材料,而业绩下滑主要钴镍锂等原料及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影响。 锂电材料业务拖累全年业绩,退役电池开始上量。锂电材料业务收入 2.4亿元,同比增长 19.81%,占收入比重 14%。报告期内钴价下跌超过 56%,锂盐下跌超过 40%,公司收入规模的增长主要靠量的增长拉动,废旧电池回收规模逐渐扩大,受价格波动影响,锂电材料毛利率仅 3.16%,同比下降 16.7个百分点,是拖累公司业绩的主要原因,为此公司计提各类减值损失超过 1千万。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是亮点,2019年开始放量,报告期内实现 297万收入,随着退役电池量的增加,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剥离亏损资产,投向 锂电 回收 业务 。公司拟以 3.97亿元出售 100万吨锂辉石选矿项目,所得资金用于动力电池回收项目的建设。受锂盐价格持续下跌,锂辉石选矿项目亏损且回收期拉长,公司出售该项目加速资金回笼,优化战略布局,着力发展专用化学品及新能源材料业务,增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下调了未来 3年钴和锂盐价格数据,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叠加公司将锂辉石选矿项目整体出售,我们预测公司 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22.12/27.07/34.82亿元(原 20-21年预测值为 26.11/33.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800万、1.02亿和 1. 5亿元(原 20-21年预测值 1.54/2.3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21/0.27/0.40元(原 20-21年预测值为 0.41/0.63元),根据可比公司 2020年 67倍平均估值,给予公司 14.07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PCB 电子化学品需求下滑风险。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2-17 12.38 -- -- 15.00 25.63%
15.55 25.61%
详细
公司是国内PCB化学品龙头,同时是首批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5家企业之一。公司产品主要包括PCB化学品、锂电池材料及化学试剂三大类,同时2018年11月公司开始布局5G材料领域。PCB化学品分为高纯化学品及复配化学品。高纯化学品包括:孔金属化镀铜系列、镀镍金系列、镀锡系列等;复配化学品包括:完成表面处理系列、褪膜系列、化学沉铜系列等,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互连技术的专用化学品。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有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材料系列产品,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系列产品,钴盐、镍盐、锰盐系列产品等。2018年11月公司与吴昌宏投资设德瑞勤公司,布局5G电子通讯材料领域。 金属价格下降及运营成本增加,公司2019年净利润下降明显。2018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公司预计2019年归母净利润1345.86-2018.79万元,同比下降90%-85%。主要因为金属钴锂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公司布局锂电池正极材料、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大研发支出、财务费用等成本支出。公司目前开始将锂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提供给中国铁塔公司在广东地区进行基站的储能循环测试,同时2019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铁锂建设项目进入验证阶段,我们认为随着锂电池相关业务放量,公司净利润有望回升。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回暖,下游需求有望推动锂电池正极材料加速放量。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2019年全年累计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达16.3万辆,环比增长72%。根据公司半年报,公司年产14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建设项目预计2019年9月投产,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有望加速锂电池正极材料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EPS分别为0.05、0.43、0.54元。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合理估值区间为2020年35-40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15.05-17.2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扩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1-03 12.50 -- -- 14.51 16.08%
15.00 20.00%
详细
事件: 公司以自筹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对全资子公司珠海中力新能源增资, 将进一步增强中力新能源的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有利于其锂电池的梯级利用、回收、拆解及再制造等业务的拓展。 评论: 行业不景气致使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公司传统业务为PCB 化学品,而钴等金属价格持续下跌,进而造成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公司新能源业务处于爬坡期,但今年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样处于低谷,正极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对于公司新业务拓展伤害较大。毛利率下滑既有行业环境原因,同时也由于锂辉石矿项目纳入报表和新能源业务爬坡期毛利率不高等收入结构原因造成。 产能转移趋势不变,PCB 化学品业务市场份额有望提升。随着PCB 行业产能转移持续推进,国产替代成为趋势,进而有望助力国内PCB 行业景气度回升。同时环保监管趋严促使国内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渐提升。公司作为国内PCB 化学品龙头,2017年市占率为4%,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随着新产能逐渐投放,公司PCB 化学品业务将有望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崛起大势所趋,动力电池生产与回收业务井喷在即。2019年1-11月份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增长3.6%和1.3%,预计2020年有望回暖并维持较好增长,未来动力电池装机进入爆发期。同时按照动力电池3-5年生命周期测算,2018年开始动力电池回收进入快速起量阶段,梯次利用和三元拆解将大有可为。 公司打造锂电循环产业链条,开启成长新篇章。公司优势在于长期积累的分离提纯等化学工艺,进而以此为基础进行产业延展。公司依靠创新技术和成熟原材料供应渠道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快速突破正极材料壁垒并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公司作为工信部首批5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之一,目前汕头1000吨/月产能的电池回收示范线已运营成熟,长期规划20万吨项目也将逐渐投产。同时公司与多家新能源车企建立回收合作关系,并与中国铁塔联合探索蓄电池梯次利用,进而打通“电池拆解回收-资源再生-正极材料”大循环产业链条,快速占领行业制高点。 投资与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但基于行业原因下调公司2019-2021年营收至18.77亿、25.58亿和31.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5亿1.60亿和2.42亿元,EPS 分别为0.20、0.43和0.65元,对应PE 为62.1、29.1和19.3倍,维持“审慎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激烈。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19-10-01 12.70 13.51 -- 13.20 3.94%
13.38 5.35%
详细
PCB电子化学品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深耕化学试剂和PCB电子化学品近40年,孔金属化镀铜、镀镍金、镀锡和棕化液等产品应用在PCB制程中的多个环节,国内无竞争者,充分享受国产化替代红利。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提出“PCB制造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向客户提供新厂的前期规划、流程设计与设备评估、生产与控制技术指引、生产问题分析及解决等全套技术支持。 协同应用PCB化学品核心技术,布局锂电材料和回收,打开成长新空间。 公司2017年正式进入锂电材料和电池回收领域,利用PCB电子化学品的多级串联络合萃取提纯技术和结晶控制等核心技术,制造出高品质锂电材料,建立并升级三元前驱体和废旧电池回收产线。2018年公司开展1.4万吨磷酸铁锂正极项目、梯次利用项目,并入选首批动力电池示范名单,2019年开展三元正极项目和锂辉石选矿项目,至此锂电材料布局全面展开。2020年动力电池回收将迎来爆发,公司提前布局,实现高速成长。 锂电回收材料再造后端产业链循环布局,成本优势保障盈利稳定提升。 2019H1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公司业绩,下半年钴镍价格双升有利于缓解价格压力。同时公司通过循环布局锂电池后端循环产业链,将从废旧电池回收的硫酸镍钴锰盐和碳酸锂等原材料用于三元正极和磷酸铁锂正极中,实现原料自给,成本优势凸显,助力盈利稳定提升。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持续布局锂电材料和电池回收业务,有望形成电子化学品、化学试剂和锂电材料三足鼎立之势。我们看好2020年公司锂电材料和回收业务放量增长,钴镍双升有利于抬升公司产品价值,并且协同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将更加凸显。预计未来三年公司实现营收15.6/26.1/33.4亿元,归母净利润0.82/1.54/2.34亿元。根据可比公司2020年33倍平均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13.53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导致需求不达预期风险:锂电池材料回收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环保监管风险:三元正极业务拓展不达预期风险。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19-09-05 11.39 -- -- 13.29 16.68%
13.29 16.68%
详细
公司发布2019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9亿元(YoY+1.3%),归母净利润1976万元(YoY-7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57万元(YoY-81.0%),其中Q2营业收入3.98亿元(YoY-5.5%,QoQ+2.0%),归母净利润535万元(YoY-91.3%,QoQ-6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57万元(YoY-85.1%,QoQ+8.1%),业绩低于我们此前预期约10%。公司预计1-9月归母净利润区间3924-7874万元(YoY-70.0%--40.0%),其中Q3归母净利润区间1947-5871万元(YoY-54.0%-38.6%,QoQ+633.5%-997.4%)。 金属价格下跌以及费用增加导致业绩同比大幅下滑,Q3业绩环比大幅改善。由于公司PCB化学品、锂电材料等价格与金属价格相干性较强,2018年以来钴、锂等价格持续下跌对公司产品毛利率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上半年钴平均价格28.9万元/吨,同比下跌53.2%;碳酸锂平均价格8.1万元/吨,同比下跌46.7%;硫酸镍平均价格2.6万元/吨,同比下跌7.2%。受此影响,报告期内,公司PCB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下降16.0%,毛利率24.1%,同比下降2.2pct,锂电池材料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43.5%,毛利率8.2%,同比下降19.1%。化学试剂基本稳定,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下降1.1%,毛利率36.6%,同比提升6.2%。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9.9%,同比下滑5.0pct。同时公司费用同比大幅增长,因上年度新设子公司、仓库及办公楼投入使用影响,本期职工薪酬、租赁费用及折旧费用增加,使得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427万元,因上年度融资增加,使得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194万元,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111万元,期间费用率整体提升4.6pct至17.7%。随着三季度钴、镍等价格反弹,同时公司磷酸铁、锂辉石选矿、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等项目陆续释放,业绩环比将持续改善。 电池回收按预期推进,跑马圈地加速把握行业先发优势。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即将迎来动力蓄电池的大规模退役,根据EVTANK预测,未来5年国内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将达到80亿元,回收拆解市场将达到51亿元。公司依靠主业PCB化学品积累的分离提纯技术优势切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成功入选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第一批试点企业,证明了其技术能力。公司已在汕头建成年处理1000吨报废动力电池的再生利用线,同时与中国铁塔广东分公司等签署战略协议,有望探索建立动力蓄电池在通信等领域梯次利用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公司与北汽鹏龙、南京京龙、广西华奥、奇瑞万达贵州客车、五洲龙汽车、元宝淘车、鑫盛汽车等先后签署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合作协议,跑马圈地进程加速,在构建“报废电池与电池废料一电池原料再造—动力电池材料再造”循环体系领域把握先发优势,保障未来废旧电池原料供应。 锂电材料项目布局,未来将成为第二主业。公司以分离提纯及合成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镍、钴、锰盐等产品及原料优势,切入正极材料领域。钴盐项目成功产业化,年产1000吨三元前驱体示范线已开始出货。此外公司使用全新工艺制备磷酸铁,用以生产磷酸铁锂,可有效降低成本。一期1万吨磷酸铁及0.5万吨磷酸铁锂已完成工程建设及产品认证,三季度将开始实现销售。公司在珠海基地规划5万吨三元材料项目,有望将其锂电回收后的镍钴锰等盐类应用于三元材料生产,形成产业闭环。此外公司在山东投资1.56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锂辉石选矿项目,进一步布局上游。未来正极材料将打造成为公司第二主业,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由于锂电材料价格下跌以及费用增加,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9-21年归母净利润1.03、1.73、2.24亿元(原值1.67、2.17、2.79亿元),对应EPS0.27、0.46、0.60元,PE40X、24X、18X。 风险提示:PCB化学品下游需求不达预期、正极材料市场开拓不达预期。
光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19-04-29 14.53 -- -- 14.32 -2.12%
15.22 4.75%
详细
2018年1-12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77% 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1-12月公司实现收入15.20亿元(YOY+17.01%);归母净利润1.37亿元(YOY+48.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8亿元(YOY+46.77%);毛利率为24.89%(YOY+1.13pct)。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50亿元(YOY-169.72%),原因是山东锂辉石加工所需原料通过进口集中采购支付约1.74亿元,该项目在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试产、调试,2018年未产生销售回笼。 PCB化学品差异化竞争助力业绩腾飞,5G发展带来增长新动力 PCB化学品营收为8.52亿元(YOY+11.14%),毛利率为28.12%(YOY+4.64pct);化学试剂营收为2.26亿元(YOY+7.49%),毛利率为32.02%(YOY+1.6pct)。公司作为国内PCB化学品龙头,持续受益于进口替代+环保监管,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技术/品牌领先国内同行,成本/服务领先国外竞争对手,差异化竞争助力业绩腾飞。5G技术的发展,将推动高频高速PCB的发展,带来高频低损材料的需求和对PCB电子化学品提出新的要求。公司将紧跟5G产业趋势,不断进行电子化学品的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打造锂电池材料闭环产业链,新建项目陆续投产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在积极布局电池回收基础上,同步加强锂电池材料布局,打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拆解回收-金属资源萃取-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闭环产业链,未来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目前年产1.4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和100万吨锂辉石选矿项目正在建设中,部分已转入固定资产,2019年有望全部投产。 维持“推荐”评级 公司作为PCB化学品龙头,受益进口替代以及环保监管,市占率有望持续增长;公司布局电池回收蓝海以及锂电池材料领域,带来新的增长动能。未来公司有望形成电子化学品、锂电池材料双轮驱动模式。受部分产品价格下跌以及新产能投产爬坡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75(-0.17)、2.29(-0.42)和2.9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19-2021年PE分别为33、26和2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量不及预期,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产品推进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