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罗能源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9-26
|
54.50
|
--
|
--
|
87.00
|
59.63% |
|
87.00
|
59.63% |
-- |
详细
事件描述8月31日,艾罗能源发布半年报,H1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53.4%,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89.4%;24Q2实现营收9.0亿元,同比-37.0%,环比+31.4%,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85.4%,环比+103.3%。 事件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小幅下降。受到渠道库存积压和同行业竞争影响,H1营收同比-53.4%;由于公司规模和研发投入增加,营收同比下降,因此净利润同比-89.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技术创新、引进研发人才,同时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5.0%,同比+11.5pct;H1销售费用同比+21.4%,系公司新市场拓展、加大投入。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38.3%,同比下降2.5pct,系公司产品结构变化,新兴市场出货占比提升,其毛利率比欧洲市场较低所致。 Q2单季度出货环比大增。出货方面,24H1储能电池出货量约327MWh,储能逆变器出货量约6万台,并网逆变器出货量约17万台;其中,Q2储能逆变器出货约3.77万台,环比+69.1%,Q2并网逆变器出货约12.22万台,环比+155.6%,Q2单季度环比增长较大。产能方面,2期年产2GWh储能电池及100万台光伏逆变器研发生产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 公司渠道完善、客户资源丰富,积极开拓新市场。公司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建立完善的渠道网络和产品服务体系,客户资源丰富,包括全球领先光伏组件及产品供应商韩华集团、欧洲光伏行业领先的提供商Krannich、英国最大的光伏产品提供商Segen等业内知名企业,海外市场认证周期长,公司产品已累计取得了超过1100项国内外认证。公司积极推进巴基斯坦、乌克兰、南非等新市场开拓,销量增长较快。布局工商业储能产品,推出多款并成功实现销售。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2.60\4.44\5.27,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1\8.4亿元,对应公司9月24日收盘价54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20.8\12.2\10.2,考虑到公司海外布局领先,客户资源丰富,具备较强产品力和研发实力,未来将有产能释放,不断开拓新市场,建议买入,考虑到公司当前估值略高,给予“B”的风险评级,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新产品释放不及预期:如果公司新产品未能按计划出货,或市场拓展不顺利,则可能出现出货量不及预期的情况,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 (2)行业竞争加剧:储能行业竞争激烈,如果未来行业竞争加剧,或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毛利率; (3)行业政策风险: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国家,海外各国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境外销售具有不利影响; (4)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如果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则对公司出货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
|
隆基绿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9-23
|
13.29
|
--
|
--
|
20.22
|
52.14% |
|
21.17
|
59.29% |
-- |
详细
事件描述9月10日,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期间,“2024年全球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发布。隆基绿能凭借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持续深耕位列第六,连续十年登榜。 事件点评出货相对稳健,响产业链价格下行及存货减值影响Q2业绩。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85.3亿元,同比-40.4%;实现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比-157.1%。其中,Q2实现营收208.6亿元,同比-42.6%,环比+18.0%;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由于产业链价格下行,2024年Q2公司计提资产减值29.7亿,对业绩形成一定拖累。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销节奏,出货量相对稳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硅片出货量44.44GW(对外销售21.96GW);电池对外销售2.66GW;组件出货量31.34GW,其中亚太区域销量大幅增长140%。公司财务情况维持稳健,在行业下行期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64.1亿元,其中Q2净流出15.2亿元,环比收窄;此外,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在手货币资金544.8亿元,资产负债率59.2%,处于行业相对较低水平。 差异化竞争破局,年上半年BC组件出货约10GW。产品高效化、场景化、差异化是打破行业供给同质化竞争的关键。2024年上半年,公司BC组件出货量约10GW。2024年上半年,基于高效HPBC2.0电池技术,公司推出面向集中式市场的双面组件产品Hi-MO9,组件量产功率高达660W,高于同规格TOPCon组件30W以上。截至2024年9月2日,BC二代组件已有1.6GW在手订单,预计2025年进行交付;成本上来看,HPBC2.0和TOPCon成本在电池端基本持平。产能上来看,预计公司HPBC2.0产品将于2024年底进入规模上市,2025年底前BC产能将达到70GW(其中HPBC2.0产能约50GW),2026年底国内电池基地计划全部升级为BC产品。 投资建议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非理性的价格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对公司利润产生负面影响。在当前产品价格及行业供需背景下,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65\0.55\0.91,对应公司9月19日收盘价13.32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20.4\24.6\14.7,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技术更迭风险等。
|
|
|
天奈科技
|
能源行业
|
2024-09-16
|
19.85
|
--
|
--
|
33.65
|
69.52% |
|
50.00
|
151.89% |
-- |
详细
事件描述:8月31日,天奈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0.88%,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28.5%。Q2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6.3%,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23.1%。 事件点评:Q2出货环比高增。2024年H1,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毛利率为36.6%。出货方面,24H1碳纳米管出货3.6万吨,Q2出货2.1万吨,环比+40%。产能建设方面,美国天奈“年产10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项目”预计于2025年Q4正式投产,并在2026年下半年释放一定产能;四川眉山天奈“天奈科技锂电材料眉山生产基地项目”将在未来一年内转固并逐步增加产能。 Q2单吨盈利有所下降,预计Q3盈利改善。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低价订单占比提升,Q2盈利能力下降,我们测算24H1碳纳米管均价约为1.8万元/吨,单吨毛利约为0.7万元/吨,单吨净利约为0.3万元/吨;Q2碳纳米管均价约为1.6万元/吨,单吨毛利约为0.6万元/吨,单吨净利约为0.3万元/吨。Q2碳纳米管均价下降约0.4万元/吨,环比-21.7%,单吨毛利下降约0.08万元/吨,环比-11.3%,单吨净利下降约0.06万元/吨,环比-16.7%。9月起高盈利能力产品订单占比提升,我们预计Q3盈利能力改善。 公司具备行业领先地位,和国内外优质企业长期稳定合作。2023年,天奈科技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占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份额为46.7%,预计未来两年公司市占率超过一半。公司已与国内外优质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已和日韩知名动力电池企业共同推进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在硅基负极的应用,公司正在推进与松下的合作,计划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供货给松下海外工厂,韩国量大主流客户正在导入中,未来将导入更多海外客户。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92\1.22\1.49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2\5.2亿元,对应公司9月6日收盘价20.61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22.5\16.9\13.8,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
|
|
恩捷股份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09-16
|
26.13
|
--
|
--
|
38.62
|
47.80% |
|
42.84
|
63.95% |
-- |
详细
事件:8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14.1%;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79.3%,处于业绩预告的中值附近,业绩符合预期。 事件点评24H1膜类收入同比-16.7%,24Q2出货约15亿平。24H1公司膜类产品收入41.3亿元,同比-16.7%;其中,锂电池隔离膜营收38.6亿元,同比-17.2%,占营收比重80.7%。出货方面,我们测算2024年H1出货27亿平,对应均价1.4元/平,单平毛利0.28元/平;其中,Q2出货14.5亿平,对应均价1.38元/平。我们预计24年出货65亿平,同比增长30%以上。 盈利能力承压。24H1公司毛利率为21.0%,同比-22.5pct,净利率为6.1%,同比-20.5pct;其中,膜类产品毛利率为19.1%,同比-25.9pct。24Q2毛利率为23.1%,同比-18.3pct,环比+4.2pct;24Q2净利率为5.5%,同比-21.3pct,环比-1.3pct。我们测算24H1单平净利0.04元/平。当前湿法隔膜价格已经处于底部,公司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我们预计单平净利有望维持。 海外产能建设积极推进。匈牙利基地一期正在客户验证阶段,二期规划建设4条全自动进口制膜生产线及配套涂布产线,总产能约8亿平方米/年,项目总投资额预计约4.47亿欧元。美国基地正在建设14条年产能7亿平方米锂电池涂布隔膜产线。公司拥有多家全球头部海外锂电池客户如LGES、松下、法国ACC、Ultium,海外客户需求不断增长,公司未来海外产能利用率能够保持较高水平,海外产能释放有望带来公司盈利修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9.6/12.4亿元,对应公司9月12日收盘价26.13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41.1\26.7\20.5,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认为,一方面,公司价格和盈利已见底,看好后续隔膜盈利修复,一方面,我们预计24、25年海外需求高增,随着公司海外出货放量,将带来公司业绩弹性,我们看好公司盈利修复和海外出货,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或波动超预期,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
|
|
爱旭股份
|
房地产业
|
2024-09-16
|
7.98
|
--
|
--
|
11.33
|
41.98% |
|
17.18
|
115.29% |
--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1.6亿元,同比-68.2%;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233.3%。其中,Q2实现营收28.6亿元,同比-68.9%,环比+5.4%;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 事件点评PERC电池出货12.84GW,TOPCon产能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PERC电池销售量12.84GW;但由于光伏电池环节产能过度投放导致了行业竞争加剧,电池片价格持续下跌,产品盈利能力下降。 公司电池产能结构持续转型升级,2024年Q2,公司TOPCon电池陆续实现批量产出,产品已通过多家下游主流组件企业的供应商准入流程。此外,公司重视海外渠道的布局,海外销售比例不断提升,2024年Q1,公司电池片外销比例较2023年的12.7%提升至38.4%,Q2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0.3%。 ABC组件销售大幅增长,优质产品力享受高溢价。公司不断加大对ABC组件的市场开发力度,2024年上半年,公司N型ABC组件出货1.62GW,较2023年上半年+232%;ABC组件实现营收17.01亿元(不含税),对应单价为1.05元/W(不含税)。公司N型ABC产品具有功率高、收益多、安全性好等优点,能够提高业主发电收益,目前在手订单超10GW。与TOPCon组件相比,在分布式场景下,目前公司N型ABC组件在海外户用市场溢价30%-40%,海外工商业市场溢价15%+,在国内分布式市场溢价0.08-0.12元/W;集中式场景下,公司N型ABC组件在海外溢价10%+。后续,公司将推出N型ABC满屏组件,件同等面积功率将较N型TOPCon组件功率高6-10%,产品力有望持续领先。 投资建议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非理性的价格以及存货跌价准备的增加,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在当前产品价格及行业供需背景下,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09\0.58\1.07,对应公司9月13日收盘价7.63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7.0\13.1\7.1,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ABC技术产能投产不及预期,PERC产能升级改造进展不及预期,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风险等。
|
|
|
均胜电子
|
基础化工业
|
2024-09-12
|
13.86
|
--
|
--
|
18.98
|
36.94% |
|
18.98
|
36.94% |
-- |
详细
事件:8月22日,均胜电子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2024年H1实现营业收入270.8亿元,同比+0.24%;实现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3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61.2%。 事件点评公司各业务稳健增长,汽车安全业务增长明显。上半年公司新业务订单保持强劲增长,H1新获订单约504亿元,其中新能源相关新订单金额超300亿元,占比超60%。H1公司各项业务保持稳健推进,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收188亿元,获取新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约398亿元,随着欧洲、美洲区域业务持续改善,汽车安全业务业绩实现连续多个季度环比提升,业绩增长显著;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81.3亿元,H1获取新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约106亿元。截至7月,公司累计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已超630亿元,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新获超450亿元,汽车电子业务新获超180亿元。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H1毛利率为15.5%,同比+2.1pct,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为13.9%,同比+3.3pct,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为19.4%,保持稳定。国内地区毛利率为18.3%,同比+2.3pct,国外地区毛利率为14.8%,同比+2.1pct。产能方面,汽车安全合肥新产业基地第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下半年正式完工投产,将实现方向盘400万件/年,安全气囊1,000万件/年的产能,目前正基于国内头部自主品牌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全力量产爬坡保证客户供应。 全球化布局先发优势,赋能中国车企出海。公司持续推进全球产能优化布局,推动产能向最佳成本国家地区转移,提升欧洲、美洲产能利用率。公司在东南亚、墨西哥、匈牙利等海外地区,均已深耕多年,能够快速响应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需求,赋能中国车企进行海外布局,随着中国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纷纷瞄准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出海扩展,公司目前已获得多个自主品牌出海项目的订单,并和部分国内头部自主品牌洽谈落地海外市场的本地合作。公司通过持续优化和改善全球供应链,提高业绩增长弹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20.7/26.1亿元,对应公司9月10日收盘价13.91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2.8\9.6\7.6,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
|
华宝新能
|
机械行业
|
2024-08-08
|
67.70
|
--
|
--
|
75.89
|
11.70% |
|
101.64
|
50.13% |
|
详细
7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000-8000万元,同比+217.5%~+25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00-4200万元,同比+138.9%~+151.0%,扭亏为盈。 事件点评2024H1业绩扭亏为盈,毛利率回升。公司便携储能和光伏产品全球销售,2023年,受库存攀升影响,欧洲销量下滑。2024年,欧洲市场库存水平恢复正常,预计下半年欧洲市场恢复良好增长,日本市场份额提升至超50%,美国市场实现同比正增长。2023年,受高价库存影响,公司毛利率下降至39.7%,同比下降4.6pct,随着库存出清和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2023年H2毛利率环比增长1.0pct,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毛利率将继续回升,达42%左右。 海外业务占比高,具备高毛利率。公司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全球多个国家销售,公司海外业务占比高,且具备高毛利率,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91.2%,毛利率为41.5%,国内业务收入占比达8.8%,毛利率为21.2%。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渠道开拓顺利。公司自2015年开始构建“品牌官网独立站、第三方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三位一体的销售模式,已在全球设立21个品牌官网,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与全球知名品牌商或零售商的合作,公司产品已进入近9000多家零售渠道包括Costco、HarborFreightTools、Walmart等知名零售商。 公司重视研发,持续技术创新。公司近三年研发费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6.31%。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金额达到1.52亿元,同比+28.9%,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0.14%。2023年公司完成三防产品技术预研,完成宽温域钠电池、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的初步技术积累,完成CTP模组结构创新设计和运用;光伏太阳能板方面,公司开发并量产悬浮集成框架笼式封装便携太阳能板和太阳能板电气绝缘技术,使折叠便携太阳能板重量下降30%,折叠次数提升至4000次以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74\2.55\2.94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2\3.7亿元,对应公司8月5日收盘价67.0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38.5\26.3\22.8,首次覆盖,给予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原材料为电池、逆变器等,如果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将对产品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2)地缘政治风险: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91.2%,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影响公司出口产品的盈利水平;(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如果下游储能、光伏需求较弱,则将影响公司销量和盈利能力。(4)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较高,可能会吸引更多竞争者入局,加剧行业竞争。
|
|
|
宁德时代
|
机械行业
|
2024-08-05
|
179.00
|
--
|
--
|
185.90
|
3.85% |
|
301.50
|
68.44% |
|
详细
事件描述7月26日,宁德时代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2024年H1实现营业收入1667.7亿元,同比-11.9%;实现归母净利润228.6亿元,同比+10.4%。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870.0亿元,同比-13.2%;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13.4%。 事件点评单瓦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比去年提升。24H1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126.5亿元,同比-19.2%,我们认为受到原材料降价影响,公司电池价格下调,使得营收同比减少;储能系统营收288.3亿元,同比+3.0%,海外储能市场增长亮眼;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143.3亿元,同比+13.0%;电池矿产资源营收26.3亿元,同比-7.8%;其他业务营收83.3亿元,同比+32.1%。我们测算2024H1锂电池销售均价为0.69元/Wh(不含税),与2023年Q4销售均价持平。公司盈利能力稳定,2024H1锂电池单位毛利约为0.19元/Wh,与去年基本持平。2024H1动力电池毛利率为26.9%,和2023年相比上升4.6pct,储能电池毛利率为28.9%,和2023年相比上升5.1pct。我们预计全年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单位毛利为0.19元/Wh。 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超预期,麒麟电池、神行电池出货份额提升。公司Q2电池出货量为110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85GWh,储能电池出货约25GWh,占比超20%,储能电池出货量超预期。麒麟电池和神行电池当前出货量占比在30%-40%左右,预计将持续提升出货份额。2024年H1公司出货量为205GWh,同比+13%,符合预期,产量为211GWh,同比+37%。公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出货量均全球第一,根据SNEResearch,2024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为37.5%,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公司目前产能约650GWh,在建产能153GWh,其中70GWh为匈牙利基地。我们预计全年电池出货量480GWh,同比+23%。 新产品持续迭代,全球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公司推出神行Plus电池是全球首个兼备1,000km续航以及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推出麒麟电池,放电功率超1,300KW;储能推出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国内方面,厦门、贵阳基地的部分产线已实现投产,并于2024年6月正式启动北京基地建设;海外方面,公司德国工厂获得了大众汽车集团模组测试实验室及电芯测试实验室双认证,匈牙利工厂已完成部分厂房封顶及设备调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0.88\13.26\15.97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4\583.3\702.5亿元,对应公司7月29日收盘价184.53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7.0\13.9\11.6,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储能需求不及预期。
|
|
|
朗新集团
|
计算机行业
|
2024-06-25
|
8.74
|
--
|
--
|
8.95
|
2.40% |
|
9.26
|
5.95% |
|
详细
事件描述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座谈会上,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明胜等9位企业和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提出意见建议。 事件点评聚焦能源数字化和能源互联网业务,契合电力体制改革大趋势。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网电视三大板块。 能源数字化方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支撑。2023年,公司营销2.0系统在上海、山西、湖北、河北、河南等多省、市上线;且基于用户侧不同负荷属性和场景,公司在国网、南网多个网省建设、升级负控系统。 能源互联网方面,公司与支付宝合作构建了生活缴费场景,业务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底,公司打造的第三方聚合充电平台“新电途”聚合充电设备数量超过110万,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100万,覆盖全国约50%的新能源车主用户,累计充电量超过66亿度。公司虚拟电厂业务高速发展,公司光伏云平台已累计接入各类光伏电站超过20万座,装机容量约13.5GW;其中,2023年新接入分布式光伏电站容量约4GW。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在25个省份获得售电牌照,并在多个省市获得需求响应或虚拟电厂资质,年度电力交易合约突破2.5亿度,签约参与聚合调度容量超150MW。2024年Q1,公司光伏云平台新接入分布式光伏电站容量约2GW;同时,完成电力交易规模超过3.3亿度,其中绿电交易约4000万度。 2023年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修复,2024年Q1业绩受互联网电视业务拖累。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7.3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17.4%。分结构来看,公司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互联网电视营收分别为23.2、15.3、8.7亿元,分别同比+7.5%、+39.0%、-32.3%。2023年全年,公司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40.8%和12.8%,分别同比+1.5pct和1.5pct。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6.7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195.8%。分结构看,能源数字化营收增长约10%;能源互联网业务营收增长超50%;但由于互联网电视业务受行业监管政策趋严、需求减弱及合作方分成机制调整等因素印象,营收同比下滑30%以上,对Q1整体营收和利润形成拖累。公司大幅精简非能源的数字化业务,并启动优化与成本控制方案,预计后续相关不利影响将逐步减轻。 投资建议公司是领先的能源科技企业,聚焦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双轮驱动战略。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公司净利润6.3/7.4/8.6亿元,对应2024年6月18日收盘价,PE分别为16.7倍、14.2倍、12.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能源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政策进程推进不及预期,会影响公司业务需求,从而对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造成影响。 对少数集团客户依赖的风险:公司能源数字化业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各省级电力公司,依赖性较强。若上述公司的内部政策计划变动,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新电途业务需要追求一定的市占率,且要持续投入市场开拓相关费用,若竞争格局恶化,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等:受电网客户内部流程及政策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主要在四季度确认,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波动风险。
|
|
|
爱旭股份
|
房地产业
|
2024-05-16
|
11.98
|
--
|
--
|
13.02
|
8.68% |
|
13.02
|
8.68% |
|
详细
事件:爱旭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271.7亿元,同比-22.5%;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67.5%。 2023年Q4公司实现营收45.5亿元,同比-50.8%;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25.1亿元,同比-67.6%;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113.0%。公司2023年及2024Q1分别计提了减值14.2亿元和4.5亿元。 ABC电池组件效率持续创新高,全球各协议涉及销售规模超10GW。 截至公司年报发布日,AB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27%,组件交付转换效率达24.2%;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5月6日发布内容,目前公司产线电池效率大多可达27.2%,预计下半年组件交付功率超24.8%。此外,公司ABC组件在双面率性能上实现突破,推出了能够适用于集中式场景的双面率高达70%的产品,在同等面积生命周期下,比TOPCon双面组件发电量增加7%。公司积极布局销售团队和渠道,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渠道子公司,团队人数达数百人。截至2024年3月,公司ABC组件产品在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销售,签署的各类协议涉及到的销售规模超过10GW。 PERC产能升级改造,全面加速N型布局。2023年公司PERC电池出货38.2GW,同比+11%;ABC组件确认销量489.24MW,实现国内外不含税销售收入5.98亿元。公司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对义乌PERC电池进行技改,升级为TOPCon路线,同时拟在滁州投资首期15GW的TOPCon电池以满足客户需求。ABC方面,截至2023年底,公司广东珠海一期10GWABC电池及组件项目已经达产,浙江义乌首期15GWABC项目已实现首批产线试生产,山东济南首期10GWABC项目在筹划开工建设初期工作。 首创BC产品0BB技术,相关专利数量继续增加。公司注重产品研发创新,4月26日,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带框轻质组件——“星云系列”ABC组件,开创了BC产品0BB技术新时代。公司牢牢构筑专利护城河,截至2023年底,累计完成专利申报1970件,获得授权专利111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26件,ABC技术相关专利325件。 投资建议受产业链降价影响,公司产品价格下滑但前期原材料采购价格较高,对经营性现金流产生影响;此外,公司今年处于PERC向TOPCon产能升级改造的过渡期,因而预计年内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7.3亿元、32.9亿元,对应2024年5月13日收盘价,PE分别为21.7倍、12.9倍、6.8倍。公司定增融资持续推进,差异化高效ABC产品有望在2024-2025年持续放量增长带动利润增长,长期来看仍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考虑到公司股价已充分回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ABC技术产能投产不及预期,PERC产能升级改造进展不及预期,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风险等。
|
|
|
华友钴业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4-05-08
|
27.93
|
--
|
--
|
31.08
|
6.95% |
|
29.88
|
6.98% |
|
详细
事件描述事件:4月20日,华友钴业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63.0亿元,同比+5.2%,实现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14.3%;公司24年Q1实现营收149.6亿元,同比-21.7%,实现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49.0%。 事件点评镍产品营收大幅增长,合计分红约23.3亿元。2023年,公司钴产品实现营收41.9亿元,同比-51.1%;铜产品实现营收48.9亿元,同比+11.2%;镍产品实现营收89.2亿元,同比+224.8%;锂产品实现营收13.1亿元,同比-3.2%;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100.8亿元,同比+1.5%;正极材料实现营收189.2亿元,同比-17.0%;镍中间品实现营收51.4亿元,同比+89.5%。2023年,公司扩大产品销售,销售费用1.5亿元,同比+96.2%;信用减值损失由-2.1亿元缩窄至-0.4亿元,系坏账损失减少;资产减值损失由-12.9亿元缩窄至-3.7亿元,系存货跌价损失减少;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34.9亿元,同比+19.6%;净资产342.8亿元,同比+32.4%。2023年,有较多在建工程转固,期末固定资产为463.4亿元,同比+76.8%,期末在建工程108.2亿元,同比-24.2%。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且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合计分红金额约23.3亿元。 各产品出货量稳定增长,镍产品出货量增速较大。出货量稳定增长,23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12.9万吨,同比+30.6%,正极材料出货量9.5万吨,同比+5%,其中8系及9系以上高镍出货6.7万吨,占比83%;钴酸锂出货超1.3万吨,同比+32%,钴产品出货量约4.1万吨,同比+12.2%,镍产品出货量约12.6万吨,同比+87.8%,铜产品出货量约8.8万吨,同比-2.1%;锂产品销量0.8万吨,同比+104.5%。产能布局进展顺利,公司具备22.5万吨镍中间品生产能力,其中,印尼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2024年一季度末基本达产,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华科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达产。非洲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建成投产,广西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碳酸锂产线于24Q1达产。 深化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产业一体化全球布局。上游资源端,公司与淡水河谷、福特汽车共同规划建设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Pomalaa高压酸浸湿法项目并完成项目公司股权交割;与淡水河谷印尼合作推进Sorowako矿山资源开发,锁定两大矿山低品位褐铁矿独家供应;3月,成功完成AJB和WKM两个印尼矿山项目的少数股权交割,增强镍矿资源储备。下游材料端,投资建设匈牙利巴莫高镍型动力电池用三元正极项目,并获得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等动力电池企业的定点供货协议;与LG化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前驱体及正极材料整体价值链战略性合作关系,并计划于印尼设立高压酸浸湿法冶炼、精炼、前驱体合资公司,于摩洛哥设立锂盐加工合资公司;启动印尼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建设。全球化项目有望深化公司全球一体化布局,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48.0/56.4亿元,对应公司5月7日收盘价29.39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3.0\10.4\8.8,我们看好公司全球一体化布局优势、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镍产能释放、盈利修复带来的业绩弹性、以及前驱体出货逆势高增,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有望迎来业绩复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品出货量、盈利能力、产能布局受到下游需求影响,如果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2)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公司业绩受到产能释放节奏影响,如果公司未来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水平。(3)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主营产品有镍钴铜锂产品、正极材料、前驱体等,产品盈利能力和价格直接受到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影响,如果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将使公司业绩波动较大。(4)跨国经营风险及汇兑风险:公司在海外布局较多产能,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达约56.1%,具有跨国经营风险及汇兑风险。(5)产能过剩风险:正极材料、三元等行业在国内具备产能过剩的情况,公司正极材料、三元业务具有较大营收占比,如果该行业持续产能过剩,或其他产品所在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将给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
|
|
科陆电子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3-27
|
4.38
|
--
|
--
|
4.53
|
3.42% |
|
4.97
|
13.47% |
|
详细
公司于3月21日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42.0亿元,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422.0%;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22.2%,公司整体业绩低于预期。分产品结构看,智能电网实现营收25.0亿元,同比增长2.6%,储能业务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106.7%。 事件点评扣非归母净利实现减亏,财务费用率持续改善。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422.0%,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22.2%,实现同比减亏1.0亿元,其中Q4归母净利润-4.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主要系1)部分储能海外合同未按时交付造成违约,产生约2亿元营业外支出;2)计提储能合同售后费用+光明智慧能源产业园折旧,造成Q4销售及管理费用大幅提升,公司Q4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1.0%/19.8%,环比+15.9pct/16.5pct。同时,受益于美的直接或间接资金支持,公司资金问题缓解,财务费用率由23Q1的17.4%下降至Q4的3.9%,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的92.1%下降至2023年的87.6%。 海外市场开拓顺利,储能业务量利齐升。1)规模:2023年储能业务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高增106.7%,营收占比提升14.6pct至34%;23年公司储能系统出货1.3GWh,同比+116%;2))盈利:受益于欧美高价市场订单交付,盈利能力大幅回升,公司23年储能业务毛利率25.4%,同比+11.3%,我们测算公司BESS单价1.15元/Wh,单Wh盈利0.28元/Wh。3))产能:宜春基地已于年内扩建完成,公司现有BESS产能8GWh,顺德基地预计于2025年初建成,投产后公司BESS总产能将达22GWh。4)市场开拓:一方面,公司深耕北美优势市场,于去年9月成立美国子公司,目前已深度绑定三菱电力、斯特拉能源等客户,其中向三菱电力供货订单累积规模达1.5GWh。 同时,公司前瞻布局欧洲及新兴市场,与欧洲知名新能源产品集成商InsightEnerj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同电网渠道拓展亚非拉市场。 智能电表稳中有升,内需出海双轮驱动。公司2023年智能电表实现收入25.9亿元,同增2.6%,毛利率31.2%,同增0.3pct。国内方面,据公司《关于收到中标通知的公告》统计,公司2023年获得国内11.2亿元,其中南网、国网项目分别中标5.2亿元和5.3亿元,海外方面,公司加大欧洲、亚太、非洲及拉美等地区市场开拓,海外市场2023年新增订单约6亿元,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欧美储能出货提升带动规模效应摊薄期间费用率+美的管理、资金、渠道赋能下降本增效,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4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9\4.9亿元,EPS分别为0.06\0.18\0.29元,对应公司3月22日收盘价4.54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79.8\25.6\15.5,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新增装机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公司涉及诉讼相关风险;公司近两年连续亏损。
|
|
|
宁德时代
|
机械行业
|
2024-03-21
|
181.08
|
--
|
--
|
201.57
|
8.66% |
|
211.70
|
16.91% |
|
详细
3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09.2亿元,同比+22.0%;实现归母净利润441.2亿元,同比+4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0.9亿元,同比+42.1%。 事件点评2023年毛利率持续回升,220亿现金分红超预期。2023年,公司业绩在预告范围之内,Q4实现营收1062.4亿元,同比-10.2%;Q4实现归母净利润129.8亿元,同比-1.2%。销售均价下降,我们测算2023年锂电池销售均价为0.89元/Wh,比2022年减少0.08元/Wh。公司盈利能力优秀,我们测算2023年动力和储能电池单位毛利为0.20元/Wh,同比+0.03元/Wh;单位净利为0.10元/Wh,同比+0.02元/Wh,其中,H2比H1减少0.01元/Wh;2023年动力电池毛利率为22.3%,同比+5.1pct,下半年毛利率比上半年提升,23年H1为20.6%,H2为24.4%,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稳中向上。公司加强存货周转,优化库存管理,期末存货454.3亿元,较去年期末存货766.7亿元下降明显。公司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50.2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分红220.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50%,股息率达2.8%。 2023年公司量电池销量390GWh,海外营收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实现电池销量为390GWh,同比+35.0%,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21GWh,同比+32.6%;储能电池系统销量69GWh,同比+46.8%;Q4电池销量超预期,我们估计为120GWh。公司实现锂电池产量389GWh,同比+19.7%;产能利用率达70.5%;库存量为70GWh,同比持平。海外客户定点陆续交付,公司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提升。根据SNEResearch,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705.5GWh,同比+38.6%,公司市占率为36.8%,较去年+0.6pct;其中,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86.1GWh,同比+34.9%,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71.9GWh,同比+28.7%,公司市占率为44.5%,较去年-3.7pct;2023年公司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为27.5%,较去年+4.7pct;分地区来看,公司境外营收1309.9亿元,同比+70.3%,占总营收比重32.7%,同比+9.3pct。储能电池方面,2023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为40%,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一。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技术全面顺利推进,引领极限制造。2023年研发费用投入达183.6亿元,同比增长18.4%。2023年8月,宁德时代推出神行超充电池,支持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常温状态下,10分钟可充至80%SOC,阿维塔、哪吒、奇瑞、北汽新能源、东风岚图、广汽等已官方宣布将配套搭载神行电池。公司引领极限制造,新一代超级拉线开始全面应用,全球锂电行业仅有的三座“灯塔工厂”均来自公司。公司研发创新持续领先,新技术打造更多差异化产品,有望持续降本、提升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0.87\13.26\15.97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4\583.3\702.5亿元,对应公司3月18日收盘价190.96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6.9\13.9\11.5,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储能需求不及预期。
|
|
|
帝科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3-08
|
56.71
|
--
|
--
|
84.14
|
4.78% |
|
59.42
|
4.78% |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0亿元,同比+154.9%,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2336.5%;其中Q4实现营收35.1亿元,同比+203.3%,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环比+3.3%。 事件点评光伏银浆出货量高增,N型产品占比逐季提升。2023年全年公司光伏导电银浆实现销售1713.6吨,同比+137.9%;其中,N型TOPCon电池银浆1008.5吨,在总销售量中占比58.9%。Q4公司光伏导电银浆实现出货595吨;其中,TOPCon银浆实现出货474吨。公司2023年Q1/Q2/Q3/Q4TOPCon银浆占总光伏银浆总出货比例分别为34.1%/46.1%/57.4%/79.6%,四季度N型出货占比加速提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随着TOPCon产能持续放量,预计公司2024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2500-3000吨,维持快速增长。 持续增强研发投入,LECO领先优势显著。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3.1亿元,同比+169.5%。截至2023年底,公司研发技术人员达到233名,占员工总数的38.3%;公司分别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2项和58项。基于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公司第一批推出了LECO产品解决方案并引领推动行业量产。此外,公司N型HJT电池低温银浆及银包铜浆料产品已实现大规模出货,新型IBC电池金属化浆料也实现供货交付。 加强成本管控,优化产业结构。公司持续加强成本管理,推进国产银粉的替代。当下,公司PERC电池银浆国产粉占比接近80%,TOPCon电池国产粉占比50%左右。公司了建设硝酸银、金属粉、电子浆料等高性能电子材料生产线,以强化自身竞争优势。在半导体产品方面,公司重点布局了LED与IC芯片封装粘结银浆、功率半导体芯片封装粘结的烧结银产品、功率半导体封装用AMB陶瓷覆铜板钎焊浆料三大方向,未来将持续进行产品的升级迭代,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方向。 投资建议公司为光伏银浆的龙头企业,随着N型电池大规模放量,竞争优势持续加强。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公司净利润6.2/8.2/1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0%/32.5%/23.5%。2024-2026年EPS分别为6.18/8.19/10.11元,对应2024年3月5日收盘价,PE为12.8/9.6/7.8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
|
|
凯盛新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4-02-05
|
13.79
|
--
|
--
|
16.93
|
21.54% |
|
20.54
|
48.95% |
|
详细
公司制定“一一链两翼”战略,以氯化亚砜为基础向新能源新材料拓展。2005年山东凯盛成立,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以氯化亚砜产品为基础,向下游拓展了芳纶聚合单体、LiFSI、PEKK等多种新材料产品,公司下游涉及消费、农化、锂电池、芳纶、高端工程塑料等多个行业。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基地,产能达15万吨/年,2022年销量达10.1万吨,成本全球最低。氯化亚砜行业供大于需,需求方面,下游为锂电电解质LiFSI、三氯蔗糖、医药农药中间体、染料四大应用领域,2022年下游需求为38.5万吨,预计2022-2025年需求复合增速19.6%;供给方面,2023年国内产能合计56.5万吨,受环保限制未来几乎没有新增产能。我们认为未来LiFSI和三氯蔗糖增速较快,将拉动氯化亚砜需求增长,目前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另外,公司布局年产1万吨的LiFSI,预计项目满负荷净利润达4.3亿元。 芳纶聚合单体为公司重要业绩支撑,公司一体化布局具备优势,下游芳纶需求高增。芳纶聚合单体业务为公司业绩支撑,公司已具备3.1万吨产能,未来将扩产至5.1万吨。该业务盈利能力强,2022年芳纶单体毛利率达44.3%,为公司重要业绩支撑。公司一体化布局,自产氯化亚砜制备芳纶聚合单体,具备成本优势;与海外头部客户美国杜邦、韩国可隆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芳纶单体下游为芳纶纤维,具备高耐冲撞、高耐磨、高耐化学腐蚀、高耐热降解,是防弹背心核心材料。在全球地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预计未来芳纶需求增速较高,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预计2021-2026年芳纶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9.7%。 PEKK需求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公司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体化模式成本优势显著。PEKK与PEEK材料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材料特性相似,均是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易加工和高机械强度等优异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工业制造等,未来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需求的增长。凯盛具备1000吨/年的PEKK产能,PEKK有极高的进入壁垒,公司可连续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一体化产业模式,自产高纯度芳纶单体自供PEKK的生产,具备成本优势,随产品价格下降,公司PEKK产品有望开拓新的应用市场。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1.7/2.6/4.4亿元,同比增长-26.0%/51.5%/68.5%,对应2024年1月31日PE为34.0/22.4/13.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风险提示:芳纶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
|
|