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程兵

财通证券

研究方向: 元器件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60523060001。曾就职于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山大地纬 2023-03-13 12.29 -- -- 23.70 92.21%
23.63 92.27%
详细
区块链技术先驱,共振三大业务,山大地纬历久弥新公司控股股东为山东山大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山东大学,三大传统业务板块智慧医保医疗、智慧政务以及智能用电已拓展至全国20 多个省份,为3.5 亿人提供信息化服务。2021 年实现营收6.38 亿元,同比增长28.7%,5 年CAGR 达19.1%; 实现归母净利润1.03 亿元,同比增长13.0%,五年CAGR 达13.7%。 此外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批数据要素落地企业,依托三大传统业务的成熟渠道以及业务积累的经验开拓至省外版图,未来可期。 数据二十条新政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由量变到质变2022 年4 月国务院首次将数据要素升格为生产要素;2022 年12 月财政部正式将数据要素作为资产处理,开启数据要素市场先声;接下来的数据二十条新政进一步完善数据产权界定、数据市场体系建设等制度和政策,数据要素市场产业化大时代正式开启。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截至2021 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已达704 亿,十四五期间年复合增速达25%。 公司是利用区块链技术进军数据要素市场的先行者,已获千万订单。 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数据交付中主体多元性导致权利所有者界定困难和内容多维性导致权利范围明晰困难这两大问题。多地数据交易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已是大势所趋。 公司是中国最早一批区块链技术研发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区块链相关标准制定的主持者和参与人。一方面,公司在山东率先打造区块链城市基础设施助力政府数据上链,在全国推进“人社链”建设,2021 年实现区块链业务中标金额近1500万元。另一方面,公司精选普惠金融与保险业务场景作为下游应用场景,依托公司“大纬链”技术实现创新数据流转通道运营新模式。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68/6.41/8.5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57%/36.98%/32.84%; 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2/1.41/1.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66%/125.84%/30.41%,对应 EPS 为0.16/0.35/0.46 元,对应2023 年PE 为34.14 倍,给予 2023 年50 倍 PE。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竞争力下降风险、人力成本上升、省外版图拓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3-03 25.78 -- -- 27.30 5.08%
28.18 9.31%
详细
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7.41%,归母净利同比下降44.81%公司全年共实现营收42.38亿元,同比下降7.41%;实现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下降44.81%。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单季度看,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57亿元,同比下降3.99%;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85.91%。公司收入符合我们预期,毛利率略高于我们预期,净利润水平低于我们预期。 2022年受疫情因素影响,毛利率下降2.06%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毛利13.98亿元,同比下降12.84%,全年毛利率33%,同比下降2.06%。毛利率下降主要是2022年疫情影响下,消费及通讯市场订单同比下降明显,导致通讯及消费领域产品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成本折旧增加,以及前期扩产的产品线产能利用率短期未达预期所致。分季度看,22Q1毛利率保持在36.39%,Q2-Q4迅速下降至33.66%/31.69%/30.35%,体现Q2以后国内外宏观因素对消费电子市场的压制。我们预计,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复苏,新产品线利用率提高,压制公司毛利的因素将逐步消除。 净利润下降:大幅计提减值损失,管理变革下费用及少数股东损益增加疫情影响下,本着谨慎务实的态度,2022年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8181万元,其中主要为存货及应收款减值损失,为8092万元,同比增长205.36%。 2023年,公司将轻装上阵。公司在22年不断推进核心员工持股方案,深化股权激励等管理变革,公司全年管理费用增加26.22%,少数股东损益增加40.89%。 公司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在年底发生,至22Q3公司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8%,而四季度公司管理费用达1.2亿元,同比增加86.83%,环比增加126.64%。相比此前预测,22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多计提约4500万元,管理费用多出约5500万元,公司盈利情况实际符合我们预期。 新兴业务增长迅速,公司成长速度有望加快2022年子公司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77.78%,净利润6505万元,净利润率已达14.02%。自2019年来,汽车电子或储能专用业务收入CAGR达56.3%。随着公司借助其行业龙头地位和头部客户效应获取更多订单,并加大投入扩大汽车电子产能,我们预计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将持续放量,成为公司核心主业之一。此外公司模块模组和陶瓷产品业务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38.94%。在电感行业国产替代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特种电子等具有本土优势的制造业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带来电子元器件的强劲需求,助力公司实现更快的成长,成为由新业务驱动的优质公司。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产能扩张、管理变革等影响公司利润的短期因素消除,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后续财务表现。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54.72/70.35/92.55亿元,同比增长29.11%/28.56%/31.56%,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5/10.67/14.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2.04%/43.24%/35.15%。对应EPS为0.92/1.32/1.79元,对应PE分别为27.60X、19.27X、14.2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
天准科技 2023-02-24 39.31 -- -- 41.40 5.32%
46.88 19.26%
详细
业绩快报显示营收/扣非净利润双双大增,整体符合预期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13亿元,同比增长27.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52亿元,同比增长 13.56%;实 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23亿元,同比增长26.43%。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则高达 1.96亿元,未来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将逐年减少,这将对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公司经营良好,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多点开花,未来业绩值得期待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大力布局光伏半导体、PCB 激光直写和域控制器等领域,并取得积极进展。 在光伏领域,公司公告披露,公司于 2022年 12月份正式发布第六代光伏硅片分选机设备,并获得客户的批量订单,订单总额合计 8,110万元。第六代光伏硅片分选机设备实现了 12000PCS/H 的超高速产能,相比上 一代设备的 8000PCS/H,产能提升了 50%,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巩固公司在光伏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 公司基于地平线征程 5芯片的 TADC-D52汽车域控制器正进入市场角逐。中美的科技博弈使得核心零部件、芯片甚至人工智能技术受国外垄断并封锁的制约,中国必须发展属于自己的智能汽车。天准科技成为地平线 IDH 硬件合作伙伴,开发纯国产的大算力、高性能汽车域控制器,未来我们也看好公司在该领域的大规模量产。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凭借机器视觉行业整体的快速增长以及公司业务多点布局并不断取得突破,未来两年公司营收有望实现年均超过 30%的高速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 22.36亿元、29.07亿元,同比增长 30.63%、30.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2亿元、3.32亿元,同比增长 33.78%、31.73%;EPS 为 1.30、1.71元/股,同 比增长 34.02%、31.5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毛利率波动风险等。
雷电微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1-13 81.00 -- -- 88.58 9.36%
89.88 10.96%
详细
有源相控阵雷达系列报告:我们在 2022年 9月 29日首次发布有源相控阵雷达主题报告,再次推出该主题下的核心标的——雷电微力。我们认为行业高增长、公司业绩增长与低估值或将带来公司市值的增长。 投资要点公司直接受益于有源相控阵产业高增长军事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推进,带来有源相控阵技术的持续推广,考虑到新装备列装与老装备换代,我们预估十四五期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通过分析相关产业链核心标的业绩,我们认为整体产业已经步入加速放量期。 公司产品价值比高、行业壁垒强且竞争优势有保障我们通过对市场上有源相控阵雷达相关标的进行分析,雷电微力在产品中价值比较高。考虑到有源相控阵微系统技术难度大,军工资质及供应链管理的限制,我们认为公司或将继续保持着其竞争优势。 订单充裕带来业绩高增长,估值底部蕴含成长空间参考招股说明书及 2022年 2月新增大订单,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裕,考虑到募集资金项目逐步投产,产能释放与订单交付,未来业绩高增长有保障。对比产业链其他标的,公司估值依然处于底部,业绩增长与估值提升或将带来市值的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9.93/14.83/19.7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8.93%。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3/3.89/6.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43.85%。 EPS 分别为 1.68/2.23/3.44元,对应 PE 分别为 48.26X、36.28X、23.5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武器装备列装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带来市场份额的下降;总体单位挤压成本带来降价影响。
兆讯传媒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3-01-10 39.00 -- -- 42.01 7.72%
42.20 8.21%
详细
事件点评2023年 1月 1日,由公司打造的 1536平米高清裸眼 3D 大屏亮相贵阳喷水池商圈,是继广州天河路商圈和太原亲贤街商圈后公司的第三块城市商圈大屏,随着疫情政策放开,城市商圈客流量显著复苏,看好公司裸眼 3D 大屏的新业务稳步开展,为公司贡献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关注高铁客流量回升拉动品牌主广告投放意愿好转,看好公司持续布局高铁站点数字媒体资源,未来实现高铁广告业务量价齐升。 投资要点贵州裸眼 3D 大屏揭幕,城市商圈大屏业务稳步开展公司第三块裸眼 3D 大屏于 2023年 1月 1日亮相贵阳喷水池商圈。2022年公司共投入运营两块裸眼 3D 大屏(广州天河路商圈、太原亲贤街商圈),吸引了金融、地产、奢侈品等行业优质品牌主投放,营销传播价值显著。我们在 2022年9月 2日的公司深度报告中测算,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户外大屏广告投放潜在年营收能力分别约 5460万元和 1456万元。随着疫情政策放开,看好城市商圈经济快速复苏拉动商圈大屏广告主投放意愿增强,公司持续布局新大屏点位,为公司业务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受益疫情政策放开,看好出行复苏带动高铁媒体业务好转2022年受疫情影响,国内铁路客运量持续承压,随着疫情政策放开叠加国家持续建设高铁线路,看好 2023年高铁客运量显著回升带来的高铁站点媒体营销价值升高。公司持续迭代升级核心高铁站点数字媒体资源,并不断新增运营站点,构建覆盖全国的高铁媒体传播网络,未来随着资源数量的提升和高铁客运量回升带来的广告传播效果增强,公司高铁媒体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作为国内高铁数字媒体龙头,布局城市核心商圈裸眼 3D 大屏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7.09/10.72/13.49亿元,同比增长 14.53%/51.23%/25.78%,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0/3.53/4.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6%/53.02%/40.76%,对应 EPS 为 1.15/1.76/2.48元,对应 2023年22.52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裸眼 3D 大屏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数字媒体资源竞争风险;高铁及城市商圈媒体点位使用费跳涨带来的风险。
芯海科技 2023-01-05 42.01 -- -- 48.73 16.00%
52.00 23.78%
详细
模拟芯片/MCU 行业长坡厚雪,国产替代正当时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接近千亿美金,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高达 2731亿元,但是全球前十大模拟巨头均是外资企业,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仅约 12%,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由于物联网和汽车电子快速发展,中国 MCU 市场将在2026年突破 500亿元。MCU 市场同样被外资巨头把控,但海外巨头缺芯给国内带来国产替代机会,国产 MCU 未来大有可为。 公司深耕模拟信号链芯片二十余年,部分产品可对标国际巨头芯海科技成立于 2003年,创始人是华为模拟芯片产品部总监。公司深耕智慧健康芯片、压力触控芯片、工业测量芯片领域多年,部分产品已经做到业内领先,技术参数可对标国际一线公司,比如公司在工业测量领域的代表性产品CS1232系列芯片,其技术参数完全对标 TI 的 ADS1232系列芯片。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 ADC 和 MCU 技术的公司,未来车规市场带来业绩高增长公司通过信号链把 ADC 和 MCU 结合在一起,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 ADC 和MCU 及无线连接技术的公司,公司一直深耕模拟电路,对可靠性、精度的理解非常深入,这使得公司 MCU 的精度、可靠性、适用性和客户体验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基于这种情况,公司更有能力迅速推出整体解决方案的芯片,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 MCU 产品近年来快速增长,部分产品已经通过车规认证,未来放量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7.15/9.79/13.51亿元,增速为8.44%/36.92%/38.05%;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0.08/1.33/2.07亿元,同比增长-91.81%/1598.86%/55.34%,对应 EPS 为 0.06/0.94/1.45,对应 PE 分别为730/43/28X。芯海科技深耕模拟信号链领域二十年,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高精度 ADC 和 MCU 的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量产,未来随着工控和车规产品的不断突破,公司将迎来较快增长,首次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车规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风险、MCU 竞争加剧风险
海天瑞声 2023-01-05 62.91 -- -- 167.47 166.21%
269.76 328.80%
详细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提供商,提供 AI 算法模型开发所需的专业数据集,业务覆盖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等场景,并积极布局自动驾驶业务,未来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公司产品服务在人机交互、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均有深度应用,对标海外龙头 Scale AI 和 Appen,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数据要素生态构建和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并且在自动驾驶新业务加持下,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 AI 进入数据智能时代,质量+规模拉动数据标注需求快速成长人工智能行业持续成长,模型复杂度和算力提升拉动了训练数据需求量的加速提升,根据 Congnilytica 预测,到 2027年全球 AI 训练数据市场需求将达到 220亿美元,而观研天下数据中心预测到 2029年,我国数据标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4.3亿元。数据规模以及质量需求升高将拉动数据标注行业的快速成长。 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公司智能驾驶数据业务有望迎来爆发公司积极布局自动驾驶相关业务,于 2022年 6月上线第三代智能驾驶标注平台并发力研发第四代产品,截至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已验收订单以及在手订单合计约 5000万元,同比增长超 200%。我们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叠加技术向 L3及以上级别发展,数据标注需求将快速成长,公司已设立独立的自动驾驶事业部并配置专项研发、销售、产品和项目交付团队,未来相关业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持续布局语音语义赛道,多语种为公司核心技术壁垒公司基于多年语音识别及合成领域的技术积累,在多语种领域构筑深厚技术壁垒。截至 2022H1, 公司拥有 190个语种/方言的覆盖能力,累积词条数超过1000万。公司持续布局海外市场,2022年 H1境外收入占总收入达 57.14%,境外市场签单额同比增长近 2.5倍,前三季度境外基础训练数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 140%。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加速布局,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司在语音和自然语言领域的多语种优势,打开公司广阔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2.67/4.00/5.4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9.36%/49.67%/37.00%;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14/0.45/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75%/230.52%/126.32%,对应 EPS 为 0.32/1.06/2.39元,对应 PE分别为 205.04/62.04/27.41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技术迭代风险;2、汇率波动风险;3、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带来的风险;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新炬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22-12-22 25.78 -- -- 30.80 19.47%
45.51 76.53%
详细
信创背景下的软硬件国产替代,拉动 IT 运维服务需求信创国产替代相关政策频出,信创全产业链的国产替代势在必行。中国信创产业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 27961.6亿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 19.4%。国产替代庞大规模及更换初期的诸多问题都会提振国内 IT 运维行业服务需求。作为信创产业的关键一环,IT 运维对网络、软硬件环境具有“超级控制权”,为了避免数据泄露等问题,IT 运维的本土化、国产化也会提高国内 IT 运维厂商市场份额。 从传统运维走向智能运维,将是大势所趋。智能运维解决了传统运维无法满足国产替代及大数据背景下的 IT 架构复杂、海量数据处理分析、运维效率较低等行业痛点,智能运维将是运维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国内运维商通过智能运维实现了运维技术上的弯道超车,目前有能力实现运维国产替代的技术需求。 国产替代背景下,第三方运维有望持续强化竞争优势。信创的国产替代是全产业链的替代,这对运维商的综合运维能力要求更高。相较于提供特定服务的原厂运维商,第三方运维将更有优势。同时,第三方运维还占据价格优势以及本地化服务的优势。第三方运维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也说明第三方运维的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强化。 新炬全栈式运维技术生态,满足国产替代的运维需要全栈式运维凸显技术实力攻克智能运维难关。新炬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的兼容信创生态的智能运维全系列产品,可以提供一站式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满足国产替代的运维需要。 数据库运维长板兼而有之,新炬在第三方头部竞争中脱颖而出。数据治理被视作智能运维中的最大难点,新炬作为国内最大的数据库运维商拥有强大的数据治理相关技术及人才积累,可以更好解决该问题。将新炬与头部的第三方运维商进行对比,得到新炬在智能运维与数据库运维长板上兼而有之,拥有数据库生态中的数据治理平台,这也是新炬在技术上的最大竞争优势。 本地部署私有云大势所趋,多云全栈智能运维满足技术需求。根据 2018年 Gartner 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更愿意选择私有云,其中以大型企业对于私有云和本地化部署的需求为主。私有云对运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炬能够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专业且安全的应用上云迁移全套方案与服务,可以实现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间整体迁移。 依靠“滚雪球”效应,行业及客户有望进一步多元化以标杆案例为起点,促进客户多元化“雪球”越滚越大。运维市场格外重视过往案例,成功的标杆案例极具说服力。同时,电信行业的运维难度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大,更具可迁移性。随着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以及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我们认为新炬具备十足增长潜力,公司凭借丰富的技术积累叠加深耕于电信行业形成的口碑效应,有能力吸引各行业的客户同时打消市场顾虑,积累更多的标杆案例奠定自身的行业地位,同时后续业务范围的扩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将会进一步爆发价值潜能。 技术壁垒使行业竞争格局逐步向头部靠拢。新炬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头部第三方运维商之一,考虑到头部第三方运维商有能力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从而可以抢占未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运维商的客户,抢占后的客户又具有高粘性,从而形成头部聚集效应。同时,由于头部企业能积累更多的技术与案例,有助于收敛二次开发、定制化开发的成本,这也会助推头部聚集效应。 智能运维需要前期大量的研发投入,技术壁垒较高,新炬坚持加大研发投入,成为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第三方头部运维商之一,在未来将会享受到头部聚集效应的红利。此外,公司 2017-2020年期间,客户留存率都稳定达到 75%以上,老客户收入年均增长率达 到 20.88%,老客户收入占比均达到 90%以上,高粘性的客户特点能够帮助公司守好营业收入的压舱石。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6.48/8.21/10.1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49%/26.85%/23.69%; 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4/1.18/1.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55%/60.40%/41.91%,对应 EPS 为 0.89/1.42/2.02元,给予 2023年 25倍 PE。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波动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和大客户依赖的风险、市场开发风险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2-21 25.59 -- -- 29.16 13.95%
30.07 17.51%
详细
电感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主要为日系企业,预计国产替代空间超百亿我国为全球电感消费大国,消费量占全球50%以上。当下,国际局势和宏观环境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在制造业方面,各生产环节“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成为趋势和产业发展方向。国内市场竞争中,电感行业长期以日系企业为主导,作为基础元件,具有强烈的国产替代需求。技术实力上,顺络电子深耕电感领域近20 年,产品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具备国产替代的条件。经我们测算,电感国产替代空间超百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本土优势产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近年来,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推进和大国产业链的塑造,我国形成了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一批具有本土产业链优势的制造业,并处于加速发展期。 在电感行业国产替代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特种电子等具有本土优势的制造业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带来电子元器件的强劲需求,助力公司实现更快的成长,并迅速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公司新兴业务布局逐步兑现,Q4 公司收入增长有望率先转正前三季度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3.48 亿元,同比增长56.8%,营收占比达10.94%,公司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国内优势产业业务战略布局正逐步兑现。 叠加四季度以来受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与积极的宏观政策影响,消费电子客户需求或迎边际改善,我们预计公司Q4 收入14.28 亿,净利润1.53 亿元,在手机为主的消费电子供应链公司中有望率先实现收入增速转正。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46.08/53.23/69.76,同比增长0.67%/15.52%/31.05%,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1/8.23/11.2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45%/46.65%/36.14%。对应EPS 为0.70/1.02/1.39 元,对应PE 分别为38.41X、26.20X、19.25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疫情反复影响产能
和而泰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2-15 15.15 -- -- 15.85 4.62%
18.11 19.54%
详细
收入和成本端双双改善,新业务发展迅速,公司经营将持续向好我们认为,对和而泰而言,最差的经营阶段已经过去,无论是收入端还是成本端,公司均在逐步改善。在收入端,海外通胀预期在 Q3达到高点后开始回落,物价水平也将下行;国内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将大大刺激家电等消费需求。在成本端,核心原材料紧缺性缓解,部分主要元器件如 MCU 等,出现价格下降,公司未来毛利率将持续改善。随着传统业务复苏,同时公司在储能、汽车电子、相控阵 T/R 芯片等高毛利新业务的布局取得积极进展,我们相信公司过往的高增长基因能够在未来几年得到延续。 智能控制器行业已筑就体系壁垒,演绎强者恒强逻辑我们认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已形成创新体系上的壁垒,随着智能控制器需求的升级,产品复杂度将逐渐提升,中小规模厂商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以 A 股上市的五家智能控制器公司为例,在过去五年里,两大龙头拓邦股份和和而泰的复合增速超过 30%,而其他三家第二梯队公司增速均在 30%以下,这体现了市场集中度向头部公司靠拢的趋势。另外,在今年经营不佳的市场环境下,头部企业如和而泰和拓邦依然能够维持正增长,而其他三家第二梯队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幅度下滑。 实控人全额认购定增,高目标股权激励 278名员工,公司发展信心十足本次非公开发行董事长全额认购主要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考虑到当前是公司最困难的时刻,增强公司资金实力能更好的应对经济不确定性下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提升持股比例,能够更好的稳定股权结构。本次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人员广,行权考核目标较高,既有利于稳定团队激发斗志,又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63.81/80.11/98.45亿元,增速为6.60%/25.54%/22.90%;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5.73/7.34/10.32亿元,同比增长 3.51%/28.07%/40.67%,对应 EPS 为 0.63/0.80/1.13,参考可比公司,预计2022-2024年公司 PE 估值分别为 24/18/13倍。 未来汽车电子业务、T/R 芯片、储能业务有望放量,家电、电动工具等传统领域恢复增长,成长性有望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后续订单获取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和而泰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2-15 15.15 -- -- 15.89 4.88%
18.11 19.54%
详细
收入和成本端双双改善,新业务发展迅速,公司经营将持续向好 我们认为,对和而泰而言,最差的经营阶段已经过去,无论是收入端还是成本端,公司均在逐步改善。在收入端,海外通胀预期在Q3达到高点后开始回落,物价水平也将下行;国内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将大大刺激家电等消费需求。在成本端,核心原材料紧缺性缓解,部分主要元器件如MCU等,出现价格下降,公司未来毛利率将持续改善。随着传统业务复苏,同时公司在储能、汽车电子、相控阵T/R芯片等高毛利新业务的布局取得积极进展,我们相信公司过往的高增长基因能够在未来几年得到延续。 智能控制器行业已筑就体系壁垒,演绎强者恒强逻辑 我们认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已形成创新体系上的壁垒,随着智能控制器需求的升级,产品复杂度将逐渐提升,中小规模厂商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以A股上市的五家智能控制器公司为例,在过去五年里,两大龙头拓邦股份和和而泰的复合增速超过30%,而其他三家第二梯队公司增速均在30%以下,这体现了市场集中度向头部公司靠拢的趋势。另外,在今年经营不佳的市场环境下,头部企业如和而泰和拓邦依然能够维持正增长,而其他三家第二梯队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幅度下滑。 实控人全额认购定增,高目标股权激励278名员工,公司发展信心十足 本次非公开发行董事长全额认购主要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考虑到当前是公司最困难的时刻,增强公司资金实力能更好的应对经济不确定性下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提升持股比例,能够更好的稳定股权结构。本次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人员广,行权考核目标较高,既有利于稳定团队激发斗志,又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63.81/80.11/98.45亿元,增速为6.60%/25.54%/22.90%;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5.73/7.34/10.32亿元,同比增长3.51%/28.07%/40.67%,对应EPS为0.63/0.80/1.13,参考可比公司,预计2022-2024 年公司PE 估值分别为24/18/13倍。 未来汽车电子业务、T/R 芯片、储能业务有望放量,家电、电动工具等传统领域恢复增长,成长性有望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后续订单获取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华峰测控 2022-12-09 280.00 -- -- 305.77 9.20%
318.00 13.57%
详细
半导体产业成长中裹挟周期, 本轮下行周期或于 2023Q2结束2019Q2开始了新一轮典型周期:由于 5G 换机、智能穿戴、新能源产业的需求的推动导致销售额底部回弹,开始上行周期,上行周期 2年;2021Q2见顶并进入平台稳定期,这是由消费电子开始颓势和新能源高景气度分化导致的短暂稳定期;2022Q1由于消费电子景气度急剧冰封,销售额也开始回落,进入加速下跌阶段。本轮下行周期从 2021Q2开始,2022年 9月销售额同比增速已为-3.05%,仍位于下行周期左侧,但即将进入本轮周期底部,我们预测 2023Q2将进入上行周期。 模拟 IC 边际改善初显叠加料号增加,模拟测试机需求反转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2021年中国市场 294亿美金,预计中国模拟 IC 市场 2021-2026年复合增速为 7.85%。2020年,中国模拟 IC 芯片自给率为 12%,仍处于较低水平。A 股部分模拟 IC 设计公司存货已经见顶或回落,目前处于加速主动去库存阶段。在半导体下行周期,模拟 IC 设计公司盈利减少的形势下,相关公司的研发费用和员工数量仍逆势增长,表明公司都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这将给模拟测试机带去更多的应用需求。 模拟 IC 料号推动需求,下一代机型奠定领先地位华峰测控立足国内,把握芯片市场需求,不断迭代公司产品,初具国际竞争力。 公司成熟机型 STS8200凭借技术和本土服务优势已经占据了国内约 60%的模拟测试机市场,初具的国际竞争力;STS8200PIM 面向大功率器件;STS8300面向功率 SOC 和 PMIC;下一代产品直接对标泰瑞达高端机型 Ultra Flex。但较泰瑞达 2021年半导体测试机 26亿美元的收入,公司为 1.25亿美元,仍有广阔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 12.06/17.16/22.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7.36%/42.22%/32.28%;对应的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6.00/8.45/1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6.81%/40.72%/30.44%;对应 PE 分别为 43.08/30.61/23.4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和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历史规律应用在预测未来存在差异的风险
立昂微 计算机行业 2022-12-06 47.70 -- -- 50.77 6.44%
50.77 6.44%
详细
大硅片国产替代势不可挡,立昂微产能释放一马当先12英寸大硅片已经成为下游晶圆需求主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百亿美金,但是巨大的市场机会长期被国外五家巨头垄断(合计超过94%)。随着海外半导体制裁不断加剧,国内大硅片供应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大硅片进口替代已是势不可挡。立昂微深耕硅片材料领域二十年,研发实力和规模都是国内领先,也是国内率先实现硅片自主研发量产的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在12英寸硅片领域实现技术突破,180万片产能正在量产爬坡,已成功打入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国内一线晶圆厂供应链,随着更多新产能投产,公司未来高速成长可期。 新能源革命带动功率器件高景气度,公司下游延伸功率器件/射频芯片,未来增长可期中国拥有全球新能源行业最大的下游市场,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的销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50%。虽然功率半导体市场仍被国外巨头们主导,但是下游国内市场的繁荣为上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和国产替代机会。公司较早布局功率半导体芯片(肖特基二极管、MOSFET等),其产品在光伏用旁路二极管控制芯片领域占据全球同类产品40%以上的市场份额,功率半导体芯片产能也处于紧俏状态。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射频芯片代工业务,未来公司长期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专注半导体上游材料二十年,技术实力盈利能力突出,长期业绩高增长立昂微长期致力于半导体硅片研究,管理团队背景强大,公司技术实力国内领先,多次荣获行业大奖,盈利能力更是大幅领先同行,公司在2015-2021年实现连续高速成长,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27.52%/58.39%,未来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81/49.47/68.71亿元,增速为36.99%/42.12%/38.89%;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8.61/11.51/15.26亿元,同比增长43.47%/33.66%/32.56%,对应EPS为1.27/1.70/2.25,参考可比公司,预计2022-2024年公司PE估值分别为37/28/21。公司未来高速成长可期,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供需不平衡风险、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及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拓尔思 计算机行业 2022-11-30 12.23 -- -- 13.92 13.82%
25.80 110.96%
详细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研发的企业,在语义智能领域具备深厚技术积累,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三大核心业务。公司经过多年的商业化探索,应用场景从政府、公安,向金融、知识产权等多领域延伸,并且未来在虚拟人、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对标国外搜索引擎数据库龙头 Elasticsearch 和知识图谱服务厂商龙头 Palantir,我们认为公司在信创浪潮驱动下,有望保持业务快速增长,并通过业务场景延伸打开成长空间。 对标 Elasticsearch,公司搜索引擎数据库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大数据时代下,对半/非结构化数据的检索和分析需求加速成长,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难以满足通用/专业信息检索需求,搜索引擎数据库应用优势突显,全球潜在市场空间约 450亿美元,核心市场规模达 80亿美元。对标国外搜索引擎数据库龙头 Elasticsearch,公司自主研发海贝大数据管理系统核心代码自主率达到100%,可实现国外产品的平滑替代,完全满足信创需求并且在中文全文检索具备显著优势。 知识图谱引导认知智能发展,对标 Palantir 公司成长空间广阔知识图谱以 NLP 为核心技术,旨在将多模态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后以知识形态进行存储,赋予 AI 认知理解和自主推理决策的功能,被认为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对标国外龙头厂商 Palantir,公司人工智能产品结合大数据技术支撑,在金融、公安、政府等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伴随 AI 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未来相关业务有望实现加速成长。 公司业务场景持续延伸,产品 SaaS 化进程推动业务成长NLP 及知识图谱技术在虚拟人、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公司积极布局技术研发,与国内外头部厂商形成深度合作,未来有望带来业务新增量;公司持续推进产品 SaaS 化转型,近年来云和数据服务收入占比持续升高,驱动公司产品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3.11/16.45/20.4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7.41%/25.48%/24.02%;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5/4.01/5.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8.24%/27.32%/28.04%,对应 EPS 为 0.44/0.56/0.72元,对应 PE分别为 27.76/21.80/17.03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2、新业务开拓进展不及预期带来的风险;3、宏观经济下行导致业务波动带来的风险。
鼎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1-22 21.99 -- -- 23.95 8.91%
24.02 9.23%
详细
CMP 抛光垫业绩加速兑现,CMP 耗材完成全面布局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和制造技术的 CMP 抛光垫的国产供应商, 深度渗透国内主流晶圆厂供应链。2021年公司抛光垫实现营收3.07亿元,同比增长 288.61%,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57亿元,同比增长84.97%,业绩进入加速兑现期。 公司氧化硅抛光液已经持续稳定获得订单, 铝制程抛光液进入吨级采购阶段,钨抛光液产品于近期首次收到某国内主流晶圆厂商的 20吨采购订单,其他各制程 CMP 抛光液产品覆盖全国多家客户进入关键验证阶段,为未来的快速放量奠定基础。此外,Cu 制程 CMP 清洗液也已经取得 3家国内主流客户验证通过。 半导体显示材料、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将打造公司业绩增长第二极国内柔性面板产业上游材料自主化空间广阔,国内主要面板厂柔性面板产线建设基本完成,公司布局数年的柔性显示面板基材 YPI、PSPI 和 INK 产品已同步导入,随着终端柔性 AMOLED 产能逐步释放,公司作为国内首个打破 OLED 显示领域主材国际垄断的本土公司,也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柔显材料 YPI、PSPI,均形成批量规模化销售,进入主流 AMOLED 客户,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300万元。先进封装材料中临时键合胶产品已完成国内某主流集成电路制造客户端送样。 科技自主可控背景下公司业绩和估值的确定性提升半导体供应链已从全球化走向在地化,“一个半导体世界,两套供应系统”格局已经形成,国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自主可控是必然选择,且急迫性增强,相关公司在业绩和估值上会有确定性的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 29.00/36.13/44.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3.08%/24.61%/22.70%;对应的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3.93/5.50/7.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83.84%/40.13%/33.80%;对应 PE 分别为 50.20/35.82/26.7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新产品和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中美科技摩擦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